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2024-09-25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共6篇)

1.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篇一

专题一

梭伦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雅典在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中的位置。

2.了解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形势,主要是雅典的政治结构和贵族与平民在经济上对立的情况,能够分析“六一汉”、“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和“萨拉米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3.了解梭伦的生平和才能以及与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梭伦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4.掌握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措施的深远影响,认识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意义,认识到只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才会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梭伦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提供的历史资料,加上课外收集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推测,并且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雅典社会矛盾导致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改革之前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知道奴隶主贵族对于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导致了平民悲惨的生活,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2.培养学生在社会面临巨大冲突的时候,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主动进行改革。3.逐渐形成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高尚品质。了解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逐渐形成将来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责任感。

4.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同样是复杂艰巨的。

5.学习梭伦不计个人名利的人生态度,逐渐形成用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改造社会,树立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宏伟志向。重

⒈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⒉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改革的基本特点。难

点:

分析梭伦改革各项主要措施的积极作用和对雅典社会发展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要强调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作用。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结构

(一)改革的背景

一、国家体制:贵族共和制取代君主制

1、王政时代--提修斯立国

公元前8世纪初,提修斯以雅典为中心,建立起中央议事会和各种行政组织,奠定了雅典国家的雏形。这一时期的雅典国家实行王政,实际是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2、贵族共和国

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司法裁判 权,执政官掌握各种具体权力。

二、公元前7世纪的社会危机

1、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

(1)政治上:贵族把持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2)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方式:高利贷、债务奴隶制、兼并土地。生动写照:六一汉。

2、贵族与工商业者的矛盾

(1)原因: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在经济上富裕,但在社会上仍没有地位。

3、矛盾的影响: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备注: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分析到希腊的地理环境使得整个希腊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

三、解决危机的尝试

1、基伦暴动

(1)过程:公元前631年基伦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

雅典贵族和平民联合起来反抗

结果:基伦暴动失败。

(2)影响:基伦暴动的失败表明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度,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德拉古法典》(1)背景:

①基伦暴动的失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试图改革体制。

②当时雅典没有成文法,贵族把持法庭歪曲法律,欺压平民。

(2)法律编订:公元前621年,执政官德拉古编订法典《德拉古法典》。特点:严刑峻法(3)意义:

①《德拉古法典》作为雅典第一部成文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②但是这一法典是站在贵族立场上编订的,不能解决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

3、萨拉米危机

两次尝试的结果:未能解决雅典社会的复杂矛盾,平民酝酿暴动。于此同时雅典萨拉米岛失守。

雅典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一)改革的内容 1.颁布“解负令”

问:如何理解“解负令”

(1)奴隶的身份有可能改变吗?

答:有可能;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获得释放。(2)改革的作用有哪些? 答:见书

(3)这项改革措施是站在哪个阶级利益角度的?

答:维护了平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维护了贵族的利益。问:理解“发展工商业”的内容和作用

问:发展工商业的目的 答:见书

问:如何理解财产等级制度。答:(1)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2)标准: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

(3)权利义务:等级越高,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4)结果:没有带来真正的平等

(5)作用:重新划分了国家的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6)评价:财产等级制度对哪一个阶层最有利??这样的制度能否给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 答:对工商业奴隶主最有利。

不能!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官职,不是真正的平等。

2、发展工商业。措施 意义

3、提高平民政治地位: 措施

(1)按土地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担任官职越高。(2)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

(3)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陪审员不分等级,由抽签产生。意义:

(二)改革的目的

材料:我给了一般人民一恰好的权利,也不使他们他们失掉尊严,也给不了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富豪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根本目的:整形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改革的特点

材料一: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确认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材料二:恩格斯说“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触及土地占有和打破贵族专权”

结合材料分析改革的特点:中庸性、革命性。

(四)对改革的评价

1、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2、特点:中庸性、革命性。

3、进步性: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4、局限性:

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篇二

关键词:历史学科,选修课程,开发开设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方案出台后,台州市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开发开设了一些历史选修课程,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选修课仍存在着碎片化、实效性不够等很多问题。本文以台州市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为例,谈谈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与学校特色相吻合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积极之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实际上就是彰显学校特色的最好途径,学校领导层首先应充分挖掘本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开发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台州市某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特色,这是时代的呼唤与社会的需要,又是彰显该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为进一步提升该校办学品位,挖掘该校的领导力课程特色,该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中外历史上的杰出领袖”,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领袖人物非凡的领导才能,理解领袖人物伟大的一生,感悟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逻辑对客观历史进行解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进一步使学生走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学习他们为人类奋斗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在上课过程中,该校教师采用了研讨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历史变得“鲜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将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因此,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同样要求教师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的要求。但从目前台州市教师开发的部分选修课程来看,其思想性较为缺乏,这就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比如某校一位历史教师在执教《天台山佛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作了如下即兴发挥:每逢特定节日,很多长辈总会抽空去庙里拜佛,但是佛也不是乱拜的,你有什么心愿,就应该拜特定的菩萨,这样拜才会灵验。此话一出,学生兴趣来了,一个个问题抛向教师:“求考试包过,该拜哪个菩萨呢?”“考上一本理想的大学呢?”“希望全家身体健康呢?”“我希望爸妈今年赚大钱,生意兴隆呢?”对此该教师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引导。教师教学的随意性造成本课教学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违背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思想性原则。教师在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必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我们的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才能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拓展性

目前台州市开设的一些选修课,从资源内容上看,由于对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简单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盲目追求课程开发开设的外形,背离历史学科的内涵。因忘记了知识拓展选修课应该充满“求知”味的特点而造成热衷于对课外活动内容的开发,忽略了对课程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好大喜功的行为,不符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台州市教师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大多具有学科拓展性,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比如“经济与社会生活史话”“中国当代外交”“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掸去历史封尘、拨开历史迷雾———中国古代历史之谜”“钓鱼岛问题纵览”“中国古钱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探寻中国民俗文化”“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进一步丰富了选修课程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历史素材、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观看历史纪录片、编写名人卡片等。这些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

历史选修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作为历史必修课程的拓展课程。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也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课程。比如时空观念关联地理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联语文、思想政治、地理、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历史理解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历史价值观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又比如台州市教师开发的历史选修课程“台州历史与文化”“乡土台州”等,涉及台州的地理地貌、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行政区划等,鲜明体现选修课程的拓展性、综合性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发展的功能,二是鉴定水平的功能,三是选拔淘汰的功能。传统的笔试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但这种评价方式导致过分倚重分数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学生的表现最终与枯燥的分数划等号;把评价的焦点放在评价的结果上,基本放弃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闭卷考试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形式,教师和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如何应付闭卷考试上,这种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结果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具体提出学业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这两个指导性文件所提出的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我们建立新的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政策依据。

凡是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以笔试作为单纯的考试形式,必将使学生陷入接受灌输、死记硬背、被动应付的局面。所以,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该不依赖于笔试单一方式,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最终形成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领导的能力。比如台州市某校历史教师在选修课考核,采取多样、灵活、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其中有模拟表演、才艺展示、作品展示、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学生好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考核任务过程中,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自浙江省深化新课改以来,台州市历史教师积极响应,开发开设了较多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获省、市级精品课程。但他们在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资料不足。教师在编写选修课程中,由于受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所用第一手资料明显不足,往往以网上资料为多,反映教师本人思想的东西不多,原创性较少,从而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二是精力有限。高中历史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较重,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只能疲于应付,深入研究不够,造成选修课的编写严谨性不足。三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多数教师仍是重教轻学、满堂灌输,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够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背离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初衷。四是学校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在高考的重压下,学校仍然把升学当成第一要务,对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实质支持不够,从而使选修课程课时数减少,资金支持不到位。有些学生还是以应付学分为目的,学习态度马虎敷衍。五是碎片化现象。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组内教师各自为战,仅凭自己的爱好开发,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特点没有足够的研究;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联度不够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遵循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要义,想办法克服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的难题,才能使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应章,黄敏.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

3.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篇三

[关键词]历史学科 选修课程 开发开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5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方案出台后,台州市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开发开设了一些历史选修课程,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选修课仍存在着碎片化、实效性不够等很多问题。本文以台州市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为例,谈谈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与学校特色相吻合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积极之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实际上就是彰显学校特色的最好途径,学校领导层首先应充分挖掘本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开发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台州市某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特色,这是时代的呼唤与社会的需要,又是彰显该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为进一步提升该校办学品位,挖掘该校的领导力课程特色,该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中外历史上的杰出领袖”,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领袖人物非凡的领导才能,理解领袖人物伟大的一生,感悟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逻辑对客观历史进行解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进一步使学生走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学习他们为人类奋斗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在上课过程中,该校教师采用了研讨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历史变得“鲜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将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因此,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同样要求教师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的要求。但从目前台州市教师开发的部分选修课程来看,其思想性较为缺乏,这就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比如某校一位历史教师在执教《天台山佛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作了如下即兴发挥:每逢特定节日,很多长辈总会抽空去庙里拜佛,但是佛也不是乱拜的,你有什么心愿,就应该拜特定的菩萨,这样拜才会灵验。此话一出,学生兴趣来了,一个个问题抛向教师: “求考试包过,该拜哪个菩萨呢?”“考上一本理想的大学呢?”“希望全家身体健康呢?”“我希望爸妈今年赚大钱,生意兴隆呢?”对此该教师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引导。教师教学的随意性造成本课教学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违背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思想性原则。教师在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必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我们的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才能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拓展性

目前台州市开设的一些选修课,从资源内容上看,由于对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简单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盲目追求课程开发开设的外形,背离历史学科的内涵。因忘记了知识拓展选修课应该充满“求知”味的特点而造成热衷于对课外活动内容的开发,忽略了对课程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

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好大喜功的行为,不符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台州市教师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大多具有学科拓展性,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比如“经济与社会生活史话”“中国当代外交”“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掸去历史封尘、拨开历史迷雾——中国古代历史之谜”“钓鱼岛问题纵览”“中国古钱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探寻中国民俗文化”“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进一步丰富了选修课程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历史素材、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观看历史纪录片、编写名人卡片等。这些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

历史选修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作为历史必修课程的拓展课程。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也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课程。比如时空观念关联地理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联语文、思想政治、地理、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历史理解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历史价值观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又比如台州市教师开发的历史选修课程“台州历史与文化”“乡土台州”等,涉及台州的地理地貌、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行政区划等,鲜明体现选修课程的拓展性、综合性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发展的功能,二是鉴定水平的功能,三是选拔淘汰的功能。传统的笔试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但这种评价方式导致过分倚重分数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学生的表现最终与枯燥的分数划等号;把评价的焦点放在评价的结果上,基本放弃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闭卷考试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形式,教师和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如何应付闭卷考试上,这种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结果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具体提出学业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这两个指导性文件所提出的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我们建立新的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政策依据。

凡是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以笔试作为单纯的考试形式,必将使学生陷入接受灌输、死记硬背、被动应付的局面。所以,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该不依赖于笔试单一方式,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最终形成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领导的能力。比如台州市某校历史教师在选修课考核,采取多样、灵活、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其中有模拟表演、才艺展示、作品展示、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学生好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考核任务过程中,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自浙江省深化新课改以来,台州市历史教师积极响应,开发开设了较多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获省、市级精品课程。但他们在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资料不足。教师在编写选修课程中,由于受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所用第一手资料明显不足,往往以网上资料为多,反映教师本人思想的东西不多,原创性较少,从而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二是精力有限。高中历史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较重,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只能疲于应付,深入研究不够,造成选修课的编写严谨性不足。三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多数教师仍是重教轻学、满堂灌输,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够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背离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初衷。四是学校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在高考的重压下,学校仍然把升学当成第一要务,对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实质支持不够,从而使选修课程课时数减少,资金支持不到位。有些学生还是以应付学分为目的,学习态度马虎敷衍。五是碎片化现象。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组内教师各自为战,仅凭自己的爱好开发,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特点没有足够的研究;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联度不够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遵循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要义,想办法克服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的难题,才能使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周应章,黄敏.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

[2]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高中历史选修一的知识点 篇四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5.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篇五

2006-12-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本册主编 刘军 郝瑞亭

专题一 梭伦改革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比较详尽地叙述了梭伦改革的历史条件以及梭伦改革的内容,揭示了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和繁荣的城市经济的基石。

本专题的教学目的首先是让学生掌握梭伦改革前的社会状况以及梭伦改革的各项措施,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梭伦改革是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希望学生能够领会改革在社会面临巨大转型的关键时期的重要性。正确有力的改革措施,可以塑造一个崭新的国家,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带来稳定和繁荣。

在总结梭伦改革历史背景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意义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形成为国家进步做出应有贡献的使命感,同时让他们对当前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刻思考,形成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通过对比梭伦改革和中国早期的政治改革,分析各自成败的原因,并且联系当前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鼓励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收集资料、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对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这部分是教材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掌握改革前雅典的矛盾状况。改革前的雅典社会中贵族和平民的矛盾非常突出。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但是被有着民主传统的雅典人拒绝。贵族为了维护统治,颁布了血腥的德拉古法典。萨拉米危机的爆发把雅典城邦推向了危机的边缘。在此前提下,雅典推举梭伦全权负责改革。贵族与平民的对立是改革的根本原因,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是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的表现,萨拉米危机是梭伦改革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改革的基本特点。

难点:

分析梭伦改革各项主要措施的积极作用和对雅典社会发展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要强调梭伦改革对于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作用。

与中国早期改革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改革的历史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地评价改革。

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学习梭伦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以及两袖清风、坚持原则的人生态度,学习他公而忘私和坚忍不拔的崇高品德。

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对比分析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一 雅典往何处去■(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贵族和平民对立的政治和经济表现;了解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是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的表现,萨拉米危机是梭伦改革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知识与能力]

掌握雅典在古希腊城邦分布图中的位置。

了解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形势,主要是雅典的政治结构和贵族与平民在经济上对立的情况,能够分析“六一汉”、“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和“萨拉米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深刻地认识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梭伦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材提供的历史资料,加上课外收集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的想像和推测,并且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共同探讨雅典社会矛盾导致的结果。

联系当今社会现实,针对当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收集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的资料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示雅典平民和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获得感性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改革之前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知道奴隶主贵族对于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导致了平民悲惨的生活,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培养学生在社会面临巨大冲突的时候,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主动进行改革。

逐渐形成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高尚品质。了解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逐渐形成将来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第一目阐述贵族和平民的对立,这是梭伦改革的根本原因。第二目讲述雅典社会解决危机的尝试以及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基伦试图利用尖锐的社会矛盾,建立僭主政治。第二部分讲述了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制定了残酷的德拉古法典,试图抑制平民的反抗。这是贵族和平民对立、社会矛盾尖锐的典型表现,突出表现了梭伦改革的内因。第三部分讲述了雅典的邻邦麦加拉利用雅典的内部矛盾冲突,占据了关系雅典经济命脉的萨拉米岛。这是梭伦改革的外部原因,也是梭伦改革的导火线。萨拉米危机为梭伦执掌雅典最高政治权力提供了契机。

[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第一目首先介绍了梭伦改革前的雅典政治结构。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贵族把持一切政治权力,依仗经济优势,使大批普通公民陷于破产境地,甚至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者逃到国外。“六一汉”是当时下层平民的典型代表。雅典社会在经济基础上面临巨大的危机。

[解决危机的尝试]

第二目介绍了雅典社会面对巨大社会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社会危机的加剧。

第一部分讲述在动荡的形势下,雅典也和其他希腊城邦一样,有贵族试图利用社会矛盾建立僭主统治,但是雅典的绝大多数公民对僭主统治并不认同。这次暴动既让统治阶级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也反映了雅典早期氏族社会的民主传统在雅典公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为梭伦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二部分讲述雅典人开始吸取基伦暴动的教训,试图在体制内进行改革,这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了,但是社会历史条件还不成熟,还没有出现能够帮助平民改善处境并且能够让统治阶级接受的强力人物。相反,统治阶级加强了统治,颁布了成文法。从本质上来讲,德拉古法典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的,但是它对于抑制贵族专权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法律的成文化和公开化对于民主政治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制度前提。

第三部分讲述萨拉米危机反映了雅典实际是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能生存的地步。这是梭伦改革的直接原因,因为雅典社会内部贵族与平民以及贵族之间的争斗严重削弱了雅典的国力,引起外部势力的入侵。再不实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雅典的贵族也将丧失统治地位。因此,改革已经开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萨拉米危机为梭伦走上改革的历史舞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雅典贵族和平民对立的基本情况和典型表现,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知识体系。

认识萨拉米危机对于雅典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难点:

把握贵族与平民对立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具体表现,理清贵族与平民对立和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以及萨拉米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知道它们对于梭伦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雅典社会平民阶层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1)在政治上,雅典的平民阶层处于无权地位,虽然也是雅典公民,但是在贵族专权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无法获得真正的公民政治权利,无力采取合法的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是雅典的平民保持着早期氏族社会时期的民主思想,并不赞成采取建立僭主政治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生活。(2)经济上,绝大多数平民极端贫困,他们大都欠了贵族的债,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很多人以自己的人身作为抵押,一旦无法还债,就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最生动的写照是“六一汉”:丧失土地的平民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要将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一交给贵族,他们绝大多数人连同家人都成为贵族的附庸,失去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政治上和经济上极端不利的处境,使得平民阶层呼唤改革。

2.德拉古立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提示:德拉古立法失败的根源是他回避了雅典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并没有改善广大平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不利地位。与之相反,德拉古立法的出发点在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采取严刑峻法镇压平民的反抗,没有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采取严刑峻法的方式强化了债务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雅典的社会矛盾。虽然它作为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对于抑制贵族专权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审判权完全掌握在贵族手中,法典变成了平民受压迫地位的象征,所以它必然失败。

[谈一谈]

结合雅典平民阶层的特点,谈谈基伦暴动失败的原因。

答案提示:雅典的平民并不期望建立僭主政治。雅典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有公民身份的,他们对于雅典过去实行的氏族制度比较认可,他们重视公民的荣誉。僭主往往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的。基伦的举动只不过是一次政治冒险,他并没有采取什么有利于平民的措施,所以他的暴动对于改善雅典平民在政治、经济上的处境并没有实际的帮助。相反,僭主政治有着独裁的一面,并且如果一旦建立起来,就是一个恶劣的开端,会在雅典原本已经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埋下定时炸弹,有势力的家族会效法基伦的做法。这对于原本处境悲惨的平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们改善生活的期望更加遥遥无期,所以他们没有支持基伦暴动,这就决定了基伦暴动必然失败。

[自我测评]

如果你是雅典最高统治者,你将采取什么方法来克服雅典所面临的社会危机?

答案提示:只有进行改革,采取措施缓和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促成雅典社会新的团结,一致对外。除了改革以外别无他法,而且改革要能够调和雅典社会平民和贵族尖锐的社会矛盾。首先要让平民分享政权,给予他们真正的公民地位,让他们有机会分担国家政治的责任,这就要改变政府机构的设置,让平民能够监督贵族,使贵族不能任意专权;同时又要赋予贵族一些特权,以保障他们的利益,减少改革的阻力。在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改变苛重的租税,使得平民能够改变经济上的贫困处境,并大力发展经济。在司法上,要颁布新的公平的照顾到社会各个阶层利益的法律;扩大对平民利益的保护,让平民有机会参与审判的过程,给予平民监督审判的权力。在军事上做积极充分的准备,等时机成熟,收复萨拉米岛。

[材料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德拉古法典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为什么?

答案提示:德拉古法典代表了贵族的利益。在雅典,绝大多数的平民生活都处于贫困状态。在德拉古法典中,政治权利是与财产多少相联系的,是有明确的财产资格限制的。贵族凭借巨大的财产独占一切政治权力。贵族可以出任高级军官,加入公民大会,组成最高法庭议事会,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在当时,雅典的一切公职是没有工资的,只有有钱人能够有经济基础去竞争公职。平民尚且不能解决温饱,更谈不上参与政治活动,因此,一切政治利益都被贵族独占。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对于雅典社会矛盾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他们能够比较清晰地阐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采用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的使用情况,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历史问题。

[评价方法] 讨论法、测试法、比较法。

[评价过程]

在讲解雅典平民恶劣处境的时候,鼓励学生收集当前世界上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资料,并进行比较,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在本节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谈谈“如果你是雅典最高统治者,你将采取什么方法来克服雅典所面临的社会危机?”以检验学生从经济、政治和司法等方面考虑、分析和解决社会危机的能力,并给予回答内容完整和思路比较清晰的学生以积极的评价。

[评价总结]

通过对于“雅典往何处去”的学习,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雅典社会矛盾的能力;要求学生收集当今世界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资料,着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将雅典平民的悲惨生活状况与当今世界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建构关于雅典社会矛盾完整的知识体系,考查和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归纳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历史问题注释

[提修斯改革]

雅典立邦的古代传说比较含糊,按托古改制的惯例,后世把雅典城邦的建立与一位传说中的英雄联系起来,编造出“提修斯改革”的故事。按古代神话,提修斯是属于迈锡尼时代的人,距离建立城邦的公元前9世纪末有好几百年,显然名不副实。但若把改革看做城邦建立的一种活动,则有其历史内容。

因此可以说,所谓提修斯改革是当时雅典的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它的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这一过程被希腊人称之为“塞诺西辛”,意为联合一统。通过“塞诺西辛”建立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便是雅典国家的雏形。

提修斯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把国内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只在公民大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当官掌权。这样一来,公民中贵族和平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划分便十分明显,为日后雅典的贵族政治奠定了基础。

[雅典公民]

在雅典,居民分公民、自由人和奴隶三个等级。公民是特权等级,“公民”的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即城邦内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或部落成员。雅典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存在科德律斯及阿尔克迈翁等家族,只有这些家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成为公民。这种状况到梭伦时代已有改变。梭伦为了发展工商业、解决缺乏熟练手工工匠的问题,规定“全家迁来雅典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可以归化为雅典公民”。

雅典的公民有很大的权利,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参政议政的权利。第二,享受城邦的公有财产,如土地、房屋、水流、牲畜的权利。法律规定只有公民可以拥有土地,而外侨不能参加土地分配。第三,分享战利品的权利。无论公民是否参加了战斗,都有参与分红的权利。第四,参与供奉城邦保护神的权利。雅典法律规定,不是公民不得进入神殿,不得向该城邦的神贡献贡品。

雅典公民还必须负担兵役,是军队的主体,公民根据财产的多寡参加不同的兵种,且自备所需的甲胄、武器和马匹。如梭伦将公民分为四等,第一、二等担任骑兵,第三等担任重装步兵,第四等担任轻装步兵或在海军中服役。他们分别负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梭伦改革时曾规定第一、二等级公民要负担社会义务,即一方面要缴纳公共事业的捐税,由谁缴纳捐税本来是抽签决定,但公民们往往是自愿捐献;另一方面要承担与神共餐的义务,同时还实行公餐制度,在向神进行供奉之日,全体公民都必须参加,供奉仪式结束之后,全体成员必须聚在一起,将供奉的所有食品按人数分成均等的份数,然后吃掉。没有吃上贡餐的人,无论以前是不是这个城邦的公民,在此后的一年里都将不再是这个城邦的公民,要想重新获得公民称号,必须参加下一次祭祀。

[执政官]

雅典在废除君主专政后,中央议事会设有3位执政官:一名宗教执政官,掌管宗教和国家大典;一名军事执政官,主管战事争伐;还有一名为执政官,总揽一般行政。总揽行政的执政官权力最大,执政的时期(稍后严格年限为一年)也常以他的名讳命名(往往被称为“名年执政官”),但这个职位一般在前两位执政官之后才产生。

后来,议事会又增添了6名执政官,称之为司法执政官。他们以何种方式掌管国家的法律,我们已无从得知。卸任的执政官自动加入议事会似乎已成了惯例。他们无疑就是国家的主管官员,并由一群较低级的官员予以辅佐。低级官员主要负责财政事务,可能是向贵族会议负责。但是,这似乎也是不成文的做法。执政官产生的程序完全掌握在贵族手中。执政官最初是终身职务,后改为10年一任,到公元前683年改为1年一任。至此,雅典的贵族政治达到顶峰。

[雅典平民]

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及其胜利,是形成主权在民的城邦体制的基本条件。没有平民的胜利,城邦公民集体也就无从产生,公民集体专政的格局也无从形成。

根据斯图尔特、琼斯等主编的《希英辞典》的解释,“平民”一词原指与城市相对的乡村。用来指人时,常指普通民众,与国王、贵族等上层人物相对,但有时也可代指全体自由公民,含“人民”之意。

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1/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人民由于摆脱了债务而浮动和大胆起来。”

从上述材料看,人民的含义显然指所有对富人负债的穷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据估计约2000人,在梭伦取消债务后成为重装步兵等级的公民;而另外约有6000人,虽然同属于平民,却无自备武器与盔甲以成为重装步兵的能力。很明显,雅典的平民是指与贵族相对的所有普通公民,与《希英辞典》定义的第2种含义相同。因此,平民是指与有财有势的人相对的普通公民。平民不仅包括阿提卡原先的雅典居民,也包括一些移民和外国人。

据古典作家记载,当多里亚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崩溃之际,大量难民逃往阿提卡寻求保护。雅典政府除组织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外,还接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公民队伍。后因难民人数过多,难以全部收容,于是另在氏族组织之外创立奥格诺斯。奥格诺斯的成员也是雅典公民,只是不能参加雅典人的某些宗教活动。他们构成后世雅典平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与原雅典各氏族中的下层合流,构成雅典平民的主体。

平民不包括人数众多的奴隶。

[雅典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在经济上,平民的地位是脆弱的。由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财富的主要标志是土地的占有量。而平民的土地在当时大概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贵族的控制。很多古史学家认为:当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雅典居民由其居住中心向四周扩散之时,贵族肯定是先行者。尾随其后的农民只能从贵族手中租种土地,其条件可能是缴纳一定的收获物作地租,以换取土地的使用权和贵族的保护,从而形成农民对贵族的依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代耕种的土地逐渐被农民视为已有。另一方面,由于多里亚人入侵的结束、社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独立性有所增强,贵族的保护已成为累赘,因此他们试图摆脱贵族的控制。但此时贵族对农民的压迫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因为随着工商业的逐渐发展,雅典贵族追名逐利,生活日趋奢华。但工商业发展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故在其他收入来源紧张时,就加重对依附农民的剥削。

基伦暴动约10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役制广泛流行开来。一些平民沦为六一汉,有些甚至被卖往国外,有些被迫卖妻鬻子,处境悲惨。贵族的压迫激起了平民的不满,造成了雅典的社会危机。

从政治地位看,平民的处境更加可悲。梭伦改革之前,雅典大大小小的官职完全是根据财富和门第为标准来选举或指定,平民根本无以问津。即使军事民主制时代遗传下来的公民大会,除了一年一度的执政官选举活动外,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就是这样的大会,也不是所有的平民都能参加。据学者考证,公民大会当时叫“Ekkawca”,意为“被叫出门的人”。也就是说,公民大会召开之际,由贵族召集人选参加,那些未被告知出席者不会也不可能被允许出席公民大会。

对雅典平民来说,幸运的是雅典王权衰落并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统治阶级中缺少共同拥戴的领袖。在王权衰落后形成的贵族寡头政体下,政权被雅典城及其郊区的贵族所控制,那些住在边远地区的贵族十分不满,试图分享统治权,却缺乏必需的政治实力。他们与自己周围的平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试图利用后者的力量参与对政权的争夺。执政的贵族为争夺政治统治权而互相竞争,也存在着十分深刻的矛盾。那些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家族,往往和在野贵族联合起来,共

同与垄断政权的贵族进行斗争。平民通过他们得到比较有效的领导,增强了自身的力量。对雅典贵族执政者来说,要么向平民与在野贵族的联合势力让步,要么拒不妥协,其结果很可能是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为避免重蹈科林斯、麦加拉等城邦的覆辙,导致贵族财产、生命的更大损失,雅典执政的贵族不得已做出让步,同意由梭伦进行改革。

[雅典卫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而雅典则是古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古希腊的文化、哲学、艺术、神话等深刻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雅典卫城的建筑被誉为西方建筑的起源,是世界建筑史和艺术史上的珍品,至今仍是欧美庙堂建筑模仿的典范,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雅典之名来自其城市守护神雅典娜。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关于她的出生有多种传说,有的说她是从主神宙斯的前额中跳出的,有的说她是天神赫菲斯托斯用斧头劈开宙斯的头生出来的。

希腊人视雅典娜为城市与文明的女神,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女战神雅典娜激励希腊英雄并与他们一起战斗。其后,雅典娜成为雅典的保护神,卫城就是献给她的。

卫城是古希腊城邦的中心地区,内有市政与宗教建筑。它居高临下,利于防卫,又建有神殿供人膜拜。

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位于雅典城中心偏南的一座小山顶的台地上,高出平地约70米至80米。台地西低东高,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30米。四周陡峭,西端有台阶,可以登临。设计者巧妙地利用小山的地形以及小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建筑布局。整个卫城是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神庙、巴特农神庙和厄瑞克提翁神庙四部分组成的一个建筑群。

卫城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地势而建,山上各种建筑贴边而立,柱廊朝外。西端是雄居于陡崖上的胜利女神神殿,能满足祭祀仪典和从山下瞻仰的要求。当时,雅典每4年举行一次雅典娜节,祭祀队伍从山下的西北方出发,绕过卫城的北、东、南三面,从西面登上卫城。

为展现最美的透视角度,胜利女神神殿的轴线不求与卫城台阶的方向相平行,而与山门呼应,形成均衡构图。卫城山门正面向西,前后柱廊各有6根柱。门前的空间三面围合,迎接祭祀队伍。巴特农神殿内的雅典娜雕像由黄金和象牙制成,高11米,戎装执矛,朝山门东廊而立,正面侧向西南,是卫城建筑群的中心。

厄瑞克提翁神殿在巴特农神殿以北,供奉传说中的雅典人始祖厄瑞克提翁,神殿主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南面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郎雕像代替柱子,雕像正面朝南,在白色大理石墙衬托下,清晰悦目。

随着希腊城邦的崩解,雅典逐渐没落,希腊宗教逐渐被基督教所取代。5世纪时,卫城的神殿被改为教堂,雅典娜的雕像也被移去。1458年,土耳其人占领雅典后,更将神殿改为清真寺。1687年,当威尼斯人在雅典与土耳其人作战时,炮火击中殿内的火药库,严重破坏了神殿。

神殿虽被破坏,但余下的浮雕仍然引来英国埃尔金勋爵的觊觎,他于1801年至1803年将神殿的雕刻运回伦敦,再售与大英博物馆,至今希腊政府还在要求英国归还这批文物。

在19世纪,欧美上层社会认为古希腊的建筑是文明的最高表现,其中巴特农神殿更被推崇为一座历史性建筑,欧美社会掀起希腊式建筑复兴的热潮,例如大英博物馆及柏林勃兰登堡门均借鉴雅典卫城而建。

[基伦暴动]

平民与贵族间大规模阶级斗争的首次记录是基伦暴动。

公元前632年前后的一起事件以及它的后续发展,暴露出雅典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紧张对峙。事件主角名叫基伦,是雅典的贵族,曾在奥林匹克赛会上得到过锦标,在雅典很有名望。他娶麦加拉僭主特阿其尼之女为妻。麦加拉濒临萨罗尼科斯海湾,位于雅典以西约30英里。在岳父和雅典朋友的帮助下,基伦试图在雅典称王。他和同党(其中包括一小支来自麦加拉的军队)利用宙斯节日民众集会的时机,强占了卫城。可是他没有宣布有利于农民大众的纲领,因此没有得到农民 的支持,从乡村赶来的雅典人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包围了。

基伦和同党被围困在卫城里。时间一长,大部分雅典人厌倦了,离开了。他们委托9个执政官来监视基伦,并请他们全权酌量处理一切事务。基伦逃出重围(虽然对此众说纷纭),他的支持者却兵败。他的党徒有的饿死,有的逃匿,到雅典娜的神殿寻求庇护。执政当局再三保证绝不杀害他们,但出自阿克密尼德家族的名年执政官麦加克利斯,下令在他们离开神殿时将他们全部诛杀,有些人甚至被杀死在女神的祭坛前。

大约30年后,事件有了有趣的发展。此时,基伦的家族权势增大,出面指控阿克密尼德家族涉嫌亵渎神明,理由是他们当年大肆屠杀政变中躲在圣殿寻求庇护的人。阿克密尼德家族被全部逐出雅典,连祖先的骨骸都被挖出来抛出境外。其他贵族世家显然并不喜欢阿克密尼德家族,这成了除去他们最简便的方法。

[僭主]

英文Tyrant,意为凶恶而暴戾的统治者。在古代希腊,僭主是一个意思比较含混的名词,初见于公元前7世纪,是国王的同义词。但在古希腊散文中,这个名词主要指违宪夺取政权或继承政权的统治者。公元前10一公元前9世纪,君主制是希腊国家中常用的政体形式。后来出现代替君主制的贵族制,但在公元前7世纪还不盛行,因此野心家们就有机会用被压迫者的名义来夺取政权。

僭主往往沾一点贵族血缘。僭主都被认为是专横暴虐的。公元前6世纪中叶,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僭主政体,他的儿子希庇亚斯在公元前510年被斯巴达王克莱奥梅尼一世驱逐。波斯人愿意让僭主去统治他们在约公元前540年所征服的安纳托利亚各希腊城邦。叙拉古的狄奥尼西奥斯一世是所有僭主中最强大的一个,他是在公元前405年一次迦太基侵略危机中初次建立起他的统治的。在希腊化时期,有些僭主把政权建立在阶级感情上,还有一些则是外国的傀儡。一些伟大的僭主是艺术保护人和建设家,他们对由贵族政治过渡到民主政治做出了一些贡献。

僭主兴起于寡头政体本身,不过格局却并不完全一样。有时候执政的行政长官,即寡头政体下在某个短暂时期内获得重要行政权力的那个人,变得不忠实于将他推选出来的人们。取得了足够的权势后,他试图把他的权势永久保持下去——也许甚至转移给他的儿子。另一种情形是,当时兴起了被称做煽动家的名流。古代的、现代的史家一致把他画入令人厌恶的一幅图画:一个精力充沛而又野心勃勃的人,有时候可能是寡头政体的一员,他作为无特权的民众的斗士站了出来,博取他们的好感,十分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力量,以致使他得以用强力推翻寡头政体并自立为僭主。第三种僭主是,某个富有的人,像雅典的基伦,甚至用不着受拥戴的借口,只是偶然因某些冒险家的成功而受到鼓舞,于是雇用一支家兵队,夺取了卫城。还有一些罕见的例子:古代的王的后裔——他不再受寡头政体的约束或处于它的控制之下,他找到了压服他们的手段,借暴力勒索到他的祖先因人民的同意而享受到的巨大权势。

[德拉古法典]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述道: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权编订法典。其制度如下: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这些人进行选举,选出九个执政官和一些司库官。这些官员从财产不少于10明那且无负债的人们中选出,其余低级官吏从能够自备武装的人们中选出。司令官和骑兵司令由财产不少于100明那、无负债、且有年龄在10岁以上婚生合法儿子的人们中选出。新任官吏必须允许卸任的主席、司令官和骑兵司令在账目检查以前交保离职,接受和司令官及骑兵司令同等级的四个保证人。

议事会议员共401人,从公民集团中抽签选出。这种议事会成员和其他官吏的抽签均以年龄在30岁以上的公民为限,直到每一人都已轮到,再从头开始抽签。贵族会议是法律的保护人,它监督各长官,使之按照法律执行职务。一个人如受到不公正待遇,便可向贵族议会提出申诉,说明他所遭受的这种不公正待遇所违反的法律。

借款是以人身为担保,而土地则集中在少数所有者手里。法律允许债权人把欠债不能偿还者及其家属作为奴隶或出卖为奴。法律多用死刑,犯懒惰罪的也要处死。盗窃蔬菜水果,与杀人罪、渎神罪同罚。有人说德拉古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是用血写的。关于刑事审判,本来有胞族法庭或部落法庭。跨部落的案件由四个部落王(即部落巴赛勒斯)组成的法庭审

判,可能由王者执政官主持。德拉古创设一个上诉法庭,有51个上诉法庭法官,但都由贵族家族选任。

由此可见,德拉古的立法就是为了保证贵族专权。“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本人及其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这时雅典的政治完全是贵族寡头的统治,在民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最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 [萨拉米之战]

萨拉米岛濒临雅典的海岸,是雅典的门户,梭伦曾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证,认为萨拉米岛是雅典的。但雅典人在几次战争遭到失败后,已对此厌倦,因而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许在将来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议本邦去争夺萨拉米岛,违者处死。

梭伦不能忍受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他发现有许多青年人也是如此,因而想采取措施发动战争,但又惧怕这条法律,于是他想出一个主意,既能避开这条法律,又可有效地发动群众。他装作神志失常,并由家人向全城传出消息,说他傻了。

他走到市场上去。当许多人都聚集在那里时,他跳上传令石,背诵他作的诗歌:“我愿意成为某个卑贱小岛的公民吗,这个小岛远在斯波拉底?”“因为人们肯定会面带冷笑,嘲弄我是个雅典人:„这是谁啊?‟„一个放弃萨拉米的阿提卡奴隶!‟”“那么让我们为萨拉米和公正的名誉而战吧,夺回那心爱的小岛,洗刷我们的耻辱!”

他主要是责备雅典人放弃萨拉米岛,并勉励他们为收复它而战。公民们听了以后激情高昂,在梭伦的朋友庇西特拉图鼓动下,废除了那条法律,重新发动战争,并推举梭伦为指挥。

在公元前600年,战争爆发了。年仅30岁的梭伦以智谋夺取了萨拉米岛:梭伦与庇西特拉图乘船到了科利亚斯海角,看到雅典全城的妇女都在那里举行对墨忒尔神的献祭,于是他派一个可靠的人去萨拉米岛,装作叛徒,告诉麦加拉人,如果他们想俘获雅典的名媛,就赶快和他一起乘船去科利亚斯海角。麦加拉人为之所动,于是便派人乘船前往。梭伦获悉之后,让妇女们离开,而派一些没有胡子的年轻男性着女装身藏利剑在海边嬉戏。当船靠岸后,麦加拉人争先恐后跳上岸时,迎接他们的不是女人的媚笑,而是锋利的宝剑洞穿胸膛后的痛楚。此后,雅典人乘机出动,夺取了萨拉米岛。

梭伦担心人们会认为他只是通过武力获取萨拉米,而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于是他掘开一些坟墓,以表明他埋葬死者时是把他们的脸朝向东的——这是雅典人的埋葬习俗;此外他还表明这些坟墓本身也是朝向东的;他还在墓碑上刻出了死难者所在的城镇,以指明他们的身份——这是雅典人的一个奇特做法。这次战役使得梭伦成为一个很有声望的人。在广大平民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英雄,更重要的是他已成为一个反对贵族、同情人民的革新人物。

■二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基本特点以及它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巨大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梭伦的生平和才能以及与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梭伦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掌握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分析梭伦改革措施的深远影响,认识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意义,认识到只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改革,才会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本节教材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梭伦改革的前因后果。在认识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严密的推理分析,构建梭伦改革完整的知识体系。

充分运用比较法和讨论法,对梭伦改革与同期中国改革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得失,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进一步认识经济因素对政治发展的深层影响和决定性作用,逐渐形成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同样是复杂艰巨的。

学习梭伦不计个人名利的人生态度,逐渐形成用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改造社会,树立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宏伟志向。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分为五目三个部分。第一目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目是第二部分,第五目是最后一部分。

[诗人政治家]

第一目主要介绍梭伦的生平。他是当时雅典杰出的英雄人物,出身贵族,曾经经商,亲近平民,是三个阶层共同接受的领袖人物。由他执掌改革,三个阶层都信任和支持。梭伦以其出众的才华登上了改革的历史舞台。

[解负令]

《解负令》是梭伦改革的重点,它废除了债务奴隶制,重新构建了雅典的社会基础,使得雅典的公民人数得以扩大,协调了公民中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解负令》是其他改革措施的前提,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商业]

发展工商业是梭伦在经济上保障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利益的措施,也是着眼于雅典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了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发展,是日后雅典繁荣的经济基础。

[平民地位的提高]

第四目介绍了梭伦从政治上来保障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成果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执行的结果就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梭伦按财产对公民划分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政治权利。此举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四百人大会和民众法庭对贵族的权力是一种限制,但是贵族依靠其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仍然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权力也得到扩大,他们可以参与政治决策和司法审判的过程。三个阶层相互监督,各种机构相互监督,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格局开始形成。

[梭伦的遗产]

第五目讲述了梭伦改革的结果和之后雅典社会的发展。梭伦天才的改革对雅典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矛盾并没有根本消除,加之梭伦的后继者无法与梭伦相提并论,雅典社会又产生了很多矛盾。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联系第一课知识,补充说明梭伦改革的时代背景;结合第一目内容,重点介绍梭伦杰出的才华,从而说明英雄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这一真理。

阐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能够分析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影响以及对于雅典民主社会的长远影响。

难点:

梭伦改革采取的中庸路线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但这是一场不彻底的改革。梭伦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但是最后还是无法调和矛盾。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梭伦经济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在经济方面,梭伦还实行了币制改革,采用当时东地中海通用的优卑亚币制,将原来l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这一措施既有利于雅典参与地中海的国际贸易,又有利于缓解债务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梭伦的币制改革有利于缓解债务问题?

答案提示:经济学当中有汇率这样一个概念。汇率就是本国货币相当于外国货币的比价。梭伦实行的币制改革,采用当时东地中海通用的优卑亚币制,将原来1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这样做可以起到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的目的。这对于当时土地贫瘠、粮食紧缺的雅典来说,是增强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雅典的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有利于偿还债务。

[议一议]

雅典当时的大小官职都没有报酬,而且等级越高负担的社会义务也越重,如第一、二等级必须装备耗费高昂的骑兵,第三等级则须提供耗费次之的重装步兵,第四等级要提供费用较少的轻装步兵和水手。梭伦的这一政治改革措施合乎正义标准吗?有什么不足?

答案提示:在当时是符合正义标准的。雅典实行公民兵制。在城邦时代,部队的战斗力是与装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陆军部队的主力是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方阵(不是太多),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相应的。当时雅典是奴隶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富人享有很多的权利,应该为社会尽更多的义务。加之在当时的雅典,只有贵族和富有的人才置办得起重装备,所以他们充当了军队的主力。

但是由于权利与义务是相应的,富人尽了较多的义务,他们也取得了更多的权利。如果这样循环下去,必然造成更加严重的贫富分化。到最后,势必减少重装兵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查一查]

查阅资料,说明什么是陪审员制。

答案提示:陪审员制是指司法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

拓展知识:英美法系实行的陪审员制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陪审团由12名没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公民组成,负责被告有罪无罪的认定,即案件事实部分的裁决,而法官只负责对被陪审团宣告为有罪者的量刑,即法律适用部分的裁决。在这里,陪审团实际上分割了法官的权力。其次,陪审团是临时性的一案一组成,成员由随机抽签决定,判决出来后立即解散,虽然权力很大,但时限性也很强。第三,一旦进入审判过程后,陪审团就与外界隔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甚至是法官对他们的影响。

陪审员制的这三个特点导致以下结果:一是法官的独立性大大地提高了,因为独立的前提是权力受到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小了,所承担的风险也就小了,那么他的独立性也就会相应地提高。二是社会公众参与司法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贯彻了下来。三是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可以尽可能地使案件公正、公开,因为陪审团成员不懂法,要想说服他们只能靠

事实和证据,证据要公开,证人要出庭,这就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问题。四是控辩双方的律师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律师当庭的举证、质证十分关键。

陪审员制也有消极的方面,比如陪审团的判决不说理,不承担责任,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设置,就有被利用的危险,另外,由于陪审团成员没有专业的法律背景,一些非理性的因素可能起作用,容易受到律师的诱导,甚至是误导,所以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规则和证据制度来保证司法公平。同时,陪审员制对法官素质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时的法官虽然表现得很被动,但实际上他是维护司法公平的核心人物。

2004年8月28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人民法院将从单位推荐的普通公民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人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可以参加一审案件的审理,并享有与法官同等的权力。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中国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自我测评]

雅典为什么在城邦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

答案提示:这是雅典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方面是社会中下层群众总体实力加强,具体表现为经济状况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壮大。

社会中下层群众,主要指梭伦改革前的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他们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受到贵族排斥和压制,少权或无权;在经济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贫穷而困窘。他们要求推翻贵族政治,建立民主政体,构成了民主派的基本力量。

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兴起,雅典社会在梭伦改革之前很明显地分为代表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海岸派与代表平民利益的山地派。海岸和山地两派要求政治权利,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平原派。他们共同要求民主,在阵容上居于绝对压倒优势地位。这是实行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

另一方面,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状况有所改观,引起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民主力量不断壮大,贵族势力相对削弱,促成民主政治的确立。

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改变了雅典的阶级结构。按照财产划分等级,并赋予相应的政治权力,很多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加入到第一、第二等级当中,与贵族分享政权,对政府的决策施加有力的影响,使得贵族专权变为不太可能。

梭伦设立了四百人大会和陪审法庭,使得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都能够分享政权,监督政府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梭伦采用了分权的方法,使得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梭伦在政治上的改革,建立起一套比较民主的制度,对雅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梭伦的个人品格,并分析它们与雅典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梭伦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重视个人修养,对名利看得不是很重;强调和谐公正,同情下层平民的悲惨生活,对贵族压迫表示不满;也不厌恶商业。

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品德,使他能够接近平民和工商业者,获取他们的支持。他的思想对改革影响巨大,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正是由于他同情平民,才会废除债务奴隶制,改变他们被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他主张和谐,所以尽可能不偏不倚地分配平民、工商业者和贵族之间的利益。虽然梭伦改革并不彻底,雅典的社会矛盾也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他的妥协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从而建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初步格局。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了解学生整体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培养他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组讨论的习惯和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重视学生对于民主制度的理解,力图让他们了解梭伦改革的实质以及民主制度权力分割、相互监督的运作过程,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评价方法]

讨论法、测验法和比较法。

[评价过程]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陪审员制度和中国早期相关制度改革的资料,以便课堂上讨论。

本节采取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梭伦改革各项措施的深层含义,考查学生完整的思路和鼓励学生有创见的结论。

充分运用比较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梭伦改革与同期中国改革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得失。

运用讨论法分析陪审员制度的优劣。

[评价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收集资料的情况,并做出中肯的评价;特别强调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联系实际,坚定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念。要求学生总结梭伦改革的经验教训,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使命感。

(五)历史问题注释

[梭伦]

梭伦(约前630一前560),古代雅典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由于他的父亲乐善好施,梭伦年轻的时候,家庭经济已不宽裕。他一面经商,一面游历,曾到过希腊和小亚细亚的许多地方,漫游各地的名胜古迹,考察各地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结交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泰勒斯等人。梭伦与泰勒斯等人一起获得了古希腊“七贤”的美名。梭伦的游历和经商生涯,对他一生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抛弃了贵族派的骄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下层平民的疾苦也有所了解。

在旅途中,梭伦吟诵了许多诗篇。这些诗篇虽然大都是为了排遣旅途的愁闷而作,但也流露出作者的品德与情操:“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这些诗句表明,梭伦虽然以经商为业,但不失诗人的气质,珍视道德远胜于爱惜财富。在另外一些诗篇中,梭伦对贵族的贪婪和专横也有所谴责。这些诗篇,使梭伦日后赢得了“雅典第一诗人”的桂冠。

公元前600年左右,年仅30岁的梭伦机智地废除了禁止建议收复萨拉米岛的法律条文,并率领雅典人顺利地收复了萨拉米岛。公元前594年,梭伦在平民群众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得以实现其改革弊政的夙愿。

梭伦改革无疑是促进雅典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它的基本点是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的统治,废除了雅典公民内部的债务奴役,促进了作为城邦经济基础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个人私有财产的发展,促进了与异邦人和奴隶相对立的雅典公民集体的形成,为雅典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民主政体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的残余方面还不是很彻底。他制定的按财产多寡确定政治权利的制度,也只是以富豪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都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旅行去了。

梭伦离开祖国之后,在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达10年之久。小亚细亚一个名叫克洛伊索斯的国王曾慕名邀请梭伦前去访问。这次会晤留下了一段佳话,希罗多德和普鲁塔克对此都有记载。这位国王穿着华贵的服装,佩戴宝石、金饰接见梭伦,并打开自己的宝库,炫耀自己的荣华富贵,梭伦却对此投以鄙夷的目光。国王问他世界上是否还有比自己更幸福的人,梭伦回答说有,那就是雅典的特洛斯,他为祖国献身疆场,备受尊崇。国王又问他,此外还有谁是最幸福的呢?国王以为这回该轮到自己了,但梭伦却回答道,是阿尔哥斯的克列奥比斯和比顿兄弟,因为他们都在运动会上得过奖,又都孝顺母亲,得到了巨大的荣耀。接着,梭伦详细讲述了关于幸福的哲理,告诫国王不要因暂时的富贵而妄自骄矜,只有把幸福保持到临终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国王听了这席话,面有愠色。人们劝梭伦说些奉承的话,梭伦回答道:“不,决不!应该尽量少说奉承的话,或者尽可能说有益的话。”这位昏聩的国王后来果真成了波斯国王的阶下囚,在受刑前才想起梭伦的箴言。这则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梭伦的品格和情操。

梭伦结束游历生活回到祖国的时候,雅典正发生激烈的内部斗争。据说他对庇西特拉图想当僭主早有觉察,曾对他进行过规劝和斗争。

梭伦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他在埃及时听到过关于已沉沦的大西洲的故事,他想用诗歌的形式把它写出来。他也曾想写些寓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梭伦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些计划。公元前560年左右,这位对雅典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这位古代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溘然长逝了。他的遗体被焚化,骨灰撒在他曾为之战斗过的萨拉米岛上。

[七贤]

关于七贤,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评论说,七贤都致力于写诗;狄凯亚尔库则说,他们既不是贤者也不是哲学家,而只是改变了立法的精明能干者。

关于七贤究竟包括哪几个人,人们也没有一致的意见。例如迈安得里乌排除了克莱俄布卢和密松,而把高尔吉亚达的儿子勒柏杜斯或爱菲索人勒俄范图和克里特人厄庇美尼德列在七贤的名单中;柏拉图在其《普罗泰戈拉篇》中接纳了密松,而略去了佩里安德;厄斐鲁则用密松取代了阿那卡尔西;其他人则把毕达哥拉斯加进了七贤之中。狄凯亚尔库宣布了四个公认的名字:泰勒斯、彼亚斯、庇塔库斯和梭伦,并附加了另外六个人的名字,从中他挑选了三个,这六个人是:阿里斯托得姆、帕姆菲勒、拉栖代蒙人喀隆、克莱俄布卢、阿那卡尔西、佩里安德。其他人则加进了卡巴斯或斯卡布拉斯的儿子阿戈斯的阿库西劳。赫尔米波在其著作《论贤哲》中列举了十七个人,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就七贤做出不同的选择,他们是梭伦、泰勒斯、庇塔库斯、彼亚斯、喀隆、密松、克莱俄布卢、佩里安德、阿那卡尔西、阿库西劳、厄庇美尼德、勒俄范图、斐瑞居德、阿里司托得姆、毕达哥拉斯、拉索斯、阿那克萨戈拉。希波伯图在其《哲学家名录》中则列举有:奥菲斯、林努斯、梭伦、佩里安德、阿那卡尔西、克莱俄布卢、密松、泰勒斯、彼亚斯、庇塔库斯、厄庇卡尔姆、毕达哥拉斯。

[解负令]

当时雅典几乎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为此他们或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六分之一的收成。他们或以人身作债务抵押,在本土成为奴隶;或被卖到外国;也有不少的人或被迫卖掉子女;或因受不了债主的虐待,逃亡到外国。因此债务奴隶制已成为当时社会混乱的根源之一。

梭伦改革的第一项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这是一个解放平民的伟大法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同时永远禁止放债时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担保,也就是在公民中取消债务奴隶制。不仅国内因负债被奴役的公民立即获得自由,国家还负责赎回那些被卖到国外的人。与此同时,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现在也把田地上的债权标志一扫而光,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

因而正如梭伦所说的,是他从被抵押的土地上“拔除了到处都竖立着的债权碑”。但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他平生最可恼的事情。他曾对一些最亲信的朋友谈起过这项改革。当他正准备废除债务时,他的朋友马上利用这个机密,在梭伦的法令颁布之前,从富人那里借来巨额金钱,买了大量的土地。在法令公布之后,他们便享用了这些财产,并拒绝还债。这件事使梭伦大受责难,仿佛他不是随别人一起受了骗,而是这一欺骗事件的参与者。但是这种责难马上销声匿迹了,众所周知,他曾借出了5塔伦,而他首先遵照法律取消了这笔债务。

《解负令》所以获得成功,首先是广大受氏族贵族奴役压迫的平民群众尤其是农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就这点说,它是具有革命意义的阶级斗争的产物。同时,又要看到它是出现在雅典城邦发展过程中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即它是符合巩固城邦制度、壮大公民集体的要求的。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希腊城邦,当然以确保私有财产为自己的天职,可是在一定时期内,抑制公民集体内部剥削奴役关系的泛滥,打击贵族的特权,都是使城邦得以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保证每个公民的私有财产得以发展的前提。因此,出于同样的目的,梭伦还规定了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额,以防止土地过分集中,也是对小农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保护。

《解负令》不仅使雅典公民中的贫困公民解除了最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它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对雅典和希腊的奴隶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过,这种取消只是对公民而言,并不阻碍奴隶制本身的发展,以后雅典的奴隶便全由外邦人充当。由于公民不再受债务奴役,城邦体制更为巩固,民主政治也发展起来,雅典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

[梭伦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梭伦看到四方经常有人为了生活而跑到雅典来,致使这个城邦人满为患,因此他制定了一项法律,把公民们的注意力引向工艺:如果一个人没有让儿子学会一种职业,他便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并且让元老议会检查每个人的谋生之道,要惩罚没有职业的人。同时梭伦鼓励有技术的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并优先授予其公民权。有过经商经历的梭伦很清楚,雅典的经济相当落后,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快速提高雅典的生产力。

出口粮食除了导致国内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以外,更造成粮食短缺。为保证有足够的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居民需要,梭伦规定除了橄榄油外,所有食品原料均不得出口。这项措施不仅降低了雅典的粮价,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且也为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革度量衡制度,使之与科林斯和优卑亚等城邦通行的标准统一。就经济发展而言,科林斯和优卑亚均较雅典先进。这项措施使得雅典与已采用科林斯和优卑亚度量衡制度的各个城邦间的贸易往来更加便利。无论贸易界是否赞同梭伦的其他改革,至少这项措施深受他们欢迎。

由于国内水源不足,没有经常供水的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大部分居民都使用人工挖掘的水井。为此,梭伦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在一希比孔(约为740米)距离之内,如有一口公共水井,就可以利用;如距离超过这个限度,人们便要自行设法取水、打井。但若在自己土地上掘下10奥尔古亚(约18.5米)深之后得不到水,便可每天在邻人井内取两次水,灌满一个容积为1克萨库斯的水罐。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改革措施相当高明。这些经过深思熟虑、为全面提高雅典生产力所作的尝试,其目的是让农民摆脱沉重债务的桎梏,确保当地农产品供给合理化,并鼓励贸易。结果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开始在经济上崛起,并与拥有土地的贵族开始共同掌控整个国家的命脉。

[梭伦改革的四大等级]

梭伦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在当时的雅典,尽管奴隶制度业已建立,但是尚保留有氏族制度的残余。在很大程度上,雅典仍是一个氏族贵族专政的国家。贵族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地位来自于出身,其财富来自于土地,其权力则来自于氏族。在政治上,氏族贵族利用其传统势力而身居要职,控制了各级政府机关。

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因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而引发不满情绪,尤其是新兴的奴隶主们对此更是愤愤不平。梭伦对此进行了调整。为了使一切官职都和以往一样掌握在富人手里,同时又使一般公民能参加一些以往他们所不能参加的政

府中无关紧要的部门,梭伦推行了一种新办法,即以公民拥有的财产为标准授予公民相应的政治权利。他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500斗级,意即“有500斗财产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人拥有的地产每年可生产至少500斗的农产品。斗是固体也是液体的度量单位。一斗相当于38公斤(85磅)或50公升(11加仑)左右。通常一名成年男子一年需消耗8斗的小麦;一名成年男子加上妻子和3个小孩每年约需25斗小麦。这个数字加上10斗左右的其他食物和饮料,就是一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粮食。也就是说,500斗足够养活15个家庭,或40—50名成年男性。因此,“有500斗家产的人”日子过得相当舒服,但称不上大富大贵。或许所有贵族世家独立的成年男性都可轻易划入这个等级,许多非贵族出身的男性也当之无愧。

骑士级,原为“马术师、骑士”之意,可生产300—500斗粮食。这个头衔无疑表示,一旦战争来临,他们有能力提供马匹,并上阵担任骑兵。但在梭伦改革中,这个头衔被明确划定为一个财产等级。

双牛级,原意是“套轭的人”,这里指的是全副武装的步兵(即“重装步兵”)。因此,它原本代表有自行购买盔甲、出任重装步兵能力的人,他们有能力提供一对上轭的公牛。跻身这个等级必须拥有200—300斗的财产。

日佣级,原本是指“农奴”,意即受主人和土地束缚的人。稍后,这个词被用来泛指任何受雇于他人的劳动人口。根据梭伦的制度,日佣级是指每年产量不及200斗的人。雅典公民至少半数(在梭伦的时代甚至超过半数或更多)都隶属这个等级。

根据梭伦的规定,500斗级和骑土级的人可以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最高官职,而双牛级的人只能担任一些低级的官职,日佣级的人则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只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其中日佣级做陪审员的权利,在最初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但到后来却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由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即便梭伦规定的交由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只要任何人提出要求,也准许他向人民法庭上诉。而且,他所制定的法律有些微妙的含糊不明,是为了提高人民法庭的权力,因为诉讼双方一旦发生争执,既然不能从法律上得到解决,争论就得提交到陪审员面前,陪审员便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法律的主人。

在组建军队时,梭伦规定也要以财产多少为基础:500斗级与骑士级可以充当骑兵,双轭级能当重装步兵,而日佣级就只能做轻装步兵。因为选任国家公职人员的资格由“门第和财富”变成了单一的财富,这便打破了氏族贵族们依靠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而为非贵族出身的新兴的富有奴隶主开辟了取得政治权利的途径。

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按照他们财产的多寡来规定,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得到势力,旧的血缘系属团体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这一措施实施后,公民享受到了民主权利,而新兴的奴隶主也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官职,掌握政权的要求,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梭伦的机构改革]

梭伦改革旨在摧毁旧贵族的势力与氏族制度残余。他所制定的以财产等级为资格来享有政治权利的制度,也仅以富豪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广大的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仍是一个进步。

梭伦扩大了民主权利的基础。他保留了9名执政官的编制,但只要是隶属500斗级阶层的公民,都可参选执政官(骑士级或许也可参与选举,但我们没有明确的证据)。虽然贵族世家全都隶属500斗级阶层,但改革后,有权参与选举的非贵族已不在少数。由于卸任的执政官仍自动成为贵族会议的一员,渐渐地,会议成员不再局限于贵族阶级。

梭伦看到一般人民由于摆脱了债务而浮动和大胆起来,他又感到忧虑。为维护安定的秩序,他新设立了一个政府机关——四百人会议。四大财产等级的成员均可参与公民大会,这意味着所有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与。四百人会议获得原属贵族会议的众多权力,如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提出议案,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等。贵族会议虽然保存,却没有原先的威风与实权了。

对比于贵族会议权力地位的降低,原先形同虚设的公民大会却逐渐恢复了它作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威严,因为选举执政官和通过各项改革法令都必须在公民大会进行,公民参加大会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梭伦使四百人会议成为国家的一般监督者与法律的维护机构,但是贵族会议仍然保留并享有较高的地位。虽然它的权力遭到削减,但它作为元老级政治人物云集的权威团体,地位仍相当高。因为此刻,它的成员更多地选自才干之士。

梭伦针对司法审判进行了彻底且激进的改革。梭伦建立了陪审法庭,它不仅参与例行审判,还接受上诉案件,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是以陪审员当法官,人数在数十名甚至百名左右。各级公民都可通过抽签任职,审案时投票做出判决,因此比较民主,破除了贵族垄断司法的积弊。梭伦还制定了一些较进步的法律,规定除犯杀人罪者外,其他罪犯不得处死,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禁止买卖婚姻,保护孤寡妇孺,等等。此外,所有的公民如对执政官的判决有异议,也可向这些新成立的法庭提起上诉。新的法庭并未取代执政官在司法方面原有的功能,只是在民主制度中对执政官有所制衡。

[制定法律]

雅典当时实行的是十分严酷的德拉古法律,差不多所有违法行为都适用于一种惩罚,那就是死刑。甚至于那些被定为犯了懒惰罪的人都要被处死,而盗窃水果、蔬菜的罪犯,竟与渎神犯和杀人犯所受处罚相同。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梭伦在万民的欢呼声中宣布废除除有关杀人罪以外的所有死刑条文。考虑到个人可能的软弱性,梭伦赋予每一个公民为受害者提出申诉的权利。如果一个人遭到了袭击,受了伤害,那么任何一个有申诉能力和意愿的人,都有权告发罪犯,对他提出起诉。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集体成员都能关怀和同情他人所受的损失和伤害。有一个与梭伦相关的故事,同这项法律改革的历史正相符合。故事说,有一个人问梭伦:“你在哪一个城邦最好?”他答复说:“就是那一种城邦,其中并未曾受害的人也和受害的人一样,致力于惩罚罪犯。”

梭伦还制定了一种奇特的令人惊诧莫名的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如果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剥夺他的选举权。这大概是梭伦的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希望一个人不要不关心公共事务,不能只是稳稳当当地安排自己的私事,而不以分担国家的忧患为荣。从而鼓励人们投身于国家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勇于维护正义;与国家患难与共,而不是安处一旁,坐观成败。

对于婚姻,梭伦认为男女结合只应是爱情的欢乐和生儿育女的需要,因而他坚决禁止买卖式婚姻的存在。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他还禁止陪嫁妆奁,新娘只许带三套换洗衣裳和一些不值钱的家具,此外不许带别的东西。

梭伦受到更高的评价是因为他制定了关于遗嘱的法律。在他之前,没有人可以立遗嘱,死者的全部财产必须留给自己的家庭,但是梭伦却允许没有儿女的人可以把财产留给自己属意的人;另一方面,梭伦又不允许无限制的、任何方式的赠与。他所允许的,只限于那些不在疾病、药物的影响之下,不在被迫无奈之下,或不在妻子劝诱之下所做的赠予。即他强调立遗嘱的个人自愿主动性是重要的。梭伦想得十分精当。一个人被劝诱而做了不对的事,并不比被强迫做了不对的事更好。他把欺骗与强迫、满足与苦恼放在了同一范畴,相信两者同样足以败坏一个人的理性。

元老议会以共同宣誓的方式通过了梭伦制定的法律,而且把他的法律有效期定为100年,写在“阿克松”上,并安置在可以转动的长方形的框子里,以警戒公民。梭伦颁发的法律条文实行以后,社会安定了,习俗风气也渐渐好转了。

[梭伦自我评价改革的诗歌] 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稽-,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二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管仲与梭伦法治观之比较]

管仲生于中国春秋时代前期,梭伦处于希腊的古风时代。齐与雅典两国都因新旧体制转换,导致世风变革,引发社会动荡。当时东方的齐国尽管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但宗法贵族对齐君的挟制、对君权的制衡远未消除。管仲改革前先后有三位齐君被贵族与国人所杀便是佐证。西方的雅典经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愈演愈烈。

在激烈的社会动荡中,两国有为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有识之土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其目的在于制定新的能够统一人们思想行为的法规,化乱为治,使齐国在各邦逐鹿中原中一统天下,九合诸侯;使雅典城邦摆脱公民集体内争的困境,再现城邦活力。基于上述目的,管仲与梭伦的法治观呈现出以下相同特点:

1.主张以法治国

作为先秦法家的先驱,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以法治国”理论的奠基者,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管仲对以法治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有高度的认识,正是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在齐国大胆地进行了各项改革和立法活动。

梭伦亦是以法治国论者。英国著名史学家阿德柯克指出“梭伦所歌颂的是优诺米亚——法律的统治。”中国学者顾准也认为,梭伦奠定了雅典城邦法治的基础。梭伦的改革均以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实施,例如颁布《解负令》、《土地最大限制法》、《禁止奢侈法》等法令。梭伦通过立法,赋予平民参加公民大会和充任陪审法官的政治权利,平民可以依法上诉到陪审法庭。梭伦认为,城邦内部的一切矛盾和争执都应在法律范围内予以解决。

2.强调法律的稳定性

关于法律的稳定性,管仲与梭伦也不谋而合。管仲强调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者不可不恒也”。法一经颁布,就应“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绝不可因人因事随意更改,否则就会出现“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的局面。梭伦认为城邦的稳定是建立在法律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普鲁塔克说:“梭伦的法律一开始实

行,就每天都有人到他那里去称赞或是指责那些法律,或建议加上某种条文,或删除某种条文。对此,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力,强迫雅典官员和人民宣誓守其法律100年,在100年内任何人都不得违犯或修改。梭伦还借口出国旅游10年,希望在此期间,雅典人会习惯于他所订立的法律。” 3.强调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制定后,是否公开,是否让人民知道?管仲与梭伦对此问题的见解是一致的。管仲认为法律效力始于法律条文公布后,法律实施前应该让人民知其内容,知而守之。《国语•齐语》如实记载了齐国宣传成文法的活动:“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度,拎本肇末,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即把刑法的内容画成图画公布,作为约束万民的纲纪,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公布刑法要点,使百姓观看明了,从而以法度去考核比较利弊安危,做守法者。梭伦也十分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他将其法律的内容写在名为“阿克松”的木板上,并放在可转动的长方形框子里予以公布,让人民了解。

尽管管仲与梭伦在法治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具有相同的认识和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继承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处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地位不同,因此,两人的法治观又呈现出以下巨大差异:

1.立法权的归属

在管仲设计的法治体系中,立法权完全属于君主。与管仲确立的君主立法原则相反,梭伦确立了公民集体立法的原则。雅典的贵族与平民、富人与穷人共掌立法大权。

2.执法监督

站在执法监督的角度来看,在管仲的法治体系中,有执法监督权的只是国君及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与管仲将执法监督权赋予君主及各级官吏、排斥人民参与的观点相反,梭伦在雅典初步建立起了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法律监督机制。通过立法,公民大会成为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是它只拥有对议案的讨论、决定权,而无提案权。公民大会讨论的所有议案必须先由四百人会议提出,四百人会议只有提案权而无决定权。梭伦法治体制的执法监督机关是陪审法庭,它是具有独立审判权的最高司法机关。但是,它也受到严密制约:(1)陪审法官先由各部落抽签选出;(2)案件由数百名法官审理;(3)法律实施中接受贵族会议监督。仅此三项就可以较好地防止陪审法庭的渎职和滥用权力行为。在梭伦的立法中,贵族会议仍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公民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3.处罚制度

管仲在某种程度上将法律与人民对立起来,视法律为制裁人民、使人民服从统治的工具,所以管仲采取严刑峻法。与管仲相反,梭伦反对重刑,他仅保留了德拉古法典中有关杀人罪的条款,并另创新法取代残酷的德拉古法典。

管仲与梭伦的法治观之所以产生上述巨大差异,是因为齐国与雅典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两人的政治地位不同,因此不可能在立法观的许多重要方面取得一致。管仲只能在加强贵族权力和加强君主权力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与管仲的地位不同,梭伦登上政治舞台,靠的是公民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崇高威望。管仲与梭伦法治观的巨大差异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两种不同的法治观分别代表了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法治需求:管仲的法制改革适应齐国争霸、强化君权、由封建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地主政权过渡的需要;梭伦改革适应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和工商业发展和由奴隶主贵族政治向奴隶主民主政治过渡的需要。

[梭伦民主化改革的启示]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阶级斗争也趋于激化。经济地位提高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要求改变政治上无权的状况,与贵族分享政治权利。同时,贵族掠夺农民土地,通过高利贷不断将农民变为债务奴隶,农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梭伦登上了雅典的政治舞台,揭开了民主改革的序幕。

公民权是社会成员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身份资格,稳定的公民群体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的颁布排除了平民沦

为债务奴隶的可能,并且赋予中下层平民以公民权,从而使稳定的公民群体初步形成。梭伦以财产等级代替血缘关系,并根据财产确定相应的政治权利,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规定各等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有权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重大事务。前三等级的公民可以根据财产等级当选为不同级别的官员。他建立和发展了陪审法院,使普通公民参与到司法审判过程中来,贵族垄断司法权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梭伦提高了广大平民的政治地位,调动了他们参加政权、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热爱国家、为国效力的高度热情,其中蕴涵的原则和精神至今仍能为我们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1.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力发展缓慢。民主改革使平民有机会参与政权,调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一直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而不懈努力。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架构下,中国人民积极参政议政,行使广泛的民主权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都得到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的民主化进程尤为引人注目。村民们在享有经济自主权的同时,广泛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的观念逐渐深入到从前最缺乏民主的地方。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集思广益、民主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完善的监督制度是民主昌盛的保证。为了维护民主政体,保障公民权利,雅典人形成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官员任职前要接受资格审查,以决定是否可以任职。任职期间,公民大会有权对官员进行信任投票。雅典的经验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民主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同民主的对立面不断斗争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建设成绩很大,但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尚待加强。根据宪法规定,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向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向人民负责,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权力的监督是保障民主权利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进一步健全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在内的民主监督制度,乃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当务之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写进了宪法修正案,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实践证明,稳中求进是建设中国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指导方针。

进一步阅读建议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日知、力野译:《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古罗马]普鲁塔克著,陆永庭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约翰•索利著,王琼淑译:《雅典的民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二

2006-12-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本册主编 刘军 郝瑞亭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战国时期使秦国发生巨变的商鞅变法,分两课时讲授。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内容。战国初期,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必将发生变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动,各诸侯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纷纷实行变法。魏国李悝变法起到了先驱作用,此后,赵国、楚国、齐国等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改革者也大多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人物,所以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仍保留了一些奴隶制残余。各国变法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比较而言,秦国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变法对秦国的影响,理解变法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当时的秦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各诸侯国,秦国的统治者为改变本国的落后状况,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是秦国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与其他列国变法相比是较彻底全面的,它使西部边陲国穷力单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地域辽阔的大秦帝国,在兼并战争中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在众诸侯国中的弱势地位。虽然最后商鞅被保守势力迫害而死,但是变法措施却由于顺应了历史、时代的发展潮流而在秦国得以延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商鞅变法是当时秦国发展的必然途径,正确认识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采取各项措施的具体目的和作用以及变法的成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在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正确有力的改革措施可以使国家稳定繁荣。结合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加深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巨大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难点:

如何理解商鞅变法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知道变法之前秦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用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分析变法对整个历史进程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各项变法举措的了解,认识秦国变法之前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变法的重要性。

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收集关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资料,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建立霸王之业先后进行了改革,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惟一出路,明确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所述的商鞅变法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和私有制的确立,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获得政治权利,各国为了实现国强民富,相继进行变法。当时的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政治经济制度相对落后,给其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秦国统治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献公开始就着手改革。大规模的封建改革是在秦孝公统治时期(前361一前338)实现的,而这场改革是秦孝公依靠商鞅进行变法来完成的,故习惯上称之为“商鞅变法”。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对促进秦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变革时代]

本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

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经济方面,从公元前475年(秦厉公二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相当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迅速发展,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历史在前进。从政治上看,在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已经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并建立了封建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魏、楚、赵等国,这些国家经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

二是在思想领域的变革。社会大变革引起了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思想文化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出现较早,战国初期又正式出现了法家学派,除此之外,道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都在战国时期各自形成为独立的学派,他们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成为商鞅变法的思想先导。

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的前奏。在那风云激变的时代,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其他诸侯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本目讲述了两个问题:

第一,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改革。春秋时期,秦国在各诸侯国中处于劣势地位,到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虽有所发展,但和东方各诸侯国相比还是落后的。秦国的统治者认识到本国的不足,力图改革,但在旧势力的阻碍下收

效甚微。直到公元前384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秦献公即位,秦国改革时代才真正到来。秦献公曾经有过三十年流离在外的磨炼,目睹东方诸国改革所带来的富强,也深悟本国的旧制度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原各国的封建制发展不适应,必须对奴隶社会的旧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才能使封建制确立下来,才能改变秦国多年积弱的局面。即位后的秦献公立刻与革新派联手,推行新政,为秦国带来新精神、新气象。主要改革措施是:废除人殉的恶习;迁国都;发展商业等。秦献公之后,秦国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这场对于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伟大改革,就是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的改革,由献公开始,经过秦孝公(前36l一前338),前后共四十余年。

第二,孝公重用商鞅及商鞅为变法所做的前期准备。商鞅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得知秦孝公正在求贤,就带着他自己用心收集到的与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离开魏国奔赴秦国,希望在秦国展现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到秦国后,商鞅向孝公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畅论各种治国的方法以及它们所达到的效果,包括帝道、王道、霸道及强国之术。“霸道”及“强国之术”符合秦孝公所要追求的目标。秦孝公虽然赞赏商鞅的变法主张,也认可商鞅在“强国之术”、“霸道”上所能做到的工作,然而,商鞅毕竟是外来的宾客,对秦国而言,他那一套理论和方法是完全陌生的,秦国上下能否接受?这是秦孝公所顾虑的。虽然秦国的保守势力不是很强硬,但变易“祖宗家法”时,必定有反对者,也必定有存心阻挠者。所以在变法之前,孝公安排商鞅在朝廷中与反对变法派代表进行了一场辩论,宣传变法思想,驳斥反对派的意见,以进步的历史观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他的主张适应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符合秦孝公“图强”的愿望,得到一部分大臣的响应,也坚定了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决心。最初商鞅还只是客卿的身份,法令由商鞅草拟,政策由秦孝公推行,也就是由孝公首行改革。这次改革用的是商鞅起草的《垦令》及相关的一套法令,主要精神和目标是发展国内的经济。就当时而言,鼓励农耕就是发展经济,秦国推行的第一个改革措施《垦令》就是鼓励垦殖。改革推出之初,全国出现一片大兴农业的景象。贵族的利益被剥夺,商人被迫从事劳动,游士被迫耕种,农人被迫增产,所有秦人都是叫苦连天。然而,不出三年,秦国经济实力大大提升,开始体会到变法之利:乡野富庶,百姓享有前所未有的安适,国家趋于安定。

在此基础上,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正式领导秦国全面的改革运动。为了取信于民,树立新法令的威信,商鞅通过“徙木立信”首先在百姓中获得了威信。与此同时,商鞅还对破坏新法的人予以严厉打击。自此之后,商鞅就将一生的精力和学问,连同他宝贵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秦国。

[强国之术]

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立刻放开手脚,将中原各国的改革经验引进秦国,结合秦国的实际,酌情付诸实行。由于秦孝公首行改革实验成功,这更增加了商鞅的信心,放胆迈开脚步。商鞅改革所涵盖的层面相当广,包括了农业经济、社会组织、家庭制度、作战军功及爵制等,影响了国家制度、宗法、礼制、习俗及传统文化,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他改革的范围内。商鞅共进行了两次变法,本目主要介绍了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了以“农战” 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早在献公的时代,秦国已经重编户籍,“为户籍相伍”,将全国的老百姓,不论社会阶层或居住处所,全都编组,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商鞅在秦献公的基础上,再次将全国人民编入户籍,较献公时更为严密: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如果一家犯罪,其余四家就要连坐,同时把连坐的量刑加重了。商鞅制定如此严苛的法令,最大目的在于控制全体人民,使全国人民对政府完全“一边倒”,不容有异议。(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不可否认,商鞅是一位重农抑商的极力主张者。以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结构而言,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当时是农耕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要富国强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重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至于抑商,应该被视为重农的另一面。为了达到重农的目标,商鞅不惜采用各种方法裁抑商人及商业活动,如不准私贩粮食、提高酒肉价钱、加重商品销售税、废除旅馆、奴仆服役等,这些措施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在裁抑商人,减少商人的数目和活动。抑制商人,减少商人使商人流向农业,使人民专心于农业,这样农业就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重农虽然在当时是必须的,但是一味地以重农为借口而抑制商业发展,不仅不利于商业的发展,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阻

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明清时期,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只要在战场上获得了敌人的一个首级就可以进一级爵位。拥有军功的人除独享赐爵外,还可以享有“给田亩”、“益宅地”、“与雇佣”等各种优待,在全国形成了全民皆军,惟军为荣的风气。新法推行几年后,渐见成效,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二、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废井田,开阡陌。商鞅第一次改革时提出,按军功授爵赐田,很明显,田地的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在第二次改革时,他借重整耕地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度,把贵族及大户们“闲散”的耕地彻底收回,同时准许民间买卖土地,这样政府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同时,也掌握全国的土地。因此,所谓“开阡陌、封疆”,也就是重新整治耕地,既使人民能尽最大力量利用土地,又借机将田地彻底收归国有,使军功授爵赐田发挥更大的效用,收归国有后的土地再按军功分配,最后转为私有。(2)推广县制。秦的郡县制度是逐渐形成的。在秦孝公时期,秦开始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逐渐将地方官吏任免大权集于国君一人身上,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商鞅在第二次推行改革时,继续落实这项政策,进一步推广郡县制,使它成为秦国的治国基础。特别是对于新占领地区,秦必须构思出一套管理的办法,而郡县制度正好满足这个需要。商鞅此时加以推行,说明秦国新占领地区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也是未雨绸缪,使这套制度推行到全国去,成为秦治国的基本政体。(3)统一度量衡。新法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就当时情形而言,各国之间的度量衡及货币不但有差异,而且同一国家内也有不同,情形相当混乱,统一度量衡标准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商鞅走在时代的前头,强力推行改革。除了颁布政令,商鞅也采取具体步骤来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是将全国的度量衡及货币规定出相同的进位率,规定全国的度量衡都必须统一进位制度,即把升、斗、权、衡、丈、尺划一规定,据说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过六尺者罚”(《新序》);其次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器,并将它们发放到全国各地,要求各地以此为标准。例如,流传至今的“商鞅方升”,原来就是作为标准器而造的。秦国政府还不断下令用标准器检验和校正各地的度量衡。度量衡的统一意义重大,它有利于秦控制下的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也显示了秦统一的决心,有利于秦完成统一。(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这项政策主要是为杜绝腐败滋生而在社会习俗方面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一是禁止请客、送礼、走后门,违者重罚;二是禁止父子兄弟共居,使家庭制度起了很大的变化。比较商鞅的两次改革就会发现,第一次比较着重于基本方面:加强法制建设;挖掘农耕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鼓励百姓争功,实行军功爵制。改革基本上围绕着农耕、军战两大主题。到第二次改革,则进一步拓展改革的范围: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推行新的县制,改变旧俗。所有这些措施都使秦一步步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内容。

难点:商鞅两次变法的作用。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答案提示:(1)经济上,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迅速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在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2)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专政。(3)思想上,由于政治经济的变革,引起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文化思想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墨家出现较早,除此之外,法家、道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都在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派,他们极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4)军事上,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常常混战,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出现局部的统一。(5)民族关系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进行,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查一查]

什么是“刑名”之学?

答: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详见历史问题注释)[自我测评]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提示:变法共进行两次。第一次的主要内容: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答:粮食价格低,农民虽然辛苦但获利少。

2.商鞅采取重农抑商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商鞅采取重农抑商措施的目的是发展农业,从而达到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目的。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发言和讨论,以变法背景和内容等知识为载体,对学生在本课中表现出的理解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历史调查法。

[评价过程]

指导学生学习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及变法的内容。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参与多项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并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做出相应的记录。

[评价总结]

教师对在问答和讨论中表现比较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也应在肯定其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以待改正。

(五)历史问题注释

[商鞅]

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出身于卫国没落贵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又名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从小喜爱刑名之学,他尊崇李悝的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他对道家、儒家学说都很精通,对社会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为了实现抱负,他先到了魏国,为魏相公孙痤的家臣,在这里学习和研究李悝 的《法经》。公孙痤很器重他,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并告诫魏惠王,如果不重用商鞅,就杀掉他,免得被他国任用而威胁魏国。但惠王没有听公孙痤的意见,商鞅既没有得到任用,也未被杀。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就带着许多与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只身入秦。到秦国后,商鞅通过秦的大臣景监去见秦孝公。第一次见到孝公时,他向孝公说以“帝道”。秦孝公对这一套丝毫不感兴趣,商鞅边讲,孝公边打瞌睡。第二次商鞅又求见孝公,这一次向孝公说以“王道”,孝公仍不愿听,并十分生气地责备景监竟给他找来这样一个无用之人。商鞅第三次求见孝公,说以“霸道”。这次孝公听后才对商鞅重视起来,开始有用他之意。商鞅建议修订法令,重视农业,加大对在战争中立功官兵的奖赏,从而富国强兵。这些变法强国之术是法家的主张,孝公觉得这是有效的。秦孝公赞赏商鞅的变法主张,但是又担心顽固派的反对。商鞅劝说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要想变法就要坚决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同时,他又在朝廷中通过辩论,宣传变法思想,驳斥反对派的意见。他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即治理国家不能用一种方法,富国不必效法古制。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先实行鼓励开垦荒地等变法政策,很快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秦国把爵位分为二十级,第一级最小,二十级最大,左庶长是第十级),正式实行变法。经过变法,地处西部边陲、国穷力单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地域辽阔的大秦帝国。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弱势地位,虽然最后商鞅因保守势力的迫害而死,但是变法的措施却仍在秦国延续。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长期进行兼并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兼并战争开始演变成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刑名之学]

什么叫刑(形)名之学呢?从词面上来说,“刑”(形)就是形态、外形,“名”就是名号、名称。凡物必先有“形”,然后才有“名”。刑名之学应该是发端于齐国稷下诸贤,在《管子》一书内就保存了许多当年的言论,如《心术》上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团之术也。”

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形、名的关系,并且说明据形求名、据言正名的重要性。《管子•九守》又说:“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就是责求名、实(形)相合的名言。这套形、名之学运用到法家理论上时,就演变成为刑、名法术之学了,成为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管子•明法解》中说:“主操术任臣下,使群臣效其智能,进其长技。故智者效其计,能者进其功,以前言督后事所效,当则赏之,不当则诛之。”这段文字充分阐述了形、名法术之学的理论,是法家的核心思想。

[“坐”与“连坐”]

《辞源》上讲“获罪”为“坐”。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史记•商君列传》,以后逐渐沿用。比如因罪被撤职,叫“坐黜”或者“坐免”;因贪赃获罪,叫“坐赃”;因犯法而获罪统称“坐法”。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这种株连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被代代传承。在各朝各代,都有因连坐诛死的无辜的人民,这是十分残忍的刑罚。

[秦国的县与郡]

县,是秦国原本就存在的一级行政组织机构。不过,以前它只设置于个别地区。商鞅变法时将县制在秦国推广,将过去的邑、聚等组织都合并为县。开始共设县三十余个,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展逐渐增加,县成为国家在地方设置的惟一政权机关,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县尉分管县里的民政和军事。县令可以随时撤换,官职不能世袭。县令、县丞、县尉之下还设有“史”,分别为令史、丞史、尉史,是令、丞、尉下属的办事人员。此后,秦惠王时设上郡。随着秦疆域的不断扩充,郡的设置逐渐增加。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全国共设36郡。由于郡多是新兼并的领土,负有防卫边地的责任,所以一郡长官称为“守”,多由武将兼任。郡统辖领土辽阔,往往内含若干个县,所以逐渐形成了郡下辖县的制度和

中央、郡、县的三级国家政权体制。郡县制在秦国的确立,为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找到了一个适当的组织形式。

[为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封疆”是指各级贵族所占有的井田界限,用土堆、沟渠、树木等连接而成;“阡陌”是井田中间的纵横道路。阡陌、封疆的保留,不利于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农田水利的建设。在各国变法中,只有秦国废除了旧贵族土地所有制。这一措施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的发展和确立有重要意义。

■二 秦国的崛起■(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商鞅变法给秦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从商鞅变法的结果中认识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逐渐掌握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形成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加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及课外搜集的资料,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从多维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变,认识到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并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

本节主要讲述秦国“爵制”的改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

一、世卿世禄制度走向消亡。在西周及春秋时代,爵位是世袭的,只要祖先对国家有功,子孙就可以世世代代地继承爵位。除此之外,土地和爵位是紧密相连的,赐爵的同时也跟着赐给土地,领爵者也同时领有封土封邑。有了封地,就等于有子民,经济可以独立,社会可自成圈子,政治上也可自成一个小天地,享有许多特权。换句话说,受封者除了荣衔之外,还有实实在在的土地、人民及财产。因此,赐予爵位几乎就等于赐予了一个“小国家”、“小天下”了。这就是在奴隶社会实行的与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卿世禄制度。战国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各国纷纷变法,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要求废除旧贵族按宗法等级关系世袭各级官职爵位的制度,希望按才能大小或功劳高低选任官吏,这促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向赐爵制度转变,世卿世禄制度随着赐爵制的实施走向消亡。

二、“军功爵制”使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国家统治的重要支柱。赐爵制在战国时已经开始实行,并和官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爵可以为官,官爵基本一致,并享有该爵位所对应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商鞅推行新法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奖励为封建政权作战有功者,凡有军功者,均可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等奖赏。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计算。但是,在战斗中投降敌人的,要受到严厉处罚。如果在公邑内私斗,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判处刑罚,决不赦免。与奖励军功紧密关

联的是爵制。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也有官爵,如上造、大夫、庶长等,但并不细密。商鞅变法的过程中,对秦的爵制进行系统整理并明确规定了二十个等级,也称为“军功爵制”。根据军功重新划定等级,取消领主贵族的世袭爵位和特权,为建立统一的地主政权创造了条件。新法对贵族的特权予以剥夺,规定:君主家族、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受特权,只有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这样,军功成为获得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凭证。这一切无非是鼓励人们为秦国的封建政权去作战,由此产生了大批英勇杀敌的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在地主等级中,军功地主在国君之下,排列在第一位,宗室地主排在了第二位。商鞅变法中二十级爵的做法,意味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一个能上能下、鼓励军民立战功的灵活用人机制,大批社会下层人物为获得军功而英勇作战,这对加强秦军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种法令的制定使人民愿意为封建战争服务,从而使国富兵强,达到兼并他国、扩展地盘的目的。

如果说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地主”的变化是导致秦崛起的内部原因,那么“夷狄遇之”就是激励秦奋发的外部因素。

[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这一节主要讲在经历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由一个军事弱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也可分为两个问题:

一、变法前落后的秦国。秦人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们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立功,被平王封为诸侯,秦才成为一个诸侯国。但因秦地处西部边陲,长期以来与中原各国的交往较少,经济文化上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在战国初期,秦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秦国在和其他诸侯国(主要是晋和后来的魏)以及戎、狄的斗争中,显得愈来愈弱,最后形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与中原各国的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与外部斗争失败的同时,秦国内部的矛盾斗争也逐渐加剧。剥削阶级中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使秦国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不利于扩大本国力量,更不利于与其他诸侯国抗衡。

二、变法后的军事强国。商鞅变法是对旧制度的改革,革除了奴隶社会的旧制度,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进步,新兴的封建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秦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鼓励军功的政策则使秦国的尚武精神迅速发展起来,秦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逐渐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正如史书记载:经过变法后的秦国“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日益富强的秦国走上了向东方扩张的道路,在对外战争中由败转胜,在各国间的地位骤然提高,尤其是打败魏国、迫使魏国割地求和,让东方各国感到了生存的威胁。他们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并纷纷寻找应对之策,但此时的东方各国中已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了,虽然有令人瞩目的“合纵”运动,但秦国统一的趋势已无法阻挡。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本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

一、商鞅的悲惨结局。商鞅由魏入秦,被孝公委以重任,推行变法。对商鞅来说,这是他施展本领的大好机会;对法家来说,终于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学派的立场出发,商鞅都以不懈的努力来推行改革,并且贯彻始终。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和拼搏,他个人取得了荣华富贵,法家在政治舞台上竖起了唯我独尊的旗帜,秦国也由此改变了诸侯“夷狄遇之”的劣势,成为傲视群雄的天下第一强国,为日后并吞六国奠定了深厚基础。然而,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为了加强统治,严厉打击和压制旧贵族,他与保守势力发生了重重矛盾。这注定了他悲惨凄凉的命运结局。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秦惠王(太子驷)继位,保守势力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谋反。商鞅终被逮捕杀害,他的全家也被杀死。

二、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商鞅的政治生涯在秦孝公逝世之后即宣告结束,然而,商鞅改革的政令却深入民心,成为秦的政治传统。可以说,秦自孝公以后,法家思想主宰了秦国的政治。秦国成为法家的天下,商鞅是功不可没的。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最终一统天下。商鞅变法不仅

对秦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人说“千年犹行秦制度”。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鞅变法的必然性。

2.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变。

3.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

难点:

正确评价商鞅变法。

(三)问题解答

[议一议]

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提示:奴隶制下施行的世卿世禄制在封建制时代被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由如下:①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改变。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从奴隶制逐渐进入封建制,奴隶制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也必将被废除。世卿世禄制是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伴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世卿世禄制也必然被废除。

②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的巨大障碍。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地位,而世卿世禄制使他们无法得到官职爵位。因此,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世卿世禄制必然被废除。

[想一想]

秦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大发展的结果。

[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商鞅虽死,但其变法措施却在秦国得以延续。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长期进行兼并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兼并战争开始演变成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所以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走上了政治舞台,从商鞅变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打击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制,树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巩固封建制,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①时代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君主的支持。各国都希望本国强大起来,秦国君主认识到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劣势地位,明白秦国的发展必然要走变法革新之路,因此发出“求贤令”,才使商鞅来到秦国,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商鞅杰出的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商鞅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对社会及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变法中敢于同反对派进行斗争,赏罚分明,取信于民,使得新法得以贯彻实施。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商鞅及其变法做一客观的评价。

答案提示: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变法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措施过于严酷,比如:燔诗书、明法令、严刑峻法等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商鞅变法使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商鞅最终也因守旧势力的迫害而死,但是商鞅的变法在秦国仍然保留了下来。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发言和讨论,考查学生对于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的作用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情况。

[评价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等。

[评价过程]

首先由教师和学生互动,简要回顾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导入新课。其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秦国在变法前后的巨大变化来说明变法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并让学生参与讨论。

[评价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概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应注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成不变,要尊重学生自身的改变和提高,并在评价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满自信地面对不足,迎接挑战。

(五)历史问题注释

[二十级爵位]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也有官爵,如上造、大夫、庶长等,但官爵体制并不完备。商鞅变法过程中,对秦的爵制进行系统整理,并明确规定了二十等级,第一级最小,第二十级最大。这二十级爵位是:(1)公士;(2)上造;(3)簪袅(又称谋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或称大良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商鞅变法后的军事胜利]

商鞅实行改革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孝公七年(前355),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这次会见,一则秦国富兵强,国势增加,获得魏惠王的认同;二则秦孝公急欲打开东向的路子,所以借会见探虚实。会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孝公八年(前354),正当魏与赵大战于赵都邯郸之际,秦乘机从背后攻打上来,在元里一战大获全胜,斩首七千,夺取了魏的少梁,成为商鞅改革后军事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秦孝公十年(前352),商鞅调升为大良造,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这个时候,魏、赵、齐、楚正进行大规模的激战,魏军攻克了赵国首都邯郸,大部分军队胶着在那里,而楚却为援赵,出兵攻打魏国,所以,魏国腹背受敌。齐国见有机可乘,也出兵与魏作战,在桂陵打败了魏军,大将庞涓被虏。掌握军政大权的商鞅见势立刻带领军队长驱直入,穿过河西,直赴魏国的旧都安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安邑占领下来。这个时候,魏惠王才感到非常后悔,徒呼:“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秦孝公二十年(前342),魏国又与齐、赵、宋等国进行大战,魏在马陵被齐打得落花流水,太子申被俘虏,魏将庞涓自杀,魏国国势江河日下。这个时候,商鞅向秦孝公建议出兵伐魏。根据《史记》的记载,在这一战中,商鞅是以诈术欺骗了公子áng,不是通过正道战胜魏兵。商鞅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段,骗走了魏国主将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乘胜追击。商鞅改革后,从史料记载看较有影响的军事胜利主要是以上三次,其为秦国带来一连串的军事胜利是可以肯定的,只可

惜今天我们已无法详知了。总而言之,自改革以后,秦国富兵强,加上商鞅多谋善战,为秦国带来丰硕的战果,开地千里,威震天下,秦国后来的国君都沾其泽。就在商鞅活虏公子áng后,秦孝公封商鞅于商、於之地十五城,人称为“商君”。他个人事业到达巅峰状态。此时的秦国,内立法度,外修兵备,南有巴蜀,东占河西,秦国不再是个西部区域性的国家,而是一个具备了向东扩张能力的强国了。秦孝公以后的历代国君,都循着商鞅开创的这条路继续前进,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

[作法自毙]

商鞅新法规定,告发奸人可以得到奖赏,不告发的则处以腰斩。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连坐。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这些人煽起了秦惠王(即太子驷)的仇恨情绪,唆使他发布了逮捕商鞅的命令。商鞅听到消息,带着手下和老母逃跑。他们一直逃出京城,想找个客栈投宿。客栈的主人不敢收留商鞅,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又逃往魏国避难,但是因为他曾带领秦兵攻打过魏国,所以也被拒之城外。无奈之下,商鞅只得重返商地,最后遭擒,被车裂而死。后人就用“作法自毙”来形容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的。

进一步阅读建议

范炯主编:《伟人的困惑》(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徐凯编:《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周密:《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三

2006-12-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本册主编 刘军 郝瑞亭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南北朝对峙时期,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所进行的汉化改革及其对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分两课时讲授。

孝文帝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汉化革新,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来说,本专题内容可分两部分进行讲授:第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内容;第二,改革给社会面貌带来的变化及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意具体的改革内容与当时社会情况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体会改革举措的合理性与重要性,突出认识孝文帝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具体制度的变化,更是整个社会面貌的变革以及对民族融合、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深刻认识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对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的理解。

2.孝文帝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

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初期的社会面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观察其对北魏社会转型所起的促进作用,并用唯物史观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各项改革举措的了解,认识北魏前期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民族融合的必然性。

在此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认识民族平等团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孝文帝改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鲜卑族政权崛起时,少数民族政权相对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给其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并激化着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充分体现了一个改革家的眼光和魄力,他的各项改革措施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大融合

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者的选择] 本目讲了两个问题:

一、北魏的立国与北方的统一。

1.北魏立国之初的形势。拓跋政权兴起于乱世,立国之初,与后燕、后秦、柔然、夏等强国为邻。从拓跋硅到拓跋焘祖孙三代,是北魏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拓跋族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先有奴隶制的发展但却急速转入封建社会的时期。

2.北魏的发展壮大。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连年兴兵,屡获胜利,向北击败了其宿敌柔然、高车,向西灭掉了暴虐的夏政权,并于436年和439年征服了北方最后的两个割据政权北燕和北凉,完成了对北方中国的统一。在与南方新兴的刘宋政权争锋中,北魏屡屡获胜,确立了和南方政权抗衡中的优势地位。

二、北魏政权日趋剧烈的社会矛盾。

1.北魏落后的统治方式。北魏在统治方式上,实行“胡汉分治”和军事控制,对拓跋部鲜卑族人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民仍保留着一些原有的统摄管理方式,并极力抬高拓跋部族人的社会地位,将其称之为“国人”。“国人”可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特殊的保障,享有免除赋役负担等特权。北魏政权为了维护军事统治和对军事力量的控制,力求保持胡人当兵、汉人耕田的状态,以“国人”为主体组成庞大的军队,进一步发扬拓跋部那种剽悍粗犷、善于骑射的民族习性和崇尚武功的精神。

2.孝文帝推行改革的必然性。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在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下,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因此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经常处于尖锐化状态。孝文帝改革之前的近90年中,见于记载的各族人民起义不下90次。此外,胡汉统治者之间也存在矛盾。北魏政权中,汉族地主的地位比过去明显降低,因此,他们力图挽回失去的地位和特权,这必然要触犯拓跋贵族与皇权的利益。拓跋部统治集团内也存在矛盾斗争,拓跋硅和拓跋焘都是在内争中被杀的。种种危机表明北魏政权继续原有的制度和办法已难以为继,他们必须改弦更张,变更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风俗习惯,将其全面纳入封建制轨道。

[均田制]

本目主要讲述孝文帝的均田制改革。

一、均田制推行的背景:①北魏原有的游牧生产方式的落后,农耕文明的先进。②北魏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荒地是推行均田制的可靠保证。西晋末年以来,北方战乱不息,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中原地区无主的荒地和牧场都掌握在国家手中。③北魏政权中央权力集中,有一定的行政效率。

二、均田制的内容及推行均田制的意义:推行均田制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平均土地,因为官僚地主除侵占土地外,还依赖所拥有的大量奴婢和耕牛获得授田。尽管如此,这一土地制度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它不仅对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而且按劳力授田,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因此,它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民族的融合。

[整顿吏治]

本目讲述孝文帝的薪俸制度改革。

一、早期薪俸制度的弊端:①造成吏治的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官员侵夺租调,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威胁政权稳定。

二、班俸制的颁行及意义:①大大改善了北魏的吏治,缓解了严重的阶级对立与民族紧张状态,减轻了人民的痛苦,北

魏的统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清平气象。②促进了北魏政权的汉化进程。班俸制颁行后,官吏得到的俸禄多是粟帛,这在经济上更依靠汉族农业区了,鲜卑贵族走上了汉化道路。③班俸制颁行后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贵族势力受到限制。委派的各级官吏,食国家的俸禄,当然要效忠国家,中央集权强化,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迁都洛阳]

本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一、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孝文帝迁都是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将都城迁往汉文化的传统中心区域,有利于更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改革鲜卑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旧势力的羁绊;同时,旧都经济、军事环境都不尽如人意,也是孝文帝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迁都的过程。抵制保守势力的反对,以伐南齐为借口强迁洛阳。这个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的艰辛。

[革除旧俗]

迁都后文化习俗上发生了巨大变革,服饰、语言、姓氏、官制、刑律、礼仪等方面全方位汉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孝文帝改革的过程及内容。

3.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 难点:

认识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北魏官员的收入在孝文帝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答案提示:改革前,把战争中掠夺的人畜等财富,按照功劳的大小和晶爵的高低划分,作为获得官俸的主要手段。改革后,俸禄统一由国家筹集,按晶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2.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为了更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改革鲜卑落后的文化习俗,摆脱旧势力的阻碍。旧都经济、军事环境都不尽如人意,也是孝文帝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思考]

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答案提示:均田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统治者将土地授予百姓耕种,其中无主荒地称露田,百姓没有所有权,也不能买卖,死后要归还政府。已耕种过的称桑田,百姓可传之子孙,可买卖。均田制下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均田制的实行可以保证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统治者对农民的控制,保证统治者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自我测评]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

答案提示:政治制度上的吏治、禄制改革,整肃了秩序,遏制了贪污,加速了拓跋鲜卑的封建化进程,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经济上的均田制改革,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习俗上包括语言、服饰、姓氏、婚俗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速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阅读与思考]

(1)根据《北魏的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

答案提示:平城近塞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土地贫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北部风沙侵袭,自然灾害不断,无法满足在京官民物资需求,若从中原调拨则交通不便,耗损极大。

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且为数朝故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都于此能营造热烈的汉化氛围,促进鲜卑的汉化进程。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以孝文帝迁都、改革等知识为载体,对学生在本课中表现出的识图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比较法和讨论法。

[评价过程]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参与多项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并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好以文字形式记入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

[评价总结]

评价时,应该注意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概括和阐释,是否有自己的观点。对有自己观点、有较合理认识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反之应给予指导。

对积极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归纳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五)历史问题注释

[北魏的建国与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后,前秦国衰,拓跋硅遂于太初元年(386)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朝自此始。天兴元年(398)称帝(道武帝),都平城。魏道武帝拓跋硅在位时解散部落,使部民分土定居,变游牧为农耕,推行劝课农耕、发展生产的措施,又大规模实行屯田,还强迁后燕境内数十万汉族和其他各族民众于平城附近,计口授田,分给耕牛农具,促进民族融合,增强军国财用。拓跋硅死后,子拓跋嗣继位。他对南朝刘宋发动进攻,夺取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国力进一步强盛,先后灭夏国、北燕、北凉,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北方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太平真君十年(449),又击败北魏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又南下至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与南朝对峙。

[北魏的三长制]

西晋末,北方由于长期战乱,基层行政机构瓦解,出现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集军事、政治、经济权力为一体的坞堡。坞堡主管辖着前来依附的中小地主、众多农民和部曲佃客。北魏初实行坞堡主任宗主督护制,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486年开始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督察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令,从而健全了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467—499),北魏皇帝。皇兴元年(467)八月生于平城紫宫,献文帝长子,母李夫人被杀后,由冯太后抚养,皇兴三年(469)六月立为皇太子。少年时善骑射,有体力,年10岁能以指弹碎羊膊骨。射禽兽,莫不中。皇兴五年(471),献文帝耽于佛事,让位于太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承明元年(476)献文帝被毒死,冯太后临朝称制,帮助孝文帝改革弊政,实行班俸禄、均田制、三长制三大改革。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理朝政。他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厉行节俭,常服旧衣;奏案上书,审虑谨细,才思敏捷,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姓汉姓元,禁穿鲜卑服,重用汉人。用兵于南齐,败南齐兵。太和二十三年病逝,在位29年,死时仅33岁。

[班俸制的实行]

北魏初年吏治混乱,官吏以自筹俸禄为名,任意敲诈百姓,鱼肉乡民,甚至截留租调。北魏政府多次下诏制止,甚至规定,凡受羊一头、酒一斛的官吏就得处死。但情况仍不容乐观,无论从增加国家经济收入,还是从改变吏治、加强社会安定来看,都需尽快解决官吏的俸禄问题。从太和八年(484)起,北魏开始实行班俸制。它规定官吏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按官品的高低分发,官吏不得自筹。俸禄之外,贪赃满一匹者处死。实行俸禄制的第一年,就有40多个赃官被处死。以后,北魏吏治肃然。

[孝文帝的大义灭亲]

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思北归,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仍旧编发左衽,顽固保持鲜卑旧俗。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造反。孝文帝闻讯大惊,中途急急折返洛阳,平息了叛乱。当年十二月,废元恂为庶人,囚禁于河阳无鼻城,派兵看守,给些布衣粗食,不致饥寒而已。次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长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发元恂又与左右谋反。孝文帝得报,急派人带着毒酒赶赴河阳,逼令元恂自尽,时年15岁,敛以粗棺常服,就地埋葬。

[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汉化,应取汉人之长,弃本族之短。拓跋硅、拓跋焘基本上是沿着这条路走的。而孝文帝的汉化学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觉地、坚定地、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改革。它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进步的时代倾向,加速了拓跋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和文化体系的步伐,并对消除民族隔阂和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灿烂的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孝文帝改革给中国北方经济和社会面貌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与能力]

从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来看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史实的分析、归纳等认识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了解孝文帝改革给社会所带来的繁盛局面,使同学们认识民族融合交流给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目主要讲述两项内容:

一、孝文帝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北方地区由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和“十六国”割据混战的严重影响,人口大批南逃,土地大片荒芜,出现了“中原萧条,千里无烟”的凄凉景象。社会经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或缓慢发展的状态。由经济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改革势在必行。

二、孝文帝新的农业政策实施后所取得的可喜局面。①实行均田制的积极作用。均田制旨在将劳动力与荒地结合起来,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北魏还一再将皇家苑囿分给农民耕种,大力支持拓荒,使得北方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储备大大增加。另外,均田制推行后,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农业与畜牧业并举的局面,从此农业生产在北魏的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大部分比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已经成为其惟一可靠的财富来源。②农业中其他要素的发展。北魏政府重视水利,大兴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各个生产环节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汉代。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代表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量化指标——户口数目迅速提高。

[繁盛的洛阳]

本目主要讲述两方面内容:

一、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①洛阳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洛阳处于中原核心地带,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代王朝统治者心目中的正统中心。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历史上多个王朝在此建都。②北魏之前洛阳的兴衰。北魏之前洛阳已有周、汉、魏、晋等统一王朝或传统的正统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

洛阳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使其成为历代政治势力逐鹿中原的一个争夺焦点。因此,历史上的洛阳曾数毁数建。晋末天下大乱,首都洛阳再遭灭顶之灾,十六国时期的割据纷争,更使其沦为一片瓦砾。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迁都洛阳,经大力建设,洛阳城又重新恢复繁荣局面。

二、首都洛阳的繁荣。①洛阳的城市规模。北魏时的洛阳城,仍因汉魏故城,但有较大的发展。北魏洛阳的改造重建,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以宫为主体的营造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中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既发扬了华夏文化传统,显示以洛阳为象征的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又突出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主导功能,还特别提高了洛阳

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当时洛阳城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多万。而同一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总面积加在一起,还不到洛阳城的三分之一。②洛阳工商业及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繁荣的表现:市场众多,规模大,其中城西的大市周长近8里,商品丰富,生产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商业交通网络发达,国际贸易日渐昌隆。北魏与南朝、周边各族的互市以及和国外的商业贸易也都有发展。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本目主要讲述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东汉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氏等族向中原地区迁移。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他们同汉族劳动人民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但是,他们同时又遭受汉族官僚地主的压迫,历尽苦难。西晋末年,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匈奴的一支武装灭了西晋。自从进入十六国时期以来,黄河流域以北的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他们同汉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生活上日益接近,互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就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孝文帝一系列汉化措施的出台使北方的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习俗、文化上与汉族的差异几近消除,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它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解答

[自我测评]

1.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案提示:孝文帝的改革核心内容是全方位的汉化。礼乐教化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直接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上。孝文帝为顺应汉化大潮,必须推行汉族礼乐教化。“孝”是儒家所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孝文帝制礼,要使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谥号多采用“孝”也就不难理解了。

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答案提示:给学生以合理的启发引导,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如饮食、音乐、体育运动等,让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予以适当总结点评。

[材料阅读与思考]

看了材料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现实生活,看看身边还有没有这种现象。

答案提示: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衣食起居、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汉族文明尽管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和多数方面领先于其他民族,但在彼此交往过程中,汉族也向其他民族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华夏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情况。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评价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等。

[评价过程]

首先由教师和学生互动,简要回顾孝文帝改革的过程和内容,导入新课。其次,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改革后北方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城市面貌和民族关系的巨大变化来说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与影响,并让学生参与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孝文帝改革做出总评。

[评价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便于学生参与、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注意观察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他们观察、概括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历史问题注释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状况]

西晋末年的战乱严重破坏了魏晋80余年间恢复起来的农业生产,中国北方的战乱使当时最主要的农业区遭受严重破坏。十六国时期,北方频繁的战乱使得农业经济更是饱受摧残,但这期间也曾出现过两个恢复时期,即石赵政权和前秦政权时期。这两个时期由于政治上的相对安定,北方的农业曾一度出现恢复发展的迹象。十六国后期,北魏崛起于代北。到拓跋焘时,北魏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北魏统治者依靠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实力,实现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使几经破坏的北方农业又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孝文帝改革把北方的农业生产推到了汉魏以来的又一个新高度,北方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汉魏洛阳城]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王朝的都城遗址,后称汉魏洛阳故城。其内城,即汉、魏、晋洛阳城,东西六里余,南北九里余,故称“九六城”。考古勘查表明,西周时,这里已经出现了一座规模可观的城,可能就是西周成周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东周时,晋王由王城迁都于此,因其城小,晋率诸侯扩而大之,即东周成周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和北部;秦封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再次扩修此城,地当汉、魏、晋故城中部、北部和南部。两汉洛阳城大体沿袭秦洛阳城规模。汉魏晋洛阳城,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城内有宫城、衙署、苑囿、市场,南郊有东汉时建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国家天文台灵台以及明堂、辟雍;城西有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等。自“丝绸之路”形成后,洛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20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鲜、汉贵族的通婚]

孝文帝汉化的最终目的是使鲜卑、汉贵族融合,消除民族隔阂。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通婚。孝文帝迁洛之后,鼓励鲜卑宗室人物与汉族大姓通婚,促使鲜卑、汉一体化。为此,他以身作则,先后迎娶了北方一流大姓的多家女子为嫔妃、夫人,还亲自为自己的六个弟弟聘娶汉族大姓女儿为王妃,并将宗室女子许配汉族大姓。孝文帝通过鲜卑、汉上层的联姻,使他们在血统上逐渐融合起来,消除了他们之间的民族对立情绪,从而扩大了北魏的统治基础。

[对孝文帝改革的总体评价]

有人认为,孝文帝所主持的改革运动的积极作用远不及消极作用多,他的改革并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孝文帝在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发展史上的关键时刻,不自觉地站在腐朽势力一边,起了促退作用,他的政策措施从制度上铺就了一条走向衰亡之路。他的文治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实行革新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应该给予肯定。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地主合作而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新发展。对参与这一改革的历史人物,都应给予符合实际的评价,不应有所偏颇,这才有利于总结历史,取得历史借鉴。

进一步阅读建议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专题四

2006-12-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本册主编 刘军 郝瑞亭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北宋中期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分两课时授课。

北宋立国后,为革除前朝弊端,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但到了北宋中期,这种政策的弊病日益显露,北宋政权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挽救政权,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发起了变法运动。总体来讲,本专题内容大体可以分三部分:一,变法的历史背景:讲述宋前期、中期所痈积的社会问题,如积贫积弱,冗兵冗官、冗费等。二,变法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军事、教育政策的调整革新。三,变法的结果及影响: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局面,但由于新法侵犯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在他们的阻挠和反对下,最终还是失败了。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变法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认识其紧迫性;明确王安石变法总的目的、采取各项措施的具体目的和作用、变法的成效和变法失败的原因。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及其具体内容。

3.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影响及其结果。

难点:

对王安石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北宋社会弊病形成的原因,认识北宋政策的弊端和给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

了解北宋政府在庆历年间所做的革新尝试。

[知识与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源及表现,并从中总结出改革的原因。逐渐形成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政策因素对一国政治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数据等来反映宋初社会积弊之深之久。

运用讨论法,深刻理解北宋前期政策给社会政治经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北宋变法前国情的认识,充分体会国家政策对一国政治的重要性,培养其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兵虚财匮]

本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一、宋初的封建集权及其施行的原因。①集权政治的表现: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评价:虽保证了政权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割据现象的出现,但同时也带来了财匮、员冗、军弱等一系列问题。②施行原因:回顾赵宋政权建立的过

程,使学生认识到宋初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其特殊背景,它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出现像五代一样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二、北宋体制弊端的具体体现:①军事上守内虚外,兵帅不相习,兵广而不精。②官僚机构庞大臃肿,行政效率低下,吏治腐败。③财政入不敷出。由于冗兵、冗员及统治者生活侈糜造成经济上的危机。比较图表中的数据,学生可以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内忧外患]

本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一、北宋的体制弊端引发国内激烈的社会矛盾。财政的亏空迫使统治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这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更是把农民逼到死亡的边缘。到北宋统治中期,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集中于官户、形势户及僧侣地主的手中,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农,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严重动摇着北宋统治的根基。

二、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①宋辽的矛盾。北宋初年,反击辽人失败后,改变对外策略,奉行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澶渊之盟”的订立反映宋廷对外政策的软弱。②宋夏的战争。宋夏国力对比悬殊,而北宋对西夏战争却屡战屡败,从中更充分地反映了北宋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庆历和议”反映出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本目讲述了三个问题:

一、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外矛盾的加剧使北宋政权的统治危机日益深重,部分有远见的官僚纷纷提出改革的要求,统治者也认为改革势在必行。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开始进行改革。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涉及内容广泛,有吏制、教育、役制、俸禄制等诸多方面。改革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着力对吏治进行整顿。他们想通过提高官僚队伍素质的办法,缓和阶级矛盾,进而达到克服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目的。

三、新政的失败。主要了解其失败的原因:新政触犯了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招致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在保守势力的反扑下,历时仅一年的“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基本国情以及其所面临的严重的统治危机。“庆历新政”的施行和破产。

难点:从体制因素探究北宋统治危机出现的必然性及改革的迫切性。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北宋为了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过度的集权: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每年又通过科举制和恩惠赏赐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了北宋的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为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养兵之策造成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较弱;军队、官员的激增必然导致财政开支的激增,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造成了“冗费”。冗官、冗兵、冗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

2.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 答案提示: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聩。

[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可从官僚体制、军事、财政三方面作答,反映北宋政权的“三冗”(冗员、冗兵、冗费)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不合理的集权统治是其症结所在。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三冗”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后果?

答案提示:“冗员”造成北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政府财政不堪负荷;“冗兵”使得北宋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养兵负担沉重;“冗费”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对北宋中期社会状况的认识情况,对学生在本课中表现出的分析判断能力、查找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观察法和分析归纳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充分史料和图表数据,让学生进一步对历史现象进行对比观察,从而分析归纳出自己的见解。

[评价总结]

通过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参与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并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好以文字形式记入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

(五)历史问题注释

[北宋的禁军]

宋太祖时选练禁军作为作战的精锐,全国有禁军193000人。太宗时,增加到350000人。真宗时,增加到422000人。仁宗对西夏用兵,从各路、州、县招募兵士补充禁军,禁军激增到806000人,全国军队总计1259000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之七八。太祖、太宗时选练的禁兵大多已死去,老弱又不能裁减,后来的兵士没有听过战鼓,不识战阵;士兵平时缺少训练,“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难免骄惰。太祖时,禁军领月粮,营在城西者在城东给,营在城东者在城西给,都由自己背负。仁宗时,禁军领粮,竟要雇人挑。首都东京的禁兵整天在街上嬉游,买卖“伎巧绣画”,衣服举止都不像军兵。陕西路沿边的骑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马。从南方调来的禁军,自称不知道作战,见到敌人就害怕。宋对西夏屡战屡败,西夏听说宋兵多禁军,就举手相贺,以为必胜。禁军由精锐变为腐败虚弱这一事实,在对西夏作战中完全暴露出来。

[北宋的官僚体制]

宋朝统一后,旧官加新官,形成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真宗以后,科举取士越来越多,官员不断增加,机构更加庞大。科举以外,还有所谓“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通过“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甚至皇族宗室七岁时即可授官。宋朝自上至下的大批官吏,遇事因循苟且,而又贿赂公行,侈糜腐化,庞大的官僚机构日益腐烂。太祖时,曾立誓约,不杀大臣。太宗也对臣下极宽,曾对宰相说:“弊病如同鼠穴,如何能堵塞,只要除去其甚者就可以了。”太祖、太宗依据“大度宽容”的方针,争取到后周和南方各国的大批官员,成功地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

权制的统治。真宗以下的皇帝,继续标榜这个“祖宗旧法”,但逐渐流于对官员的放纵。除叛逆谋反罪外,京官犯罪,只是贬任地方官,俸禄照旧,罪大者也只是降级到“远恶军州”安置,“过岭”(大庾岭)、“过海”(到海南岛)算是最重的处置,但仍然做官食禄。官员们相互庇护,有恃无恐,贪污行贿屡见不鲜。真宗以后,大小官员更加放手敲剥人民,生活极其奢靡腐败。

[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缔结的一次盟约。澶州亦名澶渊,故史称“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发兵南下,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朝大臣王钦若等多主张迁都,惟有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军在澶州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因折将受挫,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不惜代价,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宋、辽商定和议,约定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对方逃亡的“盗贼”,又约定宋辽为兄弟之国。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宋夏战争]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一心想夺取宋朝土地,即位不久,便撕毁了已经维持了近三十年的宋夏和约,一再入侵宋境,宋夏战火重起。此时北宋王朝已日益衰弱,交战多遭失败。这期间宋夏主要战役有以下四次:宋宝元二年(1039)西夏攻保安军,巡检指挥使狄青击败之,宋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大败宋兵,宋将刘平、石元孙等均被俘,宋派范仲淹主持对西夏战事,西夏进攻三川寨,宋将杨保吉战死,宋军攻白豹城,小胜;宋庆历元年(1041)宋军攻夏,大败于好水川,大将任福等战死,夏军攻占宋丰州;宋庆历二年(1042)西夏攻宋,与宋军在定川寨大战,宋军大败,夏军所至,庐舍为墟,牲畜、财物被劫掠一空。宋军前线损兵折将,使满朝文武大为惊骇,急望议和。西夏虽连打胜仗,但因宋陈军40万于边境,每次战后所掠财物还不如互市所得为多,且战争中断了双方的贸易,西夏所需的茶叶、布匹等缺乏来源,更兼辽朝乘宋夏交战之机,陈兵西夏边境。因此,元昊在1044年表示愿与北宋重订和议。双方议定,元昊取消帝号,由宋册封为夏国主,对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重开互市贸易,恢复民间商旅往来。自此以后,宋夏长期未再用兵。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父范墉,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衰落。他从小不但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己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仁宗时曾任秘阁校理。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曾被贬为河中府通判。仁宗明道二年(1033)任右司谏,景祜年间知开封府,因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不能选贤任能,被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朝廷召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以防御西夏侵扰。他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声望大增,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向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这些新的政治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新政失败。此后,他又知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于徐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二 王安石变法■(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熟悉其变法举措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认识变法的积极影响及失败原因。

[知识与能力]

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进一步锻炼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对变法的内容予以具体细致的分析,加深对变法意义的理解。

对照教材以及熟悉的其他中国古代变法实例,比较其时代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富国]

本目主要讲述三个问题: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改革。它发生于庆历新政失败24年之后。此时,北宋的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二、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和策略:①王安石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他认为北宋社会贫困的症结在于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劳动力受限,不能与生产资料有效地结合,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财富。②王安石的变法思想。积极开拓财源,有效调动各个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变法中增加社会财富的具体举措,可分两部分:①有关商业方面。均输法的实施减少了物品流通的环节,增加了采办物品的针对性,有效地衔接了供需环节,节省了资金,减轻了百姓负担,政府也从中获利;市易法则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平衡物价,打击不法商贩,稳定了市场秩序。②有关农业生产。募役法减轻了对劳动力的束缚,使更多的劳动者能投入到生产中去;而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则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

[强兵]

本目可分以下两部分讲述:

一、军事训练方面的改革:①采取的措施:对外的正规军采用“将兵法”,简编精选,兵将相习;对内,编练地主武装,对人民进行严密的控制,还可协助外战。②作用:“将兵法”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军队素质;保甲法加强了统治,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二、军事装备方面的改革:①采取的措施:采取保马法,即政府提供种种优惠条件使官马民养;设军器监,开设专门的武器制造机构,健全赏罚机制。②作用:保马法的实施解决了政府养马成本高、效果差的弊端,同时官马民养极大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军器监的设置,提高了武器质量及生产效率,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育才]

本目可分两部分讲述:

一、王安石对科举制的改革:①目的:选拔能推行变法的人才。②具体措施:调整考试科目,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以考经义、论、时务策为主,更加注重实用。

二、学校制度改革:①目的:统一思想,培养变法人才,为变法造舆论。②具体措施:改革教材,编纂《三经新义》作为基本教材,整顿太学,广泛吸纳人才。

[短暂的变法]

本目内容可分两部分讲述:

一、王安石变法的巨大成就:①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②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新法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了以官户为首的地主隐田漏税行为,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水利的兴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③北宋军事力量增强,突出反映在对外战争的胜利上。

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及其原因:①王安石被罢相,保守派上台,新法被废除,标志着变法的失败。②失败的原因: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派内部发生分裂等一系列内外因素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创设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2.你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

答案提示: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改革自救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失败。

[议一议]

你认为王安石变法前后的科举和教育制度有何异同?

答案提示:宋初诸科以试帖经、墨义为主。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墨义类似于简答题,考核应试者对经文及注疏的记诵功夫,没有丝毫供考生发挥己见的余地。这样的考试形式,扼杀了考生的创造性思维,改革后的科举以经义取士有重大进步。太学在改革前为保守派把持,阻碍变法。改革后,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大大有利于变法革新思想的传播。

[学习思考]

1.你对王安石推行的富国政策怎么看?“富国”与“富民”相同吗?

答案提示:要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去观察这个问题,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富国”与“富民”是不相同的:“富国” 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2.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答案提示:王安石变法的深入必然会触及到当权的地主官僚阶层的利益,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变法不可能对其做出超越,从统治阶级自身的整体利益出发,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自我测评]

1.王安石变法中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案提示: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2.最能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示: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材料阅读与思考]

王安石制定“免役法”的最初目的是什么?结合书中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提示:免役法减轻了对劳动力的束缚,使更多的劳动者能投入到生产中去。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认识,对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讨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对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评价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他们对王安石变法举措、效果、失败原因的认识,教师予以适当引导和点评。

[评价总结]

通过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北宋中期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北宋统治者不限制土地占有数量,史称“田制不立”。北宋初期,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仁宗(1023—1063年在位)时,土地兼并现象更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的地步。宋神宗时,客户(佃

户)约占总户数的1/3,四川东部和湖北西南部客户竟占总户数的70%。只有极少量土地的半自耕农占主户(包括地主和有土地的农民)数量的3/4,占总户数的1/2。如果再加上自耕农,整个农民阶级则占总户数的90%以上。地主不到总户数的10%,却霸占了70%一80%的土地。官僚、豪绅、吏胥、地主被称为“形势户”或“官户”,僧侣、道士地主被称为寺观户。他们拥有大量土地,享受免役特权,还大量隐田、漏税。

[均输法]

北宋初,朝廷所需物资的发运根本不管开封的物资储存和需要情况如何,只把诸路“上供”的“定额”物资督运到开封就了事了。由于供求关系脱节,经常是花了巨额运输费用,却运来了许多过剩物资,以致只得在开封“半价”抛售。各路官吏又“往往巧为伏匿”,不报告物资的实有情况,并且为了所谓预防“年计之不足”,采用“支移”、“折变”的办法,进一步剥削民户,以致民户纳税“倍其本数”。宋王朝调用物资时,又根本不管该地是否生产这种物资,是不是生产季节,一味强征。所有这些,都为大商人囤积居奇、控制市场提供了方便,民户则深受其害。熙宁二年七月,颁行均输法,淮南、两浙、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发运使薛向推行新颁布的均输法,拨给钱五百万贯、米三百万石以供周转之用,并使其“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还令预先知道首都开封的库藏情况以及一年开支数量和所需物资的情况,使“得以从便变易蓄买”,并可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节省购价和运输费用,调整供求关系,将东南地区的物资有条不紊地供应首都开封的皇族、官僚和军队的消费,以达到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足国用、民财不匮的目的。

[熙河之役]

北宋对辽和西夏基本都取守势,即使主动用兵也没有改变过双方的稳定界线,对大理从未采取过军事行动。惟一的例外就是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徽宗大观二年(1108)间对吐蕃的战争,从军事行动的倡议者和指挥者王韶向皇帝所上的《平戎策》可以看出,其首要目的是夹击西夏,“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而当时“诸羌瓜分,莫相统一”的形势对宋朝有利,应加以利用。王安石任用王韶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使,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形成对西夏的包围,史称“熙河之役”。北宋将疆域扩大到今乌峭岭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和洮河流域,设置了熙河路。这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取得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熙宁七年(1074)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这一次围攻得到了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神宗向后的支持。以太皇太后曹后为首的外戚参与反对变法,不能不对神宗产生巨大影响,这是因为英宗、神宗一系并非仁宗嫡嗣,只是由于仁宗无子,才把英宗选为皇储继承皇位,所以仁宗的曹后和神宗之母高后对神宗有较大的威慑力量,神宗开始动摇。当王安石对所谓的“天变”据理反驳时,神宗不再听从王安石“天变不足惧”的解释了,相反他认为“天变”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四月,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向神宗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虽然熙宁八年(1075)二月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和变法派内部分歧的加深,神宗对王安石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变法无法推进。熙宁九年(1076),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评价]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制度变革之一,由于变法环境与制度内涵的复杂性以及时代之差异,古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聚讼不一,分歧颇大。新中国建立后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以邓广铭与漆侠为代表,从抑兼并出发,全面肯定王安石变法;改革开放之初,王曾瑜以聚敛为由,否定王安石变法。这两种观点的对立,除了学术上的分歧之外,更多地反映了时代差异所带来的史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变迁。即邓广铭与漆侠的观点代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富国主张;王曾瑜的观点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富民思想。其实,富国与富民的分歧也是王安石变法中论争双方的矛

盾焦点。

进一步阅读建议

漆侠:《王安石变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邓广铭:《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周宝珠、陈振:《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五

2007-1-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主编 朱汉国 副主编 马世力 本册主编 刘军 郝瑞亭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欧洲宗教改革前后持续近一个世纪。这场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场文化运动,它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本专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次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可用两课时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遵循联系和发展的教学原则。就联系的原则而言,一可联系中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二可联系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三可联系宗教改革与尼德兰革命、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体会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所谓发展的原则,是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宗教改革符合了当时欧洲的历史背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认识到改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到欧洲发生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形式更激进、影响更深远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3.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点:

1.由于本专题是从社会的综合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来分析得出结论,所以分析问题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2.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学习和对宗教改革必要性的分析、掌握,认识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尊重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残暴腐朽的封建政权终究要被历史所摒弃。

从天主教会面临的内外困难,了解到天主教会的腐朽和堕落,进一步理解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对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有全面的认识,逐渐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查找资料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像,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查找资料以及用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地图、文字)等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通过对宗教改革问题的层层分析,培养辩证地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阻碍历史发展的事物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二)教学内容分析

6.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20 篇六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1.(10分)(2018·扬州中学调研)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雅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梭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二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辍。……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2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层意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概括其目的;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中“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总结其举措。第(3)问,两次改革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雅典实行民主政治,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

答案:(1)原则: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维护城邦利益;实行法治;责任适度,倡导公正;注重人道主义。

(2)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3)取向:梭伦改革中城邦重视保护公民权利和地位,视城邦与公民为一体;商鞅变法中国家控制民众,民众只是政府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是如何“拿来先进才智,然后……加班加点地消化”的?并举例说明当时日本“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表现。(4分)(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从孝文帝改革与明治维新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可知其特点为全盘汉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可知其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因而作者的观点不正确,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说明理由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其意思是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结合相关措施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其意思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变化是什么,结合日本社会的变化分析作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对先进思想文化的学习,结合学习先进文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来分析启示即可。

答案:(1)特点:全盘汉化。观点:不同意。

理由: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2)措施: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表现:和魂洋才。

(3)启示: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明;但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改革对社会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3.(10分)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宋大儒朱熹在讲王安石变法后果时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稍后南宋学者罗大经说:“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碎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摘编自《宋史》

材料二 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封建学者把他看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1959年编写)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外资产阶级学者为什么将王安石捧为“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分)(3)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和“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碎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得出是否定王安石变法,主要原因是王安石变法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并且他打击了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另外还有王安石与保守派的冲突等。第(2)问,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评价历史事件要运用辩证法分析,要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要依据生产力发展的唯物史观进行评价。

答案:(1)态度:否定。

原因:有些变法措施加重了百姓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商人的利益,“与民争利”造成经济萧条;打击政敌、用人不当,变法存在缺陷;与守旧派冲突激烈,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导致政局动荡。

(2)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需要;王安石变法的若干措施与西方近代的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3)原则: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用生产力的标准去评价。4.(10分)(2018·江苏名校联盟)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重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材料二 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4分)(2)据材料二,说明“专制制度的方案”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向新制度发展最缓慢的道路”。(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等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分析。第二小问,结合1861年改革的具体措施总结。第(3)问,从这场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方面进行说明,这个改革方案具有妥协性,政府自上而下推行,说明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资产阶级、残余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主义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军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带有欺骗性,因此1861年改革是“一条向新制度发展最缓慢的道路”。

答案:(1)原因:社会矛盾激化;维护统治。

认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动近代化进程;改变阶级关系,推动工人运动兴起。(2)因素:方案具有妥协性;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措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赎买份地。

(3)说明:农民遭受沉重剥削;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保留沙皇专制统治。5.(10分)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4分)(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6分)解析:第(1)问,“政治措施”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四民平等”逐层概括即可。第(2)问,解答时需要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启示”的回答,一要“综合材料”,二是抓住“改革”,切忌泛泛而谈。

答案:(1)政治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确立代议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2)特点:自上而下推行;盲目西化;学习西方庸俗化;发展不平衡。

改革启示:提高中央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立足传统创新文化。6.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他们(指读书人)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者也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杨锐者,张之洞入室弟子,岁馈千金,养之京师,而一切托之者也。杨锐与刘光第之入军机,亦张之洞托陈宝箴荐之者也……张之洞本为新党,自恐不免,乃请杀谭、杨等六人,以求避党祸,其忍于杀帝党久矣。

——康有为《驳后党逆贼张之洞、于荫霖诬捏伪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4分)(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4分)(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二个省略号前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改革科举制度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财政支出,据材料“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得出能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第(2)问,据材料一第二个省略号后信息和材料二省略号后信息分别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有学者认为康有为由于泄私愤而忽视了张之洞在维新变法中的努力与材料二的内容不一致,说明在历史研究中,要全方位地搜集材料,因为孤证不立,要尽量用第一手资料。

答案:(1)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意图:选拔人才;减少财政支出;促进民族工业;提高行政效率。

(2)教训:改革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打击面过宽,不能树敌过多;要警惕改革中的投机者,要警惕党派之争。

上一篇:五四青年节的感悟作文下一篇: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方案 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