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

2024-06-12

唐雎(共13篇)(共13篇)

1.唐雎 篇一

先秦佚名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以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

注释

唐雎:唐雎(j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

说:游说之意。

信陵君杀晋鄙: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保存了赵国之事。

破:打败,打垮。

存:存在,存活。这里是使幸存。

憎:憎恨,讨厌,厌烦等不好的方面。

德:恩惠。这里指别人对自己好的的方面。

卒然:“卒”通“猝”,突然。

谨:郑重。

受教:接受教诲。

创作背景

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士”便应运而生。“各国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门客”在那个时期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

评析

本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

文章在表现这一主旨时,不是用直白方法,而是迂回切入。唐雎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上,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辩证说来,环环相扣,严谨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

这篇文章,篇幅至短,而文气则甚宽舒,在简单交代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郊迎的背景之后,重点写唐雎与信陵君的对话。唐雎先对信陵君说:“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这四句话,没头没脑,看似不着边际,不知所云,信陵君也的确不明白,难怪他会问:“何谓也?”于是唐雎不慌不忙,就信陵君的疑问,为他解释这四句话:“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四句话可分两层,前二句为上层,后二句为下层,上层为宾,下层为主;在下层中,前句为宾,后句为主,宾主相衬,顿挫有致。“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是唐雎这番话的主旨,于是由泛言“可忘”与“不可忘”,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规劝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水到渠成,情理自现。对唐雎之谏,信陵君欣然接受。这段对话,前半为虚笔,后半才落实,虚笔作铺垫,实写见真意,虚实结合,宽缓从容,不急不懈,飘逸有致。

写作特点

鲁迅先生说,《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字学史纲要》)。司马迁对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难的侠义精神非常钦佩,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在本篇中,他连用了一百四十多个“公子”,在公子身上倾注了真挚而又深沉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中材料的取舍和剪削都从表现感情的需要出发。文章主要写了信陵君一生中的两桩大事,一是救赵,二是存魏,因为这两件事最能表现公子的侠义精神。其他的则一概剪去不提。可是,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兴致勃勃地讲了一个公子与魏王赌棋的故事。说“赌棋”,却又不讲二人棋艺高低、赌注大小、胜负如何,很明显,这些与塑造公子的形象、表现作者的感情关系不大。太史公紧紧抓住不放的是,在“北境传举烽”的危急关头,兄弟二人的神情动作。尽管这个故事总共才一百来字,作者还是剥茧抽丝般地写了魏王的“释”、“恐”、“惊”、“畏”,公子的“止王”、“复博”和从实相告。魏王的胆小无能、心胸狭窄,公子的贤能沉着、襟怀坦白,无不跃然于纸面。

全文不枝不蔓。公子一死,文章理应结束,可是,作者却又横添上两节文字。一节写公子死后,秦如何“攻魏”、“拔二十城”、“虏魏王”、“屠大梁”;一节写高祖对公子的敬佩,“常祠公子”,“为公子置守冢五家”。这里形象地告诉人们:公子是魏国的中流砥柱,公子又是光耀后代、万世景仰的

一颗明星。根据金圣叹的说法,这首尾两处分别运用了“弄引法”和“獭尾法”。所谓“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一段大文字后,不好寂然便住,更作余波演漾之。”(《读第五才子书法》)作者所以运用这两种写法,则完全是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开头的一个故事是公子的第一个亮相,寄寓了作者强烈的爱憎,鲜明的褒贬,为全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最后两节文字,是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潮水的余波,是完成公子形象的最后一笔。

2.唐雎 篇二

《唐雎不辱使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章, 该文节选自史书《战国策·魏策》, 记叙的是强秦与小国安陵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本文故事情节生动, 富于戏剧性, 文章塑造的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不畏强暴、敢于与专制暴君抗争, 充满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

学习此文, 应当将对文言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老师授课时应从谈判前期与谈判后期和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等对比鲜明的地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 读出人物的动人之处和文章的写作意图。文章体现《战国策》的艺术特点和史料的探究也可根据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加以点拨和解疑。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课前注释及文言知识来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知识;通过朗读揣摩人物心理。

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对话的意思, 读出对话中的潜台词并揣摩人物心理。

突破方法: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回味人物对话, 做到读懂意思, 读出语气, 体会人物的神态、语言及心理。

教学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对比分析秦王和唐雎两个人物形象, 并感受唐雎的精神。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找出谈判前后秦王的态度、语气等不同之处, 并找出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不同点作对比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角色朗读法;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对比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谁能想象一下天子发怒会是怎样一个场面?秦王说, 天子发怒, 死人百万, 血流千里。那么, 平民发怒又是怎样的场面呢?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平民发怒, 震慑天子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听一遍录音。

2.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教师纠正部分易读错的字词正音。

雎 (jū) 怫 (fú) 跣 (xiǎn)

抢 (qiāng) 祲 (jìn) 缟 (gǎo)

傀 (guī) 挠 (náo)

3.抽取一名同学对作者、背景作简介, 不足之处教师给予补充。

三、朗读课文, 熟悉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和注意朗读节奏。

2.男女生分角色 (男生担任秦王的角色, 女生担任唐雎的角色) 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 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

3.学生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配叙述者、安陵君、秦王、唐雎的角色, 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种朗读方式, 让学生体会人物语气,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增强语感。整体感知, 初步了解人物个性特征, 揣摩人物心理。

四、疏通文意, 质疑答疑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应用自己所掌握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具体做法:以四人小组接龙的合作形式完成。每个同学翻译一句, 其他同学听, 若有不对的地方指出并更正。如果在小组中有理解不了的字词、句子则把它记下来, 待大家都翻译完后, 该组成员可举手提问, 由其他同学来作答, 其他同学也解决不了的则由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解决。学生对文中内容如有质疑, 老师作引导或解答。

设计意图:积累文言知识, 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强调:请同学生们掌握下列字词的解释 (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

加惠 (给予恩惠。)

怫然 (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 (摘了帽子, 光着脚。冠, 帽子。跣, 赤脚。)

抢地 (撞地。抢, 碰、撞。)

休祲 (吉凶的征兆。休, 吉祥。祲, 不祥。)

色挠 (指变了脸色。挠, 屈服。)

谢 (道歉。)

谕 (明白, 懂得。)

五、表演课本剧

抽取两组同学上台表演。

具体做法:两个同学为一组, 一人演秦王, 一人演唐雎。在两人表演的过程中, “观众”认真看戏。待两组都表演后, “观众”评选最佳演员, 并对表演加以评价或提出建议。

要求:必须用白话文对话;把握好人物心理, 通过语言和动作、神态再现历史情景和矛盾冲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掌握下列几个句子的语气, 理解人物的性格。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现秦王盛气凌人, 狡诈。)

b.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表现秦王咄咄逼人。)

c.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 (表现秦王无理责问。)

d.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表现唐雎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

e.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表现秦王骄横狂妄, 不可一世。)

f.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表现唐雎毫不示弱, 据理反击。)

g.与臣而将四矣。 (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 不畏强暴。)

h.徒以有先生矣。 (表现秦王的恐惧, 前倨后恭。)

设计意图:体会对话描写和修辞手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并从故事中得到感悟, 把握重点;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合作探究, 理解人物形象, 把握写作特点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老师作指导。

1.秦王与唐雎在你心目中各自留下了什么印象?概括一下他们的性格特征, 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具体做法:分小组合作解决。由小组长作笔录,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 给文中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画上横线, 并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秦王性格欺软怕硬, 前倨后恭;唐雎性格不畏强暴, 不辱使命。

2.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存在的对比点, 试作比较。说说秦王谈判前后期的表现, 并指出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各有什么特点?讨论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明确: (1) 第2段中秦王与唐雎的对话, 第3段中的“布衣之怒”与“天子之怒”, 第4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表现与先前情态形成鲜明对比。 (2)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 让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互为衬托, 突出了唐雎为维护国土的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文中通过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七、课堂小结

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 唐雎, 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 从容镇定, 不畏强暴, 拼死一搏, 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 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文章刻画人物性格做到了取舍得当, 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八、课后训练

3.唐雎不辱使命否? 篇三

在查阅其他史料,并个人“妄自揣测”一番之后,我得出的结论竟是:没有。至于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诸君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后世之人多为《唐雎不辱使命》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所倾倒,却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一个细节:唐雎“挺剑而起”。要知道,在高中教材中,同出于《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中明确写着:“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莫非深谋远虑、老奸巨猾的秦王。视己命如草芥,竟允许唐雎这样一个小国使者带剑进宫?又莫非荆轲也是可以带剑的,那他何以只持图穷而见的“徐夫人之匕首”,难道是为了增加行刺的难度?其实在古代,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官吏也不会随便和一个携带武器之人会谈。更何况是强秦之君。所以,秦王会见荆轲时尚且带着剑,会见唐雎时,不仅任他手持兵器,而且自己还手无寸铁,这样的隋节未免过于荒谬。

其次,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没有对秦王身边的侍卫有任何描写。唐雎都说要“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了,我们却没有看到秦王的侍卫们一拥而上把这大逆不道的狂徒砍了,我们只看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居然被唐雎的一番话吓傻了,不仅赔礼道歉,还顺带奉承了唐雎几句,甚至连易地的事也就这么算了。与唐雎会面的真的是秦王吗?我深表怀疑。秦王赢政是什么人?“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荆轲刺他,他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这样一位君主竟会为唐雎的一番空话所“折服”,不知道各位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最后,我认为唐雎的这个“使命”是否真的存在都值得怀疑!因为《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最大的漏洞在开篇就已经出现了:“秦灭韩亡魏”,秦王却在想吞并安陵这个弹丸小国时,向安陵君提出“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请求,并还假惺惺地表示“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我就想不明白,以秦国的实力,秦王明明可以“挥一挥衣袖”,带走安陵这个小国所有的“云彩”,可他偏偏不这么做,非要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地通过“易地”的把戏来行骗。也许有人会说,秦王这是要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仁义之君。可他既然要当仁义之君,为何又要“灭韩亡魏”呢?所以说,《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作者虚构的。

4.《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积累所学文言字词。

2、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二、掌握所学文言字词

(一)检查字词(PPT)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秦王不说 3.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4.请广于君。

5.以头抢地耳 6.休祲降于天。7.天下缟素。8.秦王色挠。9.长跪而谢之。10.寡人谕矣。

(以抽查两名学生到黑板解释,其余学生共同完成的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师生共同纠错。

(二)翻译句子(PPT)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以学生口头回答,师生共同纠错的方式来抽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同学分别以秦王、唐雎的角色来试读课文,然后每组推出两名同学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四、理清故事情节,分析文章内容。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

挫败秦王易地的阴谋,维护国土的完整和国家的尊严。2.感知并讨论: 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而唐雎又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五、探究:如何刻画人物形象

1.刻画人物方法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

秦王和唐雎各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课文语句说一说。

师:文章所记叙的是一场秦王和唐雎之间的正义和非正义的舌战,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了人物,展示各自的性格品质。从文中看出两人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大家分组探究,结合课文语句说一说。

生A:文中“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一处,表现秦王阴险狡诈,不动用一兵一卒就让 安陵君交出土地。

生B:“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秦王高高在上,一定要服从,不得违抗。

“且灭韩亡魏”炫耀自己军事实力,透露出他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

生C:“安陵君其许寡人”,没有商量的余地,表现秦王以强凌弱、骄横狂暴。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表现秦王以强凌弱、骄横狂暴。生E:“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害怕了,表现他外表虽然强大,但内心其实十分懦弱,即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师:大家表现很积极,总结得也很不错。请大家再用这种方法对唐雎的性格特点作总结。

生F:“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终守之”,此处表明唐雎已识破秦王的伎俩,表现其有胆有识、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不卑不亢精神和爱国忠君。

生G:“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他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这是忠君爱国的表现。

生H:“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表现唐雎机智勇敢和凛然正气的布衣精神。

生I:“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今天大不了是一死,表现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

2.刻画人物方法

(二)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

师生共同讨论本文如何采用对比的手法,把秦王和唐雎作对比来刻画人物形象。明确:

秦王:先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3.师生总结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征。

秦王: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具有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谋臣。

六、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七、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试对对联 贪婪者秦王,欲吞安陵自取其辱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5.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篇五

1.以秦王三次神态变化为线,明确故事情节,廓清字音与翻译。

2.通过演读和纷纭说“士”把握人物形象,说话技巧,认识“士”的精神。(重点)

3.通过史料辨析深入体会“士”人的精神。(难点)

教学流程

(一)见士是士,体会叙事的精彩

1、讲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么意思?既然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预习知道了文章的内容,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后,在不改变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师给的关键词来讲讲文章所写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悦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挠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师生交流。 主要围绕“易、加惠、弗、使、长者、错意、广、逆、轻、与、直、怫然、免冠徒跣、抢、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挺、色挠、谢、徒。”等词语进行字音及翻译的纠正。

②说精彩:围绕学生认为的精彩环节进行表演。

③故事小结:故事剪裁得当叙事精彩,人物间针锋相对,气氛紧张,唐雎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3、认识“士”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在国民党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交部长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 可见弱国在外交事务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况是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国,所以你认为唐雎与秦王的这种针锋相对合适吗?

唐雎守住的不仅仅是安陵国的土地,更是国家的尊严与正义——“士”精神。

4、纷纭说“士”

战国末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士。关于“士”的种类有: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叫“策士”;为国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晓阴阳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谋划策的叫“谋士”;能言善辩的叫“辩士”……士可称为“平民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官职,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进阶为官,甚至成为贵族。唐雎是哪种“士”在文中找出确凿的依据。(小组研讨)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 (力、据、节)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6.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教案 篇六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唐雎不辱使命》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这是写秦王。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全文就是在这样主体对话并助以行动的描写中,用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反衬出唐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文章的笔法上最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二、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三、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过程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傀(guī)

挠(náo)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学生散读,老师巡视。)

5.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稍作准备后回答。)

三、说读——说译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2.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学生就跟着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

3.学生仿效老师的方式分组译读课文。

4.教师从二、三段中找出几个难句请学生口头翻译。如: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四、评读——说意味。1.学生演读课文。

7.唐雎 篇七

一、捕捉留白点, 推敲词中意

留白, 原是中国画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顾名思义, 就是在文学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 通过未说之言以及言外之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余地, 进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丰富文本的内容。本文所呈现的是一场外交冲突, 外交辞令中往往蕴含着潜台词, 听话者需仔细揣摩, 才能灵活应对。文本所写的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强国和弱国之间的正面交锋, 对于身受安陵君所托出使秦国的唐雎而言, 责任重大, 应对之举和说话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文本中, 对话描写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秦王派使者传话给安陵君以及安陵君的应对之辞;第二部分:唐雎出使到秦国以后与秦王的对话。在第一部分对话中, 文章开头第一处对话即“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传话给安陵君, 劈头就以“寡人”自居, 俨然以君主对臣子之礼对待与他平起平坐的安陵君, 这纯属诈骗, 言外之意非常明确“安陵君必须得听寡人的”。一个“其”字, 毫无商量的余地, 口气强硬, 秦王的骄横霸道、盛气凌人立马凸显。而安陵君的应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表明了自己的坚持,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 一个“受”字, 陈理为据, 不容置疑;一个“守”字, 立场坚定, 不可改变。安陵君音在言外, “先祖赐予的封地, 概不交换”。

同时, 在两者的对话中留下一个空白点:安陵君既然说道“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 却为何不接受这样的好事呢?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 秦相继歼灭了各诸侯国, 又企图用“易地”来使安陵臣服, 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 实乃骗局。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 安陵君岂会不知?虽未当场揭穿秦王的阴谋, 对秦王的野心却也是心知肚明, 如此应对措辞严谨、不卑不亢, 婉言相拒, 尽显本我风度。阅读伊始, 读者就可从中了解:“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名为“易”, 实为“夺”, 唐雎出使秦国, 任务艰巨。

二、填补空白处, 探究心中情

留白是一种智慧, 补白更是一种智慧。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够敏锐地抓住文中的留白处, 引导学生恰当有效地补白, 不仅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而且也能引领学生深入人物内心, 把握人物性格。

内心独白, 也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能够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为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唐雎、秦王和安陵君的性格特征,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特设计“品读文本, 添加独白”一环节, 请学生认真品读文中对话描写的语言, 尝试说出他们的内心独白。借此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对话描写, 体会其中蕴含的潜台词, 把握外交辞令中不明说的言外之意, 以此为契机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第二部分的对话中, 秦王和唐雎的“唇枪舌战”以秦王的责难开头,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看似委婉平淡的外交辞令中暗流涌动, “不听寡人”的弦外之音即“安陵君应该听从寡人的安排”, 接着蜻蜓点水般提到“灭韩亡魏”的事实, 语带威胁又好似无意提及, “以君为长者”貌似非常敬重安陵君, 却又给读者留下疑问:既是长者, 岂能如此待之?这于礼不符也。由此, 秦王的狡诈骄横可见一斑。而唐雎的回答一个“否”字, 直接干脆, 断然拒绝, “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潜台词非常明确:别说是用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 再多的土地也没得谈。

一强一弱, 针锋相对, 故事进入高潮阶段。秦王怫然怒,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是秦王威胁唐雎的话, 以“天子之怒”进行恫吓, 咄咄逼人。如果结合当时的情景, 填补外交辞令中的空白, 此时秦王的内心独白即可推断为“不要惹怒寡人, 否则寡人就要出兵 (攻打你们的国家) 了”, 抑或“你最好听寡人的话 (顺从、服从寡人) , 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看似云淡风轻, 实则暗藏杀机。如果安陵君不同意秦王的“易地”之策, 秦王就借此发动战争, 一举消灭安陵。简单的一处质问, 实则意在言外。

而唐雎的应答“臣未尝闻也”, 不急不躁, 以退为进, 安然待之。话说唐雎岂会真的不知“天子之怒”, 却装憨卖傻, 假装未闻, 音在弦外, “您尽管出招, 我不接, 易地不行”。可当秦王将“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掷到谈判桌上时, 唐雎也仿效秦王, 以“布衣之怒”发难, 列举专诸刺杀王僚、聂政刺杀韩傀、要离刺杀庆忌的史实, 大肆渲染“士之怒”的厉害程度, 更明确指出“与臣而将四矣”, 暗示自己要效法以上三人, 刺杀秦王, 内心独白不言而喻:“如果我发怒了, 我会和你同归于尽的”, 或者“我也是和专诸、聂政、要离一样的有志之士, 现在, 我也愤怒了, 想杀你”, 一位大义凛然、机智勇敢的谋臣策士形象跃然纸上。而“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更是直接指向此刻, 这种为了国家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精神让秦王始料不及, 再不敢轻易妄动。

三、添加空白面, 揣摩言外意

在外交场合中, 读懂外交辞令背后的真实含义是不可缺少的“软兵器”, 这犹如语言的博弈, 胜负已成定局。文本中双方斗争的结局, 唐雎是不辱使命, 还是种下了祸根呢?

文本结尾处, 短短的四十三个字大笔勾勒, 言有尽而意无穷。秦王被唐雎的气势压倒, “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先恭请“先生坐”, 客气而又尊敬, 接着赶紧又以“何至于此”应对。外交辞令未尽之言往往意味深长, 此处的留白则以“两国一切都可好好谈”作为权宜之计。此时, 秦王言辞中暗示传递给唐雎的信息是“两国还没到交战的份上, 你千万别和寡人同归于尽”, 放低姿态, 态度和缓, 近乎请求, 争取周旋的余地, 再也不敢小看唐雎。此时, 读者都可想象当时的气氛是多么的紧张, 两人之战一触即发。“寡人谕矣”更是暗含退让之意, 我们可以想象到此时秦王已败下阵来, 不敢正面冲突, 更不敢以身试验。在文本的最后一句“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读者可读出秦王的奉迎之意, 更是一语道破玄机, 让读者在两国的外交应对中见证了“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的威力。至此, 与前文相比, 秦王由骄横到畏怯, 前倨后恭的态度一目了然, 色厉内荏的一面也暴露无疑。在秦王的衬托下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更加高大。

再读文本, 字里行间留下一处疑问:唐雎是不辱使命吗?秦王是真的退让吗?本文选自《战国策》, 它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古书, 从历史事实角度上考虑, 它留下很多疑点;但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 它又是极其可信的。在外交应对中, 面对唐雎的以命相逼, 秦王的表现是正常之举, 态度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 正是为了塑造一个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谋“士”形象。所以, 文本的结尾我们看到的是唐雎的胜利, “软兵器”可抵千军万马。

8.唐雎不辱使命改写作文 篇八

在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唐雎,有太多的唐雎,有太多的宋江,有太多的江湖,有太多的江湖。但是,我最喜的还是我最喜欢的那一支唐雎。

唐雎是一位大将军,他的大名叫宋江,因为宋江被贬黄州刺史,所以他的大家都叫他小丫头。但他并非是大将军,所以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唐雎的性格很文静,但在他的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情与对美的憧憬。有一天,他和一群大臣出去游玩,看见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他看见了唐雎,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唐雎听了,便说:“我要这样做,我要这样做。”这句话,就是唐雎的爱情,唐雎就是这样爱她的爱情。

唐雎就是这样爱她的爱情。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情节,一句句话,都有着一场爱情的较量。唐雎一句句话,一句句温暖,一次次温暖,让唐雎爱她的心,被爱了,被爱了。唐雎一句句叮咛,一个个温暖,一句句鼓励,都让唐雎感受到了温暖,被爱了。

9.《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篇九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能如此深刻,是我在准备这一课是没有想到的,当时我还设想了许多种引导学生思考的过度问题,在这里都没有用上,学生的表现很精彩,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让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不要让学生被老师的担心束缚了手脚。

二、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练习,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进而体会到作品的意蕴和理趣。

10.《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篇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结合语境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表演、品析语言、改写段落等方式,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初步体会作者运用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1.以“读”贯穿课堂,读顺、读通、读懂。2.以“写”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3.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读通文章,读懂句意,读懂人物。

2.通过品味词语、扩写段落,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语言特点,学习说话技巧。

三、教学策略

1.本文内容相对简单,在学习文言词语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注释与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达到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的目的。

2.本文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采用“读—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理解人物性格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删减词语、揣摩潜台词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请学生介绍完璧归赵、图穷匕见的故事。

教师导入:秦王故伎重演,想用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作为弱国小臣的使者唐雎面对虎狼之国的秦王是像秦武阳一样色变振恐,还是如荆轲镇定自若,是像楚怀王客死他乡还是如蔺相如一般完璧归赵?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疏通文意 1.读通文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遍,划出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的句子,先利用书下注释理解词句,然后生生互助完成对字词句的初步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共同问题。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1)教师出示重点字的读音辨析,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准确掌握判断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一些易错的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互读课文,达到流畅的程度。【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字词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句意的能力。

(三)感受人物形象 1.读一读,演一演。

教师导入: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任选一种方式,选一段,说一说,你们要读出或者演出一个怎样的秦王、唐雎或者安陵君?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总结。

唐雎:沉着冷静、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忠君爱国、凛然正气。安陵君:有见识,能看透秦王的伎俩,说话委婉。秦王:贪婪、骄横狂暴、色厉内荏、阴险狡诈。【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感知人物形象。2.抓住重点语句精读。

教师导入:同学们的朗读体现了“有理在于声高”,秦王和唐雎一个声音比一个声音高。那么我们应抓住哪些词语读出人物的特点呢?

(1)想一想,下列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盼安陵君许。”

教师总结:关注秦王的自称“寡人”,注意虚词在文中的语气作用。

(2)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教师总结:读出言外之意。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想一想唐雎的语言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唐雎的语言形式上简短,语意连贯、语气强烈,有气势,能表现出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表现出唐雎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特点。阅读时要读得一气呵成,铿锵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品析重点语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重点字词体会人物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写一写。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1)第三段是唐雎与秦王斗争的高潮,扣人心弦。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扩写这一段,再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学生扩写。

(2)唐雎“挺剑而起”,最后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究竟亮了一把怎样的剑从而战胜秦王?

学生:唐雎挺剑而起,秦王就会直接面临死亡,所以唐雎的行动有一定的震慑力量,表现了唐雎视死如归、斗争到底的精神和维护安陵国土完整的决心。光有语言,没有行动,也不能起到震慑秦王的作用。

教师:这是一把有形的剑,但是文中字里行间还有一把无形的剑震慑着秦王。

(3)教师展示学生改写片段并提问:你能否从这位同学的描写中或是你自己的描写中找到这把无形之剑?

教师示范:唐雎的胆识如同一把利剑,我觉得这个胆识是一种见识,能认识到布衣之怒的力量。

学生阅读思考:

唐雎的忠君爱国如同一把利剑:不辱使命,不能辜负安陵君的信任,不能辜负安陵百姓的重托,这个信念激励他无往不前,无坚不摧。

唐雎的智慧如同一把利剑:一下就能识破秦王的恐吓,威胁。唐雎的勇敢如同一把利剑…… 唐雎的沉着冷静如同一把利剑…… 教师总结:唐雎展示的是一把人格魅力之剑。虽然有人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唐雎是根本不可能带剑觐见秦王的,但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塑造这样两个人物,是对当时“士”这个阶层维护国家的利益的赞颂,是对“暴秦”的一种反抗。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人物形象。5.拓展。

教师导入:林则徐有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为了国家利益,不辱使命的外交家比比皆是。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杰出的外交家。

师生交流,学习外交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忠诚、大义凛然等精神。

6.再次进入情境充满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沉着冷静、有胆有识、忠贞爱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

(四)体会语言技巧

1.教师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和别人打交道,人们常常说“听话听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都是在说语言的重要性,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语言,你从唐雎和秦王的言语斗争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会,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鼓励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生活体会,感受说话的技巧。

语言: 言辞委婉,言之有理:表明安陵君宁“守”不“易”的态度。针锋相对,言之有据:列举三个史实,警告秦王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

以行证言,言之有力:挺剑而起,付诸行动,彻底打败秦王。2.语言实际运用练习。

【设计意图】体会语言的重要性,增强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唐雎,一个弱国小臣,在朝堂上,三寸之舌斗君王,胆为剑心退秦师,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语言,一个锐利的武器,在生活中,巧妙运用它,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明确文章主旨

(六)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完整排演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2.阅读:《战国策》《使臣不辱使命》,谈谈你对“士”的认识。

11.《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篇十一

(二)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

(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四)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教学方式

(一)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为是文言文,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能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本文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则要求学生精读、品读,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之妙。

(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综合运用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利用阅读反思与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相互启发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构思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引入唐雎,导入新课,新课。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分组讨论,提出疑点,师生共同探讨,疏通文意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简介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示,把握文章简洁传神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12.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对照翻译 篇十二

【原文】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结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原文】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不加注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原文】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译文】秦王气势汹汹的发怒了,对唐雎说:“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使百万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普通平民发怒吗?”秦王说:“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见识浅薄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般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同我一起将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立起来。

【原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22.《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篇十三

杨地中学 徐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3、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体会用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2、联系生活探讨唐雎这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情感价值观

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

1、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2、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学生讲一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说出荆轲在易水河畔的悲歌。

明确: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二、解析题目,了解时代背景

1、正音 唐雎jū

2、“辱”是什么意思?

3、唐睢不辱什么使命?对照注释理解,教师补充时代背景。

教师补充:是战国末年,在野心勃勃的秦王赢政已经消灭了韩魏之后,弱小的安陵郡同强大的秦国斗争的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郡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睢到秦国谈判。

三、检查预习,了解《战国策》

1、本文出自哪里?

2、前面我们所学的文章哪一篇也出自《战国策》?

3、请介绍《战国策》 教师补充: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

《战国策》是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解的词句。

2、以长句为例,读准节奏。

3、选择例句,指导朗读语气。

4、强调下面字的读音

弗(fú)雎(jū)怫(fú)跣(xiǎn)抢(qiāng)傀(guī)祲(jìn)缟(gǎo)挠(náo)谕(yù)

5、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五、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小组合作,结合文下注释,把握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1、注意重点词积累(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秦王不说(说——悦,高兴)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

轻寡人与(“与”通“欤”,吗)仓鹰击于殿上(仓——苍,青色)(2)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否,非若是也(这样)长跪而谢之曰(认错,道歉)(3)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都是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伏”、“使……流”)(4)一词多义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前—个解释“派”,后—个解释“出使”。)

徒 ①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②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惠 ①大王加惠(恩惠)

②汝之不惠(聪明)

2、注意难句的翻译。

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六、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

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情节结构:

开端:秦王以易地为诱惑,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君派唐睢出使秦国。发展:秦王责备安陵君,唐睢据理力争。高潮:秦王威胁唐睢,唐睢奋起反击。

结局:奏王屈服,唐睢凭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取得了胜利。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唐睢作为一个小国的使臣,他凭借什么力量战胜了强大的秦国,而不辱使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课文理解

(一)背景分析

1、秦王与安陵君“易地”是真心的吗?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⑴“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⑵“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⑶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2、文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的?

①秦国“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②“秦王不悦”,于是“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解释为“因此,于是”;秦王不高兴,安陵就要派使臣去,可见安陵之弱。

③秦王嬴政当时尚未统一六国,却在文中自称“天子”,说自己一怒,就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见秦国之强。

由此可以看出,唐睢所承担的使命重大而且艰巨。

3、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点拨: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和秦王的性格理解。

明确: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二)语言分析

1、下面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现秦王盛气凌人,狡诈)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秦王咄咄逼人)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秦王无理责问)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现唐睢不卑不亢,据理力争)⑤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表现秦王骄横狂妄,不可一世)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现唐睢毫不示弱,据理反击)⑦与臣而将四矣。

(表现唐睢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⑧徒以有先生矣。

(表现秦王的恐惧,前倨后恭)

2、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弦外之音。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明确: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明确: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3)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明确: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4)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5)伏尸二人……今日是也。明确:“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结论: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三)艺术手法

1、本文除了用对话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外,文中还体现出哪些艺术特色?

(1)鲜明的对比手法: ①秦王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对比:

使人易地──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唐雎的先柔后刚的态度对比:

临危授命──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③秦王与安陵君的性格对比:

秦王 安陵君

(狡诈狂妄、盛气凌人)以五百里易安陵————愿终守之弗敢易(头脑清醒、不卑不亢)

(利诱之)(明辨之)

(2)衬托手法的使用:

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用安陵君的软弱、缺乏才干衬托唐雎的果敢与胆识。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互相成。

三、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3、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 点拨:引导学生懂得维护民族尊严,不卑不亢,不畏强权。

四、课堂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上一篇:《望岳》中心思想下一篇:2024息县教师选调考试卷真题及解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