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共3篇)
1.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 篇一
新课改呼唤新理念
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习的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自然被形成接受性学习的局面,形成唯书是上、唯师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应该与时俱进,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一定要即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也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我们老师讲究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1.重教材,轻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辛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即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他们又不得不学习那些不想学、不愿意学的知识内容,从这一方面说,学生是学得很苦的,而且凭记忆学到的一些书本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际,更是增添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2.重结论,轻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现代课程观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与教学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有机整合的关系。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美国学者塞勒等人做了很好的比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从这里看来,“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怎样教”,但教学在课程面前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因为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课程实施的程度取决于教学的水准。同时,新课程也明确提出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者的新观念,另外,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这些优势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是大有作为。1.教学设计的系统观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 “食物链”,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而不能只重视其中二个或两个。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关注到“生态系统”中的物的因素,如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环境的控制等,因为这些客观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到教学过程。教师要真正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来设计,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为学习设计教学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也就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因为不仅学生,而且教师的心态总是随着具体的教学情景发生变化,同时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在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事件”,如果强行按照原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势必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学生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苗;如果任何一个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教师都要顾及到,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机智以应对这种局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性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现代教学设计不能无视、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师教学是应“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3.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总之,实施新课程,关键在教师,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并对照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统一。以上仅是个人对教学设计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是在新课改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 篇二
一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些老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够深刻, 认识不够全面, 误认为学数学不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内涵, 而是让学生学会解题就行, 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上的教学一带而过, 这样逐渐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解题的“题海”战术过程。还有些老师误认为数学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 没有充分发掘教材前后知识间的本质联系, 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照本宣科, 这不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比如, 有些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时不讲解概念产生的过程, 不仔细分析公式的推导过程, 只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公式、定理等, 到时会用就行, 根本谈不上让学生完全理解这些基本知识的深刻内涵。还有极少数教师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 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特点, 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跟学生的思维错位或脱节, 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跟不上教师的引导, 这样学生容易形成心理上的障碍, 误认为自己的脑子笨, 跟不上课程知识的进度, 久而久之, 会丧失一部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要端正思想,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用新课标的要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二新课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的起点
一个班中有优等生、后进生, 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有所不同, 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学习方法各异,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按照他们的能力大小来设计教学方案, 布局教学的重难点, 争取进行分层次式的教学, 满足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这就要教师不但要关注学习的知识, 从知识的逻辑出发, 而且更要关注现实能力,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经验作为基础来进行教育教学, 让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数学目标的确立
目标有单一目标和多维目标。通常所说的单一目标就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多维目标在新课标中经常指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于三维目标的确立, 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教学中全面体现数学的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 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 能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争取确立三维目标, 只有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才能在能力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能力问题、情感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 是在不断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的。能力、情感的获得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 由学生去体验, 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达到目的。比如, 你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那你的教学就应该是一个“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 而这个过程并非是一两天或一两个月的学习能获取的。
3. 教学的原则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 在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不只是让学生记忆、背诵、模仿和接受, 还应该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拓展思维, 形成自我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进行记忆、模仿和接受, 最终会导致学生丧失一部分能力, 不利于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目标, 因此教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 要依据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 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持之以恒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 获得学习技能和数学活动的经验, 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发展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鼓励学生实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和合作。合作探究与原有的分组是不同的, 原有的分组学习往往把学习水平和兴趣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一起, 而合作探究一般要求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 便于在同等水平上竞争, 组内则允许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存, 从而进行优势互补, 形成完整的人格, 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4. 教学内容的设计
设计合理、恰当、积极、富有特色的教学,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动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只是教教材内容, 而是要用教材来教, 要突出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和主体性, 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接受创造性的方法, 总结创造性的经验, 真正把新课改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奋斗目标。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内容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能直接反映出教学效果, 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现在新课程教材版本有几种, 内容呈现形式各不相同, 个别教材内容的编写也有不足之处, 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提高各项能力, 善于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 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发展性、实践性和主体性,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要彻底抛弃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法, 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新课程实施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 教学的境界
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一样, 教学能力有所差异, 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思维各异, 因而每位教师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各不相同。而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指引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 强调了每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教学境界为:“不只是知识本位, 学科本位, 而应该是以人为本, 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的高度。”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育人的功能, 以学生为本, 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落实三维奋斗目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新课改教学中的转变和改进
1. 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虽然他们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发展能力各不相同, 但他们都有上进的健康心理, 所以不管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 教师都要承认他们都有发展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通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当取得成绩或进步时, 教师应拍手鼓励, 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拍手鼓励, 对教师来说是很简单、很容易的事, 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情、一种意, 是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充电器”。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才能用自己的教育信念去支持学生进步, 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改变教法, 提高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本, 按照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 应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推进、逐层提高的教学方法, 给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都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 营造一种平等、互助、和谐的愉快学习氛围, 及时挖掘学生的独特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 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不仅使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 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提高效率和质量。
四创设多种练习形式, 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 篇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初中语文学科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教学?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这其中有突破,也有困境。鉴于此,笔者在深入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应对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清
阅读理解的题型与课文完全相似,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够,他们只是关注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学生只是根据预定的教学方案追随学习,学生对课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这种讲解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清,阅读的范围仅仅限于课本,而且阅读教学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致使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领会能力比较差,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写作能力提不上去,这与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内容相背离。
2、阅读教学观念落后
不论是课本中的文本事例还是语文考试试卷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在出题主旨上都是希望读者能通过细心的揣摩和品味,达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产生共鸣。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和作品心灵交流的过程,读者与作者以作品为纽带,产生灵魂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读者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大环境和背景,去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人物和事物,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人生思考,聆听作者对人事的感悟和告诫,感悟文章的真义,使灵魂得到洗礼。有的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的主动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观显然与时代不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这种将学生与文本对立的二元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旁观者的位置上,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
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是受客观教学条件限制产生的。阅读理解是一种文学形式见之于客观实际生活上的载体,作者所作的文章都有深刻的社会基础和事实来源,也只有社会阅历丰富,经历多的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听课,以阅读教材为教学框架,学生远离社会实际活动,缺乏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和感悟。因此,将阅读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上局限于课堂范围内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导致学生“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4、学生文学素养较低,阅读积淀不足
有数据显示,当今中学生中读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学生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初中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又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当前不少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提高班,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静心来进行阅读和思考。
二是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整堂课都以自己教学为主,留给学生自己体会阅读的时间所剩无几。
三是历来对语文教学的误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对国语文化的学习,而中学生已经有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对语文解题技巧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安排上都偏重于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引导并投入到数理化、英语科目的学习之中。
二、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困境的几点对策
1、采用多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课本内容外,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学生感兴趣又符合课程要求的课本之外的一些阅读内容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再现文章的情境,以补充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例如朱自清《背影》中那份眷眷的父子深情,《春》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等。因此,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浓浓的父子之情。吟诵《海燕》,则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层含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热情高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2、根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门艺术,模式是多种多样和灵活多变的,可因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和条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计,选择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型:如朗读课、文学欣赏课、活动课、辩论课等。当然,课型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内容、形式都很精美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课、文学欣赏课;面对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文章时,我们可以采用思维训练课、辩论课。但不管何种课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和激发学生,用心灵感悟作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
3、精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语文教学要有实效,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做得到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没有日常语文知识的积累,不精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堂阅读教学永远都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还要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除新课程规定的初中生必读名著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能反映现实社会、表现当今世界的知名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等。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初中语文阅读学案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冷思考】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反思与对策10-28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1-07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11-07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10-05
新课改物理教学困惑09-10
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09-16
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学论文08-03
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反思10-16
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心得体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