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2024-07-16

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共16篇)

1.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一

【导语】您觉得幼儿园的活动如何策划会显得更加有趣味,更加让那些家长们想要参与,更能够调动孩子们的激情呢?活动有哪些形式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东星资源网给大家带来了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篇一】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画各种不同形状的云彩。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学会用渐变色来涂色。

活动准备:

两幅图片、美术作业纸若干张、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想象激发兴趣。

(一)用谜语引入主题。

1.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的是什么?(云彩)

2.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画——多变的云彩。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云彩是什么样的吗?是不是有圆形、三角形还有正方形等。

(二)教师祟第一张图片让小朋友来猜。

3.师:小朋友你们猜猜看这幅画上面画有什么呢?那它长得像什么动物呢?云彩是不是可以变成很多种不同形状的动物啊?

师:现在请小朋友先跟老师画出云彩的基本形状。

4.师:你们知道天上的云朵是什么颜色的吗?

师:除了这些颜色以外,你们还有没有见过其他颜色的云呢?

师:当太阳快要升起来或者太阳就要下山时,天边的云彩便会出现带有红色、金黄色或更多的色彩。

(三)教师出示第二张有彩色的云彩。

师:小朋友老师不久前学了一种新的涂色方法,你们看老师画的云彩跟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呀?是不是有五颜六色的?那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幅比前面那幅还要更加好看呀,那等一下你们也像老师一样给美丽的云彩涂上五颜六色好不好?

二、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联想,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云彩。

2.要求幼儿独立思考、作画、不影响别人。

3.教师参与作画,及时肯定幼儿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活动延伸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篇二】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学会画折线、波浪线、螺旋线三种曲线。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绘画的兴趣。

3.提高观察智力、模仿智力、构思与想象智力。

活动准备:

1.电脑制成的动画:螃蟹、金鱼、蝴蝶的动态及留下的痕迹并配上儿歌。

2.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画有北景的画纸,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3.每组一盒浆糊,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1.放电脑动画,引起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你们开心吗?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来的?

放电脑画面:小金鱼,尾巴头,摇摇尾巴游呀游;花蝴蝶,来跳舞,圆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气大,东爬西爬找朋友。

2.引导幼儿用手描绘各种小动物留下的不同痕迹。

提问:来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是怎么来的?(请幼儿分别讲述,并进行模仿各动物的动作)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语:还有好多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画留下的痕迹,你们愿意吗?你想帮哪些小动物画呢?等会儿小朋友自己去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后面画下来。

4.欣赏作品,评价。

请幼儿说一说:你选了哪些小动物?哪个最快乐,是一折一折的,一弯弯的或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在跳舞的?

活动延伸:

1.你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请你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到书上去找找。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智力,发现慧力等。

【篇三】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3、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欢迎关注公众号:幼儿教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

【篇四】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的花朵。(难点)

2.学习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重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家长带幼儿出游,观察秋天万物的变化和人们的活动。

2.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这幅画是怎么画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几何图形?

(二)幼儿讨论后,师: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拼画上去的,看看几何图形象什么,再添画而成的。

(三)引导幼儿根据几何图形联想

1.出示贴有几何图形的图画纸: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图形象什么?

2.幼儿回答后师。

(四)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与几何图形对比进行联想。

二、幼儿作画,师指导

(一)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绘画,想想它象什么,画于适当位置,根据想象添画。

(二)涂色时注意颜色的搭配,添画时主次分明。

(三)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想象添画。

三、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对画面颜色鲜艳、联想丰富、创作新颖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篇五】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能够用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2、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长辈。

3、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活动准备:

棒棒糖图片、实物棒棒糖、彩泥、吸管。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我的家人。

2.教师和幼儿讲解长走活动的目的并给幼儿分配小任务。

基本部分:

(一)

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棒棒糖的图片。

2.幼儿讨论有什么味的棒棒糖并研究如何制作棒棒糖。

(二)

1.幼儿选取自己喜欢颜色的彩泥。

2.把不同颜色的彩泥分别搓成细条。

3.将搓好的彩泥细条一圈圈的卷起来。

(三)

把做好的棒棒糖一侧插上吸管进行展示。

结束部分:

琪琪小朋友所做的棒棒糖,颜色搭配合理,操作方法准确。而且在颜色的选择上具有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小朋友把自己所做的棒棒糖送给家人做礼物。

2.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二

一、为幼儿创建出相应的活动场所

幼儿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掌握好幼儿的心理特点, 明确幼儿的创造热情, 还要帮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 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在这一阶段具有操作能力, 喜欢丰富多变的玩具。 因此, 教师要为幼儿创建出相应的活动场所, 并保证在这一场所中要具备丰富的人文与地理特点。 从实际上来讲, 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废旧的线等组织学生进行编制,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编织技巧, 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 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此外,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废旧的纸盒等制作小船, 这样对于幼儿来说, 就产生了主动探索的向往, 并积极动手进行制作。

二、帮助幼儿丰富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学习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废旧材料组织幼儿进行创意美术活动, 以此为幼儿的生活增添色彩, 美化幼儿的生活。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如一些旧报报纸和绳子等材料。 对于教师来说, 要具备相应的能力, 这样才能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开发与钻研, 才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色彩。 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了解废旧材料的特点, 并对其进行分类与加工等, 这样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利用好这些废旧材料, 确保幼儿在学习中的安全。

想要让幼儿进行高效学习, 并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更好地学习与实践, 教师首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这就要求废旧材料是安全与可靠的, 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从实际来说, 一些比较坚硬的物品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 因此在实际中, 教师在引导幼儿利用这些废旧材料时, 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修饰、打磨及去角等操作, 只有保证材料没有尖角等, 才能保证幼儿在使用过程中是安全的。

(二) 分析废旧材料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利用与开发。

每一种废旧材料都是各具特点的,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先分析这些废旧材料的特点, 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首先, 上色上。 对于不同材质的材料来说, 有着不同的上色特点, 在实际中, 教师可以利用水粉、水彩和橡皮泥等材料上色, 这样就可以保证上色的效果与质量。 其次, 造型上。 在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造型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报纸与木胶制作纸浆, 并利用好这些纸浆设计出不同的造型, 这样就可以扩展幼儿的认知, 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到学习的乐趣。 再次, 拼搭上。 在拼搭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废旧的纸盒和海绵块等材料进行拼搭, 并设计好造型, 这样可以发挥出这些废旧材料的优势, 强化幼儿的学习效果。

三、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 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只有具备了学习兴趣, 才能主动观察这个世界, 可以说, 兴趣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兴趣的引导下, 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到从未接触过的游戏中, 并尝试着完成这些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先掌握好幼儿的学习兴趣, 并利用好废旧材料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会发现幼儿园中的氛围十分热闹, 很多幼儿都在与其他同学探讨假期与父母出行的情境, 并展示出旅游的照片。 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兴趣, 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创意美术活动, 这样幼儿就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对照片进行装饰, 或是自行设计出自己心中的风景, 这样对于幼儿来说, 就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鼓励幼儿手脑并用, 主动进行设计

对于幼儿来说, 自己动手收集来的材料往往十分重视, 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 让幼儿可以主动探索, 并发挥思维能力, 对废旧材料进行开发与研究, 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付诸实际, 这样就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如幼儿利用一些废旧的瓶子进行装饰, 在瓶子的表面进行装饰, 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导, 可以让幼儿快速实践自己的想法。 对于幼儿来说, 只有处于轻松活跃与趣味性十足的氛围中, 才会主动学习, 才会提高对这一活动的兴趣。 教师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践, 也可以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这一知识, 并受到启发与感染, 主动进行思考, 展示出自己的创造能力。

五、鼓励幼儿, 让幼儿进行自主学习与创造

在时代的影响下, 想要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美术活动进行更新, 由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 让幼儿自己探索与发展,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 幼儿可以主动进行思考与学习。 如在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一些包装袋制作作品, 同时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让幼儿保持学习的热情, 这样才能在实际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索与研究, 并发挥思维, 动手实践。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自身在传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幼儿观察, 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出幼儿的聪明才智, 还可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实现思维的扩展。

3.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三

一、绘本中的主要美术元素

(一)造型

造型就是创造出来的物体形象。绘本中最常见的造型有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物体,造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由于每一本绘本中所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因此,造型也千姿百态,它所传递的情感也会不同。

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一般来说,幼儿很难理解那些轮廓描绘不完整、线条凌乱的造型,比较喜欢具象的造型。因此,提供给幼儿的绘本中的造型应清晰,有完整的轮廓,线条简练,意图明确。

另外,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思考问题时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想法、情感投射到那些有生命或没有生命的物体上去,这种拟人化的特点也经常出现在幼儿的绘画中。同时,幼儿在绘画中还常常表现出将自己认为重要或特别感兴趣的人物、事物等进行夸张或变形的特点。因此,提供给幼儿欣赏的绘本中的造型还应具有拟人化、夸张和变形的特征。例如,绘本《乒乒和乓乓钓大鱼》中,各类海洋生物的造型极具夸张性,插画家极力强调和夸大藏于水下的某些部位(见图1、图2),令孩子们看后忍俊不禁。

一般来说,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造型应简单,主体形象要明确而突出,富有拟人化,物体的轮廓线要清楚。中班幼儿虽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已能初步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因此为中班幼儿选择的绘本在造型上要注意能生动地表现人物、动物等的不同心情、个性等。而为大班幼儿选择的绘本,造型可以更为丰富,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烘托出故事特有的气氛等。

(二)色彩

色彩作为绘本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之一,能烘托故事的气氛,传达作品的情感。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种基本要素。色彩在画面上的效果和对幼儿的影响是通过其自身三要素的变化而产生的。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偏爱色相明确、明度及饱和度较高的色彩,这些色彩能带给他们愉悦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并给予他们快感。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辨色能力进一步发展,不仅能区分各种色调,而且能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对色彩的认识日趋精细和完善。

小班幼儿的视线容易被那些对比鲜明的色彩以及清晰、明快的暖色调所吸引。例如,荷兰画家迪克·布鲁纳创作的“兔子米菲”系列(见图3、图4),采用明度及饱和度较高的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让幼儿在享受色彩带来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分辨出不同色相的色彩特征。

虽然幼儿最初喜欢鲜艳的、对比强烈的色彩,但并不是一切色彩鲜艳的绘本都适合幼儿。绘本必须有主色调,在此基础上可加入一些活泼的色彩,让幼儿体会到色彩的丰富性。另外,绘本的图画的颜色不一定要丰富,关键是要与故事内容相吻合。有时即使只用三四种颜色或只用单纯的黑色、褐色,也能出色地描绘出故事内容。

(三)构图

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好的构图可以让人感觉画面和谐,更好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及风格等。因此,构图在绘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幼儿在空间构图感知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小班幼儿感兴趣的只是画面中的个别具体事物,还看不到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中班幼儿逐渐能看到对象之间的直接的空间联系,说出物体在画面上的相对位置;大班幼儿逐步能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开始理解图画的主题。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感知空间构图的特点来选择不同构图形式的绘本。为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构图及背景应尽量简单,主体突出。这样,幼儿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对象上,而不被复杂的背景所干扰。例如,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画面构图非常简单,几乎每一幅画的中间都是一棵高高的苹果树,与矮小的鼠小弟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且大多数画面有大片的空白,这些空白和画面之间的中断给幼儿留下了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见图5)。为中、大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构图可以逐渐复杂。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有着上下平行式的构图(见图6),在版面的上边描绘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古老的犹太社区,有房子、街道、学校……版面的下边则描绘了另一个小世界,表现小老鼠一家的精致生活。这种构图能吸引幼儿认真地观察和发现图画中有趣的细节,使他们在“无中生有”的小故事里体验阅读的乐趣。

(四)媒材

绘本的表现手法主要与媒材和技法有关,绘本的媒材和表现技法很多,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元,这些媒材和技法的使用可以恰当地表现画面中的气氛和情感,传达出作品的意象。例如,《收集东·收集西》是一本绘画与剪贴相结合的绘本(见图7),插画家用彩色画报纸剪贴出质感很强的衣服、拖鞋、垃圾等,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同时用蜡笔勾勒出人、物的简单轮廓。蜡笔、画报纸等媒介的运用,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儿童绘本还有很多的创作媒材和技法,如体现物体质感和量感的铅笔素描,色泽柔和纤美、营造出梦幻烂漫效果的彩色铅笔画,色彩真实而丰富的油画,以及摄影、版画、水粉画、纸雕作品等。正是这些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赋予了绘本迷人的外貌。我们可让幼儿尝试接触具有不同媒材的绘本,从而了解不同媒材带来的不同效果。

二、运用绘本进行美术创意活动的策略

(一)围绕活动目标,截取精彩画面

在将绘本运用于美术教学时,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绘本中的每张插画都很好看,是否需要将之全部运用在美术活动中?抑或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力持续时间等因素选择部分画面?

nlc202309081246

将绘本运用于美术活动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审美价值上。因此,教师先要根据绘本中的主要美术元素来制定美术活动目标,然后围绕活动目标提炼出绘本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绘本的主要美术元素包括造型、色彩、构图、媒介等,每次活动最好聚焦一种主要的美术元素,突出重點。然后,围绕此美术元素制定相应的感知、欣赏、表现、创造方面的目标,再结合活动目标,截取绘本中最能反映该美术元素的画面开展活动。

例如,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讲述了小姑娘卡米拉如何寻找自我的故事。考虑到绘本中主要的美术元素是人物造型的变形,因此教师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感知绘本中卡米拉身体异于常态的描绘,感受造型变形后的奇特效果。2.运用联想将人和某个事物或场景进行结合,创造表达出有趣的画面。接着,教师围绕活动目标,截选了三个画面:卡米拉身体变成彩条纹、整个人都变成胶囊以及全身融入一个房间里,从而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于卡米拉身体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即:身上长出各种图案花纹;身体变异,但还能看出人形;融入环境,用各种物品代替五官,让幼儿通过迁移,赋予卡米拉富有想象力的造型。

(二)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多元解构

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欣赏和阅读同一本绘本时,获得的审美感受以及审美反应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提炼出绘本画面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独特价值,通过欣赏、讨论、动作表现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感受绘本独特的美术语言,从而拓展绘本的价值空间,挖掘绘本中蕴含的多元价值,使幼儿意识到事物表现的多样性。

例如,绘本《我的连衣裙》描述了小兔子有一条神奇的连衣裙,她走到哪里,连衣裙上的花纹便会随着场景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一方面,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提炼出连衣裙随着场景的不同而相应变化这一价值点,尝试用拓印的方式为小兔子设计连衣裙。另一方面,结合小班幼儿图案装饰活动的特点,教师提炼出连衣裙图案具有重复、间隔的装饰美这一价值点,让幼儿设计图案简单、连续且散点式排列的连衣裙。而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提炼出故事情节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及创编这一价值点,如,花田场景,小兔走进花田,连衣裙上出现了花朵的图案(见图8);又如,下雨场景,小兔走进雨里,连衣裙上的图案变成了雨点……在幼儿掌握了这种重复的结构后,可让他们尝试画连环画,续编故事。

(三)借助美术元素,丰富表现手法

绘画表现需要一定的技能,但是这种技能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如果教师在技能上教得太多,幼儿习惯于模仿,就会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旦离开教师的范例就会无所适从。但是,如果期待幼儿的绘画能力会自然地开花结果,那也是不切实际的。绘本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带给幼儿丰富的审美感受和联想。幼儿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能逐渐理解事物的结构特征,自然而然地学习借鉴其表现方式。

例如,绘本《森林里的聚会》就有利于幼儿学习表现动物造型及其动态。布莱恩·威尔史密斯混合运用了水粉、水彩、色粉笔等多种材料及其表现方法,将森林里参加聚会的动物们的表演表现得淋漓尽致:土狼表演脚踩西瓜行走二十码,狮子大王给大家出哑谜,斑马用后蹄耍着三个椰子……教师从中节选出幼儿熟悉的一些与动物有关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造型及其与所表演的节目之间的关系,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以及表演时各自不同的动态。例如,塘鹅有着大大的嘴巴,所以它可以把动物们装进自己嘴里(见图9);斑马有着灵活的蹄子,所以它可以同时玩耍三个椰子(图10)。

借助绘本学习绘画技能可以摆脱单一范例所带来的统一标准,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与创造。绘本对于幼儿表现技能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在幼儿的作品中显现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美术技能会在幼儿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绘本以其精美的造型、色彩、构图、创意等,把幼儿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实践中,教师应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提炼运用绘本进行美术创意活动的策略,在帮助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林琳.绘本中的创意美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4.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四

叉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餐具之一,常常用来吃蛋糕、水果、和一些主食,很多时候叉子都被人们当做一次性餐具来使用,用完之后便随手扔掉,可是,当叉子遇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发生些什么呢?

哈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创意叉子画,请你们别小看这把小小的叉子,却有你想不到的创意,快快带着孩子们一起试试吧!

活动名称:创意叉子画

适合年龄:4-5岁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叉子用多种方法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能表现出作品的主要特征。

2.喜欢参与美工活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到过各种动物、花卉等,有用几何图形拼摆动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次性叉子若干,各色废旧瓶盖、一次性纸盘、彩色纸,记号笔,双面胶,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很久以前有一个叉子王国,里面住着好多叉子宝宝,(教师出示叉子)听说圣诞节快到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叉子国王就想带着叉子宝宝们去参加勺子王国的圣诞晚会,但是勺子国王说了,我们今年的圣诞晚会主题是多彩圣诞夜,希望叉子宝宝们都能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来参加我们的晚上哦。于是叉子宝宝们就想着给自己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呢,(出示蘸有颜料的各种叉子)哇,好漂亮的叉子宝宝哦,大家都在相互欣赏着各自的漂亮衣服。咦?发生了什么事呢,只见一个叉子宝宝走着走着就摔倒在地上,站起来一看,哎呀,我的衣服印在纸上了,好漂亮哦(教师出示叉子印画)......哇,原来叉子也可以画画哦!

二、出示各种叉子范画,幼儿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种范画叉子的笔触,是叉子全部接触纸还是只有部分接触,讨论每个作品的组合方式,都用到了什么材料等等。

三、操作实践,幼儿创意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发幼儿思考自己要画什么,都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画的先后顺序等等,引导幼儿主动发现叉子绘画的作品特点,提醒幼儿创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广告色一次不能蘸取太多,怎样才能将作品的线条拉长等创作技巧)

四、作品展示,鼓励幼儿讲讲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

此节课教师可针对自己所在班级年龄段,将活动目标稍作调整也能用哦,比如小班,(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不妨做一些半成品的作品(如:各种小动物,花朵等)让幼儿用叉子添画,也可在班级美工区设计一面涂鸦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进行大胆涂鸦,都是很有创意的哦。中班教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利用叉子设计各种花卉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设计一面具有情境的涂鸦墙让幼儿根据情境继续创作等都是不错的创意。

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5.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篇五

概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应充分考虑到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画的乐趣。由于游戏是幼儿的本能、需要。所以我们应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使幼儿的绘画尽量游戏化,减少枯燥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关键字:游戏教材环境兴趣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的良好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特别是美术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仍然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孩子智力开发的意义,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幼儿去发现美、表达美,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现在的幼儿园的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学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开创新路子、改变新的观念,他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是有潜力可挖的,他们笔下那稚拙可爱的形象是最生动有趣的。开始着手从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创设、绘画过程等诸方面增强游戏性,以此为幼儿提供宽松自在的环境,更好的引导幼儿多得观察,依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作画,从而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1.美术材料的多样性

色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幼儿对一些艳丽的色彩更加有兴趣,喜欢涂抹颜色。以往的美术教学,幼儿绘画工具仅限于水彩笔、蜡笔或油画棒,用蜡笔涂色时需要一定的力度,绘画速度稍慢,水彩笔又易没有墨水,所以幼儿有时会出现急躁情绪。而水粉颜料鲜艳、强烈,有很强的覆盖力,作画方法不受限制,可任意涂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并且水粉笔容易掌握力度的大小,所以也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用水粉给孩子作画,这样更加激发了孩子的绘画欲望。

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挂历纸、彩纸、海绵、瓶盖、旧牙刷、树叶等,孩子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材料,这样的撕撕贴贴、印印画画不仅给幼儿以绘画形式上的更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幼儿的小手肌肉,创作出的画面也更加生动活泼。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2.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因此,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课题,并以活泼新颖的形式导入活动,活跃教学,让幼儿平等参与绘画活动,共同讨论,让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设想,有时因孩子的大胆设想而改变老师的设想。总之,要进入孩子们的天地里,和孩子同处一个世界,用一颗童心来认识他们的发现和理解。孩子有了高兴的心情,就会把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深化,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有人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一味地教孩子坐下来画画。必要时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创设的“情境”中多活动多感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来,克服记号性和概念性的绘画形象。如画《有趣的兔子》,可以拿实物兔子来给幼儿观察,让幼儿自己观察兔子的各种形态,有吃东西的,坐着的,趴着的,跳着的……不同形态的兔子都是幼儿自己观察到的,这样表达出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更真实。总之,孩子们具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灵活的引导,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作品的质量。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是极为重要的。观察时要以孩子自己的眼光,教师不能替代。教师应认可孩子的想法和观察,对孩子的独特见解应加以赞赏。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允许幼儿在事物的原有特征上发挥想象。如画《马路上的车辆》,要求幼儿在观察之后画出来,车上的图案可以是幼儿自己设计的。这样孩子们经过细致观察加想象最终的结果就会出乎我们的想象的。只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把潜意识中的“创造图象”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幼儿绘画作品。不过,在创造绘画之前,要善于提出一些诱发幼儿主动观察的主题,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远看、近看,还是蹲着看,站着看等。这样,为幼儿的创造性绘画打好基础,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创造的思想。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孩子还习惯把纸的上方当作天,太阳当然是天空概念的一部分,而把纸的下部当作地,记号性的花、草就是地的标志,这样,以这个基点平行展开画面,出现最原始的构图,这种情况,我们要指导孩子使新鲜的感受和印象更加丰满,要突出画面的主体形象,然后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去体会画面的平衡。在用色时也要丰富多彩,形与线要变化多样,也可根据自己的感情加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同样的题材,由于孩子的个性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理解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画面。3.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学习。以娱乐、玩耍的方式,使幼儿饶有兴致的反复学习和操作,通过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学习绘画。例如,在水墨画的活动中,由于水墨画不像一般的美术活动,不可能通过一、二次的练习就可以见效,往往需要反复的活动,而过多的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所以,练习应当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变换花样达到练习的目的,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绘画技能。幼儿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另外,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可以设计“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打滚、翻跟头,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让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教师指导语言的游戏性。幼儿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并且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保持的时间很短,因此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来说绘画本身就是游戏,他们在涂涂抹抹中表现自己的感受、心情,享受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

4.科学的对待幼儿作品

在儿童美术界经常可以听到儿童美术作品不需要评价的议论,因为儿童画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不可用成人的绘画语言、思想观念去理解。如有个孩子画了“黑太阳”,问他为什么?他说画的是晚上的太阳……他们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用画笔来表达,这是多么可贵呀!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乱涂乱画而指责孩子画得一团乱糟,相反应该鼓励他们的巧妙构思,我们要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幼儿稚拙的画面上。我们知道幼儿绘画的造型和成人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幼儿画的视点具有多重性:幼儿画的比例,具有失调性,如人比汽车大,汽车比楼房大等;幼儿画的远近,具有印象性,如公路的远处、近处都一样宽;幼儿画的视形,具有正常性,如房子为正面,汽车为侧面,花是顶面等。我们在评价时,要首先肯定汽车为侧面,花是顶面等,我们在评价时,要首先肯定孩子的作品,再给他提一些改进的建议,孩子会一天天地提高。

6.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六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父母对孩子的早教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艺术教育,其教学地位更是与日俱增,且不要说是正常的校内教育了,很多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艺。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再加上,幼儿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尚不能完全,绘画就成为一种表达情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简要概述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应对策略,抛砖引玉。

一、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数的幼儿美术教学都延续着一个套路,那就是“教师示范地画,幼儿模仿着画。”幼儿作品优劣的评价标准,也在于“像与不像”的问题上。这样看似简单的教学步骤,反映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1.重技巧,轻过程。注重对幼儿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尤其是幼儿的情感和态度。

2.重结果,轻主体。示范和讲解的美术教学法,相对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单纯地追求幼儿画了多么像的一幅画,只会造成幼儿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和个性。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应对策略

1.激发幼儿美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参与美术学习,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放在首位。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活动,在丰富幼儿美感经验,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提高幼儿美术技能。中班幼儿年龄尚小,很多美术的技能不能硬生生地交给幼儿,否则就很有可能引起幼儿的反感,影响教学的效果。在玩中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边玩边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此外,教师要正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现状,根据幼儿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在最近发展区设定教学目标,切忌照搬照抄教材的要求,勉强幼儿。

3.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一方面,美术是一项充分体现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活动,教师不能简单用“像不像”来评判幼儿的作品,而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重幼儿自信心的维护和成功感的体验;另一方面评价对于幼儿美术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教师应随时观察幼儿情绪,对积极思维、大胆想象的幼儿给予鼓励,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七

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耐心、专注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等,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实际教学中, 很多老师往往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对其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侧重于其绘画技术的评价, 而忽略了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但自信、细心、善始善终等诸多优良品质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现在开展的教育都强调素质教育, 尤其是在幼儿教育上, 而且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地位。在素质教育下, 能够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发展其创造性。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人, 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成长与学习。而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要如此。

(一) 观察与了解

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之前, 教师要全面的调查每一个幼儿的习惯, 同时也要知道幼儿的需求。开展的一切美术活动都要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处理学生的问题, 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有灵活性。例如在撕窗花的时候, 由于作业比较简单, 很多的小朋友在撕完窗花之后, 就待在原地, 这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小朋友的作业, 或者是为其提供新的图案。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

(二) 为幼儿的自我表现提供机会

幼儿的年纪小, 心智不是很成熟, 喜欢表现自己, 而这种表现欲不能被压制, 一旦压制学生的表现欲望, 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受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 应该让幼儿积极的表现自己, 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手工课上不要只为学生提供一种彩纸, 要为学生准备多种彩纸,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在绘画课上, 提供多种的绘画工具,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绘画经验, 学会怎样去搭配一幅画, 学会在绘画的时候, 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采用有利于幼儿自主创造的指导方法

(一) 听音乐激发幼儿的自主性

尽管音乐与美术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的不同, 但是从本质上看都是相通的, 而且对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音乐还有美术都是艺术, 但是却是艺术的两种分支。可是音乐具有包容性, 可以在音乐上看到丰富的情感。而且音乐的创造空间也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将音乐中的情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转化过程将原本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化, 当然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也需要二次绘画。因此在绘画课堂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放舒缓的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中创作。这样学生的思想会被音乐中的意境所吸引。这样在音乐中画出的画就更具有音乐中的情感。例如在学生绘画的时候放摇篮曲, 摇篮曲安静, 幼儿在绘画的时候, 可以想象妈妈为自己唱歌的情景。因为幼儿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所以绘画出的作品也会有很多种, 在这一工程中就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二) 与幼儿共同讨论绘画方法

一般来说传统的美术活动主要有四个步骤, 首先是教师为学生示范即将绘画的作品。其次是为学生讲解示范的作品, 告诉学生绘画的步骤。再次是学生创造的过程, 根据教师的讲解在结合自己的创造力, 进行绘画。最后是教师评价学生绘画的作品。这四个步骤基本上只有两个环节, 一个是教师在讲;而另外一个就是学生在做, 很少有师生互动的情况。而学生的自主性需要有师生的互动。教师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绘画中来, 并且与学生探讨绘画中的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 要有最基本的讲解, 从而让学生对于绘画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然后在师生互动的时候, 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只是在技巧上给予指导, 在学生完成作品的时候告知学生如何的搭配才是最好的。

(三) 引导幼儿感受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教师要不断的为学生提供机会, 这样才能让学生增加绘画的经验, 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要在幼儿的教书上去思考问题, 帮助幼儿去观察周期的事物。幼儿阶段的思维仅仅存在运动以及形象上。有了基本的形象才能完成绘画。例如在绘画小动物的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去喂养一些动物, 在喂养的过程中观测动物的变化, 这种直观的接触可以让幼儿对于小动物有更多的了解, 在绘画的时候, 更能表现出小动物的特色。而且通过与小动物的互动, 可以满足幼儿对于动物的好奇。在互动中, 幼儿也发散了自己的思维, 也有了很多绘画的灵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尽管美术活动只是幼儿众多活动中的一种, 但是在美术课堂上, 学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 创造更多具有美感的作品。美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于美术的色彩以及结构有基本的了解, 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教师也要为学生打造一个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自己。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活动中的一种, 但是这种活动具有创造性。而且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使其思想变得灵活不断的在变通。通过美术活动还能拖住幼儿的思维, 让其对周围的事物有认知。此外, 幼儿在美术课堂上还能有创造能力,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 要加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本篇文章主要是探究了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创意美术。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教育,自主性

参考文献

[1]张淑.幼儿美术活动中培养自主性绘画能力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11 (9) :72-73

[2]刘瑞丽.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J].科教文汇, 2010 (11) :123

8.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实际,正确选用颜色给蔬菜涂上漂亮的颜色。继续学习水粉颜料涂色的技能。

2.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

3.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活动重难点: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活动准备:每人一份绘画材料、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蔬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天有一些蔬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有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2.这些蔬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绿油油的绿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4)西红柿穿着大红色的衣服

3.游戏:“什么蔬菜不见了?”“请你猜猜是谁来了?”

要求幼儿集体说出“黄黄的胡萝卜、红红的西红柿、紫紫的茄子、绿绿的白菜”等,巩固对蔬菜颜色的认知。

二、提出活动要求

1.这些蔬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帮蔬菜宝宝来穿衣服好吗?怎么给蔬菜宝宝穿衣服呢?宝宝和妈妈的衣服要一样,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顺着一个方向涂,不留小白点。

2.给大白菜涂颜色的时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绿色,只有叶子是绿色的。(老师边说边示范涂色)3.胡萝卜的叶子也不能涂橘黄色。(老师示范涂色)4.西红柿上面的小盖子也不能涂上大红色。(老师示范涂色)5.茄子的盖子要涂绿色,不是紫色。(老师示范涂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引导能力弱的孩子选择好颜色再涂。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9.大班美术活动:创意花架 篇九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流畅的线条在立体的水管上绘画藤蔓,提高彩绘技能。

2.感受合作组合创意花架的乐趣,增添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1.水管若干,植物,颜料,笔等。

2.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藤蔓生长视频,引导观察藤蔓的特征。

1.师: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在生长。播放藤蔓生长视频。

2.提问:你看到什么在生长,引出:藤蔓。藤蔓是什么样的?出示藤蔓实物图。看,这些藤蔓长成什么样了?(有的是螺旋线、有的是弹簧线。)

二、讲解示范藤蔓画法,初步感知水管装饰画。

1.瞧,藤蔓还长到了哪里?(出示树)我们就叫它水管树吧。这些藤蔓是怎么绕到水管树上的.?

2.师:藤蔓还在继续生长,让我们一起把这颗水管树变的更大,让藤蔓长得更茂盛吧!

三、布置辅导幼儿创作,掌握藤蔓装饰的方法。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提醒水管斜斜地、稳稳地立在桌上,一手扶住,绘画时可以自由转动,让藤蔓绕满整个水管。

3.引导幼儿想象出藤蔓生长的不同姿态,画出不同的藤蔓造型。

四、拼插组合展示评价,形成独特的创意花架。

1.师:我们的藤蔓爬满了整棵水管树,真漂亮啊!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藤蔓?

2.师:这么漂亮的作品,水管的一头正好有一个个洞,老师有一个想法,我们把盆景放进去,看会变成什么样?(幼儿自由放盆景)

10.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 篇十

我们要知道,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并不是以培养多少画家为目的, 而是要对幼儿进行思想上、心理上、情操上以及人格上的教育, 幼儿美术这一学科也是素质教育、全面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幼儿在学习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过程中, 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幼儿借助于绘画表现自己, 抒发自己内在的想法和情感, 从而培养幼儿的情操, 陶冶他们的完美人格。也可以说, 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 可以表现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画出的画, 来了解每一位幼儿, 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想法、心绪和对周围一切的认识。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观察幼儿的智力成长状况、感情成长状况、直觉成长状况、生理成长状况、创造性成长状况等等。因此, 幼儿绘画可以被幼儿教师或家长当做检验幼儿智力和发育状况的参照物。总的来说, 幼儿美术这一学科在幼儿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 怎样才能正确地、有效地教学幼儿美术这一学科呢?关于这个问题,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幼儿美术这一学科

幼儿美术这一学科对幼儿的智力和人格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也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刚刚开始表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是有明显的效果的, 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其中一部分, 幼儿美术包括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的初步内容, 这些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 可以很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 会以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并且还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提高幼儿的智慧。幼儿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其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 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不能忽略, 应该重视幼儿教育这一学科。

首先, 学校应该重视幼儿美术这一学科, 尤其是农村的幼儿园。但很多的农村幼儿园, 由于师资的缺乏或教学设施的不完备, 就忽略幼儿美术这一学科, 我认为学校应该认识到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然后去完善教学设施, 安排好相应的课程和幼儿教师, 然后还要对幼儿教师的教学适当的进行监督。

其次, 是幼儿教师要重视起幼儿美术这一学科。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对待幼儿。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幼儿对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让幼儿有所收获, 有所进步。

我们在做每件事的时候, 只有重视了才会用心去做, 努力去做, 竭尽全力去做, 所以说, 在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然后真正重视起来。

二、培养幼儿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美术这一学科中, 学习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让幼儿体会到美术这一学科的美, 体会到幼儿美术这一学科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才能让幼儿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挖掘和探索, 所以说,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培养幼儿对幼儿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呢?关于这个问题, 我有以下建议。

(一) 幼儿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有趣的、具有美术氛围的课堂

幼儿的年龄尚小, 对于新鲜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 直观的事物和形象对幼儿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所以,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创造丰富的、有趣的课堂。举个例子来说, 幼儿教师可以布置一下教室, 在墙壁上或者是在窗户上都做一些跟美术有关的饰物, 在课堂上也要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道具, 这样不仅丰富了整个课堂, 而且营造了美术学习的氛围, 为幼儿创造了欣赏的气氛。

(二) 幼儿教师要给幼儿动手的机会

绘画也是幼儿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涂涂画画也算是幼儿的一种天性, 所以,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给幼儿讲解, 一定要给幼儿创造写写画画的机会和平台, 让他们尽情地画, 尽情地发挥, 这样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语言调动幼儿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使用丰富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以及丰富的情感, 将其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富有童趣的语言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 会使幼儿乐于参与这个课堂, 所以说, 丰富的语言、表情和情感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兴趣。

(四) 幼儿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地点

我们都知道, 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喜新厌旧的情绪, 在幼儿那个年龄阶段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幼儿教师每天或者是每一节课都让幼儿闷在一间教室里, 那么, 幼儿很容易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所以, 幼儿教师应该适当地带幼儿走出课堂。美术学科可以让幼儿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 那么, 这就说明美术这一学科与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将幼儿带出课堂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得到很多的收获。

例如, 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户外观察, 然后作画。这样既改变了千篇一律的教学, 做到了创新, 给幼儿带来的新鲜感, 又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可谓是一举多得。

(五) 幼儿教师要给幼儿相对的自由

幼儿美术这一学科对于幼儿来说, 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幼儿在学习这一学科的过程中, 是不需要被像数学中那样条条框框的公式所束缚的, 美术这一学科需要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要束缚幼儿的思维, 要让幼儿大胆地想象, 大胆地创作。

11.幼儿园创意美术教育随笔 篇十一

今天美术活动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给小花伞涂色,我巡视了一圈,看着孩子们的小花伞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拿起油画棒帮他们添几下,修一修。“陈广浩,你这个伞边上没有涂到,像老师这样按序从上往下涂,不要着急。”“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走到豆豆身边对她说。她低下头去开始进行加工。

过了一会儿,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好了,我看见何昊辰小朋友还在认真地涂着,我走过去一看,好多地方没有涂均匀,我正想帮他修改时,他很快拿走画纸,对我说:“老师,我自己来。”当时我愣住了,看着何昊辰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小花伞,我自己用心能涂好,上面的图案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呀,我们老师总自以为是地为孩子的作品进行修改,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加锦上添花,可是孩子们却不这么想,他们都想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让儿童“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 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我能画”。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12.大班美术活动:《棉布创意画》 篇十二

活动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精神,即“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在“惊奇一线”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了各种各样线,由此引发了丰富的活动,其中美术活动就有线的编织手工活动、线描绘画活动,其中包括《棉布创意画》。

活动目标

1.尝试新的作画方式,体验棉布画的美感。

2.能运用绘画、粘贴等方法,通过线条与形状的组合体验创作的乐趣。

3.学习遇到问题互帮互助,团结合作。

活动准备

棉布画板(与幼儿数量相符)、小围裙(活动前先穿好)、纸胶带、颜料、棉签、排笔、毛刷、洗笔筒、擦手毛巾

活动过程

1.出示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这幅作品是怎么完成的。

提问: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小结:它是一幅通过线条与形状组合成的棉布画。

2.介绍材料并引导幼儿了解创作过程。

(1)提问:你觉得画里面用到了哪些材料,它们起了什么作用?

小结:纸胶带用来分割,同时也组成了形状。颜料使这些形状有了不同的色彩。各种点和线的装饰使得作品更具有美感。

(2)你觉得贴纸胶带时应该怎么贴,为什么?

小结:贴纸胶带时从画框的一条边到画框的另一条边,可以尝试贴出不同的`形状,两条胶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3)介绍创作过程。

a.作画前先构思画面,比如你想用什么颜色,你想贴出什么形状等等。

b.贴纸胶带。

从画框的一条边到画框的另一条边,可以尝试贴出不同的形状,两条胶带之间距离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c.涂颜料:两块相邻的图形不要涂一样的颜色;一定要把形状涂满,不能留下空白。

d.等颜料干了,再用棉签蘸颜料画线条或者点。

e.等整个作品颜料干后把纸胶带撕掉,完成作品。

3.幼儿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创作要求:

a.保持清洁卫生,注意不把颜料蘸到自己活着别人身上。

b.颜料不要调稀,用好的笔放回这个颜色的盖子上,不能用红色的画笔蘸黄色的颜料,以免污染颜料。

c.作画时保持相对安静,遇到问题时应该先冷静思考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鼓励互帮互助,团结合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能力较弱幼儿积极完成作品。

4.欣赏评价

(1)组织幼儿观察欣赏同伴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2)鼓励幼儿自评和他评。

(3)教师总结性评价。

13.浅谈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 篇十三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评价,审美能力,教育评级体系

如何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呢?我在进行美术创新教学活动中, 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通过实践我认为:幼儿园应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手段, 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如何开展评价活动呢?我的具体做法有两点。

一、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 自我评价。

幼儿的自我评价形式, 是把评价幼儿学习成就的权力, 由教师转向幼儿;幼儿由被动评价者转为主动参与者, 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海底世界真奇妙》这一活动, 我就将幼儿的自评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节课采用一个“大海洋”为背景, 引导幼儿在对海洋神秘、美丽的特点, 展开想象, 每人完成一张线描的草图, 并与周围同伴交流——谈一谈自己构图的优点以及与他人想象的不同之处。幼儿通过自评, 不仅激发了自信心, 而且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同时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生生互评。

这种评价是让孩子之间互相展开各种形式的评价, 从而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美术活动《设计邀请卡》教学中, 要求幼儿设计出各种形状和装饰的邀请卡是教学的重点, 在课后展评时, 我就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集中摆放在一起, 然后请幼儿围成半圆坐好, 分成红黄两队, 先让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然后再由两队幼儿以竞赛的形式来说说这张邀请卡哪里设计得好?哪里设计得还不够好?怎么设计才更好?等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让幼儿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提高了幼儿对评价活动的兴趣。

3. 家长评价。

对幼儿来说, 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的,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利用家园栏这一优势, 经常向家长宣传新的美术评价标准, 运用评语评价的方法在幼儿作品的背面写上评语, 如:“构图大胆, 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大胆、鲜艳”、“画面丰富, 构图巧妙”、“画面夸张、有趣”等等各具特色的评价, 引导、促使家长经常看幼儿作品的小评语, 慢慢地改变家长的观念,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创作完成, 学会欣赏幼儿画中的童趣。

4. 教师评价。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 对于孩子的作品, 教师要采取多层评价的方法。首先, 要考虑整体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有多少幼儿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所完成的作品从美学角度看具有什么样的水平。其次, 要对幼儿进行部分评价, 可以从幼儿的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逐一评价。情感方面的评价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 良好的情感是绘画的基础, 孩子愿意画、喜欢画, 才能绘画出自己想画的作品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对不同的幼儿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 要对幼儿进行纵向的评价, 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二、创设评价形式多元化, 促进幼儿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开展, 吸引幼儿评价的目光, 从而提高幼儿评价的积极性。

1. 鼓励式评价。

教师在辅导幼儿学画过程中及时对幼儿作品进行表扬、鼓励。充分挖掘绘画作品中成功的东西, 给予积极的肯定, 让幼儿有继续作画的愿望, 是每位幼儿有成功的体验, 给幼儿树立了自信心, 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2. 游戏式评价。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作为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评价方法, 既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评价积极性, 又能使幼儿在活动结束中体验愉悦感。例如, 美术活动《小蜜蜂采蜜忙》, 让幼儿自己剪贴、制作小蜜蜂, 在最后让孩子拿着自己粘贴好的小蜜蜂到花园里去“采蜜”, 使幼儿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体验了成功感。

3. 故事式评价。

这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的一种快乐教学评价方法。例如, 幼儿创作画《太空的秘密》, 启发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创作出有关太空的形象以后, 再讲一段关于太空的小故事。故事可以是教师讲的故事, 也可以是自己生活中学到的, 也可以是自己创编的。这样可以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维。

4. 展览式评价。

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让幼儿互相欣赏美术作品, 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 绘画《狮子王》, 教师在辅导幼儿学会画狮子的基础上, 让幼儿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 大胆创作。在美术活动最后, 教师组织幼儿开一个作品展, 让幼儿既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 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学前教育

14.幼儿小班创意美术教案 篇十四

活动名称:创意美术

活动资料:《长长的头发》

活动目标: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运用自我喜爱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创意绘本,画有柳树、树干的大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将各种树干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

二、组织幼儿坐好后交谈;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他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每一棵都长得不一样。

找找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底、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得不一样)。

3、拿出柳树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1)、柳树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树枝长长的、细细的、软软的)

(2)、柳树的枝条像什么?(像妈妈的长头发、像马尾巴像绿色的彩带)。

三、请幼儿翻开创意绘本,讲述故事,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四、出示画有柳树干的大图,教师示范,在树干上画出长长的软软的柳枝。

15.浅谈农村幼儿园的美术创意活动 篇十五

平湖市独山港镇全塘幼儿园王秋叶

摘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用美术来表现自我,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教条,因此我们尝试改革美术教学,使美术教育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培养审美情趣为基础,教师对幼儿进行创造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欣赏作品继而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实践美术课程。最后,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幼儿的创造力。

关健词:幼儿园 美术教育活动 创造力 幼儿 教师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它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身心;它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对美术教育活动有一种天然的嗜好,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用美术来表现自我,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看法。

孩子的内心世界因受语言的限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却可以借助美术教育活动展现出来。美术教育活动又是孩子理想的翅膀,孩子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尽情发挥。孩子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自由的,他们往往不顾清规戒律的约束,也不顾客观情理的束缚,能想成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敢做成人不敢做的事情。所以,孩子的创造意识也是最容易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挖掘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过于呆板教条,不利于孩子尝试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开发。我们大胆尝试美术教学活动的改革,使美术教育活动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鼓励幼儿大胆地去实践,去尝试。这对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就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对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做有趣的事,不仅能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还能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孩子们常常在最初的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感到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涂涂画画中,孩子们对美术教育活动的兴趣越来越高。

《纲要》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现实生活的声、光、形、色都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美术教育活动的题材是最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在组织美术教育活动时,如果选择了孩子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孩子感兴趣的题材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使孩子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还能将孩子的创造力充分地展示出来,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孩子表现、表达和展示自我的好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易于表现的事物首先是其特征鲜明、形象生动可爱的,能够引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如造型各异的瓦罐、大小不同的石子、千姿百态的花草、形状不同的树叶等都是很好的选材。

2.选择孩子身边刚发生和最熟悉的事物。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事情会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他们的联想,并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越是孩子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孩子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会使孩子自觉地将美的事物变成自己表现的对象。如:《好吃的糖果》、《淘气的小猫咪》、《快乐的自助餐》、《采摘水果》等内容,就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题材。

3.故事、游戏和动物是孩子们的最爱。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有趣的游戏,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都是小朋友的最爱。这些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还能为孩子的创作提供表现的空间。因此选择《小老鼠的故事》、《森林运动会》、《恐龙世界》、《捉迷藏》等内容,在激发孩子创作热情的同时,可激发孩子的想象与创造。

4.选择的题材要生活化。选择的题材内容要来源于孩子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如小班可选择《种子宝宝长大了》、《我爱洗澡》、《妈妈的长头发》等,中班可画《我自己》、《太阳娃娃》、《到处旅行的蜗牛》等,大班可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出来,如《从家到幼儿园》、《我的好朋友》等。这样的题材接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感兴趣,并能发挥出自己的表现力。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造活动,开放式的陈述,使幼儿敢于对知识的未来发展作大胆的推测和联想,使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冲动和行为。在一次美术教育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把画面上的太阳画成了绿色,当时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创造行为,也可能是无意的个性化行为。我就问她:“你怎么把太阳画成绿色了?”她说:“我觉得红太阳太热了,我不喜欢热,想让它变得凉一点。” 我夸张地说:“瞧!小微画了个绿太阳,在绿太阳下做游戏多好呀,真舒服!绿太阳还有什么好处呢,你能画给大家看看吗?” 顿时,幼儿们象炸开了锅,纷纷把自己想到的画了下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就似万花筒般奇异而美不胜收。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这对幼儿的思维想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幼儿依赖,很难令幼儿想象,进而去创造。因此,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观察力,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使幼儿学会灵活多样生动表达客观事物的能力,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工作来达到丰富的效果。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在教幼儿画《美丽的树林》的时候,我课

前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我还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我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我还启发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更来劲了,不光树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他们还把动画片中的一些东西搬了出来。其实,我们家里饲养的猫、狗、羊,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可成为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有这么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丰富的材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条件。

美术教育活动是实际的操作活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在室内,我们为幼儿创设了美术教育活动区域、绘画区域、手工区域。还有各种材料,如:油画棒、彩色笔、水粉笔、棉签、印章、剪刀、石子等。给幼儿提供方便,让他们自发地按照自己的喜欢随意表现。如画“各种动态的鱼”,给幼儿提供了树叶、彩笔、水墨、水粉等。幼儿有的用水墨画,有的用树叶贴,有的用手指点画,有的用油画棒画,充分满足了幼儿创造表现的愿望,给幼儿的创造行

为提供了条件。

五、欣赏作品,从而挖掘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一种形式,介绍和张贴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多种形式的美术鉴赏,适合幼儿欣赏美的特点的环境布置以及创造性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逐渐领悟到作品美在哪里。从对比、协调对称均衡多样统一,节奏和韵律等美的规律,使幼儿接纳到其原有的心理结构中,获得创造性表现自己审美感受的能力。因为幼儿的审美感知的特点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所以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以直觉行动为主,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从笼统到分化。为此,在名画欣赏时,教师要选择富有生命力的,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和生活较为贴近的内容及有趣的活动方式。在名画欣赏活动中,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画的内容,画家的用意,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用直觉去感知。如在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时,我先播放马叫和马蹄声,引起幼儿的注意,然后出示画面让幼儿观看,同时以一连串的问题导入:“你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从哪里发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它们长得怎么样?”一步步引导幼儿从笼统到局部细致地感知。幼儿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群可爱的马”“我看见有两匹马好象在说话”“它们跑得很快,在比赛呢”“前面的大马回头叫小马快点”,“有一只马跑不动了,头低下来了”“我觉得这些马长的很胖”“有的是白的,有的是黑的”在幼儿的欣赏讨论中,观察力逐渐提高了,同时创造力也得到了挖掘。

幼儿处于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这时期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可塑性强,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这一时期幼儿进行素质启蒙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时代更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面对新世纪和美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以及幼儿的美术启蒙教育。对于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都要给予认可,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和肯定。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16.浅谈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篇十六

一、兴趣是创造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 支持幼儿活动的进行。幼儿年龄小, 无意注意占优势, 对感兴趣的事能积极地参与, 对不感兴趣的是则产生消极的态度;而创造需要一种积极心态, 没有兴趣, 创造则无从谈起。因此, 要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 必须使幼儿产生兴趣, 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创造的兴趣。

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主要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实现, 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实验、游戏、猜谜、讲故事等灵活有趣的形式。在指印画《快乐的小人》中, 为了更吸引孩子们, 我创设了一个小人国的场景, 小小的房子、小小的树, 还用铜丝和橡胶垫制作了许多可以动的小人, 并用拟人化的口吻让小人和小朋友们对话。这种场景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拉拉小人的胳膊、扭扭小人的腿, 还给小人表演跳舞, 在游戏中, 他们还给小人设计了好多动作, 让小人跳起舞来, 并且相互比较、欣赏。每个孩子都设计出3~5个动作, 并且画在纸上。在展评作品时, 一个个形态各异、活泼可爱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 可见, 幼儿一旦对所接受的事物感兴趣, 他们将会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在不自觉中进行创新。

二、激发想象, 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不受经验的束缚,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对事物的想象, 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例如, 在大班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中, 教师在让幼儿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哪些形状的房子?见过什么颜色的房子?有什么功能?想设计什么功能的房子?孩子们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需要, 展开丰富的想象, 设计出了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房子。有可以滚动的圆形的房子:小朋友可以在房子里随意翻滚、玩耍;有带轮子的房子:随时可以旅游、搬家。在小小的绘画中, 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 孩子们想象的空间打开了, 思路开阔, 在进行其他活动时, 总能想象、创新出新的内容。由此可见, 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了幼儿的想象, 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通过动手操作、实践, 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 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幼儿喜欢动手, 通过动手操作表达他们的思想, 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实践、完善。幼儿的创造力也得到发展。在《好玩的蔬菜印画》中, 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蔬菜, 胡萝卜、黄瓜、藕、青椒……先让幼儿自己用塑料刀切成各种形状的模子, 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 可以不受限制自己创作了。孩子们有的切成圆形, 有的切成花瓣形, 有的切成扇形, 然后让他们用这些模子蘸上颜料, 根据模子的形状印出各种图案:带眼的藕片印成了小花, 切成三角形的胡萝卜印成了房顶……在幼儿的手中, 这些常见的蔬菜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图形, 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强了。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让幼儿体验创新乐趣

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 对幼儿的每一件作品都给予肯定的鼓励, 不对幼儿的作品轻易地作一概的否定或简单地以“像”与“不像”或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记得在一次自愿画活动中, 有一位幼儿把画面涂得黑黑的, 在黑黑的画面上还夹杂着许多红色和绿色的物体和一些不像样的建筑。初一看真是乱七八糟, 不仅擦脏了画纸, 还划破了画纸。然而当我走近他旁边时, 他却兴奋地告诉我:“老师, 这是我画的是机器人大战, 机器人为了保护地球和外星人开始战斗, 这是它们在搏斗, 这是机器人在保护我们的森林, 这是机器人在保护我们的楼房……”这就是幼儿有声的思维, 其中充满了想象和丰富的情感, 幼儿的画不光是依靠老师眼睛来评价的, 还需要老师用耳朵来听, 用心去体会, 听一听孩子们的讲解, 你就会发现零乱的背后是激烈的战争, 再想一想孩子们的能力, 涂抹的画面是他在不断地改正……如果老师仅仅因为画面的不完整、色彩的不丰富而呵责、批评他们, 那就是扼杀孩子天真的情趣。对于这样的想象, 我们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当然我们可以对他的构图与用色提出一些要求, 这样既没有扼杀幼儿的创造、想象, 又能让幼儿在技能、技巧上有所进步。

上一篇:企业梦想演讲稿下一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