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2024-08-20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精选17篇)

1.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一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考核办法

1.目的

为提高公司产品质量,激励员工增强质量意识,促进员工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通过考核,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自身技能,促进公司产品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同时为员工工资的计算提供部分依据。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总部所属型材厂、门窗厂各车间、模具厂及质管部的考核。3.职责

3.1生产总部负责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及公司考核办法对下属部门进行分解,制定各部门考核指标,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3.2生产总部各部门根据部门考核指标,制定本部门各岗位考核指标,并负责在本部门实施、监督检查。4.考核内容和要求 4.1考核内容

4.1.1各车间考核产品成品率、批量不合格、评审放行次数、质量投诉等项目。4.1.2质管部考核漏检率、化验准确性等项目。

1.考核指标的计算及处罚办法 2.1成品率

2.1.1铝棒成品率=本月转出铝棒/(本月领料+上月库存铝棒+上月库存领料-本月库存铝棒-本月库存领料)×100%。

2.1.2挤压成品率=(本月转出型材-上月库存型材+本月库存型材)/(本月领铝棒+上月库存铝棒-本月库存铝棒)×100%。

2.1.3氧化(电泳)成品率=本月入库成品/(本月领入半成品+上月库存半成品+上月库存成品-本月库存成品-本月库存半成品)×100%。

2.1.4挤压成品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本车间吨位工资1元,每上升1个百分点奖本车间吨位工资1元。2.1.5熔铸、氧化、电泳成品率每下降0.5个百分点扣本车间吨位工资1元,每上升1个百分点奖本车间吨位工资1元。

2.2送检合格率

2.2.1挤压送检合格率=检验合格数/挤压送检总支数×100%。

a.完不成指标按熔铸、挤压两道工序制造成本1713.36元/吨的25%对挤压车间经济处罚,处罚金额=(合格率指标-实际完成数)×本月产量×1713.36元/吨×25%。

b.超额完成指标按挤压工序制造成本878.21元/吨的50%对挤压车间经济奖励,奖励金额=(实际完成数-合格率指标)×本月产量×878.21元/吨×25%。

2.2.2 氧化(电泳)送检合格率=检验合格数/氧化(电泳)送检总支数×100%。

a.完不成指标按熔铸、挤压、氧化(电泳)三道工序制造成本3198.60元/吨的25%对氧化(电泳)车间经济处罚,处罚金额=(合格率指标-实际完成数)×本月产量×3198.60元/吨×25%。

b.超额完成指标按氧化(电泳)工序制造成本1485.30元/吨的25%对氧化(电泳)车间经济奖励,奖励金额=(实际完成数-合格率指标)×本月产量×1485.30元/吨×25%。

2.3 新模具入库率=新模具验收入库数/新模具总数×100%,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模具车间50元。2.4 新模具修复率=新模试模总数/5×新模具总数×100%,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模具车间50元。2.5 漏检率=漏检支数/检验总支数×100%。2.5.1 对漏检率超出规定的质检员扣工资100元。

2.5.2 对连续二个月或半年内达三个月漏检率超出规定的质检员转岗或下岗.2.6 批量不合格

2.6.1 铝棒不允许发生化学成份、低倍组织不合格、导致整炉报废,发生一次扣熔铸车间工资600元。2.6.2 挤压半成品不允许发生批量(20支以上/每框)不合格,一旦发生根据其经济损失及责任大小处责任部门(挤压或模具车间)100~500元罚款。

2.6.3 氧化(电泳)成品不允许发生批量(10支以上/每挂)不合格,一旦发生根据其经济损失及责任大小处责任部门(熔铸、挤压、模具或氧化(电泳)车间)100~500元罚款。发现封孔不合格一次罚氧化车间200元。

2.6.4 质检员不允许发生批量(20支以上)漏检,一旦发生根据其经济损失及责任大小处责任人100~300元罚款。

2.6.5 批量不合格原因不明时的责任划分标准: a.挤压条纹、划伤,挤压承担50%、模具承担50%。

b.亚光料或香槟料色差,挤压承担50%、熔铸承担30%、氧化(电泳)承担20%。c.腐蚀不均、粗晶,挤压承担50%、熔铸承担30%、氧化承担20%。2.6.6 批量不合格处罚分级

a.一级,责任50%以上、数量1T(或100支)以上、损失1000元以上,罚款500元/批。

b.二级,一级责任30%~50%或责任50%以上、数量0.3~1T(或50~100支)、损失500~1000元,罚款300元/批。

c.三级,一级责任20%以下、二级责任30%~50%或责任50%以上、数量0.3T(或50支)以下、损失500元以下,罚款100元/批。2.7 模具上机合格率

2.7.1 模具上机合格=上机合格次数/上机总次数×100%。

2.7.2 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模具车间承包工资50元,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奖模具车间承包工资50元。2.8 质量投诉

2.8.1公司产品不允许发生因生产原因而导致客户质量投诉并造成经济损失,一旦发生根据其经济损失及责任大小处责任部门(质检、熔铸、挤压、模具、氧化、电泳车间)100~500元罚款。1.8.2 质量投诉原因不明时的责任划分标准: a.起斑问题,氧化承担80%。

b.装配及尺寸问题,挤压承担60%、模具承担40%。

c.色差问题,挤压承担50%、熔铸承担30%、氧化(电泳)承担20%。d.表面问题,氧化(电泳)承担40%、挤压40%、模具承担20%。2.8.3质量投诉处罚分级:

a.一级,数量1T以上、损失1000元以上,罚款500元。b.二级,数量0.1~1T、损失300元以上,罚款300元。c.三级,数量0.1T以下、造成不良影响,罚款100元。

2.9 挤压工具包括挤压杆、模套、模垫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断裂等问题经分析属于制造的原因处罚模具车间承包工资200~500元/件。

3.产品质量指标每月考核一次,每月5日前由上述数据提供部门将上月的统计的有关结果报质管部汇总统一核算,并报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交成本中心作为核算该部门工资的依据之一。4.本考核办法不足之处由考核小组及时修改,解释权属总经办。

2.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二

1 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生产现状

1.1 企业数量及产量情况

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达到25家, 其中生产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企业9家, 生产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企业12家, 生产玉米割晒机的企业2家, 生产玉米专用割台的3家, 同时生产自走式和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的企业1家。据统计, 2010年黑龙江省各种型号玉米收获机械总产量近4 069台, 其中, 各种型号背负式玉米收获机1132台, 自走式玉米收获机1 537台, 玉米割晒机1 200台, 玉米专用割台200余台。

1.2 产品技术水平

虽然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但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哈尔滨华实农业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4YBX-1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率先将拉茎辊、摘穗板组合应用在背负式玉米收获机上, 有效地降低了籽粒的破碎率。约翰迪尔 (佳木斯) 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Y210 (原6488) 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佳木斯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佳联-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无论在技术创新上还是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呼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的龙牧4Y-2型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立式割台、往复式割刀及立式摘穗辊结构, 在玉米的收获中能保持玉米秸秆的完整, 便于秸秆的收集、储运。齐齐哈尔市北方牧业机械一厂的4YZ-2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采用盘刀式割秆形式, 既降低了动力消耗, 又完整地保留了秸秆。玉米割晒机解决了玉米从割晒、脱水到收获的机械技术难题, 使玉米籽粒的后熟和玉米分段收获得到完善和发展。

2 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质量问题及原因

2.1 质量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玉米收获机械产品鉴定、监督检验及质量调查发现, 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产品种类齐全, 型式多样, 整体质量有较大提高, 技术成熟可靠, 作业性能基本能达到标准要求。但是, 产品的整体设计存在缺陷, 安全性不符合标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国产发动机性能不够稳定, 液压件、传动件等工作不可靠;零部件加工手段落后, 装配质量粗糙, 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不到位等, 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整机性能和使用可靠性。

(1) 安全要求达不到强制标准规定。排气管等发热部件防护不到位或未进行有效防护, 致使在收获晚期玉米苞叶、碎茎秆等堆积引发火灾。电气件、线路等未按要求进行防护或电气件质量差, 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背负式玉米机质心过高或偏置, 易造成翻车事故;背负式玉米机割台质量一般在800 kg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1 000kg, 致使拖拉机前轮负荷过重, 导致机组行走和转弯性能下降, 易造成转向失灵, 前轮爆胎、辐板炸裂等引发翻车事故。

割台、剥皮机易发生堵塞, 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切断动力停机检查, 而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清理, 有的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随机器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未给出操作和维护保养的安全注意事项或安全注意事项不完善, 安全标志不符合GB10396—2006的要求, 不能起到提示避免危险和警示操作者的作用。

(2) 故障频发, 可靠性低下。零部件质量和装配质量是造成玉米收获机械可靠性低下的主要因素, 多数玉米收获机故障频发, 个别机具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不足3 h。主要故障表现为割台堵塞, 传动链条、V带、轴承等损坏, 制动泵损坏, 离合器失灵或分离不彻底, 致使离合器轴承、变速箱齿轮损坏;剥皮机堵塞, 剥皮机轴承和齿轮损坏, 变速箱易损坏等。自制件质量低, 外协件质量把关不严。表现为标准件、通用件质量低劣, 如轴承使用寿命短, 链条、螺栓强度不够, 机架开焊、变形等。

(3) 作业质量不达标。籽粒破碎率高, 果穗及籽粒损失率高, 秸秆粉碎效果达不到要求;剥皮效果不好, 大多机具需要配备玉米剥皮机对收获机作业后的果穗再进行一次剥皮作业。

(4) 机具适应性差。适合中原地区一年二熟的机型, 对黑龙江省一年一茬的垄作玉米适应性差, 有的机具行距 (垄距) 不对, 出现压垄, 作业效率低, 有的甚至不能正常作业。

对不同玉米品种以及不同农艺耕作制度的适应性差, 个别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割台不能升降, 不能适应不同植株高度、茎秆直径、结穗高度的玉米收获。

(5) 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操作方便性差。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由于结构设计存在缺陷, 如机组重心偏前过偏右、驾驶员视野不好等, 造成机具操纵方便性差。

2.2 玉米收获机产品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竞争激烈, 市场无序。近年来, 由于农机具补贴政策的拉动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逐年提高, 促使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销售市场一直较好, 加上背负式玉米机的技术含量较低, 生产玉米机的企业增加产量, 为生产玉米机只有一定加工基础的企业也匆忙上马进行生产, 致使相当多的个体、私营企业加入到背负式玉米机生产中来。这些小企业技术人才匮乏, 设备简单, 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 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他们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一争高下, 于是仿冒伪劣产品流向农村市场, 扰乱了正常的农机市场秩序。个别生产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进入补贴目录上和进行机具补贴上, 忽视玉米收获机的产品研制、结构改进和技术创新。

(2) 监管力度不够, 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农村市场点多分散, 给有限的监管力量带来很多困难。市场监督部门往往只能侧重于市场打假, 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源头———生产企业的追查处罚力度不够。由于对农机生产和经销领域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 使一些以偷工减料、拼凑组装为主要手段的生产者, 逃避了应受的打击和处罚。有些技术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对农机检查缺乏积极性, 存在地方保护现象。另一方面, 对进入补贴目录的产品, 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督, 致使该类产品问题多、影响大。

(3) 售后服务滞后, 配件供应不及时。生产和销售企业未建立相应的售后服务网络及“三包”配件库, 导致处理故障的反应迟, 效率低, 售后服务滞后。具体表现为配件供应不及时, 导致维修不及时;部分配件供应成本高, 增加了用户负担;部分售后服务人员技术水平低, 不熟悉机具的结构原理, 只能进行简单的换件, 不能胜任售后服务工作。

(4) 机手培训不到位。一部分企业未对购机用户进行必要的操作培训, 或只介绍简单的操作知识, 有的甚至没有对机手进行培训。一些用户使用操作能力差, 影响收获作业质量, 由于使用、保养不当, 造成的故障多, 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5) 购机者质量意识有待提高。一些农民往往只看重机具的价格, 而对产品质量关注不够, 对产品的安全隐患不重视, 致使一些劣质产品有一定市场, 给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能长期存在提供了机会。农民对便宜机具的需求, 对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6) 区域性差异的影响。黑龙江省从第一积温带到第四积温带都种植玉米, 地带长且分散, 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导致玉米品种不一, 种植农艺不同, 产量、植株高度、茎秆直径、结穗高度等相差很大, 玉米移栽、宽窄行、大垄栽培和地膜覆盖等也对玉米收获机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黑龙江省收获初期籽粒含水率35%左右, 甚至更高, 收获后期籽粒含水率25%左右, 有的甚至在20%左右, 西部干旱地区籽粒含水率会更低。收获后期玉米穗下垂, 秸秆变黄, 韧性增强, 使玉米收获时果穗、籽粒损失大, 秸秆粉碎比较困难, 粉碎效果不好。

农业和农艺部门在培育、推广玉米新品种和新的耕作模式上未考虑与机械化相结合, 一直以来未能很好地解决农艺、农机一体化问题, 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获机的使用与推广。

3 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3.1 需求量急剧增加

当前,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强势推进和农机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特别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 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高效农业的产业化道路, 必将进一步激励和刺激各类玉米收获机械研发和市场需求。

截至2010年, 黑龙江省规模在1 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达440个, 农机作业合作社总量已达到1 513个, 农机作业合作社所在村80%的耕地实现了统一种植、连片作业。“十二五”期间, 黑龙江省将新建1 600个1 000万元规模的现代农机合作社, 全省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2 040个, 以此推进黑龙江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领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2011年黑龙江省提出力争玉米收获机械化达到30%, 从政策层面上为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由于近年来玉米价格的逐年攀升, 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补贴力度和补贴金额的加大, 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 农村壮年劳动力逐渐减少引发了对玉米收获机的需求, 需求的增加为玉米收获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产品种类呈现多样化、多元化

黑龙江省从第一积温带到第四积温带都种植玉米, 种植地带长且分散, 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因此黑龙江省近几年的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将是大、中、小型并举, 背负式、自走式、割晒机、联合收割机配装玉米专用割台籽粒收获多种机型并存。

尽管单行玉米收获机因为收获行数少、生产效率偏低, 而且机具在田间往复行走易压实耕地, 所以市场需求不旺, 将逐渐被淘汰, 但在个别半山区还有一定的市场。

3.3 各地应开发、推广适合不同地区的机型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大, 品种繁多, 在选择和推广玉米收获机时不应搞“一刀切”, 应选择和推广适合本地区的机具。黑龙江省西部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优化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降低沙尘暴的灾害, 需求的是具有秸秆粉碎还田功能的玉米收获机。建有生物发电厂的地区, 应推广完整保留秸秆秸秆的玉米收获机械, 玉米秸秆可用于发电, 增加农民收入。对于黑龙江省机械化程度高的东北部地区, 应推广摘穗, 或直接籽粒收获的机具。畜牧业发达地区要研制、推广和使用玉米摘穗和秸秆切碎、青贮为一体的玉米联合收获机, 在收获玉米穗的同时, 将玉米秸秆切碎青贮用作大牲畜饲料, 既解决了养殖业的优质饲料, 同时培肥了地力, 形成良性循环。

3.4 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玉米收获机发展的永恒主题

目前主流机型是4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2行背负机。随着土地连片作业、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未来3~5年将向6行以上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机型发展。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将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3.5 直收型将是最终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方式为一年一季种植, 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较低, 玉米种植面积大, 为直接脱粒收获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因此采用玉米摘穗并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将是黑龙江玉米机收的最终发展方向。

3.6 穗茎兼收型将是未来几年的攻关重点

黑龙江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大省, 研制、开发具有摘穗、剥皮、果穗装车、茎秆切碎收集并抛送至青饲挂车功能的玉米收获机将是未来几年的攻关重点。

3.7 鲜食玉米收获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鲜食玉米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 鲜玉米穗的食用量将会超过玉米面粉量, 开发适合鲜食玉米收获的玉米收获机将有巨大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 在研究、开发鲜食玉米收获机时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鲜玉米穗在收获时的破碎问题, 二是玉米秸秆切碎及回收问题, 三是收获后的玉米穗保存问题。

4 玉米收获机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

4.1 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应加大对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的行业监管力度, 特别是对农机零配件的质量把关, 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责令限期整改, 对没有使用价值的劣质农机配件由有关部门予以销毁, 彻底消除“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建立长期有效地管理和监督机制, 持之以恒整治、打击假冒伪劣玉米收获机械产品。

要充分发挥技术监督、工商和农机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同时还应发挥质检机构在监督检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各级质量监督、工商管理和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生产厂家的监管, 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源头。对不具备生产能力、粗制滥造的企业采取停业整顿或予以取缔, 扶优制劣, 引导消费。

深入贯彻、执行《农机化促进法》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进一步开展选型与对比试验工作, 对首次进入黑龙江省的外省玉米收获机械产品进行地区适应性试验, 搞好产品质量调查和财政补贴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 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并给予大力推广和推荐进入财政补贴目录, 以此来带动黑龙江省玉米收获机械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补贴制度, 实现“阳光操作”。对进入补贴目录的玉米收获机械建立和完善监管记录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机制, 使玉米收获机械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2 强化服务, 推行标准化生产, 控制“源头”质量

强化服务意识, 积极开展农机标准化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农村宣传农机具选购常识和伪劣农机具的识别, 为农民提供培训, 以此推动玉米收获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深入有关生产企业, 强化标准宣传和贯彻工作, 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定期组织企业进行标准学习, 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4.3 完善机手技术培训, 强化售后服务

调查发现, 玉米收获机的故障和人身伤害事故, 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操作者对机具操作、保养不正确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玉米收获机械属复杂机具, 对机手的技术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生产企业应将产品的“三包”延伸为“四包”, 除了“保修、包换、包退”外, 还应“包培训”。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企业在加强市场销售的同时, 还应加强售后服务的网络和人员素质建设,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完备的售后服务制度。

4.4 强化质量跟踪和可靠性试验

玉米收获机械是比较复杂的机具, 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在用的玉米收获机械进行严格的质量跟踪,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对新投产的玉米收获机按照《玉米机械可靠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可靠性试验, 通过可靠性试验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或作为进入国家补贴目录的前置条件。

4.5 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开发适合省情的玉米收获机械

要实现玉米收获机械水平的提高, 投入是关键。玉米收获机械一次性投入大, 资金回收周期长,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机具投入的积极性。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市场的拉动, 增加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额度, 鼓励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 调动广大农民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的积极性。

应加大对玉米收获机械新产品的经费投入, 鼓励技术创新, 从政策、资源和资金等方面支持农机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联合攻关, 并注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研制生产适合黑龙江省的玉米收获机械。

3.产品科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思路 篇三

关键词:产品科研;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67-02

1 概述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重要过程,研发和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产品能否及时投放市场,并取得积极效益。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要想提高研发和生产的有效性,就要对质量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产品科研和生产过程实际来看,产品科研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应确定明确的管理思路,并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明确产品科研和生产的概念,认真分析产品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为产品科研生产过程提供有力的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

2 产品技术研发等科研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思路分析

“技术开发”是指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不是直接研究某种具体的产品。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故可用于本专业内产品的多个品种、型号,甚至还可跨越专业运用到其他专业的产品中去。比如,“激光技术”的研究开发,可用于机械工业(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以及激光打孔等激光工艺设备),也可用于电子工业的工艺设备、电子产品(如激光检测、激光显微加工、激光音像产品)。所以,“技术开发”是产品设计、工艺规范的技术基础,有多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产品问世。

产品的研制和推广是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物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不断使之品种系列化。比如,将“燃烧新技术”运用到某型内燃机上去(可使油耗降低、减少污染和噪音)就是一种新型内燃机的诞生。显然,前者属技术开发,其成果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后者当然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新产品了,属产品的研制成果;前者是一门新技术,而后者却是一种新产品。仅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其发展为“多品种、多型号”,这就是产品系列化“推广发展”的任务,其本质还是“研制”性质的工作。

从产品技术研发的科研过程来看,要想做好产品科研质量管理,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 根据产品科研实际,树立明确的产品科研质量管理目标

在产品科研过程中,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就要根据产品科研实际,从产品科研的开展入手,树立明确的产品科研质量管理目标,并保证质量管理目标能够贴合实际,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满足产品科研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

2.2 按照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分解整个科研质量管理目标

在产品科研过程中,除了要制定整体质量管理目标之外,为了保证产品科研质量管理取得预期效果,应对整个科研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合理分解,按照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和不同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阶段性质量管理目标,提高质量管理效果。

2.3 认真分析产品科研过程,制定产品科研质量管理措施

除了制定具体的科研质量管理目标之外,要想保证科研质量管理目标得到有效实施,还要制定具体的产品科研质量管理措施,并保证产品科研质量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使产品科研质量管理措施能够实现满足产品科研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3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思路分析

从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来看,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3.1 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想取得质量管理的积极效果,就要和产品研发过程一样,首先,要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保证质量管理能够具有明确的方向指导。其次,要在质量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按照产品生产工序,制定相对具体的工序质量管理目标,保证工序质量管理目标的针对性。最后,要围绕着各级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服务于质量管理目标,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全面控制。

3.2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取得积极效果,仅仅制度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根据产品生产全过程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为产品生产过程服务。首先,应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将其作为核心,并配备质量体系管理人员,做好产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其次,应按照生产工序要求,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使质量管理制度成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依据。再次,应按照ISO9000体系,规范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3.3 完善现有产品工艺流程及规范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是保证产品整体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完整的工艺流程,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才能保证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完善现有产品工艺流程及规范,并优化工艺管理制度,使产品生产过程工艺均在质量体系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发挥工艺管理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产品工艺流程是关系到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做好产品工艺流程的优化工作,才能实现质量管理目标,保证质量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3.4 做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工作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应重点做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明确产品生产过程的重点工序,并设立相应的检验点。对重点工序和重点环节进行全面质量检验,满足质量管理要求。其次,建立产品质量检验体系,配备相应的检验人员。依托完整的质量检验体系,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效果。再次,健全质量检验制度,发挥质量检验制度的有效性。使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成为检验工作的重要依据,满足质量检验需求。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产品科研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科研生产过程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发挥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够实现产品科研生产的有效管理。所以,我们应建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思路,保证产品科研生产的质量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微,陈虹.对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几个重要条款的理解[J].铁道技术监督,2010,(1).

[2] 纪华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如何构建质量管理体系[J].铁道技术监督,2010,(1).

[3] 陆永丽.A质检所电器产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4] 张莉莉.PS公司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项目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5] 侯召欣.六西格玛管理在软包装罐头行业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

4.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 篇四

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而在设备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我方将按照以下检验方案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具体方案如下:

(1)过程控制和检验

①采购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设备材料采购清单采购,主要零部件及材料均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外购部件均选用著名品牌产品。

②所有原材料进货时均要求提供材质报告。

③所有外购件进货时均要求提供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所有材料进厂后,由仓库负责人召集质检部、技术部及车间质检员对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验收不合格办理退货手续。

④设备制造严格按图纸和相关的工艺进行,由车间质检部质检员及技术部现场指导员进行监造。

⑤设备制造过程中各零部件均进行首检,自检,检验合格的投入生产,制造后的单件均由过程检验进行逐个检验,制造质量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进行返修或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⑥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中规定的质量控制点,由车间负责人填写控制点报审表,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及相关人员进行点检,并形成控制点质量检验意见,报项目经理审批处理。

⑦设备整机制造完成后,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车间相关人员进行出厂前的预组装及空载试运转及渗漏试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⑧设备的生产过程各工序严格按规定的表格填写详细的检验数据。⑨出厂前对设备进行预组装。设备的空载运行,主要进行设备在没施加负载状态下进行的整体试压及运行。以上检验由质检部门及技术人员一起组合并验收,并记录检验报告。上述设备组装和空载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出厂。

(2)中间检验

甲方在制造过程中随时派人去制造厂进行中间阶段的考查、抽检、监查进度,我方将在货物具备出厂条件后,提前10天书面通知招标方派人员去制造厂进行预验收,预验收项目包括:

①产品外观检查; ②技术性能检查; ③系统调试检查; ④施工过程文件资料。(3)出厂检验

在净化装置制造完毕后二周内,乙方通知甲方到制造现场进行出厂验收。在甲方检验人员到达乙方制造厂后, 乙方向甲方检验人员提供检验必要的资料(含图纸)二份,检验完成后由乙方向甲方提供检验记录,一式二份。

5.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 篇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提高我县水产品市场竞争力,本县水产养殖单位(个人)郑重承诺自觉遵守如下条款:

一、水产养殖水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等标准,决不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做到定期检测养殖用水水质。

二、养殖场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分开。水产养殖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使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

四、水产养殖生产按照国家有关养殖技术规范要求操作。

五、水产养殖使用的种苗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

六、如实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载养殖种类、种苗来源及生产情况、饲料来源及投喂情况、水质变化等内容。《水产养殖生产记录》保持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七、销售的养殖水产品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仍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决不销售。

八、销售自养水产品附具《产品标签》,注明单位名称、地址,产品种类、规格,出池日期等。

九、使用渔用饲料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鼓励使用配合饲料。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决不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决不使用变质和过期饲料。

十、使用水产养殖用药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

食品鱼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使用药物的养殖水产品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人类食品消费。决不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剂(详见附件一、二)。不将原料药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十一、严格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

害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十二、如实填写《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记载病害发生情况,主

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用量等内容。《水产养殖用药记录》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2年以上。

十三、自行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样检测。

十四、本人(单位)郑重承诺:对因违反上述条款中的任何一条,而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愿意接受处罚和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

十五、承诺书一式二份,XXX农业局和承诺人(单位)各执一份。

监管部门(签章):承诺人(单位)(签章):

6.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六

控 制 措 施

一、组织管理

1、领导措施

县是个农业大县,境内没有大型污染企业,空气质量良好,是生产无公害各类药材的理想境地。近年来中药材是该县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由原来的小面积试种,经过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作用,农民尝到了甜头,现已发展成为大面积种植,根据全球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农业无公害步伐,在县农业局的组织协调下,由对本乡16个行政村10个行政村,11个行政村,共计37个行政村,种植总面积达到2000公顷以上的中药材进行无公害中药材基地认定和无公害中药材认证申报,本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充足,并配有100吨电子磅一台,大型药材采收机一台,分级分类电筛两台,大型仓库两座。多年来为中药材种植户充分的销售起到很大作用。本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上主要依靠县科技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种植户培训技术,指导基地种植户按照无公害中药材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种植,无公害基地涉及到3个乡镇36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领导小组,村委主任任组长,副主任或有经验的老种植户为副组长,已经受益的种植户为主要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农科站具体负责各行政村也成立相应的组织,各乡镇根据需要确定2-3个信誉好、服务周到,严格按照经营法规办事的门市部作为基地农资供应点,农业科技局执法大队,加强对这些门市部的检查监督力度,完善各级规章制度,杜绝劣假农药和高毒、剧毒农药的销售,保证无公害中药材产品的顺利生产,各乡镇或行政村派专人参加省、市组织的无公害中药材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员监督制。

2、技术推广措施

在技术推广上,主要依靠县农科中心、各乡镇农技中心推广站、各村农民技术指导员、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和外聘高级专家。进行讲学,不断加大科技力度,采取分片包村,统一行动,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地种植户进行培训,指导种植户进行无公害中药材种植生产,每村确定一名档案记录员,对投入品的投入,对产品的种植采收,销售情况做好记录保存,做到有据可查。

整个无公害中药材的种植生产,一是在省、市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二是在县农业部门组织协调下。三是在基地种植户的努力进行,千方百计搞好无公害中药材基地的建设和生产。

二、技术管理措施

一是选用优良品种,主要选用回收当年新种优种。

二是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进行科学施肥,以增施底肥为主,尽量施用精制有机肥,追肥为辅,多施氮、磷、钾,补给中微肥,适时喷施叶面肥,不施“三证”不全的化肥。

三、投入品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控制中药材种子的来源,在发展新种户时,种子的购买引进一定要经过技术员或老户的检验认可,方可种植。

二是在化肥、农药的管理和使用上,要选用合作社办公室指定的门市部,符合国家标准和“三证”齐全的化肥和农药,技术上在指导员的指导下统一施药施肥,要注意抓住适期,科学用药,交替用药,不用高毒、剧毒农药和有害的化学物质用药,要掌握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应在采收前30天进行。

新种地基肥用精制有机肥

幼苗期追施含碳高的尿素

中后期追施复合肥

准备收集种子的多用磷钾肥

准备收根的加用叶面喷施块根宝

四、产地保护措施

1、在生产无公害中药材的生产区域内绝不允许有污染的企业上马。

2、禁止使用对无公害中药材基地环境有影响化学制剂、生活垃圾及污水灌溉,有计划地制定各种病虫害防治措施,科学施肥。

3、及时回收田间废弃的农药空瓶,还使用没有完全腐熟的农家肥,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对农田造成污染。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检查,并对所提的意见及时整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五、产品检验措施

7.木材生产作业及产品质量管理 篇七

山场造材质量直接反映林木产品的价值;归楞作业质量直接影响木材运输和木材保管。所以, 必须加强山场造材及归楞作业质量管理, 提高木材生产经济效益。

1.1 山场造材作业的质量要求。

山场造材与贮木场造材不同, 其现场造材条件较差, 给造材质量带来一定难度。首先, 山场造材要保证木材造价为最佳。林业局要依据伐区设计文件, 按月下达原木造材产量、长材比重、经济材比重和产值计划;林场按照林业局计划将指标分解下达到各段队班组, 月末兑现。第二, 合理确定原木长级。原木长级的确定要遵循增加产品价值、便于伐区搬运作业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原则。第三, 加强山场量材设计和造材作业的质量监督检查。量材、造材人员必须是经过林业局培训, 并获得岗位等级证书。第四, 努力改善山场造材条件。造材前, 应将锯口两侧的障碍物清理干净, 并避免偏斜、夹锯, 造成木材劈裂。

1.2 山场原条或原木归楞作业质量要求。

(1) 原条归楞作业质量要求。

原条归楞必须采用机械归楞进行。其归楞质量要求: (1) 楞垛与装车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 m, 楞垛长度一般不超过50 m, 归大楞时不得超过70m;楞间距不小于3m;楞垛坡度不得大于45°; (2) 采用汽车运材时, 归楞数量不超过1000m3时, 原条大头应与运材方向一致;森铁运材或归大楞时, 原条应做到大小头颠倒; (3) 原条归楞作业时要平稳, 木捆上楞后应牢固, 不准耍叉、悬空或打斜; (4) 要做到随集随归, 场内不积压原条, 不影响集材效率;要归顺楞 (先归的后装, 后归的先装) , 满足装车需要; (5) 建账立卡, 检尺准确。

(2) 原木归楞作业质量要求。

原木归楞应按照市场要求进行, 为直接销售创造条件。其归楞质量要求: (1) 分材长、树种、材种和径级进行分级归楞, 不准混归; (2) 楞垛与装车中心线之间距离不小于3m, 楞间距离不小于1.5m, 楞高规定人力归楞2~3m, 机械归楞5~8m, 楞垛坡度不得大于45°; (3) 楞垛应做到一头齐, 且大小头颠倒, 防止归斜楞, 楞间不许有散材; (4) 楞垛底部应设置楞腿, 楞腿木材的最小直径应在20cm以上, 并选用枫桦树种为宜; (5) 要做到随集随归、检尺准确、建立楞卡。

1.3 山楞、中楞半产品质量管理。

山楞、中楞半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山楞、中楞木材管理, 楞场管理, 半产品检验以及质量管理工作检查。

(1) 山楞、中楞木材管理。

(1) 山楞、中楞木材除供商品材生产外,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动用。 (2) 山楞、中楞场木材, 在季节性运材道上的, 必须在解冻前全部运净;在常年运材道上的当年8月末前运完。 (3) 为了防止半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虫害或变色, 在安排归楞时, 东北林区尽量选择落叶松、白桦作为归楞树种, 避免或减少云冷杉和火烧木材归楞。要合理安排装楞顺序, 易起虫害树种比例大的楞垛, 应优先装车;早归的楞垛, 应优先装车。

(2) 山楞、中楞场地管理。

常年楞场四周要留出50m的防火隔离带, 并设专人负责楞场管理工作。要分楞建账立卡, 设立楞牌, 做到到材、运出和结存数量准确无误。山楞、中楞场管理可参照贮木场楞区管理方法执行, 对于贮存时间较长的木材要重点做好防虫害和防火工作。

(3) 半产品木材检验。

(1) 凡是归楞的原条或原木都要进行标号, 原条要标明长级和中央直径;原木只标明小头直径。 (2) 山楞、中楞装车检验必须逐根进行检尺, 逐车开运材小票 (4联单) , 无小票不准运输。装完车后, 运材司机同装车单位进行核对, 确认无误后, 双方在运材小票上签字办理交接手续。 (3) 山楞、中楞场木材检验以运至贮木场复尺数为准, 其误差率规定:原木不超过1%;原条不超过2%;造材长级误差率按根计算不超过±3%。

(4) 山楞、中楞质量管理工作检查。

(1) 检查方法:由林场、林业局和林管局逐级进行。平时检查由林场、林业局按月组织进行。冬运结束后, 半产品下运前, 林管局组织进行1次全面检查, 并在当年8月份对半产品是否运净组织1次抽查。 (2) 检查内容:包括中楞管理、半产品质量、运输管理和木材检验员业务素质。

2 伐区木材装车的质量管理

2.1 装车作业质量要求。

不论是原条装车还是原木和枝丫装车, 都必须保证木材满载、平稳、稳固, 并达到不超长、不超宽、不超高、不漏馅、不超载的要求。

2.2 保证装车作业质量措施。

(1) 对装车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使他们懂得木材物理性质、木材标准、装载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 熟知装车操作技术。

(2) 对装车作业实行监装, 缆索装车或架杆装车的大装车场必须设专职看车员监督装车质量;单集单装的装车场由运材司机承担装车质量监督。

(3) 装车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是装车前, 必须检查汽车、拖车 (或台车) 的转向梁、开闭器等是否灵活、安全可靠, 否则不准进行装车作业;二是装车打底木材应选择粗大、通直、无腐朽的木材, 细长木材挡边, 短小、弯曲的木材装在中间;三是捆木工应根据装车场或楞场现有木材合理搭配装车, 并且保证捆木质量, 使吊起的木材保持平稳, 防止串绳、打斜或脱钩;四是当木材吊到车辆上方后, 看车工要用长钩配合司机调整停放位置, 平稳落下, 防止粗暴作业造成砸车现象;五是木材装汽车时, 应尽量使原条大头朝前, 原木装车可大小头颠倒, 确保装车质量和载量。

(4) 实行三大工序装、运、卸制约合同。用装车时间、装车质量和装车载量制约装车作业, 达到提高装车和运材效率的目的。

3 木材运输质量检查与验收

木材运输质量检查与验收是木材生产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企业内部生产、机电、安技和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木材运输质量管理工作检查与验收, 同时接受上一级 (林管局) 生产、机电局组织的木材运输质量管理工作检查与验收。

3.1 木材汽车运输质量检查内容, 主要包括木材运输生产组织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生产调度质量。

3.2 通过质量检查验收, 总结经验, 找出影响木材运输质量共

性缺陷, 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并帮助受检单位进一步提高木材运输质量。不论是哪一级检查, 检查验收结束后, 都应在全面总结受检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写出质量检查报告, 提出当前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况, 客观评价成绩;存在问题要找准, 并用事实说话;改进意见要中肯、具体, 有针对性, 要重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受检单位要按照质量报告内容逐项落实整改措施, 使木材运输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改进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木材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生产作业的各个程序当中的质量管理和合理生产, 本文主要介绍了木材生产。

8.机电产品生产中质量检测方法 篇八

关键词:检测方法;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1机电生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物理效应检测技术。传统的机电产品检测,主要是各种物理效应的基础上,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纳米技术,超声波,激光等先进技术,检测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目前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激光测距、红外测温、放射性厚度等技术,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成熟的测试设备,大大提高效率的机电产品生产质量检验。机电领域的发展,微型机电产品,集成开发,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需要测量长度从米到微米,要完成这样一个产品质量检验、范围和检测系统的精度非常高,线性光栅测量方式出现在最近几年,可以满足施工需要的机电产品质量检验。

智能化检测技术。计算机的出现,对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结合先进的传感器,就可以组成智能化的系统,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人们根据机电产品检测的需要,将这种智能化系统应用到检测中,通过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能够快速的完成复杂的计算,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想要的结果,近些年集成化、功能化传感器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中,智能化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科技公司,在高精度的PN结测温集成电路等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智能化检测系统,可以快速的完成机电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网络测试系统。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距离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只要使用相应的网络设备,连接到网络,可以沟通,因为网络技术的特点,许多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网络,使企业经理在办公室里,能够看到生产线的情况,近年来的发展数字传感器,传感器输出数字信号,可以为网络测试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构建内部网络,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考试系统,技术人员不是生活,您还可以查看机电产品的生产情况,以满足生产线,如失败,如果技术人员现场不能解决,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其他工程師,分析故障,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因此网络化检测系统的应用,对于生产故障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软检测技术。软检测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方法,随着机电产品加工工艺的发展,产品自身越来越复杂,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无法很好的控制生产中产品的质量,而软检测技术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让这个模型实时运算生产的过程中,如果模型中的数据出现问题,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软检测技术的数学模型建立中,可以采用辨识建模法和有机理建模法,目前已经应用的软检测技术中,大多采用辨识建模方法,在模型运算的过程中,需要实时的采集现场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转变成相应的模型参数,使模型最大程度的接近实际生产。

2.机电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策略

2.1组建开发团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在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往往都是由很多各部门的人员共同协作,组成项目小组或课题小组来进行产品研发。可以采用并行工程的方法,建立由营销、设计、工艺、生产、财务、采购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跨职能产品开发小组,以团队的方式协同工作,使信息利用最大化、资源使用最佳化。在同一团队或不同部门的合作中共享知识和经验,使员工的素质有所提高,凝聚力加强。跨职能的小组工作方式,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把客户不满意的问题落实到前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使开发出的产品达到开发成本低、时间短、质量满意的目的。根据产品开发类型和项目规模来确定跨职能产品开发小组的职能构成。小组组长的选择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他应该具备组织与领导才能、技木管理才能等,特别重要的是协同沟通才能。设计人员一定要参与新产品开发的个过程,参与产品策划、配置与管理。机电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物色一名项目首席工程师,一般是由资深的工程师担任,他对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应非常熟悉,具备较高的技术权威性,品行端正,受人尊敬。首席工程师对项目成员没有行政上的支配权力,但他在项目小组里凭借着自己的威望来统领技术业务。小组成员的招募应以自愿为原则,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富有创造力,熟悉创新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必须熟悉企业的工程技术状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2采用质量功能配置的方法

质量功能配置是一种用户驱动的产品开发方法,即采用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方法调查和分析顾客需求,井采用矩阵图解法将其转换成为产品特征、零部件特征、工艺特征、质量与生产计划等技术需求信息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简单地说,是一种顾客驱动的产品开发方法。它把顾客需求的实现过程分解到产品开发的各个过程和各职能部门中去,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使所设计和制造的产品能真正地满足顾客需求,代表了从被动的、反应式的传统产品开发模型即“设计一试验一调整”到一种主动的、预防式的现代产品开发模型的转变。是系统工程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个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将注意力集中于规划和问题的预防上,而不仅仅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

3机电生产中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机电产品检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检测仪器,每种检测仪器都会有自己的机箱和操作按钮,尤其是一些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只能测量一类或一种参数,使得实际的质量检测中,人员需要携带大量的检测设备,而近些年计算机的出现,很好的打破了这种现象,人们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传感器,可以组成通用的检测仪器,被称之为虚拟检测仪器。这样的检测方式,可以直接将信号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在电脑的显示器上,省去了模拟和数字信号转换的步骤,不在需要方法模拟信号,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而且在测量不同的参数时,只有更换相应的传感器即可,也可以将多个传感器,同时连接到计算机上,对产品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虚拟检测技术的硬件设备只有计算机和传感器,其工作的原理主要依靠软件,而软件的编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功能,由于虚拟检测技术可以与智能化检测技术、网络化检测系统等同时存在,已经成为了未来机电产品质量检测的发展趋势。

结语

促进我国机电领域的发展,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国家在过去生产的机电产品,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市场,降低产品的价格,以获得相应的市场空间,没有足够的重视质量,近年来国际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变得廉价,质量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必须研究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质量,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炎亮.计算机辅助质量设计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4.

9.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九

课程意义

我们都知道,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的,这个规律就是PDCA循环。质量改进是企业质量改进(即PDCA大循环)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自我改善(即PDCA小循环)的过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可能在企业质量改进中独善其身。本次课程将通过具体讲解PDCA循环各阶段,为你揭晓答案。课程对象 中基层管理者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学会以下内容:

Plan—计划实施

Do—实施阶段

10.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

仲山乡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仲山乡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安全方面坚持打基础,下功夫。成立了嘉祥县狼山沙窝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嘉祥县一篮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达300余户。为使农户种植管理有章可循,乡农技站制定了绿色西瓜、绿色西红柿、黄瓜等5个农产品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并定期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具体操作中实行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育苗、施肥、浇水、打药、收获等关键操作都保留原始记录,并由乡农技站人员录入微机存档,便于以后查实。同时,积极申报注册农产品安全标志证书。截止2011年10月,现已注册“沙窝”牌西瓜、“农园蔬”牌西红柿商标,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证为绿色食品,颁发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这些举措为提高我乡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加附加值和开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王厚田 吴学标)

11.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一

1.科学的选择渔药

选择渔药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渔药必须是具有兽药许可证且通过农业部兽药生产GMP认证的正规兽药生产企业生产,且取得产品批准文号和有生产标准的渔药。养殖者在购买渔药时一定要向厂家获取以上证件,千万不要购买“三无”渔药。要根据“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选用渔药,不要购买和使用国家禁用药品,提倡选择使用水产专用药、生物性渔药与渔用生物制品。渔药必须容易分解或降解,产物基本上是无害的或者很容易通过其他动物转换,避免药物在养殖对象的组织中或生产环境中积累。

2.渔药的使用

2.1病害预防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病、虫、敌害生物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为鱼、虾创造良好、稳定的生存环境,增强鱼、虾体质,减少疾病发生。清塘消毒宜选用杀菌力强、药效期短、药物残留小的药物。定期使用有益活菌改良养殖水体,为鱼、虾创造良好稳定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养殖中后期如果池塘底质较差时,选用颗粒状、沉水性活菌产品效果较好,可先用适量粒粒氧全池泼洒进行底部增氧、再用0.5ppm~1.0ppm片状、粒状活菌(菌种为硝化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底部改良,结合使用一些沸石粉高效底改,效果更好。平常不要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多使用大黄、穿心莲、板兰根、黄芩、黄连、鱼腥草等中草药物添加饲料预防疾病,毒副作用小,病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2.2对症下药 无公害养殖发生病害时应对症下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影响水产品质量。 一般来讲,细菌性疾病如赤皮、肠炎、烂鳃、白头白嘴及暴发性鱼病等,应使用杀菌类药物内服加外泼,可选用极具杀菌能力的“强氯精”进行泼洒治疗。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如车轮虫病、中华蚤病、锚头蚤病等,则应选用杀虫类药物,如渔用灭虫药物和菌虫杀手对杀灭寄生虫效果特别显著。真菌病可使用亚甲基蓝或主要成分为中草药的“水霉净”泼洒防治,淡水网箱鱼类、亲鱼用千分之一食盐、千分之一小苏打合剂浸洗10~15 分钟有一定效果。敌百虫、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类虽然较有效控制寄生虫,但本身对鱼类毒性大,加上应用时间长,很多寄生虫对其产生耐药性,不宜使用。为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水产养殖饲料中的药物添加也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素类药物;不得直接使用原料药。

2.3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 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法对防治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方法有全池泼洒、浸浴、內服、挂篓挂袋、注射、局部涂抹和间接投药法等。全池泼洒法必须做到药物充分溶化和泼洒均匀,保证所有个体都接触到药物,泼洒药物应选择晴天上午9时进行,应尽量避免傍晚施药,以防药物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后,腐烂造成水中溶解氧的缺乏,引起池鱼的浮头死亡(该种情况极易造成病鱼中毒死亡的假象)。内服对预防体内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但要防止盲目增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及延长用药时间。

2.4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防止药物残留 水产品上市前,应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要求,避免药物的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12.浅谈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管理 篇十二

为了提高铁道产品质量,减少铁道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强化铁道行业统一化和规范化管理[1],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欧洲铁道工业联盟组织颁发了国际铁道行业标准(简称IRIS标准)。[2]IRIS标准是在ISO9001:2008的基础上,针对铁道行业的特殊要求,增加了铁道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上的特殊要求,并集中体现了铁道行业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企业在引入IRIS标准过程中,重点使用过程方法,分析企业运营中各过程并适当加以管理。

一、质量管理现状

(一)过程方法应用

该企业建立、实施、保持以IRIS标准要求为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是为顾客(内部的或外部的) 提供产品和/ 或服务的一系列的增值活动,过程从输入开始,以输出为结束。该企业把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识别为三大类:顾客导向过程(COP)5 个、支持过程(SP)9 个和管理过程(MP)5 个,共有19 个过程,包括其在整个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顾客导向过程中,C3“产品实现过程”是基本过程或者说是直接过程,其中包括产品实现的策划、生产过程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关键或者特殊过程管理等子过程,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是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二)产品实现主要过程

根据该企业生产的某典型铁道轮对产品,分析该订单产品实现涉及的过程及各过程主要工作内容[3],如下:

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确定产品相关的要求;组织评审确保满足要求,确定是否有工序外包;将评审结果、订单信息反馈、订单处理或修订等内容与顾客进行沟通。

2.产品制造过程设计:组建项目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以顾客要求以、产品特性、公司人员设备配备情况等为输入条件,并组织评审,确保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组织本产品实现过程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经授权人员批准后,产生设计输出,包括:工序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规范、质量控制计划、成品图、资源需求、标识和可追溯性等。

3.采购过程:根据设计输出及库存实际情况,确定采购信息;从合格供货方名录中采购原材料;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输出的要求。

4.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以订单为驱动,制定短期和中期生产计划;识别生产瓶颈,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新产品,执行首件检验活动以验证生产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特性,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技术/ 质量人员对关键/ 特殊过程进行监督控制,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对产品进行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

二、产品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

该企业考虑铁道轮对产品分类较少,各类产品加工工艺基本一致[4],制定了统一的框架式的工艺规程,对其中的操作规范和检验规范单独规定。但该订单工艺中存在如下问题:

1.设计和开发输入不全:由于各工序采用通用的操作规范和检验规范,未考虑不同订单差异性部分的规定。例如,该批订单主材来料为成品尺寸,通用的毛坯主材入厂检验不能充分验证主材质量。

2.设计和开发验证不足:由于该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检验人员在最终工序检测,各工序当班首件确认较为重要,即操作人员、操作工长、检验人员分别检测确认,但该订单中没有明确当班首件操作规范及人员职责,可能会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二)管理方面

体系的运行保持是体系管理的重要环节,体系运行保持是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运用客观公正的方式和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好坏。通过质量稽查、过程审核及最终产品审核等方式对该企业某一订单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体系运行不符合。该企业按照IRIS标准特殊要求,制定了《项目管理控制程序》,规定新产品必须组建多功能项目小组,执行项目管理过程。但实际稽查时发现该新产品订单加工过程中没有实施项目管理过程,反映公司管理体系中项目管理过程没有按照文件规定执行,即公司执行层面不到位,属于一般不符合。

2.沟通管理问题

1)相关方沟通问题

供应商沟通:企业在实现该批订单时,出现主材分批交付但都延期交付情况,最后出现企业派员常驻客户现场催要主材情况,且主材质保书也未能及时与主材一同提供,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产品实现和交付。

顾客沟通:该订单产品交付后,客户提出需要提供中英文版的主材质保书、组装曲线等资料要求,造成向客户提交资料延期情况。反映企业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与交付相关的信息沟通在顾客合同要求中不充分。

2)内部沟通途径问题

该企业运行中主要通过召开周例会、日常协调沟通、职能部门发文等形式。周例会仅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决议事项通过参加会议的负责人传达到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人员没有转达会议决议事项或者传达错误造成办公效率低。此外,该企业使用了OA办公系统,但是人员沟通一般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沟通,文件沟通一般通过QQ、外网邮箱等方式,没有形成一致的内部沟通平台。

(三)人力资源

1.人员配备。该订单生产期间,订单处于不饱和阶段,安排长白班生产,人员基本能够保障生产、检验需求。但该企业设计产能是以两班倒工作方式计算,企业后期必将会出现交货期紧、数量大的订单,则企业必然出现两班生产甚至三班生产情况,那么具备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能力的工作人员将严重不足。

2.培训问题。该企业各岗位人员按照岗位需求进行了培训,经过评定具备独立定岗能力。但是该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对培训的定位不清,不能满足该企业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如企业投产至该订单生产期间,企业专职无损探伤人员只有一名,其余人员未经培训无独立操作能力,大大增加了企业风险。另外,该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用以保持和提升相关人员的资格,不利于该企业人才储备。

三、采取的改进措施及改善建议

(一)技术措施

1.工艺优化。企业在设计和开发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输入条件,如:半光轴和精轴入厂检验不同、铁标/欧标/ 印标/ 美标检验项目和控制范围不一致,建议针对各种类型及产品标准分类规定。此外,由于设计和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验证和确认,所以需要工艺涉及的部门共同评审,并且通过产品实现情况,修订完善工艺。

2.不合格品预防。由于产品性质的特殊性,产品出现废品则质量损失相对较大。针对该企业认知不足导致的产品判废情况,建议成立专项小组收集国内各轮对组装厂家不同产品类型产生不合的情形、产生的原因、控制措施,如通过论文查阅、外请专家、外派学习等途径进行收集。

(二)管理措施

1.执行项目管理。按照IRIS体系项目管理要求,组建以完成订单为目的的多功能小组,确保各相关人员能力和意识能够胜任工作、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实现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交付成果。并重点注重以下两方面:

(a)完善制度:企业统筹规划修订体系文件,修订文件时应确保符合IRIS标准前提下并重点关注体系审核员抽查的重点,精简程序文件,做到:写入文件中的条款要求能落实到实处,确保程序文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b)落实执行:通过绩效指标控制、内审、监督抽检等方式对核查文件落实情况,防止“两张皮”现象。

2.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利用OA系统为基础,大力开发信息平台功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并改进企业内部沟通制度加以约束。最终实现企业各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打造信息沟通平台,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信息的在线查询,最终实现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无纸化”办公。利用信息平台对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不合格品预防、不合格品跟踪、生产计划的调整等功能。

3.使用质量管理工具。企业通过成立项目多功能小组、QC小组等形式,加强使用质量管理工具,有效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如:为预防设备突然停机,可以制定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以减少停机时间、保证生产;对出现的废品进行分析时使用因果图。

(三)人力资源措施

企业应确定和实施一个过程,以识别、获取、保护、应用和评估信息、知识和技术。并以知识管理活动的输出,作为培训策划的输入加以考虑,以此开展的培训活动才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此外,企业应建立一个系统用以保持和提升员工的资格,并重点关注培训的评估。

结束语

该企业按照IRIS管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获取了IRIS体系证书,充分证明了体系运行正常。但是在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中新产品项目管理运行、人力资源配置、技术的优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等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从运行项目管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人力资源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质量管理改进建议,可为企业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及国家对质量的大力宣传,质量管理越来越受企业的认可和重视,而特殊行业则引入更高要求的行业质量体系。通过以某铁道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为例,该企业按照IRIS管理体系进行过程控制,获取了IRIS体系证书,充分证明了体系运行正常。但在产品实现过程的管理中新产品项目管理运行、人力资源配置、技术的优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等工作迫在眉睫。该企业在设计和开发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输入条件,通过产品实现情况,修订完善工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平台;加强使用质量管理工具,有效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一个系统用以保持和提升员工的资格,并重点关注培训的评估。

关键词:质量管理铁道产品产品实现过程,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钱吉奎.铁路运输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IRISRev.02,Inter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Standard Booklet[s].Belgium:UNIFE,2009

[3]王婷.浅谈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管理[J].卓越管理,2011(7):80-81

13.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三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防范质量安全风险,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我省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除食品及相关产品、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外的所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承担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应承担产品设计、原材料进货、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管理责任、保障责任和监督责任。

第四条 法律责任是企业应负责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第五条 企业法人代表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负全面责任。企业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法人代表负首要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 企业法人代表及质量控制体系人员应牢固树立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参加质监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省质监部门统一印制的《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并做好培训记录。

第七条 保障责任是企业应负责确保本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机构、人员、制度、技术、应急救援等保障。

第八条 企业应努力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经费、设备、仪器及技术方面的投入,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九条 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明确其管理职能,履行质量安全否决权,每半年向监管责任单位书面报告一次本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第十条 企业应不断完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例会制度、检查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规章制度。第十一条 企业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前述标准不能满足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性能的,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生产的依据。

第十二条 企业生产的产品除难以附加标识的以外,产品标识应当符合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零部件产品,应当在产品标识、产品包装或者产品说明书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明。

第十三条 企业应负责建立健全风险信息收集、筛查、研制、预警和处置工作机制,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风险评估得出不安全结果的或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监管责任单位,立即停止生产或销售并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 管理责任是企业应负责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执行、人员管理、现场管理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管理责任。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原材料查验制度和进货台账,查验并准确记录供货商的生产经营资格、原材料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合格证明、进货时间、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没有准确的质量合格证明或企业认为重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质量不确定的,应当委托法定质检机构进行验货检验。进货台账和验货检验报告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第十六条 企业应具备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产品生产条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追溯制度,规定各生产环节的质量责任和要求,动态记录原材料质量、生产人员、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工序、生产线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检验等信息,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产品质量动态记录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第十七条 产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生产企业自行出厂检验的,每年将样品送监管责任单位指定的法定质检机构进行一次产品质量比对试验;生产企业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法定质检机构进行出厂检验。企业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省级以上质监部门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书。

第十八条 企业应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出厂销售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购货者及联系方式等,实现产品销售的可追溯。销售台帐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第十九条 企业应建立产品召回及处理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批次、数量、不安全或缺陷项目、向监管责任单位报告时间、停产时间、通知客户数量、销毁或技术处理数量、整改验收单位等情况。产品召回及处理台账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第二十条 监督责任是企业应负责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人员要逐岗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并实施奖惩。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确保岗位人员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实行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管理,细化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逐级签订产品质量安全内控目标责任书。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建立以员工的薪酬与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挂钩为主的奖惩制度,加强每个员工的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的日常记录,严格实行月度、季度、考核并兑现奖惩。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按照质监部门指定的电子软件到监管责任单位全面、准确地建立电子质量档案,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及时向监管责任单位书面报告质量档案更新情况。质量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企业名称及其机构代码、地址、法人代表、分管质量工作的企业负责人、企业质量管理或检验机构名称及其负责人、联系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二)企业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型号;

(三)产品标识、执行标准;

(四)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能力;

(五)企业依据本办法的规定报送相关备案的信息。

第二十四条 各市(州)质监部门应负责对辖区内的建档企业实行监管责任分工,确定具体的监管责任单位。监管责任单位负责将每个监管企业落实到个人,形成具体的责任监管机制。各市(州)质监部门于每年6月底前将责任企业、具体监管部门及监管人汇总后统一报省质监局与省工信委备案。

第二十五条 监管责任单位每年应与责任企业签订《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并报各市(州)质监部门与工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监管责任单位应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主动向社会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公开承诺,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广泛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质监部门应加强与当地工信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监管区域的企业结构分布和规模状况,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细化具体操作措施,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日常巡查和证后监管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承担产品质量出厂检验及监督检查的法定质检机构应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质检机构与检验人员对检验报告负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监管责任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监管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巡查中主要查验以下内容:

(一)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台账及质量查验把关情况;

(二)企业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

(三)生产条件的完善情况;

(四)出厂检验和比对试验情况;

(五)缺陷产品的召回及处理情况;

(六)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整改情况;

(七)质量承诺履行情况;

(八)其他需要巡查的情况。

第三十条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管责任单位应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构成质量违法行为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查处。

第三十一条 对不执行本办法第六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或执行不到位的企业,监管责任单位要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依法严肃处理。

第三十二条 省质监部门安排有关法定质检机构对重点产品实行监督抽查或定期监督检验。产品检验不合格的,由省质监部门委托市、县质监部门组织整改以及对整改后的产品质量进行回访复查。对连续两次以上检验不合格或发生一起以上重大质量违法行为的,应依法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十三条 质监部门接到企业质量违法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通知监管责任单位核实处理,处理结果报上级质监部门备案。

第三十四条 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应严格保守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不得利用职权敲诈勒索,索取好处。凡因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构成违法违纪的,根据管理权限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查处。

第三十五条 各市(州)质监部门应依法组织对各监管责任单位的考核,考核情况于每年11月底前汇总上报省质监局和省工信委。

第三十六条 省质监局与省工信委不定期组织与督查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每年年底按照省政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印发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细则》相关内容组织考核。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14.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四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编制:丁维成

2014年12月25日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一、质量管理准备情况

我公司人员认真对新版质量手册文件及其它相关文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使大家改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心,充分认识了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各员工的质量职责和分工范围。

二、质量体系运行中产品质量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公司为顾客生产了5批产品100余万件。根据对生产、检验和顾客反馈意见进行分析,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交付不良率0PPM;顾客满意度100分;目标达成率100%;内部产品加工合格率达到98.3%。

1、供应商2014年度该品种所用物料没有新供应商增加,原供应商供货质量稳定,供货及时,且部分供货商,给我公司配备了足够的库存。通过对供应商的考核,使进货物资的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在生产工序检验中严格按照程序文件和检验规程的要求执行,坚持自检巡检和专检,这样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避免产品工序的不达标现象发生。从客户反馈及信任度来看。我公司的产品质量,客户较为满意。

3、产品质量一次交检合格率100%的完成情况:

根据统计近几个月的相关资料,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为100%,完成了目标。

4.还有部门质量目标:通过《目标检验表》中反馈,公司整体目标同比上年有较大的提升,目标完成较好。

三、质量体系运行遇到的几个问题

从产品存在的问题看,有以下需要改进的方面:

1、员工对质量体系有了一定理解,但对工作中的改善,参与的员工很少。现须增加员工企业文化教育,让员工及管理更上一层台阶。对于加工过程的改善,让全员参与,共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加工成本”为目的。

2、检验员在巡检中要更加严格把关,不符合的生产工序坚决要彻底达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开始。

3、部分员工技能还比较单一,公司应全方位培养员工,让员工成为“多能手:。

4、新的一年要继续加强质量管理,使我公司的产品得到顾客的满意。由于近几年行业发展速度飞快,今年又面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同行业市场

竞争激烈,为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公司必须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这也是我们的首要问题,除原材料问题外,更主要的是要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全体员工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尤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综上所述,公司虽然生产任务不均衡,有时交货期短,生产安排紧张,但产品质量始终比较稳定,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在今后的生产中,技术部及操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为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尽职尽责

四、结论

从产品质量反映出,我部门的质量体系基本上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不但符合企业的实际,而且也是适宜的、有效的。

15.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五

第一条为了规范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续处理工作,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组织实施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以下简称国抽)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续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以下简称国抽后处理),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抽结果,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依法采取通报、责令整改、复查、公告、行政处罚、移送等行政措施的活动。

第四条质检总局负责指导监督国抽后处理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或委托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生产企业的国抽后处理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委托开展的国抽后处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按要求向质检总局报送工作情况。省级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负责具体实施国抽后处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国抽后处理工作应当依法开展,涉及行政处罚的,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的相关规定。

第二章工作内容和程序

第六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接到国抽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开展国抽后处理,需要委托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体实施的,应使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情况通知单》(附件1)进行转办。

负责实施国抽后处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后处理部门)应当在收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情况通知单》、国抽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实施国抽后处理。

第七条后处理部门应当向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下达《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附件2),责令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限期改正。

第八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收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和后处理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方案,按以下要求在3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后处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

(一)自收到国抽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之日起,至整改复查合格前,停止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二)在本单位通报监督抽查有关情况,查明产品不合格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三)对库存不合格产品及检验机构退回的不合格样品进行全面清理,并妥善保管,等待后处理部门依法处置;对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处理,主动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并向后处理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四)对只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并向后处理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五)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产品质量分析会。

(六)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整改复查。

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销售的,或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生产且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以外,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整改。

第九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向后处理部门申请延期复查,延期不得超过30日。

第十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确因不能正常生产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应当提供有效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正常生产该类产品时,按要求进行整改并申请复查。企业在整改复查合格前,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第十一条后处理部门应当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组织开展整改复查。整改复查包括复查检验和现场检查。

后处理部门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和复查检验。原监督抽查产品已停产的,可抽取同类产品进行复查检验。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承担。企业对复查检验结果有异议的按照监督抽查异议复检相关规定处理。后处理部门应在接到检验机构的复查检验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向受检生产企业发出检验报告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结果通知单》,也可以委托检验机构告知。

对产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或者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对现场检查情况予以记录。

对实施现场检查的企业,现场检查通过且复查检验合格的,方可视为企业整改复查合格。

第十二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逾期不改正情形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社会公告。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的;

(二)整改期满后,未按时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出延期申请的;

(三)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并未落实整改措施,或者产品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四)其它应当公告的情形。

第十三条对逾期不改正的企业公告后,后处理部门应当组织进行强制复查。

经复查仍不合格的,后处理部门应当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应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许可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十四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接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企业拒检认定表》(附件3) 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需要委托下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体实施的,应使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拒检企业处理通知单》(附件4)进行转办。

后处理部门应当在收到《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拒检企业处理通知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且需要进行执法查处的,有管辖权的执法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查处期间,不停止对企业整改情况的复查。

(一)监督抽查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

(二)逾期不改正且公告后复查仍不合格的;

(三)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仍不合格,需要依法吊销证书的;

(四)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第十六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问题属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后处理部门应当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在同一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后处理工作由两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完成,由企业注册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企业实际经营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转交相关材料,实际经营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现场检查、产品质量复查等工作,注册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后处理结果的汇总、上报工作。

第十八条承担国抽任务的检验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后处理部门开展国抽后处理工作。

第十九条对国抽发现存在区域性问题、严重质量问题或者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组织约谈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约谈企业应通报存在的质量问题,告知整改的内容、要求和期限,要求企业落实整改措施,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第二十条对国抽发现产品存在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后处理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检验机构,组织相关企业召开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分析质量问题,督促企业整改。

第二十一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国抽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和拒检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二十二条后处理部门应建立国抽后处理工作档案。档案材料应包括监督抽查检验结果通知单、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企业拒检认定表、责令整改通知书、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情况现场检查记录、复查检验报告及结果通知单等。

第三章工作纪律

第二十三条质检总局负责对国抽后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后处理工作情况。

第二十四条后处理部门应当依法、公正地开展国抽后处理工作。不得以国抽后处理工作为由向行政相对人乱收费。

第二十五条后处理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秉公执法。后处理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由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开展的地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后处理工作,可以参照本规定实施。

第二十七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由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16.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六

关键词:现代企业;国有农场;安全生产;问题;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2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8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我国各地农场在最近几年纷纷提高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总结出了与自身生产特点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当地的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农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农场的安全生产质量直接决定了粮食等农产品的安全性,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但受限于农场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等各种原因,使得农场安全生产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个别农场生产者仍存在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体系,对农机安全的管理也存在很多缺陷,为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还有部分农场生产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削减了很多必要的成本投入,大量使用高残留、高毒素的速效农药(膨大剂、催熟剂等铺助产品)。为了尽早销售,在施药后还没过间隔期就仓促上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对于大部分国有农场而言,虽然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缺少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其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时往往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

另外,由于农场现在管理的双重性(企业承担许多的社会职能如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医疗等),无任何行政执法权力和财政资金。很多国有农场的生产和检测设备缺失或者更新换代较慢,安全生产和安全检测技术都较为落后,难以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要求。农产品监督体制尚不健全,对粮食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检测不严格,使得很多未达标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

2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对于国有农场而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工作的落实情况,还取决于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领导班子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决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农场安全管理质量。为此,国有农场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培训,深化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解,引起领导班子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使农场领导班子真正领会和贯彻农垦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安全生产精神,严格遵循农垦总局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责任。

2.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从源头预防和避免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有农场必须要通过与生产者签订安全责任书来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农场的安全生产。农场要做好农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农机操作手和驾驶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制,认真落实年检审查工作,对于不合要求的农机,要勒令生产者及时调整,消除农机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外籍作业拖拉机,要落实好登记、造册工作,实现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减少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农场要加强与其他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可以通过与公安、安检等部门配合执法来加强农场安全生产管理和自身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加强与各部门协作配合

建立完善的农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仅要靠农场内部的重视和努力,还需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监督部门、土管部门、司法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共监、共管、共治的管理体系。这种综合而全面的管理体系是农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巨大推力,对保证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国有农场可以得到更多财政、设备上的支持,能够有效解决国有农场无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或者更新较慢、技术落后的问题,从源头避免和减少了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帮助农场实现安全生产、高效生产。

2.4 加强安全生产整治工作

为了消除日常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农场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整治工作,从广、实、细三方面落实好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其中,“广”是指安全监督的氛围要广,做好农机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专项整治。确保农场安全监督没有出现遗漏,全方位消除农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实”是指在安全整治中,要真实的记录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整治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认真的梳理总结,并如实的建档记录,然后再逐依要求整顿。“细”则是指农场根据日常安全整治情况和相关整治方案的要求,对各项相关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并将各项工作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便于日后的验收和追查。

2.5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农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质量,农场要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产品及粮食安全监督体系,实现对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农场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体形式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使生产者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农场要积极引入和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普及有机农产品和绿色产品的安全生产知识,引导生产者以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为目标,提高生产者整体安全意识和生产能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高粮食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要求对农产品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以确保所有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都是安全可靠的。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安全生产都是其立足和发展的保证。必须直面当前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农机安全、设备更新、日常整治、产品监控几方面入手,推动农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17.2015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篇十七

第1篇:新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中国XX研究所和xX公司色织厂共同研制的新产品——防静电仿毛华达呢,已试生产出。织物的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标准,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工业标准和《静电安全指南》所列举的性能指标。下面就试制中的质量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质量管理体系

XX公司色织厂生产系统有纺纱、染纱、准备、织造、整理等主要车间。从纺纱到成品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生产线,多年来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今年为100%出口。2015年出口合格率为XX%,2015年1-6月份出口合格率为95%,比去年同期增长6.01%。多年来,从生产和质量管理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公司有一套与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职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200人,占全公司在职人数的13.3%,由厂长和工程师主抓质量工作。质量检查科具体负责各车间的产品质量,各生产车间的关键环节均设有质量检查网点。同时,由质量检查科派出人员专职监督和抽查,实行三级检验,并在原传统的管理基础上吸取了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把质量工作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同时建立了百分考核制,并在中层科室和车间干部中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学习班。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为对以后的试产提供依据,公司从原料、原纱一进厂就进行化验、测试,同时为严格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了《防静电新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在新产品试制中,全厂充分发挥车间和[[职能科室]]的配合作用和各检测网点的把关作用,同时广泛宣传防静电新产品的意义,启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预测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为了及时了解到新产品的质量情况,XX纺织科学研究所XX总工程师亲访用户,及时把质量信息反馈给色织厂。

三、质量水平分析

(一)下机质量及入库质量(略)

(二)物理指标(略)

(三)染色牢度(略)

(四)防静电性能指标(略)

上述情况说明,本产品的主要指标达到了纺织工业部的标准,防静电性能指标明显优于日本同类产品,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能。因此,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试制是成功的,水平是先进的。

四、问题和方向

防静电仿毛华达呢的试制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初试时由于批量较小,受加工条件和经验的限制,在后整理加工中出现了一些色差,使制成品并不十分完荚,没有百分之百的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此问题已找到解决的办法。今后工作重点是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加大对产品的结构、性能方面的研究,增加[[产品功能]]使之更适应市场需求。XX公司

XXXX年X月X日

第2篇:下半年惠阳区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按全的监督抽查计划,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08年下半年,我局对全区机电、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5大类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现将抽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半年,共对全区130家(次)企业生产的5大类28个品种280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从检查结果显示,合格262批次,不合格18批次,批次合格率94%,比上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全区整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1、从图表看,全区5大类产品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机电产品、建材产品、化工和轻工产品批次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严格抓好油漆涂料、家具、服装等十类重点产品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寓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帮助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使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3、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致力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开展普查登记、专项整治、巡查和帮扶等工作,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取得卓有的成效,食品产品质量趋于稳定,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不断提高。

二、质量状况分析

(一)机电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机电类产品18批次,经检验合格17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4、4%,较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了5、6个百分点,质量状况仍保持在较高不平。除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外,其余电子节能灯、脉冲点焊机、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总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二)建材产品

下半年,抽查建材类产品27批次,经检验合格2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比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3、8个百分点。

1、抽查水泥6批次、水泥砖、红砖5批次、人造板8批次、石灰粉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

2、建筑门窗6批次、其中1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3、3%,建筑门窗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抗拉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3、虽然建材产品总体批次合格率较高,但因水泥砖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建筑门窗生产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保持还须在日后的监管工作中不断加强,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化工产品

半年来共抽查化工类产品39批次,经检验合格3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8%。其中三氯化铁1批次,合格1批次,油漆涂料38批次,合格36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超出国家标准,原因是稀释剂配比过多,导致不合格。在抽查的内墙涂料中没有发现游离甲醛、铅镉等重金属超标,油漆中铅、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化工产品产品总体质量状况稳定。

(四)轻工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轻工产品95批次,经检验合格9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7%,与上半年批次合格率相当,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

1、抽查了压克力板、劳保手套、电话机、电子计算器、家具、面巾纸等6类轻工产品共30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批次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抽查了鞋、手袋共59批次,经检验合格55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鞋剥离强度、成型底鞋跟硬度,手袋摩擦色牢度和产品标识不规范。

(五)食品产品 下半年,共监督抽查食品类产品101批次,合格91批次,不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0%。

1、食品包装容器、雪糕和米、面、豆制品批次合格率为100%,非酒精液体饮料(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月饼的批次合格率分别是88、2%、84、6%。从抽查结果看,总体抽样批次合格率稳定。本次抽查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地卫生环境较差,工人在包装食品时不讲究卫生;灌装非酒精液体饮料时臭氧浓度太低,或臭氧装置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未能完全达到杀菌要求;瓶和盖在灌装前进行清洗时消毒不彻底或清洗不干净,包装桶与盖不密封或不匹配或使用回收盖,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第二次污染。

2、本次抽查没有发现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不合格等严重质量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对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对于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扶优扶强;对本次定期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并按时对其进复查。

(三)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拒不整改的,将移送稽查处理,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

(四)继续加大对产品质量状况不稳定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对食品中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以及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行为进行监督。

(五)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生产企业质量分析会,引导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严格市场准入,帮助企业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六)对须获得“QS”许可而未获得“QS”许可的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申请“QS”;对于已获得“QS”许可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条件差、隐患大的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要按照“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采取巡查、回访、年审、抽查、召回等措施加强监管,并通过帮扶引导,使其逐步具备生产条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七)进一步抓好“质量兴企”、“质量兴区”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树立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帮助企业总结经验,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特别要从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及ISO9000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培育工作,鼓励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和惠州名优产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第3篇:2015年上半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市质监局:

上半年,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总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箫笛名城、新型工业重镇、黔东经济发展极”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5—2020)》、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5-2020年)全面推进质量兴省工作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仁市全面推进质量兴市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铜府发〔2015〕19号)文件精神,认真履行质监职能,扎实开展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现将上半年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产品方面 目前,全县共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小作坊)56家,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建筑模板、水泥、肥料、烧结砖、眼镜和硫酸、棉絮制品、冶金、混凝土输水管、透水砖、家私、塑胶管等,其中属于工业产品许可证产品目录内的生产企业7家,现获证企业7家。

上半年,我县共完成8类11家企业16个批次产品的抽样工作,合格11个批次产品,不合格3个批次产品,2个批次产品正在检验中,合格率79%,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二)食品安全方面

目前,我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59家,涉及的产品主要为白酒、大米、植物油、豆腐、面条、糕点、酱腌菜、米粉、酱油及醋、饮用水、肉制品和雪菜等,其中获证企业10家,生产许可证11张。

上半年,共抽取县内46家企业及小作坊产品抽检样品76批次,其中合格72批次,其中包括两个委托检验样品,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为95%。

(三)特种设备监察方面

截止6月25日,全县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家,特种设备总数205台,比2015年增加17台,增长8、3%。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

(四)计量工作

1.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上半年,省市县计量检定机构共对我县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284台件,检定率95% 2.计量管理工作。

一是民生计量工作。积极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整治行动和金银首饰计量专项整治。共免费检定集贸市场106台计量器具,并对6家金银首饰销售店进行了计量检查,在集贸市场现场查获5台(件)作弊计量器具,责令整改计量器具12台(件),责令整改2家。

二是能源计量工作。加大对纳入万家用能企业和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工作,并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共同推进节能降耗能源计量工作责任书》,按照市局文件要求,制定玉屏县万家企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实施方案,将贵州科特林水泥有限公司确定为今年首批审查企业。

(五)标准化工作

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按照《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一是积极申报玉屏油茶地理标志标志产品。二是积极配合省林科院加快制定《贵州省油茶生产与加工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箫笛》国家标准申报工作。从制定的原因和目的、制定的优势、制定关键控制点、制定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四个方面编制了《箫笛》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并已提交申报申请书。

(六)执法打假

半年来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6个,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个,简易程序4个,涉及食品、计量器具和组织机构代码方面。

(七)产品质量投诉

截止6月25日,共受理质量投诉1起,已责令整改完毕。

三、产品抽查结果及分析

(一)抽查情况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业产品方面。主要不合格产品为混凝土模板胶合板、装配眼镜、预拌混凝土,不合格项分别为顺纹、柱镜轴位偏差、坍落度,经分析不合格原因:一是企业未对生产工艺进行严格把关,标准不熟,质量意识不强;二是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三是没有按照标准生产。食品安全方面。从抽样结果来看此次抽样不合格产品为白酒,白酒不合格原因为甜蜜

素和糖精钠超标,主要是由于小作坊生产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不够、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执行标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白酒中非法使用甜蜜素、糖精钠,主要原因是为降低成本和调节产品口感。特种设备监察方面。主要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许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监察机构和检验机构的意见仅是塘塞、被动消极地应付检查,没有作好特种设备至关重要的后续管理;未办理安装告知手续、未经检验使用或者超检验周期使用、未办理特种设备使用证、未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部分操作人员特种设备作业证或者未挂证上岗和设备安全附件超检验周期使用或者未经检验使用等违法现象。计量方面。主要存在计量器具检定的自觉性不强,检定率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计量器具的使用者对计量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计量意识不强;标准化方面。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动难度大,主要是企业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农民的传统生产习惯惯性大;标准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标准备案和标准登记工作开展力度小,主要是企业自觉性不高,标准化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等原因;行政执法方面。主要是食品生产企业滥用添加剂,组织机构代码方面主要是超期未换证问题。

三、改进措施

一是继续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困难,加大宣贯《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法制意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特别是小作坊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是加大查处力度和积极开展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对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针对抽查反映出的质量问题,结合本辖区实际,通过举办产品质量分析会、不合格厂长经理培训班或进行重点约谈等方式,严格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把质量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是以服务指导企业为主,帮助企业消除隐患,坚持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规范、在规范中消除隐患;对拒不整改的企业报县政府和县安委会或县食安委,提请县安委会或县食安委挂牌督办,坚决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第4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体系在我公司有效稳定运行以来,我公司严抓管理,更加规范细分了各部门的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了“岗位落实、责任到位、权限确保、接口明确”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依据、结果有考核”。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也使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我公司始终按质量手册要求进行了规范操作。首先,从源头的原材料质量入手,对进厂的原材料严格把关,以化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的各生产班组做到了进行自检、自查、自纠。检验人员和生产班长对产品进行巡检和自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保证了不合格的产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产品检验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检验规程,实现产品质量层层把关,各工序开展的自检、互检、巡检三检查制度,对产品进行首检、初检、终检等检验手段使公司的产品质量在我公司的监控之下,使我公司的产品检验合格率超过95%以上。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践质量体系对我公司的产品质量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就某些方面,我们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认真贯彻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按照公司的质量方针运行,继续学习质量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文件工作,把我公司的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把我公司的产品质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第5篇: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2015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一、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一)抽查结果。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原因分析。

1、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特别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习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2、产品抽查合格率上升原因分析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政府“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鄂质监监函[2015]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一)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二)原因分析。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15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习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情况表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特别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 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改进,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措施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政府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第6篇: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

XX~XX年,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全市各市、县、分局及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坚持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相结合,加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严格药品抽验程序,以最小的抽验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抽验效能。按照省局下达的任务,对全市范围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样,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为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市XX~XX药品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药品抽验完成情况

XX~XX年总计抽验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2620批。其中不合格药品277批,抽验不合格率10、6%。其中计划性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铁力市抽验药品496批,不合格药品66批,不合格率13、3%。嘉荫县抽验药品183批,不合格药品24批,不合格率13、1%。一分局抽验药品172批,不合格药品31批,不合格率18、0%。二分局抽验药品380批,不合格药品26批,不合格率6、8%。三分局抽验药品182批,不合格药品41批,不合格率22、5%。稽查队抽验药品388批,不合格药品56批,不合格率14、4%。药检所抽验药品818批,不合格药品33批,不合格率4、0%。药品抽验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三分局>一分局>稽查队>铁力市>嘉荫县>二分局>药检所

(一)计划抽验

三年共完成计划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按抽验单位分类:

1、从生产单位抽验2批,不合格率为0、2、从经营单位抽验1330批,不合格药品48批,不合格率为3、6%。

3、从使用单位抽验880批,不合格药品36批,不合格率为4、1%。按药品分类:

1、抽验化学药品648批,不合格率为0、2、抽验抗生素药品274批,不合格率为0、3、抽验生化药品9批,不合格率为0、4、抽验中成药708批,不合格药品35批,不合格率为4、9%。

5、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571批,不合格药品49批,不合格率8、6%。

(二)日常监督抽验

三年共完成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按抽验单位分类:

1、从生产单位抽验37批,不合药品8批,不合格率为21、6%。

2、经营单位抽验192批,不合药品76批,不合格率为39、6%。

3、从使用单位抽验181批,不合格药品109批,不合格率为60、2%。按药品分类:

1、抽验化学药品81批,不合药品15批,不合格率为18、5%。

2、抽验抗生素药品24批,不合药品3批,不合格率为12、5%。

3、抽验生化药品2批,不合格率为0、4、抽验中成药115批,不合格药品37批,不合格率为32、2%。

5、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188批,不合格药品138批,不合格率73、4%。

二、药品抽验质量分析

(一)计划抽验质量分析 以抽验单位分类:

使用单位不合格率为4、1%,经营单位不合格率为3、6%,生产单位不合格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生产单位 以药品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率8、6%。中成药不合格率为4、9%、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不合格率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化学药品、生化药品

(二)日常监督抽验质量分析 以抽样单位分类:

使用单位不合格率为60、2%,经营单位不合格率为39、6%,生产单位不合格率为21、6%。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生产单位 以药品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率为73、4%,中成药不合格率32、2%,化学药品不合格率为18、5%、抗生素不合格率为12、5%、生化药品不合格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

从三年的药品抽验结果来看,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的结果和生产企业仪器设备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药品经营企业中批发企业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较高,也是因为通过gsp认证,企业的质量观念逐渐增强,药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而个体药店的药品抽验不合格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店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专业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不强所致。

医疗机构中的药品不合格率较高,也主要集中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主要原因为医疗机构中的中药专业人员偏少,业务能力差,把关不严造成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所有的涉药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中药专业人才紧缺,人员素质偏低,中药鉴别力量薄弱是导致中药饮片假劣药频发的主要因素。二是基层单位对药品外包装识别能力较差,形成一种只注重进货渠道,不问药品质量的现象严重。三是药品购进储存保管不能按照药品性能进行阴凉、冷藏保管。达不到要求,无温控养护设备。

三、假劣药品情况分析

1、县及县级以下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假劣药品依然较多。

2、中药饮片假劣药品明显超过其它药品。

3、炮制不合格及贮存变质不合格率较高。

4、边远山区、村、屯、个体诊所化学药品、抗生素假劣药多于一般药品。

5、名优厂家生产的名牌药品假冒多于普通厂家生产的药品。

6、常用畅销药品多于滞销药品。

7、非药品冒充药品,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现象在乡以下诊所(林场卫生所)多见。

四、防止假劣药发生的措施

1.加强调研工作,深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了解该企业基本情况,掌握薄弱环节,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针对我市中药饮片假劣药高发及中药专业人才不足等特点,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方式有集中培训,现场实物教学等,义务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各企业专业素质。

3、建立常用药品、正品、伪品实物档案,为鉴别药品的真伪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五、今后药品抽验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对三年来我市药品质量情况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抽验,以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

1、应以边远山区、村、屯、个体诊所(林场卫生所)为重点抽验对象。这些单位化学药品、抗生素假劣药多于一般药品。

2、应以条件较差的个体药店(尤其是经营中药饮片的)和个体中医诊所为重点抽验对象。这些单位是假劣中药饮片的高发区。

3、对中成药,特别是降糖类、调血脂类、补肾壮阳类进行重点抽验,以防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化学药。

4、充分利用好药品快检箱来进行药品快速鉴别筛查工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检验成本。

上一篇:学习雷锋树立新风下一篇:个人自检自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