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版(精选4篇)
1.赴台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版 篇一
太党发[2011]58号
中共太平店镇委员会 太平店镇人民政府
关于赴静宁考察林果产业发展情况的
报
告
县委、县政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县党代会及县人代会、政协会议精神,10月7日和10月16日,太平店镇党委、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干部群众300余人慕名考察了静宁县果品种植基地,参观了静宁县李店镇、治平
乡、甘沟乡的苹果产业基地和与太平店镇接壤的高界镇早酥梨种植基地。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静宁县发展林果业的基本情况和经验
(一)基本情况
静宁属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境内海拔1340—2245米,年均降雨量423.6毫米,气温8.3℃,日照时数2252小时,无霜期159天,日均温差12.1℃,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生态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地发展果品产业,果园面积逐年递增,栽植区域逐步由南向北、由川区向山区、由零星栽植向规模化扩张发展。2003年静宁被农业部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后,他们紧密结合全国产业规划,依据静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确立了“南部苹果、北部梨”的果产业发展布局,举全县之力持续推进果产业开发,目前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全省果品产业大县。
一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果业发展形成气候。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6%,户均8亩,人均1.74亩,挂果园达到35万亩。建成了仁大、李店等10个果园化乡镇和治平雷沟、城川吴庙等60个果品专业村,形成了以李店河流域10万亩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和312国道沿线绿色早酥梨产业带为主的“三大基地”,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
二是先进技术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多年来,他们坚持走“科技培训、技术引导、示范推广”一体发展的路子,采取抓点示范、以点串线、以线促面、辐射成片的做法,大力推行“一年定杆、二年重剪、三年全拉严管、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园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树形改良、测土配方、均衡施肥、保肥节水、综合防治、单果管理”的挂果园提质增效技术,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盛果期果园最高亩产达6000公斤,商品率达95%,优果率达60%。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和基地认证,建成了30万亩绿色果品、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和4.5万亩出口基地,基地认证面积达到34.9万亩,占全县果园总面积的45%。
三是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出口创汇稳步扩大。积极参加上海林博会、深圳果蔬展览会等大型节会,静宁苹果先后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和出口创汇4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3个大奖,成为2008北京奥运特供果品。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
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果业发展百强示范县”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特别是2010年静宁苹果成功登陆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实现网上交易,静宁苹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依托常津公司、果品公司等6户拥有自营出口权的龙头企业,近六年向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果品3.5万吨,创汇2314万美元。
四是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成了通达果汁、恒达纸箱、麦林公司等40多家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其中大型贮藏企业28家,年总贮藏能力达32.3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7万吨。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协会8个、专业合作社40家,建成了静宁苹果网、静宁苹果采购网,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
五是产业效益持续提升,助农增收作用明显。2010年,全县挂果园面积35万亩,其中盛果期果园25万亩,初果期果园10万亩;果品总产量36万吨,产值14.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7.16亿元的85.6%,占全县生产总值20.63亿元的71.25%。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3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2682.39元的87.6%。收入达百万元的村有71个,200至500万元的村有18个;收入上万元的户达2.47万户,2-5万元的户达1.78万户,5万元以上的户达8447户,10万元以上的户达869户;亩收入最高的达3.6万元,户收入最高的达30万元,创下了果业增收的新纪录。依靠果品产业增收,全县14.5万人脱贫,为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行政持续推动,是果业发展之基。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果品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及时出台一系列促进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变调、不松劲、不停步,促进了果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二是干群协调联动,是果业发展之本。“以果兴农”的指导思想顺应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广大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自觉投身到栽果建园、发展产业的主战场,积极参与,勤劳苦干,从而为果品产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各级干部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了果业的大发
展。三是项目和典型牵动,是果业发展之策。一方面,依托整村推进、退耕还林、产业基地等项目支撑,从种苗调供、技术推广、龙头培育等多方面提供资金扶持,落实优惠政策,调动了全县上下发展果品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果品产业开发的先进典型,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果业示范带、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促进了果品产业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拓展。四是科技推广驱动,是果业发展之源。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突出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突出广大果农的技术培训,走绿色路、建精细园、育优质果、打特色牌,有力地提升了果业生产效益。五是建办龙头拉动,是果业发展之要。坚持走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招商引资办龙头,吸引民资办龙头,扶持能人办龙头,不仅有力地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地方特色工业发展,而且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体系。六是做强品牌促动,是果业发展之路。坚持把静宁苹果品牌建设、宣传和管理贯穿于果产业发展始终,统一规范果品包装,提升档次,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参加果品展览、展销和交易节会,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树立静宁果品形象。引导相
关企业、果产业协会、果品经纪人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商标意识、产权意识,严厉打击各类以次充好、鱼龙混杂的行为,切实保护好、维护好静宁苹果品牌。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考察,静宁县发展林果业的实践,对我镇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触动很大,收获较多,主要有: 一是走出了太平店镇因干旱不能种果树的误区。太平店镇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地处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耕地全部为山旱地。全镇平均海拔约1780米,年平均降雨量420毫米。长期以来,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果树需水量大,要种在水川地,旱山地种不活,即使种活了也不结果,并且认为当地海拔太高,不能种植果树。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发现静宁李店河流域从山顶到山脚全部是果林,漫山遍野的果树挂满了苹果。根据静宁县林业局王国庆副局长介绍,苹果、早酥梨等果树具有喜温、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干旱缺水不是问题,只要地里能种小麦、玉米就能种果树,在林果地里铺上黑地膜,既能保证不生杂草,又能保证土壤温度和水分,有利于果树生长。静宁的果树大多在海拔1700多米的旱山地种植,并且旱山地的果树因通风好、光照充足,果品比水川地含糖量高,色泽更鲜艳,产品的售价更高。通过实地参观
学习,随行干部群众改变了太平店当地不能种植果树的错误认识。
二是解决了农民种植果树缺乏技术的担忧。多年来,群众对种植果树比较神秘,认为建设果园要有严格的技术规程,要懂得配方施肥、定杆拉枝、树冠整形、虫害防治、掐花蔬果等技术和程序,这些技术复杂,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学不会。通过王局长讲解,果树种植技术其实并不复杂,除苹果树的修枝要求稍高一些外,早酥梨的管理比较粗放,只要按简单的操作规程去做,在定杆修枝和掐花蔬果阶段现场讲解就会。静宁县的果农也是普通农民,并没有大学生,他们能学会果树栽培技术,太平店镇的农民也一定能够学会。镇政府已与王国庆副局长达成协议,王国庆负责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确保技术服务到位,解决当地群众发展林果业技术匮乏的问题。
三是消除了农民对果品市场销路问题的顾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苹果、早酥梨等水果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消费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就全国而言,苹果的种植区域并不广,就在北纬36°线附近,其它地方不能种植苹果。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也并不大,苹果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之近年来国产苹果走出国门,出口世界各地,价格不断攀
升。今年,静宁苹果80毫米以上的,地头卖价达到5.4元/斤,果树的经济效益非常好,静宁苹果、早酥梨真正成为一块亮丽的名片。随着林果产业的兴起,果品贮藏冷库配套跟进,就可以解决贮存问题。旱山地种植的苹果具有耐储存的特性,贮存到下一年四五月,水地苹果已经绵了,而旱地的苹果还是像新鲜的一样,价钱还会增长,这种反季节优势,不愁苹果没出路。即使一些落果、酸苹果等“下等果”,果汁厂也大量收购,价钱卖到1元/斤,发展林果业,果品的销路不是问题。
四是更加坚定了广大干部推动全镇林果业发展的信心。发展特色林果业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发展特色林果业效益远远高于大田粮食作物收益,农民投资小,发展面大,可促进千家万户发展致富,是农业乡镇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出路。这一理念虽在干部中形成共识,但本镇群众思想认识还不到位,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林果业种植的积极性还不高,全镇大面积推广林果业还有一些阻力和困难。通过这次考察,镇党委、镇政府就吃了“定心丸”,发展林果业的意志更坚定,信心更足。正如静宁县林业局王国庆副局长说的:“你们那里自然环境我也考察过,干旱不是问题,农民缺技术不是问题,果品的销路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群众的观念能不能转变,政府有没有决心”。他还介绍了静宁县当年几个乡镇发展林果种植的情况,当时群众种植果树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个乡的党委书记思想比较右,顺着农民的意愿走,支持农民种粮,而李店镇的领导态度坚决,凡是规划区域内的面积无条件种植果树,甚至还抓了人,但现在两个乡镇的境况却水火两重天,农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从静宁县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这项工作,提高认识是前提。群众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通过组织宣传、参观学习、示范带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发展观念,调动其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基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有效推动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前提。科学决策是根本。科学决策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为群众多干事、干成事的前提。多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果断决策,是搞好工作的根本。狠抓落实是关键。静宁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决策作出之后,就要政策上有刚度,工作上有力度,干部有魄力,任务有保障,落实有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强力推动,才能促进决策的有效落实。技术服务是支撑。加大林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增收,提高科技转化率;狠抓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鼓励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引入能上能下的人才竞争机制,把农民增收与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并建立促进林果业发展的长效监督机制,是发展林果业的有力支撑。政策扶持是保障。静宁县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保障了特色林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县上制定了加快林果产业帮扶办法和扶持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农业发展资金、扶贫资金对林果产业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涉农项目向特色林果产业倾斜,有效保障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
三、启发和思考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大家认识到,太平店镇与静宁县高界镇接壤,两地的土壤成分、海拔、降雨量、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接近,适合林果树木生长。加之太平店镇交通便利,可以把太平店镇作为静宁林果产业链的延伸,借助静宁的林果品牌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销售网络等优势,在太平店镇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发展思路
根据我镇是一个纯农业镇,矿产资源贫乏、水资源紧缺、气候干旱这一基本镇情,靠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很难实现全镇跨越式发展和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手段,思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方法,寻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要紧扣全镇“全膜种植增收,设施蔬菜扩大,草畜产业带动,林果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林果业和草产业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地面全覆膜、特色果树和红豆草间作的林草种植新模式,推动林果业和草产业共同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发展目标
我们要在全镇今年已创新种植果树2000余亩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静宁县近20年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成功经验,“咬定发展林果产业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带领全镇人民勤劳致富、科技创收、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主渠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以每年不少于6000亩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全镇林果和红豆草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人均1亩以上林草的奋斗目标,努力把林果业和草产业打造成全镇的支柱产业。
(三)几点建议
1、把太平店镇作为南部乡镇发展林果业和草产业的示范基地,发展林果产业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动畜禽产业发展。建议县上在经济林、生态林建设和草产业建设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
2、解决培训资金,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训一批林果种植技术人员。
3、将林果业和草产业建设纳入科技抗旱工程,给予地膜补贴扶持。
2011年11月3日
主题词:林果种植 考察 报告
抄 送:县人大办、政协办、财政局、农工办、农牧局、林业局、扶贫办
中共太平店镇委员会 2011年11月3日印发
2.赴台成人教育考察报告 篇二
应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协会的邀请,以自治区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原教育厅副厅长白良凯同志为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志昆同志为副团长的内蒙古自治区成人教育协会赴台考察团一行二十三人,于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对台湾的成人及终身教育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十天中,走访了新竹、台南和台东的社教馆,参访了中正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及花莲社教工作站,并在高雄举办了两岸成人及终身教育研讨会,四百多人与会,两岸专家发表了九篇关于成人及终身教育论文。一天的研讨会,会上会下互动、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就台湾十天的考察,谈如下几点感受:
一、终身教育是现代文明社会教育的中心论题,是和谐社会的支点。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后,很多机关和单位都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但对“十六大”为什么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理论探讨的不够,对其战略意义不甚了了。由此,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单位的创建标准基本是根据历史上集中政治学习次数的多少来制定。这次到台湾考察,特别是一天时间的对终身教育的理论研讨,对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概念,清晰的多了。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其一生不断参与或进行学习的活动。它与个人的生命相始终,使教育以循环的方式在个人的生命中与工作、休闲、退休及其他活动轮替发生。终身教育是能水平地统合学校、家庭、社区及工作场所的教育,而且能垂直地整合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
之所以谈终身教育,源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面临全球化、知识化、后现代化的影响,加上整个社会变迁的时距加速缩短、人类寿命的延长,个人在一生中将面临多次的社会变迁,这就需要个人在观念、思想及生活形态上作相应的改变。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能,才能适应工作与生活的需要。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从上述观点看,终身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但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人口高龄化浪潮的冲击下,必须把终身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的中心论题提出来。学习型社会就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各国基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需要,莫不把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保障全民学习的权利,充分提供学习的机会;要开发终身教育资源,普及终身教育的渠道;要强化终身学习机构的功能,激发人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要健全终身教育法制,制定终身教育的法规;要培养人们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学习习惯。政府要构建一个正规和非正规的学习形态多元、学习方法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终身学习机会的广泛提供、终身学习政策的具体承诺、民众对继续学习的更多期盼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台湾社会已经基本完成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法律、政策层面的工作,正在形成一个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形态多样和方法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从各大学的情况看,由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激发,更多的人重返校园,投入到学习的行列。有不少大学的成人回流学生多于传统学生,并在课程设计上开设成人取向的学位课程。此外,台湾还在大学中推广各种类型的回流教育、继续教育、推广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建立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形成了非正规教育的社会教育体系,如空中大学、空中进修学院、进修学院及专科进修学校。还有辐射全岛的社会教育馆站。台湾的社教馆是搞社区教育的,全岛六个社教馆直属教育部,每个社教馆辐射几个县,每个县的乡级行政单位都有社教工作站。每个社教馆只有十几个专职工作人员,各个工作站都是志愿工作人员,不领薪水。教育部每年给各社教馆拨付经费,社教馆按各工作站活动的开展情况拨付活动经费。以台南社教馆为例,艺文研习班开设的课程包括体能舒展类:韵律、瑜珈、太极拳;休闲艺术类:国画、书法、素描、水彩、油画、摄影、美工设计、国剧、国乐、古筝、古琴、围棋、民谣吉他、儿童绘画、儿童美术、陶艺、棉纸撕画艺术;语文进修类:基础日语、实用中级日语、美语入门;生活技艺类:插花、手语与带动唱、美容、发型设计、中西餐烹饪、欧式蛋糕及点心、基础面包、调酒及咖啡流行饮料、精工裱褙、土塑;生活进修类:口才训练、人字命理、易卦占卜,紫微斗数、面相与人际关系、魅力沟通、生活五行命理研究、经络推拿、易经阳宅堪舆、中国风水地理、歌唱。台东社教馆的教育内容有老人社会大学、家庭教育、艺术欣赏教育、妇女教育、社区童军教育、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原住民教育、体育与休闲教育等。从台东社教馆花莲县万荣社教站的重点工作项目看,几乎囊括了台东社教馆设定的所有教育内容,全年有组织的活动达四十多项。
3.赴台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版 篇三
参 观 学习的 总 结 汇 报
矿党政领导:
2010年元月5日,按照矿党政安排,我矿派出由唐书记带队,党群、宣传、纪检、团委、党政办等科室共计6人参加的学习参观队伍,分别就党群部门如何参与矿井安全协管、干部作风督察、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徐家沟、王石凹两个矿井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现就参观学习所了解掌握的两个矿井在安全管理方面一些好的做法总结汇报如下,供矿党政决策参考。
一、徐家沟矿
1、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的“实”。所谓“实”就是执行局矿各项安全制度到位,即安全制度怎样规定就怎样不折不扣执行到位,不搞花架子。二是安全管理抓的“严”。所谓“严”就是全面落实自上而下安全管理责任,形成安全分担机制,并将安全与干部职位、安全与岗位作用发挥、安全与督导检查、安全与生产效益等紧密结合,通过严抓严管,在全矿上下真正形成了抓安全生产的共识,并在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得到真实体现。三是安全管理抓的“细”。所谓“细”就是各级管理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在隐患排查整改方面能真正发挥作用,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安全后再生产。也正是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严、1
细、实”,保证了徐家沟矿在四年多的时间内实现安全生产“零”目标,取得了骄人成绩。
2、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1)通过三个管理层的强力整顿,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作用。一是对安监员队伍开展强力整顿。为彻底改变该矿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实现安全“零”目标,2006年伊始,该矿首先从安监队伍建设抓起,针对安监员队伍鱼龙混杂、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情况,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强力整顿。整顿伊始,该矿对已有安监人员不问出处,以前工作好坏不予追究,面向未来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以工作成绩和工作效果论英雄。整顿结束后,对不称职的安监员不讲关系、不听说情,坚决清除出安监队伍。这样,使每名安监员都能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了现场安全监管作用。二是继安监员队伍整顿之后,该矿紧接着又对区队干部开展整顿。整顿的主要方面是:区队干部是否落实安全管理职责,是否根据安监员的建议现行整改隐患再行生产,是否对安质科等机关职能科室检查出的隐患按期整改到位,是否落实“4.3.3”下井跟班制度,是否存在迟下早上现象,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对落实安全制度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不严、不细、不实等现象,严格按制度规定追究有关区队干部的责任。三是对机关科室干部下井抓安全进行整顿。根据各科室干部下井次数规定,要求科室干部深入生产现场,查隐患促整改,反三违反事故,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通过三个层次的整顿,落实了安监员、区队干部和机关干部抓安全的责任,形成了强有力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上三个方面的做法是徐家沟矿四年多来认真并坚持不懈做好安全工作极为典型的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强化班组安全生产意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发生生产事故班组职工工资不受影响的情况,该矿采取无论哪个采掘单位、哪个班出现工伤事故,出现事故的班组当班无工资,区队停产三天整顿,组织职工开展大讨论,并按安全文件规定自上而下进行责任追究。全面提升了班组长和班组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形成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习惯。与此同时,开展安全星级班组评比,对无工伤的班组星级班组进行表彰奖励,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
(3)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为了实现对矿井员工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以及有关纪律规定的有效监督,该矿成立了由机关职能科室组成的安全督察组,对隐患是否按期整改、干部是否工作面交接班等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违规干部不讲情面坚决处罚到位。
(4)形成了隐患整改工作机制。为了引起各级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保证各类安全隐患的及时处理到位,一方面,矿机关由专人负责,每天召集科室下井干部(不含生产科室干部)谈下井查三违情况、发现隐患情况,汇集整理交安质科,提高了科室干部下井质量;另一方面,由矿有关领导负责,每天召开由生产科室及生产单位领导参加的安全隐患通报及隐患整改安排会,总结
通报以前隐患整改情况,安排当天的隐患整改。同时,在隐患排查整改方面该矿制定和严格执行了相关处理处罚制度,增强了各级干部查隐患、反三违、保安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5)党群安全活动贴近实际,注重实效。该矿工会、基层党组织和车间工会认真执行“五必帮六必访”制度,不但对安全出现问题的职工进行帮教,而且经常深入到职工家庭和单身公寓宣讲违章的危害,动员家庭进行帮教。使违章职工吸取教训,引起重视,不再违章。同时,群众性的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如该矿工会、团委、基层单位经常性开展“保安全家属座谈会”,并拉出横幅对职工家属表示热烈欢迎。矿安监处长和分管领导按要求参加,讲安全的重要性、讲事故对家庭的影响,在职工家属中产生共鸣,形成家属协管安全的合力。
(6)矿和机关科室安全包保责任落的实。该矿规定矿包保领导和机关安全包保科室领导要定期参加区队班前会,进行安全讲课,与职工进行互动,讲安全制度、讲安全规定、讲注意事项,用事故案例警示职工,促进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
总之,徐家沟矿之所以能连续实现1500多天安全无事故,根本就在于该矿所有围绕安全所作工作的落脚点都在一个“实”上,再加上管理上的“严”和“细”,真正形成了安全闭环管理和无缝对接,有力促进了安全“零”目标的实现。
二、王石凹矿
王石凹矿安全管理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在安全生产上
推行了流程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质量、操作程序以及环节衔接等,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二是各区队每月评选安全星级员工,进行“三工转换”,奖优罚差。三是矿成立督察组,对各级干部安全管理、下井质量、遵章守纪以及隐患整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施责任追究,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干部的执行力。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建议成立矿安全督察组。建立完善的督察制度,从督察人员的职责、督察的事项、怎样开展督察、督察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出现问题人员的追究、处罚的标准、人员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并严格组织实施,真正发挥督察组的作用。
2、建议建立安全隐患讨论处理和事故追查检讨机制。安全隐患讨论处理机制,就是由安全生产职能部门每天组织生产单位对当天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讨论隐患出现的原因,落实部门和区队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时间不超过24小时等,并对前一天隐患未及时得到整改处理的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这种形式,增强有关人员整改隐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隐患的及时整改到位,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思想和行为习惯。事故追查检讨机制就是出现工伤事故后,由安监部门牵头,组织对事故进行追查,追查处理结果在职工上下班必经之处设立的“黑红榜”(或通报栏)中进行通报,使其他人得到教育和警示。工伤事故有关责任人要在事故班组班前会上做检查,并组织职工对事故开展讨论,在干
部职工中形成反三违反事故的浓厚氛围。
3、结合我矿实际,建议参照徐家沟矿加强安监员队伍及生产科室、区队、班组干部队伍建设,增强责任心,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并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4、建议在安全生产过程推进精细化流程管理,形成各工种、各岗位以及隐患落实整改、事故追查处理等工作流程,并按流程进行检查考核,形成安全管理闭环,保障安全生产。
5、建议矿建立包保区队的矿领导和科室定期到所包区队讲安全的教育机制,使区队干部和职工明白矿党政实现安全“零”目标的信心和决心,在安全生产方面全矿上下形成共识。
6、围绕安全生产,党团工会及女工组织扎实开展好相关保安全活动,建立安全星级班组和星级员工评选机制,在区队设立的“黑红榜”(或通报栏)中进行展示,与行政一道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为实现安全“零”目标做出贡献。
矿考察组
4.赴台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版 篇四
(修改稿)
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考察组(2010年10月16日)
为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发展新路子,引进先进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助推我县产业发展。国庆长假期间,县长杨维权率队赴贵阳市、浙江省景宁县和安吉县就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10月3日,以县长杨维权为组长,副县长马芝新、县招商局局长文安勇、县经贸局局长严恬、县政府信息中心主任车文兴为成员的考察团,先后抵达贵阳并汇合,相继赴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区和白云区,浙江省景宁县和安吉县就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考察学习,考察于10月9日结束,往返行程近6000公里。严恬同志在贵阳蹲点联系“老干妈”企业,并在此参与考察。在历时一周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组实地考察了贵阳市永乐乡果蔬交易市场、绿宝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阳食品工业园及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景宁自治县三枝树村和周湖村食用
桃子8300多吨、蔬菜6万多吨,大部分销往省内外各地,人均年纯收入达6260元。已建成果蔬产地批发市场1个,占地26.93亩,保鲜冷藏库2个。绿宝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市场运作包括艳红桃、中华寿桃、久保桃等桃品和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该合作社具有独立的果蔬基地,注重示范点的培育,注重新品种引进和技术提高。在销售环节上,具有专门人员,实行分级销售,产品配送,还带着老百姓进行深加工。曾创新在桃子上贴上“福”“禄”“寿”“喜”等字样,使价格得到提高。该合作社负责人黄美玲是印江板溪媳妇,她工作思路清、开拓精神强、业务水平高,尤其是她艰苦创业精神和不知疲倦的钻研精神,是该合作社运作成功的关键。贵州万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占地100余亩,公司现有员工68人,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科研等,拥有标准化厂房2000㎡,标准化菇房1500㎡,菌种培养室200㎡,发菌室1500㎡,出菇大棚70个,液体菌种生产设备2套,生产场地2处。公司已申报QS认证、IS09000认证及绿色产品认证。该公司把一家一户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生物农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具体合作流程为:公司将菌包生产好(拌料、装包、灭菌、发菌)交给合作社,合作社交给农户进行出菇
际,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其“十二五规划”已报省政府。
(二)浙江省景宁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端,面积1949.98平方公里,辖5个镇19个乡283个行政村,总人口17.9万人,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被中国农业部授予“中国香菇之乡”,景宁香菇是全国十大名菇之一。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1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9元。景宁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茶树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十多个品种,产地分布在200多个行政村。该县先后建设“山珍大市场”、“绿色食品市场”。经营面积30000多平方米,611个摊位,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交易量8000多吨干品,交易额4.5亿元。同时,培育以大自然食品、中信实业、绿源菇业等龙头企业和10家食用菌研究所,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30多个省市,出口创汇6500万元,形成市场、企业、科研、菇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体系。在考察鹤溪镇三枝树村过程中,公路两旁塑料大棚整整齐齐,各家各户已经尝到了甜头,群众积极性很高,农户家中均堆满菌袋。村民张正金一家3口人,现有菌袋20000余个,一个菌袋产出木耳2.5斤,估计年纯收入八九万元。据技术员卓森平介绍,每个菌袋成本为1.5元,其中政府补助
面积600亩,汇集了大江南北,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该竹博园是融科研、生产、生态、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竹类大观园,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考察点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考察学习中,大家感受到贵阳市、景宁县、安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扩张基地抓规模。考察县市紧紧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南明区永乐乡依靠贵阳大市场和区域优势,果蔬种植规模化、区域化,实行产供销的良性互动。景宁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地分布在200多个行政村,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安吉县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竹子生产基地规模膨胀,实现了农民、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双赢。几个考察点都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基地建设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保障,采取多样化经营模式。在基地建设上,老百姓具有强大的内驱力,政府扶持力度大,企业发展壮大,产品销售畅通,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绿宝石”、“贵州万象”、“贵阳老干妈”、“景宁中信”,“浙江天振”等企业或合作组织都有基地。而“贵阳老干妈”和“浙江天振”把基地延伸到国内外,充足的原材料让企业得以有
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事情。
(四)推进标准抓质量。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较为复杂和严格。绿宝石合作社把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涉及所有农产品,均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标准生产规程,以生态种植的方式,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贵州万象、贵阳老干妈、景宁中信等企业均获得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好每个环节质量关,确保生产出优质、无污染、安全、安心、健康的产品。
四、考察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看贵阳市、景宁县和安吉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胆略闯出路,力度决定速度。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考察地区密切联系实际,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如安吉县紧紧围绕“竹”字作文章,把安吉的竹子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立足国内国际市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抢市场,借外力,促内力,占先机,勇做“领头羊”。地处浙江省边陲的景宁“中信”产品常年销往3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内市场,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出口的绿色 的努力,茶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新植茶园不断扩张,品牌打造取得新成效。但我们还需要在量和标准化上下功夫,使之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我县围绕传统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建成标准化养猪小区47个,畜牧业总产值6.7亿元。应该说,我县大力发展茶叶和生态畜牧业,符合县情实际,也符合科学发展,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综上所述,任何产业发展必须建立一定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必须符合人民意愿。
(三)资源挖掘还有余地,发展步伐还应加快。我县有1969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以茶叶、畜牧业、烤烟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境内最高海拔2493.8m,最低海拔377.7m。全县森林面积89681公顷,森林覆盖率49.16%,全县林木绿化率51.62%。活立木总蓄积424.2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416.6万立方米。随着梵净山环线公路即将开通、杭瑞高速开工建设、印秀高速前期工作实质性启动等,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围绕“茶、畜、菌、特”四大支柱产业,建基地,强龙头,兴中介,促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实施茶叶提质增效
1子等特色产业,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切实让老百姓增收。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快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将县城郊区的观音沟建设成为集土司食品加工、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土司食品及观光旅游城。要切实加快企业发展,对企业要做到真扶持。要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项目制度,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的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目标考核。要进一步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提高干部驾驭工业经济能力。
【赴台学习考察报告修改版】推荐阅读:
赴台学习考察汇报提纲10-19
学习考察业务报告10-23
社区考察学习报告11-16
人大学习考察情况报告07-24
南京之行学习考察报告08-23
赴香港考察学习报告一10-28
计划生育考察学习报告11-22
外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汇编06-17
校长外出学习考察调研报告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