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美学教案

2024-09-29

舞蹈美学教案(精选12篇)

1.舞蹈美学教案 篇一

一、舞蹈服饰与舞蹈动作的相互影响

一方面, 由于服饰对人体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使舞蹈动态的形成受到了影响。比如傣族女子传统服饰为筒裙, 这种裙窄小紧身, 只有近脚踝处稍宽, 这使傣族女子舞蹈的动作幅度不会太大。躯干被服装裹紧之后显露出的曲线美被夸大成“S”形的舞蹈体态, 而活动范围较大的双手和双脚则被充分利用, 发展出了许多肢体末端语言。尤其是典型曲仲膝盖井勾脚后撩的舞步.更是由于膝盖被裙子裹住, 小腿及脚自然会呈稍外拐状走路的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另一方面, 舞蹈动作的不断发展也向舞蹈服饰提出了改革要求。例如芭蕾舞裙的发展就是经历了“跳跃越来越高, 舞裙越来越短”的历程。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芭蕾服装是曳地的鲸骨裙, 宽大而笨重。当女子技巧发展达一定程度后。这种裙子明显地成了舞蹈家的累赘。法国女舞蹈家卡玛戈将长裙扯去了一圈, 露出了双脚, 开始展示下肢的技巧。玛丽亚?塔里奥尼的“仙女裙”为了适应其足尖技巧表现的要求而再次将裙边提高到了膝盖处, 并且这种“仙女裙”采用了纯白的颜色和羽纱的质料, 服饰与舞蹈动作的充分调适使得白色仙女群和足尖功都成了浪漫主义芭蕾的标识。再后来的芭蕾舞裙更是只保留了腰部以下、臀部以卜的很少部分。使得女演员的双腿完全展示出来, 这使得芭蕾下肢技巧也已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为了适应需要, 舞裙的存在已完全抛弃了遮蔽的意义而只剩下装饰功能了。

二、舞蹈服饰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

(1) 标志人物身份:舞蹈由于不能说话, 对某些描述性、说明性的成分不大容易用动作去表现, 而舞蹈服饰就为舞蹈提供了这方面的帮助。比如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一旦舞者穿上舞台, 我们就很容易判断他们将要表现该民族的特色舞蹈, 从而更快地进入舞蹈的意境。我们还可根据服饰的差别来判断舞者所扮演的角色的身份。如皇帝应该穿龙袍、贫民就只能穿布衣, 神灵穿飘逸的轻纱, 恶魔、巫婆穿怪诞的大氅等。舞蹈中主角和配角的区别有时也体现在服饰上。主角的服饰较配角的服饰往往更华丽、精美, 或者被精心设计得更加引人注目。

(2) 模拟外在物态:某些舞蹈采用“象形”的手法模拟物象, 托物言情, 引物比兴。这类舞蹈作品的服饰通常也在模拟诙物象外在形态的方面独具匠心。如杨丽萍表演《雀之灵》的服装就是一条白色大下摆、上面绣有孔雀翎图案的长裙, 使得她首先在外形上取得了观众的认同。再如, 女子群舞《国色天香》是赞美牡丹的题材, 演员们的裙子在外缘上有一圈硬撑, 将裙摆绕手臂挽起, 硬撑弯曲形成花瓣状, 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 非常形象地点了题。这种模拟外在物态的舞蹈服饰意在尽量使舞者在外形上接近或神似于物象, 使两者在观众的眼中能合二为一, 从而有利于人体本身来表现该物象所象征的某种被人所赋予的精神品质。

(3) 外化内在心态;巧妙地运用舞蹈服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塑造人物性格, 在舞蹈作品中也是常见的手法。例如戏曲舞蹈中的翎技和袖技就具有这方面的特长。”同光十三绝之一的小生徐小香在《风仪亭》中饰吕布, 表演与貂蝉在亭中相会时, 一时情波荡漾, 难忍难遏, 头猛—低, 向左一扭, 他头盔上右边的翎子轻轻地从貂蝉的粉腮上划了一下, 巧妙的是那翎子顺势绕滑到他自己鼻前, 同时陶然欲醉地吸气一闻, 显出吕布轻佻好色的性格, 这段颈项扭摇的舞姿把翎子表现成恬现人物性格的点睛之笔”。而袖舞之技更多, 有“勾、挑、抻、冲、扬、甩、抖;提、吸、抽、带、绞、搭、背;抓、挠、托, 推、旋、掏, 掖;绕、削、穿、捅、抛、摆、撩”。每种技巧都可被赋予外化人物内心世界的喻意, 抒情代言可谓淋漓尽致。

2.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 篇二

关键词:体育;舞蹈;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既有运动元素又融合了舞蹈元素,还需要适当的音乐的恰到好处的配合,这就使得呈现出来的表演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在体育舞蹈中又有着非常丰富的美学方面的价值。体育舞蹈的表演中的美一般具有内在与外在之分,这都需要舞蹈演员的动作,服装,音乐等各种因素之间的有效的配合才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和作用。内在的美感主要是由于舞蹈这种艺术本身的属性就使得学习的人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来丰满自己的内心,达到内在的平衡与充盈;而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面的话就是带有艺术感的舞蹈动作加上恰到好处的音乐的配合也就使得呈现出来的动作可以给欣赏的人一出美的盛宴,也就极具美学的价值。关于具体的各方面的美学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健康美

健康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有一个比如就是说人的健康就是1,之后的所有的财富和幸福都是后面的0,所以健康才是一切的本源。尤其是现在很多的上班族熬夜加班用青春换钞票以后再用钞票换青春,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健康的人很多,那么在体育舞蹈的运动中对健康的强调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体育舞蹈演员的不一样的健康美,健康不仅仅是包含身体的健康,还需要注意精神上的健康,而在一定的健康的基础上的饱满的精神的状态才是这种健康美的来源,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对于体育舞蹈的健康的美感有了很大的认同,主要还是包含在以下的三个方面:身体、精神和动作,这三者之间需要完美的进行配合来进行很好的协调,之后才可以合力形成美感。

二、精神美

体育舞蹈中的精神的美感实在是健康美的另外的表现的形式,而且精神上的美主要还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上的美感,这种美感需要体育舞蹈的演员进行多年的积累才有可能从内而外的散发出来,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体育舞蹈的演员长期的接受这种艺术的滋养,最后都没反映到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上面来。体育舞蹈本身作为一种体育的运动以及舞台上的舞蹈动作相互的结合的项目,这就使得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别的属性来进行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互区分开来,这门艺术不仅仅是是要求表演者具有娴熟的技巧,而且还需要可以从内而外的散发出独特的气质,这正是体育舞蹈这项运动与其他的运动的不同之处。表演者具备良好的气质以后在具体的舞蹈的表演中自然地带出来,当然绝对不可以做作,这样才能够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美感。

三、 体形美

人体的自然构造之精巧实在是大自然进化的奇迹,最为基本的身体的美感就是一个人本质的属性的最好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的体现。体育舞蹈的表演者在长期的训练中不知不觉的就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不仅仅使得舞蹈的动作技巧方面更为娴熟,更加可以使得自己收获健美的身体。从这个角度上说,体育舞蹈的演员是幸运的,男士的演员就可以收获强壮的身体,而女士的演员就可以收获更加柔美的身体,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贵的财富。

四、 运动美

体育舞蹈的完整的展示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因素的综合性的配合,每一个组成的部分都需要可以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才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具体上主要包括体育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以及灯光师的打灯的效果,还有就是背景音乐的适当的演绎等等方面。基于以上的原因就使得演员在表演的时候需要和所有的方面进行有效的配合,这样不仅仅是可以最大的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而且也可以有效的展示体育舞蹈的运动的美感。具体的来说体育舞蹈的运动美又可以主要的包含以下三个部分;舞蹈的技巧美,舞蹈的动作美和动作的表现美这三个部分。舞蹈的技巧美主要是体育舞蹈演员在进行具体的舞蹈动作的演绎的时候把舞蹈的表演来进行完美的诠释,这就有了个人的特色也就会与众不同了,主要的包括的部分就是动作的力度,速度以及在物理空间的变化上的不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舞蹈的动作美在体育舞蹈中的呈现的形式也都是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般来说男性的演员所表现的都是肌肉的力量美,而女性演员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的阴柔美,他们在舞台上各种精彩的表演所呈现的都是一种动作美。

五、 装美

体育舞蹈的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身上所穿的舞蹈的服装也具有特别的美感,服饰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舞蹈的具体的展示中,演员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独特的服装进行相应的表演,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增强了体育舞蹈演员的表演的可观赏性,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六、 乐感美

一场完整的体育舞蹈下来必然离不开舞台的音乐的配合,而且要是没有音乐的话,那么体育舞蹈几乎就变得没有艺术上的享受更加谈不上艺术上的价值。恰当的使用音乐可以为体育舞蹈的表演起到加分的作用。而且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本身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上的价值,把体育舞蹈的动作展示与音乐的意境美相互的结合起来的话,就会使得体育舞蹈更加的具有观赏性。而且在体育舞蹈的演出中,演员的对于舞蹈的感情上的投入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情境音乐的有效的影响,音乐如果可以和舞蹈进行完美的融合的话,才可以使得舞蹈之后的舞蹈精神的魅力表现出来,才能够看到艺术上的美感。所以在舞蹈的表演中,敲到好处的可以表现舞蹈的内容的音乐也就会深刻的激发舞者内心深处的那中共鸣。所以具体到对于舞蹈的意义上来说音乐确实是舞蹈的某种意义上的发展与升华,而且只有在体育舞蹈中表现出音乐美才能保证体育舞蹈的不断前进。

七、 连贯美

体育舞蹈的完成需要各个环节的有效的配合,如果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配合的恰到好处的话,那么就会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和节奏感,要想达到这种高的水平就需要对于整体的动作以及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动作都可以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布局,这样才可以使得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配合,之后完美的分解动作就会组成完整的系统的美感。当然,舞蹈的难度各有不同最后带来的视觉感受和美学价值也都各有不同,一般难度越大的动作在连贯性上越好的话带给观众的享受也就越好。舞蹈动作的编排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可以作为体育舞蹈的表扬上的成败的标准之一。而且在细节上的不连续,编排的不科学都会给舞蹈的美感大打折扣。这其中也都包括在具体的体育造型上的静态美与动态美这两种造型的美感,动态的造型一般就是指的舞蹈的动作,比如行走,表演等形式,而静态的造型就是主要指的是演员在某一个动作需要静止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一瞬间的美感。正是这種静态造型美和动态造型美的结合成就了体育舞蹈动静结合之美。

综上所述,美学的价值存在于有关于体育舞蹈的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中,而且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可取代的,只有将美学与舞蹈本身有效的结合到一起,才可以带给观赏者最高的艺术享受。而艺术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就在与,艺术让人成为人。在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对于体育舞蹈的美学上的研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地意义。(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东方,东伟新.论体育舞蹈音乐的作用及美感的要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3.幼儿舞蹈《小雨点》舞蹈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这个幼儿舞蹈

2.技能目标:训练腿的柔韧性

3.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幼儿舞蹈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部分幼儿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扩指

2.勾绷脚

五、教学准备:

音乐,练功服

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整队,点名,师生问好

2.检查出勤率

3.检查仪容仪表

中间部分:

一、基本功:

1.热身

:①原地总跳50个

②压膝盖

③压脚背

2.腿的练习

①压腿:前、旁、后

②踢腿:前、旁、后

③搬腿:两个人一组搬前旁后腿

④下叉:竖叉、横叉

3.腰的练习

①开肩

②控腰

③下小腰

④下大腰

4.胯的练习

趴小青蛙

两人一组踩胯

二、新课部分:《小雨点》

做法

准备位置:身向一点,双腿膝腿,手臂抱腿团身

准备音乐:

(1)

1-8:保持准备姿态

(2)

1-8:双腿伸直执政部位绷脚伸坐双手体侧指间点滴

第一段

(1)

1-2双勾脚

3-4双绷脚

5-6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2)重复(1)1-8动作

(3)

1-2双勾脚

3-4双绷脚

5-6双勾脚

7-8双绷脚

(4)

1-4 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5-8 抖手下落至准备位

第二段

(5)

1-2右脚收至脚踝处,平脚踏地

3-4左脚收至同右脚并拢

5-8吸腿团抱身

(6)

1-4双腿伸直,上身随腿至前压腿

5-8双手打开至正步位绷脚伸坐

(7)-(8)重复(5)-(6)动作

结束段

(9)收至吸腿抱团身

提示双勾脚和双绷脚要做到最大限度

歌词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的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落在田野里鸟儿乐的笑哈哈三、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面临实习,上课内容仍以幼儿舞蹈创编为主

四、就业指导

幼儿舞蹈对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勤加练习

结束部分

1.总结本课内容

4.舞蹈教案 篇四

社庄完小

郇新红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朝鲜舞蹈的基本动作,培养老师积极刻苦的良好作风及提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1、根据专业特点,讲解姿态练习的重要性;

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镜面)

3、教师示范学生分解动作练习;(背面)

4、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先口令,后音乐伴奏)

5、教师在学生练习时注意纠正错误动作,并及时用口令提示;

6、请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示范,并让同学给予评价;

5.中班幼儿舞蹈教案 篇五

中班幼儿舞蹈教案

设计意图:

“享受艺术、快乐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我园中国舞课堂教学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舞蹈教学经验。通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我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舞蹈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理解乐曲、模仿动作、掌握动作顺序以及愿意与同伴愉快地舞蹈。

活动中我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的学习舞蹈。活动中,我一改以往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能,一味进行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加菲猫的了解来探索、想象、模仿舞蹈动作,并愿意愉快地进行表演。从而体验舞蹈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

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积极参与动作表演。

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学习舞蹈组合的经验。

2.幼儿已有压垮的练习。

物质材料准备:

1.加菲猫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2.换好舞蹈衣、舞蹈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组合,激发表演情绪。

1.“今天,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个舞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2.复习舞蹈组合。

二、观察发现,探索模仿动作。

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

“你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引来了小花猫的一位朋友,猜猜会是谁呢?”“你看到的加菲猫有什么特点?谁愿意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加菲猫胖乎乎的样子。加菲猫为什么会这么胖呢?”“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让我们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说的?”“看,到现在它还在打瞌睡呢?谁愿意来学一下它打瞌睡的样子?”

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刚刚小朋友模仿得可真棒,老师把小朋友模范的这些动作串联了起来,看看王老师是怎样来模仿这只爱睡觉的加菲猫的?我模仿的怎么样?你最喜欢我跳的哪个动作?”3.共同探讨、模仿加菲猫舞蹈动作。

探讨打瞌睡、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要领。

“你喜欢哪个动作?加菲猫在打瞌睡的时候,小腰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试试用提要、松腰的方式来打瞌睡?”

6.浅议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 篇六

一、抒情化

抒情化是音乐、舞蹈这类表情艺术的基本属性。我国汉代的《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1) 这就将人类表达情感的四种方式做了排序:语言→嗟叹→音乐 (咏歌) →舞蹈 (手舞足蹈) , 从中还可以看出, 舞蹈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最高形式与最后手段。

事实上的确如此, 无论是情节舞还是情结舞, 均以情感作为灵魂和生命。舞蹈作为人体艺术之一种, 舞者的形体动作, 都可以通过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等多种方式, 表现人的繁复多变、深刻细腻的内心情感。

作为人体艺术, 舞蹈与杂技、武术等人体艺术有本质的区别。杂技、武术虽然和舞蹈一样, 都具有直接可视的特点, 也有着动作的持续呈现方式。但是, 杂技、武术不强调表现人的情感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 而是通过新、难、巧的高难度动作, 折射出人的智慧和力量。而舞蹈艺术则强调表现人的某种特定的内在激情, 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 具有特殊的作用。舞蹈艺术是由舞者内在的心动、情动驾驭外部的“行动”的。舞蹈也有高难度技巧动作, 但它们是为表现人的情感服务的, 是为表现一定的情绪、一定的思绪, 或营造某种情境而存在的。舞蹈的人体, 是由心灵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 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 表里透明, 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 这乃是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没学品格。

舞蹈重在表现人的情感的成功特证, 不胜权举。例如《红绸舞》的热烈欢快之情、《荷花舞》的自由舒放之情、《天鹅之死》的拼搏抗争之情;又如民族舞剧《玉卿嫂》, 就通过女主人公玉卿嫂这一典型的中国寡妇的形象塑造, 通过她洁如水仙爱如烈火的性格刻画, 通过她爱上一个身体病弱但又敢于迎接朝阳的青年庆生, 但由于年龄和感情的寄托不同所酿成的悲剧经历, 重点表现出玉卿嫂心灵深处的痛苦, 因为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再如民族舞剧《红楼梦》、也通过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古典舞所特有的造型美以及戏曲舞蹈中的“圆场”、“水袖”、“碎步”、“蹉步”、指法、身段等外部表演动作技巧, 表现出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她痛苦北非的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 情感化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一、韵律化

舞蹈是富于韵律化的艺术, 韵律化也是它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所谓“韵律”, 原指“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 因结合停顿的数目集位置, 节奏的形式和数目, 押韵的方式和位置, 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韵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不同语种的诗歌, 由于语言结构不同, 韵律的规则也就不同。如汉语古典诗歌讲求平仄交替、对仗联偶、押尾韵, 拉丁———印欧语系的诗歌注重轻重音、长短音、音步、顿数等都是韵律的具体运用。” (2)

舞蹈艺术的韵律, 指的是舞蹈艺术的韵味和规律, 所谓舞蹈的“律动”或“动律”, 也指的是这种有规律的运动。

具体而言, 舞蹈艺术的韵律, 主要包含音乐性和节奏感量大内涵。

舞蹈的音乐性众所周知, 自古以来, 舞蹈就和音乐结成孪生姐妹, 乐舞一体, 歌舞联合, 从来就没有无音乐伴奏 (舞曲) 的舞蹈, 因此有人说:“舞蹈是无声的音乐, 音乐是有声的舞蹈。”这话颇有道理。我国唐代的《霓裳羽衣舞》, 又名《霓裳羽衣曲》, 这便是乐舞一体的及好例证。

舞蹈与音乐合二而一, 音乐情感与舞蹈情感相同步, 形成情感链与情感结, 从而取得1+1>2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 不懂音乐的人, 就不能从事舞蹈艺术的创编与表演工作;反过来说, 要从事舞蹈艺术的创编与边沿工作, 就必须懂得音乐。也就是说, 舞蹈艺术是音画同步、视听一体的艺术。

舞蹈的节奏性也显而易见, 节奏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的节奏, 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律动, 即人体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的规律性。也就是说, 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韵律美。我国著名舞蹈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舞之父”的吴晓邦先生认为, 构成舞蹈的三要素就是表情、节奏、构图。他说:“‘舞蹈的表情’就是由人的内在感情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而‘舞蹈的节奏’都是表情上‘人体动’的基础。……换句话说, ‘舞蹈的表情’离开了‘舞蹈的节奏’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节奏如果不通过表情也不可能表现出来。”

舞蹈动作节奏的起伏变化, 不仅可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 表达一定的情绪情感, 而且也可以形成误导的韵律美。在这方面, 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以举世文明的敦煌壁画与丝绸之路为背景, 通过唐代画工神笔张合女儿英娘的经历, 以及他们同波斯商人伊努思的友好往来, 表现了“友好交往, 通商互助, 和睦相处, 同泰民安”的主题, 歌颂了中外人民源起流长的传统友谊。其中的艺术亮色, 是从壁画上的舞姿为基础, 创作出新颖的舞蹈语汇, 并且运用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把舞蹈动作与静态造型完美结合起来, 取得了理想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剧中英娘的一段独舞, 从“反弹琵琶”的造型开始, 动作节奏由缓到急, 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动作速度由慢到快, 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动作力度由弱到强, 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塑造出优美动人的舞蹈形象, 使观众深深领略到舞蹈的韵律美, 也使整个舞剧获得极大成功, 被誉为“复活了的敦煌壁画”。

节奏把舞蹈与音乐紧连在一起, 舞蹈动作的节奏是以音乐的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舞蹈节奏的进行是表现音乐内在灵魂的形象, 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始终伴随着节奏。” (3) 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 建立在节奏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 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显然, 对于舞蹈与音乐这两大艺术而言, 节奏都是构成二者韵律美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 韵律化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二、民族化

民族化更是舞蹈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艺术, 都以民族化作为艺术之根。对此,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艺理论家和艺术家, 都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俄罗斯作家赫尔岑说:“是任何艺术家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法国作家伏尔泰也认为:“谁要是考察一下所有其他各种艺术, 他就可以发现每种艺术都具有某种标志着产生这种艺术的国家的特殊气质。”

所谓“民族化”, 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 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文艺作品要达到民族化, 作者必须熟悉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爱好, 继承本民族文艺的优良传统和创造性地吸取其他民族文艺创造的优点, 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4)

文艺作品的民族化, 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它包括民族艺术思维方式、民族艺术形式、民族思想感情、民族艺术手法、民族艺术风格、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人文景观、民族自然风貌、民族语言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 是民族精神, 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国舞蹈艺术成功的民族化之路, 充分地证明了民族化对于舞蹈艺术的重要性。不仅本土的民族舞, 如《红绸舞》、《采茶扑蝶舞》、《千手观音》、《黄河儿女情》、《雀之灵》、《俺从黄河来》、《红手绢》、以及民族舞剧《宝莲灯》、《红楼梦》、《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民族化的舞蹈艺术精品;而且引进来的西方舞蹈品种———芭蕾舞, 也涌现出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 民族化更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 可见情感化、韵律化、民族化, 是舞蹈艺术的三大重要审美特征, 只有遵循这三大重要审美特征, 才能创编、表演出舞蹈艺术的精品之作与经典之作。

舞蹈和一切艺术一样, 迫切需要总结、继承、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3] 、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舞蹈美学教案 篇七

【关键词】舞剧;视觉;美学;哥特风格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10.011

【Abstract】The popularity of modern dance drama was raised by Matthew Bourne, who made a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ballet and re-inspected the meaning of dance drama to audience in terms of its themes and design. He cooperated with stage designer Lez Brotherston and created dance dramas that were novel in design and unique in concept. Matthew Bourne's explorations have its unique aesthetic value.

【Key Words】dance; vision; aesthetics; Goth

20世纪英国剧场在经历了战争和几次大的剧场改革之后,戏剧创作进入了一个尤为旺盛的高产时期,从70年代剧作家对现实的猛烈抨击、到80年代对经典作品的改编热潮,戏剧创作逐渐分离出导演式和集体创作式这两种以剧场呈现的整体元素为创作重点的创作模式,并很快建立以实验性为雏形、以导演风格或固定搭档为基础的戏剧风格。与此同时,成熟的英国商业剧场专业化的管理与运营体系,也为戏剧创作的自由性和实践性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80年代的伦敦西区剧场已与美国百老汇并驾齐驱、成为全世界音乐剧的摇篮。而在这些璀璨的舞台之下,不仅仅孕育了新一代戏剧观众,也造就了一位改变舞蹈剧场的舞剧导演——马修·伯恩。

1 英国当代舞蹈剧场的“明星”

如果在伦敦的街头询问任何一个英国人喜爱的舞剧导演,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以下简称伯恩)的名字一定会出现。伯恩不仅仅是英国戏剧圈名副其实的“明星”,就在2016年,英国女王为其封爵、查尔斯王子为其亲授此殊荣,足以见伯恩之影响力。

1995年的英国伦敦,戏剧舆论界最热议的话题就是伯恩改编的全男版《天鹅湖》,这部作品一经上演顿时掀起了风暴般的热议,并很快被载入演出史,也奠定了伯恩在英国舞剧界的影响力。它出色地融合了音乐剧和现代舞的元素,其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性格塑造丰满的人物都受到了业内评论家的赞赏,为伯恩赢得了英、美戏剧界的最高荣誉奥利弗奖和托尼奖“最佳编舞”以及30多个国际奖项。

1.1 芭蕾舞剧的“颠覆者”:马修·伯恩

在《天鹅湖》首演引发的激烈争锋之中,伯恩被评论家形容为芭蕾舞剧的“颠覆者”。这部剧从故事改编、舞蹈方式、服装视觉等多方面大胆突破传统,颠覆了以柔美著称的芭蕾舞表演的风格,代之以力量感和野性,并借鉴了现代舞中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其“同性”题材也令芭蕾舞剧的常客们大跌眼镜。尽管伯恩以“颠覆者”的形象一炮而红,然而,在其后的创作生涯里却逐渐显现出对各类舞蹈的精通与娴熟的嫁接能力,看似迥异于传统的舞剧样貌,实则像音乐剧一样灵活多变。

伯恩自己也未曾定义这些作品的标签,但纵观他的成长经历,却不难发现,他心中早已种下破除传统芭蕾舞与现代舞及其他舞剧形式之间芥蒂的种子。伯恩的成长经历,给予他从各个角度观照传统芭蕾舞剧的多元视角。

从十多岁的时候开始,伯恩就成天泡在伦敦西区剧场看戏,并因喜爱收集演员签名而接触过很多演员。对舞剧的热爱,让他踏踏实实地从舞台幕后开始学习和积攒经验。毕业后,他在BBC和伦敦最好的几所剧院里做过兼职,空闲时间则为一些年轻的业余舞团编舞。22岁时他终于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舞蹈和编舞,尽管如此,他开阔的视野和对剧场的了解令他的才华很快崭露头角。28岁时,他即受邀担任英国影画先锋舞蹈团的艺术总监,这个决定日后催生了一个英国最具创新和最受欢迎的舞蹈团。在伯恩的带领下,舞团创作出了一批像男版《天鹅湖》这样轰动舞坛的作品。2002年,伯恩在英国影画先锋舞蹈团的基础上重组了一个新的剧团——新冒险舞团,将伯恩式的新奇与挑战延续下去。

现代舞的先驱邓肯曾说,身体仅仅是灵魂的再现。伯恩为当下观众而舞,也为自己的好奇而创作。他带领新冒险舞团掀起了重塑男舞者表达空间的舞剧热潮,打破了芭蕾舞剧的模式,加强了舞剧的叙事方式,并从题材上重新审视舞剧对于当下观众的意义,从而创作出舞蹈形式新颖、概念独特的舞剧作品。

伯恩的舞剧作品不拘于传统题材和表演形式,而是以“伯恩式”的当代视角重新“发掘”故事,打破传统舞剧的结构,编排上大胆而风格又鲜明,贴近当下观众重视故事性、视听体验的观看习惯。伯恩可以比作是英国舞剧新潮中的“韦伯”,受全世界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他对舞蹈剧场的“颠覆”之因恰恰代表了年轻一代观众对剧场的渴望与不满足之间的困惑,他认为,舞蹈必须表达当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困境,他将欲望、暴力、伦理完全暴露于芭蕾舞台之上,让剧中的角色活在当下社会。

伯恩舞蹈剧场的成功,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位与他有着相同理念的舞美设计师——利兹·布莱瑟斯顿(Lez Brotherston,以下简称布莱瑟斯顿)。他与伯恩共同建立其舞蹈剧场观的美学概念,亦是伯恩式舞蹈剧场的共同践行者。

1.2 炙手可热的舞美设计师:布莱瑟斯顿

nlc202309081719

布莱瑟斯顿参与BBC的很多电视剧服装设计与制作,与伯恩有着共同的创作理念的两人一拍即合,继而在二十多年的合作中成为伯恩舞蹈剧场不可或缺的视觉拍档。惊世的男版《天鹅湖》就出自他们的合作。布莱瑟斯顿在戏剧和电影的舞台设计、服装领域两栖,与伯恩相似,他也认为芭蕾舞剧场应该在视觉方式上有所改变,渴望新面貌的舞台呈现。伯恩的戏剧想象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正需要布莱瑟斯顿这样的优秀视觉艺术家为他将戏剧想象变成充满现代语汇的舞台视象。

伯恩在英国的受捧程度不亚于西区剧场的当红明星,同样,舞美设计师布莱瑟斯顿其实也是英国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布莱瑟斯顿毕业于有着悠久设计传统的伦敦中央艺术与设计学院,师从著名的英国舞台美术家帕梅拉·霍华德以及法国著名舞台美术家玛丽·布江森,他早期从事影视服装设计,当他与伯恩共同创作过很多优秀作品后,他将精力重新放回戏剧创作,并多次在戏剧领域斩获最高荣誉:英、美奥利弗奖和托尼奖的“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服装设计”。他的创作不仅涵盖英国知名院团及西区剧场,也受世界各大院团的争相邀约。

布莱瑟斯顿的服装设计形式兼具精致考究的传统造型与寓意巧妙的现代元素,他认为,“为舞蹈做服装设计,则要求服装必须成为演员的一部分,这与展示性时装是完全不同的。”其舞美设计擅长从戏剧主题生发视觉意象,并与导演同步构思戏剧结构的空间关系。他将电影创作惯用的“故事板”挪用到戏剧创作之中,将每一场戏的气氛和人物变化画出来,这种方式帮助了导演更好地梳理故事的叙事场面和逻辑,也为创排期导演的想象转变成为舞台具象造型提供了参照。

布莱瑟斯顿与伯恩的紧密合作,成就了许多精彩的当代舞剧作品,也表明了舞美设计师与导演合作的相互影响及重要性。伯恩式舞蹈剧场,颠覆的其实只是剧场的陈规俗套,让芭蕾舞剧以新的面貌、更丰富的表达重返现代观众的视野。

以下将以两人合作的舞剧作品为例,从舞剧主题到视象元素试分析伯恩式舞蹈剧场的美学特点。

2 马修·伯恩舞蹈剧场流变

2.1 用经典作“拼贴”的早期作品

伯恩早期的三部作品《喷火式战斗机》、《地狱加洛普》、《城市与乡村》已经表明了伯恩立足于当代改编的态度和方向,他将传统舞剧的经典段落插入叙事结构中,并颠覆性地改变舞者的造型特征以达到强化的效果。这种改编虽戏谑却在剧中非常恰当,因而受到一些评论人的好评,也肯定和鼓舞了伯恩进行更深入的尝试和探索。

新冒险舞团的第一部作品《喷火式战斗机》(1988)是伯恩崭露头角的第一部舞剧作品。伯恩将佩洛特的四小天鹅舞变成了现代社会中四名身着男士紧身内衣的领舞在充斥着现代招贴广告牌之前的精彩对决。第二部作品《地狱加洛普》(1989)改编自奥芬巴洛的《天堂和地狱》序曲,伯恩创造了一场从街头开始的浪漫邂逅的故事,并将法语和英语混杂使用,利用语言的谐音和双关语制造笑料以达到讽刺这些年轻人“博爱”的目的,该剧中选用的舞蹈动作就像是为人所熟悉的酒馆里的卡巴雷,看似随性而滑稽,最后以康康舞作为结束。舞台再次使用招贴元素,将其变形成形态各异的街道建筑。

最后一部作品《城市与乡村》(1991)则较前两部在诙谐程度和节奏方面更为成熟,虽然这个故事由很多经典剧目的片段编连,但其展现的民间风情尤为精彩。舞台以平涂式绘画风景作为背景,舞者身着简化成白色与褐色的19世纪民间便衣,突出乡村浓厚的生活气息。

2.2 全男版《天鹅湖》和废墟中的《辛德瑞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莫过于伯恩的男版《天鹅湖》,伯恩并没有直接着眼于《天鹅湖》的原始素材,而是绕其道对柴可夫斯基发生了兴趣,伯恩认为柴可夫斯基自身所在的那个时代限制,令其无法面对同性恋的自我,继而无法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这种迷恋和无法面对的纠葛,伯恩将其放入了《天鹅湖》之中。剧中柔弱的王子出生于皇室渴望爱却不断无法面对自我的困顿,而解救他的天鹅正是他憧憬的“理想与自由”的象征。

无论从题材上还是表现形式上,男版《天鹅湖》在90年代的英国都是轰动性的。那个时候,虽然禁忌之爱并非新话题,但是以芭蕾舞形式表现男性的阳刚之美令观者眼前一亮。传统芭蕾舞的表演通常以突显女性柔美为主,男舞者则居于配角地位,伯恩的这一大胆尝试完全颠覆了传统设定,突显了男性魅力,当时很多男舞者甚至因此受到鼓舞。男版《天鹅湖》令舞蹈界和观众看到了舞蹈中当代人的思考和表达,伯恩善于吸收各舞蹈形式所长,使得舞剧也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性和紧张的戏剧节奏,也符合了当下观众的欣赏需求。

《天鹅湖》的服装设计一改传统古典芭蕾舞服装,并使用男性舞者扮演天鹅,赤裸上身、将紧身裤改为运动面料并附着流苏。(传统芭蕾舞服装由女舞者身穿芭蕾舞裙又称蓬蓬裙进行表演,其最早的雏形在19世纪30年代以层层薄纱形成的“仙女”长裙为演出所使用,随后,经过不断改变逐渐变短,并增加了其柔韧度,使腿部线条完全地展现出来,直到19世纪末最终形成如今众所皆知的形制。)莱瑟斯顿并没有坚守这一传统,因为《天鹅湖》所要求的力量感及大幅度动作要求,不再适宜紧身服装,而选用了较为宽松、更多线条的服装来展现身体。《天鹅湖》从立意到服装设计的改变取得了显著成功,获得了业内的好评,这也使得伯恩更加自信。

两年后的《辛德瑞拉》(1997)则将灰姑娘的故事放在了二战时期的伦敦,辛德瑞拉与受伤的空军飞行员一见钟情,然而可怖的战争又让两个人不得不分离。伯恩早就希望将灰姑娘的故事搬上舞台,他尽可能保留了普罗科耶夫的作曲,只做了部分调整,而整个战时爱情故事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的情境下显得更加浪漫。

舞美设计以破损的砖墙作为元素重构了一个两侧为房屋外墙、背后被炸损得只剩下轮廓的墙面。《辛德瑞拉》的多个场景如火车站、医院内、会客厅、街道就在这个墙面结构之中进行变化。布莱瑟斯顿用褪色照片的基调作为舞台视觉的第一印象,远处低矮残破的房子与散不去的浓烟构成了人物关系的远景,而夜晚空旷的街面与寂静的一轮明月则成为人物的内心写照。服装设计则在40年代服装的基础上,用复古花饰纹样区分其反面人物的特征。《辛德瑞拉》相较于《天鹅湖》还是以浪漫爱情故事为基调,借用战事、废墟这些因素烘托情绪色彩,因此,整体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nlc202309081719

2.3 走向哥特美学的《剪刀手爱德华》和《睡美人》

哥特(Goth)式艺术风格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所有艺术门类,以教堂建筑最为著名。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现代整个世界,并反映到音乐、绘画等不同的艺术领域。其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轻盈、复杂和多装饰,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重要特征,为近现代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流行的元素。其文艺作品的主要特征为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哥特风格从艺术思潮走向流行文化,使其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和生命力,20世纪后期的哥特文化最为重要的根据地就是英国。

其实从伯恩的《天鹅湖》开始,哥特文化对他的影响已显露其端倪,十年后,伯恩对这种“向死而生”的黑色文化找到了更好的题材《剪刀手爱德华》(2005),他在这类舞剧中完整统一了由人物性格到造型方式的哥特风格。《剪刀手爱德华》改编自蒂姆·波顿的同名电影,伯恩视波顿为哥特风格和怪诞讽刺的领军人物,以此作品向经典致敬。伯恩保留了原故事的基本情节,爱德华是一个两只手是机械剪刀的男孩,因其特异只能独居在郊区的一所空房里,但他还是一直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伯恩认为像爱德华这样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并不少,这样一群特殊却不被接受的人应该得到关注。

爱德华的服装设计是这部剧的焦点,虽然伯恩版的人物风格与波顿版的如出一辙:哥特式的黑眼窝、蓬乱的头发、纤细紧身的机械元素,但布莱瑟斯顿还是尽可能做出差异化,使爱德华更像是一个缝合而成的“科学怪人”,仿金属质感的服装上增加了肌肉块面。舞台设计则运用秩序与变化的对比强调爱德华的相异性,小镇居民的生活区由层层叠叠的统一房子依次排开,强化社会规范,而爱德华的园艺城则显得变化多端充满了活力。哥特元素的局部使用与舞台布景的规范化之间形成对比,秩序与无序的组合也成为这部剧的特点。

尽管《剪刀手爱德华》好看,却还是难摆脱其荧幕形象根深蒂固的印象,而爱德华以外人物的现代装束与相较之下不太鲜明的性格特点,使得这部剧虽然精彩却显得意犹未尽,与创作男版《天鹅湖》时的“破坏性”相比,似乎已然具备“破坏”风格的剪刀手反而创作空间受限。似乎《剪刀手爱德华》留下的遗憾令伯恩又回到对经典改编的探索之中,在限定和桎梏中寻求新的突破。

《睡美人》(2012)恰巧是这样的作品。这部戏的哥特元素更为显著:凌乱的发型、混色碎布蓬蓬裙、繁复的流线型浮雕装饰,整体以黑、红色为主,甚至将人物设定为吸血鬼,带有黑色的翅膀穿梭于冷寂月色之中的幽宅。哥特风格善用的高耸与曲线都非常好地在《睡美人》中得到了运用,为这部剧营造了神秘感与紧张气氛。演出从写着“很久以前……”的面幕拉起而开始,沉睡了一个世纪的睡美人被唤醒时,王子为了延长等待已经变成了吸血鬼,这段爱情从古典晚宴跳到了现代哥特式的幽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赋予《睡美人》强烈的视觉对比,唯美与哥特似乎正暗含着伯恩对芭蕾舞剧的颠覆性转变,而古典与现代这一双重关系也给予了舞美设计师布莱瑟斯顿创作冲动。

布莱瑟斯顿在开始创作之前研究了很多版本的《睡美人》,最终形成伯恩版《睡美人》改编的基础,剧中的时间线:睡美人醒来已经是2011年(她睡着之时是1911年),而她的庆生舞会则是1891年。跨越两个世纪的时代变化,成为该剧设计最核心的灵感来源。

《睡美人》的服装设计精致考究又富有新意,大饱观众眼福。布莱瑟斯顿在两个时代鲜明的服装风格基础之上,以装饰细节寓意人物性格。他为剧中舞会借用了19世纪末的服装样式:精美的制服、紧身胸衣、爱德华时代茶服以及诺福克式夹克都被他如实搬上舞台。别具一格的是他选用浅色系与典雅的碎花增添浪漫感,又巧妙地在睡美人的服装袖口设计了独特的黑色植物刺绣,以象征她受到的诅咒这一暗线。与之完全相反的则是,当睡美人醒来,她来到的21世纪服装风格也走向哥特式:凌乱的发型、混色碎布蓬蓬裙、繁复的流线型浮雕装饰,整体以黑色系为主,甚至还有黑色的翅膀,呈现出诡异和神秘感。

布莱瑟斯顿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桥梁,而这部《睡美人》正犹如在桥上可看到的两岸风景以及倒影之中两者的交融。这部剧的舞台设计风格鲜明表达着古典与现代交错的差异特征:在表现睡美人出生之初,工整对称的园林布局、遥立于高处的宫殿、睡着了的天使雕像,无一不表露这个家族的高贵、清高以及即将到来的厄运;女巫的诅咒则暗涌在金色宫殿内,巨大而缓慢垂下的帷幔、大如牢笼的窗格,以及巨大的圆月则逐渐渗透危险感;尘封了百年后的宫殿外铁门与荆棘,轻盈而梦幻地开启了另一个哥特世界,直达顶端矗立的树林中弥漫着神秘色彩,又营造出深邃的空间层次。《睡美人》的服装与舞台设计之间的统一风格与寓意非常出彩,布莱瑟斯顿在渴望给观众尝“新”的同时,也格外注重视觉品质,有效地帮衬了伯恩重构经典文本叙事及角色性格的追求。

3 马修·伯恩的剧场美学特点

伯恩的舞剧从一开始就另辟蹊径,走向了拓展传统舞剧边界的方向。从早期的三部戏中可以发现,他希望借经典故事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觉醒,并以此做出了尝试。但伯恩这一对“自我”的诉求,也体现在经由传统芭蕾舞剧的创作方式之中觉醒的“肢体表达”的伸展和觉醒。几年后,男版《天鹅湖》不仅为伯恩奠定了他在英国乃至世界舞剧界的影响力,而且它标志着马修·伯恩舞蹈剧场的成型:打破题材的禁忌、彰显男性阳刚之美与野性的风格、大量使用黑色和哥特符号、改变传统的舞蹈服装。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奥利弗奖和托尼奖的殊荣也似乎只是锦上添花,自此,马修·伯恩这个名字作为一种舞蹈剧场风格而使用。

从伯恩对《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完全哥特式作品之喜爱,到《睡美人》塑造出的吸血鬼形象,很清晰地指向了伯恩的剧场美学观逐渐走向哥特风格的统一。而在此之前,《天鹅湖》以及其他作品中鲜明的题材、暗含的人物视角来看,他对哥特风格的理解并非停留在感性的形式之上,而是对“向死”文化指向的“生”的觉醒更为着迷。因而伯恩的剧场美学观带有强烈的哥特文化的影响,这与80、90年代复兴的“黑色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影响也有一定关联,后者以对爱与美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为主题,尖锐地抛出一些无法直面的社会问题,表达对文化的焦虑感。但他并未从一开始就希冀贴上“哥特风格”这样的标签,因而在二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时隐时现,直到《睡美人》这部作品从题材到人物塑造都给予伯恩充分的理由,显现其“黑色文化”。

重新回到伯恩的代表作《天鹅湖》,当时大多数评论家将其目光放在这种对阳刚之美的重新挖掘之上,并不禁回望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魅力,似乎将伯恩的创作轨迹引向阳刚之美。然而,相比于静态的阳刚之美,伯恩更执着于将整个演出充满激烈的交锋与对峙,而这些矛盾的根本其实来自于对爱的渴望与对死亡的恐惧。伯恩设计的舞蹈动作则将这饱满的线条又不停抛向运动的交锋之中,从《天鹅湖》之后,伯恩对力量之美的尝试并未停止,其后的《汽车工人》(2000)和《道林格雷》(2008)中都有精彩的演绎,而《道林格雷》更被认为是一部充满了性感、动荡、暴力以及冲破了道德底线的作品。在这些不同题材、激烈的线条交错之中,却能清晰地找到伯恩的取材视角和美学观与英国“黑色文化”的相似之处。而“黑色文化”的本质仍然是消极浪漫主义时期的哥特文化,只不过它并非绝对的“病态”与“死亡”,而是通过它们与日常对立的“非常态”洞察人性不易显露的自我。而这层自我隐藏之深恰也因其带有某些“黑暗”色彩。

4 结语

马修·伯恩对其舞蹈剧场创作的开放式态度,形成了他更多元的视角和创作方式,也让他随着对剧场的形式探索走进更深一层的美学追求,这当然也脱离不了舞美设计师利兹·布莱瑟斯顿的影响及实践。伯恩式舞蹈剧场在观众看来是“精彩的”、“好看的”,其火热的表象背后其实有对舞蹈剧场各舞剧门类之别的打破、对舞者更贴近真实的表达、对社会文化及现象的挖掘和探讨,以及对当下“黑色文化”的重现与视觉隐喻的有效运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伯恩与布莱瑟斯顿在舞蹈剧场进行的革新,实际上正是建立在对传统剧场的深入了解和严谨研究基础之上的,伯恩对芭蕾舞、现代舞、音乐剧以及戏剧创作者之间的共同努力消解了专业门类的隔阂,也为戏剧作品的整体性提供了绝佳保障。

8.舞蹈课 教案 篇八

双脚与肩同宽,腿稍微弯曲,脚尖略向斜前方八字张一点.尾椎骨与地面垂直,上身稍向后倾,放平肩膀,两手平伸,肘部稍弯,手腕略向下压,手向上立张开,中指向下2cm,注意手指不要捏到一起.目视前方.这就是肚皮舞的基本站姿,在练习其他动作的时候多数使用此姿势.在肚皮舞中,这是最基本的姿势.我们的课程每次为一节基础课和一节舞蹈课连上,让大家在学到规范的基础动作的同时学会舞蹈,这样穿插教学,会让大家在基础动作中得到练习,在学习舞蹈中得到乐趣,学习舞蹈也激励同学们更好的练习基础动作.我们每节舞蹈课动作教学不超过8个小节(重复除外),我们会认真将每个动作细致的讲解,包括动作及动作规范,动作路线,眼神等.保正学习质量!

第二课 肚皮舞入门动作 第一课时 上8下8 要做好肚皮舞上下8字,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动作开度

肚皮舞中的上下8字胯,说到底其实就是胯部上下提落动律和左右平推动律的配合协调。因此练习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打开胯部上下的开度和左右的开度,可以通过上下胯和左右平推胯,练好单个方向上胯部的延展性。关键点二:控制动作方向

上下8字讲究的是胯部要在竖直平面上绕动8字,因此胯部需要控制好,只要上、下、左、右的动律,而不需要前后的摆动,做动作是可以想象你的身体被夹在两扇门板之间一样。关键点三:速度、幅度均匀

8字其实是由左右两个圆组成的,讲究左右两个圆的速度要平均,幅度要一致。

第二课时 水平圆胯

水平面圆胯:是腰胯部在水平方向上划出圆圈,圆圈是越大越好,越圆越好,动作原理类似于转呼啦圈,但不同的是幅度更大,而且要注意上半身的控制。

第一步是要先让胯部找准——前点、右点、后点、左点四个点。

肚皮舞基本动作水平圆胯【前点】:在保持双脚和上半身不动的基础上,将胯向前平推至极限,大腿前侧自然绷紧,重心放在脚掌;

肚皮舞基本动作水平圆胯【右点】:在保持双脚和上半身不动的基础上,将胯向正右侧平推至极限,右侧腰肌拉长;重心放在右脚;肚皮舞基本动作水平圆胯【后点】:在保持双脚和上半身不动的基础上,将胯向后平推至极限,注意臀部收紧;重心放在脚后跟;肚皮舞基本动作水平圆胯【左点】:在保持双脚和上半身不动的基础上,将胯向正左侧平推至极限,左侧腰肌拉长,重心放在左脚。第二步:找准四点的位置、腰肌也得到充分的抻拉之后,再将这四个点顺次相连,即前—右—后—左循环进行,这是胯部顺时针的画圆,还可前—左—后—右循环进行,形成胯部逆时针的画圆。注意重心依次在脚掌间的转换

第三课时 水平圆胯行走

水平圆胯行走是肚皮舞当中一个常用动作技巧。通俗地说,就是边转胯、边走步,把胯部画圈的圆润和行走步伐的利落巧妙结合。学习这个动作需要先学会初级动作当中的水平圆胯技巧。通过以下步骤,你也能做到圆胯和走步的结合,完成水平圆胯。注意准备姿态:自然站立,双手朝两侧打开。步骤/方法

1.STEP1:胯向前平推,同时右脚离地,重心还在两腿中间 2.STEP2:胯由前向右平推,同时右脚落地,重心移至右腿。3.STEP3:胯由右向后平推,同时左脚离地,重心移至两腿中间。4.STEP4:胯向由后向左平推,同时左脚落地,重心移至左腿。以上四步,顺次相连,便可形成水平圆胯的原地迈步。图中演示的是顺时针方向即朝右的水平圆胯行走,你也可以按照“前-左-后-右”的顺序,逆时针方向即朝左的练习。你可以通过双脚迈步方向的转变来改变行走的路线,向前、后、左、右各行走一个八拍,这样便可以形成一个水平圆胯行走小组合了。要注意的是,向右的行走需要配合顺时针的步伐,而向左的则需要配合逆时针的步伐,前后行走则比较自由,顺逆时针皆可。不妨都试试吧!第四课时: 左右平移挎

首先请大家做好肚皮舞的基本站姿,身体的其他部分要放松,不要太紧张,只有胯部做水平向左向右推的动作.先向右推,推到极限,坚持一会儿,再向左推,推到极限,再坚持一会儿,连续做四个八拍.动作要领:

胯部的运动要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要上下斜方向运动.2 胯部的运动从侧面看要在一个立面上,不要前后转跨翻挎,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纯度!

左右推胯要推到极限,练习的时候可以在极限的位置停留,帮助开胯,十分有助于其他动作的学习.可以在墙壁的旁边练习,每次推挎用力贴近墙壁,或设置目标点,每次推挎用力达到更远的位置,不断提高身体柔韧性.练习姿势:

简易/入门:手臂和腿都伸直,做左右平移胯.

标准:做好肚皮舞的基本站姿,做左右平移胯,以备舞蹈中使用.第五课时 左右顶胯

首先请大家做好肚皮舞的基本站姿,身体的其他部分要放松,不要太紧张,只有胯部做快速向左向右顶的动作.此动作是建立在同学们可以熟练掌握左右推胯的基础之上.它与左右推胯的区别在于,在胯顶出的时候要求速度要快,要用力.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不能跟着紧张,而要放松.动作要领:

1.胯部要左右顶出,不要向上顶.如果不能做好,应该加强练习左右推胯.2.胯部发力,身体其他部分都要放松,不要跟着用力.在舞蹈中,身体的其他部分会做其他的动作,如果胯部不能单独发力,会导致舞蹈动作变形.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练习方法:

1.做好肚皮舞的基本姿势,做左右顶胯.右顶一下,左顶一下.2.做好肚皮舞的基本姿势,做右边顶胯一次,还原,再向右边顶胯一次,还原.向左顶胯一次,还原,再向左顶胯,还原.这是很多鼓点舞蹈中常见的动作,要做到运用自如的程度.3.同2,左右各顶4次.第六课时 八字扭胯

一、肚皮舞八字扭胯动作分解:

1.自然直立,双手朝两侧展开,挺胸,沉肩,收腹。

2.以人体竖直中线为轴心,将胯部向左斜前侧45度角扭摆

3.右胯发力,右胯角向右斜前方45度角推出。

4.右胯发力,右胯角向右斜后方45度角摆动。

5.左胯发力,左胯角顺势向左斜前方45度角推动。

6.左胯发力,左胯角向左斜后方45度角摆动。

当胯部回到原点,胯骨就完成了在水平面上由前向后的一个“8”字。接下来,就是由慢而快,让这几个步骤顺次紧密相连,让“8”字循环往复地进行。

二、学跳肚皮舞八字扭胯注意事项:

1.做胯部动作时两脚不要分得太开,自然打开即可,不要超过一肩的宽度;

2.胯骨每个方向用力和幅度都要均匀,8字头尾要对称;

3.胯部每个方向的推摆都尽量到极限,让你的“8”字划得更加圆润一些;

4.做胯部动作时注意臀部和腹部都要向中间收紧,不要过分向后塌腰,做胯部动作的时候注意要保持上半身的姿态。

第七课时 正骆驼和反骆驼

一、正骆驼动作分解教学:上侧圆胯;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手臂打开,后角胯(翘臀)屈膝准备→胯骨向前平推→上角胯→胯骨后平推→后角胯(翘臀)

四点慢慢连接,上身保持不动。

二、反骆驼动作分解教学:下侧圆胯;

动作要领: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站立,手臂打开,上角胯(凹肚皮)屈膝准备→胯骨前平推→下角胯→胯骨后平推→上角胯(凹肚皮)

四点慢慢连接,上身保持不动。注意:

1、学生课上、下侧圆胯练习时,身体尽可能转向左侧或右侧,便于会员看清楚动作细节。

9.舞蹈兴趣小组教案 篇九

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韧带柔韧性

2、训练学生的脚掌控制力

3、了解傣族舞蹈的特点、掌握基本手位

4、学习舞蹈《打水的姑娘》前四个八拍

二、教学重点

掌握傣族舞蹈基本手位、及《打水的姑娘》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韧带柔韧性

四、教学过程

1、上课要求:穿舞裤、舞鞋,贴身T恤,盘好头发。

2、基本功训练

站姿、脚位、勾绷脚

训练跟腱

把上压前腿

压膀子、甩膀子

练胸腰

3、学习傣族舞基本手位:准备手、掌形、爪形、嘴形

4、学习舞蹈《打水的姑娘》

学习基本动作:节奏从慢到快(4个八拍)

和音乐:老师领跳

学生自己跳

5、放松练习

第二课

一、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韧带柔韧性

2、训练学生的脚掌控制力

3、掌握傣族舞蹈基本动律

4、学习舞蹈《打水的姑娘》四个八拍

二、教学重点

掌握傣族舞蹈基本动律、及《打水的姑娘》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柔韧性

四、教学过程

1、基本功训练

站姿、脚位

勾绷脚(注意脚跟、脚尖相贴)

训练跟腱(注意脚后跟紧贴地面)

把上压前腿(两脚脚尖在同一直线)

把上压旁腿

压膀子、甩膀子

练胸腰(双手夹耳朵,头手同步)

2、学习傣族舞基本动律

3、学习舞蹈《打水的姑娘》

学习基本动作:节奏从慢到快(4个八拍)

和音乐:老师领跳

学生自己跳

10.舞蹈音乐创作中的美学研究 篇十

舞蹈音乐既要遵循音乐结构的美学原则, 又要顾及舞蹈内容的情景要求, 所以创作舞蹈音乐时既不能太教条, 也不能太自由, 两者兼顾, 恰到好处。舞蹈音乐具有特殊功能, 既是一部供耳聆听的音乐作品, 舞蹈音乐又是一部供眼欣赏的“音诗画”, 所以, 评价舞蹈音乐的优劣, 应从音乐和舞蹈两个方面去衡量, 可以说舞蹈音乐的美学内容是很丰富的。

·舞蹈音乐创作的美学特性

·可听性

舞蹈音乐就是音乐, 音乐就需要感染欣赏者的听觉器官, 然后获得美感。成功的舞蹈音乐首先必须是好听的音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旋律优美

优美的旋律赏心悦耳, 能引发欣赏者的快感。优美的旋律一般是欣赏者比较熟悉的民歌、戏曲、曲艺的音调, 听起来比较亲切;优美的旋律是流畅、通顺的, 而不是晦涩、拗口的;优美的旋律是抒情充分、激情饱满的, 而不是“死水一潭”的乏味旋律。

(2) 发展严谨

舞蹈音乐应顾及舞蹈的情节要求, 但还应注意音乐作品自身的逻辑性延伸和严谨发展。能引起听觉兴味的舞蹈音乐应该是主题明确, 形象生动, 发展中有统一的因素在渗透、贯穿, 使前后旋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堆砌。能引起听觉兴趣的舞蹈音乐, 应该不断引进新鲜因素, 发展中注意运用各种对比手法, 切忌将一段旋律毫无变化地反复咀嚼。

(3) 风格鲜明

每首舞蹈音乐, 由于运用的素材不同、节奏形态不同、主奏乐器不同、配器手法不同, 定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可跳性

舞蹈音乐是为了舞者提供舞蹈律动依托的, 所以舞蹈音乐应该具有可跳性的美学特性, 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节奏规整

就是节奏形态不能不自由、太凌乱, 表现在乐句大多方整, 乐段大多对称, 节奏能形成“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或“一二三, 二二三, 三二三, 四二三”的节拍特点, 这样的节奏容易设计舞蹈, 容易编排出平衡、协调的形体动作。

奇数性的节奏形态 (如三小节长的乐句或三句式的乐段) 不是不能运用, 只能作为点缀式的出现。舞蹈音乐中的主流节奏, 应是规整性的。

(2) 律动清晰

舞蹈音乐对于强弱律动的体现特别敏感, 只有规律性的强弱律动能清晰地体现, 才能使舞者准确踩拍, 协调展示。强弱律动由拍号的基本拍感、演奏时的力度处理和配器中的节奏音型等因素综合体现的, 只有音乐的律动清晰, 才能使舞蹈的动作得力。

如果舞蹈音乐的律动是模模糊糊、混混沌沌的, 舞者的动作就难以和音乐糅合在一起, 这样就会影响舞蹈的感染力。

(3) 情感丰富

优秀的舞蹈音乐总是情感丰富的, 激动时扣人心弦, 细腻时脉脉含情, 高潮时震撼人心, 抒情时淋漓尽致。音乐的情感跌宕, 就能引发舞姿的热情奔放, 使婉转的段落婀娜多姿, 热烈的段落纵情雀跃。情感丰富的音乐能引发多彩的舞蹈语汇。如果是四平八稳、没有对比性的音乐是难以引发编舞者的创作欲望的。

·可看性

舞蹈音乐的美学特性还有特殊方面, 因为听音乐的同时还在看舞蹈, 所以要求舞蹈音乐能有迷人的可看性。

(1) 珠联璧合

看舞蹈的同时听音乐, 听音乐的同时看舞蹈, 两者互依互存, 舞蹈有了音乐如鱼得水, 音乐有了舞蹈更让人迷恋。

(2) 锦上添花

单用打击乐器伴奏也能跳舞, 毕竟单调了些;如果运用优美动听的旋律, 那将会给舞蹈锦上添花。当运用了民族语言的音乐, 那么民族风格的舞风会更浓郁;当运用了特性乐器演奏的音乐, 那么特定地域的舞蹈语言会更有感染力;当音乐声响大作时, 那么舞蹈的高潮会更加有震撼力。

(3) 扬长避短

音乐长于抒情, 凡是舞蹈中的抒情段落, 也是音乐“大显身手”的地方, 我们可以把音乐设计得情意绵绵。

成功“可看性”强的舞蹈音乐总能扬长避短地发挥优势, 让舞蹈更有充分发挥的氛围。

应该说, 舞蹈音乐的可听性可跳性、可看性, 只是舞蹈音乐美学特性中的基本要求, 只达到这些要求还远远不够, 还有更高层次的创新要求。

·舞蹈音乐创作的美学创新

时代在发展, 对于舞蹈音乐的美学观念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拿当代优秀的舞蹈音乐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舞蹈音乐相比, 美学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美学上的创新从旋律形态、创作手法、音响制作等方面表现。

·旋律上的美学创新

(1) 节奏强化

过去的舞蹈音乐中的节奏太多依附在旋律上或伴奏中, 而当代舞蹈音乐中的节奏音响突出, 性格外露,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很多舞蹈音乐中还设计了独立的节奏型的华彩乐段, 有的舞蹈还采用了打击乐节奏为主的音乐作为舞蹈音乐。

(2) 音调淡化

当代舞蹈音乐往往在强化节奏的同时, 淡化了音调, 不注重音调的跌宕起伏。不注重音调的连绵曲折, 而讲究丰满的和声音群和节奏型的纵向组合, 讲究音块的色彩性描绘。特别是一些现代风格的舞蹈音乐, 更难听到比较传统的歌唱性旋律。这种舞蹈音乐虽然音调淡化, 但是仍给人时尚、新潮的美感。

2. 创作手法的美学创新

当代舞蹈音乐的创作手法并不追随传统的那一套, 如注重乐段结构的平衡对称、起承转合, 旋律发展的丰富多变和舞蹈内容的咏唱歌颂, 而更注重音乐素材的简练, 音乐陈述的抽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重用主题

当代很多舞蹈音乐都重用一个音乐主题, 并反复出现, 就能形成舞蹈风格, 也节约了写作素材。只要写好另一个对比段落, 也能构成优秀的舞蹈音乐。

(2) 少用歌唱

当代很多舞蹈音乐中已很少出现歌唱, 即使运用歌唱, 大多数不带具体内容的无词歌。靠歌声来诠释舞蹈是不高明的创作手法, 留出音乐的想象空间, 让舞蹈进入更高的表演境界。

所以说, 舞蹈音乐的发展趋势并不是越来越复杂, 回归简约是当代舞蹈音乐值得注意的一种发展趋势。不给音乐贴上“标签”, 会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余地。

应该说, 创作舞蹈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 作曲者不但要掌握全面的作曲技巧。而且还要求作曲者具有很灵敏的舞蹈美学空间感。全面的作曲技巧要靠平时积累, 不管民族的、古典的、现代的, 不管抒情的、描绘的、叙述的, 都能用恰如其分的旋律去表现;舞蹈空间感也要靠平时多观察、多揣摩, 体味各种舞姿的大致律动和大致韵味, 然后也能用恰如其分的旋律去表现。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就能写成理想的舞蹈音乐。

摘要:创作舞蹈音乐是有一定难度的, 作曲者不但要掌握全面的作曲技巧。而且还要求作曲者具有很灵敏的舞蹈美学空间感。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就能写成理想的舞蹈音乐。

关键词:舞蹈,音乐创作,美学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1) .

11.舞蹈2教案 篇十一

授课人:陈博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掌握中国古典舞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难点:中国古典舞跳、转、翻的训练

第四节:技能技巧训练

一、跳

(一)小跳:动作做法:一位跳。一位脚站立,经半蹲轻跳起,离地后快速绷脚、直膝,腿部肌肉收紧。落地要先落脚掌再落脚跟。一位跳可单一跳,也可连续跳。二位跳。二位脚站立,做法同一位脚。

※训练要求:一位跳的练习要由浅入深,先扶把单一跳,再逐步脱把训练。在进行跳的训练时,要求上身垂直,开胯,膝部要有控制力。脚离地前,要五趾抓地而起。

(二)中跳:动作做法:一位中跳是在一位小跳的基础上蹲得深一点,离地跳起时达到最高点。二位中跳是在二位脚的基础上跳起,做法同一位中跳。

※训练要求:二位中跳跳起前膝部要施以压力,跳起时要求腿肌的爆发力要强。由于此跳跃动作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所以要在小跳的基础上进行中跳训练。

(三)吸腿跳:动作做法:准备:以右吸腿为例。面向8点,八字步站立,左脚绷脚向8点迈一步稍屈膝,同时双盖手向两侧分开。左脚跳起的同时右腿正吸腿绷脚尖,手成顺风旗,稍拧腰,视1点。

(四)射燕跳:动作做法:以并腿右射燕跳为例。准备:面向2点,站八字步,双手山膀位。双腿屈膝,双手盖掌到胸前

交叉,跳起时空中双腿并拢,双手斜前上方抬起,落地形成射燕舞姿。

※训练要求:训练此动作时,要求空中并腿的时间要长,落地时迅速形成舞姿。身体略微前倾。

二、转

(一)原地点步转(1/4圈、1/2圈、1圈)

动作做法:准备:面向1点,右旁点步站立,左手在上的顺风旗。右脚转向1点点步,左脚以脚掌为重心,碾转1/4圈,面对7点。反复前一动作,向5点转1/4圈,依此类推。头随上身转动。1/2圈、1圈做法同1/4圈,转动幅度大一点。

※训练要求:转圈练习时要注意轴心的掌握,点转时动力脚主动,主力腿、膝部放松,不能僵硬。

(二)并立碾转

动作做法:面向1点,右脚前点布,左山膀,右按掌。左腿稍屈,右脚向2点立半脚尖,左脚快速靠近右脚右侧,两脚掌同时碾地,带动身体旋转一圈。经右手打开,两臂胸前相抱。向2点留头甩头。

※训练要求:碾转训练可以带动身体转动时的协调配合及身体重心的垂直,为今后单腿转打好基础。要求转动前要有推力,使重心快速移动。转动时腰不能松,肩、胯、膝在以一垂直线上。立高半脚尖,直膝。

(三)小射燕转

动作做法:准备:丁字步站立,双手山膀按掌。右脚向2点迈一步,半脚尖立,碾转一圈,同时左腿快速后吸腿,双手顺风旗,形成小射燕舞姿。

※训练要求:注意训练步骤。做此动作要求主力腿重心要正

确,后吸腿绷脚,稍用旁腰。

(四)吸腿转(向右转)

动作做法:准备:左手山膀,右手按掌,目视前方(1点)。右脚在前点地站立。右手向后平甩,左手平带,同时左脚蹬地吸起贴紧右腿,膝部向右带转。右腿半脚尖直立碾转,转时先留头后甩头,原地转一周后落脚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自始至终挺胸、立腰、沉肩、收腹。双手山膀要平稳。向左转时动作相反。

(五)平转(向右转)

动作做法:准备:目视右前方,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挺胸、立腰、收腹,右腿在前点步位。右手打开向后平甩,左手平甩过去,同时,右脚向前迈出,左脚紧跟,双脚并拢,脚掌碾转。

※训练要求:平转时甩头要快速,手、身、胯带转,脚掌碾转,立腰、收腹,夹紧臀部,半脚尖腿伸直,防止摇摆。

三、翻

(一)踏步翻身

动作做法:准备:以右为例。右脚在后的踏步,右手按掌,左手山膀。打开右手,向右翻转1/4圈。向右后翻转成后仰。再向右翻转1/4圈。翻转的同时,脚的碾转是先右脚掌、左脚跟,到1/2圈后换左脚掌、右脚跟碾转。腰经过下前腰—旁腰—后腰—旁腰—前腰的全过程。

※训练要求:在翻身过程中,注意上身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要有起伏,强调旁腰的过程,后腰同时要求顶胯,臂膀的路线是一个立圆。

(二)点步翻身

动作做法:准备:双臂平伸,上、下立直,上身前倾下旁腰,主力腿正步,动力腿绷脚虚点于后,与主力腿的脚跟形成一条直线,头看1点下方。动力脚向前,脚掌踏在主力脚前外侧,双脚半脚尖碾转,同时,双手立圆抡一圈,经翻胯、带肩、两侧旁腰的提压翻转一圈。

※训练要求:训练中上身保持一定高度,注意留头、甩头。一侧下旁腰一侧提旁腰,手一定要抡圆。胯的翻转稳定十分重要。

第三章:芭蕾舞基本动作(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的芭蕾动作 教学重难点:芭蕾舞的手型和手位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六课时

一、手型

基本手型:四指并拢,非常松弛地伸展开,食指略外出,拇指向手心里靠,指根后拉,拇指与中指间适当留空。

※教学要求:在学习芭蕾手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两点:一是松弛,一是伸展。松而不缩,展而不直(硬)。五指相互的关系和距离要把握好。

二、手位

古典芭蕾手位根据学派的不同,手位也不尽相同(有切凯弟体系、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等),这里介绍的是我国现行的手臂位置,共分七种手位。

(一)一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圆弧下垂,指尖相对,间距数厘米。

(二)二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一位的基础上向前抬起,正对下肋。

(三)三位

动作做法:两臂在二位的基础上向上抬起至前额,手臂稍屈

肘,指间距离等同一位。

(四)四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成二位。

(五)五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三位,一臂向旁打开。

(六)六位

动作做法:一臂成二位,一臂向旁打开。

(七)七位

动作做法:两臂稍屈成圆弧形向旁平举,小臂与肘同高,手心向前下方。

(八)小七位

动作做法:在七位的基础上,手心朝下,手臂下垂至一半。

※教学要求:整个肩膀道手指尖柔顺、流畅,各关节不能突出,保持长弧线条。三位手上抬要注意沉肩。

三、脚位

芭蕾训练中,大部分动作都以这五种位置之一作为开始和结束姿态。

(一)一位

动作做法:两脚完全外开,两脚跟相靠,形成一横线。

(二)二位

动作做法:两脚在一位的基础上打开呈一字形,根据脚的长度,两脚跟相距一脚或一脚半距离。

(三)三位

动作做法: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前脚跟紧贴后脚跟的脚心,同样双脚外开。

(四)四位

动作做法:一脚从第五位向前打开,相距一脚距离,前脚跟与后脚拇趾关节成一条线,称交叉的四位。

(五)五位

12.舞蹈社团教案2017 篇十二

第一课 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教学目标:

1.掌握身体站立的正确姿态。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身体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立姿势。

3.通过身体动作训练,让学生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姿。教学难点:

站姿的控制。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教师讲解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立姿的练习要求:脚后跟、小腿及臀部触及墙壁,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嘴自然闭合,上下牙咬合,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目光与面部垂直,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面部表情平静。挺胸、收小腹,腰部、颈部挺直,臀部略突出,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两臂自然下伸,手略成弧形,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直。两腿并拢,脚跟靠拢,两脚的夹角约为15—20度,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字步,两脚均匀着地,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欣赏舞蹈《夏日里的滴滴调》。

1.播放《夏日里的滴滴调》舞蹈视频。学生谈感受:舞蹈欢快、活泼。2.师生交谈。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3.学生模仿1-2个舞蹈动作。

三、舞蹈队的要求。

1.学生自由交谈舞蹈艺术的意义。2.介绍舞蹈队的具体要求。

3.宣布本学期的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站姿的控制练习:

1.靠墙练习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部、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2.分腿立

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3.单腿立

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与支撑腿,双手叉腰,上体微微向侧转。

4.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逐个纠正动作。

要求:在立正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收腹,挺胸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头向上顶,脚跟、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 地面练习:上身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上身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2.引导学生将呼吸提沉自然融入动作当中,使舞姿和连接用呼吸带动。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上身动作。教学难点:

上身动作要流畅、有节奏。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站姿练习。

二、地面组合 1.教师示范讲解。(1)上身练习(平做位)

准备位置:两踝骨交叉,平坐,后背直立,双手放在膝盖两边。动作过程:从腰开始身体向前屈,还原。再底头,含胸,收紧腹肌。最后从脊椎底部开始直起,后背拉平回到原位。

注意事项:动作要流畅、有节奏。身体前弯时吐气,直立时吸气。(2)上身练习(横叉位)

准备位置:横叉,绷脚,后背直立,双手在后背握住。动作过程:身体向右腿弯下,胳膊同时抬起。身体直起,胳膊同时落下。反复左边。

注意事项:在曲体时,尽量让臀部固定住。收紧腹部,腿最大限度拉开。

2.学生跟伴奏音乐《郊游》练习,教师纠正动作。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 地面练习:腰和腹的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腰和腹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腰和腹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2.让学生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

掌握腰和腹正确的练习姿势。教学难点:

双手最大限度的伸展。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站姿练习。2.上身练习。

二、地面组合

1.教师讲解示范。

(1)腰和腹的练习(站立位)。

准备位置:左腿向前伸直,外开,绷脚。右腿弯曲,靠住左大腿,手臂抬过头顶。后背直立,肩膀和胯的方向一致。

动作过程:身体下屈,前压腿。全部反复:左、右腿各两遍。

注意事项:前压腿时,最大限度的伸展双手。(2)腰和腹的练习(仰卧位)。

准备位置:仰卧,右腿前伸,左腿靠胸吸起,双手抱膝。抬头、脖子使肩离地。

动作过程:上身在己抬起的位置保持住。吸腿、落腿四遍。然后还原,吸双膝靠胸,停三拍。左腿反复。

注意事项:上身抬起时吸气,还原时吐气。2.学生跟音乐《小白船》练习,教师纠正动作。3.个别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三、学习舞蹈组合《兰花草》。

1.观看舞蹈视频《兰花草》。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地面练习:胯和臀部的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身体动作胯和臀部的训练,让学生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

保持胯和臀部正确的姿态。教学难点:

保持胯和臀部正确的姿态。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站姿练习。2.上身练习。3.腰和腹练习。

二、地面组合

1.教师讲解示范。

(1)胯和臀部的练习(仰卧位)。

准备位置:仰卧,膝盖弯曲,两脚平行分开,胳膊放两侧,手掌向下。

动作过程: 收紧臀部肌肉,慢慢地抬起上身(尽最大限度),同时,双臂抬起经过头顶落下,手掌向下。在抬起的位置胯和臀部向两边慢慢地摆动六次。然后身体落下,双臂也同时落下(由后背上部开始),一直到原位。

注意事项:还原时,臀部要最后着地。(2)胯和臀部的练习(正面仰卧位)。

准备位置:正面卧地,右手放在下巴颏上,并双腿直伸,绷脚。动作过程:抬右腿,向右旁拉开,再回到中间,落地还原位。注意事项:当向旁拉开后腿时,应保持腿的高度和直度,在动作过程中要收紧臀部。

2.学生跟伴奏音乐《蓝鸟》练习,教师指导。3.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三、学习舞蹈组合《兰花草》。

1.观看舞蹈视频《兰花草》。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五课:地面练习:腿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腿的练习,使学生的双腿逐渐有一定的韧性。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动作的协调性。

3.让学生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保持踢腿的正确姿态。教学难点:

保持踢腿的正确姿态。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站姿练习。2.上身练习。3.腰和腹练习。

二、地面组合。

1.教师讲解示范。(1)腿的练习(侧卧位)。

准备位置:侧卧,右胳膊肘支撑身体,左手在地上加强支撑。左腿旁吸腿,脚尖位于右腿上。

动作过程:迅速而有节奏地把腿伸直、弯曲。十二次。右腿反复。注意事项:动作时,绷脚。(2)腿的练习(仰卧位)。

准备位置:仰卧,双腿吸起贴胸,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动作过程:双手支撑住臀部和胯部,双腿向上直伸,慢慢地把双腿向头后压下。手臂放松落在身体两侧,停三十秒。然后后背平放,双腿在头上直伸。再吸腿回原位。放松十拍。

注意事项:动作时,双腿并拢、绷脚。2.跟音乐《其多列》练习,教师指导。

注意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踢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

三、学习舞蹈组合《虫儿飞》。

1.观看舞蹈视频《虫儿飞》。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六课 芭蕾舞的基本手位(7个手位)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芭蕾7个基本手位的动作要领。

2.通过欣赏芭蕾舞剧《四小天鹅》,提高学生的舞感和欣赏能力。3.通过芭蕾7个基本手位学习,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教学重点:

掌握芭蕾7个基本手位。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芭蕾7个基本手位。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四小天鹅》舞蹈视频片段。教学过程:

一、欣赏芭蕾舞剧《四小天鹅》视频片段。(生谈感受。)

二、学习芭蕾舞七个手位。

1.教师讲解示范。准备动作:两脚后跟并拢,双腿夹紧,全身挺直,收腹,挺胸,压肩。一位手:在以为脚站立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大致放在胃前方一拳处,手臂自然弯曲成一个圆弧形,肘关节外开,手心朝内,两手手指间相距一拳。

二位手:保持一位手的手型,双臂轻轻地随节奏向上端起至胸下前方,双臂如怀抱一棵大树,双肩打开,手臂仍然保持一定的弧度。

三位手:由二位手随着节奏慢慢向上端起至头顶,手心朝下,肘关节、双肩同时打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四位手:手臂保持三位手手位随节奏落下右手,到二位手的位置。五位手:左手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右手臂向外移至身体右侧略前方向,肘关节向上抬起,手臂仍保持一定弧度。

六位手:右手保持原有手型不动,左手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落至二位手的位置上。

七位手:右手手位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的手臂向外移至身体左侧略前方向与右手手位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应注意双臂下垂,肘关节、双肩应保持打开,感觉好像怀抱一棵更粗壮的树一样。

要求:手要伸展,圆,做手位时气要顺动作走,头微微的昂起。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3.学生展示交流。

三、学习舞蹈组合《虫儿飞》。

1.观看舞蹈视频《虫儿飞》。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第七课 把杆动作:一位擦地蹦脚、蹲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擦地及蹲的动作要领,训练学生的控制能力及其稳定性。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擦地及蹲的动作要领。教学难点:

⒈ 擦地时脚的完满与控制。2.蹲时要收腹,挺胸。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复习芭蕾手位。

要求姿势正确、优美。

二、学习一位擦地蹦脚、蹲。

1.教师示范讲解:(1)一位擦地蹦脚

预备动作:左手扶把,右手芭蕾舞手位一位.双脚站一位,双腿并拢,肌肉收紧,胸部挺直,双肩放下,双眼直视前方.预备音乐四拍,手由一位起到二位,打开到七位.右脚擦地向旁,脚尖点地,脚背顶直.在动作的过程中,脚要紧紧扒着地,双腿的肌肉要收紧,上身保持不动。一个八拍一次,四拍擦出,四拍收回.做三十二个八拍.转身做左脚。

注意动作的极致伸展。(2)蹲

准备动作:脚一位,单手扶把,两脚后跟并拢,双腿夹紧,全身挺直,收腹,挺胸,压肩开始,慢慢的下蹲,一个八拍一次,先做半蹲(两只脚后跟不起来)。二个八拍一次,做全蹲。下蹲中腿肌肉要收紧,一个动作下来要感觉肌肉酸才行。一位蹲做八个,接着二位,五位蹲,同样动作和节拍。

2.跟音乐伴奏《大海啊,故乡》练习,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练习。

(1)注意一位的站姿和上身的控制。(2)蹲时要收腹,挺胸。

三、学习舞蹈组合《虫儿飞》。

1.观看舞蹈视频《虫儿飞》。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第八课 呼吸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通过学习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欣赏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

师:呼吸在舞蹈表演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生谈感受。

二、学习舞蹈中的呼吸。1.教师讲解示范:

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头的呼吸:抬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2.学生练习。

(1)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2)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3)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4)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大海啊,故乡》练习组合。

三、学习舞蹈组合《虫儿飞》。

1.观看舞蹈视频《虫儿飞》。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第九课 把杆动作:小踢腿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踢腿的动作要领及动作顺序,熟练表演组合。2.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腿部和后背的力量。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良好学风。教学重点:

向前、旁、后小踢腿的准确性。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

动作准确、连贯。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小踢腿。

1.教师示范讲解:小踢腿

准备动作:单手扶把,两脚后跟并拢站五位,双腿夹紧,全全身挺直,收腹,挺胸,压肩。一只脚快速擦地踢出之前45度,四拍一次,四个八拍,共八次。

2.教师示范讲解踢旁腿、踢后腿的方法。踢旁腿四个八拍,八次。踢后腿四个八拍.八次。转身,换一只脚同样。

要求:踢腿的动作过程要急速有力,不要太高,踢到45度时脚背要要蹦紧,身体要挺直不能够前后晃。

3.学生跟伴奏音乐《闪烁的小星星》练习,教师指导。

三、学习舞蹈组合《虫儿飞》。

1.观看舞蹈视频《虫儿飞》。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十课 把杆动作:下腰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掌握腰部软开的正确方法,提高控制力。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学重点:

下腰的正确姿态。教学难点:

身体力量的控制。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把杆动作:下腰。1.教师示范讲解。

准备动作:两脚后跟并拢站一位,双腿夹紧,全身挺直,收腹,挺胸,压肩。

下胸腰:手起到七位,双脚起半脚尖,头偏向手位处,向后慢下胸腰,(头象睡在枕头上一样)一个八拍一次,做八次。

下中腰:手起到三位,头向后,手往自己的脚后跟打,头尽量往臀部,二个八拍一次,做八次。

先平躺在地上,腰部用力撑起,双手双脚撑地,下全腰。1.学生跟音乐伴奏《小螺号》分组练习。2.学生讨论下腰的技巧。3.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三、学习舞蹈组合《爱的人间》。

1.观看舞蹈视频《爱的人间》。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十一课 把杆动作:压腿教学目标:

1.掌握压腿,的正确方法并准确做出。2.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教学重点:

掌握压腿的动作要领。教学难点:

动作的准确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学习把杆动作:压腿

1.教师示范讲解。

准备动作:两脚并拢站一位,双腿夹紧,全身挺直,收腹,挺胸,压肩。

压正腿:吸起一条腿,伸直后,把后跟放到把杆上,脚背蹦直,打开,跨要正,要收,从腰部开始往前下压,头最好能够够到脚尖,身体最好能够平面的压在腿上面的。两拍一次,前腿压32次,全身趴上去抱住腿不动,约一分钟。

压旁腿:跨打开,一只手扶住把杆,一只手臂高举放在耳朵后面,用手去钩脚尖,旁腿压32次,旁腰趴上去抱住腿不动,约一分钟。

压后腿,将旁腿变成后腿,手带腰头往后看往后压32次,同样姿态压住不动,约一分钟。换一条腿再同样压前,旁,后腿的。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三、学习舞蹈组合《爱的人间》。

1.观看舞蹈视频《爱的人间》。2.教师讲解示范舞蹈动作。3.学生跟老师学跳舞蹈动作。4.学生跟音乐表演。

四、课堂小结。

第十二课时:舞蹈展示汇报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准确地做出本学期所学过的基本功动作。2.能积极、大胆、自信地参与集体舞的表演活动。教学重点:

能熟练、大胆、积极、自信地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表演。教学难点:

能与同学合作参与表演集体舞,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舞蹈伴奏音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的舞蹈课结束了。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开一个期末舞蹈联欢会,大家想参加吗?

二、舞蹈基本功展示。1.以5-8人为一组,分成五个小组进行展示。2.师生评价。

三、集体舞展示。

1.舞蹈组合《兰花草》。2.舞蹈组合《虫儿飞》。3.舞蹈组合《爱的人间》。

四、课堂小结。

上一篇:镇志愿者活动年总结下一篇:展现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