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精选9篇)
1.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一
关键词:外语专业,经济学,大学生就业
一、经济学辅修课程在本科外语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外语人才正在成为高校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外语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作保证。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目标) 和“怎么培养人” (培养的方式途径) 两方面问题, 那么, 这两者的综合就构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 。所以, 首先要根据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企业, 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人才, 这种人才特征和市场定位迫切要求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经贸、金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次, 根据上述“一定的专业知识”中的“一定的”要求在制订培养计划、选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上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 明确每门经济学辅修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确定它在课程结构中的主次、性质以及课程的增减, 构建科学合理的外语+经济学专业方向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一所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体现的, 课程资源的配置方式可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经济学辅修课程的优化设置可以实现外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以进一步推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二、部分高校外语专业经济学辅修课程设置状况与其就业现状
为了解高校外语专业经济学辅修课程设置状况, 本课题组成员最近对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我国部分大学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 目前这些大学外国语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呈现为三维结构, 这三维结构包括外国语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共同课、某一领域的专业课。从某一领域的专业课角度体现的特点看, 大体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除了上外国语课程以外, 主要上国际经济类的课程, 如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他们上的课程除了外国语外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外国经济、外国经济发展史、中外经贸关系等。辽大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较好地掌握了外国语的读、写、听、说、译等基本功外, 较系统地掌握了某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贸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的毕业生分配情况很好, 不少学生没到毕业就有单位来预订了。第二种情况, 除了开设外国语课程以外, 突出开设外国文化类课程的, 如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朝鲜语系。他们设置的文化类课程, 有韩国文学作品选读、韩国文化、韩国民俗、韩国电影、韩国报刊选读、韩国历史、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等。这类大学外国语系的毕业生除了掌握外语外, 较多地掌握了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 因此毕业后多数从事与文化关系密切的行业的工作, 有的从事外国语的教学或翻译工作, 有的从事与外国文化领域有关的工作, 有做公务员的, 也有在企业就职的。这类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如经济类的毕业生好找, 但总体上还是可以的, 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的是少数。
第三种情况, 除了上外国语课程外, 突出理工科类课程的, 如北京工业大学外语系。他们设置的课程有机械原理、汽车概论、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等理工科类课程。另外, 他们科技外国语的课程份量很大, 一直上到第七学期, 并在科技外语里较系统地介绍化学、数学、物理、生物学等有关的知识。他们的毕业生除了掌握外国语外较多地掌握了理工类的知识, 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是制造业或相关管理部门, 就业门路较广。
第四种情况, 除了外国语课程外, 设置的课程带有综合性质, 既有文化类的课程, 也有经济类的课程, 也有政治类的, 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韩国学院。他们设置的课程既有韩国文化、韩国文学、韩国民俗等课程, 又有韩国经济、韩国政治、中韩关系概论等课程。他们的毕业生既可以在经济部门就业, 也可以在文化部门就业, 其就业门路也较广。
除了以上四种基本情况外, 有的学校还非常强调设置中文课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中文写作课的设置。这对学生提高就业中的竞争力是很有好处的, 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系就是这样。
三、关于优化经济学辅修课程设置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率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而外语作为一种技能、载体怎样更有效地与就业相关的专业融合、渗透, 提高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取决于怎样科学合理地构建外语专业经济学辅修课程体系。据了解, 目前很多大学外国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情况是主要上外语课, 如注重于读、写、听、说、译等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很少有其他领域的基本知识的课程。从就业的角度讲, 语言工作是一种就业岗位, 但语言更主要的是一种就业的工具。就外语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参加的工作不仅仅是语言工作, 而是与经贸有关的其他领域和部门的工作。
所以, 大学外国语系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面临着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问题是, 为提高外国语基本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改革。第二个层次问题是, 除了外国语外还要开设外国经济、外国政治、外国文化、外国历史、中外关系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外国语本身的知识, 而且有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个层次问题是,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 或者设置经济类课程, 或者设置理工类课程, 或者设置文化类课程。上述改革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改革, 把上述第一, 第二两个层次的改革放在这一步完成, 这一步的改革需要用两三年的时间。第一步改革中的第一个层次的改革, 其中心任务是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外国语水平。这里包括创造语言环境和实践环境, 提高学生外国语的听, 说, 译的能力, 特别是提高听, 说的能力, 再不能允许出现学了四年的外国语还不会说外国话的现象。
2.辅修第二专业学习问答 篇二
1、辅修报名条件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答:学校鼓励学生选择主辅修和攻读辅修双学位,凡我校在册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前3学期学生凡修满本专业60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5及以上,均可以在第4学期申请辅修第二专业。
辅修报名一般为第4学期开学前1周进行,也就是每年的寒假即将结束的时候进行,只面向大二的学生报名。
2、我校开设了哪些辅修专业呢?
答:我校目前主要开设英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等专业,因每年各学院会调整开设计划,每年开设的专业可能会有所不同。
3、辅修是怎样收费的?
答:我校辅修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按学年收费,第一年收取1500、第二年收取1000,总计2500元,通过银行卡划账收取,请核实在财务处绑定的农行校园卡账户是否正确。
因辅修专业管理的特殊性,辅修专业所收费用用于辅修教学及管理环节,收取后不予退还,请慎重报名。
4、辅修需要选课吗?
答:辅修报名通过审核后,首次上课课表由系统直接导入,以后由学生自主选课。选课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前1周至开学第一周结束。可以通过教务系统jw.ahu.cn或者手机网wap.ahu.cn进行辅修选课。跨年级辅修选课目前只能通过手机选课。
5、如何查询辅修教学计划和辅修推荐课表?
答:可以登录教务系统jw.ahu.cn,在【信息查询】菜单内查询。
6、辅修一般设置多少学分?修完辅修学分后有何待遇?
答:辅修第二专业一般设置50学分,其中包含辅修论文6学分。
学生修满本专业课程学分,辅修修满第二专业课程25学分及以上者,颁发辅修证;修满第二专业课程50学分及以上(含毕业论文学分)者,可申请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7、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要重修吗?
答:修辅修课程考试不及格的,须参加由辅修开设学院组织的补考,补考一般在下一学期或毕业前进行,不具备安排补考条件的,可跟下一年级开设的课程考试进行补考,补考通过的,成绩按“及格”等级,计入辅修成绩表。
8、可以通过跨专业选课来进行辅修学习吗?
3.宁夏大学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共) 篇三
(2011年6月制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推行主辅修制度,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促进培养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合格本科人才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第二条 辅修专业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即主修专业)的同时,再修读另一个专业的学科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第三条主辅修制的培养模式是:全日制本科学生和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在校研究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辅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
第二章辅修专业设置条件及审批程序
第四条设置辅修专业由学院提出申请,教务处审核,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按照要求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第五条申请设置辅修专业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所依托的主修专业至少有四届毕业生。
2.所依托的主修专业必须是第一批次录取专业。
3.所依托的主修专业必须在学校组织的专业评估中达到优秀或者属于自治区级、国家级特色专业。
4.有拟设置辅修专业的4年一个周期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教学文件。
5.有拟设置辅修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6.具备辅修专业所必需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办学基本条件。
7第六条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专业可以申请辅修专业设置,具体程序是:
1.每年3月中旬学院向教务处提交正式申请公文和申请设置辅修专业可行性报告(一式二份)。
2.教务处在收到学院申请公文一周之内组织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3.4月中旬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报宁夏教育厅备案。
4.4月下旬申请学院到自治区物价局办理学费审批手续。
5.学费手续办齐后,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方可进行招生宣传,组织招生。招生宣传资料在张贴发布之前必须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三章申请辅修专业的资格
第七条 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含新华学院学生)和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在校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可申请辅修专业。第四章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程序
第八条 辅修专业每学年招生一次,一般安排在学年第一学期,由开设辅修专业学院负责招生。
第九条 招生之前,开设辅修专业学院以公文形式向教务处提交当年招生计划,教务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发布招生通知。
第十条 第十一条开设辅修专业学院每年9月15日之前将报名册、课程表纸介质文本报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同时将电子文本发至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
第五章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第十二条辅修专业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必须纳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范围之内,院长和教学副院长分别是辅修专业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考试和成绩管理及其他教学环节由教学科研办公室组织实施。辅修专业要按招生年份单独编班组织教学,相关学院应指定专人或委派班主任负责辅修专业学生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辅修专业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周期一般安排2年。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开设专业的学院组织制订,教务处批准实施。第十四条 辅修专业的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9、10节、周末或寒暑假进行。每门课程安排教学时数应与主修专业教学时数相同,即理论课时必须按17学时计1学分的方法、实验实践课时原则上按34学时计1学分的方法安排。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少于10周。
第十五条 辅修专业的教学安排(如校外实习、其他实践环节等)与主修专业的教学安排发生冲突时,学生应服从主修专业的教学安排。主修专业所在学院出具证明、经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教学副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允许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因冲突影响的课程学习任务,但必须参加该课程的考试。
第十六条辅修专业设置的课程与主修专业设置的课程有相同或课程内容要求低于主修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课程学分、内容要求高于主修专业的,学生不能免修。但学生可于学期初向任课教师书面申请部分免听,经过批准、并参加课程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可获得该
门课程学分。
第十七条辅修专业课程的考核按照《宁夏大学考试工作条例》(2007年修订)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年限内未能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经本人申请,可以延迟修读时限,但不能超出在校的最高修业年限(本科生修业年限是学制+2年;研究生修业年限是学制+2年)。
第十九条教务处和相关学院要加强对辅修专业的课堂教学、考试环节、阅卷环节和毕业论文等的管理和检查,把教学过程和质量纳入宁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系统之中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六章学籍和成绩管理
第二十条学生辅修专业的成绩与主修专业的成绩一样,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并纳入正式学籍管理,成绩进入教务大平台。每学期开学1个月内,辅修专业所在学院须将成绩输入教务平台,并给教务处报纸介质成绩登记表1份。
第二十一条辅修专业的学生,须按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参加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并参加课程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学生所修读的课程无故缺课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3者,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以后需随低年级重修。
第二十二条 注册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退出辅修专业学习的,应在注册后两周内提出书面申请,经辅修专业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退还学费,逾期不再办理。
第二十三条 辅修专业课程考核形式、成绩记分方法、学分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等等均按照《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相应条款执行。
第七章辅修专业证书的发放条件
第二十四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学校核发相应证书。
1.在有效修业年限内修完并取得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颁发宁夏大学监制的辅修专业证书。
2.并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者,可申请授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并颁发宁夏大学监制的证书。
3.在有效修业年限内,对未取得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的学生,由教务处发给“辅修专业课程成绩证明书”。
第八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1年6月起执行
4.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四
关于2011年辅修制开设专业及学生修读的通知
各下属学院: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湖州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湖州师范学院本科生辅修制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设学院及专业名称
1.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2.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告学
3.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4.社会发展学院:行政管理
二、修读对象2009、2010级本科学生
三、报名时间及程序
1.学生辅修报名时间为9月9日至9月18日。
2.学生向本人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湖州师范学院修读辅修专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两份(表格请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专区教务管理栏目下载),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将《申请表》交开办辅修制学院。
3.开办辅修制教学的学院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确定开课的辅
修专业及班级,把审批后的《申请表》送交学生所在学院一份备案,根据审批结果确定学生名单并通知学生,9月24日正式开课。
四、具体要求
1.开设辅修制教学的学院要在学生中进行招生宣传,讲明学生辅修制教学的有关政策、规定与要求。分阶段组织教学,先进行辅修专业主要课程班教学,课程班结束后,根据学习情况再进行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教学工作。
2.学生所在学院负责报名学生的资格审查工作。
3.开办辅修制教学的学院请于9月30日前将《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修读辅修专业汇总表》(表格请在教务处网页下载专区教务管理栏目下载)报教务处备案。
4.学生统一使用校园一卡通缴纳所修读课程的学分学费,每学分75元。申请辅修的学生正式办理缴费手续后,开办辅修制的学院方可安排听课。
附件:关于辅修制中“双专业、双学位”教学与管理的说明
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
主题词:教学△辅修修读 通知
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2011年9月9日印发
附件
关于辅修制中“双专业、双学位”教学与管理的说明
一、双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的区别
1.双学位(辅修学位)
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学士学位。双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一定学分,且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经学校核准、授予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分层次的教育,根据所修学分要求的不同,可分别授予“辅修系列课程证书”、“辅修专业证书”和“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2.第二学士学位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急需一批跨学科高层次的特殊专业的人才,国家教育部委托国内若干所重点大学,开设了第二学士学位的新兴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也招收少量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均须本人自愿,在职人员报考要经本单位批准,并经过必要的资格审查与入学考试、考核,择优录取。
3.两者的区别
(1)审批权限不同:双学位由学校自己制定批准;第二学士学位需要教育部审批。只有教育部批准设置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等学校才有权颁发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目前,部分社会各用人单位不承认双专业、双学位证书,引起一些学生的误解,甚至与学校发生矛盾与纠纷。
(2)发证不同。辅修专业证的发放,省内大部分高校采用自制并单发辅修专业证书及辅修学位证书的做法;而第二学士学位是颁发教育部统一规格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于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在其毕业生信息资源库中可查到。辅修专业教育是学校实行的,辅修专业证书、辅修学位证书的编号,是各高校自编的,在国家教育部没有备案,因而,在教育部毕业生注册信息资源库中查不到。
(3)毕业待遇规定不同。国家对双学位毕业生没有明确的毕业待遇规定;而国家
对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
二、开展辅修教学的目的“双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是高校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从国家相关政策待遇的角度来说,第二学士学位较为有利。但由于第二学士学位招收对象的限制,在校大学生无法参加,且一般为脱产学习,培养成本高。而“双学位”教学使在校大学生可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提升自身素质,拓展知识和专业面,增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具备条件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提升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而且根据“双学位”分层次教学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时间和精力情况及就业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层次进行学习。
三、关于我校辅修制规定的解释
我校开办的辅修教学不是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在校学生只能参加辅修双专业、双学位课程。按照《湖州师范学院本科生辅修制管理办法》执行,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1.学生在获得主修专业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的前提下,如果辅修修满双专业教学所规定的学分,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修满双学位教学所规定的学分、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可颁发辅修学士学位证书;如果未修满“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所规定的学分,则不得颁发辅修专业证书和辅修学位证书,但可由学校发给学生写实性辅修证明(学分达到20学分以上者,学校颁发“辅修系列课程证书”)。
2.辅修教学的双专业、双学位证书,辅修课程证书、辅修专业证书、辅修学位证书采取单独制证、打印(样本模板已下发),将和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时发放,今后,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辅修证书的发放出台新的规定、要求时,学校将及时调整执行。
5.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五
我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属国民教育序列, 是一所集山水辉映、人文荟萃、信息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全方位为地方、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支持。秉持“和谐建院、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 学院下设护理学院、医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2部共10个教学单位, 开设21个高职专业和5个中职专业。医护类专业在全国同级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其中护理、中药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重点专业。
为了增强我院护理学院护理专业陕西省高职重点专业的特色, 加强护理专业建设, 护理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开设了五个辅修方向, 其中老干部 (老干部指的是离退休的有条件住干部学生实际体会“妇女常揉三阴交, 永远不变老”;身体虚弱的人体会“要想身体安, 三里常不干”。现身说法, 有个学生落枕, 现场进行穴位推拿按摩, 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学生惊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医针灸推拿简便廉验的特点, 中医药不愧为中华瑰宝、国之精粹、世界文化遗产。
1.3注意安全教育强调“刺法含义较广, 既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 又可包括非针具, 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激发经络之气以调节机体机能。灸法是指采用艾绒等药物烧灼、熏熨体表的方法,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 通过经络传导, 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的作用, 以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刺法灸法都是通过刺激机体的一定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行气活血作用, 从而达到扶正驱邪、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 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 造成负压, 使之吸附于穴位和应拔部位的体表, 产生刺激, 使被拔部位皮肤充血、淤血, 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2]。刺法、灸法、拔罐都可能导致局部损伤, 护理专业的学生非针灸推拿专业人员, 而主要是利用针灸推拿辅助护理。所以我们强调的是非损伤性针灸推拿保健, 如以按点穴位为主, 而不刺破皮肤;用悬灸而不用实按灸;用闪罐而不留罐、或短时间留罐, 防止意外损伤。强调针灸推拿保健注意事项, 如孕妇不刺激合谷和三阴交以防流产;胸腹部针刺注意方向和深度, 以及五不刺等针刺注意事项。切实使针灸推拿成为老年人防病保健的利器, 而不使之成为医源性伤害的原因。
2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滋补中药与药膳》辅修课程教学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体会
中华民族有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的习惯, 老百姓都知道人参、枸杞、灵芝、燕窝、冬虫夏草有养生滋补作用, 但对如何正确使用却不甚了解, 比如“儿女给一老者送了5根东北人参, 老头全泡了药酒, 结果喝得口鼻流血”。所以懂得常用滋补中药的用法对老年护理很有必要。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 它是中国传统医学和烹调经验结合的产物, 强调“寓医于食”, 即将药物作为食物, 又将食物赋以药用, 药借食力, 食助药威,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我院有独到的中药资源和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贮备,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护理专业普及中医药保健常识, 弘扬中医药文化, 使之在老年病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做法是: (1) 精选老年药膳常用名贵药材、食材, 讲解来源、营养成分、功效、毒性、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药膳。 (2) 传授简便易行的中药药膳的制作方法, 分别有养生膳、防病膳、康复膳、治疗膳。 (3) 对药膳常用滋补中药品质的鉴定、伪劣的辨认以及药膳常用食物简介。老干部护理辅修方向开设中医药课程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为指导思想, 实施路径与甘肃省卫生厅提出的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以及《关于加强药膳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思路不谋而合。
2012年7月1日,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张大宁教授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谈到中医现在面临的困境, 是达尔文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虽然吾爱吾师, 但吾更爱真理, 中医有缺点, 但中医简便廉验的临床疗效是不能否认的, 不能断然将其定性为“伪科学”。科学也不能完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现在完全西化的日本人中的有识之士, 认为明治维新废除汉医是错误的。与其把大量的财力用到患者生命的最后1个月, 为什么不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长, 使人们延年益寿呢。作为一名中医人有责任为弘扬中医药做一点绵薄之力, 发挥中医特长, 弘扬中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源.老年病学[M].第2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2-4.
6.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六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复合型人才, 我校决定继续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 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 选修 辅修或双学士学位专业。为规范辅修和双学位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简介
(一 辅修专业是指已修读主修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又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 双学位是指已修读并获得主修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又修读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的本 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三 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种类
学校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设立的辅修和双学士学位专业主要有:自动化、环境工程、物 流管理、海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工作、通信工程、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院、系可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对所开专业进行微调。教务处于每年四月网上公布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招收名额。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要求
(一 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制订辅修 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 /双学位专业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设 5— 8门, 辅修结业须取得 25学分左右 , 不得低于 22学分;
双学位专业课程可在辅修课基础上再增加 3门左右 , 双学位毕业须取得 40学分左右,不得低于 36学 分(含毕业论文环节 10学分。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与主修专业所开课程和环节的相同部分, 由学生提出免修申请。相同部分是指课程 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都一致,经开课单位核准后准予免修。修读辅修或双学位 专业学生 , 申请免修课程学分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五分之一。
(二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由开课单位根据开课计划单独排课。由开课单位组织学生上课。
三、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1、在校本科学生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 无不及格课程且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达 2.0以上者(含 2.0;修读英语双学位,还需达到国家英语四级优秀或六级通过且口试合格标准;
2、某辅修或双学位专业有特别兴趣、学有余力、相关课程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或双学位 专业。由院、系审核并经学校教务处批准后,学生可从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开始修读。每个学生只能选修 一个双学位或辅修专业。
四、报名审批程序
(一 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 应于每年四月份公布下一学年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课程 计划和接受名额。
(二申请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学生,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周前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 填写《修读辅修 /双学位专业申请表》 ,经教务秘书审核, 主管院长 /系主任批准后,报送开设辅修 /双学位 专业的院、系审批。当申报某一专业的学生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可由该专业所在院(系组织考核筛选 后上报教务处。开设辅修 /双学位专业的院、系负责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所在院系,同时将录取的辅修 /双学位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三要求修读辅修 /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应于每学期第十八至二十周与主修专业同期选课并按选课学 分所需学分费存入龙卡, 由校财务处统一划转学费。未及时缴费的学生开课院、系将不登录辅修或双学位 专业的课程成绩。
五、学籍与成绩管理
(一开设辅修 /双学位专业的院、系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本办法建立辅修或双学位的学籍档案,负责 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资格审查、学期初注册、办听课证、成绩备份与上报教务处;负责学生辅修、双学 位专业课程成绩查询,并就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与学生所在院、系沟通。
(二 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应在开课学期的开学第一周到相关院、系办理注册听课手续, 并 根据各辅修 /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情况进行选课。
(三 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学生, 应首先保证学好主修专业课程。凡主修专业受到学业警告或劝退 者,则所在院、系教务秘书须书面通知开设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院、系注销其修读辅修或双学位学籍, 终 止其辅修 /双学位专业学习。
(四辅修或双学位开课的相关成绩,由开设辅修 /双学位专业的院、系教 务秘书负责管理, 每学期备份后, 统一上报教务处归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学生修满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规
定的学分后,将其辅修或双学位专业总成绩单一式三份,分别存入开设院(系、教务处及学生本人各一 份。教务处负责将其归入学生总成绩表中。
(五 学生因故未修满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要求的学分而终止学习, 或中途被注销辅修或双学位学籍, 其 所修课程成绩和学分将作为任选课转入其主修成绩库。
六、毕业与学位资格审定
(一 双学位学生的毕业学位资格申报和审查工作由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系负责审核, 教务处将双学 位资格审查与应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毕业资格审查工作同时进行。
(二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已获得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 且修完 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 成绩合格, 发给大连海事大学辅修专业证书。未能获得主修专业毕 业证书者,不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其已修的辅修专业课程及成绩,作为任选课转入主修专业成绩库中。(三 修读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 已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 且修满 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成绩合格,且平均学分绩点达 2.0(含 2.0以上,符合我校授予学 士学位条件者, 则可授予大连海事大学双学士学位。未能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者, 不授予大连海事大学 双学士学位, 可发给辅修证书;所修双学位课程成绩及学分未达到双学位专业要求, 但已达到辅修专业要 求,则可发给辅修证书。
(四 学生在主修专业获得毕业和学位证书时, 未完成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规定的课程和学分, 则不发给 辅修或双学位证书。
七、收费标准及工作量计算及办法
1.辅修和双学位专业课程学分收费与该生辅修的专业学分费相同(含实践环节 10学分。中途退课者, 所交学费一律不退。
2.教师开课(含毕业设计论文及教学管理酬金等事宜将另发附件。
八、本办法自 2005年 3月起执行并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办法》(连海大教字 [1997]516号文作废。
7.金融学课程标准(经济专业) 篇七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总 学 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 分:3学分
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二、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货币概述(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三、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思考题:
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
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三、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2.试述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的根源及其后果。3.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二、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
三、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
四、贮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
五、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有哪些特点?
3.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 4.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贮藏作用有哪些进展?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二、我国的货币制度
三、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思考题:
1.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3.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4.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6.为什么说不理解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金融? 7.一国两制下香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8.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谋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目前解决的状况如何?
9.试述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前景。10.试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信用制度、信用工具及其类型和利息与利率的基础知识,掌握信用的特征、形式和作用及信用、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和现值、终值;理解利息的本质和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二、信用的特征
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五、信用风险防范 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2.试述信用的特征。3.试述信用的经济职能。4.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5.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6.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7.试述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相互关系。8.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五、金融衍生工具 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 2.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本质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
三、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2.什么是利率?它是如何分类的? 3.试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4.试述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理论。5.试述利率杠杠的功能。
6.试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第四章 金融市场(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及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性及理论,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类型及功能,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和证劵投资基金市场的基本知识及理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性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内涵与外延?它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有什么特性? 2.如何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
3.金融市场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4.试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5.如何理解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短期信贷市场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商业票据市场
四、短期债券市场
五、回购市场
六、CDs市场 思考题:
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主要模式?其共同点何在?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
二、长期债券市场 思考题:
1.我国公司股票上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从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入手,论证稳定股市的政策主张。
3.长期债券市场由哪几部分组成?发展我国长期债券市场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
一、黄金市场
二、外汇市场
三、保险市场
四、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五、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六、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思考题:
1.我国外汇市场有哪些缺陷?矫正这些缺陷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2.从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入手,预测未来黄金价格变动的趋势。3.论述我国保险市场高速发展的动因。4.比较分析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异同。5.简述对冲基金的主要特征。6.简述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7.各国创业板市场发展采用了哪些模式?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构成
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1.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2.简述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3.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它有哪些特点?
第六节 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一、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二、有效市场理论
三、资本结构理论
四、行为金融理论 思考题:
试述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四大理论体系。
第五章 金融机构(4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演变与现状及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状况;解掌握金融金融机构的含义、分类、功能及各金融机构在机构体系中的地位;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状况。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及其功能和类型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思考题:
1.试述金融机构的功能。2.试述金融机构的基本类型。
3.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 4.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5.什么是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如何?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三、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思考题:
1.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2.试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世界银行集团
三、国际清算银行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 思考题:
1.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各自贷款的特点。2.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3.亚洲开发银行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第六章 商业银行(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的基础和发展,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主要业务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 思考题:
1.当代商业银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2.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如何? 3.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 4.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思考题:
1.试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组成。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变迁
三、《巴塞尔协议》系列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思考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2.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3.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变迁。4.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5.简述《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过程。第四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
一、中国银行体系的改革历程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思考题:
1.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2.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3.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4.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的作用与问题。
第七章 中央银行(4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和机构设置,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以及其组织形式等基本知识,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的地位、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和金融监管原则,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清算业务,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能及中央银行开展的特殊金融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2.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3.试述二战后中央银行发生了哪些变化。4.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试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
四、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试述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试述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4.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第八章 货币需求(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地位和机构设置;掌握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熟练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主要类型、职能以及其业务活动的原则。联系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了解中央银行支付清算制度的内容及作用。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货币需求及其理论
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三、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2.试述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并弄清这一关系的实际意义?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四、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五、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思考题:
1.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2.试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3.试述剑桥方程式。
4.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5.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一、权变法和规则法
二、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
三、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 思考题:
1.试述权变法和规则法的内容并加以比较。
2.试述我国传统的货币量测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法。
3.试述用多项挂钩和单项挂钩法测定货币需要量的方法和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九章 货币供给(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熟练掌握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了解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供给理论在中国 思考题:
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一、货币出白银行
二、出白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三、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
四、对“贷款引出存款”质疑的解析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 2.“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会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现金运行机制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思考题:
1.试述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2.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3.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在量上有哪些限制因素。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
二、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
三、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
四、货币乘数 思考题:
1.试述基础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2.试述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3.试述影响货币乘数的若干因素。
第五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
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2.试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第六节 货币供给与相关经济范畴的联系
一、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二、利率、汇率变动与货币供给
三、虚拟经济与货币供给 思考题:
1.试述利息、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2.试述虚拟经济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供给量有效性的影响。
第十章 货币均衡(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和把握影响货币供给增减变化的因素,理解和掌握货币供给的通用模型,掌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以及我国目前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掌握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了解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
第一节 货币均衡及其理论模型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2.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有何关系?试以IS―LM模型加以说明。
第二节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一、货币失衡的原因
二、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思考题:
1.试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2.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思考题:
1.如何运用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配合实现内外均衡? 2.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解决“米德冲突”? 3.试分析我国近年来内外均衡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4.如何判断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我国目前可采取哪些措施消除过度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5.国际资本的流入会给货币均衡带来哪些冲击?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膨胀的衡量、分类,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应,熟练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不能将它与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财政赤字划等号? 2.试述通货膨胀的类型。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4.试述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通货膨胀效应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思考题:
1.试述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2.货币主义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主张上有何不同? 3.试述你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认识。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三、通货紧缩的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如何进行分类? 2.试述西方的通货紧缩理论。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二、通货紧缩的治理 思考题:
1.试述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2.谈谈你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形势的看法。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调控(6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目标及相互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了解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及其选择标准,掌握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和干扰因素。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3.试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思考题:
1.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2.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3.什么是再贴现政策?它有哪些优缺点?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哪些优缺点? 5.如何完善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时滞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新变化? 2.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第四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论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四、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思考题:试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演进过程。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思考题: 简述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涵。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
三、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
四、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有效性
五、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思考题: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是什么?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2课时)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思考题:
1.试述格利和萧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2.试述戈德密斯关于金融发展的要点。
3.试述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的分析。
第二节 金融压抑、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
一、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
二、金融约束理论
思考题:试述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创新及其理论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 思考题:
1.试述金融创新的主要包括的内容。2.试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既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又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 第四节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一、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开放
二、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思考题:
1.试述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2.试述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出勤、课堂提问及期末闭卷考试。教学参考资料:
8.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八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高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财经院校的学科特色,提出了财经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原则、基本框架与具体方案.
作 者:史永东 陈日清 SHI Yong-dong CHEN Ri-qing 作者单位:史永东,SHI Yong-dong(东北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
陈日清,CHEN Ri-qing(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9.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 篇九
调查地点:
鲁东大学
调查对象:
大一部分学生
调查方式:
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人:
前言
【金融专业辅修课程简介】推荐阅读: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08-17
金融专业就业09-28
金融专业自我介绍07-21
金融专业实习心得08-04
金融类专业09-11
金融专业工作简历09-24
日本金融专业排名09-30
高校排名之金融专业06-09
金融专业全球大学排名07-15
金融专业实践总结报告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