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2024-12-29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精选13篇)

1.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篇一

读《傅雷家书》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傅雷家书》刊录的是父亲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间的书信,这本书不仅让我看到了父亲对在外孩子的无尽思念,而且更让我看到了两位艺术家之间的心灵对话。

书中的父子,就像两个朋友一样,通过书信的方式互相切磋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

我对书中的一段话,感触很深:人生的苦难,theme 不过是这几个,其余variations 而已 。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知非福。你比一般的青年人经历人事早,所以成熟得也早。这一会痛苦经历,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一步。我祝贺你又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在沟渠,只要爬得起来,定会逐渐攀上高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就像一首变奏曲。,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困难才会超脱自我、不断蜕变、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呢?同时也看出了傅雷对儿子的爱,循循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与爸爸妈妈变成朋友;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真诚、正直的父亲,和对儿子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完这本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以后,说心里话,觉得,真的是蛮有感触的。 并不是想去指责我们的父母,只是觉得,真的,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真的很棒,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别的不说,你首先要承认,读完它,有没有想去把这本书拿到父母面前,让他们好好学学的冲动? 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呢,书的确是好书,信也写的淳朴,傅雷夫妇对儿女和祖国的爱也显而易见,他们也是教育事业的典范。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是我们普通人父母的放大版。 说实话,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看了很多网上的有关读后感资料,觉得,要么就是说现在的教育怎么怎么不如人家,要么,就是人家夫妇怎么怎么伟大,其实,真的没有这个必要,不要误会,并没有一丝贬低的意思,只是想说,如果你读过这本书,那之后,就更应该把目光放到我们这些平常人家的父母身上。 拿我说,我父母学历不是很高,也没有天天祖国啊、社会啊挂在嘴边,但,他们真的很爱我,他们给我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教育。我们没有远隔重洋,当今社会通讯发达也不需要写信,不过我相信,我们当中任何的一个人,处于像傅聪那样的情况,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父母都会挂念我们,时时刻刻操我们的心。

也许,他们不懂得多么高尚的教育方法,所以,傅雷夫妇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对象,但是,我相信,不管是他们中任何的一个,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我们看这本书不能光是一股脑称赞傅雷夫妇,或是贬低我们的父母,我们更应该的是通过这本书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同样身为父母的我们的爸妈对我们的爱。 我想去承担你将可能会承担的一切,却又害怕承担的太多,你会忘了怎么去飞翔。

2.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篇二

傅雷 (1908—1966年) , 1908年出生于江南望族, 因出生时哭声洪亮, 长辈们便以“雷”为名, 以“怒安”为字,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鉴赏家兼评论家。傅雷还是一个严格、尽责的父亲, 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 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 这些家信编汇成册, 就是著名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可以说是一部能比较真实全面了解傅雷先生的人品、文品、学识的第一手翔实资料。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 甚至可以说是其毕生重要的著作, 因为这是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 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苦心孤诣, 也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在傅雷看来, 艺术表现的动人, 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从与儿子傅聪书信的内容来看, 他提倡做一个艺德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正如他给傅聪的信中所说:“先做人, 次为做艺术, 再为音乐家, 终为钢琴家。”另外, 傅雷是一位良师, 指引着傅聪在艺术道路上正确的前进, 不厌其烦地为其排忧解难, 在学习方面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也是一位益友、知己, 与傅聪语重心长地倾心交流, 互相鼓励, 共同进步, 展示了他无所不通的艺术思想。

《傅雷家书》是一部文学著作, 更被人们推崇为“艺术学徒的入门向导”, 傅雷对儿子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对艺术修养的要求, 不仅造就了傅聪, 而且造就了更多的艺术青年, 使其在艺术的道路上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傅雷用他艺术的心灵、理想的境界、自严自尊的人格和他睿智的思想家的内涵执著追求播撒爱的种子。

二、从书中“学”钢琴

(一) 论乐理与礼仪

在信中, 傅雷多次强调除了要练习钢琴技巧, 更要注重加强对乐理方面的学习, 他认为:“……琴的问题一时急不来, 而且技巧根本要改。乐理却是可以趁早赶一赶, 无论如何要有个初步概念……”现在社会钢琴教育的一个弊端, 就是只注重对钢琴技巧的训练, 而完全忽视了对乐理的掌握, 以至于问起乐理方面的问题一概不知。傅雷注意到这一点, 认为一切都应以理论为基础, 进而再谈实践。他还认为一个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感情“升华”, 最好的手段就是作曲, 他在信中说道:“……可惜你没有早学好写作的技术, 否则过剩的感情就可用写作 (作曲) 来发泄, 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 才能于人有益。”此话的目的就是帮助傅聪整理一些心情, 用音乐使自己走出苦闷。

“……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 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这是傅雷在1954年8月16日晚给傅聪的信中所说的一段话。傅雷对傅聪平时的不良习惯进行了批评并使其改正, 比如在别人家里脱去大衣的时候也要摘下围巾;和别人特别是师长或老年人说话的时候“手要垂直, 人要立直”;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举止, 手该如何放, 不要使刀叉掉在盘子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出台行礼或谢幕的时候“面部表情要温和, 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些繁琐的礼仪细节完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也想到了“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

(二) 论上台紧张

在家书中, 傅雷多次与傅聪谈到了上台紧张的问题。紧张, 是在上台演出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也是很多人最难克服的。关于这一话题, 在1954年9月4日的谈话中, 傅雷就对傅聪比赛紧张进行了分析, 认为“场面太严肃”, 也是由于没有试琴的原因, 最后结出一个结论:“……今后你切须牢记, 除非是上台比赛, 谁也不能先去摸琴, 否则无论在私人家或在同学演奏会中, 都得先试试触键与踏板。”第二次谈论紧张是在1954年10月22日, 当时傅聪离比赛还有3个月的时间, 可能是压力太大, 产生了紧张的心理。傅雷是这样回应的:“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指一样, 时时刻刻注意放松。”除了这一点, 还让傅聪“多想想人生问题, 宇宙问题,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 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 结果身心反而舒泰, 工作反而顺利!”对待紧张问题, 傅雷从演出技巧和人生哲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给我们提出了最有效的办法, 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 论演奏技巧

在乐器演奏的音色、音强、音质方面, 傅雷就“柯子歧送来奥艾斯脱拉与奥勃林的Frank Sonata”, 根据自己的听觉感受, 进行了对音色、音强、音质等方面的分析。他通过对小提琴、钢琴及两种乐器的合奏, 提出了好与不好的地方, 他在信中说道:“第一印象是太火爆, 不够Franck味。Volume太大, 而melody应付得太粗糙。第三乐章不够神秘味儿。第四乐章violin转弯处显然出了角, 不圆润……钢琴也有一个地方, tone的变化与上面不调和……”傅雷又和别的演奏家演奏的作品进行了对比, 显出了他的修养与对钢琴的了解。通过他对此方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傅雷对音乐方面了解的深入, 傅雷的这种对艺术的一丝不苟及追求完美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1954年11月17日的信中, 傅雷去音乐学院听了一场苏联钢琴专家的个人演奏会, 除了对演奏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外, 还对其教学与傅聪进行了交谈, 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不合理。 (一) 背谱的快慢, 人各不同, 与音乐才具的高低无关;背不出即不上第一课, 太机械化。 (二) 改正不许看谱, 也大可商榷。因为这种改法不够发挥理智的力量, 学生必须在理智上认识错的原因与改正的道理, 才谈得上‘消化’, ‘吸收’。”并且十分想知道傅聪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看法。

对于情感、技巧和音乐三方面的处理, 傅雷在信中说:“中国哲学的思想, 佛教的理想, 都是要能控制感情, 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 使他们如醉如狂, 哭笑无常, 而你自己屹如泰山, 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 才是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傅雷的观点, 也是音乐存在于世的最终意义, 而现在的很多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曲目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只注重个人弹的如何, 像弹琴的机器一般, 从不带半点感情, 使音乐变得那么枯燥乏味, 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关于技巧方面, 傅雷在信中说:“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 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 (对每一个乐曲, 每一章, 每一段的感情) 分辨清楚, 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你弄明白了, 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 然后你的技巧自会跟踪而来的。”“……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 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 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 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 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多么深刻的语言, 多么深刻的教训, 给现在的艺术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在艺术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阐释了艺术的真谛。

在信中, 傅雷就傅聪在弹琴时的表情和动作方面也进行了讨论。当时傅聪在弹琴时的动作和表情过于剧烈, 傅雷

WENJIAOZILIAO

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并以李斯特为例加以说明, 他说:“传说李斯特在琴上的戏剧式动作, 实在是不可靠的;我读过一段当时人描写他的弹琴, 说像磐石一样。”最后做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唯有肉体静止, 精神的活动才是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今的钢琴演奏家也有很多在表情和动作上过于夸张的人, 导致了很多钢琴初学者的盲目崇拜,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融入到音乐当中, 而并不是做几个表情和动作才算融入进去, 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个音符, 理解作曲家赋予这首曲子的真正内涵。

(四) 论文学与音乐

中国音乐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恐怕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傅雷在1954年12月31日晚的信中就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解说, 他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 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 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 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 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 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 所以弄来弄去, 发展不出。”如果不对文字和音乐的历史有相当了解和深厚的积累, 是很难做出这样的评价的。这封信足以说明傅雷对中国音乐史学及其文学知识功底的深厚,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把音乐与文字拿来对比, 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傅雷在音乐上的造诣除了上述的方面之外, 还对古今中外音乐家和作品风格, 对外国音乐术语, 以及肢体的动作、哼唱对弹琴所起到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其专业程度让很多专业的音乐人士都自叹不如。傅雷渊博的知识深深地影响着傅聪, 像指路标一样指引着傅聪前进的方向。

三、结语

傅聪在回忆《傅雷家书》时, 说了几句这样的话:“我觉得‘家书’的意义最简单来说, 就是我父亲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价值, 就是这个东西, 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精神的东西。这个精神价值包含了很多东西, 东方的西方的, 是一个很博大的精神价值, 可是绝对不是物欲横流的世界。有时候我对这个世界感到很悲观, 我父亲其实也是, 你们看‘家书’可以看出这点来。可是, 只要我还活一天,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还是干下去, 坚持我的这种理想, 坚持我的追求, 坚持我的精神价值。”

《傅雷家书》由傅聪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演变成今天我们大家的精神食粮, 那些坦诚的语句, 循循善诱的教导, 让我们鼓起了勇气, 挑战我们的梦想, 让我们懂得了精神的力量是不可磨灭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真正解读艺术、解读钢琴, 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人, 怎样做好一个人。

摘要:《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对他们的两个孩子——傅聪和傅敏写的一本家信编摘, 书中主要和傅聪围绕艺术与人生来进行讨论, 让傅聪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本文从这本书中提到的钢琴演奏及其教育方面入手, 学习傅雷是如何与傅聪共同讨论这一问题的。以本书为镜, 对我们的学习和做人具有借鉴作用。

3.鲜为人知的《傅雷家书》 篇三

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翻译家傅雷和他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对这个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傅敏却知之甚少。傅敏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坎坷人生和他在苦难中始终没有泯灭的正直与善良感人至深。

傅敏初中毕业的时候,跟父亲大吵了一架。原因很简单:傅敏要求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傅雷则坚决不同意。傅雷对满脸泪水的阿敏作了如下说明:“第一,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学音乐,你也要学音乐,我没有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乐的料子:第三,学音乐要从小开始,你上初中才学琴,太晚了,学个‘半吊子’,何必呢?”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1962年暑假,傅敏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万万没有想到,竟给父亲在十年前言中了,他当上了—名英语教师!

傅敏曾受教于父,他向父亲提问,父亲从不正面答复,总是反过来向他提问,旁敲侧击,一直到他自己说出答案为止。在教学中,傅敏也把傅雷的那套方法搬了出来,着力于开动学生的脑筋,让学生独立思考,搞“启发式”……渐渐的,傅敏在英语教学上就小有名气了。

傅敏与父母见的最后一面是在1965年,傅敏回家探亲。1966年,身为教师的傅敏隐约预感到自己的身份(父亲被诬陷为“反革命”)会出事儿,有一天晚上,他含着泪默默地将与父亲、哥哥的几乎所有通信,扔进火炉烧了。这就是《傅雷家书》中只有傅敏和父亲的三封通信的缘故,这是傅敏冒着生命危险藏起来的。

退休前的傅敏是英语特级教师,如今他依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傅雷家书》险些不能与读者见面

上世纪50年代末,傅雷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又被陷害成了“反革命”。留学波兰的儿子傅聪对这种政治气氛显然毫无心理准备,在还有半年就要毕业的时候,他接到了回国命令,这使傅聪心中产生了很大的误会,他选择离开波兰到了英国。

当傅雷得知这一消息后如一座木雕似的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之后傅雷父子中断了十个月之久的通信联系。

“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此,傅聪为自己制订了“三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他决心靠自己的艺术立足、谋生。

然而,1964年傅聪的一封信又传来了爆炸性的消息,他决定加入英国籍,因他是钢琴家,一年到头要“跑码头”,不入英国籍,在签领出国护照时有诸多不便。傅聪把此事告知父亲,傅雷心乱如麻,几个月不给傅聪回信。后来,直到傅聪的长子凌霄出生,傅雷才于1964年10月31日复函。

《傅雷家书》要出版发行的时候,印刷厂执意认为傅聪叛国,拒绝排版印刷。后来中央领导批示指出:傅聪的出走情有可原,出走后确实没有做过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出走以来仍旧怀念国家,忠于自己的艺术,治学态度很严谨,傅雷爱党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这样《傅雷家书》才得以与公众见面。

诸葛亮的家书

《傅雷家书》家喻户晓,诸葛亮的家书《诫子书》也颇为有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封写给儿子的信,大意为: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4.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精彩作文 篇四

在老师要求下,我极不情愿的打开了在床头的那本书——《傅雷家书》,我本是不愿看的,心想:一本家书,往来的信,不就是父母对孩子常说的教导吗?

但当我打开后才发现,傅雷对儿子的教导绝不仅仅是我想的那样,不单单是“饮食寒暖要极小心一点儿差池不得”“不要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更有“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希望你们二人除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更有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傅雷言语间透露的温情,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傅雷高深的学问,没有傅雷对艺术的感悟,更没有傅雷对生活的乐观。但傅雷面对儿子出国时的伤心,面对儿子不来信时的急切,和我的爸爸对待我的担心一样。我想,这更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我的爸爸的确在有些方面不如傅雷,但是他会在下雨天帮我打伞;在天冷时给我加衣;会在我骄傲时提醒我做人要谦虚;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指示前方的路;在我无助时给我光的希望。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英雄。

当我们在父亲面前任性地逆反时,有多少人发现父亲双鬓的微白?

5.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篇五

再次翻出这本书,是因班级的作业,多了些许的强迫,不过也好,借此机会,重启《傅雷家书》,重新感悟,攀登这座雄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便如此罢。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摘编了傅家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印象中,第一次读这本书,大体上都难以读懂,甚至觉得有些反常规,所以,记忆最深刻的,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所以,初三时,读完这本书,这句话最通俗不过了,也就印象最深刻了。“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这是傅雷老先生对儿子的最细微的从细小的生活细节开始。很多小细节,我也经常会疏忽。从说话,待人到礼仪,风俗都能恰到好处,也是成熟的表现。

现在,读这本书要写读后感,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妄加评论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自己之精髓。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像读其它书一样,在旁边记录下所思所悟,相反,只是记录一些读完之后有感触的句子。至于写这篇读后感,我只列举一两句罢了。

6.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篇六

傅雷的一封封信对他孩子的爱,一封封书信对孩子的期盼,他是中国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他是一个严厉,尽责任的父亲,这本书主要讲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在遇到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鞭策和鼓励他和做事的严谨性,正是这些帮助,让这个孩子有勇气面对和战胜困难,让他踏上真正的道路,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傅雷离不开。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许多,我们都应该去学习傅雷的那种沟通,交流,为什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好?因为没有共同的语言,所导致的,感谢《傅雷家书》给我上的一课。

7.傅聪与《傅雷家书》 篇七

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

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傅聪谈父亲傅雷

我与傅聪的联系,始于1984年。当时,我依据对傅聪胞弟傅敏先生以及多位傅雷亲友的采访,写了报告文学《家书抵万金》。发表之后,我把《家书抵万金》剪报寄往英国伦敦给傅聪。一年之后,傅敏告诉我,傅聪将从伦敦前往上海。1985年5月27日,我去采访傅聪,这是我第一次与他见面。傅聪,艺术家气质,蜚声乐坛,饮誉中外。他的十个手指在黑白键上飞舞,在中国,在英国,在波兰,在美国,在日本,在澳大利亚,在南美洲……那优美的铿锵之声,曾征服各种肤色的观众,被誉为“钢琴诗人”。

傅聪不仅琴声潇洒,人也潇洒。记得他当时虽说已经年过半百,然而他一身浅色的西装,里面是鲜红的高领线衫,充满活力。我们无拘无束、漫无边际地聊着。他非常开朗,不时仰天大笑。他不拘小节,在他所住的宾馆房间里,箱子掀开,四处放着零零碎碎的东西,内中夹杂着一颗颗话梅。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本是《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中无名氏的诗作。傅聪说,他的父亲傅雷最喜欢这句诗,作为座右铭。傅雷总是忧国忧民,为整个人类的命运担忧。他是一个想得很多、想得很远、内心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傅聪记得,1948年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被极右派刺死,消息传来,傅雷悲愤交集,三天吃不好饭……正因为傅雷“常怀千岁忧”,所以他的心灵常受煎熬,常处于痛苦之中。

自然而然,我们谈起了《傅雷家书》。傅聪说,透过父亲写给他的那么多家书,足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充满父爱的人。家书》谈的是做人的原则、艺术的修养。父亲既热情,又细致,细小到衣、食、住、行都要管,什么都替你想到了。傅聪很坦率地说,有优点必然有缺点,他以为父亲过于严格、慎微。他大笑道,幸亏他一半像父亲,另一半像母亲,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宽容、乐天的品格。

童年,留给人温馨的回忆。傅聪的童年是在上海度过的。傅雷在法国专攻美术,而傅聪小时候对美术兴趣不大,“胡画”一通罢了。傅雷注意到傅聪喜欢音乐。收音机里一传出乐曲的声音,好动的傅聪便会安静下来,侧耳细听。傅聪回忆道,有一天,他正在跟别的孩子玩,忽然有人传令“叫侬去,叫侬回去来”。他不知“啥事体”。回到家里才明白,父亲在跟几位音乐界的朋友在商量,让他学钢琴。就这样,傅聪到雷桓伯伯家学钢琴。最初,只是让他去学而已。不久,听雷伯伯说,傅聪学钢琴学得快,钻进去了。于是,傅雷决定置一架钢琴。傅聪就是这样和钢琴结下毕生之缘。

傅聪记得,当他的琴艺有了长进之后,父亲让他退学,在家专门习琴。父亲亲自编课本,教他中文。傅聪说,父亲教我,从未采用“旁敲侧击”。父亲提出一个问题,让傅聪回答。如果答不上,父亲就讲一个故事启发他;再答不上,又讲一个故事……一直到他经过自己的思索,讲出了答案。傅聪颇为感叹地说:“这样,学问就成了我自己得来的,不是道听途说,不是copy(复制),不是抄书。父亲这种教育方法,使我永远受用不尽,那就是独立思考。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就不会停留于一,就会举一反三,在面前展现广阔的知识天地。如果说我以后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话,那归功于独立思考。我的基础就是这样打下的。”

傅聪说,傅雷是“五四”一代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应当只是理解为“有知识的人”,亦即英文中的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应当是Instruction,即有思想的人。知识分子是社会进步的先锋队。也正因为这样,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总是命运坎坷,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他们总是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做“顺民”。

我们聊及了在京举办的“傅雷家书墨迹展”。傅聪说,傅雷被打成右派时,非常苦闷。周煦良怕傅雷想不开,劝他学书法。傅雷办什么事都很认真,学书法也是如此。一学,就着了迷,字写得越来越好。

说及“文革”,傅聪以为只有用“anguish”才能表达他的心情,即内心的痛苦,而又含有控诉的成分。“文革”是大悲剧。有一次,外国记者问起他对“文革”的看法。当时傅聪在音乐会上刚好演奏了萧邦的《晚年》。傅聪当即说,中国文化在“文革”中的处境,就像《晚年》一样。

他再三说,他是淡泊的人,与世无争,只愿把一切献给音乐。他爱祖国,爱祖国的文化、河山、人民。他的根在中国。

《傅雷家书》的新收获

读《傅雷家书》,我常有一种遗憾感:书中只有傅雷写给傅聪的信,却不见傅聪写给傅雷的。这本书成了“单行道”,缺乏父子间感情的交流。

细细一想,也就体谅了这种遗憾:傅雷致傅聪的函件,保存在英国伦敦傅聪家中,当年红卫兵的“铁扫帚”无法扫到那里,这才得以传世。傅聪寄给傅雷的信,保存在傅雷家中。“文革”中,傅雷夫妇连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傅聪的信件当然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无从寻觅。《傅雷家书》出增补本时,才收入傅聪的一封信。那封信因傅聪之母朱梅馥当时曾抄写一份寄香港友人,才保存下来。

唉,历史的遗憾,已经无法弥补……

事出意外,从上海音乐学院传出消息:找到了一批傅聪的信件!

我赶到那里。听院党委介绍说,这些信件的发现者是该院工会副主席余学德同志,我便在工会办公室里寻访他。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余学德说他的发现,纯属偶然。他领着我来到办公楼二楼,在院办公室斜对面,有一间4平方米的小屋,本来是放扫帚、拖把之类杂物的,“文革”中用来堆放小字报、传单、简报之类,一捆又一捆,塞得满满的。尽管院办公室里整天人来人往,谁也没注意一箭之遥紧锁着的小屋。直至前些日子,才终于决定着手整理一下。考虑到老余来院工作挺晚,跟院里的“文革”没有瓜葛,就请他负责清理小屋。他翻看了一捆捆五颜六色、又杂又乱的纸头,忽然翻到一包用黑纸裹着的东西。打开黑纸,里面有几本练习册、几张照片、几封信,上面写着的“傅雷”字样,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他读过《傅雷家书》,熟悉这一名字。他把材料当即交给党委。书记看了,说材料很宝贵,马上请老院长贺绿汀过目。贺老一看,叮嘱道:“好好保存,尽快妥交傅雷家属。”

nlc202309091126

原来,那几张照片,是傅雷照片;那几封信,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信的底稿,《傅雷家书》中未曾收入;至于几本练习册,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傅雷夫人抄录的蝇头小字。天头上写着《聪儿家信摘录·学习经过(一)》《聪儿家信·学习经过(二)》《聪儿家信摘录·音乐讨论(一)》。

关于这几本练习册,《傅雷家书》中曾提及过。1955年4月21日傅雷致傅聪信中,有这样一段:“你那封信在我们是有历史意义的,在我替你编录的‘学习经过’和‘国外音乐报道’(这是我把你的信分成的类别,用两个簿子抄下来的),是极重要的材料……”——《傅雷家书》编著为这段话加了注解:“这批材料‘文革’中抄家失散。”然而,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废纸堆中找到的练习本,正是那几册珍贵的簿子!

征得傅雷次子傅敏的同意,我把这些练习本全部复印。

在灯下,我细细阅读着复印件。我钦佩傅雷夫妇的精细、认真:他们分类摘录了傅聪自1954年8月1日起至1957年5月20日止从波兰寄来的3封信。每一段摘录的话,前面加小标题,写明主要内容,末尾注明写信日期、地点及信件编号。信是傅雷夫人亲笔抄的,端端正正,一笔不苟!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而对子女教育如此注重,如此细心,却是天下少见的。

这几本本子是傅雷夫妇用满腔的爱子之情倾注而成的。然而,它们怎么跟红红绿绿的“文革”传单混在一起,谁也说不清。更令人奇怪的是,傅雷从未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傅聪也从未在此上学,他们家的东西怎么会弄到这里来呢?

我走访了上海音乐学院清查办公室,查阅了有关档案,这才得知当年的情况:1966年8月30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派人抄了该院钢琴系系主任李翠贞教授的家。在她家中找到几封傅雷写给她的信件(她从香港回大陆时曾去信征询傅雷意见,傅雷劝她归来),认为她与傅雷有政治联系。于是,当晚便追到傅雷家中,逼着傅雷“揭发”李翠贞的“反动言行”。傅雷不从。于是,从逼供发展到批斗,以致抄家。大抄家持续了几天几夜,直至9月2日中午才结束。傅雷夫妇受此凌辱,心中极度愤懑,于9月3日凌晨双双弃世。李翠贞教授闻讯,悲不自禁,于9月9日自杀身亡,追随傅雷夫妇含恨弃世。

那几本练习本,混杂在傅家的大批抄家物资中,用卡车运到了上海音乐学院……

潇洒淡泊的傅聪

此后,我跟傅聪在1987年有过通信。1987年6月15日,我致函傅聪,表达选载傅聪家书的意愿:

我给傅敏去信,征求他的意见。顷接他六月十二日函,云:“关于家兄信函摘登一事,请直接与他联系。这是一九八五年他在京时嘱咐我的。”现遵嘱给您去函,盼复。在选载您的家书时,我会注意删去一些涉及别人的字句以及今日看来不甚相宜于公开发表的话,请释念、放心。如蒙同意,几家文学杂志马上着手选登,以飨广大读者。

1987年8月12日,我收到傅聪从伦敦寄来的亲笔回信:

叶永烈先生:

来信收到,今天才给您作覆,非常抱歉。我不希望将我给家父母之信公诸于世,一个字也不要,这是我最后的决定,望谅解。

安好

傅聪

1987年8月12日

又过了一年,傅敏告知,“家兄(5月)16日飞上海”。这样,傅聪在1988年5月16日下午3时半刚从香港乘飞机抵沪,我便去下榻处看望他。虽说已是五十有四的人了,一年到头飞来飞去,走南闯北,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跟我前几次见到他差不多。这回他穿着一件天蓝色T恤,浓眉大眼,长长的眉毛从眉梢处垂了下来,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显得潇洒、随和。1987年春天他在伦敦曾因车祸右腿、左臂受伤,如今早已复原了。

他的视线并不囿于黑白键和五线谱。这次一见面,他就连声对我说,今年大陆的政治气氛好。他是一个对于极左路线非常反感的人,他的父母便双双死于“文革”。他说:“我们应当接受历史的教训。中国人民倒霉了那么十年,不能白倒霉!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极左的那一套,绝对不能重来!”他也对“文革”中那些封建思想的再现,十分反感。“封建思想曾给予中国以深刻的影响,只有消除这些影响中国才能进步”。

傅聪最为关注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以为,有识之士,是国家的栋梁。知识分子并非只是意味着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有见识、有思想。他说,只有充分发挥有识之士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他在海外,很注意中国知识分子的动向。

很自然的,他谈及他的父亲傅雷,谈及《傅雷家书》。《傅雷家书》就是他的父亲——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傅雷是一个爱国者。唯其爱国,才会在《傅雷家书》中浸透着一片赤子之情。

“不过,《傅雷家书》是‘单行道’,只有你父亲写给你的信,却没有收入你给他的信。你写的那些信,现在可以发表了吗?”我又一次向傅聪提到这一问题。

这一次,他当面向我说明了不愿发表的原因:“与我父亲的信相比,我的信里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值得发表,不值得收到书中。《傅雷家书》应该只收我父亲写的信,没有必要收入我给他的信。当时的我,只有20来岁,很幼稚,我的信没有什么意思。《傅雷家书》增补本的附录中,已经收入我在1965年写给父母的一封信,那就足够了。够了,完全够了。另外,这封信发表时,把信中提及的国名打成××,使我很不高兴。那是历史嘛,何必去隐讳!要发表,就照原文登,不要打××。”

傅聪像傅雷那样,掏出烟斗,吱吱地抽了起来。他很诚恳地说:“中国这个地方,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文革’中,我的父母被逼得双双自杀。现在,我的父亲处处受到颂扬。我以为,这种崇拜也不好,不好!人们对我父亲的品格的尊重,我很感谢。但我的父亲也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他也有许多缺点。包括我和我的弟弟,都有许多不对的地方。《傅雷家书》不是每一句话都对。那是一个父亲给他的儿子写的家信,那是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儿子讲的话。我爱我的父亲,但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

傅聪直率而热情。他讲真话,讲心里话。就这一点而言,他继承了父亲傅雷的品格。

8.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 篇八

导语: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那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不过想来是没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富。如今,我逐渐读懂了父亲,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遂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的相亲相爱,感动于文字间的深情,又为傅雷和其夫人和自杀感到难过。下面是读书时作和一些摘抄,我喜爱像傅雷这样一位长辈的谆谆教导。(摘抄如下,读后感略)。

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了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

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也证明你的感受力极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着”是事实。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600 “去我常问到你经济情况,怕你开支浩大,演出太多,有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主要是因为我深知一个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保持独立多么不容易,而惟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的独立。并且父母对儿女的物质生活总是特别关心。再过一二十年,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你就会体验到这种心情。”

羡慕傅聪有一个好父亲。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由这些信件汇集而成了《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个严肃而又幽默的人,小时候,记忆中的他总是喜欢轻轻抚着我的小脑袋,给我讲历史故事、唐诗宋词。而现在,随着我的开销越来越大,父亲也外出赚钱,许久才回来一次。而他却没有像傅雷一样,不知疲倦地给我写信。但是我知道,父亲仍是很爱我的,只是没有时间。

9.傅雷家书 读后感 篇九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

perfection。„„我们一辈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一直把儿子当做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父亲对儿子的珍视,及尊重,让我对现实中的众多父子关系感到有点悲凉。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代沟越来越大,尤其是父辈与子辈间。很多孩子在家里跟父亲几乎没有交流。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在儿子,是觉得父亲保守、落后,有什么事情不想告诉父亲。在父亲,也或许真的是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等影响,使得其与孩子间竖起一道屏障。

傅雷在给大儿子傅聪的信中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个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10.《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十

傅雷是我国闻名文学翻译家、文艺批评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端正的学者,极富本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仁慈,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第一部分对读者来说是一个对其时文艺再起时期历史的一些相识和马基雅维里本身对政权分类的`一些见解。第二部分是作者对本身故国意大利其时队伍状态的担心和否认。第三部分,就我感觉,是整部书的最精美也是最受争议的中间,我的一些感觉和想法也多数来自于此。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遍及,研究博识,小我私家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造就的东西又是从小担当精良的家庭教诲,终于生长为国际大家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明确,艺术纵然是像钢琴演奏也必要严酷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技术”,而是满身心、全品德的表现。他教诲儿子说:“我始终以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只管即便生长,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不然,那种某某家无论怎样高超,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孝敬。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小我私家的品德,已别无所求。

11.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十一

对他的孩子,他谈教育,谈艺术,谈工作,谈婚姻……其中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学习方面。正如傅雷自己所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如何学习?我个人十分赞同傅雷先生“化”的态度。个人对待新事物的文化艺术采取“化”的态度,以达到融会贯通,彼为我用的境界。而新文化便是受也罢,与也罢,从“化”字出发,简单来讲,就是我消化人家的,让人家消化我的,但不至于生搬硬套,削足适靴。“化”不是没有斗争,不过并非表面化的短时期的猛烈的斗争,而是潜在的长期的比较缓和的斗争。那么这时,我不由随着作者更加深入的思考,“化”其实也包括批判的接受,这是肯定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假如取的渗透的方式,它的力量就大而持久。

在书信中,傅雷对于学习还特别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当孩子傅聪失意又或在低谷时,他是这么说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是呀!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如此甚好。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我们也要“挖了根”,至少消灭眼前的烦恼,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意识、感情的渣滓积在心中,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

对于孩子成功时,他又是这样提醒的:“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你瞧这父亲好不奇怪,盛时反而说如此“晦气”之话,但事实并不。他是让孩子不让自满的骄傲情绪抬头,偶尔忘形,拉回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真切、自然的父亲形象。

12.《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十二

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这种陪伴,直至傅雷离开这个世界,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至少在傅聪心中,至少在喜爱他的读者中,他从未离开。那一封封书信给我的震撼如同海面上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经久不衰。

“赤子之心”是贯穿全书的精神,同时也是傅雷先生做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傅雷先生虽然家教严格,但他的教育方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父子关系愈发和谐,他们在对艺术的切磋交流中成了知心朋友,他在孩子面前从来没摆出过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感情总是溢于生活的细节之中。同很多父亲一样,爱子之心犹如大海,澎湃而深沉。对艺术无上的追求,真挚的感情流露,心系民生的家国情怀,这三者拼在一起便是傅雷父子,便是――赤子之心

当今社会,如傅雷父子一般的人很多,留守儿童就要面对这种父子聚少离多的情况,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几率很大。父母怕缺席孩子的成长过程,便试图用钱来弥补。假如他们像傅雷先生一样,用书信的方式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就不会留下遗憾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然,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1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作文 篇十三

文章的开头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开的追会写起的。

既既是文章的开头便使我感到一种暗灰的色调,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重的悲伤与沉重。还有一种悲哀。众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到“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到用他最大的哀痛显示人间炼狱。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将这件事作为悼念亡者的祭品,奉于逝者墓前,多么无奈和悲伤,我甚至能听到他写下这段文字的叹息声。

鲁迅先生像一支锐利的笔剑刺破装饰太和的虚伪面具,才使我们了解旧社会的邪恶,不堪的一面。鲁迅先生用他手下的笔叱骂那些扰乱社会秩序的蛀虫,唤醒那些逆来顺受的可怜老百姓,“然而,他不料,也不信会落到这样的下场。”不料也不相信,用了最大的想到,就算想到了也不相信的事还是发生了,执政府面露出凶残的笑,用冰冷的武器捅向了爱国青年,他们是如此嚣张和猖狂,人们竟然没有被触动到!

当刘和珍被冠上“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悲哀了,绝望的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

我为他们愤怒,我为他们悲哀,在血色的洗礼中,希望被扼杀在摇篮里。

刘和珍君,杨德群及几个留下淋漓鲜血的勇士们若不活在人们心中,那便是真正死了。历史的巨轮碾过,似乎一切未发生。

上一篇:兼职大学生期末自我鉴定下一篇:数学教学方法要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