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精选15篇)
1.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 篇一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 文化差异在其中也有诸多不同的体现。英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 是世界上使用最多最广的语言。本文将试从英汉词汇差异的角度, 探讨中西文化不同对语言表达所产生的影响。
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截然相反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 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 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截然不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及在翻译等方面常常引起误解和导致交际的失败。
比如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就是如此。一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不同文化所共有, 然而他们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如, 在西方, 人们习惯用蓝色 (blue) 来表示沮丧、消沉或者淫秽、下流, 但在中国文化中蓝色却表示恬淡、宁静, 而淫秽、下流的意思则是用黄色 (yellow) 来表示, 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另一方面, yellow在英语中却象征正义、坚定、智慧、光荣, 如yellow paper或yellow book并非“黄色书籍”, 而是极其严肃的政府报告;红色 (red) 一词在英语国家是用来表示愤怒, 气愤的意思, 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被用来代表革命。白色在西方文化中是纯洁、天真无邪的象征, 但在中国, 白色却象征着恐怖或者死亡。
一些对动植物或者自然现象的称谓词汇, 虽然字面上都有同样的具象, 但由于文化的差异, 其联想意义却千差万别。如,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忧伤凄凉, 孤独寂寞的联想。如宋玉的《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 哀蟋蟀之宵征”。蟋蟀的这种忧伤形象在英美文化中就不存在, 英国民俗认为在圣诞夜听到蟋蟀鸣叫的人将会无比幸运。可见, 同样的蟋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不同联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民对客观世界, 对自然界的独特的认识和态度, 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同样, 汉语中常用“松树”来赞誉挺拔、坚毅的品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而英语中却鲜有这方面的词汇表现, 如A z a l e a s (杜鹃花) 和Plumblossom (梅花) 都没有特殊的文化内涵;daisy (菊花) 也只出现在英美等国墓地周围。
又如对于“西风” (west wind) 的理解。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当西风吹来起来的时候, 在英国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 而在中国, 则正是深秋或隆冬。因此“west wind”对于英国人和“西风”对于中国人所产生的联想必然是截然不同的。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就对“west wind”进行了高度的赞颂, 把它作为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可这样美好的形象在汉语中都成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著名的“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一个词的文化内涵, 从而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于思维的影响。
二、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有些词汇指示意义相同, 联想意义却各自千差万别。就文化内涵相同的方面来说, 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他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
这类词在英语中和汉语中有不少, 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 但有关r o s 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 比如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 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而在中国文化中, 人们又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又如汉语的“心”和英语的“h e a r t”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心之官则思”、“精心策划”、“心猿意马”、“口是心非”等语言结构中的“心”, 指的是思想、想法等, 既管感情又管理性。英语中的“heart”就不能表达同样的意思, 只对应解剖意义上的“心脏”。而与汉语中同思想思维有关的意义对等的却是“m i n d”, 例如, 许多用“m i n d”构成的成语“m a k e u p o n e’s m i n d” (下决心) , “o u t o 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 心不烦) , “speak one’s mind” (说出心声) 等, 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两种文化的思想和哲学传统的差异。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 与本民族文化内涵相似的词汇比较容易掌握, 却常常忽略了该词所具有的其他文化内涵。
三、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英汉词汇之间就常常会有这样的非对应性词汇空缺现象。这种现象源于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和社会生活的不同, 抑或源于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 (美国梦) , 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 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Halfway house (中途的房子) , 指康复医院;blue boy (蓝色的男子) , 指经过变性手术, 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 Lady (粉红女郎) , 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
而汉语中用“您”表示尊敬礼貌, 而英语中没有类似的对应词, 只有一般性的统称“y o u”。汉语中的“辛苦了”表示对别人的关心。交流中时常用“辛苦了”来肯定别人付出辛勤劳动和所做出的成绩, 并表示慰问。而英语却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
在中国的封建时代, 朝廷对于有功之人或有罪之人常常采取福泽三代或株连九族的政策, 因此亲族间的称谓比英语要繁杂得多。汉语中要区分血亲姻亲, 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宗族非宗族, 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父系母系, 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长幼辈分, 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得多, 用几个词就能涵盖, 如:grand-parent (爷爷, 外公, 奶奶, 外婆) , b r o t h e r (哥哥, 弟弟) , sister (姐姐, 妹妹) , uncle (伯父, 叔父, 姨父, 舅舅, 姑父) 。在西方, 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汉语中的其他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词汇空缺。例如:粽子、饺子、阴阳、观音、玉兔、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等等, 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 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2.透过英汉习语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篇二
习语是一种在意义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每个民族都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习语,这些习语反映了该民族对世界、对生活的观点,是反个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小窗口。习语中涵盖的文化因素有很多,文章试从地域环境、国俗语义、价值观念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一、地域环境差异
“每一种语言中都有很多词汇表示与其地理环境有关的特征。英汉习语中地理生态环境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嬗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生活劳动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 (汪文珍,2004:18)
1.地域生存环境差异。例如:
①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
积聚成多会沉掉航船。(对应的汉语谚语:水滴石穿)
②Rats desert a sinking ship. 船沉鼠要逃。(对应的汉语谚语:树倒猢狲散)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漏沉大船。(对应的汉语谚语:千里之堤毁于蝼蚁之穴)
④Any port in a storm.
船在暴风雨中不择港口。(对应的汉语谚语:慌不择路)
⑤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别人的沉船,就是你的航标。(对应的汉语谚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上述谚语都能体现英语岛国文化的特点,而与它们相对应的汉语谚语却有大陆文化的特点。当然,这些表达方法,无论是英语的,还是汉语的,都是比喻用法。在表达这些相近意思的时候,英汉语的鲜明区别是英国人用他们的航海经验作为生动机智的谚语的源泉,而中国人却从陆上活动的经验中吸取营养,产生谚语。
2.地理位置、气候、山川物产的差异。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就是一例。汉语中“东风”常用于褒义,指春天的风;而在西方,诗人、作家历来歌颂西风而贬斥东风。究其原因,英国地处西半球,面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才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则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中国西部有高山,东临大海,夏日在汉文化中是炎热酷暑,素有赤日炎炎似火烧的说法。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其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人们常常用“美好”、“可爱”、“温和”来描述它。
同时,英汉习语也明显地体现出山川物产差异。我国盛产竹子,汉语中有很多习语与竹子有关。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青梅竹马”、“竹报平安”等等。英国不是竹子的产地,就连bamboo一词还是从法语借来的,所以bamboo在英语里没有任何联想意义,也不可能有同竹子有关的习语。
二、国俗语义差异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接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具有民族文化特点。两种语言中具有同一实体指称意义的词语,其国俗语义却往往大相径庭。” (邵继荣,2002)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英汉习语中有关狗的习语。中国人一般都以为狗是比较卑贱的动物,所以狗常用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语中有关“dog”的习语有:a gay dog(快活人)、Each dog has its days(凡人皆有得意时)、a lucky dog(幸运儿)等。因为狗在英语国家是人们豢养的宠物,深受喜爱。
“ 国俗语义差异还体现在英汉习语中设喻的喻体不同。例如,英民族人们用狮子而汉民族人们用老虎来比喻权利,勇猛和危险。” (邵继荣,2002)这是因为在汉文化中,“虎”乃百兽之王,如“虎踞龙盘”、“虎跃龙腾”等词语中的“虎”都有“兽中王”的雄伟之意。而英语中的习语“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入狮穴捋狮须,即走访某要人以向其提起质询,获得某种好处等)、“the lion’s share”(最大或最好的一份),都体现了“lion”在英语文化中的权威性。
三、价值观念差异
在王振亚编写的《实用英语语言文化》中介绍了张岱年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一个六分说。“这六分说具体分为物质、社会制度与组织、科学与艺术、语言与其他交际系统、习俗与行为模式、价值系统(包括世界观、民族性、审美标准及思维模式)。这六个成分或层次概括了人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把人与动物、自然界区别开来、很自然它们就构成了广义的文化。” (王振亚,2004)下面以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为例子加以说明。
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有文明的一种表现就是“客随主便”(对应英文就是“up to you”)。可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卢秋田,2003)中国人善于统筹兼顾,注重集体综合性,即在考虑问题习惯将事物的各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如“爱他人为仁”“天下为公”“人多力量大”等。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往往更强调的是“个体性”,故常出现意见太分散,众口难调的局面,故英语有习语“knowledge is power”。
结合上述例子,可归结出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常表现为个人本位与人伦本位取向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人伦本位”,而英美文化的主线均是个人本位,或曰个体主义。
3.文化差异与英汉误译 篇三
文化差异与英汉误译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常常不是因为用词、语法结构等语言本身因素造成了理解困难,而是因为两种语言存在着跨文化交际的差异.语言表层上的`任何差异都是因为文化内涵不同而产生诸多误译.本文分六大类别加以归纳分析,以期引起广大翻译和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翻译教学和实践中,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消除文化障碍,减少误译现象,提高翻译质量.
作 者:聂明方 Nie Mingfang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7) 分类号:H3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误译4.英汉数字文化习俗差异的对比分析 篇四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英汉数字文化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汉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窥之一斑.
作 者:张宗久 ZHANG Zong-jiu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11 刊 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6 22(1) 分类号:G05 关键词:数字 文化差异 对比分析★ 英汉习语对比分析
★ 从词汇联想意义看动物文化丛的比喻
★ 英汉植物词文化附加意义之比较
★ 英汉对比谈谓语
★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
★ 英汉商务信函中人际意义表述手段对比研究
★ 英汉时间指示及其文化内涵比较
★ 从英汉构词特点看英汉词义对比
★ 英汉主位及其信息分布状态对比研究
5.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 篇五
英汉电影片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赏析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英汉电影片名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片名文化差异的起源及其翻译策略,结合实例赏析了成功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从而得到启示: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是沟通中西电影不同文化的桥梁.
作 者:王丹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13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1(6)分类号:H315.9关键词:电影片名 翻译 文化差异 异化法 归化法
6.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 篇六
1 日常生活行为差异:文化差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1.1 问候语
当人们开始与他人沟通, 个人逐渐成为社会一部分, 问候就是形成一种文化的第一步。我们中国人怎么互相打招呼呢?通俗地说, 如果我们在街上遇到朋友, 我们常说:“嗨, 你吃饭没?”或“你要去哪里?”以及相互面对时与对方握手。然而, 在西方国家, 上述的问候只是问一些问题, 不是打招呼。如果你这样问他们, 他们可能会认为你邀请他们吃饭。通常情况下, 他们会只给对方一个微笑或打招呼:“hi”另外, 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他们才会握手。
1.2 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因素造就了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农耕型社会形态, 这使得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土地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语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与土地相关的用语, 如:黄土高原 (Yellow River Plateau) 、土财主 (local rich man) 、土包子 (bumpkin) 、土皇帝 (local despot) 等等,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这些词的英译大多都不含土地的意思, 如果将这些“土”翻译成英语中对应的“soil”, 那就要贻笑大方了。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语言中也有大量与航海和海洋有关的用语, 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平静的海洋练不出熟练的水手) ;All’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 (来者不拒)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等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使英国雨天特别多, 许多事因下雨而被延期或取消, 表达为be rained off。
1.3 象征符号化
是让人想象或意念的事物。首先是关于颜色。我们经常给每种颜色的某些意义, 面临着不同的颜色时有不同的感觉。因此, 选择颜色时, 衣服, 装饰品等, 人们总是有自己的口味, 我们中国人经常使用红色装饰节日, 如大红灯笼, 红色的中国节点和红色爆竹。但在西方红色代表血液或革命。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龙。在东方, 龙像想象中的那样, 在天空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流淌着。据说, 龙有脸的马, 鹿, 牛的耳朵, 蛇的身体, 鹰和鱼的鳞片爪的角。我们把龙作为神, 能祈福降雨等, 说中国人是龙的后代。但在西方, 人们把龙视为凶兽, 甚至成为魔鬼的象征。它有脚可以站在地面上和有巨大的翅膀飞。龙西有爆发火灾的能力, 而不是水, 火可以摧毁一切, 所以西龙不得欢迎。
2 语言与思维差异
2.1 用词差异
词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文化差异对不同语言的用词有很大影响。例如, 英语中的“Hippies, yippee, Me generation, hot dog”, 虽然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嬉皮士, 雅皮士, 自我的一代, 热狗“, 我们仍然不能表达原词的延伸和意向。文化差异使得同一个词也有不同的含义, 如“propaganda”的意思是“宣传”也有“lie”的意思, 但在中国“宣传”不具有这个意思。再如, 我们翻译porridge为“粥, 稀饭”, 实际上在中西方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英国里porridge表示用牛奶或水煮熟的燕麦粥, 但我们吃的是水煮的米饭或其他粮食。有些词, 如landlord (地主) , capitalist (资本家) 有积极的意义, 他们在中国却有负面的含义。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 则有可能由于一字之差铸成大错。
2.2 思维模式差异
由于不同时代特征及区域特征使得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相对偏重人文, 注重伦理、道德;重悟性、直觉、意象;好静、内向、守旧;求同、求稳, 重和谐。西方人偏重自然, 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 重竞争。
这方面的表现有:中国自古就有厚彼薄己的传统, 以示谦虚。如:中国人在请客时常说:“饭菜不好, 请大家随便吃点”。在送礼时常说:“今天略备薄礼, 不成敬意, 望各位笑纳”。当英美国家的人士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英语交际过程中, 常以“谢谢”来表示自己是真心接受对方的赞扬, 说“I’m so glad...”, “I’m glad to hear that.”, “It’s so lovely.”, “Thank you.”等语句。人们相互间称呼相差极大。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在西方国家, 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 (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如:Mr.Brown、Mrs Brown、Miss Alice等。小孩子可以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 而是直呼其名, 表示亲切。不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3 文化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及对策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基于不同文化的语言, 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3.1 缺少对应词汇时
很多汉语词汇在翻译成英语时找不到对应的词, 例如, 汉语中的“豆腐”是我们特有的食品, 在西方文化中缺乏相对应的事物, 在最初翻译为“bean curd”,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 它的音译“tofu”也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但任有许多词汇对不了解中国文化人的人来说依然不知所云。比如:“生旦净末丑”、“嫦娥”、“宗祠”、“炒杂碎”、“狗皮膏药”、“弟”、“姐”、“妹”等这些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的词。同样, 在英语中带有独特文化背景的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表达的词也比比皆是。如clock-watcher, 看钟点儿下班的人;prey, 被捕食的动物;common room, 英国大学中所设的让教职工及学生用茶或咖啡的休息室;
由于词汇空缺现象的存在, 大大影响了英汉互译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 有些词我们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如, 气功Qigong;功夫Kungfu;太极拳Taijiquan;馒头Mantow等, 这种完全音译而不加任何解释的翻译一般仅限于一些已经被收入英语辞典的汉语拼音词汇。对于部分汉语新词来说, 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是两种最常见的手段。为的是向外国读者介绍更多的中国特色词语, 比如:But for now, most Chinese see the deal as a shuangying, or win-win for both Beijing and Washington.句中保留了“双赢”的汉语拼音, 其后的解释性翻译简明清晰, 既准确传达了汉语中的意思, 又在语音上或在形象上尽可能地保留了其中国文化色彩。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把“豆腐渣工程”大胆地译为bean 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这种对原词语“保形取义”的诠释, 基本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形象喻义相似, 转换比较成功, 值得我们借鉴, 这种翻译方法美中不足的是显得累赘,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原词的形式意义。在英译汉时, 我们可以采用音译和和意译加注释的方法, 如, 肯德基 (Kentucky) 、麦当劳 (Mc Donald's) 、土司 (toast) 、三文鱼 (salmon) 、沙丁鱼 (sardine) 、西冷牛排 (sirloin steak) 、培根 (bacon) 、可口可乐 (Coca-Cola) 、百事可乐 (Pepsi-cola) 这些已为大家熟知的词我们可以直接音译。对一些大家不熟悉的词, 我们同样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 Fly girl飞飞女 (时髦的年轻女子) 、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人 (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老人的人) 、Colonel Blimp布林姆上校 (漫画家创作的人物, 讽刺一个具有军职的顽固保守分子, 对一切改革抱怀疑和不信任态度, 现为老顽固的代名词) 。
3.2 思维差异与化解
对于思维方式不同, 最有效的翻译方法是不要直译, 而采用意境相通翻译手段。
举例:The moon was above, cold and beautiful, and the music reminded Soapy of these days when his life contained such things as mothers and roses and clean thoughts and collars.
如果我们把“mothers”、“roses”、“clean thoughts”、“clean collars”对应“母亲”, “玫瑰”, “干净的思想 (或干净衣领) ”或许不太好理解, 如果我们想要把它理解并翻译正确, 我们应该了解西方人的心理特点。这是更好地把这些话作为“母爱”, “爱情”, “理想”, “生活”, 以便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因此,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译:“一轮娇媚而冷落的明月悬空高照, 那优扬的音乐使他回首往昔, 诸如生活中慈祥的母爱、幸福的爱情、崇高的理想和富裕的生活”。
再如:“It was all I could do not to laugh.”若译为:“我不能笑。那就错了。”基于英语中常见的逆向思维方式, 应译为:“我差点儿笑了。”
4 结论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限制了他们的语言以及他们对其他语言的理解, 文化差异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翻译其他语言时容易混淆。因此, 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表面意思的转换, 还要深刻了解其他国家的不同文化。从文字和文化两方面入手, 以求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译。
参考文献
[1]刘英凯.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 (3) .
[2].王志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7.英汉广告文化差异赏析 篇七
[关键词] 广告英汉广告语言文化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才得以世代相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虽已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体形式,与普通语言存在众多差异,但同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等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英汉广告所折射出的主要文化差异
透过英汉广告,我们不难发现英汉两种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无不结晶在各自的广告语言中,广告语言折射出鲜明的民族心理,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1.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作为一个多宗教国家,其文化发展一直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汉语从佛教和道教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例如:“观音菩萨”、“玉皇大地”、“三头六臂”、“金刚”、“借花献佛”、“回头是岸”、“灵丹妙药”等等。汉语广告中某些商标名称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佛手”牌味精、“嫦娥”牌护肤露、“龙王”牌锅炉等。
以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英语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基督教的许多字眼都出现在英语广告字里行间,例如:“Enjoy Quaker Oats. Good for your heart and soul”.(美国贵格麦片广告) Quaker是基督教的“贵格教派”。该商标词用“贵格教派”的某些教义,如纯洁、忠诚、坚强、果断等来强调该麦片选料纯净、注重信誉等。
再看一则香水广告:“You don’t have to be an angel to wear it.”
“Angel”原指基督教信仰中上帝的使者或恃者,该广告用以指使用该香水的人都会成为美丽、纯洁、善良的人。
2.历史文化差异
古老而灿烂中英文化,曾孕育出无数个蜚声全球的伟大思想家、艺术家和诗人。他们虽已作古,但其英名及思想仍“流芳”于广告的字里行间。以下是20世纪80年代几乎家喻户晓的电视广告词:
(1)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2)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
(3)曹雪芹酒想你想到梦里头。
这几句广告词都带有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色彩,它不仅使人联想到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及统治中国思想近2500年的孔子学说和在世界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而且令自己宣传的产品身价百倍。
我们再看一则名为Radken的发廊所作的广告:
(4)BEAUTY IS TRUTH,TRUTH BEAUTY。
-------KEATS
HER BEAUTY MADE THE BRIGHT WORLD DIMS。
------ SHELLY
LATHER.RINSE.REPEAT.
------REDKEN
Sure, there are a lot of theories on beauty out here, but we’ve always preferred to write out down.. With products that are exceptionally healthy for both your hair and the environment ---- and which, of course, are created with no animal testing.
这则发廊广告会使消费者联想起两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Keats和Shelly以及他们的作品《无情的美人》、《秋颂》、《西方颂》、《致云雀》等。
汉英两种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其溯源和发展历程亦不尽相同。细心观察英汉广告,我们会发现一些作为历史沉淀的典故和某些习语引伸、发展的文化轨迹。请看几例汉语广告: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牌汽车广告)
(6)叶公好笼(龙)。(鸟笼商店广告)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星球”收录机给您带来四海知音。(“星球”收录机广告)
以上广告均借用汉语成语典故,其隐含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悉,笔者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再看英文广告:
(8)Ask for More. (More牌香烟广告)
More是美国一种特长型香烟品牌,整句广告词来自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奥立佛乞讨时的名句,一语双关。
(9)Wearing is believing. (Lovable牌内衣)
该广告来自英语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
(10)Our presence will make your heart grow fonder.
If you’re resident overseas, the best way of keeping in touch with events back home is by reading The Times.
Don’t risk losing touch, place a subscription with The Times and be sure of your daily copy.
The prose without the con. We take no pride in prejudice.
---------- The Times
这则《泰晤士报》征订广告巧妙地把一些成语和文学典故与商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成语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absence”改为“presence”,反其意而用之。 “The prose without the con”是从成语“the pros and cons”(“赞成与反对的理由”、“是非曲直”)演变而来,意思为“文章不会混淆视听,使人上当受骗”。另外,广告引用英国著名作家奥斯汀家喻户晓的名著“Pride and Prejudice”,体现了该报秉承公平、公正的办报宗旨,从而达到奇妙的广告宣传效果,实在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11)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 (Mitsubishi 汽车广告)
该广告词仿照《美国独立宣言》中”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名句,使人联想到当时英国殖民地人民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主张人人生来平等的文化形象,同时标榜自己的汽车非同一般。
3.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人喜欢含蓄,往往以迂回的方式间接地表述自己的主张或情感。汉语广告讲究以言感人,偏重呼唤功能,表现为由表及里,信息重心经常置后,即把关键内容放在后面表达。下面是一则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镇脑宁”的销售广告:
(12)电视剧《渴望》中刘大妈的扮演者:“《渴望》播出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不少观众惦记着我,说王沪生气得我经常头疼。这不,又寄来了“镇脑宁”,不过,要真头疼,就用得着了。”
这则广告一开始根本看不出跟宣传“镇脑宁”有什么关系。直到最后,人们才意识到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西方人喜欢直率与外露,开门见山。因此英语广告表达客观具体,文字简洁,便于记忆,并且突出信息功能,信息重心往往前置。请看下面一则“剑”牌香烟的广告:
(13) Kent
Fresh, Calm, Mild
Kent. The taste you’ll feel good about. The mild International Cigarette.
该广告简单明了,先“自报家门”,然后将“剑”牌香烟清新、醇厚、柔和三大特点表达得一清二楚。
4.价值观念差异
汉英两种文化在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中国文化崇尚权威,而西方文化强调事实。因此在汉语广告中,广告主总是以获得多少产品荣誉证书、多少枚奖牌来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省优”、“部优”、“专家推荐”、“奥运会指定产品”、“消费者协会推荐”等表示权威的字眼充斥在广告中。相反,英文广告倾向于提供一些研发产品的可靠数据,以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深信无疑。下面请对比以下几则广告:
(14)“海燕”飞翔在神州大地!
“海燕”给家庭带来欢乐!
“海燕”荣膺国家第四届电视机质量评比一等奖!
(“海燕”电视机广告)
(15)The road to becoming a Volkswagen is a rough one. The obstacles are many.
Some make it.
Some crack.
Those who make it are scrutinized by 8.397 inspectors (807 of them are finicky women).
They are subjected to 16.000 different inspections.
They are driven the equivalent of 3 miles on a special test stand.
…
Torsion bars are twisted 100.000 times to make sure the torsion properly.
Keys are turned on 25.000 times to make sure they don’t break off in the keylocks.
And so it goes on.
200 Volkswagens are rejected every day.
It’s a tough league.
(Volkswagen Car)
(16)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s.(助听器广告)
ears是 years的谐音,不仅表达该助听器经过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而且还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
由于长期受儒家哲学影响,中国人对集体荣誉和群体观念有很强的归属感,因此汉语广告一般强调群体行为和随众心理,即产品的受益者是大家,大家说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下面是上世纪80年代几则电视广告:
(17)中意冰箱、人人中意。(“中意”牌冰箱)
(18)万家乐,乐万家。(“万家乐”热水器)
(19)既然人人都穿,那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服装广告)
而在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一大突出特点,人们追求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因此英语广告极少出现上述汉语广告中的那种现象。
另外,英语广告强调顾客至上,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突出You-attitude,形式上多用You -form,而汉语突出企业至上,惯用第三人称表达,以树立企业形象(Corporation Image),博得顾客信赖。例如:
(20)Florida Orange Juice. To your health. (佛罗里达橙汁)
(21)在众多的楼宇中,我为什么选择了红山花园,因为她......
5.礼貌表达形式差异
“贬己尊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尊称词,如您、君等,这些词应用到广告中,会使消费者感到亲切、自然和真诚,会震撼人们的心灵,造成一种无发抵抗的诱惑力和鼓动性,从而实现广告的移情感召功能。例如:
(22)别墅是您的,花园是您的,设施也是您的。(深圳蛇口明泉苑广告)
(23)“金鸡”为您足下生辉。(天津“金鸡”牌鞋油)
(24)“发达”电器,伴君发达。(“发达”牌吸尘器)
与汉语相比,英语虽几乎没有尊称词,但其礼貌表达可通过疑问句型以及语调等来实现。例如:
(25) Could you find the 26 different products from Amway in this photo?
(Ad for Amway)
(26) Wouldn’t you really rather have a Buick?
(Buick Car)
(27)You will buy this special gift to your daring, don’t you?
三、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而文化因素总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包括广告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广告语言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宗教、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消费者无时无刻不面对着外国商品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异国文化。研究广告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对于广大广告文案人员和翻译人员做好跨文化广告的创作与翻译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8.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篇八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化的`结晶,概括人类文化经验的精髓.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习语.通过对习语与语言文化、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实例三个方面的阐述,说明英汉习语翻译中表现出的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以及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等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
作 者:刘胡英 LIU Hu-ying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刊 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分类号:H315关键词:英汉习语 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9.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 篇九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通过时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反映在涵义、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异同来分析、总结如何融文化知识于教学中,以导入文化的方式,发挥学生的联想记忆能力,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从而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 者:段新苗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年,卷(期):200814(5)分类号:H319关键词:文化差异 概念意义 文化内涵 文化语境 交际价值
10.浅析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篇十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词汇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语以及词语等价物(如,固定词组、熟语、谚语等等)的总词汇。词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意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的语法功能以及词的搭配等等。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一)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中的monkey和汉语中的“猴子”,The monkey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 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 “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 “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 “uncle”, “aunt”。
2.文化意义的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例如,在英语中Where is head?意思是厕所在哪儿?而在汉语中没有知识背景的关系下我们可能会翻译成你的头在哪儿?这可能会在一个隆重的场合之下造成笑话,“家丑不可外扬”在英语中是"It an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袍加身”(take thethrone; 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黄道吉日(a propitiousdate)都无一不与尊贵荣耀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的黄色表示“胆小,卑鄙,猜忌”的意思,例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中的yellow不是指他尊贵,而是指软弱。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汉文化里天鹅一般代表稀有、高贵、优雅,一般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形容一个男人对一个远胜过自己的女子的不切实际的追求。所以学一门语言重要的是要先涉足这个国家与本国的文化差异及这个国家的语言交际方式等。
3.文化意义的空缺
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审美、文化传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该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事物和现象,在一种语言里的词很难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词或意义。
主要有两种空缺情况:一为词汇的空缺,如汉文化所特有的词汇:干妈、干爹、吃醋(表示嫉妒)、洋气、狐狸精、爬灰(……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7回)、三八红旗手、戴绿帽、走光、母夜叉、七仙女下凡等,这些汉文化所独有的词汇是没有办法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的,这是一种词汇的空缺。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英汉有对应词,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的词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 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而汉语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意义。
4.文化意义基本相同
雖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两种语言的文化意义不同,但英汉两语群体在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大同小异。例如: donkey(驴)在英语中象征“愚蠢”、“固执”、“倔强”; 汉语中也有“蠢驴”、“犟驴”等说法。 parrot(鹦鹉)一词,在英语中表示“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的人”;汉语中也有“鹦鹉学舌”之说。
三、结论
11.英汉称谓文化差异研究 篇十一
一、从亲属称谓看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
在现代汉语中, 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 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 一词多义, 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 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要准确地翻译这个词, 必须置之于语境中考察。家庭成员之间, 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 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 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2、汉英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亲属称谓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一些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姻亲关系的人的现象。如称呼陌生的年长者为“大爷”、“大娘”等, 还可以加上职业称呼, 如“邮递员叔叔”、“售货员阿姨”等。在与他人交往中, 中国人习惯于把个人看作是社会这个大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过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和谐, 因此, 往往以积极的态度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 以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人员。
英语中也有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 一些传统家庭常将“aunt”和“uncle”用于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 称呼父母的朋友为“Uncle Tom”或“Aunt Kate”。但英语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汉语普遍, 在各种社交场合, 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非亲属成员很少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对方。
二、英汉社交称谓对比
1、英语社交称谓的一般准则
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 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英语中, 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 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 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受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 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
2、汉语社交称谓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 只要有衔头的, 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王班长、吴队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三、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 汉族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结构是宗法社会结构, 整个社会基础是以家庭这个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的宗法性结构的。同姓宗族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家族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男女有分, 长幼有别”, 家庭中个人之间的关系相当明确, 从而造成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名目众多, 年龄辈分的清晰, 直系与旁系、宗族与非宗族的区分。
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存在过农奴制封建宗法关系, 但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西方法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人人心。受这种法制思想的影响英语中对血亲、姻亲的称谓比汉语简单。
2、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的不同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 不仅在家族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而且整个社会亦如此。从历史的角度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 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而西方社会由于在其封建历史时期实施的是宗教政治, 而非官僚政治。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甚至超过了国王他所统治的各级宗教组织的势力也远远超过了官僚政府机构。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对官衔自然也就不像汉族人那样看重。所以, 英语国家的职衔称谓常以宗教为普遍。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 姓氏名字多源于《圣经》。
3、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自卑尊人的礼貌准则。这种压抑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评判上对自身才能、作用的有意贬抑和不愿外露即自谦;却喜欢抬高对方, 即“贬己扬人”, 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到语言上, 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
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却追求人人平等, 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形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他们强调自我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表现在言语交际上, 少有谦语, 敬语较汉语少。
参考文献
[1]贾彦德:《中西常用亲属词的语义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姚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 《语言文字应用》, 1995年第3期。
1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融合 篇十二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一说法。的却,作为中国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吃”多么地看重,在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每天都要考虑三个重要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这纯属一个笑话,但是我认为来形容我们中国人关于吃这一方面的特点却为之不过,甚至相当贴切。很好笑的一个事实,我们中国人的嘴都很刁,广东人吃不惯川菜、相对重口味的北方人吃不惯南方菜的清淡。我们中国人对于放进自己口里的东西都相当着重,没办法,口味这东西繁多,如果吃另外一个口味对我们自己来说的却是一件难受的事情,正如中国人到西方国家吃冷盘、西方国家的人来中国吃川菜,能否适应是一个问题,喜不喜欢又是一个问题。很明显,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是在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之后的中西文化碰撞出现的首层交融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在通过时间的磨合,中西文化之间差异与融合最新表现在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列强统治区域,如上海、广州等各大商埠地方出现。呈现出“中菜主导、西菜渐入”的局面。在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感性的中国,理性的西方,当然,我们很有必要首先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
感性的中国。中国根据地域的不同可系统区分为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每个菜系之下又会细分成其他菜列,则如闽菜,闽菜当为八大菜系之一,其下细分成福州菜、漳州菜、厦门菜、泉州菜、莆田菜五小菜列。每个菜列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味,但是它们总体属于闽菜系。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为;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意情趣、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为:营养均衡、个性突出、强调精加工、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我们很容易从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看出,我们在关于吃这一方面所着重的地方完全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对于吃是一种感性的吃,而西方则更是一种相对于感性的理性的吃。为什么两大饮食文化系统的差异会如此突出明显?简单可以从中国为固定耕种农业文明,而西方则是提倡冒险海洋文明这一理论来分析。中国,虽然古代中国战争剧烈而频繁,但这毫不影响目前世上仅有的古文化体系的延续与发展,它偎依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发展。处于亚热带与北温带,气候相对宜人,降水量东南向西北递减,农作产品丰富,为典型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典型特点是固守家园,在安定的环境里面自己更新,简单来说,就是耕种。我们都知道虽然中国人的耕种是属于精耕细种,但从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主导的农业社会生产效率还是低下的,原因是在中国的主要劳动群体阶级为农民阶级,农民阶级人口众多,但是狭小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则是难以足够支持他们的需求,在安定的社会环境里,人口密度迅速增长,甚至难以达到自给自足的局面。所以,农民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随着后来精耕细种程度的上升,低层次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民开始追求相对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受我们古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所影响,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平衡,人们追求物质层面的同时,相对注意饮食当中菜式的美感、情趣,更高的层次是在达到美感、情趣统一之时还能同时兼顾医食结合。在我们熟悉的菜式中就有极多这样的例子,如闽菜系中得首席古典名菜“佛跳墙”,所谓“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佛跳墙用料精奇,有海参、鲍鱼、鱼翅、鸡肉等十几钟珍贵原料,这些都是相当鲜美的用料,辅料也相对复杂,有桂皮、猪油、姜皮、葱段等等,在通过繁杂的制作之后,色、香、味俱全的“佛跳墙”才诞生,这佛跳墙味道鲜美,虽然是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食欲,在融合“平衡”的思想之后,人们在满足食欲的同时,在选材与制作的过程之中,满足各种人群的食疗需要。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还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鱼翅含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患有防治功效;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利于滋养、柔嫩皮肤黏膜,是很好的美容食品。鱼翅味甘、咸,性平,能渗湿行水,开胃进食,清痰消鱼积,补五脏,长腰力,益虚痨。鱼翅和鸡肉相互协调,给食用的人最好的食疗效果。
理性的西方。西方国家没有如中国一样分成几大菜系,直接是每个国家有每种口味,西方菜也有很多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出名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但总体来说西方国家差不多,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对的体系,但这两个体系并非对立,而是对立统一。所谓的对立统一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相互交融之后而言的,因为在中国还没有被西方文明打开封闭的枷锁之前,两种饮食文化虽然早有碰撞,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很难在封闭性极强的中国人之中极难生根繁衍,正如西方的传教士曾经在中国传教,但是中国人貌似对西方的宗教并不感兴趣而已。
从选用材料方面来说,西方选用原料与中国人一样重视,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这与中国就不相同了,干货是中国菜式中重要的角色,很多菜式都需要用到干货,干冬菇、干红枣等等,中国厨师甚至有意识地制作腌菜等来丰富他们的原材料,皮蛋则是西方人难以接受的一种食材,皮蛋的英语表达问“100-years egg”直译就是100年蛋,的他们认为皮蛋是世界上最恶心的东西,他们很难想象中国人能够将皮蛋置于口中甚至吞下去,实际上,皮蛋于我们心中,是一种异样的美食,皮蛋瘦肉粥相信大部分人都十分喜爱。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西方人喜欢新鲜的原材料而弃这些腌制品。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由选材方面我们可以简单形象地下定义为植物的中国,动物的西方。中国人在日常生活的饮食当中常常离不开素菜,甚至我们更偏向素菜,这没办法,我们的是农业大国,农业更重视其中的种植业而不是畜牧业,蔬菜、粗粮都是我们主要的营养摄入资源。但是西方则是不一样,他们是海洋文明,提倡理性思维,喜欢大口吃肉、红肉、白肉,有时是罐头,追求的是营养的价值搭配齐全,蔬菜在他们之中占很少的比例,虽然他们也有沙拉这些菜式,但他们更热爱肉类。
从烹饪方式来说,相对于中国的西方则是没有中国这么麻烦,它们没有中国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等等奇多的烹饪方式,西方人喜欢清蒸。西方人强调饮食之间那种科学与营养,清蒸的却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而中国的烹饪方式则是很容易造成营养的流失。
西方人受到西方哲学“形而上“的思想影响,它们的烹饪没有中国的多样,它们对于烹饪的创新力度也很小,厨师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而是沿袭西方人传统的标准与规范,然后不断重复机械的制作。这不能怪罪于厨师,或许寻根与西方人对“食”的看法了。西方人“食”的主要目的与中国人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营养的摄入,而不是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味蕾上的享受。中餐更注重食品间的“渗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匀称;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齐全”,即保证营养的搭配和匀称。因而只要营养足够的情况之下,其他都可以宽容剩余的条件都可以暂且放下,甚至可以连味道也不是首要考虑条件,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在中国人眼中看来这是一件相当奇怪的事情,但是事情就是如此。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这就是感性的中国饮食与西方的理性饮食。在偌大的美国,在纽约的牛扒和华盛顿的牛扒味道相差无几,今日吃的是土豆牛扒,明天是牛扒土豆,没有相对的风味,因为在他们眼中看来,土豆牛扒的营养已经足够了,没有太大的必要去改良,由于食客的极度宽容,他们的厨师也没有那个去考虑改变牛扒的必要。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这一点与中国相对而言也是不一样的,中餐的装盘立体感也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美感对于中餐是一个分量相当大的评分标准,但是在可食性这一方面,中餐则是稍逊与西餐了,中餐在烹饪完毕之后,主菜通常置于碟子中间,凭借精细的刀工用红萝卜、白萝卜、豆腐等其他可塑性强的食料雕琢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点缀品,但是这些点缀品起到的作用也顶多就是点缀,很少食客会去食用这些点缀品,大都是主菜食用后,点缀品仍旧处于空碟子中,最后就会被遗弃,这貌似与之前所提及的与自然和谐共处不相协调,但是这与中国人的宴席文化有关。
中西饮食文化中,在关于宴席这一部分是极度不一样的,在中国,工作的事在酒桌上办这似乎是潜规矩,一杯酒下肚,一切都可以慢慢说,一切都可以慢慢解决。但是西方人在宴会上从来不会提及工作的事情,他们的宴会都是以交谊为目的。我们中国人习惯围餐,一群人围坐成一桌,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桌子中间依次放上各种菜式,由食客自己选取。各项主菜制作精美,除了烹饪味道美味之外,还格外强调它的外在表现,中国人强调味道的搭配与匀称,主要体现在主菜上面,点缀品只是用来提升菜式的客观性因为中国人眼中的宴席,一场好的宴席则是关乎到自己面子的问题以及关乎于能否解决问题,菜式的卖相则是宴席的好坏的体现,则是前面所提及的可食性相对于西餐较差的原因。但是西方则是流行自助餐,没有固定的位置,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一特点。
1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 篇十三
浅议英语教学中英汉交际文化中存在的语言差异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作 者:王国凤 WANG Guo-feng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学校,河南,南阳,473000 刊 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5(10) 分类号:G04 H0-05 关键词:英汉语言 社会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14.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篇十四
1.1 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对语言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而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八节里,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我国学者辜鸿铭对“天命”的翻译是“the laws of God”, 把“天命”当作是宗教的真理, 把孔子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介绍给西方。然而, 孔子的言语大多为规劝建议, 并不宣传神秘的宗教思想。威尔·杜伦博士在1932年出版的《哲学概论》中认为, 对孔子的学说最好称哲学而不称宗教, 因为孔子的言论中缺乏宗教的意味。所以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出发, 笔者认为把此处“天命”理解为“the will of Heaven”更为妥当。
1.2 习俗文化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由民族习惯形成的文化。汉英两个民族在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称谓、寒暄语、颜色词的使用及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
1.2.1 称谓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 对纲常不很重视, 体现在亲属称谓上为关系区分不够清晰, 而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严格的宗法观念。例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夫、姨夫、舅父在英文里都统称为“uncle”, 这种情况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英译《红楼梦》中的称谓空缺常使译者感到困惑。
《红楼梦》中有凤姐对贾母的一句话:“这通身的气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中都用“grand-daughter”来表示, David Hawks的译文另换了角度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e!She doesn’t take after 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 is more like a Jia.”
但这仍未译出贾母和黛玉的关系, 杨宪益夫妇从黛玉父亲的角度进行翻译, 意思表达得较为清楚:
“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 in 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1.2.2 见面语差异
汉译英时如不了解中西方见面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文化冲突, 仅仅使用直译, 就会误解。
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两类。汉语用的招呼语形式多样, 而英语中的招呼语则比较模式化, 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因此在翻译招呼语时就会出现词汇空缺。如汉语中常用“上哪儿去?”打招呼, 若直译为“Where are you going?”西方人则认为是在干涉其私事, 造成文化冲突。
寒暄语中, 中国人常以谈论对方的切身生活为话题, 如《祝福》中, “一见面是寒暄, 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中国读者对“说我‘胖了’容易理解, 但英美人士不明个中缘由, 且忌讳肥胖, 易产生误解, 因此应增添解释性词语, 有学者将其译为:“After exchanging a few politeremarks when we met, he observed that I looked‘fat’, and 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launched a violent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甚妥。
1.2.3 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
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相同的颜色词,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寓意相差甚远。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表示喜庆, 而英语中红色代表暴力、激进。因此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 “红糖”则为“brown sugar”。“黄色”在传统文化中是“尊贵, 庄严和王权”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淫秽、色情”的意思, 此意源自于英语中的“yellow press”, 但实际上“yellow press”指的是“低俗的出版物”, 并无淫秽色情之意;“yellow”在英语中一般寓有怯懦之意。
1.2.4 常见事物寓意的差异
由于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历史地理的差异, 两个民族的人民分别赋予了同一事物不同的联想。例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在西方, dragon是一种长鳞、喷火、有翼的大型蜥蜴, 是罪恶的象征。英国早期民族史诗“Beowulf”, 最后Beowulf杀的是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 此处的翻译就应注意, 应译为“恶龙”。近年的美国优秀的动漫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对此亦有鲜明体现。
1.3 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观念因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汉语文字脱胎于象形文字, 中国人也擅长于形象思维, 而英语则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制约, 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势必产生语言的形象美和逻辑美的不同取向。在英汉翻译作品中我们常见到很多的工整的四字格和排比句式。对这种译法有人认为有美化译文或归化原文之嫌;但从翻译理论的异质同构说或动态对等说出发, 似乎又颇为有理。审美取向的差异给翻译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4 地域文化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如“西风”一词, 中国人提及此词会有“秋风潇飒”、凄凉的感觉。而英国属于大西洋气候, 一旦刮起西风, 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带来的就是温暖, 故为英国人深深喜爱。如“Chaucer Canterbury Tales”中第五行诗“When also Zephyrus (西风) with his sweet breath”中的Zephyrus意为西风, 但应于注释中加以解释, 方能让中国读者明白。同时《西厢记》中“西风紧, 塞雁南飞……”直译为“Bitter is the wes wind...”亦为不妥, 仍需加以补充, 笔者试译为“the wintry wes wind”。
2. 消除文化差异时英汉翻译影响的方法
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交流, 译文中文字符号的改变应体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出现许多词汇空缺, 特别是能够相互对译的俗语、谚语、俚语就更少。为保持译文“忠实”, 翻译时往往需要采用“直译加注”、“释义”、“意译”等手法。
2.1 直译加注
翻译实践中, 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 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文文化的相关知识, 译者要作适当注释。如对《红楼梦》第34回中的“可谓东施效颦”这句话杨宪益先生译为:“She is Tung Shih imitating Xi Shih. (X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
2.2 意译
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亦可用意译法, 例如英语中有句习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an comes the tug o war.”若直译为“希腊人遇上希腊人, 定有一场好斗”则失去了原文的意义, 因此不妨改译为“两雄相争, 其斗必烈”。又如汉语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如直译成“Until 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 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removed.”就不妥, 可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 maker is removed.”
2.3 释义
在译文语言中, 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时, 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以保留词语的内涵意义。释义是直接向译文读者解释原文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味的一种手段, 以清晰地表达原意, 避免误解。
如:端午节那天, 人们都要吃粽子。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y lunar month) ,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 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译文是端午节和粽子的说明, 较好地传递了文化信息。
3. 结语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各自不同地特点和其所处地不同的文化环境。在翻译时不仅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 还需要了解英美人的物质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应仔细研究其中的文化差异, 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尽可能地弥合起来, 让读者最好地理解源语文字, 感受异域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4]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s.1-3, Penguin Books.
[6]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中国翻译, 1999, (2) .
[7]李天辰.论语英译体会点滴.外语教学, 1999, (2) .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 1984, (1) .
15.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篇十五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44-01
由于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语言、历史、文化、风俗传统等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中国同其他西方国家进行交流时,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翻译错误。而这些错误,不仅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有甚者,会引起两国间的不必要的摩擦。
1 英汉文化差异
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可轻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
1.1 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一切皆“循礼而行”,主张“天人合一”,讲究“三纲五常”。所以,中国人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讲究彬彬有礼,讲究含蓄。反观西方历史,最早受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影响,民主和法是作为第一位的,且由于注重人在整个社会的主体作用,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点,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本组成部分。
1.2 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是在北温带黄河两岸的大平原农耕地区发展起来的,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独立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大陆性中华文化;而西方文化源自古希腊、罗马,地处海滨和近海岛屿,由此形成了海洋型的商业城市文化。
1.3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在中国主要宗教有三个,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成语中的“天”在汉语中有宿命意味,从隐含含义讲,指的是信徒心中的宗教崇拜者;而西方则深受天主教或基督教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影响。所以造成了在进行翻译时由于双方宗教教义及所渗透的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歧义或误会。
1.4 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所以许多风俗都受到了儒家思想中有关周礼的影响。而西方国家由于受到其多民族和政治经济不稳定等情况的影响,所以从社会风俗上来说不仅与中国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是西方内部差异也是很大的。
2 翻译策略
2.1 解决历史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应用
我们在翻译时只有对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都“天衣无缝”的翻译境界。例如英语习语:“to carry coals to New Castle”,应译为多此一举,不必要的事。因纽卡索本身就是产煤地,在把煤运去的话,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如直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就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了。我们只有在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后,才能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表达方式。
2.2 解决地域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应用
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地域差异,有许多词语需要通过归化法进行意译,以达到翻译目的。例如: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在许多冬日里我总看见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钱歌川(2006)在《翻译漫谈》一书中认为此句为“east wind”(东风),译成汉语应改为北风或西风才好,这正是地理环境原因造成的不同文化氛围。
2.3 解决宗教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应用
在翻译时如果遇到宗教问题,应该尽量保留原意,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例如: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要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層文化内涵,再用恰当文字精确翻译出来,并加以注释,使翻译接受者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这些宗教文化上的差异并更好地接受这一文化差异。
2.4 解决社会风俗差异对翻译影响的应用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直译或意译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风俗差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各种翻译策略的综合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抢饭碗” 就把“He’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他从我嘴里拿走了面包)这个行为非常生动形象地通过意译翻译出来了。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化领域中的各方面对翻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并通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手段以及通过不断地实践,对翻译对象进行详实而贴切地翻译,真正做到“信、达、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 英语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蒋亮.试析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M].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5).
[3] 奈达.语言与文化—— 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 钱歌川.翻译漫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 王苏萍.浅析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江西煤炭科技,2004(1):55.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英汉】推荐阅读:
论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英语4000字10-05
中西饮食文化论文09-14
中西餐桌文化差异07-25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07-10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文化差异09-11
中西商务礼仪差异08-06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09-06
中西方教育理念差异10-10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11-05
中西酒文化的比较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