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2024-08-06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精选11篇)

1.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篇一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清末“新政”的破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为对外支付巨额赔款,腐朽的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盘剥,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遍及全国,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清末“新政”的破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延续其反动统治,清政府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皇权,最终使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没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统治危机。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并成为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就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2.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篇二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合作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以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为标志, 国共之间第一次合作由此正式形成, 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 历时三年半。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在当时具有着客观必然性。首先, 从当时中国的客观形势来看,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因帝国主义加紧掠夺和军阀连年混战, 陷入日益加深的危机之中。而在中国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政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共产党, 一个是中国国民党。从力量对比来看, 仅凭某一个政党的力量来对付帝国主义及各反动军阀的势力, 显然是难以取得胜利的。当时, 中国共产党刚刚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海外等几个分散据点燃起了“星星之火”, 到中共三大时, 党员不过400余名, 但代表了新的政治方向, 也显示了彻底的革命精神, 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新希望。而中国国民党虽然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力量有所发展, 但也不过是一个在广东建立区域政权的政党。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人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 总结斗争经验认识到, 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不是哪一个政党单独能完成的, 国共两党需要合作来反对共同的敌人。虽然两党就其阶级的性质、长远的革命目标和最高纲领都是不同的, 但当时两党之间具有一致的民族利益。在反帝反封建这个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目标下, 两党可以同仇敌忾, 携手合作, 并肩战斗。

其次, 从共产党的角度看, 国共合作有利于国民革命目标的实现。“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单单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而当时中国现存的各政党, 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经过20余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 又连续倡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力图维护中国的民主共和。尽管都没有成功, 但对中国封建势力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 已经成为革命的象征, 其不怕挫折和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 为人民所敬仰, 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威望。因此, 中国共产党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必须首先谋求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可以将它改造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同时, 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 便于开展革命活动, 有利于中共从工农运动的低潮中走出来, 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 组织革命力量, 迎接革命高潮。

再次, 从国民党的角度看, 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党的改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的失败, 使他痛彻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1919年, 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继续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 并且开始注意培养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军事人才。二次护法运动、陈炯明的叛变, 使孙中山痛感国民党内部成分极为复杂, 必须加以改组, 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在这种背景下的联合, 正是孙中山所欢迎的。

鉴于这种情况, 1924年1月, 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 正式通过了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 发表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使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组织。新三民主义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因此它就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

中国各进步政党和各社会阶层必须走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道路。也正如宋庆龄说的那样, 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 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方面,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和帮助下, 率先向中国国民党提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另一方面, 是由于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总结自己30多年的经验教训, 产生了联俄、联共的思想, 几经周折, 最终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 北伐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特别是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后, 国民党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但国共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国民党反共势力的挑拨和破坏下, 几度出现危机, 并在孙中山病故和北伐胜利以后最终破裂。

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 首先,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推动了国民党走上革命化的道路, 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生机;其次,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壮大了共产党队伍, 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再次, 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国共合作后, 在两党共同努力下, 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和军事人才, 发展了工农运动。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反帝风暴席卷全国,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迅速兴起。在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后, 接着就出师北伐, 仅10个月时间就打垮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等几十万军队, 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反动势力, 解放了半个中国, 震撼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但是,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断与共产党军队发生摩擦, 甚至掀起了反共高潮, 最终以分裂告终。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合作, 进行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

1.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31年“9·18”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 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严重危机, 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以及部分国民党爱国官兵立即投入了抗日斗争,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由于日军咄咄逼人, 向华北进攻, 与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发生冲突, 英美为抑制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 也不允许国民党蒋介石投降日本。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迫使国民党蒋介石只能走抗日的道路。根据形势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政策, 实行了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 赢得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加速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分化, 以至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加快了两党合作的进程。

1937年2月, 为了表明团结御侮的立场, 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电文中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第一次公开承认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领导地位, 表示愿意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力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谋求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诚意。从此, 国民党蒋介石也放弃了反动误国的内战政策, 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同年9月22日, 由国民党中央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两党合作的谈话。至此, 以抗日为基础的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2.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

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在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 有力地动员了亿万军民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斗争, 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日本帝国主义的首次完全胜利, 维护了中国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 提高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威望。其次, 国共两党联合抗击外来敌人, 中国人民的军队英勇奋斗, 不怕流血牺牲, 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一页。再次, 国共合作抗战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大国家之一, 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国共两党合作的经验教训

历史是镜子, 它促使人们看到过去坎坷的道路;历史也是路标, 它引导人们踏上未来宽阔的坦途。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历史, 既相互协作, 又坚持斗争;既取得了成绩, 也遭受了曲折;既有经验, 也有教训。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 携手合作。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国共合作的一条宝贵经验。两次国共合作之前, 中国都面临着国家分裂和中华民族亡国的危险。在这个事关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抉择面前, 国共两党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为重, 依时顺势, 力排众议, 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携手合作, 从而使国家和民族避免了重大灾难。反之, 如果背弃国家和民族大义, 就会陷入内战的局面。

二是求同存异, 共图振兴中华大业。国共两党毕竟是两个不同阶级性质的政党, 它们的信仰和世界观也各不相同。不过, 这种差异并没有成为国共合作的主要障碍, 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 为了民族利益, 两党捐弃前嫌进行合作, 从反帝反封建这个共同目标着眼, 共图振兴中华大业。正如李大钊所说:我等之加入本党, 是为有所贡献于本党, (下转278页) (上接211页) 以贡献于国民革命的事业而来的。我们对于本党应付两重的责任:一种是本党党员普通的责任;一种是为本党联络世界的革命运动, 以图共进的责任。

三是以最大的诚意, 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合作。合作需要双方的诚意, 也需要彼此的努力。这是合作的主观条件, 即合作双方都要有合作意向, 都要积极主动去促成合作。但主观条件必须结合客观条件, 实现主客观相统一。合作的客观条件就是合作双方必须寻求彼此利益的结合点, 寻求有效协调双方利益关系的策略方法。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体现出合作的诚意和努力。每次国共合作的倡议都是中共方面率先提出的, 而且中共方面还为促成国共合作积极行动。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共的合作诚意, 是以最大的诚意, 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才维持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直至赢得抗战的胜利。

四是在合作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合作不是合并, 需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即合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共在国共两次合作实践中都犯过右倾主义的错误。例如,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中共领袖陈独秀极力推崇国民党, 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低估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作用, 使共产党在同国民党合作中降到从属地位。当国民党与共产党反目并大开杀戒时, 则无力与之对抗。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 共产党充分汲取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 在合作中强调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从根本上避免了悲剧重演。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 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上, 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政策和策略, 在抗日中发展队伍和扩大根据地, 以壮大的队伍和根据地来扩大抗日的胜利成果。所以, 当抗日胜利国共合作关系破裂时, 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多万党员、近100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和近1亿人口的强大力量。

五是充分估计合作的困难, 随时做好关系破裂的应急准备。正所谓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因为不论何种形式的合作, 其目的性都很强, 合作的范围都相对固定。一旦目的达到或者合作范围以外发生利益矛盾, 都可能导致合作关系破裂, 合作终止。对两党合作的这种结局, 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避免在合作关系突然破裂后,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徐建东.中国革命史纵横[M].大连:大连出版社, 1988.

3.历史的教训 篇三

出版:2015-01-01

定价:28.00

天翼观点:

中央纪委下属出版社组织出版,向全国党员干部、公务员、机关团体特别推荐。美国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和警鉴。

内容简介:

《历史的教训》一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

《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作者简介:

4.《中国历史的教训》读书心得 篇四

《中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本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中国历史随笔,也是以来第一本由纪检监察干部联系反腐败斗争实际写就的读史感悟。全书是由作者习骅的24篇“说古道今”的文章组成,以轻松的笔调通过众多令人嗟叹与沉思的人物故事,来讲述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不变正道。

最近我在工作之余,细细品读了该书,感触颇深。书中讲述的24个古今里的人和事,有的伟岸得让人拍案叫绝,有的卑劣得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愚蠢得让人顿足捶胸,个个似曾相识,如在左右,不是成功的经验就是“历史的教训”。

王岐山同志曾指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出于纪检干部笔下的历史更是多了一份厚重,对历史多了一种敬畏,给历史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书中所传递出的廉政新思维、社会正能量和历史的智慧深深打动着我,让我在轻松读史的同时,能够体验廉政文化的熏陶、吸取历史人物的教训、接受廉政理念的淬炼。

该书给我们传递了廉政新思维。清廉是官员的起码标准,但无所作为的“清官”就是庸官,跟利欲熏心的贪官一样,都不是好官。作风上正派廉洁,工作上敢于担当,两者缺一不可。近期,各级纪委加大了对“为官不为”的专项整治力度,对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干部给予褒扬,对懒政庸政怠政的进行严肃问责,让那些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没有市场、没有奔头。

该书给我们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书中道:因为舍弃,得到的是内心的安宁,因为奉献,受到的是人们的尊敬。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受到周家风的影响,收获了真正的快乐。是啊,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不能光想着自己得到了什么,关键要看自己给这个社会做了什么。殊不知无私的人最快乐,施予的人最幸福。习在春节团拜会上深刻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清正廉洁,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家风纯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保护。良好家风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烛照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世界。

该书给我们传递了历史的智慧。优良作风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最终决定我们能够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这是何等宝贵的政治经验和精神财富。而作风是一个变量,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不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必要时还须下猛药。党的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气概,秋风扫落叶的力度,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全面围剿“四风”现象,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缩小越轨空间,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惩处、快了结。只有彻底扫除作风上的污垢,才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延续昨日的荣光,续写新的辉煌!

5.历史的教训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关于谋略。

上次听过北京文明文化传播公司的刘文明老师的一节课,对销售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销售是一把刀,刀可以用来切菜,可以是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但也可以被坏人用来杀人。我们无法对一件东西做一个准确的定性,正如销售,你做的恰当,那就是直销;做的不对,可能就成为我们所理解的传销了。同样的,谋略,往往让我们想起厚黑学之类的权术之作,单纯的说谋略,有错吗?没有,仅仅是手段而已,手段不存在对错之分,其他类似的事物也是一样,本身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对与错之分,圣贤讲道德,道德也只不过是一个手段,仁义也是一个手段,这并不是坏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专制制度、民主制度,也只是一种手段,没有好坏之分。问题在哪?在使用者本人。正人用手段、谋略,手段就正、谋略就正,在乎动机,存心正手段就正,存心邪门的人,即使用仁义道德的手段也是邪。

《长短经》还是说了一个我们都熟知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并用历史的事实来验证。仁、义、礼、乐、名、刑、赏、罚等等,实际上就包含了不仁不义等等。而且,凡事都有一个度,到不了这个度就达不到我们所说的真正的仁义等,同时,过了这一点,可能就不是真正的仁义了。

这个道理我也是最近在明白,以前老觉得,我要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凡事我都要把握最基本的原则去做,尤其是在自己不知所措的时候,更要坚持原则,坚持最基本的做人的原则。其实呢,这已经走上了本本主义的路子,不知变通,因为真正的把握原则,不是愣头青似的死搬教条,而是因时因地不断适应具体的情况,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同时又不违反基本的原则。因为有时候,很多事情,在自己看来是做到了所谓的仁义道德,但是从整体来看,却违反了大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长短经》中的一些观点:

1、仁爱 “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反仁也”

仁就是爱,可是爱的反面是私心,有爱就有偏私。“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不得过所爱者,恶私惠也。”仁爱有一定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只要偏重仁爱,偏私就会来。宋史上有名的宰相王旦,他提拔了很多人,可是当面总是教训人,等他死了以后,大家才知道自己曾经被他提拔过,但是范仲淹曾问他,为什么提拔了而不让人知道?王旦说,他提拔人只是为国家遴选人才,何必让被提拔的人来感谢他私人,所谓“授爵公朝,感恩私室”的事情不干,这是大夫不收公利的例子。

这一点的把握,非常困难,但最基本的,应该是先去爱人,没有爱人的心恐怕也就没有这些仁爱的流弊。

2、仗义 “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反义也”

义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大义,顾大局舍小利;一种是所谓的江湖义气,就是小义。战国宰相虞卿“弃相捐君”,魏国信陵君“窃符矫命”,都是后者,小义。

想到一个朋友的例子。朋友的父亲是某县教育局副局,年轻有为、能力强,因其兄长住院需花费大量医药费,他父亲就以公事名义予以报销,后来局长等领导对其不满,仕途便从此不顺,最后离开。这里就牵扯到大义与小义的矛盾。今天的大义,当然早已不存在,我们可以把大义局限于大局意识。应该是不破坏大局的情况下,尽量付出,尽量帮助。儿女情长、兄弟情义,量力而行。对我而言,做不了大义,但也不会盲目小义。

3、礼 “礼者,所以行谨敬,亦所以生惰慢---反礼也”

礼包括了一切制度,有礼、有规矩,在公家或私人的行为上,是比较好,但是相反地,制度、规矩,行久了,太多了,会出大毛病,会使人偷懒、逃避。严格照礼的规矩,我们这样站,这样做都不对的,讲话、走路、站、坐、穿衣,生活上一点一滴,都要小心谨慎,着实麻烦。因为处处要人守礼,要人讲节义,这是令人痛苦的事情。

因此,礼要讲,但不必苛刻做作的讲礼,也不要过分的讲礼。讲礼要分场合、时段。

4、乐 “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反乐也”

乐包括文化艺术,乃至歌舞音乐等。我们看历史,一个国家富强了,文化鼎盛,艺术发达到最高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社会最堕落的时候,乐也有反的一面。“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彩”。民生太舒泰了,社会就堕落了,文化精神丧失了,表面好听好看的东西却特别多。

人也一样,正如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一时忘乎所以,生于忧患,却死于安乐。

5、名 “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反名也”

名是很好的,给人以名誉,是好事,如现在的表扬好人好事,公司里表扬员工的突出表现,绝对没有错,但是也会使人生矜篡的念头。当看到秦始皇气派威风的车服时,汉高祖心里面就起了“大丈夫当如是乎”的念头,项羽更直截了当起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我们在看到他人有所成就,或比自己先成功时,或暂时过的比我们好的时候,如果自己心急败坏,那就肯定不会赶上他们,相反,沉下心来,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方能追赶上。

6、法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法律越严密,犯法的人越多,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会变成合法的。

7、刑赏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反刑也;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反赏也”

刑是杀人或拘留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奖励,得奖的人欲没得奖的人,常常会争功、争赏,而争得很鄙俗。

8、学识 “圣人其作书也,以领理百事,愚者以不忘,智者以记事,及其衰也,为奸伪,以解有罪而杀不辜---反书也”

文字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有知识,使笨的人思想能够开发,不要忘记过去的错误,聪明的人知识学问高了以后,能够懂事。可是相反的,等到知识越广博,作奸犯科,作假的本事也越来越大,懂了文字,有了知识之后,犯法的也许就是这些人,而且有理论,讲得出道理,有罪的人他可以说成无罪。这还是说明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9、尚贤 “其上贤也,以平教化,正狱讼,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人怀德。至于衰也,朋党比周,各推其与,废公趋私,外内相举,奸人在位,贤者隐处---反贤也”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万人怀德。但若朋党比周,各推其与,只以小圈子利益为主,则就蒙蔽了领导人。同一政见的人会互相包庇 ,每人都推荐自己信任的朋友,拉自己关系,结果就废公趋私,变成了一个大私的集团。

10、夫士有五反,有势奠贵不以爱人行义理,而反以暴傲。---反贵也

家富厚,不以振穷救不足,而反以侈靡无度,---反富也

资勇悍,不以卫上攻城,而反以侵凌私斗。---反勇也

心智慧,不以端计数,而反以事奸饰非。---反智慧也

貌美好,不以统朝莅人,而反以蛊女从欲。---反貌也

贵、富、勇、智、貌,如果自己具备了这些中的一个,没有做到行义理、振穷、卫上攻城、端计数、统朝莅人,相反的,暴傲、侈靡、侵凌私斗、事奸饰非、蛊女从欲,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违背了贵、富、勇、智、貌本该有的形象。

但是,每个人真要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恐怕很多事情也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了,比如自己心态的变化,自己已经变了,却还不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随时保持自我检讨的心事很重要的。而且,要深信,真正做到了贵、富、勇、智、貌,那就会到达一个新的层次。

11、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惧,人畏惧则变故出---反明罚也;明察则人扰,人扰则人徙,人徙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反明察也。

明罚,管理的太严,动不动就罚,大家就都怕了,但不要以为怕就能吓住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所以说,过分的罚,就会乱;明察,凡事都对人看的很清楚,调查的很清楚,这就使人感到被扰乱、受干涉,为了避免干涉,就逃避迁走了,不安其处,也容易形成社会变乱。

罚和察本来都是好事,只是做过头了,就物极必反。其实生活中,比如对于朋友、亲人的一些过失,或是性格上的缺陷,大可不必去计较,因为每个人要去细细的观察,都会有问题的,这也就是不要过分的察,不要过分的罚。

12、晏子曰: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妻专其父,谓嫉妒---反忠孝也。

臣子忠于其君,子孝于其父,本无可厚非,但是,忠孝不是简单的你要忠孝于君、父。真正的忠孝,是要顾忌大局的忠孝。如果家长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特别的孝,其他的人就会被比下去了,这样可能就会造成他人的误解,孝心也就不是真正的孝心了。

13、韩子曰:儒者也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反文武也。

知识分子,读书人学问又好,又会写文章,文章写多了,思想也多了,能言善道,很会辩论,于是以文学知识扰乱了法令,讲侠义的人,动辄老子拳头最大,用武勇把事情摆平了,所以重武侠的人,专门破坏了法令。儒者以文乱法,究其原因,是修养不够,就是做人的道理没有把握好,以至于昏了头脑。侠者,武功本来是自保和强身健体的,但有武之后却要去挑战法令,就违反了武的本意,也是修养不够所致。

14、子路拯溺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反廉也。

6.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篇六

1.洋务运动并不触动腐败的社会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2.洋务企业的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洋务派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资本家,而是形成了垄断企业,以此作为自己在旧的统治制度中争权夺利的资本

3.洋务派办的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贪污中饱,用人惟亲,冗工滥食的局面.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实践证明,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办不好近代新式企业.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是什么]

7.辛亥革命性质研究的历史透视探讨 篇七

关键词:辛亥革命性质,历史透视,探讨与思考

一、研究辛亥革命性质的现实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性质的研究, 是辛亥革命研究诸多课题里饱受争议也十分重要的议题, 历史上相关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特色, 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随着近年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术研究的进步, 在新时期重新审视辛亥革命性质问题, 历史性地回顾相关研究成果, 展开具体现实意义的透视探讨, 能够帮助我们梳理相关理论重点, 提高认知。这对于我们从新的角度出发看待辛亥革命性质具有积极意义。

二、回顾历史上具有推动作用的学术争论

(一) 21世纪前各种学术观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

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史学界也主张将辛亥革命的性质定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在台湾, 学术界长期以来都倾向于“正统史观”,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应当归属于政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范畴。

总之, 从很早开始海峡两岸对于辛亥革命性质展开了探讨, 成果颇为丰硕, 依照他们的侧重点, 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资产阶级革命”论、“新旧反满”论、“全民革命”说、以及“社会精英或绅士运动”说。研究学者们因为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有的侧重于阶级性, 有的侧重与社会性, 导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但这样的分歧对于全面深入探讨辛亥革命性质是有益的。这种观点各异的情况, 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海峡两岸相关学者在辛亥革命性质上的积极探索。不同观点的碰撞势必会推动人们对辛亥革命性质的展开更全面的认识。

(二) “否定革命”论和“全民革命”说展现出的学术研究缺陷

“否定革命”论起初是在国外史学届流行起来的, 提出这个观念的学者们以局部历史现象为依据否定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例如华裔学者陈志认为辛亥革命“不够真”, 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高慕柯将辛亥革命定义为“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而张玉法不但否认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还提出一个观念, 将其定义在“全民革命”的范畴内。他这个观点, 是基于中国虽然有资产阶级, 但资产阶级人数不多, 数量有限, 缺乏同质性, 且没有最终形成一股充沛的阶级力量上产生的认识。朱宗震也从辛亥革命的后果、最终成败批判辛亥革命, 认为革命之后中国的社会基础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两种观念对于辛亥革命的局部意义研究较多, 认可它在方向上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却并不认可它在本质上具备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这在后来被许多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所推翻, 后来在21世纪的新时代环境下, 学术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发生改变, 这部分观念就被许多学者所否定。

(三) 新形势下的新标准

对于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性质, 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 21世纪的一部分敢于创新的学者提出了新的标准。他们认为, 判断革命性质应从革命纲领和实际效果这两点上来进行探索。辛亥革命在本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诉求和利益要求, 就应当肯定它的资产阶级性质。还有学者认为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寻找其他方法看待辛亥革命性质问题, 暂时不下结论, 等方法论完善之后再综合各方的观点进行定义。

三、有关新标准的探讨与思考

纵观五十多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不难发现这些成果都与时代轨迹相吻合, 当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发生变化, 大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过往珍贵史料的不断挖掘也致使学者们改进了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深度;近年来海峡两岸政治环境的变化、学术研究的交流, 也深化辛亥革命性质研究。

我们在透视历史研究成果后必须要展开深刻的思考, 思考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思考如何看待历史才能从根本上重现历史的真相。这两方面的思考不能仅仅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 还应当考虑现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多从政治、历史、社会学多学科的角度开拓研究。此外, 要避免脱离民族振兴的大方向, 理智地衡量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意义。

有关辛亥革命性质的学术观点从过去到现在都在不断更新, 但论起研究目的和宗旨, 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国内外的学者们在研究上呈现出方法论百花齐放的态势, 例如比较法、阶级分析法、系统考察法、综合分析法都被不同的学者应用。目前不能够断定哪一种方法最好, 但更科学的研究趋势正是融合各方研究方法, 最好不要以某个方法作为唯一标准, 而应进行多方面、多维性的研究。

郭世佑提出, 在判断辛亥革命性质问题上, 不能只根据当时资产阶级是否成熟来下论断。局部的结果不能涵盖整个历史事件的存在价值, 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分析, 才有助于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真相。

那么, 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和确定辛亥革命性质时, 不妨先研究一下国内外学术界判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时所采用的标准, 再结合中国历史实际, 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革命的纲领、革命的实际效果都是我们建立新标准的依据。还可以将“革命具体体现了哪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要求”、“革命党人阶级属性是什么”都纳入标准的建立体系。

结束语

研究任何一个历史课题, 都要求我们尊重历史, 并且根据时代发展改进研究视角和深度, 加强不同区域的学术文化交流, 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善理论观点。我们期待着史学界终有一日能够在辛亥革命性质研究上达成一致, 为中国的历史研究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8.对粮食“脚最高限价”的历史教训 篇八

今年以来,从牛肉面到方便面,从肉价到粮价,许多日常消费品价格都在上涨。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面对CPI指数,的节节攀升,许多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不是严格执行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降能耗,控房价,而是动不动就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对猪肉要限价,对粮食要限价,甚至连牛肉面也不放过。一直以来,许多人总认为,经济管总比不管好,因为人是理性的,然而,正如康德所言,人类无法凭借理性把握一切,如果理性不知趣地试图越过规定的限度,向所有的领域入侵,则只能陷入二律背反,理性终究被理性所杀。

对牛肉面的限价,产生的是“没有牛肉只有面”的牛肉面,而对粮食的限价,则很可能再一次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少农民收入。

这并不是没有教训。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连续几年大丰收。在经历1983,1984年的粮价低迷后,1985年粮食减产280亿公斤,粮价大幅上扬。可是,关键时刻政府竟然撕毁了粮食定购合同。粮价被限的结局,是农村与城市间剪刀差的形成。

同样的一幕在1994年再次上演,面对粮价上涨,政府立刻采取种种行政手段进行干预,限价的同时增加低价收购数量,关闭市场,增加进口,这样的结果,是1996年到1997年度的粮价暴跌。农民、农村再一次被远远地甩到了城市的后面。

2003年10月份以来,我国粮价陆续回升,一般来说,这与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降引起的供需变化有关。但是,在我看来,粮价上涨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现在,我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与1 994年颇为相似,粮价上涨,并不是因为粮食稀缺造成的,而是与经济周期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把精力放在抑止通货膨胀上,而不是一刀切在粮价上。何况,通胀的压力,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由农民来承担,相比城市居民,他们才是最无力承受失败的人。

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这句口号我们不知道喊了多少年,现在就是一个大好时机。1994年通过定购粮与市场的差价,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了100多亿元,这种不等价的交换,使得农业、农村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省市相继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这一次,广东省政府拟通过“限价”来使“定购粮”借尸还魂,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呢?重视农民的利益、工业反哺农业不是一句口号,在粮价出现波动的时候,首先应该站在农民的立场,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想把粮价压下去。在限价之前,请摸摸自己的良心,我们从农民身上拿走的还不够多吗?

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篇九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二)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辛亥革命后屡遭挫折的孙中山先生,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亲密朋友,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豪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四)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提升两岸经济竞争力,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2011年下半年的重要时事考点,会通过一定方式反映到我们2012考研政治试卷中。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充分反映在这项决议的基本内容中。通过综合概括起来和我们考试有关的内容,归纳如下,供广大考生复习参考。

(一)关于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2.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3.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遵循以下重要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4)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四)关于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

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五)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六)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1.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2.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3.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

1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 篇十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变革之道:从洋务运动到君主立宪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一般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便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挑战。1860年代至1890年代(同治至光绪初年)的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室自发的改革。其重点为改良生产技术,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强中国的国力。然而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再败于日本,显示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自北宋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19世纪后期迅速强大的德国与日本在社会上却充斥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养成做事一板一眼的风气习惯。

自1895年的公车上书,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当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成为维新派,主张在体制内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在皇权之下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而得以在1898年开展戊戌变法。但是进行103天以后,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产。部分维新人物流亡海外后,主张继续维持皇室;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将政治实权逐渐交出至民选政府,主张这种变革方法的当时被称为“保皇党”或“立宪派”。

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

(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年)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

文化形势:排满思潮与民族国家

满汉种族问题,在清初的文字狱和剃发易服制度的压制影响之下,到了清中叶的思想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绝大多数的汉人对于统治者为满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随著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汉满问题开始再度抬头。到了1890年代以后,排满思想更是再度大兴。明末遗老的著作成为当时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例如原本并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发现,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们的重要读物。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传著作有邹容的《革命军》等,对于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革命家如孙中山在种族革命之外,所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动力仍是排满反满的思潮。推翻满清后,口号也迅速地从「打倒鞑虏」改为「五族共和」,以求统一分崩离析的中国。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于1906年9月1日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即立宪运动。其后各省选出了以地方士绅为主要成分的谘议局代表,这些各省的实权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宪,成立责任内阁,但屡为清政府所阻。

清朝末年,以八旗、汉人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失去战斗力。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团练武装。甲午战争后,因旧式军队已落伍,加上为免兵权旁落,清政府于1901年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防营。当中北洋新军6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其馀各省亦由地方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从1895年至1911年间,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而其他革命组织自立军、光复会等亦发动多次起义。这十多次的起义虽仅昙花一现,但却在全中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及同时期其他起义

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5年春天,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战败,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举国悲痛。10月以香港为中心的兴中会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由陆皓东绘制青天白日旗。10月26日,杨衢云坐镇香港,孙中山率领郑士良、陆皓东到广州,准备一举而袭取广州。但是事机泄漏,清政府展开大搜捕,陆皓东在这次起义中被捕,不幸身亡。「第一次广州起义」因此宣告失败。孙中山及杨衢云则被清廷通缉。香港当局在清政府压力下亦下令禁止二人于五年内再次入境。孙中山开始流亡海外,在日本、美国、伦敦等地宣传革命及筹措经费。

自立军起义 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义和拳之乱,陷于无政府状态。1900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惠州起义 同年,孙中山决定准备军事起义。6月,孙中山与郑士良、陈少白、杨衢云、英国退伍兵摩根及日本人宫崎滔天、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从横滨抵达香港,但被英国当局拒绝入境。9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经马关赴台湾。会见日本民政长官之后,得到日本台湾总督府官员承诺支持在广东举事。孙中山于是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发动起义,也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子首义、三洲田首义等。起义军在三多祝发展至2万人。10月19日日本政局变化,伊藤博文第四次组阁,下令台湾总督府不得接济起义军。起义军因粮绝弹尽而解散,不久在清政府镇压下宣告失败,史坚如、山田良政等被杀。孙中山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

1900年-1907年:萍浏醴起义和其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冈起义 七女湖起义 安庆起义 钦州起义 镇南关起义 钦廉上思起义 河口起义 马炮营起义 庚戌新军起义。

1910年-1911年: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以之前用会党为主力在边区的起义皆未能成功,革命正陷入低潮,议决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港澳和海外革命活动

香港和澳门的革命活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马来亚地区的革命活动。

在马来亚地区的革命活动指的是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所发生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活动。由于当时马来亚地区是中国以外,华人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方以及拥有较雄厚的财力,孙中山多次到该地区并号召当地华人响应革命,而当地华人也大力支持,故马来亚地区成了当时革命活动的主要中心之一。

孙中山以及同盟会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所展开的革命活动并非一帆风顺。从国家关系上来看,英国殖民政府和清政府保持外交关系,清朝在新加坡和槟城所设立的领事馆成为了革命活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清政府也派外交官和特使到访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进行访问,而这些清政府的官员也一样受到当地华人的欢迎。这些官员到来的目的主要是呼吁当地华人对清政府效忠,也有售卖官衔以拉拢当地华人。当时胡汉民曾这样讲述南洋华侨,“只要在满洲人底下作过小官儿的到南洋去吹,说道:„我们家里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为显官,有阔气的顶戴的!‟,这样一吹马上可以哄动华侨来崇拜你。”从胡汉民这样的叙述,可以看得出当时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的保守思想。这样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在该地区活动的保皇党康有为得到了当地华人的响应。

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党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由于在建立新的申汇制度构想上差距甚大,因此当这两派的在南洋汇合时引发了一番唇枪舌剑的大论战。保皇党和革命党都创办自己的报纸,在报上围绕着君主立宪与民主革命的课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在这一场论战中,当地华人社会的上层阶级是保皇党的支持者,他们为了自己的财产不受影响,为了维护已经取得的利益而拥护保皇党。而中下阶层如店员,小商人,文教人士,矿工,胶工,贩夫走卒等平民百姓则是革命党的支持者。笔战最先在新加坡开始,支持保皇派的报纸有《叻报》、《星报》和《天南新报》。而革命派方面则有《中兴日报》和《总汇新报》的支持。当时《叻报》和《中兴日报》与《总汇新报》的笔战成了南洋华文报纸的第一次笔战。在马来亚方面,1906年,黄金庆创立《槟城日报》,该报成了革命党在槟城的第一份报纸。1910年12月10日,孙中山,陈新政,庄银安等人,在槟城创办《光华日报》。《光华日报》不但是个革命党人在马来亚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马来西亚新闻史上以及世界华文报业新闻史上发行历史最久的华文日报。“光华”二字意味着光复华夏,是孙中山手定的。

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攻击武汉三镇的江北汉口(夏口)和汉阳,随后启用了早先被罢黜的原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以稳定北洋新军。革命军开展阳夏保卫战,最终战败,11月27日退守江南武昌。在47天的作战中伤亡约万馀人,但仍能隔江坚守武昌。也因此在这的七个星期之内,中国15个省陆续宣布脱离清室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三省效忠大清朝廷。独立各省主要以各省的谘议局成员为主要领导,少数地区由革命党主导。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会员焦达峰、陈作新,按照早先与湖北共进会立下的相互响应起义的约定,率领以会党和新军组成的队伍在长沙发动起义。湖南巡抚余格诚逃走,巡防营统领黄忠浩被斩首。起义军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推举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都督,并发布《讨满清檄文》。

10月22日,陕西同盟会会员井勿幕、钱鼎、景定成等人同陕西哥老会联合,发动会党和新军的革命分子同时起义,经两天激战控制西安,护理巡抚钱能训逃走,西安将军文瑞投井自杀。起义军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推举原日知会会员,新军队官张凤翙被为都督。

10月23日,江西同盟会会员林森、蒋群、蔡蕙等人策动九江的新军举行起义,胜利后即宣告独立,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推举第二十七混成协第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为九江军政分府都督。

10月29日,山西同盟会会员、新军标统阎锡山联合姚以阶、黄国梁、温寿泉、赵戴文、南桂馨、乔熙等人发动新军在太原起义,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宣布成立山西军政府,推选阎锡山为都督。12月12日革命军因抵抗不住清军曹锟部进攻,撤离太原。

10月29日,直隶发生滦州兵谏。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联合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祯、四十协协统潘榘楹、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镇第五协协统卢永祥等,在直隶滦州打电报向清政府提出类似最后通牒的十二条,要求在本年内召集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10月30日,云南同盟会会员李根源联合新军标统蔡锷、罗佩金及管带唐继尧等人率领新军发动重九起义,次日占领昆明,成立云南军政府,将云贵总督李经羲礼送出境,推举蔡锷为都督。

10月31日,南昌同盟会会员蔡公时等人率领新军发动起义并获成功,建立江西军政府,推举李烈钧为都督。

11月3日,上海同盟会、光复会、上海商团的陈其美、张承槱、李平书、李英石、李燮和等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主要力量有张承槱、刘福标等人组织的青帮洪帮敢死队,李平书和李英石的上海商团武装,李燮和联络的吴淞地区起义军警,朱家骅、徐霁生等人组织的中国敬死团。4日,最后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光复;8日,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府,推举陈其美为都督。贵州辛亥革命11月4日,贵州革命党人张百麟等的领导和发动新军和陆军学堂的学生举行起义,随即攻占贵阳,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推举贵州新军第一标教官兼讲武堂堂长及陆军小学堂总办杨荩诚为都督,赵德全为副都督。

11月4日,浙江光复会会员驻杭州新军八十一标标统朱瑞,同盟会会员新军八十二标周承菼部军官吴思豫、吕公望、蒋百里、蒋百器、杨廷栋、吴肇基人等,及光复会王文庆率领从上海赶来的敢死队发动起义,从笕桥、南星桥出发进攻省城杭州。朱瑞、吴思豫、吕公望等率八十一标及光复会王金发敢死队攻占军械局。周承菼统八十二标和同盟会蒋介石、光复会尹锐志(女)所属敢死队攻占抚台衙门。杨廷栋率兵包围了巡抚府,巡抚增韫被俘,5日,杭州光复。浙江谘议局议长陈絅宸、副议长沈钧儒及马叙伦等人,推举立宪派、前谘议局议长汤寿潜为都督。

11月5日,江苏的立宪派及绅商怂恿江苏巡抚程德全在省城苏州宣布独立,成立江苏革命军政府,程德全自任都督。

11月5日,安徽同盟会会员吴旸谷等率标炮营等也在当日起义,并向省城安庆进攻。立宪派则劝说安徽巡抚朱家宝独立,11月8日,安徽谘议局出面宣布独立,推举朱家宝为都督,王天培为副都督。

11月6日,广西谘议局在省城桂林作出决定,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宣布广西独立,原清朝广西巡抚沈秉堃担任都督,几天后清军提督陆荣廷发动兵变夺取了都督之位。

11月9日,福建同盟会会员郑祖荫、彭寿松、许崇智、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率领所部在福州起义,向清军发起进攻,清总督松寿自杀,11月11日,福建宣告光复,福建军政府成立,推举孙道仁为都督。

10月底,广东同盟会会员陈炯明,邓铿和彭瑞海等人在广东化州、南海、顺德、三水等地组织民军起义。11月8日 在胡汉民的劝说下,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和新军第二十五镇统制龙济光同意反正,民军声势浩大,两广总督张鸣岐被迫召集各界代表在广东谘议局讨论广东独立问题,决定次日宣布广东独立。11月9日,陈炯明率部光复惠州,同日,广东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举胡汉民为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

11月12日山东烟台同盟会栾钟尧、宫锡德等“十八豪杰”同盟会会员发动起义,占领烟台海防营,烟台道台徐世光闻变携家眷逃到海关税务司英国人梅尔公馆寻求保护。“十八豪杰”立即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宣布烟台独立,成立山东军政府。

11月13日,在山东革命党人丁惟汾的劝说和新军第五镇统制部分贾宾卿等中下级军官的胁迫下,山东巡抚孙宝琦同意山东独立,推举孙宝琦为都督。11月24日,孙宝琦又取消独立。

11月17日宁夏同盟会支会发动宁夏会党起义,23日在银川成立支那宁夏革命军政府。

11月21日,广安州组成大汉蜀北军政府。22日,蜀军政府在重庆成立。

11月22日成都召开四川官绅代表大会,决定独立并派出蒲殿俊等11人与四川总督赵尔丰的代表在在成都圜通银行进行谈判,27日四川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赵尔丰发表宣示四川自治文告,将权力交给新政府。立宪党人蒲殿俊担任都督,赵尔丰的嫡系部将朱庆澜任副都督。27日,进入四川的鄂军在资中反正,杀死前来上任代理四川总督的端方。

12月22日,河南开封同盟会会员张钟端领导的河南仁义会起义行动被破获,次日张钟端被杀害。

革命的后续发展11月8日,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宣布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

11月中旬,进攻武昌的清海军反正。海军提督萨镇冰,与黎元洪是师生,舰队参谋汤芗铭与汤化龙是昆仲,被劝反正。11月中旬,各舰自武昌下驶九江,萨镇冰称病离舰赴上海治病,黄钟瑛任舰队司令,经九江林森劝说,舰队归附革命军。

12月2日,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影响及意义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千余年的帝制、专制思想都没有在中国完全消除,而且还一度具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尽管中国共产党声称在1949年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但一些人则认为,在实际运作上,所谓“真正的民主共和”还从来没有得以在中国全面实行——无论是北洋政府、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思想影响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经济影响

此外,从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开始,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社会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

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生活文化影响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对海外华人的影响

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介入中国的革命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虽然革命活动主要在于挽救中国,但这一行动已对当地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影想大致可以分为:马新华人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马新华人团结力量的增长,新思想的涌现,政党政治的影响。

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后,许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中立派及保皇派分子转而支持孙中山。武昌起义后,马来亚和新加坡各地华人剪掉辫子,另一方面,在同盟会和孙中山的号召下,当地华人也积极捐款支持革命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启开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马来亚和新加坡华人与中国维系关系的主要指导源泉。由于民族主义的思想鼓吹,遂使到数以千计的当地华人青年回到中国参加推翻清朝,并在各方面给于孙中山金钱上的援助革命。同时,这种思潮也带著反对外来殖民势力的意念,一直发展下去。

当孙中山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展开革命之前,当地华人是不团结的,常有帮派和籍贯的斗争。不团结阻碍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帮派斗争影响华人社会的经济成长并阻止了不同方言集团的合作。

1906年,孙中山在吉隆坡主持同盟会支会成立仪式时发出警告说:当地华人的不团结最终将导致整个华人社会的崩溃。因此同盟会展开各种宣传活动,如阅书报社、夜校、戏剧表演,使到不同方言的集团为孙中山的革命而在一起工作,这使得不同籍贯的华人有机会学习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以解决共同的难题。通过不间断的联系,华人的团结精神和国民意识逐渐被加强和发展起来。1909年,在打巴成立的集群社就是灌输团结思想的组织。

另一项最主要的发展便是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的学校传播标准华语,主要目的在于打破使用以往的方言教学。这使得不同籍贯的华人间有了共同的媒介语。

孙中山的革命思潮带为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带来了新的思想,冲击了华人传统的旧社会和旧传统。利他主义,舍己为群,平等和自由之观念因此不断传开。鼓励设立女子学校,女人被允许加入社会活动和参加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革命成功后,在1912年8月13日成立国民党。得到英国殖民政府的许可后,便在马来亚成立国民党马来亚支部。由于英国当局认为非与英殖民政府对抗,1912年12月18日,又许可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国民党星洲联络支部。国民党在马来亚继续作合法活动,直到1925年其注册被吊销,理由是未根据社团法令提供所需的资料。虽然如此,国民党的活动未停止,而是继续秘密地存在。而国民党在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活动,为日后的抗日战争、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政治运动等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对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的影响对,美国华人的影响,对日本华人的影响,对欧洲华人的影响,对世界其他地区华人的影响。

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在民国前几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满清而兴奋不已,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因而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孙中山在1921年给俄罗斯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的信中提到“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孙中山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政治革命不足以救中国,因此要进一步发动文化上的改革。

1920年代以后的国共两党,则对于辛亥革命有了较高的评价。国民党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视辛亥革命为其所领导成功的革命,赋予辛亥革命有极高的评价,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

而共产党虽然认为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没有建立共和体制,更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和深刻的社会革命,来达到平均地权的主张,而是在列强的压力下,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妥协,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但同时又认可辛亥革命是个具有阶段性成就的革命,为后来进一步革命奠定基础。

例如刘少奇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何香凝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11.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篇十一

摘 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寻找民族出路,反抗外敌入侵,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成就,大多数人是针对辛亥革命在国内的具体影响,而没有详谈辛亥革命对国外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的研究。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历史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82-01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所趋,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列强侵略强占国土,封建王朝腐败不堪,欺压百姓,民不聊生。封建王朝虽在重压之下,采取了些许仿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但依旧由满族人或王亲贵族掌握大权,享受最大的利益,并没有惠及普通百姓,引起民众的不满。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虽然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但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浓墨重笔,不仅对当时的中国国内社会还是对当时的国际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辈们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成就,更多的是注重对当时国内的影响,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谈得比较少。所以,本文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的研究。

一、以革命团体为坚实基础,历史所趋民心所向

清政府推行立宪运动,目的在于使清政府与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相结合,仿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改变清王朝的政治局面。但是改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大众百姓更加寒心,尤其是报国无门的爱国志士们。早在1894年在美国,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兴中会,之后各地其他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性质的华兴会、光复会相继成立。之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不断发展,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不断尝试,虽然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也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终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是民族革命有了明确的目标三民主义,也有了公认的领导人孙中山,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地传播,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展开,在革命队伍的英勇奉献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二、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领导人孙中山为了推翻帝制,愿意让位给袁世凯,虽然这个举动让孙中山后来非常后悔,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可是在当时具体条件限制下,虽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也推翻了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袁世凯企图复辟,但却被民心所扼杀在摇篮里,这就充分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深入人心,推翻封建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辛亥革命的发生虽然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也恰恰证明了在资产阶级发展不稳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成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与其相应的社会基础,而且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依旧存在。辛亥革命在打破了封建传统主义思想的禁锢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具有权威性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影响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主张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而且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可是辛亥革命也是对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国内资产阶级的发展,辛亥革命胜利后,紧接着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推行利国利民的可行性的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当时的国家迎来了和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与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国民爱国主义思想的觉醒,辛亥革命的胜利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有学者认为“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很高。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为后来的民族革命运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革命领导者应该与普通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团结一心,共同反封建反侵略,不应该对列强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封建反动势力抱有幻想和示弱妥协。

三、打击侵略势力,鼓舞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没有完成祖国的统一,恢复国家主权,但在一定程度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因为封建帝制被推翻,满清政府不再是列强侵略中国有效的工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一次有效的革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一开始建设兴中会就主要是在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下,一步步完成革命任务,开展革命活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海外华人华侨的资金帮助,资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很难展开。孙中山之前一直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直到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才回国,他所宣扬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冲击了当地存在的华人旧社会和旧传统。随后辛亥革命的胜利,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结语:辛亥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趋向与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胜利,这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因为资产阶级政党的软弱妥协,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且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是对于辛亥革命所取得的历史性的胜利也是不能抹杀的。列宁曾将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周恩来也曾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何香凝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辛亥革命虽然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运动,但不仅将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生活,也深深影响了亚洲其他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致使袁世凯想复辟的幻想破灭。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全战胜入侵的外敌,但在一定程度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不仅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爱国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亚洲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朝柱.辛亥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2] 张 利.辛亥革命[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

上一篇:百货采购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年上半年度集团行政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