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土地理综合题

2024-10-25

广东乡土地理综合题(精选6篇)

1.广东乡土地理综合题 篇一

综合题答题过程:

(1)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像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备用。

(2)审问题: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3)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4)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解题策略:先做选做题,因为难度相对较小,尽量不失分。

审题第一,千万要有耐心将所提供的材料、文字、图表等认真完整浏览,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

①简述:简单扼要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②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③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④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⑤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⑥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⑦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⑧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

1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⑨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⑩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语言表达时要落实四要领:

(1)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尽量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不如适当多答。

(3)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

(4)注意“死”的采点、“活”的采点(必答点和选答点)。

2.地理区域综合题解题策略 篇二

命题要点

2010年地理试题贴近生活、侧重应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强调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区域综合题非常符合地理学科区域性特点,并且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判读能力、空间定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尤其对考生的空间概念要求很高,因此,2011年地理试题依然会将区域综合题作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从试题的设置特点和趋势来看,区域综合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给出具体的区域图,要求考生根据区域轮廓和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来判断区域分布。

2.给出具体区域图和经纬度,要求考生根据经纬度来判断具体的区域分布。

3.给出简单的经线或纬线,要求考生从中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的具体分布。

4.给出文字信息和具体的区域图或某一区域要素图(如地形剖面图),要求考生根据区域特征(如气候特征、地形特征、生物特征等)来判断区域的具体分布。

许多考生虽然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对区域地图、区域类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和命题趋势不够熟悉,因而对于区域位置的具体分布无法准确定夺,导致解题时思维难以顺利展开,所学的地理知识自然不能够灵活套用,在答题时明显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存在问题

1.思维能力不完备

部分考生的空间概念不强,对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容易混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上定性分析能力差和区域分析方法不灵活,造成答题时思维不深入、不全面,最终影响得高分。

2.基础知识不牢固

有的考生对地理区域特征描述不清,对一些重要的地理原理理解不透彻、不深入,从而造成失分严重。

3.文字表达不准确

答题时,一些考生没有应用专业术语,语言表达不当,从而在答题中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4.答题规范不到位

个别考生由于粗心大意或因急于动笔答题而不认真审题,加之字迹不工整、卷面不整洁,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失分。

应对策略

1.建立基本的空间概念

结合中国和世界政区图,熟记以下内容: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地理事物;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我国三大区域和主要地形区、重点区域和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及现象在政区图上的经纬度范围;气候类型、地形类型、河流走向、人口与资源、著名城市、农业与工业区、重要的地理界线等的区域分布。

2.提高区域分布的空间感

①世界地理:根据世界重要经纬线,把世界政区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各个区域的网格状分布。

②中国地理:根据中国政区图,掌握中国行政疆域的“四极”(最东、最西、最北、最南),并通过重要的经纬线(80°E、130°E、20°N、50°N和90°E、100°E、110°E、120°E、30°N、40°N)在中国疆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把中国政区图进行网格划分,从而把我国各个区域(如西部、东南部、东北部等)的范围在头脑中“定格”下来。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可大致用经线120°E和135°E,纬线40°N和50°N来框定其所在的范围。

3.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增强区域识别和空间定位能力

要熟悉地理空间分布,还应该明确和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并通过地理事物的空间组合来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

4.熟悉和掌握区域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①准确进行空间定位。空间概念的强弱、空间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能力强弱的表现,是解题技能好坏的体现。对于区域简答题,如果空间定位不准确,思维就难以展开,解题也就难以深入,因此准确的空间定位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在遇到具体的区域简答题时,应该根据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来判断区域,以区域轮廓或具体的地理事物的分布来辅助定位,从而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度。

②顺利进行信息分析。从近几年地理试题来看,地理试题不可能通过识记就能直接得出结论,要想顺利地进行分析判断,就必须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以便提高解题的指向性,因此信息的有效提取和筛选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应该针对区域简答题的设问,在材料中寻找与其相关的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如文字、区域图像、表格及这几种方式的组合)进行认定和提取,同时进行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这是进一步解答的重要环节。

③灵活进行知识应用。地理区域简答题无论是从取材、情境还是从立意、设问上看都是新颖的,而且试题往往会提供新知识(如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原理等)来考查考生的临场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这应该说是对考生能力及潜能的大检阅,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其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对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掌握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考生在解答地理区域简答题时,应该从宏观上系统地把握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地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透彻理解地理的规律和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才可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④规范进行文字表述。“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基本上都是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而地理简述题能够很好地拓展考生答题的空间,能够加大考生自己组织答案的自由度,可见高考地理试题对考生的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为此,在回答简述题时,考生要尽可能采用简练的文字,做到“字迹清晰、要点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阐述完整”,以便在考试时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5.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考区域综合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能力考核目标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基本能力,因此在能力的要求上是比较高的。为此,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由于试题难度基本稳定,试题以基本地理知识考查为主,因此地理复习应该夯实基础、重视主干知识,尤其应该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②由于试题突出学科特征,突出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该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强化读图、析图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③由于地理试题加大了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度,强调了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地理复习中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科学进行地理专题复习。

典例分析

2010年全国Ⅰ卷第36题(3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答案】36.(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解答分析】此题以区域图、葡萄种植园景观图和文字材料的形式,来考查自然地理的有关知识,试题以能力立意,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1)根据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并结合气候的分布规律,可推出甲地的气候特点,进一步结合区域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可得出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有了以上判断,容易分析出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原因: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读图5a中的等高线数值和经纬度数值,可知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于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因此,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3)根据区域图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判断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其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3.高三地理综合题冲刺诀窍 篇三

(时间、空间、主题(科学探究、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生活情境、其他))

2.植入过程原理

(热力环流、气压带与风带、气候分布成因影响、水循环过程、地质过程、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原理、城市地租理论、城市化过程、农业区位因素与选择、工业区位因素与选择、交通布局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引入新概念与新原理)

3.设问

(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价值观念。考查水平在3、4;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应用,体现时代发展,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考查考生对多种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渗透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等)。

4 设计答案与分值

答案要点在图文中体现或暗示,答案简洁,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唯一性(跟情境相关的答案),一般一个要点两分,答案文字数量一般是分值的3至5倍。分值分布相对均匀合理,体现难度与答案复杂程度。

综合题解题过程(供参考)

审题: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实质就是领会或揣磨命题人的意图。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用信息。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重在一个“审”字,把握住题目所给的所有条件,文、图、问、分,一个都不要漏掉!

1 审文(时代背景,地理空间、主题、过程原理(可作为答题要点)等,理解文字材料背后所对应的课本知识。所有文字信息都与解题有关,重要文字信息经常可以直接写进答案)

2 审图(图名图例,特别关注新设定的特殊图例)

①先读图名。读图分析时,图名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要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考题的知识范围,在有限的范围内思考问题,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②细辨图例。只有阅读图例才能把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提高图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图中所给的图例既有常规习惯性图例,也可能是设定的新图例,所有图例都是答题要点。

3 审问。

审清题目是叙述性问答题,还是分析性问答题;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

综合题答题的常见要求:

一般综合题题目设置都有明确的答题要求,这是审题时不可忽视的关键,一般有以下一些:

指出(说出、写出)——直接写出答案,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无需说明理由。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简述(简析)——简单扼要叙述,并简单分析,须把握要点。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体现过程、原理)。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要体现逻辑关系)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来源:学科网]

4 审分

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数量(建议以1.5-2倍的要点进行答题),根据分值确定答题的重点和详略程度。一般分值高的设问详答,分值低的则相反,开放性的适当多答。

答题:

1.找关键词。

题目组成(指令词、条件限定词、关键词)

把握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根据关键词,与知识体系储备对接,把储备的所有相关知识联想起来,准备知识迁移;根据关键词找到图文材料中相对应的内容。

2 筛选要点

分析设问中的条件限定词,对联想起来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按照重要程度整理草稿(或腹稿)。

3 写答案

4.高考地理必考的综合题答题模式 篇四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二、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6、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7、混合农业(见必修下册书16)

8、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分析区位:

(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5.阅卷老师谈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 篇五

高考地理试卷中综合题一般占50%以上,答好综合题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不少同学感到做综合题较困难,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答了很多却得不到分。那么如何答好综合题,提高得分率呢?下面,我以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第3l题为例,和同学们谈谈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例: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据此回答问题。(18分)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图中,A表示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工业。(2分)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_______。(2分)

A 资源的游览价值

B 地区接待能力

C 市场距离

D 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中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5分)

答案: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3)钢铁森林(4)A(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一、认真审读试题

审读试题是答题的前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审题的整体性

首先我们要把整个试题的图表材料及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读一遍,可以采用“整体审题法”,不仅要关注试题所给的材料,还要对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总体把握。例如本题设置的线索就很流畅,以东北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为背景材料,在问题的设置和编排的顺序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传统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前后变化的特点--新的产业(即工业旅游开发的条件)--产业结构调整的优点。如果同学们在审题时能把握这条线索,就可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为答题的正确性奠定基础。审题的准确性

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要进行细致的综合分析,对于图文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每个图例符号等,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例如审读本题时,我们首先阅读文字材料,抓关键词“老工业基地”,阅读图表材料时先读图名,阅读表格数据时看数值的变化,阅读模式图时看箭头的指向并寻找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对设置的问题要抓关键词,审清楚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如第(1)小题简述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关键词是“机械工业”、“有利”,就不能回答农业的区位条件或发展机械工业的不利区位条件;第(2)小题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关键词是“变化特点”,就不能当做变化的原因来分析;第(3)小题要求回答的是A、B表示的工业就必须从产业上思考;第(4)小题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关键词是“最主要”,明确应该只有一个选项而不能多选;第(5)小题是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关键词是“优点”,就不能回答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此外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目中。例如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优点的答案--“增加就业机会”,就隐藏在模式图中,因为第三产业(食品加工业和工业旅游)的发展可以提高就业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准确的审题是成功的基础。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练习时就要养成认真审读试题的习惯,把握试题的线索,特别注意关键词,在审读时把它们划下来,注意试题的问题和材料给定的条件,千万不能匆忙地把问题看一下,也不管材料给什么就盲目做答,避免答错、答偏、答非所问。

二、精心组织答案

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答案的方向性

就是指答题时从什么方面做答,这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灵活地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的课本知识与试题问题成功“对接”,明确分析解决该问题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例如本题的第(1)小题可以“链接”课本中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第(5)小题“链接”的是课本关于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优点,应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如果“链接”了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就产生了方向性错误。

要做到答案的方向性准确,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把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理解记忆并归类,然后用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如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课本中运用的是德国鲁尔区的案例,我们还可以迁移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分析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答案的方向性。答案的全面性

在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不漏点,避免失分。例如本题的第(1)小题首先要思考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然后再从中分析得出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应是资源、能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再如第(2)小题关于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就要根据表格数据分别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来描述,这样作答就能保证答案的全面性,不失分。

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答题要做到完整不漏点,建议同学们首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作答时看清该题所附的分值,如本题的第(1)小题分值是6分,至少要答三点以上(可能是1点1分或1点2分),第(5)小题分值是5分,至少也要答三点以上。高考阅卷还有一个特点,多答或答错(只要答案不前后矛盾)不扣分,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建议同学们多答,不过最好在作答时给答案编上序号,这样便于阅卷老师很容易看到答案,不漏得分点。答案的顺序性

有些同学在作答时,把所知道的都写上去,让阅卷老师挑选正确的,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答案太多,阅卷老师会漏得分点(这虽然极少但也是正常的);二是有些同学反而会把重要的得分点遗漏。在2007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的评分标准中已经多处发出了这样一个信息:重要的得分点附的分值高。本题的第(5)小题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优点的答案--“避免煤炭资源

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得分点是防止经济衰退,所以要放在最前面。这提示我们在答案全面性的基础上,一定还要注意答案的顺序,按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就放在最前面。

建议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案例分析时,每个案例都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抓问题的主要方面,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

三、规范语言表述

在《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对语言表述要求是准确简洁。因此在语言表述时,地理术语的使用、表达的清晰和准确、表述的层次、杜绝错别字就很重要。

1,语言要科学、准确、简练

科学、准确、简练就是要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切忌用大白话,关键词要准确无误,不说废话,不离题,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如本题第(1)小题答案“工业基础好”就不能写成“基础设施完善”或“历史悠久”;第(2)小题答案“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就不能写成“减少第一产业比重,加大第三产业比重”;第(5)小题答案中“经济效益”就不能写成“效益”、“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就不能写成“扩大生产部门(或类型)”。

高考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的形式,要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试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关键词,“踩点”给分。建议同学们在答题时一定要出现关键词,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最好套用课本的语言文字描述,这样答题很有“地理味”,也容易得分。

2,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分析

定性加具体分析可以给答案制定“双保险”,提高得分率。例如本题的第(1)小题答案“原料丰富”我们可以写成“原料丰富;有煤、铁等资源”,前面是定性描述,后面是具体分析,如果得分点在“原料丰富”,阅卷老师看到这几个字就可以给分了,如果得分点必须要有“煤、铁资源”,阅卷老师就会往下看到“煤、铁”两字给分。要注意千万不能进行知识点的罗列而不具体化,如第(1)小题答案就不能写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技术、政策”,这种情况是不得分的。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和练习。

3,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字迹潦草会让阅卷老师不容易找到得分点,所以在答题时不一定要字迹漂亮,但一定要工整清楚。在阅卷时。地名错别字和关键词错是不给分的。如本题第(1)题“煤”写成“石某”、“铁”写成“石失”,第(3)小题“钢铁”写成“刚铁”,都是拿不到分的。

6.地理区域类综合题应对策略探讨 篇六

一、经典重温——考什么?怎么考?

(2008年山东文综26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6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地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6分)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分)

【评述】该题以一图一表为载体,从自然、人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问题,素材和设问都似曾相识却又不尽一致,看似简单要得高分并不容易。该题对信息获取解读、描述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层次清晰、层级分明,避免了机械搬用结论、注重思维方法运用,从而更有效地检测学习能力。

【解析】第(1)先找出气压梯度力,再按照近地面风北半球右偏的规律,确定甲地风向;根据图中的“冷锋”符号,注意“过境后”的限定,从气温、湿度、气压、天气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第(2)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东北粮食产区相比,最大优势是水热充足;由表格数据简单估算,可得出东北所占比重上升,长江中上游地区所占下降;然后根据表格中“播种面积和单产”信息可对此变化做出解释;第(3)题只有对所学知识(高速公路的优势、甲乙两城市间的运输需求)进行有效整合,答案才能全面;第(4)题强调“地理过程思想”,要根据治理思路追根溯源建立思维线索: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湖泊萎缩→洪涝频发,然后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对问题做出说明与阐释。

【答案】(1)西南风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水热资源丰富 A、B、C三省所占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A、B、C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较小。(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4)泥沙淤积造成的潮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依据地球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人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人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误区】从答题分析,主要的失分点有:审题不清,没有抓住“过境后、据表说明”的限定,致使答案相去甚远;不会从图获取有用信息,如“冷锋、等压线”,信息处理能力差,不能将表格数据转化为文字;基本原理缺失,如近地面风向的判定;不熟悉区域特征,将湖区生态问题答成“荒漠化、石漠化、伏旱”等;答题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能从比较的角度答出高速公路的优势;对湖区生态问题成因的表述没有前因后果的关联,只是投机取巧堆砌要点;错别字多,特别是关键词出问题,如“温”“湿”不分、淤积、萎缩等。

二、解答策略——怎样答?

对区域类综合题要做到“一题三吃”,即命题意图、解题思路、致错分析补救,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

第一步审清题意,建立联系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圈点关键词、限定词,揣摸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确定问题指向(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找出关键信息,重视隐性信息,建立起信息与问题间的联系。

第二步思维建模,列出思路围绕新情景,运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将获取的信息、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解答问题思维模型,排列要点。

第三步规范表达,形成答案正确运用术语(特别是关键词)完整表达,层次分明,语言简炼。组织答案要注意试题信息的转换:文字材料---直接用、概括用;图示材料---看图说话,揭示联系;数字材料---把数字变文字,重在比较。

有一点要注意:扣点答题不是摒弃具体阐释,用语规范并不是反对活学活用、个性感悟,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拿到基础性分数的同时,争取获得拓展性得分。

三、备考策略——如何准备?

1.以区域图为载体,掌握区域分析方法

区域分析要按照“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四步分析法、主线人地协调。其基本思路是:只要我们运用了空间定位原理确定了某个区域或国家,然后就可以联系我们所掌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去逻辑推理,得出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结合人类活动分析人地关系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的措施。这是应对区域类综合题必由之路。

2.完善知识结构,建构原理模型库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问题千变万化、推陈出新,其落脚点还是教材中原生态、可再生的地理原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思维模型,提高地理思维能力,防止思维偏差。

如某区域一旦有了纬度位置与经度位置(海陆位置),我们就能根据纬度位置推断所处的热量带以及控制这个地区的气压带与风带;结合其海陆位置,知道该地区的水分状况,也就了解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而根据逻辑推理就能够得知该地区的水文状况、植被状况、土壤状况,还可以分析得出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与畜牧业等。

高中地理中主要的原理模型有:光照图判读(四定法:一定南北与自转,二定晨昏线,三定日期与季节,四定太阳直射点)、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型定半球,以温值定气候带,以气温降水配置定具体类型三步分析法)、气候成因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区位分析方法(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地形为基础、气候最活跃;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科技、经济基础、交通、政策、劳动力等,关键在于把握区位因素与区域的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势、劣势——发展特征——问题及对策)、区域环境问题(危害——成因——治理)、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何调?——怎样调?——何影响?)。

原理模型是经典的、抽象的简化形式。在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和具体区域结合起来,因地、因时制宜,使解答与命题意图相吻合。

3.掌握读图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要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首先要根据图名确定图表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号、数据中找出“有什么”;其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图中各要素的特征,明确“怎么样”;最后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

不同的图表有其相应的判读分析方法,比如:等值线图很多,但基础是等高线图,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走向、弯曲形态、递变、疏密状况、局部闭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

读统计图表须按步: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坐标(或图例)反映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读数据一要读全,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特征。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发展演变过程及规律的图形。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图等都属此类。分析此类图要注意地理要素的时间、空间变化。

对于图表阅读的能力要求可用一句话来概括:穷尽一切图中信息,论(答案)从图出。

4.熟悉试题指导用语,掌握表述要领

高考综合题的设问是通过各种行为动词来表达的,了解这些行为动词所蕴含的能力要求、答题规范,可以有的放矢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掌握答题技巧。如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归纳要点;简述(综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总体特征)扼要叙述,不要求分析原因,须把握要点;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简析)——剖析、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说明地理事象间的联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对比(比较)——从不同角度找出地理事象异同点;评价——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四、读河西走廊地区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④四个地形部位最易形成绿洲的是________,影响绿洲面积大小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目前图示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制种基地,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啤酒花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该地区发展制种业、啤酒花生产的优势条件。

(3)图示地区正成为风电开发的热土,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带之一。简述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近年来,图示河流下游的尾闾湖迅速萎缩或基本消失。你认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项目采购流程管理下一篇:汽车客运站商业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