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2024-09-07

创业板存在的问题(共8篇)

1.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一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存在问题: 一是设置门槛较高,妇女申贷难。现行相关政策规定,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须出具抵(质)押物清单或担保合同。这导致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涵盖面窄,失地农民等贷款难,加之抵押过户费用较高,为数众多的创业妇女对此难以承受,她们不得不因此放弃贷款。二是审批程序较为繁琐。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须社会劳动保障局审查、财政局再审后,交农商行等金融承贷机构初审后再由信贷人员逐个实地审核,然后农商行等金融承贷机构择时研究放贷。这个流程,最短的需要一个月,长的需要好几个月。三是担保方式单一。按规定,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可以采取抵押贷款、质押和信誉贷款抵押等担保方式。但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实行的是房产抵押。因申请人没有房产证或合适的担保人,除此之外的质押、信誉贷款抵押基本上没有开展。四是银行比较效益低。与其它业务相比,银行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量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故积极性不高。

为推进小额担保贷款持续高效开展,助推微型企业发展壮大,建议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瓶颈性难题。

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农业女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已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2010年重庆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大批妇女渴望创业就业,但却因缺少发展资金,妇女创业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但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知晓率不足50%,许多有创业愿望急需资金的妇女筹资无门,不得不放弃创业,继续外出务工,积累创业资金,制约了妇女创业积极性,阻碍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二是审批程序有待简化。虽然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在审批程序上已经有所简化,从以前的逐级审批到联合审批,从审批时间长到审批时间有所缩短,从月批次审批到周批次审批等,但审批程序仍然显得繁杂。时间最短的需要一个月才能拿到贷款,长的需要好几个月,妇女贷款积极性削弱。三是担保方式单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在担保方式上非常单一,目前施行的是抵押贷款、质押和信誉贷款抵押,抵押贷款更多的是使用房产抵押,还必须是证照齐全的房产;质押基本上没有开展;信誉贷款抵押必须是有固定收入的公务员、企业单位人员,并且需要提供愿意为此担保的担保人与其配偶的同意书和结婚证等。实际工作中,许多农村住房都没有房产证,只有一个土地使用证,不能作为贷款抵押依据;申请贷款人所拥有的现有产业规模也不能做为抵押物;如愿意提供质押的第三人的汽车、金银首饰等不能成为抵押品;愿意提供信誉担保的公务员或事业人员,因其配偶反对,使小额贷款“胎死腹中”。四是贷款人发展产业盲目。部分妇女对市场行情和项目研究不透,易盲目上阵或跟风,容易产生风险而无法还贷;小额贷款者因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便很难健全,经营效益的真实信息难以把握,易导致贷款收不回。

二、着力解决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瓶颈的建议

小额担保贷款是一种以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额度、持续性、制度化的信贷服务方式。它主要是向农、牧、渔、各种微型的非农经济体以及小商小贩等发放短期的小额贷款,而且贷款的发放往往还伴随着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服务,旨在通过金融服务让贫困农民获得生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小额担保贷款既是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更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还是投入小、收益大、见效快、引资多、就业创业率高的最简单的招商引资项目。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只有妇联一个部门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让更多妇女了解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掌握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程序,积极主动地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妇女创业就业率,助推微型企业的发展。一是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出台的意义。出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帮助妇女解决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鼓励妇女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与支持“三农”建设的有机结合。二是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两大突破。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对象由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拓展至城乡妇女;小额贷款的最高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人均贷款额度可达10万元,最高不超出100万元。三是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妇女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的财政贴息资金,除东部七省市由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外,其他省区市所需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四是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四部门职责。为做好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妇联组织要发挥总协调作用,建立四部门联动机制。具体而言,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财政贴息资金、奖补资金和担保基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同时根据妇联组织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必要工作经费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审核管理工作。承贷银行负责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管理工作。妇联组织负责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贷前相关服务,做好农村妇女贷款登记工作,全程指导妇女完成贷款申请,跟踪项目实施,积极帮助申贷妇女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协助做好贷款回收工作。

2.简化担保贷款程序。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建议由人力社保局牵头,建立由财政、人力社保局、妇联、承贷银行、涉农系统等参加的联系会议制度,每一季度召开一次联系会议,解决小额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小额贷款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放贷审核权力下放。建议妇女小额贷款申请人可以在居住地就地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将申请递交本乡镇社保所,凡小额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下的,由乡镇社保所在7个工作日内邀请乡镇财政所、农商行分理处共同进行初审,然后由农商行分理处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再审、研究发放贷款,将结果报县人力社保局、农商行备案,由县人力社保局分送县财政、县妇联等单位,做好后期服务工作。三是实行联合审核。一改以前分头审核小额贷款申请为联合审核。凡小额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上的,由乡镇社保站在7个工作日将贷款申请交县就业局,由县就业局在7个工作日内邀请县财政所、农商行共同进行初审,然后由农商行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再审、研究发放贷款,将结果分送县财政、县妇联等单位,做好后期服务工作。3.灵活担保贷款方式。我县是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有“先行先试”的职能,应该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有利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担保方式,切实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贷款需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安全回笼。因此,我们认为,在用好用活担保“陈 规”的基础上,创新更多更好的灵活的担保方式。一是拓宽抵押担保范围。农商行应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创新抵押和担保方式,积极破解缺乏抵押和担保而形成的农民贷款难问题。在抵押方面,将农户的林权、土地使用权、农村养老保险证和农业企业无形资产、信用证、定购单等作为担保物,纳入小额信贷抵押范围;采取“农业企业+农户”或“协会(基地)+农户”的担保模式,由收购、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协会(基地)与农户共同负担农户的还款责任,防止信贷违约;由农村地区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农户提供担保,但取消提供担保人结婚证和配偶同意证明,以其担保人稳定收入作为小额信贷的一种安全保证。二是开展质押担保。允许申请贷款人提供自有或担保人的汽车、金银首饰等动产作为质押物进行担保贷款,制定详尽可行、保证质押到位、如期还款的操作规程和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贷款收得回。三是增设绿色通道。针对只需要5万元以下的贷款户,如果没有抵押物、质押物,又没有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作信誉担保,可以探索借用陕西省的“小额到户、整贷零还、五户联保、妇女为主"的信贷模式。实行“五户联保”,就是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为蓝本,按照“自愿组合,亲属回避,互相帮助” 原则,一般5人组建一个小组,形成“互助、互督、互保”的组内制约机制,在农户小额信贷中实施的一项较为有效的制度。农户申请发放到户贷款,不需要提供抵押物,但是要求没有亲戚关系的五户互相提供担保,用“连坐”的方式加强农户间的相互监督与制约,这对农户归还贷款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有效降低小额信贷风险。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目标对象的一个主要群体是妇女。妇女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妇女是最顾家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中最关爱家庭成员的,因此乡村银行把贷款对象重点放在妇女,通过对妇女的扶助,帮助到她们的家庭,并最终惠及到整个社会。

4.开展免费创业就业培训。为更好的用好用活小额贷款,确保贷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和贷款资本金的如期返还,申请贷款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好的经营项目、较强的经营能力,要熟习市场行情、懂得市场规律、掌握相关政策、规避经营风险等。要实现此目标,就要通过创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申请贷款人的综合素质。一是着力转变创业观念。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从帮助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入手,通过实地走访基层妇女,举办创业就业座谈会、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方式

了解掌握就业创业观念及外出务工情况,对有创业就业意愿的妇女进行观念教育,调动妇女创业就业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坚定创业信心。二是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妇女创业,关键靠自己,创业初要加强经济、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妇联、人保、农林、科技、教育等部门要采用联办、主办等方式积极开展各项创业培训,让她们熟知管理知识、增强风险意识、掌握创业技能等,提高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愿,指导创业妇女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把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带上路”,增加创业的成功率,从而保障小额贷款的有序进行。三是开展定向培训。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针对创业妇女选择的创业项目不同,分类进行创业培训,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农村种养殖业、城市服务业等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将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让创业妇女既能当老板,又能当工人。四是创建“妇女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妇联组织要举全体妇联之力,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协会、各女大户等,开展“妇女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创建工作,为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妇女群众提供岗位见习机会,帮助妇女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2.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 十多年来,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逐渐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如曾在2005年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在两年时间内支持过的23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就取得不错的效果, 类似的项目也时有出现, 尽管如此, 研究内容和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 即使开展创业教育, 也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创业教育专业化教师稀缺。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 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 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基本没有专业化老师, 多为相关专业课程老师兼任, 缺少实践经验, 从而使得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 大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程或者公开课进行, 缺乏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多停留在“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层次, 没有独立系统的创业课程, 没有很好的与专业学科融合渗透, 也没有专业的培训教师,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 创业教育实践性差。

我国创业教育多为重理论教育, 轻实践体验。目前, 大部分学生就业观念仍然停留在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铁饭碗”工作范围内, 自主创业能力低, 经验少、成功率低。

(四) 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不够健全。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由于在学校受到的创业教育不够系统, 加上我国相关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够完善, 导致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创业贷款的时间、额度、项目的风险、有无担保性支持等很多不确定因素也相互制约, 部分矛盾阻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故平衡利弊后, 很多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就丧失在萌芽中了。此外, 我国几乎没有企业愿意主动与大学生进行合作, 也没有投资商愿意资助大学生进行创业, 资金问题也成为大学生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

三、开创新的创业教育模式

(一) 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首先, 高校应该培养专门讲授创业知识的教师或招聘类似MBA方面的人才, 同时根据课程需要邀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创业家、风险投资家或是有实践经验和丰富经历的企业高管进行授课, 用真实的案例进行模拟和研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教师技能资源库, 将各个专业教师的技能汇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指导老师, 对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交流并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 设计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 应该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 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传授, 从而形成一套逐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形式例如:1.一年级, 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基本知识科普学习 (必修课) ;2.二年级, 创业课程加油站 (项目选择、定位, 创建创业模式、创业计划) (必修课) ;3.三年级或三、四年级, 创业实战案例研究、创业者营销、创业者战略意识培养及战略管理、企业融资、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基础 (必修课) 。另外, 针对我国多数高校课程设置单一, 内容不够具体等课程设置方面做出调整,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创业课程, 并且尝试将部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学习, 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笔者在借鉴国外创业课程设计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设计如下创业教育教学环节:1.基础类:创业基本知识课程, 实验教材及案例, 课程学习网站;2.模拟类:创意社团, 讲座等, 创业竞赛, 模拟环境训练;3.实践类:校企合作办学, 专题课程研究, 创业扶持基金,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教育分为三个环节, 从基础开始, 逐渐加入实践, 学生在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的同时, 创业知识也在同步积累, 从简单的课本知识到模拟, 再到实践,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效果。

(三) 创办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者有机结合, 创办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 尝试通过网络和创业模拟软件对学生进行模拟创业训练, 将参加创业培训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学生自行安排各自分工, 在虚拟的特定行业市场环境下, 学生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所在虚拟企业的发展战略, 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管理能力, 并使学生能够在虚拟市场环境中体验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在高校创业教育上, 引进校企合作机制, 使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共同创建创业教育模式。首先, 学校聘请企业老总、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 同时, 联系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观、实习、实践的机会;同时, 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 积累实践经验, 将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 让企业从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收益, 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师生实践经验的目的。

(五) 完善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鼓励大学生转变观念, 自主创业。

创业是一项社会工程, 需要相应的社会体系支持。良好的创业环境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 政府应该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 社会各界也应该对自主创业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扶持,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顺利实现自主创业的理想。

参考文献

3.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自主创业已经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创业能力,总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研究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总结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问题;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寻找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不足,为学校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依据,帮助大学生总结创业能力的短板,为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提出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前期,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以及网上查询其他相关的调查问卷,共设13题。发放问卷870份,回收问卷826份,问卷回收率95%,有效问卷783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讨论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精简和对存在歧义的问题进行更正。

3.研究对象

以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着重分析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齐齐哈尔大学的学生,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二、调查结果整理分析

在数据的处理上,运用了描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并总结出一些问题:

1.在创业实践活动的参与上,8.64%的学生参加过知识讲座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约30.56%的大学生参加过技能培训,参加过分组讨论类活动仅有2.47%的学生,而参与其他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也只有2.47%。可以发现,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并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在“你是否了解政府出台的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信息”这一问题中,选择选项最多的是第三选项(一般),受访者的平均答案处于“比较不了解”和“一般”之间(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对于一些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对于创业政策的学习处于空白状态,这样会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想创业,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这一问题与“您是否对创业感兴趣”综合分析发现(表2),P-value值远远大于0.05,可见两者并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是否想创业,是否对创业存在兴趣,都对政策的了解甚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大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够快捷,导致大学生创业基础薄弱。

3.通过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很高,66.24%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可见当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有所改变,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就业,而是选择创业来实现自身价值。

4.在对“您创业的阻力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占比最大的两个原因分别是“经济状况”和“社会实践经验”,分别占比51%、27%,这两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创业阻力的主要原因(图1)。可见,当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在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的经历,导致个人能力欠缺,这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三、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欠缺

在调查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受访学生的创业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少很多基本素养,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良好的准备,不论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一定的规划,都应该了解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都有很大帮助;二是很多学生可能拥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长所在。这反映出大学生缺少创业知识的学习,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处于空白,无法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这将导致在创业的道路上无法选择正确的方向。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些专业化的指导与教育。大学生对于创业概念不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处于空白,无论对创业还是就业方向都很迷茫。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创业知识匮乏。很大原因在于在校期间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教育,需要我们对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个系统、详细、高覆盖率地讲解和教育。

2.资金筹集困难

我国每年有数以百万的毕业生,有着创业想法的不在少数,可是有很多项目想法不能得到及时投资,很多人认为得不到投资就是得不到投资人的肯定,这样不仅使得许多创业项目荒废,同时也会打击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事实上,许多项目并不是得不到认可,而是缺少与投资人见面的机会,创业大学生与投资企业的脱节大大制约了一些创业项目起步的可能性。

4.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四

长期以来,大学生毕业后往往只能被动地求职,不能主动地创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后,才去考虑创业的问题,以致形成了大学生“无业才创业”的错误认识。

大学生创业不应该是在就业难面前的“无奈之举”。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模式。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创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但是成功的创业需要资金、人才和管理技术,需要储备很多知识和经验。

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自造饭碗,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永州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市区,一方面欠缺人才,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问题。那么永州市区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如何?大学生创业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学生创业的路上还需要哪些支持。

一、永州市区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

1.1永州市毕业生毕业后的方向和创业选择。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永州有近两万,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毕业生(51%)和企业(62%)认同当前就业难度较大这一状况。

虽然大学生都很清楚现在的就业形势,但在毕业后的方向选择上,工作,考研和出国分列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创业作为毕业后的选择的比例不到1%。

问及被调查者“父母对自己毕业后的期望?”,对“找个好工作、考研、出国、创业、继承家族企业”几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找个好工作”所占比重最大,达到51.9%,被排在首位;其次是“考研”和“出国”,而“创业”被排在第四位,被调查者个人对毕业方向选择结果与家长对毕业后的方向选择相吻合,都未将“创业”排在首位。

在工作单位的倾向上,永州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国企、公务员等。绝大部分的学生所追求的仍然是工作的稳定性。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曾公布的‘全球创业观察2005中国’报告显示,美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23%~25%,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在1%左右,在永州是0.1%。从这一点上看,几年过去了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仍然很低,也说明我市大学生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

调查中,当问及“关于就业与创业,你认为自己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时,回答“还在准备,但没有方向目标”的为32.6%;回答“完全没有准备,也没有明确的方向目标”的为15.5%,回答“已经准备就绪,有明确方向目标”的为16%。不约而同的是,大一至大四年级中有51%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62%的学生把原因归结为工作经验不足所导致。

1.2永州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全世界为20%,在中国成功率仅为10%,甚至有学者指出不到1%。在创业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启动资金的来源、实际操作的经验或者是行业的选择,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都是让他们苦恼不已的问题。

困难一:启动资金。接受采访的几名大学生中,他们的起步资金多数由家中提供,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显然行不通。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有创业冲动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创业的最大困难”,问及创业资金的来源,50%的学生表示会“向银行贷款”,28%的学生“向父母借”,22%的学生想“利用创业基金”。

困难二:行业选择。问及选择在哪个领域创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商贸、流通、物流(51%);一半以上创业的学生创业领域与所学专业相关。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占11%。这表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创业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在调查中也发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更强的创业愿望,工科类的技术型学生则比例较低。另外,对于如“咨询服务”,由于学生资历所限,比例很小。上述调查结果客观反映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领域的意愿。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门槛都较低的服务行业。虽然开始比较容易,但最后无疾而终者居多。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陈凯委员提供的一份数据也显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目前中国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还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武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许多同学只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赚大钱”的念头,就匆匆投身于某个行业中,对形势估计不充分甚至是盲目行动,因此往往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获。

困难三:没经验也无借鉴。问及被调查者创业“风险”的大小,有60.7%的人选择了“有风险但相信能成功”,表明了被调查者对风险认知的态度;认为“风险大”的占35.9%;而认为“风险小”的所占比重最低,仅占3.4%,表明被调查者对创业“风险”的认识和自信。但事实上,对困难的准备不足成为许多创业失败的学生在总结自己创业道路时经常提到的感悟。在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创业只能看到曙光,却看不到方向。创业过程中产品和服务也往往因为限于模仿,缺乏创新而屡屡导致失败。调查显示,92%的学生希望有一次有关创业和就业的公益性指导,这样有助于他们未来理性创业或者是就业。他们希望接受一些创业培训,比如如何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希望可以有专业的老师或导师进行指导,避免走弯路。当然,调查中也发现,虽然遭遇各式各样的打击,大部分创业者仍对前途充满了期待。

困难四:鼓励措施多但手续复杂优惠小。总体上讲,永州市出台了很多项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社会保障优惠等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学生面临的环境在不断改善。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创业信念。大学生心中的创业,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对此他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另外,他们对公司的运作认识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

第二,设想幼稚,脱离实际。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但投资人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的真正技术含量有多高,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丰厚。对于这些,创业者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第三,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当老板就是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还很简单幼稚。因此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谬误,导致难以正确处理一些具体事情。说简单点,就是太嫩,太不成熟。其实创业首先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要想帮助更多人就业,就必须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而打工是取得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的好办法。

第四,资金缺乏,社会环境不完善。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没有资金,再好的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昂贵的学费已使家庭举步维艰,吸引社会投资更是谈何容易。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先例令人对创业望而生畏,也在社会上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质疑。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如银行贷款、申请工商注册等环境因素也使他们雪上加霜。

在调查中了解到,永州各区工商局都给予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同的优惠政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可以享受减免2~3年的个体管理费的优惠政策。这也许是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最直观的一项优惠政策。但事实上,总共优惠也就600多元,对于创业起步阶段来说,意义并非很大。

更关键的是,在办理过程中各种手续办理比较烦琐,对于很多初次创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一般的做法都是委托专业的机构办理,但办理费用也不小。另外,对于在校的创业学生来说,在办理过程中还存在基本的担保问题,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相关结构往往会要求或建议有老师参与。笔者现在也还在一学生创业的桶装水企业里担任法人代表。由于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减免3年个人所得税以及其他优惠,现在正考虑更改企业的法人代表,相关手续也较为麻烦。

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状况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校园里“点击率”较高的词汇之一,也是目前社会上较为热门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象,当时武汉大学七名研究生凑了2 000元创办当代集团,开始自己的创业旅程。但我国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业开始于1998年5月,清华大学学生邱虹云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赛上荣获一等奖。以此为契机,他与同学创办了“视美乐”公司,由于技术的先进性,成功地获得了“上海一百”5 250万元的风险资本,创造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第一个“神话”。随后,大学生创业活动逐步推进。

2000年4月,当时的国家教委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项政策: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较好的气氛和环境。

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创业。再度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例如,200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的肖晓有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他说,选择创业是因为自己曾组建过一家网管公司,有创业的经验和社会资源,而不是一时冲动。

2003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登记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年,武汉世博科技项目投资公司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了1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

2004年6月26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对一家校园餐厅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即将毕业的学生赵明晨和他的七名同窗好友一起联合参加竞标,在和另外两名来自校外的个体经营者的角逐中,凭借文化理念的优势最终夺得了餐厅的经营权。他的创业举动,在当时和他一同走出校门的280万大学毕业生中,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大亮点。

据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大应用研究中心公布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有62.6%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尝试”,28.2%的人认为“可行”,认为“非常可行”的比例为5.8%,而实际选择创业的只有2.6%。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对创业充满热情,但实际创业的比例还很低,而其中成功的比例就更低,这从以往的一些案例中能得到验证。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分析得知:主要的原因是资金缺乏,资金瓶颈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此外,大学生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很好的管理水平,不能充分了解市场等因素也制约他们的自主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如何赢得创业投资的青睐

尽管大学生创业面临着重重的障碍,但也不乏有成功者,他们是如何做到技高一筹的呢?如何获得创业投资家的青睐?成功者们都有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一流的团队。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对象往往是一家企业,而不是具体个人或者是一项专利技术,创投界有句名言:宁愿投二流技术,一流团队的企业,也不投一流技术,二流团队的企业。创业投资家首先看重的是企业团队经营能力,目标市场等综合因素,技术只是在投资决策时考察的一个方面。在创业投资家看来,再出色的创业计划也具有复制性,而团队的整体实力是难以复制的。因此,他们在投资决策时,往往更注重有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而非那些徒有想法的单干者。

2.足够的赢利能力。尽管如今有很多创业者都是科技精英,并拥有技术专利,但仅有这些未必能激发创业投资家的兴趣。创业投资家是商人,他们投资不是因为创业者的技术,而是因为创业者的企业能赚钱,也就是说,创业者的技术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具备产业化的基础,具有足够的赢利能力,这样才能吸引风险资本的介入。创业投资家会对投资项目进行周密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包括创业企业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规划、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管理方面调查、市场销售分析和财务分析等。只有那些能够层层过关的创业者才能吸引创业投资。

3.强烈的责任意识。有些创业者把吸引创业投资当做“圈钱游戏”,还有些创业者存有“反正是别人的钱”的想法。这两类创业者都缺乏责任感,他们大多数考虑的是个人眼前的利益,并不是从长远发展着想。这样的创业者很难获得创业投资家的认可,即使侥幸蒙上一回,也将留下信用“案底”。

4.高新技术的背景。身处高新技术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高新技术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视美乐”、“易得方舟”等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就是得益于创业者的技术优势。除企业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外,创业投资家偏爱的就是那些在高新技术领域有领先优势的创业企业,如果创业企业有一两项受法律“保护”的先进技术或产品,则更能引起创业投资家的兴趣。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本身就有可观的利润空间,再加上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则企业能够轻松地进入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其进入壁垒也高,这在无形中又能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保证企业的利润。

5.创业企业具有出色的商业计划书。一份既有远见又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书有助于创业企业成功融资,这份计划书要阐明创业家创办企业的基本思路和企业价值所在,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目前和潜在的市场与客户。指出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列出创办或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情况。

二、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优势(S)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是一个知识和智力都相对密集的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最大的优势是知识资源, 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除此之外,大学生普遍还有如下优点如: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些东西一点即通,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易接受新鲜事物;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等等。

2.大学生创业的劣势(W)

缺乏经验和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大劣势。除此之外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对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易于放弃等等这也是大学生初创业的劣势。

3.大学生创业的机遇(O)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好机遇,当前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对应届大学生创业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免息的小额贷款等等。

4.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威胁(T)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人才市场,人才需求趋向饱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加之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存在触及不到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这对于刚走出校门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创业威胁。同时个人身体健康隐患、家庭不稳定因素、糟糕的财务状况及还款压力等等都是潜在的威胁。

三、大学生创业SWOT战略决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创业本身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为当代大学创业提供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

1.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O战略)

在大学生创业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丰富、专业强、悟性高,易接受新事物的优势,利用好国家政策大好机遇,选择投资较少、专业对口的项目着手创业,从而带动就业、为当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2.利用机会,克服劣势(W—0战略)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该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劣势,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克服劣势,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选择在对自己有利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或者先进入对口的企业中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完善自我,增长经验和知识,为下一步的创业做好扎实的准备。

3.利用优势,挑战威胁(S—T战略)

大学生在创业决策时要对不利环境深入分析,尽量回避创业威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敢于挑战威胁、超越自我,充分发挥知识丰富、专业性强的优势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4.克服劣势,回避威胁(W—T战略)

大学生面对自身存在着不足,同时外部创业环境也不是很理想,在最不利的创业情况下,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学生应克服自身的劣势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暂时选择延迟创业,采取“先就业再创业”,在社会大熔炉中逐渐成长,积累实战经验,从而达到自我的最优规划,才能克服劣势回避威胁。

通过SWOT分析,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提早规划自己的创业梦想,并努力珍惜在学校阶段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扬长避短,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客观的决策,选准“落脚点”创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找到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倡导创业精神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一个人要想有创新的灵感和效果,必须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要想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必须有较崇高的目的和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解决一个你应该为谁读书、为谁创业的问题,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

(二)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四)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

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既需要有活动载体,也要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此外,还要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并紧密结合实际,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和落实新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二是提供项目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三是争取资金支持。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要募集社会资本,本着双赢的方针,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五)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方向,有人提出在如下四个方面可供选择:

1、高科技领域。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一般来说,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2、智力服务领域。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连锁加盟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4、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正由于走“学生路线”,因此要靠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此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不可能选择热闹地段的店面,因此推广工作尤为重要,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才能广为人知。

三、创业投资助推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创业者一方面主动地争取创业投资的支持。另一方面,又热切希望创业投资市场环境能有效的改善,以支持他们创业。在实施创业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创业投资家通过对所投资企业运作过程的积极参与,为其未来的成功注入了增值活力。当资金的供给者与使用者结成合作伙伴时,风险资本运作的效果就可达到其最理想的状态。具体而言,创业投资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供资金。对于大学生创业者其资金来源渠道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无非是来自银行贷款和向父母借款,还有少量的可争取到创业投资基金。然而,银行贷款必须有担保才能给予借贷,家庭收入状况的普遍低下与父母对大学生创业的不信任,以及创业投资基金对大学生创业者的不看重。种种迹象表明,创业投资家对初始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性,创业投资家必须给创业者足够的资金供应,让创业者免去担心资金缺乏对公司产生的破产可能,从而给大学生创业者足够的信心,并激发起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2.提供增值服务。首先,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创业投资家会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寻求潜在的市场机会,从而全力应对市场的挑战。其次,创业投资家依靠其技术专家为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持。再次,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企业投资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一旦企业成熟后,创业投资家就会利用事先设计好的退出渠道撤出投资以实现预定的收益目标。最后,创业投资家也必定会帮助风险企业制定详尽的资金计划决策,创业投资家通过与风险企业经常接触,详细地获知企业的业绩增长能力和经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有关项目融资情况,从而制订相对最优的投融资和利润分配决策,并做好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

3.监督作用。由于创业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投资没有任何担保,而风险企业的管理运作在早期也没有达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因此,创业投资家必须积极介入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对企业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潜在的投资风险,他们就会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的无限扩大。尤其是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风险意识,往往容易导致公司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出现。有了创业投资家的监督作用,他们就能比较顺利地经营企业。

5.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五

从1999年我国大学扩招至今已有整整十二年的时间了,在这十二年里,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得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但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在社会就业岗位增加相应滞后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吴冬、邓英琪经研究认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把自主创业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上掀起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但是,自主创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创业的成功与否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如何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一项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的课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大学生自主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意义重大。(吴冬、邓英琪,2010)。

王磊通过调查分析后指出,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创业成为一个可行的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创业成功。如何保障自主创业成功,需要进行创业者胜任力的研究。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者关注的对象是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创业胜任特征包含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心理承受力、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六个方面,通过对10个创业成功人士资料的质性分析,提取出以下三个特质:人际交往技能,自我控制能力,危机意识。其中人际交往技能尤为重要,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王磊,2011)。

刘爱君分析认为,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社会上自主创业的人将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如何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并提出对策:

(1)要大力倡导创业精神;(2)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3)加强创业教育;(4)构建创业平台和环境。(刘爱君,2009)。

宋艳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研究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过程,在规划过程中,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学专业的特色和发展潜力,结合所处环境,得出环境允许自己做什么,进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尽快的成长成才,为实现人身价值和造福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在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础上,更要将国情、社

会现实以及自身情况紧密结合,以提高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宋艳,2011)。

刘筠在文章中指出,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国家大力倡导要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有些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没有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认识,认为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对创业教育的开展持观望态度,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他们认为创业教育是存在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不能融入到学校正规的课程体系中,所以就没有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如何顺应国际创业教育的热潮,完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刘筠,2010)。

张敏调查了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情况后认为,大学生创业既要发挥自身优势:(1)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对事物有较高领悟力;(2)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3)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4)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足之处:

(1)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2)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3)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他还指出要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张敏,2010)。

苏楠在其文章中阐述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就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苏楠,2009)。

许中华、雷育胜认为,创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在思想上的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事途。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许中华、雷育胜,2005)。

崔雯雯通过SWOT分析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作为自主创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创业实践中既存在一定的优势和机会,创业过程中也存在着特有的不足、挑战和威胁。对一个创业者而言,至少应该拥有几下几点能力和素质:管理领导才能;

开拓创新能力;艰苦创业精神;责任心和风险意识。现实中的大学生缺乏的正式这几项能力合素质,另外,对于创业相关的法律,社会知识,专业知识都是不可缺少的。(崔雯雯,2010)。

于洪泽做客新华网,对于如何推进大学生创业他认为,创业其实是以新的生产力导入的方式开展一段事业。我们的创业和以前的谋生不太一样,所以对大学生朋友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说你要能够协调一些人际关系,能够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如在对内有员工团结问题,对外涉及到和工商、税务以及各个社会组织打交道的能力。我始终认为大学生无论做什么,如果你的着眼点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是非常好的经历,没有失败,只要你善于总结,哪怕事情没有做成但是你总结出了教训对你以后的工作有了很好的指导,很显然那对你未来是很有好处的。(于洪泽,2011)。

总之,在以上研究和著作中,已经对大学生创业自身问题,学校对创业教育方面的缺乏,都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但是,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具有其复杂性、综合性,我们要对大学生目前创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通过对大量已存资料的分析来发现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针对已有的资料就大学生创业中忽略的创业现状、创业资金、创业环境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力求全方面的多层次的论述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论文提纲

(一)引言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1、创业激情高涨,实际操作能力偏低

2、创业参与者少,观望者多

3、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经营范围窄

4、创业失败率高

(三)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1、创业大学生能力和经验不足

2、缺乏充足的创业资金

3、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

4、创业教育进程滞后

(四)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1、学生方面:明确目标,提升自我2、学校方面:积极鼓励,加强教育

3、政府方面:大力支持,制造良好环境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三、参考文献

6.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六

日子一天天过去,细心的父母发现,女儿看东西时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吃力。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家人反复斟酌,打算为她做矫正手术。

但是医生告诉他们,手术的危险极大。经过再三权衡,她的父母还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亲手把她送进了手术室。然而,上天并没有垂青这个坚强努力的小女孩,手术失败了。她彻底失去了视力,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失明的厄运给她和她的家人带来了无法描述的痛苦,自责的父母整日以泪洗面。看着眼前一脸茫然的女儿,他们心如刀绞,悔不当初。一天,她说自己不想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打算去学习盲人按摩。她的话,又一次刺痛了父母的心。女儿只有15岁啊,母亲一把攥住女儿的小手,纤纤手指怎能承受得了这份磨砺?但是心疼归心疼,想到女儿以后的路还很长,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经过慎重考察,父母终于把她送进了一所盲人学校学习中医按摩。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她每天早晨6点多钟就得起床,一直到下午3点半才能休息。不断的练习使她的手经常肿起来,她经常暗暗勉励自己:“疼也要坚持,学什么东西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我没有太多的选择。”也正是她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同学,大家都以她为榜样,很少有人叫苦叫累了。

,她从盲校中医按摩专业毕业了,并且获得了中级保健按摩师资格。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医院里从事中医按摩。在一次义诊中,她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得知靠捡废品为生的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时,她主动找到院长,申请为老人做免费按摩。半年多以后,老人的身体渐渐好了,为了表示感谢,老人送给她一串风铃。听着清脆悦耳的声音,她高兴极了,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终于得到了体现,小小的心里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经过不懈努力,,奋斗了两年的她终于攒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后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只有5张床位的按摩店。

虽说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但是由于店里没有任何辅助设备,加上人手又少,很少有客人光顾。她清楚地知道,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付出超乎常人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的努力。于是,为了解决开业初期的客源问题,她每天奔波在街头巷尾,从市场到旅馆,从广场到车站,凡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她都去宣传。就这样,店面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虽然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她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她考取了催乳师资格登记证书,成为了中国首位盲人催乳师。继而又开设了女子中医养生保健中心,一个集中医美容、养生保健特色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保健中心。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她也陷入了深层次的思考,自己到底要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阵阵微风从窗外吹来,办公室里的风铃又发出了美妙的响声。在美妙的旋律中,她想起了那位送给自己风铃的老人,还有那些正在困难中艰难跋涉的人。回忆过往,自己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不正是得益于社会的帮助吗?现在自己有了一定的能力,也应该为他人做些事啊!于是,她利用盲人的专用电脑,开设了健康讨论QQ群,免费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如今她的健康讨论群、盲女吧的网友已经有上千人。如果遇到生活困难的患者,她会主动减免按摩费用。几年来,她一共为200多名患者减免费用5万多元;按摩中心自创办以来,先后安排了80多名视障人和11名肢残人就业。

她叫林妍,一位在黑暗中用手指翩然起舞的80后女孩。林妍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示,我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幸运的,幸福的。什么是幸福呢?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林妍眼里,患者对自己的工作能给予肯定和认可,自己能为员工尽量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未来,这就是她的幸福了。

林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的真正内涵,正如她在博客中所写的那样:“我风尘仆仆但坚定无比地走在这条路上,泪水和汗水在阳光下折射出绝美的彩虹。我的眼睛里闪动着希望的光芒,飘飘长发舞动着尘世间最美的景致。就这样,我大步向前,虽然我不知道前方到底有些什么,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努力的,因为我心里有一份信念--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幸福……”

7.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七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苏州是高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 共有16所高等职业院校, 每年向社会输送近3万名毕业生, 为苏州乃至江苏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一定的贡献。苏州也是外向型经济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 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并支持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有针对性地选取了苏州地区的六所高职院校分别就教师和学生层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统计数据如下。

1. 教师问卷结果。

(1) 您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有无必要普及创业教育:有必要的占100%; (2) 贵校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情况:有专职师资队伍占40%, 仅有外聘教师占10%, 二者均有占50%; (3)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背景:自身有创业实践和经验占30%, 受过创业方面相关培训占30%, 校内一般教师占40%; (4) 贵校有无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有占100%; (5) 贵校创业教育的形式:讲座占60%, 商业活动占20%, 创业竞赛占20%; (6) 贵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是否突出体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占80%, 否占20%; (7) 贵校在进行创业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没有创业教学体制占20%, 缺少创业教育师资占10%, 缺少创业教育资金占70%; (8) 您认为政府目前对大学生业扶持政策的作用如何:很大占10%, 一般90%。

2. 学生问卷结果。

(1) 你知道什么是创业教育吗:知道占28.26%, 知道一些占65.57%, 不知道占6.17%; (2) 你认为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吗:有占67.83%, 没有占30%, 无所谓占2.17%; (3) 你认为学校目前开课程是否有利于创业:没作用占2.17%, 有一定作用占89.13%, 非常有用占8.7%; (4) 你认为你所在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重视占6.52%, 一般占63.04%, 重视占26.09%, 非常重视占4.35%; (5) 对学校目前所开放的创业教育课程满意吗:非常满意占17.39%, 基本满意占76.09%, 不满意占6.52%; (6) 你了解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吗:很了解占6.52%, 了解一些占89.13%, 不了解占4.35%; (7) 你觉得本校的创业教育开展的如何:比较好占41.3%, 一般占58.7%; (8) 当地政府及学校有没有采取措施扶持创业:有占41.3%, 没有占58.7%。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教师问卷中可以看出, 校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创业教育遇到的最大障碍主要是缺少创业教育资金,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作用还不够明显。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 本校的创业教育开展不够令人满意, 当地政府及学校采取扶持创业的措施还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因此, 我们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创业指导队伍不健全。

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数量增加, 学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 没有精力关注学生未来出路以及发掘学生的潜能, 难以启发学生创新创业。

2. 许多高职院校尚未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体系, 缺乏保障机制。

一些高职院校以“创业大赛”等活动代替系统的创业教育, 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有机结合, 且形式单一, 尚未形成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评估体系, 教学计划和时间缺乏保障机制。

3.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不足, 缺乏支持。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只是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 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环节。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符合相应要求的训练与实践条件、实践设备和实践场所, 使得创业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对高职院校的资金及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场所。创业实践需要资金, 缺少资金的创业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提供学生创业实践的基金主要由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设立。但是这类基金不是很多, 并且设立的门槛也很高, 学生很难获得支持。加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至今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 使得高职学生创业之路难上加难。

4. 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差, 社会支持网络缺乏。

在国外, 很多非营利性组织都在从事创业教育的推进工作, 已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而中国的高职高专创业教育还主要局限在学校层面, 发展明显滞后。很多家长认为, 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去单位上班, 而把大学自主创业视为一件丢脸的事, 对大学生创业活动不理解, 更不支持。此外, 由于与企业、民间组织等的联系和交流较少, 很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整体不乐观。由于缺乏资金等社会资源的支持, 尤其在创业教育实习基地明显不足, 学生很难获得创业实习的机会。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增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提高整体队伍素质。

师资力量短缺是制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瓶颈, 化解这一难题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 充实教师队伍, 提高创业教育的整体专业水平;对于从其他学科或部门调过来的教师实行在岗培训, 提升他们的专业辅导能力和专业教学方法。

2. 转变教育模式, 从教育教学环节上落实创业教育。

首先, 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之间各自封闭的状况, 增加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思想、新发展的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拓思路。要调整教学计划, 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课程, 以适应目前各个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 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个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思想, 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提出问题和见解, 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问题, 要给予鼓励和引导。要重视学生的自学, 尽可能减少讲授时间, 增加学生自学、讨论、研究时间, 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

3. 重视创业实践, 强化支持力度。

高职院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 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自己的创业意志, 培养创业能力等。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训练和实践场所,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其今后创业实践奠定基础。另外, 政府、社会、企业及学校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投入, 在学校或企业兴建实验教学中心, 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切实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 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因此, 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联合起来为高职学生创业活动开辟一条新的绿色通道, 积极有效地引导他们自主创业。

4. 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一是校园环境。学校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 开放校内市场, 让学生在校内承包商铺店面, 开展经营实践活动。二是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团学组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让大学生们更亲近创新创业。三是社会风气。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 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典型, 鼓励大学生创业吸纳、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 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生动的局面。四是政策环境。政府应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给予政策、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优先鼓励创业成功人士、政府机构、专家学者、风险投资者联合组成一个非盈利性的青年创业指导与培训机构, 免费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素质, 资助他们选择创业项目, 为他们提供诸如资金筹集、企业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策略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四、结语

总之,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推广已经是势在必行。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 通过借鉴欧美、台湾等地区同类院校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 深入研究和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 丰富教育的内涵, 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为高职学生拓展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珂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3) :178.

8.创业板存在的问题 篇八

创新创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战略。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意义。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旧处在起步的阶段,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着从教育理念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氛围等。但是教育的理念却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

理念是指对目标及实现方法的基本观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宏观和全局的认知和把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理性理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已经自然地融入到了教育中去并且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反观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极低,成果效果不明显。现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很多创新创业竞赛,开设不少创新创业课程,推进各种创新创业研究,但与当前世界水平比起来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积累、经验和实践都还不到位,对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还缺乏深度认知和把握,在研究队伍、平台、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缺乏体系。其根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存在着问题。

二.我國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功利化、简单化倾向严重是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创新创业形式主义严重

虽然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但很多校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本人都把创新创业功利化的局限于创办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被简单地与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就业指导课划等号,被简单地理解成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被当作减轻来自就业方面压力的手段,形式主义严重。举大学生创业园为例,它应该是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始创业的平台,但被资金和其他条件限制,大多数大学生被排除在外。再举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为例,虽然其已经作为高等院校都开展的课余活动内容,但绝大多数创新创业计划缺乏可行性、实效性、操作性。

误区二:狭隘化倾向严重

中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体系是薄弱的,很多的人错误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现在,除了中国少数的一些省市,中国政府没有出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鼓励政策,基本没有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主动推进与大学生的合作。大学生在创业之前的实习基地还有模拟演习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全社会的支撑。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提供让学生学习实际经营管理的机会。高校、企业、其他组织、政府都还未形成一个多极互相协力的配合模式。形成了高校中狠抓创新创业之风,学生创业以后在社会找不到立脚点的局面。

误区三:简单化倾向明显

将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就业培训,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高校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这种面向创业革命的创新人才培养与训练,实际上是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简单是使应届毕业生可以成功创业的教育,并不是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对比国外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大多数大学都没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高等教育主流中的一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这些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在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基本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而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创业能力的教学方式还很不够。在师资队伍这样的方面也1顷向于守旧,缺乏实践的经验,负责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本人都没有在企业任过职或者进行过其他创业活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也不够系统化、深化。举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的例子,大部分高校仍然使用课程实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三样陈旧的方式,没有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内进行管理。从学生自身讲,他们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解也主要是“经营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多数都把锻炼才干和盈利作为事创新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并没有从发展自身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业的角度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入的理解。

误区四:与义务教育脱节严重

从小学开始的升学考试不包含创新思维内容,到了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中考与高考的考试方式注重分数,注重考查基本能力与概念,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教师势必无法将时间和注意力分给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信息的教师,比照连体育课的时间都用来补数理化的高中教师,其学生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势必分数偏低。高考分数与高校录取又是社会和家长群体对学生考量的唯一标准。在义务教育忽视创新思维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基础是为必然。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也是不可能的。

三.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如果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1世纪就不会被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刚刚兴起,并且日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领域,但与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所有的观念都先于语言和行动,必须在思想上端正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深入、才能成功,因此必须要重塑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等学府人才培养和教育引导的根本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具体实行到每所高校,是指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确定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国内有些大学借鉴国外的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方式。如北京大学的“方正科技创业模式”、清华大学“同方科技创业模式”、南京大学的“学生科技创业中心”和“学士后流通站”等。

再如由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徐君创立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旨在打造东北最大的高校电商社群,构建一个集创业经验线上分享、思维碰撞线下交流、项目指导支持、项目运营托管等多元化的社交平台。众所周知,东北的创业氛围远没有北上广地区那么浓厚,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敢冒险去创業,而是整个创业环境的影响,使得绝大部分创业者选择离开东北,在北上广开始创业。创业环境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样一个圈子。首先得能够吸引对创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其次能够给予那些初创者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再者需要能够实现资源对接,最后对于成形的创业项目能够提供场地之类的支持。有了这样的一个圈子之后,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创业者们就像金属铁屑,凝聚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目前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社群用户已经突破3000人,覆盖了沈阳21所高校,定期举行线上分享会和线下交流会,对刚刚有创业想法的新人也都提供了答疑,另外已经帮助了上百人对接资源。大学生创业,第一没是有资金,第二是没有经验,这样会很难开展下去。而一个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也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初衷。目前而言,东北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给创业者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和支持,所以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某一个方面讲,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和北京中关村的创业大街、3w咖啡相似之处,做创业项目孵化只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里面一个很小的业务。在沈阳,和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性质比较靠近的平台有4u青年空间、青创空间、校咪咪等,竞争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不过不论是规模,还是运营时间,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都走在他们前面。

2.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化、具体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了国际竞争的新环境,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修正。“应试教育”由于重教不重学、灌输不启发、复制不创新,其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各种自身素质的教育模式,包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在努力专注于建设自主型创新型国家的当下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目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最有效方法,综合体现出多种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必然性的选择了创新创业教育。

4.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正规教育相融合

上一篇:关怀祝福短信下一篇:民族电工品牌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