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2024-09-03

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精选4篇)

1.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篇一

关于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的报告

各位代表:

根据中央、省、地关于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有关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人民政府制定了《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到会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在中共铜仁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建设经济强市的机遇,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3.89亿元,是“九五”期末(2000年)10.77亿元的2.22倍,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69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29.6%,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2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89.6%,年平均增长1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1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1.26倍,年平均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从“九五”期末的29.3 : 30.5 : 40.2调整到19.7 : 37.7 : 42.6,人均GDP从“九五”期末的3267元增加到6767元,翻了一番多。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3亿元,比“九五”期末的6088万元翻了一番多,年平均增长16.9%。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在国家和省、地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得到顺利实施。机场复航,玉铜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渝怀铁路已于今年1月15日全线开通货运列车,铜麻公路、万麻公路(铜仁段)油路改造工程完工,形成了连接省内外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53个村通公路;完成了西外环一期工程、金滩大桥、金叶天桥工程和锦江大道、鹭鸶岩路改造工程,以及城市防洪一、二期工程;实施了垃圾无害化处理、供水管网改造、川硐农贸市场、法院审判大楼、公安刑拘所、二中高中部扩招,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和茅坪、梅花、凉湾、豹子营水库维修等建设工程;新建了锦江广场、民主路休闲步行街、金滩综合批发城、铜仁商城;同时,城市污水综合治理、金鳞大道、15所乡镇卫生院、市职校扩建等项目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累计退耕还林20.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5.59%提高到2005年的40.63%。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是“九五”期末的近2倍,年平均增长14.7%,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亿元,是“九五”期末的近3倍,年平均增长30%。

——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坚持依托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市场办工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灯塔、谢桥两个工业区,共引进工业企业29户。2005年,市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3亿元,是“九五”期末7亿元的2.9倍,年平均增长23.7%。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5亿元,是“九五”期末1.3亿元的5倍,年平均增长38%。全市工业发展速度、运行质量、产业布局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兴工富市”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五”期间,全市进出口贸易额完成644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认真落实了中央和省、地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狠抓农业基础产业,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五年来,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吨左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狠抓生态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扶持发展了川主科技、华力农化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04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37.5%,年平均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6元,比“九五”期末增长46.7%,年平均增长7.6%。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净减少贫困人口7200人,贫困发生率从14%降到11%以下。——招商引资战略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依托本地资源、区位优势,主要采取走出去招商和以商引商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引进项目由原来单一的房地产向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投资来源由原来单一的自我积累向国家投资、民间投资等多元化体系迈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十五”期间,全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06个,实际到位资金17.71亿元。——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了城乡建设与管理,加快了城镇产业发展。突出城镇建设规划,成立了市规划局。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环卫等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邮政通信服务日益方便快捷,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加快,城市品位不断提升。2003年,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展的“我最喜爱的西部名城”网上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西部名城”称号。2005年,又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之一”称号。从2003年12月起,全面开展“四创”工作,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专家评估验收团的评估验收。铜仁城区面积从五年前的14平方公里增加到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加到16万人,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商品供应充足,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档次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十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12元,年均增长7%,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2%。——旅游事业向前发展。编制了《铜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了旅游项目的投入,修建了九龙洞景区上山步道、停车场、旅游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旅行社9家、星级酒店6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4家)。2005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5万人(次),比“九五”期末增长208.33%,实现旅游总收入5557万元,比“九五”期末增长357%。

——重点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共有42户国有企业,已完成了8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实施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12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试点。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切实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向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

——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取得新的进展。“十五”期间,有5项科研项目获地区科技进步奖,17项获部门奖。2005年,开展了首届“科技兴市人才奖”评选工作,3名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顺利实施,各项教育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计划生育“村为主”、“村(居委会)民自治”得到巩固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十五”计划目标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得到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式实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国土资源执法、环境保护执法得到加强。完成了《铜仁市志》编纂和发行工作。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城乡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新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2个,建成城市中心敬老院1座。认真落实依法治市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宣传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质监、粮食、供销、民宗、侨务、对台、档案、国防教育、人防战备等 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五年,我们努力防备“非典”和禽流感等疫情传播,努力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总量从“九五”期末的全区第二跃居第一,财政收入从“九五”期末的微弱优势到保持领先地位,工业经济规模从小到大,商贸市场从少而分散到多而集中,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回顾起来,我们有很多体会和启示,主要是得益于坚定地贯彻执行地委、行署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全市上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扬齐心协力、苦干实干、排难前进的优良作风,得益于从铜仁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遵循客观规律又大胆探索创新的工作思路,得益于狠抓重点、突出中心、带动全局的工作方法。各位代表,“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市人大、市政协正确履行职责进行监督、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地直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加快发展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支持、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铜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影响大;没有后续大项目拉动,财源增长乏力,财政增收难度较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投资软环境较差,急需加大整治力度;政府及其部门的服务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群众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社会进步”的工作主线,立足市情,抢抓机遇,加大实施“兴工富市、强农稳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环境立市”的战略力度,加强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子,着力推进“四个跨越对接”(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跨越对接;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与东部产业转移的跨越对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创新工作机制与市场取向的跨越对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跨越对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建设“开放、繁荣、文明、优美、和谐”的经济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综合实力;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翻一番,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第三产业成为我市经济的支撑产业;旅游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发展成为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名副其实的西部名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突破,初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有效机制,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生活、生产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

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达到48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达到2.68亿元;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到2010年达到27.5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7%以上。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1:39.6:47.3,一产年均增长6%,二产年均增长16%,三产年均增长17%以上;万元GDP能耗在现有基础上下降20%;农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11亿元,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5万吨左右;市属工业总产值达到25.6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以上,比“十五”期末净增10亿元左右;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35%左右。

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巩固“两基”成果,实施“双高普九”工程,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8%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60%以上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80%以上,农村安全饮用水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2岁以上,主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50%的社区和30%的乡镇建立起国民体质测试站;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7%以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提高到3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和石漠化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大气和污染防治等环境质量在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10年达到2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下,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人以下。为全面完成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进一步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农村的稳定和繁荣。(一)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提高以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三小”雨水集蓄工程、洼地排涝和农田灌溉工程。将基本农田建设、“沃土工程”、小流域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综合防治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造中低产田土和完善现有坡改梯配套工程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现有耕地潜力。力争到2010年,完成所有小(Ⅰ)型、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渠道防渗工程,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万亩,实现农村人口人均0.8亩有效灌溉农田面积目标。

(二)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建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引进、选育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二是按照“稳定发展生猪,积极发展优质水产,大力发展奶牛、白鹅等畜禽养殖和特种养殖业,建立生态畜牧水产业强市”的思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建立具有较强服务功能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禽疫病监控、防治体系;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围绕特色农产品、畜产品精深加工,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积极扶持、培育和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个人、集体、单位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四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集中布局,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市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改革。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探索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机制,改革农村土地的征用和补偿方式,建立农村失地农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经营主体多元化。落实“两免、三补贴”和各项扶持农业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和建设,放开搞活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和经营权,形成滚动发展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对农业生产、经营性项目实行财政、金融、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多主体建设、管理和经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形成合力,提高效益。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我市以乡、镇、办事处农业“三站”为重点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扶持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形成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营销信息收集、发布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以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为主要目标,抓住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在贫困村、组实施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为重点的农村小型公益基础设施项目,优先解决贫困村、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扶贫到村,整村推进的要求,重点抓好二类贫困乡和一类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到2010年全面解决现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返贫率控制在5%以下。(五)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的紧迫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遵循“规划先行、群众自愿、政府支持、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为关键环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要保障,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工业发展要以迎接中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按照“兴工富市”战略思路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灯塔、谢桥两个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巩固发展、优化提升冶金、农产品加工、化工、轻工、建材、能源工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努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植名牌特色产品,壮大主导产品规模。大力倡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这一时期,要实现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整合提升现有高能耗产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高能耗企业,重点抓好高能耗企业的优化组合,积极鼓励和支持高能耗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大对灯塔、谢桥工业区企业“三废”的整治力度,做好工业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作;二是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引进工作,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再上新台阶;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生态农肥、机械加工等工业项目,力争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在“十一五”时期有所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工业区内的企业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年入库税金1亿元以上。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一五”时期,我市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旅游、商贸及饮食、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同时为信息服务、金融服务、通信和广播电视三大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这些行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一)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整体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使我市成为“黔东、湘西、渝东南”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力争到2010年国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国外入境游客超过4000人(次); 旅游净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以上。一是实施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按照“抓重点、建精品、创名牌、成产业”的思路,通过合资、合作、融资等方式,积极引进和大胆地利用外资或招商引资兴办旅游,也可以通过对景区、景点进行拍卖、租赁、出让等方式开发;二是进一步实施城市开发与旅游景区同步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努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档次,调整宾馆结构,适当提高中、高档宾馆的比例;四是强化旅游服务业,加强规范化管理;五是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为依据,以旅游规划的实施为起点,加大宣传、策划的力度,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在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争取国家支持,形成部门大协作、全民大支持的局面。

(二)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一是重点提升商贸流通业,以渝怀铁路开通为契机,按照做大做强的原则,建立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力争用5—10年的时间,真正将我市建设成为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商贸集散地;二是引进和培植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适应不同需求的餐饮业。加快星级宾馆的规划和建设,力争建设一批二星级以上宾馆。同时,整合运输资源,优化客运布局,提高交通运输综合服务效率,加快完善安全、高效、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以大型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为基础,逐渐向社会化服务扩展。同时,以火车货站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搞好物流规划,建立物流平台,把我市建设成周边地区物流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起更好的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会计和审计咨询、资产评估、工程咨询、科技咨询、法律咨询、公正办理、市场调查等行业,积极发展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稳步发展房地产、劳务输出等中介服务,力争现代服务业发展初步成型。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仍然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摆在抓经济发展的首位。一是加强以公路、航运、车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国家骨干公路建设,进行配套网络建设,提升东、南、西、北四大出口公路等级,形成以铜仁城区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交通网络体系,实现乡乡通油路和100%的村通公路;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和新区建设。对全城区的排水管网进行改造,由原来雨、污混流改造成雨、污分流,新建、改建截流干沟(主管)和排水管网155.6千米,覆盖整个城区(包括灯塔和谢桥两个新区)。完成谢桥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建制的灯塔办事处行政中心综合楼及其相配套的水、电、路和邮电通讯网络建设;三是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铜仁城区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发展城乡电话网,力争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电话、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防汛抗旱抗灾为中心,以节水灌溉为重点,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突破口,大力解决灌溉、排涝、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以实施“长治”工程、石漠化综合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为依托,配套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水保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力争“十一五”

时期解决7.85万人和9.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完成5.52万亩灌区和121平方公里的生态治理工程。

五、有重点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城镇化建设要以渝怀铁路、铜仁机场、铜仁—玉屏、江口—铜仁—麻阳公路为主要轴线,以铜仁城区为中心,以川硐、茶店、坝黄、漾头为重点城镇的等级结构,最终形成“3+4”区域发展格局,即:火车站新区、谢桥新区、灯塔及火车货站新区,川硐镇、茶店镇、坝黄镇、漾头镇。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47%以上,城市建成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和集镇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二)加强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狠抓绿化,启动文笔峰、架梁山及城市环城绿化建设与保护工程,实施锦江河、木杉河、外环线等30公里路网、河流廊道绿化工程,完成谢桥新区、火车站新区、灯塔新区35%以上绿化工程;二是加强广场、公园建设力度,完成火车站广场和三江公园的建设;三是加强环保基础工程建设力度,在城市规划区内,高标准建设洁净引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批环保基础工程,使城内“蓝天碧水”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凸现。(三)加强产业建设与布局优化,推进城镇经济发展。重点抓好火车客站和货站大型物流中心建设、谢桥工业区建设,改造和提升灯塔工业区环境和产业层次,适度超前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四)积极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和通道经济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我市为中心,向各县和周边地区辐射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体系。

六、坚持环境立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坚持环境立市,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评价,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锦江沿岸和铜仁城区生态环境良好。(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在工业区、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铁合金和电解锰企业,力争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和危险、危害废物的集中处理。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建设,切实保护好锦江河,着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二是加强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三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加强执法检查;四是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五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对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加大配套环保设施建设力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六是加大对非煤矿山的合理开发和保护的力度;七是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环境信息体系。

七、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全面实施“双高普九”工程,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子女就学困难问题。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完善成人教育,积极推行现代教育和远程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到2010年基本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旧城改造中,要切实保护、扩大教育设施,在新区开发中,要将中小学校建设纳入规划,保障教育基础设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紧紧围绕我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创造条件和改进服务,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推进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创建贵州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工作。

(三)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好“科技兴市人才奖”评选工作。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促进总量增长、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在培养和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发展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切实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力弘扬和开发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为群众提供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在完善现有文化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多渠道进一步加大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大力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树立“大人口”观念,以“少生、快富、文明”为主线,巩固“村为主”,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积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着力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人口控制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六)继续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构建公共卫生预防、监督、救治体系,巩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成果。重点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强化公共卫生监管职能,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七)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搞好配套改革。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基本内容,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三是继续抓好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四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检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八)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继续实行乡、镇、办事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完善村民自治,保障人民权力。坚持依法治市,逐步把经济生活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抓好“五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律意识;二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的战略任务。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核心,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积极开展“热爱铜仁、建设铜仁”主题教育,激发各族干 部群众支持和投身铜仁建设的热情。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不属于政府管理职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和工作精力投入到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来。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决定,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审计监督。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认真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行政监察、司法监督和行政层级监督。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切实加强政风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大公务员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做到令行禁止,强化督促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督促全市各级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查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量力而行,勤俭办事,坚决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2006年的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实:

一是认真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继续抓好粮食增产工程。组织实施好1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工程,良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普及率达到100%,继续组织实施好2万亩脱毒马铃薯和5万亩旱育浅植高产技术示范工程。扩大红薯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面积分别达到11万亩和7.5万亩以上。抓好“菜篮子”工程,完成9.5万亩蔬菜种植任务。在城区新建3个蔬菜瓜果交易市场,切实解决农民进市场卖菜难的问题。重点扶持川主科技助农有限公司、华力农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配套抓好白鹅养殖、红薯、优质稻、蔬菜等基地建设,争取在淀粉加工、羽绒加工、精米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方面有新的进展,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再有突破。利用国家专项资金,抓好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狠抓农田水利建设,今年重点建设“三小”工程434口6.3万立方米。抓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养殖大户扶持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规模效应,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2个,发展扶持养殖大户30户,完成人工种植牧草5000亩以上,开发冬闲田土种植牧草1万亩。采取引进为主、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壮大2至3个畜牧养殖、营销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加强森林

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巩固退耕还林、天保林工程成果,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加大土地开发和复垦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一补一。抓好重特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探索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实施好失地农民多途径安置方案的试点工作。把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抓好11个村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全年净减少贫困人口1200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选择川硐坞坭村、茶店开天村、河西茅溪村等3个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工作。

二是继续坚持“兴工富市”和“环境立市”发展战略,扎实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年”活动。加大对工业区企业扶持力度,稳定对高耗能企业的扶持办法,把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抓住新成立灯塔办事处这一机遇,继续加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积极稳妥地加快国企改革步伐。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发展轻工业为主,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形成我市工业新的增长点。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保护生态环境。

扎实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年”活动,大力整治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认真履行对投资者的承诺,解决好少数部门缺位、错位和越位的问题。建立健全经济发展环境公开举报、督促检查、综合评价、考核奖惩等制度,深入开展经济发展环境评议活动,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强包强揽、强买强卖、聚众阻工、敲诈勒索等行为。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

三是大力实施“商贸兴市”战略。以打造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着力推进城镇经济的发展。抓住渝怀铁路开通的有利时机,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引进知名流通企业,壮大商贸业规模,增大商贸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范围,提升我市商贸业的影响力,推动商贸业的大发展。同时,继续抓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的良好市场秩序,推动商贸业的良性发展。

四是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年旅游工作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以梵净山和凤凰旅游为依托,改善我市接待能力和条件,积极做好旅游景区(点)的等级申报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及旅游企业的星级、等级评定工作,拓展旅游服务业。重点抓好锦江旅游线的开发建设,分段实施市区锦江沿岸景点景观及绿化、亮化工程。在城区启动2座公园建设。力争东山—中南门古城区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是狠抓招商引资、项目争取和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改革和优化招商引资体制及模式,抓好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工作,重点引进有较高起点、较高附加值、较高科技含量、带动面大的投资项目,促进我市工业、商贸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建好项目库,依托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基础设施、现代物流、生物制药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做好项目编制论证。继续坚持“走出去”招商,提高招商层次,扩大招商领域。继续坚持以商引商,把落户我市的客商作为进一步招商的工作对象,通过他们引荐新朋友,引进新项目,打造新市场。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措施,为非公经济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重点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六是切实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规划的编制、管理、监督、执法力度,认真做好城市新区规划的编制和乡镇规划的修编工作,进一步完善规划公示制度,提高规划的透明度。抓好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认真做好瓦窑河大桥和金鳞大道的施工组织;实施好西外环二期主干道路建设,加快西外环片区开发步伐;做好城市管网改造和医疗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四创”工作,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以人为本,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细管理上提高水平,将创建工作向纵深领域推进。力争通过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检查验收。2006年,全市城镇化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

七是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2006年,我市财政总收入任务要超过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任务要超过1.5亿元。要努力创新财源建设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投入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现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冶金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作为重点财源来抓。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分析税源,摸清家底,加强税源监控,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做到勤征细管,应收尽收。继续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新增人数控制在上级规定的幅度内,清理临时聘用人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管紧支出,确保干部职工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认真实施《政府采购法》,扩大采购范围,节约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监管,改进服务质量,支持各项事业发展。加强与各家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革工作,积极扶持其发展,壮大其实力,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真正建成我市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八是认真办好“十件实事”。

1、建设谢桥至六龙山通乡油路,建设通村公路100公里。

2、建成农村沼气池2000口以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0人。

3、实施20个村寨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村8600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434口。

4、分段实施市区锦江沿岸景点景观及绿化、亮化工程,启动2座公园建设。

5、改扩建市职校,在城区内新建1所小学,完成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工程建设。

6、开工建设城区排水收集管网改造工程。

7、修建200套经济适用住房。

8、巩固冶金、化工企业环保治理成果,实现“三废”达标排放。

9、改扩建7所乡镇敬老院。

10、硬化、亮化城区背街小巷道3000米以上。九是大力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政策生育符合率93%以上;全面启动“村(居)民自治”,实现“村(居)民自治”比例50%以上;进一步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优质服务成果,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继续抓好禁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控制新滋生吸毒人员。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铜仁”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全市社会稳定。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抓好非煤矿山、交通、建筑工地、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和屠宰场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分级分部门编制应急预案,提高预防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切实抓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宗、民政、统计、环保等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一费制”政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继续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为民办好事,团结建和谐”活动,在提高干部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我市“十一五”规划是一项宏伟工程,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在中共铜仁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把握时机,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扎实苦干,为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努力奋斗!

2.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篇二

第一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

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镇战略,突出抓好乡镇企业、畜牧业、烤烟、茶叶、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抓好“创优升位”、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xx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黔南经济强镇、xx市明星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节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

到11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用两年时间,使全镇五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全部脱贫,达到中等村发展水平;用5年时间力争5个村达到小康村;用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用5年时间把烤烟、旅游业、茶产业、畜牧业培养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发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继续全面推行良种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推广应用科学、高效的新种植模式和适用技术,尽力缩短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周期,不断推进粮食种植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的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xx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在2010前,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节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大镇

按照州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畜牧产业调大,品种品质调优,经济效益调高,饲养方式调良”的原则,抓住xx市作为肉牛、奶牛、猪、禽基地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的投入,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 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禽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xx建成xx市畜牧大镇乃至强镇。

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养殖习惯,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村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专业规模养殖。一是着力培育村为主的肉牛养殖专业村寨,重点发展存栏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以大量能繁母牛为基础,全面普及牛改冻配,提高养牛效益,各养殖专业村力争实现专业户均饲养2头牛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养牛业的发展;二是以龙场、甲沙等村寨为主发展二元母猪养殖。重点发展养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把龙场、甲沙建成优质仔猪生产基地;三是在河东发展家禽养殖。重点发展养禽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00户,力争2010年全镇大牲畜存栏达7000头,猪年末存栏22000头,出栏35000头,家禽存栏50000只,出栏50000只,肉蛋产量45吨,畜牧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

第五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建成“xx苗族文化展览馆”和象征xx苗族的大型雕塑;四是以芦笙会为载体,举办好每年一届的芦笙艺术节,并以此扩大我镇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研发我镇民族旅游商品;六是规范我镇旅游市场。力争将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经济发展后续产业之一。

第七章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合理进行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xx的整个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节狠抓计生工作,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继续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巩固“村为主”,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实现少生、晚生、优生。

第三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完善三级防范网络,着力抓好“文明xx”、“平安xx”的建设,巩固群防群治活动,健全周边联防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进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镇乡消防安全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节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文明;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医技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在镇村两级医技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疾病防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条件到2010年,全面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五节抓好民政救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格低保金和救济款物发放,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和扶贫济困,“十一五”五保供养标准力争达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定期开展非农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面达100,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第八章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实施的“四线百乡千村万名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拉动载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科学谋划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找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集镇“卫生与秩序”及农村“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镇有机统一起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村务、政务公开,严格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法三章机制和对权力进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切实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3.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篇三

同志们:

提请这次全会审议的《中共NC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是在市委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制定的。王宁同志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市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对《建议》进行研究和讨论,听取起草小组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就“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市委常委会又对《建议》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前,还广泛征求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可以说,《建议》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讨论形成的,是民主决策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的委托,对《建议》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规划的立足点

准确认识、全面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立足点:

(一)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五”期间,NC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30亿元,比2000年增长73.6%,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达8.5亿元,比2000年增长41.7%,同口径年均增长12.8%以上。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培育得到加强。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38.4﹕25.8﹕35.8调整为32.1﹕33﹕34.9,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型向“三二一”型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医药、建筑材料、水电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以“五业经济”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3.5亿元,年均增长22.4%,是“八五”、“九五”十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倍。交通、通信、能源、教育、卫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明显改善。四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顺利迈入大城市行列,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五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六是群众疾苦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77元和2645元,比2000年增加2178元和976元。七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扎实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十五”是我市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时期。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为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议》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市 “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条件。一是从大环境上看,世界经济形势趋好,经济全球化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市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是从宏观政策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阶段,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将继续加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我市被规划为全省有条件向特大城市迈进的4个大城市之一,在省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利于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新一轮新发展新跨越。三是从自身情况看,明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NC的发展更加受到中央、省委的关心和重视;随着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夯实我市发展基础;全市干部群众抓产业促发展的意识和合力大为增强,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愿望十分迫切,这些为我们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客观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产业培育滞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发展观念滞后,发展资金短缺,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困难群众脱贫增收、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问题压力大。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是我们前进中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上,用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更广的思路、更实的作风,设计好、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蓝图,全面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抓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创新能力”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旗帜、是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灵魂、是根本;以“抓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这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这是针对我市经济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创新能力”为动力,这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制定《建议》始终把握的基本要求。“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市“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这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突出产业支撑、加强城乡统筹、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区域中心、实现新的跨越。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建议》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明确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里,我着重就两个目标作简要说明:一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2%以(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这是综合考虑“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五年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提出的,既体现了加快发展的要求,也考虑了实际可能,目标是积极稳妥的。二是“十一五”期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按照中央、省委“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结合NC资源环境的实际提出的。突出体现了在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建议》第二至第九部分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较低,缺少大型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是制约我市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NC经济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NC工业的发展方向:一是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医药、建筑材料、水电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二是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品牌突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骨干企业和规模效益明显、分工协作配套的重点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对农村工作指导思想的新变化,也是我市“十一五”规划农村建设的目标。对此,《建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六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活力和能力。

(三)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市场潜力巨大,旅游资源独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建议》指出,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紧紧围绕“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NC城”这一主题,完成以朱德纪念园区为核心的琳琅山风景区、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曲流、千年绸都第一坊、嘉陵第一桑梓、西山风景区、凌云山风景区等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独特的旅游经典产品,努力把NC建成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件条件。目前,我市基础设施条件虽有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欠帐多、起步晚,基础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加快发展的瓶颈。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此,《建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是突出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着力构建川东北交通枢纽。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发展道路。为此,《建议》指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从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大环保力度,努力维护自然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创新型发展。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强调,要切实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开发人才资源。面对新的竞争、新的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四大中心”和“四大基地”。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环境。要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积极支持驻市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支持有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优化升级,更多更好地培养经济建设所需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切实吸引和用好人才。

(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市的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不仅任务繁重,而且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此,《建议》强调,“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继续深化各项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水平。

(八)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NC建设。保持社会和谐,既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议》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同志们,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此,《建议》在第十部分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统筹协调和务实创新的能力,为实现NC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关于“十一五”时期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繁重而艰巨,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矛盾需要破解。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但加快发展决不是单纯量的扩张,也不能走过去高耗低效的老路,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我们在加快发展中必须认真把握的重要问题。

二是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经济的发展,是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处于起跑阶段的NC经济,只有把搞好对外开放、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依靠内源性经济和外源性经济的双轮驱动,才能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好市与县(市、区)的关系。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沿海发达地区以及我市的实践都证明,只有处于基础地位的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才有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兴市之基在于强县。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市和县(市、区)两个积极性,才能促进整个NC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四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条件,更要注重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经济加快发展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更加重视和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认真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大事、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和谐进步。

五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一定要继续坚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甚至连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发展成果都会丧失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将集中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意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各种矛盾,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建议》(讨论稿)会上已印发。希望同志们认真讨论,群策群力把《建议》修改好。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以后,市政府将根据市委《建议》编制《NC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

4.关于对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篇四

一、山城企区(园区)一体化的“南山模式”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集团(行政区划为南山村)的前身是前宋村,改革开放前全村共4个生产小队,260多户,800多人,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山是秃山,路是土路,地是人均七八分,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地道的庄稼汉。如今,南山已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村企一体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新城”,职工近4万人,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风景区栉比鳞次,错落有致,村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居民的转换,过上了劳者有工、居者有楼、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牵动城镇化的火车头,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发动机。这一点,在南山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南山城镇化的基础正在于其通过“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而积累起来的强大经济实力,南山城镇化与其以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实现了良性互动。

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经过了“村集体经营工业,以工兴村”和“企业经营农村,以企带村”两个发展阶段。1978年,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的宋作文,带领小队群众去东北,贩运了一车皮木材,赚了5000元。靠这当时被认为是投机倒把的5000元钱,办起了工副业,从糊水泥袋、制石棉瓦等手工活做起,后来逐步上了玻璃纤维、棉纺、毛纺等项目,扩大了原有生产规模。到1987年,第三小队的固定资产已达5500万元,全队56户人家,户均过百万元,家家住进了统一建造的166平方米别墅楼房。富裕起来的第三小队,对前宋村的其他三个生产小队产生了莫大吸引。在村民们的一致要求下,宋作文担任了整个前宋村的党支部书记。之后,三小队从集体积累中拿出20万元,还清了全村的外债,带领260户、800口前宋村村民,以第三小队为基础,开始了二次创业。到1993年,前宋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5000元,280户村民户均资产200万元,户户住进了和第三小队一个标准的166平方别墅楼房。前宋村先富起来了,而邻村仍在受穷,这时,宋作文和支部一班人提出“强弱连带,携手共进,相兼相融,好在其中”的发展理念。从1994年开始兼并周围村庄,南山走上了“企业经营农村,以企带村”的发展道路。1994年到2000年,前宋村兼并了周围3个乡镇的9个穷村,共1547户农民。兼并而来的村民统统享受南山“村民待遇”--南山集团为其偿还了170万元债务,户户住进了166平方米的别墅,劳力在南山就业,孩子在南山上学、入托,一夜间由“小农”进入了“小康”。南山的“共同富裕”,是南山的特色,也是南山集团扩张的需要。因为空间狭小限制了南山进一步发展,兼并周边村落,使南山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载体。用南山人的话说:村“穷”,前宋村兼并的成本就低;村“小”,被前宋村“同化”的就快;“山”村,前宋村就可以将山地转化成旅游产业资本。他们先后投资22亿元,建起了康乐宫、高尔夫球场、中华历史文化园等系列景观以及南山大剧院和五星级标准的国际会议中心,把跟着贫困村兼并过来的荒山深谷变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南山旅游也被誉为“小康之旅”。

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是南山工业化的突出特征。所谓集群化是指南山的产业不是单打一,而是由40多家企业构成的涉及精纺、铝业、建材等10多个产业群。所谓链式化是指南山把主导产业向后拉长,向前延伸,形成既有原料基地,又有加工环节,还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如进口羊毛→洗毛→制条→染色→精梳→纺纱→整经→织布→湿整→干整→织成超薄型面料→高档成衣的纺织链,氧化铝→炭素→电解铝→铝锭→铝棒→普通铝材→轻质铝合金→高精度铝板带箔的铝材链。产业的链式化运作,把本应由社会分工协作完成的供应、生产、加工环节都纳入本集团的生产系统,使每一环节应得的利润都留在企业内部,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减少了流通环节,又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样的买卖,南山人一干,往往就效益倍增。

依靠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发展,南山集团积累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并顺利地实现了生态一体建设、社会一体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改善。如他们投资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先后投资近10亿元,建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和职业学院一整套教育体系;投资3亿元建立了藏书58万册的图书馆;投资1亿元建起了拥有1600座的大型歌剧院;投资26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宾馆花园式的老年公寓,餐饮、娱乐、健身、医疗等现代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容纳248位老人居住,被称为“老年伊甸园”,凡年满60岁的老人,除去南山按年龄段向他们每人颁发的养老金,几乎可算免费养老。

南山“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使村庄与企业合二为一,农业变成工业,村民成为居民、股民,劳动力成为员工,都在集体企业就业上班。企业联合村庄,使产业化找到了具体的载体;农村依托企业,使农村享受到了企业的发展成果,构建起了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企共赢。南山链式化的产业集群,是城镇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促进了城镇功能的提升;而城镇功能的增强又为城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促共进的“寿光模式”

一般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农业为城镇化、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本、土地、原材料等农业剩余。这个理论框架很大程度上将农业置于被动的接受者与改造者的地位。然而,寿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互促共进的实践证明,农业也可以成为区域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城市化既可以有“工业导向型”,也可以有“农业导向型”。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围绕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寿光(山东省潍坊市属下的一个县级市)的农业产业化实践最早是从蔬菜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开始起步的。改革开放以后,寿光根据当地蔬菜生产传统,开始发展商品生产,蔬菜面积迅速增加,1982年达16.8万亩,为1980年的近两倍。但是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等矛盾暴露出来,1983年秋菜因流通不畅而烂掉5000万公斤。全县由此重视流通,按照建设市场、带动生产的思路,建立了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目前寿光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有“中华之最”之称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占地600亩,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可辐射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带动了寿光的蔬菜生产,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根据历史、地理、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寿光建立起了各类瓜菜的专业生产基地,如大棚、阳畦菜生产基地、大路菜生产基地,稀有菜生产基地等,而且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品”,如化龙镇的胡萝卜生产基地、古城镇的西红柿生产基地、纪台镇的辣椒生产基地、文家街道的韭菜生产基地等。2005年,寿光市蔬菜面积已发展到80万亩,其中大棚45万亩;各类蔬菜中韭菜10万亩、大葱30万亩、胡萝卜3万亩;夏秋两季杂菜1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随着寿光蔬菜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张,下游的蔬菜加工、配送、销售业和上游的生产资料产业(农药、化肥、农膜、种子、大棚建材等)以及中介服务组织、农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也逐渐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寿光市蔬菜、农副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达560多家。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已经由“种菜卖”进步到了“买全国,卖全国”,每天有5万多人次,3000多辆运输车,蔬菜来自20多个省市区,外省菜、本省菜、当地菜的交易金额的比例大致为80%、15%和5%,交易品种达200多个,年成交量15亿公斤,交易额28亿元。寿光有100余家纸箱厂、包装厂、印刷厂、制冰厂和蔬菜脱水、速冻、烘干等加工企业。寿光共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0家,他们主要是按客户要求进行净菜、装箱、冷藏、保鲜等服务。寿光市共有农业协会90多个,发展会员2万多人,他们积极开展农技、信息、生资销售、维权等服务,进一步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寿光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上海交大农学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进行蔬菜种子的试种、推广以及新品种的研发,还建成全民科研事业单位6家,扶持成立民办科研机构42家和众多涉农企业科研开发中心,涉及蔬菜、果品、食用菌等十几个行业,从业人员1200多人。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科研机构的建立并进行研究开发,科研机构的研发工作又提高了寿光蔬菜产业的核心

竞争力。运输、销售、加工行业的发展,又带来客流、物流、资金流的规模经济,促进餐饮、旅馆、电信、金融、医疗、娱乐等产业的兴起,寿光的房地产、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商业零售、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寿光市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农游结合,以旅促农助农,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蔬菜博览会、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蔬菜批发市场、生态农业观光园、林海生态博览园、三元朱村、乌克兰大樱桃基地为重点的现代乡村旅游。2005年乡村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126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生态农业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寿光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使寿光的城镇化获得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其一,农业产业化使寿光形成了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科技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格局,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到2002年,就有

8.9万人获得绿色证书,2.4万人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生产都使农业劳动时间大大延长,寿光农产品生产的反季节性和劳动投入的密集性,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投资能力,为农民进城投资置业奠定了基础,为农民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农民带资进镇建设、生活已成为寿光近年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其二,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农产品加工(属于工业)和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遵循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区位上集聚布局的客观规律,大多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城镇及周围地区,从而强有力地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集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大量增加(1985年县城居民30127人,2002年市区人口达12万人,另有流动人口近8万人。1992年以后十年间,稻田、洛城、田马镇区人口基本上都翻了一番以上),城镇功能迅速增强。其三,产业选择也使城镇发展成为迫切的需要。菜果不易储存,与粮棉可就地、分散、多年储存的情况不同,要求通过便捷的社会服务尽快分发到消费者手中或以专门设施储存,这也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动力。

寿光的实践向人们昭示:农业产业化是区域城镇化的重要产业基础,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以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正是寿光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奥秘所在。

三、农民变市民的“城阳模式”

城阳,地处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近郊。城阳1994年6月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城阳已经成为一座在农田中成长起来的新城。到2006年,城市化水平超过57%。

城阳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式是: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就业;在非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户分化为二兼农户和纯非农户;通过旧村改造和相邻村庄的集中,农村实现了就地城镇化;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城阳距青岛主城区约35公里,距青岛港18公里,距黄岛前湾港45公里,区内的流亭街道是青岛国际机场所在地,联系青岛市区与内陆的重要陆上交通几乎都从城阳区经过,是青岛的交通枢纽。凭借这一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城阳全力提升开放水平,以大开放谋求大发展,同时,对民营企业发展高度关注、倾力扶持,使其迅速成长壮大。截至2006年4月,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内资305亿元,开工投产内外资企业2965家。2005年,城阳区外贸出口完成35.1亿美元,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贡献的税收,分别占总额的62%、61%。全区综合实力跨入全省前列,实现年财税总收入27亿元以上,人均GDP8400多美元。

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城阳一方面积极承接青岛市区制造业的转移,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突破口,以专业化市场群建设为龙头,伴随着宝龙城市广场、中韩国际小商品城、青岛国际服装城、青岛国际工艺品城、青岛钢材批发市场、青岛棉花交易市场等一批高起点、大手笔项目的启动和运营,“大流通、大商贸”格局基本形成。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和运营,集聚了城阳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动了城阳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由1994年建区时的25∶60∶15调整为

2004年的6∶66∶28。2006年上半年,城阳三产比例已达31.7%。

由于人多地少,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仅靠农业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大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一方面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农户家庭收入低下,城乡差距扩大。就业和改善生活状况的愿望迫使这些闲置的劳动力在农业外部寻找就业机会,谋求更多的收入。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契机。但是,如果农民没有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素质,在企业中只能从事基层操作工种,工资水平较低,有的甚至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迫重新“返乡”。对农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再就业能力和增加二三产业从业收入的基础。为此,近年来,城阳把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摆上重要日程,建立起区、街道、村三级长效培训投入机制,设立了500余万元的培训资金,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免费培训。如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单式”培训,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劳务输出机构和用人单位联手一条龙培训等,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民不断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成功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全区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00人以上,转移6000人以上。全区从事二三产业的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

随着非农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大规模转移就业,大部分农户家庭成员要么完全在二三产业就业,要么虽然还兼营农业但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低。“农户”、“农民”早已有名无实。在此基础上,城阳政府审时度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按照“统一规划、组团建设、分区管理、和睦相处”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他们坚持“城乡一盘棋”思想,统筹全区城乡规划体系,把规划细化到每一寸土地,将全区230个村庄集中规划为46个居住组团。采取了打破村域界限,实行相邻村庄集中,统一建设居住社区,并辅之以完善的商业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做法。通过旧村改造,既减少了村庄数量,减少了村干部的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加速了农村向社区以及村委会向居委会的转变,还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的同时,置换出部分土地投入到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形成良性循环。几年来,城阳区累计实施了52个社区的旧村改造,22个社区完成整村改造,近3万户村民住上了楼房,已腾出产业用地6000亩,相当于原占土地的55%,已发展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10多个三产大项目。城阳区的旧村改造改出了一片新社区、改出了一片新景观、改出了一片新产业。在旧村改造的同时,城阳将社区村庄的功能配套与城市配套全面对接,构筑“大城市功能体系”,使旧村改造与城市的建设发展融为一体。先后投入资金320多亿元,完善城市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以城区为核心的20分钟经济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全区供水管网达1368公里,污水管网达20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实施旧村改造,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农村已经转变为城市社区;从居住状况来看,农民与城镇居民已无差异。但要从根本上将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还必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城阳区和街道两级财政每年投入8000万,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2005年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有6.2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7000万元,每人每月领取的金额达到104元,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千年梦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2%,9000多人获得了医药费补偿,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化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城镇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8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180元。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农民初步实现了居民化。当然,目前城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无缝隙覆盖,并且对比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低”,即缴费金额低、报销比例低、每月领取数额低。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还没有全面享受到同市民一样的待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应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何种产业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国民待遇,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进城的风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彻底突破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上一篇:服务区安全生产总结下一篇:大树小学营养餐实施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