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权简历以及个人事迹

2024-06-28

刘义权简历以及个人事迹(精选3篇)

1.刘义权简历以及个人事迹 篇一

解放军的档案事业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起步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有的部队甚至没有留下档案。为了保存档案文件,不少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档案事业才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80年代初,我军还没有自己的档案馆,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档案资源体系,不少历史档案还成捆成堆地码放在洞库,连基本的整理和分类工作都没有进行。

刘义权从事档案工作的30多年,正是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时期。

30多年来,刘义权收集的各类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在军队档案系统中,大家公认刘义权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最长、收集整理的档案最多、做出的贡献最大。

一位同事感慨:“在民间收藏热情高涨的盛世,老刘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献,每张旧纸片都是红色收藏的经典,要论收藏价值,他完全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可老刘两手空空,他所想的只是为了竭尽全力丰富军队档案资源!”

征集工作是我党我军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战争原因,我军历史上许多重要阶段和重要方面的历史档案还存在空白,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性征集。刘义权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了重点征集,取得了大量珍贵史料。

一年,刘义权得知浙江、福建等地市县党史办有200余件珍贵的红十三军档案资料,非常兴奋。红十三军是1930年5月在浙南建立和开展对敌斗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支红军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两年多失败。这支红军部队的相关档案资料当时在解放军档案馆还是空白。

刘义权马上向馆领导汇报,急匆匆买了一张硬座票就挤上了赶往该地的列车。到达目的地后,他反复与当地文史部门交涉,在南方雨季里等了7天,最终在地方有关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征集任务。这批珍贵档案,不仅对系统研究红军历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以后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档案史料展览上,成为一个夺目的亮点,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

我军高级将领档案是军队档案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刘义权在征集中想方设法挖线索、找档案、争资源,对形成完整的高级将领档案做出了重要贡献。

90年代初,刘义权了解到聂荣臻元帅原工作人员处存有2800多张照片和档案资料,多次诚恳与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达成了进馆保管的共识。后来,某纪念馆想抢先收集这批宝贵档案,刘义权赶到现场和对方交涉,反复强调聂帅是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按照档案归属有关规定,档案应由解放军档案馆来保管,我们可为纪念馆提供一套复制件,保证了档案顺利进馆,为建立聂荣臻元帅人物全宗档案奠定了重要基础。

2.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二

解放军档案馆李凤明在回忆与刘义权一起外出征集档案的那些日子时说:“1986年到1995年,老刘参加征集工作,一年平均下来,可能有大半年都在外面。有时候出差一次,可能连续四五十天。”也正因为此,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老刘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包括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重点征集,共征集和接收了83万多份军事档案,被称为‘军档收集第一人’”。刘义权和同事们历经千辛万苦征集的党和军队的历史档案,成为党和军队的宝贵战略资源。当前,全国档案系统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尤其要注重学习刘义权同志在档案收集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舍我其谁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将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材料征集进馆,为丰富馆藏资源尽心尽力。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学习刘义权不仅要学习他那种恨不得把宝贝都划拉到档案馆的劲头,更要像他那样无怨无悔地奔波在路上。如果不是他一次次出动请缨,不辞辛劳地奔赴外地,也不可能征集回那么多填补解放军档案馆空白的档案资料!民间是档案资源的蓄水池,民间档案很多,一些在官方文件中找不到的,在民间反而能找到。一如刘义权的感叹:还有多少珍贵的历史档案散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集、抢救档案的责任很重、时间紧迫啊!

作为档案征集人员,我们反观自身,是不是还在坐等上门?是不是还扑不下身子?是不是在得到了一些征集线索的情况下,还游移不定、瞻前顾后,以至最终错失了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刘义权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那些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珍贵档案资料绝不会自动地跑到档案馆来,它需要我们档案征集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套用一句常用的话:“我不是在征集,就是走在征集的路上。”因此,“总在路上”应当成为我们档案征集人员旗帜鲜明的一个座右铭。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院:

班机:

姓名:

日期 :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刘义权同志38年来如一日,从海滨到边陲,从北国到南疆,他的足迹遍布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他查访的老将军、老红军、老战士和普通群众数以万计。就这样,83万多件珍贵历史档案,被刘义权源源不断地收集到解放军档案馆。这些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依托这些档案,我军档案资源体系逐步建立、丰富和完善。被誉为“军档收集 统学习的楷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把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情操融入到档案工作中。

档案工作无职无权更无钱,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这里实在是冷线和弱势,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它。象刘义权一样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把在档案工作这个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作为人生的志向,而且不论时间如何变换,环境如何改变,从不动摇。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只有热爱这个岗位,才能不遗余力去奉献。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是档案人爱岗敬业、奉献自我的生动体现。

二、学习刘义权,立足本职讲贡献

其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反观自身,是不是还在坐等上门?是不是还扑不下身子?是不是在得到了一些征集线索的情况下,还游移不定、瞻前顾后,以至最终错失了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刘义权无疑是我们的榜样,那些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珍贵档案资料绝不会自动地跑到档案馆来,它需要我们档案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刘义权忠于职守,把一腔热忱、报国之志转化为军队档案资源建设的自觉行动。我们工作在档案战线上的每个人都应该以刘义权为榜样,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工作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高低。不同的工作氛围,不同的工作性质只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不同罢了。让历史的真迹代代相传,足以说明我们工作的神圣与厚重。把历史珍藏,让真情转载,让岁月作证,让梦想精彩,档案人的故事总是与天地同在。立足本职,贡献自己的青春,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寂寞为伴,与清贫同行,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三、学习刘义权,执着事业讲忠诚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要认真学习刘义权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敬业精神,咬定档案保管这座大山不放松,为党和人民保管好这些珍贵财富,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认真学习刘义权坚毅顽强、乐观向上、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牢牢把握档案管理这个关键环节,确保档案管理科学有序。认真学习刘义权诚实守信、诚恳敬业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紧紧围绕档案利用这个中心,实现档案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服务于中心工作、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工作目标,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要像他那样用平凡的人生,照亮漫漫航程;用辛勤的工作,绽放光芒彩霞;用高尚的[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2篇)]品德,沁润他人肺腑;用坚强的意志,谱写时代新篇。

刘义权执着事业,魂系档案,在病重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作为“军档收集

名利,从不向组织提额外要求,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敬佩的五体投地。对于那些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他整天在抢;对涉及个人利益,哪怕是一丁点的好处,他总是在让。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才能坦荡,才能从容淡定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以至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一个心理只想着自己,总想着自己得好处的人是不可能真心诚意地、全心全意地去为人民服务的,也不可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只有摒弃私心,才能心胸坦荡;只有抛开杂念,才能襟怀坦白。一辈子都在热心帮助别人,却从来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永远觉得自己亏欠别人,长存感恩之心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牢牢把握这三点心得体会,见贤思齐,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以提升素质为动力;突破创新,提升工作业绩。注重提升个人责任感、培养良好修养,保持优良状态,发挥优点克服缺点,自觉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争创一流业绩,承载昨天的厚重,开拓明天的精彩。让我们以刘义权为榜样,珍视这份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昭示未来的工作,从我做起,立足本职,默默奉献,共同写就档案事业新诗篇。

汇报人:袁熙瑞

日期:2010年12月20日

篇二: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心得

大通民中 李慧业

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牢记党的宗旨,胸怀满腔热情,凭着忠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一副矫健有力的脚板,20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20年,七千多个日子,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疾病缠身,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都准时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大山深谷里的村村寨寨。他就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他就是千万共产党员中的优秀代表——王顺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乐观向上。20年来,王顺友同志热爱自己的工作,在乡邮递员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他在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群众。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雷锋”,但他却说:“我不是雷锋,但我要学习雷锋”。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王顺友表现出了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了强烈的敬业精神。20年来,王顺友重复着单一枯燥的邮递工作,面对寂寞,面对孤独,面对危险,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乐观的积极心态。孤独时他只能与马交谈;寂寞时他自编山歌,自我欣赏,这种以苦为乐、苦中求乐、笑对困难、笑面人生的人生态度,使他从容地战胜了各种困难。王顺友是优秀的,他的优秀,就在于他的朴素和坚持,在于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证明着一个古老的美德:胸怀苍生,助人为乐,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真诚、宽容、节俭、执着。在他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坚守什么岗位,只有爱岗,才会敬业、乐业和兴业。只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任何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王顺友是我工作中的标杆,是我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面对人少任务重、工作单一枯燥、工作时间长等实际困难,我要以王顺友同志为榜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与王顺友的工作环境相比,我们还有什么怨言不能消除,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本职工作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平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保持先进性的体现。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发扬“甘当一颗螺丝钉”的精神,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牢扎根于本职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也会取得不凡的业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上级赋于的各项任务,争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党员。

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心得

老虎沟小学 田成泊

[学习刘义权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2篇)] 学校党委组织我们学习了三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刘义权同志38年来如一日,从海滨到边陲,从北国到南疆,他的足迹遍布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他查访的老将军、老红军、老战士和普通群众数以万计。就这样,83万多件珍贵历史档案,被刘义权源源不断地收集到解放军档案馆。这些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依托这些档案,我军档案资源体系逐步建立、丰富和完善。被誉为“军档收集

血。

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新的理解。“当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贪图享乐。共产党员的光荣是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清醒的认识到,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和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以后工作上的行动指南,贯穿我的一生。我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

今后,我要以三位同志榜样,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共产党员”四个字的神圣和责任,我要像他们那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我将从自身思想深处入手,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把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是否有利于教学,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上。认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做一名好党员,好教师。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刘义权简历以及个人事迹 篇三

2009年08月18日

刘义权同志,男,四川德阳人,1950年7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70年7月入党,原为解放军档案馆馆员。2006年4月退休后返聘,从事志愿军档

案鉴定工作,2008年7月担任该馆中美军事档案合室办公室专家成员。30多年来,刘义权始终把忠诚于党与忠于职守统一起来,把理想信念体现在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在默默无闻的军事档案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他呕心沥血,足迹遍布全国,亲手征集和接收军事档案83万多件,为建设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深入研究探索档案工作特点规律,在形成军队档案收集工作制度规范上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被誉为“军档收集第一人”;他身患绝症仍牢记使命、心系大局、工作不止,顽强拼搏在中美军事档案合作一线,为国家和军事外交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用生命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

一、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把献身档案事业作为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刘义权出生在四川农村一个贫苦家庭,参军入伍后,在党组织培养教育下,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党和军队档案战线上的杰出人才。

1971年,刘义权从地处大山深处的某导弹基地调到二炮司令部机关,开始接触档案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军队工作正处在拨乱反正的重要阶段,总部确定从全军借调一批政治强、保密好的机关干部到豫西山区我军后方档案库,整理1927年至1949年期间我军革命历史档案。刘义权接到任务,立即从北京赶赴千里之外的偏远县城。这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档案整理全部在简易库房里进行。当时,从全军接收的100多万份历史档案成捆地堆放在简易库房里,整理任务十分艰巨,每天工作都长达十几个小时。刘义权边整理档案,边学习研究。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接触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珍贵史料原件,内心非常激动和自豪,深刻感受到档案作为我党我军宝贵财富的份量和价值。整理工作持续了15个月,刘义权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激情。他感到,整天和革命历史档案在一起,就好像直接聆听领袖的教诲,感到自己的心和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紧贴在一起。刘义权他们亲手整理的这批重要档案,成为解放军档案馆建馆的重要“基石”,其中有许多珍贵档案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直接提供了重要史料印证。1981年5月,党中央讨论《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时,与会的一些老同志对“草案”中红军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2.5万人的提法提出数字偏低的质疑。解放军档案馆从这批档案中查证汇总出红军陕北会师时总人数为3.3万余人。参照

这个数据,党中央正式通过的《决议》,表述陕北会师红军总数为“3万人左右”。

基于对档案工作重要作用的亲身感受和炽热之爱,刘义权做出了人生重大决定:离开大都市的高级机关,调到艰苦的后方档案库长期干档案。和他一同借调来的同志听说后很吃惊,说:“你是从山沟调到北京的,活干完了,回北京多好,真要在这山沟干一辈子档案,值得吗?”组织上考虑到刘义权家庭的实际困难,反复劝说他慎重考虑。刘义权态度十分坚决,他动情地说:“现在社会上说起军人勇于牺牲、爱国奉献总觉得轻飘飘的,而看到革命历史档案的真实记录和史料印证,我心里是沉甸甸的,没有办法不为我们的党和军队骄傲,为自己是一名革命军人自豪。我要一辈子爱档案、干档案。”他再次郑重向组织请求重返后方档案库工作。1981年10月,刘义权终于如愿正式调入解放军档案馆,被分配到第

一档案库工作。

刘义权到新岗位后,负责清理档案库遗留的十几万件待销毁档案材料。刘义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其中有价值的全都精心挑选出来。馆领导由此感到,刘义权不光思想好,而且具有甄别、鉴定档案价值的灵敏嗅觉,是一个干档案的“好苗子”。1983年,刘义权被选送到军事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了档案学管理理论、中共党史、我军战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档案史和世界档案史等专业知识。这次学习,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使得他从当初对革命历史档案的朴素感情,升华为对档案事业的价值认同。他认识到,档案工作虽然平淡无奇,但档案事业却是一项守望历史、传承文明的千秋功业,这项工作是党和军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项工作做好了,也能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他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干好档案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次,他去陕北一个偏远小城征集档案,当地的档案馆设在一间破旧窑洞里。在这里,存放了一些红军时期的珍贵档案原件。刘义权找人联系,只见窑洞口蹲着一个抽烟袋的陕北老汉,便向他询问馆长在哪里。老汉说:“我就是。”刘义权非常震惊:没想到如此珍贵的历史档案,竟然存放在这样破旧的窑洞里;没想到条件那么艰苦,还是有人在默默地守护档案。他

由此想到,还有多少珍贵的历史档案散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集、抢救档案的责任很重、时间紧迫啊!

就这样,刘义权满怀对党和军队档案事业的赤诚,像铆钉一样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档案工作中,一干就是30多年。

二、献身使命、忠于职守,在平凡工作中为档案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从1986年开始,刘义权一直从事军队档案收集工作。当时,整个档案系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还在起步阶段,思想认识不够统一,法规制度不够完善,接收渠道不够顺畅,军事档案收集工作困难重重。刘义权和同事们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边提高,破解了一道道难题,克服了一个个障碍,为解放军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多年来,刘义权收集的各类档案,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在军队档案系统中,大家公认刘义权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最长、收集整理的档案最多、做出的贡献最大。

征集工作是我党我军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战争原因,我军历史上许多重要阶段和重要方面的历史档案还存在空白,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性征集。刘义权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心血,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了重点征集,取得了大量珍贵史料。一年,刘义权得知浙江、福建等地市县党史办有200余件珍贵的红十三军档案资料,非常兴奋。红十三军是1930年5月在浙南建立和开展对敌斗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支红军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两年多失败。这支红军部队的相关档案资料当时在解放军档案馆还是空白。刘义权马上向馆领导汇报,急匆匆买了一张硬座票就挤上了赶往该地的列车。到达目的地后,他反复与当地文史部门交涉,在南方雨季里等了7天,最终在地方有关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征集任务。这批珍贵档案,不仅对系统研究红军历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以后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档案史料展览上,成为一个夺目的亮点,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我军高级将领档案是军队档案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刘义权在征集中想方设法挖线索、找档案、争资源,对形成完整的高级将领档案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初,刘义权了解到聂荣臻元帅原工作人员处存有2800多张照片和档案资料,多次诚恳与工作人员沟通协调,达成了进馆保管的共识。后来,某纪念馆想抢先收集这批宝贵档案,刘义权赶到现场和对方交涉,反复强调聂帅是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按照档案归属有关规定,档案应由解放军档案馆来保管,我们可为纪念馆提供一套复制件,保证了档案顺利进馆,为建立聂荣臻元帅人物全宗档案奠定了重要基础。1991年7月,刘义权听说粟裕同志秘书处存有重要档案资料,就登门拜访,向他介绍解放军档案馆的保管条件,诚恳地说:“放心交给我们吧,今后要用档案,随用随调。”秘书被刘义权的执着精神深深打动,把粟裕大将的2100多份文件资料、录音磁带、珍贵历史照片等档案史料交给解放军档案馆,使得粟裕大将个人全宗成为馆藏最为完整的高级将领个人档案之一。当国家重点图书《红军将帅手迹选》编辑人员调阅、甄别、筛选粟裕大将档案资料时,看到如此珍稀完整的档案卷宗,深为解放军档案馆的丰富收藏所折服。《红军将帅手

迹选》最后收录有红军经历的78位将帅珍贵手迹380余幅,选用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200余件,其中有50余件是刘义权直接征集进馆的。

刘义权对革命先烈无限敬仰,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收集、保护各地革命烈士的档案资料,以此作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重要方式。现在,解放军档案馆保管的大量革命烈士档案,许多是经刘义权之手收集的,这些档案查证了数万名革命烈士和失踪人员的下落,并在有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山铺战役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一次著名战役,取得了重要战果,战斗中我军也牺牲了数百人。1989年,有关地方政府筹建该战役烈士陵园,急需革命烈士的档案资料,派专人到解放军档案馆求助。刘义权从当年在安徽、河南等地征集的档案中找出20多份重要资料,包括高山铺战斗详报、烈士名册等。这些档案详细记载了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职务,以及牺牲的时间和地点,在烈士陵园陈列布展、树立烈士墓碑等方面,都成了基本依据。1996年,为纪念竹园铺战斗胜利50周年,四川某地政府准备修建战斗胜利纪念碑、纪念馆,刘义权和同事们从四川等地征集40多件档案,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念碑建成后,时任军委副主席 的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了“成都战役28师竹园铺战斗胜利纪念碑”碑名。

研究我军发展壮大的革命历史不仅需要我军丰富的档案史料,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因此,刘义权对有关国共合作、国民党起义将领等相关档案也很重视。1999年,刘义权经多方查证得知四川某单位存有国民党起义将领的重要档案,这部分档案在解放军档案馆馆藏中存量较少。为将这些珍贵档案征集进馆,填补空白,刘义权绞尽脑汁想办法,找到曾任总政群工部部长的邓先群同志,恳请帮助。邓先群同志看他对工作这样执着热心,随即写了一封信,让刘义权带上到四川省找该单位领导,商议征集事宜。1990年8月,刘义权经多方调查了解,得知陕西秦岭山区藏有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方面的珍贵档案。当时,他患严重的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发作,到医院检查没等检查结果出来就出发了。当地交通不便,不通汽车,刘义权和同事冒雨徒步走了10多公里,趟过齐腰深的嘉陵江支流,才到达征集地。经过反复做工作,对方答应移交800多件原件,同时提供3000多件复印件。由于复印设备落后,原定计划一个月的工作量,干了两个多月,最终满载而归。熟悉刘义权的同事都说:“老刘见到革命历史档案就

像见到稀世珍宝,恨不得全部划拉到档案馆来,那种工作劲头让人不能不敬佩、不感动!” 刘义权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必须从制度上探索加强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有效办法。针对军队档案系统移交、接收档案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问题,刘义权刻苦钻研档案理论和法规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主笔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接收文书档案细则》,内容涵盖档案接收工作各个方面,共有15个方面的标准和7个附件、13个附表,于1994年以总参办公厅名义下发。这是

我军系统规范军队文书档案移交、接收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之一,对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义权和同事们历经千辛万苦征集的党和军队的历史档案,成为党和军队的宝贵战略资源。刘义权对自己亲手征集的档案如数家珍,使它们在党和军队建设中发挥了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2003年,上级决定在新落成的解放军档案馆举办反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军事实践活动历史档案珍品陈列展。刘义权担任档案珍品的遴选工作。他凭着对馆藏档案的熟悉,在展览总体构思、内容分布、档案遴选、版面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重要意见。这个展览共展出1600多件重要文献和百余件实物档案,其中,刘义权亲手收集的占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已接待军委、总部首长和部队300多位将军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2万多名部队官兵和地方人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6年7月,军委领导访美,赠予美方两份二战美军飞行员科尔被中国军民救助的档案资料,以及美国飞行员迪恩下落的有关档案的仿真复制件。此事在美国国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展示了我军人道主义的真诚态度,中美军事档案合作由此揭开序幕。这几份档案,都是刘义权和同事们在1986 年征集到的有关东江纵队档案中发现的。

刘义权把自己的贡献全部融入革命历史档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据不完全统计,在党和军队重要领导人军事文选等著作的编纂、党史军史战史研究、军队院校《战略想定库》的编写、《大决战》影片的拍摄,以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护、我军恢复军衔制、国庆大阅兵准备、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重大演习筹划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论证中,都运用了刘义权亲手征集和查找出来的大量档案资料。2007年7月,解放军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主办的《光荣历史的见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档案实物展》在上海外滩当年外国租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旧址附近开展,展出了700多份珍贵历史档案,参观人数达56000人次。上海市及华东地区反响强烈,不少远在江浙的群众也闻讯赶来,原定三个月的展期一再延期。这些档案珍品大部分是刘义权经手或参与收集的,但他从没有就此谈过任何个人成绩和贡献。为庆祝建国60周年,解放军档案馆与中央档案馆共同组织《城市解放》(中央卷)编辑出版工作。该书被新闻出版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需要从数万件档案中筛选出与城市解放相关的内容,参编人员非常着急,向正在医院接受化疗的刘义权请教。刘义权主动向编辑人员介绍馆藏档案线索,和大家一起研究确定了符合编辑要求的档案材料和图片,其中收录了他从各地征集的多件珍贵档案和史料照片,做了这么多贡献,但他坚持不让在书上署名。大家对此非常感慨,都说刘义权是我军档案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本质的人格化代表。组织上对刘义权的工作成绩也给予充分肯定,刘义权先后9次受到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解放军档案馆专业最高奖“兰台奖”特等奖。

三、高度负责、满腔热忱,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融入工作实践的全过程

刘义权作为专业档案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对革命历史档案和档案

工作的深厚情结,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道德精神和素养。档案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刘义权眼里,档案的安全重于一切甚至重于生命。1990年,刘义权到闽北山区征集档案,在搭乘顺路车返回县城的途中,由于雨天路滑,所乘车辆与一辆运输车发生追尾事故,车的前半部钻进了运输车的底部。当时,现场的人乱成一团,刘义权却紧紧抱着装有档案资料的皮包不撒手,保证了档案安全。这样惊险的一幕,刘义权还不止一次遇到。同事们都说:“这些珍贵档案是老刘拿命换来的啊!”2003年,刘义权到西北某地征集档案,由于条件有限,只能乘坐火车硬座返回。为保证档案的安全,一路上,他一直抱着装有档案的密码箱。其他同志想替他抱,他说:“你们年轻觉多,我年纪大瞌睡少,还有就是我一拿到档案就兴奋,就睡不着觉,你们休息吧。”就这样一直抱到终点站。在工作实践中,刘义权处处把确保档案安全作为第一标准。1986年,原存后方档案库的大批档案调运北京。承办这件工作的领导和同事出于卫生和美观的考虑,用地毯将档案库和办公区装饰一新,大家看了都很高兴。刘义权却十分着急,坚决反对,一连几天找领导提意见,说:“档案库放地毯不仅容易吸湿受潮,还会滋生有害微生物和小虫子,对档案保管不利。”馆里为此专门召

开办公会研究,认为他的意见合理,把地毯撤掉了,排除了档案安全隐患。

档案整理和接收是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刘义权作为一个“老档案”,在这些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较真,铁面无私,不留情面,在军队档案系统中是出了名的“死心眼”。一年,全军组织档案达标验收,刘义权和考核组的同志到总部有关部门抓的一个档案工作达标试点单位检查验收。检查组的同事看到这个单位档案柜很豪华,分类标识很精致,卷盒排列整齐划一,准备在验收单上签字。刘义权却对照考核标准,打开卷宗一卷卷认真检查,发现档案整理、分类编目不符合规范要求。他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这是在做表面文章,外面光里面糠,不符合达标要求。”同事劝他说:“这是总部抓的试点,工作亮点很多,能过就过吧,别较真了”。但刘义权坚决不同意签字。他的“较真”对该单位触动很大,用了三个月时间进行专项整改,真正达到了验收标准,成为全军档案达标先进单位。事后,这个单位的领导不仅没有因此怨恨刘义权,还特意聘请他担任“义务监督员”,赋予他“一票否决”的权利。一年,解放军档案馆接收一大批立档单位的移交档案,刘义权带领接收小组负责档案的检查验收。由于数量多、任务重、时间紧,一些单位希望刘义权“高抬贵手”。刘义权认为,如果档案不规范,项目著录不全,接收进馆后就有可能成为死档案,因此坚决不能降低标准。他一方面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具体指导这些单位按规定进行整理和编目。有一个单位差距比较大,刘义权连续十几天用业余时间帮助他们修改完成了3个年度数千条档案目录,为他们立起了“活样板”。之后,该单位一直沿用刘义权的编目方法整理档案,成为档案

工作先进单位。刘义权以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军队档案系统同事们的尊重。

档案工作专业性很强,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刘义权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精益求精,高标准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多年来,他所经办的档案从没出现差错,他填写《档案接收登记本》,把档案接收的时间、档案内容、档案数量、载体类型等情况登记得准确、详细、清楚、工整,成为新同志的范本。刘义权对馆藏档案内容十分熟悉,在解决查找档案遇到的“疑难杂症”时,发挥了独到作用。1983年,毛主席纪念堂陈列筹备小组准备在纪念堂陈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手迹,其中一份周恩来关于动员学生、青年参加军事干校计划和分配问题给毛泽东、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的信,由于是复制件,没有署明年代,要求解放军档案馆予以准确核对。正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刘义权,因为熟悉馆藏,承担了这项任务,他和同事一连几天扎在档案堆里,查阅了数千件档案,最后找到了《中央关于动

员近十二万青年学生、工人报考军事干校的通知》,其内容与总理的信一致,时间为1950年,从而认定了该信的准确时间。

档案工作是服务性工作,特别需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刘义权就是一个这样的“热心肠”。2008年6月,湖北一位90岁高龄的李庆仁老人,来信请求解放军档案馆帮他查找失散亲人下落。他哥哥李庆雍1930年参加红军后,就与家人失去联系。由于老人提供的线索有限,又时隔70多年,连老人的子女都不抱希望。刘义权听说后,怀着对老红军的深厚感情,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像查找自己亲人一样,仔细研究分析,全力查找线索,终于从红四

方面军战史资料、人物志及牺牲名册等档案中查证了老人哥哥牺牲的事实,了结了老人的最后心愿。像这样的事,刘义权还做了很多。

四、心系大局、顽强拼搏,把岗位作为服务国家军事外交大局的重要平台

2006年4月,刘义权接到退休命令,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岗位。这一年,由军委领导直接推动的中美军事档案合作揭开序幕,解放军档案馆急需档案专家

整理、鉴定馆藏志愿军档案,希望返聘刘义权担负这项工作任务。刘义权立即重返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2008年2月,中美两国国防部就查找朝鲜战争前后美军失踪人员下落开展军事档案合作签署相关备忘录,双方军事档案合作正式启动。同年7月,刘义权作

为专家成员,被编入该馆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办公室,分工负责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档案中查寻相关线索。

刘义权深知这项工作关系到中美军事外交大局,任务十分光荣,责任十分重大。一方面,他为有幸参与这项工作倍感骄傲和自豪。另一方面,他也深切体会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因为这种压力,该馆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的几位档案专家都婉言谢绝了。刘义权是个要强的人,从受领任务那天起,他就把压力变成动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决心用工作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档案馆馆藏有关志愿军档案达十几万件之多,因当时物质条件所限,纸质五花八门,有手抄件、油印件、打印件,字迹很小,常常浸染成团无法辨认。有的档案一件就有200多页,加上行政区划、部队移防整编等变化,一些地名、番号与现在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档案目录不能全面反映档案内容,必须一份份、一页页、一行行辨认、查找、分析、整理。刘义权每天都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全神贯注地逐件档案查找朝鲜战争前后有关美军失踪人员线索,一翻就是几个小时,一坐就是半天,有时一天还看不完一件档案。天天面对枯燥的档案,看不了几分钟,眼睛就酸胀不已,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片刻。高强度、超负荷的伏案工作,让刘义权积劳成疾,大

便常常带血,疼痛难忍,实在受不了,就围着办公桌转几圈,又坐下来继续工作。

由于工作劳累和紧张,刘义权忽视了身体发出的癌变信号,一再延误去医院诊疗。去年9月,刘义权拗不过领导和同事的劝告,只好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医生非常惋惜,告诉他直肠癌如果发现及时,一个小手术就能切除病灶。一旦发展到晚期,什么情况很难预料了,必须尽快手术。刘义权十分震惊,他怕家人担忧,也担心手头的工作半途而废,就强迫自己镇定,揣着检查结果直接去办公室把病情告诉了处领导,要求替他保密。他诚恳地说:“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我手头的档案关系到中美军事交流大局,分配我的任务没完成,我不甘心啊!”处长深受感动,眼含泪花答应了。一周后,刘义权被送进医院,手术前,他显得心事重重。老伴长期从事档案工作,很理解他的心情,宽慰他说:“有病也干不好工作,还是先把病治好再说。”手术后,医生发现癌细胞已经向淋巴转移,叮嘱他老伴不要告诉他真实病情,务必注意休息,及时安排治疗。但化疗的效果不够明显,刘义权在医院里实在待不住了,一直向老伴念叨着工作的事。刘义权惦记手头的工作,化疗未满一个疗程就要去上班。老伴担心他的身体,坚决

不同意。刘义权急了,冲老伴嚷嚷:“如果你不希望我倒下,就让我上班,不要让我离开档案!”

老伴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刘义权当天就去找馆领导,馆领导很感动,劝他继续在家休息治病,病好了再说。刘义权说:“岗位就是战位。只要我没倒下,就

要坚持工作,就是累死在岗位上也情愿。再说这批档案关系着大局呢,让我把任务完成吧。”

靠着这种信念的支撑,刘义权拖着被癌细胞吞噬着的病体,又返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像往常一样抓紧点滴时间查阅档案。为了不让同事看出他的病容,以往不太讲究的他,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很整洁,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他一天工作长达7个小时。2009年3月,刘义权病情发展,癌细胞向右髋臼骨转移,需要接受放疗,刘义权坚持工作,每天直到下午5点才去医院接受放疗。为了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同事每天从库房调档案时故意少一点、慢一点。刘义权

知道这是在关心自己,就不停地催促,央求给他再调点档案。否则,他就站在办公室不走。

刘义权的工作记录中有这样一组催人泪下的数字:由刘义权同志负责其中3956卷6万多件志愿军档案的查阅工作,至今已查完3770卷5.6万多件。其中癌症确诊前鉴定3408卷5.1万多件,确诊后8个月来,他强忍病痛折磨,在不断放疗、化疗中坚持完成了362卷5000多件的查阅工作。目前只剩不到9000 件没有鉴定完。这未竟的工作,至今依然是他时时的牵挂、未了的心愿。

在刘义权和同事们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现已查找出有重要价值的涉美档案信息。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为中美军事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透过军事档案合作这个窗口,直接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对人权的理解尊重,对人道主义关怀的真诚态度,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仁义之师的良好

形象。

2009年4月9日,美国国防部档案代表团参观访问解放军档案馆。在参观过程中,代表团成员了解到刘义权身患绝症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查找美军失踪人员线索而工作,深受震撼。当刘义权从放满档案的桌边起身,并精神抖擞地向远方客人微笑致意时,现场所有人都感动了。代表团成员绝没想到面前是一个身患绝症的老军人,不由肃然起敬,集体用真诚的掌声向刘义权表达敬佩和感激之情。美国国防部负责战俘与失踪人员搜寻工作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查尔斯•雷把一枚写有“保守承诺,你没有被遗忘”字样的纪念章放在他的手心,动情地说:“合影之前,我要送个纪念品给这位亲爱的中国兄弟,欢迎您加入我们这个家庭,您坚定的意志和力量一定能克服病魔。您就是体现美中军事合作和两国军人友谊的最好见证人。谢谢您!”代表团成员美军太平洋总部联合查找战俘与失踪人员司令部司令多娜•克里斯普海军少将也深受感动。她缓缓走近刘义权,托起他的双手,将一枚写有“等待你们回家”的纪念章放进他的掌心,眼含热泪说:“我代表失踪人员的亲属感谢您,对所有美国人民来说,您是一位英雄,您用最珍贵的时间来

为我们进行查找工作,再一次感谢您,我们将一直为您祈祷,祈求上帝照顾您、帮助您。”

五、忘我无私、乐于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刘义权不论在职还是退休,都是竭尽所能为组织分忧,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把军人荣誉看得重如山,把个人利益看得淡如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了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刘义权常说:“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子,自私自利就不配当党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年档案馆安排一名团职干部转业,这名同志希望组织能按标准给其解决一套住房。档案馆房源十分紧张,领导非常为难。最后协商一名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后,把他的师职房调整给刘义权,转业干部住刘义权的团职房。刘义权在退休干部师职房没有腾出的情况下,二话没说就把三室一厅的房子让给了转业干部,自己一家搬到了一间半的小房子。刘义权的儿子不理解,和他吵了好几次。刘义权说:“我是组织上的人,就理应为组织分忧。”儿子一气之下到外面租房子住。就这样,刘义权在30多平米的小房一住就是两年多。

刘义权在档案收集利用方面享有声誉,退休后,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找上门来,给出了诱人的聘用条件。时隔不久,解放军档案馆受领了从志愿军档案中查找美军失踪人员下落线索的任务,考虑到刘义权熟悉档案业务,又忠诚可靠,想返聘他负责此项工作。由于经费紧张,只能给刘义权有限的返聘费。领导觉得过意不去,刘义权说:“我在馆里干了半辈子了,馆里就是我的家,给家里

干活还谈钱吗?就是一分钱不给,我也愿意干。啥也不用说了,我明天就来上班。”

刘义权淡泊名利,不图虚荣。他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但没有人能想到他并没有高级职称。他参加过军事学院培训,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先后给全军许多单位和院校授课辅导。但由于常年外出征集,工作任务繁重,他多次把晋升高职的机会让给年轻同志。每次职称评审时,领导和同事都督促他写申请参评,他都婉言谢绝,说:“文凭、职称不重要,只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好,我就心安理得了。”

刘义权不仅自己坚守革命气节,保持军人本色,对儿子的教育也十分严格,有时近乎苛刻。他常年出差在外,顾不上儿子的学习,儿子只是考上了职高。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儿子提出与朋友合伙开酒吧。刘义权特意到酒吧周边了解了情况,回来就把儿子叫到跟前,很严肃地说:“开酒吧可以,我支持你干事业,但是有一点,绝不能搞那些污七八糟的事,要挣干净钱,别给军人家庭丢脸。”由于经营不善,酒吧没有办下去,刘义权又鼓励儿子说:“做人比赚钱更重要,赔了钱不要紧,只要你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你将来一定能干成事。”父亲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时时激励儿子不断进取,现在他的儿子搞形象设计,在圈里小有名气。刘义权的新居经他设计布置后,虽然简朴但显得很有艺

术气息,让同事们赞不绝口,这让刘义权倍感欣慰。

刘义权返聘后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上班时埋头苦干,下班后谈笑风生。直到去年9月手术,许多同志才得知他的病情。6月12日,刘义权病情发展,必须入院治疗。这一天,他强忍病痛早早来到办公室,看着熟悉的工作平台和难以割舍的档案,这个坚强的四川汉子眼里噙满泪水。他清楚这一次离开岗位,很可能就是抱憾永别。尽管桌面非常整洁,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擦拭、整理,神情专注得就像和一生的挚友话别。同事非常感动,劝他回家休息,刘义权

一个劲儿叹息:“还有9000件没查完呢!” 在场的同志感慨地说:“老刘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工作还是那样认真负责,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使命,什么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小班英语My Face教案下一篇:教学章节:实验24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