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共20篇)(共20篇)
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一
看着陈明着急的样子,我认真地思考了一番。其实陈明是不小心的啊,况且,就算我摔坏了他的小木船,又能怎么样呢?这只小木船也是他精心制作的啊。
陈明一看我没有动静,吓坏了,以为我要摔了他的小木船,汹涌的泪水像决堤的河水一样夺眶而出。我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同时把小木船还给了他。他一下便不哭了,翻来覆去地查看有没有破损。检查完后,他抬起头,说:“谢谢你没有摔了我的小木船。”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那么大火的,是我不好,对不起!”
说完,我十分真诚地望着他:“我们俩还是好朋友吗?”他笑了:“永远都是!”“哈哈!”我们俩一起大笑起来……
学会宽容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船拿到河边来玩,玩着玩着只听“啪啪”一声,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小船摔坏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几分心痛可惜。这可是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做成的呀!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十分懊恼,扑过去,一把过陈明的小船正准备扔在地上踩个痛快。陈明一个身子把我扑倒在地。我一失手,陈明地小船“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一下子就顺着水,漂得无影无踪。
陈明见状,急了,猛得给了我一个拳头,我也不甘示弱,上前给了他一脚,陈明气得面红耳赤,两人头顶头揪在了一起,打成一团。
……
老师看见了,急忙走了过来,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我和陈明分开来。此时陈明已是鼻青脸肿,我也被打的“鼻破血流”。
老师看见那个在地上的,破的不成样的小船好象明白了所发生的一切。
她平静地坐下来,拿起那艘破船,对我和陈明说:“船破了,可以再装,再修。但是如果心破了,就很难再愈合。不要让这艘小船给你们留下仇恨,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对方,把仇恨化作空气,不留下阴影。我们大家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虽然我那时对老师的话一知半解,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老师所说地宽容是那么地神奇。
从此我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宽容给我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2.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二
由于小学生对艺术之美缺乏感受和认知, 特别是农村学生, 接触艺术的机会较少, 创作艺术的实践更少, 导致在说和写方面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内容单一, 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都是美术课上的手工制作, 而且是同一作品;二是美感缺失, 学生或许知道一些艺术形式, 但对美缺少感受, 表达干瘪无力。因此建议两点:一是鼓励学生从多方面介绍身边的艺术, 丰富表现力;二是要说出自己对艺术的感受, 增强感染力。
一、深入艺术调查, 交流多种形式的艺术
1. 课前充分准备, 丰富说话内容。
此次口语交际与单元课文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便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类似的艺术, 如由贝多芬的《月光曲》想到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由《蒙娜丽莎之约》想到徐悲鸿的《马》;由《我的舞台》想到梅兰芳……学习单元导读时, 即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 边留心积累。
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 每组3~4人, 可以统计名人的艺术品, 也可以记录自己或小组成员的创作。形式可以是唱歌、舞蹈、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乐器演奏、小品相声、模仿秀、口技、民间工艺等。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既拓宽了学生对艺术的认识, 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2. 营造艺术氛围, 激发交流欲望。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 以经典乐曲为背景音乐, 展示国际国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可以是书法、美术, 也可以是雕塑、建筑, 重点展示师生的优秀创作, 将学生课前收集到的各类艺术品在教室内合理地安排布局, 让学生耳濡目染。如, 利用“艺术园地”或“文化长廊”张贴师生优秀画作, 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等作品, 营造具有良好交际氛围的课堂, 从外部感观和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其产生表达的欲望。有了适时有效的铺垫, 导入交际话题便水到渠成。
3. 密切联系生活, 丰富活动形式。
学生创作和收集的艺术作品虽然从形式到内容都还存在瑕疵, 但交际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围绕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 将内容讲清楚、说明白。结合本次“身边的艺术”口语交际要求, 可根据调查内容将学生分为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园、艺术品展览馆、艺术故事大联播。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促进学生再度合作、交流。具体要求是:汇报交流的学生要讲清楚、讲明白, 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 听后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鼓励学生说话形式不拘一格, 或同桌, 或小组, 或班级, 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 可以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 也可以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二、恰当运用表达方法, 融入独特感受和想象
1. 展示艺术作品, 个别上台交流。课前, 布置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或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 或者带一件自己创作的艺术品, 便于课堂上交流评价。课始, 先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 要求边介绍边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引导:经过六年的学习, 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才艺, 这些精彩的画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然后请1~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 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能简单评价他人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 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 要反复强调, 可举学生说话中的语句或本组教材中的例子, 说明在叙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能促使情节展开, 内容丰富, 更加生动、感人。最后明确小组交流的形式, 要求各小组用相同的方式介绍组内其他成员的艺术作品。
2. 推举组内先进, 代表小组交流。明确具体要求和方法后, 便可根据学生收集的艺术作品内容, 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展示活动组等, 由小组长顺序安排组内成员交流, 互相发现优点, 指出不足, 帮助改进。小组活动结束后, 每组推荐1名作品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全班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3. 指导习作, 融入想象和联想。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基础上展开的, 口语交际重在将“身边的艺术”介绍清楚, 而习作在此基础上则要求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融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进行书面表达。教师应帮助学生多选自己生活中熟悉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 消除对艺术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在记述和描写中, 适当结合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写, 如, 艺术创作屡屡失败的沮丧和气馁;刻苦学习艺术的酸甜苦辣;取得点滴进步的兴奋和喜悦;最终完成艺术作品的成就感……也可结合自己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来写, 表达对艺术品的个性化感受。
4. 组织习作修改, 全班赏析评议。评议修改是习作练习中重要的一环, 由于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或领悟的欠缺, 习作可能会单一无新意, 或空洞无感受, 修改时, 教师要抓住学生介绍的内容, 多角度、多方面引导, 特别要注意克服不同学生在介绍艺术品或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人云亦云现象。
学生修改完毕后, 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 让其他同学赏析, 教师相机点评、指导。
三、强化说写联系, 形成交际与表达技能
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自测题 篇三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jing mi
ning juzhen zhibao qianxiang ying
()
()
()
()
()
二、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3分)
耳畔(pan ban)
食不下咽(yan y6n ye)
藐视(miao mao)
魁梧(wu wu)
瘦削(xiao xue)
归宿(su shu)
三、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注意字迹工整、行款整齐以及标点符号的位置。(3分)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请在下面画“—”,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4分)
意味深长兴高彩烈司空见惯宠然大物()
寝不安席张冠李带心惊肉跳世外桃园()
天涯海角滔滔不绝悬崖峭壁波涛起伏()
濒来入梦碧空如洗顶天立地同心胁力()
五、联系下面句子,用“阻”字组四个词,再选词填空。(3.5分)阻()
()
()
()
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3.小红太任性了,妈妈无论怎么说,也()不了她出去。
六、按要求答题。(5分)
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
2.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
(填关联词)
3.冬天到了,所有的树木都落光了叶子。(修改病句)
4.按照不同的意思造句。
(1)温和(表示气候)__________
(2)温和(表示态度)__________
七、根据“日积月累”和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拯救地球_____。
2.落红不是____,化作____。
3.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____,我_________。
4.不是花中____,此花____。
5.李铁经常说话不算话,我们可以用一句名言教育他: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在第15课中反复出现,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____之情,他们热爱大地,就像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和运用
一、阅读《詹天佑》,回答问题。(2+3.5+2+2+4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密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3.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
()——()
4.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
5.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
我们从詹天佑的说、做、想中体会到他是一个_____的人。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2+2+2+3+3分)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e)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an)痪(hua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a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剌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u)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a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e)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i)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否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
契机: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示注释,②表示语意转换,③表示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中。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3.你对“生之喜忧”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一句摘抄下来。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_____
第三部分习作
根据下面的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40分)
在小学生活、学习中,你一定遇到过各种选择:面对困难时,你是迎难而上,还是退缩、逃避?面对失败、挫折,你是选择坚强,还是痛苦?面对诱惑,你又是怎么选择呢?……请以“选择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如:勇气、逃避、诚实、坚强、善良……
(2)事情要写具体,能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4.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四
第 一 次习作
一、教学内容:仔细观察图画,注意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图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写一篇作文,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二、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图上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2、符合图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3、写前先列提纲,同学间相互说说,提出修改意见。4、作文题目自己定。
三、教学重点:认真指导看图,列好提纲,写完后认真修改。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五、教学手段:用“投影器一台,投影片一框”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13)
一、教学内容:写作指导。〈参见小语99--7.8/P90〉
二、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出示投影片)。首先引导学生细看景物,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想想发生的时间、地点;通过观察桌上的物品:地球仪、笔筒、墨水瓶,眼镜,尤其是教学用书,知道桌子的主人是一位教师;凭打开的日历,了解到事情发生的时间是“9月10日教师节”。接着细看人物,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想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在干什么,怎么干;图上画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少先队员,趁老师不在办公室,把自己采摘的野菊花悄悄地插到笔筒里,向老师祝贺节日。最后,细看表情、神态,想想人物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画的目的。从女少先队员流露出的会心的微笑及抑制不住的喜悦,深深地表达了同学对老师真挚的敬爱之情,歌颂了教师的平凡与伟大。
二、第二步:学会推想,培养学生联想生动情景和情节的能力。在初步认识、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了解图意的基础上,以中心画面向前后引伸,让学生学会推想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即“看眼前图,想前后图”,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教学中,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展开联想:(1)女少先队员是在怎样的情景下采摘了野菊花?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2)老教师目睹了朝露满盈盈的野菊花,闻到了淡淡的清香,心情如何?(3)女少先队员看着自己满意的杰作,又会怎样?表达她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可能,还可让学生用空白纸把前后图描绘下来。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充实了这张画的内容,对整个事件有了整体的认识,并把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联想能力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第三步:训练写作,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表达能力。观察图画,联想画面,只是看图作文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得了第一手材料,但有了内容并不等于有了文章。那么,怎样用文字来表达成文呢?一是围绕中心,定出题目。充分让学生根据图意,自由确定题目,使之有话可写、想写、爱写。定题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格式,教师可进行一些具体的指导:(1)以事情的主要内容为题;(2)以事情的起因、或经过,或结果为题;(3)以事情发生的时间或环境为题;(4)以人物或人物的身份为题;(5)以比喻、拟人的形式为题等等。二是谋篇布局、列好提纲。要根据中心画面及联想画面,安排文章的结构,打好文章的骨架。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列好文章提纲,使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具体。三是从说到写,鼓励求异思维。口语训练是写作的基础,有的学生说话语无伦次,文章就写得颠三倒四。要把文章写得明白,首先要先学生说得清清楚楚。因此,在作文前,教师要利用集体说、小组说、个别说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多说,鼓励学生说出新的构思,避免千篇一律,机械照搬,并通过多种途径训练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能达。
第 二 课 时(14)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学生打草稿。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列提纲。
作 文 提 纲
一、作文题目:特殊的礼物
二、文章中心:少先队员用采来的野花表达自己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三、材料安排:1、9月10日,小莉到野外采野菊花,精心挑选,采了一束花。
2、她悄悄来到老师办公室把花插进笔筒里,不禁想起了一件老师关心自己成长的感人事情。
3、小莉想象老师看到花后的样子以及她对老师的深深祝福。
2、学生打草稿。
(1)教师提出打草稿的要求。
(2)学生开始打草稿。
(3)教师巡视。
(4)如学生提出疑点,教师讲解。
第 三 课 时(15)
一、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小结这次作文的基本情况。
1、学生的优点是什么。
2、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个别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二、选一篇优秀作文进行讲评。
三、选一篇中等作文进行讲评。新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四、选一篇较差的作文进行讲评。
五、对作文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5.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五
任静 · 小雨的blog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写家乡的一种产品,介绍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要写清楚产品的外部特征、价值、用途等,语言表达要有序、具体、活泼生动。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这种产品,还要进行认真观察,查阅资料或者调查访问。要在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和“乐于表达”的兴趣。在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真实的见闻之后,习作就可以水到渠成。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调查家乡产品是本次习作的“源头活水”。
2.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通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同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细致、生动的表达方法。(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在写出它的价
值或用途等。
(3)通过对家乡这种产品的观察、调查、咨询、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合理表达等综合能力。
(4)通过学生全面了解、介绍家乡的一种农副产品或工业产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次习作应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搜集习作材料上,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上网、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等更大的范围去有意识地搜集材料,努力提高学生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同时,要指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资料,学会表达时要有序、清楚、明白,表达时要注意详略得当。进一步使学生养成学生“ 留心观察生活 ”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把观察家乡产品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搜集到的家乡产品的有关文字知识、图片等,集合制作成风格各异的“家乡资源库”。
2.制作产品资料(图片、文字)的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步:作前准备,搜集资料
一、谈话导入,启发话题
1、同学们,一提起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滕州,我们的心里一定会充满自豪之情,因为她傍水依山,风景秀丽,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山东的南部。家乡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许多财富:水果、蔬菜、水产品、风味食品、工业产品„„,这些家乡的特产有的在全国畅销,有的甚至远销海外,你都知道哪些家乡的特产?
2、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自己知道的家乡特产。比如:宾湖的荷花、四鼻孔鲤鱼、双黄松花蛋;柴湖店的梨;木石的化肥;界河的土豆;龙阳的姜;东沙河桥头羊肉汤.; 西岗级索的煤炭;关桥的镰;南沙河食品;东郭的蔬菜;羊庄的羊汤 张汪的烤鸭;姜屯的花卉;大坞的狗肉,卤香鹅,挎包火烧,烧兔肉„„
(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产品,为进一步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选择话题,列举调查提纲。
1、师:在众多的产品中你最熟悉的哪一种呢?它既可以是工业产品,也可以是我们熟悉的农副产品。它可以是最有特色、名气最大的,也可以是你最喜欢的。希望通过你的介绍,把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之情也传递给听者。那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这种产品呢?
2、学生思考,确定介绍的产品,然后讨论从产品的哪些方面进行介绍。
3、提名回答:打算介绍产品的哪些方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筛选出有用信息。如:产品的外部形态、价值、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以及该产品的最突出的特点,为何会成为家乡人民喜爱的产品等方面。(相机板书:产品名称、外部形态、价值、用途、特点、、、、、)
4、师:在介绍这种家乡特产时,你有什么困惑么?如果对这种产品了解的不够深入全面时应该怎么办呢?
5、引导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咨询、调查别人或上网、查阅书籍等渠道全面了解有
关知识。
6、根据自己想要介绍的产品,自由结合小组,制定一个调查计划提纲。
7、分组调查,把看的、听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等调查资料记在资料卡上,一周内完成。
(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老也曾说:“唯有从生活中多方 面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基于以上地认识并结合本次习作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形式积累好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活动,既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作用地发挥,也利思维碰撞。))
第二步 指导构思,完成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活素材。
1、同学们,课前为了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你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有什么收获?
学生简要思地交流在调查中的有关收获。用几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家乡,了解她丰富的特产。如果你向来我们家乡的游客介绍家乡的特产,你想介绍什么产品?先介绍产品的什么?再介绍什么?重点介绍什么?根据调查相同产品为共同的小组,现在我们进行讨论交流。
3、学生分组,根据已调查的资料讨论交流。在小组内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全面、生动的同学,代表小组以“家乡产品访谈”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
4、创设情境,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产品。
(1)同学们,我们家乡是个富饶的地方,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同学作为嘉宾给大家介绍家乡产品,大家欢迎!(以同一种产品为一个小组,选取3-5名同学围坐在一起的形式上台介绍访谈,在访谈时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相关资料。)
(2)其他同学认真听,对于特别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现场访问。(在学生介绍产品时,教师出示制作的相应的课件帮助了解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使产品的“形”“色”“状”等更加形象,直观,引发学生的兴趣。)
6、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地仔细观察、调查、咨询、在网上查阅资料,对家乡产品的有关资料了解得很丰富、很全面。经过同学们的主动探究、观察思考,即使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同学眼里也有它与众不同之处,它们各具特色,你们很有创造精神!(设计简析:创设访问的情境,创设了轻松的谈话形式,并且在访谈时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交流的愿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通过大家的交流,进一步丰满素材,唤起学生的习作欲望。)
二、阅读例文,习得方法。
1.沈平平同学根据要求写了一篇《银杏》,写得很好,被当作了例文,下面我们认真地读一读《银杏》,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逐步详略得当地把银杏介绍清楚生动的,小作者写得好在哪里?
2.学生自主阅读例文,边读边想。
3、小作者是怎样逐步把银杏的特点、价值、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因写明白的?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又有了怎样的补充?
4.学生总结《银杏》的成功之处,教师小结。
(1)小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写出了自己眼中的银杏的样子,文章语言生动。(2)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活化石”,掌握的资料全面具体。
(3)文章先写了银杏的外形特点,再写了它的价值和为什么称它为“活化石”,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5、既然沈平平同学的习作有那么多的成功之处,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她的方法,尽量把你的文章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简析:针对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使用例文。把对例文使用由简单地“模仿”逐渐提高到有选择地“借鉴”。引导学生借鉴范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重点突出地表达方法,要内容真实、具体。)
三、谋篇构思,快速成文。
1、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家乡的特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可让学生列取简单的写作提纲。)
2、学生下笔成文。根据自己的思路要一气呵成,遇到不会写的字或者用得不准确的词语可以先忽略过去。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做好调控。)
四、修改、完善习作。1 .自我修改。
“ 文章不厌百遍改 ”,文章越改就会越精彩,请大家出声读自己的作文,边读边想:(随手能改的地方及时修改。)
(1)有没有错别字、用词不当的地方。(2)句子是否不通顺。
(3)自己想介绍的产品的外部特点、价值、用途等方面是否说得清楚明白,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指导修改。
(1)学生自荐作品读给大家听。针对 “先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能对所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的习作要求,师生评议、修改,挖掘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对于不当之处加以指导更改。
(2)同桌之间互相评议修改。(3)再一次自我修改。
(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修改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学习目标,通过“改——评——改”的思路进一步提高习作的质量,能有针对性地落实本次习作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及时反馈、评改、加工,比老师把习作单方面”精批细改"的实际效果好得多。)
第三步:作后延伸,展示交流
1、把自己的习作做成图文兼美的小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张贴布置墙报栏,展示交流。
2、小组之间互相写一写评语,谈谈自己看法和收获。
(设计简析:此环节意在进一步延伸习作的兴趣,把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张贴出来,引起生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有成功感,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6.苏教版六年级 语文上册习作4 篇六
我有一幅剪纸,这幅剪纸剪的是一个小朋友在牛背上拉另一个小朋友上牛背。左下角有三个字:好朋友。每次我看到这张剪纸,不免浮想联翩。
一天,天气明朗。小明出来放牛,因为太累便躺在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睡着了,牛却自己跑开了。
小明醒来后,发现牛跑了很着急,便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了在半山腰的牛正在破坏小刚家的菜地。小明害怕被菜地的主人教训只好先跑开了。他躲到了树下,哭了起来。这时,小刚走了过来说:“小明,你怎么了?有什么困难我来帮你完成,你别哭了”小明听了小刚的话,羞愧的说:“小刚,对不起。我打了一个打盹,牛自己跑了,把你家的菜地破坏了。”小刚说:“没关系,咱们赶快把菜苗子扶正吧!被我爸发现就惨了。”小明感激的说:“谢谢,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说着他们便跑向了菜地……
小明和小刚齐心合力,不到一会就把菜苗扶正了。他们高兴极了,现在小明正在拉小刚上牛背玩呢!
故事结束了。这幅剪纸时时提醒我:好朋友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你的支持者。告诉我:永远不要和朋友吵架、闹矛盾。我感谢它让我拥有这么多的好朋友。
我爱你,剪纸!!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4
剪纸的文化艺术品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我从来不会剪纸,更别说剪出美丽的图案了。但是今天,我却上了一节既有趣又特别的剪纸课。
一上课,老师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两张红色的彩纸,让我们做一个游戏:按照老师黑板上的图案剪出一个“喜”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我这下可犯难了,这怎么做呀?我从来没有尝试过。但是我抬头看到其它同学都在兴致勃勃地边听老师讲边做着,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也埋头做了起来。首先,我把纸对折两次,再在上面画上图案,又用剪刀剪下来,打开一看,“喜”字就隆重出场了。虽然它又肥又胖,但我感觉还是很漂亮,看那火红的“喜”字,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接着,老师又手把手的教我做出各种各样图案的“喜”字,有桃心型的,凌形的……漂亮极了。
这节课使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剪纸的知识,我爱剪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剪纸
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经过灵巧的双手,他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剪纸艺人剪的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称赞。十二生肖同时还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我和妈妈一起做了剪纸,剪汉字。拿出一张纸彩纸,在纸上写上汉字,然后再剪下来,这就是我们做的剪纸,妈妈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成好看的花,也叫剪纸,非常漂亮,不信,你也来试试,包你剪出来的也一定很漂亮,因为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
7.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七
一方面,自主纠错强调“自改”“互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第24页)[1],可以说习作教学采用自主纠错的评改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行为。习作中犯错误的主体是学生,习作评改最终要提高的是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教师把纠错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纠错,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2]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通常对于教师在习作中所给的评语,很少有学生去注意,更不必说认真分析推敲了。让学生自主纠错,学生不做旁观者和无关者,就能迫使学生独立思考,减轻学生对教师的学习依赖,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学生自主成长。
二、自主纠错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自主纠错包括自我纠错和合作纠错。自我纠错,指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合作纠错,指同学之间相互发现错误。倡导自主纠错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即倡导学生本人及同学之间相互发现习作中的各种错误。
(一)自我订正,及时纠错
自我订正,及时纠错是自主纠错的关键。学生的习作初稿完成后,自己去探索、辨析、推敲。学生本人先审查全文,检查字数是否达标,错别字、添字漏字情况,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语句是否通顺,分段是否合理,主题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等。这些基本上是学生能够发现并修改的。学生习作完成后必改,交给教师的习作是学生改动不了的。当学生本人主动找出错误并自行修改后,带给学生的震撼往往远远胜过教师千万次的唠叨。教师应珍视学生所犯的错误,鼓励学生自我订正,及时纠错。在鼓励学生自我订正、及时纠错的同时,合理地结合合作纠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作品,互相提修改意见)、建立语料库(主要用于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的及时摘抄和分类整理)等使用,习作教学的效果会更佳。
(二)合作交流,解决疑难
合作交流,解决疑难是自主纠错的辅助。但这一环节并非每位学生习作完成后必经的修改环节,是否使用视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对自己的习作通常不能一次性把错误统统找出来;习作水平较弱的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这时需要发挥同学的力量合作纠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13页)[3]合作纠错是自我纠错的一个辅助环节。
但并非每位学生的习作都得合作纠错,不能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否经过这一环节的修改需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的创作活动,其中很可能会涉及学生心中的小秘密,而有些小秘密是学生不愿和大家交流、分享的。这时教师不妨尊重学生本人的意见,不参与这一环节的修改,学生自我纠错后直接交给教师进行批改。
三、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第31页)[4]学生的自改和互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教师点拨是自主纠错的补充。
教师需注意纠错的方法,对于学生较难发现的错误,应直接指出错误的类型并给出修改意见。对于学生自己能发现并自行修改的错误,如错别字等,宜采用间接纠错的方法。
教师还应注意:纠错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感受,不能挖苦、嘲笑学生;效率意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不走纠错的极端,不一味地盯着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在引导学生纠错的同时不忽视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二)学生
一篇习作,学生先自我纠错,有疑难时再同学合作纠错,接着教师批改,最后学生对习作进行反思。习作完成后,学生都经历这样的修改和反思。这样学生才能在错误中成长,同样的错误才不至于再犯,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除了反思,学生还应注意:端正态度,要明白自主纠错不是教师工作懒惰的表现,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自主成长;克服胆怯心理和畏难情绪;积极配合学生、教师。
“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长期以来,“纠错”一直都是我们教师的行为,教师包办过多而学生自省较少,教学现状高耗低效。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这种不辞辛苦的代劳,只会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若教师从“纠错”的一线中退出来,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良好习惯,那么语文习作的教与学将不再那么“累”,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也会有所改观。
8.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方法;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95-01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习作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见闻。
2011版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平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而且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并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兴趣,推动内力。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习作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习作积极性。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如教师或学生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小组内选读一至两篇优秀习作,互相点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
鼓励学生积极向华人作文刊物,课堂内外刊物投稿。当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想教师汇报时,要大力表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将优秀作文打印成册
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并配有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肯定非常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学生有了习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习作不是“難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采取多种积累方法,注重平时积淀。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语言材料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习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这课后,就让学生积累山水词语,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2、通过读课外书籍来积累语言材料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多读课外书籍,还是帮助读者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
摘录学生习作《钢琴梦,我的梦》一段细节描写:“平时柔顺的音阶成了一串串乱哄哄的噪音,平常听话的五指如今像脱了缰的野马不听使唤,使人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老师也气坏了,两眼瞪得圆似葡萄,皱着眉,就像要引发一场火山爆发。哎,平时一个“小才女”直降为四六不懂的小笨蛋,怎能不让老师生气?现在我的脑子好比是一个无首领,无将军的阵营,又加上了敌人的进攻,战士们各个落荒而逃,我的脑子也巨巨阵痛,望着那上下舞动的“小蝌蚪”,望着那些调皮捣蛋的琴键“弟弟妹妹”,我的脑子乱成一锅粥,像在热锅上的蚂蚁,又像抓耳挠腮的小猴子,更像一只对刺猬无从下手的黄鼠狼,不知如何是好。”
3、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材料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习作训练。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
四、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我们号召节假日家长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我班有个四年级学生在暑假到山西旅游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美好之旅》,写到爬绵山时,这样描述:“开始走的时候,我还是像猴子一样嗖嗖的向上蹬,坚持走了八十多个台阶后,就像大象似的慢吞吞的走着,累的实在不行了,我就像小青蛙一样,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终于爬到了终点,我怀着一颗血热的心,往下望去,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毅力排在第一。多么真切的生活体验啊。”
参考文献:
9.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九
阳澄湖大闸蟹是我们这著名的特产。不仅苏州人爱吃,而且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爱吃。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从外面买了十只大闸蟹。买回来后,妈妈先把大闸蟹放进水里浸一下,趁这个功夫,我趴在水池边,静静地端详着它们,它们是深灰色的,有两只大大的钳子,和八只小脚。它的两只大钳子使劲的挥舞着,好像要和我来一场恶战。
开始煮了,妈妈先把水放在锅里煮上9~10分钟,水开了后,妈妈把它们一一放进了锅里,渐渐地,它们的颜色由深灰变成了淡黄,又由淡黄变成了深红色。又煮了一会儿,就完全熟了。妈妈打开了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狠狠地咽了一下口水,然后,妈妈把它们放进了盘子里,一盘色泽诱人、色味俱佳的大闸蟹呈现在我的面前。
妈妈把盘子放到了桌子上,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只,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先把两只大钳子和八只小脚拽下来,前后咬一下,再一吸,又白又嫩的蟹肉就滑进了我的嘴里。大钳子里的肉非常细腻润滑,入口即化。然后我打开了蟹盖,里面的蟹黄金灿灿的,我一吸,蟹黄就到了我的嘴里,真是鲜美!最后,我把蟹一分为二,细嚼慢咽起来。
阳澄湖大闸蟹的味道真鲜美啊!让人吃后回味无穷,赞不如果你问我最爱吃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小笼汤包喽!”你吃过小笼汤包吗?可好吃了,听我来介绍介绍吧。
小笼汤包小巧玲珑,看相很好。远看,十几个洁白无瑕小笼汤包紧紧地簇拥在一起,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春天那活泼可爱的小桃花。在袅袅的“薄雾”中,小笼汤包似乎更惹人喜爱了。近看,白白嫩嫩的小笼汤包饱满,润泽,嗯,看起来就很好吃。瞧,那皮儿是多么的娇嫩呀,娇嫩得就好像胖娃娃肥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碎了。透过外皮儿,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纯美的汤汁儿,怎么样,想吃了吧,别急,里面还有一颗如翡翠般润滑的牛肉呢!
小笼汤包不仅看相好,味道也很不错呢。俗话说得好:“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不过我饿管不了那么多,望着那么美味的小笼汤包,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抓起汤包就往嘴里塞,好烫,我捂着嘴巴叫了起来,这次我吸取教训,先轻轻地咬一口皮,顿时,汁儿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里,待我反应过来,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汤包了。
10.小学六年级上册习作三教案 篇十
枝柘坪小学
万君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和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衬托。【教学难点】
尽量使学生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教学流程】
课前听歌曲《天下额妈妈都是一样的》,师生同唱。
一、画面引入,生谈感受,确立主题
师:听完这首《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大家感动吗?
听完后你们最想说什么?心中是否有些感触?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咱们就来 写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师:打开课本“习作三”,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想习作为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点学生回答问题(1、要写清楚事情发展在怎样的环境里,及发展变化的过程。
2、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3、作文中要用上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出示板书。)要求:主题、环境、动作、神态、心理
师:在这些习作要求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关爱。人与人。写事。
师:写事的习作要把握好两把宝刀,一是真实,二是在此基础上要把事写具体。你们真会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请同学们读习作要求。
(生读习作要求。)
三、联系生活,拓宽思路,指导选材
师:世界充满爱,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材料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咱们交流交流。
(师生交流)
师: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二,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生:九九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师:相信同学们能用具体的行动来表现出对老人的关爱。真情无处不在,关爱充满人间。有最感动的事就是本次习作的好材料。
四、探讨写法,实例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想好了写什么了,那么你们有没有好的习作方法呢?
生:可以采用环境描写。(出示《穷人》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片断中对环境一冷一暖的对比,抒发了情感,表达了桑娜的勤劳。
生:还可以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师:那么在本单元中有没有与之相符的句子?仔细找一找
五、学生习作,师巡指导
师: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让咱们用笔记录那一次次感人的经历,题目自拟。在写之前看看老师的温馨小提示。
(出示“温馨小提示”。)
师:请同学们默读“温馨小提示”。(生读“温馨小提示”。)
1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小学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日趋高涨的今天,我国众多小学生在语文习作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提高。为此,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习作教学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很有必要,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1.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
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来看,其中安排了众多的习作训练项目,包括缩写、读后感与看图写作、调查报告、难忘的事与人等各个方面。为此,教师在展开习作教学的时候,往往是按照教材内容布置习作任务,而从这些习作训练项目来看,大多是成词滥调,缺乏新意,这样一来,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写作,缺乏习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试想一下,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无法写出好的习作,而习作教学效果也必然无法提高。
2.习作内容单一
现阶段,众多小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没有素材可写,不知道写什么,应该怎么写,而这也就成为大部分小学生不喜欢习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写日记而言,这可以说是每个小学生的“痛处”。特别是暑假,每天发生的事情相似,学生根本不晓得写什么,写出来的日记也千篇一律,记“流水账”,都是一些“今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做了什么……”,加之暑假时间较长,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或许还会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到了后面,因无内容可写,都是堆积到假期最后几天来写,全然失去了写日记的目的。
3.习作结构模式化
现阶段,虽然每个学生的想法有所不同,想写的东西有所不同,但几乎都是参照一个结构模式来写的,直接在开头引题,结尾升华主题,“三段式”的作文比比皆是。比如,写一篇给山区留守儿童的信件,大多数学生的开头写的都是:“听说你们那里生活很艰苦,爸妈不在身边,都是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接着在最后写“我期待着你们的来信”,而这样一篇习作,并没有多少的真情实感,主观臆造较多。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1.调动兴趣,培养情感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基本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对事物的正确感知,在情感上也开始丰富起来,并开始有情感抒发的需求。为此,习作教学中,就需教师将学生心中的热情之火点燃,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必然也就会主动地写,快乐地写。同时,教学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课外知识,或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以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拓展视野。比如,小学六年级有一篇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习作练习,并向学生介绍了一些诸如《春夜喜雨》与《白桦》等优秀诗歌,而这时,教师就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一些语句优美且符合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的优秀诗篇,以此来丰富学生素材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除了要激发其习作兴趣,还需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观察周围事物、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从而让学生自主通过平时的观察与阅读积累得到更多的写作素材,渐渐摆脱“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写作情况。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了一定素材之后,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练笔、修改作文的习惯,因为只有勤于练笔,才能将那些积累的素材诉诸笔下,只有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或是与他人交换修改,才能知道自己习作是否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的情况,才能借鉴到别人习作的优点所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在习作修改中不断提升自我习作能力,提高自我语文素养。
总之,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最终表现,是学生语文素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准确把握学生的习作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的习作素材,激发其习作兴趣,引导其养成习作的习惯,最终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尹婉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互动情景教学创设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1).
12.如何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 篇十二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就如何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重视基础,着眼语言的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测试应着力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考试命题总体来讲很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但是要加强整合。
对词、句的积累及理解的考查不再采用空洞的“按要求写词语”的方式,而是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警句:我爸爸口才不错,说起话来,文采也好,写起文章来,别人都说他很有学问,是个的人。
2. 广泛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根本保障,且我认为六年级语文的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字词方面的积累。
字词对于篇章如砖块对于房屋,学生没有充分而准确的知识积累,却想要理解篇章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可见积累字词的重要性。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教师在课文教学时一定要对一些易认错的字词严把质量关,即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记住形、明其意。
2.2 名言佳句的积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名言佳句,对这些名言佳句的识记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3 古诗、歇后语、俗语、谚语言的积累。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特点是语言精练,它们或感情丰富,或哲理深刻;歇后语、俗语和谚语虽然相对通俗易懂,但也言简意赅,让人喜闻乐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一些古诗名句、歇后语、俗语、谚语等进行识记和背诵,并学会运用,如根据句子填上适当的古诗或歇后语等(爸爸一个人长期在外打工,每当节日来临之际都要打电话回家,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3. 复习要讲求实效。
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可以随文复习,以新课教学目标为点带出旧知旧文同步复习;也可采用归类复习法,也就是以知识点为点,带出文本进行复习。这样就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4. 复习要求活。
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应当尽力避免。所谓求“活”,就是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变式、变序、综合”的方法,把知识活学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实实的复习效果,在“活”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活”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5. 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
5.1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5.2 拟人:
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5.3 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4 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5 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5.6 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 扩句的复习。
6.1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6.2 扩写句子要注意的问题
6.2.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写,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
6.2.2 扩充的词语要跟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
6.2.3 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
7. 缩句的复习。
7.1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
7.2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7.2.1 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7.2.2 其次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7.2.3 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7.3 缩写句子时的注意事项。
7.3.1 缩句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7.3.2 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枝叶”尽可能去掉。
7.3.3 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可能会颠倒句子的原意。
7.3.4 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呢、呀”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 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三个为主。
8.1 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要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沟通的桥梁。复习时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8.2 以课本为主。
现在有很多复习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使他们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8.3 以课内为主。
1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习作 篇十三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生生不息的脉搏,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传遍祖国的每一个地方。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爱祖国十月的花朵,无比灿烂辉煌,芬芳美丽;我爱祖国的山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在我心中,祖国是美妙绝伦……每当星期一升国旗,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听着雄壮的`国歌,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啊!红旗迎风飘扬,看着国旗,心中觉到无比自豪……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时间曾停滞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夏土地上迎来清晨第一缕曙光,当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洪亮的声音响彻了天安门,响彻了北京响彻了长城内外,响彻了大江南北,响彻了全世界,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历史时刻,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已经苏醒了。雄狮在怒吼,警告那些妄想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中国已经屹立在东方了!
曾几何时,我们把“东亚病夫”的招牌踢开;曾几何时,我们翻身农奴当家作主:曾几何时,我们终于被世界认可。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教育在变更,我们的体育在猛进,我们的国力在昌盛,我们的巨龙在腾飞!用前仆后继的精神,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使祖国的科技快速发展,让中国科技事业又迈上了一个重要的步伐,再也不会让外国人欺侮、嘲笑,而让他们对我国赞叹不已,投来敬佩的目光。
你们可见过我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它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祖国嵌上摘不掉的荣光;黑火药的发明,让人们点火变得十分快捷;造纸术和印刷术,更是让中华文明更进一步,让中华万民更加方便。四大发明,是祖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使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现在,国家发展更加迅速,更加发达。人民的生活也大大的改善。你听!远方传来音乐声,还以为是人家在听歌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老大妈、老大爷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跳舞。
你看!那一幢幢高楼大厦,高耸入云;那一棵棵绿树成荫,在风中来回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肢;那一朵朵在阳光下盛开的鲜花,那么美丽和鲜艳,蜂围蝶阵;那一只只小鸟,欢快地站在树枝上唱歌,显得那么不亦乐乎。人们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树下乘凉聊天。
现在,在家里能不出门就能买到东西。不用去各地,就能知道世界各地哪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情。不懂得知识,上电脑查一下便可知道。不用见面,就能聊天。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名字。这就是我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祖国,你将永远会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神圣的地位,因为如果没有日益强大起来的你,就不会有我们大家现在的幸福生活。
14.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四
教学要求:
1、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2、创设生活情景,再现生活真实,指导学生学会把心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对生活的体验表达出来,真正做到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达到“言为心声”的写作境界。
3.、注意应用环境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准备:课前回忆、整理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有关关爱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作文课还是故事课?(板书:故事)老师有个要求,不要把故事藏于心,要懂得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我们在故事中收获感动。
2,师先述说自己在中阳公交车经历的故事,感受一个陌生人的帮助,他的帮助就是一种爱,那个夏天,老师收获了感动。
3,师:关爱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凡的付出、真诚的帮助。我说得对吗?今天的故事就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说:那就是关爱(板书:关爱),关爱是一轮暖阳,温暖你我的心,关爱是一股清泉,洗去你我心中俄不悦,关爱,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我的人生路。关爱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搜索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故事吧!
(课件2)习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二、搜索故事,分享感动
1、小调查: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你曾经得到过身边熟悉的或陌生人的帮助吗?那么,就请你挑一件印象最深、最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说吧?可以简单的描述。(朋友,邻居,亲人,师生,陌生人„„)
小结:你们的故事丰富多彩,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自己看到的,也有自己听到的,老师特别爱听。
2、师:怎样才能把故事讲清楚呢? 出示(课件3)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简要填写表格。
事情发生的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 事情发生的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 事件中的人物:父母、外公外婆、老师同学、陌生人„„
3、交流自己的故事,要求把故事讲清楚,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三、佳作引路,指导方法
1、师:把故事讲清楚是不够的,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精彩呢?下面一起回忆本单元环境描写和心里描写的作用,从课外的故事片断到本组课文迁移写法。(板书: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神态„„)
出示(课件4、5)
(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如《穷人》一文,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2)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如《穷人》一文,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例如课文中几处描写: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3)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穷人》一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文章的开头,就具体描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而她的邻居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
(4)语言平实,感情真实。如《唯一的听众》一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6)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师:这个片断,使我想起《穷人》这篇课文,作者为了表现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苦,这样写:屋外„„这样恶劣的天气还在捕鱼。为了表现桑娜的勤劳能干,作者这样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又如《詹天佑》这课,为了表现詹天佑不怕困难和爱国情怀,进行了怎样心理活动的描写?
四、运用写法,记录感动
1、师:刚才听了大家的故事,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在生活中的故事可真多,真感人呀,何不快速把它记录下来呢?时间关系,大家可以挑一处自己最想记录的来写,如
开头结尾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描写方法也可侧重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2、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注意收集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五、点评修改,分享成果
出示(课件6)教师范文
1、出示要求:请作者本人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思考:这些文字好吗?好在哪里?为什么?待会儿大家一起来评一评。记住:点评时,要夸就要夸得有板有眼;要贬就要贬得有凭有据。
2、师生共同点评,既可对段落进行修改,也可对描写方法进行点评,并给优秀的作文加分和颁发奖品。如“最佳遣词造句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
3、师总结: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倡议,当你得到别人关爱的同时,别忘了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记住:关爱别人,快乐自己!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回去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期待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在我们班诞生!
4、出示(课件7)走近美好的回忆:
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吗?
六、板书设计
关 爱 时间 起因 地点 经过 人物 结果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评析】
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本课的设计教学环节体现得很充分,有层次性。设计中,在深情的故事导入,使学生徜徉在爱意浓浓的气氛中。
关于写什么的问题引导上,教师在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素材,让学生懂得关爱不必惊天动地,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只要让我们感动就行。
怎么样写是写作的关键,教师把这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一一列举,这样学生就可以写具体了。
15.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五
一、整体把握, 做实复习计划
1. 明确课标要求。
新课程在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习作目的:“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指出第三学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自由表达, 强调习作的个性化, 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比如“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独特感受”即鼓励学生想人所未想, 言人所未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过程和方法方面, 进一步提出重视修改的要求;在知识和能力方面, 提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而在习作条理性方面, 提出“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的要求。
2. 把握训练内容。
现行语文教材习作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 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二是应用文, 包括感谢信、毕业赠言等。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习作能力状况, 以教材的习作训练系列内容为依据, 立足整体, 设计习作复习方案。
3. 按计划进行复习。
一是习作复习的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习作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必须根据复习总体目标及学生习作能力的状况合理安排。如记叙文与应用文的复习时间安排, 前者要多一些, 后者可少一些;再如习作复习的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要具有恰当的时间比例。二是习作复习的内容安排要有计划性。可先安排单项复习, 然后再相对集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复习训练。三是每节课的习作复习要有计划性。每节课复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复习?要认真做好习作复习教学设计。
二、突出重点, 做到统筹兼顾
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是明确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一个是“能写”, 一个是“学写”, 显然, “能写”是训练的重点。通过比照分析, 习作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之上。同时要兼顾若干应用文的训练。那么, 如何抓应用文训练呢?教师在习作复习时要做到:1.抓读书笔记的训练, 如读后感、缩写和改写 (姑且归入应用文) ;2.抓书信的写作训练;3.抓倡议书、建议书的写作训练;4.抓解说词、说明书、广告词的写作训练。
三、突破难点, 在训练中巩固
1. 学会审题, 培养能力。
(1) 从总体认知上审题。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的推敲、揣摩、辨析, 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如“我班最近发生的一件新鲜事”告诉我们习作要写的是一件“事”, 是“新鲜”事, 而且是“一件”“最近”发生的事。同时, “我班”又对事情发生的空间进行了限制, 当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含义后, 题目也就审清楚了。所以, 审题要审清题意, 要弄清题目写的对象 (是写人, 还是记事;是写景, 还是写物;是日记, 还是书信;是记叙文, 还是想象习作……) 和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即明确题目对作者所选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对象及内容上有哪些限制) , 为写好习作打下基础。
(2) 抓住“题眼”审题。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把一些相关的、意思相近的题目组合在一起进行审题训练, 找出这些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 虽然都是写小孩, 但前者是写自己, 后者却是写别人。又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 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 但“题眼”不同, 就决定了选材重点的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 后者的“题眼”是“喜欢”, 两篇习作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 因此, 选材也要分别从“钦佩”和“喜欢”入手。通过抓“题眼”审题, 可以把相似题目的微小差别区分开来,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 拟写提纲, 布局谋篇。
在习作复习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习作提纲, 思考: (1) 选取什么材料, 哪些材料先写, 哪些材料后写, 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 哪些材料可以简略; (2) 文章分几层意思来写, 怎样把材料连贯起来, 怎样写起来顺利, 可以做到一气呵成, 顺理成章。 (3) 怎样把习作写得重点突出, 条理清楚。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要指导学生编写习作提纲, 从审题到布局谋篇进行全过程的构思, 做到内容简明, 语言准确。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既增加训练密度, 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 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进行交流互动, 提高审题、选材和立意的能力。
3. 形式多样, 掌握方法。
(1) 话题习作。写好话题习作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 要“择其一点, 不及其余”, 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 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 这样才能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但不求“面面俱到”, 只求“一针见血”。其次, 写好话题习作要“独辟蹊径, 表现个性”。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 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写作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 做到“独具慧眼”, 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 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再次, 要抒写真挚感情, 叙述真实生活, 融入人间真爱, 抒写真情感悟, 最易因情感人。
(2) 材料习作。首先审题要“三清”: (1) 看清材料, 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习作, 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 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 做到整体把握材料。 (2) 理清内容, 提炼中心。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要概括文章的中心, 明确材料的主旨, 即习作要确定的主题。 (3) 读清要求, 规范写作。要结合“写作要求”, 在习作中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 明确习作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 规范地写作。其次, 构思要“三扣”: (1) 扣紧材料, 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要与材料紧密结合, 在习作开头、中间、结尾都要有体现, 因此, 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 (2) 扣紧主题, 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 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 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 要突出文章的主题。 (3) 扣紧重心, 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 也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学生在习作时要把文章的亮点在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地显现出来, 为习作增添亮丽的色彩。
(3) 看图习作。看图习作多以漫画、照片、招贴画等形式来引发学生从构图、内容、寓意等方面展开联想, 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积累在习作中创设情境, 多角度立意。因此, 在组织学生复习时, 可根据相关的“主题”做适当的训练。如选“环境保护”“文明礼貌”为主题的漫画, 可让学生看漫画, 说漫画, 写漫画。
4. 一题多变, 掌握技巧。
习作复习要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积累, 唤醒记忆, 学会快速构思, 对习作从内容上进行包装。要做到一题多变, 从一个基本作文题变出多个相类似的题目。如写人的作文:《我熟悉的人》、《一个_____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_____》这一组写人的作文题。又如在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的《一件难忘的事》、《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 这些习作的材料都是相通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定位上根据习作题作一番“随机应变”, 在一题多变的训练中掌握习作的技巧, 写出符合习作要求的好文章。
5. 重点训练, 突出效果。
习作复习时要根据不同体裁突出重点, 进行有效地训练。如命题作文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重点进行“围绕中心, 思维发散”训练;看图作文重点进行“观察”训练;应用文则重点进行“格式”训练等, 抓住这些重点进行复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自编文集, 总结经验教训
16.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年级 习作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73-01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每次提到作文就头疼,可是,写作真的这么困难么?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只要学生正确看待作文,能够掌握写作的几点要素,加上语文教师的恰当指导,写作将不再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作文主要是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将所看、所想、所听、所经历的事情经过描述出来即可。考察的主要是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说,习作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文新课标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来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提升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倍受师生的重视,尤其是三年级至六年级的高年级习作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论是在学科知识、思想道德还是语言表达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独立实施一些简单的作文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指导方法和内容上必须有新的突破,才能满足高年级学生的需求。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在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年级的习作教学现状中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时期下,怎样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改善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是当前我们小学语文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围绕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果展开分析探讨。
新课改中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要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元素,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习作,能够学以致用,不仅要会习作,还要灵活习作,爱上习作,在习作中得到快乐。
习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习作中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也算是一种境界。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还要最材料进行细致的组织、对各个主线进行布局、对语言进行锤炼、融入丰富的真实情感、具备流畅的表达等,可以说每个细节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培养学生习作的过程,可以说是整个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习作水平预示着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习作的有效性,离不开热爱语文、主动学好语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中找出乐趣,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多习作的有利条件,进而乐于写作、善于写作。除了这些,笔者在语文教学和习作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有:
1.习作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素材因素。素材来自于学生的观察和日常积累,所以,从这方面入手,我要求学生们要每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每天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周围事物都可以写下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和技巧,还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在高年级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正好涉及到“对获取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和总结”等内容的训练,有了充足的素材,到时候我们教师在对这些生活材料进行加工,就很简单的形成了习作构思,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简单。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了写作内容,还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解决了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该写什么”的困境。
2.掌握习作技巧,激发出学生对习作的热爱。在写作中不少学生喜欢习作,但是写出的东西却缺乏新意,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写作,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先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读书和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是哪一类书籍,都有学生感兴趣的一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加以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读书,喜欢读书,然后从读书上升到写作。其次,就是教会学生掌握习作技巧,让学生习作更加灵活。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维护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3.写作从模仿开始,逐层深入。模仿是写作的初级极端,很多人认为模仿他人的作品,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太合适了。但是我认为,只要学生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写作方式,能够灵活模仿他人的作品,也是一种写作风格。即使是写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构思,这也是练习习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4.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积极的实践活动。能否写出好的作文,与学生的生活阅历也是有关系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们增加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玩闹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有了更多的生活阅历,才能有更多的真情实感,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也是有很大道理的。
总之,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有效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去研究和总结。在当前的社会中,习作不仅仅是作为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存在,更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学好习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不拘于形式,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想,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引导学生写出更多富有个性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学生善于写作、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李诗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高丽英.浅谈小学作文创新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1)
[3]任祥春.当前小学作文的症结及改变策略[J].科学大众.2007(05)
17.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七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18.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八
一、教学要求: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你看见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2、讨论: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平,他介绍得怎么样?
3、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
4、这道菜不错!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 口头练习说
5、小组讨论(1)代表发言(2)集体评议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 ?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吧!把你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学生交流
四、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9.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 篇十九
在小学阶段,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育, 更在中小学过渡期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知道,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 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另一方面, 又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新方式, 让他们能够通过听语文课, 获得自我的成长。为此,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 既要坚持以夯实基础为目标的传统教学, 又要在新时期与时俱进, 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传承
由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是学生了解基本汉字、训练汉语语言能力、掌握汉语阅读技巧的关键阶段。因此, 这个阶段的教学, 一定要以严格的背诵和记忆为基础, 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知道, 自古以来, 能够学好语文的学生, 都必须要背诵大量枯燥的字、词、句, 而且还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个阶段, 是多数人都无法超越的阶段。所以, 我们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传承以前的教学经验, 对学生加强引导和监督, 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背诵, 将基础的语文知识学习好。特别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 系统地掌握基础的汉语知识, 不仅能够对他们的小学阶段进行很好的总结, 而且还能够为他们今后的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承语文教学经验, 就是要我们更多地强调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要能够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 让更多学生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在开展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之前,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有足够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 教师要对教学的重点有所了解, 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后,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就需要通过短时间的内容讲解, 让学生能够熟悉重点知识, 并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 他们在课余时间, 就可以对需要背诵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记忆。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解, 并在课后将其安排为课后作业, 那么多数学生就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同时快速地记下这些内容。
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创新
除了传承已有的语文教学经验之外, 另外一个促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途径, 就是大力倡导其语文教学创新。也就是说, 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例如, 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益智游戏, 将语文教学中的成语、谜语、歇后语等内容能够融入到游戏当中。在教师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 学生就轻松地学到大量的语文知识。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并且, 这种传授语文知识的方式, 最容易帮助学生记住重要的知识点。事实上, 在“玩中学, 学中玩”一直以来都是新课改的努力方向,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 那么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上的帮助。很多时候, 适度的教学创新, 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轻松学习更多的知识,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他们对以后的语文课也感兴趣。
其实,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 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并不算多, 更多的只是在识字、读课文方面有所进步。因此, 在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创新时,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以往单纯讲解语文知识的教学模式, 转而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 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向发展。例如, 我们可以更多采用将故事、玩游戏等方式, 将枯燥无味的语文教育转变为学生趣味学习课本知识的舞台。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很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 将语文课程视为一种娱乐。
另外, 已有的教学经验表明, 历史上能够学好语文, 并且在文艺领域有所成就的人, 多数都对语文课程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 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习惯。正因为如此, 在小学六年级这个关键阶段, 其语文教育一定要更多朝着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方向发展。当然, 在通过教学创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 适度的死记硬背和基础知识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以此为前提, 一切的语文教学创新才显得有意义。所以说,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授课, 一方面需要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 又需要适度寻求创新。
20.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 篇二十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编写出教案后,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教师归纳在一起,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教案。上课时,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收集得全,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进行练习设计:(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嗦;(5)不合事理;(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复习较为繁琐,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或小组商议、讨论,直至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诵读、背诵)、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分关系
有(1)总叙→分叙、(2)分叙→总叙、(3)总叙→分叙→总叙几种,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中心句)叙述。
2.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輕到重等,如: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阅读:
小学六年级上册习作五10-06
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二09-03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09-19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范文徐州的09-18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7-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九课09-17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目07-27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08-29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上册习作400字——祖国在我心中06-0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句型复习课教学设计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