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运行分析

2024-07-30

医保运行分析(共10篇)

1.医保运行分析 篇一

2020年上半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及全年基金运行风险预警

我县城乡医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较好的完成了筹资及半年基金管理工作。半年来通过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建设,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基金使用的监管,采取协议管理较好的保证了参保群众受益率。但各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基金支出明显高于去年,基金处于高风险运行。为及时总结经验,保证今年城乡医保基金更科学、高效的管理,现将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8年我县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情况

(一)城乡居民参保情况。

截止6月底我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322778人,较2017年增加了3170人。

(二)资金筹集情况。

2018年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预计为324805人,筹资标准为人均70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490元(中央财政356元、省级财政115.6元、县级财政18.4元),个人缴费210元(含意外伤害与大病保险60元);基金总量为22736.3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为15915.445万元,个人缴费为6820.905万元。意外伤害与大病保险经政府招标确定交由人财保险公司经办,按人次60元标准筹集,基金总量为1948.83万元,由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统一划拨给人财保险公司,因此2018年我县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实际可用总量为20787.52万元。

二、2018年上半年与2017年同期数据对比

1、就诊人次对基金支出的影响

2018年上半年总补偿人次为102106人,住院补偿35149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11649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3.14%;县级住院17752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50.51%;市级医院1848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5.25%;省级及省外医疗机构3900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11.1%。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12624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5.92%。普通门诊63353人次,慢性病门诊3604人,特殊病种住院1620人次。

2017年同期总补偿人次为55254人,住院补偿23277人次,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8872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8.11%;县级医院住院11674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50.15%;市级医院70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3.01%;省级及省外医疗机构2731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11.73%。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6750人次,占总住院人次的28.99%。普通门诊31188人次,慢性病门诊789人次,特殊病种住院358人次。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补偿人次变化为:总补偿人次增加了46852人次,住院补偿人次增加了11872人,增长了51%,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增加了2777人次;县级医院住院增加了6078人次;市级医院住院增加1147人次;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增加了1169人次。市级以上医院住院增加了2316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增加了5874人次。门诊就诊增加了32165人次,增长了103.13%。慢性病门诊增加了2815人次,特殊病种住院增加1262人次。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2018年上半年我县住院人次大幅增加,县级医院增长最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较2017年同期翻了一倍,占增长人次的一半,说明贫困户实际报销不低于90%的政策刺激了贫困患者就医需求;普通门诊也增长了一倍。由补偿人次增长情况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比2017年同期住院增长了84.79%,对基金支出影响较大,因此2018年上半年就诊人次大幅增长是影响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

2、基金使用情况

2018年上半年城乡医保基金支出资金14547.48万元,占可用基金总量的69.98%。其中:住院基金支出12888.16万元,占可用基金总量的61.99%;普通门诊基金支出1093.36万元,普通门诊基金支出占可用基金总量的7.51%;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565.97万元,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占可用基金总量的3.9%。乡镇卫生院住院基金支出1866.16万元,占可用基金总量的8.97%;县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7243.4万元,占可用总基金的34.84%;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987.49万元,占可用总基金的4.75%;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基金支出2791.11万元,占可用总基金的13.43%。

2017年同期城乡医保基金支出资金8691.87万元,其中:住院基金支出7589.39万元;普通门诊基金支出863.97万元,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238.51万元。乡镇卫生院住院基金支出1012.35万元;县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4105.29万元;市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429.78万元;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基金支出2041.97万元。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与2017年同期基金支出增加了5855.61万元,增幅达67.37%。其中:住院基金支出增加了5298.77万元,增幅达69.82%;普通门诊基金支出增加了229.39万元,增幅达26.55%;慢性病基金支出增加了327.46万元,增幅达137.29%。乡镇卫生院增加853.81万元,增幅达84.33%;县级医院增加3138.11万元,增幅达76.44%;市级医院增加557.71万元,增幅达129.76%;省级及省外医院增加了749.14万元,增幅达36.69%。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同比2017年同期各级医院增长幅度均较高,其中乡级卫生院、县级及市级医院增幅最大。住院基金支出是影响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根据基金支出额度,县级医院住院基金支出是影响基金支出的重要因素。

3、住院次均费用

2018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费用为6171.8元/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1984.65元/人,县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5904.83元/人,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8201.19元/人,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次均费用20325.67元/人,慢性病门诊次均费用3152.17元/人。

2017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费用为5445.29元/人,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1452.99元/人,县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5300.86元/人,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10429.97元/人,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次均费用19031.16元/人,慢性病门诊次均费用2650.78元/人。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住院次均费用增长726.51元,增长率为13.34%,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531.66元,增长率为36.59%;县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603.97元,增长率为11.39%;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降低了2228.78元,降低幅度为21.36%;省级及省外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长1294.51元,增长率为6.8%;慢性病门诊次均费用增长501.39元,增长幅度为18.91%。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2018年各级医疗机构上半年次均费用都有大幅增长,尤其是乡镇、县级、省级以上医院,是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幅度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市级医院有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抚州光明眼科医院开展了免费白内障手术,导致就诊人数(817人次)大幅增加,拉低了市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

4、政策调整情况1、2018年取消个人账户,全面实施门诊统筹制度,个人门诊统筹余额不能结余到下一年使用,导致门诊就诊人次大量增加,门诊基金支出金额增加了229.39万元,但未超过当年统筹预算数,对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影响不大。

2、健康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实际补偿不低于90%的政策。2018年上半年住院12624人次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3481人次,基金支出了4050.82万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2381.41万元,增长幅度达142.65%,因此健康扶贫政策对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影响较大,是导致基金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情况分析

1、基金支出情况: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为14547.48万元,占可用总基金的69.98%,2017年同期支出8691.87万元,2018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与2017年同期对比,增加了5855.61万元,增幅达67.37%。因此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超过控制水平线,存在较大风险。

2、影响2018年上半年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表因:是某些医院住院人次、次均费用增长过快造成基金支出量增长幅度过大,尤其是县级医院;内因:一是医改政策因素影响。如门诊诊疗费用支付过大过多,仅县人民医院2018年上半年就支付了35.55万元、县级医院药占比控制导致各种检查费用大幅攀升、各种检查费、护理费用及治疗费用收费标准政策提高;二是医疗机构特别是医生主动控费意识不强。医疗机构追求医院更好发展,医务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求他们自己主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没有更有效的医改政策是很难行得通;三是健康扶贫政策刺激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医需求,2018年上半年基金超支的50%以上是扶贫方面的以及在政策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如占着床位拒不出院、出院不办理手续也不缴纳个人负担费用、小病大治、冒名住院等,在当前一切以扶贫工作为重的环境下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医保基金超额运行的巨大风险;四是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后存在一定磨合期、责职划分不明确,导致医保控费政策衔接不到位,医保政策管理方面应该出台有效措施加大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力度。

四、2018年全年基金支出情况预测

根据2017年同期基金支出数据和年终支出数据,结合2018年上半年数据可以得出全年基金支出将达到139.96%,超值39.96%,约为8306.69万元,其中:健康扶贫支出超值达22.91%。约为4762.82万元。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上半年基金支出情况,2018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包括:

1、加强政策宣传,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保政策,严格把握病人入院指征和标准,合理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就医,防止医疗资源重复浪费。

2、加强对住院基金支出的监管力度,重点对挂床住院、门诊患者转住院的检查力度,减轻违规住院对住院人次增长过大的压力。重点打击借证就医、小病大治等违法行为。

3、继续做好次均费用控制工作,尤其是县乡医院次均费用,加大监管与审核力度,确保2018年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2.医保运行分析 篇二

1 引入医保第三方监管机制的背景

1.1 过度医疗和不合理医疗行为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现有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之下,定点医疗机构存在“收入分配与医疗费用收入挂钩”的现实,由于补偿机制未得到合理调整,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最大化是医院和医务人员获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直接、唯一手段。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医疗学科的专业性强等原因,造成诊疗过程中医强患弱的不平等关系,加上医学诊疗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供需方在检查、用药、治疗上选择空间大,在医疗费用第三方支付的情况下,容易诱导过度医疗。

医保监管能力的严重不足,使得经办机构在促进医疗行为合理化、规范化方面的作用受到制约。本市现有参保人数320万人,定点医疗机构96家,定点药店320家,分布在全市七县三区9个街道办事处,94个乡镇,目前医保经办人员188人,服务比例为1:8017。随着医疗保险扩面和城乡统筹工作的推进,医保经办工作压力将进一步增强,在目前监管方式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难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监控。

1.2 对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

虽然出台了医疗机构量化考核标准,但由于相应的奖励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促使医疗机构之间竞争,也不能调动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自律,不能主动防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随着医疗保障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参保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对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管理,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确保医保基金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如何对“两定”单位的认定、退出、违规行为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建立完善“两定”单位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也是各级医保经办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医疗保险管理处于探索前进过程中,政策变动较频繁,又涉及医疗专业内容,参保人很难完全了解和掌握目前的医保政策、用药范围、治疗项目范围等规定,很难形成群众监督机制。在经济转轨背景下,市场机制还不成熟,各种能有效缓解道德风险的机制,如中介委托管理机制、声誉和诚信评价机制等尚未形成,社会对医疗服务行为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

2 医保第三方监管机制的基本内容

为逐步完善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管,韶关市自2006年起探索医保第三方监管机制,2009年起开始对查处的案件建立具体台账。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3年,通过第三方监管机制共查出违规案例127例,涉及违规金额217.5万元,处罚金额159.2万元,追回费用367.7万元。本市第三方监管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2.1 成立服务监管管理调查队。

有效的医疗服务监管是“医改”成败的关键,也关系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此,通过购买服务,向社会聘请具有医疗资质的医药专业人员,成立医保服务调查队。针对医疗监管的专业性、复杂性、长期性,创新医疗监管机制,对医疗服务的监管由“外行管内行”变为“内行管内行”,由“临时性抽查”变为“长期性普查”,由“兼职监管”变为“专门监管”。通过成立医疗服务监管管理调查队,防止骗保、过度医疗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合理控制诊疗项目和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参保患者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性价比较高的医疗服务。

本市于2006年成立了医保服务监管管理调查队。近年来,本市查处违规案例见图。

2.2 引入专家评审机制。

在全市医保第三方监管工作中,邀请临床医药、医保、卫生经济学和药物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参与评审,在医保住院大额费用和疑难费用支付、医保服务协议考核等工作中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此机制可协助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基本医保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管,准确把握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药品的医保政策,合理规范特殊病种用药的范围、鉴定标准;专家组还承担对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等任务,提高经办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专家评审机制有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疗服务工作与效率,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监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保服务绩效。专家评审机制的建立,对建立合理科学的医保管理模式和监管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本市专家评审典型案例,见表)。

3 医保第三方监管机制的初步成效

3.1 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提高医保监管效率。

聘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新闻单位工作人员、熟悉医药卫生知识及医院管理者等社会人士为医保社会管理员,参与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监管,可以成为医保监管的有效补充,也为社会参与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及时发现医保监管薄弱环节和医疗机构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医保经办机构加强基础管理,更好地维护基金安全和参保群众的医疗权益;社会管理员的聘请,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供更质优、更实惠的医疗服务,使医疗管理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

3.2 通过群众信访投诉渠道,充实社会监督的内容。

通过建立投诉平台,包括网络举报、电话举报、来信举报等,公开举报方式,拓宽群众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投诉渠道。在掌握投诉举报线索后,迅速展开调查,并做好记录;确保举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查处,同时及专题分析时反馈投诉举报人,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建立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制度,明确不得将举报人或举报材料等情况透露或转送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切实维护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如群众反映某职工医院存在违规医疗行为,经实地查证,该医院确实存在医疗收费未按物价部门新规定执行和存在出院带检查、带补液等违规情况,随即下发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间该院仍然顶风违纪,市人社局作出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追回已支付门诊违规费用6904元,并处以5倍罚款的行政处理决定。

3.3 探索建立异地协查机制,健全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监管机制。

建立异地就医协查业务,对异地就医人员由当地医保部门协助进行实地核查,异地协查机制的建立,能有效防止异地就医中存在的冒名住院、挂床住院、伪造虚假就医资料等行为。2011年,针对两位参保人石家庄肾病医院住院发生的高额住院费用,派出调查小组于2012年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进行实地调查,并在石家庄市医保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对两位参保人在河北省两家医院的住院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发现医院存在利用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提供过度过量的违规行为,使参保人既花费了巨额钱财又延误了病情。为此,我们拒付了涉及“无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干细胞移植费用160000元。并由人社局出台关于规范异地民营医院住院的通知。医保异地协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改变目前医疗市场的这种“乱象”,充分保障参保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欧慧敏.医药分开步伐正加快补偿机制破以药养医难题[OL].医药经济报,http://health.sohu.com/20110831/n317894338.shtml,2011-8-31.

[2]孙晓丽.控制医疗保险费不舍理使用的实践与探索[OL].党政干部论坛,http://www.aohan.gov.cn/Article/Detail/11306,2010-6-30.

[3]福清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加大两定稽核力度,确保医保基金安全[J].就业与保障,2012(8),1.

[4]任敏.德国医疗和中国医疗的差距与思考[OL].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renmin1977_820460396.htm,2012-10-11.

[5]韶关市社会保险服务管理局.社保年度整改通知书台账[Z].2009-2013.

[6]韶关市社会保险服务管理局.医疗保险专家组使用台账[Z].2011-2013

[7]何丽梅,王桂敏.完善医疗保险监督机制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健康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2):32-34

3.医保运行分析 篇三

【关键词】医保制度;住院费用;影响因素

近几年,我国城镇参保职工医疗费用得到快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了压力,其中住院费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是国家卫生费用的主要构成体系,积极控制住院费用现已经发展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着重探究了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对比,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与探究。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以笔者所在城市的5个医院的3种疾病,100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该医院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其中疾病的选择上需要根据疾病发生频率、疾病经济因素以及临床治疗作为主要原则,且根据ICD—10编码选择外科疾病与内科疾病3种。外科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胆结石;内科疾病包括脑梗塞。根据医保与自费两种支付方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将所有的数据及时输入EPI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因为每一个医院的收费项目不同,所以为保证研究的合理性,需要根据标准将医院的收费项目合并为6个类型,分别是治疗费、药费、检查费、手术费、床位费、其它费用。其研究内容包括两种付费方式下患者平均总费用为多少?住院时间为多久?并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方式针对两种付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二、结果

1.3种疾病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对比分析(见表1)

2. 3种疾病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对比(见表2)

为从根本上避免数据在各个阶段分析中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笔者在单因素分析中采取了回归分析法对医保以及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且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时间、是否手术等作为主要的自变量。并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得知,医保患者拟合方程校正决定因素为0.654,其影响因素包括了住院天数,病种、是否手术。非医保患者的决定系数为0.692,其影响因素为住院天数,病种,是否手术。

三、讨论

首先可以清楚了解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作用未得到发挥,没有抑制医疗费用的上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医疗消费。通过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以得知,且对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医疗保险作用未得到全面发挥,甚至还刺激了医疗消费。其中以阑尾炎作为案例,在疾病治疗差异不明显的基础上,患者住院费用、天数以及各项检查费均比非医保患者要高,根据调查与分析,在3家医院中对于急性阑尾炎这种疾病,医院均实施了单病种限价收费,且限价包括麻醉费、手术费、床费,然而根据相关卫生厅的收费标准,患者住院费用高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未限价。除此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当前医院所采取的医疗保险报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消费产生影响,且在医保政策的收视过程中,很多医院针对参保职工医疗费用采取的形式为“累退”,这种形式下患者花费的住院费越高,那么个人自付的比例则越低。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得知,对于超过标准且在5000元以内的,一二三级医院在职职工个人负担比例为18%、20%、22%,而对于超过5000,1万元以下的,则比例分别是13%、15%,17%,对于1万元以上的,比例则为8%、10%、12%。这种类型的报销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负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则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具有代表性的则是脑梗塞患者,大多数为退休人员,住院的天数以及住院的费用要比非医保患者要高。这种模式下则指明医保部门需要对所采取的报销制度进行改善,并且对医患双方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督与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路径,积极降低住院费用。

因为付费方式不同,所以患者在潜移默化下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住院的时间便是最为可控的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时间主要分为3个时间段,包括治疗准备期、集中治疗期、临床康复期。根据对表2的分析,3种疾病的医保患者住院时间均比非医保患者要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并不能说明住院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好。鉴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对住院时间比较长的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关注,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将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安排在门诊中检查,病情重的则在门诊观察室,且这一部分费用让患者自己承担,这样一来才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也会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保保险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明慧,曹乾,陆广春. 医保与非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09,01:35-38.

4.医保运行分析 篇四

1、发生医保缺陷后,首先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报告医保办主任,情节严重的报告分管院长。

2、科室设立医保缺陷登记本,一旦发生缺陷,科内及时召开讨论分析会,详细记录事情的经过及后果,做好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3、发生的缺陷涉及到临床科室,在第一时间内电话通知科室的当事人,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情节严重的,报告科主任。医保办主任和分管各线管理人员下科室调查情况,弄清事情的真相,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该科及时召开分析讨论会,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5.医保运行分析 篇五

一、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粗钢产量保持增长,前高后低逐月回落

2011年,全国产粗钢68388万吨,比上年增长7.3%;产生铁62969万吨,增长8.4%;产钢材88258(含重复材)万吨,增长9.9%。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粗钢产量逐月增加,6月份日产量达到全年最高点199.7万吨,相当年产钢7.2亿吨;下半年逐月回落,四季度下降幅度加快,11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66.2万吨,折合年产钢6亿吨,比最高点下降16.8%。

分省区看,位居粗钢产量前三的河北、江苏、山东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9.8%和9.7%,高于全国8.9%的增速,三省粗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4.1%、10%和8.3%,合计占42.4%,较去年增加1.3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低于全国平均增幅3.9个百分点,而其他中小企业则大幅增长。

分品种看,受投资增速较高拉动,以建筑用材为主的长材比重上升,而机械、汽车、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对生产用板材的需求增长有限,板材比例下降。2011年长材、板材产量分别为4亿吨和

3.9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和8.6%,占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7%和44.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减少1.5个百分点。

(二)钢材价格波动运行,四季度大幅下跌

2011年,钢材价格总体水平高于上年,呈现波动运行态势,大部分品种振幅在15%左右,并呈“长强板弱”的格局。二级螺纹钢全国均价为4774元/吨,较去年上涨13.9%;4.75mm热轧均价为4721元/吨,上涨10.3%。分月看,前2个月,由于铁矿石等原料成本上涨推高钢材价格小幅上涨。3月市场受加息等紧缩政策和房地产限购令影响回调。4至8月,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格局,钢材价格小幅波动。9月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跌,国内钢材需求减弱,价格加速下跌。10月份跌幅扩大,跌速加快。

11、12月份进入传统需求淡季,钢价继续震荡向下,年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20.5点,比年初的128.3点下跌7.8点,下降6.1%。

(三)钢材出口小幅增长,进口略有下降

欧美债务危机影响继续蔓延,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高通胀的双重压力,全球钢材市场需求萎缩。我国钢材出口较上年小幅增长,总体呈逐月下滑走势。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43万吨,增长15.1%。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下降5.2%。此外,出口钢坯为零,进口钢坯64万吨。将钢坯、钢材折算为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长28%,净出口粗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1%。

虽然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出口难度加大,但钢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出口品种看,出口板材2658万吨,同比增长7.1%,占出口总量的54.4%。出口棒线材669万吨,增长28.9%,占总量的13.7%。从出口价值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49美元,同比上涨184美元,增长21.3%。

(四)钢材社会库存逐步下降,企业库存增加

受春节和冬季因素影响,2011年前两个月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增长迅速,2月底达到年内最高1890万吨。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增加,3至8月钢材库存逐月下降,8月末降至1384万吨,较年内最高点下降26.6%。9月钢贸商囤货备战“金九银十”,钢材市场却遭遇寒冬,社会库存小幅增长,并持续到10月中旬。此后,贸易商在资金压力较大和对未来看淡的情况下,屯货意愿减弱,钢材市场去库存化启动,钢材库存总量逐步减少。年末,社会钢材库存1290万吨,同比下降4.6%。钢铁企业库存钢材978万吨,同比增长8.9%。

(五)淘汰落后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11年,钢铁工业继续加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按照国家公告的淘汰落后产能名单,预计全年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22万吨,炼钢产能2794万吨。

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进展。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烧结、高炉、转炉、轧钢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部分钢铁企业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77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01.7千克标煤,同比下降0.82%;吨钢耗新水3.88立方米,下降5.02%;COD排放2.67万吨,下降11.44%。

(六)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钢铁产能继续扩张

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投资额达511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1251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行业总投资的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3860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行业总投资的75.5%。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占全行业投资30.6%。

行业固定资产高投资直接导致产能继续扩张。据钢铁协会统计,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8亿吨,2011年新投产炼钢产能约8000万吨,考虑到淘汰落后产能约3000万吨,实际净增炼钢产能约5000万吨,年末粗钢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

二、钢铁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下游需求减弱,供需矛盾凸显

201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受欧债危机拖累增速放缓,我国钢材出口不振,国内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国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应对国内高企的通胀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建筑、船舶、机械、汽车、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增速也相应放缓,下游需求减弱,钢材消费增速下降。与此同时,钢铁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和生产边际效益因素,主动减产意愿不足,在国内外需求减弱的背景下,过快释放的产能使供需矛盾凸显。在钢铁需求减少后,减产是减少供应量,避免价格大幅下跌,保证行业正常

运行,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平均到岸价163.8美元/吨,同比大幅增长27.1%;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推高了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钢铁企业销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2.4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7%的平均水平。其中10月、11月份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47%和0.43%,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钢铁工业在成本大幅上升,产能过快释放的双重压力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三)中小企业大幅增产,产业集中度提升缓慢

2011年,我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之和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9.2%,较2010年略有上升,比2009年5.4个百分点的增速大幅回落。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全行业比重从去年的89.5%降至86.3%,下降了3.2个百分点。2011年,受保障房需求影响,建筑钢材盈利情况好于板材,为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小钢铁企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造成全行业产业集中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三、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展望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从国内情况来看,预计全年GDP增速降至

8.5%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21%左右。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预计2012年钢材消费增速小幅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6.9亿吨,粗钢产量7.3亿吨,同比增长7%左右。全年钢材出口维持在5000万吨,进口1500万吨左右。铁矿石进口量增至7.3亿吨,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国内钢材价格维持弱势运行,年内高点难以超过2011年高点,钢价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四、保持钢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钢铁工业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抓住机遇,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全面贯彻《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减量化用钢,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兼并重组,强化资源保障,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

(一)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

钢铁企业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控制生产节奏,规范定价和销售行为,自觉控制产量;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各种费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进口铁矿石代理制,维护正常的进口铁矿石秩序。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渡过难关,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

(二)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

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稳步开展,发挥兼并重组效应。出台促进钢铁工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钢铁工业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以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为兼并重组主体,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优化布局,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三)继续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提供保障。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淘汰落后要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因素。坚定不移地推进淘汰落后,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任务,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支持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方案和技术改造项目。

(四)积极推进减量化用钢

从上下游合作入手,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共同推进产品升级。落实《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各项措施,开展重点省区的试点工作。修订并发布《钢筋混凝土用钢》等生产标准。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建立船舶用钢、家电用钢、电工用钢合作推进机制,重点推动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家电用冷轧板和无取向硅钢片等产业化推广应用,促进减量化用钢。

(五)提高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

完善各种措施,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研究支持已投资境外铁矿项目的政策措施,提高海外铁矿石资源掌控力度,加大对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和建设钢铁厂的支持力度;探索沿边地区利用周边国家铁矿资源适度发展钢铁工业的模式;跟踪国外铁矿石贸易发展态势,积极稳妥推进铁矿石定价新模式;支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引导钢铁企业、矿石生产商积极参与。

http://.cn/

http://.cn/lines/

http://.cn/cars/

http://.cn/source/

http://.cn/company/

http://.cn/news/

http://.cn/park/

6.设备运行分析制度 篇六

一、设备分析工作主要是对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找出簿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止事故措施。

二、运行分析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两种。

(一)综合分析每月一次,分析本所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找出影响安全、经济运行的因素,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其簿弱环节提出实现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的措施,其主要方面如下:

系统结线方式、保护装置的配备、设备完好率、断路器正确动作率、两泵合格率、设备事故、故障、异常、重大缺陷、试验娄据、仪表指示,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设备运行可调小时最大最小出力,耗能指标、电压质量、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培训情况、记录的填写、资料的管理,文明生产等。

(二)专题运行分析,不定期进行针对上述某问题进行专门深入分析。

7.医保运行分析 篇七

医疗保险是医疗费用保险的简称是提供医疗费用保障的保险。现行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等医疗保险制度, 辅以老红军、离休人员、优抚对象、救助对象等特殊对象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第三方付费的居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项目, 生育、工伤等保险中的一些条款也具备医疗保险的功能。多种医疗保险制度独立运行, 又互为补充, 参保人群或相互交叉重叠、或相互独立, 共同构成的现行的医疗保险的付费体系。

(一) 医保主要付费方式

实施医保制度以来, 医保付费方式经过了多次改革, 不断变化, 不同类型的医保制度由不同的部门管理, 但其目的一致, 建立医疗保障体系, 实现医改目标。为此, 分别探索了多种付费方式。各医保管理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付费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付费方式的具体体现:

1. 按服务项目付费。

医保制度建立以来最为传统的付费方式, 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向参保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数量、价格, 由患者与医保机构按一定的规则分担, 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收入水平不会因此发生直接的变化。但是随着医保负担比例的提高引起的医疗卫生需求增长会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量, 从而扩大经济收入。目前, 参保者门诊医药费用的支付基本上采用这种付费模式。

2. 按服务单元付费。

即医保机构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或住院床日或住院人次及一定的次均标准支付。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收入随着服务人次 (床日) 的增加而增加, 在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服务量, 减少患者治疗周期, 合理选择治疗措施, 减少费用开支, 提高收入水平。“一般诊疗费”项目的支付就是这种付费方式的体现, 医保机构对设“一般诊疗费”收费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 不考虑治疗方法的选择, 按诊次支付。

3. 按病种付费。

即根据患者诊断病种分组, 医疗保险机构按该病种的预付费标准向医疗卫生机构支付费用, 超出部分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一种付费制度。激励医疗卫生机构对特定疾病治疗手段的研究, 不断探索低耗高效的治疗措施, 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 对特色科室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部分医保推出的住院分娩、阑尾炎等单病种付费即是这种方式。

4. 按人群付费。

医疗卫生机构在完成约定医疗服务项目的前提下, 根据服务人数, 由医疗保险机构按月或年支付固定金额的费用的支付方式。医疗卫生机构只要完成约定工作, 即可取得稳定的收入。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有计划、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在计划时段的占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财政按社区人口预算, 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向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支付经费, 执行的就是按人群付费方式, 只是付款方不是医保机构, 而是财政。

对医疗卫生服务接收者实行完全免费, 费用由相关部门负担也是按人群付费方式的表现, 如列入儿童免疫计划的一类疫苗, 完全由政府采购后无偿调拨医疗卫生机构用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 这种方式下, 医疗卫生机构完全是服务提供者, 不产生经济流入 (出) 。

5. 按总额预付。

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协商, 事先确定年度预算总额, 在该年度内, 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费用全部在总额中支付, 结余留存, 超支不补的支付方式。医疗卫生机构当期所能取得的经济收入是固定的, 医疗机构只能加强医疗质量, 控制费用支出水平,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果。一些医保机构正在试点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药费总额预付结算方式。

6. 门诊账户制度。

城镇职工医保门诊诊疗多实行个人账户制度, 参保者门诊账户余额范围内的门诊医药费可以全额支付, 超支患者自已负担。门诊账户余额只能用于门诊医药费的支出, 相当于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一笔固定基金, 只要提供医疗服务, 就可顺利取得收入, 对降低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

7. 限额报销制度。

规定患者每日 (次) 就诊最高报销标准, 超过部分由患者、医疗机构承担。医保机构核定患者门诊费用每次 (或每天) 最高补偿标准, 超过部分不再报销, 由患者或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促进医疗卫生机构采用价低高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日常医疗卫生服务, 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需求有一定的作用。

8. 以上两种或多种付费方式的组合。

如一些地区实行在个人账户无余额时, 门诊医药费可参与统筹报销, 就是个人账户制度与项目付费的组合;再如实行总额预算制度结算, 年终医保基金结余时可再行二次分配, 最高不超过按服务项目及支付比例计算的补偿金额。实际上就是项目付费与服务单元付费组合制度的体现。

(二) 定点医疗机构制度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是医保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 也是影响医疗卫生疗机构开展医保服务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审批年检。

医保机构为保证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正确执行医保制度, 规范提供医疗服务, 实现医保目标, 依一定的标准进行逐项对照验收, 合格者方可向参保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可取得医保机构按标准支付的医药费, 并实行年检制度。医保全民覆盖后, 定点资格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准入门槛。促进医疗机构加强管理, 依法执业, 保证服务质量。

2. 定点医疗机构协议。

是明确医保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权利义务关系, 也是医保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依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医保制度的执行, 实行“以最小的支出, 享受最优质服务”的目标, 保障参保居民利益。

二、现有医保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一) 多种医保制度并存, 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业务活动的影响

1. 不同的医保制度对参保人群的补

偿标准不一致, 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业务的影响不一。当前医保制度依人群、身份不同分别设置, 各种医保制度支付方式、支付水平不同, 参保者医疗费支付能力也因此产生差异, 这些差异常表现为地域差。即便是相同规模、相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因地理位置不同, 也会面临着不同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运行环境, 影响组织经济的能力。一些医疗保险名义实行门诊账户制度, 但每年的门诊账户记入额尚不足以支付一次平均门诊费用, 名存实亡。为此类参保者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 门诊医疗卫生服务业务的发展显然无法从医保制度中收益。

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内涵相同的医疗卫生服务, 经济流入水平不同。参保者身份不同, 一方面医保支付水平不同, 患者医疗费用承受能力也不同;另一方面医保支付限额标准不同, 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超定额负担水平不同。

2. 医疗卫生机构对治疗措施的选择变得复杂、甚至混乱。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不仅要面对患者错综复杂的疾病情况, 还要区分患者身份在纷繁复杂的医保支付方式下选择治疗措施。为患者最大限度地享用医保支付, 减少自身负担而选择治疗手段, 即便是完全相同的病情, 也因参保人身份不同, 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不利于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

3. 加大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制度的执行难度。

医保支付方式是医务人员必须了解的非医疗业务知识。支付方式不断变化, 层出不穷, 各类医保制度相互交错、重叠, 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要求医务人员全面掌握众多的医保制度其实很不容易。

4. 医保监管重叠, 信息管理系统中信

息孤岛现象突出, 加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成本。医疗卫生机构面对不同身份的患者, 其分别申请不同类型的医保定点单位, 各医保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着内容相当的重复监管, 各医保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又相互独立, 硬、软件及信息无法共享, 医疗机构须多次重复在不同系统中进行信息录入, 并分别承担各系统的维护费及网络使用等费用。

(二) 医保支付方式有待完善

1. 限 (定) 额支付标准滞后。

部分地区医保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定额标准多年未修定, 严重脱离当前实际对超过定额的部分按比例支付, 结算定额制度已演变为定额扣减制度。医疗费收入由药品费, 治疗费、检查费等构成随着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基药、零差价等制度的全面覆盖, 药品收费完全是补偿性的, 业务盈余能力明显下降, 而医保的定额扣费制度, 对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2. 确定预算总额支付标准的方法值得商榷。

理论上, 预算总额指标应由医保管理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确定, 而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医保支付额根据各医疗卫生机构历史业务额、诊疗人次及医保机构管辖区域内同级医疗机构次均额等因素, 辅以一定的公式由医保机构单方计算确定, 而这种方式下确定的预算总额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一方面, 由于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能力、业务特长不一, 次住院收费额也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当期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实际收入不相配比, 当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服务时, 服务成本上升, 而服务收入既定, 致服务量增加越大, 医疗卫生服务净收入越小, 甚至表现为净亏损越大, 而这是医疗卫生机构自身无法控制的, 医疗卫生机构科学的业绩考评机制难以形成, 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业务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保支付的促进, 对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量的增涨是必然的, 而在当前的总额预付制度下, 医疗费用的增涨完全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3. 部分医保机构不能严格执行统一的医保付费方式。

如“一般诊疗费”收费项目本有着统一的医保支付、患者负担标准 (一般为医保统筹经费支付80%个人支付20%) , 但不少地区的医保管理机构不能严格执行, 一些地区对“一般诊疗费”或执行年总额包干制度, 或缩小应执行范围, 或视同普通诊疗项目的报销, 统筹支付标准大大缩水。一方面增加了参保居民负担, 另一方面, 医疗卫生机构往往因患者承受能力不足不能正常收取该项服务费, 正常合理收费机制难以形成。

4. 部分医保医疗卫生服务业务收费标准被下降。

医疗卫生机构收费标准是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成本补偿模式, 根据服务项目实际耗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是医疗卫生服务中相对合理的价格标准, 但这一标准在部分医保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上难以维持。一些由政府部门组织的惠民体检等健康活动, 规定了远低于标准收费的价格。

(三) 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协议条款话语权不足

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应由医疗机构与医保管理机构共同协商, 共同遵守。但实际情况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协议条款上的话语权严重不足, 形式上是协议, 实际上是必须执行的文件, 有时协议还会涉及医疗卫生业务开展, 出现行外指导行内甚至违规的问题。如医保机构规定住院收治标准、规定提供病员病历审查等, 而住院收治标准是一个医疗问题, 调用病历应经医疗主管部门批准, 但医疗卫生机构却往往不能抗拒医保机构的要求。

(四) 部分医保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定不够规范

城镇职工、居民及新农合保险有相对完善的验收标准, 但是部分优抚对象、救助对象等特殊对象医疗救助体系下定点医疗机构认定标准欠规范, 一些机构直接指定一个或少数几个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某一类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 明为定点, 其实人为排斥了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 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公平开展业务, 也不利于特定人群享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 部分由医保机构指定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影响医疗卫生机构正常工作计划

医保机构对定期、不定期为各自的参保对象推出的免费体检、专项健康检查等业务, 款项由医保机构承担。此类业务实施计划往往是由各医保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制定与安排, 且具有大量性、突击性特征。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医疗卫生机构不能自主掌控实施时间、节奏, 甚至出现几个部门在同一时段内安排多个服务项目, 互相交叉、重叠、冲突, 医疗卫生机构措手不及, 无法自主地有序落实业务的开展。

(六) 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费用的必然承担者的观念有待改变

部分医保机构认为, 医疗卫生机构是医保制度的受益者, 所以也应是医疗费用的当然承担者。也就是说, 医疗机构即便完全遵守医保制度, 并从病人病情考虑, 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法, 仍要承担部分医疗费用, 而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成本远远高于收费标准的情况下, 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的努力会变得更为困难。

三、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职能, 完善医保制度的相关建议。

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员是社会医疗保险的三个当事主体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实现是根本目标。从这一角度上讲, 三方利益是一致的, 但医保与医疗卫生机构也均有自身的利益诉求, 这些诉求不尽相同。医疗卫生机构应在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前提下, 努力创造有利于自身运转的医保制度环境, 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为医改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一) 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协调, 抱团取暖, 增加话语权

医疗卫生机构可共同委托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等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商讨定点协议、支付方式等与医疗机构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 争取更为有利的条款。

(二) 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医保管理水平

严格遵守医疗保险相关制度, 遵循职业道德, 强化医疗卫生单位的自律, 提高公信力, 努力树立让医保机构、参保人员放心信任的形象。

(三)

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资料, 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 为相关部门制定医保政策提供帮助和依据, 争取合理的支付环境

1. 完善定额标准的确定、总额预付制度。

定额标准、预付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很多, 如收费标准的变动, 医疗成本的变动, 医疗机构业务能力的差异,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正常增涨等。

2. 完善单病种付费制度。

单病种不能仅以疾病诊断为依据, 还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 合并症与并发症等多重因素, 进行科学测算, 适当分组制

3.

完善门诊报销制度, 取消门诊账户制度, 统一门诊、住院报销办法, 让疾病治疗需要成为选择门诊、住院形式的唯一依据。

4.

改变医疗机构承担患者合理医疗费用的现象, 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详实的数据, 提供准确的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支出构成及收支差额等指标, 清晰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 支出补偿渠道等情况, 公开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全行业亏损的事实。让医保经办机构、参保群众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补偿性质, 使医疗卫生机构不再分担合理医疗费用, 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努力提高更好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办医 (防) 宗旨。

(四) 探索优化医保报销范围

众所周知, 积极的预防性疫苗接种是保障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措施目前, 对疫区特殊人群提供相应疫苗及列入儿童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白喉、百日咳、乙肝等多种疫苗已实行全额免费, 由中央 (或省级) 财政支付, 除此以外, 生物制品医保报销范围一般仅限于抗狂犬病等有限的几个品种, 部分地区一律不报对水痘、流感、成年人甲肝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免疫接种疫苗多不列入报销范围, 而无论从经济角度, 还是从保障公众健康手段的高效性角度看, 合理性均值得探讨。鼓励公众更多地接收预防性疫苗接种, 提高健康意识, 将部分生物制品纳入报销范围, 让医保基金用在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上。

(五) 加强各医保制度之间的互动统一主要支付方式、标准

可以合并医保经办机构及医保类型, 整合资源, 减少医疗机构管理成本给予医疗卫生机构一个统一的医疗政策、市场环境, 有利于医疗机构集中精力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从而实现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宗旨。

总之,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改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医疗保险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方, 其健康发展是医保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应积极参与医保改革, 为医改目标的实现作贡献, 为自身的发展谋出路。笔者坚信, 只要紧紧围绕医改目标, 在党和政府医改方针的指引下, 全体医保参与方共同努力, 医疗保险制度必将出现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员共赢的新局面, 医疗卫生机构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医疗卫生单位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性收入仍是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当前, 以第三方付费为主要形式的医保制度已初步建立, 随着医保的全民覆盖及支付份额的全面提高, 其付费机制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流入, 对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收入的影响日趋显现。文章针对现行医保付费制度及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比较各制度的差异, 分析其利弊。

关键词:医保制度,医疗卫生单位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8.医保运行分析 篇八

关键词:Logit模型;城镇居民医保;意愿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大学生作为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医疗保障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发育,而且对将来的工作也必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009年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09〕46号)文件。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意愿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医疗改革试点工作进展状况,进而影响医疗改革的成败。本文以徐州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例,采用了二元因变量的Logit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的选择意愿,以期探析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保的主要因素,为国家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Logit模型的选择与描述

本文主要是考察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的意愿,即大学生是愿意参加,还是不愿意参加。在分析中,为了进一步地了解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将大学生的参保意愿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选择模型,愿意参加的为1,不愿意参加的为0,为0-1型因变量。由于传统的回归模型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负无穷大到正无穷大之间,不可能限定在0和1之间,因此在此处不适用。所以本文采用了二元因变量的Logit模型来分析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的选择意愿。

本文采用Logit模型,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的范围内。设y=1的概率为P,要计算因变量为1的概率P:P(yi=0|xi,)=F(-x′iβ)。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的回归参数进行估计。对数似然函数为:

1(β)=logL(β)={yilog[1-F(x′iβ)]+(1-yi)logF(-x′iβ}

Logit模型服从Logit分布,即为Pr(yt=1|xt)=。Logit模型的一般形式如:Pi=G(α+βiXij)=

上式中的P是某种行为的概率,P=(1,采取某种决策;0,不采取某种决策),i是样本数编号;βj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j为影响因素编号;m表示影响这一概率的因素个数;Xij是自变量,表示第i个样本中第j种影响因素;α表示回归截距。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2010年10月和11月,笔者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为对象,就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意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和典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样本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达96.7%。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假设影响大学生参加医保意愿的因素如下:性别、年级、身体状况、家庭居住地、了解情况、费用负担方式、报销程序。模型中相关解释变量说明,如表1所示:

本文选择大学生的性别作为自变量。主要是考虑,性别差异使得其各自的观念想法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行为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男性勇于探索新的事物,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要快,所以对于城镇医保其可能会接受;而女性则更愿意接受熟悉的事物,对新事物不敢去尝试,故可能会排斥。另外考虑到女生的体质普遍较男性弱,从这一方面来看,其可能更加愿意参加医保。所以关于性别这一变量影响方向难以确定。

考虑年级这一自变量,分为二年级以上(包括二年级)和一年级新生两部分。从理论上讲,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无论从接受力及素养方向都较一年级的学生高,故其可能不会排斥城镇医保。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其接受能力较弱,且一年级各种花费较多,从而其可能不会参加城镇医保。但由于大一新生的积极性因素,又可能会促使其参加医保,相反,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行为消极,也可能不会参加医保。可见这一变量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

身体状况,这是参保的主要考虑因素。一般身体体质较差的学生,更愿意参保;而身体体质较弱的学生,参保意愿也稍差些。因此身体状况和参考意愿成正相关。

家庭居住地,对于家在农村的学生来讲,其意识到农村的医保使用范围存在局限性,故其参加城镇医保的愿望会强烈些;而对于家在城市的学生来讲,由于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再加上家里已经为其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商业保险,所以其参加城镇医保的愿望可能不强烈。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了解情况,从理论上来说,了解程度越高,参加的意愿就越强烈;了解程度越低,其参加的意愿就越不强烈。

费用负担方式,如果费用全部是自己承担,那么与商业保险无差异,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肯定不高,如果政府和学生共同承担一定的费用,很可能会提供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费用负担方式与参与意愿成正相关。

报销的程序,这里主要是指报销的手续及报销时间的长短。如果报销程序复杂繁琐,那么学生的参保意愿就会被消弱;相反,如果报销程序精简,则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保意愿。

三、模型估计

本文试图从性别、年级、身体状况、家庭居住地、对医保的了解情况、费用负担方式、报销程序7个因素寻找对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意愿的影响。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所选的变量进行Logit回归处理,我们知道沃尔德值越大或其Sig值(沃尔德检验的系数显著为零的显著性概率)越小,该项影响显著性越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Backwardwald方法,以P≤0.05为选入变量的标准,以P≥0.10为剔除变量的标准,通过Logit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这7个变量中,即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意愿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意愿模型回归结果,具体如表2所示。

四、模型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生身体状况对参保意愿的影响。由模型回归结果可见,大学生身体状况(X3)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值。大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最为了解,所以大学生体质弱,则其参保的意愿就强烈;相反如果大学生的体质强,则其参保的意愿就弱。由此说明大学生风险意识薄弱,仅仅根据自己以前和目前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参加,未能充分认识到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

第二,大学生对城镇医保的了解情况(X5)。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对医保了解情况的影响系数高达10.097,各检验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对城镇医保了解的越是清楚,其就越能体会城镇医保对自身带来的好处,其参保意愿就越强烈。由此可见,大学生认识和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弱,仅仅就目前或以前的情况来判断风险。

第三,家庭居住地(X4)与参保意愿负相关,说明家住农村的学生由于家庭状况不太优越,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已经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但鉴于农村医疗保险的适用范围有限,故多数农村来的学生愿意参加城镇医保;而对于家在城市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父母已经为子女购买了多份保险。据调查,一份保险都没有的约占4%,两份保险的占18%,购买三份及三份以上的人数占到了78%,正是由于已经购买了多份保险,再加上城镇医保指定的固定就医单位面较小,使得学生对购买城镇医保的兴趣大大降低。

第四,费用的负担方式(X6)对大学生参加城镇医保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国家负担的越多,大学生就愿意参加医保;相反,则参加医保的意愿就越低。由此说明,大学生对参加城镇医保的费用承担问题非常敏感,毕竟大学生是没有收入的群体,主要靠家庭提供的生活费用,所以对费用负担会看的很重,其参加医保意愿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承担费用的多少。

此外,性別(X1)、年级(X2)这两个变量均不显著,但是其对大学生参保意愿的影响方向却给出了一致的解释。性别与参保意愿负相关,即女生较男生更愿意参加医保,说明女生的自我保障意识较高,不愿意面临不确定性给自己带来的威胁。年级与参保意识负相关,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各方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即便是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医疗保险时,参保意愿也不高。

五、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城镇医保的建设,促进国家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健康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基于大学生自身状况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学生举办有关保险方面的知识讲座和讨论,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保险意识,提高学生的保险观念,利用保险合理规避风险。从而促进其积极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第二,基于大学生对城镇医保的了解情况对参保意愿的重要影响,即对城镇医保了解越清楚,越愿意参加。因此应加大政策宣传,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现行的城镇医保的参保方式、缴费方法、如何报销、报销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大学生自愿、自觉参保的意愿,从而体现国家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初衷。

第三,基于家庭居住地对参保意愿的重要影响。由于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千差万别,即便都是农村或都是城市的学生,其家庭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每个学生对开展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意愿也不一样,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种类的保险方法,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比如加大学校参保出资的比例。对于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学生采取适合他们经济情况的保险种类和方式。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保险服务”,为期量身打造保险的种类和方式,从而吸引学生参保。

参考文献:

1、徐强.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意愿探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3).

2、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平雁,黄浙明.SPSS10.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4、王菊芬.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镇医疗保险改革[J].妇女研究论丛,2007(5).

9.群工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篇九

一、2015年群工系统运行情况

通过2015年群工系统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总体运行情况较好的单位有:XXX、XXX、XXX、XXX。其它单位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出现红灯、黄灯情况。2015年共计出现亮红灯11件次(其中XX4件,XX2件,XX、X、X、X、X各1件);出现亮黄灯64件次(其中X、X7件,X5件)。

(二)已办结事项群众评价情况。2015年群众对已办结事项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97.9%,但仍然存在9条群众对已办结事项不满意评价(XXX3条,XX街道2条,XX乡、XX镇、XX镇、XX街道各1条)和63条未评价事项(其中XX乡13条,X乡12条,XX镇10条)。

(三)受理数量情况。2015年各乡镇(街道)群工系统受理群众反映事项数量较少,其中能够达到平均每月每村(社区)1条以上的有XX、XX镇、XX镇、XX街道、XX等16个单位,其它乡镇(街道)2015年平均每月每村(社区)群工系统受理数量未达到1条。

二、目前群工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通过2016年一季度群工系统督查和日常管理,我们发现全县群工系统推广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少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使用的是功能机,未在手机上安装群工系统。一季度全县70%的村(社区)群工系统未及时更新党务、财务公开及政策宣传。

(二)仍有部分村(社区)2016年一季度群工系统受理群众反映事项较少:如XX街道XX社区、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村一季度受理数量为零。

(三)部分村(社区)在便民服务大厅未设立“群众咨询接访”窗口、无群工系统推广使用二维码海报,无便民服务联系卡、群众办事指南;少数村(社区)网络未开通或无法使用WIFI,未将WIFI密码公开。

(四)XX镇、XX乡等乡镇乡镇(街道)一季度存在有较多办结事项未进行评价或办结事项不满意评价;XX乡一季度群工系统出现亮黄灯。

三、工作建议

10.医保运行分析 篇十

一、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截至X月XX日,XXX国资委监管的XX家企业资产总额X,X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负债总额X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所有者权益(净资产)X,X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实现营业总收入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应交税费总额X,XXX万元,同比增长XX%;利润总额-X,XXX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XXX,XXX万元,劳动生产总值XX,XXX万元。

(一)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营业总收入态势良好。XXXX年前三季度企业营业总收入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主要原因:一是监管企业确认房地产二期销售收入、确认工业园安置区完工进度收入及本年新纳入子公司导致;二是上年因疫情原因减免租金,今年无该项减免导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利润总额有所下降。第三季度我委监管企业整体利润总额亏损X,XXX万元。主要原因是城开集团摊销无形资产以及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导致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劳动生产总值稍有减少。截至XXXX年X月底,监管企业实现劳动生产总值XX,XXX万元,同比下降XX%,主要原因为城开集团利润下降导致劳动生产总值下降。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企业资产结构不优,拥有优质资产不多。XXXX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只有XX%,说明我委监管企业的资产综合利用率不高,功能定位重叠,同质化经营严重,总资产报酬率低,盈利能力差,造血功能不足。

资产规模小,投融资平台占比重。截止XXXX年X月,XX家正常运营企业资产总额X,XXX,XXX万元,所有者权益X,XXX,XXX万元,负债总额XXX,XXX万元,负债率为XX%。四家X属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总额X,XXX,XXX万元,占监管企业资产总额的XX%。

企业主业不鲜明,业务较为单一。监管企业大部分属于第三产业的租赁和服务业企业,经营业务单一,盈利渠道狭窄,X场抗风险能力薄弱。各投融资企业欠缺实现盈利的基本面,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主要依赖金融机构借款,企业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第三季度各监管企业营业总收入为XX,XXX万元,但城开集团、银投公司两家企业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XX,XXX万元,占监管企业营收总额的XX%。

企业运行成本高、获利能力差。各监管企业基本上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企业,商业类企业也因沉重的历史债务难以运行,许多企业同时还承担着公益性项目,加上可经营性资产较少,企业盈利能力较差。截至XXXX年X月,企业营业成本为XX,XXX万元,实现利润总额-X,XXX万元。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国资国企改革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X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X场竞争、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X个方面加强国企改革。二是积极推进X属投融资平台公司信用评级工作。完成了对我X可用于作价出资的土地及闲置土地、可作为子公司并表的经济实体、可划转平台公司的股权等经营性资产资源的初步调查统计,为下一步筛选可经营性资产资源注入平台公司夯实基础。推进X城投公司、路港公司的AA评级工作,积极谋划X城开集团AA+评级工作,积极联系深圳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拟将X路港公司以并表形式整合到X城开集团。

(二)国资监管方面

一是扎实做好国资监管基础性工作。

完成全XXXXX年国有资产报告编制工作,完成了对投融资平台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工作。二是落实XXXX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工作。积极同X财政局、税务局加强沟通,督促我委纳入预算编制范围的监管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按时足额上缴XXXX国有资本收益。三是推动财务总监派驻工作。出台《XXX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财务总监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向社会招聘财务总监,规范和完善X属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四是规范企业业绩管理。修订《XXX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印发《XXX国资委关于印发规范监管企业实施企业年金意见的通知》、《XXX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扎实推进考核分配体系的完善。五是完善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工作。按监管模式分层次对监管企业领导班子开展考核工作,协调X委组织出台了《XXX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草拟完成了《XXX直企业董事会及董事评价暂行办法》,为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六是安全消防维稳工作常抓不懈。对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行部署,组织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隐患大检查。维稳方面没有发生过进京赴邕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重大项目方面

一是为XX经济发展“铺路筑桥”。

XX大道工程、XX公共执法码头工程等X个项目均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内完成竣工验收。着力推进XX跨海大桥、XX码头、XX区滨海大道(港口段)工程(二期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XX大桥工程、XX规划明渠、工业园回建区等在建项目紧锣密鼓推进中,其中X外国语实验学校食堂项目、素质教育中心项目、XX路道路工程项目已于X月完工,XXX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馆、工业园第二安置区(一期)工程、XX规划明渠计划于XX月完工。三是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城X建设。以确保XX文旅大会观摩成效为目标,多方协调,采用“容缺机制”加快项目建设。一方面有序推进园博园提升改造工程,投资XXX万元收购并提升改造游乐场。积极策划园区活动,其中中秋、国庆节期间适时推出XX元畅玩优惠活动,“揽客”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以丰富经济业态、打造滨海风情特色商街为目标的XX潮街商铺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同时,XX已计划引入众多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及沙滩和海上娱乐项目,各项招标引进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今年以来,我委监管企业整体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等指标有所增长,但整体经济运行呈稳中有忧的态势。多数企业主营业务萎缩,X场竞争力不足,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运行效益增长基础不稳固,整体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企业规模小,X场竞争力差,造血功能不足。

企业规模小、资产分布零散的,经营业务单一,盈利渠道狭窄,X场抗风险能力薄弱,缺乏新的增长点,参与X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差。虽然一些项目也具有一定的盈利,但不足以支撑整个公司正常经营所需现金流,企业造血功能明显不足。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监管企业尚未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关系没有理顺,企业内部管理还继续沿袭了原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理顺,各自职责范围没有明确,没有形成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衡机制。

(三)需要加强我X平台公司重组整合。

我X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小、资产结构不合理、可经营的有效资产不多,加上运营经费不足、人力资源配置及薪酬体系不具备竞争力。平台公司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存在重项目、轻经营,重形象、轻管理,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等,转型改革工作还需加大力度。

四、第四季度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对照台账认真自查,已经落实的看效果、正在落实的抓进度、没有落实的找原因,落实不力的追责任,切实发挥自上而下的执行力和渗透力、激发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和改革活力,全力推动所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二)稳当推进信用评级工作。

一是先完成X城投公司、路港公司的AA信用评级工作。二是同步开展整合资产资源工作和贷款、发债融资工作。把优质的资产资源注入平台公司,增加现金流,做好项目包装,融资支持项目建设。三是继续联系XX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与评级机构沟通,进一步加强平台公司的重组整合,争取将X城开集团打造为AA+评级公司。

(三)进一步优化监管企业产业布局。

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自有资金,多元化产业布局,强化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增强企业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走在追寻的路上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我是一个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