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故事教学设计

2024-07-11

科学家故事教学设计(精选8篇)

1.科学家故事教学设计 篇一

科 学 教 学 故 事

扬务沟学校孙茂廷

有一次上科学课,给学生做沸腾的演示实验,学生都站起来了,探着脖子向前看,而且嚷着“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我嘱咐他们坐好,并提醒他们别说话了。前边的学生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可是后边的学生就是安静不下来,而且说话的声音明显地高了很多。怎么回事?越来越不像话了,我真想训斥他们几句,可看看他们没有一个在东瞧西望,而且又不是在成心捣乱,我还是强压住怒火。下课后,小组长告诉我:“后边的学生看不见,可又不敢说,不说心里憋得慌。”我想:“不在讲桌上做演示实验,在哪儿做好呢?”我陷入了沉思。学生太爱做实验了,可仪器室里又没有那么多酒精灯,只好做演示实验,而且这个沸腾实验,要用到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铁圈、温度计、烧杯等仪器。一看到做实验,学生的热情顿时高涨起来,什么纪律都不管了,都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人又爱又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心里着急又无处下手。到了下一节课,我想好了办法,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我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一组一套实验设备,让操作熟练的学生先实验,其余的同学观看,这样以好带差,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学习组装实验设备。全班的学生都动手忙碌起来了,有的固定铁架台,有的上螺丝固定铁圈,有的挂温度表,各忙各的,没有一个说话的了。不大一会儿功夫,教室里平静下来,只听到学生研究实验的声音了。“你的铁圈怎么到外面了?”一个学生的声音传来,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丁源同学的铁圈固定反了。我告诉他:“铁圈要固定在铁架台的上方。”他立刻动手操作起来,把固定铁圈的螺丝拧松,把铁圈旋转了180°,转到了铁架台的正上方,迅速拧紧了螺丝。我想学生的动作很麻利,一提示就做好了。我开心地笑了。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不仅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会影响

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比教师单独做演示实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想让学生在实验中玩,在实验中做,在实验中讨论,在实验中探究是最好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2.科学家故事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故事教学,学生

生物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生物科学史中不仅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包含着科学家探求真理的艰辛, 更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因此, 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 应重视生物科学史故事的应用价值, 利用好这些素材, 提高生物学教育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

生物科学史中有大量有趣的科学故事, 精彩的科学实验, 曲折离奇的科学探索过程。这些生动事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会让学生对生物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可变为求知, 探求真理的心理行为。如果用生物科学史故事来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题, 效果很好。

我在教授“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节之前, 先简介教科书中关于细胞的发现史:1665年, 英国人罗伯特·虎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他把软木薄片放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小室构成的, 于是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 (cell) 。那么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小室”进一步放大后是怎样的结构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这样自然引入新课, 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建构学生知识体系, 指引学生思路

1. 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生物科学史既是揭示生命奥秘的研究历史, 也是生物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其中每一次重大发现及经典实验都是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 这些故事能使难点知识的理解层层推进, 从而突破难点。例如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教学难点之一, 可将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贯穿在光合作用教学过程的中。通过海尔蒙特植树实验、普利斯特的实验、谢尼伯的实验以及萨克斯的绿叶遮光实验等科学史上的有关故事, 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知识的来龙去脉, 加深对光合作用定义的理解, 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2. 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学知识既是科学思维的结晶, 也是科学家在探索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取得的成就。教师应充分把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渗透到知识传授中, 使学生从前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严谨性。教师可利用生物史中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探索“夏天食物为什么容易变质”的故事,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 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让知识的掌握变为学生再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体会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史上, 科学家取得卓越成就的故事展示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固然重要, 但是高尚的科学品质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他的助手们在培育新种的过程中, 先后用了6年时间, 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 才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种;近代实验生理学奠基人哈维敢于冲破传统和权威的束缚, 大胆提出假说, 精心设计实验。在当时实验设备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哈维没有显微镜, 只有一个手持放大镜和一些简单的解剖工具, 他不断实验, 创立了血液循环理论。这些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之路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的。成功的获得, 既要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品质, 还要有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等科学素质。用科学家这些科学态度和工作精神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感召, 使学生得到情感和价值观上的教育和提升。

综上所述, 教师应把生物科学史引入生物学教学, 结合具体教学目标,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对相关史料进行适当收集整理, 将学生学习过程同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享受科学探究的快乐中, 其相关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满希, 展红.给生物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科学故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一、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思考探究动机

由于科学故事本身具有的趣味性,能强烈地吸引学生,因而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述科学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抽象而机械的物理知识充满情感;使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染上一些人文气息,让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例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若能结合举世闻名的伽里略“比萨斜塔实验”的故事;講“万有引力定律”时,若能结合“日心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等等,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改变课堂上枯燥烦闷的气氛,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感到生动具体,趣味盎然,并且课后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以磨灭。科学故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它蕴藏着特殊的精神魅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扩大知识领域,促进课外阅读

讲课外科学故事,不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使课本的物理知识烙上许多人文精神,使狭窄的物理知识可以得到延伸和拓展。它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促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外探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科普知识。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可以给学生讲述“天狗吃月”的故事,了解我国民间及世界各地对日月食的认识,从而调动学生探究自然科普知识的积极性;讲“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时,讲科学家应用数学计算发现海王星的故事;“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找等获得更多的天文知识,使学生对宇宙充满好奇,从而转变为学习的动力。讲“直线运动”时,讲田忌赛马、龟兔赛跑的故事,从这些故事出发,教师给学生介绍“博弈论”“运筹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军事、生产、体育比赛中的应用,使学生不再认为“直线运动”这一章的知识只是一些干巴巴的公式,进而鼓励他们阅读有关书刊,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

三、进行励志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在自然科学发展史,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忘我工作、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事迹。教师可从科学家学习、工作、做人做事中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例如讲“电磁感应”时,在适当时候插入法拉第13岁在书店做学徒顽强自学而成才,在1821~1831年的十年里,法拉第能够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讲“原子核”时,适时引入被誉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妇在破旧木棚里提炼镭;钱三强对我国核工业的贡献;钱学森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历尽艰辛险阻回国为我国航空航天发展所作的贡献;邓稼先隐名埋姓为我国原子科学事业贡献一生等等的故事,这些故事必将给学生以重要启迪和感召,不但能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而且培养他们不计名利、锲而不舍、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个性品质,振奋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还能唤起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激起他们爱国情感而产生报效祖国和建设祖国建的抱负和决心。

四、培养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点,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通过教师讲述科学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万有引力定律》中,开普勒论证关于行星绕椭圆轨道运动问题时,他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方法,用灵巧的小改进从而解决大问题的实例,使学生领会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善于继承、总结前人的结论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结果;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提出狭义相对论,是他不受传统理论束缚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结果等等。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篇四

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小组讨论

每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使我在思考到: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他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要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5.科学家故事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红、黄、蓝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这三种颜色相互调和可变化出橙、绿、紫色来。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巧妙地运用三原色。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大故事书1本

2、红、黄、蓝色片 每人一份

3、红、黄、蓝的颜料 每人一份

4、宣纸 每人一份

5、清水 3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故事书教师讲《会变颜色的小兔子》的故事。

1、故事内容:

小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黄、另外一个叫小蓝。这三个孩子都特别淘气,有一天,它们和妈妈一起到熊猫叔叔的染坊去玩。小红不小心摔到了黄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红:你是谁?小红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红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黄摔到了蓝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黄:你是谁?小黄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黄呀。可是妈妈不相信;小蓝摔到了红色的染缸里去了,等到它爬出来的时候,兔妈妈问小蓝:你是谁?小蓝一听着急地说:妈妈,我是小蓝呀。可是妈妈也不相信。

2、教师提问: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小黄和小蓝来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吧!

3、带着问题,引出下一个实验的环节。

(二)小实验:红黄蓝的奥妙

1、发给幼儿红、黄、蓝的色片,让幼儿进行实验。

A、红色和黄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橙色)

B、黄色和蓝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绿色)

C、蓝色和红色的色片重叠在一起,观察一下会变成什么颜色?(紫色)

2、老师通过利用清水和红、黄、蓝三色的颜料,对幼儿进行A、B、C项实验进行检验,引发幼儿对颜色的突然变化产生兴趣。

3、通过实验让幼儿解答故事最后的疑问:

A、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红来?(因为小红变成了橙色)

B、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黄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绿色)

C、为什么妈妈会认不出小蓝来?(因为小红变成了紫色)

(三)动动手:漂亮的小手帕

1、教师演示:将方形的宣纸(生宣),对角折两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纸的三个角分别成在红、黄、蓝色的小盘子里浸泡一会儿,让三种颜色互相渲染在一起,在两种颜色的交界处形成另成一种颜色,即橙、绿、紫色,然后把它轻轻的打开,就变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发给幼儿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四)结束部份。

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认识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它们可以变化出很多漂亮的颜色来,我们还制作了很好看的小手帕,回家以后,教爸爸妈妈来做好吗?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6.科学家发明故事 篇六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呢?“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一会儿,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蒸汽机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

一年八班曾子黎

7.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篇七

初露锋芒

1910年11月12日, 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 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 在一次数学课上, 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余二, 五五数之余三, 七七数之余二, 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 华罗庚站起来说“23”, 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 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 他喜欢上了数学.

他刚入校的时候, 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平庸、低能”, 他暗暗发誓, 一定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击这种偏见!从此, 华罗庚全身心地钻到数学里, 如同着了魔似的.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数学公式, 攻克数学难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白天, 他连走路时都在思索着解题方法;夜里, 他守着小油灯不知疲倦地演算着……就这样, 华罗庚攻下了一道道难题, 并从中享受到了无穷的快乐.

勤奋成才

华罗庚家境贫寒, 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已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辍学之后, 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 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为了抽出时间学习, 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 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 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 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 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 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 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 埋头在家里读书.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 叫“罗呆子”.

他的志气与行径, 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 阻力愈大, 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 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没有时间, 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 也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 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 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 他足足病了半年, 从此因病左腿残疾, 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 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 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 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 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 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 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 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 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 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 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 让熊庆来惊奇不已, 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 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 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天才出于勤奋

来到清华工作, 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 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 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 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 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 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自修了英、法、德语.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 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 认为:“天才由于积累, 聪明在于勤奋.”他提出“树老易空, 人老易松, 科学之道, 戒之以空, 戒之以松, 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 作为对自己的告诫.直到他逝世前不久, 还这样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向未来, 勤能补拙是良剂, 一分辛苦一分才.”

不慕虚名求真学

1936年, 华罗庚26岁, 由清华保送到英国留学, 就读的是最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首席教授哈代托人告诉华罗庚, 他只要一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需要一年专心研究一个问题, 但华罗庚说:“我来剑桥, 是为了求学问, 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博士学位, 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在剑桥的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论水准, 每一篇论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他提出的一个理论被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改进了哈代的结论, 哈代说:“太好了, 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 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华罗庚被认为是“剑桥的光荣”!

在剑桥大学的两年中, 华罗庚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的哥德巴赫问题”写了18篇论文, 先后发表在英、苏、印度、法、德等国的杂志上, 其中包括《论高斯的完整三角和估计问题》这篇有名的论文.按其成就, 已经越过了每一条院士的要求, 但在剑桥他从未正式申请过学位.他拥有的唯一一张文凭, 就是初中毕业文凭.

爱国情深

1938年, 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 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 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 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1946年秋天, 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 华罗庚再次出国, 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 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 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 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 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 举家回国.

8.科学的故事 篇八

几千年前,有个聪明的天才,利用倒下树木的树干,做了个粗糙的轮子。今天,世界上转动的所有轮子,无论大小,都是从那个粗糙的轮子发展而来。

古代部落的祖先,举起自己的手指,算着杀死了几个敌人。正是这样简单的算法,成就了今天复杂的算法。无论是遥远夜空中星星的大小,还是光的速度,我们都能清楚地表述。

原始社会的野蛮人,为了通知朋友或吓跑敌人,会在树皮上刻上记号,那时的记号是怎样的呢?现在的字母不就是那时的记号发展而来的吗?难道不正是有了那些记号,才有了现在不计其数的书本、报纸和刊物吗?

就这样,在人类艰苦的生存斗争中,诞生了我们称作科学的东西。若能收集所有的细节,填补所有的空白,我们就能追寻到科学发展的足迹,我们会看到半人半兽的生物。他们带着恐惧和迷茫,努力让自己成为人类。但是,那些细节丢失了,那些空白永远不可能填补,所有关于火、泥塑和弓箭起源的记忆永远消失了。

正因如此,科学的故事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却一直在发生着。无论是民族、王朝还是宗教,都经历着兴衰盛落,而建立在失败、无情和追求之上的科学却稳步前进。科学前进的脚步并不均匀,但在过去长达25个世纪的岁月里,从未停止过。

上一篇:教师歌颂学校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