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2024-10-26

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共9篇)

1.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一

普宁二中2006年高考英语备考总结及2007年高考英语备考工作计划

普宁二中2006年高考英语备考总结及2007年高考英语备考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我校高考喜获丰收,令人鼓舞。其中,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全体成员,也尽职尽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新的一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一学年,承载新的梦想。  过去的一年,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全体成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本着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 从制订计划到实施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计划;   2.认真备课;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认真搞好测练,并及时给予讲评;   5.认真做好专题训练(包括听力强化训练),并制定专题复习提纲;   6.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为理想、为前途而学好英语。 新的一年,新课标进入高考总复习,由于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第一年施行,新教材本身内容多,教学进度快,很少有反复练习巩固的时间。因此,新课标高考怎么复习?怎么考?考什么?如何考?是摆在学校和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而且,根据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讨论稿),2007年广东省高考英语考试模式可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为此,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全体成员应该团结协作,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整合新课材内容,并制定此2006~2007学年度普宁二中高中毕业班英语高考备考工作计划及其人力安排,希望共同依照执行。 (1)、阶段性复习测练题及其负责老师: 新课标高考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要时刻注意训练思维的转换,要从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新高考。 注意:高三第一学期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10)的内容,同时为第一阶段性复习,主要复习高中英语必修(1~5),选修(6~8)的.内容;第二学期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1)的内容,同时为第二、三阶段性复习,以及高考考前实战模拟演练检测阶段。 高中英语必修(1)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必修(2)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必修(3)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必修(4)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必修(5)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6)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7)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8)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9)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10)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中英语选修(11)综合能力检测题:×××、×××; 高考考前实战模拟演练综合能力检测题:×××、×××; (2)、由本校高三备课组自行命题的考试试卷及其负责老师: 第1次:×××; 第2次:×××;第3次:×××; 第4次:×××;第5次:×××; 第6次:×××;第7次:×××; 第8次:×××;第9次:×××;第10次:×××。 注意:测试卷要题型新,与高考题型保持一致;构思新,注重新教材,紧跟高考步伐,以高考考点为准绳编排。试题要新思路、新面目,切准时代脉搏,给学生新感受、新体验。 (3)、听力强化训练测试题主要由×××老师负责,其他老师协助。 (注意:听力训练时间为每周周二、周四中午1:30~1:55) (4)、其它专项测练题及其负责老师: 语法题(单项选择 / 语言结构)专项训练:×××、×××; 完形填空专项训练:×××、×××;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书面表达专项训练:×××、×××;短文改错/篇章结构专项训练:×××、×××; (5)、高中毕业班英语培优补差辅导班,包括报考英语专业的学生辅导,由学校统一安排,另行通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推广,新一轮考试改革即将拉开帷幕。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考试改革的形式,为了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让更多的学生实现“金榜题名”的理想,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全体成员应该发扬共产主义思想,把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之一,团结协作,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相信我们的努力定会成功,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给予每一位学子巨大的帮助。 忆往昔,岁月峥嵘;望未来,心潮澎湃。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合作愉快!  (普宁二中高三英语备课组  2006-09-08) 附件一: 高三英语学科复习总体思路及复习指导 普宁一中高三级英语备课组 1、夯实语言基础知识 虽然高考英语试题很早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非常重要,不容许有丝毫忽视。从学生在单项填空、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的反应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仍不够扎实,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毫不为过。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基础知识指的是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而非一条条的语法规则。但是,没有坚实的语法基础,则会影响对文章的透彻理解及短文写作。一定量的练习很有必要,但要有度,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项目应从大量阅读中逐步积累,比如短语辨析题项。   2、加强听力训练 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英语学习中仍存在着听力训练强度不够的问题。应该尽量多练习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由母语为英语的人朗读的听力材料,使自己能够尽量适应各个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听力复习要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听力练习应该提高听的频度,即缩短每次听的时间,增加每周的次数,听力的提高必须通过不断实践来实现。进行针对性训练时务必注意功能题。   3、坚持切实培养英语的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明确说明应该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在平时学习中,应争取让自己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经常做一些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适当加大语言材料输入量,同时引导自己逐步提高阅读速度。随着近几年高考阅读难度的增加,生词量增多,许多学生对阅读有一种畏惧感,特别是生词比较多时。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非常重要。要静下心来读,遇到生词时,要通过上下文和整篇文章的内容猜。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和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础,重在方法,贵在坚持。基础扎实,厚积薄发。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持之以恒,多看多读,量变质变。教学中,只要教师侧重阅读,学生注重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是全卷赋分最高的试题。应该花大气力抓阅读训练,包括扩大词汇量、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加快阅读速度等的训练。 说明:1、要求学生每天应坚持听(听力),读(阅读);   2、听力训练时间每天20~30分钟,阅读两篇(每篇内容适中,不要太长)。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附件二: 普宁一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三级英语备课组 2006年8月31日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08.27~09.02 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及试卷讲评 9月1日开学上课 2 09.03~09.09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 UNIT 1   3 09.10~09.16 高中英语必修(1)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4 09.17~09.23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 UNIT 2   5 09.24~09.30 高中英语必修(2)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国庆节 6 10.01~10.07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 UNIT 3   7 10.08~10.14 高中英语必修(3)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8 10.15~10.21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 UNIT 4   9 10.22~10.28 高中英语必修(4)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10 10.29~11.04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9)------ UNIT 5   11 11.05~11.11 高中英语选修(9)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12 11.12~11.18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1   13 11.19~11.25 高中英语必修(5)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14 11.26~12.02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2   15 12.03~12.09 高中英语选修(6)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16 12.10~12.16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3   17 12.17~12.23 高中英语选修(7)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18 12.24~12.30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4   19 12.31~01.06 高中英语选修(8)复习及综合能力检测 元 旦 20 01.07~01.13 选授高中英语选修(10)------ UNIT 5   21

2.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二

一、2016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试题剖析

2016年全国9套高考语文试题,选料丰富多彩,题目难易适中,分别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在难点、重点上寻求创新与突破。

下面我们通过表格来具体分析:

表1 2016年高考文言文材料出处与篇幅统计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的9套试题相比较于去年的17套试题,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但从材料出处来看,我们还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9套试题中,选自正统的“二十四史”的有《晋书》《宋史》《明史》等。在体裁选择方面,人物传记仍然是主流,达6篇之多,全国卷近三年来均选取人物传记,足见人物传记在高考试题中的分量。这其实很好理解,人物传记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关系不是太复杂,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更主要的是人物传记符合《考试大纲》中“浅易”的要求。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这是人物传记常有的特点。

下面我们以2016年全国卷Ⅰ为例,来具体分析文言文人物传记所具有的四个特点。

身份为人在前面。意思是人物介绍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典型事件跟后边。作者在介绍了“曾公亮”这一人物之后,着重写了七个典型事件:第一件,设置斗门,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解决了老百姓担心的镜湖泛滥的问题;第二件,管理辖区治安良好,没有盗贼出没,以至于百姓晚上不需要关闭大门;第三件,熟悉法律条文,经常与首相韩琦商议国家大事;第四件,有人偷取密州盛产的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却不同意,最终盗取银子的人没有判死刑;第五件,消除了边境契丹的祸害;第六件,在皇帝生病时,代为接见辽国使者;第七件,推荐并提携王安石。

经历官位会多变。文章主人公曾公亮经历了多个职位的变化。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

品格教化文中见。在经过了前面一系列环节后,一篇人物传记的重点往往侧重于品格教化,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重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感染新时期的高中生。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遵守规矩,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消除了边境的祸害,谋划国家大事,善于提携后人。

除了人物传记以外,还有论说文、杂记文等文题,同样不可忽视。这一点,在后面的备考策略中还要具体来谈。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时,不可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一个人、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既要“普遍撒网”,还要“集中火力”,寻求各个突破。

9套试题文言文平均字数为700字,其中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字数较多,分别是958字、825字和774字。其实上海卷字数最多不难理解,该试卷由两部分构成,其中阅读80分,作文70分,因此文言文字数就比较多。字数最少的是全国卷Ⅲ,583字,使用该试卷的省份有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不过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当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以营造氛围,增强语感。

表2 2016年高考文言文题型、题量与赋分统计

表3 2016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知识点一览表

表2、表3有一定联系,我们一并来看。

从题量的设计来看,介于4到6个之间,最多的是上海卷11个题。上海卷文言文由两篇文章构成,字数最多,题目个数最多,同样也是分数最多。其他题目的文言文分值,基本与往年保持稳定和连续,19分居多,最少的是江苏卷,18分。

相对于实词而言,高考文言文虚词难度更大。根据近年来高考文言文考查情况,在这里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考查的频率由高到低进行分类,每类均为6个。第一梯队,以、而、之、其、于、为;第二梯队,乃、且、所、因、者、与;第三梯队,若、也、何、乎、焉、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掌握,有所侧重。

“断句”这一题型,看似简单实则有难度,也是新颖的题型,2016年有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天津卷、山东卷、浙江卷等6套试题采用。

“文化常识”是最近两年兴起的题型,虽只有三套试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是代表着考查方向的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全国卷在高考试题中的“霸主”地位,无须多言,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分析概括”和“翻译”9套试题全部涉及,足以看出命题人员对这两类题型的重视。

由统计分析可知,2016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试题选料考究,选文精美,体现传统文化的延续,试题命制坚持“高、大、上”,追求“真、善、美”,注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因而博得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201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备考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1]高考文言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相契合,集中反映着新课程标准理念,赢得了阵阵喝彩声。从备考2017年高考文言文的角度出发,以下三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一)选文上,关注人物传记,适当拓宽其他文体

从近两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来看,人物传记仍然是高考的主角。人物传记以写人、记事为主,人物性格典型,没有过多的抒情与议论,考生容易把握。这些都符合《课程标准》“浅易”的特点,而且还有着古代文化知识特有的育人功能。

2016年人物传记所选的人物,性格各异,突出了人物品行的端正和美好的品格,寄寓了高考命题人员的理想,突出对考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所选人物大多为官员,而且是清正廉洁的清官形象。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全国卷Ⅰ“曾公亮”的形象,下面我们再看另外几人的形象。

全国卷Ⅱ“陈登云”刚正严厉,为人正直,秉公处理立太子一事,而且上书罢免了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全国卷Ⅲ“傅珪”敢于直言,毅然坚持,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端,斥责受宠的权贵。

江苏卷“张汝霖”幼年就爱好古学,博览群书,不以家境优越而飞扬跋扈,不以纨绔子弟面目示人,最终靠自己的真本事考取《易经》科第一名。天津卷“李台州”,生下来母亲就不在身边,成年以后到处寻找母亲,但是却找不到,但却从不懈怠,走遍半个天下,历经千辛万苦,到老了才找到自己的母亲。上海卷“羊祜”,以为官清廉品德高尚而闻名,德高望重,在任时,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百姓爱戴。为人清廉俭朴,得到的俸禄,全都资助了族人,赏赐了军士,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去世时,皇帝悲伤地穿素服为他哭泣。

除了传记文以外,我们还要注意杂记文、论说文等文体。

杂记文,泛指记山水、建筑、书画、人事、风俗、杂物等文字,一般包括四类:一是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二是书画杂物记,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三是名胜游记,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四是人事杂记,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杂记文题目中多含有书、志、题、记等,其文体写作方式比较灵活,比如2016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取张岱的《琅嬛福地记》和上海卷所选取朱舜水的《勿斋记》。

对于叙事类的杂记,我们一定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于说明类的杂记,则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等,尤其是作者的评述性文字、议论的话语等。对议论性文字要字斟句酌,分析这些议论形成的根据。如袁中道《游荷叶山记》中的“其词俚,其音乱,然与旱既太甚之诗,不同文而同声,不同声而同气。真诗其果在民间乎”等,都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论说文,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阅读一篇论说文,首要的任务是把握作者在某人、某事上的观点与态度。要把握文章的关键句,联系写作的背景、写作目的,还要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二)内容上,把握客观试题,多重视主观性试题

应当说,高考试题就是由客观题与主观题构成,文言文阅读考点也不例外。

2016年每套试题的客观题数量大多在3到4个,分值在9分到12分之间。

我们应当注意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各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培养和传授,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综合各种题型以及考察点的分析和研究,解决客观题,可以考虑以下三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带入法。就是将选项中的各个答案的意思带入到题目中去,进行通顺解释。

(北京卷)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将选项中的解释带入到原句中去进行解释,解释不通顺的就是正确的选项。此题中的第三个选项,将“赋”解释为“给予”的意思,带入原句中明显解释不通,这里的“赋”应该解释为“征收赋税”。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楚国不向百姓征收赋税,财富也富足了”。

第二种,推广法。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解决虚词题目。《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总共有18个,而每个选肢的两个句子中,其中有一个是教材中的。由已知文章中的虚词的含义来推导未知句子中虚词的意义,这个是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题型。在这里,先要弄清楚此虚词在题目给出的教材中的用法及意义,然后将其带入到所给的选项中,解释通顺的就是正确的选项,说明两个虚词的意义是相同的,否则用法或者意义就不相同。

(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B项中的后一个句子“若望仆不相师”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学生一般都比较熟悉,能够很熟练的答出此词语的词性以及意义,“好像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因此,此处“若”为动词“好像”的意思。但是如果将此类意义带入到前一个句子中,则明显解释不通。第一个句子中的“若”,前后连在一起就是“我未曾读的书,都是近二十年内的书,至于二十年前的书,我张华本已读完了”。所以,这里的“若”就是连词“至于”。言下之意是,后一个的意思无法推广到前一个中去。推广失败,因而只能选B。

第三种,排除法。这个方法其实是最为常见的一个方法。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解题思路,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一个解题方法。排除法也称“信息筛选法”。就是将自己有把握的选项逐步排除,留下没有把握的,或者难以判断的选项。

(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此题,就完全可以用排除法。“盗悉窜他境”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至夜户不闭”是曾公亮“为政有能声”的表现,C、D两项均为“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显然不合适;“(使客)移书诘盗”是省略主语的连动结构,A项断为“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显然语意和结构都不通。据此可得出答案。

在把握客观试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多重视主观性试题。2016年主观题数量差别比较大,少的就1个,比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山东卷、天津卷。另外浙江卷2个,10分;江苏卷2个,12分;北京卷3个,15分;上海卷6个,20分。

实事求是说,主观题难度要大于客观题。虽然多套试题主观题就一个,但是分值普遍有10分。对于主观性试题,从目前来看,主要表现在文言文翻译上,对此,我们也要对症下药,寻求各个突破。

除了平时提到的“信、达、雅”以外,对于文言文翻译,我们要指导学生把握好这样四个步骤:一是通读。通过读,明确要翻译的内容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二是立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立刻审好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将这些语法现象圈注出来;三是勾连。按照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勾连起来,连缀成句;四是誊清。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现象全部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的字,不写错别字。[2]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须灵活掌握以下技巧,简称“七针对”:

针对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的情况,这就需要拆分开。针对古代汉语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的情况,就应当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词或短语。针对古代汉语经常用到的词,现代汉语已不大用的情况,找到与之匹配的词加以置换。针对一般发语词、音节助词,或者某些连词、语气词的情况,应予以删除。针对倒装句的情况,应调整词序。针对古代汉语喜欢用典的情况,在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须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当然,针对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比如地名、时间、国号、年号、官职等专有名词,只须保留即可。

(三)备考上,改变传统模式,创新培优教学方法

教读,解词,串讲,翻译,这样的教学方法,把馍嚼细再喂给学生,学生只是张嘴来吞咽,估计为数不少的老师会当作至宝。

教师从“字”入手,理清每个字词的意思,为学生理解句子先扫清障碍,然后到篇章结构。教师在讲解后,常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字词的意思,然后反复练习,学生基础知识可能掌握了,但对文本内涵的挖掘可能就难以深入下去了。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漠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造成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产生畏惧感。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的提升。[3]

这样一来,其直接导致的局面是,“读”不到位,“背”的功利性太强,教师架空分析过多,学生思考交流太少或者说压根没有。

我们应该选取一些新的角度,创新地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老师普遍不重视语法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着重在语法上下些功夫,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应当看到,在语法上,古今语法变化不是很大。学生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汉语语法,这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教师要对涉及文言文语法的现象进行分类,然后讲授给学生,并在文章中加以巩固。

由于词汇的意义众多,学生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下理解它们的意义。教师要将语境理念引入到文言文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句子和文本情景里,理解词汇的意思,避免学生机械地记忆。

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带领学生走近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可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中景、物、人有切身的体验,深入的理解,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了解文章及作者生活的大语境背景,并“身临其境”的感受与认知。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感悟。

在备考的过程中,以下重点篇目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六国论》《阿房宫赋》《屈原列传》《陈情表》《寡人之于国也》《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劝学》《谏太宗十思疏》《归去来兮辞》《石钟山记》《縢王阁序》《师说》《赤壁赋》《项脊轩志》等。

总之,文言文教学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切不可唱“独角戏”,我们一定要记住,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是那句老话———教是为了不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张志先.2015年高考语文卷文言文试题分析及2016年备考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2016(2).

3.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三

考研英语到底在考什么?

考研英语的基础考点主要包含三方面:英语词汇、英语语法和长难句的分析及运用。首先,英语词汇这一块,考纲要求考生掌握5500词左右的大纲词汇以及一些地名、国名和前缀、后缀,而今后的词汇考查只会多不会少。其次,对于基础语法和长难句分析,考生需要知道长难句的构成是因为多种语法结构的结合运用,而长难句的熟练解读和运用是获得写作和阅读部分高分的重要因素。所以,考生一定要尽早地打好基础,为后续真题练习作准备,否则在没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去做真题只是在重复犯错、多做多错而已。

从真题来看,阅读部分强调文章词句的解读、结构的理解、作者观点的把握,当然也要求考生对不同话题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毕竟研究生阶段就是需要经常阅读一些相关专业的英语文献,所以经济、法律、科技、生物等各个领域的文章都有可能涉及;大作文部分强调用正确且多样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小作文部分则会考查书信、通知、备忘录等应用文。

综上所述,考研英语非常强调考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没有单纯的词汇、语法题,但是却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运用,同时考题也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紧密结合。

完型填空

相比历年真题,2016年考研英语(一)的完型填空文章解题难度偏低。首先,该题目不存在文章看不懂的问题,因为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单词都是四级词汇难度。其次,即使词汇量不大的考生也可以轻松地解答其中的逻辑关系题。完型填空常考的逻辑关系包括对立关系(提示词包括but、however、while等)、因果关系(提示词包括because、so、since等)和并列关系(提示词包括as well as、and等),今年都有所涉及。这也给考生一个重要提示:前几年考研完型填空得分难度的确很大,很多考生都抱着放弃的态度,但是这部分题目的难度正在调整,所以大家参加考试时可以先尝试去做,不要直接放弃。

备考建议

第一,提高词汇量。完型填空历年来都没有考太难太偏的词汇,因此考生在词汇方面做到两点即可:①熟识历年真题选项和原文中的词汇;②掌握考纲要求的词汇,适当注意单词之间的辨析。

第二,提高语法功底。由于完型填空是障碍式阅读,考生平时要多训练自己的长难句分析能力,做到迅速把握句子的中心意思与语法结构。

第三,具体解题时注意文章中词与词之间的呼应,同时还要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关注对立、因果、并列关系。

第四,做完题后要积累其中的固定搭配,并试着翻译全文,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阅读理解

相较于2015年真题,2016年阅读理解真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语言简单,文章的单词和句子难度有所降低,没有去年高频出现的难词和难句;②解题思路相对单纯,考生一般只要能在文章中正确定位题干的出处,基本就能做对题目。另外,阅读理解B节,考纲给了三类备选题型,2016年考的是难度最低的小标题题目,文章所用的词汇和句子也比较简单,选项理解起来也没有难度,这几个因素都直接导致2016年阅读A、B部分的整体难度比较低。

备考建议

第一,加强词汇的复习。在过去数月的复习中,很多考生可能通过词汇书积累了一些核心词汇,但历年阅读真题的文章对于很多单词的考查已经不再是词汇书上所罗列的意思那么简单,其考查的往往是一词多义,抑或是单词与文章语境相结合的深度理解等。因此现阶段考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不能局限于利用传统词汇书进行机械化地记忆,而是要仔细查阅单词在真题当中的不同用法,扩大自己对词汇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第二,正确地进行精读练习。大多数考生在备考阶段对阅读真题都会有精读的意识,可往往都没有正确的方法。据了解发现,绝大多数考生的精读练习只是对照着参考译文对真题文章进行字字句句的理解。这样的精读方式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无法深入地了解考试真正考查的东西。就2016年的真题来看,绝大多数题目仍然是关于文章主旨的归纳总结、篇章结构以及信息点的逻辑推理。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精读:①不借助词典、译文等任何帮助独立完成文章阅读,对于自己遇到的生词表达,考生可以根据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推断;②每读完一段话,习惯性地总结一下该段落的主旨,并对下文的内容进行初步地推断;③对照译文,将文章字字读懂;④总结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考生完成第三步后觉得自己已完成精读任务,其实不然,阅读理解考查的一个重点就是逻辑思维,因此考生要对文章中隐藏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

第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如何解题也许是众多考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但一切解题都必须以一定的英语基础作为支撑。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正确审题是得分的前提。首先,考生要对题干进行细致的分析,先明白题干具体问的是什么,再进行解答;其次,考生一定要根据在文章中定位到的相关句子来解题,不可妄加揣测答案。众所周知,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设置一些干扰选项,考生要是不依据文章内容解题,很容易落入出题人设的陷阱。

翻译部分

绝大部分考研英语(一)的翻译文章都节选自外文书籍,今年也是如此。文章主要讲述心理健康,整体难度跟2015年考研翻译差不多,但比2012年和2013年考研翻译真题更加简单。语法考点是翻译部分常见的考点,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基本是必考的,不过考研翻译的难点还体现在一些小词的翻译。比如,这次真题里的句子“our mental health doesn’t really go anywhere”中的go一词,可能会让很多考生思考很久,十分考验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清楚表达语义的能力。

nlc202309090550

备考建议

第一,可以将阅读部分的原文进行翻译训练,巩固自己的翻译技巧,试着把译文译得准确、通顺。

第二,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基础上,再拿翻译部分的真题进行训练,真题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参考。

第三,将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进行对照,寻找出差距,特别关注一些小词和长难句的翻译。

第四,平时做练习时,考生一定要用黑色水笔认真书写,模拟真实考试环境,以便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写作部分

考研英语(一)写作部分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两个题型。2016年小作文命题的反押题倾向非常明显:要求考生写一篇通知,然而具体内容却是向国际学生介绍一下图书馆的相关信息,算是一个“通知”与 “介绍类书信”的接合体。考生解题时需要使用通知的写作格式,但是内容仍可以按照介绍类书信的写法来写。这样一来,考生就无法死板地套用通知的模板了。从命题趋势上来说,写作模板今后会越来越不可靠。

事实上,无论是通知还是书信,考生不依赖模板也能比较容易地写出来。因为大部分书信或通知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相似的。开头一般包含的信息有:自我介绍/写信或通知目的/写信或通知原因等。结尾常包含的信息有:感谢阅读,如有需要进一步沟通/期待回信/结合话题发表祝愿等。而对于中间段,考生可以用“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这样条理清晰的方式展开提纲中的要求。比如,针对今年的小作文,中间段第一点介绍图书馆的方位和开闭馆时间;第二点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和借阅图书的要求;第三点介绍其他注意事项。这样写的好处是清晰明了,也不会漏写。关于语言,考生只要用简单、正确的英语将构思的内容写出来就好。

而2016年大作文考查的主题是“家庭教育”——父母做好榜样。考试之前各家培训机构作文预测重点多为“创新”“社会公德心”“终生学习”“环境保护”等大热话题,而“家庭教育”并不是作文预测的重点。由此考生可知,现在考研英语的命题就是反押题。民间说法表示,命题人准备了几套题目,到最后时刻去看看市面上都预测了哪些题,没怎么被预测到的话题会拿出来考。为了应对这种反押题的趋势,考生应对大作文时要进行大话题的分类,然后针对每个大话题准备写作思路和内容。考生只要熟练掌握各类话题的答题套路,不管具体考什么话题的作文,都能做到有话可写。大作文的提纲要求一般是三点:第一点为简单介绍图画内容;第二点为分析图画的含义;第三点为给出评论。每个点可成一段。

第一段既然是一个图画描述段,那就不应该发表太多议论。考生可用1~3个句子描述图画,然后最多加一句评论或者不作评论。第一段的一般构成为“引入句+具体描绘+相关补充手段”。引入句一般表示“如图所示”的意思,最常见的写法为:“As is depicted in the picture, …”因为这句话就是一个纯粹的框架内容,所以笔者不建议考生背一些长句,因为那样反而有凑字数的感觉。“具体描绘”的关键在于写清楚图画中的“谁”在“做什么”,一个人做的动作往往不止一个。比如针对2016年的图画,考生应该描述:一个家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补充手段”指的是考生还可以补充描述人物的表情、图画的旁白(caption)或进行一句概括性的评论。

第二段进行客观分析,考生可以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等。具体而言,考生首先可以写图片反映的现象“是什么”,以小见大,联系现实去考虑。如2016年的图画反映的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未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考生可以利用“例证”的方法展开,列举出与图画中类似的家长做出的“坏榜样”。然后,考生可以分析“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发生,可以从宏观背景和具体话题对象等方面说明原因。就“父母未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而言,主要原因肯定还是“父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另外,“父母自身有一些坏习惯”等也是可以写到的。最后,考生可以写这个现象发生了会“怎么样”。考生可以采取“正反论证”的方法来完成:一方面,父母未树立好榜样,孩子肯定会学坏;而另一方面,父母树立了好榜样,自己和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

第三段要作评论,考生可以主观论证,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改进的建议措施。

备考建议

第一,在备考时,考生应掌握小作文(包括书信、通知和备忘录)的写作格式和框架,掌握大作文正面和负面话题的写作基本框架。

第二,将真题与模拟题按话题进行分类练习,不要按年份练习。熟悉不同话题的写作思路和常见表达。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英语(一)的写作话题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类:①环境;②文化;③社会公德与社会病;④青年面对社会;⑤两代关系。

第三,考生尽可能找到老师或英语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批改。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很多时候考生无法看出自己作文的错误,让别人批改可以尽早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4.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四

在这一学年中,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8名教师在我校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按照英语备课组的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尽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要求,不断地探索教法,调整训练方案,力求做到高效地进行复习,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高考的主要成绩

全校共有16个教学班,其中文科8个班,包括一个艺术班;理科8个教学班。全校英语最高分是9班的梁晋升和钟惠玲,139分。全级共705人参考,其中130分段13人;120分段73人;110分段87人;100分段98人; 90分段86人;80分段83人;80分以下265人。全级最低分为何耀坤的29分。文科生平均90.85分,全区同类中学排第五;理科生平均86.79分,全区同类中学排第七。

今年的高考,全校重本77人,上线率10.68%;本科329人,上线率56.31%;专A230人,上线率88.21%;专B60人,上线率96.53%。学校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英语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二、备考的经验及做法。

1.我们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备课组,全体备课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备课组复习工作,团结协作,忘我地工作,为提高高三整体英语水平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2.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推进教学。

根据近三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做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我们明确了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的这样一些特点:更加注重了对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要求;既遵循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却又不拘泥于大纲;在知识测试方面,减少了纯语法性的试题,增加了更多的语境化因素;在能力测试方面,做了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根据“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基本思路,在试题要求思维创新性方面,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

高考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分值占全卷的一半以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解答阅读理解题,也有助于解答完形填空。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学生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又可以学习到许多英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又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我们在英语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中心,以此带动英语复习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没有把很多时间用在钻研语法和做单项填空的语法习题上,而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 大量的阅读和完形的训练,特别在二轮复习里。除了周练,我们还定期在课上进行限时阅读训练。

3.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并有效地组织了词汇复习。

高考突出强调的能力测试也是对学生累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基础知识的测试。英语词汇十分繁杂丰富,我们复习时重点总结归纳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并适度地扩大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由点及面,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常用词的基本用法、搭配和意义,特别是那些用法和词义繁多、搭配能力强的常用基本词汇,尽可能争取训练到位、熟练运用。如归纳中学课本常用、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比较,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如: go,do,take,come 等。归纳复习之后,再配上高考考点及对应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词汇复习离不开理解记忆,我们要求学生不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要明确用法,复习时做到词不离短语、词不离句,把记忆和使用结合起来。教材中的生词,我们逐册默写过关。

4.以实践原则指导高考复习,强化专题训练,促进能力转化

在高考复习阶段,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语言实践的途径有许多,如听、说、读、写、背等。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很注意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我们大量的课堂时间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运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在第一轮复习期间我们是每周训练三次听力,写一篇书面表达,背诵一定量的范文(社会热点)。在选题上,我们从多种途径精选了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解题技巧。

5.认真抓答题规范和答题习惯。

为避免学生在高考中出现无谓的失误,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涂卡不合要求的学生,我们都进行严肃教育。另外,我们很重视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如:对英语作文老是得低分的学生,我们要求“看三遍”。第一遍,只看单复数;第二遍,只看时态、语态;第三遍,再看拼写、用词、大小写和标点。

6.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关爱每个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勇气。我们通过学生、班主任以及家长的频繁的交流,减轻学生了的高考综合症,使学生以饱满的心理参加高考。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1.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平时做起。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这些测试检查考生复习情况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注意观察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并及时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2.积累对比、归纳总结以提高语法和词汇综合运用能力。语法和词汇复习主要针对高考单项选择和短文改错中的语法及篇章的语法分析。词汇是一切的基础。词汇复习主要以课本为基础,注意对词汇和短语进行归纳与总结,做到词不离句。如果没有结合文章。把单词从文章甚至是句子中孤立起来,就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记得快,忘得也快,效果不好。

3.根据高考英语语法题命题特点,测试不是考查语法的难度而是考查基础语法的实际运用。因此,语法复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基础语法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完形、阅读能力。

在这有限的几个月内,从严、从实战出发,大量地给学生做完形、阅读练习是必要的。但在选材合理的情况下还需严格控制做题时间。一般地说,5篇阅读文章平均时间为每篇8分钟,完形填空为20分钟。

5.写作方面需改进的地方:

教师尽可能多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面批,或者在班级上和学生一起对个别习作进行批改并点评,这样能够做到适时指导。有利于纠正错误。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能力。

5.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五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型,2道采用命题作文题型,即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材料作文题型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下面试对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作扼要解析。

一、命题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通观9套试卷10道作文试题,命题的“立德树人”导向非常鲜明。“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中国写作教育的传统。高考作文命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修德砺行,陶冶心性,这是应然的选择。如全国卷III“小羽的创业故事”这一作文材料取材于当下社会真实的新闻人物事迹,它给人以多样的启迪,诸如分享、合作与共赢,创新、规则与诚信,团队意识与领导意识,市场竞争与规范等等,考生通过写作,能从中开阔视野、受益匪浅。又如山东卷的“行囊”,以象征性意象“行囊”为载体,引导考生思考该如何度过人生,如何迎应旅途中的风雨,让考生在写作中自省人生的态度、感悟生命的意义。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这道作文试题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周围人的生活,去审视社会,学会关爱他人,体察现实,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圈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围绕着学生自我、家庭、学校、社会这四个层面取材,角度各异,但都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旨在让考生在书面作文的过程中也经历一次思想的淬炼与情感的淘洗。

二、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灵活

从材料呈现形式看,有文字材料,有漫画材料;有“材料+直陈话题”(命题者在题干中直接标明“话题”)的形式,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也有“材料+内隐话题”(在材料的引导语中给出写作的话题范围),如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江苏卷“彰显个性与创新意识”等。有故事性材料,如全国卷III的“小羽的创业故事”;也有导语性材料,如山东卷的“行囊”等。此外,北京卷作文题虽然采用的是完全命题类型,但在标题之前还是给出了引导语材料,或者巧妙地与试卷内的阅读文本关联,构成读写迁移的写作模式。

三、材料作文取材丰富多样

1.关注学校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如全国I卷的漫画作文“奖惩之后”的试题材料取自学校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关于考分高低与奖惩不一的现象。这道题取材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具有纵深的思维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思维深度的考生自由发挥。又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这道作文试题朝气蓬勃,切合阅读方式多元化的大时代潮流,它要求考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自己的青春阅读,这直接指向了学生的阅读素养,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2.紧扣时代脉搏,突出焦点问题。

如江苏卷的“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创新是当下时代的主潮,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年轻人的标识之一。作文材料引导语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两句矛盾的俗语中导出“个性”与“创新”的话题,由浅入深,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言说热情无疑具有有极大的诱惑力。又如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材料摄取当下时代的科技新潮——VR(虚拟现实)设备的应用前景,由此导出一个值得思辨与探究的热点话题: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3.回归学科本体,反馈学习体验。

如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要求考生就“课上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实践活动”这三种学习方式,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这道作文题与语文学科无缝衔接,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梳理自身的语文语文学习体验,这样的作文命题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意在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能说得实在、具体、自然。

4.折射社会生活,联系当下现实。如全国卷III的“小羽的创业故事”。该材料是对福建福安一位茶农——薛舒云创新致富先进事迹的改写,洋溢着当下时代的生活气息。材料内涵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复杂因果关系的故事,蕴含有“创新”“规范”“个体”“团队”“市场”“应变”“合作”“分享”“共赢”等显性或隐性的关键词,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本质的审辩式思维。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生活”,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人,关注他者,关注社会,这对于培养当代青年的公民意识、社群意识、克服极端自我中心的倾向是很有启示与引领作用的。

四、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积淀

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素养的指向极其鲜明。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要求考生围绕“阅读方式”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要求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这些都指向了学生的阅读积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高考作文命题指向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一导向善莫大焉,它对于培植书香人口,营造书香社会,无疑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五、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今年高考作文试题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着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鲜明特点。

1.思维的深度:

作文命题给考生预留了纵深的思维空间,可以检测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水平。如全国卷I的漫画作文试题“奖惩之后”,首先检测的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考生对漫画内容解读深度的不同,就可能形成深浅不一的认知。再如全国卷II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体验之深浅、经历之丰瘠不同的考生,自有深度有别的言说。

2.思维的广度:

作文命题给考生预留了立意与选材的广阔空间,可以检测考生的思维广度。如山东卷的“行囊”,题干中提示道:“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随着我们走向远方……”“行囊”是什么?“行囊”与“旅途”有怎样的关系?你应该怎样准备行囊?考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选择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事来写。

3.思维的批判性:

作文试题给考生预留了争议、论辩、深入探究的思维空间,可以检测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如江苏卷的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无话则短,有话则长”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可以引发出考生的批判性思维,由此引申出有关“个性”与“创新”话题的深入论辩与分析。这要求考生能在对司空见惯的观点的重新审视与思辨的过程中,彰显自己批判性思维的锋芒。

4.思维的求异性:

作文试题着重引导考生以“我手写我心”,能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权衡、判断、分析、阐释、论证。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由于个人生活经历、家庭与教育背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不同,对于他人生活的评价,必然是见仁见智的。

5.思维的创造性:

作文试题突出对考生创造性思维的考查,检测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这道命题作文,题干要求写成记叙文,它侧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立意、构思与选材,都应扣住关键词“神奇”,应将“书签”的与众不同的特异的功能、材质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表现出来,这需要考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比如,这枚“书签”是高科技装备的的,具有判别书籍内容优劣的功能,具有时间管理的功能等等,考生完全可以采用科幻或童话体式来叙述“神奇的书签”与“我”之间的故事,从而表达热爱读书这一主题。

六、充分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

纵观2016年10道高考作文试题,可以看出,充分激活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释放其书面表达的创造性潜能,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演进的大趋势。为此,命题者在鲜活材料内容,降低审题难度,增加选择自由度这三方面作了改进。首先,作文试题素材的选择上努力向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靠拢,引入学校、家庭、社会现实的鲜活材料、时新话题,让学生觉得有话要说,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其次,作文试题在材料内容的剪裁与题干要求的语言表述上,力求简约、明了,降低审题难度,减少审题障碍,利于考生临场快速立意构思成文。命题者或在题干中用排比句式给出多个立意切入点。或用对比句式给出思辨的争议点,或用设问句式点拨考生以思维的突破口,或者直接用短语明示话题,或者在提示语内涵隐性的话题关键词,这些都为考生快速、准确地审题与立意作了很好的铺垫。

此外,命题者在文体选择、题目拟定、立意指向,都给考生腾出了充分的自主选择与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全面梳理2016年全国高考10道作文试题内容与形式特点的基础上,下面拟从素养、思维、技能三个方面谈谈2017年高考作文的备考对策。

一、素养方面

1.端正思想态度: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四面”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因此,备考2017年高考的同学们,首先应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关爱他人,遵纪守法,修身养德,热爱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勤奋钻研,积极向上。考生应本着“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的远大理想,全力以赴,投入学习。

2.夯实阅读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考作文备考,考生必须高度重视夯实自己的阅读积累。首先要读好、用好语文课本(包括必修与选修课本),充分用好教材选文中的素材,这是基础。其次,要有计划地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可以选择一些报刊杂志,诸如《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多阅读时文、美文,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也可利用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平台或工具,进行数字阅读,及时关注社会时事热点、磨砺思想。此外,也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人文经典名著。配合摘抄、随笔、读后感写作等,以丰厚阅读积淀。

二、思维方面

1.审辩性思维:

审辩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指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尽管在文体选择上给考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但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材料作文试题更适合于论述类文的的写作;有的作文试题还直接规定写成议论文,如今年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还有,浙江卷,也直接限定写成论述类文章。议论文写作,更侧重检测考生审辩性思维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重视训练审辩性思维。《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的“审问、博学、明辨”,即所谓的“审辩性思维”,要求学习者勇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思要慎,辨要明。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2.形象思维:

又称艺术思维,是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对感知的事物形象(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借助完整具体的形象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解释生活、表现生活的一种思维活动和方式。形象思维在作文的过程中占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写记叙性、描写性的文章,形象思维能使反映的对象更本质化、更个性化。今年北京卷作文题二“神奇的书签”,要求写成记叙文,而且题干规定“展开想象”“有细节,有描写”,这些都指向了对考生形象思维的检测。复习备考中,也要做一些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写作训练。例如写人叙事、状物言志、借景抒情、扩写、改写等记叙类文章的训练。

三、技能方面

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审题立意与构思谋篇是重要环节。“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立意,是关键的技能。下面拟以2016年10道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分别解说各种类型特点的材料及命题作文的快速审题立意的技巧。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1.从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

有时材料中呈现的现象、事实、问题、观点等相互之间存在相异点,审题立意则应从这些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寻找立意切入点。

【名题精选】(2016高考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漫画中呈现的是获得不同考分的学生受到的奖惩。这一组四格漫画,有对比,有变化,考生应在对比与动态变化中寻找立意的突破口。获得满分与获得61分的,都获得了香吻,不同层次的分数获得一样的奖赏;得98分的与得55分的,将近满分的与快要及格的,却都获得了掌掴。何以如此?家长的评价标准及其动机使然。唯分数论英雄,自然不可取。陟罚臧否,是教育的艺术。奖与惩,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与进步。孩子学业成绩不可能永远是持续前进的,不可能永远满分,起伏变化,是必然的,而若仅以分数高低来实施奖惩,视野未免狭窄。由于接受能力、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孩子成绩暂时落后,未能及格,也不可只是施予简单、粗暴的体罚,就可了事;而应细水长流、从长计议。当然,还可以运用类比联想,由教育领域内的依考试成绩高低实施奖赏的现象,类比联想到其他方面的类似现象与事实,比如讨论对于员工、人才的激励机制,或讨论评价标准单一化的弊端及解决对策等问题。

2.从矛盾处入手,深入挖掘。

有时材料中给出相互矛盾的观点,那么审题时则可从矛盾处入手,深入挖掘,探究双方观点的合理性、片面性及互补性,在辩证分析中,引申出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

【名题精选】(2016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先引用俗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再引出一个对立的观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并予以简要解释,进而引出关键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审题立意时应扣住二者的矛盾关系来深入探究,确定立意。“个性”与“创新”是材料中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具有宽泛的内涵,考生在吃透材料中的矛盾对立的两句俗语含义的基础上,将“个性”与“创新”赋予具体的内涵。立意参考如下:无话则长,有话则短——对于前人尚未涉足的空白领域,要勇于探索、发现、创新;对于大家所熟知的,不简单重复,这种不浪费的理性值得点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事求是,不虚夸,务本真,这种诚实谦和的个性值得褒扬;等等。

3.从空白处入手,发散思维。

有的材料在叙述事实或现象,或者在引导语表述时,会给考生留出空白,让考生依据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思考进行扩展、补充,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考生应从空白处入手,应采用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等思维策略,来确定立意。

【名题精选】(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路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思路点拨】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行囊”与“路程(路途)”,立意构思可以从“行囊”的隐含意入手,化虚为实,赋予其具体的意义所指;并从“行囊”与“旅程”的关系这一角度来立意。根据材料中的引导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提示,考生应“有的”之所指予以具体化,形成所写文章的话题及主旨。这道作文试题立意空间是开阔的。参考立意如下:(1)“书到用时方恨少”,要不断储备知识的行囊,才能少走弯路;(2)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行囊;(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旅途中应该准备经典的行囊,与名著相伴随,充实自我的人生;(4)未来岁月不可期的东西多矣,准备行囊要未雨绸缪;(5)顺时而动,与时俱进;要及时更新、补充人生行囊中的装备:(5)诚信(或“乐观、恒心”等)是人生旅途的重要行囊,没有它,就难以致远。

4.从因果处入手,探究本源。

有的材料所述的是一个含有多重因果联系的事件,考生应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因果关系来审题立意。可以由果溯因。也可由因及果,从而确定立意。

【名题精选】(2016高考全国卷I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所述事件大抵包含以下四个层次:(1)小羽改进、创新传统工艺,研发新式花茶;(2)新式花茶批量生产,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3)公布工艺流程,拟定地方标准,带领大家规范市场;(4)新式花茶产业规模扩大,集中精力率领团队创新,成为致富带头人。这四个层次存在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中关涉“创新”“规范”“个体”“团队”“合作”“分享”等明示的或隐性的关键词。小羽何以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敏锐的创新意识;(2)精明随机应变的市场头脑;(3)自觉的市场规范(标准、规则)意识;(4)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5)分享与共赢;(6)协作精神与带头(领袖)意识;(7)革新观念引领发展;(8)“风物长宜放眼量”等,要有宽广的胸怀与高远的眼界;等等。通过因果关系的梳理,找出材料中潜在的关系型话题,进而在相互关系中确定立意,形成所写文章的主旨。

5.从关键句入手,纵深开掘。

材料中往往有提示材料主旨内涵、暗示立意思维指向的关键句,这些关键句或以议论句,或以材料中人物的对话等形式呈现,考生在审读材料时,应在整体把握和感知材料内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关键句,纵深开掘,确定立意。

【名题精选】(2016高考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关键句在于后者。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立意参考如下:(1)“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是基础;课外大量阅读与社会生活实践是补充:(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单靠课堂教学,语文素养难以提升;大量的课外阅读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高语文素养的捷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要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才能夯实语文素养;(4)“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要学好语文,应当自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等等。

6.从限定处入手,锁定焦点。

对于“材料+话题”型的材料作文试题,考生除了要认真审读材料引导语之外,还应对话题短语进行语法分析,从中心语与修饰或限定语的关系入手,发现立意的突破点,从而确定所写文章的主旨。

【名题精选】(2016高考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与去年高考作文题“范儿”一样,今年天津卷的作文试题延续了“生活化”“通俗化”的风格,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题干中给出了写作话题“我的青春阅读”,要求考生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来谈。“我的青春阅读”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其中心词是“阅读”。其限定语有二:“我的”“青春”。前者要求考生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思考出发;后者则从时间与性质上做了限定,即所谈的是当代青年的阅读,具有“眼界开阔、个性鲜明”等特点,而且“青春”这个词还隐含有象征意义,即充满生机的、朝气蓬勃的。根据材料引导语中“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这一提示,“阅读方式”是立意与选材的聚焦点。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体验与感受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某种阅读方式来写;也可以针对各种阅读方式的优劣,展开思辨性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立意供参考:(1)与时俱进,学会科学的多媒体阅读(网络阅读),开拓视野,丰富生活;(2)青春阅读我做主,年轻人应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兼收并蓄,提升阅读素养;(3)亲近纸质阅读,悦纳经典名著,让青春更绚丽;(4)警惕碎片化的数字阅读,亲近高雅的纸质阅读;等等。

7.从问题处入手,给出解答。

有的作文材料中呈现的是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那么考生应当针对此问题,经由自己的深入思考、权衡、判断,给出针对性的解答。

【名题精选】(2016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音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思路点拨】

今年浙江卷作文试题具有鲜明的现代感,非常时尚。虚拟世界里的“虚拟”与现实世界里的“现实”,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考生应深入思考、辩证分析。写作切入角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虚拟”世界利弊共存,对于“虚拟”世界潜在的“疏离现实世界”的弊端,应当保持警惕。(2)“虚拟”世界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应当善用“虚拟”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3)“虚拟世界”并非万应灵丹,与它保持适度距离,方能更好地享受“现实世界”的美好。(4)“虚拟世界”是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远离并非良策,应当以趋利避害的心态迎应。题干要求写成“论述类文章”,考生可以采用立论、驳论或破立结合的方式来写,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予以明确具体的回答。

8.从现象探本质,深入思考。

有的作文材料中呈现的是社会生活现象,那么考生应当从现象入手去探寻本质。可以通过针对现象的多角度发问(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等)展开发散思维,从而选择合宜的写作切入点,表达自己的观点。

【名题精选】(2016高考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人与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与去年二元对立的关系型命题形式不同,今年上海卷作文试题给出的是社会现象,要求考生进行思考、评析。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的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越来越快捷与频繁,评价他人生活也日趋活跃与多元。这些评价对个人与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写作者要写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原理来立意构思。如何快速立意?可以围绕“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现象展开追问:(1)该怎样评价他人的生活?应基于怎样的立场与标准?(2)评价他人的生活,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或影响?(3)为什么要评价他人的生活?基于什么样的动机?(4)对他人生活的不一样评价,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5)从“评价他人的生活”中,评价者自身可以获得什么?……运用基于现象的不同角度的发散思维,拓宽写作切入点的选择空间。以下立意,供参考:

题干中未对文体作出限制,从试题内容看,比较适合写成议论文;如果选用记叙类文体来写,通过演绎故事来阐发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现象的看法,也是可以的。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 相较于近年来一统天下的材料作文题型而言,北京卷的命题作文给人以一枝独秀的感觉。命题作文题型的存续,也应值得大家关注。命题作文通常有完全命题型和半命题型两类,命题作文题型相比材料作文而言,限制性增加了,开放性减少了。但北京卷今年的两道命题作文,却给人以浓厚的书卷味与语文味。作文命题有严格的限制,但又给考生深广的自由发挥空间。

【名题精选】(2016高考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试题延续了去年的作文试题(“深入灵魂的热爱”)直接关联试卷内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而延伸命制作文试题的思路,体现了“读写迁移、共生写作”的理念。试题由一段引导语和一个给定的标题构成。引导语先对试卷内文学类阅读文本《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内容作了简要概述,突出其演出的“撼人肺腑”与“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然后再泛化指出,“„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这就提醒考生要展开相联想,挖掘其“老腔”背后的象征性蕴涵。审题立意时,应结合引导语的提示,锁定“„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这一标题,着眼于“何以令人震撼”这一关键,展开说理。题干“要求”中指明:以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这为考生提供了开阔的论述空间。可以由表及里进行深入探究,“老腔”之所以令人震撼,盖因其艺术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或因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或因其体现了当地民族的价值认同。甚至,可以用泛化思维,由点及面,由个别到一般,由“老腔”这一乡土艺术印象谈到其他类似的传统的经典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2.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试题也是由一段引导语与一个作文标题构成。引导语对关键词“书签”的作用、形式,进而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能与人交流,帮助人实现读书的愿望,然后提出设问:你与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这道作文试题将书签拟人化,要求考生“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写作时,应注意关键词之前的修饰语——“神奇”,写作记叙文,应以具体情节与细节来表现“书签”的神奇之处,而这就需要考生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能体现“我与书签”关系的具体、形象的场景与生动、传神的细节,从而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这一主旨。

总之,备考2017年高考作文,考生应从素养、思维、技能三个层面做好充分准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大趋势,领会考试大纲的要求,扎实掌握教材知识,努力夯实阅读积淀,不断磨练思维,熟练驾驭审题、立意、谋篇、构段、语言修辞、润色修改等各项常规技能,为取得优秀的作文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国卷 III :

小羽创业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满分佳作】

小羽访谈录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新一期的《先锋访谈录》节目录制现场,欢迎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发财人人都想,成功却是不易。2016年6月7日,荣获我市“十大杰出致富能手”的新式花茶CEO小羽先生,做客本台访谈栏目,并接受记者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里的先锋人物的辉煌世界里,去感受一下创业者的成功风采。

主持人:欢迎高富帅小羽CEO,欢迎您来到《先锋访谈录》节目录制现场。(小羽西装革履,缓缓步入会场。现场观众一片掌声与欢呼声。)

小羽: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小羽先生,您是怎么想起来要创业致富的呢?小羽: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哈佛中国论坛演讲时称,今天是中国人创业最好的时代。确实,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支持力度大,我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党员,就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火热的创业之中去。而我致富的最初的动力,其实来源于我们家乡的花茶启示——父亲常常教导我们,做人就应该像花茶一样,放进水里,先苦后甜,芬芳一片,影响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民。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下,我才走上了如今这条路。

主持人:哎呀,看来好的国策和家风,确实是幸福的人生伴侣啊。那么你是如何围绕“茶”字做文章的呢?小羽:我们是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发出新式花茶的。大家知道,中国的茶文化里有“三味”说,而“花茶”则是在茶里加入了鲜花的成分,制成不同的口味和品牌。我们通过申请专利技术,从而开始了花茶产业的批量生产。

主持人:有首歌词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们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小羽:这,在所难免,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专利技术没能抵挡住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之横行。为此,我们决定“开门办厂”,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流程都公布于众,不隐瞒,不遮掩,并和地方政府一块,携手制定出了行业标准。这样,见不得光的“山寨货”,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从而自动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全场鼓掌)

主持人:哦(吃惊地),你们敢于开诚布公,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小羽:是的,本着做良心企业、放心企业、龙头企业,我们在所不辞。(全场再次鼓掌)主持人:您做为“十大杰出致富能手”,今后有什么希冀吗?

小羽: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壶清香春满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加入到创业致富的队伍中来,为我们的共同家园的中国梦,一起加油!

主持人:好的,谢谢小羽先生,也谢谢各位观众的收看。我们这期访谈节目,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名师点评】这篇佳作具有体裁新奇、联系丰富、语言得体三大优点,具体表现如下:

1.创新体裁,先声夺人。在高考作文里,体裁的创新往往是一条捷径,可以复制的。本文采用电视访谈录的形式,把“小羽创业”这则故事包装成对话体。一问一答,可谓先声夺人,匠心独具。

2.扣材紧密,联想丰富。材料作文一定不能脱离材料,该文扣材就非常紧密,将小羽的几个创业经历通访谈形式,一一展现。另外,小羽的回答内容也非常精彩,联想丰富而合理,读来趣味盎然。

3.语言得体,台词恰当。主持人和小羽两者的语言贴切得体,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参加节目一样。另外,括号里的台词也非常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品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六

一、【背景材料】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7年2月7日晚,在春节期间引发无数网上网下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16岁上海女生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在擂主争霸赛中,与4期守擂擂主彭敏巅峰对决,在逆向思考题环节中,率先抢答赢得5分,成为诗词大会本季冠军。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诗词大会引发了全民热追,优胜者赢在热爱诗词上,更赢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上。这种现象引导全社会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引导全社会自然地、自发地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温暖和情意。

二、【考点链接】

1、《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诗词大会令选手和观众身入其境地受到文化情怀的感染、人文精神的洗礼、文化自信的鼓舞。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读诗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诗词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普及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的尝试,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当前的“传统文化危机”,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应有的作用。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的诗词承载和促进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2、《生活与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教育中可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让孩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古诗词强大的感召力大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更多的国人心里,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3)辩证否定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处理。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诗词大会有利于传承弘扬华夏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亲和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跟踪训练】

1.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节目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中华诗词: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

①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将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全民的诗词文化盛宴”。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影视作品的创作一定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古诗文是中国人、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道德精华、思想精华和价值精华,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更为开阔。这启示我们:

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 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 5.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这启示我们,传承古代经典需要: A.善于分析的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 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6.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连续十集热播,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国诗词大会》已累计吸引2.75亿观众收看,节目话题总阅读量1亿多人次,一举冲入全国上星收视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话题榜单前三名。

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了一部中国文学史。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总导演颜芳介绍了节目中诗词的选择: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而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十几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种题型出现在节目中,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7.今年春节前后,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纲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爆款,和《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宴,被誉为“综艺文化清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变古诗词整体教育氛围——未来能减少孩子“苦恼”背书,而是能够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熹,则弥足珍贵。

材料二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10分)

(3)材料中“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请你就激发公众读书之热情,邂逅传统文化之美好拟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言简意赅。(4分)

参考答案:

1.D【解析】①表述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与集中表达。故排除。②表述错误,中华诗词不能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故排除。中华诗词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本题选D。2.C【解析】“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是基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3.B【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传播途径,①错误;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影视作品属于发展文化产业,故④错误;电视综艺节目对表达中国文化、中国人情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符合题意;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群众喜爱说明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4.C【解析】“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强调的是要注重量的积累,故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主旨,故排除。本题答案选C。

5.B【解析】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说明传承古代经典需要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我们应坚持辩证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出这一意义,故与题意不符。

6.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依托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魅力,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④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体现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答题时要抓住设问中关键词,结合材料,提取答题要点,通过中央电视台推出又一档大型文化节目说明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国诗词大会》强调的是对汉字的继承,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从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分析说明。

7.(1)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它要求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诗词大会》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了对诗词的学习与解读、继承与发展。(4分)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破除落后的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中国诗词大会》借学霸爆红络等契机,通过全民参与,现场比拼,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4分)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该节目中改变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方式,促进古诗词教育方式和氛围的转变,激发人们惬意感受和品味诗词之美的热情,能推动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4分)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2分)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3分)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3分)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名著互译共存做到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2分)

7.英语高考备考策略漫谈 篇七

一、利用好纠错本, 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掌握

英语高考内容丰富而琐碎, 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夯实基础, 精确掌握每个知识点, 学会、记准。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善于反思与总结, 通过做题发现、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学习有欠缺的知识点, 将其整理到纠错本上。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补救和强化, 将学习的不弱环节作为备考的重点。到高考的冲刺阶段, 将这部分内容反复反刍、加强, 这就能保证夯实基础知识。

二、语法复习要把握重点

语法, 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出错较多的考点。教师要结合高考说明与出题方式, 有针对性地对语法进行训练。比如, 完形填空题需要学生结合语境判断所运用的语法知识, 是学生出错最多的题型之一。教师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题型, 让学生结合语法知识反复揣摩做题的思路和技巧, 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对此类题目进行总结, 从审题、联系上下文、语法知识等方面综合思考, 提高学生的做题技巧。教师要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作为学习的重点, 不但让学生掌握其理论知识, 还能在不同的题型中灵活应用。

三、总结做题方法, 提高做题技巧

高考是对学生几年学习的考察。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的大体技能和技巧, 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展现出来, 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因此, 教师要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 总结其解题方法和技巧, 增加学生的应试能力。比如, 听力试题, 在播放听力之前, 要快速浏览试题, 根据问题还原短文内容, 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原文, 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做完形填空, 要静下心阅读短文, 理解文章内容, 充分利用文中已有信息, 并联系上下文, 结合语法、句法以及词的用法知识来解答问题。让学生对面对不同的题型, 都能快速找准切入点, 缩短学生的思考距离, 节省宝贵的考场时间, 做到事半功倍。

8.高考备考英语一轮学法探讨 篇八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充分必要的物质准备是保障复习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高三备考中,学生很有必要准备好这样几件武器:

1.袖珍型词汇本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绊脚石”。因此准备一个便于携带的袖珍型词汇本,随时记忆、随时复习、随时扩充,要利用零散的时间,如课前课后5分钟,或去食堂操场的路上,或写在纸条上,各个击破。零碎的时间犹如散落到地上的金子,谁随手捡起,谁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大富翁。

2.作文档案

书面表达是提高二卷得分的关键。要想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没有平时大量的语言积累是不行的。准备一本作文档案可以把平时的习作、优美的范文、写作常用的词汇、句型和过渡语,阅读当中遇到的优美表达集中起来,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

3.错题档案

把自己平时训练或考试当中的错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经常复习和反思,就会逐步突破自己的难点和薄弱点,减少考试中的重复丢分。

4.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五年高考试题汇编

高考试题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命题人员智慧的结晶,是其他任何资料都不可替代的。通过熟悉、分析、感悟高考试题可以明确高考命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总结答题的规律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考感,尽快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出色的“考试型”选手。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实质上,高考是我们与命题人员以试题为舞台进行的一次高水平的博弈。因此,我们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1.明确英语学科特点,“不走错路”

英语学习首先是一种“模仿”,因此准确、大量的记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减少遗忘,提高记忆的效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做到“过度”学习,及时复习,循环往复,不留“夹生饭”。

2.明确命题原则,“不走弯路”

高考中语言知识的命题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

语言运用题的命题原则为:

(1)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且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

(2)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

(3)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

(4)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简单的重复记忆“死”的语言知识,而应当把它们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以听、说、读、写、译的形式反复训练,不断应用,切实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3.摸清自己实情,步入“高速路”

要对照大纲要求,明确哪些东西已经掌握了,哪些东西应下大力气学,哪些东西点到为止,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三、千锤百炼,熟能生巧

1.厚积累、常背诵、勤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1)厚积累:积累词汇、短语、各种句式、常用连接词过渡语、各种文体的格式、习惯用语等;

(2)常背诵:背诵名言、佳句、优美段落、范文;

(3)经常动笔,把平时的所学和积累有意识的运用到文章中;

(4)无论老师布置与否,每周至少写一篇,然后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欠缺之处。

2.明确考点、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消灭易错点,提高复习效率

总体上,从词汇的角度讲,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是学习的重点,冠词是难点,介词、连词和代词是易错点;从语法的角度讲,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是重点,非谓语动词是难点,主谓一致、强调句型和倒装句是易错点。我们要学会主动学习,及时查漏补缺,强化知识储备。

3.多反思、多总结、多归纳、多对比,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融会贯通,以达到“熟能生巧”“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熟悉题型特点,提高应试能力

1.精炼单项填空

该题型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常通过提供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尤其英汉表达有差异的地方更是易考点。我们必须原则上做到语境为主,兼顾语法。灵活运用排除法、还原法、简化句子结构法等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2.熟练完形填空

该题型综合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设空角度三分之二是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另外根据词义和词的用法、词语搭配、逻辑推理或常识来判断的共占三分之一。

3.抓牢阅读理解

高考中该题型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以考查深层次理解为主。如,主旨大意;猜测词义或句意;判断推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态度;文章题目等。

在平时备考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1)精泛结合、扩大视幅、不点读、不出声读、不过多回读;

(2)能根据上下文猜词、乐于分析长难句、坚持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扩大词汇等。训练中要以限时阅读为主,把握好速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每天至少保证3~5篇的阅读训练。在做题过程中要逐渐做到:快读文章笼统抓大意;

(3)回读文章对应答好题。同时,在日常训练中,要随手标出答案的出处,习惯上用彩笔画出精彩句子,这样既能精准找出答案,又能在阅读过程中扩大词汇量,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4.提高书面表达水平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阅读表达题目中:理解是前提,关键是准确表达(句子结构、语法、拼写等),只有表达准确才能得分,因此要强化语言准确性训练。

书面表达试题所设定的任务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情景比较真实可信。所提出的要求符合我们的实际英语水平。一般而言,大家均有内容可写,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总之,在高三学习与备考中大家只要方法科学,以“hard work”为前提,以“ambition”为导向,以“persistence”为保证,以“practice”为保障,多对自己的进步说“yes”,即能做到“happy”备考,不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就一定会在六月的考场上振翅高飞,飞向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南历城一中)

9.2017高考英语备考总结 篇九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及联合国; 2.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3.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4.明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及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5.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6.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

7.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1.主权国家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预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联合国

(1)宗旨:维护国际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家合作与发展。

(2)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火、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1)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利益。(3)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4.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①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1.参考设问:材料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哪些知识,材料中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通常可以考虑哪些要点?

(1)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①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②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2)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遵循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4)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6)多个国家: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7)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涉及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要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

(1)从国家性质、对外职能角度:通过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2)我国家利益角度: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从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以及我国对国际政治新秩序构建角度分析: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

(4)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角度分析: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5)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与原则去分析: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

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6)从我国外交政策决定因素角度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角度分析:(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从我国发展道路角度分析: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A.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共同体 B.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 D.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答案】B

2.2016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举行。会议指出,金砖国家崛起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需求和平发展、合作发展的大国发展新路,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安全的促进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①促成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②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③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力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国际新秩序正在建设过程中。③选项表述错误,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题目中,金砖国家崛起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同时也努力在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全球安全的促进者、国际安全秩序的建设者。由此可见金砖国家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也是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力军。故②④入选。本题选D。

3.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对此,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这表明

①在涉及主权问题上我国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②作为主权国家,我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外交事务

③我国始终致力于以和平方式处理南海争端 ④作为国际组织,该仲裁庭在调解国际争端中有失公允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D

4.蔡英文上台至今拒绝公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很差。不仅仅是观光旅游业,恐怕未来在涉及到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的一些行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个恐怕是对台湾整体社会的经济、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是有很重大深远的一个影响。由此引发了台湾的大规模民众游行。本来就是两岸就是一家亲,同属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但是因为个别人一己私利,政治上的一些目的,造成了现在两岸实际分开的状态,非常可惜。请回答 ①台湾同胞是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 ②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心所向

③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A.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台湾同胞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的民意所向,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5.2016年11月1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习近平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指出,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材料表明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②维护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公民行使政治权利以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6.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表明我国主张

①新型国际关系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 ②国际交往要以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 ③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④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各国共享”这说明我国主张新型国际关系要以合作共赢为核心,①正确;一国对外交往的出发点是维护好本国的主权和利益,②说法错误;我国主张共同参与,共同分享这说明我国主张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③正确;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7.近年来,我国在拥有主权的南海部分岛礁上进行建设,完善医疗、气象、环境观测、航行安全等民用设施,为南海航行提供公共服务,同时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御设施。一些国家官员妄称中方此举有碍南海地区稳定,对此我们主张

①以当事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合作开发,维护南海稳定 ②岛礁建设有利于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担当国际责任 ③中国在本国固有的领土上进行建设,合理合法,无可非议 ④各国就岛礁主权争议进行友好协商,寻求和平解决的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8.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

①明确产权保护责任,加强依法行政 ②保护产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稳定人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④完善立法工作,使产权保护有法可依 A.①② 【答案】C 【解析】加强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保护产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稳定人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题肢①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立法是人大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9.2016年7月19日,韩美军方昨天在首尔发表联合声明称,为了应对朝鲜的试射和核威胁,韩美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即“萨德”系统。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一举动打破了东北亚现有的战略局势、战略平衡。这说明了

A.我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反对韩美这种赤裸裸地威胁朝鲜的行为 B.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D.维护共同利益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答案】C 【解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核心,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才能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才能真正地在对外交往中与各国和平共处。材料中我国对部署“萨德”系统的主张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萨德”系统直接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也不利于保持东北亚现有的战略局势、战略平衡,排除;D说法错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0.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亊件频发,恐怖主义威胁加大。反恐专家指出,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是一场持久战,国际社会必须从行动上集中打击最危险的恐怖主义势力,从思想上拋弃私心杂念和双重标准,从道德上共襄反恐大义。这要求各国

①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共同发展 ②维护共同利益,加强集体协作 ③强化军事手段,打击恐怖主义 ④凝聚国际共识,扩大反恐战线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国际社会从行动上集中打击最危险的恐怖主义势力,从思想上拋弃私心杂念和双重标准,从道德上共襄反恐大义要求各国维护共同利益,加强集体协作,凝聚国际共识,扩大反恐战线。故本题答案为D。

11.我国提出,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是国际新秩序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③我国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我国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①② 【答案】B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六国共同发起的,通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多领域、多层次沟通协商机制,共同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推动多边经贸合作。成立14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是因为该组织

①强化了成员国之间的结盟关系 ②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③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分歧 ④维护了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是因为顺应了这一潮流,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②④适合题意;国际组织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但①中的“结盟关系”是错误的;③中的“消除了”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3.2015年1O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强调中英要坚持以长远和战略眼光,开放包容的心态,合作共赢的理念,开拓进取的精神,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②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14.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中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并提出了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即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③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④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①是错误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表明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③是错误的,②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5.2016年2月26日至27日,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金融部门改革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由此可知

①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仍旧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③G20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主权国家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G20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是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需要,表明发展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①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维护自身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表述不当;材料没有体现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16.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2015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美元设立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11月,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既坚持原则,又体现灵活,为推动大会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说明

①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7.针对美国怂恿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我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案局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上述态度表明,中国

①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②力图通过自己的国际地位影响司法裁决 ③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 A.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美国等国家支持下的一出枉顾国际法和历史事实的国际政治闹剧,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中国的态度体现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①③正确。②中“影响司法裁决”观点不科学;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A。

18.2016年2月7日朝鲜发射远程火箭,中方对此表示遗憾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让朝鲜对近期的行动“付出必要的代价”从而让平壤重回谈判桌。在被问及是否会支持国际社会对朝鲜采取更强硬的经济制裁时,王毅表示,联合国的决议将涵盖多个方面,但其目的旨在制止平壤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他讲到:“制裁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最终是要确保朝鲜核问题能够通过磋商来解决”,中国的态度表明:

①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决议和活动 ③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以来,中国买家在欧洲达成或完成多项并购交易,持续见证中国资本近年在欧洲大陆的异军突起。

中国对欧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既涉及机场、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化工、能源、房地产、娱乐等行业。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越来越青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对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也日趋活跃。并购是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主要方式,如中国化工收购意大利轮胎公司倍耐力、吉利收购沃尔沃、东风入股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联想收购德国梅迪昂电脑公司等。

中国对欧投资并非一风顺,尤其在敏感领域一波三折,折射出欧洲对中国资本既欢迎又担忧的矛盾心态。以美的收购库卡为例,为将机器人技术留在本国,德国政府官员担心技术外流或数据安全为由曾多次要求阻止收购。然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库卡已经在中国占据15%的市场份额,它还希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美的成为它的东家将有助于其实现目标。最终,美的对库卡持股比倒超过九成。2016年7月末,英国新政府宣布推迟批准中法合作投费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欧洲对中国资本的“焦虑”。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对中国以及参与国的积极影响。(14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欧洲对中国资本表现出“焦虑”的原因。(12分)【答案】

(1)对中国而言,并购有利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3分)能快速获得成熟企业在技术、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打开新市场。(3分)对参与国来讲,本国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有利于吸纳资金,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4分)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打开广阔的中国市场,提振经济。(4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中国对欧洲的投资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有利于同欧洲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4分)中国对欧洲的投资符合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受到欧洲的欢迎,促成了一系列并购的达成。(4分)我国企业并购欧洲国家的企业,使欧洲国家的部分核心技术被中国企业掌握,在国际竞争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的今天,欧洲国家担忧这会不利于维护欧洲国家核心利益。(4分)【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欧洲对中国资本表现出“焦虑”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然后考生分析说明时,要注意焦虑一词,既说明需要中国资本,又矛盾的心理。因此首先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角度说明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然后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他们焦虑的原因即可。20.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可持续发展环境堪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阻力加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重大疫情、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问题交织,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为此,2016 年9 月13 日召开的第71 届联合国大会将主题定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实际行动支持欧洲摆脱欧债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倡议和机制建设,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共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今时代主题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 分)

(3)近年来,贫困问题已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请你为联合国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方面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 分)

【答案】(1)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时代潮流。适应这一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须加强国际合作。(4 分)②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4 分)③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享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4 分)

(2)①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2 分)②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着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完善。(3 分)③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为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贡献。(2 分)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各国的携手发展。(3 分)

(3)①制定扶贫目标,号召各国共同努力实现目标。②成立专门机构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经济。③鼓励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帮扶。(一点2 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解析】

上一篇: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下一篇:创意十足的旅游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