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思考

2024-06-12

现象与思考(精选8篇)

1.现象与思考 篇一

对法官违法违纪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的是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各类犯罪、调处民商、行政纠纷、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有序健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武器的神圣使命。在现代法制社会,法官是维系国家法治的特殊群体,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的实现程度,对法律功能的发挥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审判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基层法院队伍中确实存在着少数违法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法官违法违纪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

司法是主持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体现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特别是法治文明的窗口。司法权是为社会排难解纷,掌握对公民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家权力。司法公正,国家法制才有权威,社会才能安宁稳定,人民才有最后的依靠。司法 1 腐败,则杜绝了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受侵犯时的最终救济手段,冤无处伸,理无处讲,社会完全丧失对国家、政府、对党的信任感与凝聚力,人心背离,社会动荡。司法清廉事关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制度的评价,对司法官员的信心,从而也关系到国家反腐倡廉的长远大计。很难想象,经过一次不公正审判而败诉的当事人对司法公正会怀有信心;即使是获胜的一方也不会对司法公正抱有信心。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加大对法官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违法违纪法官794人,其中52人因滥用审判权、执行权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充分说明,法官违法违纪现象已经是法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范。

总的来说,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纪律上、业务能力上都是过硬的,特别是通过“教育整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及 “公正与效率”司法大检查等集中 教育活动,法院的工作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不可否认,现实的法官队伍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尚不可适应形势与发展的需要,法官贪污受贿,违法犯罪时有发生,有的法官业务水平不高,对所承办案件久拖不决、枉法裁判;“冷、硬、横、推”的官老爷态度仍然存在,对群众“吃、拿、卡、要”、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私自会见当事人,接受当事人吃请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虽然这些现象不是法官队伍的主流,但已严重影响了法官队伍的光辉形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留下法律空隙太多,给人以可乘之机,同时法院之间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利益的原因还存在冲突和相互扯皮、推诿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法院队伍的形象、妨碍了司法公正。

法官违法违纪现象的存在会直接导致以下三种后果:

第一,导致司法结果的不公,即一些法官违法违纪的背后往往是因其故意为之的徇私舞弊和枉法裁判。

第二,导致司法专横,即司法行为在过程 和程序上不开放、不民主,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被践踏如不审而判、先判后审等。

第三,导致司法软弱,即司法机关或者司法人员应当履行职权而不履行,如对公民或者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以无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受理,导致纠纷不能解决、权利不能救济。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使一些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案件得不到处理,使秩序无法维护;再如不协助甚至阻止外地法院执行涉及本地利益的合法判决等。

二、法官违法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

导致法官违法违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对司法权的约束制度不健全。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约束,否则最终要走向腐败,孟德斯鸠说:“从事物的本性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出版,第154页。)如果说我们没有对司法权的约束制度是不准确的,人大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宪法和法律条文中规定得比较完整,问题在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司法权有着监督不力的一面。至于行政权对司法权的约束,法律中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立 法权与司法权的关系来看,宪法强调了立法权对司法权的监督,却没有司法权对立法权的约束制度,也就是说未规定司法审查制度。“在权力领域任何两个独立的权力之间要形成一种权力监督关系,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而权力间张力形成的前提是两种权力的均衡”(徐显明,齐延平:《论司法腐败的制度性防治》。载《法学》,1998年第8期,第29页)。如果在两个权力之间存在的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那么这两种权力实际上是一种权力,那就谈不上立法权对司法权的有力监督。要使立法权形成有力的监督,必须使司法审查制度成为司法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检察机关对司法权的监督活动来看,它本身就有体制性矛盾。在我国通常是把检察院也归属于司法机关,这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做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如美国、法国、70年代后的日本,都是将检察机关归属于行政部门。因为检察权就其特点而言和行政权是一致的,如:在检察机制上实行的是命令与服从,权力行使是主动干预,所作决定的效力不具有终极性。从实际效果来看,现行检察体制对司法权的监督是比较软弱的,如果让检察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一道形成一种合力对司法权进行监督,能 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法官选用制度不合理。法官产生的途径不科学,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方面参差不齐,是造成法官违法违纪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法官队伍人员的来源,主要是行政部门的调入、部队转业、高校分配以及充实“公检法”中从企事业单位调入的人员。正由于法官来源的多样性,使其构成并不科学,由此形成法院队伍人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客观的说,以上四种法官产生的途径确实使法院在过去的司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也给法院带来了好的作风和思想品德,不少人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涌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法官。但也存在极少数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不合格,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甚至违法犯罪的人员,存在鱼目混珠、把关不严的问题,这是形成影响法官队伍职业素质的主要原因。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司法机关的大多数法官已经达到了大专以上的专业水平,但细致分析起来,法官的专业构成“仍然以业余法律院校的毕业生为主。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正规高等教育毕业生,特别是硕 士生、博士生难以进入高级以下的司法审判机关,已经进入司法审判机关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也因各种因素难以久留”(席小俐:《对我国审判制度的几点思考》。载《法学家》:《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研讨》(下),1998年第2期,第115页。)而且我们常用的“大专以上”这个词本身就是相当含糊的。熟悉中国教育现状的人都知道,突击几个月拿到大专文凭并非是极个别的现象。不仅如此,法院往往成为复转军人重要的安臵去向,使得法官队伍专业化问题更加突出。“直到今天,法院仍是各行业中外行人较为容易进入的一个机构。不必说法律专业文凭,基本法律常识的具备也没有被作为进入法院从事司法工作的先决条件。甚至没有受到任何法律训练的人可以担任院长、副院长”(注:贺卫方:《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载《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为什么对进入医院的医生、对进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很高,但到了法院反而会很低呢?难道是法院的工作比医院不重要吗?法官的专业化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性要求,是审判结果正确的先决条件。一方面要拓展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 进入法院;另一方面要卡紧乃至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法院从事审判工作。对法院的院长应强调和看重其出身法官序列,现在的情形是院长的政治属性强,每一次人大换届,必然也对法院领导层作一番调整。可以采取对法官的行政化任命方式,无过错则永久任职,以保障法官职务的稳定性。这样法官就会有勇气和能力抵御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公正审判和法制统一才能实现。

(三)舆论媒体对司法权的监督没有形成制度。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除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外,还应当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得舆论的力量空前强大,在国外甚至被称为“第四种权力”,在中国媒体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要使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发挥其作用,必须得使其规范化起来。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压力。但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又有可能造成对审判活动的不公正影响。一个好人犯罪很多人会同情,一个贪官被抓人们恨不得诛之而后快。特别在对有些案件形成一边倒的舆论的情况下,对法院审判活动的报道实质上变成一种审理案件的活动,似乎不按舆论意志形成判决大有不 罢休的决心,结果损害的依然是司法独立和司法活动的中立性。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通过立法使之成为一项规范性很强的监督活动。(注:美国法院在审理黑人棒球明星O.J.辛普森杀人案时,在舆论几乎一致地认为凶手就是辛普森情况下,作出了宣布其无罪的判决。第一次审理时美国破天荒地允许电视转播,但第二次审理时仍旧采取法庭上不准拍照、不准摄像的做法。)

(四)某些具体环节上存在缺陷。在回避制度上、在工作程序上、在法官待遇问题上、在宣传导向上都存在需要克服的地方。

1.从回避制度上看,法律上没有规定法官应回避本籍,不能到自己的家乡担任法官(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尚有此规定)。现实当中绝大多数的法官都在自己的家乡任职(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生活的社区和当事人是联成一片的,法官自身无法抵御各种人情的干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国度里,把法官放在土生土长的地方任职对于司法公正本身就是挑战。虽然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都相应制定了一些执业纪律,如《法官法》中对法官的惩戒、回避制度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法官执业过程中不公正执法现象时有发 生,主要就是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惩戒制度,目前法院的执业纪律太多太滥太原则化,缺乏量化标准,同时,缺乏执行这些监督惩戒或制度相应的措施,对监督检查法官缺乏激励机制以及人身安全保障制度,也就是缺乏保证这些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因此,不少制度悬挂在墙上无人问津、形同虚设。

2.缺乏合理的待遇结构。表现在:一是法官政治待遇低。宪法虽然明确规定“一府两院”的政治和法律地位,但两院的政治级别却不明确。长期以来,把两院视同如政府的二层机构的平行单位,这就使得法院公正行使司法权时没有充分的权力保障。由于法院的地位低,法官的地位也随之降低,行政机关领导长期以来一直把法院当作自己的下属机构,把法官当成自己的工作人员随意支配。二是法官的物质生活待遇太低,没有很好的后勤保障。长期以来,法官超负荷的劳动与其劳动所产生的价值相差甚远,以致法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荣誉感和自豪感。虽然国家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如设立法官津贴、从优待警补助等,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一些地方由于财政紧张,相应的补救措施难以切实兑现。在法 官待遇上,中国的法官与其他国家法官相比是比较低的。实现司法公正、杜绝腐败,就要保障法官这一群体维持体面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所必备的基本物质条件,这对保证作为法官的尊严和责任感是很重要的。如果法官的医药费、办案经费都捉襟见肘,在现实中就会发生借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名义“上门揽案”;受利益驱动办理案件影响严肃执法和法院的公正形象,也为腐败提供了条件。

3.在宣传上,有时人们忘记或者忽视司法活动的规律,按照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进行宣传,过分强调群众路线,强调法院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甚至为了表现法院的亲和力,宣传法官上街扫地、修车等便民活动。应当看到,“司法不可能回避与民主的关系,但是,司法与民主得保持距离,不能用民主的原则、方法、民众情绪来代替司法”。“司法民主化不是群众化、运动化;对于司法而言,个体的权利与尊严较之于群众意愿更足珍贵”(注: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载《中国法学》(京),1998年第4期,第38页。)法官有可能在达到“亲切”与“随和”的目的的同时失却了职业所必备 的“庄重”与“严肃”,使法官混同一般群众,削弱了职业自律意识。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形成目前现状的另一原因。目前社会上请客送礼、说情风盛行,一些法官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缺乏党性,同时,法官面对上级部门、亲戚朋友的各种关系和层层压力,作为“平民化”、“多样化”的法官难以做到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法官也是社会上活生生的人,也有个人问题,如亲属、小孩的读书、就业等问题,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办,也有求于人,正由于法官的“平民化”、“多样化”现状,自然使其面对神圣的职责不得不打折扣。

三、解决目前法官违法违纪现象的措施

1.以司法自治防司法腐败。司法自治不是司法封闭,而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靠自身拥有的知识、道德和物质资源能够自主地处理司法事务包括案件的处理和司法人员的内部控制。

司法自治,对内部而言就是司法内部的自律机制,其核心内容是,严格而合理的司法官员任免制度使司法官员必须由受过高层次教育从而有高深文化、法律素养的人员担任(严格的执业资格 考试),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从而使他们自然远离趋炎附势之恶习(社会对法官良好形象的崇敬、法官能以其良好的素养而公正地回应社会对正义的需求从而导致更殷切的外部期望、法官群体内部的相互熟知与关注以及他们与社会普通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有稳固的终身或者长期任职保障而使之无后顾之忧,有优越的物质待遇而使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法官不得减薪);对外部而言,则是司法机关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一切外部监督可以到位,但不能越位,即不能代行司法机关的职权,当司法不公现象比较突出时,应当认真思考其真正的原因,寻求治本之策,不能盲目地主张对司法加强外在监督,道理很简单,既然司法会出现不公现象,监督司法的力量很难保证不出现不公现象。

(1)健全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除严格执行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和《法院组织法》、《法官法》等法律中,对司法人员的职责和禁止性规定(如《法官法》列出的“十三个不得”),以及刑法中有关针对司法犯罪行为的规定外,实行法官与当事人隔离制(法官不得一人单独与当事人接触,或在另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与一方当事人接触);改革现行陪审制,建立专家陪审制;实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等等。为强化外部监督,建立一些具体工作制度,如设立法官违法投诉中心、举报中心;设立案件质量评查制;聘请廉政监督员;设立廉政执法监督咨询委员会;实行院长接待日;重点岗位人员轮换制;……等等。这些制度与措施的推行,对于防腐倡廉,促进司法公正,可以起一些作用。但要贵在实行,不要虚设。

(2)摆脱外界金权控制。法官违法违纪除了司法体制上的原因外,司法机关与司法人员受制于外来的权力与金钱的控制、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可以要求司法人员在金钱、权力面前“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但道德的要求不能代替物质的抗力。据1983年11月15日《英国经济学周刊》公布,英国大法官年薪高达59300英镑,而同年首相的年薪却为49000英镑。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在其任职期间得领受酬金,其金额在连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据统计,美国大法官终身任职以致在任上去世的占一半以上,大法官的年薪高于内阁部长。俄罗斯为了保障法官 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改变了法院的财政管理体制,将过去的财政分级管理改为联邦政府一级财政管理。在日本,宪法规定,法官的报酬在任职期内不得减少(见《日本国宪法》第79条),法官非依宪法程序不得罢免、转职、停职;最高法院院长的薪金等于内阁总理大臣、两院议长;对法官处分,不得给予减薪;即使因财政紧缩,对公务员减薪时,也不得对法官减薪。司法机关的经费短缺,司法人员的待遇菲薄,就不能不受“利益驱动”去自行“创收”,以致卖法换钱,腐败由之丛生。救治之道,在于给司法机关“进补”:一是改变司法经费依附行政机关的体制,实行司法经费由国家财政单列;一是较大幅度增加司法机关的经费和法官的薪金,使司法机关不要靠“创收”来弥补开支,加强司法机关的“硬件”建设;使司法人员不必羡慕社会上的“大款”,而能在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和职业保障上“养尊处优”,提高其对职业的珍惜感、荣誉感与敬业精神。与此相适应,要大大提高法官的权威地位,排除外来权力(政治权力以及金钱权力等等)的干扰。法院、法官既然掌握国家与社会各种纠纷的最终裁判权,又是社会公正、公道的最后一道防线,理 应享有令人敬服的权威和信誉。这有赖于司法机关与人员的自律与自重,也要求国家与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改善法官队伍人员的产生办法,对法官队伍加强教育和培训,将培训引入考核、任用范畴。一方面是要严格按照《法官法》规定的条件选任法官,进一步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统一法官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法官职业准入“门槛”,严把“进口关”、“源头关”确保新选任的法官在政治上、业务素质上都达到较高水平,当前进行的全国司法统一考试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对在职法官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政治、业务、综合知识方面的强化培训,以适应新时期审判业务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如股票、债券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等,只有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才能审理好案件,因此就有必要举办各类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研讨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将培训内容引入考核、任用机制,增强干警的业务钻研精神,才能造就一支专家型的审判队伍。另外还要做好出人渠道,对政治、业务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低、严重影响法院形象的人 员,要调离法院,以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第一、要制订落实并完善相应的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如制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措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法岗位责任制度》、《执法监督公示制度》、《内部监督检查制度》、《纪检监察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诉讼(执行)风险告知制度》等,所制定的制度要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实用性,避免原则化、笼统化。通过制度的约束,使之能经常对照检查,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第二,建立健全立审分离、审执分离的审判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大民事审判格局的任务和要求,保证案件审理质量。第三,强调案件审理过程的流程管理,制定《案件流程管理办法》。从案件受理到案件审结的各个环节均注明时间,从程序上给予监督,使法官更明确树立程序违法就是错案的意识,逐步克服重实体、轻程序倾向。第四,建立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法官的执业责任心。要实行案件抽查制度,不定期地对各类案件进行抽查、评查,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分别予以表彰和批评。对办错案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进行严肃处理,做到从具体措施上保 证法官公正廉明、严肃执法,同时也是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维护法官良好形象的有效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官以服从法律为最高天职。第五、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党委、人大、政法委应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纪律监督,实行违法违纪举报制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案件跟踪监督制度”。法官审结案件,人民法院在发给判决书的同时,发给双方当事人“意见征求卡”,如发现办案法官有违法违纪行为,当事人可以填卡寄回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第

六、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惩戒机制,实行谈话诫免和黄牌警告制度。在保证法官的各种待遇基础上对法官执业标准给予准确的定位,对法官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严厉的惩戒,并对纪检、监察人员给予充分的人身保障和物质激励;对群众反映的法官违法违纪问题,纪检监察人员应给予黄牌警告,责令其改正,以确保法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

3、加强和完善法官的职业监督。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诉讼体制本身的监督制约作用。要主动、认真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接受民 主监督、舆论监督,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但是要坚持摒除权力机关对具体案件的监督,要将有关监督侧重于对法官素质、行为的监督,以确保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审判独立。要继续加大惩治司法腐败的力度,重点查处利用审判权、执行权贪赃枉法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纯洁法官队伍。同时要加强对法官“八小时”以外监督,严格约束法官的业外活动。将监督关口前移,“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圈”要管,“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也要管。法官必须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相违背的,可能影响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慎重对待与当事人、律师以及可能影响法官形象的人员的接触和交往。要引导法官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了加强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必须在进行司法教育整顿中,加强司法人员的法治教育,强化对人民负责的受监督意识。当前还要抓紧制定新闻法,以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同时也约束新闻舆论界,要求他们在法律范围内行使监督权。

2.现象与思考 篇二

关键词:荆州,地方,媒体现象

荆州建市20年以来, 其发展呈现出了一种较为独有的特征: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较之周边同类城市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 其媒体发展与周边媒体乃至全国的同级媒体相比却呈现出蒸蒸日上, 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态势。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低坳地带生长出来的媒体发展高地, 本文作者称为“荆州媒体现象”。我们研究“荆州媒体现象”, 对荆州社会的发展及推动我国地方媒体事业,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荆州媒体现象”进行研究:

一、荆州媒体的社会影响

提到荆州媒体, 大家第一反应是那档红遍江汉平原的品牌栏目《垄上行》。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是一档对农节目, 在十年间实现了由一个栏目发展到一个频道再到频道、渠道并举的飞跃:2002年, 荆州电视台对农节目《垄上行》开播, 每周一期, 每期15分钟。2009年《垄上行》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垄上频道, 24小时播出。2012年, 随着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成立, 荆州垄上频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荆州垄上频道与湖北垄上频道整合成新的湖北垄上频道。据2011年中视广联CTC乡域网电视节目收视数据显示, 《垄上行》节目的收视份额在农村最高达到41%, 甚至在城市的收视率也能达到7%。伴随品牌效应的是其广告收入, 2011年《垄上行》广告额达到了4500万元, 为《垄上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还倾力构建了频道的产业体系:荆州电视台2006年推出的《垄上行手机报》、2008年成立的垄上行农民艺术团、2009年成立的湖北垄上行新农村服务有限公司, 2010年开始发行的对农服务杂志《垄上百事通》, 2011年荆州电视台全资成立的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垄上行新农会”, 2012年开始立项建设的湖北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 共同构建了电视媒体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

《垄上行》先后荣获“湖北省宣传思想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栏目大奖”、“新中国60年60个有影响的广播电视栏目”、“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中国十大最具原创精神电视栏目”等殊荣;2007年2月, 《垄上行》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注册, 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对农电视节目的注册商标;2009年元月《垄上行》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垄上频道, 成为全国地市台第一个对农频道;2009年12月, “垄上行”被列入湖北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工程;2010年4月, 《垄上行》创新对农节目服务模式被入选《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广电蓝皮书) , 并成为蓝皮书中唯一入选的电视栏目成功个案。《垄上行》主持人王凯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2年, 《垄上行》在第二十九届“湖北新闻奖”评选中获电视新闻栏目一等奖, 在第四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颁奖盛典上获年度优秀对农栏目最佳栏目奖。

与荆州电视台相比, 荆州其他主流媒体也毫不逊色, 如荆州人民广播电台近十年来曾获多项奖项, 2009年在“湖北新闻奖”评选中, 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共有11件作品获奖, 其中一等奖1件, 二等奖6件, 三等奖4件, 在全省市州级媒体中名列榜首;在2009年度中国交通广播节目评选中, 荆州电台共有6件作品获奖, 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地市电台。在2009年度“湖北广播节目奖”评选中, 荆州电台共有33件作品获奖, 位居全省市州电台榜首。在湖北广告作品评奖中, 荆州电台3件作品一等奖, 是全省地市电台中一等奖最多的电台。2012年荆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名医直通车》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首届广播电视健康品牌节目中被授予“全国健康品牌栏目”称号;《三农热线》节目被评为“全国民生影响力广播电视栏目系列10强”;2012年荆州人民广播电台7件作品在第29届“湖北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个, 二等奖2个, 三等奖4个, 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市州广播之首, 全年经营总收入2247万, 利润超过500万元。

二、“荆州媒体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 “荆州媒体现象”产生凝聚了荆州媒体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发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使荆州媒体在地方媒体中脱颖而出, 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

荆州电视台自1999年以来便实施“新闻立台, 精品兴台, 创收富台”的办台方针到拓展“频道化”的办台思路, 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1]2005年, 当《垄上行》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使其逐渐从荆州本土媒体向江汉平原、两湖平原农情、农时、农事资讯中心迈进时, 原荆州电视台台长李海昌提出了塑造跨媒体品牌的理念, 他对于产业链条的完善有了更为广远的构想。[2]李海昌说:“《垄上行》的品牌效应可以进行的产业延伸包括SP电信增值业务的短信打包定制、纸媒的发售等, 让农民朋友产生对栏目资讯的完全依赖。一些风险较小、周期较短的行业。例如, 与商家和专家合作, 建立《垄上行》种子公司、农业信息公司等, 这也是品牌延伸的机会所在。同时, 通过在两湖平原建树一个强势媒体的新形象, 可以考虑与其他区域媒体合作的机会, 还可以组建《垄上行》农民剧团, 从而达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事实上2005年以后《垄上行》就是沿着李海昌的这个思路发展的。

“荆州媒体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荆州媒体人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于成龙在《跃马江汉垄上行》[2]写道:几乎每一期《垄上行》节目的采集, 都有出镜记者赶到现场, 他还特意描述了主持人王凯跟同事一起在淹至腰际的有血吸虫的积水中泡了一天的情形。汪洪在《荆州:新闻与水共舞》[5]中向我们讲述了《荆州日报》的记者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英勇事迹。

(2) 荆州特定的地域经济给荆州媒体发展提供了机遇。2002年春, 时任荆州广电局局长的黄谋宏和电视台台长李海昌在调研中, 根据当时精彩频道在农村覆盖较好的优势, 提出了办一档农村栏目的构想。“荆州是全国的农业大市, 我们的衣食父母理所当然是农村、农业与农民。”[2]李海昌的这个判断迎来了荆州电视台成长最快、效益最好的一个栏目《垄上行》的诞生。江汉平原拥有4000万农民,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目标受众群。《垄上行》抓住机遇, 定位于农民受众, 使这个节目赢得了市场, 赢得了受众, 最终能够做大做强, 得到发展。

(3) 依托于品牌栏目, 荆州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荆州媒体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做好品牌栏目, 增强媒体影响力作为发展的目标。例如, 荆州新闻网与荆州电视台共同打造的《e线民生》、荆州电视台的《江汉风》《消费为王》《垄上行》、荆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丽人音乐广播、《名医直通车》《三农热线》成为荆州市家喻户晓的知名栏目。

三、“荆州媒体现象”对地方媒体发展的启示

(1) 要有一支爱岗敬业, 勇于创新的专业队伍。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有着创新精神的, 敢为人先, 爱岗敬业的新闻人才和管理人才将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地方媒体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将成为保障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2) 挖掘具有地方色彩的本土资源, 做独家特色。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媒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特色节目: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立足于拥有4000万农民的江汉平原,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目标受众群而获得了成功;广西卫视变地缘政治为发展新动力, 变区位优势为独有传播优势, 强化中国-东盟合作宣传内容特色, 获得传媒影响力的飞跃式增长;《唐山晚报》完全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观照主题报道, 紧紧抓住与受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展开报道, 推出了人才就业专版。这些电视台的独家特色, 给自己贴上了个性标签, 在受众中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3) 创建品牌栏目, 推动媒体的整体发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栏目、品牌媒体、名记者、名编辑, 形成具有独创意义和本土特色的强势品牌产品是地方媒体未来的发展重心。荆州媒体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做好品牌栏目, 增强媒体影响力作为发展的目标, 如荆州电视台凭借品牌栏目《垄上行》做大做强。我们研究一些地方媒体的案例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湖南卫视以《超级女声》走向世界, 再以《恰同学少年》《变形计》等诸多大片和高端节目提升品牌内涵。浙江卫视凭借《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爽食赢天下》等一系列娱乐节目跻身于全国一流卫视的行列。这些品牌产品为媒体赢得了高收视率, 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最终走向国际市场。

(4) 构建媒体产业体系, 促进媒体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由荆州电视台和永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湖北垄上行新农村服务有限公司是整合电视媒体、渠道网络、信息、产品、政府资源、运营商、液晶屏、因特网、农技服务、资本等十大资源一站式为农服务的体系, 目前已拥有1000家连锁加盟店, 深受农民受众的欢迎, 也为电视台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各地方媒体可以借鉴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新公社的成功经验, 构建媒体产业体系, 促进媒体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昌.带着观念突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10) :64.

[2]于成龙.厌马江汉垄上行[J].市场观察.媒介, 2005 (12) :44-47.

[3]杨小龙.电视正道是沧桑——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品牌成长体会[J].南方电视学刊, 2012 (4) :95-97.

[4]李玉洁, 马涛, 娄振宇.找准定位拓展生存空间, 以全媒体布局未来——荆州电视台转型初探[J].广告大观:媒介版, 2013 (10) :51-54.

[5]汪洪.荆州:新闻与水共舞[J].中国记者, 2007 (07) :68-69.

[6]吴卫华.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探析[J].中国报业, 2011 (21) :55-56.

[7]朱茅量.用独有资源做独家特色——广西卫视提升地方媒体影响力的实践[J].新闻战线, 2009 (02) :71-72.

3.现象与思考 篇三

【示例一】在数学活动“数字朋友7”中,教师A以乘火车去刘奶奶家的游戏导入活动。教师A要求幼儿根据车票上的实物或点卡坐到相应号码的车厢里,然后他当检票员和幼儿一起清点各节车厢的人数,检查每一位幼儿是否上对车厢。

【分析与思考】在导入环节上教师A设计了“乘火车”游戏,通过对号入座、清点车厢人数让幼儿练习点数。显然,教师A将幼儿的点数学习融入到了游戏之中,想让幼儿在玩中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玲玲小朋友拿到车票后一看是6号车厢,便迅速跑到了6号车厢里。由于教师A要一一检查每位幼儿是否上对车厢,因此玲玲等了较长时间才被检查到。被检查完后,玲玲还需等待教师A检查完后面的几名幼儿。在接下来的清点车厢人数中,幼儿大多没有兴趣,有的应和着教师A或同伴点数的声音,有的索性说起了悄悄话……

教学活动并非每个环节都需要游戏,是否需要设计游戏,关键是看游戏能否服务于教学目标、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教师不应为游戏而游戏,游戏应能让幼儿轻松快乐地学到知识,否则教师所设计的游戏就形同虚设。

【示例二】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掌握汉字“星星”,教师B事先在教室里藏了好几颗星星,然后请幼儿把星星一颗颗找出来,再一一贴到黑板上的背景图中,

【分析与思考】“找星星”这一活动环节花费了不少活动时间,那么花如此多的时间是否有效呢?现来回顾一下活动过程:教师B请几名幼儿去找星星,其他幼儿做观众。幼儿找到星星后,教师B将星星一一对应贴到写有汉字“星星”的背景图上。显然,这只是个别幼儿在“玩”,而大部分幼儿只是被动地“玩”。而且,找星星和理解掌握汉字“星星”几无关联,幼儿本有机会在一一对应贴星星时认识汉字“星星”,但又被教师B剥夺了。

既然这一活动环节达不到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汉字“星星”的教学目标,那么其存在就是多余的。如果教师B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便于每位幼儿都参与的活动环节。或许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例三】在一次大班集体舞教学活动中,教师C讲解完动作便让幼儿跟着音乐跳起来。在音乐声中,不时响起教师C的提醒声:“XXX,出左脚。”“XXX,和旁边小朋友拉起手来。”……

【分析与思考】在幼儿学习动作的过程中,这是经常会出现的场景。然而。诸如教师C之类的指导,对幼儿学习有效吗?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音乐响起时。幼儿都跟着音乐跳了起来。由于是第一次完整地跟着音乐,个别幼儿做不对动作或跟不上节奏是很自然的事。但教师C的提醒却干扰了幼儿的学习,因为当其提醒时音乐还在继续。是听老师的纠正动作,还是听着音乐往下做?幼儿即使稍做犹豫,也会使本就不熟练的动作更加跟不上音乐节奏。

4.学生作文偏题现象种种分析与思考 篇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面临毕业考试时,许多老师学生担心作文时偏离主题。这也是很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几乎每次习作都会存在几个离题或者偏题的学生,主要原因不外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题目不能理解,随自己的判断写;二是粗心,没有很好去揣摩题目的要求;三是在写前没有很好列提纲,写时文章的走势与原先自己想的不成一体。

例如,写读后感,学生往往把原著的内容罗列很多,而自己的感受几乎没写;写人的文章给过写成的记事的文章;叙事的文章写成了写人文章,写景的文章完全写成了游记的流水账。状物的文章写成说明文;话题作文写成了大话废话„„凡事种种,都与作文课审题这一关没有真正把握有关。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以纠正这种现象,来减少偏题离题的目的。

写人文章的目标和建议:写人的文章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人物的经历,命运的记叙和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写人这一类文体的特点我建议大家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写事的文章最基本的要让学生要记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重点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感受。这一类的文章我建议老师们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复习,在做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写事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又非常具有代表性,碰到一篇点拨一篇,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同时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事情的高潮,作者又是如何设置悬念,如何灵活运用插叙、倒叙的写作方法。这样长期的点拨、熏陶、仿写,对学生的习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教材中写事的文章让学生再次领悟。

想象类作文有三种题型: 一是写自己的设想、追求、梦境的习作,如《二十年后的我》、《我的理想》等。二是写童话、寓言类,运用“拟人”手法,把各种动植物、物品想象成“人”,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读者某个道理。三是由材料引起的想像类习作。如看图作文、或者是给出文章的开头,让学生接着写。想象类文体复习要强调两个问题:

1、想象不是胡编乱想,要符合生活实际。只有熟悉生活,详细地观察生活,1 才能有想象的原材料。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它的原材料是人、猴、神,它具有人的智慧,猴的活泼灵巧,神的法力。虽然是想像出来的,但还是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2、想象要美好,立意要深刻。想象文必须要有一个“美好”的思想。如果只是瞎编一个热闹离奇的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的意义。如,在写《20年后的我》,有位同学写自己20年后事业有成,挣了许多钱,住豪宅,坐轿车,整天忙于享受,绝口不提运用自己的财富为他人、社会做贡献的事,这种文章我们要做好价值观的引领。

在人教版教材中,应用文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四种类型:一是写信(四年级安排)、写建议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发言稿(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毕业赠言(在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指导时我们要着重强调三点:

1、格式要做到规范、正确。

2、内容要简明,层次要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卷面上要求学生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

读书笔记我们一般也称之为“读后感”,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有一篇习作:让学生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要求学生以“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或者写一篇读后感。根据教材,读后感没有格式要求,跟一般的记叙文一样的。

对读后感的练习我主要引导学生做到四点: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通过这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

三、读感结合有侧重:指导学生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指导学生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六年级组

5.现象与思考 篇五

近日,“就地过年”一词走进大众视野,就地过年本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举措,然而个别地方却曲解政策、层层加码,将返乡乡友“一拒了之”。春节自古以来便是游子归乡、阖家团圆的佳期,如何让群众“过好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力水平的必答题,也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道必过关。

就地过年——服务不打折,留人又留心。就地过年是防止疫情大面积传播的重要方法,既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又关乎抗疫全局。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暖心政策,用别样“待客之道”留客,让他乡也充满了故乡温暖,赢来网友连连点赞。四川商务厅“一系列部署、一揽子活动、一篮子供应”三个一保障群众安心过年;山东济南发放1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鼓励外地员工就地过年;浙江义乌出台17条政策,推送就地过年福利……这些政策实实在在又面面俱到,但政策再好,关键是要落实。广大基层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要周全考虑异乡过年的诸多难题,确保社会公共服务不中断、不打折,让就地过年的“异乡人”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感受到温度、温暖与温情,方能真正留人又留心。

返乡过年——政策不加码,放行又放心。倡导就地过年,绝不是禁止返乡,加强疫情防控,绝不能搞成“一刀切”。1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明确提出“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等6项要求,强调疫情防控不能层层加码。回家过年是我们抹不去的情结和对团圆的企盼,各地干部务必结合本地防疫要求,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理性对待低风险区返乡乡友,做好防疫登记,强化宣传引导,给“绿码”放行,让游子放心。而不是把加强变加码,把“一封了之”“一拒了之”当成执行政策的“硬核举措”,让千里奔波、思乡情切的乡友们寒了故乡情,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碎了团圆梦。

错峰过年——错峰不错过,安业又安心。或迫于生计,或为梦远行,不管游子身处何方,城市的车水马龙终究抵挡不住游子思乡的情切。千百年来,除夕团圆、共吃年夜饭的文化情结始终羁绊人心,然而疫情当下,春运当头,就地过年与回家过年似乎让人陷入了两难之境。其实,对大众而言,那浓烈的“年味”并不复杂,或许就是华灯初上时厨房里的叮叮当当、饭桌上的唠唠叨叨、电视机前的嬉嬉闹闹罢了。由此可见,就地过年与回家过年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打工人”呼吁的“年假调休”“错峰过年”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路径。冷静思考,只要平平安安、团团圆圆,何时归家不是过年呢?

6.现象与思考 篇六

一、“软抗拒”现象主要表现

1、在案件发案阶段。一是当事人在现场检查中不配合,能当场狡辩抵赖的则极力狡辩抵赖,有的甚至当场转移财物,使办案人员取不到有效的书证、物证;二是以当事人不在现场为借口,拒绝在现场检查笔录上签

字、盖手印,其它在场人员亦不愿(敢)做现场见证;三是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就一走了之,不让办案人员查扣物品。由于质监部门没有对人的留置权、传唤权,只有对现场的检查权,没有搜查权,结果只能是现场能取多少证就算多少证,给办案工作带来难度。

2、在案件调查取证阶段。一是当事人对收到的询问通知书置之不理,找各种借口不来接受调查询问,或外出、或身体不好、或接待客户,一句话到烟草部门接受调查没时间。由于缺乏对当事人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法律保障,办案人员对此也束手无策,使约定询问时间白白浪费;二是在接受调查询问时,回答也是避重就轻,作隐瞒及虚假的陈述,能推就推,能赖则赖;三是有的当事人还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确认,反复强调客观理由无理要求办案人员记录,或签注对违法事实不予承认的意见。四是有的当事人甚至藐视烟草法规,对烟草部门依法封存的产品进行销售、转移、隐匿、销毁等。

3、在案件结案处罚阶段。在不处罚已不可能的情况下,有些当事人仍想方设法要减轻处罚或象征性处罚了结案件。一是软硬兼施,一方面寻找关系说情;另一方面寻找执法中的瑕疵,为说情找借口,二是对查封后已罚没的违法物品,以复议、诉讼为借口,拒绝收缴入库,或者要求由其自行销毁,三是以各种理由不按照处罚决定书中的规定时限缴纳罚款,四是在案件申请强制执行中,当事人通过转移财产,在法院拉关系说情,使法院在执行时以当事人无财产可以执行为理由而中止执行,从而达到逃避处罚之目的。

二、“软抗拒”现象应对之策

1、努力提高办案人员的办案水平、办案技巧和取证能力。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准确理解掌握烟草专卖法规,正确判断违法事实,做到有的放矢调查取证,懂得证据的锁链关系,避免事后补证困难。

其次,要改变“重物证,轻口供”的观念。充分地利用证据规则来收集各种类型的、且被法律认可的证据,有效地控制案发现场,及时制作现场记录,对假冒卷烟该扣押的扣押,该登记的登记,该提取的提取,尤其是对那些可能灭失或事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更要及时采取摄影、照相等手段进行固定保存,将可以证明违法的各种证据使用完全,使各个证据之间环环相扣、互相印证,这样即使当事人死不承认也不影响案件的查处。

再次,要规范执法,注重办案技巧,在执法办案中真实客观反映当事人对调查取证的配合态度,并在制作文书时如实体现。

最后,执法人员要不断总结办案成功经验。

2、充分运用好“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过多地强调了防止其“滥用”和“规范”运用的一面,忽视了“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案件中的“威慑力”的一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在对付“软抗拒”中显示出威力来,通过进一步的细化自由裁量,不仅要考虑当事人违法情节、手段、目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而且也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在烟草部门调查取证时的配合态度,更要考虑当事人有否擅自转移、隐匿、损毁封存的产品这一行为,使烟草部门能够审时度势,权衡轻重,不至于在复杂多变的案件面前束手无策。只有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才能促进行政处罚的公平和效率,维护烟草部门的执法威信和权威,实现“个体化正义”。

7.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思考与探究 篇七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道德冷漠现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发展到现在的随处可见,说明道德冷漠现象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使人与人之间只能做到互不伤害,而无法要求互相帮助。沉默的大多数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冷眼旁观着一个又一个悲剧,而在心底却没有产生一丝的内疚感,犹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一系列道德冷漠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道德的期望值越来越低。所以,当我们面对道德冷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是社会究竟怎么了,而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接受良心上的道德审判。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表现形式

1.人们的道义感逐渐消失

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道德意识是支配我们社会活动的主要精神依托,我们对于周边身处困境的人,基于内心深处的道德文化素养所产生的同情感,本能地对救助对象施以道德关怀,并体现在现实的道德救助行动上。但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面对身处困境者,内心激起的道德同情感已经大大降低,更难以产生良心上的震颤。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蔑视心态和怀疑感也在不断提升,表现在道德情感上也越来越冷漠和麻木,救助者常常被看成异类,甚至有人担心道德关助行为背后是否藏有深不见底的陷阱,导致道德受助者对施助者的行为往往不是感激和赞扬,而是对施助者动机的怀疑和行为的困惑与警惕。不仅如此,受助者有时也在大众怀疑的目光下,不断地被审视和质疑。

2.人们道德受助感的消退

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客观心理和客观意识都渴望得到道德关怀和援助,但在主观意识中,人们却用所谓的理智情感,来拒绝和摆脱外来的道德力量。随着消极道德情感的不断积累和负面的社会生活阅历的增加,美好的事物变得虚幻和不切实际,人们潜意识中所渴望享受的道德力量已经被深度弱化,即使客观上需要,也会理智地予以克制,施以漠视,还会感叹“现在社会竟然还会有这样的好人!”这不仅给道德受助者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渐渐地把人们推向了道德受助期望冷漠的边缘。

3.人们的冷漠感和麻木感的加重

道德义务的履行原本是极为崇高和神圣的行为,不仅唤起了人们的道德热情,也发扬了人们的奉献精神。但目前,现实生活中行善反被诬陷,从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屡屡发生,逐渐给履行道德义务的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甚至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面对道德心理阴暗者的嘲讽和以德谋利者的误解,人们履行道德义务的热情和神圣感,逐渐地被冷漠感和麻木感所取代,从而导致个体和大众道德实践逐步丧失。在面对道德义务的时候,人们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只是在人群中扮演一位冷漠的看客,甚至过客,致使非道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滋生和助长。当他人和社会需要自己表现出道德行为和履行道德义务时,道德义务的冷漠导致了道德行为责任感的丧失。

(二)社会道德冷漠的危害

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公民道德素质包含道德观念和道德义务两个部分,是认知与实践两者关系的有机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并不缺乏道德观念,当道德事件发生时,社会道德行为的禁止和应该不断地被放到公众视野,对当事人造成了道德绑架,助长了道德冷漠现象的滋生和发展。然而也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没有做过违反道德禁令的事,就是道德素质高尚的体现,具有这种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人,虽未做过社会禁止的事,却也丧失了基本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单元,其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若一个社会多数人道德素质不高,则这个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偏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人在世界公民心中的形象。因此,道德不仅影响公民个体道德素养的建立和提升,甚至还影响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不利于公民幸福感的增强

幸福是一种通过人的能动和受动,在与人相关联着的对象、环境或过程中,对人的内在尺度结构的符合状态。[2]幸福感即人们在这个能动和受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感受,是个体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感。道德作为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民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依条件而一致或相冲突的关系,并且这种一致或冲突的关系又依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道德冷漠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渐下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这样的社会不仅不可能为公众提供实质的幸福感,甚至将严重阻碍公民幸福感的获得。道德冷漠隔离了人获得积极感受的渠道,让我们变得陌生,变得不信任,极大地降低了公民的幸福感。

3.不利于社会道德秩序的构建

道德秩序是一个社会公认的,相对统一的道德行为标准和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首要问题便是建立一个合法的、达成共识的道德秩序。道德秩序的确立对整个道德体系、道德机制的完善具有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公众对危害社会的事情采取麻木和冷眼旁观的态度,那么道德规范会失去控制和约束,严重危害社会道德秩序,使其陷入失序的泥潭。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道德秩序,那么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就会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导致更多的社会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冷漠不利于道德秩序的构建。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和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下,道德冷漠事件却接二连三的上演,为什么会形成道德冷漠,如何应对道德冷漠,成为了当前急需探析的问题。道德冷漠不仅是一个涉及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道德认知的起点和产生的前提。道德冷漠者的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行为与道德人格的分离,是社会转型时期过渡性的道德危机在社会心理层面的普遍反映形式。道德冷漠现象折射出了经济文化强盛背后的瑕疵,在这个背景下,只有积极引导理想与现实脱节的人格走上正轨,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摆脱道德匮乏的窘境,去唤醒休眠的人性。

(一)社会转型期带来道德价值标准泛化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这种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对于普通大众的思维模式、生活和消费习惯以及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充斥着大众,使得人们在新旧道德观念中无法选择,无法适应。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地球呈现区域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想毫无保留的冲进我国,大众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没有充分的抵制能力。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使以往被定位的社会标准和秩序规范发生了改变,引发社会心理和交往的矛盾冲突。道德冷漠现象正是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矛盾对立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从而引起道德情感的失常和行为方式的偏颇。

(二)公民道德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弱化了道德信仰

道德教育应该具备两个功能,一是社会功能,一是个性工程。社会性的功能让公民主动积极的维护自己所处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会随便滋生事端。个性化功能让公民从良好的教育中努力发展自身。[3]在战争年代,为了革命和战争的需要,强调绝对服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仰,成为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单一的道德说教难以激起人们的心理认同,无法形成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道德信仰。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强行灌输的方式缺乏落地的实际教育意义,忽略了道德知识内涵的发展变化。道德信仰的弱化不仅纵容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也是道德冷漠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道德回报机制的不健全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尽到道德责任后,应该得到的社会组织和他人的回馈。[4]道德回报分为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回报。物质上的回报是以金钱和实物等方式的回报,而精神上的回报是以表扬和赞誉等方式的回报。道德回报以利益机制为杠杆,通过利益回馈给予道德行为以奖赏,给予不道德行为以惩罚。近年来,由于道德回报机制的不健全,致使有些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道德回报,在这种现实情况下,社会风气和社会正气必然被邪气所压倒,见义勇为的人也将越来越少,势必助长道德冷漠现象。

三、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

目前,一部分人认同依靠道德和法律等相关措施来解决道德冷漠问题,强化道德和制度在人们心中的效力,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些方式都只能治标不能去本,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我认为,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应社会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道德力量的发挥不但要依靠公民的自觉意识,而且要通过建立多种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才能为消除道德冷漠现象提供制度保障。综上所述,我认为从这三个方面来矫治道德冷漠现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为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般来讲,道德冷漠是人们思想水平与社会要求矛盾的产物,其存在的依据正是人们实际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性信念指导人们的行为,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过程的确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的矫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而道德冷漠现象的改善,正是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的不断巩固,防止外在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带来的动摇和改变。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缺失和实效性的不足,对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实现生活中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为提高公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有效预防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形成和完善道德品质的过程,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从而内化为心中的道德观念,能够对事物进行理性和科学的道德判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公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对于见义勇为这样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与对道德冷漠的消除,不仅需要个体内在的体验与觉悟,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舆论的热情支持和有关奖惩制度的保障。因此,深入的系统的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为道德冷漠现象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完善道德奖惩制度

鉴于道德回报机制的缺失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首先丰富道德回报手段,建立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使其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其次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制度和法律,加强道德立法,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法律和制度的支持。第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综上所述,“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和个人原因。对“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客观地分析道德冷漠现象,只有在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我们才能提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实现道德冷漠者的转变,从而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弃绝冷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温暖氛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目前,道德冷漠已不再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近年才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危害与表现,矫治

参考文献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

[3]汤海艳.成人之道:中国传统礼仪及其道德教育功能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5.

8.中小学生陪读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篇八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愈来愈重视,除了对子女大方的教育投资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更是身体力行,加入到“陪读”一族。陪读作为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近几年来愈演愈烈,有的家长不惜放弃工作,专职陪读,有的甚至上演了新版“孟母三迁”,从农村到乡镇。从乡镇到省城,越来越庞大的陪读家庭出现在诸多中小学名校甚至大学附近。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对其进行了原因探析、利弊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策略,以期能对当前陪读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出积极的反应:

一、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时下,陪读现象在我国愈演愈烈,这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分析这些林林总总的理由,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很多家长认为,如果没有专人打理孩子身边的琐事,就会使孩子分心,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江西南昌周女士就认为,如果她不给孩子租房陪读的话,孩子每天上学放学至少有两个小时浪费在路上,三个月下来,就要少学习180个小时,在高考竞争激烈的今天,这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2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的怀疑

当前社会独生子女比较多,他们从小就得到家里人的过分关爱和呵护,所以其独立生活呈现脆弱化。部分家长认为,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如果不陪可能会导致他们衣食无着,不能自理。加之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家长认为子女的自制能力差,如果不在跟前监督。很容易陷入网吧或游戏厅中去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他们行为失控甚至走向社会的对面。所以,陪读能让子女避免外界干扰。

3家长隐性成就观的显性表现

陪读对于家长来说,他们的心态是既有一种责任感,又寄予很大期望值。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自我不能实现时,便会产生转移。目前的许多中小学生家长,自己由于错过了许多机会,所以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子女能够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能够出人头地。塑造子女也是自我的继续发展。在华东师大心理系的桑标教授进行的一项关于父母意识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有60.6%的父亲和63.3%的母亲都认为子女是自己人生的希望。

4家长的不安定感

子女是自己的希望,要使子女成功必须有100%的保证,不允许一点点的失败。因为这一个的失败就是全部的失败。独生子女使父母不敢轻易地去尝试孩子的“自由发展”。父母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把家庭的重心,把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父母随子女成绩而产生喜怒哀乐。害怕失败,担心子女的不安定感使父母全身心地投入陪读。

5学校把自己的责任推给了家长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随着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学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就把学生学习的辅导义务推给了家长。学生的成绩牵扯学校的声誉,学生的成绩更牵扯孩子的将来,家长也感到责无旁贷,于是家庭就变成了学校的延续。

6其他特殊情况

有些孩子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如抽烟、酗酒、上网等现象严重;经常逃学、旷课等而荒废学业,家长为了强制监督、有效隔离,促其成人、成才而选择“陪读”是必要的。一些农村贫困孩子考上离家较远的中学就读时,家长为了节省开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边打工边“陪读”,以助孩子完成学业。另有些孩子由于身体原因(疾病、虚弱)需边上学边药疗、食疗等,家长不得不“陪读”。

二、中小学生陪读现象的利弊分析

该如何应对中小学生陪读现象?我们必须对中学生陪读现象的利弊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比较。

1中小学生陪读的积极意义

(1)陪读是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有效途径

家长陪子女学习,和他们一同读书,一起探讨书中的问题,容易与孩子的思想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共同语言,便于家长更好地走进子女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见解、爱好、兴趣、志向等,使家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减少彼此的误会。另外,陪读还可以促使家长成长。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要求个人在一生中要不断的学习。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实际上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陪读不仅是对子女生活上的照料,更不是监督和督促,而是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进步。

(2)陪读是一种新型的亲子活动

在我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家长往往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彼此间的感情因此受到冲击。但是陪读无疑是一种新型的亲子活动,是弥补这一缺陷很好的方法。它可以让子女与家长有更多交流的时间,增进家长对子女的了解,认识青春期间子女的变化和需要,从而能够理解孩子,有效地引导孩子,以便更好地消除彼此间的代沟,促进孩子成长、家长进步等。

(3)陪读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督促

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都还不成熟,所以其自控能力还不强,极容易受身边不良事件的影响,家长的陪读从一定程度上能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和嗜好进行有效的约束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同时孩子在心不在焉时,在家长的提醒下,他们能重新进入状态,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子女的健康成长及学业上的进步。

2中小学生陪读的弊端

陪读能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家长的陪读下,教育原来应该有的一些功能,诸如主动、积极地去探究、自控能力的培养等都无从谈起。

(1)陪读不利于培养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

子女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陪读弱化了许多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陪读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依赖。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一个人习惯了凡事依靠别人,那么他就无法从心理上“断奶”,无法自立自强,遇事优柔寡断,生活不能自理等,甚至影响到其他方面。

(2)不利于培养子女与人交往的能力

家长一旦陪读,子女必然缺乏与其他同学深入交往的机会,因为在学校就是专心学习,回去还要在家长的悉心照顾下继续刻苦学习,基本上没有时间和同学交流,长此以往,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养成集体主义的观念,形成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的集体生活不仅是要让孩子学到文化知识,同时还要让他们在与同学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时所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从而形成适应环境的良好能力。

(3)不利于子女人格的塑造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尚品格的形成是需要经历困难和挫折的,虽然这样说有些偏颇,但却代表了大多数的情况。如果子女没有脱离家长羽翼的保

护,凡事都会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以后走向社会则很难独自经受外界困难的磨砺,不能形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遇事果断的良好人格品质。

(4)陪读容易增加子女一定的心理压力

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逐渐开始懂得学习的目的性,学习上努力、自觉,如果家长常以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兴趣爱好或事业为代价坚持陪读,等于给他背上加砖,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家长的期望值总是很高,而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有个最高限度,背着父母过高的期望在拼搏,一旦达不到父母制订的目标,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尤其是性格内向、懂事的孩子会因愧疚而导致诸如焦虑、烦躁、恐慌、自卑、自责等心理疾患,甚至酿成自杀的悲剧。

(5)陪读不利于子女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优秀的学习品质,应该是能独立完成课业、勤于思考、认真严谨、勇于克服困难、有一定自控力等等。优秀学习品质是学业优秀的必要条件。由于有家长经常在旁边监督指导。孩子从而养成粗心大意、不愿独立思考、思维萎缩懒惰,自控力和独立性差等不良习惯。一旦家长放弃陪读以后,孩子将由于失去了“拐杖”而变得胆怯、被动、无主见、手足无措,不能独立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三、对中小学生陪读现象的思考

陪读的学生个体,并非能全面体现陪读的意义,也不会集中以上的所有弊端,个体不同利弊也不同,必须具体分析。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陪读现象。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家长督促孩子学习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地插手监督容易导致孩子过分依赖,不利于其能力的发展,造成分数高的假象。然而,当前在陪读瑚象不能阻止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正确认识陪读现象,走出陪读的误区,寻求更好的陪读策略,趋利避害。

1陪读是督促而非监管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了错,譬如精力不集中、作业没做对等,家长应态度和蔼地加以提醒或批评,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启发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地斥责,以免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陪读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指望孩子什么都会,因为急功近利往往会产生焦躁情绪。而如此的批评训斥只能让孩子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既厌烦了学习,也厌烦了家长。

2陪读既需注重知识进步,更要注重品德修养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孩子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孩子的道德品质对其一生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家长在陪读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注重培养孩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自强不息的精神;另外,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宽容、忍耐等也显得尤为重要。

3陪读要注重子女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一些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辅导孩子没有问题,但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学习能力、自理自控能力的培养。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在教孩子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达到独立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4陪读方式由包办式转为辅助式

上一篇:医疗规章制度(全文)下一篇:两学一做专题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