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精选12篇)
1.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一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型及详解
一、给定资料
材料一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少,渤海是我国最大内海,对东北经济非常重要。例:渤海旁渔民原来能捕捉大量鱼虾,现在不出海。
材料二 国务院制定纲要。胡锦涛讲话,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海洋能源、电力一起发展。辽宁是黄河入海口,对拉动黄河流域经济有重要作用,河北已经列为战略。
材料三 日本小地方,填海,海洋生物死亡,又花钱造海本质分析。
材料四 荷兰围海造田与退湖还田异曲同工 材料五 海岛建设
二、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考试内容及解答
(一)、1.“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变成“死海”。这里“死海”什么意思?(10分 不超过100字)
【解答】此题是名词解释类题型(07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找到名词在资料中的位置。第二,根据主题内容及给定资料进行解释。第三,论述该名词与主题现象的关系。“死海”是海洋污染的表现,直接影响海洋可持续发展。“死海”的表现为海洋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毁灭,海水严重受到污染,海水的质量下降,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来源将成为历史。(祖华教育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
2.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会没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10分 不超过150字)
【解答】此题是短句子类题型(08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找到名词在资料中的位置。第二,根据主题内容及给定资料进行解释。第三,论述该名词与主题现象的关系。
该句子表达的是海洋污染的后果及危害。后果一鱼类减少。海洋污染加重,赤潮频发,多年来的高强度捕捞,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广东近海渔场资源不断衰退。后果二物种濒危。为了发展经济,附近海域无法避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海洋珍惜资源也面临绝种的危险。湛江沿岸原来广泛分布的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底草场等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较为严重,附近海域主要分布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70种以上,绝大多数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例如大家最为熟悉的白海豚。而历史上有名的大黄鱼、对虾、乌贼、枪乌贼、马面、马鲛、马鲅、二长刺鲷、蓝圆、海鲶等渔业资源产卵场、洄游场、索饵场以及鱼汛已经基本消失或者已不成汛。后果三 渔汛消失。由于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几乎所有的鱼、虾、蟹、贝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即“三场一通道”)被不同程度地破坏,其中近乎80%大面积萎缩,一些甚至已经消失,华南沿岸传统的甲子、万山、汕尾、清澜、昌化、北部湾六大渔汛在90年代就不复存在。后果四赤潮频繁发生。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广东省海域发生的赤潮事件59宗,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大鹏湾、大亚湾和柘林湾海域。
(二)、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 不超过300字)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了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解答】此题是启示类题型(08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资料给定的作法好的方面;第二,资料给定的作法不好的方面;第三,好的作法对主题现象的启发与借鉴;第四,不好的作法对主题现象应吸取的教训与注意的问题。尽管我国的自然、经济等条件与荷兰有很大差别,但是荷兰的经验反映了生态恢复的某些一般规律,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更令人瞩目。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的任务,主要是消除或降低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素,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功能,辅助以人工措施,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近年来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是西部地区生态恢复的重大举措,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创造了条件。据报道,一些退耕和休牧的退化土地,在封育后经过3~5年,灌草植被已经恢复到6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认识,还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要搞工程,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脱离当地自然条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其实,生态工程和其他各类工程一样,不但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也要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力争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大的生态效益。实践证明,较为经济有效的技术路线,就是排除对现有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必要时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达到恢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相对健康的生态系统的目的。
第二,生态自我修复需要较长时间
上述荷兰围垦区湿地生态重建工程需要15—20年时间才能达到目标。对于退化的严重退化的需要50~100年时间。所以生态恢复工程要有长远规划,长期坚持。急于求成的想法是脱离实际的。
第三,生态恢复工程要因地制宜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但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搬,国内的经验同样要有分析地借鉴。目前,有一种误解,认为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就是植树造林。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生态恢复规划。植被建设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则宜荒则荒。有专家认为,在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mm以下地区,应以灌木和草为主,不宜盲目发展乔木。荷兰的经验还表明,恢复乡土种植物对当地生态恢复十分重要。什么是“乡土种”?学者阿伦比(Allaby 1994)给出的定义是:“物种自然出现于一个地区,这种物种既非随意也非靠引入。”学者韦布(Webb 1985)列出了包括化石证据等若干判别标准。但是一般讲,乡土种的概念是相对于外来种而言的,乡土种在当地的食物链中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生境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而某些外来种借助气流、风暴、海流等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将植物种子、昆虫、微小生物等带人当地的生态系统。在气候条件、营养条件和缺乏天敌的条件下,外来种得以迅速繁殖,形成对本地种生存的威胁,成为一种对健康生态系统的胁迫,即出现所谓“生物入侵”。由此可见,恢复乡土种是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防止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第四,生态恢复工程不仅要重视植被恢复,也要重视动物生存、栖息和繁衍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生命部分,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以,生态恢复的任务,不仅是植被的恢复,还应该包括鸟类、鱼类、禽类、昆虫、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各类动物的栖息繁衍问题,使得生物群落在特定的生境条件下,形成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具备其多种服务功能,使人们得以从中受益。目前,常见的观点认为生态建设就是改善植被状况,忽视了生态系统中动物生存栖息等问题。所以要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问题。
第五,水是重要的生境因素,但不是生境的全部内容
在各个生境因素中,淡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是生物生命的载体,又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介质。近年来我国塔里木河和黑河生态恢复调水工程取得了经验。但是从生境的多种因素角度,除了水量以外,还应该对于被恢复生态区的气候、水质、土壤、地貌等进行全面分析。从生物恢复角度,还应该对于生物种类、密度、食物链(网)、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进行论证,在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水文条件和供水方案,有可能获得生态恢复的优化方案。目前,在进行生态恢复规划设计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要设法将河流流域的生态用水恢复到过去某一时段的水量,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就会恢复到当时的状况。显然,这种观点忽视了生境其他因素如水质、气候、土地、地貌以及生物群落等多种因素的变化,有失偏颇。
第六,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恢复的评估标准
生态恢复的程度以及是否成功,需要有一个评估标准。但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问题成为一项复杂课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方法,但是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准则。原则上说,建立生态恢复的评估标准,主要是对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整体特征进行评估。所谓生态系统的结构问题,主要指生物与生境的一致性,以及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问题。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流动,价值流,生物生产力等。对恢复后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评估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可持续自然演替的能力。
第七,重视生态恢复工程的生物调查、设计和监测工作
对被恢复生态区生物群落的历史及现状的详细调查,是进行生态恢复设计的基础工作。生态恢复工程设计的任务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设计、自我修复功能,通过改善生境为提高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条件。设计的重点是建立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设计中如何确定恢复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对于自然演替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方向会有多种可能性,有可能恢复到原来某时段的一种状况,有可能发展为一种新的替代状况,也可能事与愿违,生态系统继续退化。正因为如此,对于被恢复的生态系统的监测就十分重要了。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不超过400字)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
【解答】此题是公文类题型(公文类题型曾经在03、04国考中出现过。报告在国考第一次出现,).解答思路:报告内容。第一,写作目的;第二,现状;第三优势劣势分析;第四,措施与对策。
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
某省人民政府:
海洋世纪,凸现蓝色狂飙;蓝色经济,引领世界未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是一个时代重大命题,是一个体系庞大、领域宽广、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其重大意义、内涵外延、战略功能定位、区域规划布局等都在不断的探讨过程中,把其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规划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下面,我就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谋远虑的,是从当今世界海洋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我国海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是站在的全球战略高度,是在新一轮国际海洋激烈竞争中应对挑战,把握和抢占先机,谋求更大的海洋国家利益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选择山东打造全国唯一的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区,既是对山东海洋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山东的信任和重托。
二、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条件分析
一是山东半岛区位优势明显,打造蓝色经济区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临渤海湾经济圈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西连黄河流域,南接长三角,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优势。
二是山东半岛海洋资源类型多样,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人文和自然景观较多。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是山东半岛海洋科技资源雄厚,打造蓝色经济区的科技支撑力量强。四是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五是打造蓝色经济区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关系到我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概括四个有利于:
一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推进落实中央海洋开发战略,推进我省经济经济发展。
二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探索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新模式。
三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发挥我省优势,在东部大开放中构建中日韩国际贸易和合作平台。
四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促进山东半岛经济进一步崛起,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新的增长极。
四、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议
一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思想观念上要有重大转变,在发展思路上要有重大创新,在生产力布局上要有重大调整,在政策措施上要有重大举措。
二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发展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与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三是重点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海洋产业发展中保持领先水平。
四是要建立六大体系。深化改革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智力支持体系;健全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着力构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积极建设全方位开放经济体系。
五是加快海洋捕捞业“走出去”步伐。
六是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海洋资源。
报告如无不妥,请转发
报告人:XXX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四)、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40分 900到1100字)
【解答】此题是话题作文类题型(曾经在07、08国考中出现过).解答思路:话题作文的最大难度是选择角度确定标题。下面结合本题谈谈选择角度确定标题的方法。
第一,主体选择法。各主体(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在主题现象中的责任与义务。角度一,海洋的保护与开发政府要有所作为;角度二,海洋保护人人有责;角度三,浅谈企业在海洋保护中的社会责任。角度四,加强职能部门监管防止海洋污染事件的发生。角度五,谁动了子孙的奶酪;角度六,海洋在愤怒
第二,事件(案例)发生的因素角度法。角度一,利与义的考验;角度二,海洋杀手面面观;角度三,海洋污染问题产生症结何在;角度四,海洋污染谁之过
第三,意义角度法。角度一,浅谈海洋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意义;角度二,加强海洋的保护刻不容缓。角度三,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意义重大;角度四当前发展岂能以牺牲子孙利益为代价;角度五,海洋保护与开发关系子孙的利益。
第四,综合角度法。角度一,海洋保护与开发再思考;角度二,海洋保护问题初探。角度三,海洋保护与开发几点看法。
第五,解决问题措施角度法。海洋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第六,对比(关系)式角度法。角度一,“亡羊”与“补牢“;角度一,事前监督与事后处罚;角度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角度三,浅谈节能减排与人类持续发展的关系;角度四,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
三、市(地)级行政执法类考试内容及解答。
(一)、《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
【解答】第一,破坏性捕捞渔业(1)药鱼、炸鱼、电鱼、敲罟作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2)加密网目,提高船速,求近舍远,不分大小,一网打尽;(3)执法不够严,有的渔民不顾休鱼期,不管保护区,幼鱼、繁殖亲鱼全捕获,造成近海渔业资源下降。
第二,环境污染(1)污染物乱排放,乱倾废,近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2)围海、拦堤筑坝,水流循环受阻(鱼类洄游路线改变,产卵场外移,生产力降低);(3)海上溢油,污染海域环境;(4)养殖区自身污染,引起富营养化,细菌病毒滋生。第三,自然的报复(1)赤潮频发,赤潮毒素、贝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2)物种濒危,不利于生态平衡的自我调节;生物多样性降低,自然资源衰退;(3)资源生物低质化、小型化,优质生物减少;(4)海岸受侵蚀,危及人类安全。
第四,环渤海四省市治理步调不一致也是造成渤海污染治理不见效的重要原因。真正扭转渤海污染的现状,不仅需要所有涉海部门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性河海污染统筹防治机制。
(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解答】“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一,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是阻碍建设宜居城市最突出的问题。第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滞后于宜居城市发展要求。第三,城区周边生态破坏严重第四,城市社会住宅小区环境质量较差。第五,居民购买力差。
实现“宜居城市”对策:第一,宜居城市必须充分的就业机会,零就业家庭的生活谈不到任何宜居,宜居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基础,都少不了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指标,就是说没有经济基础宜居是不存在的。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第三,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第四,提升市民整体素质,构筑和谐人文环境。一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以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向市民灌输宜居理念,努力培养市民爱城、护城的自觉意识,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努力营造宜居氛围。宜居环境要综合考虑城市中的干群关系、城乡关系、警民关系、贫富关系、社区关系,营造城市的宜居氛围,加大信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积极化解社会各个层次之间矛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集各界之志,聚全民之力,共奏城市的和谐宜居旋律,努力建设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创业的工作环境。第五,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三)、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海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
【解答】宣传纲要内容:一是近海海域的污染整治工作的的目的意义;二是近海海域的污染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三是近海海域的污染整治工作的方法步骤;四是近海海域的污染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五是对社会各界的要求希望与号召;六是宣传口号或标语。(祖华教育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
(四)、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以“海洋的健康”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解答】内容同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2.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二
一、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重视度的缺乏。
根据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被指定为专业必修课。然而此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各高校对此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具体安排不同,但是大多数高校将此课程安排在大三学年的选修课程,每周2个学时,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时,总共2个学分。甚至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其安排在大二下半年,开课仅为36个学时,作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面对庞杂的知识,根本无法利用全面立体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吃透每个知识点,同时对教师备课工作也造成极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此课安排课时和学分均较少,很多学生并不能意识到其专业课的地位。
(二)教师素质的缺乏。
虽然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担任此课程教学的教师多为中国籍教师,既了解本国教材编写的重难点,也能够充分结合国情对比补充各种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依然会出现由于备课量大,搜索课内外信息视频图片工作过于庞杂等原因,部分教师为了方便不仔细讲解扩充课程内容,甚至只照本宣科选读课文原文。此外,教师本身缺乏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不能够准确对课程进行系统专业知识分析解读,只能是信息资料的堆砌。
(三)教材内容单一陈旧。
此门课程的中英文教材种类和版本繁多,各有千秋,可圈可点,总体呈现出的现象是内容陈旧,连续使用多年不进行及时更新;编排欠缺合理性,除了本身生词和专有术语较多外,知识点较为零散,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加之缺乏足够的辅助性教材和信息,很难做到课前全面预习,课后及时准备复习知识点,造成教学质量受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二、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应对建议
(一)明确课程重要性。
作为一门难以掌握的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为了避免知识信息内容繁杂带来的任务量与课时压缩太紧的矛盾,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课时,既可以给予教师更多备课时间和授课空间,也会给予学生消化知识点的时间。只有同时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关注和重视,明确其重要性才能缓冲了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矛盾。
(二)提高教师素质。
此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全面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开拓、竞争的基本能力,做到融贯中外,旁征博引。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具备专业全面的学科知识。此外,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提高教学水平。
(三)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手段。
一方面,面对陈旧传统的教材,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各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出版社多种教材编写的特点,进行互补对比,在选择授课使用的主要教材的同时分列不同专题,设置相应的习题,列举出一系列阅读难度较低相关的辅助性教材和自学网站,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分析,不但能获得答案,加深记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此课程的教学应灵活地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系统专业地深入了解所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既能辅助教师直观地传授知识,也能让学生获得感官刺激,提升学习兴趣,把授课内容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精心选材和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寓教于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英语国家概况这门容量大、教学内容集中、课时少、综合性强的课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如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素质欠缺、教材更新较慢的现状,并给予了相关的建议。只有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加快教材改革的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和重视教学辅助手段,才能使我国的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摘要:《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一门英语专业的文化知识课,知识涵盖面广,内容繁多复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透彻学习并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作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反思目前本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个相应的对策。
3.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三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 教学方法 策略
一、引言
应用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设计强调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作为专业基础类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概要
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英语国家概况》课的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地介绍英、美,加、澳、新等主要英语国家在史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背景知识,尤其是有关这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基本文化事实和文化现象,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
三、特殊教学方法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的应用
1.合作学习法的运用
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要素就是指各种具体的合作学习方式或方法所拥有的共同的特定品质或要素,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法使之区别于其他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过程,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
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需要注意:学习小组要设置合理,小组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小组的合理设置对合作学习法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小组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所谓“同组异质”就是把能力相异、性别相异的学习者编在一个组内。这些学习者能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所谓“异组同质”,就是不同小组之间综合能力相似,这有利于不同小组之间展开平等的竞争,促进整体学习效果的提高。
2.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得任何知识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理论运用于《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传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任务的设计者,任务环节的组织者、协调者,和任务最后完成情况的评估者之一;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施任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任务的准备延伸到课外,以有效利用课内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整。同时,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小组合作。小组划分应以能否促进小组学习的有效展开为标准,选择有责任心,英语基础好,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生担任组长,而组员的构成也应该考虑性格和性别差异,学习主动性等因素,以建立和谐,公平,竞争的学习氛围。
3.网络学习法的运用
网络学习法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以某种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开发和建设《英语国家概况》网络学习平台,学生通过登陆该门课程的网络学习系统,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章节和链接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预习、复习、自我测试、递交作业、成绩查询、辅导答疑、BBS讨论等。教师在创建立体化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网站要链接灵活,交互性强,操作简单,读取速度快,结构明晰,界面美观,色彩清新,动画、声音设计合理,导航清楚,拓展性强,易于维护和更新的特点。
四、结束语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窗口,为学生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遵循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比较,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学习为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在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对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
[3]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4]姚乃强.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外语界.2001.(1).14~18.
4.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四
申论考试,也就是时政考试,应用文写作。写作题型包括报告、讲话稿、演讲稿、开幕词、公开信、意见以及通知等几种形式。下面,中公教育就结合不同的题目类型,为大家进行分析概括。更多复习资料:http://anshan.offcn.com/
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
一、意见的特点
(1)内容的多样性。它既可以对工作做出指导,提出要求,又可以对工作提出建议,或者对工作做出评估,提出批评。它主要用于党政机关,但也可用于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既可用于上级,又可用于下级甚至基层组织。
(2)行文的多向性。它既可以用作下行文,表明主张,做出计划,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要求;又可以用作上行文,提出工作建议和参考意见;还可以用作平行文,就某一专门工作向平行的或者不相隶属的有关方面做出评估、鉴定和咨询。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3)制发的针对性。意见的制发往往是针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必须克服的情形,因此它提出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要结合实际,提出见解、办法要对症下药,具有可操作性。
二、意见的写作要求
(1)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分别选择不同的撰写方法并遵照不同的撰写要求。意见,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去写作与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公部门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与其他请示性公文的要求相同,意见还应主送给主管的上级机关,逐级主送,文字表述简明、得体;作为下行文,意见应当提出符合客观实际、具体可行的方针政策与措施要求,指导下级机关认真贯彻执行或参照执行;作为平行文,所提意见可供对方参考,具有商洽性,因此应以协商的态度,提出与对方工作有关并能够接受的主张和处理办法。
(2)观点正确,办法可行。首先,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与国家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地区、部门的规定,具有政策性与合法性;其次,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的主张与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作为上行文,应有利于上级机关做出处理或给予答复;作为下行文,则应有利于下级机关理解和贯彻执行。
(3)主题集中。撰写意见,应强调主题集中,中心明确,一文一事,围绕一个主题,将一项工作,一个问题的性质、特点、规律以及处理解决的主张与办法讲深讲透,切忌主题分散,在一篇意见中表述很多问题,或写进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作为上行文,应集中反映一个主题,要求上级机关予以答复与处理;作为下行文,为有利于下级机关贯彻执行必须突出其明确的针对性;作为平行文,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去提出参考意见。
(4)文字表述简明、得体
作为上行文,强调用语尊重;作为下行文,应主要使用指导性语言而一般不用命令性、告诫性语句;作为平行文,则应注意用语的谦和。
三、意见的写作结构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标题。有两种模式:一是完全式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二是省略式标题:事由+文种,如《关于2002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意见》。
(2)正文。正文的一般结构是:意见缘由+意见内容+结语。意见缘由即回答“为什么提意见”,主要介绍提出意见的背景情况、依据、目的、意义等内容。意见缘由写作要目的明确,理由充分。无论是上报建议还是下发指导意见,都应充分阐明其必要性及政策、法律依据。意见缘由向意见内容的过渡常用“现提出如下意见”或“特制定本处理和实施意见"等过渡语句。意见的核心内容是对有关问题或某项工作提出见解、建议或解决办法。内容涵盖量大,多采用条文式结构。写作时要注意把原则性内容与规范性内容结合起来,既提出总的、原则性的要求,又有明确、具体、便于实际操作的措施和办法。结尾可自然结束,也可使用规范化结语。下行文意见常使用的结语是:“以上意见,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并报xxxx”、“以上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上行文意见的结尾经常使用“以上意见,请审阅”、“以上意见如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单位执行”等习惯用语。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3)落款。意见落款可按照一般公文落款的形式,写成文日期并加盖发文机关印章。有些规范性较强的意见,可将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置于标题之下。
5.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五
一、国考综合分析考情总体概述
综合分析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最近这几年的一个常考题型,其题目难度较大,近年考察频率也较高。
中公教育专家分析,首先,近些年国考集中考察过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常见的问法就是谈谈理解、阐释、解释、指出意思等,国考中出题的概率最大,难度也最高。其中2017年的副省和地市两套试卷中的题目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其次国考中也出现过考察评价型综合分析。评价型综合分析常见的问法就是谈谈看法、评价或评论,这种类型的题目国考也涉及过,但概率相对较低,2015年新技术是否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请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12反驳网友A的观点均是此类题目。同时,这两个题目要求中突出论证要有理有据,需要引起注意。最后,在2015年之前,还有一种考察频率相对较大的一类综合分析,其属于启示性综合分析,这类题目主要是谈启示。
二、考察特点分析
1、思想性强
国考中的综合分析题目越来越强调对材料的深层次把握,注重体现对一些核心观念或思想的深入理解,不仅仅要注重本身的要点,还需要体会要点与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清楚主要信息,有效达到要求。比如2017年真题:“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再比如2016年:“教育在技术层走的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等。
2、有逻辑性
近年来的综合分析的要求相比之前,在要点的全面、准确基础之上,还特别突出了要点的逻辑。比如2017年副省和地市都有逻辑性,逻辑性强的这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路梳理和答案呈现中都要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加工和整合,比如解释分析,评价分析,我们就需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逻辑思路进行加工。
3、注重论证
综合分析题目对应的材料更抽象且具有深刻含义,更需要深入思考理解。其大纲中明确要求我们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推断或评价,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材料,在把握字面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理解,最终思考得出自己的正确认知,重点是能论证清楚,说理举例到位。这就需要大家认真总结题目,研究题目和材料特点。
三、具体应对技巧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技巧:
一、认真审题,明确解题的核心对象。
首先,综合分析的要点依旧依据材料,答案客观来自于给定资料,这就要我们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核心要点并且用做好表述出来。因此要准确把握住要点信息,然后回归到材料中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比如说请你谈谈对于“新技术是否能够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一问题的看法,那么我们首先明确问题是新技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接下来回归去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找相关能或者不能,确定观点以及理由。
二、明确思路,理清作答具体框架。
对于综合分析题来讲,要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框架答题,也可以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所有的要点要严格依据材料,寻找材料中的权威和客观表述,而且要注意论证,突出论证核心,有效重点论证,根据要求把握住重要信息,有理有据,论据充实的时候就要考虑用事实和案例,有逻辑性的时候就要考虑行文脉络。
三、规范呈现,体现关键要点词汇。
综合分析的作答大多需要考虑整体要点逻辑,有时用一个自然段呈现,具体要点也要注意体现条理。但最为关键的在于踩准核心关键词,同时,做好关键词的语言组织,既要清晰,又要突出,在符合字数要求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分数,书写时注意工整。
以2017年副省第三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要求:
(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
提出观点,简要解释核心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水之意体会儒之柔,其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华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喻道。
分析论证,深入阐释主要内容:儒,“柔”也,切中要义,具有弱德之美,多维度的彰显文化性格,具有等待之义,有极好的耐心、忍耐,并且有固有的柔顺性;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我们常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者,万物之本原;水是不定的,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水之喻道语意双关,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向,其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水凸显品性。
6.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六
【例】某个三位数的数值是其各位数字之和的23倍。这个三位数为()
A.702 B.306
C.207 D.203
F多位数问题;根据题目这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的23倍就是这个三位数本身,再根据选项A、B、C三项各位数字之和是9,而9的23倍尾数是7,所以答案选择C。再此特别说明遇到复杂计算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锁定答案。
【例】有一个整数,用它分别去除157、324和234,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100,求这个整数。()
A.44 B.43
C.42 D.41
F余数问题;可是选项呈等差数列分布,选择从中间大小的选项42开始代入,这样可以判断代入的选项是偏大还是偏小,所以分别用157、324和234除以42得到的余数分别是31、30、24。相加之和是85,不到100,余数偏小。证明除数偏大,要选择更小的数字作为除数,所以选择D。
【例】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A.16岁 B.18岁
C.19岁 D.20岁
F复杂运算问题;从题目中的数据93024非常大,可以观察出计算相对复杂,所以运用代入排除法,同时与尾数法相结合,题目要求尾数是4。所以,排除A、B、D。
7.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七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英美概况,教学
1. 引言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 (以下简称《概况》课) 是高等院校为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以英美为主的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概况》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更加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民族历史、价值取向等, 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语言。想要上好这门课具有较大的难度, 因为该课程知识理论性强, 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 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目前《概况》课的授课方式大都采用传统式的静态板书或是教师用课件代替板书的讲授, 学生往往会感到内容抽象难懂, 枯燥无味, 以致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的知识含量大又受到课时的限制, 教学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现状要求《概况》教师思考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之一。
2. 网络多媒体辅助英美概况教学的作用
网络多媒体辅助《概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概况》课信息容量大, 理论性强, 学生不易接受的特点, 如果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传统静态的板书式教学, 是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前, 我国各高校使用的《概况》教材内容更新的时效性要差一些, 这一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配合使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实时性和与学生生活较为密切的内容进去。例如:在讲授英国教育体系时, 教师可以进行中英对比教学, 通过播放中英教育体系短片, 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概况》课的设计应该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概况知识, 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概况知识, 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 除教材和学校图书馆资料外, 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去探寻适合自己并使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材料, 然后进行研读、对比、利用、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判断力和识别力也会有所增强。
3.《英语国家概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探讨
《概况》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具有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 个别化学习、交互式和远程教学等许多优点。它可以综合调动多种媒体参与, 变静为动, 变抽象为直观。把难以理解, 不易讲清或不宜用语言及板书表达的内容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这种展示手段具有丰富、灵活的特点, 非常适合知识容量大, 信息琐碎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课堂上借助多媒体, 教师把制作好的精美课件展示给学生, 课件内容要做到美观而不繁杂、全面而富有逻辑性, 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利用课外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对已建立的知识体系进行细化。该课程的网上教学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置, 比如学生考研率较大的学校可以增设考研交流网络平台。具体可细分为内容导航、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及在线监控等板块。内容导航板块可以理解为内容提要, 帮助学生了解各章节课程内容, 重点及难点, 明确学习目标等,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中来。在线学习板块是该模式的重中之重,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概况教师可以把资料共享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音像、图片等文件以及有关课程章节的文本资料分门别类建立若干文件夹供学生学习参考。网上交流或在线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师可以在线辅导答疑, 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资料、学习笔记以电子版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这样无形中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并且会形成一种“竞争”式的学习, 会出现更多的同学把更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使更多的同学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增加了学习该课程的浓厚兴趣。在学期结束后,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经验发表在论坛中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以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该课程的状态中去。在线学习板块不仅仅是展现该课程教师智慧的平台, 更是展现学生才华的平台,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使这一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在线测试板块,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选用教材的特点设计多套测试题库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在线监控板块是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记录,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此板块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要求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系统自动批改, 这样学生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 有利于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 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要求, 还可以使教师根据平台的交互功能随时关注与引导学生, 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单向灌输者的角色。借助网络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能保证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学习内容。同时缓解不断扩大的学生群体与相对不足的教师数量之间的矛盾, 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灵活的空间。总体来说, 网络多媒体辅助的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具有可行性, 概况课教师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积累更多更成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经验, 以提高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文武.多媒体与英语概况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1]樊文武.多媒体与英语概况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2]马岩, 张恒权.论高校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1) .[2]马岩, 张恒权.论高校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1) .
[3]戴晓东.《英美概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 (1) .[3]戴晓东.《英美概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 (1) .
8.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八
关键词:翻译教学;CET考试新题型;结合
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CET Band 4, Band 6)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出了一些调整。其中翻译部分题型改革幅度最大,难度调整最为明显。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长度增至140~200个汉字,分值比重由原5%提高至15%。此次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语言输出能力,同时也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传统的汉英翻译能力培养通常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践,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训练往往停留在教材上的单句翻译练习。CET改革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可将翻译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结合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翻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长期以来,国内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仅仅停留在对教材重点词汇、句型等的反复操练上,缺乏篇章翻译的练习,更缺乏翻译理论指导。因此在2013年12月的改革后,许多学生便慌了手脚。错词漏词、忽视段内句内逻辑关系、碎片式的英译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乏篇章翻译实践;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翻译时仅凭语感和直觉。因此作为教师在日常的翻译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介绍相关翻译理论与技巧,如遇到汉语长句时,在正确理解原文意义和关系的基础之上,引导选择原序、分译或变序等翻译方法。当然,大量的汉英篇章实践也是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新题型的保证。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切实掌握翻译技巧和方法,并且在练习与考试中加以灵活运用。
二、词汇与语法相结合
改革前的单句翻译只是将一句话拆开,其中仅半句话以汉语形式呈现,学生可以根据汉语提示直接翻译。但是改革后的汉英篇章除个别专有名词外,没有任何英文提示,这就需要考生有相当的英语基本功,包括语法功底和词汇量。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一些错误习惯却阻碍了英语的进一步提高,如,背单词片面追求词汇量,割裂词汇与语境的关系;强记语法知识,忽略对句子结构的重视和把握,这些都是导致学生英语输出能力低下的因素。这次的四、六级改革通过翻译题型的大幅度调整,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词汇与语法要双管齐下,万不可顾此失彼。尤其是一些重点句型,如,复合句、省略句、强调句等以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如,汉语多用实词,英语多用代词;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介词等,都应在平时的翻译实践中多做积累,夯实基本功,提升翻译的准确性。
三、真题与模拟相结合
虽然英语学习以培养能力为主,但是各阶段能力评估均以测试为手段,因此虽不以通过考试为最终目的,应试的准备却也不可懈怠。然而,新题型的篇章翻译特点又让大家在备考之时无从下手。在样题和有限的几套真题之外,如何寻找合适的汉英材料呢?笔者经过调查,市场上的几大外语考试出版社的模拟试卷,汉英篇章在长度与题材方面与真题相仿,但难度不一,可作为参考。
此外2013年以前的单句翻译也能在词汇和句型上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改革前的单句翻译有一些词汇和句法重复率较高,可视其为翻译高频词汇与句法,如次要动词的处理方式、虚拟语气、名词性从句等。学生可对往年真题加以整理提炼,总结出要点加以记忆,再结合模拟练习,对这些高频词汇和句法进行反复提取,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四、中国文化与英语表达相结合
南京大学的从丛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外语界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另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他指出应当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贯穿至各层次英语教学中,成为我国各层次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担负的重要任务。
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翻译改革用行动对从丛的批评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改革后的汉译英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在跨文化的双向交际中积极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如今中国文化渐渐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英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本族文化水平,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对外传播能力,亦对他们应试翻译水平的提高亦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一些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读物,如李萍的《中国文化背景——民俗风情阅读精选》等,可作为课内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阅读积累,逐步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和翻译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经历过多次改革,但2013年12月起的这次汉译英题型的调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一方面教师需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结合课文中出现的句型,穿插讲解一些实用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另一方面学生需对翻译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上文所述的四个要点,勤加练习,多做积累,夯实语言基本功,逐步提高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邬姝丽.从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欠缺看公外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2(05).
作者简介:张慧,女,1986年4月出生,硕士,就职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9.英语国家概况选择题 篇九
A.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C.Great Britain and Wales
B.Great Britain and Scotland
D.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2.B is the capital city of Scotland.是苏格兰的首府
A.Belfast
B.Edinburgh C.Aberdeen D.Cardiff 3.Among the four parts of the United Kingdom, D is the smallest.在英国的四个部分中,是最小的
A.England Ireland B.Scotland
C.Wales
D.Northern 4.English belongs to the C group of Indo-European family of languages.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语系
A.Celtic
B.Indo-Iranian C.Germanic D.Roman 5.The introduction of Christianity to Britain added the first element of D words to English.基督教传入英国,增加了英语的第一个元素。
A.Danish and Finnish C.French and Italian
B.Dutch and German D.Latin and Greek 6.The evolution of Middle English was reinforced by the A influence.中间英语的演变因影响而增强 A.Norman
B.Dutch
C.German
D.Danish 7.Samuel Johnson’s dictionary was influential in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form of C.塞缪尔约翰逊的字典对建立标准形式有很大影响
A.grammar
B.handwriting C.spelling
D.pronunciation 8.At present, nearly C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communicate in English.世界上几乎人都用英语交流。
A.half
B.a quarter
C.one third
D.one fifth Chapter2 9.The D attack on Rome ended the Roman occupation in Britain in 410.对罗马的进攻在410年结束了罗马在英国的占领
A.Norman
B.Danish
C.Celtic
D.Germanic 10.By the late 7th century, D became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England.到了7世纪晚期,成为英格兰的主流宗教
A.Celtic Christianity
B.Anglo-Saxon Christianity D.Roman Christianity C.Germanic Christianity
11.The C marked the establishment of feudalism in England.标志着英国封建制度的建立
A.Viking invasion
B.signing of the Magna Carta D.Adoption of common law C.Norman Conquest
12.The end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led to the rule ofC.玫瑰战争的结束导致了统治的结束
A.the House of Valois
B.the House of York C.the House of Tudor
D.the House of Lancaster 13.The direct cause for the Religious Reformation was King Henry VIII’s effort to A.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国王亨利八世的努力
A.divorce his wife
B.break with Rome C.support the Protestants church
D.declare his supreme power over the 14.The English Civil War broke out in 1642 between B.英国之间的内战于1642年爆发
A.Protestants and Puritans C.nobles and peasants
B.Royalists and Parliamentarians D.aristocrats and Christians 15.A was passed after the Glorious Revolution.在光荣革命之后颁布
A.Bill of Rights
B.Act of Supremacy
D.Magna Carta C.Provisions of Oxford 16.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ccomplished in Britain by the middle of the C century.工业革命是在英国在世纪中叶完成的。
A.17th
B.18th
C.19th
D.20th Chapter3 17.The British gover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three of the following branch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英国政府的特点是,在除了以下的三个分支机构。
A.judiciary
B.legislature C.monarchy D.executive 18.The importanc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can be seen in its effect on D.英国君主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的影响上
A.passing the bills C.political parties
B.advising the government
D.public attitude 19.As a revising chamber, the House of Lords is expected to B the House of Commons.作为一个修订,上议院将会作为下议院的
A.rival
B.complement C.criticize D.inspect 20.Aisat the center of the British political system.英国政治体系的中心
A.The Cabinet
B.The House of Lords D.The privy Council
C.The house of Commons
21.The main duty of the British Privy Council is to B.英国秘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A.make decisions Cabinet B.give advice
C.pass bills D.supervise the 22.Generally speaking, the British Parliament operates on a B system.般来说,英国议会在系统上运行
A.single-party B.two-party
C.three-party D.multi-party 23.The policie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are characterized by pragmatism and D.保守党的政策以实用主义和为特征
A.government intervention C.social reform
B.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D.a belief in individualism 24.In Britain, the parliamentary general election is held every C years.在英国,议会大选每隔年举行一次。A.three
B.four
C.five
10.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篇十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50201222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总36学时;2学时/周 学 分:2学分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院(系):英语语言文化系 开课学期: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根据全国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二年级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学生升入三年级打下扎实基础。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第一章
Britain: Land and People(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英国的自然、地理、人口概况。基本内容:英国的自然自然、地理、人口概况。重点难点:英国的国家名称及其组成成分。
2.第二章
Britain: History I(2学时)
目的要求:英国的古代史。基本内容: 英国的古代史。
重点难点:英国历史上主要的入侵者,如:盎格鲁·萨克逊人;诺曼征服及其影响。
3.第三章
Britain: History II(2学时)目的要求:英国的形成。基本内容: 英国的形成。
重点难点:英国历史上的大宪章,百年战争,及其黑死病等重要历史事件。
4.第四章
Britain: History III(2学时)目的要求:英国的近代史。基本内容:英国的近代史。
重点难点:英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英国内战,光荣革命。
5.第五章
Britain: History IV(2学时)目的要求:英国的现代史。基本内容:英国的现代史。
重点难点:工业革命,英国与两次世界大战。
6.第六章
Britain: Education, Social Affairs, Cultural Affairs(2学时)目的要求:英国的教育,社会与文化。基本内容:英国的教育,社会与文化。
重点难点:英国的教育制度,英国的政治制度与政党,英国的主要节日。
7.第七章
U.S.A.: Land and People-(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的自然、地理、人口概况。基本内容:美国的自然、地理、人口概况。
重点难点:美国的主要山脉,河流,自然区域以及人口组成。
8.第八章
American History I(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的早期发展史。基本内容:美国的早期发展史。
重点难点:美洲发现,独立战争,宪法的形成,领土扩张,西进运动,南北战争。
9.第十章 American History II(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的近现代发展史。基本内容:美国的近现代发展史。
重点难点:美国与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新政。
10.第十一章 American History III(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的现代史。基本内容:美国的现代史。
重点难点:冷战,民权运动,越南战争。
11.第十二章 Political Institutions(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政治体制。
基本内容:美国政治体制。
重点难点:三权分离,三权制衡,两党制。
12.第十三章 American Education(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教育制度。基本内容:美国教育制度。
重点难点:美国高等教育基本特点与美国教育分类。
13.第十四章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Holiday(2学时)目的要求:美国文学名家,社会与文化。基本内容:美国文学名家,社会与文化。
重点难点:美国主要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美国重要节日。3
14.第十五章 Canada(2学时)目的要求:加拿大发展简史,人口及其文化。基本内容:加拿大发展简史,人口及其文化。
重点难点:七年战争,英国与法国在北美的争夺,双语制、多元文化。
15.第十六章 Australia(2学时)目的要求:澳大利亚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基本内容:澳大利亚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
重点难点:多元文化,澳大利亚的早期开发,英国殖民简史。
16.第十七章 New Zealand(2学时)目的要求:新西兰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基本内容:新西兰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重点难点:新西兰的早期开发,英国殖民简史。
17.第十八章 The Republic of Ireland(2学时)目的要求:爱尔兰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基本内容:爱尔兰简史及其当代社会文化;总复习。重点难点:爱尔兰历史。
18.总复习((2学时)
四、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
材:《英语国家概况》,余志远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参考书:《英国社会与文化》 上,下册,朱永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BBC英国史的视频网址:
http:///search_video/q_BBC%E8%8B%B1%E5%9B%BD%E5%8F%B2
任课教师: 段玲琍
大纲主撰人: 徐婷婷
大纲审核人: 赵平静
英语学院
11.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题型调整 听力教学
一、引言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从1991年起由教育部实行,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1993年,高校外语指导委员会推出四级考试大纲试行本,修订本于1997年推出,经教育部批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于2000年开始实施,2004年推出新版考试大纲,2005年开始实施。2015年8月,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委员会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题型调整方案,并于2016年起对试卷结构和题型加以调整。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新旧题型中听力测试部分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并以此为参照,调整,完善听力教学。
二、2016年英语专业四级听力测试题型新变化
听力测试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题型调整方案中,听力测试部分的听写及听力理解部分都有变化。本文试图聚焦听力测试中的新变化,从测试要求、测试形式、测试目的及选题原则方面将新旧题型进行对比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听写部分的题型变化如下: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减少到10分钟;题材范围更为具体,以日常校园和社会生活话题为主;材料难度略低于中等程度;长度由约150个单词减少到约80-90个。听力理解部分题型变化如下:测试形式变化较大,降低了多项选择题的比例,由原来的三节选择题改为一节填空题和一节选择题,即去掉Conversations,News Broadcast,增加了Talk; 测试要求随测试形式的改变而相应发生改变,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笔记;此外,本部分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增加到20分钟。新的题型代表了新的观念,新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在教学一线的听力课堂中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三、题型调整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语言输入理解的全面性。此次题型改革降低了多项选择题的比例。多项选择题的问题在于难以排除考生选择过程中的猜测因素,而且多项选择题的答题过程与语言实际使用过程相距甚远。在此题型大量出现的引导下,听力课堂也很容易流于预读题目→播放录音→核对答案的模式,甚至将部分时间花费在讲猜题技巧上。这种课堂模式有可能给学生误导:听力就是关注题目里要求捕捉的信息及做题技巧训练。在新题型中,减少了多项选择题的比例,增加了一个微型讲座和填空任务。这一新题型对语言输入理解的全面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在今后的听力课堂中,可多进行精听、复述练习,使学生对所听材料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2.注重语言输出练习。语音与听力之间是相互作用的。Field提倡一种新的听力教学方法,即基于语言信号的听力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听力理解的过程是解码语言信号的过程,学习者应具备基本的语码知识才能正确解码语言信号。鉴于此,在听力课堂中,不应单纯以“听”为主,而要“听”、“说”并重。具体到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影子训练法”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模仿、输出练习。影子训练(shadowing practice)是用同一种语言,用几乎同步或稍慢的速度对原语发言人的讲话进行声跟读的语言练习方法。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学生对原语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并纠错不正确的发音,提高语音语调水平。正确流畅的语言输出练习有利于提高听力理解过程中的准确性。
3.注重笔记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笔记是口译中的一项重要技能,熟练掌握口译笔记技巧有助于译员有效完成口译任务。2016年TEM4中听力理解部分题型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添加了“Talk”这一题型。该题型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然后完成填空任务。由此,笔记训练成为听力课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笔记有助于减轻听者的记忆负担,使得听力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具体到听力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难度适宜、语速适中、逻辑清晰、语音准确的录音作为练习材料。此外,应遵循“纵向记录、标明分隔、简介易辩、逻辑清晰”的原则进行笔记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笔记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笔记不能代替记忆。听辨理解是重点,而听力笔记应当是信息分析的产物,不能本末倒置。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的TEM4中听力理解部分题型进行对比,对新题型中的新变化进行分析解读,从而提出听力教学中的一些相应调整:注重语言输入理解的全面性,注重语言输出练习及注重笔记在听力理解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Field,J.Promoting Perception:Lexical Segmentation in L2 Listening[J].ELT Journal,2003(4):325-333.
[2]Lambert S.Shadowing[J].The Interpreters Newletter,1991(4).
[3]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制定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5]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04年版)前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关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题型调整说明.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办公室.2015.
12.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 篇十二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模式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美国的企业培训。它是指将传统的面授学习(Face-to Face Learning)与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相结合, 以达到高效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混合学习模式在教育界被快速的传播及采纳。尽管混合学习主要指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有效结合, 但混合学习的模式并非受到固定模式的限制,它的学习模式呈现多样化,比如学习时间的混合、学习空间的混合、学习活动的混合、 学习方式的混合等等,且不同的混合模式相结合,混合学习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二、混合学习的必要性
传统的面授课程主要以教师授课与课前课后指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教学辅助资料(纸质及网络资源)等独立学习的方式完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不可避免的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网络授课的形式逐渐走入教育领域。在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并行的时代,单纯的面授课程与单纯的网络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缺点,结合了两种授课形式的在课程中采取混合学习的学习模式就应运而生了。在教师设计下和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学习具有以下的优点:
1、充裕学习时间;
2、扩展学习空间;
3、便于学习评价;
4、提高参与效率。
三、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现状分析
1、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学习目的是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的基本历史、地理、政治、教育、宗教、 社会文化等。目前采用传统的面授形式,即以教师讲授,学生课堂展示、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为主要学习活动来完成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纸质试卷为主,课堂提问表现为辅。
由于课时少,授课内容较多,绝大多数时间以教师讲授为主, 部分按照教师要求预习的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仍然有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完成当堂需要掌握的知识,日积月累, 知识断层严重,以至于收获颇少。其次,由于评价方式以期末试卷为主,而试卷又受到考试时间及考试形式的限制,因此,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不能帮助学生清晰的表达他们的学习目标。
2、学习内容
在现有条件下,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纸质材料的获取对于阅读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价值并不能发挥到最大化。 教师虽然在课堂上通常利用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但由于视频播放时间有限,且受着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在课后及时把相关网络材料传递到学生手中,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揣摩和研究,因此,视频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众所周知,概况课程等文化课程, 如果只凭借文字描述,学生的理解效果远远不及视觉及听觉体会来的身临其境;且文化的传承与领悟也不是一朝一夕或单凭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就能完成的,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要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直观化和持续化。
3、学习策略
现有的课程学习策略是:(1)通过利用书本纸质材料了解英语国家的基本情况,尽可能的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最大程度感受异国文化,并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过程中来;(2)建立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和交际的手段的意识;(3) 接受并妥善处理外语学习过程的情感需求等。在以上策略中(1) 占的比重较大,而由于受到授课人数,授课时间、空间等影响, (2)、(3)的比重相对较小。在转到在线教学后,(1)不会因为网络教学而失去它原有的重要地位,并且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处理消化纸质材料;而由于加入线上小组讨论,访谈式教学等的引进,(2)和(3)的策略应用会增多。
4、当前使用的信息技术
当前,网络平台是最常使用的信息平台。但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备,学生普遍反应获取网络资源的速度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存在师生网络交流受阻等问题。
5、当前的学生反馈
对于本门课程的学生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资料的获取要通过传统的教师印发,或者在线传输网络资源为主。由于没有高效的网络教学平台,师生间的沟通成本提高。 学生通常会由于网络传输不畅通等原因不能及时收到教学资料, 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2)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通常讨论时间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而彼此交流信息又是文化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学习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课堂讨论延伸到课下。理论上,可以解决学生讨论时间受限等问题。(3) 根据学生的反馈,课后的学习反思通常都得不到来自教师的及时的整理和帮助。混合学习的加入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多种沟通形式的建立可以满足多种教学目的需求。
四、课程对象的分析
课程对象即学生,对学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为教学改革是否能促进本门课程的学习作出更加全面客观的判断。
本门课程是必修课,学生数量较多。绝大多数学生经常参加网上活动,并具备基本的使用技术的技能,即使个别学生网络操作时间较短,混合学习的引入对于他们而言也并不难以接受。
其二,课堂学生的数量决定混合教学的方式。通常而言,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人数为五十至六十人,即时与有效的讨论变得有些困难,因此,网上讨论区等是解决不能全面覆盖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的有效方法。
【英语国家概况考试题型】推荐阅读:
英语国家概况美国篇06-22
电大学位英语考试题型06-27
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详解08-11
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分析09-06
英国国家概况英文版06-10
日本国家概况课程论文06-24
英国国家概况名词解释07-20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题型介绍08-15
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分析及应对详解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