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2024-07-29

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12篇)

1.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一

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一)经典名著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促进人不断地成长。学生在书海中遨游,能采撷到文学之浪花,仙露之琼浆,使其不断地成长,心灵不断地美化。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选取适合学生的名著来阅读,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阅读课外长篇名著时,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耐心,不细心,此时教师应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激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古今中外的名著,卷帙浩繁,不可能全部读过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级不同,给学生确定阅读范围和时限,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有品位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简·爱》等,来让学生阅读,这些长篇名著比较适合学生的心理和情趣的需求。读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读多少回或多少字,如每周读一万字。另外,寒暑假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好时机,教师可以将长篇阅读与假期作业相挂钩。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阅读长篇名著最难解决的就是时间问题,都在课堂完成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周六、周日等较长时间的就阅读一些篇幅较长的,养成习惯,才能完成阅读任务,我的一些小做法是,制作一个“名著阅读大擂台”给出一周的时间,不规定必须读多少,一周后先在“擂台表”上,填写自己阅读了几页,然后阅读课上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效果较好。为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如学到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介绍读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学习了冰心的《荷叶母亲》,我就让学生去读她的《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等儿童文学作品及诗集 《繁星》、《春水》;在学习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我就让学生去读《西游记》。

三、以作业促阅读,读写结合

布置让学生读了还不行,还需要老师的适当督促,有所反馈,不能放任自流。可以利用课前简单提问一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把最近的阅读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体现;也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作业,让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精彩片段、好词佳句、各类描写和精彩的情节等,并加以适当点评,利用自习课读给大家听听。这样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些长篇名著内容复杂,篇幅较长,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老师可以对重要情节加以点拨,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另外老师要经常与学生交谈,了解阅读进展情况,交换对读物的看法,解答学生的问题。最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他们读长篇圈、画、点、注、评、摘的能力。

经典名著是仙露琼浆,让人回味无穷,经典名著是良师益友,让人不断地成长,心灵不断地美化。

2.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二

关键词:评价,理解,效率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外阅读总量九年应在400万字以上”。已经把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为学生铺设好课外阅读这个面,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评价作品,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活动,以评价为手段,让评价成为课外阅读的“马达”,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作者,拉近距离,激发兴趣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我们推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都是经典,是作者作品中的“上品”“精品”。例如,三年级的必读书目《亲爱的汉修先生》,作者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这本书作者用书信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雷伊这个普通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的历程。1984年《亲爱的汉斯先生》一书获得纽伯瑞文学金奖,这本书使作者夺得1983年美国文学最杰出贡献奖。我利用班级黑板报、队角,设计了“作家卡片”“作品快递”栏目,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身世背景、文坛中的地位、作品的风格、作品的影响,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及文本的距离,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充满兴趣,怎能不去好好品读呢?我们还可以借机推介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也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宽度,何乐而不为呢?

二、评价人物,深化理解,永怀典型

作品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每个人物都是典型的代表。例如,大陆读者最熟悉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作者通过英子的眼睛,引领读者走进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而童年中的小英子,惠安馆的疯子,惨遭父母虐待的妞儿,看海去的偷儿,受尽凌辱与损害的兰姨娘……他们或身份特殊、或命运悲惨,一个小女孩看到她温暖的小世界后面一个错综复杂的悲惨的大世界。书中富有正义感、童稚可爱的英子、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宋妈……深深吸引着读者去探讨,去解剖。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抽丝拨笋般地呈现文中一个个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学生在细读比对中、在讨论交流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将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或“你不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分析、感悟书中的人物形象。

三、评价阅读,细嚼慢咽,读出滋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得是否流畅,感情是否到位,时间是否得到保证,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好指导和调控。每天的早读课,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通过花样阅读(学生轮流读、小组合作读、教师示范读、师生赛读等),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共评、师生互评,孩子们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保证了阅读的时间,学生读得更起劲,都在争取展示的机会,朗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日积月累,一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啃”完了。学生在每天的细嚼慢咽中,书中的营养渐渐被吸收。

四、评价感悟,回放精彩,升华主题

读后感是学生对文章的个性感悟。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写一写读后感。写读后感能使同学们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写读后感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机会。写了读后感,学生把书本知识消化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可从中领悟到读书的乐趣。让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学生成长旅途中的路灯。三年级的学生在读完《长袜子皮皮》一书后,深深地喜欢上了书中的主人公———皮皮,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姑娘。因此我就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读后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久,一篇篇读后感送到我的桌上。我认真阅读后,设计了一堂评讲课,将学生虽显稚嫩但又精彩、有趣的句子、片段用多媒体一一呈现,书中的经典片段、有趣的故事慢慢回放,学生与书中的人物又一次的亲密对话,热爱自由、学会独立、乐观向上的主题在汇报交流中得到升华。学生在这一刻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阅读的快乐。

我们要为学生的读后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读书会、班级博客、墙报、校报等,对读后感的要求要放宽,长短不限,哪怕就一句话,只要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和自己独到见解的,都要予以肯定。写读后感我们要提倡“百花齐放”。

3.加强经典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素养 篇三

营造浓厚的名著阅读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组织学生建立了班级名著交换角,让学生互相交换读物,交流阅读心得,共享阅读快乐;积极举行和鼓励学生参加名著阅读征文比赛、各种辩论赛和交流会;利用电视或影片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配合教材《〈论语〉十则》,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让学生直接聆听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阅读体验,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鉴赏,体会原著的魅力所在。这种方法不仅净化了学生心灵,还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独自挖掘其文化内涵的兴趣。

传授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读名著不同于浏览其他浅显易懂的读物,要读出味道来,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1)要让学生懂得静心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要求学生阅读要集中精力,既要让自己沉浸在作品中,品味故事情节,又要抽身出来思考作品的内涵,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达到阅读作品的真正目的。(2)教会学生求真谛,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水浒传》《红楼梦》等古代作品有很多文言句式、古白话文、诗词歌赋,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做到求甚解。因此,读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内容浏览,哪些内容精读。比如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我们要求务必精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篇目,品味鲁迅先生温馨的回忆,鉴赏写作特色。其他篇目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等写作背景复杂,文字难理解,我们只要求学生读出批判精神即可。(3)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如默读、精读、对比、圈点勾画、摘抄、写批语等。

活用课本,以课内阅读促进课外拓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要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课本上“名著导读”版块对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作品价值、精彩片断等做了介绍或分析,可使学生初步感知作品魅力,产生读书欲望。如在梳理《骆驼祥子》时,学生都想知道祥子怎样经历三起三落,都想见识一下虎妞的厉害,这样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阅读期待。而教材中的部分课文是在名著中节选的,如《新课标》建议初中生阅读的《朝花夕拾》《名人传》《水浒传》等长篇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教师可以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发现学生对雪地捕鸟充满向往之情,对阿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于是顺势说:“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朝花夕拾》。”又如学习《威尼斯商人》,学生认识了夏洛克的吝啬鬼形象,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使学生对他们的共性有深刻的认识,以引导阅读。反之,强行以任务的形式布置学生阅读,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压力,达不到阅读效果。

建立阅读记录档案,读写结合

建立阅读记录档案,教师可以通过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方面鼓励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那些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在档案中,让学生及时记录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名著中作家驾驭文字的能力,谋篇布局的精巧,刻画人物的方法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好的技巧融入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例如我讲解侧面描写时,要求学生学习、模仿《骆驼祥子》片段《在烈日和暴雨下》,另写一段表现天气炎热的片段。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的:“天公好像发烧了,气温竟达35度以上!太阳似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空气闷热,地面滚烫滚烫。动物们可避暑有方,狗躲在阴凉处,伸出长长的舌头‘嘘嘘地喘着粗气,宛如刚刚参加了马拉松比赛;鱼儿急忙露出水面,吐着气泡;水牛也‘蹬蹬跑到水里,赖在水里死也不肯出来;知了使足了劲,‘知了,知了!地叫唤着。路旁的梧桐树无精打采地站立在那,没有一丝风,树叶纹丝不动,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放在太阳下的娇花几分钟便蔫了。人们也像躲着妖怪似的躲在家里。在屋子里的人也不好受,有空调的则开空调,没空调的有的直吹电风扇,有的一个劲地摇着大蒲扇。”这段文字模仿得很成功。如果能长期坚持这种以读促写、模仿写作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提高。

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要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机会与平台。随着学生的阅读数量不断增加,情感体验不断深入,感悟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有梯度的活动形式。如七年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故事情节,所以我主要采取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从八年级开始逐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和作品主题的探讨上,主要采取讨论形式、辩论会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阅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以放映《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视频;组织“三国故事会”,话说“三国人物”;组织《三国演义》知识竞赛和读书演讲比赛;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就“曹操到底是不是奸雄?”“刘备到底是忠的还是奸的?”“造成三国乱世的原因是由于皇权的衰落,还是朝代更迭的必然趋势?”等辩题开展辩论会,力求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铸就学生的思想深度。

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的阅读来滋养。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对提升学生素养、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名著阅读指导,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是学校的责任。相信在今后,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名著阅读仍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探讨实践的方向。

4.小学作文指导经典 篇四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实施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 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五、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好故乡类话题的几个方法

“故乡”这类话题作文重点应该是对故乡的情感要自然、真切、真挚、深沉。写好这类作文要注意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故乡特点的事物(如:老槐树、小楼阁、小池塘、故乡的屋檐、老屋角落的米酒香、外婆桥、老街等),即选材的典型性,而不是记流水帐。立意不应只停留在对故乡的回忆与怀恋,而是通过对故乡的回忆与怀恋引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对故乡发展、社会发展的关注,对世间生命的解读与参悟。

文章升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立意要有个性特征、时代气息;要用深邃的眼光看待故乡的发展,引发自己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B、构思可以逆向成文,反弹琵琶;情节可以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可以清新自然,哲理横生。

C、表现手法要作到情景交融,记叙、议论和抒情要结合;结构思路要清晰,可以选取某种景象或某种情感作为线索,将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串联起来,做到以情绘景,以情串事。

D、注意比喻、象征等的运用。

5.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五

一、写作的基本要求

1、信息完整(所写的文章中一定要包含所有的写作内容)

2、不超过5句话(句子的复杂性,多使用从句,非谓语动词和连词及一些复杂的句型)

3、内容清楚连贯,逻辑性强(使用恰当的连词,使文章连贯)

4、尽量减免语法错误

二、写作技巧以及顺序

A.通篇浏览,把握整体。浏览文章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将其分割成五句话,做到哪句话包含哪些信息心中有数。

B.集中兵力,逐个击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把五个句子逐一写清楚,包含所需信息。在组织句子时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句子首先要找清楚主谓宾,然后想办法拓展这句话,把其它的信息加进去。

2.一个句子有且仅有一个谓语(并列谓语)。

3.将多个句子并到一起,并且要做到只有一个谓语的话,有3种方法:

1)使用各种连词。

More than 50%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are short-sighted and it ranks the first in the world.句中用到and连接2个并列简单句,前后都可保留谓语,顺利将2句变成一句。

连词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并列句,如由and,then,besides,in addition, furthermore,moreover, what’s more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转折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 after all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平行选择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oth…and…,as well as,as well,neither…nor…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的并列句。

2)使用从句。包括含有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含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More than 50%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are short-sighted, which ranks the first in the world.3)使用非谓语动词,及一些特殊句型。如使用强调句、倒装句、含有with复合结构的句子、there be开头的句子、以形式主语it开头的句子等。

More than 50% of the students in China are short-sighted, ranking the first in the world.非谓语动词ranking作结果状语,表“主动”。

C.想办法为作文加分

1.多多使用各种连词,使文章更为连贯。

顺接/递进:Firstly/ secondly/thirdly, besides, in addition, what’s more, what’s worse, what’s more important, moreover, also, finally, last but not least,.转折:but, however, nevertheless(然而), yet, instea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while 原因: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as, for, now that, thanks to, due to

结果: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that, then, so „that, such „that

总结: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 in summary, finally, in a word, in general, in short, above all, after all, generally speaking,2.多使用高级词汇,句式和短语进行变换,不要重复使用一个句式和短语。同时要注意避免常见错误:

1)不要为了减少句数而不断使用逗号,一定要通过从句,连词,非谓语等来减少句数。

6.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六

一 为了提高认识,寻求新的训练理念

我是搞中长跑出身,对于100米的专项训练没有亲身体验,开始只能靠自己的直觉或叫简单的认识来指导训练,成绩自然不好。如何提高100米成绩,训练出的好成绩,作为农村教练出身的我感到很困惑。为了有所突破,决定改变训练方法,提高认识,寻求新的训练理念。从此我开始看书学习,如美国的《田径训练指南》,国际田联教学指南《跑,跳,投》,日本编辑的《短跑》,民主德国编辑的《田径运动》,前苏联主编的《田径教练员教科书》,我国出版的《短跑》及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田径》等等。

然而最让我受益的是,2005年《田径》第五,六期,孙海平教练的文章,发现他的许多训练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比如:多因素训练法,髋是发动机,速度不只是在跑道上练出来的等等。这些方法虽然是跨栏的专项训练方法,但我发现很多训练方法也适合100米的专项训练,如大力量后中途撤片,再进行小力量的快速训练,将力量与动作速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等等。

二 孙海平教练训练理念的运用

例如孙海平教练在文章中提出:速度训练方法的选择要从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考虑入手的,神经系统除了支配肌肉工作,还要感知来自肌肉的信息,然后进行修正和调整。在练习时,运动员完成不同的重量时神经发放的冲动肯定是不一样的,完成大重量时神经动员的程度要比轻重量高的多,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就是利用这种兴奋的后作用,来进行速度训练,这个时候训练的效果最好,而且运动员的肌肉在得到一定刺激后完成动作的力度会更大。。。

多次阅读与思考以后,我得到了启示,大力量之后,应该利用神经的兴奋作用马上进行速度训练,而影响速度的是步频与步幅。因此得出了将力量—速度—跑的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训练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开始部分:慢跑2000米,压腿,然后是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跨步跳,车轮跑,60米加速跑)×3 2 基本部分

a 100米×1,计时,2人一组

b(大力量提踵20次左右,然后100米快速后踢小腿跑)×3——踝、膝关节的力量及膝关节处折叠的动作速度训练

c(中等力量半蹲10次,然后100米高抬腿跑)×3——髋关节的力量及髋关节处大腿的前摆的动作速度训练

d(小力量原地向前一步弓步,每腿10次,然后50米跨步跳或者后蹬跑)×3 —— 步幅训练

e(肩负杠铃杠或者加小杠铃片原地快速高抬腿15秒×3,10秒×2,计次)×1——步频训练——髋是发动机,这是提高100米成绩的核心部分。结束部分:慢跑2000米,压腿,按摩放松。

此方法符合孙海平教练提出的神经肌肉协调用力和髋是发动机等训练理念,队员跑起来表现在:步频快,脚着地时间短,摆动腿前摆有力度,重心平稳,更适合

在塑胶跑道上测试和比赛。通过一年的实践,效果明显,代志宝冬训前11秒95,高考前测试11秒21,高考加试电子计时11秒48,何

山冬训前12秒2

高考前测试11秒30,高考加试电子计时11秒50,杨莹

冬训前12秒5

高考前测试11秒37,高考加试电子计时11秒51。。。三训练心得体会

1针对100米跑的速度训练,不用再单独安排其它段落的加速跑.这样训练强度刺激已经很深,每周训练一次足矣,如果安排两次感觉过密,队员的腰、膝关节都会受不了。另外还应加强躯干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

2如今我感觉到我以前的力量训练是对肌肉系统的刺激,力量就是力量,练得学生大腿很粗,但跑得不快。现在我认为力量训练应该刺激到神经系统,将力量训练

效果以速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我们训练追求的最终目的。3 我在一堂训练课上,有100米的速度跑;大力量后,练习跑的分解动作,提高跑的动作速度;在速度练习中还应该规范跑的技术动作,例如:摆臂的规范性;脚落地要正,脚跟要提起等,可以说训练时间较长,内容大,是别人一堂训练内容的三倍。

4孙海平教练还有很多的训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将他的理念进一步运用到我们的短跑的训练实践中去,来提高我们的100米训练水平。

7.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七

2013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达到699万人的规模, 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突出。2014年6月, 727万大学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 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跟踪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应届毕业生在刚毕业后的就业率较低, 而半年之后的就业率就会明显上升。

1.1 不同类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差异

研究型大学 (211、985高校) 应届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88%,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4%。非研究型大学 (非211、985普通高校) 的毕业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59%, 而半年后就业率升至90%, , 即约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半年内实现就业。高职和专科院校毕业生刚毕业时的就业率为43%, 而半年后就业率达到84%, 大约一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找到工作。

1.2 不同地域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

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而中西部大学的毕业人数最多, 不对称的资源提供不了当地大学毕业生所需要的工作, 所以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在其大学所在省就业的比例较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所以该地区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是北京、上海、广东。

1.3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差别很大

通过观察几个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可以发现他们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很强, 很难接纳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或者专业的就业领域是我国发展较快的行业, 如建筑业、医学行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而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

2.1 自身方面原因

大学生从学校刚刚毕业, 他们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心理和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与当前的就业环境与需求存在一定的断层, 这种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成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 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薪酬的期望值较高, 没有与市场形势相吻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企业所给的薪资标准根据市场环境, 正比于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 而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择业观的偏差和通货膨胀造成了应届毕业生生的薪酬期望值较高, 这种薪资期望值与实际薪资的落差也导致了就业难的局面。

2.2 学校方面原因

首先,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 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与毕业生就业直接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次, 学校往往只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校外实践活动, 造成了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再次,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在发布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和达成就业协议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2.3 社会方面原因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预计2014年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727万。目前, 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供过于求, 毕业人数超出社会所需就业岗位数量许多, 而且这个差距还在增大, 这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另外, 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 接收了50%以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 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难以与当地毕业生人数对称, 造成了毕业生在这些地区的就业难。同时, 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而求职, 这也加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

3. 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3.1 大学生方面

第一, 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既然无法改变市场, 就要试着顺应市场。大学生要注重就业能力培养, 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 要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 并且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第二, 改变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规划。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应当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切忌眼高手低, 从基础做起, 可以先在就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和适应社会, 不断塑造自己的职业素质,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另外,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 尽早确立目标, 了解就业形势, 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 加强实践锻炼, 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要利用周末和寒暑假,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第四, 把握就业机会。毕业生要善于利用各类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 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主动大胆地推销自己, 把握就业机会。

3.2 学校方面

第一,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当应该社会岗位需求的反馈信息, 优化和整合课程设置, 合理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能力和素质结构, 打破专业间的界限, 扩展专业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第二,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高校要在学校日常的教育中, 聘请专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另外, 高校要借助相关部门 (如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等) , 全面对大学生进行性格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测试,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相关职业。

第三,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要建立职业规划测评系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准备水平。另外, 要建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和职业教育网站, 提供求职、择业信息以便于学生咨询和交流, 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满足自己的就业需要。

3.3 社会方面

第一,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企业应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 利用各种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 例如减轻企业的税款压力, 鼓励聘用大学生,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 保证经济发展。国家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 由经济增长来带动社会产业的发展,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 完善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制建设, 规范就业市场, 保障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 鼓励大学生创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降低自主创业的门槛, 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摘要:从上世界90年代末以来, 我国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当前也已经成为值得深思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8.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八

【高考链接】

一、文学名著阅读。

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书”,同时在题型上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避免了简单的考查识记。设题角度主要从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入手,侧重于对名著内容的分析鉴赏,如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 赏析评点类等。

考向一,即客观题:此种题型考查信息量大,侧重检测考生的识记能力。这种题型都是一个选项对应一部名著,常在故事情节、经典细节与精彩对白等方面设题,选项主要有两种类型:细节型和理解型。细节型,即考查名著中的人物、情节有关的某个或某些细节;理解型,即对人物形象、作品主旨、艺术特点等相关需要理解的内容进行考查。

如2011年江西卷第6题: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院》)

B. 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亲。(《家》)

C. 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红楼梦》)

D. 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三国演义》)

【评析】 本题答案是:C。在第一百一十九回,家人向王夫人报喜时,报信的说宝玉中了第七名举人,贾兰中了一百三十名。说贾宝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不正确。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但如果不去读原著,只看电影,或者只看章节目录,也会失分的,如A项《巴黎圣母院》考查的情节,电影里是没有的;D项,只看《三国演义》目录是无法判断的。

考向二,即主观题:相对于客观题来说,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考生对文学名著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对主要情节烂熟于心。高考试卷中设置主观题对文学名著进行考查,一般有三种题型:一是要点识记题,即要求记住名著中的一些要点;二是故事情节概括题,即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作简要的梳理、概括。可以针对全书,可以针对某章节,也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事件设题;三是人物形象描述题,即针对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描述。考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如2011年江苏卷第23题:

23. 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4 分)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6 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袭人(花袭人);蒋玉菡,宝玉(贾宝玉)。(2)①年轻时被周朴园遗弃,以致投河。②嫁给鲁贵,遇人不淑。③重逢周朴园时遭到误解和训斥。④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⑤无法对儿女诉说苦情。⑥接连面对儿女的突然死亡。

解答第一小题时,熟悉情节的话不难判断这首判词写的是宝玉的通房丫头花袭人;优伶是指袭人后来所嫁的戏子蒋玉菡;公子当指宝玉。答第2小题时,可从自己的阅读印象中概括出几条来。江苏卷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的风格,而且特别注重试题的质量,因而在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着一定的地位。文学名著阅读题的测试并不求深,重点放在考查学生是否读过这些名著上。这样的考查,有助于引导文科倾向的高中生多读名著。

二、文化经典阅读

考向一,即理解内含: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此考点在题型上有选择题与简答题两种。选择题一般考查对文化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简答题一般是先提供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设问,难度不会太大。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1):

9.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問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评析】 本题答案是:(1)①人应该知错改错; 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答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

考向二,即分析、评价: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考生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命题上都很谨慎,提问也很直接、明确。

如2011年福建卷第9题(2):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评析】 本题答案是:(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 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 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本试题难度较大,我们答题时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评析有理有据,不能牵强附会,有时分析、评价还要联系现实谈看法。

【技法总结】

由上面我们对高考“经典名著”这一考点的命题分析和各地命题的特点,我们可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

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如下两个关键点: ⑴ 熟悉考纲限定的必读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⑵ 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

针对不同的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与技巧也相当重要。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例如: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相对应的人物依次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 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要复述这个故事。那么在答题时,考生就应该介绍“走麦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包括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解题时可以这样回答:关羽拒绝和东吴联姻,孙权大怒,令吕蒙夺回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关羽被围麦城,孤立无援,他拒绝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突围而出,被俘而死。

③ 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例如这样一道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复述主要内容,还是阐述思想意义、概括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解答这道題时可以这样赏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这正体现了“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受了绞刑。这也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热身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过程中,晴雯和探春表现出强烈反抗的态度,而宝钗因要成为将来的“二奶奶”而没被抄检,黛玉却无此待遇。

B. 《边城》反映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也表现了人物之爱、矛盾与孤寂等共同的心理。

C. 《家》中,觉慧对封建制度疾恶如仇,他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活动,但他又有“幼稚”的一面,过高地估计了个人反抗的作用。

D. 《哈姆雷特》中,第五幕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在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后,雷欧提斯揭穿了克劳狄斯的下毒害人的阴谋。

E. 《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和爱财致使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锱铢必较。家人安排好一天的伙食他都要亲自审核,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

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许攸在东城门遇见许褚,说:“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地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 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三国演义》)

B. 为夺家产,陈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维护家族荣誉和高老太爷的招牌,耍尽花招。先是闹“鬼”,吓病了老太爷,接着又闹“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们很清楚是军阀混战,导致商场被毁,但却硬逼觉新赔偿股票的损失,并且在老太爷尸骨未寒时大闹分家。(《家》)

C. 桑丘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为该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道法律,每个到这个岛上的人都得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因此到岛上来的人,要么是尽兴地玩,要么是被吊上绞架。(《堂吉诃德》)

D.敲钟人卡西莫多私下里爱慕着美丽善良的艾斯梅拉尔达,但因为自惭形秽而把这份爱深埋在自己心里;艾斯梅拉尔达遭到陷害,卡西莫多用巧计救出了她,并让她在圣母院的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巴黎圣母院》)

E.吴荪甫利用父亲的丧事,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打倒“没见识,没手段,没胆量”“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把企业拿到他的铁碗里来”。看着企业合并草案,憧憬着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乘风破浪、汽车驶过原野的前景,他不由微微一笑。(《子夜》)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曹禺的著名戏剧《日出》的故事梗概和作者要表达的主体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选自《十三经注疏·子鱼论战》有删节)

(1)在子鱼看来,应如何做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语段节选自《十三经注疏》,请你写出“十三经”中的任意两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AE(宝钗是因凤姐的建议而没被抄检;家人一天的伙食都是葛朗台亲自安排。)

2. BE(B项,“吓病了老太爷”改为“吓死了老太爷”;E项,“将自己的几个企业联合成一个托拉斯”改为“跟另外两个老板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托拉斯”。)

(二)1. 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2. (1)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等。(2)“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儳穀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

【译文】

9.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九

经典语段6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诗文奇奇丽丽美,待我认认真真游。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漫步在林黛玉的诗歌里,读到的是“口齿噙香对月吟”的萋美;悟到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绝望,看到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愁怨。

……

(厦门市中考满分作文《漫步在诗歌王国中》)

【眉心飞语】善用修辞,展现语言的灵动美。文章中巧妙的引用古诗已给文章增添了许多诗的意蕴,而开头作者仿照古诗所写的句子,既贴切形象,符合文意,又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一般考生望尘莫及。对仗加上精彩的引用,给文章营造了一种朦胧,一种诗意,一种灵动。读后,满口余香。这样的语言,阅卷老师能不打高分?

经典语段7

一池清水,盛着一个清亮的玉盘。

(20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坚强,让我记住了你》)

【眉心飞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具体为抽象,化冗长为简洁,因此,人们把比喻誉为“艺术中的艺术”。在中考作文中,善用比喻,就让你的文章生动形象,满文生辉。文章开篇就一句,巧用比喻,铺设出了富含诗意的背景,这种背景与作者内心的波澜,与下文的诗意均是有效的对接。

经典语段8

在我印象中,妈妈是位唠叨女神,也是一位可爱的思想家。小的时候,妈妈见我不讲礼貌,便经常嘱咐我,“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有时,懒得做作业,想偷偷跑出去玩一会,妈妈便会丢来一句“光阴一去难再见,水流东海不复回”。进入初中后,住校了,妈妈怕我与同学处理不好关系,第一个电话便再三说,“好胜逞强是祸胎,谦和谨慎一身安”……试想,没有妈妈的时时叮嘱,没有妈妈的殷殷期盼,错误会溜得远远的吗?

(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黑板上的记忆》)

【眉心飞语】适时引用,增辉添彩。考生摒弃传统的叙述手法,用众多文采飞扬的俗语或诗句,引出了母亲对自己良好的教育方式,不仅从内容上显示出了独到之处,语言上也是平添亮点。

经典语段9

那天,我可下足了功夫。先是跑到肯德基,买了一个全家桶,外带两个双层汉堡。有了美食,我看晶晶还能抵得住诱惑?我又跑到音像店,弄了一李宇春的新唱片。有了这个,我也不怕小玥调皮。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家桶与双层汉堡吃得一点不剩,新唱片也让小玥无情地夺走,教学效果却让人哭笑不得。我带去的一张需要背诵的诗词,她们看了半天却记住了两三句。我念“明月松间照,晶晶却将下句接成了“疑是地上霜”;我念“无边落木萧萧下”,小玥却回成了“映蓉宇春一起来”。那天,我们闹翻了,我竟然骂出了“花瓶”、“蠢猪”之类的话语。我清楚地记得,他们是流着眼泪离开我家的。

(2010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黑板上的记忆》)

【眉心飞语】巧借幽默感,增添情趣美。这段文字描写同学时,说她“自诩美女,却长得肥头大耳”,语言风趣中颇显夸张;写自己用美食去吸引同学时,说“全家桶与双层汉堡吃得一点不剩,新唱片也让小玥无情地夺走”,语言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考场之上,能够充分调动笔墨,将语言写得如此鲜活动人,实在不易。正是语言上的光彩,文章评分自然偏高了。

经典语段10

我看到了一个踽踽独行的中年人,他神情忧郁,停在了一个破败的房子前,久久不忍离去。四周一片寂静,这时从临近的一户人家里突然传出了一声声清脆的笛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中年人开始止不住地流泪,他低低地,断断续续地吟咏着:“……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哦,这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面对好友嵇康的旧居,悲伤的向秀情不自禁回想起了往日,想起了嵇康最后的身影。是的,当初看似坚不可摧的强权政治,可以压抑正直文人一时的声音,却不能抹杀他让人怀想的背影,那个在刑场上从容不迫弹起《广陵散》的嵇康定格在了好友以及后人深情的遥望中!我陶醉于《思旧赋》描绘的那个永恒的背影。

(2010年兰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漫漫古典情让我陶醉》)

10.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十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州警察局要通过系列考核招聘一批监管高速公路的巡逻警察。笔试得分排在前10%的应试者被淘汰。其余进入下一轮。有人不服,告到法院。但法院的裁定是:警察局的做法顺理成章。因为每天在公路上巡逻是很枯燥的重复劳动,拦截超速行车者又非常危险,需要警察勤恳踏实、忠心敬业。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考试中分数较高的人,往往过于聪明伶俐、机敏活络,很难长期在这份工作上恪尽职守。而警察局需要的恰恰是那些不但能胜任并喜爱该项工作,而且能够长期以此为职业的人。

分数之间,诚有高下;分数背后,更有文章。请以“分数背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

【题意解析】

[话题材料关键词摘录及内涵分析]

高分——过于聪明伶俐——很难恪尽职守

10%之后——勤恳踏实忠心敬业——胜任、喜爱、长期

“分数之间,诚有高下”:分数确实能起到区分的作用,判断卷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数背后,更有文章”:如何用这一分数,其中很有讲究。录用人才是否以之作为选才的惟一的参照。在此关键点上,话题材料有一重要词语——“据以往经验”。权衡利弊,高分诚可爱;对我不可用。这就是所谓的背后文章。

由此可见分数背后,不是泪水汗水而是审视“考生”的“考分”的眼光,人各有长,我用其长。不把看分数当作终极的裁决,而是一种机巧的方式和方法,是令人叫好的一种评价机制和用人观念。

高分者,聪明伶俐,有创意的工作更适合于他们;“良好”的憨实者,枯燥危险的工作他们能胜任。

【思路点拨】

(1)从用人者的角度:选拨人才的标准顺以工作的需要为准心,尽有所长寸有所短。

(2)从人才自身的角度:一个能力有大小,找对地方,找准角色,拥有别样的优秀。

(3)从在校学生的角度:不要为自己的学分低人一等而忧伤,相信自己,发展自己,有一技之长总会有用武之地。

[拟题举例]

(1)优秀“相对论”(从评价机制出发)

(2)合适的才是最好和(从用人出发)

(3)“卷面”与“路面”(从人才自身出发)

(4)部分是分数惹的祸

(5)“分数”万种

(6)为分数饯行

(7)老去的天分

(8)掀起分数的盖头来

(9)不以高分论英雄

(10)唯分数论错

(11)分数绝不是惟一的标杆

(12)分数一把多用途的标尺

(13)不选“高”的只选“要”的(14)我劝天公重抖擞

[提纲举例]

题目:卷面与路面

基本纲目:(1)从自然和生活的视角,提出优秀是相对的,卷面的分数不是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在用人方面,“有用”是目的,用“长”是智慧。(2)分是死的人是活的。调整标杆,量才录用,用人之长用己之长。刘邦用人之长;巴尔扎克的经商之败与创作主成。优与劣是相对的,且是可以互相转化的。(3)启示思考当今考试及用人的评价机制(以分数排名、一考定终生)。

【考场佳作1】

孤枝未必折

月露山霜,孤枝似乎一无所有。

宋玉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其实对于“孤枝”未必尽然。在以繁叶茂为高分的考试中,没有枝叶的孤木自然得不了高分。但来年的春风和煦里,孤木却会因没有负累而早早萌发新绿。

草木尚且如此,更何况繁复百倍的人类社会?

局限于一时一地一特定情境的分数,也许当下很低,但延伸去、拓展开、放眼于更广阔的天地,或许就能绽放出别样的璀璨。正如孤枝,春风中,它最早成阴。

昭君便是一位美丽的孤枝。深宫叠叠,在画师的考核里,她显然没有得到太好的分数,或许还很差;但这又何妨?何必拘泥在九重紫台,何必自缚在众女嫉蛾眉的小方圆。放眼望去,君不见大漠寒风中,孤枝以一袭青衣化解了干戈。

分数,本质说来是一种反映。既然是反映,就有真有假、有疏有密。因而面对分数,既要平心静气更要认识真我,相信真我,做最好的自己!放下分数,轻装上路。

太白,一位大名鼎鼎的孤枝,好气任侠,才逸绝伦。但他在朝堂晦涩的“考试”中可曾得到过什么样好分数呢?天子不闻、权臣弄嘲,举杯销愁只换得愁上加愁。那么是忍气吞声地接受这个分数,安安心心作个皓首穷经的儒生?还是追求真我,去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显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长啸已经回答得真切响亮。时至今日,假使仰望苍穹云海,仍能听见“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啸。于是五岳作词锋,于是四海化胸臆,在这里,孤枝把光明闪耀在了中华文明的巍巍大殿。

冰剑风刀的寒冬里,被摧打最烈的是孤枝;干涸龟裂的炎日下,被灼烧得最炽的是孤枝,因为它不惧怕分数,因为它更不阿谀分数。孤枝也喜欢分数,但孤枝的分数从来都堂堂正正大义凛然;分数,从来都折不断孤枝的傲骨。

清朝末造,失政失民。维新变法前后仅仅维持了短短一百零三天,紧接;着西宫复辟,戊戌君子被肆意捕杀。黑云压城,浓雾蔽日,面对抉择的天平,是跪叩西后赏赐的满分,博个功名万户侯,还是心系天下苍生,性命不可保?“有之,请自嗣同始”的长呼响彻云端。又一位孤枝,开放成为一座的不朽丰碑。

分数面前,有各种选择,或者绵延另放,或者坚持真我,或者将信念矗立在分数之上。然而无论如何,分数不过是分数,高亦何欢?低亦何苦?

君不见,孤枝在苍茫中轻唱,晨曦里,它最先凝上露滴的晶莹。

【批阅意见】

以“孤枝”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低分”,亏他想得出!孤枝早逢春,晨曦先凝露,其魅力夺人心魄。文章主体以艺术的多棱镜展现“低分”的风流与精彩。有人扭曲分数选美,有人歪曲分数选材,有人自定标杆为人。分数上下千秋悲喜,分数高下千秋功过。人生天地间,风情万种岂一个分数评得!文章大开大合,天风海雨,纵论古今,字里行间充溢着才气与正

气。文词穷而后工,文思精妙而辞藻华美,堪称美文。

【考场佳作2】

站在最高处的蠢孩子

母亲又一次坐在床边垂泪,手中是我那张四十七分的试卷,已经变得又湿又皱,我知道那是她的眼泪与愤怒造成的。

我倒宁可她凶巴巴地痛骂我一顿,至少我会硬着脖梗倔强地与她反驳。可她这样把我搁在一边,自顾自伤着心倒是对我最大的惩罚。

母亲呀母亲,您只知道我又考了不及格,您只知道怀特校长说我不是读书的材料,可您可曾想过,那个鲜红得怕人的“一百分”对于您的儿子而言究竟能够意味些什么?

是的,我承认我笨,我永远考不及格,是个十足的蠢材。是的,老师和同学都这样说我,怀特校长、史密斯先生、布克还有卡尔„„可那又怎样呢?难道您也认为您的儿子愚不可及吗?不,不,您以前不是这样的,绝不是!

您还记得吗,那天放学我从路上捡来的三块木板?您当时气急败坏地挥手打我,可是三天之后,当您发现那堆破木头变成了一台精美的小风车时,您是何等激动,您将我拥在怀里,大声地叫着:“我的儿子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他是个天才!”

您还记得吗,我把那台小风车带去学校的情景?布克、卡尔带着一群男孩子抢过我的风车仍在地上,你争我抢地把它踩成碎片而史密斯先生却听之任之,还面带冷笑地看着。那时我跪在地上泣不成声,而您呢?您狠狠抓住我的双肩吼道:“不许哭,他们有眼无珠,你还有妈妈!”

母亲,为什么您一见怀特校长就唯唯诺诺?他说我不务正业,每天研究稀奇没用的东西,您就立刻答应他把我的制作成果全部扔掉,只求他让我留下。母亲,您听见儿子的心在流血吗?您以前不是这样的,绝不!

“不让你上学吗?”耳畔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回头,母亲!您满脸温柔地在我面前。“我想你呆在家里会好一些,也许学校真的不适合你。”您抱着我,摸着我的头说:“我永远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好的。”一滴眼泪落在我额头上。哦,母亲!您怀疑吗?儿子证明给您看,您的儿子会是天才,是的,天才!

二十年后的一天,我无意中被树上的苹果砸中了头。又过了十年,我微笑着抛出了一条叫做“万有引力”的定律,震惊了全世界。

我在欢呼声中谦逊地说:“我看得远,仅仅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我的心却在说:“母亲,您看见吗?您的儿子是个天才!还有怀特校长、布克、卡尔,你们看见了吗?那个一无是处的蠢家伙,那个成绩永远不及格的笨东西站起来了,他站在了最高处。”

【批阅意见】

11.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十一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经典;儿童

《安徒生童话》被全世界人民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普及率非常高,然而我对三年级一个班51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却表明大部分孩子只知道“老三篇”(《灰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对其他作品并不熟悉,还误以为安徒生作品是内容浅显的幼儿读物。

经典,原本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心灵鸡汤,但现状却是让学生看起来很美而不愿靠近,更谈不上真正走进。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读经典呢?以重读安徒生童话为突破口,我开始了尝试。

一、多形式的阅读:重新认识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在我国就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安徒生作品,我先发动学生带来不同版本的书共享,重新阅读,特别是对以前忽略的、没有读过的书进行重点阅读。

在阅读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1)组成读书小组大声朗读。每个小组有意识地分配几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行小组片段朗读比赛。在大声朗读中,学生感受到安徒生童话的语言美、音乐美。(2)读书体会交流。交流从内容开始:重新阅读时,哪些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什么新感受、新发现……然后关注人物:你最喜欢谁?最讨厌谁?你最想成为谁?为什么?(3)演童话剧。挑选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改编成剧本,制作道具,进行童话剧表演。不仅促进了学生更主动地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童话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语言训练。

由个别阅读到共享交流,由单一的阅读形式到创造性地阅读,使学生重新认识了安徒生童话。

二、创造性的写作:走进安徒生的心灵深处

1.多角度改写童话

了解了作者,才能进一步理解作品。安徒生的一生孤独而曲折,直接影响了他作品的主题内容。因此,我让学生通过上网、细读童话集的前言和后记(这往往是学生读书时忽略的内容),了解安徒生的生平,体会作品与作者生活的时代、生活经历的关系。以同题作文、续写童话等方式与安徒生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如果安徒生就生于中国、生于今天,那么他的作品将会怎么写?我让学生进行大胆设想,对安徒生作品进行改写,可以续编结尾,可以写另类结局,也可以与角色访谈,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改写童话。于是,《拇指姑娘》有了中国奇遇记,《红鞋》穿到了一位渴望舞蹈的残疾儿童脚上,《一个星期的每一天》有了只属于中国孩子的故事……

2.看剪纸创编童话

安徒生是同代人中最受欢迎的剪纸艺术家,他创作过上千件堪称奇迹的剪纸作品。他常常和孩子们在一起,一面剪,一面讲个幻想故事。讲到故事的高潮时他会把神秘的剪纸打开,慢慢展现它的内容。剪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可安徒生当时即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已无从得知。这恰巧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学生一边欣赏剪纸,一边编编故事,然后写一写。于是,有了精彩纷呈的剪纸故事:《瓶子里的舞蹈家》《小丑的城堡》《风车巨人》《花人的歌》《天鹅》……在创编中,学生的思维与安徒生的想象融合,宛如与大师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三、选择性的阅读:尊重学生心中的经典

重读《安徒生童话》让学生领略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我觉得向学生推荐更多经典作品的时机已经来临。我精挑细选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五本书,大力宣扬作者的名气、内容的精彩,鼓励学生阅读。可是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如我想的那样……看来,教师仅仅推荐书目还不行,还必须设法使学生接受,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需求。于是我放弃了建立阅读书目的想法,开始采用“由上而下,由下至上,按需选择”的方式鼓励学生阅读。首先从教师自身做起,课余时间在教室阅读好书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组织“精彩阅读推荐组”,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再次鼓励学生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好书”,自主挑选爱读的书,觉得精彩的推荐给老师阅读。于是,一大批优秀的书目被找了出来,既有许多经典书籍,也有当代优秀儿童作家的作品。

学生的选择提示我们:回归经典,不等于眼里只有经典,其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进行经典阅读的同时不要只读成人眼里的经典,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选择他们眼里的经典。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中,读书不再是强制的,而老师的指导少了形式,多了参与。

引导孩子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与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也应该有一些不同。语文课内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向知识和能力要素倾斜多一些,而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目标要向情感和价值观要素倾斜多一些。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时,常常会急于将自己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如《丑小鸭》一文,不同年龄的人的解读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可能是丑小鸭的可怜和变成天鹅后的幸福,中年级的学生会关注到大家对丑小鸭的嘲笑,高年级的学生则体会到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而成年人会根据社会现象、自身经历产生多元的解读。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要还文学作品以本来面目,让阅读成为愉悦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2.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 篇十二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成才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大学的扩招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大学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平民化。同时, 每年大量的大学生需要毕业、就业, 数量十分庞大, 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现在每个高校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指导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因此, 作为大学生, 自己要清楚地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端正态度,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学会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和主动创业。而作为高校, 应该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办学效益, 通过多种渠道, 有效指导学生就业。

一、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 一) 大学扩招的现实影响

通过统计最近两年的数据, 我们不难发现2013年仅统招的大学本专科毕业学生人数就近700万, 而且这个数字在2014年已经被突破。这些数字还不含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再加上往届有部分已经毕业而没有就业的学生, 这样整个加起来, 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庞大,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是因为大学扩招后, 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供给。而且, 根据国家人社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在已经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中, 学历越高的就业率反而越低。这种现象与就业的大学生的期望值有极大的关系。

( 二) 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受我国以往长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 以及我国以往旧的计划经济的影响, 社会上形成了“官本位”思想和“唯有读书高”的倾向。然而在当今新的就业体制下, 我国高校招生和就业实现了分离,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实现优化配置资源。这样, 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顺利实现就业。

( 三) 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现实社会需求有差距

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现在许多大学里所教授的课程、知识与现今社会有一定的差距, 甚至脱节。许多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注重的是理论传授, 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 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现实应用脱钩, 看着会而实际不会动手操作。

( 四)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问题

有些大学生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 却总以为自己是社会精英分子, 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毕业后就应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真地等到毕业的那天, 他们才发现事实与自己想象的差距很大。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一些单位的规模、性质、位置、待遇过分在意, 甚至挑剔, 结果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就业机会。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 所谓的就业难, 还是因为有不少大学生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就业, 他们总是盯着大城市。

( 五) 职业目标不清晰

当代大学生深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 他们在上大学前, 一直埋头苦读, 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结果大部分学生没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等他们进入大学后, 他们又对大学的教学模式和生活不适应, 等他们毕业时, 对即将面对的社会感到迷茫, 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双向选择时, 明显地没有信心和底气, 有些学生干脆逃避就业, 多数同学毕业面临选择时, 表现出自信心不足, 为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考研。有一部分大学生缺少自己的想法, 并且自身的能力欠缺, 就业是随大溜, 结果导致后面不能安心工作, 造成了工作不稳定, 不能持续发展。

二、指导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 一)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毫无社会经验, 而且他们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就业岗位的性质、内容和特点也缺少认识。同时, 接收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他们都希望能招到知识和技能都硬的学生, 最好是综合素质都很高的学生,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上岗即能进入工作状态, 也能减少单位的培训成本。所以, 作为培养学生的高等学校, 应该让在校生认识到当前形势, 立足自我, 端正学习态度, 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高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技能培训, 让学生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学生自己, 也应该自我觉醒, 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 从各个方面进行自我提升, 从而能够让自己一毕业就能就业。

( 二)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经济在发展, 时代在变化。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新时期, 作为即将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大学生来说, 必须要与时俱进, 根据社会需要适时地对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做出调整, 以便适应正在变化着的社会。但是, 由于很多学生家长思想里依然有陈旧的观念, 认为孩子辛辛苦苦地培养出来了, 就应该有个好前途, 应该在大城市里找份高收入的稳定工作。而事实上是,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 大学生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因为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展事业, 也能给社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 三) 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

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样一来, 负责学生就业指导的机构和人员也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前那种只是管理学生的形式已经转变为服务学生的形式了。基于此, 高校必须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就业指导队伍, 以便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 科学指导学生就业, 提高指导的层次和水平, 走科学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就目前来看, 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成分复杂, 不具备专业化水准, 所有,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培训工作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各个高校首先要在校内对就业指导队伍进行理论培训, 包括政策、法规等方面。其次, 各个高校要建立互动机制, 互相委派人员学习、借鉴各自的方法。要定期地对就业指导队伍进行考核, 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 明确各自的责任, 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只有这样, 就业指导才能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满足他们的需求, 才能在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 四) 建立科学、完善、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1. 设置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 科学地开设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每学期都有, 直至学生毕业。课程设置应该有详细的教学计划, 课时安排上可以适当减少, 但必须要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 课程设置要完整, 具备实践性。课程内容上, 要能唤醒学生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要能让学生不仅认识自己的长处, 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实现自我觉悟; 要能把创业教育引入课程,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2. 完善就业服务

大学生毕业时, 他们迫切需要知晓就业信息, 求职时, 他们也需要了解一些政策、法规。另外, 他们在就业协议书如何撰写、如何提高求职技能、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如何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等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有效的指导,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学校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需要经常开办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 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 需要给将要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估; 需要指导学生对自我进行认识, 制定适合自己个性的职业规划目标; 需要给学生提供择业的建议以及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个人简历等等。

3.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 高校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实现合作办学的也不在少数。这种做法毫无疑问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就业培训机会和工作实践的机会, 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让学生能够应用自己的知识, 优化自己的知识机构, 为一些用人单位提供一批满意的人才。从长远来看, 用人单位建立的实习基地, 是十分有利于其发展的。不过有些高校与实习单位让学生实习的时间太长、太早。有的高校学生从大一、大二的假期就被安排开始去实习单位实习, 这样耽误专业课的学习在所难免。而有的高校甚至对那些已经就业, 但是用人单位又不满意, 从而辞退的学生进行重新安排培训, 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4. 加大有效信息收集的力度

就业信息对于每个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 应该力所能及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校方要根据本校的学生特点, 组织一些合适的专场招聘会, 直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另外, 高校还要积极举办大型的各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以及校企业人才供需洽谈会等, 以此搭建有效的供需平台。同时, 校方要主动联系各企、事业单位, 为学生提供就业通道。

学校要建立企事业单位用人信息资源库, 定期更新, 不断地完善信息资源, 同时也要建立学生信息资源库, 通过网络资源库, 实行企事业单位和学生的联动机制, 实现互选。高校也要请已经就业的学生定期回母校给学生介绍一些就业经验, 并给即将需要就业的学生带来一些就业信息。

总之,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大学生来说, 首先要认清大环境, 转变就业观念, 提升自身能力。对于高校来说,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从本质上来说, 关系到一个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从培养人才到指导学生就业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机制, 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杨春林.议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5) .

上一篇:第八届艺术节展演方案下一篇:学术报告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