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口语交际:有礼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待人要有礼貌
2观察人物表情,语言对话,展开合理想象
3学习观察图画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看图,了解图上的大体意思
图上的小朋友怎么样?
(图上的小朋友讲文明,懂礼貌)
二.逐个看图,回答问题
1.看第一幅图
(1)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早上,一位老爷爷在街心公园打太极拳,小明看见了,忙向老爷爷打招呼)
(2)小明说什么?老爷爷怎么样?
(小明说:“张爷爷早!”张爷爷连忙回答说:“小明早!”)
2.看第二幅图
(1)图上有谁和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小明怎么说?小哥哥又怎么说?
(小明说:“我把球踢到您身上了,对不起.”小哥哥说:“没关系.”)
3.看第三幅图
(1)什么时候小明和谁在干什么?
(2)小明怎么说,小红又怎么说?
(小明拿着小红借给他的乒乓球拍说:“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
4.看第四幅图
(1)小明和谁一起干什么?
(放学回家,小明到了家门口.)
(2)小明对同学说什么?
(小明说:“再见!”小文也说:“再见!”)
三.把四幅图连起来说.(用上礼貌语言)
1.先自由说,后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图
四.读礼貌用语
老师板书:
“您早” “对不起” “没关系” “谢谢” “不用谢” “再见”
五.进行礼貌表演活动
1.每天早上到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小心弄脏了别人的衣服,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了,老师走到讲台,我们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
在生活中,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口语交际:有礼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1、介绍一位学生家长(也是我校教师)
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谁呢?(出示照片)
对,他是咱们班XXX同学的爸爸。咱们请他来介绍介绍他的爸爸,好不好?
生:我爸爸是一名教师,就在我们学校工作。他培养过200多名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航模比赛,他还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师:你觉得爸爸怎么样?
咱们班还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的爸爸***?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找爸爸***照片,带来了吗?好,把照片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这样大家对你爸爸***印象会比较深些。
2.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好,就在小组里说说吧。说完了推选出你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小朋友说给大家听。
3.根据推荐,指名上台交流。
4.师:介绍完了爸爸妈妈,觉得他们很棒吧?想不想来夸夸他们?谁来?
过渡:是呀,咱们的爸爸妈妈有的是做教师的,有的是做医生的,也有的是做工人的,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虽然他们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们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5.师: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道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工作着,他们是谁呢?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看图猜猜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她)是----,因为----------------。
6.组织交流。(随机点击课件)
7.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同学们,现在你们多大了?再过二十年,你们就二十八九岁了,有没有想过到那个时候,你们在做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长大了做……(板书课题)
二、感知话题
1、谁想好的,先来说说:我长大了做……(指名交流)
2、刚才同学们说的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这就是你的理想。(板书:理想)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现在请大家听听两位小朋友谈他们的理想,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评他们说得怎么样,行吗?(播放录音)
录音材料一:我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的世界里,走在路上树叶沙沙地响,小狗汪汪地叫,这些都是美妙的音乐,所以我想当一个音乐家,用自己美妙的歌声给人们送去欢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录音材料二:我想当个科学家。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南极来信》。我想去南极看看企鹅和可爱的海豹是怎么游泳的,它们吃些什么,去问问爱斯基摩人怎样在冰洞里抓鱼,怎样在冰天雪地上盖冰房子。我还听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我要去研究它,使我们人类不再受到伤害。
3、组织评议:听完以后你觉得他们说得怎么样?
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再说明理由。用上了这样的句式:
我长大了想做(当) ----------------。
因为----------,所以我想做(当)--------------。
4、师:你们听得很仔细,知道他们讲得好在哪里。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比他们说得还要好!现在请大家也用上这样的句式,在座位上先试着说说看,好不好?说完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师个别指导)
5、师:都说完了吗?平时你们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谁呀?
好,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的理想。注意:要把话说清楚,还要听清楚好朋友的话,并且把你好朋友的话带回来,行吗?去吧。(自由交流)
6、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好朋友的理想?
点拨:先说“我的好朋友是……”,再说她(他)的理想是……,最后说她(他)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三、记者采访:谈理想
1、师:老师从你们的朋友那儿知道你们有这么美好的理想,我感到十分高兴。今天咱们二年四班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在“理想”前板书:谈),你们想不想上电视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呀?
那首先得接受记者的采访。你们被采访过吗?(在电视上看见过记者采访吗?)说说你(别人)是怎么接受记者采访的。(引导先听清记者的问题,然后再回答。要把话说清楚。)
现在,老师来扮演记者,谁愿意先来接受记者的采访?(师戴上记者证,用投影仪展示采访过程)
师:你好!欢迎你!请坐。(握手)
生:记者,你好!
师:请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生:……
师:很高兴认识你,XXX。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生:……
师:噢,想……,请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呢?
生:……
师: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握手)
2、刚才我们两个的表现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把掌声送给他)
3、还有谁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的?有没有谁想当小记者的?请想当小记者的同学上台戴上小记者证,采访同学。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呆会儿老师要请你们推荐出最佳小记者和最优秀的嘉宾来,好不好?(师调节投影仪,展示优秀的采访镜头)
4、师:现场采访到此结束,谁是最佳小记者?谁是最优秀的嘉宾?为什么?
5、师:你们被评为最佳小记者和最优秀嘉宾,理应受到奖励。来,告诉老师,你们最想得到什么奖励?(加星,被爸爸妈表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等)
四、游戏:猜理想
下面来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猜理想(点击课件)
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说这个游戏怎么玩。这个游戏呀分四步:
第一步,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的理想可以通过一些怎样的动作表现出来。想好了就请上台来。
第二步,上台的同学先摆一个造型,在台上定格不动,等老师叫到你的名字,你再动起来,表演你的理想。
第三步,台下的同学认真观察,一边看一边想,猜出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第四步,如果台下的同学猜对了,台上的同学要说“对!我的理想就是……”然后还要说出你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句式,好吗?
现在赶快想你的理想可以通过怎样的动作表现出来,可以配上适当的语言,也可以用上一些简单的道具。想好的请上台,抓紧时间,咱们只选最快的前五名同学参加表演。
五、总结: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谈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呀,理想光是说说是不行的,有了理想还要去努力,去奋斗,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到那个时候,你们的辛勤劳动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也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
3.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新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虽有过去的“听话说话”的痕迹,但勿庸质疑,无论是表象还是内质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那么,要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现就本人多次听课和实践操作的一点肤浅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希望对切实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有所裨益。
一、用活教材,多加预设,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虽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排图文并茂,自成一体,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因地制宜。但是,我们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地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只会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入死胡同。教材编得再好,它永远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它的滞后性和定型性。我们必须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因为口语交际的灵魂就在于交际时的生成性、不确定性。它不再是“听说训练”那样单向的 、独白的,而是多向的、互动的。这样的课堂有四个特点:1、师生时空共有。2、内容共创。3、意义共生。4、成功共享。个中许多因素会令我们措手不及,所以每位老师在课前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要有计划地对教学的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多加预设,把课堂教学跟学生学习和生活交际中共同熟悉,急需又有趣的内容教学--比如家庭生活交流、学习体会交流、课外阅读交流、手工、游戏介绍、对喜好的动物、植物的情感交流等等紧密联接,以增加课中的临场应变的能力和成功的机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尽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科学、有序。
二,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学生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的差异,有品行的差异,有语言水平的差异等,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相信差异就是资源,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将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差异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让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2、合作学习小组要体现异质分组的原则。3、给不同意见的人更大的展示空间和机会。
要注意的是,再漂亮的衣服,大家都穿也会黯然失色,再好吃的美食,大家都吃也会令人生厌。为了让口语交际活力不断,感觉总是新鲜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亦即“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每次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中保持新奇、兴奋,使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珍贵体验。
教师应注意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说说、做做、玩玩、演演、猜猜、画画、找找、唱唱、跳跳……这些都是我们大家较为熟悉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各种口语交际,只要我们精心地因课择法,因材施教,这些看似老套的方式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一位老师教《我家来客人啦》采用分角色表演和师生互动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再如一年级口语课《我会拼图》可让学生自由拼图,然后小组合作慢慢说完整,鼓励大胆说,多角度说。
三、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口语交际。
众所周知,教育以育人为上。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口语训练的教育性,要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自觉地追求高雅的谈吐修养。
因为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感应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求每一位学生学会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重视学生交际的态度和说话语气的引导,对学生明显的语病,用词不当等错误,应适时地纠正,不把脏话、恶行带进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做表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并及时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健康向上的语言交际观念,不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的灰色东西带进口语交际课堂。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理。
要做到这样,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既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奇谈怪论”,使学生敢说,爱说,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判断能力等做好宏观调控,避免偏离正轨,破坏口语交际训练目标的达成。
四、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兴趣。
可以说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兴趣,而要激起学生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发表的欲望。
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就成了学生提升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的过程,在这种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和捕捉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可丰富口语交际的话题,又可以使学生经常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学生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时,这种内脏的潜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教师要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还要多鼓励,引导学生克服思想,心理上的障碍,不讽刺挖苦,允许说错,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质疑、申辩、反驳,允许保留,努力消除说话使怯场、跑题、罗嗦、片面、伤人等毛病。
五、还要利用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都要实现一定的训练目标,而不可能让学生都说“你吃过啦?”之类的闲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无论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有位老师在一节口语课中安排“自找伙伴准备节目”的环节时,由于没有做好调控,使得课堂乱哄哄,他还说这体现充分的民主自由,让各位听课老师大跌眼镜。
因此,为避免偏离正轨,教师就应起到导航的作用,通过亲自示范或身体力行参与学生的互动中,使口语交际课更加有序,更加生机勃勃。可以说既要充分发扬民主、自由、个性、和谐的口语交际,又要服从大局性、规范性的交际引导。
教师做示范和引导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话语的法律性和道德性,其次才是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一要努力调动学生生活与语言积累,二要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指点,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受到良好的文明文化的熏陶,这正符合我们口语交际的主旨。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众多,方法纷呈,各人也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肯定的是,口语交际对学生的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必须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各种资源,多找捷径,有的放矢,一定会使口语交际教学硕果累累的。
[通联]:
浙江省永嘉县界坑中心小学(325117)
0577-67138173
作者邮箱: dhb878@163.com
4.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丰县人民路小学 蒋 煊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是未来信息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新课标”亦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了教学的重要位置,可是,现行教材口语训练内容编排较少-----一个单元仅一次,有些内容也不太符合农村儿童语言的实际发展水平;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城市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除了教学条件的限制外,现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也是制约农村孩子口语交际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农村四季变化明显,自然景物千姿百态,传统节日独具特色,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草一木,一事一景,为儿童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活动资源,采用新颖别致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是“新课标”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形式的要求。
二、“伙伴式”口语训练模式的原则及框架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包括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在内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这里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本人基于当前课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而提出来的。
1、这种模式的基本原则
(1)小组化原则
新课标指出:“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而小组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形式,正如法国作家英阿罗所说:“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伙伴式”学习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语言实践的真实场景和互动对象, 如“周日家乡一处游”“我邀伙伴来做客”“调查访问传信息”“大棚地里话新鲜”......利用每天的“谈天说地十分钟”一周一次的口语训练课,采取“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模拟交际场景训练。
(2)、生活化原则
学生的交际很窄,而作为社会一分子,又必须与社会中的人交往,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模式要遵循学习素材生活化、学习形式生活化,在生活中运用的原则,即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口语训练要尽可能与儿童生活沟通,与应用联系,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深刻领悟到学习口语交际的作用,不知不觉间学到与人交际的方法。
(3)、情感化原则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内心世界也丰富,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开始有了较正确的感知,并有了抒发这种感受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智慧和理解,去点燃孩子内在的情感之火。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口语交际中满足学生的依恋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施爱与细微之处,意料之中,评价之时,学生之间和交际之间。
2、这种模式的基本框架
(学生)
口语交际训练卡、活动日记
赏家乡景 师生互动
明确 构建 自主 口语 生生互动 评价
任务 小组 活动 展示 反馈
议身边事 群体互动
口语交际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教师)
3、这种模式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又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是关注学习主体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操作方法
1、明确任务。向全班同学介绍活动的主要方式和目标,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帮助学生了解活动中注意的事项,引导他们积极寻求活动资源。如在口语交际活动课《家乡好吃的东西》中,教师以外地来人的口气对学生说:“几天前,我来到王沟镇这个美丽的地方,领略到了秀丽的村庄,高楼林立的小镇,果实累累的果园,种满各种蔬菜的田野,王沟真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可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就要回家乡了,本想把王沟好吃的东西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可找来找去,什么也没找到。王沟是不是没有好吃的东西呀?”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为进一步活动奠定了基础。
2、构建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庭距离的远近,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成“伙伴式”合作学习小组,每小组不得超过6人,选出组长,明确组长职责。如《家乡好吃的东西》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本镇其中一种好吃的东西去搜集信息,进行整理,并鼓励他们把食品带到课堂上让互相品尝。对于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和要介绍的食品种类,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3、自主活动。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星期天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以“赏家乡景,议身边事”为主,教师可随机抽取一小组参与其中。活动后让学生记好“口语交际训练卡和口语交际日记”。
4、课堂展示。这是重要的环节,因为各小组将在这里汇报交流一天的见闻和收获,教师将在这里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文习惯。首先,教师和小组长交流,请小组长汇报本组活动情况,然后指导学生模拟本组的交际活动场景,组内练习,生生互动,最后在班级内群体互动,可小组向全班展示,可组间提问、辨论。总之,应引导激发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热烈、积极向上的情感交流氛围。
5、评价反馈
(1)课堂交际情景评价
指导学生对各组的口语交际情况展开评价,此间,教师应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和认真倾听,运用客观、公正的观点去评价别人。
(2)口语交际训练卡和口语交际日记评价,在小组间互相交流口语交际训练卡,互相取长补短,使本组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口语交际日记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再向全班展示。(口语交际训练卡和口语交际日记的设计附后)
教师在展示课后应认真记好“口语交际个案跟踪观察记录”,对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它作为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口语交际个案跟踪观察记录的设计附后)
四、几点收获
1、师生角色变了,课堂结构变了,教学功能变了,学生对口语交际课感兴趣了。
过去老师是演员,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是配角。老师上边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是学习活动的主角,学生在自主的语言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过去的说话课堂教学基本是“导入-练说-小结-作业”四大块,如今变成了“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自主评价”,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过去的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功能是应服检查,流于形式,是应试教育的“包袱”,现在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塑造自尊、自重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健全的人格。有个学生在口语交际日记中写道:“我们小组星期天参观了村里的塑料大棚,在今天的口语交际课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了看到的情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发言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2、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两年来,我运用这种模式进行口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通过对同一个班级的20位同学的口语习惯和表达能力两次测试,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
(1)、测试老师在和学生无拘无束地交谈的时候,使用普通话的由的原来的5%增加到了50%,好多学生已基本养成了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2)、交际时声音洪亮的、有礼貌的由原来的40%、15%分别上升到了100%。
(3)、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越来越长,由原来的65%、上升到了95%,基本上能做到语言连贯,意思集中。
3、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放飞了孩子的想象,给孩子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
如我在指导学生《设计环境保护公益用语》口语交际活动中,小组同学在充分调查参观的基础上,在课堂展示中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同学说:“世界上的水资源很贫乏,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我设计的是: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有的同学说:“我家门前的小河越来越脏了,我设计的是:不要把小河弄脏!”。马上有同学站起来说:“这则公益用语太平淡了,缺乏创意,我觉得应改成:手下留情,还小河一张清洁的脸!”。同学们由保护水资源想到了保护绿化等等。在交流中大家举一反三,焕发的激情与灵感不由得令人感到惊喜。再如我在指导《学做主持人》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由班级的献爱心活动,想到了希望工程,由抗击非典讲到了奋战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放飞的思想,大胆的设想,使这些代表的即兴“表演”精彩纷呈。同学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一颗颗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附: 1、口语交际训练活动登记卡
活动时间 地点 记录人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活动日记:
2、口语交际训练教师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___学年度第__学期 记录人:___
学生姓名 班级 观察日期
栏目 内容
交际态度
口语习惯
表达能力
5.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和遇到问题有自己主见的品质。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乌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独立精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交流: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你到过哪些地方?
2、通过课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乌塔。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3、板书课题:乌塔(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暑假里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三、体会乌塔生活上的自立
1、过渡语:如果让你一个人去外国旅游,你敢去吗?(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乌塔就有这么大的胆子呢?我真想问问她。
你们读了课文,肯定对乌塔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吧,我们来进行一次采访,我当一名记者,你们当乌塔,来回答我的一些问题。比一比,看谁这个乌塔当得最好!
2、采访过程:
(1)记者: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旅游,你不怕遇到危险吗?你爸爸妈妈一定会非常担心吧?
乌塔:我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2)记者:你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乌塔:我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还有希腊等一些国家。
(3)记者:你怎么知道这些国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乌塔: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4)记者:旅游要花很多钱的,你的钱是向父母要的吗?
乌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挣的。
(5)记者:你怎么挣的呢?
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6) 记者:一个小孩子独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乌塔:我带了闹钟控制自己的起居,还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3、总结: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挣钱,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顾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开心,又不让父母为你担心。
4、提问:聊到这里,你觉得乌塔身上有什么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体会乌塔思想上的独立
1、过渡语:我们都感觉到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精神,其实在她的身上还有另一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另一种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从课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两处写到了作者与乌塔的争论,看看我们能否从他们的争论中体会点什么?
2、第一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一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各持什么观点?
(作者认为:中国的家长爱孩子,所以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出远门。乌塔认为: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出远门?)
(3)你认为谁说得有道理?
(4)你也像乌塔学习,发表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家长爱孩子,应该怎么爱?我们这样说:爱孩子,就给(让)他们
(5)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你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第二次争论
(1)找出写他们第二次争论的内容。齐读一遍。
(2)说说他们这次争论的话题是什么?两人各持什么观点?
(争论的话题是:孩子的乐趣问题。作者认为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图书,有游乐园,很快乐。乌塔认为:中国的孩子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肯定缺少乐趣,因为只有亲自感受,才能体会它的美丽。)
(3)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你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 的童年更有乐趣。
4、总结:两次的争论乌塔都发表了跟作者不同的见解,但是乌塔都说得更有道理。从中你发现了乌塔什么特点?
(很有主见)
五、拓展延伸
1、是啊!乌塔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跟她一样独自一人去国外旅游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学的是乌塔那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中多多锻炼自己。并不一定要像她那样一个人去旅游,毕竟这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而且我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2、结束语:最后,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要养成依赖的心.而且做事说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板书设计]
乌塔
生活上 独立自主
思想上 很有主见
作者邮箱: xiaoli0613@sina.com
6.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小朋友,你吹过泡泡吗?你喜欢吹泡泡吗?
(板书课题:吹泡泡)
二、小组实践,引导观察
分小组玩吹泡泡,教师在游戏前提出观察要求
如:
(1)观察泡泡的样子、颜色及其变化;
(2)观察自己和同学吹泡泡时的动作、神态;
(3)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组织学生室外开展活动
三、交际互动,说写结合
(1)先说后写
小组练说、指名练说再写下来;
(2)边说边写
想写什么先说一说,说了什么就写什么;
(先说再写,把自己写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同学评价吹泡泡
的动作、神态描述得是否准确;泡泡的样子、颜色和变化表达
得是否比较生动。随后尝试修改。
(2)评一评,比一比
7.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七
江夏区求实中学:胡克志
一、教学目的
是学生理解本文以“我”对蜜蜂的 感情变化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和学习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本文作者对蜜蜂的感情线索和作者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2.难点:本文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模式:导入--感知--品读--迁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以记述为主,兼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散文。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并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文章内容并不难懂,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请文章线索,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借助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然后对文章的难点进行迁移,强化训练,以读促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理请线索
1.学生听《荔枝蜜》朗读录音。
2.听完录音后,学生谈看法。(要求学找出文中作者对蜜蜂感情变化的词语或句子。)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讨厌蜜蜂 ②喜欢蜜蜂 ③赞扬蜜蜂 ④学习蜜蜂
三、精读品位,教师质疑
1.先叫两名学生朗读第八段至十六段,然后全体学生齐读十七段。
2.提问
①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引导学生概括出蜜蜂的主要特征“勤劳奉献”)
②如果把“我不禁一颤”改为“我不禁想到”,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四、精读感悟,联想迁移
1.学生齐读十八段
2.学生讨论:作者由蜜蜂联想到了农民,蜜蜂与农民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样联想是否合理?
3学生根据自己喜爱或熟悉的某一动物或事物,说出它的主要特征,然后联想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常常见到。我们要留心生活,根据某些动物或事物的某一特征,借助联想,富于其深刻的含义。
五、课下练习
以某种动物或事物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运用联想,借物喻人的写法)
付:板书设计:
蜜蜂
讨 厌
勤劳奉献
↓
喜 欢
↓ ↓
农民
赞 扬
↓
学 习
8.翠鸟(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八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2、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完成有关作业。
重点:自学生字,学习课文第一段。
二、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再我们的周围,你比较熟悉的鸟有哪些?你知道有关它的哪些方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认识一种新的小鸟,它就是--翠鸟(板书课题),起读课题。
(2)、自学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A、 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B、 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翠鸟。
(3)、检查自学情况
A、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上的错误。读后评议朗读情况。
(强调难读音:衬衫、锐利、隐约、荡漾。多音字:尽、爪)
B、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
(讨论的出结论,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外形(1、2),行动(3、4)住处(5)
C、 出示幻灯--停在苇杆上的一只翠鸟,进行说话训练。
(有顺序的仔细观察,说说你眼前的这只翠鸟是怎样的?从形体和颜色两方面来考虑)
(4)、学习1、2两段
A、 文中又是怎样描写它的外形的呢?轻声朗读1、2两段。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它的小巧玲珑?哪些地方写出它的颜色鲜艳?(小巧玲珑体现在:一双小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解词:透亮 看幻灯)
B、 这只小巧玲珑的翠鸟最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为什么是水边的苇杆呢?
C、 翠鸟的美丽又体现在哪里?指读第2段,思考:这1段共有几句话?第1句话与后面的2、3、4、句有什么关系?
1、 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是从几方面来介绍的?具体是怎样描写的,找出相应的句子。2
2、 、作者这样描写翠鸟的各部位的羽毛,把它写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第1句和后3句话有什么关系?(先总起后分述)
D、 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朗读指导--用喜欢的语气读
E、 小结: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小巧玲珑而美丽的外形。
F、 指导写字:巧、绣、纹、衬衫
G、 作业:;抄写词语
熟读1--2段
板书:翠鸟 先总起后分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3、4、5、段课文。
重点|、:学习第3、4段
教学过程:
一、 指读3--4段
A、 想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敏捷
B、 翠鸟行动敏捷表现在几个方面?
二、 学习第三段
1、 从哪里看出来它飞的快?
2、 它停在苇杆上的目的是什么?
A、 出示第3句:它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来的小鱼。
B、 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用哪一个词合适。
3、 学习第4段
A、 第1句:讲到了谁和谁?到底是写小鱼还是写翠鸟?为什么还要写小鱼呢?这句话用什么连接?
B、 第2、3句:主要写什么?--捉鱼动作快,体现在哪里?(抓主要的词语)
出示课后题3--(2),蹬、叼换词比较练习
C、 作者还观察到什么?--苇杆、水波分别怎样?去掉这些句子行吗?为什么?
4、齐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行动敏捷
5、学习第5段
A、 面对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的翠鸟,“我”和小伙伴心中滋生了一个什么愿望
B、 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C、 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D、 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
(捕捉翠鸟很不容易,我们的( )无法实现,我们( )了,只好在翠鸟飞来得时候,( )它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E、 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翠鸟的住处隐蔽。
6、齐读全文,小结
全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分别有什么特点?
7、作业:指导写字 课后题4(1)
板书:捉鱼动作快
行动敏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读课文。2、能说说翠鸟。
重点:有感情读课文
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 结合板书回答问题
1、 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翠鸟的喜爱?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2、 你最喜欢文中描写翠鸟哪部分的内容?
3、 课文是分几方面把翠鸟的“翠鸟非常鲜艳”写具体的。
A、 填空: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绣满了--,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
B、 这段话的结构是什么?
C、 试背
三、 总结全文
四、 作业:围绕下列总起句分别说,写一段话
1、 说:翠鸟的动作很敏捷
写: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
9.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九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 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 “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 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10.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十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它是游记文体的典范。教学中抓住描写特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自学全文,抓住作者描写特点(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再写外洞,然后写怎样通过孔隙,最后写内洞。学生讨论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此时老师提出:我们大多数同学在节假日跟随父母到一些地方游玩过,想一想自己到过哪些地方,把自己游览的顺序理一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自己游览过福宝山,游览过水莲洞,游览过腾龙洞......见好就收。
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在途中所见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春色,用“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具体、形象地写出双龙洞的特点,外洞很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大小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进内洞的孔隙小的特点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挤压”的感觉、“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来描写。
当学生了解到如何真实描写景物后提出:我们游览过的地方,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把它描写下来。一段时间后,同学们举手回答。
甲生写到腾龙洞游玩的情景:写到腾龙洞途中的景色用“汽车蜿蜒盘旋向前行驶,路旁绿树成阴,山花烂漫”。写腾龙洞口用了这样一段话“洞口象卧龙张着的惊天巨口,石笋倒立如龙齿,清江河水波涛汹涌,滚滚流进龙口,发出惊雷一般的轰鸣。”应证了古代 “卧龙吞江”的描述。写进洞的铁索桥时是这样写的:“走在铁索桥上,人左右晃荡,上下起伏,象站在一条铁龙上,往下一看,万丈深渊,另人头晕目眩,心惊胆颤。”对洞内景色的描写:“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中有山,山中有水,石笋石柱在彩灯照耀下,五彩缤纷,瑰丽斑斓,真是洞中仙景,世外桃园。”
乙生写到水莲洞游玩的情景:途中是水路他用“竹筏在碧绿的清江河上漂流,两岸重山峻岭、绿树红花、倒映其中......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来描写。洞口的描写:“还没有看洞口就听到流水的声音,转眼间,看见一道水流从山间流下,挡住洞口,在阳光照耀下,象银光闪闪的洞帘。”洞内景色是这样写的:“为了安全,工作人员把竹筏三五只连成一块,导游一路介绍洞内景色,讲述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船工不时唱起山歌,优美的歌声在洞中回荡,令人心旷神怡。”他们都用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作方法来描写。
以上的教学案例,最显著的特点是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了读写结合的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反思::
1、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按先后顺序、按不同地点、按事物发展......)
2、平时要让学生多积累丰富的词汇及典故。(如:蜿蜒盘旋、绿树成阴,山花烂漫、波涛汹涌、左右晃荡、上下起伏、万丈深渊、头晕目眩、心惊胆颤、五彩缤纷、瑰丽斑斓......卧龙吞江)
3、在描写中要有所借鉴,也要有所创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汽车蜿蜒盘旋、象一条铁龙)
只要我们平时多加读写训练,读写结合,以点带面,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便能得到提高。
作者邮箱: liwenli.1003@163.com
【讲报、评报--《口语交际》(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口语交际·我会拼图》教案设计09-02
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教案设计07-26
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教学设计教案10-05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设计08-22
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二》优秀教案设计08-22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08-03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案08-01
初中口语交际教学设计08-07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