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2024-11-19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共19篇)

1.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一

《追风筝的人》更多的描述了人性的懦弱、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赎罪。

哈桑这个拥有兔唇的男孩,对阿米尔绝对的忠心耿耿,伺候着阿米尔的生活起居,为他受伤,为他撒谎……他一直当阿米尔为朋友,而阿米尔只不过拿他当无人陪伴时的消遣工具,他看哈桑出丑,嘲笑哈桑的无知,善良。骗他,拿他取乐,只因为阿米尔是少爷,哈桑是仆人,社会地位、金钱的地位不同,朋友只是一个名词。而哈桑就是这样,他真是纯洁的该死,跟他在一起,你永远觉得自己是个骗子。他追随着他,追随着那一份友谊,那一份忠诚。

每每拿起书本,心跟着阿米尔和哈桑的命运跌宕起伏,自己很感性,替哈桑感到心痛,替阿米尔感到可怜。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那只风筝或许是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梦想……而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勇敢的追。

2.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二

故事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喀布尔, 一个富人家少年阿米加与家中佣人儿子哈桑的真挚情谊, 而后79年苏军进入阿富汗, 富人少年随同父亲经巴基斯坦逃到美国而后在美国成为作家。某一天收到一个叔叔的来信, 恳请他能到巴基斯坦一趟, 在垂危的叔叔身边, 阿米加读到了哈桑的来信, 叔叔告知哈桑的生活哈桑的婚姻, 更告知了哈桑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而今为了看管阿米加留下的房产, 夫妻两人被塔利班拉到市集上打死, 儿子成了孤儿。悲伤的阿米加冒险回到喀布尔, 寻找到哈桑留下的孤儿并冒死把他带出阿富汗, 并最终把他带到美国这一象征民主自由的国度, 孤儿索拉受到严重的创伤, 忧郁孤独, 直到有一天在草坪上被阿米加的风筝唤起。

风筝是阿米加少年时和哈桑在喀布尔街头最喜欢的游戏, 然而塔利班上台后这也被禁止了, 禁止的原因不明。看新闻, 获悉塔利班在巴阿边境地区发布命令, 禁止女孩上学, 更是有几个上学的女孩子遭遇泼硫酸的袭击。我无法理解塔利班的很多行为, 比如强迫所有男人留大胡子, 把巴米杨大佛的佛像给炸掉。

从电影中我试图去理解一点点。阿米加少年的时候,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父亲在阿富汗也喝酒, 阿米加问父亲, 这个跟毛拉说的不一样, 就像是犯罪, 有独立精神的父亲则说喝酒不算是犯罪, 人世间最大的罪孽是偷盗, 比如偷了别人的东西, 就剥夺了别人的权利, 杀死了一个男人, 就是偷盗了这个男人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权利。在有独立精神的父亲那里, 宣扬伊斯兰的毛拉是怪物, 只知道告诉人民要保持灵魂的纯洁, 而作为宣扬无阶级的共产主义也是怪物, 因为共产主义宣扬人没有灵魂。

宣扬没有灵魂的共产主义苏联攻进了阿富汗, 时间是1979年。作为知识份子的父亲带着阿米加要逃到巴基斯坦, 一路上混在一帮乱民当中, 走到一个关卡时, 一个苏军士兵查护照, 查完了就说要单独跟里面的一个年轻女子单独相处半小时。女子的丈夫哭着哀求, 希望他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妻儿。知识分子的父亲站起来大声责问苏联士兵有没有羞耻感, 被称为没有灵魂的苏联战士则说战争已经让他没有了羞耻感。父亲要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来唤醒人的良知, 好在安拉没有让他用鲜血来洗刷同为人类要行使的暴行。然而就在父亲冒死站出的同时, 小小的阿米加居然伸出小手想拉住父亲让其不要多管闲事。

懂得明哲报身的阿米加来到了号称最讲究人权的美国, 过着优裕的生活, 继续追寻着当作家的梦想, 彷佛喀布尔不在他的经历中出现。只有老父亲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当发现给自己做医疗检查的医生居然来自俄罗斯时, 毫不客气地推开了他。可是命运是需要阿米加再次去了解他的祖国, 虽然他只想过好自己的优裕生活, 老婆孩子热炕头, 可是当年那个为他在喀布尔追风筝的兄弟在召唤着他去了解着他的祖国。

终于他再次踏进了阿富汗, 这个被塔利班控制的国度, 却发现到处都是杀戮, 人们不再友善, 连留不留胡子都没有了自由, 因为塔利班讲留胡子是遵从伊斯兰教的标志。阿米加看到了挂在树上被绞死的人, 孤儿院里缺胳膊少腿的孤儿, 还看到了一个在体育场里公开的审判。两个据说因为通奸被抓来的男女在体育场被塔利班以主的名义进行审判, 然后又以主的名义当场用石头轧死。记得圣经中有一章, 说是有一帮子人抓住了一个通奸的女子, 送到耶稣那里, 说是要依律以石头轧死, 耶稣说谁如果没有犯过错谁就可以向通奸的女子扔石头, 结果没有人能扔石头, 所有的人都犯过错。耶稣走到女子旁边跟她讲, 我没有犯过错, 但是我宽恕你。然而塔利班呢, 他们有犯过错吗?他们是没有犯过错的吗?谁赋予了他们审判执行的权力?

阿米加找到了哈桑的孩子, 哈桑的孩子索拉被少年时老是欺负他们的另一个大孩子乌里夫收留, 当阿米加告诉已经成为塔利班大官的乌里夫他要收留索拉并把他带到美国时,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乌里夫责问阿米加为阿富汗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为什么不呆在自己的国家服务自己的人民, 也许一心只想过好自己体面尊严日子, 一心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阿米加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乌里夫告诉他, 塔利班解放统一了阿富汗, 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苏联侵略者。他们赶走了共产主义侵略者, 有功于这个国家和人民, 但是他们带来了是更严格的毛拉, 这个是否是喀布尔人民所想要的呢?

以前跟在美国读书的一位友人一谈到诸如主权与人权, 内部自决与外来干预, 付出与回报, 国家的意义与核心等问题, 没有哪一次不争论。友人无疑是接受西方文化观点, 主张尊重最基本的人权, 如果这个国家无法保证自己人民的幸福, 统治者胡作非为, 就如同萨达姆一样凡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的, 这样的领导者是否该由美英领导的联军来把他干掉呢?按照中国政府的观点, 应该由伊拉克人民自行决定, 如民主选举或是武装推翻, 外来势力不得干涉。如在阿富汗这个国家, 我们反对苏联入侵, 支持塔利班抗击苏联侵略, 可是在后面我们又如何又要反对西方军队攻打塔利班, 成立以西方系统为核心的新政府。友人会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指标来衡量, 有一个普遍的人类法则需要尊重, 比如尊重生命, 善待同类, 给与自由与民主, 统治者的最大义务和工作是保证百姓能像阿米加一样过着优裕安全的小生活, 能尽可能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苏联入侵人民受侮辱和损害, 塔利班把他赶走是对的, 但是塔利班却让人民杀戮和受禁锢同样不能让许多个阿米加存在, 所以也是不好的。

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 塔利班就一定是想人民互相残杀吗?如果想人民自相残杀, 他又何苦费那么多年岁月和苏联远征军打个不眠不休, 在体育场中审判通奸者的塔利班也是在宣称希望这个国家能政治清明、国泰民和, 可是或许我们无法看到也无法理解到。或许他们看到的首先是国家的尊严和地位,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百姓不能安稳地过自己的小儿子, 不能自由地在喀布尔的街头放风筝…这样基本的人权不在他们的视野里。

什么是基本的人性, 心理学里有一些基本的诠释, 完全从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进行研究, 动物性多于社会性。那么什么是基本的人权, 世界三大宗教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能达成一致吗?共产主义者有自己的理解, 毛拉有自己的见解, 只喜欢做自己的阿米加也有自己的想法, 谁要去说服谁?谁又能说服谁?这就是问题!

3.《追风筝的人》 篇三

Author: Khaled HosseiniPublisher: Penguin

The Kite Runner follows the story of Amir, the privileged son of a wealthy businessman in Kabul, and Hassan, the son of Amir's father’s servant. As children in the relatively stable Afghanistan of the early 1970s, the boys are inseparable. They spend idyllic days running kites and telling stories of mystical places and powerful warriors until an unspeakable event changes the nature of their relationship forever, and eventually cements their bond in ways neither boy could have ever predicte. Even after Amir and his father flee to Ameria, Amir remains haunted by his cowardly actions and disloyalty. In part, it is these demons and the sometimes impossible quest for forgiveness that bring him back to his war-torn native land after it comes under Taliban rule.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小说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4.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四

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

层层斑斓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

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翩起舞。

这是一个梦啊!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

而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决定是对的。

然而有一点我错了。

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也并非喜剧。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

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

我们总会把它与塔 利 班、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

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

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

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

那将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

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爱,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为了自己的主人,受尽耻辱,最终奉献出生命。

是阿米尔错了吗?他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却佯装不知道。

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复杂。

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使我必须宰割的羔羊。

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哈桑还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塔 利 班的枪下。

是哈桑错了吗?当我们读完这本小说,无不为他的不幸所悲伤,为他的忠诚、纯真、善良所感动。

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对他的态度,哈桑还会认为这一切值得吗?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献身?难道他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人吗?还是为了朋友阿米尔,他情愿付出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都没有错,他们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孩子。

因为种族,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被逼向世界的两极。

这个故事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向我们再一次发出最深的呐喊: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平等!如果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那它就太平凡了。

故事的精彩在于它细腻的景物和心理描写,每个细节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还不只是这样,通过阿米尔的视角和内心独白,我们看到他的世界。

每一次聚焦都是那么精准,就像自己亲眼所见。

我竟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可以拿它来拍一部电影了。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他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

他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

他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

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

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

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

但我不在乎。

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结果,阿米尔解脱了,在二十六年的的挣扎折磨之后。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幸福的结局。

然而对我来说,还没有结束。

5.《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哈桑,我心疼你的身份和种族。你是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什叶派,你一出生就比普什图人低一等,你会因为你的出身遭到他们的嘲笑,捉弄。他们笑你的出身,调侃你的母亲,他们叫你“巴巴鲁”、“塌鼻子”、“载货蠢驴”。你只能缄口不语,默默忍受,低声啜泣。因为身份的缘故,你只能做普什图人的仆人,你要住在那座全喀布尔最美观的建筑旁边简陋的泥屋里,它狭小、光线昏暗,只有两床褥子、一张破旧地毯、一把三角凳、一张木头桌子,此外四壁萧然,仅有一幅挂毯。你要服侍那座漂亮建筑里的少爷阿米尔,在他起床前洗漱完毕,帮他弄好早餐,收拾他的床铺,擦亮他的鞋子,熨好他那天要穿的衣服,替他放好课本和铅笔。你不能去上学,你要留在家里用手将脏衣服洗干净;然后在院子里晾干;拖地板;去市场买刚出炉的馕饼;为晚饭准备腌肉;浇灌草坪。

哈桑,我心疼你的忠诚和真心,心疼你对阿米尔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心疼你的付出,心疼你为阿米尔所做的一切:做阿米尔小说的第一个听众;面对阿塞夫的刁难用弹弓勇敢地保护阿米尔;在一次风筝比赛时说宁愿吃土都不会骗阿米尔;为了让阿米尔赢得追风筝的比赛,忍受阿塞夫的侮辱;牺牲自己承认偷了阿米尔的钱和手表;守护老宅等待阿米尔一家回来而被枪毙。

哈桑,我最心疼的是你不对等的付出。那个你认为是最好的朋友的人,那个与你喝过相同乳汁的人,那个你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他的名字的人,可从来没有认为你是他的朋友:他在与你玩耍时怂恿你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居家的狗,朝山羊掷石头被发现后都由你来背锅,并且认为理所当然;他因为老爷对你超常的关怀使他觉得你分去了本应属于他的父爱,所以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不让老爷带你出门;他在讽刺你以后把旧衬衣或者破玩具送给你告诉自己对于一个无关紧要的玩笑来说这样的补偿足够了;他目睹了你捍卫他的蓝色风筝的全过程,却没有走上前去;他为了自己不受内心的折磨,继续过他想要的生活扯了谎,逼走了你。

哈桑,我为你不值。但凡你不这么忠诚、真诚,信守承诺,我也不会为你落泪千千万万遍。

哈桑,我心疼你的同时也为你骄傲,尽管你出身低微、处境险恶,你也从未放弃过对善的追求,仍然保持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从出生到死亡你都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永远脸带微笑。从出生到死亡,你都不改本色,信守那句熠熠闪光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从你与阿米尔分开多年后给他的信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温暖、善良、忠诚,面带微笑的男孩。你依然称呼他为最尊敬的阿米尔少爷,你希望他能见见你的儿子,能喜欢他,你说如果他回来,他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他。

你把他当成你的朋友,自始至终。

哈桑,我不喜欢你的结局,但如果你的结局能够唤来阿米尔少爷对自己的救赎,换来他后半生安然舒适,我相信你会认为是值得的。哈桑,你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忠诚的人,不是吗?

哈桑,我将会永远记得你带着兔唇的微笑,记得你的善良、你的忠诚。

6.《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800字 篇六

众所周知,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该战争是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直到12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本书于出版,是美国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所有意味着这本书是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在美国畅销的。而书本的前言的前面一页,写着“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

我始终认为多数的小说无疑是虚构的,假想的,正如《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对这书本本身的内容并不好奇,而是对作者和畅销的原因而惊讶。

因为这部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斯坦人,这才是文学的魅力,也是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但是这部小说不仅如此,它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这是现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其实,人性的救赎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价值。

作为阿富汗战争的发起者美国政府,面对如此一本书,居然还在美国畅销,无疑是一个奇迹,或者是必然,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左右民主的意愿,这才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

诚然,言论自由被世人自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也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已经说了几个世纪了,统治者真正让民众言论自由的却很少,为什么?因为会引起社会不安,一定的言论自由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发展,但是,积怨越久,怨越深,终究会爆发,如果陈胜吴广李自成,甚至是共产党的起义,可见一斑。

总之,不好的地方就改变它,不能改变就要想办法改进它。这就是我所感。

7.《追风筝的人》中的母亲形象解析 篇七

一、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主要有两位,一位是阿米尔的母亲——索菲亚·阿卡拉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是人品还是外貌都是喀布尔数得上的淑女。更重要的是,能够娶到这样的妻子,让阿米尔的父亲感到骄傲。小说中阿米尔母亲的描写次数不多,但却美好、高大,令人尊敬和敬仰。

另一位是哈桑的母亲莎娜芭。她年轻貌美却声名狼藉,嫁给了比自己大19 岁的残疾哈扎拉人阿里。因为母亲的坏名声,小哈桑从小就被人嘲讽、受尽鄙视与凌辱。

最后一位隐含在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即阿富汗。对于阿富汗人来说,他们的祖国是他们曾经的家园,富饶、安宁,但是战争带给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是满目疮痍、流离失所。阿米尔生活在地球上另一片土地,他曾经试图忘记阿富汗,但是当他重新站上这片土地,他感到脚下的阿富汗发出低沉的声响,他没有忘了阿富汗,阿富汗也没有把他遗忘。[1](P233)他与这片古老的土地骨血相连,就像母亲与儿子,无论身在何方,永远无法割断血脉的联系。小说正是随着故事的发展向读者展示了阿富汗社会30 年的社会变迁。

二、母亲形象的“缺失”

阿米尔的母亲在生产时因为失血过多而离世,阿米尔对母亲的印象停留在父亲书房里的那张照片, “脸带微笑的妈妈穿着白色衣服,宛如公主”。[1](P5)每当想念母亲时,阿米尔就阅读母亲留下来的书籍,他认为这些书是联系他和母亲的纽带。当他向父亲问起时,父亲也总是简单的说“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成年后的阿米尔返回喀布尔时遇到了一位母亲的同事,老人回忆了与母亲相处时的几个细节,令阿米尔激动不已。[2](P68)这一切构成了阿米尔对母亲的全部了解。母亲角色的缺失使阿米尔失望、孤独、没有安全感。

莎娜芭的形象更让哈桑沮丧,她在他出生七天之后跟着一群江湖艺人跑了。在一次哈桑和阿米尔走过军营区去看电影的时候,一个士兵用下流污秽的语言形容哈桑的母亲,令哈桑难过不已。无论哈桑还是阿米尔,他们对母亲形象的描绘都是出自他人之口,这也是母亲形象的“缺失”带给他们的失落与悲伤。

国家政权的不断更迭、战争不断是导致国家这一母亲形象缺失的重要原因。在小说当中,人们失去国家母亲的痛苦正是通过父亲和阿米尔背井离乡去美国,又回到阿富汗去救索拉博的经历展现给读者的。

三、必不可少的母亲形象

母亲是每一个人生命源泉和精神依靠。结束流浪回家的时候,她的长袍下面是个牙齿掉光的妇女,蓬乱的灰白头发,手臂上生着疮。更糟糕的是,她的脸上到处是人用刀划下的刀痕,一副丑怪的样子。[1](P204)哈桑是善良的,他原谅并重新接纳了这个曾经抛弃自己,声名狼藉、肮脏丑陋的母亲。并最终和母亲重新生活在一起,直至她终老。

即使国家满目疮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抛弃她。小说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的情感。昔日的喀布尔商店宾馆林立,风筝铺也是阿米尔和哈桑经常光顾的商店。现在的喀布尔到处都是废墟和乞丐,代替街道上散发的烤肉的味道的是柴油的味道。对于阿米尔来说,重返喀布尔犹如去拜访一个多年未遇的老友,却发现他潦倒凄戚。尽管如此,相信对每一个移居海外的阿富汗人来说,这里都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母亲,是他们无法切断的根,都希望看到祖国停止战争,重新恢复生机。

小说中的阿米尔急于得到身份认同,也和必不可少的母亲形象有关。他父亲认为是他的出生害死了他的母亲,所以他认为父亲从情感上对他有仇恨和敌意。从身份和社会地位而言,父亲感觉更加亏欠私生子哈桑,驱使阿米尔为了获得身份认同陷害哈桑。成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流亡美国,一定饱受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人情冷暖。只有祖国强大,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

四、小结

8.追风筝的人(节选) 篇八

在那高高的枝丫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葚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葚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我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他的脸很像木头刻成的中国娃娃,鼻子大而扁平,双眼眯斜如同竹叶,在不同光线下会显现出金色、绿色,甚至是宝石蓝。我依然能看到他长得较低的小耳朵,还有突出的下巴,肉乎乎的,看起来像是一团后来才加上去的附属物。

他的嘴唇从中间裂开,这兴许是那个制作中国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于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

有时在树上我还会怂恿哈桑,让他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家那独眼的德国牧羊犬。哈桑从无此想法,但若是我要求他,真的要求他,他不会拒绝。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弹弓在他手中可是致命的武器。

哈桑的父亲阿里常常逮到我们,像他那样和蔼的人,也被我们气得要疯了。他会张开手指,将我们从树上摇下来。他会将镜子拿走,并告诉我们,他的妈妈说魔鬼也用镜子,用它们照那些穆斯林信徒,让他们分心。“他这么做的时候会哈哈大笑。”他总是加上这么一句,并对他的儿子怒目相向。

“是的,爸爸。”哈桑会咕哝着,低头看自己的双脚。但他从不告发我,从来不提镜子、用胡桃射狗其实都是我的鬼主意。

那条通向两扇锻铁大门的红砖车道两旁植满白杨。车道延伸进敞开的双扉,再进去就是我父亲的地盘了。砖路的左边是房子,尽头则是后院。

人人都说我父亲的房子是瓦兹尔阿巴克汗区最华丽的屋宇,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全喀布尔最美观的建筑。它坐落于喀布尔北部繁华的新兴城区,入口通道甚为宽广,两旁种着蔷薇;房子开间不少,铺着大理石地板,还有很大的窗户。爸爸亲手在伊斯法罕选购了精美的马赛克瓷砖,铺满四个浴室的地面,还从加尔各答买来金丝织成的挂毯,用于装饰墙壁,拱形的天花板上挂着水晶吊灯。

楼上是我的卧房,还有爸爸的书房,它也被称为“吸烟室”,总是弥漫着烟草和肉桂的气味。在阿里的服侍下用完晚膳之后,爸爸跟他的朋友躺在书房的黑色皮椅上。他们填满烟管,爸爸总说是“喂饱烟管”,高谈阔论,总不离三个话题:政治,生意,足球。有时我会求爸爸让我坐在他们身边,但爸爸会堵在门口。“走开,现在就走开。” 他会说,“这是大人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去看你自己的书本呢?”他会关上门,留下我独自纳闷:何以他总是只有大人的时间?我坐在门口,膝盖抵着胸膛。我坐上一个钟头,有时两个钟头,听着他们的笑声,他们的谈话声。

【赏析】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都会有那么一只风筝,你会努力奔跑着把它放飞得越来越高,也会天真地追着它越跑越远。这只风筝或是友谊,或是理想,或是青春。也许永远也追不到你心中的那只风筝,但是“为你,千千万万遍”,这追逐的过程就足以用一生来记忆。

9.2022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感受 篇九

——题记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不下三遍,每一次都会被深深地触动到心弦。这里面包含的太多:友谊,背叛,忠诚,自私,信任,歧视……一个又一个对立面,而相对的是两条童真又悲伤的灵魂。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一个叫塔布尔的小镇上,至今,每当我们提起这里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战争,恐惧……但在从前,这里也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这里也是美妙的天堂,是孩子们的乐园,是一片祥和的乐土。

自年少时起,阿米尔和哈桑便是一起玩耍的好伙伴。他们虽是主仆关系,却又如此的亲密无间。他们一起爬树,一起恶作剧,一起看电影,一起放风筝,他们对着“病玉米之墙”哈哈大笑,相伴在树上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他们把笑声传递到各个角落,这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我喜欢这里的一切描写,它们是童趣与亲切的回忆,自然与微妙的幸福,汇聚成一股暖流,在心中蔓延。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阿米尔对爸爸无缘无故的偏心越来越不满,这种不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破开了小心翼翼的和谐,迫使了哈桑与他的父亲阿里的离开,也造成了一种无法挽回的致命伤害 。

就像是上天开的一个玩笑般,十几年过去了,当他与拉辛汗重聚后,面对他的却是一个惊天的秘密:哈桑其实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他的父亲与莎娜芭的一个错误,他与他流着同样的血液,而命运促使了他们的别离。

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形象鲜明的。我爱绝对忠诚的哈桑,爱他永恒不变的忠心,爱他微笑的脸庞;我也恨可怖的阿塞夫,恨他衣冠楚楚的外表下,怀着的丑陋与疯狂。

还有阿米尔,他让我矛盾。他从小便失去了母亲,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因此我觉得他的心灵多少是带着点扭曲的。他年纪虽小却怀着点邪恶的心思,为得到爸爸的爱,不惜逼走哈桑一家。

但其实,他与哈桑一样,他们都没有错,错的是世俗的眼光与看法,只因种族的差异让他们逐渐疏远,最终成为相反的两极。

也许对阿米尔来说,哈桑是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是哈桑成就了如今的他,哈森即是他的年少。

10.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400字 篇十

没有谁这辈子不犯错,当把罪行化为善行的那一天就是你赎罪的时候。世间一切皆有因果。当遭遇灾难的时候是否应该反问自己一声,我是否曾将同样的伤害带给别人?

每种罪行最后都可以归结为盗窃。欺骗是盗窃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杀人盗窃别人生命的权利,那么是否应该经常反问自己,是否盗窃了什么东西?

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没有什么可以无法弥补,我开始相信每种错误都有补偿的机会,虽然在这其中,是的,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坦诚,让沟通更加有效。将罪行埋在心里是最愚蠢的做法,没有愿意尝试说出来的那一刻感觉是多么棒!

伤害,从出尔反尔开始。即使是一个小孩子,也会将你对他所做的承诺记得一清二楚,何况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不能做到,请不要轻易地承诺。

11.浅析《追风筝的人》的叙事手法 篇十一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第一人称 叙事 主题

引言

《追风筝的人》于2003年出版。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阿富汗移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以及他成人后对童年时所犯过错的心灵救赎。它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好评,荣登2008年全球畅销作者榜首。

故事的内容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的孩子哈桑情同兄弟。但是在一场风筝比赛后,由于种族的歧视,哈桑被人奸污。阿米尔目睹了这场悲剧却没有伸手相救,因自己的懦弱而万分自责,又因父亲对哈桑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心生妒忌,最终用不正当手段逼走了哈桑。不久,战争爆发,阿米尔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为当初背叛哈桑而心怀愧疚。为了赎罪,阿米尔不顾危险,再次踏上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平复多年的负罪感。小说感人至深,这与作者所运用的叙事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叙述聚焦、叙述时间、人物话语模式来对这篇小说进行叙事策略方面的分析。

一、《追风筝的人》的叙述聚焦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即主人公阿米尔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采用了典型的内聚焦叙事模式。巴尔认为:“如果聚焦这与人物重合,那么这个人物将具有超越其他人物的技巧上的优势。读者以这一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原则上将会倾向于接受由这一人物所提供的视觉”。小说中所发生的事件基本上都是通过阿米尔的眼睛来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内聚焦叙事”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使读者能够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更好地身临其境融入于作品当中,能够与主人公产生共鸣,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叙述聚焦模式。在小说中的第十六章中,聚焦者从阿米尔的视角转移到其父亲的好友拉辛汗身上。这是热奈特提出的“不定式内聚焦叙事”,不定式内聚焦就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作为聚焦者。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有着自身的缺陷,就是所叙述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濡目染的范围,仅从“我”的眼中透射出所看到的事物,对小说情节的展开多少受到一定限制,不便全方位地展现故事情节。第十六章的内容主要是拉辛汗以第一人称叙述他历尽艰辛找到哈桑,而哈桑已经成家,拉辛汗于是将哈桑一家接过来,一起来照料阿米尔父亲留在阿富汗的房子。由于战争阿米尔已与父亲逃往美国,阿米尔对拉辛汗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如果仍旧用阿米尔视角来讲述事情的经过,明显降低了原先作品所表现出的亲切感,使得文章之前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大大降低。换成拉辛汗叙述故事,依旧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从小说的第十七章开始,叙事视角再次发生转移,视角再次回归到阿米尔身上。后面发生的事情主要是阿米尔的亲身参与,这仍旧是为了增加小说的亲和力。

二、《追风筝的人》中的二元对立叙事结构的建构

结构主义家认为潜入深层,注重抽象是结构主义文论批评的特点之一。结构主义批评把文章的结构分为表面和深层,只有揭露深层结构才能透视事物的潜在意义。通过对文中二元对立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深层结构的关系。

哈桑作为一个卑微的仆人,对主人忠心耿耿,天真地以为可以与阿米尔成为真正的朋友。为了保护他.瘦弱的哈桑用弹弓对抗阿塞夫,与其结下过节。哈桑向阿米尔许诺“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了保住他为阿米尔追到的风筝不被阿塞夫夺走,他说:“阿米尔少爷赢得巡回赛,我替他追这只风筝。我公平地追到它,这是他的风筝。”最后却惨遭阿塞夫的侮辱。阿米尔因为自责设计将阿里父子逼走,阿里父子再一次救了阿米尔,没有当着他父亲的面揭露他,而是默默忍受并离开。后来为了报答阿米尔父亲的恩典,哈桑答应拉辛汗带着全家回去帮忙照料废弃的房子,为了保住房子,哈桑夫妇抵抗塔利班党羽被枪杀,用自己的勇气和生命去维护阿米尔一家。但是阿米尔却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的哈扎拉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多次戏弄哈桑,甚至为了保护他那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蓝风筝,眼睁睁看着哈桑被阿塞夫欺负。为了逃避自身的罪恶感,他制造偷窃假象污蔑哈桑,逼走阿里父子,“那是我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我想要能重新呼吸。”在小说最后,拉辛汗道出了阿米尔父亲守了一生的秘密:哈桑是他和阿里老婆生的私生子。父亲虽说把阿里当做家人和兄弟,但在他眼里,阿里只是一个哈扎拉仆人,而哈桑只是一个私生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声誉,他至死都没有承认哈桑的身份。阿米尔父子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就是身处不同阶级的阿里父子和阿米尔父子之间从未平等过的友谊。就像阿米尔所认为的,“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什么能改变得了。”

而哈桑与索拉博这对父子的命运更像是一个悲剧的轮回。小时候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两次与阿塞夫等人正面对抗。而索拉博在失去双亲之后不幸沦为阿塞夫的玩物,经历了与他父亲一样的遭遇,但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勇敢的品质,举起弹弓救下阿米尔。哈桑父子与阿塞夫等恶势力之间的矛盾也是两个信仰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故事的基本矛盾并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可以看出阿米尔父子和阿塞夫等恶势力在对待哈扎拉人的不同态度,他们看似对立实则统一,他们表层的对立关系形成反衬推动了情节发展,深层的统一关系则反映出深刻的主题。

矛盾冲突构成了二元对立的矩形方正,而当矛盾不复存在时,也就标志着二元对立的消解。“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的话点亮了阿米尔心中的灯塔。最终阿米尔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从阿塞夫手中救回索拉博,而贯穿于全文的风筝在这时也起了重要作用,阿米尔曾说风筝是他和父亲之间薄如纸翼的交集,现在它也成为他和阿米尔之间的微弱的交集,正是风筝化解了两人间的坚冰。他为索拉博追风筝时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里故事似乎回到了原点,象征了美好的结局。

优秀的作品总是能给人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读者能从不同的视角去阐释作品蕴含的内涵。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抽象出故事的基本语义素和其间的关系.对分析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意义重大。对小说的叙事结构的二元对立分析和对其深层结构的剖析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深刻内涵。

结语

通过对小说的叙事分析,我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救赎”主题。而小说的成功不仅在于精巧玄妙的叙事技巧,还在于笔调看似平静但蕴含忧伤,娓娓向我们讲述一个情节动人而又曲折的故事,使我们见证了一个在愧疚中成长的阿米尔,为赎罪百般努力,最终完成自己的救赎,内心逐渐强大起来的过程。语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荷]米克·巴尔著.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学凯.语文教育叙事研究的误区与对策[J].语文建设,2007(09).

12.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二

为何一部处女作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并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自然这与其小说本身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作者操控文字的个人能力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以阿富汗为背景,适应了9·11后美国媒体和民众对阿富汗问题的热切关注的心理。有评论认为,胡赛尼的小说将新闻报道中的阿富汗人格化地呈现在了美国读者面前,这种呈现不但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好奇心,而且也切中了西方文化的期待视野以及审美心理需要。

1967年,联邦德国学者姚斯首次提出接受美学这一概念。他指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接受美学理论区别于以往任何文学理论的主要表现是把读者纳入文学作品的作者之列,把读者提到了第一性的主体地位,强调“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本文相融合,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按照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解释,所谓期待视野就是人们在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积累形成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一部作品提供给人们的期待视野的范围越大,读者从中获得的共鸣就越强烈,作品所实现的价值也就越大。《追风筝的人》的成功可以说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生动例证,这部小说站在一个阿富汗裔美籍青年的角度反观历经沧桑的阿富汗社会,表面看来似乎是站在阿富汗人民的立场上表达对阿富汗人民及文化的深切忧虑与人文关怀,但实质上他的话语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以西方人道主义的立场去救赎岌岌可危的阿富汗文化,通过平民眼中的温情描述来满足西方社会对后911时代伊斯兰世界的窥视欲望。

2001年9月11日,两家波音飞机撞击美国贸易中心双塔楼,彻底摧毁了被视为美国资本主义象征性建筑物的世贸中心大楼,造成了总计3000多平民的死亡。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在本土受到的最大袭击,立即被美国政府宣布为战争行为。此后,美国发动了针对被认为是这次恐怖事件的主谋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成员本身以及保护者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911事件激化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冲突”,将多年来埋藏在二者文化内心的矛盾显现出来。

《追风筝的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并不是911事件激发的,而是千年来矛盾的延续,中世纪时代大部分时期以及文艺复兴早期,欧洲都视伊斯兰教为一种叛教、亵渎、晦涩的邪恶宗教。伊斯兰世界比全球其他非基督教宗教更接近欧洲,就是这种毗邻关系唤起了对于伊斯兰入侵欧洲以及其潜藏力量的记忆,一而再再而三,令西方困扰不已。911事件只是这种矛盾的一种现代表现方式,伴随着911事件的爆发,美国开始把伊斯兰世界尤其是阿富汗问题提上了议程,而西方媒体的报道又在一定程度上歪曲甚至是诋毁伊斯兰形象,平民大众窥探伊斯兰世界的欲望被大大激发,《追风筝的人》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娓娓道来的阿富汗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小说中透露出的人文关怀感染着西方读者,通过西方式的人道主义救助化解东西方之间二元对立的矛盾更是西方文化立场的生动体现。

作者通过主人公“我”阿米尔回忆儿时往事以及多年后再次回到阿富汗两种视角来展示1975年至2001年之间的阿富汗——查希尔政权末年以及乌德汗政变前后至苏联入侵(1975-1979年),这一时期的阿富汗虽然贫穷但却相对和平,社会落后,交织着阶级、民族矛盾;1979年苏联入侵后,通过主人公阿米尔与父亲流亡在美国所了解的流亡阿富汗人的生活展示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塔利班统治下的残暴统治以及阿富汗国土的满目苍夷。恶劣的环境、落后的社会、混乱的战争、泯灭的人性,小说虽说是对阿富汗的真实描写,却也是赤裸裸地揭露,这也正是西方世界想要了解的——一个处于战争与混乱中的阿富汗。

《追风筝的人》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我”阿米尔回忆过往童年来展示20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其中,普什图是阿富汗的第一大民族,属于逊尼派,掌控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哈扎拉是第三大民族,有蒙古血统,属于什叶派,多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民族矛盾交织着阶级矛盾,阿富汗社会始终动荡不安。小说中的主人公“我”阿米尔是普什图人,父亲是阿富汗屈指可数的巨贾,母亲是喀布尔社会公认的淑女,祖上是皇亲贵胄,祖父是万人景仰的大法官。阿米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人都说我父亲的房子是瓦兹尔·阿克巴·汗区最华丽的屋宇,甚至有人说它是全喀布尔最美观的建筑。”阿米尔童年时期过着阿富汗上等人的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时的玩伴哈桑,哈桑是仆人哈扎拉人阿里的儿子,和阿米尔喝同样的乳汁,同在一所庭院里长大,但是却出生并生活在狭小的光线昏暗的寒庐。阿米尔可以接受教育,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而哈桑尽管生来聪慧,却被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每天在厨房、庭院忙碌着,还会受到普什图人的凌辱。父亲和阿里是孩童时期的玩伴,相处达四十年之久,父亲却从未把阿里当作朋友。同样地,“奇怪的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无论如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这种不平等的阶级和民族观念始终伴随着“我”,若干年后,“我”回到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也并非心甘情愿,“我在美国有妻子、有房子、有事业、有家庭。喀布尔是个危险的地方,你知道的,你要我冒险着失去一切的危险,就为了……”,“我”虽然没有说出来,潜层意识里指的却是“哈扎拉”,可见阿米尔内心阶级不等的思想根深蒂固。通过两个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孩子就从侧面描绘出了阿富汗所面临的民族阶级矛盾,这些都与西方社会倡导的民主平等背道而驰,这恰恰是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社会。

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具有阿富汗的典型特征。不管是逆来顺受的哈桑父子还是逃亡到美国的阿米尔父子,都是奴性十足。近代以来,阿富汗历尽磨难,70至80年代苏联入侵,90年代塔利班恐怖统治,面对苦难,阿富汗百姓多数选择的是默默承受。小说中的哈扎拉人哈桑完全接受与生俱来的下等地位,深受民族与阶级的秩序观念的影响,这和西方人眼中所固有的东方人懦弱的形象是一致的,完全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要求。小说中的哈扎拉人的外形——阿里因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哈桑唇裂——都是有缺陷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哈拉扎人即阿富汗文化的固有思维。

小说总共重点塑造了三位阿富汗女性形象。“我”的母亲索菲亚,喀布尔社会公认的淑女,贵族后代(父亲因为母亲的血统而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却死于难产,在小说中作为“我”思念的对象而存在。哈桑的母亲沙娜巴,一位哈扎拉妇女,美貌动人,却抛家弃子,行为不检点,为当时社会所不容。“我”的妻子索拉雅,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将军千金,却不洁身自爱,声名狼藉,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三位女性生活于不同时代、出身不同阶级,但无一例外都身有污点,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成为阿富汗男性利用的对象。这种形象塑造也恰恰符合西方人把伊斯兰教视为“反妇女宗教”的认识。小说中对塔利班时代“禁止妇女大声说话、禁止妇女外出工作”的描写更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

主人公“我”阿米尔虽然出生并生长在阿富汗,一直把阿富汗当作自己的祖国,但当他在美国生活二十年后,再次重返阿富汗之时,自己都在感叹,“我回到自己的国家,却发现自己像个游客”。的确,阿米尔虽然出生于阿富汗,过得却是上层人的生活,“建筑华丽的楼房、美国进口的私家车、哈扎拉仆人”,他并不了解真正的阿富汗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从未融入阿富汗社会。在阿富汗,阿米尔“一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阿米尔也从未真正信奉伊斯兰教,“虽说爸爸和学校的老师诲我不倦,我终究无法对真主死心塌地”。对于伊斯兰世界,阿米尔和西方人一样都是局外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阿米尔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他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很快融入美国的社会。“美国是河流,奔腾前进,往事无人提起。我可以蹚进这条大川,让自己的罪恶沉在最深处,让流水把我带往远方,带往没有鬼魂、没有往事、没有罪恶的地方”。美国的自由可以让阿米尔忘记过去,忘记曾经的罪过,移民社会并不看重过去,不会去深究祖先与民族。移民是美国文化建立的根基,纵观整个美国历史,就可以发现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世界各地迁移到北美大陆的移民史。对原有文化的忠诚、对现有融合文化的接受正是美国文化的基础所在。

小说的开篇就奠定了心灵救赎主题的基调,阿米尔重回阿富汗寻找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以哀伤和自责的笔调叙述孩童时期对哈桑犯下的错,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只身来到凶险的阿富汗,为自己当年犯下的错误而赎罪,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回美国,重启索拉博正常的生活。心灵救赎受到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西方文学中精神救赎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从班扬的《天路历程》、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到雨果的《悲惨世界》无不表现出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心灵的忏悔与救赎。从这方面来看,《追风筝的人》的救赎历程也是完全西化的。

阿米尔的心灵救赎过程也是西方所推崇的人道主义施舍式的救助。在西方人眼里,穆斯林是一些宗教狂热主义者,伊斯兰基本上是一种反民主的宗教,伊斯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小说中,对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的描写,“一个为了为保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活活被砸死;一个浓妆艳抹的南海被迫出卖身体,跳着猴子表演的舞步;只有塔利班才能吃到肉食,平民百姓食不果腹;以前的大学教师沦为街头乞丐;大肆屠杀哈扎拉人”这些对阿富汗社会图景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和西方媒体报道下的阿富汗生活场景是一致的。这些描写一方面赚取了读者的同情心,另一方面也为阿米尔实施人道主义救助作了铺垫。阿米尔把索拉博带回美国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美国移民当局也为救助索拉博开启绿灯,这些都表明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救助是那么高高在上,用人道主义的方式救助生活在塔利班恐怖统治下的阿富汗小男孩,从侧面表现美国的包容性与人道主义。这是西方民众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同胞在对伊斯兰世界实施人道主义援助。

哈桑是阿富汗文化的代表,而阿米尔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从多年来西方世界对伊斯兰世界的态度可以看出,二者是二元对立、不可融合的。小说中对童年时期的描述正是体现了这种不可融合性。但是,小说中阿米尔的心灵救赎过程正是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最终阿米尔成功地将索拉博带回美国,并且视如己出,弥补了阿米尔夫妻不能生育的遗憾,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了两种文化。索拉博达到美国后并不开心,始终保持沉默,他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强加给自己的文化融合。这种融合只是西方文化的一厢情愿,完全符合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愿望,和西方话语权下的东西方融合相一致,也完全符合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

《追风筝的人》暴露了作者的文化立场,站在西方人的文化视角揭露伊斯兰世界并对其实施施舍式的救助,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心里阅读期待,恐怕这就是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如此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要:《追风筝的人》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部小说是站在西方文化立场上来书写的,并且符合西方文化的期待视野。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阅读期待视野出发,通过分析小说的写作背景、文化立场、小说主题来揭示作者的西方文化身份。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西方文化,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德]汉斯·罗伯特·姚斯.走向接受美学//中文版《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4]Said E W.Covering Islam: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M],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Kegan Paul Ltd.1981.

[5]靳君.《追风筝的人》多重主题分析[D].辽宁大学,2012.

[6]吴鑫鹏.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7]吕拓.阿米尔的成长:荣格原型理论关照下的《追风筝的人》[D].湖南大学,2011.

[8]张秀丽.从《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看胡赛尼的文化身份[J].名作欣赏,2012(27).

13.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三

在阿米尔少年时期,与父亲为数不多的交流中,就被告知世上的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成年时期的阿米尔却得知,父亲偷走的东西非常神圣——“对他而言,得知有兄弟的权利;对哈桑来说,是他的身份”,但是他找到一条将负疚变成善行的路。

被拉辛汗告知回到巴基斯坦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是矛盾的。虽然他之前不止一次告诉自己“懦弱不可耻”,但这并不能使它释怀,特别是在阿桑明明知道手表是阿米尔特意制作的表象后,阿米尔爸爸问“手表是不是他偷的?”,“是”,他明白了,这是个下在他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他都将背负着这个谎言。他需要救赎吗?“只有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才不会痛苦”,他显然做不到,自己隐藏了那么多年的秘密,终于可以“昭告天下”了。

14.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读后感 篇十四

读完这本书,这句话曾在小说中的三个角色嘴里说出,他们分别是哈桑,法里德和阿米尔,在那个封建思想,种族歧视,战争混乱的阿富汗,虽然整书的故事情节是压抑的,作者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让我脑海里每个角色都是那么生动,哈桑对阿米尔少爷的忠诚善良,难能可贵的友谊,阿米尔面对不了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踏上了自我救赎的路,从他们嘴里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看到这句,仿佛看着这些人就在我眼前,他们温柔而坚定的说,多么珍贵的一句话,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对他说,每次读到这句话感人至深,我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是爱是救赎是亲情是友情。

量,营造组织气氛、深化内部沟通、促进战略分享、增进目标认同。

分享几句我在书中看到的很有深意的几句话

“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我也许刚刚看到的,正式第一片雪花融化”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中,风筝就是一种象征,它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它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诚实善良正直,风筝作为贯穿小说的线,他隐喻着主角阿米尔人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追到了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15.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五

作品以第一人称为视角, 内容开始于多年后的回忆, 讲述了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的孩子哈桑在小时候情同手足, 在一场风筝比赛中, 阿米尔在哈桑的全力帮助下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但是由于种族的歧视, 哈桑被人侮辱。由于自身的懦弱, 阿米尔目睹了这场悲剧却没有伸手相救, 他怯懦却万分自责, 再加上父亲对自己的不相信, 却给予哈桑无微不至的关心, 这让主人公阿米尔心生嫉妒, 儿时的美好和友情开始被摧毁, 最终他污蔑哈桑盗窃, 用不正当的手段逼走了哈桑。不久之后阿富汗爆发战争, 阿米尔父跟随亲逃离家园躲避战争。26年后, 当阿米尔从拉辛汉口中得知哈桑居然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并且为了保护阿米尔的家族财产时被塔利班残忍杀害的真相之后, 怀着赎罪的心不顾艰难险阻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 决定去拯救哈桑的儿子。他一路找寻自己, 克服内心的怯懦, 让自己不再受那些秘密的折磨, 勇敢地正视自己, 最终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布。

一.阿米尔的迷失和逃离

故事开始于主人公的青少年时期, 阿米尔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 导致阿米尔从小缺失母爱, 这使得他极度想获得父爱, 然而父亲对他的漠视让阿米尔的内心充满了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 在加上正处于青春期, 难免会有迷茫和叛逆的特点, 心理相对也不成熟, 于是容易迷失自己, 逃避那些不敢面对的真相。故事的主人公阿米尔天生胆小懦弱, 渴望得到关爱与重视, 然而由于他的性格与父亲期待的男子汉形象相去甚远, 导致父亲对他的态度一直是冷漠和轻视, 相反却对仆人的儿子哈桑关爱有加, 这激发了阿米尔内心的嫉妒, 在成长过程中开始迷失自我。在一次盛大的冬季风筝比赛中, 哈桑不顾一切为阿米尔去追寻跌落的风筝, 却因为种族歧视受到了非人的侮辱, 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 却最终因为内心的怯懦没有勇气去拯救哈桑, 选择了逃跑。然而哈桑却坚定自己的职责, 坚持“为你, 千千万万遍”, 为阿米尔追回了风筝, 最终取得了风筝比赛的胜利。当阿米尔拿到哈桑追回的风筝并得到父亲的认可时, 却无法面对自己对哈桑、对友谊的背叛, 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来掩饰内心的怯懦, 逃避良心的谴责。于是他污蔑哈桑盗窃, 最终把哈桑父子逼走。自此, 阿米尔接受着长久的来自内心的折磨和谴责。

在这一过程中, 风筝既是一种勇敢的象征, 也是阿米尔罪恶感的来源。斗风筝阿富汗的传统文化, 深受人们的重视, 而阿米尔的父亲勇敢坚毅的性格更注定了他对斗风筝的重视, 斗风筝和追风筝成为了勇敢者参与的一种竞争游戏。也是每当在这样严寒而热闹的冬季里, 阿米尔和父亲的关系才能得到缓和, 他只有通过赢得斗风筝比赛的胜利才能真正得到父亲的认可。在这个充满残酷的冬季, 风筝拼搏的天空如同战士奋斗的战场, 风筝也成为了战士们手中的武器, 而主人公阿米尔获得斗风筝的胜利, 恰巧说明了隐藏在他内心的勇敢和坚毅, 同时也是阿富汗人抵御寒冷、抗拒生活的贫穷、顽强生活的勇气的象征。但是, 正是由于这只让哈桑拼尽全力、受尽屈辱追回来的象征胜利的风筝, 让阿米尔抛弃了他的勇敢, 背叛了友情, 带上他的“伪勇敢”, 走上了一条自我折磨、充满罪恶感的道路。同时, 塔利班的统治者入侵后禁止人们组织斗风筝, 同样是一种对人民追寻勇敢的精神的扼杀, 也阻碍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二.内心的成长

在哈桑父子被主人公阿米尔逼走之后一段时间, 由于受到俄国入侵, 阿富汗发生战乱, 阿米尔便随同父亲逃往美国。在美国这个新的、陌生的生活环境中, 阿米尔暂时忘却了过去的种种, 重新了找回了自我, 安逸的生活以及父亲的认可让他暂时忘却了以前犯下的罪恶, 和那个他曾经背叛过的最忠诚的哈桑, 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的男子汉。然而, 往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忘却, 因为他犯下的错误是无法弥补的, 他的内心无法原谅自己, 也得不到安宁。

然而父亲的病逝, 使他接到了父亲的故友拉辛汉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 阿米尔这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哈桑居然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父亲那个曾经高大勇敢的英雄形象在阿米尔的心中轰然倒塌。并且得知在他跟随父亲逃往美国之后, 哈桑为了守护他们留在阿富汗的房子, 奋起反抗塔利班的侵略者, 像当年为阿米尔守卫风筝一样守卫他们曾经的家园, 最终死在了塔利班的枪下。原来阿米尔伤害的不仅是一个忠诚的朋友, 更是他的血脉相亲的兄弟, 这更加重了阿米尔的内疚感。

哈桑牺牲了, 却为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带来了动力。阿米尔钟于觉醒了, 并且意识到在哈桑明白他的背叛, “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的一切, 知道我站在那儿, 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 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这深深的刺激到了身在美国已经长大成人的阿米尔, 哈桑的忠贞和牺牲最终激励着他勇敢地走向自我救赎之路。

三.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和父亲一起逃到美国的阿米尔, 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终于获得了渴望已久的父爱, 过着还算富足的生活, 他还读了大学, 凭借个人的努力, 在家庭和事业中获得成功, 并且实现了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虽然新的生活让他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成长, 但是埋藏在内心的罪恶感和愧疚感还是会是不是的折磨着他的良心, 让他无法摆脱, 更无法忘却, 拉辛汗的电话带来的事实也让他终于明白要想得到心灵的救赎, 就要勇敢的面对曾经的过错。

于是, 他决定回到阔别多年的阿富汗, 在这个已经变得满目疮痍的故乡找回那个被遗失在过去的自我, 不再选择逃避, 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心的胆小和懦弱, 走向自我救赎的道路, 彻底摆脱那些折磨自己很久的秘密和痛苦。阿米尔只身一人回到了喀布尔, 为了从塔利班手中搭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布, 他最终战胜了怯懦, 在与敌人阿塞夫搏斗时, 尽管遍体鳞伤, 但内心确实前所未有的舒畅, 最终救出了索拉布, 并带他离开了那个满是罪恶的地方。同时, 阿米尔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解脱, 心病得到治愈, 实现了心灵的自我救赎。

故事的最后当阿米尔与哈桑的儿子一起在美国放风筝时, 阿米尔变成了追风筝的人, 他拼尽全力守护着风筝, 也守护着哈桑的儿子索拉布, 而此时的阿米尔内心终于不再挣扎、犹豫和煎熬, 可以平静的面对早已逝去的哈桑的灵魂。当阿米尔捡起坠落的风筝, 并向索拉布喊出“为你, 千千万万遍”时, 阿米尔的内心终于得到释放, 最终实现了自我内心的救赎。

同样还是风筝, 但是这次它飞翔在别样的蓝天下, 并且获得了扶摇而上的风力, 当风筝再一次翱翔在天空中的时候, 一切阴霾都烟消云散, 曾经胆小、怯懦的阿米尔终于有勇气面对曾经犯下的不可饶恕的过错, 勇敢的承担起了责任, 借助自己内心的勇敢和男子汉坚韧的斗志, 拯救了哈桑的儿子, 最后回归了自己善良的天性, 并帮助索拉布愈合了心灵的创伤, 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斗风筝”高手。在这里, 当风筝逆风飞翔冲上云霄的时候, 寄寓在斗风筝这一阿富汗传统民族游戏中的勇敢的理念得到了圆满的诠释。

摘要:《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畅销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作品, 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 用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友爱中从背叛到自我救赎的过程, 深受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喜欢。本文就作品中主人公阿米尔心灵的自我救赎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郭孟梦.从自我缺失到自我实现——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J].青年文学家, 2013, 18:14.

16.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六

可以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通过描述人物在所经历的挫折与痛苦之后,身体同心理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历程。在小说中,成长的主题在于主人公阿米尔通过战胜人类本性中的阴暗面,从而完成从无知到成熟的转变;阿米尔人生转变的历程也正是其走过的抗争之路。

一、对父爱的抗争

阿米尔的母亲在生他时死于难产,虽然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但他因此失去了母亲,并且他的父亲也失去了挚爱的妻子。在缺少母亲疼爱中长大的阿米尔十分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同和爱护,但父亲却对他很冷漠,他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父亲深爱的妻子,并且自己一点都不像父亲。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赢得父爱,阿米尔不断地尝试各种办法。虽然所有的尝试都是徒劳的,但他仍然为赢得父爱而进行着努力的抗争。

为了逃避父亲的冷漠,阿米尔开始阅读母亲留下的书本,并且对小说和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并不是父亲希望看到的。一天夜里,阿米尔拿着自己创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给父亲看,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与赞美,可是父亲只是点点头,虽有一丝微笑但也只是表明对此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且也只是问了一下是否是自己写的,再也没有别的了,也没有要看看自己小说的意思,甚至让他把小说给拉辛汗读,然后转身离开了。对此阿米尔感到十分沮丧和愤恨,恨不得自己身体里不曾流淌父亲的血液。但当由于俄国入侵封锁了道路,父亲担心阿米尔和哈桑而拥抱他们时,阿米尔却发疯似的感到高兴,因为自己停在父亲的怀里,父亲先前带给他的沮丧和愤恨已不再具有任何的力量。

为了赢得父爱,阿米尔与违背自身爱好的事情进行着抗争。父亲很喜欢足球运动,甚至阿米尔也认为真正的男孩就应该像自己父亲小时候一样去踢足球,父亲对此也抱有一丝幻想,但他深知自己并不是那块料。父亲替阿米尔报名参加足球队或妄想把他变成热情的足球观众,虽然他对此并不热情,但为拉近自己与父亲的距离、找到与父亲的共同之处,他也会装得兴致勃勃。然而,遗憾的是父亲最后还是觉察到了儿子并不是真心实意,只好放弃并接受了现实。

阿米尔为了独自一人拥有父亲的爱,不断地与仆人哈桑进行着抗争。在恤孤院落成的前一天,父亲让阿米尔叫上哈桑一起去喀布尔湖,但阿米尔却谎称哈桑有事不能去,归根结底是阿米尔希望父亲只属于他一人,也只爱他一人。但事与愿违,父亲总是记得哈桑的生日,主动为哈桑治兔唇,在阿米尔眼中父亲总是关心和爱护哈桑更多一些,这也触痛了阿米尔的敏感的神经。最终,出于嫉妒和内心的不安,阿米尔诬陷哈桑,并撵走了哈桑。

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说阿米尔在赢得父爱的抗争中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这种做法是卑鄙的、可耻的,但如果站在阿米尔的角度上来看,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为了父爱而不断地“努力”“抗争”。

二、对生存的抗争

阿米尔出生于阿富汗富人区的富裕家庭,从小有仆人陪伴,生活无忧。可是苏联铁骑的入侵让当地人的生活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为了安全的生存着,阿米尔不得不随父亲出逃,先是逃到巴基斯坦,后来又迁到美国居住。虽然逃离时,阿米尔还是少年,可是却认为那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足见他早已认定那个城市是自己度过一生的地方,从未想过搬离;同样,在逃亡中阿米尔甚至希望这只是一场梦,醒来后希望自己仍然生活在那平静的自己的城市里。为了生存,阿米尔也是在离开和眷恋之间进行着抗争。

阿米尔来到美国后,努力带着父亲适应美国的生活。在父亲的保护和努力工作下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申请读了大专。但是为了补贴家用、存些钱,他曾提出先工作再上大学,但是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也只好放弃。为了更好地生存着,他和父亲一起在跳蚤市场靠经营贩卖旧物赚取微薄收入。

富家少爷出身的阿米尔,本不需这样历尽艰辛,可是战争残酷地夺走了他原本安逸的生活,虽然他身上存在着很多缺点并有过恶劣的行径,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阿米尔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直视了自身的生活变化。他面对了现实,但并没有放弃,即便到了新的土地,为了更好的生存,他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进行着抗争。

三、对人性的抗争

人性是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的精神属性。在宗教信仰中,人有神性和兽性之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之争。任何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同时,又具有邪恶的一面;而这两面是同时存在的,并无先后之分,只是表现出的善、恶多少不同而已。随着个体的成长、环境的制约、道德的约束,人们开始对善与恶有了更明确的概念、清晰的划分和深刻的理解。

当主人公阿米尔还是阿富汗富家少爷时,与哈桑相比,我们似乎看不到他的善良,而是更多地发现了他人性的丑陋。他自私、嫉妒。他一心想独占父爱,无法忍受父亲对哈桑的关怀;嫉妒之火使他认为哈桑被人欺负是理所应当付出的代价;而且情况愈演愈烈,他甚至为了一己私欲诬陷哈桑偷盗,将哈桑一家赶出,让哈桑从他的眼前彻底消失;在哈桑离开时,他早已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但自私和嫉妒让他迷失了自己。他卑鄙、可耻。哈桑对阿米尔是绝对的忠诚,无论是在一起玩耍、追逐风筝,还是守护他家的房屋,哈桑都是竭尽全力,倾其所有。但阿米尔却无时不在捉弄哈桑、嘲笑哈桑;当他感到哈桑的父亲阿里知道了阿塞夫对哈桑所做的事情、知道了关于风筝的事情、关于自己的事情时,他却因为有人识破了自己的真面目而感到高兴,足见阿米尔的卑劣程度。他傲慢、偏见。阿米尔属于逊尼派穆斯林,是阿富汗穆斯林中强大的一支,地位尊贵,而哈桑却是什叶派出身,虽然哈桑从小陪伴阿米尔长大,事事都袒护他,但他从骨子里并未将哈桑视作自己的朋友,还背叛了他。

战争的爆发迫使阿米尔背井离乡,在美国也是经历了苦楚才慢慢安顿了下来。但至始至终阿米尔都因为背叛哈桑而心怀负罪感。这种负罪感随着阿米尔的成长和环境的改变越发的清晰,而且他善良的一面在抗争中慢慢显露。在路上逃亡时,父亲为了不让车上的女士遭到俄国士兵的凌辱挺身而出,而这也恰恰让他回想起了6年前哈桑遭阿塞夫施暴的事情,并感到没有帮助哈桑而愧对难当。在这种颠沛流离、艰难窘迫的情况下,似乎可以看到阿米尔那一点点人性未泯。当阿米尔心爱的女人索拉雅勇敢地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告诉阿米尔时,他嫉妒她,并且明白自己没有任何权力去指责别人的过去,因为他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事实上,阿米尔人性善良的一面已经被悄然唤醒,并在逐渐地浮出水面。虽然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并且不在人世,父亲对自己撒下了弥天大谎,当经过了心理抗争之后,为了再次踏上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还是决定去喀布尔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17.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七

年少时的阿米尔和哈桑情同手足,哈桑对阿米尔少爷忠诚,信任,在他需要帮助的任何时刻挺身而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然而在一次风筝比赛之后,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风筝,为了追回那无尚的荣耀,在众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哈桑遇到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阿米尔亲眼看着,却因为他的懦弱而背叛了他。之后的阿米尔为他当时的懦弱和自保而自责,愧疚,多次欺凌哈桑想要哈桑反手从而让他内心好过,可哈桑依旧对他唯命是从,于是他编造谎言赶走了哈桑。没过多久,他也随父亲逃难美国。可他依旧忘不了年少时对哈桑的背叛,依旧生活在那背叛的阴影下。时隔二十多年,他又回到了那个有美好也有痛苦的故乡,却从拉辛汗口中得知一切事情的真相,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就在得到真相之前,哈桑已经惨死在这片土地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哈桑的儿子,自己的亲侄子――索拉博带离这里。这个可怜的孩子,经历了一切事变之后,对这个世界失望,选择了自杀来了断痛苦的生活,被阿米尔救下后不再说话,阿米尔在一次次的亲近被冷漠之后,依旧对他报有希望,“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次是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

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想到了两年前的一次培训中,老师说过,岁月回流,不管当下你做的好事,坏事,让人或喜或悲,多年以后,岁月都会通通回还给你,即使你乐意或者不乐意。这些话在这本书中得到了验证,为自己年少时的背叛救赎!

18.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 篇十八

书中讲述的是战争时期阿富汗的一对同父异母兄弟的故事。一个叫阿米尔,另一个叫哈桑,他们两人原本十分融洽与火热,但在一次追风筝中,哈桑追到了最大的风筝,却遇到了几个“剪径”的,哈桑为了保护风筝不被抢去,被欺负了一顿。当时,阿米尔就在旁边,但是却选择了视而不见。而后,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与父亲一同前往美国避难。其他的细节已经记不太清楚,但我还是觉得当时阿米尔应该挺身而出,这样他和哈桑的友谊就不会就此决裂,阿米尔也不会遗憾终生了。

书中的阿米尔让我想到了小学时班中的一个人,这个人可以令人讨厌到何种程度?我连看他一眼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他从来都以自己为中心,无论任何时候他总觉得别人应该绕着他转,从来不会顾及朋友的感受。所以才过了一个暑假,我就忘了他叫什么。其实,无论是谁,都会多多少少想要引起别人注意,但像他这样的,实属罕见。所以,到了期末时,就没有人再理他了。

阿米尔和哈桑的故事实在是令人难过,而上文中这个“他”就与阿米尔很相似,我以前一直在想,为什么哈桑会离开?为什么这个“他”的好朋友也会离开?现在我想明白了,如果两个朋友,一个只以自己为焦点,从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种人还是尽早远离他吧。朋友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彼此倾听,彼此付出并互相考虑的,如果只是索取,不顾对方,这样的朋友还是越少越好吧。

19.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篇十九

一、卡勒德·胡赛尼和他的《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是美籍作家, 他出生在阿富汗的喀布尔, 他的父亲是阿富汗的外交官, 从小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阿富汗的政变结束了父亲的政治生涯, 随之结束的还有卡勒德·胡赛尼美丽充满幻想的童年。由于政治庇护, 全家被迫迁往美国, 后来他就读于加州洛城的锡安山医学院, 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生工作。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 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黑马, 获得各项新人奖, 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 全球热销600万册, 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 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促进难民救援工作。该书于2006年5月在中国出版。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用第一人称的手法, 描写了一个阿富汗上流社会富人的儿子 ----12岁的阿米尔, 他本来与家里仆人的儿子哈桑情同手足, 哈桑对他的爱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 父亲也对哈桑充满了爱, 由于阿米尔时常嫉妒父亲对哈桑的爱, 而心生嫉恨, 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开始了, 经过努力阿米尔和哈桑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而比赛的规则是需要拿回自己参赛的风筝, 在追赶风筝的时候哈桑受到了恶霸孩子阿塞夫的侮辱, 阿米尔由于自己的懦弱, 眼睁睁地看着而没有勇气出面救助哈桑, 却又为自己的却懦羞愧和自责。于是, 就逃避不与哈桑和好, 并运用心机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钱和手表, 父亲因为喜欢和信任哈桑, 不予追究并原谅了哈桑, 但是哈桑的父亲, 仆人阿里坚决地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家。随后, 苏军侵略阿富汗, 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到了美国, 并将家里的房子托付一个朋友和生意的合伙人拉辛汗看护。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 阿米尔再度踏上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 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 却从病重的拉辛汗嘴里得知一个惊天谎言, 哈桑其实不是管家的亲生儿子, 而是自己的父亲和管家老婆所生, 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兄弟, 被从恤孤院买到阿塞夫手中的哈桑的儿子是自己的侄子。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 最终他历尽艰辛, 救出了侄子, 并将他带回了美国的家。从而历尽生死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二、阿米尔的心路历程

阿米尔从小生活在富贵之家, 就如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 从小就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家里人宠他爱他, 社会上的人捧他敬他, 造成了他从小就有无限的优越感。然而母爱的缺失, 导致阿米尔渴望得到更多的父爱, 得到父亲全部的爱, 而对父亲付出爱给哈桑他就嫉妒甚至怨恨, 每当父亲赞赏和鼓励哈桑时, 他就有无限的失落感, 而善良和爱从没离开过阿米尔的内心, 在自己没有对哈桑伸出援手之后, 在自己诬陷了哈桑是小偷之后, 在阿里带着哈桑离开之后, 直到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自责与愧疚感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 使他如坐针毡, 如鲠在喉, 每每想起都充满了羞愧感和深深的苦闷。最后这样的内心煎熬迫使他重新踏上了故土, 踏上了自我内心的救赎之路, 故土是满目疮痍的, 而阿米尔的内心世界却一步步充实而澄澈起来, 最后在把索拉博完全拯救回美国之后, 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心病终于痊愈了。

三、心病还需心药医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心病还需心药医, 卡勒德·胡赛用白描的手法, 仔细地刻画了阿米尔内心世界的无限风光, 自负→自恋→嫉妒→羞愧→自责→悔恨→挣扎→安宁→欣喜→解脱, 这是阿米尔内心的活动过程, 透过现象看到的是人类善良的本质, 战争可以摧毁人类的形体, 却无法剥夺内心的爱与温情, 阿米尔内心的煎熬与矛盾, 必须通过自我救赎才能够医治好, 也就是说心病必须由心药来医治。

爱是疗伤药, 也是双刃剑。在卡勒德·胡赛尼的笔下, 爱俯拾皆是, 在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在大起大浮的人生中, 在轰轰烈烈的战争中, 他的笔触是温暖而细腻的, 即使是描写战争也把爱与温情作为潜流爱藏在战争的背后, 爱与恨、嫉妒与背叛、自责与救赎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温情, 都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代理读者一起上路, 一起爱一起争扎, 一起走上救赎之路。

在救赎的路上竞技纵横, 却无法阻止爱的脚步, 阿米尔知道了哈桑竟然是自己父亲的儿子, 内心掀起了万丈波澜, 而这波澜却不是恨, 恨父亲的风情, 恨哈桑妈妈的放纵, 而是激活了他内心沉沉深睡的爱神, 骤然间赶走了他内心的自卑与冷漠和愧疚, 取而代之的是勇敢和无所畏惧, 于是他不顾生命危险救回了索拉博, 又冒着牺牲家庭幸福的危险把他带回了美国, 让他得到与其它孩子一样的爱。

爱是疗伤药, 疗好了阿米尔的自私与懦弱;爱是疗伤药, 疗好了索拉博的自卑与恐惧。爱是双刃剑, 伤了哈桑也伤了阿米尔;爱是双刃剑, 伤了阿米尔的父亲也伤了阿里。然而, 爱却与人类同在, 当阿米尔回到阔别三十年的家乡的时候, 大地满目疮痍, 故园物是人非, 哈桑死了带着深深的对阿米尔的爱死去了, 而他的爱没有死, 在飞扬着, 在传递着, 在阿米尔的心中点燃了激情。阿米尔用爱的激情捂暖了索拉博的心, 赢得了他的爱, 是双刃剑的爱有变成了疗伤药, 医治好了索拉博的恐惧与冷漠, 如一缕阳光, 一股春风, 亮起了索拉博心灵的灯盏, 从此爱有在他幼小的内心生根发芽, 长成参天大树。

四、随风筝永远飞走的童年

飞走的风筝被哈桑追回来了, 虽然哈桑遍体鳞伤但是哈桑对阿米尔的爱是完好无缺的, 而美好如传说般的童年却随风筝永远地飞走了, 飞走的童年还带走了童真与那份纯净的爱, 那一起看书的快乐, 那一起放风筝的欣喜, 那一起自由奔跑的幸福, 都一去不复返了。而置于阿米尔内心的却是悔恨、愧疚、自责, 这些让他永不快乐, 永远生活在枷锁下, 哈桑对阿米尔的爱纯净、澄澈、至死不渝, 而阿米尔的愧疚与自责也是如影随形, 挥之不去。在卡勒德·胡赛尼的笔下, 愧悔和自责是有尽头的, 有释怀途径的, 而爱是可以传递的, 是源源不断的, 是生生不息的。当哈桑把爱传递给阿米尔, 阿米尔快乐着、幸福着, 当阿米尔又把爱传递给把爱索拉博时, 在索拉博幼小的心理扎根, 带给索拉博的是恐惧的驱赶, 安宁与喜悦的回归。卡勒德·胡赛尼以高昂的笔调告诉读者:爱, 无论是卑微到尘埃里, 还是高大到碧空下, 都是美好的, 都是可以传递的, 是人类终极的内心需要和灵魂释放。永远飞走的童年, 却留下了永恒的故事, 那就是爱可以战胜一切自私与狭隘, 永远高傲地挺立在蓝天下。

《追风筝的人》结尾说, “我体无完肤, 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 我大笑”, 这不仅是阿米尔内心救赎后的幸福感, 同时也在解释人们通过内心的自我救赎, 会得到自我的解放, 当爱战胜了狭隘、自私、嫉妒之后, 世界是美好的, 未来是美好的, 内心世界更是美好的。卡德勒·胡塞尼以战争为背景, 描写了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还有美好的灵魂在高傲地昂首站立, 还有爱在俯视人寰, 这个世界充满爱, 充满温情。无论战争多么持久, 多么残酷, 但是战争永远也无法征服爱, 无法战胜爱,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最顽强的生命, 最美好的归宿。剖析内心世界才知道, 愧疚和会很是一副枷锁, 让人无法畅快的呼吸, 愤然的前行, 自由地生活在阳光下。自我救赎的路虽然充满了危险和艰辛, 但是却是一路洒满阳光, 路的尽头是光明一片。在当今的快节奏时代, 这样的爱使人们看到了碧空里是星光, 大海边的繁花。这种对于爱和自我救赎的描写, 在现代社会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仇多红寻回生命的风筝—略论追风筝的人的人性回归与救赎.[J].科技信息, .2008.

[2]韦柳钰.寻找心灵的救赎——论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J].柳州师专学报, 2010.

[3]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贾伟.走出一步, 方能救赎——评小说追风筝的人[J].社会观察, 2006.

[5]李崇玲.追风筝的人>的主题多元化解读.[J].当代小说, 2009.

[6]贺晓娟.追风筝的人>的生态批评解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

上一篇: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北京工商大学下一篇:打破创新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