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2024-08-14

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共11篇)

1.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一

信息管理专业ERP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之慕课课堂论文

为了增加学生们学习ERP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依照信息管理专业特点,设计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测试教学四位一体的慕课课堂教学模式。ERP慕课课程建立在四大模块基础上,相互交融,贯穿始终。

一、ERP教学内容设定

(一)ERP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知识仍然是ERP教学的基础,在理论课授课时不能再采取以往按照书本内容一个知识点接连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介绍,必须要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企业经营管理作为ERP课程的前驱课程,是学生们对于ERP进行深入学习的知识储备。

因此我院将ERP沙盘演练在课程学习初期进行了项目引导式介绍,学生们在学习沙盘的时候体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再像以往被动而生疏,他们会主动地去解决沙盘演练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地思考原理及方案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的转换

过去,我院信管专业选择的授课用书是纯理论性质的教材《ERP原理与应用》,书中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详细介绍,例如MRP计划的编制,流程的`设定等。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不好,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在我们采用软件植入教学中后,我们改选了与软件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等书,此类书籍与软件使用内容同步,同时教师非常容易将知识点嵌入其中,形成边讲边练,边理解边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模块内容交织融合,相辅相成

ERP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院设立的方向主要分为三类,即ERP原理教学,ERP用友U872系统软件演练,ERP沙盘公司模拟经营训练。之前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原理教学,然后让学生们进入实验室进行软件训练,最后再练习物理沙盘。

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们经常学习理论知识进入下一阶段进行训练时,很多内容已经忘记或者说不明白知识点应该恰到好处的用在哪里,当学生们突然上机操作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沙盘教学时亦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我院在课改之后,力求将三类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再是单纯完成某一模块的教学。

(四)ERP慕课课堂的建立

由于ERP知识体系复杂,交叉知识点较多,在ERP慕课课堂我们建立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体系不同于书本上的通篇文字定义,我们将每一章节由一个项目引入,通过项目的层层深入分别解释相关知识点,在需要着重理解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我们穿插了flash动画等模式进行解析,学生们可以很快地将知识点消化吸收。

二、ERP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早期的ERP教学中,《ERP原理与应用》采用的是4:2的教学模式,即四节理论课后加两节实验课对应练习,教学中学生们由于学习理论知识过长而实践锻炼的时间过短,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课改之后我们将ERP的所有教学内容全部移至机房,边讲边练,学生们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同时也将随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学院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做了调查,目前很多学生在从事ERP方面工作时,使用的软件并不是单一的,因此实验室以用友U872为主要教学软件,同时也融入了金蝶等软件等系统,让学生们从多个系统中吸收长处,为今后的系统设计与规划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考核方面,也不采用过去期末单一的笔试方法,课改之后采用的是在学期中每阶段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个人测试评分及小组综合报告评分,再加上学期末的认证考试成绩统一计算学生们的成绩,这样对学生们平时所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的评分。

(二)ERP考核体系慕课课堂的建立

初期单一的纯理论式考核体系局限性很大,ERP的操作精髓部分完全不在考核范围之内,进行课改初期我们引进了ERP全国信息化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同时在平时又融入了小组讨论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效果不错,但是由于U8软件使用对于运行环境等有很高的要求,不是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复习,因此我们提出了在ERP慕课课堂建立第二个模块—ERP考核体系,考核体系不仅包含对ERP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的梳理,同时也包含了各个项目的操作要点,学生们课后可以直接进入慕课课堂随时随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及复习,操作方便。

(三)ERP竞赛激励体制下的慕课模块

ERP的竞赛体系是多模式且变化多样的,可以真正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各级各类竞赛可以让学生们从兄弟院校之间找出差距,抓差补缺。

在竞赛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但是,由于赛事的特殊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多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参加竞赛,为了扩大竞赛的普及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竞赛,增强紧迫感。我们设计了ERP竞赛慕课环节,在慕课体系下,我们融入竞赛课程体系,环节包含竞赛场景及花絮,历届竞赛试题及操作解析,另外,我们设计了俱乐部竞技,这里你可以遨游驰骋,天南地北拼网赛,实时、快捷、方便。

三、ERP教学建设融合

ERP的内容体系涉及面较广,如果将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落在个别教师身上,势必出现面广但深度不能进一步拓展的现象。

教学团队中,我们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上力争做到一至两名资深教师,这样每位教师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任务,并进行深层次的拓展。

在学习前,需要设计预习环节体系课程,由先前的知识作为铺垫引导,方便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正式学习课程体系中重难点除贯穿基本视频之外,又添加flash动画辅助教学,闯关小游戏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只有通过第一关才能进入第二关,通关后才能继续闯关,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将同学们的自我学习时间调整到灵活机动,使得在课堂上没有扎实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反复学习。

由于我们的水平局限性,ERP四位一体的慕课课堂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期待着更多高水平院校师生的加入,可以和更多的高等学府进行交流。

共同进步。在慕课课堂完善后,学院将加大混合课堂即融入慕课课堂的网络在线学习教室,将有更多的师生会在慕课课堂中受益,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2.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二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慕课、翻转课堂这些术语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在国内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老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个性化学习。目前,国内外慕课、翻转课堂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涉足还是较少。在慕课、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职业教育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许多老师利用世界大学城建设空间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但却难以开展课程教学,使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脱节,学生使用率低、参与度不高;另外,高职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兴趣不高,使慕课学习难以完成。究其原因,高职信息化课程建设和使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需思考研究空间慕课课程如何更好地运行和管理。

2高职专业英语空间慕课课程运行管理策略

本文以我院“职教新干线”空间慕课《会计英语》为例,该门课程适合会计专业学生使用,并适合于广大会计从业者自学会计英语,还有广大的英语爱好者,是集会计课与英语课于一体,用英语讲授会计学的知识,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共分为12个单元,原创教学微视频40个,视频时长(5~10分钟),分别介绍财务会计各个方面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另外根据整体课程设计完成了配套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5分钟阅读学习卡册、微资源等教学资源。世界大学城空间慕课,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微课视频、阅读材料、习题等上传到平台,学生可以评价课程、提问、留言等,还可以随时学习并做下笔记。

2.1规划组织课程论坛

世界大学城设有教研苑,可用于课程论坛。教师作为群主可以上传头像,个性美化,每个教研室成员可发布话题、对开展的活动进行投票功能,记录发帖次数和消息,每发布一个帖子都有积分,群主可看到每个成员的积分和对教研室的贡献度,教研苑是一个理想的课程讨论板。教师可根据课程学习活动的需要来灵活设计论坛结构。在这里可以发布教学建议区、技术问题讨论区、课程学习问卷调查、发布每个单元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如设每个单元微课视频讨论区,让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或者完成回答教师的提问等。空间课程讨论区教师和学生都是实名制,根据学生的讨论留言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等。

2.1.1课程讨论交流的规则

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课程讨论交流规则,如在教研苑参与讨论,不可发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东西,否则会被撤销,不计分数;注意文明用语,注意不可乱发帖,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等要求,什么行为和言语是受欢迎的,什么是不受欢迎的,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建立课程讨论交流的规则,有助于学生在参与讨论时,学习者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

2.1.2设置良好评价制度

有良好的评价制度对课程论坛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好处,让学生主动参与,将学生好贴置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要评价一个学生在论坛中的表现是否优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帖质量

参与视频话题讨论,学生回帖是否正确,是否有个人的见解,是否认真学习了。

2发帖质量

发帖是否与课程有关,并且提供了一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3参与度

参与度指参加了教师每个视频讨论话题,发帖的数量高,同时还积极回复其他同学的帖子,提出建议或解答了其他同学疑问。

4贡献度

教研苑根据学生的各种学习数据,计算出学生积分,一方面积分越多贡献越大,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是否对其他同学的疑问有解答有帮助,贡献自己的力量。

2.1.3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讨论

1以学生为中心,不干扰讨论方向。慕课的学习强调学习者自我知识的构建,一起共同交流、探讨知识。让学生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让大家在课程讨论中获得深层次的学习。

2对学生的留言,教师需及时回复,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会更积极地参与课程的讨论。

3在讨论中发现优秀的、好的帖子,鼓励其他学生点“赞”,避免水贴占据大部分。

4用结构化问题启发大家的思考,进一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推动讨论。

2.2课程运行日常管理

1)空间首页设置了“在线咨询”,学习者如果遇到需马上解决的技术问题,可直接在线咨询,主要面向在校生开设的慕课课程,教师能及时回复同学们的提问,但如果随着学习者人数的增加,教师是无法回复成千上万的学生问题,那么教师就需要设置一个栏目,让有技术问题或对学习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到相应的地方去留言,这样学习者可相互交流来解决一些问题。

2)每个单元的自测作业有提交的截止时间,如超过了时间,不计分数,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

3)每个单元的资源链接,教师需要在每次开课前检查课程的各个链接是否能正常打开,避免学生打开有误。

4)课程作业批阅采用“同伴互评”教学策略。本学期校内学生260名,在回复学生留言、批阅作业上,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随着学习者人数的增加,如到了15级有7个班400多名学生,单纯地由老师进行评分的学习评价机制将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课程将采用“同伴互评”教学策略,教师要设计其评分标准,明确告诉学生做到什么程度,怎样评分,引导学生领会教学目标,自觉改正作业,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空间慕课课程有效运行的其他保障

3.1得力的课程团队成员,有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成立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发挥各自特长,还有培养一批英语爱好者参与进来,协助制作、宣传。同时,发动本专业的学生参与拍摄,设计各种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视频内容。让课程微课视频设计更贴近学生的需要,设计出学生喜欢的微课视频。

3.2教师身份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师是施教者,那么当课堂迁移到了网络环境,采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和学生方式发生变化后,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学生在空间学习的过程,思考如果自己是学生,应该如何开展学习,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课程互动、并基于空间平台所提供的功能,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网上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碎片知识统整系统化,就需要教师独到用心的设计。当课程讨论区出现僵局时,教师要想法设法打破僵局,让学生开展激烈的深度的讨论。总之,教师需要从施教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序化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指导者。

3.3采用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法,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完美结合

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是翻转课堂的延伸,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教学中师生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将学生所学知识巧妙设计成各个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教师更多的责任是督促学习,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让学生利用空间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完美结合。

3.4形成多元化评价,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管理模式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进行改革,将学生网上听课签到、观看视频、参与课堂活动、交流互动、留言次数等都纳入考核评价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实现课程作业的布置、提交、批阅、学生学习记录,教师全程进行监控,使空间课程管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4结束语

目前,湖南理工职业学院实施的“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网络空间慕课教学及模式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课程运行管理有待提高,管理策略也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面对英语教学的改革,面对慕课,作为英语老师要不断学习,找出一条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利用好“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这一网络平台,进行教师全程干预的新型慕课教学,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使课程管理更合理,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师生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雷霞.基于网络空间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海外英语,2015(3).

[2]汪琼.网上教学成功四要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新利.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2(11).

[4]Peter Frederick.The Dreaded Discussion:Ten Ways to Start[J].Improving College&University Teaching,1981,29(3):109-114

[5]Catherine Savini.Why So Quiet?Strategies for Engaging YourStudents in the Discussion

3.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三

【关键词】定格动画 课程群 慕课建设

一、动画专业慕课建设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相融合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动画是现代艺术观念和软件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包括理论知识、审美创意能力、设计制作实践这三个方面。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保持对专业的持久兴趣。因此,有必要进行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

二、《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

目前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慕课往往内容分散,不利于学生知识获取的完整性,也降低了慕课建设效率和利用率。选择《定格动画》课程群而不是某一门课程作为慕课建设对象,将能有效弥补这些不足。《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理念如下:

1.利用《定格动画》这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动画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及专业必修课组织起来,组成能够向动画专业学生稳定开设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群,是使用顶层设计的思路进行的总体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课程间重复建设的问题,提高慕课建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以点带面扩展开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专题化、系统化的慕课体系。

2.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张先做总体规划,最大化地共享课程间的资源。具体到每一门课的建设中,主张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增补应有的数字资源,而不是对传统教育的推倒重建,以便教师更快捷地完成慕课建设,并促动画专业慕课的推广与应用。

3.与慕课配套的课程教学,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探究式、设计式、综合式、小组合作式、学生参与式等等,体现专业和课程的特色。

三、《定格动画》课程群的慕课建设实施方案

1.构建《定格动画》课程群的体系框架。以《定格动画》课程这作为突破口,以创作流程为主线建立课程群框架(图1),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慕课课程,符合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本质要求。

图1 定格动画创作流程图

2.组建慕课建设及教学团队。慕课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包括主讲和在线教学人员。首先要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慕课课程,充分做好网络教学设计,确保课程的学术性;其次,在慕课的建设过程中,还要解决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包括教学视频的拍摄方法与技巧、视频剪辑与合成、平台发布、互动方式等。教学视频的制作剪辑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影像拍摄,也有动画、图片集等媒体组合的形式呈现。

3.建设慕课课程。慕课课程以系列微课形式出现的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为主,微课内容短而且模块化,按问题组织知识点,以知识点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在视频教学中,尝试使用符合《定格动画》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建立配套教学资源。慕课课程建设将立足于现有教学资源的积累,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等进行修改或补充,以符合网络教学习惯。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教学中,为学生建立实践案例教学资源库,注重学生对于各个核心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5.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借助于慕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获取的方式放置于课堂外,运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可在慕课平台先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课堂内注重学习的分享、分析、讨论和学习疑问的解决,从而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

6.设计灵活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慕课的教学质量由于受到授课内容、制作风格、发布平台、观看的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借用高效课堂教学那套成熟的评价体系。需要借助 “点赞”、“转载”、“评价”等全新的网络评价方式,及时获得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上述影响因素为不同的因素或者不同的评价方式予以不同权重,综合多种方式来设定考评考核体系。

四、结语

目前国内针对高校的慕课研究基本是就某一门课程单独建立的慕课,而且,动画专业的慕课建设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现有的慕课资源未能突出专业特色、配套资源没有跟上、课程之间的关联没有建立起来等。以动画专业必修课《定格动画》为核心的课程群的慕课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有效运用慕课平台促进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凸显动画专业特色的慕课建设中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程娅.论慕课环境下高校动漫设计类课程教育模式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5(08).

4.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四

摘要: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林、牧、生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反应机理,又能提高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课程改革,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逐渐减少。为了在短学时内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合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慕课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慕课;高等农业院校

0、前言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林学、生态、兽医、畜牧、生物、食品、水建、材艺等近几十个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实验课程,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的途径[1]。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慕课”从中脱颖而出。近年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某农业大学公共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课时数减少为32学时。结合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如何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应大学教学改革,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依然沿袭传统模式,即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学生在课前通过课本等参考资料预习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课堂中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演示实验装置,然后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再进行指导;课后学生总结实验及撰写实验报告。受传统实验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制约,学生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低,实验预习不充分,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此外,随着实验学生人数的增加(一般30人左右),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时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导致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再者,随着学时数的减少,学生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如熔点的测定、分馏、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等等。要让学生在很少的学时内学会应该具备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专业课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它的核心理念是“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学习自由”,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的实验技能[2,3]。目前,根据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需要将慕课与传统教学相融合,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2、1教学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从头到尾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随学生而动,学生要随教师而思。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特色”的教学观念。明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它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针对每个专业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需求度,合理安排课时数。比如对于生物制药、农学、食品等对有机化学实验需求度高的专业采取48学时制,对其他需求度低的专业采取32学时制。并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开设有机合成化学的全校选修课。

2、2教学内容

目前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比如分馏、蒸馏、熔点及旋光度的测定等,然后是性质实验,最后是基础合成实验,即分别做一个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这其中涉及一些重复性操作,并且大部分合成的产物没有进行纯化和表征,让学生在实验时感到枯燥无趣。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实现基本操作实验与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相联系,增大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比例。并尽可能将基础操作实验和性质实验合并到综合实验中,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并达到性质实验的教学目的。比如,乙酰苯胺的合成实验,对于合成出来的产物利用熔点的测定进行表征;溴乙烷的合成实验,对产物通过折射率的测定进行表征。此外,对于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实验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或者有地方特色的化合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设计实验采取和生活密切相关或者结合教师的.科研,比如表面活性剂、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或者果蔬中色素的提取等。并且采取分层次教学,分别设置32学时和48学时的教学内容供相关专业进行选择。

2、3教学方式

针对某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采取传统教学为主,翻转课堂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有机化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4,5]。慕课的主要载体是十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我们可以为每一个精选的有机化学实验制作微视频,在视频中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教会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之前,通过视频和教材进行预习,对实验过程已心中有数。在具体操作时,就可以避免边看书边做实验,解决了以前“照方抓药”的坏习惯。并且针对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此外,针对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建立虚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慕课学习,自己设计合成路线并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研究,通过不断改变条件达到最佳的实验结果,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配合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反应机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形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所需的知识、技术手段和创新能力。而如何在减少课时的情况下,有效实施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慕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值得大家思考。

3、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根据某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浅析慕课背景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旨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聂旭亮,熊万明,刘长相,陈金珠。高等农业院校应化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慕课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化工,,(5):167―168。

[2]岳斌,常国华,陈明凯。“慕课”背景下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6):139―140。

[3]温燕梅。慕课时代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工化工,,41(18),180。

[4]仝芳。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45(12):248。

5.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五

3.1 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翻转课堂

MOOC 课程中的微视频使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实现变得容易,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是由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 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教学视频 ,通过网络传递 ,解决了缺课学生无法正常学习的困惑[5]. MOOC 课程可以实现课前学习、课中交流、课后反馈与评价等翻转课堂,这种视频教学实现课前学习,课中互动交流,课后反馈与评价等翻转模式。 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知识传授和内化进行翻转,其主要特点是在课堂中缩短授课时间,增加师生互动活动时间,加强学习活动的真实情景教学,再互动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习个性制定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制定适合应用型高校学生差异化学习计划。

3.2 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双师型师资缺少,需要共享。而 MOOC平台能实现优秀师资共享,MOOC 课程建设中组建以名师为支撑的教学团队,实现优质化大规模网络课程的有效建设,让教学团队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使广大师生能共享名师团队创造的教学成果。

另外,应用型高校教师本身也可以转变为课程建设组员,通过研究应用型高校课程特点、学生心理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课程内容、学习方法等,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原有艺术设计专业师资体系,让传统以办公室空间为主的师资圈变为以网络空间为核心的师资云平台。

3.3 建立艺术设计专业 MOOC 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理论, 教学生成性是实践类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MOOC 课程中的学习内容没有界定,学习知识内容丰富。 从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实践为主的思维考虑,MOOCH课程不仅强调源知识内容的传授和理解 ,还注重实践素养的培养,MOOC 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学习。 因此,MOOC 让学习者在知识与技术生成中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解决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的偏重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 同时,MOOC 课程资源通过以源知识作为探究学习的动力点,激发学生在网络化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思维、新内容与新观点,这些都将成为网络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新资源。

3.4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

应用型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以课程管理为主,以学校教务处为管理核心机构,各个院系教务办公为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管理主次分明,但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管理思想 “去核心化强社会化” 的特性。 通过MOOC平台,可以将“非核心”教学组织社会化。 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设有思政部或类似部门,通过 MOOC平台选择共享性与社会化应用,可以解决“非核心”课程教学师资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可以使教务处实现“组织更加专注于教学业务管理”. 所以,MOOC 可以先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与实施管理的进行变革,改变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和课程呈现方式,实现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重构。

总之, 利用 MOOC平台进行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把艺术设计专业管理者、组织者与学习者等沉浸于复杂网络环境中,通过翻转课堂、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等技术结合相关移动终端,建构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 MOOC 教学管理模式,给广大师生提供泛在化、个性化、联通性、生成性的微教学空间,并在新型教学空间中进行开放式、协作式互动,实现师生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应用型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更加精细、准确、开放与有效,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门路,王祖源,何博。大学物理 MOOC 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1):49-52.

[2]陆昉.课程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 [EB/OL].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19 号)[Z].2014-05-29.

[4]张世波.MOOC 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4,32:168-169.

6.微课与慕课 篇六

9.2 MOOCs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 MOOCs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要依托网络和课程资源,它在线提供课程的教学全过程,MOOCs无门槛要求,是开放的,它不仅提供免费资源,而且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学习者在MOOCs学习的平台上不仅学习,还可以分享观点、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加考试、得到分数,它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MOOCs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

• MOOCs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是因为它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个性特征:一是学生规模“巨型化”及学生身份的“多元化”,二是它的结构与内容的设计的“多样化”与“精品化”。它还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课程,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视频网络共享的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 MOOCs充分体现了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在MOOCs的模式下,优秀教师的能量成倍扩散。“MOOCs”课程不是“建”成的,而是在学习交互的过程中“汇”成的。教师在开设该课程的初期,不一定要提供大量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只要课程的活动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就会不断丰富起来。

• 9.3 MOOCs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人本化学习原则。•(2)掌握学习原则。•(3)建构主义学习原则。•(4)程序教学原则。•(5)有意义的学习原则。

9.4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内容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9.5 微课主要特点

• “微课”的特点有很多,都是围绕“微”字。

(1)教学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2)教学内容少而精:“微课”的每一次内容相对较少,但主题突出。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4)资源构成完整:“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不多,但一定相对完整。

(5)传播形式多样:微课传播形式多样化,如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等。能做到反馈及时,多途径访问等。

• 强调注意:

微课的时间一般是5分钟左右,它有很多优点,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用方便灵活,形式多样等,但它也有缺点,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新知识教学等。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传授知识和具体情况的需要,灵活把握教学方式。

9.6 微课资源的开发过程(1)内容规划(2)平台建设(3)设计与开发(4)应用阶段

9.7 “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翻转课堂的实质:

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7.慕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篇七

一、汉语教学“慕课”视频资源开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一) 提升汉语教师教学水平, 促进汉语教学法创新

汉语教学微课视频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有效手段, 是汉语教师课例观摩、学习和研究的范本。微课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教师之间可通过微课分享教学成果、教学理念、教学特色、教学技能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来完善备课, 抓准教学重难点。此外, 微课视频也可作为汉语教师课堂教学优质的辅助资源, 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向课堂组织者转型, 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加快教学法改革创新。

(二) 提供汉语学习者全新的学习体验, 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汉语教学微课视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微课视频为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提供支持, 汉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汉语水平和需要,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 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自主选择。更好地满足汉语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使更多的汉语学习者获得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三) 确立视频资源建设规范, 为“慕课”汉语教学模式提供保障

确立视频资源建设规范, 为汉语视频资源库建设奠定理论与应用基础。确立汉语教学视频建设开发方案, 为汉语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的具体实施, 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的范式。通过项目开发和征集评审为汉语教学微课视频资源库建立的合理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提供保障。

二、汉语教学“慕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开发的解决方案

(一) “慕课”视频资源建设规范的制定

在资源建设初期, 应参照国内外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的标准, 组织专家针对视频资源的设计原则、结构框架、开发标准及流程等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同时, 将按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确定各独立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做到合理规划、脉络清晰, 确保整个视频资源库建设的规范化。

(二) 确立汉语教学视频分类维度及知识点谱系

为使微课视频建设结构化, 应以培养认知和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 以语言知识 (语音、词汇、语法) 和语言技能 (听、说、读、写、译) 为分类维度, 参照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成熟汉语教材, 组织一线教师和学科专家共同研究讨论, 确定汉语教学微视频库的课型分类和语言学习各阶段的知识点谱系。视频库微课的选题、配套资料的制作都应以此为依据。

(三) “慕课”微视频资源的课例开发

根据微视频课型和汉语学习各阶段知识点谱系, 确定若干典型教学主题 (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作为课例, 完成微教学设计、讲稿 (脚本) 编写、课件制作、素材收集等准备工作。按照教学设计和课程脚本, 录制微课视频并进行后期编辑, 完成课例的开发。与此同时, 形成微教学设计基本原则、脚本编写、视频技术指标和制作流程规范等。

(四) 课例的应用效果及反馈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视频资源库建设的目的。通过教师的课堂应用、汉语学习者的使用, 检验微视频课例的应用效果, 找出不足之处, 以师生研讨交流的方式, 明确问题, 寻求解决办法, 进一步完善微课程视频课例。

(五) “慕课”微视频资源的初期建设

以汉语教学知识点谱系为框架, 以视频课例为样板, 以技术指标、制作流程和评价体系为规范, 统筹规划, 完成“慕课”微视频资源的初期开发与建设。教学微课视频涵盖语言学习阶段 (初级、中级、高级) 知识点谱系的主要部分。

(六) 以社会征集形式扩充和完善视频资源

“慕课”微视频资源库完成初期建设后, 还需不断扩充资源, 使其日趋完善。按照项目建设规范和知识点谱系, 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和规范的引领和评价作用, 面向国内汉语培训教育机构征集评审优秀汉语教学微课视频, 逐步扩充和完善汉语国际推广“慕课”微视频资源库。征集评审可采用汉语国际微课大赛等形式。

三、结语

教学资源的价值在于开放与共享。“慕课”视频资源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 可以与国内外成熟的“慕课”网络学习平台合作, 为“慕课”模式的汉语学习提供内容支持,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共赢, 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摘要:慕课 (MOOC) 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而教学视频资源开发建设是“慕课”应用于汉语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本文阐述了汉语教学“慕课”视频资源开发建设的意义及价值, 并提出视频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慕课,汉语教学,视频资源,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8.中学教学进行慕课建设的探究 篇八

2013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等学校加入了MOOC平台;7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MOOC平台签订协议,与多所世界名校一起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同时,国内高校还建立了自己的MOOC平台,国内87所高校组成“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显示了中国教育积极投身MOOC热潮中。

对于中国教育界而言,MOOC实乃是新事物,其重要性以及引领教育潮流的趋势已被肯定,并参与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不加区别的一哄而上而造成一哄而下的结果出现,有必要对MOOC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深刻的审视,总结它的特点,发现它的优势,找到它的弊端,变通的运用到教学当中,这才是正道。

MOOC可以说在高校已经是掀起了热潮,中学教学能否也引入MOOC有待探究。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历史把MOOC形式作为主导不太现实,但在将一段历史讲解完之后,我们教师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可以应用MOOC,也就是初中阶段我们可以阶段性引入。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学习历史,我认为没有必要再从头到尾把中外历史再讲一遍,完全可以引入MOOC形式。

中学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中学历史课改的实践证实广大教师已经摒弃了传统“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教科书内容的教学方法,而是更多采取日本教育心理学家稻川三郎所描述的“启发式”,即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角色有所改变。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另外,在教学中还引入一些可操作性的学习,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无论是“填鸭式”还是“引导式”教学,其本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但这种教学模式与当代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于课堂效果不如意,教与学难以切合。MOOC的引入无疑给中学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MOOC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包括讲授、讲解、参与、讨论、作业、反馈、评价、考核),并具有规模大、开放程度高,透明性、易获得,可重复、强调学习的体验和互动等特点,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它反映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说,MOOC给正值改革关节的中学教学带来可供吸收利用的新的现代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教学规律,在MOOC大潮前,也不应该采取回避态度,而是要取其优势,弥补不足,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式教学路径,更有效的塑造当代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MOOC模式下,教师由主导变为协助,教学的主要角色回归给学生。但这样的角色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减少,相反,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成倍地增加。教师除了制定课程计划,确保课程结构编排合理外,还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搜集信息,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态等。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采用MOOC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如以“中学历史”课教学为例,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专题的形式,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征询中学生感兴趣并无法解释的历史问题,加以组合和分层

既然MOOC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则课程的主旨就是有针对性的解决其心中的疑惑。如要全面知晓中学生对何处历史现象存有疑惑,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后,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依时段节选几个重要专题,就每个专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分发给学生填写。将收集上来的学生普遍关注与迷茫的问题加以分类。举辛亥革命为例,你认为辛亥革命为何没有最终取得胜利?你对辛亥革命做何种评价?你怎样看待三民主义?有人说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中国的军阀统治,你怎么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否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于辛亥革命运动,你还有哪些不解之处?等等。这些问题分层次、具有逻辑性。对于普遍能自解并答案相似的问题,可作为常识不需考虑。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需要分析讲解,对于回答混乱并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统一以及大部分同学难以回答的问题要重点讲解。需要讲解的问题收集结束后,需要将所讲问题分层次有逻辑地编排。

二、教案、课件的设计

对于搜集到的学生感兴趣并无法解释的问题,要谨慎细致广泛的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教案课件。分析研究。在此过程中,关于如何取舍资料,教师们应集思广益进行交流,选择最有效能应对问题又能引起兴趣的答案。教案要做到短小精悍,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直击要害,不拖泥带水,东拉西扯。例如,辛亥革命为何没有最终取得胜利?对辛亥革命背景与发展状况几句话带过,重点条理明晰的讲述几点原因。课件要力求简洁精美,直接反应讲解的要点和重点,动感和历史感结合起来。图片也要最切合讲解要点。

三、微视频的拍摄

精心准备教案与课件后,下一步是拍摄微视频。一般10-15分钟,在短短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能把一个问题讲透并且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需要做的工作着实不少。首先,选择较为灵活的讲解方式。微视频应摆脱教师、讲台、听众死板的编排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各种讲坛,大多采取此种方式,无太多的新意。就笔者看来,采取座谈形式更为理想,既显得轻松,又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与亲切感。

四、微视频的运用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大多用过相关视频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或展现一段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短小纪录片。这些短小纪录片主要是鲜活的展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那段历史,并不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其也不会有过多的解释与分析。MOOC微视频的角色与之大有不同,他或者在课堂上使用,或者用于学生课下的学习。但无论怎样,MOOC视频与纪录片最大不同之处是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主要围绕微视频展开课堂分析讨论。由于初中阶段已经按通史把中外历史讲解一遍了,高中完全可以采用MOOC。高中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微课程”,学生可以提前学习,把握课程的重点,明晓需要探讨的历史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这种方式称为一种结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五、MOOC教学效果评估

衡量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考试,依据分数高低评判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很显然,这种标准过于单一与肤浅,只能得知短时期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无法知晓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透彻。MOOC教学主要针对传统教学评估的弊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习不但具有乐趣,还具有挑战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地领悟历史知识,并永久的储备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教师可以将“微课程”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解决疑问。MOOC微课程做到真正的反转课堂,学生处于主动与主要角色。MOOC既然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那么,一旦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相应的也要改革教师评判体系。学生评教将占据极大的比重,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专家评估也应该列为参考条件。

六、MOOC教学的组织形式

很显然,在MOOC模式下教师由主导变为协助,教师的工作并未减少,反而无限增加。教师除了制定课程计划,确保课程结构编排的合理性外,还要及时优化课程内容,建立与学习者的联系渠道,提供支持服务协助学习者课后学习,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搜集信息,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可见,一名教师很难独立完成这些工作,所以需要组建MOOC团队以高效合理推进教学工作。教学团队由主讲教师、助教、课程设计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在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司其职,通过相互之间积极的沟通,共同协助主讲教师完成课程的教学。可见,教学团队的建立全方位地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堂与良好的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总之,运用MOOC教学理念和技术开展中学历史课教学,应量身定制一套符合其课程性质的教学方式和路径。虽说制作一套MOOC相对比较耗时耗经历,但只要制做出来,我们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去扬长补短,从而就轻松多了。MOOC教学对中国教育而言是一个新事物,不能奢望短期内完善教学各个方面,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与总结经验,并逐渐改变教学环境,把MOOC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让学生、教师接受并融入此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2期,第37-39页。

[2]张倩:《“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企业政工》2014年第12期,第54页。

[3]吕中华:《“慕课”(MOOC)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第2期,第25-26页。

[4]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89-92页。

9.慕课学习小结 篇九

慕课学习小结

1).从一开始的接触,到逐渐适应在线视频学习,这个变化其实让我在电子屏前受了更多的视力伤害。在线视频吧不是能吸引人的那种,有的老师讲课都看起来不带感情,那么会让听课得人觉得他所讲授的内容对于知识撒播者、讲解者本身是有分歧的,……反正来说,我希望的课程应该能通过老师引导听者的兴趣,这一点上,陈果老师做的不错。给视频打分,觉得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好我就说好,不好就是不好,我不会牵强。收获最多的原因,是这门课程真的听到我的心中去了,我有主动接纳它的意愿,而这只有两段视频最给力:大学之道;个人道德。2).见面课 就 “大学之道”,陈果老师讲的不错。初入大学,正值心里忐忑期,我就因为这个见面课心里舒服了不少。又感到人生的光阴正需要珍惜,勤奋努力才是首要。

3).我自己在这个快接近结尾的学期内,学习表现平平,在能力素质提高方面不是有大改观。比起高中,在大学的我深信 我会不负青春年华,做对朋友有益的人,做父母期望的自己。对未来,我很冷静,大学的学姐学长的故事让我明白不少,真的需要自己规范自己,保持一颗向上的勇者之心。

10.慕课制作方法 篇十

时间: 2015-09-08 11:18:56 点击:110 来源: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于青青、李晓明

一、研究背景

目前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MOOC平台提供的课程中,视频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许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观看视频。有统计表明,没有通过考试但至少看过一半视频的学生占比与通过考试的学生占比相当。相应地,对教师而言,视频也成为传授知识的核心环节,一门课程通常由几十到上百个视频组成,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有研究表明,好的在线学习视频能够让知识更具吸引力,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MOOC课程数量越来越多,视频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笔者从Coursera和edX平台中随机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京都大学等10所大学的56门课程,对其视频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演播室录制的视频占44.6%,用录屏软件录制的视频占30.4%,课堂实录式占12%,实地拍摄式占3.5%,可汗学院式占3%。

不同表现形式的视频需要不同的制作方法,所需投入的时间和人力也不一样。

(1)演播室录制式对制作技术的要求较高(如绿幕抠屏技术)。这种视频制作方法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沟通成本、金钱成本也都较高。例如,与摄像人员的沟通、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预约演播室和摄像人员等,都需要时间。由于演播室环境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最终所呈现出的视频样式也差别很大。根据制作的复杂程度不同,演播室录制视频所需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大概处于8∶1~100∶1之间。换言之,暂且不算教师前期的准备,制作一个时长为1小时的视频成品,需要花8~100小时的工作时间。在人员投入方面,则需要一名专业摄像人员和至少一名后期编辑人员。

(2)录屏式是指利用录屏软件将教师讲课的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PPT全程录制下来,与此同时用电脑自带(或外置)的摄像头录制教师形象。视频呈现以PPT为主,以教师影像为辅,有些只有PPT画面和教师声音。这种形式的视频制作最为简单,教师可以独自完成录制,后期编辑既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找一名助教协助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大概处于4∶1~8∶1之间。录屏式的视频形式多用在理工科课程中,在我们随机选择的56门MOOC课程中,有17门课程选择了录屏式,而这17门课程中有14门是理工类课程。

(3)课堂实录式视频制作的优势在于:上课形式不变,教师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也不需要占用教师其他时间专门录制课程。后期制作只需考虑教师和PPT之间的镜头切换及内容剪辑。这种视频制作方式所需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比大概处于5∶1~10∶1之间;人员投入方面,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需要一名摄像人员和一名后期制作人员。有的教师对自己所讲课程的视频制作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多机位拍摄,如教室全景、教师中景、学生镜头、PPT镜头等各安排一台摄像机全程拍摄。这种方式固然能为后期制作带来更多可能性,但将所有机位的素材进行整理所需的工作量极大,同时需要更高配置的电脑来对这些庞大的素材进行处理。此外,有研究表明由于MOOC的教学特点跟传统课堂不完全一样,因此教师还要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

(4)可汗学院式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典型视频制作形式。随着MOOC的发展,基于最初的可汗学院风格又衍生出一些不完全相同的形式:比如使用传统的纸和笔,并出现教师的手,如图1(a)。这种视频形式的好处是教师书写更方便,学生也感到更亲切,但不足之处是教师的手可能会遮挡文字内容。Udacity拥有一项专利,即将手做成半透明的样式,这就解决了手对内容的遮挡问题。见图1(b)

图1 可汗学院视频形式

除此之外,MOOC视频还有其他一些制作方法。例如实地拍摄式,一般选择的拍摄地点与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但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目前使用得并不多;还有一些学科(如医学、生物等),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会选择在实验室进行录课;还有的课程采用会议室讨论式,或者对专家进行采访的形式。总之,在线教育视频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而且不同教师对视频形式的偏好并不相同,以及不同学科适宜采取的视频形式也不同,因此我们很难说哪种形式最好,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做出最佳选择方案。

尽管不同的视频制作方法各有特点,但降低MOOC视频制作的门槛,形成一套简单高效的视频制作方法,对于MOOC的发展和教育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录屏式视频制作方法是目前最容易的视频制作方式,但仍有教师反映面对摄像头讲课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一边翻PPT一边兼顾镜头效果也让教师感到手忙脚乱。因此,有一部分教师选择“不出镜”:即只有PPT和主讲教师的声音,不录教师影像或者录了也不合成到视频中。即使有时教师愿意出镜,但由于录制的感觉不好(如一直不看镜头,出错率高等),后期编辑时也只能选择放弃教师影像而只保留声音。然而,MIT的研究表明:有教师出境的视频比单纯录制PPT,更能吸引学生。

减轻教师面对镜头的心理压力,降低MOOC制作的成本(时间、人力、金钱)是笔者团队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笔者团队不断探索简化视频制作的方法,提高MOOC视频的质量,同时让教师感到制作视频不仅容易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非专业摄像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使得MOOC视频制作逐渐摆脱演播室的限制而走向平民化成为可能。所谓平民化,就是“十分容易”,既不太费钱,也不太费事;还喜闻乐见,都是大家愿意去做的事情。二、一种MOOC视频制作的平民化方法

录屏式视频制作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制作效率高,而赢得了许多教师的青睐。随着MOOC视频制作成本的大大降低,将会有更多教师加入到MOOC课程的制作中,并将MOOC用于提高他们的教学工作效率。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团队努力寻求一种最简单的视频制作方法,以期帮助更多的教师不再由于视频制作的成本高且技术难而对MOOC望而却步。为了实现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主要从录配置环境个人化和制作流程简单化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换言之,教师不再需要去专业演播室录课,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地进行MOOC视频录制。如果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那么在线教学活动在教育中的应用就可能蔚然成风。

1.配置环境个人化

所谓环境个人化是指教师在家或办公室就可以拥有一个制作MOOC视频的环境,而不需要用到价格昂贵的专业设备。笔者团队录制视频的环境如图2所示:一台MacAir笔记本电脑(硬件)+iMovie(软件)。为了便于观看,可以外接一个较大尺寸的显示器。

图2 视频录制个人化环境

录制MOOC视频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已经普遍使用。例如,师生人手一台电脑,其自带的摄像头可以录像,麦克风可以采集音频,也可以使用外置的、家用级别的摄像头和麦克风来采集视频和音频。制作MOOC视频的软件需要具备录像、录屏幕、后期编辑等功能。Camtasia Studio、Microsoft Expression Encoder、Screencast-O-Matic和Adobe Captivate等软件都同时具备上述功能。其中,Adobe Captivate的功能非常强大,但比较难学,适合于专业人士;Microsoft Expression Encoder可以同步录屏录摄像头,而且可以免费使用,具备基本的编辑功能但相较于Camtasia Studio较弱,且仅有Windows版;Camtasia Studio和Screencast-O-Matic是两款比较推荐的软件。在配置环境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款软件进行搭配,各取所长。例如,使用iMovie和Quicktime进行录像,使用Camtasia Studio和Microsoft Expression Encoder进行录屏,使用iMovie、Adobe Premiere和Final Cut等进行后期编辑。总之,软硬件的搭配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和爱好进行灵活选择。

2.制作流程简单化

MOOC视频制作的流程相对比较简单,从编写PPT到最后输出视频总共分为6步(见图3):

(1)编写PPT;(2)写讲稿,并在讲稿上标注PPT的翻页和动画点;(3)基于讲稿录教师讲解视频;(4)听视频录PPT播放过程;(5)两路视频合成;(6)输出结果视频。

图3 视频制作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前三步需要由主讲教师完成,教师首先要做好PPT和讲课用的讲稿,然后基于讲稿录制讲课视频。后三步交给后期编辑人员完成,后期编辑人员可以利用教师的讲稿和教师影像视频,得到PPT播放视频,然后将影像视频和PPT播放视频编辑合成,最后输出得到视频成品。

三、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

北京大学“人群与网络”课程是北大首批推出的MOOC课程之一,由李晓明、邱泽奇和王卫红担任主讲教师。该课程的讲解主要依赖PPT上的视觉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教师偶尔也会在PPT上详细写出一些推导过程。三位主讲教师都采用录屏式的制作方法,保持了视频风格的统一。“人群与网络”课程于2013年10月首次在Coursera平台上开课,2014年9月在edX平台上再次开课。与首次开课相比,第二次开课时对课程视频进行了一定的修订。

视频作为一种传播知识的媒介,在教学、技能培养、提供视觉体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提高视频质量,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对于一门MOOC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制作“人群与网络”教学视频的过程,经历了从视频1.0版本到2.0版本的改善。

1.1.0版本:同步录屏的制作方式

所谓同步录屏是指主讲教师录制影像与录制PPT同时进行,这也是目前录屏式MOOC视频常用的制作方法。“人群与网络”课程视频的1.0版本即是这样制作的:主讲教师一边操作PPT,一边讲解知识,偶尔兼顾镜头的录像效果,则可同时得到教师影像和PPT播放两路视频。后期编辑时保留教师状态较好的镜头,并将教师影像和PPT进行合成。

图4是北京大学为教师开设MOOC提供的视频制作环境。需要的硬件设备包括:一台高性能的台式电脑,外接一块Wacom手绘版、Cisco摄像头、无线麦克风。具体的制作流程是:

(1)主讲教师将PPT拷贝到公用电脑中;(2)在PPT中启动CamtasiaStudio8.0(使用的软件);(3)播放PPT讲课;(4)结束PPT放映,保存文件;(5)运用CamtasiaStudio8.0进行后期编辑;(6)输出视频。

图4 北京大学录屏式视频制作设备

教师可通过手绘版操作PPT的播放,同时在PPT上进行写画;外置的摄像头可录制教师影像,无线麦克风可采集声音;教师讲课时主要看手绘版上的PPT,偶尔抬头面对摄像头跟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可以同时完成PPT和教师影像的录制,从而得到教师影像和PPT播放两路视频。编辑人员在后期编辑时的主要工作包括:剪辑掉错误的内容,对教师影像的位置、尺寸以及是否出镜进行调整。

尽管这种录课方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且主讲教师可以自己完成视频录制,但是还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1)教师面对镜头时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讲解难以做到“干干净净”,语言中拖泥带水的情形较多;

(2)教师镜头的可用率低。在“人群与网络”1.0版本中,主讲教师讲课镜头的可用率约为30%~50%。

2.2.0版本:异步录屏的制作方式

所谓异步录屏是指教师录制影像与录制PPT分别进行,先完成教师讲课影像的录制,然后再用录屏软件单独录PPT。目前,“人群与网络”课程的三位主讲教师都采用异步录屏的制作方法。针对1.0版本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在2.0版本中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提高制作效率、减轻教师的录课压力、提高教师镜头的可用率。重要的设计环节如下:教师录像与PPT录屏分别进行。教师在录像前先对照PPT写好讲课用的讲稿,然后对着镜头照讲稿讲解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降低教师讲课的出错率,也能缓解教师面对镜头录课的紧张感。另外,讲稿的运用便于教师斟酌讲解的措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讲稿也成为一份重要的学习资料。如果在后期编辑时需要对MOOC视频添加字幕,那么这份讲稿就是现成的字幕。

PPT播放视频与教师影像视频同步。为了得到与教师影像视频同步的PPT播放视频,笔者尝试过三种方法:

(1)将PPT直接输出成视频。这种方法得到的视频是匀速播放的,但是显然与主讲教师的视频无法保持同步。笔者试图通过后期编辑让二者保持一致,但是找准每一个与主讲教师的讲解相匹配的动画点,并精确进行时长等方面的控制非常困难,而且PPT中的动画越多难度越大,出错率也越高。

(2)将PPT输出成一系列静态图片,对图片进行时长的控制。与第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静态图片比动态视频更容易控制,但是静态图片意味着PPT中某些动画效果的损失,如渐变动画。

(3)录制同步播放的PPT。这是目前实验成功的制作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用视频播放软件播放主讲教师讲课的视频,同时同步播放PPT并用录屏软件录制成一个视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两台电脑,一台用于播放主讲教师的视频,另外一台用于录制PPT。

讲稿是录制PPT的关键。仅通过听教师的讲课语音来录制同步的PPT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参考教师录视频时使用的讲稿。需要强调的是,讲稿上要有PPT的动画点和翻页点。虽然通过教师的视频和讲稿也能做出粗略的判断,但教师自己的标注最准确也最高效,有助于整体效率的提高。有教师的视频和标记精确的讲稿作为基础和保障,同步录制PPT就比较容易,而且能很好地实现其与教师视频的同步匹配。

确定两路视频后期合成时的同步参照点。主讲教师视频和PPT视频合成的关键是将二者保持同步。CamtasiaStudio在录PPT时能够自动记录PPT的翻页点,这个翻页点可以作为两路视频的同步参照点。教师视频中的翻页点,利用教师的音频轨道很容易找到。一般而言,教师在讲解完每一页PPT后都会有短暂的间歇,这时音频轨道上就没有音频脉冲,而这正是与PPT翻页相对应的点。找到一个对应点后,视频的其他部分就能够自动同步。

主讲教师的影像视频是PPT中的重要视觉元素。虽然教师上课制作的PPT主要由文字、图片、图形、表格等元素组成,但在MOOC视频中还有一项重要元素——主讲教师的影像视频。后期编辑合成时,教师的视频和PPT中的元素要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异步录屏的制作方法,在教师视频录好后,可以根据教师视频是否出镜调整PPT的布局,从而使画面整体更加协调。

教师视频延时出现、提前结束。课程视频开始时应先有PPT画面然后才是教师形象的渐入,结尾处教师画面渐隐后,PPT画面应再保留2~3秒,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画面层次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因此,PPT的录制最好应早于视频播放开始,晚于视频播放结束。

树立以PPT的“页”为单位的制作理念。一门课程由多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多个视频构成,每个视频可以理解为由多页PPT构成。在制作视频时要有“页”的概念,这种思路体现在制作过程的许多环节中。例如,录制PPT时如果某个动画播放提前或滞后了,最好的做法是重新补录该页PPT,同步录屏后期编辑所用时间异步录屏后期编辑所用时间而不是寻找这个动画点单独补录或者补录整个PPT;将教师视频和PPT合成时,也要根据每页PPT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微软公司的OfficeMix的操作思想也充分体现了PPT以“页”为单位的理念。

3.两种MOOC视频制作方法的评价

评价一种新的方法是否有效,我们通常从质量和效率两方面来衡量。MOOC视频的质量可以从教师在镜头前的表达、PPT呈现、音质、视频长度等方面来判断。(Lorang,2013)效率可以用制作MOOC视频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相对于同步视频的录制方法,异步视频录制方法带来视频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缓解了教师面对镜头的心理压力。主讲教师利用讲稿面对镜头讲课时表情更自然,状态更好。

第二,提高了镜头可用率。由于主讲教师面对镜头不再有压力,录制的视频质量明显提高,也解决了教师一直低头看PPT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师镜头的可用率,也为后期编辑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第三,在PPT呈现方面,MOOC视频中PPT的制作排版要综合考虑与教师影像合成的效果。将PPT录制工作转给后期编辑人员后,后期编辑人员就能对主讲教师的PPT进行适度的调整优化,以便更好地与教师影像进行合成,从而提高视频的整体视觉呈现效果。

关于效率的评价,我们以一个10分钟的MOOC视频制作为例进行说明。

前期主讲教师需要投入的时间为:用150分钟写PPT,用150分钟写讲稿。录像时间大概需要15分钟。异步录屏方法后期处理的时间开销为:用10分钟同步录制PPT,用20~40分钟进行编辑合成。而同步录屏方法其后期编辑大概需要60~80分钟(见图5)。因此,异步录屏方法相对于同步录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演播室等大制作相比其效率的优势更加明显。

图5 两种视频制作方法使用前后耗时对比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在线教学活动的快速发展,IT业界也在不断开发新的技术用以提高教学视频制作的效率。例如,微软提供了一个PowerPoint插件Office Mix,可以使PPT播放和教师讲解影像的录制集成在一个框架中。笔者在实践中试用过Office Mix,感觉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是在PPT中进行音视频的编辑还有很多局限性。比较而言,本文介绍的方法在视频录制和后期编辑上更加灵活方便,讲稿的利用也使得视频的效果更好。

尽管异步录屏的MOOC视频制作方法在质量和效率上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教师最佳出镜率。有研究表明,在观看MOOC视频时,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出镜,而且认为有教师出镜的视频更有教育意义。(Kizilcecetal.,2014)但是如果教师出镜太多,会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呢?因此,教师的出镜率应保持在什么范围和程度才能既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又提高学习效果,成为MOOC视频制作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2)MOOC视频中PPT动画的运用。传统课堂中教师要使用PPT进行教学,MOOC视频中PPT也是重要的内容,但是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情景,PPT的制作也略有不同。在1.0版本MOOC视频的制作中,主讲教师可以通过手绘版在PPT上进行写画;在2.0版本中笔者希望通过PPT中的动画来替代教师的手绘,同时充分发挥动画引导学生、辅助知识讲解的作用。

(3)主讲教师视频和PPT合成时的排版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负担。(Mayeretal.,2003;王建中等,2013)由于每页PPT中文字、图片的情况都不一样,主讲教师的视频在PPT中的位置、尺寸是否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每页PPT上视频的呈现都不同,是否会给学生带来认知负担?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4)主讲教师出镜时讲错了怎么办。MOOC视频在后期制作中,能通过技术手段对教师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比如在演播室或教室拍摄时,可以通过切换镜头或展示PPT来进行调整。录屏式视频在教师不出镜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声音流畅就可以;可是如果有教师出镜,突然切掉中间的镜头则会出现“跳帧”现象。这也是MOOC视频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平民化视频制作方法可以让教师在办公室或家里制作教学视频,不仅给教师带来方便,也让学习者感到更加亲切自然。此外,这种不需要在演播室环境下录制视频的思路,也让MOOC视频的呈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EzekielEmanuel教授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Health Policyandthe Affordable Care Act”时,曾在旅途中即兴录制视频来回复学生在论坛中的问题;有些教师做线下答疑时,通过随时随地录制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上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

11.新慕课课程特点和优势分析与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新慕课;课程特点;优势;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434

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者几百个人不同的是,慕课的受众数量更加庞大,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么规模庞大的教学方式,受益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那是对很多人都会产生影响的。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比较快速的,根据调查表明,平均八个人去参与慕课的学习,其中肯定有一个中国人。而随着慕课的进一步发展,慕课也越来越被许多人接受,并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慕课来学习。而且国外慕课的目标就是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中。但是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的慕课,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慕课的缺点得到改正,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个人都可以更好地接受学习和教育[1]。

一、慕课的概念和范围

(一)慕课的概念

慕课是新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将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的新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英文名字叫做“MOOC”,第一个字母“M”的意思是Massive,也就是大规模的意思;第二个英文字母“O”意思是Open,也就是开放的意思;第三个英文字母“O”的意思就是Online,也就是在线的意思;第四个英文字母“C”的意思是Course,也是课程的意思。所以,慕课也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的课程。中国在慕课的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由于国内思想的拘泥和僵化,政府管理机制的官僚主义,顶尖师资力量的短缺等一大串的原因,导致了慕课很难流行和扩大。

(二)慕课的范围

慕课的課堂范围之广,不仅包括着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了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文等方面的内容,总之慕课的内容很多,很广泛,利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就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而且慕课很多课程都是不收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由选择,因为总有一个适合你的。

二、慕课课程的特点

(一)慕课的规模庞大和在线学习

首先慕课的规模庞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慕课的人数庞大,相比于传统教学几十人上百人的学习,慕课一次可以承担几万人到几十万人的学习,这学生规模确实很庞大。而且慕课的创办规模也很大,要承担这么多人的学习,这对慕课的创办者和创办慕课的要求也会高很多。其次不同于传统教学将时间分为上课、下课和放学等,慕课是通过网上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合理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去专门跑到教师里,也不用为了听某位教授的讲座而辛苦奔波,慕课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二)慕课的包容性

慕课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会因为你的国籍、年龄、性别和职业而区分对待,所有人都是可以在慕课中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前提是你有可以上网的条件,而且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免费的,只有当年需要学分时才会交纳一定的金钱。所以慕课的包容性太强了,而且慕课的包容性还体现在课程的多样性,无论是什么专业和技术,你基本上都可以在慕课课程中找得到,基本上包含了大多数的学科和知识。

(三)慕课强调学习互动和交流

传统的教学是老师和学生进行纵向的学习过程,而慕课则是更多的是从学习者之间的横向学习,主要是学习者之间的学习互助和学习情况的互相交流。不再是以教师作为衡量和评价学习的主体,而是让学习者之间互为衡量和评价的主体。

三、慕课的优点

(一)慕课的学习过程更有互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和传统的视频教学中并没有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慕课却是强调互动性,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辅导的作用。如教师在线提供学习解答服务,学生通过闯关的形式获得听课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还能让知识变得更为容易掌握等优点。而且慕课的互动性还体现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对于某个不会或者不是很会的问题,可以询问别的同学,也可以就着某个问题和同学展开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和互通有无。

(二)慕课的学习时间更短

首先相比于传统视频教学的40-50分钟的时长来说,慕课的课时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视频教学,在长达四五十分钟的时间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保证自己每分每秒都可以保证自己精神的高度集中,所以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越是到最后越差。而慕课的教学课程是经过很多专家和教师的精心提炼,是浓缩再浓缩的知识精华;而将知识浓缩在10-20分钟这短短的时间里,学生可以精力充沛的去完成整个课程的讲解,教学成果和学习效果非常高。其次慕课的很多课程都是免费的,这不仅可以节约学生和家长的学习成本,还能促使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进行学习的人接受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全民素质,还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慕课的课程更有系统性,学习资源更优秀

首先,相比于传统的视频课堂,慕课追求和想要实现的是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教育系统。而且传统的视频课程只有课程资源而没有其他的环节,而慕课则是对学习的每个方面都进行了考虑和合理的安排,不仅有对难点的解答,还有课后的练习等一系列环节,更系统和全面。其次,慕课还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根据回放率和关键词的统计大约可以确定学生对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学习的还不到位,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加强。最后,由于国内制作视频和网络课件的单位和个人实力和规模不是很大,制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不是特别的有水平,而慕课是依托世界知名的大学和教师制作和完成的,慕课的水准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和地位,具有制作优良,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等诸多优点。

结束语

慕课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新生事物,具有新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和新事物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慕课一般适合在公共课堂使用,用到其他的课堂上并不是很合适。慕课虽然对传统教学进行了颠覆,但慕课和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冲突的,而应该是互相作用的,都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所以在认识和对待慕课上,一定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要充分了解慕课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中尽量发挥慕课的优点,取长补短,让慕课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老师的毕业英语赠言下一篇:诗歌比较鉴赏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