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基本要素

2024-06-20

辩论赛基本要素(精选9篇)

1.辩论赛基本要素 篇一

【辩论新手入门】:辩论中的破题和论证

一、如何破题:

1.分析命题类型:通常辩论赛的辩题按其双方命题关系可以分为比较式命题和互逆式命题。比较式命题又称优势命题,其命题的辨析部以完全否定对方命题为主要特征,因此在辩论中,对对方的观点采用包容吞并的方法较为适宜,不宜过分激化各自命题的对立面。而互逆式命题则在大多数角度上均相互抗衡,缺乏共生条件。但是由于两者的针锋相对常常与第三方的存在有较大关系,因此,如何论证两方命题与第三方事物存在的关系是辨析本方辩题的关键所在。此外,辩题的类型还可以划分为现实命题和将来命题等,前者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后者注重历史经验。

2.确定命题结构:弄清命题各要素的含义和其相互关系是论述好命题的先决条件。辩题种类较多,因此其结构各异。但一般来说,命题都是条件命题居多,其结构通常为因果联系。厘清各个要素的自身内涵,再分析其逻辑结构,以其推导过程的合理性与否,作为整个辩题的核心争论所在。

3.寻求理论依托:理论是维护己方观点的坚实后盾,在分析辩题时寻求稳固的理论依托是十分必要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因此互相对立的事物都必然有其合理存在的依据,有时候,甚至这两种合理性能被同一个个体意识所包容。理论依据的首先来源是哲学,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态度的认识表达,因此,其内容往往代表了其思维方式。但哲学内部也包括各类并生的哲学流派,因此,熟知各哲学流派的基本态度,是选取哲学观点的先决条件。其次是人文精神,由于哲学缺少对个体的关怀,这使人文精神有了发展繁荣的空间,个体始终无法摆脱个体或群体对外在需求的桎梏,因此,在论述个体态度类型辩题时应当注重从人文精神上考虑个体的需求及其需求方式的合理性。三是社会经验,这里的社会经验并非指个体的社会经验,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社会经验。其主旨被人类社会所认可,在论述将来命题时,我们往往需要驻足回头审视我们的历史。因此,如何提取社会经验应当得到强化。在为辩题做分析时,我们往往可以解析出在不同学科或方面的内容,这要求辩手在不同方面寻找理论依据。

二、如何论证本方辩题:

1.论证基本认识:对辩题认识的差异是辩论产生的基本原因,因此在辩论时,论证双方对辩题的基本认识尤为重要。除去价值观的差异外,对辩题认识的产生不同的其它因素包括-对某事物的基本含义或基本状态认识的差异,例如对国情的理解差异,或对辩题的基本含义存在差异,如对辩题的时态缺乏认识,在论述将来命题时过多的论述现实状况。

2.论证依据:在论证己方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时,应当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自身的合理性和理论适用的合理性,事实自身的真实性和推导事实的合理性。

3.论证观点:己方观点的结论作出是基于前面认识和依据的论述,因此在论述观点时需要考虑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合理性。

三、如何驳斥对方观点:

驳斥对方观点是对论证本方观点的逆向思维,这里就不做过多论述,但并不意味这驳斥地位作用被轻视。驳斥与论证相对应:1.关于辩题认识上的驳斥。强调以主要概念为核心,以局部概念为辅助。这一方面为我们驳斥指出了目标,另一方面提醒辩手在论述己方命题基本概念时既要有很好的把握,又不宜四至过于明确,以至于陷入孤立的情境。

2.关于论证依据和论证观点的驳斥思维大致相同,不在累赘说明

一、外在表现的重要性:

辩手的外在表现在第一感官上影响了评委与观众对辩手的看法与态度,同时,作为一位优秀的辩手在外在表现上也应表现出相应的修养水平,是辩论比赛中评价一位辩手的重要因素。

建议:A站姿:辩手站立时,双脚应当并拢,脚掌成60度分开,或双脚平行站立,两脚距离约与肩同宽。双腿直立,髌骨(膝盖骨)微微用力向内施力,抬头挺胸,保持脊椎正常直立,头的姿势自然向前,视力平行向前。

身体姿势保持稳定。

B坐姿:辩手端坐时,双脚平行内屈放置,距离较肩略宽,背部脊柱直立,头部角度略向上,视力平行向前。

C手姿:辩手站立时,手中无物,左手手指并拢,右手斜角轻握左手指部,两手放置于小肚处。手中握有辩词时,宜左手握辩词,右手轻放左手前,保持与手中无物时同样姿态。右手实施身体语言时,应注意挥手幅度一般不宜过大。且注意姿势完毕后右手的回放。

D面容:保持自信,略带微笑。

E行动:比赛过程中应保证自身的行为得体,如,注意移动凳子时不要造成太大声响,与队友交流观点时压低声音或用纸条传递。

F鞠躬:鞠躬按其运动幅度分为大小两种,小幅度的鞠躬是微微颔首,表示致意,大幅度鞠躬应将肢体上部向前略倾30到45度,表示敬意。

二、.语言表达的修养性:

语言时辩手的武器,也是辩手个人修养的表现,作为一名辩手在辩论赛场上应时刻注意自身语言表达中表现出的修养性,体现出一个辩手的应当具备的风范与人格魅力。建议:A礼貌打招呼,习惯使用 请、您、对方辩手、谢谢等敬语或礼貌语。

B语言使用合体,不使用粗语,俚语。

C把握语言气氛,不可在语言中表达过激的情绪,如气愤、懊恼等。

D注重场合,不对对方辩手非辩论观点意外的缺陷进行挖苦讽刺。

三、行为举止的端庄性:

除了辩论时刻的唇枪舌剑,辩手的个人魅力还表现在整个辩论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一些端庄的行为有利于辩手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也是一个辩手成熟与自信的表现之一。建议:A友善对方辨友,当对方获胜时主动上前握手祝贺。[握手的姿势:男生间的握手,应将两手虎口相碰,挥动三次左右,女生间或异性间的握手宜轻握对方指部,轻挥二次左右。

B主动致意,当自己的论述获得观众的掌声时,应面带自信笑容,颔首表示谢意。当自己被对方辩手邀请回答质询时,应表达谢谢等词。

C认真聆听对方辨友表述,双眼自然看着对方,用点头或请的手势来表示你正在聆听对方辩手的观点。

D文明有序,不打断对方辨友的表达,不刻意耗用对方辨友的质询时间。

E和谐配合,在自由辩论环节保持团队默契,在本方两位辩手同时站起时,应迅速结合场上情况作出让步等。

辩论的活动程序包括整场辩论赛从宣布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其中以辩论比赛环节最为重要。辩论活动的举办程序大体相同,而辩论比赛的程序却是纷繁多样,不同的辩论赛事在辩手人数或辩论环节或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设计。

其中辩论活动程序大体包括下面这些步骤: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参赛队员自我介绍

5、介绍评委以及比赛规则

6、辩论比赛

7、观众自由提问

8、嘉宾点评

9、宣布比赛结果

10、辩论赛结束

在辩论比赛中,下列环节一般被辩论比赛所具备,但是在行为模式上,即由哪方的哪些辩手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这个环节上存在差异。其次在时间的长短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简短的为大家介绍这些常见环节:

立论环节:立论环节往往是要求辩手鲜明的表明本方的观点与立场,并陈述

基本的理由与依据,为后续己方的论证做好铺垫。

驳辨环节:一般可以针对对方辩手的立论给予初步的驳斥,并结合己方观点,论证本方观点的合理性。

质辨环节:通过质询与被质询的方式,引导对方辩手作出不利于对方的结论

或与前面观点的背离观点,从而瓦解对方观点的严密性与合理性。

在这个环节中,质询者往往需要巧妙的设计问题,而被质询者不得反质询,否则视为违规。

D.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在规定时间内交替起立发言,通过本组辩手的相互配合,不断的驳斥对方在前面的环节或自由辩论中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意见,并强化论证己方的观点。E.总结陈词环节:针对整场辩论赛作出最后陈词,辩手即可以就对方辩手的观点或论证方法继续进行驳斥,亦可以进一步论证己方观点的合理性,提高己方观点的可信度,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论述

【辩论新手入门】:初步了解辩论文化

1对于辩论的定义:

对辩论的定义和态度因人而异,存在智力语言游戏、表演等多种观点,一

般来说,下面这种观点应当是任何一种评价方式中不可缺少的:辩论双方彼此运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

2.辩论的特征:

辩论的特征是辩论区分与其它行为的特别所在,我们认为辩论至少存在下面三个特征:

A.互制性,又称对抗性。参加辩论的双方通常持有相互对立的观点,其表现为在辩论中力图反驳对方观点,论证本方观点,使对方接受本方的观点。

B.功利性,又称目的性。人的任何行为都自然部自然的表露出个体的目的,辩论也不例外,这是辩手辩论的动机所在。

C.对抗性,辩论的双方在整个辩论中都存在着对抗性,其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双方辩手在辩论命题上观点的差异,还表现在行为语言或知识观点的正误与否中认识上相互对抗。

3.辩论产生的原因:

辩论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双方在同一事物上的认识不同所致。这种差异即可能是由于双方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双方基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这促使辩手在论证乙方观点的正确性或对方观点的错误时需要了解对方观点产生的原因与不足。

4.辩论文化在东西方传统文明中的发展:

A.古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各种思潮激烈争论的时期。当时辩论的目的一

是为了驳斥他家之言,维护本派学说。二是出于政治目的,充当外

交手段。封建社会时期的辩论往往与哲学思考中的辨析相关联,如

心动帆的唯心唯物之辨,理气熟先的物质基础之辨等。辩论或辨析的进步往往伴生着哲学思想的发展。

经典案例:《濠梁之辩》

庄子曰:“倏(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月:“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B.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为个人提出政

治设想提供广泛空间,为论证己方政治观点的合理性,个人往往

需要同持异议者相互辩论,以推广自己的观点。同时,辩论的问题还广泛的涉及到哲学,伦理,经典案例:古希腊诡辩家普罗塔哥拉收了一个想当律师的学生爱瓦梯勒士。师生签订合同:学生先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学生毕业后第一次出庭为人打官司胜诉后交付;如果官司败诉就无须再交这一半学费。爱瓦梯勒士毕业后不交那一半学费。老师向学生索取,学生执意不给,师生要诉诸法庭解决。老师对学生说,这官司打起来对你没有好处。因为:如果我打赢了,根据法庭判决,你必须给我学费;如果我打输了也就是你打赢了,根据当初签订的合同,你也必须给我学费(合同规定,爱瓦梯勒士第一次打赢官司应交学费);或者我打赢了,或者我打输了;所以,你都必须给我学费。爱瓦梯勒士听后不甘示弱,他对老师说,我看这官司打起来实际上对你不利。因为:如果我打赢了,根据法庭判决,我当然不给你学费;如果我打输了,根据当切签订的合同,我无须再交学费(合同规定,爱瓦梯勒士第一次打输了官司,就不要交另一半学费);或者我打赢了,或者我打输了;所以,我都不应付给你学费。

C.古印度:印度辩论文化的发展与佛教的宗教思考密切相关,古印度盛行的因明学可以看作是辩论文化在古代印度的发展与繁荣。因明学往往考虑事物间的相互关系,重视推理逻辑的合理性,演绎手段被广泛的发展。

经典案例:一次慧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寺内有两个僧人见风吹幡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这时,慧能大师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5近代语言交际文化的发展:

原因: A.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的要求:团队工作导致协助沟通变得愈加重要,因此如何将个人观点表达于外对于任何个体都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话题.B.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我表达能力的关系逐渐密切:个体试图通过交流来表达个体的内在素养与价值.特征: A.功利性被加强 B.以形式上的辩论为主

7.辩论赛的特征:

A.明显的功利性 B.时间的限制性 C.形式的规范性 D.活动的表演性

E.观点的非自发性 F.结果的裁判性

8..辩论命题特性:

A.充当辩题的命题往往为价值命题。辩题的实质观点一般表达了个人在人生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上的观点与看法。

B.辩题需具备可变性(矛盾性)、合理性。双方辩手基于不同的理论观点和依据均可论证己方观点的合理性

2.辩论赛基本要素 篇二

1.1呼吸在声乐中的重要性

声乐的基本功, 除了声音技巧、歌唱语言、表现能力的严格训练等, 还需要学习视唱练耳、民族音乐、音乐史、音乐理论、钢琴等必修基础课程。对青年歌唱演员来说, 决不要满足于个人初步的点滴成就, 更不应把歌唱视为轻而易举的事, 而应使自己具有较扎实较广泛的基础, 这才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正确的声乐, 是呼吸、声门、共鸣以及语言诸因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也就是说, 发声要有:第一, 动力部分——肺部控制呼吸的肌肉系统;第二, 振动部分——声门, 也可以说是喉;第三, 扩音部分——胸腔、气管、咽和头部诸腔体;第四, 语言部分——舌、腭、牙、唇。这四个部分的联合, 组成了发声机能。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为发声的四大要素吧!在这四大要素中, 它们既是一个整体, 同时又是可以单独改变的。而这每一个因素的改变, 又影响着整个发声状态。因此这四大要素, 在其各自不同状态下的互相组合, 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发声法。

声乐的发声体是长在人体内的生理器官, 它不是乐器厂出产的成品, 不经过训练, 就不可能成为一件优良乐器。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循序渐进的严格训练, 我们的发声器官才能具有适应演唱各种风格、内容、形式的曲目的能力。好的演唱, 除了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之外,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声音技巧运用自如。一首音域宽、句式长、力度大、感情炽热、强弱和音色变化大的歌曲, 如果演唱者缺乏自如地运用声音的能力, 必然会破坏原作的完整性。即使演唱一首音域不大、句式不长、内容优美、曲式活泼的小曲, 如果声音缺乏训练, 也同样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诚然, 发声技巧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 但它在歌唱艺术中, 却具有独特的作用。

西洋唱法可以吸取的一点就是它的发声方法。经过一定时期的正确训练, 它可使人的声音变得圆润、洪亮、统一, 有共鸣, 能有“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而且歌唱时高音不是刺耳的尖叫, 低音也不是强压硬“挤”, 而是靠训练有素的良好的技术方法自如地“唱”出来的, 这种声音是富有表现力的。

1.2发声的基本原理

首先, 人们通过口, 鼻吸气, 使自己的肺叶充满空气, 当人们呼气时, 由于声带闭合阻气, 使声带产生震动我们称它为基音, 这时的声音力量小, 音色也不好听。只有经过身体的共鸣腔体的共振, 才能产生自然优美而响亮的声音。歌唱是呼吸器官, 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协调, 科学的运动。

呼吸器官主要包括:喉头, 会厌, 声带等。喉头也叫喉结, 是重要的发声器官, 会厌是长在舌根与喉咙之间的一块半圆形的叶状软骨, 它的作用是保护气管与声带。声带是位于喉咙中间的两条白色韧带, 当人们吸气时, 声门打开, 声带自然分开;而当呼气发声时, 声带自然闭合靠拢, 成水平状, 气息穿过两条声带间的缝隙, 使声带产生震动, 产生了声音。

共鸣器官包括:胸腔, 口咽腔, 鼻腔, 窦腔等。歌唱时依赖人体的这些器官的共鸣作用来扩大, 修饰, 润色声音。

1.3声乐训练的基本技法

(1) 坚持母音要纯净。

母音不纯, 是由于有喉音、鼻音等错误发声的干扰所致, 因为“错误的声音的发出, 必定伴随着有错误的生理动作的原因”。坚持母音的纯净性, 就是坚持发声的正确性, 也就是字正才能腔圆。

(2) 先想好再唱。

“在发一个音之前, 先要在思想上把它成型, 并赋予它适当的色彩、音色和表情。”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先想好了再唱”。换句话说, 也就是要先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 正确的发声的条件发射, 然后让这些概念条件反射, 自动地来调节, 平衡人体的发声器官来发声和歌唱。声乐教学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学习, 而达到下意识的或半意识的自如歌唱。按吉利的话来说, 每一个人的“说话和歌唱只是有声音的思想;讲话时没有人想有意识地去摆弄嘴、舌和上颚的动作。他们自己会自动调节”。“从从一个母音过渡到下一个母音, 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去做。”“当思想的根据是正确的时候, 生理部分就会以同样的准确性, 相应正确地反应和调节。我, 首先是在思想上建立我的歌唱。”“完全必须预先在心理上想到所希望, 或即将发出的母音。”

(3) 保持声音的连贯。

“当必须在同度音或某个音程上作母音变换时, 为了避免口内形状和声音结构的任何突然和粗暴的改变, 其动作必须是平稳的。”“也就是在口咽腔中, 对每一个母音所进行的形状变换是如此轻微, 以致只要想到稍微改变一点点, 就足以产生所需要的生理效果, 这就是连贯地歌唱的秘诀。”

(4) 音色变化。

“一个正确平衡的发声机能能准确地教育着歌者本人, 使他知道可以或不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开放'、'集中'或'关闭' (变圆) 到什么程度, 而不至于成为喊叫。”美声学派所需要的音色, 并不是越明亮越好, 也不是越厚、越圆越好。理想的音色, 应是历代美声学派大师所提倡的'又明又暗'。所谓的'暗', 实际是母音变暗, 母音变圆 (即唱a时带点o等) 这样的母音变形就可以使声音变得更为圆润, 宽厚, 可以使声音避免因过份明亮靠前而变得刚硬、尖锐、刺激, 并使声音具有天鹅绒般地柔和感觉而仍不失其明亮

(5) 呼吸需要有弹性。

当完成下肋两侧扩张, 小腹微向内收的呼吸动作后, 腹部“不能有任何僵硬或不舒服的感觉而只是具有有弹性的柔韧的坚定。”而且“在我一开始歌唱的时候, 我就把横膈膜、肋骨及呼吸机能的一切动作, 全都置之度外。”呼吸吸得过满, 腹部肌肉过份僵硬、缺乏弹性等弊病, 必然会带来喉部肌肉紧张、僵硬。

(6) 音乐表演的适度感。

某些因强调语气而做的柔和且又稍微延缓一些时值的“延缓重音” (Tenuto) 。“既不能太短, 也不能太长。如果延续得太长, 就会流于粗俗;如果太短, 就会发挥不出其真正的表现力。”这种适度感, 只能是歌唱家自己“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积累经验, 而获得的一种艺术和美学的感觉。”

除此之外, 人们还有咬字的气官包括口腔, 唇, 齿, 舌等。它们是我们演唱时表达感情, 传达歌曲内容的重要器官。

因此, 对专业歌唱演员来说, 基本功的训练是极端重要的, 而且一定要精益求精。

2大量学习中外声乐文献

在声乐训练中,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就应该不断扩大自己的演唱曲目, 学习一定数量的音乐文献。经典的中外音乐文献都有一定的规格 (内容、风格、速度、句法、段落、高潮等艺术处理) , 学习、掌握、分析研究并演唱这些经典文献中的规格, 是学生在具备一定声音技巧后必须十分重视和努力的。在接触不同中外文献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学习到不同时期不同声乐品种、流派的艺术风格, 掌握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 更重要的, 是在涉猎和演唱大量文献中增长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对于在校学生学习期间基本功训练与声乐文献学习的关系, 我认为, 教师和学生重视基本功训练是应该的, 但决不能忽视对声乐文献的学习, 这两者皆不可偏废。过于强调基本功, 易养成重技术轻艺术的观念,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练好发声技术, 是为艺术地表现歌曲内容服务的, 并且通过演唱一些声乐作品还可以促进基本功的提高。因此, 基础训练与文献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献的选择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教师在每个学期或学年的开始, 都应在为每位学生制订教学计划时, 选定适合该学员发展的各类曲目和曲目的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作适当的调整) 。如果每个学期或学年曲目学得太少, 教师一味强调少而精, 实际上就会妨碍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 一定要重视曲目的数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学习的曲目多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量中求质的教学效果, 反过来, 有了质, 量才会有意义。人们常说要提高质量这句话, 可见质与量本来就是不可完全分离的, 而是紧密相依的关系。

3在实践中摸索正确的学习方法

声乐是一门艺术, 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原则和科学性。但人在歌唱时有关器官的活动, 不能进行明确无误的人体解剖, 把发声器官的活动规律弄得一清二楚。因此, 声乐学习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尤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现象, 不断发生新情况, 如心理的、生理的、性格的、领悟能力的、文化素质的、学习态度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影响学习进度。教师只能在“教中学”, 不断探索、钻研出新的办法, 去适应新的情况, 去解决新的问题。往往很多声乐教学论著中写在纸上的东西不能代替教学实践, 真理只能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因此, 教师与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例, 共同摸索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取得进步, 获得很大收获。 而学生除在课上直接接受教师指导并能较好完成课上作业外, 教师也应该根据其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下独立自主地选择一些自己喜爱且程度适宜的作品自学, 或作为浏览曲目试唱。这样做, 既可扩大学生的视野, 又可以加强其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演唱作品及理解作品的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4逐渐培养和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艺术贵在独创。一个优秀的歌唱者, 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个性, 具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演唱风格。因此, 我们主张在理解和掌握中外声乐文献曲目规格的前提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及对作品的理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风格。但这种创造性一定要在尊重作品原有规格的基础上发挥。

同时, 我们也鼓励歌唱者之间互相学习, 但不能提倡对别人的简单模仿。应该在学习、借鉴前辈及他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自身的条件、特点, 培养和创造出自己的演唱风格来。

总之, “艺无止境”, 声乐学习也是学习一种艺术, 同样是没有止境的。不管是学哪种唱法的, 应该经常交流经验,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摘要:声乐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 要想有所成就, 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勤学苦练,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才能取得艺术成就。

关键词:呼吸,发声,技法,作品风格

参考文献

[1]郭健.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 .

[2]王如湘.声乐教育的个性发展[J].云萝学刊, 2004, (5) .

[3]李晓贰.关于美声声乐演唱艺术多样化的管见[J].人民音乐, 2001, (5) .

[4]黄洋波.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特征[J].中国音乐, 2003, (4) .

3.“证”的基本结构要素 篇三

【摘要】

“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和多种矛盾综合作用下表现于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其特点是整体性和动态性。“病位”、“病性”是“证”的基本结构,—个以上的病位要素和一个以上病性要素的组合,就构成“证”。

【关键词】 证;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47-03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证”是主要的支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主要连接点。因此,“证”在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可以通过“证”来整体概括,另一方面从局部着手,笔者将对“证”的基本结构要素作基本的概括和研究。

1 “证”的含义

“证”,传统的解释是“证据”、“凭证”,即疾病的外在表现,故“证”又被称之为“证候”。这种传统的解释,导致了“证”和“症状群”的相互混淆。因为“证候”者,“证”之外候,其实就是外现症状。只不过症状往往指单个的临床表现,证候多表示两个以上或一组症状。故笔者所讨论之“证”,一概不用“证候”之名。笔者所指之“证”,是在“病”、“证”、“症”三者关系中,与“病”和“症”具有严格区别的另一概念。

对“证”的理解性概括如下:“证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相关教材也认为:“证是对疾病现阶段的病理概括。”但这样一来,“证”的概念就偏离了中医学的传统思路方法。

根据其特点给出以下定义:“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在体质、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和多种矛盾综合作用下表现于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任何一个疾病表现的“证”都是千变万化的,致病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导致“证”的改变。与辨病论治的不同之处在于辨证论治的目的,用一句话概括来说,辨病论治重在治病,辨证论治则重在治人。

“证”的这一定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个人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多数疾病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疾病发展过程中作用因素的确定难度较大。因此,把握患病机体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整体反应状态进行辨证论治,比起寻找和针对各种病因进行治疗要简单得多。

从“证”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两个特点:①整体性。“证”是致病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机体整体反应状态;②动态性。随着疾病的发展和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证”亦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由于“证”受多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固定的证型。在“病”、“症”、“证”三者的相互关系中,“病”专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生命活动发生异常,构成特定演变规律的病理过程。“症”即疾病的外在表现,包括主观异常变化和客观异常体征。“证”是疾病演变过程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反映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当时机体表现出的应激反应。

2 排除“病因”和“病势”的说明

“证”具有哪些基本的结构?现在通行的说法是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者组成“证”的基本结构。笔者只将病位、病性作为“证”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而非全部。

首先对排除“病因”进行说明。在中医学术体系中,“病因”有两种含义:一为疾病的始发原因,一为疾病在某一发展阶段上,各种外现症状的内在原因,即“症因”。实际上,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审症求因”,是指后者,即疾病外现症状的直接内在原因,也就是病位和病性。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症因”就是“审症求因”的因,审症求因就是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内在包括两个因素即病位与病性。“病位”是疾病在机体中的影响范围而“病性”是这之中的反应特性,二者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就称之为“证”。

病势即疾病发生发展的总趋势。病势反映了疾病发展非静止的一个过程,受疾病特有的有规可循的病理过程控制,是上升到“病”的一个层面来进行研究的。证的发生发展趋势往往包含两种可能,或好或坏,由各种作用因素来决定,这种运动状态可以从两证的预先表现趋势中展露出来。由于对单独的“证”是不必讨论“病势”的,因此这里只对“病位”和“病性”作为“证”的要点进行研究。

3 “证”基本结构各要素的内部联系

对临床常见证进行分析,其病位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脏腑(经络)和形体方面,约分为18个要素: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胸、膜原、少腹、血室、体表、肌肉、筋脉、关节;第二层次包括精、气、血、营、津、阴、阳7个要素。病位的两个层次共25个要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证候分类,笔者对病位做出归纳。第一层次以形质经络划分。肝:肝从部位上在人体右协,辨肝病当以肝经为主。如血液亏损、肝失濡养、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体震颤及血虚症状辨为肝虚热证。肝阴虚证、肝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虚寒证等都是肝系病证。心:心居人体胸中,主血脉,辨心病当以心经为主。若血液亏虚、心神失养即辨为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阳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都是心系病证。脾: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水液、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不足,运化失职、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辨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脾气不固证、湿热蕴脾证等都是脾系病证。肺: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若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辨为肺气虚证。肺气阴虚证、肺阳虚证、阳虚肺燥证、肺热阴虚证、风热犯肺证、肺经风热证、寒痰阻肺证等都是肺系病证。肾:肾位于腰部,在体为骨,生髓,主藏精,为人体元阴元阳所在。若肾阳亏损,机体失于温煦,就会出现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的虚寒症状,辨为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肾阴虚证等都是肾系病证。胆:胆与肝相表里。若出现恐畏,不能独卧,气上溢,头眩口苦,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嗜眠好睡,辨为胆虚冷证。胆实热证、胆黄证、胆实多卧证、胆风毒气证等都是胆系病证。胃: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病常见食纳异常,胃脘痞胀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如胃气虚弱,胃失和降,胃脘隐疼,或痞胀,喜按,食少与气虚辨为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等都是胃系病证。大肠:大肠能吸收水分,排泄糟粕。常见有便秘,腹泻,便下浓血,腹疼,腹胀等。若湿热内蕴,阻滞肠道,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则辨为肠道湿热症状。肠道湿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肠道实热证等都是大肠病证。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其病变多因寒热,湿热等侵袭,或饮食所伤,虫体寄生所致。若寒邪侵袭胃肠,阻滞气机,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急剧,辨为中焦实寒证。食滞胃肠证、虫积肠道证等都是小肠系病证。膀胱:膀胱具有贮藏及排泄尿液的功能。膀胱病变多因湿热侵袭,或肾影响膀胱所致。若湿热侵袭,蕴结膀胱,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及湿热症状,辨为膀胱湿热证。还有肾虚不固引起的遗尿证、失禁证等,都是膀胱系病证。胸:胸藏心、肺、心胞等脏腑。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血瘀所致胸部胀满不适症状辨为胸满证。胸胁痛证、胸痞证、胸胁苦满证等都是胸系病证。膜原:膜原指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亦指肠胃间脂膜。《黄帝内经》认为,如果寒邪侵犯到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使血气不得布散,小络脉拘急收引,会产生膜原部位疼痛,辨为寒侵膜原证。少腹:少腹指脐下腹部。若少腹痛,疝病为多。若因肝血虚所致小腹痛,则辨为少腹痛证。还有少腹满证等都是以少腹为主的病证。血室:血室与冲脉、肝、子宫相关联。若症见面白,无光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或兼失血,辨为血脱证。体表:体表指皮毛,肌腠,经络等。若因风寒侵袭肌表,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舌胎薄白而润等症状,辨为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表实证等都是体表证。肌肉:肌肉司全身运动之组织,为脾所主。如出现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症状,辨为肌热证。肌衄证、肌肉不仁证、肌肉如铁证、肌肉消瘦证等都是肌肉所主病证。筋脉:筋脉肝主之。若因风寒侵袭筋脉,或肝热伤筋,或血虚失养,血虚津耗,出现筋脉拘急不柔,屈伸不利症状,辨为筋急证。筋痛证、筋缓证、筋挛证等都是筋脉病证。关节:关节即骨与骨相接处。凡能伸屈旋转活动的,称为活动关节,如肩、肘关节等;不能伸屈旋转活动的,为不动关节,如腰骶、骶尾等。若为游走性关节疼痛症状,辨为行痹证。如痛痹证、着痹证等,皆为关节病证。以上是“证”基本结构第一层次18个要素病位病证。

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形质的进一步划分。此处之“精”为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气”是在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这里指脏腑经络之气,其和全身的气一样,是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并可更新充实脏腑经络的组织结构,并生成五脏六腑之精而贮存。“血”是在人体内流动着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物质,它是由精气所化生的,食物经过脾胃等器官的消化作用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结合吸收,上输到心、肺,肺的气化作用,而变成血。《灵枢·经脉篇》说:“脉为营”。这里的“营”有营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气所处的地方。“津”即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用”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中医学中的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

“证”的病性则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虚”和“实”,两者是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之后又可划分为18个要素:风、寒、暑、湿、燥、火(热)、痰、饮、水、淤、郁、滞、闭、脱、上逆、下迫、浮越、下陷。

首先,“暑”、“火”、“热”皆为热邪,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火(热)邪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火日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火热易伤风动血的致病特点;风邪是凡具有其性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寒邪是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湿邪是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燥邪是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痰”、“饮”、“水”都是水液积聚形成的病理产物。水邪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常泛溢肌肤,可表现为水肿;饮邪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痰邪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和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最易内停于肺,影响肺气的宣降,以咳嗽痰多,痰质黏稠,胸闷为主症,也可停于中焦,痰浊中阻,“痰”稠浊而“饮”清彻。以往把“痰”、“饮”、“水”作为病因,实则应该是“症因”,在辨证中亦属于“病性”的范围,如见症为食少,呕吐涎沫,肠鸣沥沥有声,心下冷,其病位是胃肠,病性属饮,辨证则为“胃肠停饮”证;“淤”指血液淤积不行,“郁”指气机郁滞不畅,“闭”指邪气内盛,正气无法托出,“脱”指气血津液脱泄,“闭”者属实,“脱”者属虚,是虚证实证发展到危重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上逆”和“下迫”,为气机的两种病理表现,上面各项皆为疾病的反应特性,故归属于“病性”范围。“浮越”、“下陷”与“上逆”、“下迫”相对,“上逆”、“下迫”属实,“浮越”、“下陷”属虚,均属病性范畴。

4.辩论基本主持稿 篇四

准备: 同学们,我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请大家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也请大家在比赛过程中保持赛场的安静,谢谢您的合作。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奇妙巧言的回答,独具特色的诡辩,智设陷阱的策略,打破僵局的妙语,幽默诙谐的反击,没有刀光剑影,却见唇枪舌剑,这就是辩论的精彩与魅力。今天就为大家奉上这样一场视听盛宴。

首先,有请双方辩手入场。

有请正方,有请反方。下面我荣幸地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和评委。

(嘉宾有:____。担任本场比赛的评委有:____。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是____。)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的到来。

下面为大家宣读辩论赛细则: 1. 时间提示

攻辩阶段,用时满时,计时员以铃声终止发言,其他阶段,在每方用时尚剩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长铃声终止发言。终止铃声响时,发言辩手 必须终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2. 精彩开场白 3. 开篇立论

由正反方一辩进行,双方时间各3分钟,正方一辩先。4. 攻辩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正反方二、三辩参加迅速攻辩。时间总长不超过十分钟 5. 自由辩论

由正方开始,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双方时间各为5分钟。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6. 总结陈词

由正反方四辩进行,双方时间各为3分钟,反方四辩先。

下面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今天的辩题是“________________” 首先为大家介绍双方辩手

正方一辩:

正方二辩:

正方三辩:

正方四辩:

。他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下面有请正方辩手展示精彩开场白,感谢正方辩手的精彩表演。下面想大家介绍反方辩手

反方一辩:

反方二辩:

反方三辩:

反方四辩:

。他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下面有请反方辩手展示精彩开场白,感谢反方辩手的精彩表演。

一、首先进入比赛第一项:开篇立论阶段,双方时间各为3分钟,有请正方一辩,有请反方

一辩。

二、下面进入比赛第二项:攻辩阶段,正反方二、三辩交替进行,时间各为1分30秒。

首先有请正方二辩

(对不起,时间到,请坐)

反方二辩

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

三、下面进入比赛最为激烈的自由辩阶段,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交替进行,时间各为5分钟。

由正方开始,有请正方。

四、接下来进入比赛最后一项;总结陈词。由双方四辩进行,时间为3分钟,由反方四辩开

始,有请。下面也有请正方四辩做总结陈词。

比赛环节到此结束,请评委离席评议

五、下面我们有请本场点评嘉宾___对本场比赛进行点评,有请!

感谢___对本场辩论赛做出的精彩点评!

六、下面有请__ __ __ __ __ __ __讲话,有请!

感谢__ __ __ 结束语:感谢八位选手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一场辩论赛,„„„„„„

5.品牌建设的基本要素 篇五

一个品牌机构,做好这些品牌要素,基本就能够成就一个品牌。所以,做品牌从抓品牌要素做起。

要素之一:规划。

品牌战略规划的层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事情,如果不策划,或者不规划,就会无所适从。《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孙子兵法》也有类似的提法。预就是策划,就是规划。如果我们做事提前做策划,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做准备、不做策划,就一定不成功。

改革开放初期,当中国香港、台湾以及部分西方国家企业准备到中国内地来投资的时候,他们会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看看合作方案,或者是策划方案,当时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方案,甚至没有资产损益表。但现在我们很重视。现在我们无论做什么,一定先做规划。而建设品牌战略,更是需要规划。

品牌规划可以分为两个层级:第一是品牌的总体规划。就是在对品牌机构内外部资源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机构所有的产品品牌,就品牌属性、品牌愿景、品牌定位、核心价值、结构、识别等方面做出的规划,这是一个品牌总体规划要完成的内容。确定要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能力,这决定了是否能够成就品牌。不能忽略、贬低自己的资源,也不能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资源,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品牌属性、品牌远景、品牌定位,特别是核心价值,是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规划的。

第二是品牌执行的策略规划。品牌要素的每一步都需要你来做策划。如果这些策划、这些细节部分做不好,可能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中国人做事相比较一些国家而言是仔细一些的,但与日本人比较,就没有那么细致。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向日本人学习。中国的北方人要向南方人学习,就是要做好细节、细致的工作。

讲到品牌执行策略,主要就是针对品牌发展的特殊环节。在品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策略规划和实施方案。这等于是它的子规划。战略规划和策略规划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定位、细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还有持续性、稳定性、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规划的很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具备,可能做出来的规划非但没有益处,甚至还有

害处。一个好的规划,能够成就一个机构(政府)做某件事情的雄心,并且使这件事情做起来事半功倍;一个坏的规划,能把一个机构引入歧途。

在“文革”中,曾经批判过林彪污蔑知识分子“知识越多越反动”。为什么林彪会这样说呢?前提是“路线错了”,知识越多,做坏事的能力就越强。有些名声很大的人,给机构做规划,如果做不好,结果就会把机构引入歧途,这种毒害非常大。有些机构,特别是国内的咨询公司,财力、人力、智力资源都不够,他们做出来的规划,有不少我认为是欠缺创造力的:科学性不够,可操作性也不够,空洞的东西太多。不要做大而无当的规划。

实际上规划是十分需要创意的一个活动。某些机构单凭自己的力量做不了,要请专门的人来做。但是绝不能请名声很大又做不好的人来做。有一些大专家,已经穷于应付参加各种活动,没有精力接受新东西、学习新事物、思考新问题,只是吃老本,实际上已经过时了,做出来的东西大多数拷贝或者是由助手拷贝自己过去的作品,改头换面,既不中看,更不中用,危害很大。

任何机构做规划,自己做不到,就借用外力来解决它。即使自己能够做到,也要请外力来评审它、论证它。不要舍不得花小钱。做规划其实是花小钱做大事,如果花小钱把这个规划做好了,就是一个很棒的决策。如果既花了钱,又没有做成事儿,哪怕只是花小钱也是很糟糕的。

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识别对满足消费者需要特别重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这些东西都是很有技术性的,按照这些东西你可以操作。

第二,基于消费者对拟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反映,将其分成不同的群体,这也是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要选择目标群体。

第四,将不同目标群体与可以据此采取行动的消费者特征联系起来,如人群特征、使用行为等等。

第五,针对每一个目标市场,并结合这个市场的需要,开展有意义的价值建议。

第六,发展定位。发展定位战略的技术性因素,要考虑到它的营销组合。

以上是规划要解决的6个问题。

品牌战略规划的基本模式

品牌战略规划的基本模式是一个品牌规划的架构,做规划不能离开这些章节。

第一部分,前言,规划原则和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就是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行为规范;规划理念就是为什么做和依据什么去做?在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下去完成这个规划。

下面给大家列了九章内容,如果是做一个大的战略规划,这九章是不够的,如果是一般的战略规划,这九章就绰绰有余了。

第一章,背景分析。如果做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集团的话,你需要分析公司集团的背景。如果给一个政府去做城市规划的话,需要分析这个政府的背景。你做什么,就需要分析它的背景。

第二章,品牌发展战略定位。这是个核心问题。不管是给企业做规划,还是给政府做规划,只有一个核心——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要表述得很准确。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给中部一个城市做了一个城市品牌发展规划。这个规划,需要给政府制定发展战略:要建设成什么样的品牌城市?是中国中部一个高新科技城市还是中国第一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宜居城市?规划里必须解决。如果给三亚政府做规划,我就把它的战略定为:中国唯一具有热带海洋观光气候的海滨城市。因为三亚所处的纬度决定了它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一个热带旅游城市。但是这个旅游城市,还需要给它定位,要把它做成是世界的,还是中国的,还是海南省的一流城市?这是不一样的。要做成中国的,可能它还嫌做得低。要打造成国际级的城市。为什么呢?现在三亚市政府,每年接待的海外游客,已经大于接待中国内地游客的数量。它的游客成分,外国游客占到60%。所以它现在要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如果定位不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将来就没有办法建设,所有的规划,都是废的。

还有就是定位,将来要打造的目标,是一个国际城市?还是国内城市?是国际一流城市?还是国内一流城市?是国内的二流城市?还是国内的不知名城市?需要定位,定位需要借助大量的背景分析来做。做品牌也是这样。做产品,或者做服务的品牌,做成什么样?你给它定位,做成中国最好的?还是做成地区最好的,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二章是理念性的东西,很重要。

第三章,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要解决什么?

第四章,品牌定位与表现。定位,就是发展的方向。

比如奇瑞,它刚开始的产品定位是很低端的,只是一个家庭轿车,如果一定要做成东方之子,往高端发展,是有问题的。因为最初的定位有问题。最初的定位是家庭轿车,现在想

要做成高档商务车,那这个品牌一定要换,如果不换,它就会受到伤害。李宁品牌前两年也遇到一个很尴尬的事,刚做品牌定位时,是要做成国内一般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体育用品,是大众消费品。可是做了几年以后,有点膨胀,感觉自己能和耐克、阿迪达斯竞争,于是把它的价位定得很高。虽然李宁说自己产品使用的原料是世界最好的,但老百姓说了,你李宁过去就卖一两百块钱一件产品,现在要卖三五百块钱,消费者当然不认你了。实际上消费者会有这么一个心理承受力,如果他长期买李宁牌服装的话,他会时刻关注你的变化。太贵了,就承受不起了,就会弃你而去。不是说李宁有什么不对,他们刚开始定位不准确。现在规划往高端产品方向发展,必须从头再来。

如果定位准确,将来做品牌就会很顺利。如果定位不准确,将来会有一个修正。到修正的时候,除了这个标志的变化以外,还有内涵。刚开始这个品牌定位明确,将来做着做着想变化的时候,会很困难。困难的原因是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当中的联想已经形成。所以包括现在吉利轿车要换标志,换了标志以后,它还是吉利。它在这个产品价位上,只能做家庭轿车。

再举一个例子,大众汽车。有帕萨特、桑塔纳、捷达等产品。大众公司有一款车叫辉腾,这款车的价格在80万到100万元人民币左右。辉腾这款车的技术据说很高。资料显示,车上是没有空调出风口的,辉腾的空调冷暖气从哪儿出?它是在所有车的缝隙出冷热气。卖到80万到100万,车的技术也达到了那个水平。它还有一款是w12的发动机。但是这个车却没有市场,不仅在德国卖不出去,在全世界都卖不出去。原因很简单,它的品牌定位让消费者不认可。从桑塔纳升级到帕萨特,是可以理解的,当从帕萨特升级到辉腾的时候,就无法理解了。别说值80万,40万也不买。原因很简单,品牌联想度不好。买你,不如买宝马车。都是这种价格,为什么要买大家都认为是低档车的大众辉腾?

这种联想度,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个中档车,或者是低档车,做不成一个很高档的车,因此大众辉腾失败了。

丰田汽车的品牌价值达到230多亿美元,它还有一款车叫凌志。凌志从一诞生,就想淡化它跟丰田的关系。在中国凌志叫得很响,突然有一天,变成雷克萨斯,搞得很洋,用音译。换标志的时间是2005年,我认为它肯定有一个阵痛的阶段,这种阵痛过去之后,如果换得准确,这个品牌就会给你带来价值。如果换得不好,那还不如原品牌。要知道换一个标非常不容易,简单地说,仅仅广告的投放可能不低于5000万美元,一般的企业能换的起吗?花5000万美元做广告,我说它是少花了,我是保守估计。从凌志到雷克萨斯,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我们说了品牌定位及表现,提示大家在品牌定位的时候,要强调品牌的个性。所谓做品牌就是要做差异化,所谓的差异化,就是消费者一旦认同这个品牌,就会使竞争对手处于劣

势,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化,消费者购买了这个产品,没有品牌的联想,它对这种品牌的忠诚度就无法形成。

第五章,品牌口号。什么是品牌口号?海尔最早的“真诚到永远”,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品牌口号。品牌口号的提炼很重要,这不是一般人能提炼的。需要大胸怀,大品位。为什么?提出一个品牌口号,结果这个品牌口号让人感觉到没有味道,没有情趣,虽然表述得很准确,但是没有意义。讲品牌资产的时候,有一项叫“感知品质”,这个品牌的品质在那儿。那么这个口号没有品位不行。你将来还会在很多的产品和建筑物上,和你相关的所有的形态上,可能都会用到这个口号,这个口号就像一个标志一样重要。所以商标设计得很美观,口号提得很差,就算不配套。希望品牌口号就像商标一样,有若干能和你相对应的内涵在里面,能充分地凝练出品牌的特质。品牌口号在将来无论是表现与运用,在产品开发与空间布局上,都能用得着。

第六章,品牌推广。品牌推广的方式也很多。在做推广的时候,要确定主题,推广形式、内容和实施计划。品牌推广很重要。如果我们都设计好了,都准备好了,没有能力去做推广,我们这个品牌也不可能成长,连知名度都做不出来,怎么会有美誉度和忠诚度?

第七章,品牌的商业运营。商业运营品牌的时候,这个品牌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去运营品牌。在运营里面,可能比管理还要重要。做产品,做品牌,甚至我们做教学、教育,尽可能使用经营,而不使用管理。原因是什么?经营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是一个发散的概念,是一个张扬的概念。而管理是封闭的。如果管理不当的话有可能会管死,当然很多人管理得还是很得当的。不仅讲管理,我们还要建立一个机制,这个机制首先要有一个管理的机构,这个机构里面要有一个品牌的决策者,品牌的领头羊,或者我们称为品牌领袖。在这个机制里面,还要有管理和策划,品牌的培训等等。

第九章,保障措施。一个大的品牌战略里面,如果没有措施做后盾去支撑它,这个战略做出来,可能在执行的时候会遇到问题。

6.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素 篇六

一、立得住操场

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的课堂在操场, 体育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操场上度过的。因此, 要衡量一名体育教师是否合格, 首先就要看其能否在操场上“立得住”。

立得住操场, 首先要立在时间上。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繁多,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 被调查的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大多都在每周14节~16节课时, 部分教师甚至可达到20多个课时。就笔者来讲, 一天的工作安排如下:7:00~8:20代表队及体育考生训练辅导, 10:10检查课间操, 11:15上课, 14:35~17:00上三节课, 17:00~18:40组织检查课外活动, 进行代表队及体育考生的训练辅导。由此看来, 体育教师往往是最早来到操场的人, 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操场的人, 而要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执著地“立”在操场上, 不可不称之为是一种优秀的职业素养。

其次, 要立在基本功上。中学体育教师虽然大多都接受过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 但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功却是需要在实践中磨炼、积累和保持的,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不断学习, 讲究方法, 总结得失, 日积月累, 从而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 以此赢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赞扬、学生的认可与尊敬, 把自己牢牢地“立”于操场上。

第三, 要立在教科研上。提及教学科研, 部分教师总是认为与他们太遥远, 或者说自己没时间。其实, 作为一线教师, 最了解教学与训练的实际情况, 应该掌握、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素材, 只要认真总结、提炼, 就会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或者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正如《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中的一个博友所言:体育教师要有为才有位,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实验, 做个学习型、研究型的体育教师;要立得住操场, 还要在操场上开花、结果, 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耐得住寂寞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活跃校园文化气氛, 给学校带来活力。然而, 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总是以高考升学率为中心, 评优、晋级、外出学习、奖励等也主要是针对文化课教师, 而很少涉及体育教师。对此, 就需要体育教师拥有耐得住寂寞的决心, 这也将是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素养的体现。

三、抗得住歧视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眼里依旧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对于这种偏见, 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教师, 做一名好的体育教师, 通过自我发展赢得自信, 赢得尊重。具体地讲, 首先要具备有效抗衡“偏见”的心理素质。其次, 要做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人, 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以赢得大家的赞扬、认可与尊敬。

四、忍得住疼痛

“忍得住疼痛”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 体育项目的面广、点多, 对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 即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也正是因为从事的项目多, 受伤的机会随之增加, 扭伤、磕伤对于任何一名体育教师来讲, 恐怕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 体育教师却不可以就此退却, 而要忍得住伤痛, 把坚强的一面留给学生, 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去点亮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五、对得住良心

体育教师的劳动虽然可以通过数量、实物形态或者其他指标进行考核, 但这种考核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日常教学中, 每堂课的知识传授的程度, 备课的深度与广度, 训练辅导的认真程度, 对每个学生全面耐心的关怀程度, 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 很难用考核与评价衡量。此时, 更需要体育教师要“对得住良心”, 相信, 当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当体育特长生都跨入大学的校门, 当操场上、校园里充满了学生快乐的笑声才是体育教师真正的成就。

六、牢记一份责任

7.剖析三角形的基本要素 篇七

■边、角关系

与三角形的角有关的考题,难度一般不大,通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②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③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根据三角形边的这一关系判断所给的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是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也是中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 (2011上海)如图1,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AB,∠ACB=90°,如果∠ECD=36°,那么∠A=______.

■ 由CE∥AB,可得∠ABC=∠ECD=36°,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ACB+∠ABC=180°,所以,∠A=180°-∠ACB-∠ABC=180°-90°-36°=54°. 故答案为54°.

■ (2010福建三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8 cm,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4 cm B. 5 cm

C. 6 cm D. 11 cm

■?摇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8-3<第三边的长<8+3,即5<第三边的长<11,所以本题答案为C.

■三角形的“三线”

三角形的“三线”,即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熟练掌握这“三线”的定义及性质,是我们解决一类问题的必备钥匙.

■ (2011湖北孝感)如图2,在△ABC中,BD,CE是△ABC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点O,点F,G分别是BO,CO的中点,连结AO. 若AO=6 cm,BC=8 cm,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是( )

A. 14 cm?摇 ?摇 B. 18 cm

C. 24 cm?摇 ?摇 D. 28 cm

■?摇由中线的定义可知,EF,DG,FG,DE分别是△ABO,△ACO,△BCO,△AB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有EF=■AO=3 cm,DG=■AO=3 cm,FG=■BC=4 cm,DE=■BC=4 cm,所以,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14 cm. 所以答案为A.

■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

对于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主要考查同学们计算水平的高低,而对公式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2011湖北黄冈)如图3,在△ABC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摇,S△ADF?摇,S△BEF?摇,且已知S△ABC?摇=12,则S△ADF?摇-S△BEF?摇=______.

8.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篇八

一、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综合性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等内容?

2. 若没有综合性预案,是否有专项事故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应急程序等?

3. 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应急预案是否与企业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场所以及风险相适应。

5. 应急预案是否经最高管理层授权发布实施,是否有实施日期?

6. 应急预案是否包括:目录表、变更记录、目的、企业简介、名词、术语定义、发放表等?

7. 所有相关人员是否都获得预案?

8. 是否建立了应急响应(反应)机构?

9. 下述职责是否定义清楚并分配给相关人员:

1)预案管理;

2)应急指挥;

3)支持、协调;

4)预案和程序的维护;

5)培训、训练和演习;

6)重要设备及其维护清单;

7)专项事故应急响应职责;

8)与场外应急预案的协调。

10. 应急救援的关键职位及其替补人员、职责和指挥系统是否清楚明确?

11. 应急预案是否提供并建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是否确认了潜在的紧急情况以及重点对策?

12. 是否包括定期应急能力测试、训练、演习内容,是否规定通过测试、评估来纠正和完善预案?

13. 是否定义并建立了不同应急响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14. 应急组织机构是否与正常生产经营组织机构协调?

15. 应急预案中是否重点论述了人员安全、危险控制及减少损失的优先原则?

16. 预案中是否包括上述信息发布文件;

1)应急预案简介;

2)安全、环保方针;

3)对社区、政府的贡献;

4)企业年报或财务情况介绍;

5)事故/事件或危险;

6)生产工艺/设施、安全措施描述;

7)产品;

17. 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前、应急中和应急后负责公共关系的部门、职责和人员?

18. 媒体和信息发布负责人是否培训合格,是否有应急信息发布和管理程序?

二、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应急救援预案的危险辩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和预案是基于相应的风险水平吗?

2. 危险辩识、风险评价是否考虑了:

1)历史上的事故、事件;

2)潜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包括对场外的影响);

3)自然灾害;

4)技术危害;

5)人员破坏;

6)其他影响因素。

3. 所有危险材料一览表是否列出材料的商品名称、使用及储存位置、来源、数量、性质、安全性能等,是否有危险材料生产工艺图或分布图?

4. 是否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及其他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材料、设备、设施和场所清单?

5. 应急响应预案中是否包括了事故状态监测和评价?

6. 应急预案中包括预防紧急情况发生的内容吗?

7. 是否制定了定期检测关键设备、元件、报警系统的制度,是否包括了测量方法和频率?

8. 是否有制度规定所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符合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应急预案要求?

9. 高危险场所和岗位是否安装合适的保护性检测系统?

10. 是否实施了减少危险材料使用量的控制措施?

11. 是否采用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其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

12. 事故预防职责是否分配给相关的合格人员?

13. 是否按消防法规和标准对消防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14. 火灾应急预案是否包括:工作场所火灾危险性一览表、潜在火源及其控制措施、火灾危险控制及其消防设备维护人员的姓名、职责等。

15. 安全或保护装置及系统的维护程序中是否包括设备失效时的备用程序或措施?

16. 预案中对现场临时性人员

ǔ邪商、来访人员等)是否规定了应急防护措施方面的内容?

三、应急指挥与控制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指挥与控制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是否清晰描述了各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其地理位置,必要时的替换地点和场所?

2. 应急指挥中心所选位置是否安全、方便?

3. 应急指挥中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设备、如: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人员防护设备;

4)各类地图及所需技术资料;

5)办公设备;

6)生活设施及供给(根据预期的应急时间)等。

4. 是否制定应急指挥场所、设备的维护程序并责任到人。

5. 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是否包括:

1)人员通告;

2)应急指挥中心的启用;

3)现场通讯、联络;

4)场外通讯联络;

5)救援设备和技术支持;

6)公众和媒体信息发布;

7)应急级别的确定。

6.下述职责是否明确分配给相关人员:

1)事故现场协调与决策;

2)应急操作;

3)通讯联络;

4)危险及气象条件监测;

5)技术援助;

6)后勤及行政管理;

7)公众和媒体联系。

7. 是否有确保应急电源、照明和其他应急设备与资源的措施?

8. 是否规定及时更新与应急救援有关的电话号码和与场外机构的应急合作协议?

9. 是否制定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指挥中心的规定?

四、应急反应机构

犛急救援预案中的应急反应(响应)机构的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有处置下述事故的应急反映机构、程序和资源?

1)火灾;

2)爆炸;

3)泄漏;

4)中毒

5) 其他特大事故 。

2. 每个应急响应队是否针对具体事故进行了培训和配备装备?

3. 应急救援的具体任务分配明确、职责清楚吗?

4. 每项应急任务最低的人员配备是否清楚,应急队员花名册是否及时更新?

5.应急救援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操作标准:

1)指挥;

2)响应办法;

3)应急结束;

4)与其他应急对之间的协调;

5)与场外机构的协调。

6. 预案中除人员救助外,是否列出了应急响应行动的优先顺序?

7. 是否针对具体危险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训练、演习?

8. 泄漏控制程序中是否包括:

1)需要清除的物品;

2)预定的处置场所和运输方式;

3)储存和运输清除物的容器。

9. 所有应急队员体能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佩带防护装备?

10. 预案中是否规定了应急队员进入和离开应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1. 预案中是否规定了确定和标记危险区域和限入区域的职责和程序?

12. 预案中是否有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指导书?

13. 应急救援程序中是否包括:

1)启用备用人员及进入应急区域的程序;

2)规定进入路线和至少两条逃生路线;

3)能见度受影响时有助于识别进出路线的标记方法;

4)提供应急人员进入现场的备用工具,如梯子等

五、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犛急救援预案的监测与报警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预案中是否有使用下述监测系统的内容?

1)烟感监测系统;

2)热感监测系统;

3)遥感监测系统;

4)泄漏监测系统;

5)过程监测系统;

2. 检测系统是24小时连续工作吗?

3. 对监测系统及其装置进行定期测试、检查、维护和校准吗?

4. 除监测系统外,对危险区域还有定期巡检吗?

5. 预案中有向应急人员宣布紧急状态和报警的程序和方法吗?

6. 用什么方式向应急人员报警:

1)电话;

2)广播;

3)网络;

4)其他。

7. 是否明确向来访者、员工报警的标准、方法、责任人?

8. 是否明确向附近居民或遥远地区报警的方式和方法?

9. 是否有规定由合格人员对报警系统进行定期测试和维护?

10. 紧急通告是否简单明确且易获取?

11. 紧急通告是否能说明下述7个问题:

1)什么发生;

2)在哪里发生;

3)哪个人或单位发生;

4)什么时候发生;

5)如何发生;

6)目前程度;

7)所需援助。

12. 应急预案中有通讯联络程序和方法吗

13. 是否确保下述通讯联络畅通:

1) 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队(组);

2) 各应急救援队(组)之间;

3) 应急指挥中心与场外机构;

4) 应急指挥中心与后勤支持机构;

5) 应急指挥中心与技术支持机构;

14) 是否有备用通讯联络系统,备用指挥中心的通讯联络设备是否充足?

15) 是否定期测试和维护通讯联络设备与程序?

六、应急关闭程序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关闭程序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救援中是否有应急关闭生产系统的程序?

2. 是否明确实施应急关闭行动的责任人?

3. 是否制定了每项具体操作、设备或区域应急关闭程序检查表?

4. 生产人员和应急人员是否方便获取应急关闭程序表?

5. 实施应急关闭程序的专用工具是否方便获取?

6. 是否确定了不必关闭的操作或设备?

7. 是否确定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关闭的操作或设备及所需时间?

8. 关键设备、阀门或控制系统是否清楚标识,是否有其分布图或示意图?

9. 应急人员是否能便于联系熟悉某项具体操作的技术人员?

10. 急关闭程序应尽量明细,包括门、窗、水、电源关闭,文件保存,设备维护等。

七、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有确定设备需求、设备清单和获取的程序内容?

2. 是否按制造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程序?

3. 是否按规定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并建立检验档案?

4. 是否确保应急设备维护和检验人员合格培训?

5. 是否确保每个工作班和应急人员方便获得所需设备?

6. 是否有应急消耗器材最低供应量和程序文件?个体防护设备及其他应急供给是否于正常生产供给分开?

7. 特殊危险材料应急设备清单是否随着材料变化而更新,应急人员可获得应急设备与供给来源的清单?

8. 方便获取的应急设备是否包括:

1) 急救设备;

2) 体防护设备:

3) 通讯设备;

4) 消防设备;

5) 泄漏控制设备;

6) 泄漏清除设备;

7) 检测设备;

8) 维修工具;

9) 中和剂等;

9. 是否能及时从企业内或企业外获取事故现场气象信息?

10.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下述地方政府

ㄉ缜)部门的能力和资源:

1) 安全生产部门;

2) 公安部门;

3) 消防队:

4) 救护队;

5) 应急管理机构;

6) 医疗、卫生部门;

7) 环保部门;

8) 运输部门;

9) 水、电供应部门;

10) 卫生防疫部门;

11) 有关港口、机场部门;

12) 医院;

? 13) 公用局;

14) 政府其他部门;

15) 志愿者组织。

11.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能力和资源:

1) 应急救援中心;

2) 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3) 环保部门;

4) 中毒控制中心;

5) 防化部队;

6) 卫生部门:

7) 交通运输部门。

12. 应急预案中是否考虑并评估了有关行业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实验室)的资源和能力?

13. 是否有与附近企业的应急互助协议并说明相互援助的内容和方式?

14. 是否提供了互助设备、人员和其他资源清单?

15. 应急互助协议具有法律效果吗?

16. 协议和预案中是否规定了联系方法和协调应急行动的程序。

17. 互助应急的指挥组织及其各自职责是否明确?

18. 是否进行过互助应急培训、训练或演习?

19. 外援机构(如消防、武警、医疗救护等)是否熟悉企业情况?

20. 案中是否包括合作单位、政府部门、外援机构清单?

21. 是否定期召开应急合作会议,对场外人员培训以及通过训练和演习来测试应急程序?

22. 是否建立下述书面操作程序

1) 联络;

2) 援助的类型;

3) 补偿;

4) 责任范围;

5) 要求援助的具体事项;

6) 技术危险情况。

八、疏散与警戒

犛急救援预案的疏散与警戒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有人员疏散的程序、集合地点等内容吗?

2.每个易发事故点至少有两条疏散路线(主用和备用)吗?

3.是否明确了发布紧急疏散和返回命令的`责任人?

4.是否有预定的可识别的疏散警报或信号?

5. 工作场所有关责任人是否明确自己的责任:

1) 引导疏散并指明路线;

2) 检查有无人员未疏散;

3) 关闭有关设备、门、窗等。

6. 是否确保员工掌握疏散程序,并按要求定期演练?

7. 是否确保疏散集合场所设在安全区域,到达的路线或地图标识是否清楚?

8. 应急预案中是否规定:

1) 不在安全区域的人员如何联系和行动;

2) 集合区人员清点程序;

3) 来访者清点程序;

4) 负责清点的人员;

5) 残疾人疏散程序;

6) 临时食宿和交通。

9. 预案中是否有下述应急警戒程序

1) 应急指挥中心或指挥部;

2) 医疗抢救中心;

3) 后勤供应库房。

10. 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损坏应急设备(阀门、管线等)的措施?

11. 是否有现场附近交通管制措施?

12. 是否有预防应急过程中偷窃行为的措施?

13. 贵重物品的存放区是否标明并有安全保卫措施?

九、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犛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有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的内容吗?

2. 培训计划中除应急预案本身外,是否还包括了下述相关内容

1) 危险材料;

2) 个体防护设备;

3) 预防性维护;

4) 火灾、爆炸、泄漏

5) 急救;

6) 其他。

3. 培训计划是否基于具体的危险和应急响应岗位职责,并说明了培训的形式和频度?

4. 培训记录是否包括了日期、人员、类型、效果等?

5. 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基于预案中规定的各级岗位职责,并根据危险和预案的变化而修改?

5. 是否定期进行培训及其效果(知识、技能)评估和再培训并与场外应急培训协调?

6. 是否在合理的时间内对新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培训?

7. 是否确保各类应急救援预案都进行了培训,并通过训练和演习来评估培训的充分性?

8. 培训方法是否包括了课堂培训、手把手的指导和现场教学?

9. 是否将应急救援培训与生产操作培训结合在一起?

10. 是否明确各类应急活动最低培训水平?定期进行下述培训:

1) 危险化学品贮存要求;

2) 疏散程序;

3) 应急报告程序;

4) 灭火器的使用;

5) 泄漏及其应急报警程序;

6) 消防及其他专业救援人员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11. 应急培训是否做到:

1)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情景;

2) 周期性:培训时间相对短,但有一定周期;

3) 定期性:定期进行技能训练;

4) 真实性:尽量贴近应急活动实际;

5) 全员性:全员培训。

12. 应急训练和演习是作为测试应急预案的一种手段,还是仅仅为了培训?

13. 定期进行训练和演习,并且测试所有预案及应急能力吗?

14. 训练和演习是否贴近实际,其结果是否评估并建档,发现问题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15. 除定期进行全面训练和演习外,是否对下述关键要素进行演练:

1) 通讯;

2) 消防;

3) 医疗稳救;

4) 泄漏控制;

5) 应急指挥中心及其工作人员;

6) 监测与侦检;

? 7) 净化与清除;

8 ) 疏散。

16. 设计训练和演习场景时是否考虑以下因素:

1) 预案评价与需求分析;

2) 明确目标与范围;

3) 费用与资源;

4) 潜在事故与可能的应急操作。

17. 各类人员(企业内、企业外)都参加相应的应急训练和演习吗?

18. 训练、演习的策划、实施、评估职责明确吗?

十、重新进入和恢复

应急救援预案的恢复内容,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应急预案中是否包括应急结束后的重进入和恢复程序?

2. 是否建立恢复行动小组?

3. 是否有设备更换(重购或租用)来源等资源清单?

4. 是否有保护事故现场及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实施事故调查的程序?

5. 是否有下述恢复、索赔、理赔等程序文件:

1) 委派清除和修理的监督人员;

2) 保存来访人员名单;

3) 暂不上班人员的通告程序;

4) 优先更换或修理的设备损失评价单;

5) 迅速发出的工作单或购置单;

6) 所需清洁设备的数量和位置;

7) 损坏物品、设备的临时存放区域;

8) 具体保险理赔及损失评估程序;

9) 应急评估与预案更新、纠正程序;

9.关于合同基本要素的理解 篇九

张先干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合同。由于合同种类繁多,作用不尽相同,内容各有差异,一份合同到底要包括哪些内容,有些人没能很好把握,关键要素欠缺,以致在执行中出现诸多执行不了的问题,当出现争议时,谁履约谁违约无法界定,签的合约成了一个没有制约措施的形式,甚至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忽视了对《合同法》的学习。我国现行《合同法》第十二条明文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从第一个要素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是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也可以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有相应资质的自然人。

以单位名义签订的,应加盖公章或合同章,应有法定代表人或授权法人代表亲笔签名,应有通联地址、通联方式(电话)等。

以自然人名义签订的,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应有身份证号 码(理由是:身份证号码没有重复),应是该身份证人的亲笔签名,应有通联地址、通联方式(电话)等。

从第二个要素看:它是合同为何而立的关键。应写明为什么签这个合同,应标明出售或购买商品的名称、提供或购买服务的名称、发包或承担工程的名称等,应约定相关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等。

从第三个要素看:数量是合同的重要条款。对于有形财产,是对单位个数、体积、面积、长度、容积、重量等的计量;对于无形财产,是个数、件数、字数以及使用范围等多种量度的方法;对于劳务和工作成果而言,是工作量及成果量。一般而言,合同的数量要准确,并选择使用共同接受的通用计量单位、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

从第四个要素看:质量条款也是合同的重要条款。对于有形财产而言,质量有外观形态、质量指标、技术要求,包括性能、效用、工艺等,一般以品种、型号、规格、等级等体现出来。因此,合同中应对质量问题尽可能地规定细致、准确和清楚,应约定质量的检验方法、质量责任期限和条件及印证依据等。国家有强制性标准的,须按规定标准执行。

从第五个要素看:它是为实现标的需要支付的价款。包括具体金额、结算票据、定金处理、付款方式和相关条件等。

从第六个要素看:它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的完成,与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应从方便、快捷和防止欺诈等方面考虑最为适当的履行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

究其概念而言:

履行期限是指合同中规定的当事人履行自己的义务如交付标的物、价款(报酬),履行劳务、完成工作的时间界限。

履行地点一般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对方当事人接受履行的地点。履行方式是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的具体做法。一般情况下,买卖合同中卖方的履行期限是交货日期,运输合同中承运人的履行期限是从起运到送达目的地卸载时间,工程建设合同中承包方的履行期限是从开工到竣工的时间。就购买产品、购买服务、发包工程方而言,一般指付款日期。

从第七个要素看:是促使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使对方免受或少受损失的法律措施,也是保证合同履行的主要条款。一般有关合同的法律对于违约责任都有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由于法律的规定是原则的,即使细致也不可能照顾到各种合同的特殊性。因此,为了保证合同能严格按履行、能有效解决合同纠纷,应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违约金、赔偿金、定金和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等。

从第八个要素看: 解决争议的方法选择对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非常重要,应慎重对待。并要在选择的方式中规定得具体、清楚,不能过于笼统。否则,将无法确定协议条款的效力。

通常解决争议的途径有四种:一是双方协商和解;二是由第三方进行调解;三是通过仲裁解决;四是通过诉讼解决。

此外,合同的基本内容确定后,还应明确生效、失效的条件、时间、包含的附件、以及无效的免责等等,还应注意标点符号,注意断句,注意注释,以免引起歧义。

上一篇:通用小学生关于世界读书日的演讲稿下一篇:门诊办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