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中国舞教学反思 篇一
《中国功夫》教学反思
高新区实验学校王娜
首先通过欣赏歌曲《少林少林》,让学生进入意境,了解中国武术的神奇魅力,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在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他博大精深,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
在歌曲教学时,通过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是豪迈的,很有气势。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功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英雄气概。
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从而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为学习歌曲做铺垫。通过对歌曲分乐段解决歌曲说唱部分的节奏难点,在读的时候加入鼓声,让学生读的时候更加有气势。如“刚柔并济不低头我们心中 有天 地”和“四方 水土 养育 了我们中华武术魂”这两句歌词。让他们在问答、欣赏、合作探究、演唱中解决学习重点与难点。如为了让学生明白“稍慢、舒展连贯的”与“稍快、活力矫健地有”情绪区别,我出示两个乐段的乐句,让学生观察---听听---唱唱,从中找出了规律,自然的就理解了旋律的压缩和节奏的变化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学生个别演唱歌曲,师生评价,突出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正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赞许与肯定。而这种肯定,特别容易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也就更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投身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通过小组合作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一起表演,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同时,小组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到音乐之中,不仅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使原来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通过演唱《中国功夫》,即兴表演几个武术动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国舞教学反思 篇二
一、对“学而习时之”的误读
语文课本《论语十则》中选《论语》第一卷《学而》第一章:“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学生耳熟能详, 但经常也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学习感觉不快乐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但具体要学习什么, 学了以后成为什么, 孔子并没有明言。现行的教师参考书和众多的注释中, 学习的对象是知识, “习”也经常被解释为“温习”、“复习”。时至今日, 就演变成老师课后指定很多重复的作业, 如此一来, 不但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反而让学生痛苦不堪。古人对于具体的学习内容也没有明言, 但学习的结果则有共识。宋朝的邢昺在《论语正义》中明确地指出:“此章劝人学为君子也。”“君子”一语, 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孔子之前, 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 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君”, 从尹, 从口。“尹”, 表示治事;“口”, 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 治理国家。如《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 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 小人则供其役。”到孔子时代, 君子一词则侧重于道德品质方面, 故“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中的君子均是着眼于道德品质而非政治地位。所以我们教育学生, 也应该告诉他们要学为“人”。1917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庄愈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的《国语教科书》, 此书从居家、处世方面取材, 以儿童周围事物和见闻立义, 注意农业、工业、商业等实用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知识, 穿插了不少聪明孩子的故事。该书出版后的10年间, 共发行七八千万册, 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语文教科书。此书内有一段文字, 耐人寻味:“学生入校, 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 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 不能成人。’”“人不读书, 不能成人”, 就是对“学为君子”的阐发。既然是“成人”、“学习君子”, 其所要学的内容就不应是单纯的知识, 更主要的是在于品德修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掌握的能力是千差万别的, 但对于学生品德的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则不能对其分为三六九等。学生将其所学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出来, 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样学生一定会感觉到快乐。当然, 这种知识并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考试的考点, 还应包括生活的常识、为人处世的道理, 等等。
二、对《关尹子教射》的不求甚解
《关尹子教射》一课选自《列子·说符》:“列子学射, 中矣。请于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 又以报关尹子。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 为国与身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 而察其所以然。’”这则寓言故事难点即在于如何理解关尹子的最后一句话。通常的翻译是“很好, 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 不要让它荒废了。不光是射箭, 治国修身也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 而注重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由此, 这则寓言的寓意也就是通常解释为“学习也好, 做事也好,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 才算掌握了规律, 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 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列子为什么能射中箭靶?关尹子第二次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列子究竟知道了什么?列子没有说明, 关尹子则说:“可矣, 守而勿失也。”关尹子也只是肯定列子的回答, 究竟肯定什么, 没有明言, 看来师徒二人是以心传心。对于列子究竟知道了什么, 高绣在《吕氏春秋注》中在注解“知之矣”时给了明确的答案:“知射, 心平体正, 然后能中。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 故曰知之。”在注“可矣, 守而勿失也”时说:“守求诸己, 不求诸人, 勿失也。”而在总结时, 高绣说:“求诸已则存, 求诸人则亡。”从高绣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 列子所知道的东西即是自己“内心的平静”, 而这也是个人品性的修养、意志的磨炼。“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中的“求”应解释为“责求”、“责备”, 所以“自求诸己, 不求诸人”的正确翻译应该是“自己反思自己的过错, 而不应该苛求他人”, 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求人不如求己”的正确解释。所以关尹子肯定的不是“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 而是品质的修养、心境的磨炼。
三、字词讲解与寓意理解的相对脱节
寓言的教学, 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文本的解析, 二是寓意的达成。文本的解析, 即是对字词的讲解, 教师往往会对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如在讲读《坐井观天》时, “无边无际”、“大话”、“笑”等词语即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教师会从多个角度引领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无边无际”时, 设计了动画,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营造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在完成对字词的疏通后, 教师领导学生理解寓意, 指出“我们应该尽量拓展我们的视野, 不能局限于一隅”。显然, 学生要从具体的情境中, 如沙漠、海洋、草原、天空中转入抽象的视野中, 这中间的跨度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教师在讲解字词时, 没有和寓意联系起来。人类的思想可以是无边无际的, 而个人的固执也是一种坐井观天;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而固守一个学派的理念也是一种坐井观天。所以古人说:“蔽者见小而不见大, 故其辞詖, 如申、韩只见刑名, 便谓可以治国, 此目不见大道, 如坐井观天井。”如果我们在讲解字词时能考虑如何与寓意联系起来, 那么在引领学生理解寓意时, 就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良好的人文素养应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课的教学, 而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加强个人的修养, 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王宁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J].小学语文, 2007 (04) .
3.中国舞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63-02
一、引言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这是一门学生更进一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而对于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探索
(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笔者担任华文D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D班学生是学习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修课。总的来说,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次课(4节),比预计的时间长。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以下为一学期教学纲要:
周次专题
1教学准备
2绪论,激趣;中国地理简说
3中国民俗
4中国民族
5中国历史简说
6汉字、书法
7中国书法
8中国画
9中国剪纸(1)
10中国剪纸(2)
11中国吉祥象征、中国工艺、艺术、姓氏
12中国神话传说
13中国文学
14户外教学——赴博物馆参观
15中国传统科技
16中医药、中国武术
17中国民乐
18中国文化知识擂台比赛
(二)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级精读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笔者担任D班精读课的教学,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新编汉语教程》第三册(下),这是一本以中国文化与社会为内容的教科书,共15个课,每课由一个主题组成:第1课《京剧》,第2课《中国地理》、第3课《中国历史》,这是一部中级汉语水平的中国文化综合教材,但是文化痕迹深,对于通用型汉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很理想,学生也就此提出过建议,因而从2012-2013学年开始,D班精读教材改为通用型内容的《中级精读教程》。
(三)《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以后,我校海外班级除去AFS班外,其他班级并没有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受到之前任教D班必修课以及《影视欣赏》、《汉字趣谈与书法》,以及《学唱中文歌》等第二课堂的启发,尝试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
第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第二课堂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下(第二课堂从第7周至13周上课):
第7周:激趣教学——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课件和影视)
第8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简笔画、剪纸
第9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剪纸、简笔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第10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书法
第11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
第12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巩固、中国民乐、民歌、诗歌、绕口令
第13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继此次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之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笔者汲取兄弟院校中山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中国文化沙龙”的经验,开设《中国文化沙龙》(Chinese culture salon)第二课堂,旨在丰富海外生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艺术技能的亲身体验,以及对文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对中国文化有个认识及体会。
中国文化沙龙第二课堂也是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大致与上学期相同,但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调整,使每次课分别对应一个专题。内容如下:
第1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之中国文化概述——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穴位养生(课件和影视)
第2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中国音乐(民乐、民歌、音乐、诗歌、绕口令)
第3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书法(以毛笔书法为主)
第4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画体验(竹子、葡萄、马)
第5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剪纸(双喜字、四折、六折、八折剪纸、艺术剪纸)
第6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第7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方言——粤语入门体验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是笔者开设中国文化第二课堂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教学的素材与技艺比以前有所改善,报名以及到课的学生都非常多,生源相对稳定。纵观此7期的兴趣课,能坚持到来的学生多达30位,他们都充满热情,非常认真。结课时大家都流露出兴奋与感恩之情,令人欣慰;在教学法上,笔者采用“速成”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并学习中国音乐、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民族舞及中华养生知识等文化艺术元素,让其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课程很短暂,只有7-8次,但更广阔的教学在课外。课余,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广州市各大博物馆、品尝北京路喝茶文化等户外活动,在实践中延伸了中国文化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针对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外及结课后仍与学生在网络上保持中国文化艺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余论
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沙龙还可增选以下内容,比如:学编中国结、绘制青花瓷、设计京剧脸谱、包饺子、珠算等。这对教学素质与素材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可利用的平台也将更加广阔。国内不少高校也整编《中国文化》教学材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概况教程》和 《中国文化》(上外版和北语版),一部较新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也已面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开设这样的体验课程或活动。
参考文献:
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2(1).
4.中国龙教学反思 篇四
《中国龙》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在第一课时我定为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让学生利用线条将龙的基本型概括出来。我通过三次演示解决本课重难点——了解龙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第一次演示:考眼力,画出动物的两个部位。让学生猜测是哪个动物的部位。第二次演示:画出龙头图案。回忆复习龙的面部特征,为绘制出龙的形象做好铺垫。第三次演示:与学生讨论问题的回报相结合,绘制出完整的龙的形象,给学生示范,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根据研究的.课题和我组三段式教学模式,我首先通过学生对动物的两个局部,让学生了解龙、感悟龙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龙是由很多个动物的优点汇聚在一起的。然后再了解龙,认为龙就在我们身边,例如:三中、电大的屋檐上都有龙的图案。接着研究如何画龙,引导学生通过龙的特征和动态,绘制出一个完整的龙。在结尾处,进行拓展和总结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不同时期龙的图片,龙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动态特点,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创作思路,为学生的创作起了铺垫作用。除了欣赏外还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去联想一只龙的形象,体会到自己动手绘制的乐趣。 为符合我组研究在本学科中有效演示我设计了递进式的有层次的演示,逐步递进演示,直观地解决学生动手绘制龙的外形的困难,三年级学生头脑中的素材匮乏,需要一定的积累,所以有效演示起到的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虽然这节课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但是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改进。整个教学时间有些紧张,内容应再简洁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应针对本堂课的教学,更加明确。在突出教学重难点时应更有利于学生对造型的理解及掌握。在提问时注意语言的运用,更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让本堂教学更加有效。
作为一名老教师更要在自己专业技能方面坚持懈怠,要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只有这样不断修饰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教育者。
5.秦统一中国教学反思 篇五
《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完成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研究教材后,我结合学情,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难点则是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学得条理清晰又印象深刻呢?我在教学设计方面想了不少办法。2新课导入
首先,导入部分我用了平时学生熟悉喜爱的电影的方式,用故事背景与本课相关联的《英雄》这一电影导入,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来引出本课的“男主角”——嬴政最合适不过。学生们在课堂上一下子就想出来,可见这个环节设计还是可以的。3统一天下
其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我特意结合谐音记忆法“喊赵薇去演戏”总结出秦灭六国的顺序口诀——韩赵魏楚燕齐。意外的是学生居然也跟我“不谋而合”想到了一起。有了这个趣味的记忆方法,学生记忆起来也方便很多。4中央集权
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我结合课本的示意图,以非常形象地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了秦朝三公制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职责,集趣味以及知识于一体,唯一的缺点就是图片上文字在演示文稿中太小,有些学生看不清楚,以后应该直接附在学案上比较好。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学生好像都不太敢发言,我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讨论,最后上台的同学以自己作为当时的秦始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施政措施,给大家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兴趣,讲得还是挺不错的。由此看出学生在讨论过程将知识内化了。5巩固统一
为了让学生思考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我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所展示的故事中带来的问题,创设情景。为了能够在课堂上节省时间,我提前将故事在教学课件中展示好并在课堂上播放。唯一的缺点就是文字可能会有一些小,有些学生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起立朗读的同学声音也不是很大,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组织的答案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抓住了关键信息,找到了秦朝建立之初遇到的一些烦恼,并且孩子们也能结合课前预习并总结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6教学相长
6.中国的交通教学反思 篇六
横中地理组 马凤娟 2014.6.19
2014年6月19日下午第7节,在经过精心准备的情况下,我在1213班举行了校级公开课,我课题是《中国的交通运输》第一课时的内容。
通过认真的设计教学环节和问题,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主要有:
一、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采用使学生手动、口动、脑动的整个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效果颇好。
二、设计一些生活案例,与学生交流,从中探究新知,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率和学习效率。
三、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和谐有序,学生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很感兴趣,思考问题有切入点。
四、问题设计有创意,学生思维有创新,思维很开阔,视角很广阔。
五、多媒体课件精美、实用,能够辅助教学,让地理课更加丰富多彩,直观性强。同时,经过这次讲课,我也感觉到很多不足之处:
1、教学不要拘泥,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环节,不要因循守旧,要大胆革新,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反思、改进,我感到了付出的艰辛,感受到了收获的欣喜。
2、、创意活动新颖,有吸引力。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挖掘课程资源,充实地理课堂。地理教学资源的具有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快乐,才受学生的欢迎;贴近学生的实际,灵活补充,处理教材,超越教材,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快乐,教学才有意义。
7.中国舞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反思,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针对留学生课程开展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为对象,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分析、评价和总结,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提升教学品质的过程。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1]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水平越来越被其他国家认可, 因而来华留学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据统计, 来华留学的专业选择上, 汉语和中医成为留学生首选的两个专业, 也是我国培养留学生数量最多的两个专业。以我校为例, 作为国内建校最早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 自1956年开始培养外国留学生, 迄今已培养了来自9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留学生。由此可见, 如何针对不同国家留学生的特点, 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探索, 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 善于从中预见、发现和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最终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 则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 开展“中国文化”课程的反思, 能使得留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历史与现状。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许多来自欧美、非洲等国家, 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甚少, 只是停留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发展很快等粗浅阶段, 并不能深入阐述;有小部分学生了解较多, 能够知道与时俱进的中国现状, 却同时产生很多新的疑问与思考。以上的问题在“中国文化”课程中都能得到体现, 更好地反思教学能够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深层次的中国文化乃至中国。
其次, 开展“中国文化”课程的反思, 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休克, 达到跨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最终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五湖四海。留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 对于来到中国的他们而言, 文化差异性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显现出来, 严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 (休克) , 出现情绪上的不快、沮丧、郁闷甚至疾病的发生[2]。因此在初来学校之时, 及时的文化课程的开设, 能够使他们尽快了解中国方方面面, 解答心中疑惑, 并逐步适应种种不同, 扫除跨文化交流障碍, 更好地继续以后的在华学习生活。
最后, 开展“中国文化”课程的反思,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 是一种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面对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或是一无所知, 或是带着敬畏心情的留学生们, 教师如何简明高效地概括其精髓并非易事, 而许多学校的这门课程是由对外汉语教师或懂英语的教师兼任的, 可以说并不是其专业范围, 而且许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不高, 甚至有的是零基础, 如何开展双语教学授课, 是老师所要面临的挑战, 因而课堂的组织与课后的反思对于老师授课技能及授课效果的增强都是极有必要的。
二、开展课程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教学反思的途径有多种, 包括教师的自我反思、集体反思、查阅文献资料、访谈等[3], 至于采用何种方法,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对象等因素灵活掌握, 面向留学生的课程应尽量多采用几种方法, 以扩大信息反馈的渠道, 为反思提供较多的信息来源。
教师自我反思或个体反思是教师反思的主要方法, 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和各个环节。教师首先需要培养自己有这样的反思意识, 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师生话题互动中, 还是在课后的作业 (本课程都以presentation为作业呈现形式) , 或是课堂内容准备阶段, 都能够敏感有意识地捕捉到需反思的教学点, 并随后将反思的内容、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 形成教学后记或反思日记, 日积月累, 不断总结、实践、反思、再总结、实践、反思, 如此循环,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集体反思是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或是同事的教学实践, 与他们就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 是一种互动式的反思, 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以其他人的眼光评价自己的教学, 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 并能够讨论取得广泛的解决路径。教师间可以互相观摩教学, 书写教学反思, 共同研讨, 尤其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惑, 这样的反思可以发挥团队的智慧, 相比个人反思的封闭性, 这样的反思更具沟通性。
直接对教学对象, 也就是留学生进行访谈, 听取学生的意见是了解教学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他们从自己的感受、兴趣和需要出发, 对教师教学的多个方面做出评价, 能够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 访谈学生应考虑其国籍背景、性格特点及师生间关系等因素, 对具体学生应注意访谈时的态度、语言、说话方式, 尽可能从学生那里获得较多的真实的评价信息。
通过网络期刊文献等学术资源, 充实自身在教学反思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由于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有限, 教师反思往往容易产生瓶颈, 难以突破自我狭隘。此时通过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 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提高反思的深度和水平就很有必要了。
三、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的几点教学反思
我校自2011年开设“中国文化”课程, 包括中医本科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研究生、孔子学院汉语生都参与了课程的学习。中华文化绵延上下五千年, 包罗万象, 内涵丰富。我校的中国文化课程侧重概况, 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 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并练习汉语, 适应汉语文化, 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克服文化障碍, 不仅为更好地学习中医奠定文化基石, 更为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做出努力。因而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对于跨文化交际和留学生教育有着其他课程难以代替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形成了以下几点教学方面的反思与感悟, 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 本课程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内容的宽泛性, 要求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应努力实现多样化, 避免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 发挥学生主体性, 积极开展体验式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选取合适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内容, 通过创设活动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文化教学中, 学生不仅是文化的学习者, 更是文化的参与者。学生通过参与活动, 增进与周围人的交流与沟通, 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点拨与辅导, 将互动讲授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可采取户外教学, 把课程延伸到户外, 强调使用感官进行观察, 比如我们曾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文化古迹,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 有许多历史的积淀, 留学生参观过中国第三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馆藏丰富, 有历史的足迹也有人类文明之光, 可以很直观地感受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脉络, 而在名俗博物馆可以了解许多非物质遗产的前世今生, 甚至可以现场领略非物质遗产继承人的独门绝技, 学生可以就所见向老师及时提问, 教学效果优于课堂教学。除了户外教学, 合作学习是体验式教学的另一种形式, 该学习形式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通过在班级内分成各个学习小组, 达到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 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实现学习目标。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教学都可以釆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如春节, 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短片, 引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在此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可以取长补短,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达到共通,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指导其讨论, 并做出总结性的说明, 完成知识的传授。
其次, 教学中应引入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我国国土辽阔, 民族众多, 地域文化各有特色, 短时间内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并非易事。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 往往会固定在某一座城市, 在该城市所接触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要素会给他们留下更直接深刻的印象, 更会成为他们学习汉语文化的切入点。以我们江苏省省会南京为例, 它所代表的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教、经济中心, 由于其形成基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 特征便是兼容并蓄、开放包容, 既有十朝都会之大气, 又透露几分儒雅。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突出南京地域特色文化, 坚持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有机结合, 如在介绍著名景点中山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在介绍明孝陵时可以介绍明朝与南京的典故。这样因地制宜地选取有价值的代表性文化, 注重深层文化价值对学生文化学习风格的影响, 不仅能增强留学生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感, 减少在本地生活的文化冲击, 更能提高南京文化品牌认知度。
再次, 文化教学可与汉语教学、中华才艺教学相结合, 辅以文化的展示。语言发源于特定的文化中, 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可以课堂专题讲授汉语言文字发展演变史, 另一方面在进行文化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汉语中的文化知识, 如春节的风俗中, 中国人倒贴福字, 年年有余, 可为何年画上却是鱼, 在讲解文化的同时, 留学生们记住了“福”字和“余”字;中国婚姻用字中, 有娶妻和嫁女之分, 而在英文中都是对应marry这个单词, 这里也是包含着传统封建社会中婚嫁制度的历史缩影[4]。这样的教学, 学生既能了解汉字的意义, 又能体会汉字体现的文化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课程学习的学生一部分有汉语基础, 一部分零汉语基础, 因此课堂的教学语言会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自由切换。对于汉语零基础的, 更多地以英文教学为主, 辅助简单的日常交流、风俗习惯等中文词组;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 则以中文输出为主英文为辅, 旨在扩展其中文辞汇储备, 提高其汉语水平。除了开展课堂知识学习, 我校还以传统文化内容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才艺教学, 如书法、剪纸、相声等, 总能激起初学者的盎然兴致。作为中医特色的高校, 太极拳也是我校针对留学生经常开展的教学项目。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比如教学生们演唱中文流行歌曲, 像是《青花瓷》这样中国风的歌曲, 教师首先讲解歌词的内容与背景, 使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 之后学习歌唱, 纠正发音, 这样的才艺教学学生喜闻乐见, 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作为针对留学生开设的这门课程, 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中国文化, 因而课程的实际意义远大于理论, 要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准备的来源之一, 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文化相联系。笔者曾经对参与本课程的留学生开展调查问卷, 共有50位留学生参与有效问卷, 国籍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调查显示, 学生们最有兴趣的是风俗习惯, 第二位是饮食文化, 第三位则是书法绘画等传统才艺。这样的结果与预期是匹配的, 因为风俗是与日常生活交际密切度较高的文化内容, 这一层面的文化内容需要学习者投入目标文化群体中, 才能真实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华饮食文化在海外享有盛誉, 对留学生有着极大的味觉吸引力, 而且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品味情趣、伦理道德观, 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绘画是留学生的兴趣所在, 它们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 许多留学生在自己的国家便已知晓书法绘画, 来到中国后, 学习原汁原味的书法绘画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与挑战。基于留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所在, 我校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分为“中国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三大版块, 结合我校中医药的特色, 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 如五行和阴阳理论、四诊、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根据学生需求设计课程能够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以上的几点教学反思是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领悟与总结,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并使教师本身得到教学经验的积累, 对教学保持一种敏感与探索意识。如何对于这样的教学反思做出客观的评价并服务于未来的教学呢?笔者认为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就是指对教学反思评价活动不应该只来自单一层面, 而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评估, 既有学生层面的各种真实信息反馈, 关注学生对于课程效果的真实评价, 并作为教学反思的重要来源, 与学生形成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关系;又需要教师同行之间或团队层面的合作和评价, 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促进, 共享反思, 共同提高, 更好地作用于“中国文化”的课程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夏英.论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及策略[J].丽水学院学报, 2005, (2) :23-25.
[2]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8) :35-37.
8.透视美国反思中国 篇八
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看似远去,但其背后的全球经济不平衡以及美元为代表的全球货币体系的信任危机却日益显现。更深刻的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危机也不容回避:华尔街在资本主义走向危机的进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人对环境和资源的单向索求是否已经碰到了“天花板”?为此,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考虑这次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过去一年有余,关于危机的反思也余音渐去。包括那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大师,以及习惯于从制度层面剖析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家们,他们的注意力多是集中在对美国政府监管不力的批评,以及对华尔街投机和贪婪的批判。然而,一次百年一遇的大灾难,怎么可能不涉及制度和文化这些深层次因素?相比之下,监管不力和投机贪婪显然只是表象。
美国的真实面目
说到美国制度,民主和法制早已成为全球典范。但是,随着经济权力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两极分化,权贵资本已经强大到能够通过改变制度攫取财富。一个例证就是,大萧条期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颁布)严禁银行从事股票投资,在1999年被废除了,结果十年后我们又一次迎来了经济危机。更有甚者,2004年美国证监会取消的对投资银行15倍杠杆比率的限制,更为资产泡沫的形成和危机爆发火上加油。
笔者认为:美国的民主和法制已经被缺乏责任伦理的权贵资本绑架,民主制度最引以为自豪的监督职能已形同虚设,美国的民主最终没能逃脱被异化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导致美国民主制度的异化?这还要从危机的发源地说起。
近二、三十年,随着华尔街力量的不断强大,华尔街大佬进入白宫身居要职已经成为惯例。前一阶段,美国国内对前财长保尔森在危机期间与高盛高管密切接触产生了质疑之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11月22日在《纽约时报》专栏文章《左右政府决策的幽灵》指出,华尔街的观点左右了联邦政府做出正确判断。
早在一年之前,笔者就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雷曼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后,面对雷曼危局,华尔街大佬已经知道,通过所谓金融创新来放大杠杆、制造泡沫、进而滥发奖金满足权贵资本集团私欲的游戏的确玩过了,要想渡过危局,必须让政府拿出纳税人的巨额资金来填华尔街挖的大坑。如果只靠商业银行收购,最后肯定是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同归于尽。
怎样才能打开民主社会至高无上的纳税人的钱袋呢?血溅华尔街是必须要上演的惊悚一幕,雷曼于是成了牺牲品,金融市场呈现全面崩溃态势,美国政府不得不紧急救市,纳税人钱袋大开。美国银行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收购了美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者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更是全身而退,犹如高速行驶的失控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创造了一部现实版的好莱坞灾难大片。而大片导演之一,正是出自高盛的财长保尔森。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股票投资的禁令在1999年被废除,2008年危机中,为了确保挽救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政府又批准他们从事商业银行业务。为了保证华尔街别倒塌,金融业的防火墙可以化作空气。严肃的政府法律和商业规则可以被翻云覆雨者玩弄于股掌之间到了这个地步,这其中的逻辑只有上帝知道。
令那些极度推崇美国民主和法制的人更为不解的是,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怎么可能被权贵操纵?笔者认为:美国的国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使得包括政治家在内的强势群体,通过灌输“完善的金融体系”是美国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从而通过法律的工具为他们个人私欲的满足大开绿灯。即使危机发生后,也没有人从责任伦理角度进行深刻反思。反而更加坚信“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时,有纳税人的钱兜底”,于是一个个贪婪的骗局得以继续。失去了道德准绳的华尔街已然变成了合法的赌场,甚至是“屠宰场”。
当然,国家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美国的国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背后,有着广泛、深刻的制度和文化背景。其演化过程也绝非一朝一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民众以宗教情感为基础的价值观和责任伦理逐渐衰弱,“消费至上”的价值观逐步占居了上风。为了博得选民的欢心,两党竞相承诺向选民大派“红包”,给美国制造了巨大的包袱,包括为一系列战争和庞大的医疗体系。当美国列车不堪重负时,便赤裸裸的开动印钞机,继续让信用消费为经济提供动力。这才是真正的美国:一座无可匹敌的武器库守护着一架超级国际货币印钞机。只消费,不生产,离开印钞机,美国怎能维持这种不平衡?而印钞机一旦启动,信用还从何谈起?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信用的基础是责任和伦理。华尔街却秉持“贪婪是个好东西”,“商业只和规则有关,与道德无关”的信条,利用人们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以所谓“好的制度”来替代责任和伦理,颠覆人们对传统价值的信仰。事实证明,离开了责任和伦理,制度、法律、规则不过是权贵资本出尔反尔的道具。
况且,以信用衍生产品作为手段,信用关系链条被极大延长,且迅速复杂化,而所谓的“先进工具”和“权威模型”,更具有极大的诱导和欺骗性。事物越复杂,我们越看不到真相;衍生产品越复杂,投资者越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而这正是华尔街想要达到的目的。既然民众无法理解这些金融产品,只好相信与华尔街沆瀣一气的评级机构,信用的监督当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华尔街的失信只是冰山一角,若不是那座无可匹敌的武器库,美国在全世界民众面前的信用何在?民主制让共和党做出的错误决策,在民主党任内获得纠正的机会。但民主难道可以作为国家失信的借口吗?《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国会才是真正的系统性风险”不就是“小巫见大巫”吗?
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美国强大的武器库和印钞机创造了绝对的权力,一旦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谁也无法逃脱被权力异化的命运,更可怕以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绝对权力还头顶着民主的美丽光环。
笔者的本意并非从民粹情怀出发,批判美国制度和文化,而是想利用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创造的契机,让我们能够看清楚美国经济失衡的本质,美国的民主、法制能否真的替代个人的伦理和良知。同时由此看清失衡的另外一极,即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笔者的结论是:美国消费过度才是中国顺差迅速增长和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不宜妄自菲薄
十年来,中国的消费一直呈现年均约15%的稳定快速增长,基本不存在消费不足问题。而且中国处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投资增速快本来就是该阶段的基本特点。所以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结论需要斟酌:首先,外部需求增长是因,出口快速增长是果;其二,中国加入WTO后贸易条件改善导致了阶段性快速增长;其三,中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换成任何国家,政府也不可能用政策来限制出口。因此,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共识本身就值得探讨。可悲的是,中国经济学家们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用静态的眼光看表面数据,又一次随声附和地传播了谬误。
本次危机集中爆发之前,面对大宗商品国际投机产生的输入性通涨,那些具有西方经济学背景、占居主流话语权的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是个货币现象”当成通涨原因,提出了严厉紧缩的政策建议;把顺差快速增长、贸易失衡简单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低估,提出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汇率改革建议。事实证明,若不是危机集中爆发促使政策转向,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难以避免一轮的大起伏。
危机来临,经济学家们似乎并没有进行深刻反思,而是话题一转,迅速达成了“结构失衡”的共识,提出了调整结构的政策建议。结构如果真有问题,市场应起到调节的基础性作用,而非政府政策所能左右。这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忘记了自己的立论基础,直接扛起了计划经济的大旗。
出口急剧下降,已经证明前几年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个阶段性现象,美国消费泡沫的破裂使该阶段基本告一段落,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直接显现,出口拉动经济的结构问题难以再现。就没必要刻意去“调整结构”了吧?
此外,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的贬值风险也倍受诟病,但是面对美国无与伦比的武器库和超级印钞机,还有比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具有遏制力的工具吗?再看看中国政府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本次危机的从容,须知大国博弈需要的是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而非拘泥于计算所谓的经济帐。
事过境迁,有些经济理论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再以此为据,只能导致一次次的因果混淆,误导社会和大众预期,加大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度。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真正应该警惕的并非所谓结构失衡,而是片面追求增长速度,速度的背后是否也存在国家功利主义?怎样约束政府热衷投资的天性,使投资能够更有效率,更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需要警惕诸如房地产业滋生的权贵资本绑架政策的危险倾向?这些才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房地产,可能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风险,
回顾两年来经济学界重复的低级错误,实在令人无法乐观,我们真的从历史中什么也学不到?
或者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说,文明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制度,理念。从大城市来看,中国在器物上已经不输欧美。但不能因为器物层次上追赶的成功就对西方制度亦步亦趋。
更重要的是,如果相信前述对美国的分析,那么已经看到了美国文明在伦理责任的理念层次上,已经让人彻底失望。反过来,我们是否应该对自身的文化基因抱有一些信心?
以近邻日本为例。日本经历了20年的经济停滞,2001年森喜朗内阁和2009年麻生内阁的支持率都曾掉到一位数,但日本社会一直保持稳定,其社会秩序反而比欧美良好。这背后难道不是东方文化在起作用?也许西方的民主与东方的自律相结合,才是人类文明的出路吧。■
9.《中国结》教学反思 篇九
自己反思了一下学生回答课后问题的思路(表达的思路),觉得他们的表述还是不行,这一题表述的思路应该是:中国结的寓意——海外华人也是中国人——看见了中国结他们就会看到什么?——所以他们喜欢中国结。
当老师把教学思路写出来以后又叫4名同学上讲台回答,结果朗杰同学回答得较好,老师额头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10.《中国的疆域》教学反思 篇十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能维持好学好地理的兴趣。
依据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节课教学一开始,我就以学生较为喜欢和直接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效果展示吸引学生眼球,并创设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促使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尤其是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经过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情感意识,使学生在一种生动、民主、融洽、快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效率,同时拓宽了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渠道,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展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11.反思中国“短期雇佣”市场 篇十一
短期雇佣中的现存问题
由于市场和人为变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公司担心仅仅采用长期固定雇员的单一模式,很难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以年为周期的招聘计划,不能完全满足中国业务的灵活用工需求。任仕达灵活派遣业务部高级经理初晓这样为记者举例,“比如有些女员工一到适婚年龄就会需要产假,而大的企业尤其是500强的公司都会有很严格的员工编制,不会突然招一个人或者突然开除一个人;这类公司也不像国企,把多出来的工作分摊给其他员工,外企员工的职责范围一般规定得较为明确严格。这时就需要短期雇佣员工”。这些矛盾的背后凸显出企业常规的招聘管理已经不适应新的需求,而“短期雇佣”的模式逐渐被HR们所关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初晓认为,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短期雇佣的市场需求有所增长,但是由于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和就业观念等因素限制,短期雇佣的现状鱼龙混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大环境下的失业保障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导致一些人才对短期雇佣怀有拒绝心理,觉得这只是短期工作,没有保障性。
其次是短期雇佣员工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体现在这些员工对短期雇佣的就业观念上,通常,他们会觉得短期雇佣是不得已择之的就业方式,对自己身份感到自卑。而在国外,初晓告诉记者:“短期派遣的员工可以很骄傲地说自己是任士达派过来的,因为他们的保障制度和福利做得很健全,并且有充足的短期和长期工作机会供员工选择。”另外,企业的一些做法也会容易导致短期雇佣员工没有归属感。比如一些企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企业虽然是招短期雇佣的员工,但他们对其要求并不会降低,如果薪资再同工不同酬,就会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初晓如是说。
第三,作为企业而言,最大的担心是这部分灵活雇佣的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不强,短期内很难真正融入组织,初晓说,“短期雇佣多为项目派遣,短到几日,长则一年,一般是六个月左右。而企业最怕短期雇佣员工在做到一半的时候走人,因为适应和交接也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担忧在临时雇佣的技术以及管理骨干身上更加强烈。的确,此类员工的经验、分析与判断力可以在不同企业间移植,但越到高层越强调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这个角度看,激发临时骨干员工的归属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仍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化解短期雇佣僵局
那么,如何才能应对这些问题?初晓根据在任仕达灵活派遣业务部的丰富任职经验,认为短期雇佣能成熟发展需要政府、员工、客户、第三方派遣机构共同努力,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议以飨读者。
第一是从政府角度而言,要努力建设失业保障制度,让人有更多选择自己合适工作的保障。
第二是第三方派遣机构要充实人才资源库,完善招聘流程。在初晓看来,短期雇佣招聘的程序比一般招聘的程序更复杂,“在签约之前,我们都要和客户反复沟通确认岗位职责的要求和范围,因为如果短期雇佣员工不能胜任之前三方确认的岗位要求,客户可以将他退回到任仕达,尽管任仕达会继续为客户派遣继任者且为退回的员工寻找其他合适的工作机会,但‘退回’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到三方的权益。”所以,事先要做好功课,第三方要把自己放在招聘者和应聘者的角度,了解这个岗位需要哪些能力,权衡岗位和候选人的利弊。而且,一般人很容易认为,在某个公司具有良好的长期表现的人顺理成章的应该在短期内也能获得成功。其实并非如此,某个特定行业内数十年的经验并不意味着这个人能够理解某个临时职位的需求。例如,请来的某位曾经担任过CFO的临时雇员在向某位潜在投资者展示公司账目时,可能因为没有向团队中其他成员介绍他的会计方法而使得公司处境尴尬。因此,要寻找具有行业经验以及专业的临时雇员工作经历的人。在筛选候选人时,就要考察他们是否知道这其中的差别。
第三是员工本身要扭转短期雇佣就是不稳定工作的心理认知,通过短期雇佣,可以学到更多,知道哪些岗位更适合自己,并且有机会跨进知名企业的门槛。就算是没有转为正式员工,拥有的履历和在岗位中获得的能力提升也很有价值。
第四是企业应对短期雇佣的员工和同等职位的长期雇员实行“同工同酬”的制度,增强短期雇员的归属感。企业可以先在不涉及核心管理的岗位采用第三方派遣等灵活用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积累人文关怀的经验,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短期雇佣应用作铺垫。接下来,企业就可以在个别重要的岗位上进行实践。其次,可以拆解预算吸引员工,比如短期雇佣的预算是5万元,6个月工资可以拆成8次发放。这样做,可以有效吸引短期员工更好地完成整个项目,增加短期雇佣的稳定性。再次是企业需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有关文件和技术等显而易见的资源,还有务必将临时雇员介绍给共同工作的其他员工,这将会使临时雇员高效工作,并避免不必要的交流。最后,企业老板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领导力结构,如公平、公正、信任人、善于授权、有战略眼光等,打造好个人品牌,让人才愿意追随你。管理技巧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人魅力的体现。因为在高层次人才的招聘中,这些人在选择公司的同时,也在选择老板。员工的级别越高,与老板的沟通交流相对越多,与此同时老板对其职业生涯的影响也越大。
“短期雇佣”空间何在?
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短期雇佣的空间也会有所增加。“我们可以学习欧美先进经验,然后再用适应中国国情的方式去进行短期雇佣的业务。”初晓说,“与之相比,国外的短期雇佣制度更为成熟。在国外,短期雇佣经常是一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采取的就业方式。他们可以选择在一些岗位上磨炼,看自己适合哪个岗位,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不惧怕是因为有很健全的失业保障制度。毕竟一份工作的期限长短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应当要围绕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主线来选择。如果是这样,短工经历当然也是积累自己的核心资本。灵活的工作对职场人的柔韧性、适应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可以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公司,了解不同的文化,然后取长补短,获得多元化、不同行业的经历。
而在国内,近几年里,核心人才对短期雇佣的看法也在悄悄发生改变,比如条件优秀的海归,这些人在短期内并不想确定自己的方向,想先到处看一看,他们可以成为短期雇佣的优秀高级人才。
初晓认为,企业对短期雇佣也应该有新认识,有些外企是把它看成是延长试用期的一个方法。这在国外非常流行,在国内也渐渐被HR接受。因为我国劳动法规定,签约签一年,试用期是一个月,签两年是两个月,签三年是三个月,有些企业在关键岗位的招聘上会显得格外慎重,觉得试用期太短,无法辨认员工是否称职,而短期雇佣正是一个有效延长试用期的方式。事实上,国外大约有1/3的职业经理人可以通过短期派遣顺利实现转型。因为临时雇用的过程也是企业与受雇者磨合与熟识的过程,企业一旦需要,彻底评估临时雇员的业绩和成效后,这些高级打工者很可能转变为中流砥柱的角色。
人物简介
12.中国忍文化反思 篇十二
然而, 怎么样来正确全面地看待忍文化, 才能不失之于偏颇, 才能更好地被世人吸收、借鉴?这就需要对中国忍文化进行反思。首先, 是辩证地分析, 其次, 是去粗取精的利用。
中国忍文化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忍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具有牺牲精神的, 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或者说忍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忍是方法, 是方法论。孔子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是为了忍而忍, 而是为了成就大谋而暂时忍耐。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本文都拿元朝吴亮所编《忍经》举例。《忍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以“忍”命名的书, 包括了元朝以前各类书籍中关于“忍”的言论, 是一次“忍”的集成。例如《忍经》有记载“出胯下”条目。韩信胯下之忍是“忍一时”的代表。忍并不是真的怕了市中少年, 而是暂时缓冲的一种方法, 是为了成就将来的大事业;如若不忍, 为一时之忿大动干戈, 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很难等到日后被任命为大将军的一天, 是不明智的做法。
第二、忍是一种境界。是为了某种崇高的精神而采取的惩忿窒欲、自我克制的精神境界。忍的产生是由于矛盾, 为了化解矛盾, 它的表现方式是多样的, 例如不争辩, 这种不争辩并不是消极的, 而是积极的转换。或者是用幽默化解。《忍经》记载: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
刘伶尝醉, 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伶曰:鸡肋不足以当尊拳。其人笑而止。[1]505
面对冲突, 忍让是好办法, 但是怎么忍是学问。一味退缩显得懦弱, 而如果在忍的同时加上幽默, 用幽默的元素来消融,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 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修养的表现。一个有涵养的人不为一件小事与人锱铢必较, 也不为一时之气而动怒。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其实说的就是一种容忍的气量。弥勒佛“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说的也是需要容忍。不能容忍之人, 遇事斤斤计较, 急躁、冲动, 缺乏前瞻性, 很难想象会成就大业。在中国古代, 当官之人必能要忍, 一方面是本身有修养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是人在官场的需要。例如《忍经》记载:
王沂公
尝言, 吃得三斗醇醋, 方得做宰相。尽言忍受得事也。[2]546
中国古代以“温文尔雅”作为君子的标准, 不是没有道理的。试想遇事动怒, 动辄发脾气之人, 很难让人感觉到有修养之感。
第四, 忍是具有坚强意志的表现。柏杨在讲到吴越之争时, 脱口而出说:“卧薪尝胆的忍耐是越王勾践握在手中的一种更厉害的‘秘密武器’”。[3]180
民间俗语说“忍字头上一把刀”, 这说明了忍是意志坚定的表现, 而不是丧失意志的懦弱表现。学者做学问, “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如果仅仅作为一种乐趣, 那么很轻松, 不要求艰深;学习如果要求进步, 那就需要不断付出艰苦的努力。其间, 迷茫困惑总会有, 这时就要忍耐, 忍受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 并且克服。如果不忍, 不坚持, 就不会有收获。高手是寂寞的、孤独的, 因为很少人能理解和支持, 这就特别需要坚强的意志, 或者说是需要忍, 需要忍受一个人的坚持。
但是, 事物是矛盾的, 忍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忍的同时, 由于种种原因, 主观的或者客观的, 产生了许多变异, 使得忍有很多负面色彩。
首先, 本来是一种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状态, 会变成充满心机的谋略。“自我牺牲”具有悲剧意味, 是为了促成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是一种“委曲求全”;“充满心机”之人无非是“大奸大恶”之徒, 慢慢会滑向败坏的深渊。
其次, 本来是具有崇高精神的修养状态, 会变得浑浑噩噩, 逆来顺受, 变得无所谓。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人本身就有很复杂的情感体验, 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但是心理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这两方面, 是一体之两面。要把握好尺寸, 因为这里面的分界点有时是模糊的。否则, 很容易就跨越界限, 滑向不好的反面。
由以上看来, 在中国, “忍”字有比较复杂的含义, 体现在它常常有两面性。这在有意无意之间影响了国人的性格, “忍”是国人性格的重要侧面。所以这种性格的涵义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在一种场合下, 它表现为吃苦耐劳、乐于牺牲、委曲求全;但是在另外一种场合下, 它就可能会表现得恰恰相反, 表现为阿Q主义, 自欺欺人, 并且还会安于贫困, 失去奋斗的动力, 没有前进的方向, 不思进取, 甚至还会恶化成为一种阴谋。
所以, 对于整个中国忍文化, 我们要对其进行透视、解剖。要全面、辩证地看待, 对忍文化批判地吸收。不能盲目地认为“忍”就是好的, 不能认为什么事都要忍, 不能碰到问题就一位妥协、退让。
国人性格过于忍让, 许多人对此有批判。
林语堂认为遇事忍耐是中国人“最糟糕最昭著”的特点之一。他说:“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 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 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曾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 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4]59
与林语堂直接批判相比, 陈独秀是间接来说。陈独秀有论文《抵抗力》, 他在《抵抗力》 (四) 国人抵抗力薄弱之原因及救济法中分析的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学说之为害”, 他说:“老尚雌退, 儒崇礼让, 佛说空无。义侠伟人, 称以大盗;贞直之士, 谓为粗横。充塞吾民精神界者, 无一强梁敢进之思。惟抵抗之力, 从根断矣。”[5]25
因而, 对于忍文化, 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既看到忍有好的一面, 也要看到忍有不好之处。不能不知变通地单方面强调忍或者不忍, 应该灵活处理。不拘小节, 从大局着手。
摘要:对于中国忍文化, 理应全面地看待。一方面看到忍的优点, 另一方面, 也要注意其负面色彩。这样才不至于有所偏废, 才能更好地为世人所用。中国忍文化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 又有需要摒弃的一面。我们要对忍文化进行全面的反思。
关键词:中国忍文化,反思,国人性格
参考文献
[1][2] (元) 许名奎, 吴亮编撰.杨文萍, 尚培译.劝忍百箴忍经白话读本[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
[3]柏杨.中国人史纲 (上) [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 1987.
[4]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13.中国画教学反思 篇十三
为了让初次接触国画的学生能喜欢上国画,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
一、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这样太单调,而且对学生也缺少吸引力,所以我主张一切可以入画的东西,让画贴近生活。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校园生活”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国画教学开始就一定要把基本技法传授于学生。中国画的技法丰富,包括用纸、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如果脱离了这些技法而言,那我们的学生学习成果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只不过纯粹地作为一种表现方法而言了。所以,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很重要,一定要将整个教学过程显示清晰,步骤明确,学生就很容易在教师的示范下了解其中的用笔、用色、用墨的方法。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也能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国画的材料除了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这种传统的方法作画外,我还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工具来作画。如棉签画,通过棉签沾取国画颜料在宣纸上作画,这种作画方式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对于还不能很好控制毛笔的他们,棉签这种工具十分的安全又能表现出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让学生有一个过度的过程,不至于一下子换成软软的毛笔学生有点不适应。这样学生在不同的材料应用上体验到水墨效果的多种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14.音乐大中国歌曲教学反思 篇十四
音乐大中国歌曲教学反思范文一
在中班打击乐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本学年打击乐活动的有效开展作为我们大班组的研究课题,在前期研讨和实施方案制定后,我们的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如期进行。
与十月主题相结合,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选择了音乐《大中国》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其节奏鲜明欢快,结构完整,段落清晰,民族味浓厚,歌词朗朗上口、有激情,能很快抓住幼儿兴趣。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给孩子们欣赏音乐,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音乐节奏的欢快;让孩子们在节奏谱中认识节奏型的规律;让孩子们在分声部拍节奏活动中清晰节奏表演的分工。这些都为第二课时顺利进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第一课时的成败直接影响活动的最终效果。
音乐活动是忌讳教师的长篇大论,教师不要用太多的话语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浪费孩子倾听音乐或者表演的时间。我的第二课时是向园内教师开放的观摩课,所以活动开始我开门见山,让孩子们以特殊的方式欢迎客人老师,直接进入复习拍节奏环节(站着加上身体动作拍节奏),立即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很兴奋地为老师们表演。
接下来,引导孩子们提取节奏型,和我的节奏谱配对,加深孩子们对节奏的印象,更进一步梳理节奏顺序。在引导孩子配器这一环节我努力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适当指导,比如这一节奏为什么能配铃鼓,这在中班已经有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再次强调加深印象。孩子们在我的指挥下 很有激情的敲打着乐器,比在中班时表现的更从容更自律。
重难点我放在拍铃鼓的那一重拍上,引导幼儿一定要认真倾听音乐,找准重拍拍下去,因为这一段都是弱起拍,幼儿容易在那里误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总是在弱拍时低头,在重拍上抬头敲铃鼓,动作的夸张加上表情的引导以提醒幼儿注意力集中,重视这一拍的准确性,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让我感到有成就感的是我尝试着在这一活动中大胆邀请小朋友来担任小指挥,我在旁边引导着小指挥,有时我会适时的退到旁边,把舞台交给她一个人,这个小朋友非常认真的模仿着我的动作,在我的帮助下顺利地指挥了一个打击乐活动,得到老师们的掌声鼓励。我想在今后的活动中,在这个小指挥的榜样和我的鼓励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小朋友愿意尝试做小指挥。
最后,为了提高幼儿兴趣,改变我们之前惯有的打击乐活动结构,我邀请部分孩子们表演舞蹈,其他孩子伴奏,让我们再以特殊的方式欢送客人老师们,将普通的结束活动变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整个活动设计首尾呼应,增加了活动的完整性。
在我的活动中我很清楚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让幼儿互换乐器,原因是孩子们的座位是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完全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选择坐在他们自己喜欢的乐器旁。我整个环节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每进一层都加深了一点难度,似乎根本没有时间请幼儿互换,但是在以后的延伸活动中我会让那个幼儿互换乐器打击。针对这一点,我想是不是我的内容安排多了,还是自身根本就怕换乱了,这将是我后面迫切需要思考的。
我将会利用我组对打击乐课题研究的机会,跟老师们共同学习相关知识,相互探讨相关问题,并相互观摩学习,将与教师门共同努力,力争将我园打击乐活动的开展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音乐大中国歌曲教学反思范文二
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和学唱课本上的歌曲,学生总不能认真上课,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非常厌烦的神情;而当我偶尔唱些流行歌曲时,学生则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在音乐课上不认真唱歌的学生也来凑热闹。这种情况下,我便想把课外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恰巧,我们音乐教材上的第一课欣赏内容中就有《大中国》这首歌曲,我认为,课外流行歌曲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音乐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
1、有些流行歌曲可以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音乐教学可以形象地利用歌曲形象地进行思想教育。在音乐课上,我让学生聆听《大中国》,学生很多都会演唱了,于是就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之后我问他们这首歌曲重主要是歌唱什么的?学生很快就答出是歌唱我们伟大祖国的。我便乘机开导他们:“看来我们歌唱祖国的歌曲也不一定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曲啊,刚才这首不就很好听吗?”从课后的学生议论来看,效果好于以往的音乐课。
2、课外流行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也得不到预期效果。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歌曲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人,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是能事半功倍的。在学生音乐鉴赏力还不高时,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了,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再欣赏教材中的重点曲目,这样形象地进行欣赏教学,学生就会稳步提高欣赏能力了。
3、流行歌曲可以拓宽知识面,也可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进行培养。
教材上的内容虽比较全面,但对于音乐这一大的范畴来讲,其范围过于狭小,适当地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教学,可拓宽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入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如果死抓住教材不放,那些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就容易被束缚住,发挥不出他们能发挥的水平,也发展不到他们应该发展的程度,那么,对于教者来说也就会有误人子弟之嫌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给学生加入一些课外内容,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音乐大中国歌曲教学反思范文三
《纲要》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主题《我是中国娃》,我们选了一个音乐活动《大中国》,目的是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考虑到此前孩子们对这首歌曲还是很熟悉的,所以活动时我做了调整:开始部分请幼儿倾听乐曲,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因为曲子的特点比较鲜明,孩子的表达也很有想法,有的说“我觉得很阳光”,有的说“我觉得很用力的”还有的说“我想来跳舞”。有了第一次的感受后,在第二次欣赏中我给孩子交代了一个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每人学一句自己觉得最好听的歌词”。有了这样的要求后,孩子都带着问题来欣赏第二遍,所以在学唱一句环节时,孩子基本上把第一段的歌词给记忆了下来,通过跟他来学一学的形式,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
15.中国媒介审判分析及反思 篇十五
一、中国媒介审判的争议
“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一词是舶来品。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也叫“报刊裁判”(trial byn ewspaper),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而对被告和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从理论上来讲,媒介审判在以英美法系为主的国家更容易形成。西方一些国家的新闻法制以判例法为主,法庭审判实行审判陪审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媒介在审判前对案件或当事人已作过多的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投票乃至判决的公正。
在中国,“媒介审判”到底存在与否存在较大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存在媒介审判的土壤即陪审员制度,对法院的审判结果仅有专业人士法官决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有必要对法院的判定结果保持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理论上不存在媒介审判,但现实中确实存在事实上的媒体审判。其表现形式是以媒体为载体,幕后是代表民意的舆论力量和来自于上级法院和其它公权机关的权力的合力在起作用,而且舆论力量对司法部门不起直接干扰作用,往往是舆论力量直接作用于上级法院和其它公权机关的权力,然后自上而下对司法部门施加压力和发出命令,并以此来影响或干扰司法的进程。笔者个人更赞成后者的观点。一位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媒介审判基本模式是媒介影响领导,领导影响法院。此说很有见地。
二、中国媒介审判形成的特色
随着媒介审判案件的增多,我国的媒介审判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与西方的媒介审判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
其一,从审判案件本身分析,事件具有典型的公众性,媒体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公共性和公益性有关,并受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这是形成媒体审判的前提,才能形成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点中国与西方的媒介审判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媒体活动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制约的程度最高,因此,我国传媒必须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第一己任。比如孙志刚事件引发了中国新政策的出台,致使中国以救济制度代替了收容制度,促进了中国法治的进步,也是个典型的媒介审判的事例。
其二,媒介审判案件中的当事人的特殊身份也是促成媒介审判的关键性因素,比如张金柱案中的张金柱,此人原为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局长、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安分局政委,刘涌案件中的刘涌是沈阳嘉阳集团董事长、和平区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沈阳市直属支部主委、市人大代表等。按照常理,这些特殊身份的人往往在社会上占有强势,结果容易造成违法者逍遥法外。但一旦有媒体的介入,这些特殊身份更容易激起舆论的力量,于是舆论的螺旋开始起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加速了媒介审判的进程。
其三,从媒体的行为来看,我国媒体的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的公正、还原事件的真相。媒体保证社会的公正是一个记者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我们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比如张金柱案、刘涌案、王斌余案以及邱兴华案等几乎都涉及社会公正问题。
其四,从与舆论监督的关联程度来看,我国的媒介审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确不存在媒介审判,这主要由于我国媒体仅有“喉舌”功能,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都有硬性的规定,根本不是依据新闻规律来报道新闻,因此,也就不存在媒介审判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舆论的呼声开始显山露水,也就出现了媒介审判的先例。比如“渤海2号”事件发生后,起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群众颇有微词,后经媒体的干预和如实报道,1980年,国务院在处理“渤海2号”沉船事故时就解除了原石油部部长的职务,当时主管石油工业的一位副总理被记大过处分。近些年来,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功能正逐渐增强,媒介审判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其五,从媒体和司法的关系来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政府官员和司法部门习惯了将媒体当作自己的传声筒,而忽视或排斥新闻传播中由民众向社会和政府的逆向渠道。媒体和司法的关系似乎是井水犯不着河水,给人的感觉是穿着一条裤子走路、共用一个鼻孔出气。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人们得到的新闻自由的空间越来越多,舆论的呼声开始出现,于是也就慢慢形成了媒体对司法的监督问题。我国媒体和司法的关系正如大法官肖扬所说:“从现代社会的组织构架来看,司法与媒体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司法过程所蕴含或展示的丰富内容,对于媒体来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司法实践所衍生、引发的事件与问题,从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而现代媒体所拥有的信息传播力量、广泛社会影响、舆论监督作用,也使得司法机关无法忽视媒体的作用。”
三、媒介审判的社会效果探究
媒介审判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就其传播效果来看,主要探究这种传播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如何。针对媒介审判,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首先,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媒介审判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它不仅严重干扰了司法的公正和进程,同时也折射出媒体的伦理道德的丧失。比如,在2001年的蒋艳萍案件中,记者不惜采用“煽情”的炒作报道,把蒋艳萍描绘为“财色双送”、“肉体炸弹”、“与40多个厅级干部搞不正当关系”等等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如果由于这些负面影响而全面否定媒介审判,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媒介失语。所谓媒介失语就是媒体在面对公共性事件发生时无为的表现。媒介失语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司法的天平可能由于我国司法的不健全而存在的漏洞失去平衡,那么,法律所带来的社会公平正义将荡然无存,记者的伦理道德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比如李思怡案,事件发生后,许多媒体并没有作出反应,一个幼小生命竟然活活被饿死。后来,一些论坛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注意,网络舆论顿时掀起了巨大的风暴,最后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犯罪者最终得到了法律的惩治。
其次,媒介审判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负面影响,更为主要的是一种积极的方面。它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强大的话语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进步,正如大法官肖扬所说:“媒体对逐步演进的司法改革的报道,回应了公众对司法改革的呼声、要求和愿望,推动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深化;媒体对法院业绩的传播,树立了人民法院的形象和权威,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理念。”比如,孙志刚案最终促使国务院废止实施了二十余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致使中国的救济制度代替了收容制度,促进了中国法治的进步。当然,我们不能由于媒介审判的积极影响而对其放任自流,这样的后果将会纵容媒体的越位,盲目放大媒体的权力,这不仅会给司法审判带来混乱,也会间接造成“媒体暴力”。所谓“媒体暴力”是指一种符号暴力,是指媒体借助于语言、文字、图片对受害人的人格伤害所造成的社会压力。比如原辽宁省沈阳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慕马案女贪官焦玫瑰,因《中国青年报》题为《揭开刘涌保护伞:干爹干妈和姘头》的报道称其为沈阳黑社会头目刘涌的姘头,一纸诉状将《中国青年报》推上被告席。再比如在蒋艳萍案件中,记者把蒋艳萍描绘为“三湘女巨贪”、“肉体炸弹”等色毒兼备的女魔头,也是媒体暴力的表现。媒体暴力是有害的,盲目草率地作出定性的判决,将直接影响法院的审判,错误地误导舆论,造成没有必要的媒介审判。
四、如何防范媒介审判的不良后果
哲学上有个命题: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待媒介审判也是如此。我国现阶段法律还很不完善,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这就造成了媒介审判发生的必然现象。我们不能采取武断的措施或行政性的力量消除媒介审判,而应以务实的态度,结合我国的法律健全情况,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媒介审判,采取一些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尽量减少媒介审判带来的负面效应。
消除或降低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如何完善法律体制的问题,这是法律界的专业人士所要做的;二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为记者提供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其一,要遵守和履行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新闻行业的有关规定,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审判,任何人不得确定为有罪。”这是记者报道法制新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除了遵守法律的硬性规定,还应关注我国新闻行业内部的规定。比如,1996年初中宣部、司法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搞好法制新闻宣传的意见》规定:“不对正在审理的案件作有倾向性的报道。”全国记协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报道;公开审理案件的报道,应符合司法程序。”2005年中宣部和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案件报道的通知》要求:“不得超逾司法程序,不得违反事实和法律,不得擅自对案件定性。”
其二,遵循新闻规律,讲究客观报道。客观报道在西方视为新闻报道之圭臬,对防范媒介审判很有益处。我国目前大部分媒介审判的例子就是记者没有遵循新闻规律,没有讲究客观报道。客观报道就是用事实说话,不要轻易发表观点和意见,即使存在观点和意见也要标明是谁说的。客观报道在西方是一门新闻业务方面的学问,每个记者都有这方面的训练,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个空白。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是理论性的探讨而已。加强记者客观方面的报道是当务之急,我国新闻界必须放下对客观报道的偏见,以务实的态度正确对待它,发挥其公正客观的功效。客观报道在技术上不失为一个防范媒介审判的好手段。
其三,加强记者的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博特方格理论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记者,有什么责任、对谁负责、反映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对于社会主义的记者而言,其职业伦理道德应当在传播内容中体现公正、正义、关怀与善良。因此,在报道司法案件时,既不要对司法案件盲目作出定性的非理性描述,也不要因司法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而采取无为的消极态度。
参考文献
[1]、《首席大法官肖扬“解读”司法与媒体关系》,新华网2006-09-12
[2]、《最高法:直播庭审须经高级法院批准》,新华网2007年06月14日
[3]、郑州大学教授李惊雷:《李惊雷的讲义》
[4]、陈力丹、刘宁洁:《规范传媒的庭审报道》,《当代传播》2007-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张玮:《中美两国如何避免“新闻审判”现象之比较》,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7]、吴秋余:《对“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新闻战线》2007-5
[8]、吴厅俊等:《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舞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11-29
打击乐《大中国》的教学反思10-17
《中国与世界上的国家》的教学反思06-23
我是中国人反思11-06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11-17
《中国国画》教学设计08-01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06-15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07-21
《中国人》教学设计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