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名词解释(精选8篇)
1.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一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社会性社会福利项目。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人保障。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中断劳动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和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模式,目标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5、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项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6、企业年金: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为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福利制度。
7、失业: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8、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时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1、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1.必须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2.必须有一定的地域条件;3.必须要有各方面的生活服务设施;4.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5.每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于自己所属的社区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12、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社会保障目的的货币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4、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15、衡量方法: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两个指标来反映。前者反映深度,后者反映广度。填空
1、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
性,保障性,公平性2、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开创了国家
立法救助的先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并且为欧美各国社会保障的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3、1908年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标志着英国开始向福利国家迅速转变。
4、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被罗斯福总统称为《新政》的《最高成就》。它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联邦社会保障体系,该法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社会保障》命名的法典。
5、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我国使用混合制方式。
6、医疗保险特征:普遍性、涉及面广,结构复杂、社保服务性、给付频率高,费用控制困难、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补偿期短但收益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7、医疗保险给付方式:按人头支付、按单元支付、总额预算制、按病种支付、按相对价值标准、按服务项目支付。
8、社会福利主要内容:社会津贴、社会福利服务、职工福利
9、社会保障水平制约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人文
10、视同工伤:(1)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8)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9)患职业病的;
11、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市场菜篮法、国际贫穷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
12、社区组成要素:人员、地域、社会互动、社会认同
13、社保基金筹集原则: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资金的筹集方式与制度模式相适应,筹资水平的适度性
14、测定社保水平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简答
1、社会保险特征、原则、功能
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福利性。4.社会公平性。5.基本保障性。6.互济性
原则: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待遇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功能: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2.再分配的功能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来发挥作用,从而对经济起正面的作用。第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
2、企业年金制度特征:一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制。二是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三是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内,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四是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3、医疗保险制度含义特征:见名词解释,填空
4、我国医疗改革完善对策:1.化解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建人们对制度和专家系统的信任。2.多措并举,加强对医疗欺诈行为的防范。一要加强对医疗欺诈行为的监管。3.充分开发利用医疗保险档案信息资源。4.医疗保险的改革设计,要有制度支撑,有路径传导,能有效地让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5.积极探索三项基本制
度转移衔接办法。6.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医疗保险预警机制,提高决策者对风险的辨识能力、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确保医疗保险长期平稳健康运行。7.要按照医改“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让医保尽快扩大覆盖,同时逐步提高医保水平。
5、失业保险的目标:
(一)与失业者个人有直接关系的目标1.对非自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提供现金补偿。2.维持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水平3.为失业者提供寻找工作的时间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目标1.争取实现反经济循环的效果2.改变失业的社会成本的分布3.改变劳动力的使用4.保留熟练工人5.鼓励雇主稳定雇用
6、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1.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稳定大局有重要意义。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的效率和质量3.促进就业工作,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5.要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6.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必须使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
7、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1.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国家因经济、社会政策调整或其他因素而设定的对社会成员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的社会福利项目。2.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以业缘关系为基础,行业、职业及单位向职工和家属提供的福利待遇。3.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各种福利性服务。
8、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特点、对策、主要措施 特点:
对策:1.收集和整理农村社区的基础数据,对农村社区按发展程度进行分类2.整合资源统筹用于全覆盖的农村贫困救济制度目标3.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的公共资产和社会资本,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扶助和集体福利
主要措施: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
9、社会救助功能、特征
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2、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3、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1.社会救助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重要社会保障形式2.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3.社会救助具有应急的特征4.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具有自身特色5.社会救助具有全民性
10、我国养老保险问题、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立法滞后,基金风险大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危险。设计和转移办法不合理,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亟待加强。
发展方向: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2.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3.统一制度规定的缴费比例偏低。4.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5.加强立法建设。
2.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二
一、社会资本定义与贫困的认知
1、社会资本概念及其理论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这个概念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 19世纪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 (Eugen V.B觟hm-Bawerk) 和马克思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Karl Marx) 都曾提出过“社会资本”, 但他们使用的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是与“私人资本”、“个别资本”相对应的, 不是我们现在把握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关于这种社会资本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研究转入社会学研究后, 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直到1985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P.Bourdieu) 用英文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新概念后, 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 (J.S.Coleman) 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这篇经典论文之后, 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渐成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但至今社会资本的定义在学术界仍众说纷纭、尚未统一, 主要有功能说、资源说、能力说、网络说、文化规范说 (卜长莉, 2005) 。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普遍存在于制度化关系网络之中, 并能够被其使用者投资积累带来一定收益或便利的社会资源。此定义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社会资本是以资本形态存在的, 也就是人们可以客观感觉到的“无形”资产;二是社会资本存在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关系, 也就是有的学者提到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 但从正面来讲, 这种网络 (或资源)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系网, 而是“制度化的关系网络”, 是与规范的组织 (团体) 成员制相联系的;三是当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而存在的信任、合作、共享、互惠等资源形式时, 能够为使用者实现目标提供便利、带来收益。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为:社会网络、信任、合作 (互惠) 、参与、共享等。
目前, 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日渐新兴的理论范式, 是近2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现有研究文献已从基本概念、度量方法和指标及其对社会、经济绩效等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构建, 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社会资本理论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新视角和新尝试, 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贫困的认知:视角转换与思想演变
可以说人们对贫困概念的理解经历着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的过程;经历着逐步从纯经济生存层面, 扩大到权利、发展、环境、文化及精神等层面。下面我们将结合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界定的思想发展脉络, 依循着:物质生存、社会人文、能力发展的逻辑扩展顺序, 对贫困内涵的演进给予简要说明, 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1) 物质生存的视角。人们认识工业社会的贫困, 开始仍然沿用自然经济社会有关物质品匮乏威胁人们基本生存即是贫困的说法, 当然物质品的多寡通常采用了货币收入额为标准, 这不仅将贫困与低 (货币) 收入相联系, 而且奠定了以货币收入为衡量工具的贫困线标准基础。正是如此, 早期的文献可见英国学者朗特里 (Rowntree) 等学者对工业化初期社会贫困的研究成果。1899年, 朗特里在《贫困:有关城镇生活的调查》中对英国约克市做贫困问题研究时, 提出了“初级贫困” (即绝对贫困) 的概念, 这种贫困就是基于“获得仅能够维持体能所需要的最低必需品”的预算, 并且随之得出了一个“社会可接受的”货币量 (朗特里, 1901) , 由此开辟了将贫困与无法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品, 以及这种最低限度物质品折合的货币收入额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 为后来研究贫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 影响深远。可以说最初的贫困概念都是基于物质生存标准的生理层面考量, 虽然这种界定抓住了贫困的基本硬核, 但是这种与生存的需要或工作效率的需要相联系的生理学方法, 集中于贫困的生存表象而忽视了贫困内在所包含的发展、赋权、能力、人格尊严、知识文化、社会地位等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这样的探索也不失为认识贫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 并引起人们对贫困现象更多地关注和思考。
(2) 社会人文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从“社会人文”角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困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新的贫困概念, 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贫困扩展到“人文贫困” (Human Poverty) 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的收入贫困, 也包括反映公民权、政治权、文化权及基本人权状况的权利贫困和反映人均寿命、卫生、教育、知识信息交流、生活环境质量条件等因素的人力贫困、知识贫困与生态贫困。其具体指标有:40岁以前可能死亡的人口比例、文盲率、参与公共事物的权力及概率, 获得基础性教育与卫生保健服务的条件、环境污染指标、可饮用水和合适的食物状况等等。这些“新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文明发展程度下, 人类对相对贫困内涵的理解程度”。社会人文视角将人们对贫困的认识由传统的单一维度 (经济角度) 拓展到了多元维度 (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等角度) , 加深了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3) 能力发展的视角。世界银行在过去的15年间, 对贫困的认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1981年的贫困定义相比, 《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对传统的基于收入的贫困定义进行了扩充, 加入了能力因素, 认为贫困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2000—2001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又在“能力贫困”的定义之中, 加进了“脆弱性” (Vulnerability) 的涵义, 意指“一个家庭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经受的收入和健康贫困的风险, ”同时“还意味着面临许多风险 (暴力、犯罪、自然灾害和被迫失学等) 的可能性。”而对能力贫困在理论上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 (Amartya.Sen) 。森关于可行能力 (capability) ———贫困视角的提出, 把对贫困性质的认识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所谓“贫困, 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 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而这却是现在识别贫穷的通行标准”。并且“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可以表现为过早死亡、严重的营养不良 (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足) 、长期流行疾病、大量的文盲以及其他失败。”当然, 这种可行能力———贫困的视角并不完全否认将低收入视为贫困主要原因之一的传统观点, 同时还将反贫困的政策视角从直接的生活质量改善, 拓展到提高获取收入并摆脱收入贫困的能力。可行能力视角对贫困分析所做出的贡献在于, 通过把注意力从手段 (而且是经常受到排他性注意的一种特定手段, 即收入) , 转向了人们有理由追求的目的, 并相应地转向可以使这些目的得以实现的自由, 强化了我们对贫困和剥夺的性质及原因的解释。
将现有文献关于贫困的概念归纳起来, CDP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Policy) 在对欠发达国家2006年的回顾和总结中认为, 贫困包含三方面要素:低收入、人力资本的缺乏以及经济上的脆弱性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Report”2006) 。应该说, 这个概括虽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缺乏所导致的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融入到贫困概念的框架之中, 已经比较贴近现代文明对贫困的认识和解释了, 但仍有其不足, 也就是欠缺社会资本的视角。在一个日益开放或转型的社会中, 贫困群体所表现出的封闭性、边缘化倾向能够用社会资本分析工具加以解释并给出政策取向;同时, 社会资本的弱化对知识贫困、人文贫困乃至收入贫困都有正相关性 (有关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 。因此, 采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维度视角导出的贫困概念, 不仅包含收入贫困、人文贫困、能力贫困, 还包含边缘性贫困, 就是指因缺乏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 (包括组织、网络、信任、合作、参与、声望、地位等) , 而在匿名社会里可能遭受歧视、排挤、打击而陷入社会边缘的贫困状态。结合三种“资本结构”的维度来看待贫困, 兴许给出的答案能够较为圆满地解读现代社会贫困, 也符合人类社会认知贫困的思想演变趋势。
二、从发展角度看“资本”概念的演进:物质资本 (技术资本)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从认识发展的角度看, 人们对资本这个通过一定的行为能够带来更多回报的资源有着不断深入、递进的认识过程。人们最早关注的是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 , 强调货币资本的积累, 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创造;但后来发现仅仅从人们拥有的物质资料和经济要素并不能全部解释其所获得的回报, 于是, 人们开始关注技术, 并且较为看重人力资源开发, 强调人力资本的投资, 指出个人的知识、技能、所受教育程度, 乃至身体健康水平都会产生追加的经济价值从而增加回报, 但局限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仍然不能完整地解释所获取的全部回报;因此, 再到后来人们认识到除了个人 (组织) 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 在行动中还可以借助与使用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 以获得更多利益回报及其便利, 并可能节省为此目的而投入的物质与人力资本的数量。因而以网络、信任、合作、信息、共享、互惠等形式存在的社会资源仍然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增加回报, 体现出资本的功能。正如有的学者所言, 社会资源之所以能够构成资本, 是因为它能替代某些资源, 也就是说, 它能节省没有它而必须付出更多的资源。尽管人们在获取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时会因人而异, 然而这些资源一旦以资本形式存在都会以“义务———期望”的社会逻辑发挥“赊欠———回报”的投资机制作用。而这种投资的特征在于, 一是体现在它存在于社会关系结构之中;二是它能够给社会资本拥有者带来增殖, 是无形资产 (这里所谓的“增殖”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看, 一方面是创造新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 当社会学家提出“社会资本”概念的时候, 资本家族又添加了新的一员。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等于为以上的理论框架增加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即社会结构的分析视角。
由此可见, 人们一直致力于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源, 从最早关注物质资本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等) , 到后来看重技术资本 (技术资源:技术的改造和创新) , 再到后来关注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管理与开发) 和文化资本 (文化价值观念及制度元素) , 直到近年来又将研究目光聚焦于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资源:社会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 这反映了人们对于促成发展的资本要素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而这种认识也为人们探讨反贫困的路径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
三、物质资本 (技术资本)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及其反贫困功能
通过前文对贫困认知的简单回顾, 可以发现, 从资本结构的三个基本的维度———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出发, 来解读和治理贫困问题是适当而必要的。
1、物质资本维度
无偿或低偿地赋予贫困者以一定的物质资本 (包括技术资本) , 为这些贫困人口跳出贫困陷阱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这也正是迈克尔·谢若登提出为有劳动力的穷人建立“资产账户”的意义。由于贫困者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他们逐渐丧失了一种重要的自立意识, 并且逐渐习惯了现有的状况。如果仅仅将这些人群纳入低保的范围, 就很难打破他们既有的生活方式, 从而也谈不上使他们跳出贫困的陷阱了。使贫困人群拥有物质资本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 它可以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的心态, 树立起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强的信念;另一方面, 一定的物质资本赋予贫困者一个较为平等的创业起点, 保证了已脱贫者拥有持续脱贫的潜力和可持续生计的物质基础, 不至于因为自身的无助和物质的极度匮乏而再次陷入贫困。
2、人力资本维度
对贫困者进行充分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重要的反贫困策略。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 (Theodore W.Schultz) 就认为, 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贫困,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机会遭到挫折的结果, 因此人的素质的改进对于反贫困战略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所谓的人力资本投资, 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开发性投入 (货币、资本或实物) , 使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均有所改善, 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为劳动能力提高、劳动产出增加以及健康水平提高的一种投资行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是多方面的, 关于这些, 舒尔茨等人提出了通过教育支出、职业培训支出、劳动力流动和迁徙支出、保健营养支出等, 作为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投资要素。通过必要的人力资本的培养, 贫困人群就可以重新获得被剥夺了的“基本可行能力”, 从而为他们的长久脱贫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在我国反贫困政策选择中, 对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大学毕业就业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创业支持, 职业指导、求职介绍将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建设。
3、社会资本维度
虽然业已存在的种种论据表明社会资本的内在作用机制可能恰好也是贫困产生和反贫困困难的原因所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也证明了社会资本对增长、公平和缓解贫困等发展成果的作用 (格鲁特厄特, 1996) 。组织和制度可以为特定的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机制和平台, 进而推动了贫困人口的反贫困进程。例如共享信息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 而信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贫困人口而言, 信息的获得渠道较少, 对信息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缺乏判断能力, 对信息的利用能力更是有限 (即使知道一个极好的投资机会也会由于资本金的缺乏而放弃) 。相关社会资本的构建将有助于向贫困人口传播充分和正确的信息, 整合扶贫资源, 提高其配置和使用效益, 从而推动其脱贫进程。
其实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支持性的网络关系, 即社会网络资本。通过它人们可以减少达到目的的成本。对于寻求保障的贫困者而言, 社会资本的意义体现在:它可以转化为贫困者所需要的帮助, 减少他获取资源所需的成本, 这样也就相当于让他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而社会资本发挥保障功能的空间主要是非正式支持网络和自然支持网络的涵盖领域, 其中包括家庭、家族、亲戚朋友、社区共同体中包含的支持关系以及与非营利机构 (主要指民间组织) 建立的信任和支持关系所涉及的领域。贫困者社会资本发挥自助保障功能的方式是多样的, 如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的精神保障作用, 有支持关系的网络成员所握有的某些物品提供给需求者的行为所产生的物质保障作用, 社会资源的转借起到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成员在网络之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对提高群体决策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方面的作用等等。这也正是社会资本在反贫困斗争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3.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三
关键词:社会拒绝;神经生理反应;理论解释
分类号:B845
11前言
社会拒绝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能够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对人类的生存和适应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持续暴露在社会拒绝条件下,或总是对社会拒绝作出过度反应,会给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负面效应。文章主要从社会拒绝的生理反应方面进行整合,并对其内在神经基础加以介绍,引入相关理论对社会拒绝的应激过程加以概括和初步总结。
2社会拒绝概述
社会拒绝 (social rejection) 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心理学中通常用社会排斥 (social exclusion)、人际拒绝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等词汇描述,本文采用MacDonald等提出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一个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他人或团体拒绝、排斥或者贬低,由此他所渴望得到的关系或归属需求无法实现的现象 (MacDonald & Leary, 2005)。社会拒绝有许多表现形式,如排斥、孤立、忽视、歧视等 (杜建政,夏冰丽, 2008)。社会拒绝是社交过程中来自他人的消极反应,这种消极反应的发生一方面会使人审视自我行为,促使个体修正行为方式,寻求积极方式与他人互动 (Bernstein, Young, Brown, Sacco, & Claypool, 2008; Lakin, Chartrand, & Arkin, 2008),另一方面,长期或常常处于社会拒绝的反馈中会给个体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Young, Abelson, & Cameron, 2004),可能引发焦虑、紧张等情绪和攻击行为 (Nezlek, Kowalski, Leary, Blevins, & Holgate, 1997),甚至在依恋方式 (Pimentel, 2007)、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不良后果。
当前心理学领域对社会拒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 对社会拒绝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如在自尊水平、性别等因素上,个体对社会拒绝的反应强度就有所差异 (Ford & Collins, 2010);(2) 对社会拒绝所能引起的各种生理及心理行为反应的研究;(3) 对社会拒绝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的研究,如社会拒绝与依恋方式、社会拒绝与人格障碍等的关系 (Ditzen et al., 2008; Pimentel, 2007);(4) 基于以上三点采用生理学技术、脑成像技术等对社会拒绝应激的脑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探讨个体对社会拒绝的一般生理反应、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社会拒绝的神经反应上的个体差异等,通过这些研究形成并逐步验证当前心理学关于社会拒绝应激反应的理论。
本文主要对社会拒绝引起的常见神经生理反应进行介绍和概括,并总结相关理论解释。
3社会拒绝引起的常见生理反应
过去许多的研究越来越清晰地证明应激反应的生理系统,如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ypothalamic -pituitary-adrenocortical system, HPA轴),在调节情绪性应激事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的关键作用,也有实验者则主要采用惊跳反射实验范式来获取相关生理反应。面部表情肌活动、整个身体的屈曲和伸直反射、心率的增加以及皮肤导电性增加等都是有效可靠的惊跳反射反应指标,但最受关注的是眨眼反射 (卢宁艳,王健,杨红春,2008)。以上这些生理反应都存在一定的神经生理基础,因此以脑功能性核磁成像 (fMRI) 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探索了社会拒绝应激反应的脑神经机制,发现了社会拒绝应激反应的主要脑区,如内侧前额叶皮质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前扣带回皮质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杏仁核等。
3.1HPA轴的激活反应
3.1.1HPA轴激活反应与心理应激
HPA轴反应是人类生理应激反应的一个成分,从许多特别关注心理应激源对皮质醇激活的影响的研究中得出有两种概括性推论:一种是心理应激源与物理应激相似,确实能够激活HPA轴;第二种是在这一生理系统上的心理应激效应存在着较高的可变性,可能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消极情境都能够引发皮质醇的变化。关于HPA轴反应和社会应激的关系有三种假设:H.Seley认为包括HPA轴反应在内的应激反应是非特异性的,不管是物理的或心理的应激源都能够诱发相同的生理反应;另一些学者认为只有极端的或长期持续的应激情境能够使皮质醇浓度升高;还有学者认为应激源的某些特定特征 (如可能造成伤害或丧失的、新奇的、不可预料的、不可控的情境) 最有可能激活这一系统 (Dickerson & Kemeny, 2004)。
HPA轴的激活是从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 开始的,CRH的产生促使垂体前叶 (anterior pituitary)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n hormone,ACTH),接着引发肾上腺皮质 (adrenal cortex) 释放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到血液中 (Dickerson, Gruenewald, & Kemeny, 2004)。在人体中,最主要的糖皮质激素是皮质醇 (Kudielka & Kirschbaum,2005)。因此在实验中多以皮质醇变化为HPA轴激活的主要指标。
3.1.2社会拒绝情境下以皮质醇变化为指标的HPA反应皮质醇的变化是HPA轴应激反应较为稳定的指标,在社会拒绝的研究中多以皮质醇浓度变化为HPA轴反应的主要指标。整体而言,研究表明社会拒绝情境能够引起皮质醇的变化,但是存在一些个体差异。在儿童和成年女性中,儿童同伴拒绝与HPA激活增多相关 (Gunnar, Sebanc, Tout, Donzella, & van Dulmen, 2003):在统计意义上被分为同伴拒绝的儿童呈现出较高的皮质醇浓度,他们的平均皮质醇浓度高于其他儿童的平均浓度半个标准分。在社会拒绝挑战情境中,女性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Kudielka & Kirschbaum, 2005);而在耶鲁人际应激挑战 (Yale Interpersonal Stressor, YIRS) 拒绝范式中,女性的唾液皮质醇浓度峰值比基线水平上的浓度增加了150%,男性峰值水平仅增加了14% (Stroud, Tanofsky-Kraff, Wilfley, & Salovey, 2000)。在对自尊与应激反应的研究中发现社会拒绝条件下,被试的皮质醇水平都有显著增加,并且社会拒绝应激阶段和早期恢复阶段,自尊水平与皮质醇反应呈负相关,低自尊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高自尊者的皮质醇水平 (Ford & Collins, 2010)。
3.2惊跳反射
惊跳反射 (Startle reflex) 指应对外界刺激或危险时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以面部和躯体肌肉缩张为主要反应指标,各种感觉通道的刺激都能引发惊跳反射。这种防御性生理反应对人与动物的生存和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Szabo, 1964; Koch, 1999)。
在实验中,Downey, Mougios, Ayduk, London和Shoda (2004) 发现观测拒绝性图片时伴随突然的声音刺激能够增加惊跳反射的幅度,如实验中眨眼反射次数的显著增多、眼眶轮匝肌和皱眉反应等。高拒绝敏感性个体对社会拒绝刺激的惊跳反射 (主要是眨眼反射) 幅度比低拒绝敏感性个体要多一些 (Downey, Mougios, Ayduk, London, & Shoda, 2004)。在自尊水平上则显示自尊水平与惊跳反射强度负相关,加入了注意控制变量之后,在低自尊个体中,那些注意控制能力低的个体的惊跳反射的程度比注意控制能力高的个体反应更强烈,而在高自尊个体中,注意控制上的惊跳反射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Gyurak & Ayduk, 2007)。
3.3神经生理反应
社会拒绝的神经生理反应的测量主要是在Cyberball实验范式下采用fMRI技术获得的。研究发现社会拒绝条件下激活的脑区有扣带回、脑岛、内侧眶额皮层、杏仁核以及前额叶皮质在内的边缘系统 (Burklund, Eisenberger, & Lieberman, 2007),过去的研究表明这些区域与社会评价、消极情感加工以及情感调节有关 (Sebastian et al., 2011)。
有实验显示,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对代表着潜在拒绝信息的表情 (如不满意的面部表情) 会更敏感,当这类被试对不满意的表情进行反应时,会显示出更强烈的杏仁核活动 (Burklund, Eisenberger, & Lieberman, 2007),尤其是不满意表情条件下左侧杏仁核的激活反应显著强于生气条件下的反应,同一实验中显示拒绝性感受作为一种消极情感体验能够激活包括杏仁核、脑岛、ACC在内的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质。另有实验发现,社会拒绝能够激活前扣带回皮质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个体被拒绝后自我报告的拒绝感受强度与其背侧前扣带回皮质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 的激活强度是一致的,而且无论是个体被模糊拒绝或者明确拒绝,dACC均呈现出增强的激活反应,而在明确的拒绝情境下右侧前扣带回的激活也显示增加的情况 (Lieberman, Eisenberger, Lieberman, & Hall, 2008)。在年龄这一因素上对社会拒绝应激反应的考察发现,在儿童和成年人中,双侧内侧前额叶皮质 (mPFC)、腹侧和膝上部前扣带回皮层 (ven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vACC和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sgACC) 及内侧眶额皮层 (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还有左腹外侧前额皮层 (ventrolate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lPFC) 这一边缘系统均被社会拒绝刺激激活,但是在成年人中与社会拒绝引起的悲痛有关的右腹外侧前额皮质的激活则有所减少 (Sebastian et al., 2011)。
3.4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的激活反应
社会应激的生理反应还涉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 axis, SAM) 的反应,但是由于SAM轴的激活产生的儿茶酚胺的变化及其他反应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那么稳定明显,所以相关文献在社会拒绝的研究中单独对SAM轴进行研究的较少。但是生理学上心率的变化可能与这一系统激活有关,其可能是SAM激活反应的一个指标。研究者还考察了社会拒绝引起的其他生理反应——血压等的变化,如心脏收缩血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和心脏舒张血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在耶鲁人际应激挑战中,男性和女性峰值血压增加了7到10毫米汞柱之间,达到显著恒性水平 (Stroud, Tanofsky-Kraff, Wilfley, & Salovey,2000)。
4社会拒绝生理反应的理论解释
4.1社会自我理论
4.1.1社会疼痛理论 (The Social Pain Theory)
社会疼痛理论是从对身体疼痛的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身体疼痛是指与真实的或潜在的身体组织受损有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与之相对应,社会疼痛 (social pain) 是指由于对亲密他人或社会群体缺失或潜在的心理距离的知觉而产生的痛苦体验,也就是说这是对个体知觉到的被所渴望的社交团体所拒绝或被所渴望的社会团体成员或组织所贬低时的一种反应 (Eisenberger & Lieberman, 2004)。社会疼痛理论认为社会疼痛与身体疼痛共享一个机制。从进化角度来看,群居动物需要一个机制惩罚没有避免社会排斥的个体,这个机制也能够快速激活象征着拒绝的信息;社会疼痛理论认为当这个系统发展时,已经存在的身体疼痛机制为此提供了基础 (Eisenberger & Lieberman, 2005)。社会疼痛理论强调情绪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社会拒绝和身体伤害的反应由相似的生理机制来调解,在对社会疼痛和身体疼痛的内在机制中有一个一般化的神经警戒系统,这个系统承担着探测可能对个体有害的线索 (如身体危险和社会分离),然后恢复注意并调动资源使威胁最小化的责任 (MacDonald & Leary, 2005),其主要神经基础是dACC。社会拒绝是一种厌恶性刺激,能够引起伤痛感而产生社会疼痛。过去的研究已经很好确定前扣带回在对身体疼痛信息的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前扣带回的激活与身体疼痛产生的情感成分相关,因为社会拒绝引起了社会疼痛这一消极情绪体验,所以能够激活前扣带回的反应。而惊跳反射实验发现:情绪系统如杏仁核、rACC这些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脑区参与到了社会拒绝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中,说明情绪调节和管理对社会拒绝应激有重要影响。
4.1.2社会自我保护理论 (The Social SelfPreservation Theory)社会自我反映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尊严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以个人价值的他人知觉为基础,社会自我的品质和效价是在他人评定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自我威胁即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对社会尊严、社会地位或社会接纳提供了丧失的可能,以潜在的或明确的拒绝为特征。对社会自我的威胁伴随着一系列特异性的心理生理反应。社会自我防护系统监控着对社会自我威胁的情境,并协调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应对这些威胁。对威胁的反应包括消极自我评价的增多、皮质醇浓度的增多以及一些其他的生理反应变化。人类有一种驱力以保护社会自我,以及对那些可能危及社会尊严和地位的威胁保持警觉 (Dickerson & Kemeny, 2004)。
社会拒绝是一种对社会自我尤其是社会接纳产生明确威胁的信息,会引起社会疼痛。体验过拒绝疼痛的个体通过维持亲密关系来使自己避免拒绝,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目标,自我保护机制的发展和存在能为此提供基础。当个体体验到明确的拒绝信息或模糊的拒绝信息时,就能够激活社会自我防护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各种生理神经反应。有研究表明,像拒绝敏感性这种自我防护系统倾向于将模糊线索解释为拒绝性信息 (Berenson et al., 2009),因而在社会拒绝应激反应中,高拒绝敏感性个体会比低敏感性个体的眨眼反射更强烈。
4.2应对理论
在对应激反应的理论研究中,Lazarus等研究者将认知评估理论引入应激理论,提出了应对 (coping) 的概念,该理论把应对看作个体在认知和行为上管理心理应激的不断变动的过程。应对的概念及其理论认为,个体面对外部刺激引起的紧张状态时,个体应激并不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消极适应的过程,而是通过一种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来达到内心平衡和内外部协调 (王云霞,万明钢, 2002)。应对理论强调个体因素在应激反应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如人格特质、应对方式、认知过程,可能是这些因素影响了不同个体对社会拒绝产生的生理反应上的差异,因此不同研究者提出了应对的特质理论和过程理论以及特质-过程相互作用模型来解释应激反应。
4.2.1应对的特质理论基本观点及其对应激生理反应的解释应对的特质理论 (Characteristics-Oriented Coping Theory) 认为应对是个体在遭遇应激情景下所产生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一种适应性行为。该理论强调人格因素对应对的影响,个体处于应激情境时,其采取的反应方式可能与特定的人格特质有关。
特质理论能够对社会拒绝应激情境下的个体反应差异作出解释,如个体在自尊水平上的社会拒绝的惊跳反射差异、皮质醇反应差异:低自尊个体表现出较强烈的惊跳反射反应和皮质醇反应 (Gyurak & Ayduk, 2007; Ford & Collins, 2010)。特质理论的观点是低自尊个体对自我存在消极的自我看法,因此在处于应激情境时,低自尊个体倾向于将社交活动中的线索解释为拒绝性的或消极的,从而诱发自卫性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和生理反应,并且其情绪行为变化能够引起肌肉收缩、心率变化等,并通过其反映出来。
4.2.2应对的过程理论基本观点及其对应激生理反应的解释Lazarus和Folkman 将应激界定为个体对外部环境刺激 (应激源) 和个体之间关系的评价所引起的紧张体验。从应激源开始经过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才有可能发生应对行为,应对是一个多维和多变的、与应激源的特点密切相关的认知—行为的动态过程,这就是应对的过程论 (Process-Oriented Coping Theory)。该理论强调认知评价在应激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应激反应是个体对情境或事件评价的产物,事件本身并不能引起应激反应。
过程理论认为个体只有感受到应激刺激并对其作出评价认为个体无法应对时,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应激反应。如在拒绝敏感性的研究中,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倾向于将含糊不清的线索解释为拒绝性的,因而比低拒绝敏感性的个体产生了较多的生理反应。有实验表明,低自尊者对消极性信息如社会拒绝存在注意偏向,当通过注意训练减少对拒绝性信息的警觉后,发现被试的皮质醇反应有所减少 (Dandeneau, Baldwin, Baccus, Sakellaropoulo, & Pruessner, 2007)。当个体没有感知到或未对刺激作出拒绝性评价时,就会减少或者不产生应激反应。
5总结
4.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篇四
角色冲突的缓解方法:1角色规范化(对角色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2角色和并法(2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3角色层次法(将角色按重要程度排列,首先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角色)规定性角色:角色扮演着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开放性角色: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功利性角色: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表现性角色:不计报酬,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自我过程:1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决定一个人的目标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社会比较,将自己和他人相比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自我估价,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和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己)2自我增强(个人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个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和提升)己的印象的过程)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1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躯体性别体形样貌等生理物质的意识)2社会自我(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的意识,微观上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尊敬程度等的意识)3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社会认知1特征(选择性、防御性、互动性、认知的完形特性)2图式(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3范围(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言语表情;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认知偏差1晕轮效应(光环作用),人们依据某人的特征得到印象后还据此推论此人在其他方面的特征;2投射效应(相似假定作用),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来推论他人,如果没有其他准确的信息,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结论代表实际的认知结果3刻板效应(类化原则),人们常常依据籍贯民族肤色职业等将人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人形成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一个人的依据。4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表达消极否定的估价,即放宽对待人的尺度。5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社会态度1特性(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2构成要素(认知成分,对客体的知识、意象、概念等;情感成分,对客体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喜欢不喜欢厌恶等;行动成分,对客体的反应倾向,做出行为之前的准备状态)3测评(量表法、问卷法、投射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法)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阶段。服从行为并非出自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认同是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趋于一致。内化时个体完全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了,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偏见 原因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2社会化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消除1消除刻板映像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全面深入了解…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际关系 心理学基础(1亲和需求2人际关系的报酬3摆脱寂寞)人际吸引的原则(1互惠原则2得失原则3联结原则)
群体: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群体凝聚力: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社会促进: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社会抑制: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其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去个性化:个体在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项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使之和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倾向。服从: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接需求的行为(压力来自一他人二是规范)。顺从: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模仿: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相仿。暗示: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手段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安某方式进行活动。集群行为: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社会化: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冲突:角色扮演着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角色偏差: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期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和目标的心里加工过程。社会认知: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归因: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偏见:对某一个人或某以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态度。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为寻求满足需要而建立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致命吸引力:最初吸引我们的某人身上的个人品质有时却可能成为两人关系中最致命的缺陷。人际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意义的互动过程。侵犯行为: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
5.中国社会与文化(英语)名词解释 篇五
(SAR):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as established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olving Hong Kong and Macao issu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 two systems ”.SAR has more autonomous power regulated clearly by laws, including executive , legislative and independent judicial power.木鱼 :a percussion instrument made of a hollow wooden block, originally used by Buddhist monks to beat rhythm when chanting scriptures.)古筝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It is built with a special wooden sound body with strings arched across movable bridges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instrument for the purpose of turning.The present-day zither usually has 21-25 strings.Lunar calendar :tradition Chinese calendar, according to which a common year has 354 or355 days in total, 12months of 30 days or29,and a lunar leap year has 383or384days in 13month.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a solar year is divided into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to farming牌坊:Also called pailou, is an archway usually made from fine wood or stone, and painted or decorated with glazed tiles.Calligraphers are usually requested to write moral inscription to be carved into the middle beam.These structures usually stand in downtown areas , or at the entrances of mausoleums, temples, bridges and parks.无为Let things take their own course and do nothing.It’s the basic concept of Taoism, an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and political ideology held by ancient Taoism.儒家:Confucianism is a school of thought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The school takes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as its core of thought and regards the words and deeds of Confucius as its highest code of behaviour..benecolence and justice, allegiance and forbearance.墨家:Moism: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Mozi, cherishes universal love which states that i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loved one another, there wold be no hatred,calamities, and hostilities.In politics and ethics Mohism advocates honoring virtuous people, opposing fatalism and aggressive wars, and upholding thriftiness and simple funerals 法家:Legalism,begun by Han Feizi, espouses laying down laws to unify the thought of people, promoting agriculture to achieve affluence ,waging wars to gain strength and power ,and establishing a system of bureaucracy.
6.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六
2014年3月整理
1.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2.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3.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讯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 1.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社会运动: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3.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
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4.文化: 指的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语言、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物质产品、行为方式等。
1.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3.“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变迁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社会现代化: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4、社会调查研究 就是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直接的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
1.制度化优先: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现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不利,这叫做制
度化优先现象。
2、群体意识 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责任感,它是个人为了维护群体荣誉、保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做怎样的考虑。3.社会问题指人文环境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4、就业:指在劳动年龄内由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小至家庭,在大到民族和国家。
2、社会分层: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经济、社会、政治是社会分层的标准。
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也称为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
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社会需要: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由于人的需要就其产生和满足的过程其性质都是“社会”的,故又称社会需要。
2.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3.制度化优先:当社会中某种制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顺利推行时,这就表明某种社会规范、某种价值观得到公众认可,在社会中就无往而不利。这叫做制度化优先现象。
4.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主要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是当社会成员遇有困难时的一种援救措施。
1.社会学 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2.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
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3.“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2.集合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一共同的影响、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没有组织、不可预料、缺乏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3.全球化是指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讯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的日益增强。
2、定量方法: 定量研究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在定量研究中,信息都是用某种数字来表示的。在对这些数字进行处理、分析时,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资料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史蒂文斯将尺度分为四种类型,即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3、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
暂时略去。
5、价值观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6、文化丛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文化丛是指许多文化质点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聚合。通常是以某种文化质点为中心,在功能上与其他文化质点发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或构成一连串的活动方式。
7、社会化: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并能动调适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8、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9、库利的“镜中我”: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10、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
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11、角色丛:角色丛又称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角色丛的存在,说明了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扮演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扮演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的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丛。
12、社会关系 :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此意即为社会关系源于人,因为有了人类,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就统称为社会关系。
13、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简称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 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耐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4、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15、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它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它主张应尽量避免人们在利益冲突中的竞争,应通过相互的社会交换获得双赢或多赢。它是美国当代社会理论的主要流派之
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趋于衰退。
16、社会资本 :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
17、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泛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例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氏族、家庭一类群体;以地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是邻里一类群体;以业缘关系结合起来的则是各种职业群体。
18、非正式群体 :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19、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和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个人媒体群等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20、变权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
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21、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2、社会流动: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
23、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4、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2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 题。
26、标签论:是由西方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来的,也是从相互作用论演化来的。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内在性质,而取决于社会对其采取的态度,取决于社会的结实和认定。
27、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由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性史》第一卷中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性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外界条件的观念,而是文化建构的结果,而这种建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改变而不同。
28、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29、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30、越轨: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31、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32、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33、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或“集群行为”,指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34、人群行为: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
35、大众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它一般具有3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的相互依赖
36、社会运动:是指被排除在社会权力结构之外的群体用非制度化的方式来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行动。
1.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它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
7.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七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23年谢尔顿在其《管理哲学》一书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来, 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解释。但究其内涵却基本一致, 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 (追求股东利益) 的同时, 也要对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它既包括法律上的责任, 也包括道德上的责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十分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则和标准, 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我国而言, 政府也十分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继修订了《公司法》、《破产法》、《环境保护法》、《所得税法》, 并新颁布了《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所有这些法律都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进入了一个制度建设与规范的新时期。
随着全国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企业理论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一研究领域中,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颇受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 是正相关、负相关还是不相关, 至今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 一方面难以从理论上说服企业责任思想的反对者,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实践上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 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解释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理论解释有不同的观点。Lee和Bannon (1997) 将这些不同的观点概括为5种不同的理论假说: (1) 社会影响假说, 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越高, 则企业的社会形象就越好, 其绩效也就越高; (2) 权衡假说, 认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企业只能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权衡, 如果履行社会责任, 就会影响股东的利益, 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3) 资金供给假说, 认为尽管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但由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所能够提供的资源, 因此企业绩效会影响公司企业责任, 而不是反过来; (4) 管理者机会主义假说, 认为按照委托代理理论, 当管理者的报酬与企业绩效相联系时, 管理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就会减少对企业深化责任的支出以增加现金流, 从而导致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5) 协同效应假说,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但这种相互关系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可见, 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并给予明确回答。
笔者认为, 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是一个很好的角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结合不仅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了微观基础, 而且也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有了理论基础。正如Wood和Jones (1995) 所说,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最为密切”的理论武器。而在此之前,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是“一种寻找证据的理论” (Ullman, 1985) 。毫无疑问,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 (Jensen和Meckling, 1976;Freeman和Evan, 1990) 。这就意味着企业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 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本 (资源) , 除了股东投入的股权资本之外, 还有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员工投入的人力资本、供应商和客户投入的市场资本、政府投入的公共环境资本 (如制定公共制度、提供信息指导和维护生态环境等) 以及社区提供的经营环境等。企业的所有权安排要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 而不是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地分配给股东。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合作, 而不仅仅是依赖于股东。这些与“股东至上”逻辑截然不同的观点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 (张兆国, 2009) 。由此可见, 利益相关者理论含有丰富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 无疑是我们科学研究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最为密切”的理论武器。
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双赢机制。
既然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 那么这组契约除了包括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契约外, 还包括企业与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这些契约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规定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企业要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 就必须对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维护他们的权益。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资源。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本身不是一种资源, 但它可以极大地提高交易的质量和效率 (Donaldson和Dunfee, 1999) , 是企业从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从而增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以转化为稳定增长的财务收益。
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
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现代企业中, 委托代理关系除了包括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外, 还包括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与经营者或控股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Hill和Jones, 1992) 。在信息不对称 (即作为代理人的公司很清楚自己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者的道德品质等信息, 而作为委托人的各利益相关者则知之甚少) 的情况下, 企业与益相关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动态博弈, 即一方面, 企业期望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 但另一方面, 各利益相关者却又不知道哪家公司值得信赖, 应该给予支持。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就必须向各利益相关者传递某种信号, 以作为自己区别其他企业的暗示, 表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当然, 各利益相关者也不会轻易地相信这种信息, 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发出的信号是付出了代价 (成本) 的, 以防止其他企业轻易地模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这种信号传递机制, 它有助于企业赢得各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 使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机制。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而且通过规避风险、减少浪费、改善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增强品牌美誉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降低融资成本等作用机制, 为企业创造新价值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2007) 。相反, 企业忽视社会责任不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 而且会给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的风险损失, 如声誉损失、法律制裁、交易费用增加、消费者抵制、人才流失、再融资困难以及经营停顿等 (Kytle, 2005;Goto, 2007)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以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企业所面临的这种社会责任风险会愈加突出。所以, 无论从企业还是从社会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都是一种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机制。
由上述分析可见,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价值, 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 也有必要指出, 我们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否定企业经济责任, 而是要求企业在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责任。如果企业过多地承担社会责任, 而不顾企业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那就是我国过去存在的“企业办社会”, 最终造成企业对这两种责任都无力承担。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经验证据
学术界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 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据Margolis和Walsh (2001) 的统计, 截至2001年,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论文共有122篇。Griffin和Mahon (1997) 通过对51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 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的论文33篇、负相关的论文20篇, 还有9篇论文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Roman等 (1999) 在Griffin和Mahon (1997) 的基础上, 通过对同样51篇论文和新增4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 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的论文33篇、负相关的论文5篇和不存在相关性的论文14篇。此后, Orlitzky等 (2003) 、Tsoutsoura (2004) 、Schnietz和Epstein (2005) 、Maron (2006) 、Wu (2006) 等实证研究发现,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但Gary和Kohers (2002) 、Seifert等 (2004) 、Brammer等 (2006) 实证研究却得出了负相关或不相关的结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 但十分活跃。宋献中和杨熠 (2008) 、张兆国等 (2009) 等实证研究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而且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而陈玉清 (2005) 、李正 (2006) 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与此相反或不相关的结论。
由上述文献可见, 时至今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十分复杂, 要受到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规模、成长性和产权性质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和制度环境等诸多控制变量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四、结束语
8.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篇八
关键词:双效出版;社会责任;出版改制;企业评价
一、“双效出版”的价值意义及现实语境表达困惑
“出版活动要两个效益兼顾,当经济效益与社效益产生矛盾时,社会效益优先。”——通称的“双效”出版——无疑是最理想的出版状态,对图书产品如此,对出版企业如此,对出版人亦是如此。从宏观上看,“双效”出版的纲领性指导在我国出版事业实践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也取得了辉煌的出版成就。从微观上看,
“双效”优劣评判也形成了固定模式的双效评估体系,但仍有无法克服的约束。
现行企业财务分析指标能轻易地解决及提供经济效益衡量指标,但社会效益指标评估即使在采用“德尔菲法”专家独立打分的情况下,也会显示出明显的专家个体差异,这个差异可以反映出图书社会效益的丰富性、多层面性和动态性。图书的很多正外部性不同程度地潜在于几乎所有图书产品当中,对于图书的社会效益,即使是圣人也无法一一陈述其价值的所有方面。中西方国家的政治力量均存在通过出版表达和维护自身政治诉求的主动出版行为。当言及某一国出版时,政党力量通过出版获得的“政治说服”效果及国民认同度、满意度提升往往就是该国语境下最高层次的社会效益。即使是这一层面,也是因时而变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要最大化自己的战略利益,就得让对方认同自己,接受自己,就要拼文化软实力。图书作为文化产品的形态之一,除可以获取国际贸易当中的经济利益之外,文化输出中的国家利益考量可以看作是21世纪图书“政治说服”社会效益和功能的国际延伸。
论述“双效”出版逻辑关系的文献在我国可谓浩如烟海,而“双效”出版讨论最乏味的地方恰恰是两个效益辩证关系的换汤不换药的种种描述。这些描述在出版企业走上市场的背景下,又极易陷入自设的语境逻辑陷阱。极端的例子是,当一家出版企业无法获得市场肯定、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时,企业是否可以用“社会效益优先”来挽回日益下滑的行情和股价?在笔者看来,“双效”考评对所有经营活动、对所有的产品与服务都具有经济上和道德上的普适性。从图书“双效”到企业经营“双效”的评价中,应该有一种更具说服力的理论满足出版单位分类改制及企业变迁的需要。在摆脱“双效”出版的语境束缚的同时,真切地反映现代出版企业经营目标的实质。
二、图书产品的天然属性,为“企业制造”提供了可能
公共经济学明确提示了社会产品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纯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及消费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才具有更高的效率。第二种类型私人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私人产品应让市场提供才具有更高的福利增进。第三类为准公共品,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主要体现在这类产品具有较大的外溢性,即具有正外部效应。图书产品就属于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因而实践中的图书产品提供天然具有“计划与市场”的双重特征。
图书内容属性表明,一方面,图书产品具有交由市场提供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我国当下将会因为众多图书生产主体改制为企业而具有更高效率;另一方面,图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又必须接受政府规制,由政府进行市场纠偏。对于社会效益图书,也即公共经济学下的“正外部效应”图书,政府要做的是引导消费者行为,让他们的购买既符合个人利益,又符合社会利益。实践中,一方面进行部分公共提供,另一方面也可以交由市场提供,由政府补贴并施以监管。
显然,社会效益优先的图书产品,尤其是承担“政治说服”功能的图书产品更多地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征,其最佳生产和提供方式有两种:一是由政府生产(公益性出版社);二是由企业生产(改制后的出版社)、政府补贴的形式达成。更多的具有一般意义的图书产品(私人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提供,即改制后的出版企业可以自行组织绝大多数图书产品的生产、销售。
图书提供的双主体特征,为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组建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改革的重要一步。除人民出版社等公益性出版社外,绝大部分出版社进行了体制转换,即由以前的事业单位改制为完全的企业化运作的任务已经完成。当前,一批资产状况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传媒出版企业正陆续登陆证券市场。可见,公益性出版社地位的确立,保证了公共品形态图书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效益考核理当成为其首要目标。对于众多改制的出版企业,企业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其经营目标。
三、一个自然的市场化过渡:从图书“双效”评价到企业整体绩效评价
《出版管理条例》将“出版活动”作为“社会效益”的前置主语,其他媒体表述中习惯将其指称为“图书产品”,而不是图书的生产主体——企业。衡量出版活动社会效益的标准最终只能落实到僵化的量化指标,即获奖图书的级别和数量,在业内几已形成惯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05年建立的图书出版社会效益评估制度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该评价体系中设有重点书、重印书、确保门类和五年规划四项指标,共设40分。出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装帧质量和编校质量三个方面,共设60分。图书获奖,反映了出版单位的重要社会贡献和出书水平,在评估体系中将以额外加分的形式体现。类似于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均可额外加分且分值最高。
当然,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2008年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企业的员工状况、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企业的版权输出等与作为社会效益体现的获奖图书一起,进入指标系列。评选出的第一批百佳出版社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这恰恰反映出,整体绩效评价更能反映出版企业经营能力和市场地位,单一图书产品社会效益评价可以包含在企业整体绩效评价当中。
笔者认为,对出版企业进行整体绩效评价,更充分地反映和尊重了各方的意愿和立场。部分出版企业改制上市后,公司经营及管理置于各利益关联方监督之下,企业的整体评价除了来自原有的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及各省市出版局等)、读者、作者、企业员工之外,还有大量中小投资者以及利益攸关方(比如债权人、战略投资者等),他们是传媒出版上市企业新型的评价主体。
nlc202309051321
各利益攸关方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出版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如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及较优厚的利润分配方案等,都构成公司成为优秀企业的市场标准;同时,来自出版上市公司的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的证券市场行为,诸如购并、重组、增发等,都构成公众对出版上市公司的正面评价;当然,他们也会关注企业形象。在利益攸关方那里,企业的经营实质是资产的经营,图书产品只是资产经营的一部分。在有效证券市场里,公司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公司的整体价值和未来绩效预期,而不单单是几件图书产品。
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双效出版”更精致的逻辑表达
人们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认识,或者说企业价值观经历了企业社会责任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变迁:“股东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追求企业利益价值最大化同时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内涵逐渐丰富、外延逐渐扩大的过程。尽管早在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Sheldon)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CSR)的概念,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引入中国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
虽然中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以下共同点:都肯定企业的利润追求,同时认为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不能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唯一的目的;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还应积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关注企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关注社会福利的增进等。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社会责任(CSR)理念。
出版单位成为企业或成为上市公司后,原则上生产者可以向市场提供一切具有潜在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则以付费的形式购买图书商品获取效用。然而,买书与读书的功利诉求各不相同。一个典型例子是,与图书社会效益相背的“庸俗、低俗图书”的市场需求甚至是无边界的。因吸食香烟而导致的肺癌比例提高,在医疗部门认定为事实的情况下,美国烟民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可以向烟草商索赔,但人们无法认定一个人的犯罪与某种庸俗出版物存在因果关系。当然书业仍现实存在一些公认的标准,作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底线,国家或行业协会仍然可以采用列举法,比如将色情暴力、违反道德伦理、反社会、宗教种族歧视图书等严格地排除在合法出版内容之外。
用社会责任来评价出版企业,就会发现,“对消费者、对社区的责任”依然是出版企业的应尽义务,它可以提供更具创意和解释力、更能满足“政治说服”功能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接受的先进文化产品;以及积极的、健康的、满足人们对知识渴求以及精神愉悦需求的产品。书报刊这类文化产品应该像家电企业生产的冰箱电视等一样,保证消费者安全(图书的正外部效应),无任何质量瑕疵(优良的编校印制质量)。同时,这类产品必须是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具有审美情趣的、环保的。比如,生产更适合少儿的阅读习惯的大字本、彩本和翻折立体书;所有阅读产品的开发均以环保设计为基础,比如再生纸的应用,数码产品对纸张的替代。凡此种种,尽可体现图书的社会效益。
当然我们还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目标还在多方面展示其要求出版企业超越生产“双效图书”职能的丰富责任内涵:良好的企业文化,对职工权益的尊重;平衡利益攸关方关系,大股东确保中小和社会公众股东利益;从事收购、兼并、重组业务时,对被收购方职工的妥善安置;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向贫困地区捐书、捐款,等等。在“企业理应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理论框架下,出版企业既不失一般企业特征,同时,因其提供图书产品兼具的价值外溢特性,可获得较一般企业(比如工业企业)更多的正面社会评价。
企业价值观发展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日臻成熟,而中国出版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还不到十年,进入国际市场更须时日。原本美好的“双效”评价体系有时却让人不自觉地陷入语境表述困境,这个困境并非来自“双效”图书本身的考量,而是无法动态融人企业的进化路线。在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下,图书产品不是出版活动社会影响的唯一呈现途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能够更精致地解释企业在组织社会生产的同时,其产品同样应符合“大众公共利益”,也就是应具有正的外部性。显然,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当一个出版企业在取得上佳的财务目标时,如果还获得了包括政府和民众在内普遍的社会尊重,则基本可以肯定这个企业很好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这个企业就是优秀出版企业。
(作者系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经管分社总编)
出史版话
平装书的发展——“企鹅”是怎样诞生的
20世纪初,源于书籍的版权开始扩展到电影、广播等一系列大众媒体,出版商们从新媒体那里看到大众受众(massaudience)的市场潜力,着手寻求吸引大众受众的手段。1955年,艾伦·莱恩(AlienLane)推出了具有创新和开拓意义的企鹅(Penguim)平装书品牌。受到流行于欧洲大陆的信天翁(Albayross)平装影印书的启发,加上他自己常苦于在列车上缺乏读物打发漫漫旅途,莱恩设计了企鹅丛书。尽管被人认为是“便宜而悦目的”,企鹅丛书还是以高水准的版面设计著称,封面上的原始价格仅为6便士。实际上,一些初版的企鹅丛书已经成为收藏家的珍爱之物,其精美的设计广受赞誉。业内专家对初版的推出抱怀疑态度。图书销售商们担心和精装书比起来利润减少,而莱恩却在消费者的口味上孤注一掷,初版印数巨大,以求尽量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和零售价格。结果,企鹅丛书体现了良好的“性价比”。莱恩赌赢了,“企鹅”几乎变成高质量平装书的代名词。企鹅公司代表了1950年代把书籍推向大众的冒险尝试,如今它已隶属于培生集团。
(摘编自[英]戴维·芬克尔斯坦、阿利斯泰尔·麦克利里著,何朝晖译:《书史导论》,商务印刷馆2012年版)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保障性住房指标解释09-19
社会保障税法10-30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07-26
精准扶贫社会保障07-26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09-21
社会保障卡问答09-21
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06-24
社会保障财政学07-09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试卷07-12
社会保障基本知识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