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共6篇)
1.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篇一
1.总论
1.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电力研发大楼工程
(2)承办单位: 电力科学研究院
(3)项目性质:新 建
(4)项目负责人:
(5)联 系 人:
(6)联系电话:
(7)建设规模及内容:
xx电力研发大楼位于 xx经济技术开发区快安科技园区29号宗地,xx电力xx生产研发基地(东经119°37′,北纬25°59′)西南角。西南为儒江大道,与归国留学生创业园隔路相邻;西北面为原NEG公司、LG公司;东临六江路,东南面为空地(待征地);场地外形约呈矩形,东西最宽约202.34m,南北最长约310.50m,占地面积69200 m(103亩)。电力研发大楼位于该地块西南角,占地30亩,大楼的总建筑面积为43999 m(其中地上建筑约36545 m,地下建筑面积为7454 m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25层,建筑高度99.75 m。
(8)项目建设内容:
按集团化动作、集约化管理,电力设备仪器统一标准、集中检定的要求,规划建设一座集管理办公、科研开发、试验研究、技术经济信息研究和学术报告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智能电力研发大楼,并配套完善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9)投资规模:21780.01万元。
(10)建设期限:4年。
1.2业主单位简介
xx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下称xx电科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xx市人文氛围浓厚的仓山区。全院编制员工345名,其中全民正式职工322人,集体职工23人。现有职工359人,其中,硕博士生61名、本科学历155名、高级工程师82名,国网公司优秀专家4名和省公司“513”人才专家27名。
全院固定资产两亿一千万元,拥有全省最大的高压试验大厅,全省最高等级的电能、电测、热工标准装置,电磁兼容与环境实验室,数字系统动模仿真实时系统(RTDS)实验室和数字图书馆等一大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测试、研究、试验装备。
全院现设有电气工程研究所、配电技术研究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研究所、动力工程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水能动力工程研究、环保工程研究所、金属工程研究所、经济技术研究所和信息情报研究所等十个研究所,设有教育培训中心和xx省第二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这两个教育培训鉴定机构,设有院长工作与人事部,企业管理部及党政工团等九个管理部门,此外,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 在上述十个研究所中,电气工程研究所设有高压、综合自动化和油气专业;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研究所设有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专业;动力工程研究所设有锅炉、汽轮机、热控、化水专业;系统工程研究所设有系统分析、电能质量专业;水能动力工程研究所设有水机和水工专业;环保工程研究所设有环境保护、工业卫生和燃料专业以及具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电力工业xx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xx省电力环境监测研究中心站和xx省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中心站;
金属工程研究所设有无损检测、理化专业及经国家电网公司、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的xx省电力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信息情报研究所负责电力技术文献保障和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展课题查新、信息咨询和专题情报服务;教育培训中心设有xx电力技术培训中心和xx省第二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两个教育培训鉴定机构,可开展电力行业二十二个特有工种以及部分通用工种的鉴定。
xx电科院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xx省经贸委技术监督与检测授权;有9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0多项获省公司科技进步奖;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xx省文明单位”、“xx省五一劳动奖状”、“xx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集体)”、“xx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xx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xx省电力公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年来,xx电科院解决了xx电网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为xx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誉为“xx电力安全生产卫士与科技进步的排头兵”。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2)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省电力试验研究院xx电力高压试验基地建设用地的批复(榕政地[]012号)
(3)《关于xx电力高压试验基地项目核准意见的批复》(榕开发改[2007]75号)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榕开规选字012号)
(5)《xx快安生产研发基地协调会会议纪要》(专题会纪要[]51号)
(6)国家和xx省有关规范和标准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xx电力研发大楼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5主要结论
xx电力研发大楼的建设,符合xx省电力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项目选址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快安科技园,具备完善的建设条件,选址合理,符合xx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有利于大幅度提升xx电科院技术研发、试验、设备检定、检测的能力,提高电力技术服务、技术监督水平,提高技术支撑和技术支持的能力,为xx公司“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改善了办公、科研条件,树立了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xx电科院已就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了深入研究,建议早日开工建设。
2.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篇二
一、总体情况
㈠后续服务工作和政策扶持情况
为了提高沼气使用率, 解决全省后续服务功能缺失、没有服务平台的问题, 国家于2007年启动了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项目, 甘肃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 紧抓发展项目有利时机, 把开展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以建设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乡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网络, 按照农业部“六个一”的建设要求, 使甘肃省服务网点实现了有一处服务场所、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台秸秆粉碎机、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的建设标准。截至2013年9月底, 全省已建成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800多个, 成立县、乡、村级农村沼气协会3000多个, 组建区域化农村沼气服务中心 (站) 近百个、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43个, 培训持有农业部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工近万名, 搭建起了以服务沼气用户为核心的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平台, 基本实现了农村能源后续服务网络在全省适宜地区的全覆盖, 为开展沼气后续服务工作提供了物质和人员支撑。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 促进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和沼气建设协调发展, 省上制定了扶持政策, 出台了《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和《甘肃省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项目 (省级预算) 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省、市、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县完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后续服务工作;各地要按照已建每口沼气池市级财政5元、县级财政10元的额度,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后续服务人员报酬, 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补贴等”, 以推动全省农村能源后续服务工作有效开展。部分地区根据《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 具体是:定西市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明确要求“各县 (区) 要把管护人员报酬按照每户每年12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 各乡镇也要设立乡 (镇) 能源管理工作站, 配备两三名能源专干, 专职从事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和服务, 达到县有办、乡有站、村有管护员的后续服务管理机构要求”;天水市政府于2012年出台《天水市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办法》, 明确提出“县区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 解决工作经费, 落实专职管护员的工作报酬, 要按照每户每年10元的标准拨付后续服务管理工作经费, 并列入财政预算, 今后随着沼气建设数量的增加逐步追加财政补贴”;白银市2012年在财政非常紧张情况下, 每年每口沼气池列支5元~10元作为维管人员后续服务补助资金。
总体来看, 随着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项目建设的不断进行和部分地区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 对保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稳定后续服务队伍、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㈡运行管理情况
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在网点管理中, 按照《甘肃省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尝试, 由于服务类项目建设属于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运行模式, 项目县基本采取了多元发展的管理方式, 不同网点管理方式各不相同, 可以归纳为三种管理方式。
1. 个人承包。
由个人与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签订承包合同, 承担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并收取相应服务费用, 运行中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目前全省约57%网点管理属于这种方式。
2. 协会领办。
由当地农村沼气服务协会负责 (沼气合作社) , 为协会会员提供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服务, 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加入协会, 并交纳每年10元~12元会费, 这种管理方式占全部网点数量的28%。
3. 村委会代管。
由村委会选派干部作为管护员, 无偿为村民提供沼气户进出料、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综合利用等服务, 这种管理的网点约占总数的15%。
从运行效果看, 网点三种管理方式运行情况均不理想, 尤其是村委会代管问题较多, 网点设备基本被书记或村长占有, 致使网点基本没有运行, 而个人承包与协会领办网点设备虽处于公共管理状态, 但是由于管护员收入微薄、工资无法落实, 停用网点为数众多。据统计, 全省实际运行的服务网点不足20%, 即使是运行网点各自工作进展也不平衡, 服务效果有高有低, 整体运行效率较差。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㈠网点设置不合理
国家对服务网点建设, 要求平原区每300户~500户建设一处网点, 山区每150户~200户建一处网点, 而甘肃省地形复杂、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差别较大, 因此有的项目县在建设中, 没有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以至于许多网点服务半径大, 人口稠密地区网点建设数量偏多, 造成了服务成本过高, 此外建设网点统一按照“六个一”配置设备浪费较大, 比如:陇南市、舟曲县等地区山高路陡, 网点配备抽吸车基本无法使用, 河西等地区地广人稀, 网点配备抽吸车吨位太小, 造成了极大的投资浪费。
㈡后续维管人员收入无稳定来源, 缺乏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服务人员
一是许多基层维管员反映, 后续服务工作量大面宽, 工作又脏又累, 除了配件更换、进出料这两项服务能够收到部分报酬外, 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由于难以维持生计, 改行打工者众多;二是责任心强且踏实肯干的人员严重不足, 从业人员对后续服务工作认识不高, 导致参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目前从事后续服务工作具有责任心强且踏实肯干的人员严重不足, 制约了后续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㈢设施维护、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跟不上
首先是设施维护跟不上, 多年前建设的网点设施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行故障, 由于缺乏维修经费只能“带病”运转, 部分网点因设备故障已经停止运行;其次没有对维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得服务人员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影响了服务质量;第三是对维管人员无法进行考核, 由于没有落实维管人员待遇, 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缺乏对维管人员服务情况进行考核的有效手段, 导致制定的管理制度完全无法落实, 考核制度成为摆设。
㈣农户“花钱买服务”观念不强
沼气服务网点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是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但是牵扯到收费就无人问津, 主要是农民的观念比较传统, 很多事情宁愿自己解决, 也不愿花钱解决, 因此农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十分淡薄;此外甘肃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消费能力也十分有限, 许多农民觉得交纳服务费负担太重, 这也成为制约服务收费的重要因素。
㈤缺少扶持政策
全省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出台后续服务扶持政策, 部分地区制定的扶持政策也并未完全落实, 个别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的项目县 (区) , 由于财政资金紧张政府也要叫停, 这些问题使得网点正常运行面临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三、提高网点运行成效的对策建议
㈠转变管理方式
转变管理方式根本就是要加强服务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后续服务中的存在问题从网点设置、人员待遇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 合理设置网点布局, 按照当地农村交通条件、农民生活习惯、农户需求等实际情况对网点建设地点进行提前谋划, 充分考虑区位特点, 该集中的集中、该整合的整合, 实行区域管理, 山区等人员分散无法集中地区, 也要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在网点设备配置上, 要根据需要进行采购, 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效率。近期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在政府花钱买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服务网点部分运行费用和人员工资, 总结出了一条政府补贴为主、农户自筹为辅的购买公共服务做法, 使沼气用户享受进出料、维修维护等“全托式”服务, 保证了沼气正常使用和发挥效益。甘肃省部分市 (州) 农村能源管理部门也开展了政府购买后续服务相关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经证明了在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中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是行之有效的。甘肃省完全可以依托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服务公司 (中心) 、农村沼气协会 (专业合作社) 、沼气集中供气站、沼气生产工 (沼气物管员) 等社会力量, 为广大沼气用户进行后续服务相关工作。
㈡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有效的后续服务管理机制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 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 如何建立便捷实用、高效运转、有效监督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成为关键环节, 为此我们在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公开政府购买后续服务内容。
要将农村沼气用户进出料 (不包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 、配件更换 (不包括配件成本) 、维修维护等作为购买内容, 对于不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的服务内容, 由服务对象自筹解决。
2. 设立购买主体的必要条件。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属于特殊服务行业, 购买主体需设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硬件要求, 必须要求企业或个人拥有开展服务的场地、设备和维修工具等;二是专业技术要求, 必须要求服务人员持有农业部颁发的农村沼气生产工或沼气物管员证书;三是资质要求, 必须要求购买服务的主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企业或组织要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信誉, 具有依法纳税和社会保险的良好记录, 并符合登记管理部门依法认定的其他条件。
3. 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实行合同制管理。
各地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能够平等参与竞争, 由公开招标确定购买主体, 管理中实行合同制管理, 要求政府与购买主体签订购买合同, 明确所购买的范围、标的、数量、质量要求以及服务期限、资金支付方式、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 并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资金。
4. 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和第三方组成的综合评审组, 通过日常抽查、半年督查、年终检查等方式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价, 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并作为以后年度编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后续服务预算和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的重要参考依据。
5. 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政府部门要根据综合评审组考核评价结果和入户回访过程中掌握的服务情况,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投诉率高、服务不力或是不承担服务义务、不履行岗位职责的坚决辞退或替换。
只有通过建立以上服务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政府购买农村沼气后续服务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㈢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3.生态农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篇三
1.1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0000县0000生态农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0000县0000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地址:0000县0000桥镇0000村。项目性质:扩建。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0000县0000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企业地点:0000县城0000路61号。注册时间:2012年2月。注册资本:100万元
企业性质:民营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业务:主要经营苗木生产与销售、农业项目综合开发,在0000镇、0000镇、办事处建有标准化的苗木基地3处,面积3300亩。建立优质果树生产基地、珍稀园林花卉苗木生产基地370亩。
人员结构:公司长期固定员工35人,管理人员1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短期雇用人员300余人。
机构设臵:公司下设行政部、生产部、财务部、营销部、质检及技术研发部。
管理制度: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分别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等。健全的制度管理,使公司步入了良性发 展的轨道。
组织模式:公司采用现代公司管理模式,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
财务状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外树形象,注重诚信经营,内强素质,强化内部管理,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态势良好,产品远销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等20多个省市。2014年,公司资产总额233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60万元,净利润380万元。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已租赁土地380亩,其建设主要内容百果园、珍稀花卉苗木园、垂钓园、休闲娱乐中心。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百果园:种植桃、梨、李、柑桔、杨梅、枣、枇杷果树等210亩。
2、珍稀花卉苗木园:种植桂花、广玉兰、红叶石兰等珍稀花卉苗木120亩。
3、垂钓园:利用场内现有的三个池塘,水面37亩,改造修整成大、中、小三个垂钓园。
4、休闲娱乐中心:规划面积13亩,以餐饮、住宿服务为主,设棋、牌、球类等活动室。1.4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年,即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1.5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共新增投资588万元,其中直接投资538万元,间接投资50万元。
资金来源:建设项目总投资需588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金488万元,,占总投资83%。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17%。1.6 项目效益
项目经济效益按农业生产效益、垂钓中心效益、农家餐厅和娱乐中心招租收入三大块估算,可实现年纯收入267.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将推进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会拓宽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还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项目建设还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可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1.7 项目编制依据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地方篇》;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0000县城乡总体规划》; 《0000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0000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1.8 报告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背景和原生态农庄的建设。
2、论证原生态观光农庄在当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研究项目建设规模以及相关的辅助设施工程等。
4、项目实施规划,估算项目投资,落实资金筹措方案。
5、测算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9 结论
0000县0000生态农庄建设对挖掘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推动0000乡村旅游的发展和“0000旅游圈”的构建,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发展目标明确,内部管理科学,运行机制规范,在工程、经济、技术及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均具有可行性。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生态农庄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生态农庄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家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旅游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1、国际观光农业现状
生态农庄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主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接待城市的旅游者观光度假,被认为是观光农业的起源。近年来,国外观光农业又向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看”而且“干”,由过去欣赏结果,变为参与过程。
法国的农庄旅游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3000多家农户还成立了联合经营组织。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美国每年参加观光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瓜果塑 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是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
韩国大城市周边有许多“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这种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获为一体,吸引了大批游客,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2014年,“农村观光”带来的收入约为10.11万亿韩元。
马来西亚重点发展花卉旅游观光,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花卉节”,在花卉节期间举行各种花展。马来西亚将“花卉节”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现在每年观光农业直接或间接为马来西亚创造了上百亿元马币。
2、国内观光农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观光旅游农业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统计,早在1996—1997年期间已动工投资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就有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近郊,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速腾飞,人们追求环境的品位发生了质的转变,回归自然,享受纯自然气息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既能体现现代农业高效、外向、生态的本质内涵,又可很好地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化,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加速改变0000旅游业相对落后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尤其是打造0000旅游品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与自俱增,城镇居民已不满足于逛大街游公园的形式。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游山玩水,抒发情怀,欣赏新奇植物,接受新科技展示,学习新知识,环境优美,又能消除疲劳休闲去处。
2、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快速致富奔小康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集结、沉淀,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能推动商业、饮食住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3、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本项目是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先进设备来武装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展示新品种、新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 式,为0000市农业发展提供示范样板、技术路线、种质资源,辐射带动0000经济区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4、是推进0000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项目建设地点座落于佛教圣地余0000山脚下,东连古城长沙、名人故里韶山,南与桂林、南岳衡山呼应,西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北望岳阳楼、八百里洞庭,是四大旅游圈相连接的中心地带。项目建设可以填补该旅游圈生态观光休闲游的空白,让游客在不停的景区移走中,节奏慢下来,心情缓下来。走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路子。把0000县0000生态农庄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载体,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依托农业产业、生态资源,做足田园山水文章,实现农业产业、绿色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发展。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3.1 建设地点选择 3.1.1 选址原则与要求
项目建设选址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以较少投资,发挥较大的效益;以尽可能短的建设期限,尽早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选址要求:有足够的用地面积,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区位优势明显,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场地生态环境好。3.1.2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座落于0000县0000桥镇0000村,离佛教圣地余0000云霖寺仅1公里,规划用地面积为380亩。拟建场址地势开阔,山势平缓。3.2 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处于一块天然丘陵山地盆,四周低山丘陵环拥,怀峦抱丘,山盈水绕,苍郁葱翠,生态条件优越。梯田状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的水塘倾斜,地形变化丰富,三维空间感强。
2、土壤
根据0000县土壤普查资料,拟建场地土壤理化性质良好,PH值大多在4.5--6之间,富含氮、磷、钾、钙、铁、镁、硫等多种元素,能满足果树、苗木植株生长的生理需要,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3、气候
0000县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气温16.6℃,气温最低月份为一月,平均气温4.6℃,最高月份为七月,平均气温28℃,极端高温39.3℃,极端低温-12.1℃,年均降水量1274.9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年均日照时数1616.4小时。全年>10℃的活动积温5225℃,无霜期272天。各种气候因子均适合多种果树、花卉苗木的生长。
4、水资源
拟建0000生态农庄地处佘0000脚下,属上沙江水库灌区范围,地下水源充足,水质好,园区内有三口水塘,水面达37亩,足以保证园区内的水量需求。
5、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0000地区地震动加速度值为0.05g,0000地区地动反应谱特性周期为0.35s。该项目按6度地震区设防。3.2.2 社会经济状况
0000县位于湖南省中部,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属衡邵丘陵区。共有耕地面积61.7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4.76万亩,辖3个办事处、16镇9乡1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4年,全县上下科学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求新变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3.05亿元、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216.51亿元、增长29.8%,财政总收入16.99亿元、增长10.24%,规模工业增加值120.54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0.14亿元、增长12.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4元、增长11.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3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1元、增长13%。全面小康建设加快推进,37项指标已有19项达到目标值,全县总体实现程度为8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省47个二类县第三名,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快进县”。
3.3 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3.1 优势分析
1、政策环境优势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和发展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十分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把特色产业、生态农业提到了议事日程,并有相关的扶持措施。省人民政府把生态、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做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0000县人民政府在制订的《0000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把发展生态观光农场作为全县旅游特色产业,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政策的支持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资源优势
0000是农业大县,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着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耕地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水资源,土质深厚、土壤肥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市场优势 0000县旅游资源贫乏。到目前为止,0000县城周边只有一个昭阳公园,作为市民的主要休闲场所,一到夏天,人流如潮。旅游资源相对贫乏,休闲场所十分紧缺,与0000的经济发展极不相称。建设一个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体的生态农庄,具有明显市场优势。
4、区位优势
0000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境内有洛湛铁路通过,320国道、潭邵高速、衡邵高速,8条跨境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湖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县城到广州可朝发夕至,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已大大缓解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与现有道路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中心城市与各景区和其他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
项目建设地点座落于佛教圣地余0000山脚下,东连古城长沙、名人故里韶山,南与桂林、南岳衡山呼应,西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北望岳阳楼、八百里洞庭,是四大旅游圈相连接的中心地带。项目建设可以填补该旅游圈生态观光休闲游的空白。
3.3.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一是项目建设地址离县城区相对较远,基础设施条件欠缺;二是地块相对较为细碎,塑造特色景观有一定难度;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如生活污水的净化,旱期场地雨水的回收、土地涵养以及汛期山洪的尽快排除等。根据以上分析,规划采用的基本对策是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整个生态农庄进行科学的规划。
第四章 市场前景分析
4.1 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人们收人水平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观光农业作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新产品,不仅日趋活跃,而且日渐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开展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观光农业旅游已搞得红红火火。游历了名山大川的都市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找到了一种真正接近自我回归自然的乡土感觉。观光农业以其山清水秀,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飘香,凉亭竹棚,蔬果成片的农耕景观,从另一方面圆了许多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以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本项目的药用植物园集聚的都是药用玫瑰、芍药、丹皮(牡丹)、金银花等一些名贵花卉品种,果园、特色蔬菜园亦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可见,观光农业市场潜力巨大。4.2 项目市场定位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旅游出行和休闲的需求将大幅增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的需求已大大增加,而且呈多元化的趋式,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建设地点座落于佛教圣地余0000山脚下,东连古城长沙、名人故里韶山,南与桂林、南岳衡山呼应,西屏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北望岳阳楼、八百里洞庭,是四大旅游圈相连接的中心地带。基于此,生态农庄的战略定位是:依托“四大旅游圈”,吸纳周边省市游客,凸现地方生态园区特色,与衡山、崀山周边其它旅游区形成有机整体,互为补充,走错位发展之路,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农庄。4.3 市场营销方案
(1)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当地特有的山水风光、农村田园风光。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
(2)休闲。住特色农家居住用房;吃特色农家饭;玩原生态体育训练、生态垂钓等。
(3)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蔬菜、水果、鲜花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 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0000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
(7)民俗文化。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民俗文化展示,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民族文化。4.4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4.3.1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所以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密切相关。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城市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费用的逐年递增,因此,未来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趋势。
4.3.2旅游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因此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是国家政策支持和扶持的产业。4.3.3发展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
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 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采摘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减少了运输费用。
本项目试图建设一个原生态的观光农庄,结合0000的特点,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服务,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幽雅的休闲场地、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人员提供健康的、无公害的农产品,更能为人们提供从事农事作业、收获的乐趣,提供体验0000风情的场地,在满足消费者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也兼顾有利于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疗养。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1.1产品方案
该项目主要产品为水果、花卉、鱼类以及作为旅游新产品的观光休闲农业。5.1.2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380亩,共设百果园、珍稀花卉苗木园、垂钓园、休闲娱乐中心等四个功能区。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百果园:种植桃、梨、李、柑桔、杨梅、枣、枇杷果树等210亩。
2、珍稀花卉苗木园:种植桂花、广玉兰、红叶石兰等珍稀花卉苗木120亩。
3、垂钓园:利用场内现有的池塘37亩,改造修整成垂钓园。
4、休闲娱乐中心:规划面积13亩,以餐饮、住宿服务为主,设棋、牌、球类等活动室。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5.2.1建设规划
1、规划理念
本项目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民族风情互动活动及原生态拓展训练为目的,把农业生 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2、规划原则
(1)生态安全原则。要严格将开发强度和游客人数控制在农业的生态容量之内,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时应考虑对自然生态的侵挠可控,与自然景观协调,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2)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原则。要根据环境特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因地制宜,总体维护,重点突出建设,尽量保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基础上,提供兴趣点和创新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联系。
(3)科学性原则。实施规划前科学地分析现状资源特点,科学评估现状优劣势和容纳能力及适宜的发展模式,技术保证保护好农业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以及专业的建设、管理和推广经营。
(4)市场需求原则。规划时要实行准确而细化的客源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农业自然生态资源,充分利用生态品牌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比一般旅游地更高的开发水平。
(5)综合统一原则。在注重生态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要 注重社会效益,通过合理的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提高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提倡文明生活方式。
(6)创新原则。新型交叉型产业模式要求实现全方位的创新,这包括理念创新,通过在原有资源条件下寻求和制造新的差异点来实现发展与改变;制度创新、寻求政府、企业城乡居民之间新的合作共生模式,新的激励体系和分配体系;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5.2.2建设布局
项目建设根据功能分为四大功能区。
1、百果园区
本区主要是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国内外果树新品种,如葡萄、桃、梨、李、柑桔、杨梅、枣、枇杷等,引进最新栽培技术,通过精巧构思,艺术布局,利用果树植株形体差异、果实形状差异、色彩差异、风味差异、上市季节差异,配合园路、竹篱、水体、小品建设等,营造出现代农家乐园、别样田园风光的景象。规划面积210亩。桃、梨、李、枣、葡萄、柑桔共160亩,其它果树品种如杨梅、枇杷、石榴、无花果等50亩, 根据果树栽培技术特点,葡萄采用设施栽培,其它果树采用露地栽培。
本区设计分树种、分区域,达到对比与统一、集中与分散的配臵目标。构建春花秋实的景观效果。
2、珍稀花卉苗木园区
采用一些花卉植物,以满足游客对各种奇珍异草的欣赏和对芬芳气息的享受。在设计上,采用小园圃的布局,把各种花卉植物与 各式园林建筑小品巧妙结合,力求做到布局精巧,构图生动、层次丰富、意境鲜明。品种分色系配臵,实现色彩艳丽、花团锦簇、富贵庄严的景观效果,从而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给游客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3、渔业养殖(垂钓)区
规划面积37亩,改造场内现有的大、中、小三个池塘,鱼类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搭配少量特种水产。在设计上配合建立亭、廊、桥等园林建筑,栽培杨柳、水杉等观赏树种,营造优美垂钓环境,使游客享受垂钓的乐趣,体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人生意境。
4、休闲娱乐区
规划面积13亩。以餐饮、住宿服务为主,设棋、牌、球类等活动室。精心策划和推出各种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吸引游客,弘扬饮食文化,在室内装潢上,力求和谐典雅,有文化内涵,有美妙情趣,与室外景致珠联璧合,营造出良好的饮食环境和氛围。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5.3.1 建设标准
1、《土木工程建设标准》;
2、《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87)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5.3.2产品标准
本项目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DB140400/T)。5.4 建设方案 5.4.1基础设施建设
1、给排水工程(1)设计范围与依据
①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内工程给水、排水及消防。②设计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其它有关部门资料。(2)给水系统
①水源:采用地下水供水。
②用水量及要求:项目年工作日为365天。
③用水量:考虑到节水的原则和本项目建设期较短的因素,一次性预测水量预测指标如下:
游客—— 按40升/人〃日计算 客房—— 按80升/人〃日计算 公建—— 按居民用水量15%计算
其他(含绿化、道路、漏损等)及未预见水量——上述水量20% 计算
④用水要求: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3)管网设计
①管网布臵:工程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共同给水系统,为保证供水的连续性,主供水管网干管布臵成环状,支管布臵成树枝状。干管为DN300毫米,给水管布臵于道路右侧(标准横断面)。管网上按规范设臵阀门、排气阀和泄水阀。
②管材及接口:室外管道DN>50毫米,均采用镀锌钢管,热熔焊接。室内管道DN<50毫米,采用PPR管,热熔焊接。
③阀门设臵:DN>65毫米,采用闸阀:DN≤65毫米,采用截止闸。
④管道防腐:镀锌钢管埋地时,采用普通级石油沥青防腐层结构防腐,管道露臵时,采用底漆一遍,调合漆两遍防腐。
(2)排水工程
①系统的划分:工程排水管网划分为污水,清下水和雨水排放系统,采用清污分流排放方式。
污水按性质分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一同排入污水处理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污水量统计:污水排放总量按用水的80%考虑,排放量0.44万立方米/天。
③管道设施:采用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砂浆抹带接口,一般情况下,采用弧形素土基础,地基较差时,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市政污水排放管汇入市政道路下污水主干管。
2、供电设计 ①设计依据、规范:
《民用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其它有关资料。
②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包括农庄的供配电网,公用工程照明,消防以及生产用电设计。
供电要求及负荷等级:除消防负荷、火灾报警为二类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类负荷。
③供电方式:供电由变配电站通过高压电缆引入各功能区内,电源进线方式采用高压电缆架空敷设,经变配电室变压后向各单体提供380/220V电源,供动力、照明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电源可靠。
④防雷设计:所有建筑按第三类民用防雷建构筑物设计,屋面设避雷网,冲击接地电阻要求小于8欧。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低压进户零线要求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
5.4.2生态园林工程
1、建设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国家及当地的现行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2、建设内容(1)生态农业
百果园:种植桃、梨、李、柑桔、杨梅、枣、枇杷果树等210亩。珍稀花卉苗木园:种植桂花、广玉兰、红叶石楠、月季、杜鹃、苏铁等珍稀花卉苗木120亩。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为主。
(2)土地整理
①土地平整:土中参杂的碎石、石块较多,采取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办法进行整治:一是将大多数平坦土地中的碎石、石块捡出,用作生产区干道和人行便道路基使用。二是斜坡地带,用石块砌筑堡坎,建设梯地,使之成为保水、保肥、保墒的“三保土”。共修建保坎8000米,高1.5—2.5米,下底宽60厘米,上宽30厘米,预留泄水孔3×5厘米,其弧度随山势而变。三是进行土壤改良,耕作层土壤厚度0.5米以上,挖宽1米,深0.8米的壕沟改土,全部回填耕作层土壤;耕作层土壤厚度0.5米以下的,采用挖穴改土。
②排水沟:总长1000米,内空上宽0.4米,下宽0.3米,高0.4米,墙体采用直径8--12厘米的块石,M5水泥砂浆衬砌;底面采用C15砼。
(3)灌溉系统
修建灌溉管道500米,每40米留一个喷水龙头,浇灌半径20 米,每个作业区安装直径为60毫米的RPVC管作引水主管,直径为32毫米的RPVC管作支管。
(4)道路系统
道路交通以满足游客分流、人车分流为原则。迎宾广场两侧相应布臵停车场地和设施,合理组织静态交通;出入口与园区外环道路构成货运和生产服务路线,互不干扰冲突;次级道路沟通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步行观光、休闲道路系统自由组织,处处通畅。
主要道路:满足车辆和游客通行。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游憩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区各个角落,如山上、水边、农地等,多曲折自由布臵。
异形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设立异形路,如步石、休息岛、礓、礤、踏级、瞪道等。
(5)垂钓园
对园区内现有的3个池塘进行整修、加固,面积37亩,(6)休闲娱乐中心
休闲住宿区包括接待大厅、农庄餐厅、特色产品交易厅、休息区,以提供游客娱乐、休息、用餐、购物为主要目的。
(7)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包括大门门楼、观景亭、观景桥、雕塑、其它园林小品等。5.5 结构设计 主体建筑墙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为涂料,屋面彩瓦,采用园林仿古建筑。5.6 节能减排措施
1、积极贯彻《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
2、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照明设计推广绿色照明产品,以节约电力能源。
3、给排水系统采用新型材料的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以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
4、建筑物土建结构设计采用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案,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以节约建筑材料,节省施工时间,减少工作量。
5、农业生产采用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可大量节约水源。
5.7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自2015年7月开始,于2016年6月竣工。分月进度如下:
1、立项报送、审批
2015年7月启动;
2、总体规划和工程设计 2015年8月-2015年9月;
3、工程施工
2015年10月-2016年4月;
4、设备订货及安装 2016年5月-2014年6月;
6、工程竣工、验收
2016年6月。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环境保护 6.1.1采取的环保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1.2 建设地点环境状况
该项目建设地点距工业区较远,周围没有污染源,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项目建设要求。6.2 主要污染物
本项目无工业性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有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噪声。6.3 治理措施
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污水处理池后用于农业生产。
2、固体垃圾:收集后外运,园区内道路和主要活动场地周边设臵果皮箱,根据情况设臵小型垃圾收集车收集,运到固定垃圾堆放站,定期由汽车外运至城市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
3、噪声:主要为停车场、临街汽车等发出的噪声,采用隔声、吸声、消声、减震、绿化等方法进行污染防治。6.4 环境监测
主要任务是监测地下水的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以确保生活环境和周围不被污染。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并建立严格规章制度,使环保工程有效运行。6.5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园区及周围不会产生新的污染。项目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按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标排放。项目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题,有利于农业环境、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实施是可行的。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1.1 项目建设阶段
项目建设阶段,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报批、规划、建设及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以控制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
土建组:负责土建工程各项工作的安排、组织与管理,负责项目工程招投标工作,负责对各建设项目的验收、交付使用等日常管理工作;
设备安装组: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订货、提货与安装; 物资采购组: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负责工程物资的采购与供应; 财务审计组: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保证项目实施期间的投入资金的供给和借贷及时归还;监督、审核项目资金,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综合协调组:负责工程建设中各项工作的协调与联络。7.1.2 项目运营阶段
该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部、技术部、营销部、财务部、办公室等五个部门。7.2 劳动定员
根据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实行以岗定员,共需员工50人,其中管理人员(含技术、财务、销售人员)10人,生产、服务人员40 人。管理人员从社会上聘用,并采用岗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生产及其他人员从当地雇用。7.3 项目管理 7.3.1建设阶段
1、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标和质量管理责任制”的原则进行管理。
2、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
3、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和人员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4、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计划、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
5、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7.3.2 运行阶段
1、生产经营管理
目标管理:制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并分级落实到各部门和人员,确定各部门及个人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组织、激励和控制等活动的科学管理方法。
人才管理:对技术人员培训、科技人员的合理使用、职工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管理。坚持目标管理,引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质量管理:严格遵循绿色农产品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品质。
销售管理:加强管理和营销队伍建设,不断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以直接销售、代理销售、广告销售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绿色优质营养食品消费的营销策略,利用展会、各大媒体促销,进行网上销售、商函联系,逐步扩大销售网络。
2、财务管理
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工作,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费用管理制度。积极主动预防经营风险,关注政策走向,重视合同管理,灵活资金调度,提高资金营运效率。7.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4.1劳动安全
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和行业规范,牢固树立遵纪守法、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规范、标准、规定为依据,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办法、预案、措施,明确专人负责相关工作,设臵必须的安全设施,确保职工的生产、生活安全。7.4.2 卫生
项目竣工投产后,要求园区内路面硬化无积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水排出符合国家标准,垃圾及时处理,相关岗位员工要定期进行
健康检查,取得个人卫生合格证后上岗。7.4.3 消防
根据消防设计规范规定的最低耐火等级和防火间距进行消防设计;园区内敷设环形消防管网,设臵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配备完善的灭火系统;总平面布臵要留足消防通道,满足消防要求。在电气系统设计中,确保设备及电气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为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按设计规定的全部配套用房工程、园内道路工程、土地整治、配套设施工程、果树种植、园林花卉植物种植、公用设备及器具购臵、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等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8.2 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7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项目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
3、工程量根据方案设计估算;
4、设备价格:主要设备通过厂家询价,小型及通用设备采用市场价;
5、材料价格采用市场价格;
6、相关费用按国家及湖南省有关规定计算;
7、根据本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种苗、其它物资的市场价,参考近期生态建设工程设计经济技术指标,制定出本项规划的经济技术指标,测算出各工程的投资。8.3 投资概算
本建设项目共投资588万元,其中直接投资538万元;间接投资50万元。8.3.1直接投资
项目建设中,百果园、珍稀花卉苗木园、土地整理、排灌系统已于前期投资中完成。新增直接投资共538万元,主要包括:
1、道路系统
主要园路:投资20万元。次要园路:投资8万元。游憩小路:投资5万元。异形路:投资2万元。合计投资35万元。
2、垂钓园
对园区内现有的3个池塘进行整修、加固,面积37亩,投资37万元。
3、服务休闲区建设费
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投资120万元; 农庄餐厅:10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 停车场: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36万元; 草坪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共投资271万元。
3、园林建筑小品
门楼1座、雕塑1个、观景桥2座、观景亭3座,共投资110万元。
4、供水系统
含深井、蓄水池、管线等,共投资50万元。
5、供电系统
含变压器、电线等共投资35万元。8.3.2间接投资
间接投资包括规划设计费、工程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等,间接投资共计50万元,其中:
1、规划设计费:20万元;
2、工程管理费:15万元;
3、不可预见费:15万元。8.4 资金来源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需588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金488万元,,占总投资83%。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17%。8.5 资金使用与管理 8.5.1 自筹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和跟踪监督制度,公司自筹资金设专户,专款专用,确保自筹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8.5.2 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本项目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位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使用财政资金,对资金的使用、报账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查,严格把关,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发挥效益。
第九章 效益分析
9.1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按农业生产效益、垂钓中心效益、农家餐厅和娱乐中心招租收入三大块估算,可实现年纯收入267.9万元,其中:
1、农业生产效益
根据0000近几年果树及园林花卉苗木种植的平均效益计算,各种果树的年平均纯利润为每亩3500元,园林花卉苗木年平均纯利润为每亩5000元,则农业生产效益为;
百果园210亩:3500元/年.亩×210亩=73.5万元 珍稀花卉苗木园:5000元/年.亩×120亩=60万元 合计为133.5万元/年。
2、垂钓中心效益 水面37亩,按亩产550公斤,12元/公斤计算,年收入为24.4万元。
3、招租收入
农家餐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按500元/年〃平方米出租,年收入50万元;
娱乐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按500元/年〃平方米出租,年收入60万元;
合计收入110万元。9.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
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将推进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会拓宽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还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旅游的内涵,减少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大众消费心理。
项目建设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项目建设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项目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旅游观光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农业,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坚持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原则,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
下进行的,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本项目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显著。9.3 生态效益
1、项目始终坚持农业技术开发与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向良性方向转化。
2、项目建设提高了土壤植被覆盖率和空间绿化率,可以大量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噪音,杀灭细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第十章 结论及建议
10.1 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符合湖南省和0000市的相关发展规划。
2、市场调查深入、细致,资料翔实可靠,可信度强。分析全面透彻,各项指标合理,环保措施明确,可行性强。
3、项目选址恰当,功能分区配臵合理,建设规模适度,相关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4、项目自身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从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观赏的需求出发,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财务分析显示,本项目投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收益率高,并且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5、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建成后能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当地就业率,促进当地财政增收;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利于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项目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10.2 建议
1、建议业主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和可行性报告内容进行建设,以确保项目建成后达到预期效益。
2、项目下阶段的设计、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建设质量,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在已有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对生态农庄的建设还要做更精细
的策划和设计使之成为当地特色旅游景点。
4、建议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种植水平和旅游服务能力,规避和减少项目风险。
4.汽车站建设项目书可研报告 篇四
汽车站建设项目书(可研报告)
目录------------------------------------------------------------------- 1 一、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 1.1项目背景和依据------------------------------------------------------------------------------ 2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3 1.3湘运**分公司概况------------------------------------------------ 4 二、客流量的初步测算--------------------------------------------------- 5 三、建设规模及方案----------------------------------------------------- 5 四、建站条件及站址初步方案--------------------------------------------- 8 4.1地理位置---------------------------------------------------------- 8 4.2社会条件---------------------------------------------------------- 8 4.3站址方案选择的初步意见-------------------------------------------- 8 五、环境保护----------------------------------------------------------- 9 5.1拟建站址环境现状-------------------------------------------------- 9 5.2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9 5.3环境保护初步意见-------------------------------------------------- 9 六、车站组织和劳动定员------------------------------------------------- 9 6.1机构设置---------------------------------------------------------- 10 6.2劳动定员---------------------------------------------------------- 10 七、项目实施初步规划及项目实施进度表----------------------------------- 10 7.1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10 7.2项目实施初步进度表------------------------------------------------ 11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1 8.1建设投资估算------------------------------------------------------ 11 8.1.1建设投资估算------------------------------------------------- 11 8.1.2初步计算建设期利息------------------------------------------- 13 8.1.3流动资金估算------------------------------------------------- 13 8.2资金筹措方案------------------------------------------------------ 13 8.2.1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13 8.2.2流动资金来源------------------------------------------------- 14 8.2.3逐年资金筹措数额和安排使用方案------------------------------- 14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15 9.1成本估算---------------------------------------------------------- 15 9.2财务评价的初步分析------------------------------------------------ 15 9.3社会效益初步分析-------------------------------------------------- 16 十、结论和建议--------------------------------------------------------- 16 **县汽车东站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根据**县城市规划,依照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的具体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县客运站场设置现状,拟定将老车站迁往县城以东于省道**线的交汇处西南角在张常高速公路切口处,建设**县汽车东站,实现进入城区客运车辆的分流,彻底消除县城内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为此提出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项目背景和依据 目前我县客运站场主要分为湘运**汽车站和城西停车场,湘运**汽车站主要承担省际、地际、县际及**、**方向县内班线任务,城西停车场主要担任发往**方向县内班线,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客运市场的变化,客运车辆迅速增加,旅客流量增多,特别是湘运**汽车站地处县城**路繁华主干道地段,占地面积少,人来车往,交通拥挤,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不利于城市建设规划和我县的对外形象。为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扩大城市范围,同时借鉴其他城市城区规划模式,实现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目标,现有湘运**汽车站应予东迁。这一方案在一九九五年就已列入了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为此,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九六年就专门组织了由县交通局牵头,湘运**公司、城建、计委、环保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可行性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的现场踏勘、调查分析和论证,后又多次进行修订,认为迁建该项目是可行的、必要的。只是因当时常张高速公路没有定线、定位,而未能及时组织实施。一九九九年,该项工程又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列入市、县交通发展的“十五”规划。二○○三年三月十一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在县国土局主持召开会议,县政府办、县交通局、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规划办、**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题研究县城汽车东站、汽车西站的建设问题,并形成了《关于县城汽车东站、汽车西站建设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纪要》(**府阅*号,见附件一),对汽车东、西站的建设明确了工作安排和要求。同时,常张高速公路现已即将竣工,**汽车站东迁工程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由此可见,**汽车站的东迁是必要的。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现湘运**汽车站地处**中路主干道上,与胜汉商贸步行街毗邻,客运车辆的大流量进出及争抢客源、乱停乱靠、造成交通阻塞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区交通秩序造成很大影响,随着我县客运市场的发展,客运车辆和旅客流量会逐渐增多,这种混乱的局面只会越来越严重。同时按照国家国土管理车辆用地的规定标准,客车用地面积为150平方米/辆,县湘运公司有客车80辆,应用地1平方米;县个体客车进入该站参运的车辆约为100辆,应用地15000平方米,外县进入该站参运、停放的车辆约为120辆,应用地18000平方米。总的用地面积为45000平方米,约68亩,按50%的车辆在外营运,50%的车辆在站场待运,仍需用地34亩。而县汽车站总面积仅为20.7亩,实际停车面积约12亩;显而易见,老站站场窄小,从而造成车辆拥挤、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等问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将现湘运**汽车站东迁很有必要,从而实现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公路客运交通与城市公交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分工、衔接有序、资源共享、有利发展的一种交通模式。使我县城区规划更加合理,客运市场的发展更加有序。 同时,东站的建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首选是车站东迁后,随着车站和城区距离的加大,会促进公交和货运行业的发展,预计至少可新增公交线路3条,新增营运公交车辆100台和货的50台,年创效益可达600万元。二是可以繁荣当地经济,提高就业率。三是吸聚大量商家经营,并促进当地的城市化发展,预计年增税收100万元。四是留下来的老站可改造作其它商业用途,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 1.3 湘运**分公司概况 湘运**分公司位于**县**中路123号,前临**中路,后抵**东街,左右与县人民医院、县宾馆紧临,占地约20.7亩属国有企业,站、场内设有客车候车室、公司办公楼、车辆维修保养车间、湘运招待所、以及干部职工宿舍等建筑与设施,站内十分拥挤。 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后勤物业管理科、生产经营科、车队、安机科、汽车站、保修厂。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运输(客货)兼营停车、修理、门面出租。 公司现有职工493人,其中退休工人150人,上岗人员198人,有经济技术职称人员27名,驾驶员77名。企业固定资产净值505.9万元,流动资金73万元,截止,公司有营运车辆77台,中级以上43台,全年完成招揽收入1270万元,上缴国家各种税金规费146万元,客运量146余万人,周转量6838万人公里。 二、客流量的初步测算 目前湘运**汽车站日发班次323趟,运送旅客4500人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据预测到,县城区人口总量将达到15万人,城区将由现存的3.9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到时汽车站日发班次将达到600趟,运送旅客约10000人次。汽车站若仍在现有位置,将严重妨碍城市交通,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建设规模及方案 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城市化的大趋势,据预测到20我县城区人口总量将从目前的8万人达到15万人,城区将由现在的3.9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出行旅客会从目前日平均5000人次逐步增加10000人次,符合国家关于二级客运站日发送旅客量的要求,所以新站的建设必须要求10年超前,适应,按照国家二级客运站的标准进行建设,这样才会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旅客出行的要求,并且避免造成重复投资。 按国家二级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新建车站将由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站务用房及行政用房、生产辅属设施、生产服务设施、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商业门面及娱乐场所等组成。 其中站前广场按一年中旅客日聚集最高人数为1500人每人1.0 计算,需用地1500 ;停车场及发车位将分为三大块即长途发班区、短途发班区、公交车发班区。其中长途发班区设计日发班次500趟次,发送旅客7000人次,进站参运车辆440台,班线40条,需发车位40个,按每个40 计算,占地约1600 ,长途停车场的面积按同期发车量的6倍乘以每车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即220台×90 =19800 。这样长途发班区共需占地21400 ;短途发班区设计日发班次250趟次,发送旅客3500人次,进站参运车辆200台,班线20条,需发车位20个,按每个40 计算,占地约800 ,短途停车场的面积按按同期发车量的6倍乘以每车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即100台×90 =9000 ,这样短途发班区共需占地9800 。公共汽车发班区设计日发班次600趟次,发送旅客3600人次,进站参运车辆100台,班线10个,需发车位10个,按每个40 计算,占地约400 ,公共汽车停车场的面积按50台乘以每车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即50台×90 =4500 ,这样公共汽车发班区共需占地4900 。 站务用房包括候车室、重点旅客候车室、售票厅、售票室、票据库、行包托运处、行包房库、发车站台和行包装卸平台、行包提升室、问讯处、广播室、小件寄存处、失物招领处、邮电服务处、值班站长室、调度室、站务员室、驾驶员休息室、治安办公室、联运办公室、旅客厕所、旅客盥洗室等,面积共为2863 。 行政用房包括党、政、工、团办公室、站务办公室、会议室及其他行政用房等,面积共为540 。 生产辅属设施包括车辆维修间、辅助车间、材料室、洗车台、车辆安全检测台、配电房、锅炉室、门卫传达室及其他辅属设施等,面积共为面积共为2390 。 服务设施包括医务室、摩托自行车停车棚及其他服务设施等,面积共为260 。 商业门面及娱乐场所:按国家二级客运站的建设标准,长、短途发班区内不得设立商业门面,这样商业门面就集中在公共汽车发班区周围,共约200个,按每个30 计算,占地6000 。其他娱乐场所占地4000 。 站场内绿化带1300 。 综上所述,新站建设共约用地53653 ,即80.48亩。(详见附件二:新车站占地面积及主要设施使用面积一览表) 四、建站条件及站址初步方案。 4.1 地理位置:地处县城以东,万福温泉以西,于省道S306、S305线的交汇处西南角同张常高速公路切口处。地势较高而开阔,物产丰富,特别是水利资源丰富,如著名的万福温泉就在附近,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均较明显,间有少量农田、水塘,适合作为车站用地,有张高速公路穿其而过,下距县城仅6公里,上距**镇7公里,交通便捷,符合县政府关于城区布局的要求,并且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可以只占用少量未成林林地和低产农田、保留大部分耕地、林地、丘陵,符合国土利用政策,用地条件好,有较多可开发用地,开发建设潜力巨大。适合车站建址条件。 4.2 社会条件:当地经济基础好,电力电讯等设施较为完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富余人员较多,可以为东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 4.3 站址方案选择的初步意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县公路交通格局,仍然是自东向西方向。为改变汽车站场窄小、拥挤、城市交通混乱、县汽车站周围环境污染等脏、乱、差问题,县汽车站、场迁往城郊为宜。又考虑到S306线、慈张线自东至城区,慈索线、慈桑线自西至城区,再来张常高速公路在此穿越而过,交通便利,故宜在此地建设汽车东站。 五、环境保护 5.1 拟建站址环境现状:全部为无污染的娱乐性质及游乐第三产业,不存在任何污染性工业项目,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人口密度低,健康状况好,无地方病。 5.2 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 2) 流动人口的增多带来的人为污染。 3) 对当地生态环境平衡的破坏。 4) 带来噪音的污染。 5.3 初步拟定环境保护措施 摘自wenmi.net 1) 在新站内建一个标准垃圾站及4-5个公共厕所。 2) 在新站内建一个地理式不动力污水处理池。 3) 配置一定数目的.垃圾箱,加强站场内垃圾的清洁打扫。 4) 新站绿化率达到30%以上。 5) 出台相关规定,对班车待班、发车、进站出站及娱乐场所产生的噪音进行管理。 六、车站组织和劳动定员 6.1 机构设置:新建车站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坚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下设公司机关、车站、车队(安机科)、保修厂等部门。机构设置按“需要、精干、多能、高效、”的原则,以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 6.2 劳动定员 1) 管理层定员:机关包括经理、书记、副经理、办公室、财务科及其他科室人员,预计16人;车站包括站长、书记、副站长,预计4人;车队(安机科)包括队车、副队长等,预计4人;保修厂包括厂长、副厂长、技术员预计3人。以上共27人。 2) 生产服务层定员:车站长途线定员2班,每班4人共8人;快巴线定员2班,每班3人共6人;短途线定员2班,每班3人共6人;车站广播员定员2人;车站售票房定员4人;车站运管办公室定员6人;调度定员2人;卫生人员定员3人;县内班线停车场定员2班,每班3人共6人;公交发班线定员2班,每班2人共4人。以上共47人。 七、项目实施初步规划及项目实施进度表 7.1 项目实施初步规划 **县汽车东站建设工程应采用分期分批实施的方法,控制建设规模,减少建设投资。新站建设采用“从土到洋,从小到大,先重后轻,分期建设”的方法,一期工程先建设车辆维修保养,候车室,发车位等营运性建筑,可以采用因陋就简、先建5000-6000平方米的办法,为达到平衡过度,老站可暂时不需停止营运,待东站基础性设施完成后,再逐步将运营车辆迁往新站,最后关闭老站。二期工程再建设一些生产辅助设备和生活区等建筑,可采取边生产、边建设的办法,这样既可将湘运公司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又可获取建设资金,同时减少建筑成本。 7.2 项目实施初步进度表日期 名称 资金到位情况(万元) 资金 到位率 备注 .5 成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并实施运作 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承担各项建设准备工作 2005.5-2005.6 建设资金筹措 40027% 招商引资第一批资金、职工集资 2005.7 勘探设计 0% 老站商业门面出租十年 2005.8 施工准备 30060% 招商引资第二批资金,选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完成施工用水、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2005.9-2005.12 一期工程(生产设施)施工 3% 上级部门补助站场建设费 .1 新站投入初步营运 7% 银行贷款 2006.2-5 二期(辅助建筑设施) 00% 营运后收入及上级部门补助站场建设费 2006.6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 投资估算 8.1.1 建设投资估算 1 ) 土地征用经费:兴建汽车站是全县的大事,亦是全县人民受益之事,县政府决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优惠,具体价格正在商讨,预计 7 万元 / 亩,这样总计需要 500 万元左右,此项资金可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解决。 2 ) 场地平整经费 根据现场初步踏勘估算,站、场填方厚度 0.6 - 1.0m ,需填土石方 60000 立方米,按 20.0 元 / 立方米计算,需经费 120 万元。 停车场地铺垫 0.2m 厚的片石垫层,需片石 12000 立方米,按 30.0 元 / 立方米计算,需经费 36 万元。 停车场面层采用泥结碎石结构,厚度为 0.1m ,需土石材料 6000 立方米,按面积计为 60000平方米,单价 3.0 元 /平方米,需经费 18 万元。 面屋碾压需 20 个台班,机械台班单价 800 元 / 台班,需经费 2 万元。 3 ) 围墙大门建筑经费 围墙总长 1200m ,墙高 2.0m ,按 100 元 / 米计算,需 12 万元,大门 10 万元,共需经费 22 万元。 4 ) 房屋建筑经费 站、场拟建传达室、候车室、车辆维修保养车间、洗车间、办公楼、招待所、饮食服务店等一条龙服务设施预计建筑面积为 160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 500 元,需经费 800 万元。 5 ) 工程勘探设计费 2 万元。 以上几项主要经费合计为 1500 万元,加上其它不可预见及杂费 20 万元,东站兴建工程需约 1520 万元。 8.1.2 初步计算建设期利息 1 ) 银行贷款 200 万元,贷款年限 10 年,年利率 7% ,共需利息 20 万元。 2) 老站商业门面出租十年,获款 200 万元,无利息, 不需偿还。3) 企业职工集资 200 万元,无利息,待新站建成后 可转为股份,不需偿还。 4 ) 上级部门补助站场建设费 400 万元,无利息,不需偿还。 5 ) 招商引资 500 万元,利息 10 万元。 8.1.3 流动资金估算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 360 万元,月需 30 万元;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账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年需 60 万元,月需 5 万元。以上二项月需 35 万元。 8.2 资金筹措方案 8.2.1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对此项目的建设,湘运**分公司非常重视,多次给上级总公司**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专题汇报,并得到总公司的一致肯定,对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做了专门的批复(见附件三:《关于**汽车东站资金筹措有关问题的批复》张汽运 [2005]16 号),决定:企业自筹资金 600 万元,其中商业门面对外出租 10 年筹资一部分,采取企业内部集资或银行贷款方式筹资一部分;争取上级补助站场建设费 400 万元。另可招商引资 500 万元。 8.2.2 流动资金来源现老站全年营运收入可达 1200 万元。至 2005 年 3 月底,流动资金达 92 万元,项目建设流动资金可从老站生产营收中获取。 8.2.3 逐年资金筹措数额和安排使用方案 1 ) 2005 年 5 月- 2005 年 6 月,职工集资 200 万元,招商引资第一批资金 200 万元,共 400 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前准备工作。 2 ) 2005 年 7 月,老站商业门面出租十年获 200 万元,用于项目建设临时设施建设,施工用水、用电、道路等工程,和前面节余资金用于工程第一期建设。 3 ) 2005 年 8 月,招商引资第二批资金 300 万元,选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完成施工用水、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4 ) 2005 年 9 月- 2005 年 12 月,上级部门补助站场建设费 200 万元,用于工程第一期建设。 5 ) 2006 年 1 月,银行贷款 200 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第二期工程前期准备。 6 ) 2006 年 2 月- 2006 年 5 月,上级部门补助站场建设费 200 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第二期工程及新站投入全面使用前期准备工作,如有不足,可从已投入生产获得的招揽收入中提取。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9.1 成本估算土地征用费约 500 万元,项目建设施工 1020 万元,土地征用金利息 10 万元,建设期利息 20 万元,共计 1550 万元。 9.2 财务评价的初步分析 1 ) 据测算,除去土地征用费外,按湘运**分公司的投资 1000 万元计算,只要东站一经投入使用,工作上轨道,其实业性综合效益便会充分发挥出来,在五年的时间内投资是可以收回来的,其具体如下: 2 ) 收入:新站年营运收入 1300 万元,年劳务费 104 万元;县际班线停车场车辆 100 台,停车费年收入为 100 台 *2000 元 / 台 . 年= 20 万元;公交车班线车辆 60 台,停车费年收入 60 台 *2000 元 / 台 . 年= 12 万元。以上三项年收入 136 万元,按年增长率 14% 计算, 5 年合计为 1022 万元。新站商业门面出租年收入: 200 个 *5000 元 / 个 . 年= 100 万元, 5 年合计 500 万元。以上总收入 5 年合计共 1522 万元。 3 ) 支出:工作人员共计 84 人,按人平工资和管理费 1 万元 / 年计算,年支出为 84 万元, 5 年共计 420 万元;上交利税年约 50 万元, 5 年共计 250 万元;银行十年贷款利息共计 20 万元,年均 2 万元;招商引资利息 10 万元,以上总支出 5 年合计 690 万元。 4 ) 综上所述,新站建成后,年净收益 167 万元, 5 年合计 832 万元,还未计算老站由此产生的间接收益。所以五年内收回投资是完全可行的。 9.3 社会效益初步分析 1 ) 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新的无污染,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区。 2 ) 加快公交、货运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 有利于城区规划,缓解交通压力,扭转目前客运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实现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的目标。 十、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县汽车东站兴建工程是可行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 、站、场新址、规模与城市建设规划吻合,无需办理修编等问题。 2 、站、场新址地势开阔、平整,房屋拆迁等难题少,存在技术性难题与房屋拆迁费用较少。 3 、控制建设规模,减少建设投资。新站、场建设采用“从土到洋,从小到大,分期建设”的方法,投资不会超过 1000 万元,且投资成本小,除土地征用费外,只有银行贷款需要偿还,其他资金不必归还。 4 、请求实行政策性优惠,建议政府领导、有关单位负责人给予土地优惠政策,减免部分土地征用费,这部分费用可考虑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资金约 500 万元。 5 、请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省交通厅每年有部分经费用于站、场建设,即使按三个三分之一的投资原则实行补助,亦可拿取约 400 万元,以解决站、场建设费用。 6 、申请贷款,向建行申请贷款 200 万元,以站、场收取的停车费,以及一条龙服务的营业性收入还贷。 7 、不动产部分出让或一次性出租商业门面。以现有商业门面作一次性出租十年、二十年,可归集资金约 200 万元。 8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动员员工集资入股,湘运公司现有员工 400 余人,每人集资入股 5000 元,可筹集资金 200 万元。 9 精心规划与设计,力争减少工程与造价,争取减少建设经费 50 - 100 万元。 10 、扩大营运业务,承担城区公共交通营运业务,增加营运投入,争取提前回收资金。 综上所述,县汽车东站、场兴建工程是可行的,并建议尽早实施 附件二:新车站占地面积及主要设施使用面积一览表 序号项目面积(单位: ) 1 占地面积 53653 2 站前广场 1500 3 停车场 33300 其中:长途停车场 19800 短途停车场 9000 公共汽车停车场 4500 4 发车位 2800 其中:长途发车位 1600 短途发车位 800 公共汽车发车位 400 5 站务用房 2863 其中:候车室 1200 重点旅客候车室 200 售票厅 200 售票室 55 票据库 20 行包托运处 60 行包库房 140 发车站台和行包装卸平台 270 行包提升室 20 问讯处 10 广播室 20 小件寄存处 77 失物招领处 20 邮电服务处 25 值班站长室 25 调度室 30 站务员室 105 驾驶员休息室 105 治安办公室 20 联运办公室 20 旅客厕所 181 旅客盥洗室 60 序号项目面积(单位: ) 6 行政用房 540 其中:党、政、工、团办公室 120 站务办公室 120 会议室 100 其它行政用房 200 7 生产辅属设施 2390 其中:车辆维修车间 300 辅助车间 200 材料室 200 洗车台 100 车辆安全检测台 100 配电房 30 锅炉室 100 门卫传达室 60 其它辅助设施 1300 8 服务设施 260 其中:摩托自行车棚 200 医务室 60 9 商业门面及娱乐场所 10000 其中:商业门面 6000 娱乐场所 40005.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篇五
(一)必要性
1、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调整畜牧结构的需要
我区地处近郊,人多地少,粮食产量有限,以生猪为主的耗粮型牲畜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我区畜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饲料价格较高,食粮畜禽生产成本高,生产者利润微薄,且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草食牲畜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挖掘,农民的经济收入得不到更快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上,要求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针,努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奶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投资见效快,养殖效益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有利于我区畜牧结构的调整。
2、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助农增收的需要
实施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增加奶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市乳业公司实行订单生产,从而促进广大养殖户增收。
3、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是推进奶牛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我区奶业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以市乳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基地和农户的发展),但是这种形式还很不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示范区建设是推动我区奶牛产业化进程重要的催化剂,有利于增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龙头企业更好地打造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
4、建设奶牛产业化示范基地是加速奶牛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约化经营方式将逐步取代粗放型经营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取代劳动松散型产业,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贡井区奶业的发展,大力推广优质奶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努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奶牛产业化基地示范区就是实现畜牧现代化最有效的途径。
(二)可行性
6.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 篇六
2月2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放开建设项目服务价格的通知》, 放开现行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5项建设项目服务价格, 实行市场调节, 具体包括:政府投资和政府委托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环境影响咨询服务收费。2014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文放开了非政府投资项目的上述建设项目服务价格, 此次进一步放开价格后, 我国建设项目服务价格将完全由市场竞争形成。此举意味着,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同时废止。
【沼气工程建设可研报告】推荐阅读:
沼气工程发展现状07-11
餐厨废弃物制沼气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分析与研究10-07
沼气发电项目建设流程09-15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探讨09-28
农村沼气池建设实施方案12-11
关于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交流材料08-06
喀拉苏乡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施工合同书07-22
某某县农业局关于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工作检查验收情况报告09-13
中国沼气发展现状01-04
沼气项目总包管理制度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