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文化

2024-07-07

什么是社会文化(共15篇)(共15篇)

1.什么是社会文化 篇一

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形象和氛围,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员工素质,有的说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些说法对不对呢?可以说,都对,又都不完整。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广义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总和”,就把企业形象、企业行为、企业观念和企业精神全都包括在内了。

企业文化的内容这么广泛,其中究竟可分为哪些层次?这些层次之间的结构又如何呢?企业文化的层次,可以用一个“四层同心圆”来表示:

最外面的一层是企业形象。这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产品、建筑、知名度、美誉度,等等,也就是一切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东西。

第二层是企业行为。这包括机构设置、企业管理以及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的运作,也就是企业所实施的各种行为。

第三层是企业观念。这包括质量观、效益观、客户观、经营观,等等,也就是企业对于各种相关问题的看法。

最里面的一层是企业精神核心。这包括企业宗旨、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人生追求,也就是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或称“终极价值目标”)。

这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概括而言,即:内层是外层的根据;外层是内层的表象。说得明确一点,企业的形象是由企业的行为决定的;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观念决定的;企业的观念是由企业的精神核心决定的。反过来说,企业根本的价值观(精神核心),决定企业在各种问题上所持的观念;企业看待各种问题的观念,支配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举措;企业的各种举措,塑造企业的具体形象。

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用一棵大树来说明:企业形象犹如“树冠”;企业行为犹如“树枝”;企业观念犹如“树干”;企业精神核心犹如“树根”。“树冠”覆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干”上;“树干”发在“树根”上。

尽管“树冠”、“树枝”、“树干”、“树根”各有其特定的重要意义,但相比之下,最重要的还在于“树根”,因为这是整株树的生命之源。

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应当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就是说,无论研究哪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模式或经营理念,都要弄清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处于哪个层次?它与其相对应的内层和外层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性?它与该企业的精神核心是否相应?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

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形象设计,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照搬,而只能“嫁接”,即与其精神核心之“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恩威的企业宗旨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是与薛总“众生幸福,社会吉祥”的大愿心密切相关的。恩威的这种宗旨和这种愿心,便构成恩威的精神核心。

恩威的效益观、竞争观和利润观,就是从这样的精神核心之“根”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恩威企业文化之“主干”。恩威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显然也应当与恩威精神核心这个“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根”、“干”、“枝”、“叶”浑然一体而生机昂然的“参天大树”。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恩威精神核心之“根”,是一个“善根”,是一个大大的“善根”。这是恩威企业文化特有的优势。从这个“善根”上,是能够长出“善干”、“善枝”和“善叶”,并结出丰硕“善果”的。我们研究恩威企业文化,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恩威的“善根”上精心培育“善干”、“善枝”和“善叶”,让她年复一年地结出累累的“善果”,源源不断地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类。

【另一种解释】

一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主要指厂穷人容厂貌小环境、产品的外观包装、企业技术设备特征等,以及员工和典型人物的形象等方面。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现。例如优质产品和服务,英雄人物,企业内刊,花园式厂房,文体活动等。

二制度层:主要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职工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同程度。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

三精神层:这是企业文化核心层,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精神和风尚等。精神层是形成企业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和原则,决定了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它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员工精神状态等。

四社会层:是企业文化的外溢,是企业同其社会环境相互反馈而形成的价值体现,既有社会以企业的认同,包括企业对社会的态度。或者:

1、表层----物质文化 企业的产品、厂房、形象标志、设计造形、结构、装璜等,因为精神意识是依附于物质而表现的。企业文化最初表现形式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并没有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不符合这种无形的行为规范员工开始不被企业所接受。

2、浅层----所为文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如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劳动领域中的工艺技术标准、现代化水平、员工的思想状态、工作作风、行为的准则规范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二个层次时表现为企业内对所有事情的态度。一种对企业积极、敬业和信心态度。这种态度推动着企业由小变大,由差变

3、中层----制度文化 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工作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工作纪律、生活公约、对外服务与承诺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三层次时表现为整个团队共同一致的拥有学习和创新热情,从关注自己和团队利益的商业氛围解脱出来转而关注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利益和发展。企业文化升华到这个层次后就非常稳定了。

4、深层----精神文化 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取向、目标、道德准则等。

2.什么是社会文化 篇二

我们不妨看一个案例。一所小学接受上级检查工作, 选了一个优秀学生发言, 这个学生的发言稿是这样的:“各位领导, 我们学校以德育为灵魂, 以教育为中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新课程改革, 培育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这是教育的成功, 还是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是教育的失败, 因为这个发言稿里看不到一点孩子的味道, 没有童真, 没有童言, 没有童趣, 从头到尾都是典型的校长官话、套话、废话。如果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 毫无疑问就是教育的失败。原因何在呢?

观察一下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 或许就可以知道原因所在。在某一节课上, 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文中说, 在丹麦, 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 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教师问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呢?”教师在“严厉”一词上是重音, 训练有素的学生围绕“严厉”大胆想象:“把钓鱼人丢进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教师摇头, 学生继续猜想:“让他坐牢20年。”教师仍然摇头, 学生更大胆地想象:“判他无期徒刑。”教师还是摇头, 学生只好搬出他们所知道的最严厉的惩罚:“枪毙!”……评价这堂课, 我只有一句话, “没文化”。这节课的目标原本是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 公民要有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而学生的回答恰恰是随心所欲、草菅人命, 没有一点人文情怀。这是教师的原因, 而不是学生的原因, 因为学生所答完全是受教师“启发”的结果。

再来看一些教师常用来评价学生的语言:“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像你这样, 我早不活了。”“全世界没有比你更蠢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笨得像猪。”“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我不管你了。”有些教师已经对这些话语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评价这样的语言, 我们也只有用“没文化”来形容。

一位诗人说过:“因为走得太远, 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回归原点。什么是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浸润过程。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 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课堂教学的成功, 决定课改的成功, 因为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意义, 文化的缺失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与枯萎。教学就是文化的传承, 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教师的文化缺失, 导致我们的教学只能停留于技术、方法、方式上的更新, 在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模式层面上徘徊, 只遵循技术的、工具的、形式的, 导致课堂教学改革浅表化、形式化、口号化, 甚至导致课堂教学异化, 课改陷入困境。这是教学改革的障碍、课程发展的瓶颈。

夏丏尊曾说:“学校教育如果单从外形的制度与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 好像掘池, 有人说四方形好, 有人又说圆形好, 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 而于池所以为池的要素水, 反无人注意。”只注重形式的变革, 而没有真正在价值思想上发生变革, 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可能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思想。价值思想是附着于外物、附着于行为、附着于语言的, 是关乎价值、形而上的东西。价值思想从终极上思考:为什么存在?——人为何而存, 物为何而在, 为什么而做?——言为谁而发, 行为谁而做。价值思想的缺席, 是最可怕的缺席;价值思想的缺席是灵魂的缺席。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第一, 为谁而教?是为教师而教, 为学生而教, 为学校而教, 还是为政府而教;第二, 我们怎么教?题海训练永远正确吗?雅斯贝尔斯认为:“训练”既可以针对人, 也可以针对动物, 但教育却是人所独有的。如果教师能理解这一点, 那么功利性的题海战术、填鸭式的灌输都会少很多;第三, 课改为什么而改?改了怎样, 不改又会怎样, 改的意义、改的价值何在。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 体现为科学正确的价值判断、持之以恒的教育信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说: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价值判断、教育信仰体现为坚定不移的文化追求、庄严神圣的教育承诺、始终如一的实践探索, 最终体现在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 体现在教学细节之中, 体现在教师的话语之中。

有文化的课堂, 是目中有人、有学生的课堂, 教师理解学生的需求, 满足学生的期盼, 促进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教学。有文化的课堂, 是为了学生成长的教学, 是基于学生的教学;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 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才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 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有文化的课堂, 课堂学习讲求效率,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参与度高, 学习情绪积极高涨;学生学习愉悦快乐, 学习的幸福度高。有文化的课堂是让学生学习增值的课堂, 既有数量值, 让学生学到一定数量的知识与技能, 更有意义值, 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意义或受用的;既有方法值, 让学生掌握会学习的方法, 更有动力值, 让学生产生想学习的愿望, 对学习保持强烈的兴趣。有文化的课堂, 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 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而是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钱理群先生曾经描述过这样的课堂: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 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 互作介绍以后, 就悄悄地离开, 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 我只躲在一旁, 静静地欣赏, 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都是无怨无悔的啊!

3.“文化”是什么 篇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热影响了全部的社会科学研究,文学研究当然也不例外。文化研究大致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随后流传并影响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1963年理查德·霍加特创建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80年代后英国的这种文化研究思路和方法传到了美国,并在美国被进一步扩展和丰富,随后对西方国家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90年代后文化研究经过澳洲,再经过台湾、香港传入中国内地,很快在中国也形成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文化研究热。总之,“文化成了现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英国当代著名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指出:“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colere。Colere具有一系列的意涵:居住(inhabit)、栽种(cultivate)、保护(protect)、朝拜(honour with worship)。” “英文中‘culture’这个词的一个原始意义就是‘耕作’(husbandry),或者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coulter’与‘culture’是同源词,意为犁锋(刀)。”另一位英国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则认为,“如果文化的原始意义是耕作,那么它既暗示着规范,又暗示着自然生长。文化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东西,但是被改变的材料拥有其自己独立的存在,这又给予了它类似于自然之反面的东西。”“人的本性与一片甜菜根不尽相同,但是它像田地一样需要耕作——以至于当‘文化’这个字眼将我们从自然转向精神的时候,它也暗示了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密切联系。”“‘文明’减少了民族差异,而‘文化’却使得它们更为突出。”

“文化”作为学术用语,最早见于英国人泰勒1867年所著的《文明的早期历史与发展之研究》,六年之后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了系统的阐释: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稍后,克拉伯与克拉拉在其合著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分析了160多个有关文化的定义,最后他们的结论是: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体系一方面可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文化是一种过程或者是一种作为过程结果的状态: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标志。文化只属于人类,不属于个人。”当代文化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则这样解释文化:“文化是一幅地图、一张滤网和一个矩阵。”他同意马克斯·韦伯的观点:“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因此,他说:“文化乃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多年来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更是数以百计,但有一个定义引得了更多人的认同,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总和”。文化既包括人类动态的创造过程,也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有形的成果。“文化不是附加在已经完成进化或最后完成进化的动物身上,而是这种动物自身产生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心的组成部分。这个缓慢的、持续的、几乎像冰河流动一样的、经过冰川时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以在其进化过程中发挥主要的指导性作用的方式改变了进化中的人类所承受的选择性压力的均衡。”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按一定的方式结构而成。文化至少应当具有三层意义:思想、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全体人类);关于知性的作品与活动,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后者通常是现在最普遍的用法:“culture”是指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主要指封建王朝的“文治教化”,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当然,“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流行,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则据说源于日本。

中国近代,最早谈及文化的是谁,尚不清楚。严复在1906年出版的《政治讲义》中论及文明,但未提及文化:

既言文明,须考吾国所转译之文字,西文当何字,并当详其本义所从,始知西国所谓文明,究是何等境界。今问在坐诸公,有知文明在西文中为何字者乎?文明者,西人谓之civilization。更问有知其字之原者乎?案其字乃与city市府或城邑之字,同源于拉丁之cititas,所谓一邑之众是已。可知西人所谓文明,无异言其群之有法度,已成国家,为有官团体之众。其人之动作云为必与如是之团体社会相宜,怀刑畏法,有敬重国家、抚翼同类之德心,必如此,而后乃称文明人也。

显然,在这里文明与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稍后,中国学者对文化进行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和阐释。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切内容。”梁漱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胡适说:“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陈友仁说:“文化有物质的精神的两方面之表现。”这大概是我国较早提及的有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1940年费孝通翻译了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该书的许多内容已先期在天津的《益世报》上发表过。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含有两大主要成分——物质的和精神的,即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周作人说:“盖精神为物,不可自见,必有所附丽而后见。凡诸文化,无不然矣,而在文章为特著。”鲁迅在1907年作《文化偏至论》时,对文化一词并无界定,但其用意大体已与近代相同:“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文明亦不能无偏至。”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近代文化与文明常常在一起混用。杨东莼索性说:“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叫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生产出来的精神的生活方式,即由社会的 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做精神文化。要这样解释文化这个名词,才能获得这个名词的真义。”

解放后30年,我国有关文化的研究非常薄弱,几乎是空白。这时期有关文化的定义也一直沿用解放前的所谓广义与狭义之分。据1979年版的《辞海》载:“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翻开英文词典,“culture”一词有下列四种意思:(1)文化;精神文明。(2)教养;陶冶;修养。(3)栽培;养殖;养育(培养)。(4)耕作。再翻开汉英字典,“文化”可以译为“civilization; culture; education”。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具有如下三种主要意思:(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可见,英文的“culture”与汉语的“文化”并不对等,其中的差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加以辨析。

4.什么是企业文化 篇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被大家认为有效并加以坚持并遵循的一系列理念、信条、准则、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核心价值观。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企业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不是玄而又玄,捕捉不到的东西。她实实在在存在于企业的内部,对企业起着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稳定六大作用。

导向功能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直接引导员工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二是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员工,潜移默化的使员工接受认同本企业的价值观。

凝聚功能的作用在于: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员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能够产生出对工作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和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激励功能的作用体现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员工的成绩被及时肯定,能够引导员工向更大的目标前进。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无形的、非正式的和不成文的行为规则,能够使员工自觉的接受文化的约束和规范,按照企业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产生约束作用。

辐射功能指企业文化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在企业与社会的双向交流过程中传播到社会,起到了宣传企业、影响社会的效果。

稳定功能在于:企业文化一经建立,它所具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会连续持久的在企业员工内心深处发挥作用,既可以降低企业骨干员工的流失,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高层变动带来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是恒定不变的。

企业文化怎么建设?

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没有显现化和固化,员工不知道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那么建议借助外脑,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步,资料研读(The material reads)

把企业的历史资料进行全面全方位阅读,探询企业发展过程,管理演进,文化脉络,核心主线、企业假设等等基本问题。

第二步,现场调研(The scene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深入到高中基层员工,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一些陈述和见解。

第三步,梳理诊断(Combs diagnoses)

根据调研情况,梳理历史发展情况,清晰发展历程;诊断企业状况,找出成功要素,找出关键阻碍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倡导。

第四步,核心定位(The core locates)

定位核心价值观,清晰核心价值观表述,明确核心价值观之关键行为准则;形成使命和愿景,清晰使命所肩负的责任和愿景所描绘的情景。

第五步,植入实施(The depth plants implements)

1、思想上的转变与共鸣

核心理念全员入脑入心宣贯,从思想上进行转变,达到思想上认同,实现思想上共鸣。

2、行动上的规范与一致

对照核心价值观之行为准则,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从行动上进行规范,达到行动上一致。第六步,系统提升(The system promotes)

企业文化的变革是个系统的变革,需要各个方面的变革的支撑。也就是说,文化引领,系统变革。

企业文化怎么管理?

一是组织上保证

企业在设计组织机构的时候,成立企业文化部,或价值观办公室。由总裁直管。海尔就有企业文化部,下设价值观办公室。

对于集团来说,集团总部设立企业文化部;各个子公司设立企业文化部或价值观办公室;各个车间设立专职企业文化专员,各个班组设立兼职企业文化专员。形成四级企业文化管理网络。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设立企业文化部;各个车间、单位设立专职企业文化专员;各个班组设立兼职企业文化专员。形成三级企业文化管理网络。

这样,在组织上保证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考核。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并且,通过价值观管理,统领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

二是人员上保证

企业里选聘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道德好的骨干,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三是制度上保证

一般来讲,企业应该把企业文化部提升到第一部室的高度,因为管理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稍有不慎,就会偏离价值观,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在制度上,企业文化管理要和绩效考核挂钩,进行企业文化考核。

5.企业文化是什么? 篇五

文化网络是指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是传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种非正式的组织和人群所组成,它所传递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职工的愿望和心态。

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东堂策《企业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证,其中也详细道出企业文化产生机理。

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从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

一.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二.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

三.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四.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6.什么是品牌文化理念 篇六

浏览次数:557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11-4-1 12:17 |提问者:百变小樱系

最佳答案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不知道你要研究理论还是具体的某企业.推荐给你一篇小文章: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细想一下,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品牌文化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有相通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别),包括公司的建筑、办公环境、办公器具、LOGO等表面的直观的有形实体;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你又能了解到他的做事风格,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取决于他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信念了。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

那么什么是品牌文化?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你跟一个人经过长久交往,你发现他可能是一个诚实、活泼、开朗的人,你对他的个性有一个认知,你觉得喜欢跟他交往,也许会成为知己。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品牌文化或者叫品牌内涵,他是联系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ǎ瞧放平ㄉ璧淖罡呓锥危康氖鞘瓜颜咴谙压镜牟泛头袷保芄徊恢中睦砗颓楦猩系墓槭舾校⑿纬善放浦页隙取1热纾蔽颐翘岬?span

class=yqlink>麦当劳,就会想到那个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就会想到他明窗净几的就餐环境,还会记起那句充满个性的“我就喜欢”广告语,这些都是麦当劳品牌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便捷、清洁、舒适、活力的美国文化的代表,也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肯德基也是快餐,但是品牌内涵稍有不同,“来到肯德基,生

活好滋味”,“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定位,可见肯德基更强调对产品和生活的关注。另外,我们发现惠普公司的“惠普科技,成就未来”的品牌内涵也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必须一致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动感激情、富有个性的品牌文化,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必然不能脱离激情、创新,很难想像一批守旧沉稳的人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海尔品牌给人的感觉是一种优质、真诚和负责,其企业文化也是以真诚、创新为核心。联想并购IBM笔记本事业部,可以说是其创业精神的完美体现,同时,这与其品牌“只要你想”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红塔集团原来的品牌口号是“天外有天,红塔集团”,现在改为了“山高人为峰”,这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更凸现出了人文气息。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不能脱离公司的产品和经营,都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其核心含义应该是一致的,或者是相通的。但是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在概念、作用、着眼点和建设方法方面又有明显不同。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核心含义不同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重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品牌文化则以品牌个性、精神的塑造和推广为核心,使品牌具备文化特征和人文内涵,重点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活动使这些消费者认同品牌所体现的精神,然后形成一个忠诚的品牌消费群体。

什么是品牌的文化特征?品牌的文化特征,不但要具备精神内涵,还要从营销策划、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客户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让消费者能够体会到品牌的精神、个性和文化内涵,还要具备典故、故事、仪式和人物等文化载体进行传播,比如可口可乐的诞生传奇、联想的创业故事、海尔的砸冰箱、送冰箱等故事,这样就让品牌文化鲜活和生动起来,形成具有忠诚度的品牌消费群体,并形成以品牌来连接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要借助大众文化和消费者心理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群体。不同的行业可能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商用轿车,瞄准商业人士,基本都是体现一种成功者的风度、气质和不屈精神;麦当劳、肯德基瞄准少年儿童,卖的是美国式的快餐文化;星巴克则瞄准都市白领,塑造了一种忙里偷闲、讲求情调和品位的咖啡文化。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作用不同

企业文化是对内的,主要是为了明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指导原则,并形成一套以价值观、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以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但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管理有帮助,也具有了品牌效应。我们发现,那些成功的企业越来越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公司的文化,关于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可以试想:“惠普之道”为惠普省下了多少品牌推广费用,海尔的企业文化为海尔带来了多少无形价值,华为基本法为华为提升了多少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人做过统计,但如果请人来做评估,相信是一笔特别大的收益。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形象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美誉度,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做很多免费的推广,而且无形中可以为公司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什么海尔的薪水不高、工作也那么模块化,但依然可以吸引那么多优秀毕业生?文化和企业形象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品牌文化是“品牌”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什么意思呢?品牌文化的作用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品牌,主要应该是营销管理的职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牌文化本身就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但不是一样有很多优秀的品牌吗?之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品牌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文化这个概念越来越得到关注,全球化的进程暴露出一系列文化的冲突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难题),不同企业并购的失败大多源于不同的文化,惠普与康柏合并的不成功,联想收购IBM的PC事业部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的融合,TCL收购汤姆逊,也是这样的问题。现在世界级的优秀品牌,往往诞生在那些西方发达国家,这些企业进入中国,本身就带来了文化的冲击,洋品牌与本土品牌的竞争,其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建设方法不同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虽然都有文化的要素,但是建设方法差别很大。

首先表现在负责的部门不同,沟通协调工作比较难。笔者在做企业文化咨询的时候,一般也会为该企业提炼品牌内涵和品牌价值,因为我们认为这两者是相通的。但是在企业里,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和负责品牌建设的部门往往是两个部门,所以往往这里的沟通协调工作很大,营销人员认为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关系不大,所以很难接受其中的一些思想和方法。

其次,我们认为,品牌文化的塑造就像是恋爱,而企业文化的塑造像是婚姻。

谈恋爱的时候,你希望尽量多地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尽量吸引对方的注意和好感。首先你要选好对象,在你选择跟他(她)见面之前你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打探,以了解这个人的身高、相貌、人品、个性、收入等,这就是对比和选择。当你看到琳琅满目的洗发水品牌,你会选择谁?你肯定要根据你以前所接受到的这些品牌给你的不同感受来进行挑选,比如你准备挑选一款能够去头皮屑的,就有多种选择,不同品牌,不同价位,有海飞丝、沙宣、采乐等等,那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品牌?功能都差不多,价格也都相差不大,关键就在于这个品牌给你的一

种感觉,有时候你很难说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牌子,但是这个品牌已经对你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品牌所体现的个性、品位非常符合你的情感和感觉,于是,你们产生了好感,你选择了这个品牌,开始了交往。当你使用了这个牌子一段时间,如果功能不好,你会失望,拒绝跟他继续交往,如果满足你的预期,那你们就陷入“热恋”了,这就逐渐形成了品牌的忠诚度。

但是企业文化的塑造,更像是一场婚姻,用佛家的一句话来形容非常恰当,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员工对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他认同,可能就会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如果他不认同,那文化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形式而已。员工加入一个企业,他看重的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还有一个是工作层面的。首先,这个岗位能给我带来多少收入,这是物质的,也是经济基础;其次,就是这个企业的氛围我喜欢不喜欢,我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如何,这是精神的;最后,我的工作技能能不能得到提升,能不能得到公司重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我是否有前途,这是工作层面的。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如夫妻两个人一样,不是在每天都憧憬未来,沟通愿景,而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主要还是靠他在实际工作中的体验,一些小事就形成了他对公司文化的看法,比如说人际关系、公司氛围、奖惩措施、尊重与发展、创新与活力等等。这种体验跟婚姻是一样的,恋爱的时候都很美好,你从表面看到的公司,也许都很好,你很渴望跟他结合,但是真正结婚了,你的豪情和激情就必须要面对现实了,任何公司都有问题,任何领导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许你会产生失落感,也许你会感觉不公平,生活和工作都会现实得让你无法接受,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正如真实的婚姻一样。有时候我们发现,原本是模范夫妻,但突然就分崩离析了,为什么?因为价值观不合,也许几十年在一起最后发现还是价值观不合,员工于企业也是这样,不是说高薪就一定能留住那些优秀的员工,“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企业与员工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就一定要仔细选择,认真评审,找到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员工。

7.什么是社会文化 篇七

关键词:哲学观,反思,自我意识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是哲学学习者必然要追问的两个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不是要最终找到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 而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不断探寻与摸索中, 逐渐形成和构建每个哲学学习者自己独特的哲学观, 从而在自己哲学观的背景之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是什么”等于“什么是哲学”, 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哲学是什么”是在追问历史上的“哲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本身暗含着“哲学”已经是一种既成的事物。这种事物从一开始萌芽, 是一种“吾不知其名”的状态, 然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 逐渐成熟起来, 然后人们觉得有必要“强为之名”, 遂将其称之为“哲学”。那么“哲学是什么”也就是追问“哲学”产生的这个历史过程中, 包括“哲学”概念产生后, 一直发展到今天, “哲学”是什么样子的, 即“哲学”事实上是什么。

而“什么是哲学”, 追问的是什么样的学问可以被称为“哲学”, 也就是追问“哲学”应该是什么。在哲学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会不断的去体悟“哲学”这个概念, 并对这个概念产生一定的理解, 不仅对于它的过去有一种理解, 对它的现在有一种理解, 而且对哲学的将来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虽然,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 对“哲学”的理解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但这种理解终将趋于成熟, 最后稳定生根, 成为哲学研究者的一种信念。这种对哲学的理解, 就是哲学研究者对“什么是哲学”的回答, 是学者心中对哲学的一种期望状态, 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甚至会成为一种信仰, 这就是哲学观。换句话说, 哲学观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理解, 或者说是哲学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对“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

显然, “哲学”在哲学史上已经有其既成的形态了, 但这种既成的形态不一定就是“哲学”应该是的那种形态, 也就是说“事实”与“应该”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哲学是什么”绝不等于“什么是哲学”。

纵观哲学史, 我们发现哲学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哲学学派, 每个学派的哲学观点都不尽相同, 并且各有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哲学派别之成为一个哲学派别, 首先在于其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着不同于其他派别的独到理解。如果我们把哲学史看做是由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思想构成的逻辑链环,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 一部哲学史也就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历史。”而“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继续不断地作出不同理解”的过程正是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哲学之所以如此难以理解是由于它本身的不确定的多变的本性决定的。尽管历来哲学研究者对“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这两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哲学有一个总体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解。

哲学是人反思的自我意识, 也就是说首先哲学是属于人的, 或者说, 哲学是具有属人性质的。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哲学是起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惊异的, 就是说是人这种存在物的惊异使哲学成为可能的。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著名论断, 也就是认识人自己。到了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家们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 开始研究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现代西方哲学则更进一步的开始研究人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 哲学一直是人们用来寻找自身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从先秦哲学到近代现代哲学, 人的性、命等问题一直是哲学的主题。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被人们称为人本主义哲学, 就更加离不开人了,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就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异化的情况, 使人通过实践活动扬弃异化, 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总之, 无论是西方哲学, 还是中国哲学, 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关于人的哲学。哲学是不仅要解释世界, 而且还要改造世界的, 它也是不仅要解释人, 而且要改造人的, 人是世界中的人, 世界是人的世界, 二者是有机联系的。哲学的终极目标是使世界作为世界而成为世界, 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这样, 就对哲学有了一个大体的理解, 即是简略回答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显然, 在作出这种理解的同时, 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观, 其观点就是上面所阐述的那样, 把哲学理解为人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当然, 作出这种回答不是要把哲学固定为这样一种东西, 只是试图以此去理解总结自己的哲学观, 以使自己明晰起来, 而后还要继续的去追问“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永无止境的, 重要的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回答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作为人而成为人。

参考文献

[1]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1版.

8.什么是文化? 篇八

现在讲国学、讲文化的人,很多;但了解什么是国学、什么是文化的人,可能并不很多。我不揣浅陋,冒昧以“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为题,希望对文化作一点基础性本源性的探讨。只是漫谈,信笔写来,还祈方家不吝指教。

本期先谈谈“什么是文化”。先说“文”。世间万象,生生灭灭,佛家叫诸行无常;马克思主义叫一切事物,不是静止的,都是发展变化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乾卦》)中,就叫“天行健”。君子要体会这个天行健,觉知这个天行健,效法这个天行健,才能以自强不息。三个不同说法,都是一个意思:感受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不在各自的流动运行之中。流动,运动,变动,恒动,生动,感动,有声有色,有光有彩,沛然辉耀,不一不异,这就是文。

天有天文,地有地文,人有人文,水有水文。云霞也有文,飞鸟走兽,都有文。君不见,大如凤凰孔雀、狮狼虎豹,小至鱼蛇蜂蝶,无不有文。你知道当初伏羲画卦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易·系辞传》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对呀,向上看,天象天文,向下看,地理地文,四周看,鸟兽鱼龙皆有文,所以后来提炼出一句话来:经天纬地谓之文。

“郁郁乎文哉”,孔子如此惊叹于周继承了夏商二代礼乐、典章、制度。可见,“文”,是大格局,大华章,大气魄,大手笔,高质素,高涵养,高品味,高境界。

再说“化”。化是无常的形态,也是无常的必然。改变了就叫化,转化、变化、融化、化和、化合,到了出神入化、化妆无妆的地步,是为化境,那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我”、那个“他”了。

《乐记》中讲“和,故百物皆化”,正因为百物(万事万物)能化,所以才能“和”。和,就是化的结果。《黄帝内经·素问》中又说,“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故宇宙就称为“大化”。化而后生,故又称造化。《列子·天瑞》中说:“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这里,大化就成了生命的代称。人的大化,走到第四个阶段,就必然要火化了。在道家,那就叫化鹤,在藏传佛教,那又叫虹化了。

与上述不同的是:在我们佛教中,大化恰恰与教化同义。《法华玄义》卷十云:“说教之纲格,大化之筌蹄。”这个“大化”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即人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化度,能化能度,是教化的结果。所以,教化,化育,在文化中才有了最重要、最本质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是感化,教化,施化,因而《管子·心术上》说,“化育万物谓之德”,这是德的栽培,德的化成;是教化人培育人的伟大事业;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崇高目的。于是,春風化雨,桃李满天下,就成了对教育工作者、教化工作者的赞颂之词。

我们回溯历史,中国古人最初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原是相对于“武功”而言。“以文化之”正是周公总结了商代穷兵黩武的教训,从而下大力制礼作乐的初衷。这从现存《周礼》、《礼记》、《仪礼》等古籍中一再强调的“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即知。可见,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于昌明礼乐的教化作用,这也可以说明孔子对“乐”的重视,甚至要超过“礼”(孔子学琴于师襄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就因为看到了音乐的教化感化作用。“以文化之”,这才是文化的最初义,本来义。

谈到佛教,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佛寺亦称化城,这是从《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来的。进入化城,感受佛法,断惑证真,获得解脱,这不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吗?所以唐诗人王维《登辨觉寺》诗云:“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那座辨觉寺,就是莲峰下的一座化城啊。

为了把这个“化”的深义说得更清楚一些,请允许我再援引一则关于六祖惠能大师的著名故事。《坛经·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这则故事很生动。六祖惠能大师自黄梅接得衣钵,回到韶州曹侯村,没有人知道他。那时候曹侯村有一个刘志略,是一个儒士,他的姑姑出家了,叫无尽藏比丘尼。无尽藏比丘尼经常诵《涅经》,听说惠能行者来了,跟刘志略友好,就来请教他。惠能说:哎呀,字我都不认识,你给我读一下吧。这位比丘尼生疑:你字都不认识,怎么来解呢?六祖回答得真是厉害,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一听,就大为叹服,再请教那些义理,都很透彻。她马上跟村里的长者说:这是圣人哪,这是一个大修行人,应该迎请供养。

好一个“字即不识,义即请问”!无尽藏不解了,“字尚不识,焉能会义?”问得不错,任谁都会这么问的。而六祖的回答,石破天惊,至理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无尽藏比丘尼果然不是等闲之辈,大为叹服,这是圣人啊,是难遇难见的大修行人啊。尼问的是字,师答的是义。前已交待,她在那里诵《涅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能解说,是因为他暂听,已听,听到了,耳根圆通,这就是“化”呀,由听而化,由耳根而化。不化,怎知妙义?“化”的功用,妙矣哉。这是“化”的生动实例。至今西方还在逻辑、概念、计量、数据、量化、技术、核数、统计等操作中寻求,2000多年前,或1500年前,中国人就知道跨越逻辑思维,跨越语言文字,直达直觉妙悟的化城、化土、化境了。这个“化”,才是文化的核心义。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欲查看其他资本圈精英评论,请扫描版权页二维码,下载并登录“新财富酷鱼”和我们互动。

9.什么是传统文化 篇九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中秋节

中秋节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一)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 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二)中秋节的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三)中秋节习俗

10.什么是社会总产品 篇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资本运动中的生产消费,又可以考察个人消费;既可以考察资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第二,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因为在商品资本的运动形式中,既要说明商品资本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如何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的,同时又要说明生产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从什么地方购买到。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社会总产品有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消耗的资本价值如何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如何替换。

11.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 篇十一

一个文化物品之所以具有传统的含量,恰恰是因为它生长在相对原生态的氛围里,一个“文化”物件之所以具有历史意义,恰恰是在一个具有清晰历史脉络的环境孕育中,其源流和特质才能得到认定,如果单独被强行拔出其生存的环境,顶多是一件博物馆意义上的单件文物。当所有“文物”被拼凑汇集起来,最终完成了一个“文化重建”的工程时,“文化破坏”的程度实际上就被加深了一层,传统的部分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又像重新遭受一次洗劫,这不叫“文化重建”,而叫“文化拆卸”。

不难发现,斩断文化的内在脉络和演化流变,然后加以拼贴重组,大多与一些商人的介入有关,他们成为对“文化重建”下定义的一个幕后力量。商人介入文化生产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先例,明末清初的徽商即是现代“儒商”们的祖宗,他们经常宴集群儒,附庸风雅,但和当代“儒商”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基本要附和士人阶层的审美准则,不会破了规矩自立一套。但在当代“儒商”们看来,徽商的作为可是太小打小闹了,有了大把的银子可不能仅是雕几首唐诗时文,或藏几个宋刻版书那么简单,他们要把“文化”做成一个市场,一切“文化”都要纳入其中加以精密计算,做成可以到处买卖的产品,甚至那些属于抽象层面的“文化”事务的价格也要按照市场的需要定价。从网上拍卖少林寺秘笈,标价九千九百九十九元倒卖佛庙家底,到通过发掘曹操墓鼓动地方旅游GDP增长。“文化产业化”变成了“文化重建”的最好招牌,也最终堕落成变相破坏文化的杀手锏。

在有意无意不断破坏“文化”的境况下大谈“重建”是不是显得有些滑稽?可这正是目前文化建设的现状。“文化重建”反而变成了“文化破坏”的原因何在?我以为,正因为我们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历史观,或以此作为把握各种人文叙事的基调和依据,其中包括历史叙述,当然还有影像叙述。我们国家原来奉行的历史观,基本上是革命史观,在这套史观里面,各种“文化”内涵的定义必须服从于政治性的逻辑,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改革开放后革命史观得到了修正,学术界基本上把现代化的整个进程看做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年国内拍了个纪录片叫《河殇》,用影像叙事的手法表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的一种“历史观”,它所叙述的逻辑其实很肤浅,中国文明的内涵被简单形象地比喻为黄土,而“黄色”是个很糟糕的颜色。西方文明因源起于海洋,则被涂抹成了“蓝色”,“蓝色”美妙得没有任何瑕疵。影片设计得很煽情,一个男中音不断提示说,黄土这东西就像腐坏基因一样,搞得中国人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我们扑向蓝色文明就得救了。黄色文明奔向蓝色文明乃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论断里面包含着内在的强制规范性,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质疑。仔细考量可以发现,现代化历史观与革命史观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认同与张扬,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影像或者历史叙事在表达这个必然性主题的时候,我们很难把握在这个“必然性”的不断表现过程中,具体的“人文”位置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既然都昭显的是一种普遍必然性,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必然性服务,为此做出任何牺牲也属正常和自然,人文的所有东西也就由此变成了各项发展指标的附属物,即使貌似必要,也仅是以成本计算为名的盛世点缀。

那么,在《河殇》时代过去以后,我们的历史观有什么改善吗?只能说有些“疑似”的进展,但仍苍白得那么没“文化”。比如近年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也采取的是一种变相的政论片样式,讲的是一些欧洲大国的历史演变进程,其内在的表述还是一个极端推崇现代化的思路,而且更加简化成了一个暴力逻辑,甚至所谓大国崛起可以概括成一个“黑吃黑”的定律。后来又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不高兴》,书名就简单粗暴,内在意思是,你原来侵略了我们,我们崛起之后也要吃掉你们,或者通过某种博弈关系,我们在利益和成本上将占据最大的份额。很糟糕的是,这套话语是打着反西方的民族主义旗号出现的,却不折不扣地贯彻了早期西方原始资本积累期的冲动、蛮横与无行。在这套逻辑面前,所谓“文化”或“人文”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还谈什么“重建”?

现在舆论界谈“文化重建”,具体地说就是谈“国学”复兴,谈“传统文化”,再具体就是搞读经、唱京剧、穿汉衣。这些活动都是从属于大的历史叙事框架之下进行定位的。但我以为如果不改变这种大国崛起论式的粗放型历史观,任何所谓重建都是急功近利的举措,因为在成本计算的框架里,任何慢性的靠气质温润养成的文化行为都会遭到嘲笑。

“文化重建”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现在都在大谈“人文”“文化”“传统”“经典”,但是我们对人文和文化精神的理解及其转化路径却难以真正影响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正因为当代“文化”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因此在面对西方压迫的时候,总是采取一些极端的对抗形式,好像不如此就无法彰显表达自己的特质。很明显的例子是,每当“文化”的重要性突然受到重视或张扬,往往均发生在国难深重或追赶西方的关键时刻。“传统文化”的复兴往往是通过逆反西方必然性的发展逻辑而提出的命题。可仔细审视这些传统复兴的内容又觉得尴尬无比,比如我们开口闭口总谈“国学”,可到底什么是“国学”?其内涵到底如何界定?其实并没有太明确的说法。现在舆论界学术界实际上大体是按“汉学”的标准来界定“国学”。“汉学”是西方人到中国之后,好奇地发现许多与西方学问大有差异的内容,然后把它转换成非常精巧非常专门化的一门学问,比如当年西方人在中国敦煌及中亚地区游历后就根据当地的史料发掘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学风格。

“汉学”延续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历史,这套认知方法被中国学界所接受后,变成了一种“杂交”式的学问。由此出现了一个悖论,即中国人所标榜的最传统的学问其实仅仅可能是学习西方学问的一个后果。“国学”被提出有特殊的背景,表面的理由是很民族主义式的,有人认为是在近代中国挨打时被揍出来的学问,借助李零的生动表述是一种“国将不国之学”。“国学”恰恰是在中国国家需要复兴的时候出现的,国学其实就是“复国之学”。“国学”打出的旗号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恢复的却是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法文译名为 L,Institut de Sinologie 即“汉学研究所”,一九二五年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一九二六年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面都印得很明白。也就是说,无意间“国学”可能以畸形变相的形式堕入了西方所构建的知识学谱系,也有可能不自觉地变成西方学术在中国的表述样本。国学固然可以成为一个大国崛起的利器,也可能恰恰表述的是当年殖民地式的文化逻辑。

“文化重建”当然与如何选择文化有关。从唐代开始,中國文化就呈现出非常包容多元的样态,特别是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甚至唐代皇室的血统都与“夷狄”纠葛不清。我们总有一个误解,认为少数民族单向受到了汉族的影响,故有陈垣先生的《西域华化考》之作,同时也构成了一套近代以来的“汉化史观”。其实,以汉族为中心构建历史观基本上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情,所谓“华夷之辨”作为历史观的基础是很晚才出现的,属于“发明的传统”。中国史界却把这种“发明”当做核心的历史理念加以捍卫和推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国文化认识系统,而没有考虑到在中华民族的整体历史演变框架下文化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品格。

12.阅读是什么 篇十二

一、阅读是一种智育。

阅读的第一要义是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准确获取文章信息。这是阅读的本质, 也是阅读教学必须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阅读是一项思维训练, 训练大脑如何从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事实上, 我们如果把大脑比喻成电脑, 阅读过程就是把文本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之为“信息的输入”。基于这个理念, 我认为传统阅读教学中的有些东西是不可丢掉的, 比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感情等。个性化阅读标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以为这句话值得商榷, 虽然它正确地道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 但是没能真正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但并不是说个性化阅读就可以歪曲文本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个性化阅读必须旗帜分明地反对“自由化”阅读、脱离文本的阅读。比如有学生读朱自清的《背影》说“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交通规则”;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说“她拥有那么多珍宝, 为什么不另选夫婿”;读《愚公移山》说:“愚公破坏生态环境”;读《六国论》说:“秦灭六国是历史的进步”;读《陈情表》说“忠孝思想的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脱离文本的评论。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建立在普遍读者对文本共同理解的基础上, 对文本某一方面内容的思维的自由生发。简言之, 个性化阅读是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前提下的创新阅读。

二、阅读是一种美育。

阅读的第二要义是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体验, 以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文学作品中, 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因素。就内容而言, 主题思想的健康深刻本身就是美, 比如《小狗包弟》显示出老年的巴金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老人与海》中, 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 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永远激励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就语言来说, 流畅的散文语言也是一种美。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就显得格外美。“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 极为形象贴切地写出月光如水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比如《故都的秋》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 具有工整、雅致之美, 抒情味很浓厚, 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 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如“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 既有顺畅的气势, 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就人物形象而言, 《廉颇蔺相如列传》让我们铭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人格美。

三、阅读的第三要义是读者应从文本中吸取写作方法和技巧。

13.什么是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篇十三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没事找事故意折磨人的,而是一种企业发展的自然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员工的福利待遇,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等等都属于企业文化现象,如有的企业制定统一的服装,上班时必须佩戴胸牌,上班时间执行打卡制。有的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歌舞厅,为了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还举行各种培训活动等等,这些都属于企业文化的一种或者说第一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是指企业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作为。如售后服务、各种促销活动及为了产品的推广,利用媒体进行产品宣传,制作推广产品的各类广告等等。

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延伸与升华。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文化公司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从内到外地塑造这种灵魂。它涵盖了企业的战略制定,产品的市场定位,更多地向消费者和社会传递你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追求。它要求你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载体,如企业标志与广告,企业举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企业家自身的形象(所作所为)和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或功能来体现企业的精神实质。这几点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层次,做得好,有可能可以让一个企业柳暗花明、起死回生,做得不好,有可能让一个企业日薄西山,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点,如企业的战略制定,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企业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你都必须了然于胸,都必须具有瞻性的敏锐眼光。没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企业的投资就要失败。第二点,产品的市场定位,世界上有很多产品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你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就是老少咸宜的产品,你也要弄明白自己的产品特点有哪些,并赋予你的产品某种文化特质。

第三点,你的企业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追求是什么,这一点同样要非常明确。第四点,广告,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有一句话,女为悦已者容,女人穿好衣服,买那么多那么贵的化妆品化妆,给谁看?给喜欢自己的人看,那么产品也如此,你的企业产品的悦自者就是消费者,你搞那么多的企业文化消费者不一定能够看到,更不可能到你的厂里去看,你的产品消费者很多是通过广告了解的,广告做得好不好,不但能做到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还决定着消费者对你产品与企业的看法。

第五点,企业家的自身形象和所作所为很多要靠企业家自己决定,影响的大小由企业家自身给社会造成的负面效果来决定。

14.什么是主动的安全文化 篇十四

骨灰级EHS实操型专家,企业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资深顾问

丰富的跨国企业EHS从业经验及跨行业项目主导经验,亲历安全文化变迁并参与引领文化建设,高层视野,独特视角

安全文化建设的导入时机

一个企业,无论是其发展程度如何,自身都有着自己的安全文化特点。一起来看看导入的时机:

时机一:企业建设初期,正是完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时候。能够决定硬件条件水平的往往是老板,因此这时必须引入“责任-风险”的基本理念,调整的重心在决策层行为,建设的核心是硬件系统,安全文化的表征则集中在技术特征上。——应用案例:集团公司的新建设或新并购工厂;

时机二:具备一定安全生产条件后,生产稳定且团队基本稳定时,安全管理会出现“疲劳”现象,执行力下降,责任松动。这时导入安全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核心理念是“规范-执行”,强化安全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文化特征则表现在监管特征上。安全标准化及GB/T28001都是这类应用的案例,很多企业在推行上述标准中,并没有进行文化理念的提炼,是非常遗憾的。

时机三:对于已完成系统化升级的企业,安全管理的重心将回到对人的管理上,往往这时企业才开始真正重视文化的建设,核心理念的重心是“尊重-关怀”,管理层及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将被调动,管理再次走向灵活与有效。这时导入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真正的升级过程,影响人和人的行为。

时机四:在突发事件产生后,也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安全文化导入时机。如重大事件或事故发生后,新进大量员工或突然出现员工流失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机会,再次将安全文化的要求深入推进。

关于安全文化的阶段

现在一般都知道企业安全文化成长发展会有不同阶段的说法,那我们对这种阶段说法有何何看法呢?企业安全文化是否也有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陆老师的回答。陆老师:这里实际上是两个问题,问的很专业。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企业安全文化既然是属于文化范畴,那文化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不同特点,不同风格与不同品位,而并没有什么阶段之分。之所以会有企业安全文化阶段一说是因为将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阶段性混淆造成的。

根据我们对于中外企业安全文化粗略的研究,我们依据实施安全的驱动力将企业安全文化分成四个不同的品位或风格,请见下面的图示。

关于主动安全文化

大部分企业怎样才能从“被动安全”文化转变为“主动安全”文化,换句话说,即文化建设都有哪些抓手?

陆老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这里只能做一个简明的介绍。先通过环境保护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自然和谐的环境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家园至关重要,那怎样才能获得自然和谐的环境呢?那就是我们人类在开展所有活动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生态源,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湿地、土壤、山脉、森林、海洋及生物多样性等等,等等。同样,企业卓越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建设卓越安全文化生态源。

关于安全文化生态源

安全文化生态源的提法很新鲜,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但具体什么是安全文化生态源?

陆老师:基于我们的研究与经验,企业安全文化生态源大体上可分为11个方面,见下图:

这十一个安全文化生态源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抓手。

“主动安全文化”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但企业过渡到这样高的境界不能靠“拷贝”某个企业的文化,实际上也无法照搬文化。

我们的做法是,充分理解企业原有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客户总结、建设、提升、维护自己固有的安全文化生态源,同时适当引进消化能“相容”的优秀文化,取得 1+1>2的效果,实现向以防范为主的主动安全文化的过渡。

这只是简明的介绍,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企业安全文化生态源建设维护的运作,请关注“共生代”近期关于企业卓越安全文化建设公开课的讯息。欢迎大家参与。共生代(中国)作为一间拥有18年EHS咨询管理经验的公司,其很多资深咨询师历经国有企业(央企、民企)、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不同的文化,亲自经历或引领安全文化的变革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变迁的经验。这些鲜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能为客户带来高“性价比”的服务。

Q:贵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咨询与现时有的咨询机构提供的安全管理咨询有什么不同呢?

A:这个问题有深度。首先解释一下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的关系。作为“习俗化”了的安全文化会无时无刻并无声地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管理与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所有员工的行事方式与各类行为。反之,企业从顶层安全决策到基层所有的现场管理活动都会折射出企业的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能传承的安全理念和习惯性重复的安全管理行为。

所以说,安全文化建设咨询一定会涉及系统安全咨询的全部内容,并从人文文化的角度固化优秀的管理活动与员工行为,目的就是帮助客户全面建设以防范为主的具有企业风险防控特色的“主动安全文化”。

15.秋是什么 篇十五

秋?秋是什么呢?她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啊?

秋是一个孩子——天真而又淘气。她悄悄地拿走大地的遮阳伞,让叶儿离开妈妈的怀抱,去浪迹天涯;她时不时地弄几场蒙蒙小雨,让贪玩的孩子不时地跑到屋檐下观望;她还悄悄地把小草妹妹那身翠绿的衣裳染成黄色……瞧,此时她正躲在角落里“嘻嘻”地偷笑呢!

秋是一个姑娘——温柔而又细心。她送来凉爽,轻轻地为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擦去汗水;她送来落叶,做成一床床各色的被子为大地保暖;她把沁人心脾的菊花香送往千家万户……瞧,此时她正在果园里察看果子是否成熟呢!

秋是一个婆婆——慈祥而又唠叨。每当秋风“呼呼”地吹过时,你总能听到她那句熟悉的话语:“孩子们,赶紧造个温暖的新家,多储存些粮食,为过冬做好准备吧!”要是谁还在偷懒,她准会严厉地批评道:“小懒虫,难道你想当寒号鸟吗?”就算你做好了准备,她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小窝还可以搭得更暖和些,食物还可以多准备些。”

秋还是一个有些马虎的通讯员。你看,空中竟然还飞着几只小燕子;你看,光秃秃的树枝上竟然还飘着几片绿叶;你看,山脚下的稻田已披上金黄色的秋装,山谷中的玉米竟然还穿着绿色的夏装……我想一定是她被美丽的秋景迷住,忘了通知吧!

啊!秋,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季节!我有道不尽的喜欢!

(指导教师杨奇斌)

上一篇:公司总结表彰会方案下一篇:办公室监控门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