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建 DOC 文档(共3篇)(共3篇)
1.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建 DOC 文档 篇一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坠床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坠床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病区环境和护理有关。结论 对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能防范或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原因;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反应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1]。脑血管疾病是脑部动脉和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管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即是引起跌倒坠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人伤残、失去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相关的因素及相应预防措施。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事件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5~89岁;陪护情况:有陪护14例,2例无陪护,4例家属离开;发生地点:病房厕所5例,开水间浴室3例,病房7例,走廊2例,病房外3例(日间7例,夜间13例)。其中软组织损伤12例,头皮裂伤、血肿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骨盆骨折1例,左股骨颈骨折1例,无损伤1例。
2原因分析
2.1生理因素 年龄偏大对刺激源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及平衡能力降低。肢体协调能力差,关节活动不灵活。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夜间辗转反复也易跌倒坠床。
2.2病理原因 老年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体位性低血压,血管性痴呆等,这些疾病是引起跌倒坠床的的重要原因。其次,脑血管疾病患者肢体麻木、乏力、活动障碍,头痛头晕,意识不清、烦躁都是引起跌倒坠床的重要原因。
2.3药物原因 抗凝、镇静、血管扩张药物等都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平衡、步态、视觉等。
2.4环境因素 病室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地面湿滑,照明过暗,病室设计不合理,拿取不方便等;其次床的稳定性差,床的高度、宽度、软硬度不合适,无床档也是引起跌倒坠床的的重要原因。
2.5心理因素 脑血管疾病起病急,费用大,易反复,给老年患者的心理带来负担。①担心疾病的预后给家庭带来负担,②恐惧成为肢体活动障碍的“残障人士”。为了早日出院,不顾医护人员劝阻,强行下床,结果发生跌倒坠床。
2.6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资历浅,责任心不强,对跌倒坠床预见性不强。科室对跌倒坠床安全意识防范不够,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不足或不到位,对住院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无预见性。夜间值班护士人员少,巡视病房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发生率[2]。
3防范措施
3.1全面评估 对所有65岁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预防评估,填写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内容为:年龄、肢体活动、视力、血压、药物、精神因素,家属签字表示知晓;
3.2做好环境准备 向新入院的患者做好详细的入院环境教育,包括病房、卫生间、开水室、洗浴室,走廊,活动室、医护办公室的安全防范之处。并向家属和患者强调,睡觉或家属离开时要拉起防护栏,日常用品放在手能触及的地方,并将呼叫器放在枕头边或床头。床尾摇手用后归位。
3.3交流沟通及家属或陪护的宣教 有针对性的对危险患者进行书面及面对面的讲解,并反复交待患者病区易跌倒的场所,并有醒目标记,对个别不配合的患者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多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特殊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同时对家属及陪护宣教,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和教会家属及陪护如何注意安全。无人陪伴的老年人应配备呼叫装置。
3.4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积极治疗可预发跌倒的疾病。如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疾病,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对于老年患者下床应遵循平躺30 s,坐起30 s,站立30 s再行走,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在夜间。
3.5做好预见性护理 加强巡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老年行走不便的患者,值班护士主动帮助打洗脸水,协助洗脸,刷牙,洗碗,送饭到床旁,夜间放置便器,叮嘱患者夜间不要下床小便,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倒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跌倒、坠床前消除隐患。
3.6警示标示 床尾悬挂防跌倒坠床标示;走廊、浴室、卫生间贴地面湿滑要贴警示标语;上下楼梯减速慢行;经常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对听力减弱或障碍的老年患者可书面或图册指导[3-5]。
4结论
近年来,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引起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患者跌倒坠床后不仅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家庭的负担,更是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为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防范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耐心、责任心,落实健康教育在每一位患者及家属,为患者创造安全温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凯燕,王玉霞.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分析与对策[J].内蒙谷中医药,2011,9(1):77-78.[2]白利颖,王贵芝.李湘萍老年患者对跌倒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11(44).[3]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3.[4]程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7,7(3):21-23.[5]汝惠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上海护理,2008,8(3):36-38.编辑/张燕
2.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篇二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立即通知医生。
2、守护患者身边,进行病情初步判断及进行紧急抢救措施。
3、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4、进一步检查、治疗及病情观察。
5、认真记录患者跌倒/坠床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6、报告护士长,协助通知患者家属。
7、报告护理部。
流程:
3.预防患者发生坠床的护理措施 篇三
护士应履行告知义务,由于手术床特殊结构应及时向患者说明。1.了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危险因素评估。
2.加强对手术患者安全、环境、手术床结构特点的宣教。3.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发生坠床,根据手术床结构特点在患者上手术床前把手板撤开,露出床沿,待病人躺好后手板复位。
4.予以床档保护,手术过程中加强巡视。
5.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需准备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避免发生坠床事件。
6.一旦发生病人坠床按《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紧急处理预案》处理。同时对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上报护理部。
【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建 DOC 文档】推荐阅读:
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制度07-06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及流程09-05
管道脱落、跌倒、坠床防范制度10-18
预防患者跌倒制度10-28
跌倒坠床预防护理09-18
跌倒预防措施及宣教01-26
保护患者隐私管理措施08-22
出院患者随访总结与改进措施12-19
《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主要实施措施11-02
病案室保护患者隐私的措施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