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精选10篇)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 篇一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优秀说课稿【精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优秀说课稿【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家喻户晓的名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真挚感人,一直打动着几代读者的心,影响深远。从编者的意图来看,是想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与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情感。《背影》在本单元和本学期中占有重要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叙事抒情,即文中父亲爬过月台的艰难动作,背影情景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中所蕴涵的父子深情,由此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难点:(1)文章的写作年代离今天比较久远,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有较大的距离。应力求缩短这段时空距离,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同时,也让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2)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总体语文基础尚好,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语文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毕竟是初中学生,对文章所反映的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成年人而且是知识分子的情感,很难真正领会。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目标:
掌握重要的字、词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
2、能力目标:
(1)品味作品细腻、朴实的描写所蕴涵的深情。
(2)学会用行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3)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熏陶。
(2)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感受父母的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启人心志的导语和结束语,使学生感悟作品平淡的文字中蕴涵的深深的父子之情,并使他们产生共鸣。
(3)采用导读法、启发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思中,完成教学目标。
2、学法指导:
(1)使用圈点和批注的方法。
(2)研讨法:分小组讨论,发扬团队精神,思考、讨论、挖掘和感悟作品中的那份亲情。
3、教学手段:采用播放录音,投影等多种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中国有句老话叫“严父慈母”,仿佛做父亲的一定是非常的严厉,其实,我总觉得,在生活中,慈父是很多很多的,平时你们感受到父亲对你的爱了吗?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都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满怀深情地讲述在我的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我的教育、关爱和影响。展示一组关于父亲的画面,任选角度,说说它们的感人之处。)今天,我们要学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典范之作。设计意图:
以“情”为切入口,激发情感,创设氛围,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朗读录音,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1)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2)领会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划出文中最感人的句子,大致把握本文的内容,小组简单交流,明确本文的大意。
(三)仔细研读课文,小组讨论问题:
1、问题:
(1)“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有什么作用?
(2)划出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过程中往返情景的语句。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中写了几处背影?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处背影?
(4)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而写背影?
设计意图:设计的目的.是以问促读,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疑问:如(1)朱自清为什么不自己去买橘子?(2)文中父亲的形象“细心”、“体贴”,怎么不像父亲却像个母亲?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对提出的问题筛选、整理,学生的思维激烈碰撞,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得以提升。
3、“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片断好象电影特写镜头,而且,又是个极煽情的镜头。请学生表演“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片断,揣摩“蹒跚”、“探身”、“爬”、“攀”、“缩”、“微倾”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一步体会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自主体验,理解父亲的背影是沉重的背影,是艰难努力的背影,进一步理解父亲的那颗爱子之心。
4、全班齐读“望父买橘”部分,进一步体味这种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
要求:声音低沉,节奏舒缓,语速较慢但略有变化。
2.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说课稿 篇二
你们好!下面我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三峡》。首先分析教材。
一、说教材
1、选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依据
《初中语文大纲》在古文阅读上要求诵读诗词,积累、感悟和运用。我把课文结合单元来分析,甚至置于整个初中古文学习的阶段来分析。宏观看,本单元都是古代歌咏山水的优秀篇章。本文更是开启山水游记的先河,借山水抒性灵,对后一代的柳宗元影响颇深。由此可知酷爱山水是各代文人的共同追求。本文为以后学习山水游记打下基础,具连贯性。微观看,本文不单写景优美,且语言明易,抒发对祖国山河的感情。因此,本文能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力。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改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纲要》指出:“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背默课文。(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落实双基目标。)
能力目标:
1、重视朗读训练,能借助工具书翻译;(叶圣陶语“非读无义训练语感,非读无义激发美感”)
2、学习写景方法,体会语言精妙之处;
3、结合作者情况,体会作品意境,逐步提高鉴赏力。(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如教给学生知人论世的方法。即了解作者情况,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作品。如教给学生写景方法,抓事物特点进行刻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注重选文的思想性审美情趣文化内涵”是调整后教材的突出特点。据这一依据我定以下重、难点,但初中生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要注意循序渐进。
重点:抓精彩句、段,体会景物描写特点。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摘抄,感悟语言的精妙之处。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背诵百篇名篇,《三峡》写景精炼优美,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本班学生爱读古典文学,引导其背诵可逐步提高鉴赏能力。但初二学生阅历浅,少有真切体会,或许在感悟语言优美上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
(一)、总体设计及理论依据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思维力,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意之间的联系”因此,我的教法总体设计:导读—感悟—设疑—解疑。
(二)、教学方法及培养的能力
1、导读,用朗读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指导学生每次读书的侧重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2、感悟,指用圈点批注法体会语言内涵。(现代人大多情感粗糙,对身边事物缺乏敏感,学生则表现为冷漠麻木或浮燥急进;因此,我着重培养学生感悟,发掘思考的创造力和深度,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能力。)
3、讨论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集中热点问题,并解疑。培养学生怀疑精神。
(三)、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利利用各种传媒手段收集有关课文的资料。学生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发展思维力,加深了对课文理解。
四、说学法
新课改中,教师应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己翻译。经讨论,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感悟语言,并摘抄优美语言,我适当点拨,并鼓励学生质疑。
学习方法是:
1、诵读训练法:落实双基目标
2、合作探究法:落实重点
3、设疑法:突破难点
4、创设情景法提高写作能力
5、练习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 篇三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 芦花荡(孙犁)3* 蜡烛(西蒙诺夫)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5*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揭示了“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深刻含义。
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这种体裁的实际,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2.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简明,及时等特点;3.掌握新闻的结构,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中,我将新闻的结构与本文具体层次的对接作为本文教学重点,将新闻语言特点的领悟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 说教法学法 :教法: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媒体互动,图表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式;通过“指导分层,填充表格”引导学生理请课文脉络;通过“模拟播音”,在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法:学生在本课中,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时安排:一课时。
四 教具准备:电视机,《百万雄师过大江》碟片,投影仪,地图。
五 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放映《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接着自由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目的在于明确学习内容,集中注意方向,唤醒求知渴望,调拨动力机制,顺势进入学习情境。
(二)师生互动
1. 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意在使学生加深对导语的内容及其在新闻全文中的位置与作用的了解。并对主体部分的重要内容尝试进行概括。2. 投影出示表格,学生自主阅读主体部分并完成填空。军队 渡江区域 渡江时间 兵 力 敌军抵抗程度(主体参与,精讲多练,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只要仔细阅读,就能成功完成任务。接着,顺水推舟,划分主体部分层次,理请文章脉络。)
(三)交流对话
1. 教师与学生对话:课文为什么依“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报道,可以颠倒吗?让学生领悟文章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重点突出;文中“至发电时止”的语句,体现消息这一文体的什么特点?从而提醒学生明确消息准确及时的特点。2.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互相探讨,如找出文中语言准确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词语,或在文中找出我军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的连两组词,并说出反映作者什么感情。3.学生与教师对话:在学生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上,如有问题找不到答案或有分歧,由学生与教师对话,教师给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提升能力。4 师生与作品对话:课文中多处涉及地名,比较抽象。此时可利用地图中相关地理位置,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圈点,找出各路军沿线经过的地名,并作标记,直观感知课文内容。
(四)链接生活: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根据文体特征,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新华社记者,你接 1 到这份稿件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学生分组准备后对照地图模拟播音员进行朗读比赛。
(五)回归课本,练习延伸:1. 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有关新闻知识;2. 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开展“校园采访”活动,每人写一篇新闻稿,报道校园新人新事。第二 课
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
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
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教学后记:学生读书开不了腔,须加强指导;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2、《芦花荡》说课稿
一.说教材 : 1.单元及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芦花荡》,它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收录的五篇文章有三篇是新闻,一篇书信,一篇小说。虽然体裁不同但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内容。可见编者是用战争题材的作品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来了解正义战争的威力与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我所说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它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当时特定历史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勇气与威力、信心与信念,揭示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以及侵略者被勇敢者无情的杀戮。这看似残酷,反映的却是一个不屈民族的抗争之魂,永不示弱的民族之气,体现了“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勇武精神。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学生通过对此文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激发起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弱国无尊严,以此引出梁启超说的“小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发奋学习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文以载道”的目的。《芦花荡》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此篇小说是他在延安时期的作品,“因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过文艺界的注意”①。小说通过“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一样的年近六十的老头子用船护送两个女孩子(大菱、二菱)通过敌人封锁的苇塘,由于他“过于自信和自尊”而被敌人发现,大菱负了伤,就此引发了老人在水中用钩子钩敌人的腿、用竹篙砸敌人脑袋的复仇过程,从而让老人泄了民族之愤、找回了自尊。老头子与侵略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与侵略者之间不可调和的关系,是疯狂的侵略与勇敢的反侵略的一个缩影。所以作者自己说,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抗战),英雄“像是一种志向,和必要完成这种志向,死无反顾,从容不迫,却是壮烈的千古一致的内容。”②如果我们为民族有如此的英雄“击节而歌”的话,那芦花荡里的老头子便是高唱易水新曲的荆轲。作者借用这样一个及不惹人注意却很有个性的小人物,设置了一个简单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表现了一个在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背景里涌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抗战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主题。
2.教学设想
《芦花荡》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队伍驻扎在苇塘内,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来完成。我们可以试问一下,维系整个苇塘内抗日队伍生命的交通全由一个老头子负责(他的工作范围广的很: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不觉得奇怪吗?但我们从老头子那双“尖利明亮的眼睛”以及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便可知其身上早就赋予了爱与憎的情感、智与勇的灵气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得紧紧把握住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来分析,分析他爱与憎的价值取向、智与勇的执着表现,以此来揭示人物情感的附着点,找寻他能够不负抗日军民之厚望独自一个人担当交通员的深层原因,从而展示作者思想和写作意图,揭示小说主题。
3.教学目标 : 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及本单元编者的要求,我们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认知能力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取向目标。
1)认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口述故事的能力;体会人物爱与憎的情感、智与勇的灵气。这是本课的重点。启发与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而新颖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2)动作技能目标:揣摩“老头子”用竹篙砸敌人脑袋时的心理独白并把它写下来,字数300左右。
3)情感取向目标:树立正确的爱憎意识,反对侵略、主张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谐友好的原则。
二.说学情及学法
1.说学情:
“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我们鉴赏小说,应仔细寻味一个特定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物是怎样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③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现有的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寻味小说中人物生活、思考、憎爱和追求的依据与出发点。虽然班级学生语文素质良莠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但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再加上有一部分学生对抗日战争题材的故事已相当熟悉或怀有深切的情感,所以课堂上应通过激趣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注意力。
2.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是学生感性认知文本的实践基础,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渐进过程,也是教师发现学生聪明才智的不渴源泉,所以必须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地预习,并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为上课作好准备。
2)探究学习法:本文是一篇必修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学生通过摘要性的预习可基本把握人物概貌与故事情节,但“老头子”的核心性格“过于自信和自尊”的传奇色彩是他功与过产生的渊源,值得我们仔细咀嚼品味与探究。如,对“丢人现眼”、“没脸见人”等词语就包含着一种强烈的自责,愧疚得无地自容的心理。所以就应引导学生好好的品味,进行重锤敲打,细细琢磨。这是释惑的重点,也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最易出彩的环节。
3)合作学习法:由于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现进行交流、比较、补充,激发并牵引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从而“达到一同参与共享进步”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进行小组内的合作学习。
三.说教法:
1.学生中心法:此课文由于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就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读完课文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当堂用纸条的形式把问题告诉老师,老师整理、分类、筛选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反回合作小组进行交换讨论、解决。如果学生还有困难就再去引导他们生成知识与能力,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中心观”的新课标要求,也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当然,学生所提的问题也许反映不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这就需要老师敏锐感知有没有补充问题的必要。如,学生往往会忽略的“老头子为什么一个人能承担内外的交通重任?从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等等深层次的问题也许就需要教师及时提出来。
2.对话教学法: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④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简单操作过程,而是智慧火花的碰撞与融合、是愉悦氛围的分享与共处、是精神陶醉的呈现与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格的平等与沟通!如,也许有学生会问:既然老头子这么厉害一个人能杀灭十几个鬼子,那抗日队伍怎么会藏在苇塘里不敢出来呢?这个问题在现有的任何参考书里都找不到答案,如果有学生提 4 到这样的类似问题,表明学生真的读出了个性、读出自我对老头子的看法,在此老师就必须说明这篇文章的体裁归属,是作者在宣扬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是反侵略战争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旺盛的民族斗志。以此来贴近与学生的对话。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导入,展示背景图片,理清故事概况: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及芦花荡的图片,教师作适当的解说,让学生感知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和时代背景,感知作者在作品中借助形象倾注的情感(哪儿是对大菱二菱的爱,哪儿是对敌人的恨)并口述故事情节。再找出本文的主角——老头子的性格特征:“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约3分钟,3—4个学生)
第二步:速读,勾画性格写照,呈报疑难问题:哪些地方是老头子性格的具体写照呢? 这里要说的是人物的性格写照都散落在课文中,请学生圈点出并用“从这一句看出了 ┅┅”或“这一句表现 ┅┅”的句式独自举手发言。例如,从“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可以看出老头子的自信。完了后学生还需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字条上呈报上来,老师整理、分类、筛选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再反回合作小组进行交换讨论、解决。学生自己找的问题一般都比较浅显,这些问题在书里大部分能直接找到,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但教师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补充,以完善文本对学生的要求,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意在检查学生从自主预习到效果反馈过程(约6分钟,全体学生参与)
第三步:研读,走进人物内心,增强情感体验:“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小说形象的描写的最基本的方面,往往是典型人物的塑造”⑤。这篇小说中的老头子对大、小菱的拳拳爱心与对侵略者的切齿憎恨、在同敌周旋中的智慧与以少胜多的勇敢都寄存在这个形象中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于是在此就有必要深入课文再次研读相关语段:(注:由于教师对学生当堂呈报的问题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只能暂时用文本要求学生掌握的问题来表述教学过程,不过后面还留有机动的时间可作调整)
1.分析人物性格的作用,合作小组讨论。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可越俎代疱。如果只有教师的侃侃而谈或者只让学生独自思考,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陷入罔然而一无所得,在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创设学生对话氛围,激扬学生阅读思维,让智慧在碰撞中产生,让知识在交流中生成,让能力在互惠中提升,这是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在此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因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看法。如:具有象征的作用——爱国抗日的勇毅,爱憎分明的正气,自信自尊的严苛,智勇双全的写照;或者按教参的说法——贯穿全文的线索;甚至还有可能会说到是对二个小姑娘对老头子抱怀疑态度的反衬等等,在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以相应的肯定和正确的引导。(约5分钟,8-10个学生)
2.全体学生朗读“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怎么张嘴说话?我这老脸呀!”问题:此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现力?此题让学生独自思考回答,以了解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能力,考查一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天赋,为课后的面批面改、分层教学提供事实依据;如果学生回答不理想,教师可以适时扮演起课堂中首席的角色。(约3分钟,3-4个学生)
3.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原因。本题将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学习,先由同学自己选择喜欢或感受较深的句段在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和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再由组内派代表讲出所选句段喜欢的原因并把该句段朗读出来;教师可就学生的语气、语速、音准、句逗、轻重等阅读问题进行评价并作适当的调整,提高学生对自己所选语段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如,“过于”“毒蛇”即要读得重又要读得稍慢些才能品出该词 5 在语段中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保个性化阅读的时间;②培养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启发与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而新颖的见解,化解本课的难点。(约8分钟,6-8个学生)
4.读语段练笔:“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问题:老头子在用竹篙砸鬼子们的脑袋时,他心里会产生怎样的独白?请同学们揣摩并写出来,字数300左右。(写作加交流约10分钟,全体学生写作,4-5个学生交流)设置这两个问题就是要学生仔细品味揣摩老头子爱与憎、智与勇的具体内容,增强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阅读与练笔中发现自己,融入作品创设的环境,从而达到在情感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第四步:反馈,鼓励学生提问,创设对话环境
学生有可能会提到我在前面讲到的问题,那就是:“既然老头子这么厉害一个人能灭杀十几个鬼子,那抗日队伍怎么会藏在苇塘里不敢出来呢?”等这样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在此我们就有必要进行预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设置这样的环节为的是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里拥有了真正平等对话的机会。(约2分钟,3-4个学生)
第五步:延伸,摘引相关材料,拓展阅读空间:课件展示《生死攸关的烛光》片断:“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熄灭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以课文为原点形成阅读辐射,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外化信息的鉴赏与内隐素养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和平的意识。(约3分钟,教师读材料,2-3个学生回答问题)
第六步:小结,教师适时煽情,引发学生共鸣:用一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和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九一八》来衬托小结,渲染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那种誓死抗争的悲壮历史,以此表现“正是有许许多多象‘老头子’一样的英雄存在,才显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⑦这一事实。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约2分钟,教师准备小结稿约300字左右)以上共42分钟,留约3分钟时间作机动处理
五.说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提供《芦花荡》相关的资料及简略的作者介绍;用二首歌曲一前一后渲染时代氛围;
2.在分析人物性格及相关的研读内容时,多媒体同步显示教学内容,外带穿插些中国人民抗敌斗争的图片或者编辑的视频材料,与课文主题相扣;
3.拓展材料打印成课件随时调用。运用多媒体,可以扣紧课文与课堂的环节,勾连课内与课外的脉络,提高课堂结构的密度,保证课堂前后进程的流畅。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随课堂进度而同步呈现(用手写在黑板上)
芦花荡
“老头子” 一切保险(自信)
爱憎分明
(过于自信 过失(大菱负伤)
民族
与自尊)我没脸见人(自尊)
英雄
复仇(竹篙砸鬼子)智勇双全
3、《蜡烛》说课稿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6 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二.设计说明: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
(四)人物赏析:
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事?学生:援助—安葬—悼念(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3.训练拓展;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
(五)质疑研讨: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
(六)拓展升华: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
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教材内容分析,该文写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2: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课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学习这一单元,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本课则是愤怒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进而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本文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方法与过程目标:比较阅读,体味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情感态度目标: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4: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鉴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教学重点为: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二、教学设想与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处理)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其次,分解重点、难点。本文立场鲜明,“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学习这篇文章,不必拘泥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模式,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在形成鲜明的感受之后,再进行深层反思,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读、讨论为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在肯定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告诉学生如何从集体中汲取智慧。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我准备这样导入: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设计这一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形象地讲出了课文地有关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比鲜明、精彩的语句细细体会。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雨果怎样赞美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雨果是这样赞美圆明园的: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语言上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谴责态度。用了反语这种修辞手法: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本文是一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很有感染力的文章。读者初读此文,就很容易的被吸引:既有对作者评价圆明园的真切的认同,又能感受到作者强烈谴责侵略行为的痛快淋漓。本环节的设计就是抓住学生的这第一“感点”,感情朗读,直接进入文本,形成对比鲜明的第一感受。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习。
(三)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公民,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自己的言论,没有一点奴颜媚骨,仗义执言,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能不能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收获大不一样。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以下问题:
1、同学们,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学生可能回答,我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等类似的内容。)
2、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公民,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表现了他什么样情感和性格特征?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人类的立场上,(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他认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这一环节中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的深层理解。
(四)拓展延伸:当年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斥责,历史的烟云已消散,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今天,是否应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我准备补充扩读材料《哭泣的圆明园》。这篇扩读材料,写出了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前、废墟上,欢笑嬉闹的人群,作者发出“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的呐喊。
(五)布置作业 :
1、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的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提示:(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何启发?(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你是怎样看待的?
(3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2、结合扩读材料《哭泣的圆明园》,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历史”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在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业 第一题的设计,与雨果对话,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升华思想感情。第二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清醒地认识历史,增强历史责任感。
附: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
果
赞美圆明园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讽刺侵略者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1941年10月21日这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德国纳粹的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暴行。“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最后一声呼唤。孩子们本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由此告诉我们,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我们要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二、整体感知:
1、订正字词:
2、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问题探究: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 10 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5、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四、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五、课堂小结: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六、布置作业: 板书: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鄙弃 安格尔的反驳: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
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虽然身在异乡,但情系北平。本文题目为“想”,但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忆,而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他描绘的是一幅故都俗画,抒发的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本文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处处不说爱,不说想念,但处处都在说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眷恋之情,这和之前我们已经学过的《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稍有不同。
2、鉴于以上两点,我设计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1)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美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情感的。●能力目标:
研读课文,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乡之情。(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美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情感的。●教学重点: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说教法:
由于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赏析能力欠佳,所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量力行原则,我所采取的教法如下:(1)涵咏法:即通过诵读,把自身融入特定情境之中,做到“文若己出”,去细细品味作者的那种细致而深沉的“爱”。(2)导问法:即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情思。
三、说学法:
要求学生先美读欣赏,后鉴读区别,再研读创新。
美读欣赏:是用来把握和领会作者感情的。
鉴读区别:是在比较的前提下阅读课文,寻找不同之处。
研读创新: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新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人往往会对同一事物同一地方产生同样的感情,但感情一样,表达的方式却往往不一样,例如写杭州,就有白居易和苏轼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想北平》
2、整体感知,美读课文
美读全文,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研习课文——导问法
(1)阅读思考,想想作者对“北平”的感情可以用怎样的一个字来概括?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答:“想”和“爱”。教师点评明确:“想”字更好。
理由:写此文时,作者身在青岛,所以作者写时已不仅是“爱”,而是由“爱”而升华的想念、眷恋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
(2)文中作者两次提到“这个爱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这是否和文意相违背了?为什么? 明确:这不是没有“爱”,而是这种爱太为浓厚太为强烈,以至于反而不知说从何说起,犹如舒婷所说的纵使我心中有一个汪洋,但流出来的却只有两滴眼泪。(3)那么作者最后是怎样道出这种“爱”的? A、朗读课文重要自然段,然后自由讨论。B、可能出现的情况:回答零散
C、教师归纳整理:主要通过和其他城市比较,表达对北平的爱 比较结论:
①北平“热闹”,但北平“动中有静”
② 北平布置更为匀调,人为中有“自然风景”
③ 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更贴近自然
(4)作者没有涉及到“爱”,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可以处处体会到这无处不在的“爱”,这种从细微处着眼来体物抒情的写法叫什么?
教师明确: 以小见大。
(5)小结全文:写文章表达感情时,不一定要选择雄伟壮观的景物和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浓厚的,那么从小处着手,涓涓细流同样也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平时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以致用,努力做到“情到自然最为真”。
4、创新思维训练
(1)研读课文,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
(2)以“想家”或“想家乡”为话题,当堂训练,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
导入:有首歌唱得好“美不美家乡水,美不美家乡人”,我们这些在外求学的人儿虽不能说是“十足的游子”,但却也是难得回家,因而,我相信我们在此的许多同学内心同样也深埋着一颗“爱家”、“爱家乡”的种子,这颗种子,或许在清晨当我们疾步于雾霭之中时被摧醒,也或许在傍晚当我们漫步于落叶之下时被惊动。那么,今天,请大家就借此大好机会尽情一吐心中的那份牵挂,那份惦念吧!
5.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 篇五
梁平县和林镇中 邓用君
一、教材地位
老师们,上午好!今天我上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之《金色花》。教参上说: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秋天的怀念》和《散文诗二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世说新语》两则是写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未必精准,《陈太丘与友期行》定为亲情为主题就牵强了,而《金色花》是表现母子之爱的主题更加恰当,诗中的三次嬉戏都能够看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子之爱的位置上。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想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二、单元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语文课上的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三、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在朗读中感受这首散文诗活泼的语言风格,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五、过程与方法
(一)教法:
1、美读感知法 美读,就是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2、启发点拨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多媒体演示法 引入名家范读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增加容量、提高效率。
(二)学法:
结合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结合自身体会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六、教学环节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美读课文,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我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用漫画导入(1分钟)
二、学习课文
(一)预习课文,了解作者。(3分钟)
1、检查《学与练》基础积累部分。
2、介绍作者(ppt)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多才多艺,遍观百家,是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代表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二)美读悟情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目标(15分钟)
1、听读、跟读、自由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8分钟)——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2、读读以下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5分钟)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3、齐读课文(2分钟)
“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在课堂上,采用名家发的朗诵作为范读,使学生能够享受到这首散文诗的语言美,准确地朗读课文,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朗读环节的设计由听名家范读、自由朗读、朗读重点句子、齐读课文层层递进。
(三)研读入情,达到朗读中感受这首散文诗活泼的语言风格,体会浓浓的母子情的目标。(12分钟)
熟悉内容: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熟悉三次嬉戏的内容,感受作者所创设的美好意境,体会母子之间那份浓浓的感情,同时为思考与探究第一问做准备。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还对学生做了规范答题的训练。
思考探究:
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他变成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3分钟)
2、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总是瞒着不让妈妈知道?(3分钟)设计思考探究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达成体会浓浓的母子之情这个目标。问题的设计结合熟悉内容这个环节由浅入深地展开,便于学生理解。
感知形象:
看过孩子和妈妈的嬉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说一说:(3分钟)从,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从,我读出了一个 的妈妈。
设计这个环节是感知形象,为了进一步理解“母子情深”这个主题。
(四)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活泼的语言风格。(4分钟)
语言特点。语言表达分为书面语和口语,本文是以孩子的口气所写,语言活泼。
三、拓展延伸(5分钟)
1、了解散文诗(课后阅读提示)。
2、仿写延情。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根魔法棒,你可以变成你想变的任何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什么?请同学们写下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
6.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说课稿 篇六
1.字词积累
囊(náng) 像口袋的东西。
濒临(bīnlín)紧接,临近。
孵化(fūhuà)昆虫、鱼类、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在一定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变成幼虫或小动物。
神通广大:原是指佛教其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相安无事: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永无止境:止境,尽头。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匍匐:爬,手足并行。
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地进入另一种事物或势力(多用于抽象事物)。
2.作家作品
谈家桢,19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独著或与人合著论文10多篇。1936年获哲学博士。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3.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揭示了“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严肃地考虑克隆的含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二、文章脉络
文章已用数字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克隆。
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
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三、写作方法
1.联系人们熟知的事物解释深奥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如联系《西游记》中“猴毛变猴”的超现实描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克隆的设想,联系植物“插条”介绍无性繁殖并从而说明什么是克隆,联系骡不能繁殖后代和大熊猎濒临绝种的事实说明克隆技术对于“扩大繁殖”和保护“濒临绝种”的意义等等,都收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效果,并且激起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感到亲切。
2.由虚而实,再由实而虚,线索清晰。全文四个部分,先从理论解释什么是克隆,再大体上按着时间顺序,由易到难地介绍克隆的实践,最后再揭示克隆的意义,使读者明确什么是克隆,如何进行克隆,怎样使克隆健康发展。无论是文章客体还是读者所形成的认识,都显得明白清晰,井然有序。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能写得这样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表现了高度的驾驭和组织丰富材料、有机结合全文的能力。
3.语言准确、朴实而又不乏文采。文章既大量使用科学语汇,如“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系”“无性系”“卵细胞核”“囊胚细胞核”“促性腺素”“乳腺细胞”“换核卵”等,显得科学、严谨、准确;又大量使用通俗朴实的语汇,如“来自一个祖先”“猴毛变猴”“活蹦乱跳的爪蟾”“自由游泳的蝌蚪”“母马配公驴”等,显得自如、活泼、生动。有的地方还有一定的文采,如文章开头关于一系列植物无性繁殖现象的排比就是这样。
四、问题探究
1. 阅读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说说这部分写了哪几层意思。
这部分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第1节):介绍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并从词源上加以解释。
第二层(第2节):介绍动植物繁殖的两种方法。
第三层(第3节):以小说描写内容作结。
2. 简要概括后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7.八年级上册《生物入侵者》说课稿 篇七
一、教学目标设计 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入侵者”的含义,把握“生物入侵者”的特点;(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3)品析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感受“生物入侵者”的危害。(2)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使学生在自读基础上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入侵的有关情况,提高警惕,培养学生责任感,增强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
重点:掌握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难点:品析本文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理解生物入侵者的特点。
教学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板块式思路”,将课堂教学课程有机切分为四个板块:视频播放,引发兴趣;适时设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激发责任;体验反思,分组作业。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要求 初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夯实语文基础很重要,我要求学生必须预习课文,并完成约定俗成的作业,即重点字词的收集,我喜欢的句段摘抄,读后感受一说为快。由于预习安排扎实,学生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课堂教学节奏加快,学生效率提高。
(二)导语设计 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引入课堂,我采取先声夺人的办法,模仿《有的人》的开头,设计了“有的生物,他活着,别的生物就不能活;有的生物,他活着,人类就不能好好地活,这绝非危言耸听,不信,请看一段视频。”的导语。
(三)视频选择 网上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视频很多,我从入侵者的种类,入侵途径,危害程度等方面考虑,选择加拿大一枝黄(陆地植物)、火蚁(昆虫)、水葫芦(水生植物)三个视频。为了让视频有效发挥作用,服务教学,我将视频精心剪辑,为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生物入侵者的含义,了解生物入侵者的特点打好基础。
(四)课题展示 如何将课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快速理解标题中的“入侵”?我将“入侵”做了细微变化,将“入侵”采用进入播放方式,简单动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很容易理解“入侵”的含义。
(五)问题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投影片展示),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由看视频的只可会意,发展到看课文又能言传的飞跃。
(六)课堂点拨 学生回答问题一,我及时纠正点拨。
你认为“生物入侵者”有哪些特点?“生物入侵者”和“非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区别?(点拨:结合文段1、2相关信息回答)
完成第二个问题,我主要纠正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语言要围绕体现生物入侵者的特点来组织。(点拨:点明名称、迁移地、迁移途径、带来危害)
完成第三题,画出段首句,理清写作顺序。归纳小结,(第五张投影片)
好的说明文,不仅有条理的介绍科学知识,而且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说明对象特点,会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第六张投影片)
品味语言考考你。(打开第七张投影片)
点拨:如“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用排比句刻画一个步步逼近,赶尽杀绝的“地头蛇”的嘴脸;“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一群拉帮结伙,打家劫舍,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形象昭然若揭。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诸如此类的词句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七)拓展延伸 为了加深印象,激发学生责任感,我选取三个图片,他们的名字让人毛骨悚然,危害触目惊心。让学生看后结合第四幅图,用一句话说出感受。(打开第八张投影片)
人类为了利用生物谋取利益,结果引火烧身,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是饮鸩止渴。如何对待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有两种态度,一些学者主张“物竞天择”的法则,更多学者反对,认为自然调节过程太漫长,担心本土物种绝种,研究人员积极进攻。(播放视频二,即投影片九)此视频是开头两个视频的后半部分。采纳它既体现课堂首尾呼应的特点,又体现人类在扼制生物入侵者方面付出的艰辛,激发学生忧患意识。
(八)体验反思,分组作业 生物入侵者和人类的这场战争看来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该怎么办? 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生物入侵者?(打开投影片十一)
近年在我国兴起草坪热,绝大多草种来自国外,这很让专家担忧,他们是否会成为入侵者?“三叶草”在县城绿化带,乡间道旁繁茂生长;这是我在县城周边麦田自拍一段录像。(打开视频三,即第十二张投影片)农民把它称作“毒麦”,(老师手拿采集标本,让学生看)我不能给你们,如果它是入侵者,你们随手乱扔,岂不成了它们的帮凶?为了让本课学习能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我设计了三个作业题,这些作业重在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文学成为通向生活天地、科学领域的桥梁,把课堂语文引向广阔的生活中。(打开第十三张投影片)
8.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 篇八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轴对称是与平移、旋转等相关联的又一种图形变换,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既是前面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又是图形全等的具体应用,也是研究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出发,通过生活中平面图形的实例,抽象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并类比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与对应点所连线段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性质,并类比其过程,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整个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体现了类比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2)探索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理解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形欣赏、观察、折叠、剪纸,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2)通过性质探索过程,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悟类比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认识过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但是对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第一次接触,在了解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具体图形,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进而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具有初步几何知识,但他们的几何认知能力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抽象概括、空间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操作发现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欣赏图片出发,以操作、观察、想象、发现、概括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四、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实施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2、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3、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4、当堂检测,应用拓展
5、反思盘点,整合新知
6、布置作业,体验创造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欣赏一组具有对称美的图片让学生发现这些事物的美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美景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出课题。遵循新课标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的理解。
(二)、抽象概括,总结概念
本环节是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
活动1:观察对称美,发现共性
抛出问题:问题1 仔细观察观察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思考总结特点,师生共同归纳概念,然后学生理解概念,圈关键词
再追问:能举出其他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类比-概括归纳-定义概念-事例判断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增加其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活动2:类比旧概念,收获新知
成轴对称概念的学习主要建立在已获新知基础上
问题2:观察每对图形,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索特征,教师规范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再次观察类比,进行思考,仿照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形成过程,得出成轴对称的概念。
活动3合作共交流,辨析概念
本节的难点在于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因此此环节利用具体的等腰三角形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了解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讲解进行有机结合。
(三)、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将长方形纸对折,在一侧标出三个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笔对准三个点扎孔(穿透两面)
展开,在另一侧分别标出A′,B′,C
′
画出折痕MN,分别连接折痕两旁的三个点,形成△ABC
和△A′B′C′
问题4 这两个三角形什么关系?
追问1:连接AA′,BB′,CC′,那他们与对称轴MN有什么关系呢?
追问2:那如果再连接任何一对对应点呢?
追问3:由此可以概括出成轴对称的性质吗?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学生思考回答得出成轴对称的性质
问题5:如果在动手操作中顺次连接A,B,C,C′,B′,A′,所形成的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追问:能类比成轴对称的性质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吗?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拓展:如果老师将点A扎在折痕MN上,我们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那此刻点A的对应点呢?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ABC=∠A
B′C
B.CC′∥BB
C.BC=B′C′D.AD=DD′
【设计意图】通过“扎眼”活动,从特例出发,一图多用,让学生经历发现结论,说明结论的过程。直观的操作获得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又可以获得轴对称图形,加深概念理解,体会概念在探索性质中的重要作用。
(四)、当堂检测,举一反三
基础达标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交通标识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能力提升
4.下列图形中,一定是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①正方形;
②梯形;
③长方形;
④平行四边形;
⑤等腰三角形;
⑥直角三角形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5.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方式拼接,三角形4与三角形
成轴对称(填编号),整个图形轴对称图形
(填“是”或“不是”),它有条对称轴.(五)、反思盘点,梳理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想要继续学习本章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反思、归纳,培养概括能力;养成梳理的好习惯。作为章始课,教师也有必要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六)实践应用,体验创造
必做题:导学案课后作业
选做题: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叠、剪纸、拼接、扎眼等)设计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对称既是一个数学概念,又是一个美学概念,在本节课中,不仅要讲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作品创作,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创新创造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后作业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下列图形中,有两条以上的对称轴的图形有()个.
①角;
②正方形;
③长方形;
④等腰三角形;
⑤等腰梯形;
⑥线段;
⑦直角三角形;
⑧等边三角形;
⑨平行四边形;⑩圆.
A.2
B.3
C.4
D.5
5.如图,点A在直线l上,△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BB′分别交AC,AC′于点D′,连接CC′,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BAC=∠B′AC′
B.CC′∥BB
C.BD=B′D′
D.AD=DD′
板书设计
13.1轴对称
沿直线折叠
重合一概念
二性质
应用
分开
1相关概念:垂直平分线
1画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2性质:
2几何中应用
2成轴对称
9.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 篇九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学过了16篇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能力。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观潮》是以自读课出现,学生阅读课文没有难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传说激趣
春秋时,吴国有个大夫叫伍子胥,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吴国所俘,伍子胥多次建议杀勾践以绝后患,吴王不听,反信奸臣谗言赐死子胥,子胥死前对家人说:“请把我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总有一天看见吴国灭亡!”吴王大怒,将其尸身抛入钱塘江中。九年后,吴国果然灭亡,子胥悲愤难抑,乘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上奔腾吼叫,从此便有波涛滚滚的钱塘大潮。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宋朝时最盛。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周密一起去“观潮”吧。
二、问答明意
1.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学生读课文)2.抢答比赛,检测自学和预习情况。(1)钱塘江潮观看的最佳日期是何时? 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钱塘江潮初来之时就汹涌澎湃吗?
方(当„„的时候)其远处海门,仅(jǐn几乎,差不多)如银线。(3)军演有哪些项目?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4)文中哪个四字词最能表现军士们的技艺水平? 如履平地
(5)吴中健儿水中所持的彩旗是否仅仅作为标志? “略不沾湿”“以此夸能”(6)观潮人多不多?
车马塞途 珠翠罗绮溢目 虽席地不容间也(7)他们聚集在哪里观潮? “江干”gān江岸、水边 3.教师范读,学生批注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做批注。(2)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3)齐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三、赏读明情
(一)潮来了!(以读为主,分析略少,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伟观”)(指导朗读品情感气势)过渡: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江潮挟卷着磅礴的气势奔涌而来。看!潮来了!(播放钱塘江潮视频)1.师:难怪苏轼赞叹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啊!
2.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雄伟壮观的画面?推荐一生朗读第一段。3.学生互评朗读。(师适时评价)“玉城雪岭”:既写出了潮头向前推涌时排山倒海的气势,“雪岭”二字也使我们遍体生寒:既有形态,又有色彩,又生寒意。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是写其震天撼地的巨大声响。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写其包举宇内、气吞万物的雄浑气势。(此处边问边让学生朗读句子,老师范读、学生再读)(适当点拨朗读方法:重音、停顿、语调、语速,朗读细节点拨到位,点拨、范读、再读、齐读)4.找出文中准确概括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的句子。天下之伟观也。
5.师总结:周密用精练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钱塘江大潮排山倒海、呼啸而来的壮阔气势,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遍!
(全班齐读本段,赏景之壮美,读出气势)(二)人潮也来了!(抓关键词读出繁华热闹悠闲令人难忘之意)师:“钱塘江潮雄天下,万人空巷尽观潮”,潮来了!看!人潮也来了!其实啊,人们对于钱塘江大潮的追捧不自今日始,周密就用他的生花妙笔描绘了南宋观潮的盛况,使之也成为钱塘江边一道雄奇的风景线。
1.文中哪一段描写了人们争相观潮的盛况? 2.齐读第四段,找出表现这一盛况的词句。
—— “江干上下十余里”人山人海,真是相当地热闹啊。“珠翠罗绮溢目”“塞途” “倍穹常时”“虽席地不容间”。(指导学生品出热闹、繁华、快乐的味道)(三)走!弄潮去!(读画面品精神)师:江潮的壮阔,自然的伟力,固然是吸引人们争相观看的原因,但是,如若是单单看潮水,再壮观,几分钟足矣,周密在文中对钱塘潮水的描写也仅仅只有40个字嘛,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劳师动众、盛装出席,无视物价的飞涨,还要租着棚子看足三天呢?
——军演、吴儿弄潮
1.请同学们自读2~3两段,找出最喜欢的段落。——(学生自读,举手调查分组,自由组合)2 2.分组赏读赏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精彩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水军军演: “艨艟”,是大型战船;“奔腾分合”是形容这些战船时而进击、时而防守,时而分散、时而合围,不断变换队形。这是明写船,暗写人,暗示这支水军训练有素。
水军表演分为乘骑、弄旗、标枪、舞刀等多种技艺,却都能“如履平地”。而且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在“玉城雪岭”的大潮之上,体现水军高超的技艺,不凡的身手。
(此处指导学生读得有气势些,情感激昂,语速略快。)“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演习的结果:一是敌我对比,“敌船”为炮火所焚,随波而逝,我军则一舸无迹,迅速撤离战场,表现南宋水军的卓越作战技能。二是动静对比,方才还是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现在却是烟消波静,一舸无迹,这使得观潮的场面更加变幻莫测,引人入胜。
(此处指导学生语速放慢,读出尘埃落定之后的平静。而且两部分间的停顿要略长,前后变化要明显。)吴儿弄潮:
作者对吴儿极尽赞美之情。抓住关键词:“腾身百变”“争先鼓勇”“溯迎而上”“旗尾略不沾湿”(此处的侧面描写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讲解)。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等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的形象特点,表现了胆略和技艺,具有动态美。
(此处指导学生要读出吴儿弄潮技艺高超,泅水豪迈的气势,还有作者对其极力地赞美。)师总结:同学们的赏读非常精彩。原来啊,这才是观潮盛会的重要看点之一。盛会的组织者真是深谙观众心理啊,他深知人们年年追捧的远不止磅礴的钱塘潮而已,更是因为钱塘潮水激起了人们澎湃于心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精彩的军演、勇敢的弄潮儿和汹涌的钱塘江潮相得益彰,不愧为天下之伟观。正所谓“人借水势、水助人威”!奇伟磅礴的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参与而灵动生辉!
四、拓展延伸
1.观看极限运动勇敢者视频,看到他们,你会想到我们文中的?——吴儿 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勇敢、技艺高超。
2.思考:文中的吴儿仅仅靠勇敢和技艺高超就能在“鲸波万仞”之中游刃有余吗? ——从小在钱塘江边长大,深谙水性,了解浪潮,亲近浪潮,才能来去自如,精彩连连,人与自然才能融合得那么壮美。
3.回扣导语:照应导语伍子胥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壮美融合。
4.回归文本,其背全文,再次解读作者为我们精心展现的人潮合一的天下伟观。结束语
这篇散文以观潮为线索,逼真地再现了钱塘江大潮壮美雄奇的景象,形象地勾勒出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和观者如云的盛况,风景画与风俗画相互交融,自然美与人情美糅为一体,给人以美的陶冶。
教学板书设计
观 潮 周密
(状)(威)(技)(盛)
涨潮 水战 弄潮 观潮
10.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篇十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一、熟读课文,并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设题意图:熟读课文是为了培养语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领略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和弄潮的民俗。
第三段描写了弄潮儿高超的技巧,写得简练又精彩。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对译,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译文也不要强求一致。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记住它们的意义。
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设题意图: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一致,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展开,不限字数。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
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补充注释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
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酒泉子》原词共十首,都是对杭州名胜的回忆。它们和唐五代词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阆的自制曲。钱塘,今杭州市。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畔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善于泅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观潮》说课稿】推荐阅读:
苏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6枣核》教案09-21
初中语文获奖说课稿08-19
初中语文《绿色蝈蝈》说课稿10-14
初中语文说课稿推荐09-14
初中语文说课稿《斑羚飞渡》09-27
八年级语文长征说课稿06-23
八年级语文《周庄水韵》说课稿11-05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说课稿08-19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夜》说课稿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