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2024-10-08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精选9篇)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篇一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篇二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我们会明显的发现,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及地区都非常重视和全力发展展示业,通过频繁的举办各类展览会,建设各类展览馆、博物馆,高度重视橱窗设计、刺激广告制作,开展商业展示活动,来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也不断研发展示设计的新器材和新设备,创新展示设计手段,更新展示设计方法,并及时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提高和增强实际的展示效果。我国各艺术院校在大力普及传授展示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开展对展示设计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及时地把展示设计艺术的科技成果,先进科技信息充实到教学中,促进我国展示业的飞速发展,提高展示设计艺术的水平,从而使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必将对展示设计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亟待发展提高我国展示设计艺术的品位,急需大量培养展示设计艺术的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位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图从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展望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来拓宽视野丰富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思路。

2、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

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通过建立宗教崇拜活动场所,如:祭坛、图腾、神庙或佛寺等,来宣扬自己的主张、意愿,就是原始的展馆,可以说是展示艺术最初的萌芽时期。

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由于有了社会的分工和食物的剩余,但剩余食物往往品种单一,所以就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场所(早期的集市),各部落将自己生产的物品摆摊展示,供其他人挑选,这就是最早的商品展销会。封建社会中期,人类社会就开始有了专门展卖商品的店铺,店铺也有专门的牌匾、字号、招牌及广告,并有了摆放商品的货架和柜台。此外,在一些达官贵人中开始有了收藏书画、珠宝和文物的私人博物馆(室),这是展示艺术自然发展的初级阶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类商店、博物馆逐渐增多,出现了橱窗,也出现了专门用于开展展示活动的展览馆,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广告,由于电的发明与使用照明展示与道具展示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社会上开始有了专门城市展示业的设计师和布置师这一行当,从而建立和形成本地区、本民族的展示设计理念雏形。随着开发性、专业性的展示设计与施工机构高速发展起来,各类展览会频繁地举行,一些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展览会也出现了,这时的展示艺术经过高速发展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展示艺术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已被公众承认。那时尽管我们国家专业艺术院校数量不多,但从那时起也开始设立展示设计艺术相关专业,为中国展示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纵观中国展示艺术发展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悠久历史,早在隋炀帝时期,就举办过大型的国际性商业贸易博览会,从那时起各朝代的商业,集市贸易都很发达。一些为少数人服务的专门收藏图书、珍宝与文物的馆阁也开始出现。公元12世纪我国西安碑林就建立起来;清末正式有了博物馆与展览馆;1905年,在南京曾举办我国首届全国性博览会;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于1919年开放;1934年——1937年间,青岛水族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建成,并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建筑展览会”,共展出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模型、图纸、材料和工具等一千多件;抗日战争以前,曾在杭州举办过全国性的“西湖博览会”。在抗日期间,在延安和各解放区都曾举办过“建设展览会”和“劳模展览会”,对宣传解放区建设成就、支援前线、发展生产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博物馆、展览馆,组织了很多各类的展览会和博物馆陈列,我国多次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会,国外也来华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日异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给我国的展示事业带来了生机,并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10月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不仅从品位、规模、材料和设计理念上都彰显出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及影响力。

3、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

展示设计艺术是综合艺术,它借助一定的道具、空间、材料和手段将一定量事物的信息和宣传内容,展示在公众面前,以期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及行为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含概的内容较广,主要包含:(总体构想、平面图的绘制、版式设计、道具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广告设计、标识设计等)。为了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准确掌握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总体概括起来,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有七个方面:

3.1、展示设计有别于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艺术设计,通过展示活动让人们在其中接受信息、增长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让观众来主动参与主动接受。

3.2、展示设计艺术是一种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时空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在展示的空间中,是以“流动—停留—流动”的方式,接受信息、观赏展品。因此,展示空间的组织、序列、过渡、方向引导、展品陈列、色调设计等,都必须是有新创意、有新视角,让观众赏心悦目。

3.3、展示设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舞台美术设计。展示空间环境、道具是舞台,展品是演员,这个舞台还是连续多层次的。例如看电影和戏剧、文艺演出、服装表演,观众是不能动的,观赏的角度是固定的。而参观展览会、博物馆、观赏橱窗、逛商店和游览活动等,观众是流动的,观赏的角度多变,在浏览中做到“步移景异”,观众会有更深的体验和认识。好的展示设计艺术作品,也是采用富有魅力的“情节性展示”和“艺术性展示手法,把展品摆活;也要充分运用色彩、道具和照明来增强气氛,以便吸引和感染观众。

3.4、展示设计艺术是应用美学之一。它和其它造型设计艺术相同,必须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首先,展示设计艺术必须体现时代感,应用一切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按着美学的法则,以感人的空间形象,环境气氛和视觉形象,将主题与展品展现出来,使之作用并影响观众的心理、精神和行为。其次,艺术形式必须符合展示内容的需要,必须有助与内容主题的表达,便于让人理解。

3.5、展示设计艺术必须体现观众的参与性。没有观众,也就谈不上展示,展示艺术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打动观众,让观众主动接触参与来接受我们的展品。

4、纵观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认清了展示设计艺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都花大力气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的展示业。我国也十分重视展示业的发展,各大艺术高校都注重培养展示设计艺术人才,往往艺术设计专业考生爆满。因此,要求我们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视展示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现代展示艺术设计品味。从国际的范围看,近五、六年来看展示设计艺术发展很快,归纳起来总的趋势是:

4.1、展览会的平面布局从1985年起,由以往的封闭式格局,逐步改成敞开式。新的布局显得活泼、自然,使观众参观更方便,也打破国际传统“标准摊位”的框框,是按实际需要灵活自由地来布置,并取消部分镶板,让观众穿过栏杆走入展区,使参观者和展品溶为一体,看得见,摸得着,十分自然和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展览会的展品陈列打破统一标高的限制。高低有秩序,生动活泼,改变过去单一呆板模式,使参观者仿佛走进大自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3、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和招徕顾客。将展区设计的尽量醒目和引人入胜。在造型上多为“特装”设计,在色彩、照明、装饰与布置手法上,力求别出心裁,独具特色,引人注目。

4.4、在展馆和展品设计上十分注重节能环保。在上海世博会上,如:太阳能的利用、可回收高新材料的使用方面表现尤为充分,为今后世博会的举办树立典范。

总之,展示设计艺术在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今后我国展示业一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由此可见,我们每位艺术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以上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仅供工作中参考。

摘要:本文试图从回顾中国展示设计艺术发展简史;浅析现代展示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展望现代展示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来拓宽视野丰富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思路。

3.正确认识公证活动的本质特征 篇三

[关键词]特殊性;相应职责的行为;证据效力

一、公证活动的性质具有特殊性

在我国,公证被定义为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即公证机构享有被法律所授予的具有准司法性质和证明权,可代表国家对外出具公证文件,对某类文书、某个法律行为、某项法律事实是否具备真实性和合法性给出恰当的法律结论,并使之产生不同于任何私证或其他非专业性证据的法律效力。从公证的定义不难看出,公证活动的事前监督及非诉性的特质。所谓事前监督,是指公证作为一种法律监督手段,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法律行为成立之初开始介入,又贯穿于行为发展的整个过程。司法救济的手段是一种滞后的解决方式,而公证的事前介入就像一个屏障,在最初阶段将错误、违法、不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有效阻挡在外,从而起到防微杜渐、保障交易中各方合法利益、维护经济安全与秩序的作用。所谓非诉性,是指公证活动开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当事人的自愿申请,并且彼此之间对所申请的公证事项无任何争议,这一点不同于诉讼活动,加之公证员对于当事人之间的承诺进行客观的见证,对于当事人的履约也产生很大程序的约束性,所以公证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公证文书的效力框定下,当事人对彼此的行为结果大都无可争辩,而且当事人大都是自愿接受的,日后不易产生纠纷。这也是在所有的拉丁法国家里公证员都是作为法律安全的担保人而积极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

二、公证活动中的从业人员及其机构的设置具有特殊的要求

公证机构中的核心工作人员——公证员是经司法行政部门有效注册并加以管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履行法定职责、对法律规定的公证事项提供证明文书的专业人员。《公证法》对公证员的任职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即要具有中国国籍;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公证机构是法律机构,公证员首先是法律专家,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通常,当事人在申办公证时,对自己的需求和要求都很模糊,可能只有一个笼统的目的,这时就需要公证员以专业的眼光,为当事人勾勒一个便捷、有效的路径,帮助并指导当事人最大效率地实现其最终目标。比如,在企业进入并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动中,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章程、合同、决议等有关法律文件,帮助企业进行一系列的资质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以确保企业法律行为的顺利进行、经济目的的顺利实现,为企业的顺利运行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外,公证员在履行职责时不是普通的公民,其言行都有严格的规范限制,比如《公证法》就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以及执业行为以外的行为范围进行了明确限定。由于公证员的特有身份,各国都对公证员的人数和公证机构的设置进行了限定,我国《公证法》也有明确规定,即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对公证队伍进行总量限制,避免由于有过多的公证处和过多的公证员而产生的过度竞争,从而影响公证员的执业质量。

三、公证活动是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基于特殊的授权而履行相应职责的行为,有着鲜明的宗旨

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都不可能成为某一方当事人的代表,这与律师存在着根本差异。在整个公证活动中,公证员必须处于中立地位,不能出于任何单方当事人利益的考虑而对其有所偏袒。相反,无论从职责还是道义上讲,公证员都应当也必须特别关注当事人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以均衡各方的利益。正是公证活动的这一特点,使公证活动产生的公信力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公证活动成为法律与民间行为、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起到衔接、过渡的特殊作用,对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和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公证活动有严密的程序规则,经公证书确认的法律事实或文书在一定程度上个有无可争辩的证据效力

公证活动的程序规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任何公证行为中,公证员都必须保持消极性和被动性,这与法官的“不告不理”有些相似,即公证活动的开始必须源于当事人的申请。二是公证机构审查证据的方式主要是公证员亲自接待当事人、对其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相应的审查,这也是公证工作展开的基本工作方式。三是如果公证事项涉及几方当事人,公证员必须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说明,不能偏听偏信、断章取义。四是公证活动的核心就是透过证据发现事实,并基于发现的事实,遵照法律法规进行以法律审为主、事实审为辅的周密审查,从而得出恰当、合法的公证结论,并以书面形式提供给当事人使用。

五、公證活动严格把握的基本原则

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办理公证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公证的基本原则是

公证活动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公证活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判断准则,是公证立法及制定各项公证工作具体制度规范的基础。《公证法》第3条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依法原则,是指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公证事务,要求公证证明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内容、形式及取得方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违反有关政策的社会公共利益。

客观原则,是指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在具体的公证活动中应当尊重事实和证据基于法律上的认知和事实上的判断开展公证活动,出具符合法律效力要求的公证文书。

公正原则,是指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在履行公证职责过程中,应当平等、公允地对待当事人,不偏私、不歧视,公证活动要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和理念。

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篇四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论断,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从发展目的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硬道理”。这就要求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科学发展,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就背离了发展的目的;反之,没有发展硬道理的支撑,不发展或慢发展,达不到应该发展的目标,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情况、新挑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什么发展、依靠什么发展和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保证,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升华。

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发展是硬道理是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贫穷落后的时期,在人们思想还停留在姓“资”姓“社”争论不休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发展中却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相对缺乏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矛盾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在我国发展重要时期有针对性提出来的。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强调了发展的方向性;发展是硬道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的一维性,科学发展观在坚持这一点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多维性;发展是硬道理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在发展中处理好“物”和“人”的关系。总之,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是硬道理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都是在发展重要阶段和重要时期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用的科学理论,所以说,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主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合乎人民利益。邓小平十分强调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要把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相统一,解决好为什么而发展、为谁的利益而发展。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改革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中,要按照胡锦涛提出的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从驻马店来看,当前要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驻马店虽说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但从近几年来的发展特别是今年工业经济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同样面临着一些土地、能源制约等方面的困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创造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模式转型;强化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污染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要克服“重速度、轻效益”、“重开发、轻环境”的传统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增长的要求,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篇五

(一)人文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工业文明是诞生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的传统思想带有浓厚的西方科学主义色彩。这样的管理把企业看做单纯的经济组织,把生产过程看作单纯的物的运作过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人被看作物(机器、产品)的附属品。这其中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桎梏,而企业文化理论这一充满东方人文色彩的管理哲学应运而生,有效地弥合了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先天不足。所谓企业文化的人文性,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不应是单纯地制造产品、追求利润的机器,员工不应是这部机器上的部件;企业应该是使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事业追求,和睦相处、舒畅生活的大家庭。从企业外部看,企业与社会不应该单纯是商品交换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个经济社会群体的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信息,等等。它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文化、物理文化、行为文化。到“丰田村” 工作的员工,往往都以有“丰田精神”而自豪,使它们的观念、行为、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企业文化必然是社会性的。(三)集体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形成的。这不是哪个企业成员或哪一部分人所能完成得了的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都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四)个异性

许多企业管理理论,往往总是试图寻找一种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企业运行模式。这种“共性”化的管理模式尽管在今后也不应完全抛弃,但它的确是以往 “一刀切”弊病的原因之一,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更强调把握企业的个性特征,强调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实际上,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品质。从生产设备到经营品种,从生产工艺到经营规模,从规章制度到企业价值观,都各有各的特点。即使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设施、不同的行为规范和技术工艺流程,所以,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体性、殊异性特色。任何一般的、空洞的企业文化,都不可能有持久、强大的生命力。(五)社区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样式,企业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机构或生产机 1

构,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社区类型。企业对员工来说,不仅是工作环境,而且是生活环境、交往环境。企业不光为员工提供了谋生手段,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人生舞台,提供了满足多种需求的条件。(六)综合性

企业文化不但具有个异性,而且也具有综合性。文化本身因为有用、有价值,特别是当一种文化的价值是另一种文化所不具有的时候,它的这种价值便会被别种文化所吸纳。不管何种文化,它作为民族的、社区的共同体验的结晶,都含有特殊的价值。当这些文化相遇的时候,它们彼此相互吸取、融合、调和各个个异文化中有营养的部分,重新构筑新的个体企业文化的机制和特征。这即是企业文化的综合性。企业文化的综合性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宏观文化的吸纳性的综合,这里还包括有选择的成分。二是对不同企业的微观文化的吸收性的综合,把别的企业文化中适于本企业文化吸取的部分拿来,汇合成本企业的新文化。三是对企业各基层单位、广大员工群众中新萌生出的文化胚芽进行概括、加工性地综合。这三个层次,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一个统一体。

企业文化的综合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面的集中,它实质上是精华的吸收与再造,包括生成新的文化。企业文化的综合性愈强,生命力就越强。(七)规范性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这就要求企业内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当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与企业文化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企业整体文化的规范要求,在这一规范下,企业力图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八)时代性

任何企业,都是置身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的,受时代精神感染,而又服务于社会环境。企业的时空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因此,它的生成与发展,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必须要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的制约。由后者众多因子构成的时代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反映出来,即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时地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一方面,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每一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特点和风貌,反映了它们产生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改革开放,开拓进取,竞争,效率等观念、文化都必然成为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可见,时代特点感染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时代风貌。

(九)民族性

6.创业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篇六

创业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创业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自主、创新、务实是创新精神的本质;历史性、时代性、普遍性是创业精神的.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民族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创业的精神的主要功能.

作 者:蒋Z萍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大学,现代伦理与礼仪教育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沈阳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年,卷(期):16(1)分类号:G05关键词:创业精神 本质 特征 功能

7.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篇七

科学本质教学, 是以对科学的理解为旨归。本文试图借助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的学科资源对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和价值进行一种澄清, 以增强科学本质教学的有效性。

一、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 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科学本质观的嬗变, 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 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成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到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 从崇尚科学客观性到强调科学人本化的转变;第二是从科学实在论到反实在论, 从维护科学权威性地位到强调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转变 (郑祥福, 2002) 。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逻辑实证主义者描绘了一幅经典的“科学图景”。这里的科学具有了下列特征:第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维也纳学派所采取的显然是一种经验论的立场, 即认为只有直接经验是完全可靠的。第二, 科学的“逻辑重建”无疑应当被看成一种规范性, 即认为应按照一定的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元科学”原则) 去对已有科学知识作出必要的改造。第三, 维也纳学派关于“统一科学”的追求也明显地表现出“基础主义”和“还原论”的倾向。 (郑毓信, 2006) 。正是在这种科学本质观的影响下, 使得科学成为了专制的话语而控制人的精神生活。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作为革命性人物的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证伪。作为全称陈述的科学命题无法通过单称陈述来归纳完成。他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或得到了很多证实的陈述体系, 也不是稳步趋向终极完成状态的陈述体系。我们的科学永远不能宣称获得了真理或真理的替代物” (波普尔, 1959) 。库恩的“范式主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实际上都是对波普尔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从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 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 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 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对科学本质的界定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 科学本质体现了西方哲学的本原性思维传统。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康德提出“道德律”, 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 人的主体性才逐渐得以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 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 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 但是大家知道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掺杂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1]于是,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2]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 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 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3]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去体认科学本质:

(一) 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对世界的惊奇

探究科学的本原性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 尽管那时的科学还内涵于哲学之中。但作为一种视角, 对科学的探究冲动深藏于人类的潜意识中。在亚氏那里, 科学被看成是好奇的结果, 而与实践无关。最初的科学, 作为探究的方式混同在其它认识方式之中。这种惊奇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奇妙的世界时的心声。因此, 当反思科学的原动力时, 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聚集到普通人身上, 而不是科学家的身上。因为越是遮蔽科学的原动力, 异化科学的可能性越大。只有保留了对世界的惊奇, 科学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二) 科学理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备”

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外在世界的结晶。但是这些对外界的认识如何保证其“真”呢?即便作为一种“真”的陈述, 也不可能做到对自然现象的复制, 而只能努力接近自然。但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表达形式 (尽管过程中有非理性) , 它必须在陈述上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外部的确认, 它要求经验证实 (暂时没有证伪) 作为依据;二是内部完备, 它要求在逻辑上是严密的。

(三) 科学事业——有限, 复杂的社会事业

尽管现代科学以简单作为其追求, 但是当它融入复杂的社会时, 便带有了社会的色彩。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去审视科学,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便受到所在文化和利益的影响。从科学的选题、论证以及公开, 它都受制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现在, 科学家的言论可以左右公众, 甚至常常影响着政府的决策。然而, 科学事业是有限的, 尽管作用很大, 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对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 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 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 以便更好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本质教学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首先, 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老师的科学本质观,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 “‘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 (梁永平, 2005) 。

其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开拓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对科学的理解, 仅仅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 必须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再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 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察科学。传统的科学课堂中, 在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 “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采取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4]正是针对这种现状, 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 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新的科学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科学教学哲学。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 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 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 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 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 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 它将驶向何方, 何时停下,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 使科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

这种科学霸权观表现到学校教育中, “科学”“科学方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 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形式。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当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逐渐退却时, 科学变成了技术, “座驾”成为了科学本质, 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 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

(二)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长期以来, 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科学丧失了前进的方向, 并威胁到人们当下的生活。一方面, 科学被看做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另一方面, 理论的科学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科学成为了控制人精神生活的强势话语, 剥夺了普通民众探寻自然的权利。这种危机在以实用理性为性格的国人生活中显得更为突出, 因为“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 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 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 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5]而反观其源头,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希腊时代的理性不是今天片面的技术理性, 而是包含着目的论和“善”的理念的健全理性。[6]

科学本质教学试图把本原性思维方式渗透到科学教学中, 进而对迷失的科学进行人文观照, 以澄清、阐释科学对于自然与人发展的本来意义。这一新的教学范式的提出, 并不要求提供层级化的知识, 而是提出一串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不是寻找一个确定的“结论”, 而是确认这个追思的过程;它不是为了控制与异化, 而是为了共生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法) 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76.

[2] (英)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6.

[3]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

[4]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8.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特征及检测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检测;特征;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304-03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Detection of Computer Virus

YANG Bao-s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fe Baoji Branch Company, Baoji 72100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al mainly described essential character of computer virus, especially analyze the infection process of computer virus in nature. and then proposed some unknown virus inspection ways in the light of virus place (booting area, disk file, EMS memory)

Key words:computer virus; detection; character

1 引言

计算机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构成了强烈威胁。虽然反病毒专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检测计算机病毒,但新病毒还是层出不穷,而且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隐蔽性越来越强。病毒技术与反病毒技术在矛盾中更新和发展,而且病毒检测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出现。目前针对已知病毒的特征码扫描技术已很成熟,迫切需要一些针对未知病毒的检测方法,以做到提前报警来确保系统的安全。

2 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特征分析[1]

计算机病毒要完成传染必须完成三个主要任务:控制权获取、自我定位和复制。完成控制权获取是为了病毒的传染模块得到执行机会,实际上,控制权获取是完成任何病毒任务的基础;自我定位是获取病毒自身副本在内存中的位置;复制是将自身写入目标程序中,以便病毒随着目标程序的传播而传播。

病毒获取执行机会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替换“路径”、替换内容以及将自身作为OS的调度单位。

替换“路径”是指替换描述正常代码位置的数据结构,如:文件目录、PE文件中程序入口地址、中断向量表中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DLL中API的入口地址等。这样,当OS或者应用程序通过这些数据结构去定位它们所需要的服务代码时,实际上定位到的是病毒代码。为了保证能够完成正常任务而达到病毒的隐蔽性,病毒通常需要保存原有正常的数据结构,以便完成病毒任务后,再由正常的数据结构定位正常代码,以完成正常任务。

替换内容则是指替换上述数据结构所指向的内容。这样,当OS或应用程序要调用这些代码时,实际上调用的是病毒代码。

计算机病毒还可以创建病毒进程或者病毒线程而将自身作为OS的调度单位。创建病毒进程时需要一个与进程对应的磁盘文件,因此,病毒首先会用自身副本在磁盘中创建一个可执行文件,然后再创建病毒进程。如果该可执行文件的名称是固定不变的,则这样的病毒很容易被检测。如果文件名是动态变化的,则病毒为了保证不重复创建病毒进程,自身一定有某种方法判断病毒进程是否已经创建。这样,使用与病毒同样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系统中是否己有该病毒。创建病毒线程的方法比前一种方法要隐蔽。一般情况下,病毒为了常驻内存都会以常驻内存的进程作为其宿主进程。对于病毒线程,可以先得到系统中每个进程的每个线程的入口地址,然后使用特征码扫描法检测病毒线程。

完成传染性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是自我定位:得到自身副本在内存中的位置。病毒在内存中的自我定位都依赖于堆栈。首先,执行过程调用指令,则该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会被存入堆栈;然后,可以从堆栈中获取该地址。这样,便完成了自我定位。

完成传染性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复制:将自身写入目标文件。

3 未知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就PC病毒而言,可以把病毒划分为引导区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和型病毒(既感染引导区又感染文件)三类。其中文件型病毒又包含感染PE文件病毒和宏病毒两大类。这种划分方法不但指明了不同种类病毒各自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寄生部位,也指明了病毒的攻击对象。我们可以针对各类计算机病毒寄生和攻击目标的特点,对各类计算机病毒个个击破。在计算机系统中,病毒有三种存在场所:引导区、磁盘文件和内存。其中,前两者是病毒的静态存在场所,也分别是引导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寄生的攻击的对象,而内存则是病毒的动态存在场所。

3.1 引导区中的病毒分析及检测技术[2]

PC中OS的引导过程为:首先,BIOS完成硬件检测后将引导区中的引导程序读到内存的一个固定地址,并跳到该地址执行;然后引导程序会读入OS的初始化代码执行。这时,BIOS、引导程序和OS初始化程序的执行顺序和位置关系如下图:

引导区病毒可以将引导程序移到其它空闲扇区,而用自身代码覆盖引导扇区。这样,BIOS读入的将是病毒程序。

第二种方法是“存在性检测”:通过检测字符串的存在来检测病毒的存在,或者,引导区中存在的不应该出现的字符串,如Stoned病毒体中含有“Your PC is now stoned!”,可以作为病毒信号报擎。如果引导区中含有这样的字符串,则说明引导区已被Stoned病互感染。

第三种方法是“缺少性检测”:通过检测引导区中必须具有的字符串是否存在业检测病毒。这些字符串包括系统文件名和错误提示信息,这些字符串的缺少或被修改意味着引导区被病毒感染。

3.2 文件中的病毒分析及检测技术

文件型病毒包括数据文件中的病毒和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主要感染的是PE格式的可执行文件,而数据文件中的病毒则以宏病毒为代表,它用VBScript等脚本语言编写,通过文字处理软件传播,现在大量出现的邮件病毒也通过。outlook等邮件收发工具传播。因为每天通过Internet要交换无数的文档和邮件,所以宏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也极大。

3.3 执行文件型病毒分析及检测[3]

可执行文件是病毒极好的寄生地,尤其是库文件。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可读性差,难以被发现。而数据文件中的病毒则要简单得多,也很容易对付,如在字处理软件中禁止使用宏便可防范宏病毒的入侵。

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靠替换开始代码入口点(替换“路径”)或入口代码指令(替换内容)来保证在宿主程序被调入内存执行时病毒获得执行机会。对可执行文件中病毒的第一种检测方法是“内容或路径完整性检测”。许多病毒会感染库文件,拦截库函数的调用。库文件中存在一个指出该库中所有库函数入口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该数据结构(替换“路径”)或函数入口代码(替换内容)来拦截库函数的调用。一般地,病毒只会拦截某些特殊的函数,如文件操作函数和网络访问函数。检测程序可以备份这些特殊函数在库文件中的文件入口和入口代码,以备后期进行对比检测。

第二种方法是“结构完整性检测”,它检查可执行文件的内部结构。这种方法基于一个事实: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编译链接生成的可执行代码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如在Windows和OS/2的可执行文件中,代码段通常放在所有段的前面,而且数据段跟在代码段的后面。如果数据段的后面出现代码段,则可以作为病毒存在的信号来报警。

3.4 内存中的病毒分析及检测技术[4]

计算机病毒的第三个存在场所是内存。病毒要完成传染任务必须先进入内存,引导区病毒依赖BIOS读入内存,文件型病毒则靠用户对文件的激活。从是否驻留内存的角度来看,病毒又可分为内存驻留病毒和非内存驻留病毒。后者在内存的活动随着宿主程序的终止而终止,而前者则相反,它会继续留在内存监视系统并进行传染。对于非内存驻留病毒,其工作机制一般都比较简单:当感染这类病毒的程序被调入内存执行时,病毒先获得控制权,它的主要任务便是获取一个可被感染的新文件,并将自身写到该文件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宿主程序。这时可以依赖前面的方法对这种类型的病毒进行检测。下面主要分析内存驻留病毒的驻留机理和检测方法。

内存驻留病毒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驻留内存;二是获取新文件进行感染。为了检测内存中的病毒,需要对病毒的驻留机理进行深入剖析。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内存驻留机制。

(1)修改中断向量表(DOS)或中断描述符表( Windows)或者替换中断服务程序;

(2)作为驱动程序驻留内存;

(3)寄生到操作系统的库文件、如Windows中的Kernel32.d11;

(4)作为进程驻留内存;

(5)创建一个属于常驻内存进程的线程。

4 宏病毒的分析与检测

4.1 宏病毒作用机制

Word文件是通过模板来创建的,模板是为了形成最终文档而提供的特殊文档。Word提供了几种常见文档类型的模板,它自动将新文档基于缺少的公用模板(Normal.dot)。可以看出,模板在建立整个文档中所起的作用于,作为基类,文档继承模板的属性,包括宏、菜单和格式等。

Word处理文档需要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动作,每种动作其实都对应着特定的宏命令。

通常,Word宏病毒至少会包含一个以上的自动宏,或者是一个以上的标准宏。如果某个.DOC文件感染了这类WORD宏病毒,则当WORD运行这类宏时,实际上就是运行了病毒代码。由自动宏和标准宏构成的宏病毒,其内容都具有把带病毒的宏移植到通用宏的代码段,也就是说宏病毒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其他文件的传染。当Word系统退出时,它会自动地把所有通用宏保存到模板文件中,当WORD系统再次启动时,它又会自动地把所有通用宏从模板中装入。一旦Word系统再次启动时,则以后每当系统进行初始化时,系统都会随着标准模板文件(NORMAL.DOT)的装入而成为带毒的Word系统,进而在打开和创建任何文档时感染该文档。

4.2 宏病毒的检测和防御

4.2.1 利用Word提供的“宏病毒防护”功能

防御宏病毒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打开Word文档时先禁止所有自动执行的宏(以Auto开头的宏)的执行。由于宏病毒的肆虐,微软公司在Word 97版本中提供了“宏病毒防护”的功能选项。如果打开的文件带有“自动宏”,Word 97将自动弹出宏警告对话框,来让用户选择是否执行宏,如果选择了“取消宏”,那么这个Word文档将用只读形式打开,其包含的所有宏都没有执行。这个方法在理论上能防住所有宏病毒的侵袭,但它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它拒绝了所有宏的执行,包括正常宏和病毒宏,这会造成某些文档在打开时出现错误:二是宏病毒防护无法阻止启动Word时Autoexec.dot中的宏和Normal.dot中的宏的自动执行。也就是说,一旦Word被宏病毒感染过,生成了带毒的Autoexec.dot或Normal.dot,那么宏病毒防护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所以“宏病毒防护”并不能彻底解决“宏病毒”的问题。

4.2.2 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5]

因为宏病毒的存在而禁止使用所有的宏,未必有点因噎废食的味道,所以应该考虑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宏病毒问题。

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来分析每个宏的行为,并判定宏的执行是否会带来破坏行为。这样的方法甚至能用来检测和清除那些最新的未知宏病毒。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对于每个Office文件,首先定位和分离出文件所包含的宏代码。因为宏病毒在.DOC文档和.DOT模板中是以BFF(Binary File Format)加密压缩格式存放的,所以可能还需要解密解压缩才能得到最初的宏代码。先可以用已知宏病毒的特征码对文件进行扫描,如果没有匹配到已知的宏病毒,则用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对宏代码进行分析,搜索宏代码中是否含有有害代码。

因为Word文件中宏的创建和运行都基于对象链接和嵌入(OLE)技术,所以可利用OLE技术定位和扩展文档中宏的关键信息,例如这些宏命令的位置之当扩展到宏表时,就获得包含宏的“对象”的位置)。这个宏病毒检测方案并不会搜查文件的文本部分,因为文件的文本部分不可能包含病毒。除了提高搜索性能,这样做还减少了在大文本搜索时可能带来的误报。

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的核心在于智能的基于规则的分析,它能在检索到一些危险和破坏性的宏命令时向用户告警。例如,当宏代码程序在没有征询用户意见的情况下就进行格式化,用户就能得到告警提示。因为当文件打开时一些宏病毒就会被激活,所以智能宏代码扫描应该先于任何应用程序打开待查文件之前进行检测。

智能宏代码扫描技术应用了启发式代码扫描的思想,但是遗憾的是,因为Microsoft公司并未公布Office文档的技术内幕,所以我们并不能透彻研究Office文档的结构特征和宏代码的存在与运行情况,所以要实现以上技术有相当大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曹玉英.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

[2]逄玉萍.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预[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9).

[3]甘容, 李明东, 杨玉梅. 计算机病毒解析[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4).

[4]彭海平. 计算机病毒防御新思路[J]. 电信快报,2007,(5).

[5]李忠东. 识别计算机病毒[J]. 科学24小时,2007,(21).

9.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篇九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页第427页。)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学科已初见端倪。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从漫长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今天的现实需要,总是值得人们去探究的事情。本文下面将以史实为依据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特征,作些探讨与论述。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第65-8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国四川大学周仲壁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孟璞两位先生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注:《自然杂志》13卷11期第333页。)一文中也以中国的自然科学大事、西欧的自然科学大事和著名科学家的人数作为纵坐标,世纪年代为横坐标,制作了三条增长曲线,从中国的那条曲线看,同样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增长是缓慢而连续的。然而,在40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两汉(尤其是东汉)与宋元(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又都显示出阶段性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代,由于新兴封建制度优胜于奴隶制度,其成就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早期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

春秋末期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这些冶铁技术的发明,是一个突出的标志,正是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农业,战国末年写成的《吕氏春秋》,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称得上是这种农业科技的论文开端。以都江堰、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为标志,展现出为农服务水利工程设施的空前发展。《考工记》中生产工具、乐器、建筑、交通运输、皮革制造、染色、乐器、玉器等36项专门实用工艺技术的记述,显示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内部的细密化及其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记载了大量实用力学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墨经》中包含有关于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对物质结构的猜测等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欧几里德几何光学要早百余年。同时,它也是古代力学与光学论说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线传播思想的揭示,使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可以这样说,《考工记》与《墨经》一起作为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数学、天文学与历法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进步。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为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有关天象观测的记载详尽准确,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天文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地理知识已从地理资料的积累,上升到进行某种形式的综合论述与区域对比,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医学方面,以《黄帝内经》等著作为代表,以人体器官整体观、阴阳五行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兼及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的最初基础,并在临床上显示出杰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寻求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继五行、阴阳说之后,元气说与原子论是两大发展线索,它们的确立都分别肇始于这个时代的荀况与墨翟。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著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著等诸多特点。

《九章算术》以及《周髀算经》的成书显示出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独特数学体系的形成,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出现,算术化倾向于现代数学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相融合,为此它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预期的。

历法已确立了我国后代历法体系、规范和基本内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张衡为代表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对天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论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固有传统。《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开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它为后世本草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而且大为充实了中医药体系的内容,更加切合医疗的实际应用。《汜胜之书》可以说是对农业知识的总结。《论衡》、《淮南子》、《淮南万华术》、《周易参同契》、《尔雅》等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知识。

在生产技术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主要技术,像冶铁、纺织机械、农具制造、造纸工艺、漆器工艺、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梯级船闸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木结构建筑风格、竖炉冶炼法、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纸术更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以王充为代表的元气论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的对立与斗争,是我国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又一高潮时期。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前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可以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裴秀与郦道元的地学、贾思勰的农学、王叔和、皇甫谧与陶宏景等的医药学、葛洪的化学等为标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风、一行等的天文学、李淳风与王孝通的数学,孙思邈的医药学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人论与宇宙观等。这种趋势困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标志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大发明的出现或大规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苏颂、郭守敬、李冶、秦九韵、杨辉、朱世杰、赵友钦、毕升、陈@①、王祯、李杲、李诫、曾公亮等为代表的科技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四元玉鉴》、《武经总要》、《王祯农书》、陈@①农书》、《革象新书》等为代表的科技著作纷纷面世,正是诸多尊敬的科技前辈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将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使宋元数学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各种天文观测仪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它的发展高峰。沈括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和相应的医学流派使中国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以陈@①《农书》与王祯《农书》为代表,先后总结了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后者所附录的“农器图谱”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记述农具图书的范本,反映了当时农学的高度发展。宋代动植物志、谱录的大量出现并形成出书高潮,和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所显示的解剖学上的发展,应该说这时的生物学也是成就不小的。在这一时期,地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不仅总结了唐宋以来的地理学成就,还根据实地调查,在制图方面取得成绩,其精确度已达至较高水平,成为明清时期我国舆图的范本。杜绾著《云林石谱》的出现,反映了矿物学在宋代已较前有了很大进展。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同时,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机械制造、建筑、纺织、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自然观和以沈括为代表“验迹原理”和科学方法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哲学和科学发展到北宋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朱熹的理一元论的自然观对当时科技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明清时期虽相对于前发展势头明显下降,但这一阶段问世的一些著作,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载育的《乐律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分别显示其集医药、乐律、农业和地学大成的特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技术著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科技史上光彩夺目的瑰宝。王夫之、王廷相、戴震的元气本体论使张载的自然观更臻完善和具体化。明末清初中西科学成就交融与会通的起步以及清代传统科技仍然缓慢推进也是清晰可见的。

(二)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科技的实用性被固定了下来,但有所不同的是,与此同时,把秦始皇打击的儒家树立为统治思想,西汉作为整理已有科技知识的重视时期,像医药、天文历法、数学与农学四大传统科技或者在此时成书,或者在原有基础扩充,都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以实用性为特色的重要成果。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有模式。

这种特色,不仅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自然科学各分支中表现出来,在工程技术、农学、医药学等方面更突出地显示出来。譬如,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各种原动力和简单机械的应用、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声学知识是与乐器制造、音乐娱乐活动、礼乐制度的推进、特殊需要建筑的建造以及军事活动等紧密相关;热学与物性学知识则与冶炼业和炼丹术、火药、火箭的研制,气象、气候的观测以及日常生活等相联系,电学与磁学知识则与雷电现象的观察、防避,冶铁业的发展,地形测量,航海事业,军事,医学以及日常生活等紧密相关,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照相、火的利用、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体的考察等息息相连。当然在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历史中也有单纯是为了寻求物理规律的揭示而进行研究工作的,如元赵友钦之于几何光学,但那毕竟是少数。

对于已形成体系的天文学、数学,其实用性特点也不例外,例如天文学就是围绕“颁历授时”等维护皇权的实用目的而展开研究的。由于主要致力于制订历法和异常天象的观测,在历法及天象记录两方面虽有不足之外,但成就却是明显的。数学的发展是与急需回答的各种测量与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往往侧重于计算出具体数字,显示出很强的程序性。

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总的讲也必然是既有限又简陋的,这就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或者在理论上给予某些定性的说明,或者作出些天才的猜测。而这种情况,与着眼于实用要求,特别关注工艺技巧与可操作性是密切相关的。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阴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经络腑脏、治则治法、药方配伍、预防预后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的特征与刘徽《〈九章算术〉注》等代表性著作所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天文学中的盖天、浑天与宣夜说的宇宙理论都是例证。然而,就科学技术的总体而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与社会条件的制约,仍然只能说是停留在定性描述为主的经验科学阶段。

(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

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譬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方面所显示的特色体系与连续不断发展的情况,那是很突出的。从社会需要考察,先秦以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编造历法,授民以时正是历代王朝必须从事并给以极大关注的重大事项。又如作为地学分支之一的气象学,远在3000多年前,在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里还表达出人们已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这些都是和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的。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气象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取得很大的成就。利用物候知识安排生产,以不误农时,促使物候历在我国出现较早,以记载各月物候和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夏小正》就是一部最早出现于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物候历。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发展同样与农业灌溉、防止水患侵袭、保障皇粮军粮运输等需求紧密相连,正因为这样,都江堰、郑国渠、龙首渠、黄河大堤、海塘等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是闻名世界的杰作,它们都集中反映出在我国古代对水利工程与水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中医药文献近8000种,其中以临床医学占绝大多数。它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除了适应皇族追求长生不老的需求以外,应当讲也是与保护农业生产劳动力息息相关的。

再就农业本身而言,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很发达,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传到现在最早的农学论著,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来,我国的古代农书,包括现存和业已散失的,总共有376种,其中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圃艺畜牧和蚕桑为基本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也有包括水产以及农具、水利、救荒、农产加工等内容的。专业农书,则包括天时、耕作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兽医书籍,野菜专著、治蝗书等,内容十分丰富。与这些学科不同,一些与手工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学科,像力学、物理学等都不像与农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那样发达,也不成体系。

(四)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看法:“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第337页。)他认为西方机械论是把世界看作一台机器,而中国哲学则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在阅读了李约瑟的著作以后,也写道:“正如李约瑟在论述中国科学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经常强调的,经典的西方科学和中国的自然观长期以来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学家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注: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中译本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这就是说,在他看来,整体、和谐的思想,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点。自发的自组织的观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思想,基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联系,等等。

再综观历史史实,“有机”的说法在中国的古籍论述中,不仅发祥甚早,而且包含着诸多内涵的概括,这种观念的在中国古代出现,诚如许多人所指出的,是源于中国长期农业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对它作出较为完整的表述,并在后代留下深刻影响的,则出自《易经》这部书籍。也有很多思想来自《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中。综合前人的论述,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有机”宇宙观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1.“天人合一”观。这是一种以直觉和朴素的方式,表现人与自然沟通、智慧动物与养育环境的融合,以及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共存共荣的思想。它的主旨在于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也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即秩序与人事条理)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天人合一的核心,乃在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尽管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各个流派之中,对“天”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只从物质世界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有的则赋予其道德伦理等精神上的意义,也有的甚至将他人格化,使之成为“上帝”的代名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对立、势不两立。汉代出现的“天人感应”的说法,以人的行为能力、形体结构及内在的性质等诸多方面与天加以比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他所蕴含的自然与人统一的思想内核依然清晰可见。

2.“整体相关”观。整体思维传统在我国古代发祥甚早,其源头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到《易经》成书时,整体地观察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易经》中整体观念在全书中多有体现,它还特别体现在卦象和六十四卦的编排上。《易传》发展了《易经》的整体思维,它以文字的形式在多种篇章中作出系统而明确的表述。如八卦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并指出这八种自然事物构成宇宙整体。还将此与人体作出比类,说“乾为首,坤为腹,寒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总为口”。显然首、腹、足、股、耳、目、手、口,构成人身的整体。另外,它还以八卦构成其它的结构系统,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已从常识经验出发,逐渐加深思辨成分,使之成为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重要方式。

3.运动变化观。中国哲学中的运动变化观念表达得最好的,仍推《易经》。经名的“易”字即为变化之意。《说文》对此字作象形的解说,谓其字是指晰蜴、蜓和审宫四脚蛇一类的动物,它们都以善变出名,故可以其义释“易”。它点出了该书的中心意旨便是“变”、是“动”。《易传》中对此宗旨作出进一步说明,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注:《易传·系辞上》。)意思是说,圣人是以认识到天下的运动变化及其融会贯通而发现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的,易学家有时亦称“道”。将运动变动的观念与整体相关思想相结合,人们意识到为了全面深入认识事物,必须把握事物运行的轨迹,也就是要把事物在变化运动过程中各阶段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而不能仅仅观察变化过程中的个别阶段或少数环节。

而且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不仅比较早地发展了辩证逻辑,也比较早地发展了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认为气分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道,也就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继五行、阴阳说之后,从伯阳文、荀况,中经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到北宋的张载以及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众多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成为传统科学思想的主流,而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历法、音律、农学、医学乃至物理学、化学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建立在这种气一元论思想的指导之下的。也可以说,在这些学科中贯穿了有机宇宙观和元气论的哲学的指导。

以统一的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把它视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在各门自然科学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医学。中医学正如前文已经多次谈到的,它是我国发展得很系统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可以说正是在“有机”宇宙观与元气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内经》中称脏器)可按功能特性划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并按它们功能活动联系的规律,分别构成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系统。然后由经、脉、气、血的沟通,实现脏腑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生命活动的整体。也就是说人体的各个器官各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某部分病变影响全身或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状况又能影响局部的病变,因此在治疗上,不单治有病的局部,甚至不直接治有病的局部,而从治其他部位入手。它还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统一的,人体与外界环境有相互感应的关系。把人体置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来考察、研究,凡疾病防治的分析都把受治对象所处的四时气候、地方水土、患者的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和年龄、职业、性别等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并认为在疾病的治疗中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机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对抗消长形势的病理都应作过细的考察,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以运动变化来对待疾病的治疗的。

《内经》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从理论上,具体阐述了中医对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以构建其学说的体系。譬如它以阴阳对立统一、消长变化的矛盾发展的认识,指出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病,就必须“和于阴阳,调和四时”,强调人要积极“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并且把它作为处理各种医学问题的纲领。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则在一定程度对肌体各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既相生又相克的关系作了说明。而脏腑与经络学说,前者是对血液循环概念的早期描述,后者则通过对人体运行气血道路的阐述,把人体连结成一个表里上下、脏腑器官相互联系沟通的统一整体。

又如金代李杲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形成其独创的见解,认为“元气”是人生之本,元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源。这种认识对后世中医学颇具影响。

再以物理学为例,虽然它是与手工业有更多联系的学科,可是元气论也不仅使它对物质本源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而且对一些物理现象的阐释也产生过积极意义,诸如静电、静磁现象,热的传导与辐射,声的传播机制等等都是。至于张载、王夫之的元气说里,关于“气”和“形”的总和是不生不灭的认识,应当讲是蕴含着物质不灭、甚至能量不灭的思想萌芽的。

对照中国古代与西方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的自然观、方法论,并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科学体系结构;再审视今天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在不断分化,向微观、纵深推进;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近一、二十年又不断地向着宏观、交叉、复合、综合、集成的方向发展,而且综合似乎比分化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比如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与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行为科学等等,都在向着综合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也不断加强。这种情况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机宇宙观、辩证逻辑与原子论、形式逻辑相结合的迫切必要性。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这方面为大家作出了榜样。他把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以及现代数学结合起来,建立了数学机械化的新分支,并且预言,我国古代算术思想与方法“必将因此而重新焕发出青春,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事业大多为官办,相当多的著名科学家同时又是官吏臣僚,这从一些历史史实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科学史家也从史料的分析研究中得出同样的结论。

综察史实,几千年来,天象记录、历法编制都是连续不断,代代相传,和它相关的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大规模的天体测量,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治水理论的探讨,地理志的编纂,一些大型药典的修撰等方面都是在“士”的积极参与下由统治者组织庞大人力、物力来完成的,八世纪早期,在僧一行与皇家天文学家南宫说指导下进行的子午线的测量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这次测量的范围南到交州、北至铁勒,至少有2000多公里长。另外,技术的绝大多数精华也都掌握在官办企业及其人员手中,从丝绸、官窑瓷器、盐业、炼铁、大型船舶的建造、从万里长城直到皇宫寝殿的修筑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察见其端倪。《考工记》、《武备志》、《营造法式》等技术著作也都是在官办情况下编纂完成,更足以窥其底蕴。对各门科学技术有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多数人又均出身于官僚世家,而本人也都是现任的高官,我统计了从先秦至明清期间的74位,其中69%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而且不论数学、天文、医学、农学乃至理性、生物、地理都有这样的情况。

著名科学史学李约瑟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指出:“我们觉得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科学都相对具有‘官办’性质”。他举例说:天文学家“只不过是皇帝的文职公仆而已”。并且还分析说:“而文化更低、更下一层的技师和工匠也无疑同样具有这种官僚性质。其部分原因,几乎各个朝代的作坊为国家所有。另一个原因是不少在某些朝代,如西汉盐业及炼铁业等大多数具有先进技术的行业都为国家所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明显的现象,一些技师是追随某个显赫官员个人的食客。”

我们进一步分析官办科技的原因,可以这样来看:当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或经历调整社会关系阶段,统治阶级的施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历史上或多或少起着进步作用的时候,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士”必然为其所用。统治阶级为了治国安民,巩固其统治,也为了满足他们本身骄奢极欲的生活和寻求上天保佑、长生不死的梦想,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生产的发展和天时地利的情势,追求好的保健、医疗手段与观赏玩乐、享受生活的物质条件,而这样也就不得不求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必须组织一批“士”为实现其目的服务,而传统一经形成,在封建社会往往就会很自然地沿袭下去,从而形成我国古代科技官办为主的特征。上述情况与西方同时期相比,更可见其差异。

由于中世纪的欧洲,教育文化全由教会把持,知识分子概为神职人员,数量甚少,受教育面也有局限。在希腊城邦里出现的科学家,是一些摆脱了社会环境的公民,也就是说他们的科学成就往往是由个人进行着,多数与生产没有什么密切关系,更很少由政府来发挥科学技术工作的组织作用。文艺复兴以后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在17世纪,一些学会、学院的建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的,科学家的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也有不少变动;18世纪又有了发展,一批科学中心十分活跃;到1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有了更快的进步,科学团体与大学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由官办的比例仍然是比较小的。

上一篇:2021新员工入职转正申请书下一篇: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