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的发展(精选8篇)
1.印度软件的发展 篇一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案例2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一、印度软件产业及其服务出口的快速发展
印度作为一个文盲率很高、相对贫穷的国家,人们很难想象它有能力建立起像电脑软件这样的高技术主体产业。然而,仅仅十几年,印度软件产业从不引人注意到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所有怀疑者深感震惊。在1992—1997年间,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综合增长率达到每年53%。1992年,该产业销售总额3.88亿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达到18亿多美元。1997年底,印度有760多个软件公司,雇佣了16万软件工程师,是世界上第三大软件人才集中地区。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增长主要源于出口增长,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据印度电子部和印度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理事会公布的数字,1980年印度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为400万美元,到1997年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达到18.13亿美元。许多外国软件公司正加大在印度投资软件开发经营,包括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美国著名的软件公司。
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长一直依靠外国客户的合同或基础科研项目。例如,许多印度公司坚持适应客户的需要,将编码或者软件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渐渐地,印度公司也专门为外国客户设计重要的开发项目。例如,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TCS与厄恩斯特-扬(Ernst & Young)结成联盟,按协议TCS将为厄恩斯特-扬开发和维修其全球客户定制的软件。TCS与微软也结成开发联盟,根据微软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和SQL服务器数据库技术,为印度股票市场开发一个无纸化的全国股票储存系统。
二、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条件
印度的信息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印度有9亿多人口,而个人电脑的安装数在1997年仅为180万台,每100人中仅有10.5部有线电话,在亚洲和全世界,印度都是固定电话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因特网联网电脑数在1997年仅为4.5万,而美国是3000万。个人电脑在印度的销售近年来开始好转,主要城市移动电话的迅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固定电话线路的短缺。
尽管印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落后,但印度软件业已经崭露头角。在解释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上,印度软件企业家们指出许多因素:虽然印度普遍教育水平低,但印度的中产阶级大多受过很好的教育,它的最高教育机构是世界级的,而且印度一直很重视工程学。从国际视角来看,一个有利因素是英语已成为印度大多数中产阶级的工作语言——英国统治留下的痕迹。另外还有工资率因素,美国软件工程师日显紧缺,基本工资已提到该国所有职业群体中最高水平,入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门级编程员年收入可达7万美元;相比之下,印度的入门级编程员年薪为5000美元,按国际标准非常低,但按印度工资标准已很高。尽管印度程序编制员的工资在快速上升,但其生产率上升更快,1992年印度每个软件工程师生产率约为2.1万元,至1996年已上升到4.5万美元。许多印度软件企业感到他们已接近软件开发实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大量需求的关键阶段,并在全球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心目中取得了合法的正统地位。
印度软件业成功崛起的另一个有利因素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早在20世界80年代中期,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强调:要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的神经”,要“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为此,甘地政府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培训的政策》,此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放宽许可证、降低进口税的政策。从80年代开始,印度电子部软件发展局每年就有一笔专款用于开拓国际市场。除促进软件出口外,印度政府还通过兴建一批软件技术园来带动全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来印度投资。
对印度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卫星通信消除了与外国客户做生意的距离障碍。因为软件是一连串的0与1的电子信号,能以光速传递至世界任何地方而不必考虑运输成本。印度的地理位置使其与欧美企业合作往往可以占有时区的优势,印度公司正利用迅速扩大的国际市场寻求外来的软件服务市场,包括远距离维修市场,印度工程师能够在欧美公司用户睡觉时清除软件病毒、升级系统或整夜加工数据资料。
除去以上所说的几种有利于印度软件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度软件服务业出口具有的潜在利益推动了其发展。印度软件服务出口的主要提供方式是自然人移动,随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尤其是人员流动更加开放,自然人流动将继续是印度软件服务提供的主要模式。即使软件服务的跨境电子交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在岸服务(即位于海外顾客所在地、自然人移动服务)在印度软件服务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在逐步下降(1988年在岸软件开发服务所占份额曾达到近90%),目前印度软件出口额的60%仍然是通过程序员的临时性流动来提供的。
三、印度软件业服务出口的启示
如果取消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出口的限制,那么可能全世界都会获得显著的成本降低效益。随着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至少将可以出口包括建筑、分销、环境和交通等在内的服务业中的重要的劳动力成份。印度从原先的工业化缓慢落后的内向型发展模式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转向以软件业出口为增长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信息产业做出了表率。
但是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这个案例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因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将变得越来越自由,特别是在人员流动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工作者需取得临时工作签证(H1-B签证),并把一年内发放的签证数量限制在65000个,这导致印度公司提供的在岸服务相对下降;到90年代末,为了应对美国信息技术部门日趋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才将1999年和2000年的年均签证上限增加到115 000个。
目前软件服务市场非常广阔,软件服务市场的总值在美国约为580亿美元,在欧洲约为420亿美元,在日本约为100亿美元。软件进口国家从贸易自由化中也能获得一些利益,因而贸易壁垒较少:一个竞争性更强的软件服务市场结构、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广泛的知识传播。资料来源:
1、伯纳德·侯格曼、阿迪蒂亚·玛图、菲利普·英格里什编辑,郭显志译稿审定:“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出口:潜在的利益和当前的壁垒”,《发展、贸易问题与世界贸易组织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2、查尔斯·W·L·希尔著,周健临等译:“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国际商务:全球市场竞争》(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林珏主编:“成功的飞跃: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国际贸易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思考题:
1、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后者对前者是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对服务进口国、出口国各有什么利益?
3、当前国际服务贸易中还存在许多壁垒,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服务出口时应怎样面对呢?
2.印度软件的发展 篇二
关键词:信息化,软件,印度,河南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部署,河南省委也明确了全省要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同步发展的科学之路。
河南由于是传统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化起步较晚;教育科技基础较薄弱,信息化的发展起步也相应比较晚、起点较低。尽管近年河南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水平在全国排名也进入中游偏上水平,但限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历史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过低,因此在多数由人均指标构成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得分排序中,河南总指数在全国和中部六省排名分别处于倒数和末尾[1]。随着河南振兴、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的大力推进,不断加速河南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同步发展的步伐,达到全国信息化中等地区水平将不再遥远。
信息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后发优势,也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信息化处于快速上升期,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在全国和中部六省排名仍然落后[2]。为了更好地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快地带动和提升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本文对与我国国情相近的、信息化极具特色的、亚洲发展中大国印度的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综述,重点对印度软件立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最后对印度信息化发展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的借鉴梳理总结。
1 印度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印度是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目前其经济实力排世界第五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在6%。印度政府的目标是争取到2020年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四强。为达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正在大胆推动“第二代经济改革”。改革的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印度以“IT兴国,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井举”的方式高速发展。为此,印度政府制定了“国家信息化计划”,在中央、邦及地方下级政府实施了26项计划及8项辅助计划,其目的是使在贫富差别很大,识字率只有60%这一特定国情下,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以低廉的信息服务价格让广大用户愿意接受,从而使政府的服务具有良好效率、透明性和可靠性。该计划由属于信息技术部的国家信息中心负责,通过无线技术实现向村落的连通,在农村地区设立数万个通用服务中心,把农民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至2005年,在全印度中小学、邮政局、车站、银行、医院等设立数万台终端。印度很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软件的应用。最令人瞩目的是其软件业现在雄踞全球,软件出口以每年近50%的增速增长。国际普遍认为,印度将成为“世界办公室”[3]。
印度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性不明显,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信息化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期-1990年代中后期),信息化规模较小,在世界范围没有太大影响。第二阶段: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从1998年起,印度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其中主要有:软硬件进口免税;购买计算机和软件可减免个人所得税;自由购买海外信息公司;放宽购买计算机和软件贷款条件等;允许私营企业经营调频广播业务;某些信息业务允许多个运营商竞争,同时允许一个信息公司经营多种业务;全面开放海底电缆连接通道;各邦免除IT业的销售税;中央降低软硬件的关税等等。重点针对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制定相关政策,比如《软件技术园区计划》、《新兴技术法》等[4]。
主要成就和突出特点:
1.1世界瞩目的信息人才质量和信息人才教育培训。印度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对信息人才的培养,良好的培养质量,使印度的信息技术人才有着世界声誉。主要措施有:
在所有邦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一是增加世界知名的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学校——印度理工学院的投入;二是大力鼓励著名的软件产业公司和民间办学。三是国立、邦立、私立大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实用性,教育国际化得到重视。四是印度的专门技术教育是其教育的一大特色。在信息技术人员培训、远程与因特网教育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2002年8月,印度政府成立了一个由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牵头,印度理工学院院长和相关部长参加的9人委员会,专门负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开发工作,更多更好地训练信息技术人才。
1.2 电子商务极为发达。印度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的数据,印度全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已达数千万美元,在新德里、海德拉巴、孟买等大城市,网上购物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的一些边远乡村,农民通过网络出售农产品。了解最新的农产品市场行情。
1.3以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软件行业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再加上印度软件公司的职工索质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近年来,印度软件出口年年持续大幅度增长。品牌逐渐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软件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一。全印度有170家软件公司获得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是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在获得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认可的、全球最高级别的23家计算机软件公司中,有11家是印度公司,占到总数的近1/2。2008年印度软件业的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印度软件业为印度创造了22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赖信息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4高水准的印度信息服务产业。1990年代印度信息服务产业开始急速增长,同时该产业大部分出口,成为与衣料、宝石并列的重要外汇获取手段,对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来说,信息服务产业成为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信息服务产业对印度经济的贡献很大,因此印度政府制定了积极的信息产业政策,大力支援信息服务业。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关联产业政策,通过形成与其他产业协作的良好环境而快速成长。主要有:其一,信息中介服务。政府对此也很重视,服务内容很广泛,注意发展潜在用户,向他们宣传推广信息。其二,商情、企业信息服务。其需求很大,中小型企业是印度信息机构服务的重点,主要向它们提供技术改造、技术转让、企业管理、价格、投资信息等。
1.5信息技术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引擎”。印度固然以软件产业闻名世界,但是,近来也发展硬件产业。由于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极具优势,印度信息产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平均增幅达到40%左右。在可见的末来,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毅然势头强劲,印度信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8%,是全球平均的3倍多。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可以在道路、机场和港口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取得成功。
2 印度软件立国的经验
中国与印度都是文明古国,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发展软件的时间基本同步,近年来,印度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悄然崛起,令世界瞩目。自1986年起,印度政府相继制定《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开发和培训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倾力为软件企业提供支持。印度的软件产业在软件出口上,具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内服务。即海外的顾客对于印度国内人员进行软件委托开发。二是离岸服务。即经过网络向国外的顾客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由于印度数据通信发达,离岸服务有逐年提高的倾向。许多大型IT跨国公司都纷纷与印度公司签订软件开发合同,例如微软就在海得拉巴成立研究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软件产业虽然成本低,但服务内容正向高附加值与知识集约型转移。越来越受到世界用户的欢迎。可以说,印度软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软件产业成印度增长最快、最引人注目的行业,被称为印度的“旗舰产业”[5]。
虽然印度软件业令世界瞩目和印度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都是英语、印度劳动力便宜,软件成本低廉两个有利的客观条件外,印度软件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印度政府一直把发展软件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计划予以高度重视,政府在软件业迅速崛起的过程中角色至关重要。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出口的优惠政策,始终不遗余力地抓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二是投资环境宽松。印度政府规定,凡软件产品出口企业,不但可以免缴营业所得税,免除进口软件的双重税赋,而且外资控股可达75%~100%,这在印度外资政策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了鼓励厂商进行软件研究开发,印度还规定公司两倍于R&D费用的收入部分免除收人头税。这些措施都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厂商的投资热情。现在,不少国外大公司将印度作为设计、生产软件的基地,苹果、微软、摩托罗拉、IBM等大软件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开发中心,这些大公司的加盟,为印度软件业注入了宝贵资金,对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印度政府发展软件产业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是:一是对软件企业放宽许可证,降低进口税。二是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软件产权,对软件的复制和盗版严格打击。三是建立以出门为导向的软件技术园区。四是大幅度推进软件市场自由化和民营化。
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一是发挥软件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二是重视教育、培养和利用软件技术人才。三是强化品质意识,树立信誉,强化市场开拓。最重要的经验是印度在软件立国的同时,成功地培育了一批全球知名的、能与欧美最强大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世界级私营企业公司。这些企业许多都属于尖端的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如软件业巨头印度系统技术公司、威普罗技术公司。相比之下,中国迄今还没有出现能够与国际跨国公司一决高下的世界级民营企业。
印度软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二是软件人才流失严重。三是国内市场发育不足。四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3 印度信息化发展对我省信息化的借鉴
3.1印度走出了一条信息化现代化道路。
印度已逐步摆脱了农业经济的社会结构,创造了一种在农业国家发展信息化经济的现代化模式。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种避免与国际竟争对手激烈碰撞的模式,印度根据具体国情,扬长避短,将重点投向软件开发领域,不失时机地研究开发新产品。印度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我省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3.2 印度社会贫富差距大,国家底子薄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个人购买的国内软件市场潜力很小,容量很有限。
印度政府选择软件出口为国家的重点产业是很成功的国家战略决策。为提高软件产品的品质和竟争力,印度的软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软件开发模式也按照国际惯例,还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软件公司进入印度软件园。
3.3印度在培养和吸引信息人才方面硕果累累。
印度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模式建立的6个印度理工学院,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印度信息产业的骨干。印度政府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软件人才回国。近年来,印度政府在待遇、税收、金融、股权、创业辅导、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印度海外科技人才回国,不少回国人才已成为软件产业的中坚力量。
总之,印度政府抓住历史机遇,选准突破口,大力发展软件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是信息产业和软件技术。在这一方面,印度有很多经验值得我省借鉴。印度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持软件业发展的措施对河南省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3.印度软件服务外包对中国的启示 篇三
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ITO出口国,在ITO出口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作为ITO发展的后来者,中国应该向印度学习,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产业,挖掘服务贸易新优势。
全球ITO纵览
软件工业全球化时代于20世纪90年代到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3I”国家的出现,“3I”是指3个以英文字母“I”开头的国家,即India(印度)、 Ireland(爱尔兰)和 Israel(以色列)。这3个国家各自有自己擅长的软件领域,其中印度以离岸软件开发为特长。
从发包商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美国IT服务增长为6.8%;美国离岸服务增长为18%。另外,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北美地区占离岸外包市场79%的份额,欧洲占17%,亚太地区占4%,南美和非洲的市场占有率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供应商来看,Gartner(盖特纳公司,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将Tata(印度塔塔公司)、Infosys(印度印孚瑟斯公司)、Wipro(印度维普尔公司)、Accenture(埃森哲)和IBM列为欧洲和北美的应用服务市场的领跑者。前10位供应商(根据收入计算)仅占据市场份额的25%,说明还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供应商,占据市场份额的75%。
印度的6大优势
在ITO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国家可以与印度的地位相提并论。无论是从ITO出口额、ITO企业规模,还是CMM、CMMI认证企业数量等方面,其他国家都没法与印度竞争。那么,印度在ITO上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政府支持
印度ITO的强势地位与印度政府对离岸外包的支持政策分不开。早在1986年,印度就指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软件培训政策》,明确了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对从事IT出口的企业给予特别的税收优惠。20世纪90年代,印度进一步推出“零税赋”政策,对软件出口全部免税。印度还成立了专门的软件服务协会NASSCOM(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ftware and Service Companies)。 95%的IT企业以及与IT相关的企业都是NASSCOM会员。
20世纪90年代,印度建立了软件科技园,鼓励园区内的企业从事软件出口业务,并给以减税或者免进口税等优惠政策。在印度南、北形成了两个ITO金三角集群,即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集群,主要包括班加罗尔(Bangalore)、清奈(Chennai)、海德拉德(Hyderabad)和外加迈索尔(Mysore);北部的金三角以孟买为中心,主要包括孟买(Mumbai)、新德里(New Delhi)、加尔各答(Kolkata)和外加普内(Pune)。班加罗尔已经成为世界软件中心之一,几乎可以与美国的硅谷相提并论。
人才库
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就提出“要用教育和电子革命将印度带入21世纪”,培养了大批被誉为“一高一低”的技术人才。“一高”是指专业水平高,“一低”是指工资要求低。印度有闻名于世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培养大量会讲英语的应用型人才。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环球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印度工程师总量是52.8万人,其中国际上公认的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人才是13.2万人,总量与可以直接使用的比率为4:1。
数据/知识产权安全性
IT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印度政府对数据/知识产权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早在1994年,印度就出台了《版权法》,并于1995年5月10日生效。《版权法》明确规定了版权所有人与使用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如未经许可禁止出售、出租和拷贝计算机软件。2000年10月印度《信息技术法》生效,对非法传播计算机病毒、拷贝软件、篡改源文件和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规定了具体的惩罚措施。此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公约,印度也是缔约国。
基础设施
此处指软件方面的基础设施,包括带宽、电信和电力供应等。印度的带宽从2001年的0.002Tbps 跃升为2002年的8.4Tbps,这个带宽超过了当时需要的10倍。在电信领域,印度实行了私有化政策。电信营业额从1996年到2002年,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政府将国际长途、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服务完全放开,通信成本大幅度下降。移动用户的数量在2003年达到1130万之多,并且移动手机市场还在以100% 的速度增长。
文化包容性
印度作为前英国殖民地,有语言上的优势,特别是专业型人才,大部分都可以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在印度,还有很多殖民时期留下来的英国公司,对印度的文化影响很大。另外,印度的法律体系很多与英国的相近。这些因素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
服务外包集群
作为最早承接服务外包的接包地,印度已经形成了一些服务外包中心和世界知名的服务外包公司。印度的两个服务外包三角地带对印度软件外包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商来印度成立专业的外包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可以促进行业内竞争,同时,也带来了人才的竞争。人才可以在这些公司之间不断流动。新技术可以很快在集群内扩散,加快技术革新,工程人员的技术更新。
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服务外包业,由于起步早,并且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造就了很多世界知名的印度外包公司,其中主要有:Infosys、Wipro、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和NUT Technologies等。世界500强中的很多公司是这些印度公司的重要客户。这些公司接包业务稳定,涉及的业务金额大,并且与客户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客户与服务提供商之间已经是一种互利共存的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除了印度本土外包公司,还有很多跨国公司在印度从事外包业务,主要有EDS、IBM、CSC、Unisys和 Accenture。这些公司利用自己的业务优势,在印度大力开展外包业务,承接的外包业务主要是世界知名企业的业务。
nlc202309040734
对中国软件服务贸易四大启示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目前中国企业很难撼动印度在ITO市场上的地位。中国企业要想正面与印度企业竞争,该如何发展?
避免在主要市场上与印度竞争
既然印度软件业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人才、技术、政策环境、政府支持和产业集群等方面都优于中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劣势与印度的优势竞争。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找寻印度企业不会涉及的小市场开始,在印度大的软件公司不屑一顾的小市场找到自己的客户。
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周边国家的客户
第一,通过提供良好的产品质量,建立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客户对产品产生信任,愿意持续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是重要的一步。
第二,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尽管日本、韩国跟我们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是,可以利用时间、区位以及文化上的优势,为这两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同时还可以为中国港澳地区的客户提高优质产品。印度由于语言、文化和时差的关系,还没有将日本和韩国作为重要市场来开发。其客户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还有一部分欧洲国家,这样就可以避免与印度在客户上的竞争。一旦中国软件业实力强大了,可以与印度在争夺英国和美国客户上竞争,那时再扩大地理范围也不晚。
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
国家正在下大力气发展服务业,这是提升软件业发展的良机。中国已经在人才培养、就业、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软件业大力支持。国家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软件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软件业发展,如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关于“落实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工作分工”的附件,拟定了17项政策措施,如“研究在岸服务外包相关支持政策、制定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指数、研究制定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标准和研究制定商业信息数据保密条例”等。除了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外包企业的措施。
建立软件业行业组织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健康发展,软件业发展也不例外。印度软件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原因之一是印度很早就成立了“软件服务协会”NASSCOM。其在行业规范、规则制定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我国软件业发展和行业规则的制定,必须有自己的行业组织,以便促进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
4.印度软件的发展 篇四
核心提要:《摩奴法典》《摩奴法典》是印度古代的圣典,印度教法中的最有权威的一部法典。该法典在婚姻家庭方面有以下的规定。
1、实现种姓内婚制。不同等级种姓间不得通婚,但允许上等种姓男子娶下等种姓女子为妻。这也...《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是印度古代的圣典,印度教法中的最有权威的一部法典。该法典在婚姻家庭方面有以下的规定。
1、实现种姓内婚制。不同等级种姓间不得通婚,但允许上等种姓男子娶下等种姓女子为妻。这也叫“顺婚”。逆婚之所生子女要降为最低种姓。此法典还规定,种姓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根据教义不允许最高种姓娶首陀罗之女。
2、一夫一妻制只对下级种姓而言,对于最高种姓可以多妻。例如,婆罗门可以有四个妻子、刹帝利可以有三个妻子、吠舍可以有两个妻子、首陀罗只能有一个妻子。
3、丈夫在家庭中享有特权。印度教认为子女无德只有欲,所以女子必须服从男子。在家中的地位相当于奴隶。无财产可言。对丈夫“从一而终”,甚至有“焚身殉夫”的称为“苏蒂”的习俗。
4、主张童婚法典规定结婚年龄为8岁。为此,在印度,幼夫夭折和幼妻为寡夫的现象也是常见。
5、有关遗产和继承方面,因种姓的不同而有区分。例如,婆罗门妇女之子可得4份、刹帝利妇女之子可以得3份、吠舍妇女之子可以得2份、首陀罗妇女之子只能得1份。而且规定,种姓妇女所生之诸子中,长子优先。
《法典》规定:“妇女幼时处在父亲的监护下,青春期处在丈夫的监护下,老年时处在儿子的保护下”,并强调“妇女绝不应任意行动”。双方家长有意向性目标后,首先要由占星师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看两人是否相克,能否恩爱、白头偕老。如果两人八字相符,就开始谈嫁妆,然后定婚姻。
关于离婚,《摩奴法典》规定:“不妊之妻可在第八年休弃,只生女儿者可以在第十一年被代替。”在《法典》中,抢夺婚是合法的。印度的抢夺婚曾见于雅利安民族,根据《摩奴法典》,缔结婚约可有八种合法方式,其中一种为“罗刹式”即“杀伤其亲族,摧毁其房屋,将哭喊着的少女从其家强行抢走”,这其实就是后来的一种抢夺婚。根据规定,只有“刹帝利”即种姓武士,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另一方式“阿修罗”指的就是买卖婚姻。摩奴曾承认“吠舍”和“首陀罗”这两个较低的种姓实行买卖婚姻,但他本人是禁止的。他说:“姑娘的父亲若有知识就不应该接受财物,即使很少;因贪而接受财礼的人就成为„买奴隶的人‟”但是,“仙人式“的结婚方式中,新郎为娶妻向新娘的父亲赠送一头或两头牛的做法却被摩奴及其他法经作者视为合法。他们明确否认这是财礼,但其实这是买卖婚姻的残存方式。
印度的四种结婚方式为梵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都是神圣幸福的结婚方式,通过这四种结婚方式所生的儿子,在有关吠陀的知识上出类拔萃、长命百岁,而由买卖、自主结合、强行绑架和偷盗所结成的另外四中婚姻,则被指责,其生出的儿子,定是凶残的、虚伪的、仇视吠陀和圣法的。那罗陀认为:女子出嫁,应由下列人负责:
一、父亲;
二、兄长,但要有父亲的授权;
三、祖父、四、舅父、五、有能力的母亲;
七、如母亲无能力,由其远亲承担。印度婚礼奢华、讲究。出嫁妆、送彩礼、设宴会、接待来客和迎亲队伍等等如同盛大庙会一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他们认为花费越大,越光荣体面。
在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寡妇是可以改嫁的,没有什么限制和规定。往后,寡妇改嫁逐渐减少,尤其到了公元2世纪以后,寡妇改嫁就开始遭到反对了。大约到公元10世纪以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尤其到了11世纪,制度的严峻几乎达到了顶峰,寡妇不许改嫁,即使幼年寡妇也不许改嫁。
古代印度的后宫制度自印度文明期(指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印度河流域发展的上古文明)就存在了,特别是在丘比塔王朝,一般后宫约有230名宠妾,国王后宫则超过几百人。国王后宫的婢妾大多是大臣的妻妾或是各地方的美女,她们要在后宫待一个月以侍候国王。
印度的初夜权制度:印度孟加拉的土著民族,处女非奉侍了兼祭司的酋长后,不得结婚。而记录中古代的印度王于新婚的三天内不得与新王妃接触,这三天要交给最高的僧侣和王妃共寝。
印度还有一些落后的部落地区,其婚姻关系更为复杂。有些部落盛行一妻多夫制,一个姑娘嫁给某家的兄长,同时也是其他兄弟的妻子。梅加拉亚邦迦洛族盛行舅表兄妹结婚,一个男子可以与姊妹俩同时结婚,在岳父死后还可以娶丈母娘。在喜马拉雅山区印巴停火线附近,有一处被遗忘的雅利安人部落,他们盛行一妻多夫制,处于母系社会的发展阶段。在印度史诗《摩词婆罗多》中也有坚战五兄弟共同娶了黑公主为妻的故事。
[伊斯兰教对印度婚姻的影响](这段是不是换到后面,即置放入中世纪欧洲阶段?)
大约在八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那以后逐渐对印度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者的教义不同,所追求的不同,所以两个宗教之间的关系一度紧张。当穆斯林统治者利用处于统治者的优势地位并强迫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时,印度教徒把此作法看成是对本教的侵犯和对社会的压迫,为此,在印度教社会中,婆罗门为保持所谓血统的纯洁和神圣,对婚姻等规定更加严格,从各种方面限制女子的活动范围了。因此,在这个时期,一方面种姓的狭隘性加重了,另一方面妇女们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由于种姓的发展和“守旧性”和“狭隘性”的加重,使低级种姓的人越半越多地改信伊斯兰教。但是,这种狭隘性产生了另一个作用:促使格比尔、纳那克等人对宗教和社会进行了改革,以缓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紧张气氛。
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对种姓制度和婚姻制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印度教徒为了防止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严格种姓制度,婆罗门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不遗余力,但其他一些种姓的抵制,尤其是迦耶斯特、柯帝利种姓以及刹帝利接受了穆斯林统治者的保护。因此,这些种姓的社会地位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其地位仅次于婆罗门。有些刹帝利种姓的人还在穆斯林统治机构中作事、当官,甚至与穆斯林通婚。婆罗门处于伊斯兰教的力量担忧,为了保持种姓制度和种种仪式的完整性,努力限制种姓成员同穆斯林发生联系。婆罗门的严格规定使低级种姓的人深受其害,、摆脱困境许多人改信伊斯兰教,促成了印度教种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穆斯林为了达到长期统治印度的目的,加强同印度女子联姻,甚至想同印度教寡妇结婚,遭到了印度教徒的强烈反对。为此印度教徒对婚姻给予了更多的限制:第一,实行童婚。降低女孩的结婚年龄,婚龄下降到8—9岁。第二,在高级和中级种姓中戴面罩的习俗流行起来,尤其避免同穆斯林发生联系,这样,就杜绝了与穆斯林结婚的可能性。第三,对寡妇再婚作了严格规定,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并把这种做法视为最大的贞节和最高的美德,施以宗教和道德色彩,致使殉葬制蔓延开来。
印度教下的婚姻陋习
男尊女卑,古今中外,不乏其例。但印度教却把它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及至。这方面的典范就是印度的嫁妆和殉葬习俗。
殉葬制度又称“萨蒂”,大约最早是从王公逝世时妃嫔殉葬之风发展而来,进而扩大到上流阶层,以后普及于一般妇女。,印度教时代在上层和拉其普特人中,寡妇殉葬的风俗非常盛行,死者若有数妻,则正
妻与死夫一起殉葬,其余妻子要单独自焚。此外,为丈夫殉葬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同丈夫一起殉葬,即妻子与死夫尸体一起火化;一种叫模仿殉葬,即妻子与故去丈夫的遗物一起火化。假如丈夫死时,妻子有孕在身,则等她分娩后再同丈夫的遗物殉葬。如丈夫死在异国他乡,他忠诚的妻子闻讯后先用丈夫的鞋接触一下自己的胸口,然后跳入火中自焚。若不殉葬,则被人认为是失去贞节的人。
如果没有勇气殉夫,她的脸上和衣饰上就要加上寡妇的标志,并要比丈夫在世时更加小心地回避任何男性。男子见到了寡妇也要回避,因为寡妇是“不祥之物”,人们甚至认为是妻子的不吉利才造成丈夫的死亡。印度教教义规定,女子一旦和丈夫结合,就是永远的结合,即使丈夫已经死去,也永远不能和他分离,一个女人一生只能结婚一次,寡妇守节至死才能上天。寡妇因为打上不吉祥的烙印,就成为婆家做牛做马的奴仆,在社会上也不再享有一般已婚妇女的各种权利和待遇,她们无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宗教活动,不能参加婚礼、祝寿等一切喜庆大事,甚至不许修饰仪容,有的寡妇还要把头发剃光。根据印度教的习俗,寡妇还要献身于苦行与节欲的生活;在孟加拉邦,寡妇被禁止吃鱼肉;在安得拉邦,寡妇要吃长斋。即使生活21世纪,我们依然对当代印度的婚姻倍感神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曾经出现在公元之前史上的的种姓制度、嫁妆规则、一夫多妻、童婚、殉葬,种种陋习居然一路传承到了现代,并且于愈演愈烈。
翻开印度报纸,嫁妆案触目惊心,特别是在北方邦,75%的婚姻问题与嫁妆直接相关。几乎天天都有相关悲剧的报道,有些人命案甚至发生在高学历高职位人群当中。据统计,每年约有9000名印度妇女因为嫁妆达不到婆家要求而丧命,2000年新德里平均每12小时就有一名女子因为嫁妆问题而被活活烧死。女方家长倾家荡产筹集嫁妆,年轻男子明码标价:从20万到1000万卢比(120万卢比相当于2。5万美元)不等,实物包括手提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摄像机、微波炉、纯平数码电视、全套珠宝首饰、欧洲蜜月旅行、中型汽车和、一套房子等等,而且价格还呈不断上升趋势。有印度学者甚至认为嫁妆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收入再分配调节手段,大量的金钱从女方家长那儿流到了男方的家庭和亲戚手中。印度在1757年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来开始推行了英国的法律。1831年废止了殉葬制。到1947年独立后,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全国并不统一。各教依据教规行使。1954年颁布了特别婚姻条例,规定同宗教的人或不同宗教的人通婚,以民事登记婚形式或按照条例认可的宗教仪式举行婚礼。1955年,颁布了印度教婚姻,废止种姓家庭制度;1961年颁布《反嫁妆法案》;1978年颁布了禁止童婚补充条例。但现实生活中,法律是很难改变习俗的。例如,有一媒体报道了在1983年5月17日,印度就有1万名儿童的举行了集体结婚;1993年的《印度斯坦时报》还刊登了比哈尔邦一个60多岁的部落酋长先后娶几十个妻子的故事,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妻子只有18岁;2006年5月的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了当月发生的印度寡妇殉葬事件。这些情况似乎都说明了在婚姻方面,印度仍旧延续着古代的制度,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曾并轨。
印度的宗教与种姓制度下的婚姻
印度从古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的各个领域受到宗教的制约。约公元前7世纪左右,婆罗门教萌生于早期吠陀时代,并成为国教;公元前6世纪前后,佛教产生并迅速发展;6世纪后,在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基础上,印度教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
种姓制度最早产生于雅利安人,早期吠陀时代种姓以肤色为差异确定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不同等级的种姓;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差异进一步加剧,并产生了诸多亚种姓(阇提)与贱民的区别。
婆罗门即僧侣和后期有资格学习婆罗门教义的种姓成员,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祭祀和文化教育,;刹帝利即武士等,为第二种姓,地位仅次于婆罗门,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第四种姓为首陀罗,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及各种体力劳动和手工业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据说这些副种姓全国有3000多种,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婆罗门的副种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是库林婆罗门。
除以上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又名“哈里真”。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他们的工作是扫地、打扫厕所、处理动物尸体等。在农村,他们只能居住在村外或某一指定区域,不能和其他种姓的人使用同一口井,无权进庙拜神。
不同种姓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其中婆罗门的权利最大,社会地位最高;首陀罗的地位最低,备受歧视,无权上学读书,没有资格进庙敬神,甚至有些地方的首陀罗不配让高级种姓的人看见自己的面孔。在古代,老远发现有婆罗门种姓的人过来,首陀罗就得赶紧躲在路旁,等着婆罗门过去自己再迈步,不然就要挨打,甚至会被活活打死。在有些地方,首陀罗连身体的影子都不能落在婆罗门种姓的人的身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玷污了高级种姓人的身体而遭到痛打,婆罗门种姓的人回家后要赶快洗澡,以去晦气。种姓制度对婚姻制度有很大影响,很多婚姻规定十分严格。在古代印度,只许在同种姓内部通婚,同种姓的各副种姓之间可以互相通婚,但是不能和副种姓以外的人通婚。一般允许“顺婚”,即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取低级种姓的女子,但禁止“逆婚”,即较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取高种姓的女子,否则高级种姓的人会被开除出种姓之外。
5.印度软件的发展 篇五
印度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
本报讯(记者 冯宇)12月1-3日,首届金砖国家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五国国家领导、金砖城市市政官员、协会领导人和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围绕“展望未来,共享繁荣,发展友城,推动合作”的主题,就粮食安全、金融危机、城市发展与低碳经济、能源战略、文化交融等议题展开讨论。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紧缺、就业困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相互借鉴互相之间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城市发展道路,增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会上,印度卡纳塔卡邦立法委员会的主席墨蒂对城市的发展和环保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印度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经验。“印度政府对于城市的贫民承担起清洁水源的责任。”他表示,过去印度并没有相关的废物处理或污染的立法,1974年印度设立了在环境保护方面设立的第一个法——水污染治理法,确定了新的机制,监督各城市的政府清除污染并且惩治污染者。与此同时,各城市政府也开始增加相关的税收来进行治理,并且对污染者进行罚款。墨蒂呼吁,我们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另外,还应对市民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环境的严重性,共同携手控制环境的污染。
6.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分析的论文 篇六
关键词:软件工程;发展趋势;对策
软件工程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企业中,正常工作的运行、管理很大程度依赖于合适的软件,软件的使用在一定层面上帮助企业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软件工程作为计算机领域中重要内容,开发了计算机使用功能,主要研究软件构件技术、网络计算机智能化、标准化等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已离不开软件工程的帮助,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将朝着模块性、开放性、全球化发展。
1软件的发展和本质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迅速,从20世纪60年代的开始,经历左右时间,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已实现,在这之后,计算机软件工程环境得到广泛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到优化性能,软件使用的对象和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软件的发展伴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软件消除硬件和编程语言的异构性作用,开发了不同操作系统,更轻松解决异构问题。软件的本质是演化性和构造性,软件的演化是软件的开发将伴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而进步,软件的性能设计是服务于人们的需求,同时依赖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短短数十年,软件工程的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
2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2.1软件重用和构件技术
软件的构件是软件工程的基础,也是核心内容,重用则是软件的方法。通过构件的重用这种方式,软件开发人员可减少写代码工作,将精力集中于问题定义。构件的开放需要以开发工具为支撑,包括集成开发、应用管理、构件库管理等,在不同行业领域中,构件库有不同的业务构件。构件模型和软件体系结构是构件设计中重要问题,构件模型确定了软件系统构件的基本逻辑,将构件和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开,进一步提高构件的独立性。
2.2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技术作为支撑存在于软件重用和构件化开发运行中,对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中间件是软件系统集成的重要技术,提供给构件可运行空间。构件只有基于中间平台才会有作用,中间件技术包括数据库访问、通信、分布对象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和事务处理,具有分布交互模式的关键特征,在异构环境中国起到协同作用。设计者在构件软件开发中主要关注于业务逻辑本身,对分布式应用中与业务无直接关系的问题无需投入大量精力。中间件可以屏蔽多种系统资源,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中,实现接口和协议规范,开发并实现分布式系统与环境隔离的构件开发模式。
2.3标准化技术
7.印度软件的发展 篇七
1、印度软件产业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一直是印度经济的增长点。仅仅经过10年的发展, 印度软件业就居全球第二, 仅次于美国, 自1993年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0%左右。印度软件业占据世界软件市场16.7%以上的份额, 印度软件产品大多输出到美国, 其次是欧洲。
2、印度软件产业的优势。
印度软件业能够这么迅速地发展起来, 主要的原因如以下几点:政府支持、英语程度、人才储备、重视管理以及开放的态度。
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产业, 实施零税赋, 同时软件和服务公司在银行贷款拥有“优先权”。
印度软件企业经过数年发展在标准化上做得较好。目前印度软件公司中有170家公司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 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
在发展的定位上顺应了经济形势也是当初的优势之一。印度的软件产业直接定位于海外市场, 这促使从业者努力保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使之更加容易与国外接口。
由于重视人才培养, 人力资源优势在软件产业比较突出。现在, 印度科技人才多达350万人以上, 居世界第三位。
二、制约印度软件产业的因素
1、印度的教育仍然存在问题。
虽然培养出数量众多的大学生, 但是在适应工作需求上仍有差距。表现在除国家集中资源培养的院校毕业生外, 有相当多院校教育水平受到制约。
2、软件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大量经过专业训练的电脑人才不断流向欧美, 印度IT产业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才短缺危机。
3、由于长期以来印度软件产业做的是产业链下游的创造, 利润较少, 品牌推广得不够。
4、受制于海外市场需求的制约。
目前美国软件外包份额占世界软件外包市场的70%-80%, 而印度承担了美国市场的大部分外包任务, 占据印度IT业前五位的企业, 其收入约有58%来自美国。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 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贸易可能受到很大冲击。
三、中国软件产业分析
《2008中国软件自主创新报告》指出, 连续五年保持每年近4 0%的产业规模增速, 技术服务收入比重大增、出口额持续增长的结构性演变, 表明中国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并有望在2010年成为中国又一个年收入突破万亿的产业。
中国软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 创新能力不够,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使软件产业大而不强, 国际竞争力较低。从2007年以来, 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陷入低迷、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出现, 而与印度软件外包的竞争亦趋向白热化, 中国软件业亟待升级与变革。
四、中印两国软件行业的不同与启发
1、中国能从印度身上吸取的经验教训。
国内企业不少中小企业忽视长期成长, 从业人员职业规划环境欠缺。统计表明60%的国内软件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 表明国内软件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不够重视。
中国政府做了如强制性推广国产软件等措施扶持国内软件企业, 但从现在来看依然很困难。并且如果生产出来的知识成果无法得到保证, 所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
另外, 从发展模式来讲, 中国软件业遇到重重困难, 仍在摸索中定位。由于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巨大, 只做外包是没有前景, 并且也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
从世界各软件大国来看, 政府政策干预无处不在。如印度提出了“全球超级大国”的目标, 以及在这样一个愿景下的具体行动计划。无论政府在产业上采取何种政策, 都会对本国软件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 营销战略、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2、中国根据本国特殊情况应该采取的策略。
事实上, 笔者认为中国应该采取不同于印度的软件业发展模式。中国大城市中不管是生活成本还是人力成本, 已经不具备在成本上竞争的优势。单纯学习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
第一, 中国的内需市场很大, 这是其他很多国家不具备的条件。因此, 外包只能是我们整个软件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软件产业应该首先“立足于内需”, 以国内潜力巨大的信息化需求市场为主, 进行自主创新。
第二, 我国应树立更长时间的远景规划。我国相继出台了“18号文件”和“47号文件”, 里面涉及到了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 同时力争突破, 实现产业升级。
第三,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软件产业产生了冲击, 而这正是我国软件业应该抓住的机会, 争取后来居上。以共享软件、新型网络公司和SaaS为代表的互联网软件模式, 已经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软件业, 导致传统软件公司不管是从产品研发还是产品的营销上, 都需要发生改变。
第四, 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软件产业应加强产业链整合。全球软件产业的重要趋势是企业联盟靠合作去竞争, 在竞争中求发展, 这是一种全新的共赢竞争模式, 也是我国软件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方向。
摘要:作为两个正积极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和印度经常被放在一起做比较。在软件产业方面, 印度做出的成绩令人瞩目, 有的学者和从业人士认为, 印度的经验有不少可以为中国借鉴之处。但是两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环境、人才构成等方面有诸多不同, 印度的经验到底是否适用于中国软件产业?本文将从中印两国软件业的特点、发展环境谈起, 探讨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印度,服务贸易,软件业
参考文献
[1]、查贵勇.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对外经贸实务[J], 2006; (7)
[2]、曹霞.中印软件产业发展比较.上海经济研究[J], 2001; (10)
[3]、董小梅.中印软件服务业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J], 2005; (5)
8.印度软件巨头遇中国天花板 篇八
但是,“中国区业务只占我们业务的一小部分。”Infosys全球区CEO希布拉尔(S. D. Shibulal)这样告诉《英才》记者。相比于去年将近8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区业务所占比例甚至无法从2013财年的报告中找到,取而代之是一项名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板块,占总收入的12.4%。
2003年进入中国,Infosys在中国已步入第10个年头。正如穆尔蒂创企业的年代,中国区CEO朗格现在同样面临一片大市场。他与希布拉尔相同,都曾是优秀的销售员他告诉《英才》记者:中国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许多中国客户对高科技产品越来越感兴趣,越发地想在新领域投资,越来越需要一些国际上的合作伙伴。
随机会而来的是挑战——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市场对于印度企业缺乏信任,以及海外市场增长乏力。如何在中国市场找到答案,对于这家印度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棘手问题
去年,Infosys中国区的营收实现了6%左右的增长,朗格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于是他向《英才》记者分析起原因。
Infosys中国区的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70%以上来自于海外市场的离岸交付业务。作为全球交付模式的最初倡导者之一,Infosys高达98%的按时交付率是赢得海外市场的重要武器,而全球同类业务平均按时交付率仅有73%。即便如此,去年海外业务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去年,Infosys在中国离岸业务的萎缩,重要的原因是,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的企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将其离岸交付业务放在中国,金融业务板块受到的影响最大。
“眼下我们只有控制成本。”朗格说,人才的短缺导致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薪水。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Infosys在全球范围内收入增长19.6%,相应的销售成本却同比增长了27.6%,达2528亿卢比(约合247亿人民币),在软件开发方面,人力成本占比很大。
“(人力成本上涨)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这并不只我们一家公司,整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朗格接着说道。
员工成本在IT服务行业中往往占据总成本的70%以上,但这一问题在中国区体现得似乎更加明显,除了市场竞争激烈之外,社会保险支出的高成本和员工的流动成本(需要在全国各地执行项目),“这使得在中国的运营成本比印度要高出30%-40%”。
Infosys跨国公司客户都是行业中的翘楚,合同多采取长期协议。而中国本土的客户却很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常的合同期只有6个月到1年。中国区业务的分散性使Infosys差旅费和运营成本高企。
“唯一建立信任的方法,就是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朗格向《英才》记者称,“中国客户并不一定非得同欧美的企业合作,尽管后者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得多,但在我们同一些企业交流的时候,他们同样可以与我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说到做到。”
转型时间窗口
有人评价Infosys因为过于专注大型跨国公司而忽视了新兴市场的机会。
从数据上看,印度及其他区域所占收入加在一起还没有欧洲区域的多。但去年新兴市场无论是在增长速度还是在利润率方面都排在公司四大区域的第一位。
作为新兴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在软件及IT服务行业的潜力无可争议。
“这两个国家都有很大的潜力,一是都有大量的人口,二是都重视教育,第三是本土都有很大的市场。”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判断道。
为了将业务做大,希布拉尔曾经通过并购来达成目标。但这一手段在中国似乎行不通了,这家强调执行力的公司,需要花很长时间才可能找到一家理念一致、又能够在技术上互补的中国公司,因此朗格几乎不考虑对企业的并购。
随着中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开放,Infosys也在积极寻找其他突破机会。
9月末,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这块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中国企业新的淘金地,而Infosys也难免会有新的期待。
“显然,自贸区的概念很受欢迎,这将使上海成为一座完全不同的城市。”朗格这样评价称,但对于这家公司来说,除了能够将以往的服务做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之外,眼下能看到的变化并不多,其核心价值也会体现在对海外市场服务的便利程度上。
行业的选择上,Infosys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侧重点。去年,Infosys全球最主要收入仍来自金融和保险行业,占总收入近三成。其开发的Finacle系统也被北美诸多银行所称道,但中国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乐观,中国银行业一直以来对外资企业都持谨慎的态度。
近一段时间,中国金融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特别是民营资本有机会深入银行业,似乎为外资金融服务软件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朗格说。
除了银行业,作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时间窗口。制造业板块在Infosys全球区的业务增速中超过了金融与保险板块,同比增长25.2%,增速位列4大业务板块第一位。眼下中国的制造业亟需升级,朗格认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像中国这样大的制造业规模,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不大。
【印度软件的发展】推荐阅读:
印度的未来的发展趋势07-21
阿拉伯数字的故乡古印度教案09-02
印度文化论文07-29
印度节日09-10
《印度》教学设计09-15
南亚和印度课件09-16
有关印度大停电的几点分析和启示08-17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印度07-05
印度尼西亚民歌教案08-05
印度和俄罗斯知识点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