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新闻

2024-08-05

中国最近新闻(精选5篇)

1.中国最近新闻 篇一

金秋十月,秋意正浓,八百里伏牛山脉苍莽叠嶂,在其东麓的平顶山广大地区,阵阵秋霜与之相遇,一副绝美的红叶画卷就此拉开序幕,从东向西,由高至低,绵延数百里……10月20日,在平顶山市尧山风景区,一眼望去已是层林尽染、缤纷绚烂、灿若云霞。当天,以“醉美红叶,出彩鹰城”为主题的”平顶山市第十届(尧山)醉美红叶节”在尧山风景区盛大开幕。

在景区山门口,以红叶为主题设计的.大型枫叶造型最为抢眼,游客纷纷拍摄留念,成为游客打卡的第一景观。鹰城本土知名民乐演奏家演奏着国风古韵的管弦丝竹,仙乐飘飘;古风舞红叶,诗画入尧山,专业模特着汉唐宋风格的服装,展演古装美人秀,并进行古风舞蹈表演、还有大型红枫叶造型前的网红飞天表演美轮美奂、精彩纷呈!

随着一曲翩翩起舞的旋律响起,平顶山市第十届(尧山)醉美红叶节拉开帷幕。首先鲁山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会良发表致辞,他介绍了鲁山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等,并表示:“本次红叶节就是以叶为媒,让红叶节成为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平台,是充分挖掘鲁山文旅资源,讲好鲁山故事,展示鲁山风采的良好契机。希望各界朋友能够走进鲁山,体味绿水青山的自然神韵,领略千年古县的独特魅力。”

随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赵子健向河南天瑞尧山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川授牌,尧山风景区将成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双方从此达成战略合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武东晓表示,本次合作有助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对体育旅游项目的运营、策划与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把这个实践基地建造的越来越好。

最后,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部长岳杰勇宣布“平顶山市第十届(尧山)醉美红叶节开幕!

2.中国最近新闻 篇二

从21世纪初开始, 中国农机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对这10年, 业内普遍认同大于否定。然而, 在农机行业进入增长困境的当下, 我们又不得不对这“黄金十年”进行一番反思。

这10年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在这10年中都有哪些得失?农机行业未来又该向何处发展?我们拣选了其中一些企业家的精彩发言, 以飨读者。

莫步工程机械后尘

一拖 (洛阳) 柴油机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一拖柴”) 是一家配套企业, 对于如何把握市场脉络这个问题, 我认为还是应该由主机企业来主导。主机产品的发展是方向, 配套企业紧跟主机厂的需求发展。不过, 身为行业的一分子, 我也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从近期来看, 由于一拖柴也给工程机械配套, 工程机械行业这几年的情况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众所周知, 工程机械已连续三、四年处于市场低迷期。究其原因, 一个是产能过剩, 另一个是销售方式的变化, 风险比较高的金融销售方式在这个行业里发展起来了。而这两个原因又有内在联系, 因为产能过剩, 才会采用这种刺激销售的金融销售方式, 加上这两年总体经济增速下滑, 从而产生了比较高的坏账率。

今天的农机行业, 就好像昨天的工程机械行业, 产能过剩, 同时也出现了推广金融销售方式的苗头。我们担心今后农机行业会步工程机械的后尘。我们配套企业的反应速度相对主机企业是有些滞后的, 但近期我们也明显感觉到了这样的信息。从2014年上半年的销售来看, 情况也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从远期考虑, 现在很多媒体宣称未来10年农机工业还将是“黄金十年”, 但正如刘振营社长所说, 行业目前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除了国际上农机5大巨头进入国内市场以外, 国内其他行业的一些优势企业也纷纷进入了农机行业。今后, 行业会进一步集中, 而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就企业自身来说, 一拖柴作为内燃机企业, 已经依据国家对内燃机行业的整体规划, 在应对未来竞争和市场变化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如适应国Ⅲ标准的电控喷淋、国Ⅳ标准的高压共轨等。对国Ⅲ来讲, 一拖柴的技术中心所进行的研发完全可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国Ⅳ我们也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准备。

另外, 不单是农机, 内燃机的智能化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这包含两方面:一是内燃机自身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二是与拖拉机、收割机配套的自动化。可能现在我们感觉不到, 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这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

振营点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即将迎来更新换代, 发动机的更新换代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十八大提出的政策, 尤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来看, 今后农业生产势必也要走向规模经营。到那时, 全国需要多少台拖拉机呢?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多, 但必然是以大型化、智能化为主的。到那时, 我们的企业拿不拿得出来这样的拖拉机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没有核心技术不赚钱

洋马公司1998年来到中国, 到现在已经16年了。我们所说的“黄金十年”, 对当时进入中国的外资、合资企业来说, 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洋马为例, 洋马公司最早带到中国市场上的两个主要产品——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和高速插秧机, 在技术上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的。除了一部分外资企业, 这两类产品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那时正值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 “黄金十年”开启, 洋马公司可以说是得了政策的实惠, 在产品销售上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

但是到了今天, 洋马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了。随着市场发展, 半喂入水稻收割机这3年销量大幅下滑, 从1 000台以上已经下降到了如今很低的销量, 甚至几乎要退出市场了。现在, 市场上主要是全喂入水稻收割机。在这方面, 洋马感受到了来自国内企业的很大压力, 因为国内企业已经赶上来了。在手扶插秧机方面, 洋马也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国内的手扶插秧机制造水平已经很高了, 而且在价格上具有很大优势。

不过, 上述两种产品, 其实都已达到或者度过了巅峰期。对国内企业来说, 今后这十年将是高速插秧机的“黄金10年”。在高速插秧机上, 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起步, 但在技术水平上还有相当的差距, 如果能把它搞上去就会有很大机会。

国内企业能否获得新“黄金十年”的红利, 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洋马收割机价格比较高, 高在哪里?很大一部分在发动机。绝大多数合资企业, 关键的东西, 比如发动机, 都会用自己生产的, 国内的再好也不会用, 为什么?因为发动机的利润很高, 这个钱他们要留给自己。对国内企业来说, 发动机是个挑战。目前来看, 国内很多农机的故障都是由发动机引起的, 而国内的发动机跟日本的发动机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今后, 我认为国内企业有3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核心技术, 我们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发动机要有自己的技术, 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也要有自己的技术, 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严控质量, 外资企业一般都特别注重产品品质, 洋马的配套企业比较多, 在国内也都是和比较好的企业合作, 但配件质量和日本原装的还是有一定差别——图纸是一样的, 但材料和工艺赶不上;三是服务, 近两年, 洋马服务特约店扩张很快, 目前在全国大概有300多家特约店, 其中一级店70多家, 服务也会是洋马今后关注的重点。

振营点评:刚刚, 陈总讲述了洋马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经历, 也谈到了中国本土水稻机械企业的崛起, 并结合洋马公司的发展给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洋马公司是一家国际领先企业, 具有成熟的产品和市场, 他们的发展经验很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观念落后, 有钱也没用

我是以一个技术人员的身份走进市场的, 我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畜牧机械。我有一个口号——以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精良的机械设备武装畜牧行业。这是我成立这个公司一直以来的宗旨。

从过去10年我所从事的领域——奶牛饲养业来看, 我们的市场是被国外设备所占领的, 今后的10年, 如果再这样下去, 不一定有前途。现在看来, 我们农机人应该踏踏实实地下狠功夫, 看清楚差距到底在哪里?别人的设备究竟先进在什么地方?什么是行业的高档产品?中档是什么水平?低档产品和人家比还差在哪里?明白了这些, 我们就有了自己的发展方案。

如何制定产品研发路线?我的建议是, 一味从最高标准做起也不现实, 但也不能瞄准最低标准。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农机行业会议, 会上, 有企业家抱怨自己没有经费、没有人才。我说, 即使你们有了经费跟人才, 就凭你们那么落后的观念也发展不起来!这是先进的应用需求和落后的制造水平之间的矛盾, 不是靠经费和人才能解决的。因此我认为, 要发展, 先要转变观念, 找准发展的关键点在哪儿。

我们借鉴一下汽车行业。这几年, 路上跑的哈弗吉普非常多, 哈弗吉普从H3、H4一直发展到了H8, 它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如果没有丰田、宝马的普遍应用, 它是发展不起来的。丰田、宝马开拓了市场, 用户有了高端的产品体验, 消费需求才拓宽了, 一些有眼光、有实力的厂家发现了这个市场, 然后进行投资、建立自己产品的标准, 哈弗吉普才有今天的局面。

再看我们饲养行业, 有的厂家甚至还在仿造30年前的机型, 更难以置信的是, 这款机型目前来看还卖得不错。这是直接把农民引回到了落后的生产方式上。我认为, 这也不能过多地责怪这个厂家,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技术上哪些是高档产品、哪些是低档产品。

那么, 我们农机企业应该如何发展?我认为,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落后在哪些地方, 别人先进在哪些地方?然后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做出发展规划。

举例来说, 我们的一款产品采用的是570 kW (775 hp) 的进口发动机, 曾经有用户对我说, 这个发动机就像不烧油似的——人家294kW (400 hp) 的发动机烧1 t油能作业20~26 hm2, 他的机器1 t油能作业40~53 hm2, 而且由于采用欧Ⅳ排放标准, 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也很干净。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我们的用户和经销商对好的技术、产品还是很陌生的。所以说, 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国际正在使用的先进设备, 引进其中的先进技术, 然后国家也应该对先进设备引进给予大力支持, 这样行业才能逐次向高端发展。

振营点评:在这10年里, 农机行业总体来说发展迅速,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确实也忽略了很多问题, 正如石总所说, 甚至存在一些企业仍然在生产、销售落后的、不达标的农机产品。这里有企业的问题, 也有国家政策的问题, 行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来解决。

总有那么几个零件是进口的

富来威农业装备公司于2006年年底拿到营业执照, 2009年8月正式运营, 可以说, 没有中国农机工业这10年的快速发展, 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就。过去1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美好的10年, 同样, 我们对于未来10年也有很美好的寄托。

过去十年, 国家政策极大推动了国内水稻种植机械企业的发展。这10年间, 就我所见, 在水稻种植机械领域外资企业基本上没有竞争对手, 国内从事水稻种植机械的企业大多“师从”于他们。水稻种植机械从原来国内几乎没有, 到2004年开始蓬勃发展, 再到现在至少有100多家企业从事和水稻种植机械相关的产品的生产;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从原来的不足10%增加到现在的25%~30%;从原来的日资企业进入中国没有竞争对手, 到现在手扶插秧机市场大部分由国内企业占据……这10年, 一大批的国内水稻种植机械企业都成长起来了, 这都得利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

可是, 尽管这10年来, 国内水稻种植机企业发展很快, 但产品质量和外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国内生产的高速插秧机在市场上得到真正认可的很少。另外, 国内的高速插秧机插植行数虽然可以达到6行, 但外资产品配套高性能柴油机附带一些施肥机具的作业模式, 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可以达到。这就是刘振营社长所说的高应用需求与低制造水平之间的矛盾。

国内农机行业的发展, 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配套技术的现状密切相关。比如, 我们公司最近3年一直在寻找可以为我们生产的高速插秧机配套的柴油机, 并与国内许多知名的柴油机厂家都进行过合作, 但普遍存在震动、噪声以及舒适性等一些问题, 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因而, 直到今天, 我们公司从手扶插秧机到高速插秧机的配套动力都只能采用国外的发动机。从这个角度看, 造成国内农机制造业现状的不仅是主机厂单方面的原因。配套环境不尽人意, 可能很多主机厂对此都有同感, 用一句大白话来表述就是, “总有那么几个零件是从国外进口的”。

就未来来看, 我们已经认识到, 中国的水稻种植将会大量需要高速插秧机, 原因是土地流转和技术提升, 从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也是这样。因此, 在未来的2~3年, 手扶插秧机的产销量不会有太大发展, 高速插秧机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对于高速插秧机这个产品,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缩小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国内真正能从事原创性的技术研究的机构很少, 能为企业直接所用的则更少。我们将加强自身研发能力, 并加快和外资企业的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努力缩小差距。

振营点评:富来威是一家致力于高端水稻机械装备的企业, 这几年的发展也很不错。吴总讲了这10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 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我们总是需要进口。如何攻破这个难点?无论是主机企业还是零部件配套企业, 都需要进一步努力。

农机产品全球7 000种, 我们只做了一半

其实, 我还不足以代表天津勇猛, 因为我来到勇猛还不到两年。好在我在行业中打拼的时间还比较长, 那就说说自己对农机行业的一些看法。

2005年, 在参加农机推广方面的一个会议时, 我就最终能够在我国农机市场上立足的是半喂入水稻收割机还是全喂入水稻收割机这个话题, 和一部分行业同仁争论了足足两个小时。当时, 以外资企业为代表的6家企业一致认为, 未来是半喂入收割机的天下, 因为它代表了高性能。我说, 从各方面的考察来看, 应该是全喂入最终胜出, 因为高性能不是价格高或者技术难度大, 而是要看看干出来的活儿怎么样, 是不是能适应市场需求。目前看来, 全喂入水稻收割机才是适合中国市场特色产品, 这个命题已经得到了印证。

目前农机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就我们公司来说, 我们曾经一度以为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十分现代化了。我们邀请日本专家参观我们生产线, 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对我们说, 我们的生产线充其量也就是100年前美国福特公司流水线的水平, 跟丰田的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管理差距还很大。我们并未做到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在生产观念上与国外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另外, 勇猛的高层曾到日本参观久保田、洋马等企业的工厂, 发现我们离他们那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流水线生产相差还很远, 久保田利用立体化的流水线, 以比我们更小的厂房面积做出了比我们更大的产值。

那么, 未来10年会是怎样的十年呢?我认为, 未来10年还是一个光明的“黄金十年”, 农机企业的发展速度仍会很快。就农机品种来说, 我们目前为止只涉及了3 000种, 全球有7 000多种, 我们做了不到一半, 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去国外考察之后, 我看到外资企业的自动化设备后, 有很深的感触。我感觉, 中国未来农机发展的希望在自动化上, 谁能做好这一点, 谁就是赢家。

振营点评:党总说的是农机制造现代化之道。现在我们常说, “新四化”包括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其实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比如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结合信息技术的企业管理平台) , 国内大多企业只用了它的财务部分, 更为强大的制造部却少有涉及, 这部分其实正是为生产信息化设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农业机械在生产信息化方面还欠缺很多。

龙头企业需要站出来

中联重科刚进入农业机械行业, 对于过去十年农业机械的发展我们没有发言权, 对于未来10年, 我们则10分看好。

从我们做工程机械的经历来看, 农业生产未来的集约化会带给农业机械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农机行业会发展的更好, 对此我们有十足的信心。

对于农业机械未来大致的发展, 我结合工程机械的情况讲一讲。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起伏, 通过一步步地发展和整合, 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虽然国内企业跟国际巨头仍有一定差距, 但是以中联、徐工、三一为代表的中国企业, 在世界上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认为, 农业机械跟工程机械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经过深入研究后, 我们发现农业机械其实更加复杂。从农业机械行业的现状来看, 还不能说有了真正的龙头企业, 虽然有一两家大型企业, 但整个行业的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 未来必然会进行整合, 这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中国农机企业要想与国际农机企业相抗衡, 必须有一些龙头企业站出来, 通过自己的研发创新, 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的。中联重科做工程机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最终到可以跟国际巨头相抗衡, 工程机械可以这样, 我们相信农业机械也会这样发展。我们很看好农业机械的发展, 这个行业还有很多机会, 我们也希望能和在座的同仁一起, 为中国的农业机械的发展做出贡献。

振营点评: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领域所作出的成绩有目共睹。农机行业也确实需要这种有魄力、有远见的企业加入, 提供丰富的资金、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 提升行业的总体素质。我们期待中联重科进入农机领域后取得好成绩。另外, 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也存在很多不同, 农业机械的作业对象是生物, 存在技术上的难点, 并且也不是完全市场化运作, 有关部门的干预比较大。这些不同点是进入农业机械领域的“新兵”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亚美柯是产品差异化的受益者

常州亚美柯是一个中小型企业, 主要生产单缸柴油机。就发展来说, 公司前期发展比较平稳, 后来发现产品单一, 于是在2010年开始转型, 与日本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引进了水稻钵苗摆栽技术, 并进行国产化, 于2011年开始推广。

我十分赞成刘振营社长所说的新产品需要一个周期, 因此, 我们公司的口号就是“五年小成, 十年大成”。我们与农机农艺部门对接, 在育秧技术和标准得到很大改善的基础上, 保证了钵苗摆栽机的插秧效率。另外, 经过两年试验, 我们验证了钵苗摆栽技术的增产潜能也非常大。

我们目前在努力推广这项新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是全国没有关于钵苗摆栽技术的产品标准和农艺标准, 我们急需这样一个标准。最近, 关于这个标准的立项工作也已经批下来了, 这对我们来说有很大帮助。二是钵苗摆栽机的补贴是参照毯苗插秧机的补贴标准进行的, 如果毯苗插秧机的售价是10万元, 钵苗插秧机的整套产品售价可能需要30万~40万元, 因此毯苗插秧机的补贴标准不适用于钵苗摆栽机。

单缸柴油机方面, 近两年柴油机市场处在萎缩的状态, 于是, 我们从2011年开始, 出资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第二代柴油机, 即符合国Ⅲ和国Ⅳ标准的柴油机。这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 目前来看进展不错, 我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产业和政策支持。

从我们的发展历程来看, 以前做单缸柴油机过的还比较安逸, 后来危机感逐渐增强, 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升级之路, 开发了两种有一定技术支撑和发展前景的新产品。就像刚才刘社长所说的, 农机不是“短平快”项目, 今后还能不能拿到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好处?这点也是不太能确定的。我想, 企业还是要靠自己扎扎实实发展, 在技术平台上进行提升, 在产品上进行创新, 这样企业才能够拥有更好的明天。

振营点评:我曾经到常州亚美柯参观, 他们的钵苗摆栽很有特点, 如果说毯苗移栽是模糊化移栽, 那钵苗移栽就是数字化、精准化移栽。另外, 他们跟日本企业的合作也很有特点, 日本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们, 能做到这一点, 其实是很难得的。常州亚美柯走的是差异化发展之路, 和那些陷于同质化竞争的企业相比, 他们另辟蹊径, 开辟了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这一点也十分值得我们农机企业参考。

企业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调整

今天听了大家关于农机行业的很多感慨、见解, 深受启发。

我也是一名“老农机”, 从大学毕业后就到农机鉴定站工作, 到了现在快退休了。30年来, 我对农业行业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也见证了我国农机化这几十年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大唱高调要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 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机化发展受阻, 再到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 农机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发展机遇期, 30年来, 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2004年至今的10年间, 我国农机制造、农机化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它促进了农机装备技术进步和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了农机产业基础水平和装配水平。

到了今天, 农机行业再次来到了发展的关键期。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长期处于高位增长模式, 必然会发生变化, 由低到高再到相对合理;农机行业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两位数增长, 这个增长速度也不会一直保持下去, 总会发生变化然后发展到协调。

今后, 农机行业会面对更多考验, 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并推动机械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这是个关键问题。

过去10年,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可以说是发展与问题并存, 比如科研能力不足、产品质量落后, 现在看来, 我国农机生产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整机制造、装配水平有所提升, 但我认为提升的力度还不够, 有些装备还没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我们的企业应该清楚滴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 并据此进行自我调整, 包括产品创新、企业管理、生产模式等各个方面, 促进技术的创新提升。比如湖州星光公司, 他原本是一家很小的企业, 通过改变经营理念, 改变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管理模式, 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今, 星光的掌门人章总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十分有特色的企业发展路子, 他的成功模式也很值得同行借鉴、思考。

总体上来说, 我就是觉得大家应该把握自己企业的发展阶段, 做出相应的改进。农业部农机试验站鉴定总站作为农业部农机化司的一个技术支撑机构, 我们想在推进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当好参谋, 和在座的企业家一起来改善这个行业。

3.中国科研领域:谁离诺奖最近? 篇三

最近一些年,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走向世界前沿位置,中国科研的确离诺奖越来越近了。

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2013级6900名本科新生举行开学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工大校长黄维在典礼上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

尽管有人认为黄维的看法过于乐观,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中国的确在不断向科学诺奖的水平迈进。

但是在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大奖中,中国最先会在哪个领域实现突破呢?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中国生理学医学也有先进之处

“比如中国的基因研究整体水平都很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医学事业部主任甄二真说,虽然规模没有国外大,但是成果和国外至少是旗鼓相当,能够平起平坐的。

有一件事情,最能说明中国基因研究的水平。几年前,美国和日本最先开始了一项关于水稻基因组的研究,当时这在全世界都属首次。实力雄厚的美国在将水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就稍稍放慢了后续工作的脚步,而日本由于技术的局限,在测序完毕后,也将后续工作完全交给了美国。

中国是在美国和日本开展工作后才开始的研究,所以起步时间和美、日比处于劣势。但是就在美日的研究工作放缓的这段时间,中国科研人员加紧工作,不但完成了测序,还将后续的计算工作一鼓作气全部完成。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和美国的水稻基因研究文章在同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中国和美国分享了水稻基因研究的发现成果,而日本落了空,白花了十几亿美金。除了水稻的研究,中国的基因研究由于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还在对家蚕的基因研究上,让日本又上演过一次基因研究的滑铁卢。

“我国的基因研究尤其是在两个方面做得比较不错,一个是在基本的基因结构,一个是疾病基因。”甄二真说,基本的基因结构也就是完整的基因序列方面,我们做得是比较出名的,比如最知名人类全基因组的探索研究,就有中国的参与。同时还有前面提到的水稻、家蚕等世界上比较知名的测序以及后来还有竹子的基因测序等等。可以说对人体、植物、动物方面的测序,知识和手段,中国都是比较具备的。另一个在基因方面中国比较拿手的是疾病基因的检测。据甄二真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6个血液病的基因,还有导致小脚趾先天缺失的基因等等。

物理学的诺贝尔奖级成果

北京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马伯强表示,相对于几十年以前,现在我国基础物理学领域的一些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已经走向国际前沿。

例如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宣布,他们的团队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说,这项成果堪称诺贝尔奖级科研成果。

“这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项目未来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可能性。”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表示。

何祚庥告诉记者,在基础物理学领域,中国中青年一代的实力不容小觑,其一些研究成果要远远超过前辈。但是通往诺奖之路,关键还要看他们未来做得怎么样。

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多年来中国的科学家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是中国基础科学领域目前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去年,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这项世界级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该项研究的进展也表明我国的一些物理学基础研究已经处于世界前沿。

另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寻找“上帝粒子”的实验项目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在实验仪器、设备的建造,以及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现“上帝粒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尽管在其项目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本次“上帝粒子”项目获奖以后,北京大学的相关粒子物理学研究人员也十分兴奋,并在10月10日下午专门举办酒会以示庆贺。

不过何祚庥并不看好中国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进展,他对记者表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难以超越世界前沿水平,未来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该领域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化学奖极有可能从生物学领域率先突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边文生研究员表示,在化学领域,中国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前沿位置,其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基于电子结构的理论化学研究和纳米技术等材料学方面就表现得尤为突出,不断有处于世界前沿的研究成果涌现,这些领域,也是未来中国诺贝尔化学奖的希望所在。

中山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朱振宇表示,未来中国的科学诺奖极有可能从生物学领域率先突破。这些年,我国生物学领域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投入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该领域的顶尖人才越来越多,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前沿,其发展速度要快于其它很多基础科学领域,这为未来我国获得科学诺奖在一步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中国最近新闻 篇四

最近30年中国宗教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现状

文章主要勾画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的`近现代历史及现状.包括儒、释、道,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认为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目前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了一门充满希望、潜力无限的学科,但同时该学科仍面临着如何纵向深化求索,横向开拓创新,填补空白,会通中西的艰巨任务.在学科研究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研究中的学术失衡问题,学术重复问题,等等,这些都有待学人共同努力.

作 者:杨燕 YANG-Yan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0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年,卷(期):28(10)分类号:B97关键词:宗教思想 儒教 道教 佛教 其他宗教

5.中国最近新闻 篇五

有,而且不止一位,有时近得让人扼腕不已。

鲁迅:他曾拒绝过这项人人艳羡的大奖?

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北京来信,信中提到瑞典科学院的院士斯文·赫定想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鲁迅接到台静农的信后,当天就作了回复。在信中,鲁迅首先对刘半农“为我、为中国”的好意,表示深深的感谢,接着他以“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故“不愿如此”的明确态度,断然拒绝了这份提议。他说“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还有很多,“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他还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否则会助长“中国人的虚荣心”。

然而,对于这封如此确凿的信件,仍然有许多人表示质疑,尤其是以闻名中国的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为代表。2008年,马悦然第一次公开称,瑞典皇家学院从来没有问过鲁迅愿不愿拿奖。他的理由是:第一,没有人推荐;第二,鲁迅的作品在作者逝世后才被翻译成外文出版。

而持此观点的人还有蔡登山,他指出,所谓的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事,实际上只是鲁迅朋友们的一厢情愿,而并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和瑞典皇家学院的意见。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2005年,在一次采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时,这位主席说:“……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信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而且鲁迅说中国当时的任何作家都不够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事情的真相有如罗生门,即使鲁迅再世,恐怕也说不清这段渊源。但鲁迅有资格代表当时中国文坛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应无疑问。

胡适:鲁迅拒绝我也拒绝

无独有偶。还是瑞典的那位斯文·赫定,1929年又希望推举胡适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也同样被婉拒了。

胡适在其1929年2月26日前后的日记中写道:“斯文·赫定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胡适的态度很清楚:他认为,提倡中国的文学革命,他确有功劳,受奖当之无愧,但说到个人文学成就,他却认为自己“不配称文学家”,当然更谈不上为了赢得诺贝尔奖丰厚的奖金去特地翻译自己都不认可的作品了。

这是文人的清高,也是文人的谦逊。这一点与鲁迅自认“比我好的作家还有很多”如出一辙。胡适的拒绝,也许和鲁迅的态度不无关系。毕竟在北京的小圈子里,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开了。

胡适是留美博士,翻译自己的作品驾轻就熟。但是他为了“文人”的脸皮,宁可不被提名。为何非要胡适自己翻译?也许斯文·赫定认为,中国的翻译水平低,除胡博士外再无他人能完成此举吧。

林语堂:西方看不懂我的美

如果说斯文·赫定的这两次提名还只是口头上的意愿,并未真正落实,那么林语堂的被提名可就是货真价实的了。

提名林语堂的不是别人,正是因描写中国南方小镇的长篇三部曲《大地》而闻名遐迩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作为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赛珍珠有权推荐候选人。有趣的是,林语堂曾多次被提名,在提名人名单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斯文·赫定的名字。看来这位中国的忠实友人当时是铁了心要推荐出一位中国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只可惜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

林语堂的代表作《京华烟云》,是他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林语堂的初衷,是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没有译成后,才仿照《红楼梦》,写出了《京华烟云》。据说,林语堂曾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夺魁。

老舍:太平湖沉了一个诺贝尔奖

在所有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人当中,最让人痛心的,是老舍。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2000年,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

舒乙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1968年各国传言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他国家进行联合调查。因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已于1966年8月24日辭世),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

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四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的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

沈从文:最近的距离,最远的距离

事实上,沈从文曾经很可能是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近到只需伸出一个手指,一碰,诺贝尔奖这个熟透了的果子就会掉落在他的掌心。然而那又是最远的距离,生与死的距离。和老舍一样,沈从文也遗憾地错过了诺贝尔奖。

上世纪80年代,沈从文曾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时国际上众多学者联合向瑞典学院推荐沈从文,评委马悦然还将沈从文的作品翻译成瑞典语。

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们也很快地把沈从文放在自己的第一视野之内。到了1988年,他的条件已完全成熟,据说,瑞典文学院已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他了。可惜,诺贝尔奖的奖金获得者名单通常在当年的10月份由评审委员会宣布,沈从文却在这一年的5月10日就去世了。死者是不可以作为获奖者的。

就这样,阴差阳错,仅仅相差了5个月,中国又失去了一个机会。听到沈从文去世的消息时,马悦然很着急,立即打电话去问中国驻瑞典的使馆,询问死讯是否真确,但使馆回答说:“我们不认识沈从文这个人。”对于使馆的这一回答,马悦然一直困惑不解,耿耿于怀,对人说了好多回。

李敖:炒作出书不含糊

与谦逊辞谢的前贤们恰恰相反,李敖毫不留情地借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狠狠“火”了一把。

2000年,李敖声称凭《北京法源寺》这部小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消息从台湾发出,海峡两岸舆论大哗。李敖趁机据此炒作,无论台版、大陆版的《北京法源寺》,都卖了个满堂红。但随即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指诺贝尔文学奖“从不宣布通知哪些人获得了提名”,而且,李敖自称凭一书获提名,也不确切。因为“诺奖的评选不是单纯看一部作品,而是凭借对候选人整体的评价”。

李敖总是“有话说”的:时而说,我的白话文五十年来五百年内都是中国第一;时而说,我获诺贝尔奖的几率比当“总统”高;时而说,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当今够资格的不止我一个,但放眼台湾,就我一个!我是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而又说,我没有“信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这个奖100年都不颁给中国人,他们绝不会轻易给中国人颁奖!

李敖究竟有没有被提名?没有人知道。反正提名情况50年内都不会被泄露,50年后,谁还会来较这个真呢?

此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据说还有诗人北岛,作家王蒙、贾平凹、莫言等人。提名毕竟不是获奖,唯一真正获此殊荣的中国人高行健,却又是入了法国籍的“外人”。

上一篇:二年级优秀生期末评语下一篇:美丽的植物园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