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24-10-13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9篇)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 徐明花

复习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梳理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清晰地建立知识网络,它不是“炒冷饭”的代名词,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又一个好机会。复习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复习课既达到了对旧知的巩固与运用,又兼顾了学生的自我认识与探索。既考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又有个别指导和面向全体。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应该是一种总结中的提高,理清知识网络,加强知识联系分析,理清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复习。复习不是机械的巩固记忆,而应该是理解之中促记忆,讲解中提高,师生相互交互中得到升华。复习课我分成了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建立知识网络,第二模块为自主学习加深理解,第三块为检测效果。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的两点:

1、请相信学生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2、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改实验中,尊重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如果按照先教后学的教法,学生学习的劲头就会打消一半。而还学生的主动权以学生,让他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那颗创新的幼苗没有受到伤害,并且相信能长成参天大树。

3、要求学生要规范书写。例如:字要大小均匀,字迹工整,不涂抹。

2.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二

一、活用教材, 灵活教法、学法,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 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 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 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 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 在上课开始,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 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并借此开始探究, 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 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 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应留有余地, 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 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 自己搜集相关信息,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 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 教师坚决不讲, 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 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 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 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 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 进行科学取舍, 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 层次性也较差, 题型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边讲边补充, 边练边总结, 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 更应随学随练, 做到有针对性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打造高效课堂。

2. 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 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 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 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 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爱学、想学、会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 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 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 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及时分析总结, 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 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 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 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 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 哪个是边, 哪个是角, 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 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 让学生亲自探究, 从中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解决教学难点, 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 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 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展示变换过程, 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 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 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包括题型的选择, 学生活动的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 该探究的深度不够, 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与反思 篇三

1.乐乐家来了2个客人,冰箱里有4个桔子,该怎样把这4个桔子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个?生答。结合生答,提出:每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

乐乐又拿出2个苹果,该怎样把这2个苹果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请生答。结生答,再次强调:每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反思:这一环节在于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2.乐乐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冰箱里只有一个蛋糕了。“该怎样把1个蛋糕分给2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呢?”乐乐不知道怎么分了,同学们愿意帮帮他吗?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不过,乐乐还是有疑问,请看大屏幕:同学们,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来表示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一起来和分数交朋友。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反思:这个环节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无法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结合前面引出的一半,学生仔细观察课件演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正好是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圆的1/2,另一份也是圆的1/2。使学生明白只要是平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每份都是原来的1/2,初步理解1/2的含义。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多让学生读一读,知道分数的读法)。

再回到乐乐该怎样把一个蛋糕分给两个客人,每人分得多少?这个问题上,先让学生回答,再用课件演示。

反思: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能对二分之一进行初步的理解。

(2)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小组活动,你能创造出二分之一吗?让学生动手折自己的长方形纸片,并用彩笔涂色表示出二分之一。

学生展示交流,教师巡视,并将不同折法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反思: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過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加深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不管怎么分,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观察判断,巩固认识

课件出示巩固习题“下面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

反思: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掌握平均分的思想,对二分之一形成正确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如果分成二份的大小不相等,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四分之一

(1)动手操作。你能通过折正方形纸片创造出四分之一吗?让学生自主动手,并用彩笔涂色表示。

(2)展示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教师巡视,挑选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在全班说一说四分之一的意义。

(3)教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反思:这个环节让学生动手折出四分之一并交流展示,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自由操作,创造分数

(1)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片,你还想折出几分之几?涂色表示,汇报交流。

(2)教师引导,一份表示几分之一,两份呢?三份呢?折出你喜欢的分数,涂色表示并能正确读出分数。

(3)课件演示几分之几。学习分数家族成员名称。

反思: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学生通过涂色明白涂一份和涂几份创造出的分数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看分数涂颜色

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语文成语里里也有数学呢。不信你看,下面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几个有关数字的成语,你能用分数表达吗?

反思:这三个练习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既帮助学生深化了平均分的思想,又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延伸铺垫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分数,你有什么收获吗?

总评: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2.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课件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分数。

3.我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分层设计,形式多样,联系实际,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自主练习,达标练习和拓展练习,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运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四

一、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平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五、练习设计

5.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五

(二年级数学:许桂婵)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2-15例

1、例2及P20练习三(1、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分

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平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平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平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平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平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 ○○○ ○○○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平均分?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平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 5

算式,并对照图说出含义。从几节课的教学实践来看,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具体表现在:

1、成功之处

⑴不区分两种分法确实是可行的,学生所有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以及生活中的平均分是没有两种分法的。

⑵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学生基本都会。我想,原因有二:①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早已经受过熏陶,所以,根据图意列出算式不成问题。②受前面刚刚学过的“乘法”影响,学生自然能够“照样子画葫芦”,就能列出两道除法算式。

2、失败之处

看图说意义,或对算式作出解释,从学生上课的举手可以看出,从练习中,从课后谈话得知,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基本上知道的人只要7,8人。

6.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及反思 篇六

白塔镇实验小学

陈群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中探索算理,有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算法。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活动中:

一、说一说。在小组中说,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优化出最优答案。再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在讲台上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算式的意义。

二、对比练习

1、图形对比,在处理怎样给12个小熊排队进行体操表演这个问题上,学生在黑板上用图形画出排队方式,我又进一步让学生在图形的下面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子便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对比理解算理。

2、正误对比,在解决自主练习第2题时,在黑板上板演出正确的除法算式12÷2=6(个),同时我又在其下面写出错误的算式12÷6=2(个),让学生进行对比,随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第二个算式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它又表示的什么意义?在对比当中,学生更能掌握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贯穿于整堂课中。一开始除法算式的引入,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感知算理,对下一步除法算式的学习铺下了基础。除法算式的探索学习中,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中掌握算理。在自主练习中,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算理。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不足:

7.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七

一、“认识除法”的教材编排分析

苏教版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平均分”, 从分东西开始, 引入每份同样多的分法, 即平均分;接着让学生按照每份同样多、平均分成几份动手分一分;最后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按照平均分的要求自己来分一分, 形成对平均分两种分法的整体认识。第二部分内容是“除法”, 分为两个小部分, 即“每份一样多”可以用除法、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

人教版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对平均分的介绍, 先让学生感受平均分就是每份同样多, 接着介绍平均分成几份、每几个一份。但教材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只有将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情境, 似有侧重。第二部分内容是除法, 同样介绍了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每几个一份也可以用除法。

上海版教材在第一部分内容中创设了大量的情境。情境一“装袋”, 帮助学生感受每几个物体装一袋, 可以装几袋, 并帮助学生体会每装一袋就是一次减的过程, 减几次就意味着可以装几袋, 沟通“分”与“减”的关系;情境二“减彩绳”, 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感受每几个一份的含义, 并通过口诀沟通“分”与“乘”的关系。第二部分内容是平均分与除法。在“分饼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什么是公平分, “每人分得的个数一样多就是平均分”;接着利用“分草莓”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平均分成几份, 并演示分的过程, 沟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与“装袋”“减彩绳”“分饼干”的情境进行沟通联系, 说明“每几个一份”和“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教材在编排上都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平均分, 包括认识平均分、初步进行平均分, 初步学会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几份以及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并进行交流, 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关于“平均分”的编排几乎是一样的。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1)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一样多”。 (2) 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3)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每份是几个? (4) 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知道怎样才能平均分。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 逐步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受和体会,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为认识除法积累感性经验。而上海版教材“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成几份”的表述不及上述两个版本的教材清晰有力。第二段是认识除法, 包括上述平均分的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表示。教材的编排都注意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为认识除法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 帮助学生充分体会除法的含义。

另外, 苏教版和上海版教材都将“认识除法”安排在小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 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交叉学习, 具体表现为苏教版在学习了1~6的表内乘法以后就引入除法的学习;上海版教材在学习了10、5、2、4、8的乘法口诀后学习除法。而人教版教材将该部分内容安排在小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 此时学生已经历了表内乘法的完整学习。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把平均分的教学作为除法学习的前提。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上海版教材在分的过程中出现减法, 沟通分与减、减与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分一分正表明除法的来由, 教材应帮助学生经历除法的形成过程。

二、“认识除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通常以每节课为时间单位, 教材也就通常以“点”为单位编排教学内容, 即将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整体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 分割成“课”的时间单位内的教学内容, 要求教师在“课”的时间单位内进行教学。这种编排方式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开展教学, 但也使得原本具有丰富内在关联的知识, 经过人为处理后, 变成以“点”为单位的符号系统。以“点”为单位的教材编排方式, 在数学学科上表现为“一个个知识点”“一个个例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往往依赖于教材的编排。由于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将完整的知识体系, 分解到一个个小的课时, 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 更不必说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因此, 他们往往依据教材编写的线性顺序安排教学。这样一来, “认识除法”的教学往往呈现如下状态:第一种教学安排, 将平均分与除法的认识安排在同一课时, 前半段时间用来感受平均分, 后半段时间用来认识除法;其他课时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课时安排, 学生能否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感受“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 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如果不能, 大量的练习就变得机械而无意义。第二种教学安排, 首先分别用两个课时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在后继的学习中相应地也分两个课时进行认识除法的学习。这样的课时安排虽然考虑到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抽象的“平均分”的概念, 但割裂了学生对平均分的完整认识, 无法整体感受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也就无法形成对除法的整体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期望能帮助学生逐步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受和体会,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并为认识除法积累感性经验。但这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一方面在这一看似循序渐进的过程中, 教师教学只突出“点”的例题与习题, 而忽视了平均分的整体结构, 另一方面教师关注的重心往往在于学生能否准确进行平均分的操作, 容易忽视分与除之间的关系认识, 学生也就很难体会除法与减法的关系, 无法体会除法的来龙去脉与含义。因此, 教师如果处理不好知识整体认识与每节课局部认识之间的关系, 就很容易割裂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认识除法”的教材重组与教学设计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帮助学生形成平均分和除法的整体认识, 笔者采用“整体感悟 (进入) ”的教学策略, 即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悟知识的大框架或上位概念, 然后在此基础上, 学习大框架中的局部知识或下位概念。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感受“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上位概念) ;然后整体认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感悟“每几个一份”和“平均分成几份” (下位概念) 。最后在对平均分认识的基础上, 进行除法的学习。

基于上述分析, 并根据教材原有的课时安排, 我将教材做了如下整合: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体会平均分的内涵。第二课时, 巩固对平均分两种分法的认识, 能按照要求分;第三课时, 认识除法;第四课时, 能根据分东西的情境、结果, 用除法算式表示;第五课时, (份总) 数量关系的渗透。这样的重组与课时安排, 意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 从而沟通分与除、减与除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除法的运用, 都能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感知, 将原来片段的教材编排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 从整体入手进一步分析其中每一种具体的情境。

为进一步说明教材整合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就关键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给出较为具体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整体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 根据公平分的需求, 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理解与体会“每几个一份”和“平均分成几份”。

2. 能按照要求进行平均分。

【教学过程】

1.建立公平分的概念。

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 (包括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情况, 即每份同样多与每份不一样多) , 帮助学生体会什么是公平分。比如, 幼儿园老师要给4个小朋友分糖果, 3种口味 (颜色) 的12颗糖要怎么分给小朋友呢?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 (4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有的数量和颜色都一样;有的不但数量不同, 颜色也不同) , 你认为这样分可以吗?你能帮老师来分一分吗?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每份一样多, 才是公平分的概念。

2.整体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教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按照公平分的要求自己来分。一般公平分有两种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同时呈现两种分法, 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完整认识。比如, 猫妈妈钓了15条鱼, 要分给3只小猫, 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导学生根据公平分 (每人一样多) 来分一分, 画一画, 圈一圈。方法一:5条鱼分给第一只小猫, 再拿5条鱼分给第二只小猫, 最后拿5条鱼分给第三只小猫;方法二:第一次拿出3条鱼, 每只小猫各一条;第二次再拿出3条鱼, 每只小猫各一条……直到5次后, 分完为止。教师要注意对两种分法的介绍, 并帮助学生体会公平分就是“平均分给3只小猫”或者“每只小猫一样多”。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即方法不同 (方法一是每几个一份, 方法二是平均分成几份) , 结果相同。

3. 情境变换, 按要求分。

第一层次, 有8支铅笔, 每人2支, 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圈一圈。有8支铅笔, 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每人几支?变化数字, 让学生按照要求分。

第二层次, 同桌合作, 两人各采用一种分法, 但都要做到公平分。如把12块饼干平均分, 可以怎样分?学生同桌合作, 一个采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 另一个采用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分。教师可创设多种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分的操作过程中, 进一步感悟“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 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以及“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都是平均分, 感悟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丰富对平均分内涵的认识。

【第二课时】巩固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略)

【第三课时】认识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减法算式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 初步理解除法是减法的一种简便运算。

2.知道两种公平分的情况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3.会读、写除法算式, 并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 能灵活进行减法算式与除法算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感知乘与除之间的关系, 感悟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材料感知。

(1) 体会每份分得同样多。

谈话引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东西。瞧, 猴妈妈摘了6个桃子要分给小猴子。给第一只小猴1个, 怎样列算式表示?又给第二只小猴1个 (列式) , 最后给第三只小猴4个 (列式) 。你同意这样的分法吗?怎样分才公平呢?

小结:6个桃子, 每只猴子分2个, 大家分到的同样多, 这样也就公平了。

(设计说明:情境设计要激发学生公平的意识, 隐含着公平分、平均分的思想, 但对学生来说很抽象, 通过分一分的过程, 帮助学生体会什么叫“每只”“每人”“每份”。)

(2) 经历连减算式的产生过程。

问题 (1) :8支铅笔, 每人分2支, 分给几个人正好分完?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想一想, 这个分的过程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问题 (2) :8支铅笔, 平均分给2个人, 每人分几支?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想一想, 这个分的过程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呈现学生资源 (预设) :8-2-2-2-2;2+2+2+2=8;2×4 (从总数里分东西的过程, 就是一个连减的过程, 因此用加法表示是错误的。写2×4的学生实际上是在想二四得八的口诀, 意思是8里面有4个2) 。

交流算式含义, 帮助学生感受问题虽然不一样, 但算式是一样的, 分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小结:从8里面连续减去几个2后正好分完, 我们发现有这样的几个2就是分给了几个小朋友。

(设计说明:在分铅笔的过程中, 体会每份同样多, 并将操作与算式进行了沟通, 经历连减算式的产生, 为寻找减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并初步感悟用口诀解决问题。)

(3) 被减数、减数拓展。

(1) 12支铅笔, 每人分3支, 分给几个人正好分完?12支铅笔, 平均分给3个人, 每人分几支?

(2) 32支铅笔, 每人分4支, 分给几个人正好分完?32支铅笔, 平均分给4个人, 每人几支?

(3) 100支铅笔, 每人分5支, 分给几个人正好分完?100支铅笔, 平均分给5个人, 每人分几支?

上述3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两种情况,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进行列式。

过程中点拨:要减去这么多相同的数, 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感受其书写的麻烦)

(设计说明:以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整体进入, 不断产生连减的算式和用乘法思考的方法, 并逐步感受连减算式的麻烦, 为连减与除法、除法与乘法的沟通奠定了基础。并整体感悟平均分的两种分法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2.聚类分析。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 发现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从总数里减去几个相同的数)

在遇到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时, 用乘法计算非常简洁, 现在我们从总数里减去几个相同的减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揭题———除法)

(设计说明: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迁移到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的主动迁移能力。)

3.抽象命名。

(1) 引导学生列式, 并类比减法各部分名称, 命名:被除数、除数、商。

(2) 算式改写, 把其余连减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 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

(3) 思考“6-1-1-4”, 可以改写成除法算式吗?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概括、提炼形成过程。认识除法的本质。)

4.减与除的相互转换。 (过程略)

8.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小数除法 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作為已有10年教龄的我来说,在还没学习这一单元时,我认为该小节比较简单,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因为它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联系密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我在教学中尝试放手,再次计算,反思总结等方法,虽然这节课有旧知识的味道,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在由情景入课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但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毫无立足点,问题在于我的“放”没有建立在实际基础上。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尝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解决,尽管我在学生思考了一分钟后,给出:你能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这样的提示,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能理会,更多的学生只是在随意猜测。虽然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类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但这种交流仅是一带而过,学生无法理解这种回顾的目的,下面就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如:例5 文文的奶奶编一个编中国结需要0.85米丝绳,文文拿来的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这题主要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为了便于理解,我通过横式移位练习和竖式移位练习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并且通过原来的竖式说明简便的方法,即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被除数的小数点,说明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了原来的100倍,小数点都要向右移动两位。

1、横式移位练习:提示学生能否把题里的米转变成用厘米作单位来进行计算。

2、又如:例6 计算12.6÷0.28先让学生联系例5的计算方法,当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

3、在一些题目中,除数扩大到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仍然是小数,如2.73÷1.3

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它其实就转变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扩大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就能求出商。

以上的讲述我自认为针对性很强,但在课后练习中却发现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数学教学应该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并用多种的思维方式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感受解决了数学问题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但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现错误的地方还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的位置与除数不一致(如1.89÷0.54=18.9÷54)。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了。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把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3、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

5、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有的被除数不变、有的移动小数点的位数不同,有的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思维活动空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把题目的困难逐步分解,减轻学生的运算困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

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

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四)巩固反馈

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

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

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课堂教学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分才能平均分。通过学生多次操作,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介绍“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用除法计算。把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的含义与具体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在巩固反馈时,再一次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预习新课

1、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分?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完成。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xx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出示预习单:预习第13页例4:

1: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每盘应放几支?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能表示出来吗?

2:说出自己所写算式的含义。

3:写出的算式怎样读?中间的符号叫什么?

二、自我检测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一)读一读

12÷3=416÷4=418÷2=9

(二)算一算、说一说。

10条鱼,每个鱼缸放2条,需要几个鱼缸?

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熊,每个小熊分几个?列式解答。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2、如学生未有问题,教师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问:

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列式计算?(平均分时,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数。)

四、教师讲评明确知识

针对交流进行引导:

1、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2、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针对性作业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逐步培养会学习、乐学习、敢于表达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小棒20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步:准备练习(情境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好,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请看大屏幕——讲述游戏规则:

请出每组4号回答问题,答对加2分,答错本组同学补充,只加1分。

请出参赛选手。答题。1号加分。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

是啊,小熊猫很高兴地把竹笋平均分给了4位小伙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难题了,需要好朋友来帮助,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爱心,可是要想帮助它解决问题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要学吗?(要)

请看大屏幕——小熊猫就是被这6道题难住的,不过,你先别急,答案就藏在书里,如果你找到了它,请把它圈起来,就可以帮助小熊猫了,开始吧!

读一读数学书13页例4,并思考问题:

1、请你用自己的学具代替竹笋试着分一分,到底每盘应放()个?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过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4、想一想,12、4、3分别表示什么?

5、你觉得除号怎么写最好看?它表示什么意思?

6、你会读这个算式吗?试着再读一读其它算式,如15页第1题。

第三步: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规则:

1、与小组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弄明白后别忘了说声“谢谢”。小组每人都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同学都发言的加合作学习分——5分。

老师巡视。

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哪道题有问题?准备几号发言。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抽签决定选题,推荐几号答题加几分,答错扣相应的分数,本组同学补充加1分。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地帮助小熊猫解决了问题,不过,常老师想把这道题难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战吗?(敢)

请看大屏幕——抢答开始。

第四步:教师点拨讲解

你们太棒了!从这些题中我们发现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它就表示平均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第五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自我挑战本领强

比赛规则:

老师摇号选答题人,为了我们小组的荣誉,你们可要好好准备呀!自选题目,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加1分。

悄悄告诉你,老师的考题就藏在13页做一做1、2题和15页2、3题,自己先在书上答题,好好准备一下!

答题——巡视——摇号——选题——加分

我们看看各个小组都得了多少分?

10.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

第一课时平均分(一)教学内容:

教材7—9页例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7页准备参观科技园食品情境课件 学生准备:实物卡片,18个○卡片、20根小棒。预习:

复习表内乘法,预习课本7——9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0分钟)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二(1)班的同学们准备明天参观科技园,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各组汇报。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正在为明天的出行做准备。看,他们正在分食物呢!这么多分法中,哪种最特别?(分糖果的最特别,每一份都一样,每份都是4颗。)2.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也给每组同学(3人一组)带来了一些糖果,快打开数一数,有几颗糖果?(每组的糖果基本相同)小组同学先商量一下怎样把这些糖果分给你们的同学,然后分一分。学生活动,教师查看。

师: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的糖果数量以及是怎么分的汇报给大家。小组1:我们组有6颗糖果,我给他两人每人一颗,我4颗。小组2: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人都有2颗。

小组3:我们组有6颗糖果,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别是1颗,2颗,3颗。......(2)教师追问:这么多种分法中,哪种最公平,公正?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颗。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观察:从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份的数量同样多。)出示小精灵的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3.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对由“每份同样多”到“平均分”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操作分食物(操作,小组交流,过程展示)使之体验到“分”,“每份同样多”,从而自主地形成“平均分”的概念。

二、互动新授,探究平均分的方法。(15分钟)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图。

师:要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知道可以怎样分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学具代替桔子,同桌合作分一分。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分 ,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分法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在6个盘子里,每盘分3个。

分法2: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二个盘子里。再拿2个放在第三个盘子里......还剩下6,每个盘子里放一个。

分法3:还可以每次拿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拿3个放在另一个盘子里,以此类推。

第三种分法分得很快,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是根据三六十八,就知道每个盘子里应放3个;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或者用除法18除以6等于3,一个盘子里就是3个......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均应给予肯定。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如果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几个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展示分法时要让学生说一说分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等操作性活动,使学生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练习三的第2题。

此题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贴就怎么贴,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3.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把12个风车平均放分3份的任务。4.练习三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有24个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24平均分8份每一份是多少?)问:香蕉的数量都是24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一样呢? 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练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五、作业布置(2分钟)板书设计

二 表内除法

(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习题:

1、把16个贴在4条线上,如图:

这种贴法是平均分吗?请在正确答案的括号内画“√”。是()不是()

如果不是平均分,请圈一圈、画一画,使它成为平均分。

2、(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2)把16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

(3)把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3、分一分,填一填

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智力冲浪:

1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认识;乘法;感知;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70-0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出不同,初步感知新知

师谈话:同学们,王奶奶有几个问题,希望我们全班同学帮帮她,你们愿意帮帮王奶奶吗?(愿意)

课件演示:

1、王奶奶在超市买东西,香皂3元,拖把20元,饼干5元,王奶奶一共花了多少元?

2、王奶奶今年81岁,小明6岁,他们一共几岁?

3、王奶奶家吃樱桃,王奶奶吃了7颗,王爷爷吃了3颗,王叔叔吃了6颗,王阿姨吃了10颗,他们一共吃了多少颗?

4、王奶奶摆小棒:每堆2根,摆6堆,有()个2根。(老师带领学生把问题一一解决,并板书:)

3+20+5=28(元)

81+6=87(岁)

7+3+6+10=26(颗)

2+2+2+2+2+2=12(根)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一个算式非常的特别,你能找出来吗?它为什么特别,特别的地方在哪儿呢?能说说吗?(我认为最特别的算式应该是第四个。因为它的加数都一样,都是2。)师表扬:你真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那它由(?)个2相加。(由6个2相加。)

二、动手操作演示,列出同类,强化感知

师:像这样特别的算式,你们猜,何老师能再变出像这样特别而又和它不一样的加法算式吗?(能)

(老师边摆小棒边说边写,每堆3根,摆3堆,就是3个3,3+3+3=9(根)

师:何老师能变出像这样特别的算式,那你们也能变出更多像这样的加法算式吗?(能)那何老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像何老师一样边摆边说边写,写出更多的特别的算式来。

让学生汇报情况:1+1+1+1+1+1+1=7

8+8+8=24

5+5+5+5+5=25

10+10+10+10=40

0+0+0+0+0+0=0

100+100+100=300......

三、借助直观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解新知

让学生再一次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加法算式,它們每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小结: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便的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乘法”。

那怎样用乘法来表示呢?我们大家来分析第一个算式:它的相同加数是几?(2),再看有几个加数?(6个加数,即6个2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2 ×6=12或6 × 2=12(强调:用一个小叉即×表示乘号)。读作:2乘6等于12或6乘2等于12(教读)。让学生试着完成剩下的题(会读会写),完成后,让学生比较两种算式,哪一种更简便呢?(用乘法表示更简便)。

四、借助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的一种思想

有n个9相加的算式,以及有n个a相加的算式,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再一次深刻体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用乘法来表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体会数学中的一种极限的思想。

五、利用层层深入的多种练习,巩固新知

(1)、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16

6+6+6=18

12+12=24

3+3=6

(2)、判断下列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能的在括号里打勾。

3+3+3=

2×2×2× 2=

4+4+4+3=

5-5-5-5=

2+5+6+4+3=

(3)、这里有几朵小红花?(分别摆有1朵、2朵、3朵)请列出加法算式。

这道算式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移动一朵小红花,使它能够用乘法计算出来呢?

(4)、7+7+7+7+6+8=?这道加法算式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你能想想办法把它变成能改写成乘法的算式吗?

六、课堂小结:

12.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小数

1.感受小数。

师:这是什么地方? (出示超市图片)

生:超市。

师:昨天, 老师去超市买了几样商品, 它们的价格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评析:出示超市图片, 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感受小数来源于实际生活。

2.辨别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 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1元、5元、11元这3个数可以分成一类;2.5元、2.60元、12.12元、4.05元这4个数可以分成另一类。

师:像1、5、11这样的数都是以前学过的整数。那么, 2.5、2.60、12.12、4.05这4个数又是什么数呢?

生:它们都是小数。

评析:让学生分类, 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小数特征的关注。教师板书时有意识地把4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则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把握小数的特征。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寻小数的秘密。

二、引导探究, 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

师:像2.5、4.05、12.12、2.60这样的数叫作小数, 其中的小圆点叫作“小数点”。

师:小数点左边叫整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叫小数部分。 (板书如下)

2.读、写小数。

(1) 尝试读小数。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些商品的价格? (学生试着读, 当读不正确时, 教师加以引导纠正。)

师课件展示:

师:12.12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数字一样, 读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小数点前面的“12”读作“十二”;小数点后面的“12”读作“一二”。

师:读小数时, 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生: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地读, 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

师课件出示: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地读, 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

(2) 尝试写小数。

师:会读小数了, 那么你会写小数吗?大家动手试着写一写下面的小数:马拉松全长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点七七二千米;神仙居游览区面积五百三十三点三公顷。

反馈写法, 并指出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要注意点上小数点。

评析:12.12这个数很有代表性, 体现了“以点突破”的教学理念;读、写方法的及时总结, 彰显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商品价格表:

师:先轻轻地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 再想一想这些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生:5.98元表示5元9角8分;0.85元表示8角5分;2.60元表示2元6角0分。

师:这个表中的小数, 它们的整数部分表示_____,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_____, 第二位表示_____。

生:它们的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 第二位表示分。

师课件出示:我国商品的标价一般以“元”作单位。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几角, 第二位数表示几分。

评析:方法提炼非常及时, 表示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比较到位。

4.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课件出示1米的直尺。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师:1分米可以用分数表示, 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课件演示如下:

师:为什么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的“1”表示什么?

生:因为一份不够1米, 所以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的“1”表示1分米。

师:看来,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整数部分表示米,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分米。

师课件出示:1米直尺, 取其中3分米, 让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结果如下:

师:0.8米用分数怎样表示?是几分米?

师:请看黑板上有3个美观整齐的等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个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3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0, 3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位数。

师:分母是10的分数叫作十分之几,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小数, 叫作一位小数。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1: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生2: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师课件出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也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评析:这一环节有两个亮点, 一是课件做得形象, 较好地突破了直观教具的局限;二是能及时引导学生归纳一位小数的初步意义。

(2) 认识两位小数。

(1) 迁移类推。

师:我们知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1分米,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每份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师课件演示如下:

生:能。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课件出示:

评析: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结论也就水到渠成。

(2) 自主探究。

师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的直尺, 取其中15份, 分别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配套展示课件:

生2:因为1厘米用0.01米表示, 所以15厘米用0.15米表示。

评析:此环节真正体现了自主探究。

(3) 即时反馈。

(4) 观察发现。

师:0.01、0.15、0.04、0.14这些小数都是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又表示几分之几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两位数, 所以它们都是两位小数, 都表示百分之几。

师课件出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两位小数也就是表示百分之几。

评析:学生的结论同样是水到渠成。

(5) 再次反馈。

师:王东身高1米30厘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生:1.30米。

评析:此环节既是小数的应用, 又是对小数意义的拓展。

三、实践应用, 巩固提高

1.想想, 填填。

1元是10角。7角是 () 元, 还可以写成 () 元。

1元是100分。7分是 () 元, 还可以写成 () 元。

2.议议, 判判。

(1) 80.80读作八十点八十。

(3) 2.07米表示2米7分米。

3.想想, 辨辨。

4.小游戏。

用1、4、5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 看谁写的小数最多。

1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三

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四、课堂小节,自我反思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1.教学例1

教师: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个吗?

教师:我们来帮它数一数。

学生数出后,教师板书:8。

教师: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妈妈的话:把这8个桃子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

学生读猴妈妈的话,教师板书:4。

教师:你们能帮小猴分桃子吗?用小圆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2。

教师: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8个桃子,平均分成4盘,每盘分得2个桃子。

教师: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说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议一议: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出示24支铅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每6支装一盒(教师可以示范装一盒),

可以装几盒?

教师板书:24   6

教师: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吗?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4。

教师:观察分的结果,是平均分吗?你认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吗?请试着写出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看着除法算式学着用3句话把分的过程说清楚,把多少支铅笔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把24支铅笔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

(2)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过程,再写算式。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先独立分,再全班交流。(学生可以平均分成几堆,也可以按每几根一堆平均分)能说出3种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确的自评为三星级,自评表上画3颗五星;说出2种分法的为二星级;说出1种分法的为一星级。

(4)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课堂活动第3题)引导学生说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个分成1份。

(5)看算式编故事。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不想自己编故事?下面请同学们用18÷3=6编一个平均分的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精彩。编好故事后,先在小组内讲,再推荐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讲,其余同学进行评价,根据表现分别评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

14.除法的初步认识 篇十四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近平均分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国宝是什么吗?(熊猫),熊猫最喜欢吃?(竹笋)

2.引出情境:小熊猫请同学们分一分,竹笋,把这些竹笋平均分在四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

3.谁来完整地说一说怎么分?(把12个竹笋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

二、自我创造,初步认识除法 1.自主尝试

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选取典型作品)

2.规范表征,认识除法 我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算式: 12➗4=3(板书)

我们请这个主人来介绍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请学生初步介绍)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这个符号就代表平均分。

这个符号还有个独特的名字,(➗)叫做除号(带读)他长得怎么样呀?(描述特点)带有这个除号的算法就叫除法。(介绍除号的由来)

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吗?(12除以4等于3)板书,带读,这个算式就代表着: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

3.练一练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是?(写在草稿本里)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是?(写在草稿本里)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是?(写在草稿本里)8÷4=2,读作?代表什么意思? 9÷3=3(同上)

二年级下册教案

三、巩固练习,深化除法的含义 1.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4.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放在2个框里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15.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五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中的内容。有关角的知识是分成两个阶段学习的, 《角的初步认识》这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发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在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但是角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不出来, 学生对角的概念模糊不清。通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和边。这一知识点并不是这节课的难点, 可就这一个小小的“顶点”, 差点就难住笔者!学生第一阶段出现叫“顶点”为“端点”是课的起始部分, 即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时, 当时笔者问:“你们知道这个尖尖的部分叫什么名字吗?”“端点!”一小部分同学回答。他们这样回答, 是因为开学初刚刚认识了线段, 学生叫角的这个点“端点”, 是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因此, 笔者没有理会, 就告诉了他们正确的名称“顶点”。

学生第二阶段出现叫“顶点”为“端点”是在课进行15分钟左右, 教学怎样画角的时候, 一个学生画了一个三角形, 学生经过判断, 认为这个图形不是角, 在说理由时, 学生说:“因为一个角有一个端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学生紧紧抓住角的组成来判断, 看来真的是从大量的素材中抽象出了角的样子, 形成了空间概念。只不过说错了名称, 笔者请其他学生纠正了这个错误地名称, 继续教学。可是, 后边的几个学生在介绍画法时还是把“顶点”叫成“端点”, 笔者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纠正, 心里开始着急了, 盘算着怎么更好地应对!这个阶段学生出现了4次叫“顶点”为“端点”。

第三阶段, 新授内容全部结束, 进行基本练习, 判断8个图形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理由是什么。这个练习的开始, 前5个图形判断, 不管这个图形是不是角, 学生说出的理由都是“一个角有一个端点……”就像copy好的, 一点不差, 笔者进入了反复让学生纠正的阶段, 脑子里也飞快地搜寻问题出在哪了。“你们是不是跟线段的名称端点混了?”笔者试探地问, “角的这个点叫做顶点, 不叫端点, 就像你们的名字, 你叫李芳, 同学和老师都叫你张芳, 你高兴吗?”全班同学听完后, 哈哈哈地笑了, 李芳不好意思地着摇头说:“我不愿意!”“同样的道理, 你们老叫它“端点”, 角精灵会不高兴的!”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所幸, 这之后地10分钟教学中, 学生正确的叫出了角各部分名称, 那个烦人的“端点”问题终于落幕了。

二、反思:为什么总是出现“端点”

这节课可以说是笔者精心设计的一节课, 课前笔者进行大量的学生调查, 可以说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并且在试讲的过程中, 选择了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前三个班中根本没有出现此次“偶发事件”。那么, 为什么在这个班会引发此次“偶发事件”呢?诱发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一次学生出现叫“端点”时, 没能及时捕捉到这个学生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端点”是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有关图形知识“点”的数学名称, 因此学生对角的这个点叫“端点”是来自原有知识的合情迁移, 是一种朴素的大胆的“猜想”。当时笔者对学生这种大胆地猜想, 没有正面地回应, 而是将整个角画好后, 才对学生说:“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种轻描淡写的告知之后, 也没有对第一个正确叫出角的各部分名称的学生给予正面地评价, 以至于使这个本应不是难点的知识点, 反复地在课堂教学中没完没了的出现了10次, 差一点成为整节课的绊脚石。可见,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是多么的重要。

这个偶发事件的处理, 起初笔者认为自己处理地相当有艺术性, 符合儿童的童趣, 从具体事例中让学生知道并记住了角的名称。但是课下, 一个孩子这样问:“老师, 角的这个点为什么叫顶点, 而不叫端点呢?”听到这个问题, 再反思自己的课堂处理, 这样的处理显得勉强了。因为笔者在课堂上对这个“偶发事件”原有的认知, 就是学生受到了“端点”这个知识点的负迁移的干扰。

三、数学名词的教学价值

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这个看似简单的“傻”问题, 笔者是否能捕捉到?并且能利用学生这个朴素问题为教学服务呢?这个问题是学生内心困惑地问题。表面看着“傻”的问题, 却体现了数学名称的价值, 是一个数学本质的问题, 是教师最不应该回避的数学教学中的原始问题。

那么, 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呢?再用课堂中的方法不免太滑稽可笑了!如果真的遇到这个原始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能放慢自己的课堂速度, 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解决,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怎样回答更好呢?只是告诉他们这是数学上规定好的名称, 可以吗?还是告诉他们线段的两个点叫“端点”是因为这个直直线的开始, 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而角中的点叫“顶点”是因为这两个边像小山似的互相靠着, 互相顶着才有了角。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哪种方式的处理更能有效地处理“生成资源”, 更能揭示这个原始问题呢?

再如, 平行线与平行关系这对名称。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而平行关系是与平行线相近或相似的关系, 如长方形中两条对边的关系就是平行关系。) 还有分数中分母、分子这些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从表面看是数学中“约定俗成”的名称知识, 但是这个“约定俗成”并不是胡乱规定的, 它们背后蕴藏了数学文化, 这些名称的由来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认识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 在教学中能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名称背后的合理性,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 就会改变学生对数学、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 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而教师能否更好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初版社, 2002.

16.浅谈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 篇十六

一、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还原分数形成过程

“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根本,也是学生理解分数的基点,所以历来课堂教学中总是浓墨重彩地渲染强化平均分,然后从中引出分数。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在接触分数前,对于平均分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平均分的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之中了,与其在课堂上消耗过多的时间来强化“平均分”,莫如借助学生已有的心理基础,转而将之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收到潜移默化之效。

笔者在教学之初设置了分苹果的情境:“4个苹果平均分给2位同学,怎样分比较合理?每人可以分到几个?”于此处让学生自己说出“平均分”,激活学生意识中的平均分思想。依次减少苹果的个数,变成2个,1个,当出现“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半个”的回答时,抛出“半个在数学中如何表示?”的问题,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在讨论、思考之后便能意识到拓展数的范围的迫切需要。

接着演示分苹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强调三个要素:如何分、分得几份、每人得到几份。这自然是针对分数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言的。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到1份,“2”“1”都很容易板书出来,然而平均分该怎样表示呢?在学生的困惑之际,教师借用一个切分的手势,看似随意地在“2”和“1”之间划上一条短线。如此,一个立体的分数产生过程就呈现给学生了。因为新的数是平均分之后得到的,所以自然而然叫作——“分数”。

二、立足分数形成的过程,全方位辐射知识点

分数的读写以及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教师表述、学生练习巩固的方式,这种情形不利于学生立体地建构分数知识。因为无论是读法、写法,还是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都是根植于分数的意义之上的,充分认识分数的意义有赖于这些知识点的补充,如果人为割裂,势必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瑕疵。

在呈现完分数的形成过程之后,再次回顾分数的形成过程,梳理分数三要素出现的次序以及因果关系,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的书写规范便能够自然形成,而无须教师再去一遍遍地反复强调。

通过以上的过程,学生对于分数的形成以及各部分的关系已经很熟悉了,而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也已经呼之欲出,只需要提问并适当点拨,那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便大体完成。

分数认识中所出现的知识点繁杂琐细,如果不能提纲挈领,势必造成泥沙俱下之势,只有抓住了分数形成过程这个“纲”,学生由对过程的梳理、辐射到分数相关的各个知识点,对于分数的认识便会由直观到抽象,由单薄到丰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理解深刻而又不觉得枯燥。

三、理性操作,拓展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相对于广袤的分数世界而言,以上所学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知识的起点,随后的探究活动则应该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

教师可以提问:“你还能得到其他的分数吗?”学生早已蓄积的学习热情便迅速蓬勃开来,然而又因为前面对于分数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探究活动热烈中更多的是理性,各种新发现的汇报此起彼伏,却很少出现差错。

对于操作活动的时机把握向来是课堂调控中的难点,进行得过早容易使操作活动茫无头绪,太晚又容易按部就班,失掉探究的本意。这节课中,我力图使学生的操作循着理性的轨道前行,在对分数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既扩大了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又及时巩固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面对学生展示的成果,鼓励、引导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同一个分数,在相互的对比、讨论中完善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讲,课堂前期对于分数的认识就是给了学生行动的规范,后续探究活动才是他们最终构建起自己知识体系的主要环节。

理性的操作伴随着学生的猜测、验证进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在他们的指尖上融合,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进步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渐渐地培养起来了。

概念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其中许多规范性的知识点与生活有较大距离,然而,概念的产生又是基于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是立足于生活的客观需要。在教学中,只要能突破笼罩在概念之上的重重面纱,立足概念本身,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概念知识的自然建构就不是一种奢望。

17.《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十七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76-77的例1,2,P78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总结出除法算式,并认识除法算式。

2、认识并初步理解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3、使学生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简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4、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除法实例,让学生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玩游戏:猜猜看!(谜语:一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生:猴子。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是猴子。

二、探究新知: 例1:

1、认识除法算式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今天,猴妈妈买回来8个桃子,说“你们猴子四兄弟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着吃吧!”老大和老二首先赶到,分别拿了3个桃子,老

三、老四最后赶到,分别拿到1个桃子。它们是按照妈妈的话来分的吗?——不是。

师:那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呢?你能帮帮小猴子们吗?请小朋友拿出小棒代替桃子,在桌面上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回答)

师:能用一个算式把刚才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 生:可以。8÷4=2(个)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法(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给学生以肯定并教学生认识这个算式:8÷4=2是一个除法算式,“÷”这个符号是除号。)(板书:除法 除号)

师:这个算式这样读:8除以4等于2。

师:请大家结合分东西的过程,说一说8、4、2分别表示什么?

生:8表示总共有8个桃子,4表示平均分成4份,2表示每份是2。(教师作为重点加以强调,多让几名同学说)(引出例2:)

师:猴子妈妈发现第一次分配不公,于是她又买回来12个桃子,但要考考小猴子,说:“把12个桃子,每只猴子吃3个,够几只猴子吃?”(1)学生拿出小棒动手分。(2)学生反馈。

(3)学生试着列算式,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重点:比较两种分桃子过程的区别。(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先讨论,再反馈,师最后小结区别)

例2:(出示图画)

24支铅笔,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生讨论并列式)24÷6=4(盒)

师问:为什么要这样写算式?说出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生回答)师:在除法算式中除了除号、等号以外,这3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小朋友们看书自学后告诉老师。(生自学)

生:24是被除数,6是除数,4是商。(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

师:说一说例1中8÷4=2中各部分的名称。(生个别回答)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了除号和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还知道把一些东西平均分用除法计算。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数作除数和商。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大题。2,出示练习题:

A、把18朵花平均插在9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朵?

(请一生上前来展示,其余生思考怎样列算式,然后让生说一说,师板书,最后强调: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B、有45支笔,每5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方法同前面)

四、除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1,老师示范生活中的除法题,学生解答。

(1)12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几颗?(2)我家每顿饭要用14支筷子,你知道我家有几个人吃饭吗? 2,学生动脑找生活中的用除法计算的例子。

五、提高练习:

1、同意的在()里画√,不同意的把它改过来。

(1)、8÷4=2表示把8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2个。()(2)、12÷4=3读作:12除4等于3。()(3)、15÷3=5,被除数是15,除数是3,积是5。()。

2、□□□□□□□□□□□□□□□(共15个)

小东要数正方形。每数五个圈一圈,先圈一圈,再回答问题。(1)、你替小东圈了()个圈。

18.教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 篇十八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0——63页《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什么是平均分。

2.在动手平均分一分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重难点)3.培养学生有序、合作的品格。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题纸、彩笔、笔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小动物可爱吗?可爱的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有趣的运动会,可是在分礼品时遇到了困难,想寻求小朋友的帮助,你愿不愿意去帮助他们?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动画片,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10秒-对子交流 生1:怎样分竹笋呢?

生2: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几个?

15个松果,应该怎么分?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这些问题,藏着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数学知识,叫做平均分。(板书)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习近平均分。先来看这节课的课堂目标。学科班长领读课堂目标。二 探究新知 任务一:

师:有了明确的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吧。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怎样分竹笋呢?先自己独立思考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对子交流,时间1分钟。师:哪组对子选代表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分法板书:(5,1)(4,2)(3,3)(2,4)

师:哪种分法最特殊呢。(第3种)为什么呢?因为是平均分。为什么你认为是平均分?因为每份都一样多。

师总结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熊猫分竹笋,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感受分竹笋的方法有好多种,通过比较知道第三种分法最特殊。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炼,总结出平均分的定义。】 任务二:

师:在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对子交流中,我么顺利完成了任务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任务二。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

师:请听好老师的要求:先独立思考怎么分,然后对子交流想法,对子选一个代表把你们的想法汇报给小组长,小组内借助圆片来摆一摆。看看哪组想到的方法多。时间5分钟。开始 生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有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不管哪种分法,都是把12个桃子分成了3份,并且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任务三: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经过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交流,顺利完成了任务二。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任务单,看到任务三,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可分给几只小猴? 要求: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寻求对子的帮助。时间1分钟,开始。展示:生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来看,1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3个,就是从12里面依次拿走3个,这样最终分完了也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又通过分桃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分法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平均分最核心的内容在哪?

三、反馈目标

师:孩子们,在大家的独立思考、对子帮扶、小组合作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那同学们到底学的怎么样,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看到反馈目标。独立完成1、2、3题。时间5分钟,开始。

师:看来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大家,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孩子是真正聪明的孩子。看来同学们学得很好,一起再来看同学们出的这几道题。16个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子,每只

分几个?谁来说。

15个松果,分给2只松鼠,应该怎么分呢?

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可以改变松鼠的数量来分,那同学们接着来看这道题,15个松果,可以平均分给几只松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最基础的平均分问题到最后的开放题,难度渐渐加深。基础题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开放练习题是灵活应用平均分,同时为下节课学校做铺垫。】

四、概括小结

五、板书设计

1、怎样分竹笋?

熊猫哥 5 1 4 2 3 3 2 4

19.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九

[第一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教学中, 我把教学的突破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体验小数、分数的联系上。在材料的选择上, 摈弃了原教材中的“米尺”, 继续利用“商品价格”, 通过说一说“商品价格”所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能够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一) 为什么会想到用“商品价格”这组材料?

在小学阶段, 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时教材所呈现的学习材料如下:

教材提供了一组商品的价格。尽管是一年级的学生, 但因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已经知道类似的0.5元就是5角, 所以当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时, “人民币”这组材料不可缺少。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小数往往就表示在商品价格上, 这样的材料必定是有效的。借助于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悟小数的含义, 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尊重了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利于学生构建小数的意义。

(二) “商品价格”能帮助学生建立分数、小数的联系吗?

我们知道, 小数实际上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示方式, 学生先初步接触小数, 然后认识分数, 再初步认识小数。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 可先利用商品的价格, 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例如, 学生知道0.1元=1角, 然后教师追问, 0.1还能用一个学过的什么数来表示?学生自然想到了分数,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 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元, 也就是1角, 所以元也就是0.1元, 元。这样的教学自然贴切, 巧妙地把分数、小数联系起来了, 而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是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关键。

(三) 选择一组材料够了吗?小数还有没有其他的“生活原型”?

利用“商品价格”这组材料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手段, 但这组材料能解决教学的一切问题吗?课堂的练习该怎么设计呢?对此, 我出示了以下一组基本练习: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还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 通过多组材料的综合应用, 让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完全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为学习小数的意义做了扎实的铺垫。

[思考分析]

上述设计尽管带来了预期效果, 但在这异常顺利的教学背后总觉有所缺失, 因此, 我又陷入了思考。

(一) 教材为什么不选用“商品价格”作为新课的材料?

教师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注意了不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讨论小数。这样做的作用的确比较大, 应该说也注重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但尽管如此, 学生对元、角、分素材缺乏平均分的直观体验, 通过这组材料学生是不是能真正体验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呢?

(二) 同样的一组材料在教学小数的不同阶段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再一次细读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教材利用同样的材料来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与“小数意义”, 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在上述的设计中很难体现。如果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中, 学生已经感悟到十分之几可以用小数零点几表示, 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零点零几表示, 那么,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中再来学习“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似乎有点延后, 难道多一个三位小数的教学就是“初步认识”和“意义”的区别吗?从教材中如何体现两者的区别呢?

[第二次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困惑, 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进行了重新思考, 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一) 情境导入, 理解生活中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利用教材中有关商品价格的材料, 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可在此环节前适当进行分数的复习。

(二) 研究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教师直接向学生质疑: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了这么多的小数, 那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它和分数有怎样的联系呢?

借助于“米尺”这个工具, 师生共同研究0.1米。

(1)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这样的一份是1分米, 它还可以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呢?

(2) 米是怎么得到的?揭示米还可以用0.1米表示。

(3)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这样的一份是1分米, 可以表示成米, 也可以用0.1米表示。

(4) 想一想, 3分米可以怎样表示呢?7分米、9分米又怎样表示呢?任选你喜欢的一个说一说。两位小数的研究也是借助于“米尺”这个工具, 教学过程也基本相同。

(三) 通过在米尺上找小数和分数, 以巩固两者的关系

教师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并引导:你是怎么找的?通过学生的操作体验, 进一沟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这两个环节的研究材料从“商品价格”换成了“米尺”, 回归到了教材本身, 由此学生也恍然大悟:“老师, 我知道了, 原来这样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四) 联系生活实际, 巩固小数含义

(1) 在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里找小数。

(2) 把你知道的小数在正方形中用阴影表示出来。

(3) 判断以下图形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小数0.3来表示吗?

(4) 在直线上找小数:找到合适的点表示这些小数。

围绕“找小数”这条主线进行的“数形结合”练习, 让学生深化了对小数的理解, 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培养, 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 拓展延伸, 蕴涵小数的产生原因

通过猜教师的身高, 让学生体验到在不能得到整米数的测量结果时就要用小数来表示。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看来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的确非常大!”

[反思]

同一内容的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 学习材料的选择在于对教材正确的解读

研读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改编例题, 或调换情境。就这节课来说, 对材料的选择经过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第一次教学设计选择“商品价格”作为学习材料, 这中间存在两个问题:其一, 因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商品价格”的十进关系存在于抽象的意义之中, 尽管学生知道了, 但他们不能真正理解。其二, 如何把十分之几和百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这是约定俗成的, 学生无须进行探究, 教师完全可以直接讲授, 教材中的叙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米, 还可以写成0.1米, 表示成分数米”。其中, “还可以写成0.1米”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小数、分数两者的关系。而在教学设计二中, 教师选用“米尺”作为学习材料, 应该说对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起着比较大的作用。所以, 教师对教材必须合理解读, 切忌盲目。

(二) 学习材料的选择在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来说, 学生的逻辑起点是已经认识了分数,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学生的现实起点就远远高于逻辑起点,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很多小数, 而且会读会写一些小数, 知道了一些小数表示的含义。了解了这些之后, 教师可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以明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要让学生掌握什么。例如, 小数是怎么来的,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与以前学过的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所以在教学中采用“米尺”会更有效。当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以后, 教师让他们在米尺上继续找小数, 就可以巩固分数、小数的联系。

(三) 学习材料的选择在于对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

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初步”该如何定位?经过第二次教学实践, 我认为, 从整个单元来讲, 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不能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 抽象地讨论小数, 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三是简单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 并结合元、角进行计算。那么教材为什么不研究三位小数呢?其实, 和小数意义相比, 这绝对不是一个量上的区别, 而且三位小数很难找到生活原型, 就算在米尺上找到了也是不直观的。在初步认识中, 教师只要使学生感悟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就可以了, 而不需要深入研究抽象概括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另外, 在本节课目标的把握上, 教师还应注意进行适当的拓展, 所以在最后的两个练习设计中, 我安排了小数的产生过程这一环节, 如量老师的身高。学生不能得到整米数的测量结果, 自然想到要用小数表示……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 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上一篇:教师节祝福语简短发朋友圈下一篇: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优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