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16篇)
1.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一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摘 要 :让 学生 “乐”
关键词 :激发 ;兴趣。
小学 语文新课程标 准中对作文教学提 出了总目标 :“能具体 明确、文从字顺 地表述 自己 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 的表达方式 写作。” 然而,有 的小学 生一提起写作文就 叫苦不迭。爱 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 再是 一种 负担,而是勤 奋 的探索,执着 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 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 中的一些做法 :
一、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 是写不 出好作 文来 的。我们要 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 境才能获取和积 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 实践 活动、文 体竞赛、游戏 等,以让学 生 获得更 多 的生 活体验。金秋 十月,学校组织 了一 次去农场采摘活动。到 了果园,满眼都是红 的绿 的苹果、枣子,这 可是他们 头一次见 到啊!学生 兴奋得不 得 了,飞也般得 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 着,提着沉甸甸的 “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 的笑容。回来后,他们 以 《快乐的采摘》 为题记录下 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 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 比赛、老鹰 捉小鸡,打龙头。这样 学生 既是活 动 的参与 者,又是 活动 的观 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 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 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 自然而然有了。
二、写 “下水文”.激 发写作 兴趣。
叶圣 陶先生说 :“语文 教师教 学生作文,要是老师 自己经常动 动笔,或者 作和学生相 同的题 目,或者另 外写 些什 么,就 能更有 效地 帮助 学生,加快 学生的进 步。经常 动动笔,用 比喻的说法 说,就是 “下水 ”。
这话是极 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 坚持 “下水 ”练笔,不仅能使 自己得 到提 高,而且 有助于激发 学生学习写作 的兴趣,从 而大面积地提 高他们 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 经常写 “下水” 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 的作用。一 次,我指导学生写 《我 熟悉 的一 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 子的习作草稿 中,几 乎个个都是一样 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 的长相,各有各 的特 点。小 孩子 的长 相绝对 不会 彼此 相 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 没有 细致 地观察,想 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 体共性 的问题,我首先从学 生的习作 中抄 录几个片段让 大家 “认领 ”,由此让学 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 的特点 写的重要性。接着我 朗读 “下水” 文,让学 生猜猜老师写 的是谁,并说 出根据 什么猜 出来的。我写 的学生是 这样 的:“个 子很高,身体消瘦。
他 留着短 短的平头,浓黑 的眉 毛下有一 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 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 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 弓着 背,下 巴搭在课 桌 上,显 出一 副无精 打采 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 的校服,可想 而知定 是个淘气包。” 我读 了之 后,学生们马上猜 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 生们跃人文教育 .291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 特点猜人物。
三、利 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欲望。
实践证 明:靠大谈写作意义、重要 性之类 的抽 象道理并 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 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叶圣陶先生亦云: “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 而不枯竭,溪水 自然活泼 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 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 良好 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 写作。
例如 :写景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 和内涵是学生不喜欢 写景的重要原 因。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围的景物不够 留心,缺乏 丰富的联想,加之谴词造句 的火候不到所 至。而实际上,老师指导学生 写景时仅仅纸上谈兵,没有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景物才是学生对写景作 文倍感头痛 的关键所在。在一次 《我爱家乡》 的作 文教学 中,我首先演示CA]课件(小兴安岭美丽而富 饶的景色),这 样学生 自然 就被带入一 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课堂上 巧妙 的用画面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意境美。有 了表达的欲望后,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 素材,帮学生成功的跨越写 景作文 这道 难关。学 生在课 堂上 同时受 到音乐(音乐论文)、美术、文字语言等多种媒体 的熏 陶,如f晦其境、如见其形,如 闻其声。因此整个课堂气氛 活跃,学 生的积 极性 相 当高。学生习作题 材较广,感情真挚,能写出一定 的意境,文章颇富新 意。
四、以赏识激励,激发 写作热情。
当代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论文)研究指 出,在教育教学管理 中,强化 手段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 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 触情绪(逆反 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 的共同特征,他们 都想 用优美的词 句、新 奇的立 意、巧妙的构思 来写一 篇 “杰作 ”,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 改学生作 文时,我对 每一 位学生的作 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 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 给予鼓励性 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 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 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 点 “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 动、一 个句子写得 好或一个地 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 “我也会写”,从 “怕写” 向 “要写 ”、“乐写” 迈步,循 序渐进,最后达 到共 同的 目标。学 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 的批语后,不管 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 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 自信心。
五、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 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 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 强,又爱表 现,教学 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 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 的乐趣。
2.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二
李镇西在语文教学中谈到:“……我一直坚持给学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我的历届学生每每回忆起他们的中学时代, 往往会提起我为他们朗读文学作品时那令人心潮澎湃、回肠荡气的时光。”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也写到“她爱诗, 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叫我们读诗。……今天想来, 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是多么有益的影响!”在这一点上, 我也是感受颇深, 我也喜欢把我喜欢的文章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和我一起享受美妙的文字。每次读完之后, 学生总是喊:“老师, 再读一篇吧!”我发现学生的兴致很高, 于是, 我便规定, 每周一、三、五的早自习抽出十五分钟给学生读文章。到后来, 我明显感觉到文学对学生心灵的感染作用, 学生也由“老师, 再读一篇。”转为“老师, 你读的是什么书啊?让我看看行吗?”有一次, 我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 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 枣儿红完, 西北风就要来了。我把其中的“鸽蛋”读成了“鸡蛋”。“老师刚才你读的像橄榄又像鸡蛋……他们那儿的枣那么大呀!”有个同学大声说。我仔细一看, 原来是我读错了, 应该是“鸽蛋”。我赶紧表扬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这件事上, 我得到一个启示:故意读错能检验学生是否精力集中听老师读, 是否能捕捉关键语句, 是否能敏锐地听出说话人说错的字词。再后来, 我便要求学生把我读的文章复述一遍。这样不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听记能力, 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多读书, 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贫乏症”。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物质基础, 读书是获得素材的主要途径之一。华罗庚说:“天才在于勤奋, 读书在于积累。首先, 每星期五节语文课, 我都会抽出一节作为阅读课。在上阅读课的时候, 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 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写阅读笔记是积累知识和材料的好方法, 笔记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或摘抄原文、原材料, 或提取要点, 或列出纲目, 或写心得体会等, 而且定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 表扬优秀者, 鼓励进步者。其次, 在班上建立图书角, 书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借, 也有学生自己带的, 并安排专人负责, 让学生随时都有书可读。第三, 成立读书小组, 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 看谁读的书多, 看谁读书的质量高, 看谁写得阅读笔记好, 这样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大大提高了, 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了, 为写文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创情境, 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今年2月, 一段名为《天堂午餐》的六分钟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 主要讲述了一个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妈妈盼望已久的午餐, 却只能是送往天堂的午餐。母亲在世时, 每天不辞劳苦的照顾儿子, 可是儿子却并没有在意, 有时还会对母亲发脾气, 母亲叹着气说:“妈多会儿能吃上一顿你给我做的饭啊?”儿子当时毫不在意地回答:“妈, 等您老了, 我天天做给您吃。”在母亲逝去后, 儿子才懂得珍惜, 才深深懊悔在母亲生前没有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当我看这段视频的时候, 我不由得潸然泪下。我想如果把这段视频让学生们看一下, 对学生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吗?于是, 我在多媒体室里让学生们看了这段视频。好多学生也是泪流满面。我让学生谈一下感想:“子欲养而亲不待, 从现在开始我要孝敬父母。”有个同学流着泪说:“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惹父母生气了。”“我回家一定要帮助父母干活。”……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声地说。“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 那我们同学们就写一篇感想好吗?”“好!”结果这次的作文都写得非常好。从这件事上, 我得到一个启示: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 它不仅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思路开阔, 感情饱满, 而且写出来的文章也拥有自己的灵魂。
四﹑讲故事, 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却实践较少, 怎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呢?我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轮流讲故事, 一开始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把故事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再后来要求学生说话要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时还要进行讲故事比赛, 看谁讲的故事好, 并且适当给予奖励。通过讲故事, 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而且也有助于书面作文的通顺、畅通。因此在写作文时, 让学生构思完后, 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王力先生说:“说话对写作有促进作用, 作文其实就是说话。”我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五、办手抄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我组织我班学生一星期办一期手抄报, 让学生自写、自编、自排、自抄、自画。把不同程度的作文刊登上去,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作才能。手抄报的创办, 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兴趣
首先,高考作文评卷信息反馈不够。作文考试信息反馈少,加上操作不具体,要求弹性大,短时难以看到作文成效,这样,他们兴趣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次,学生本身的原因。学生普遍不会看、不会说、不会写。不会看,表现在不会观察,对事物抓不住本质,有些学生观察景物时,看不到物体的色彩、形状以及与它物有区别的特征,看事物之间的联系容易走极端,曾有一题“立志+努力=成功”,学生立即反驳,命题不能成立。理由很简单,将介石立志消灭红军,并作了努力,他能成功吗?不看前提条件,也不分析内在关系,不会说也不会写,写时语病百出,像文言夹白话,逻辑?昆乱,意义重复等等,还只是小毛病,有不少学生连文体、结构都搞不清。
再次,是作文训练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没有密切联系,作文内容与现实脱节,同时进行基础训练时没有系统计划,多数是教师抓一篇算一篇,每学期写8篇算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对作文教学进行以下尝试。
一、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克服厌倦心理;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尊,克服自卑、自弃心理。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下面是在作文教学中具体的几种做法:
(一)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这种办法主要有三种:①符号赏识。我用的赏识符号是画圆圈。如发现了作文中的妙词、佳句、精段,便情不自禁地画上红色的圆圈,这些圆圈如同将一串串闪光的勋章奖给学生。学生看到这嘉奖的勋章,一定是“心有戚戚焉”:“我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我要写出更好的作文!”②批语赏识。利用眉批和尾批进行赏识,这是比符号赏识更有效的方法。遇到作文的妙词、佳句、精段,除了用赏识符号外,尽量多批赞语:“描写准确生动,突出了特点!”“议论深刻,说理有独到之处!”“人物写活了!”等等。当然对于作文中的毛病,也要适当旁批进行鼓励:“能换个更贴切的词吗?”“注意照应了吗?”“此例能证明观点吗?”全文评改完了,我总是尽量给一个比较恰当的有启发性的赏识性的尾批,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缺点,从不板着脸孔加以指责。③评分赏识。所谓评分赏识,就是给学生作文评分时宜宽不宜紧,要适当打鼓励分。对好的作文要尽量打高分,对差的作文尽量不打不及格的低分。因为打低分,无异于老师在斥责学生:“你写的是什么东西?”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中学生来说是难以承受这种心理压力的。长此以往,他们会失望、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不愿练笔。因此,宽打分数,也是一种最好的鼓励。
(二)利用作文讲评鼓励学生写作。利用作文讲评进行赏识主要用两种方式:①提名赏识--将上次作文写得好的和进步大的,逐一提名表扬;②范读赏识--将优秀作文(整篇或选段)进行范读,不仅是对作者的極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和学习心理。
(三)开展写作竞赛。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适当开展学习竞赛,通过比较而助长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好胜竞争心理,精心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作文竞赛。对于获奖的学生及时进行奖励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竞争意识。
(四)鼓励学生发表文章。发表,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赏识,对学生最具诱惑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发表呢?因此,想办法给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称为“自然”调动。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使人产生写作冲动。语文教师应常带领学生去寻春、觅秋、登山、观水。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体验,并产生一种表达的强烈愿望,教师稍加点拨,便会欣然命笔,写出比较好的文章。
三、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调查了解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中学生在学校生活时间长了,觉得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失去了新鲜感,思维单一、呆板。走向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增强,而且耳闻目睹,感到非常新鲜,社会生活许多事情都能牵动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写作愿望。
四、发扬民主,老师下水作文,在布置学生作文时,教师自己也写一篇,这样既能发现题目方面的问题又可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文章写出来后,与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共同商讨,发扬民主作风,让大家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作文修改。叶圣陶先生对这一做法早有教导,“教师普读普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开路,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上修改,这种作法的本身就是对学生的鼓励,学生文章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老师,也是可能的,这不损伤老师的威信。
4.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四
中高考如同指挥棒一样,引领着从教者的策略,在语文考试中作文曾经是、即便现在也几乎是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这中考的半壁江山,莘莘学子当然是于心汲汲焉,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然而事实上有很多的学生是一提作文就头痛,作文时刻成了他们学习中最恐怖的时刻,无丝毫的兴趣而言,这也一度是很多语文老师最棘手的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一句名言“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指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想说想写,敢说敢写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思索、去创作,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朱熹说过“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可见,能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一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心态,培养作文的兴趣
在平常学习与生活中经常可发现,同学之间互通信件时,即使是平常一写作文就倍感头痛的学生,给同学好友写起信来,却往往能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几页纸。原因何在?有话说,且同学好友之间无拘无束,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顾忌。而一旦老师让其把写信当成作文时,他们便立刻紧张起来,害怕起来。难怪叶圣陶曾这样揭示写作与写信不同的心里效应:“平常写信给朋友,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内容决定形式,技术上也乐于尽心,而且也容易安排。待老师出了《致友人书》的问题后,他们的错觉以为这是‘作文’,与平常写信给朋友是两回事,不免做些拉扯套合的工夫,于是写下来的文章不着拍了。”因此,要让学生作文中有良好的作文心态,从而转变其为作文而作文的不良心理,从而克服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的写作态度,培养作文的兴趣。
二、给予导引,激发写作欲望
没有欲望,就不能产生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想写的欲望,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一定是最佳境界的作文。
本人在教学中,在每接手一届学生后,总是有针对性地、有系统性地给学生进行写法的指导。
首先,加强作文写作的生活指导,引导学生时时带着写作的目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索生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有棱角的感受。其次,在写作命题时,要紧紧扣住时事生活,关注我们身边的社会,使命题具有鲜明的现实生活特征,从而激发学生“激昂文字”“指点江山”的热情。如结合日本侵华老兵东
史郎日记及其败诉案事件,我发动学生,命题写作“给东史郎先生的一封声援信”,这类写作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再次,在命题上,还要注意紧扣课本,从语文的本身寻找学生们感兴趣的命题。例如引导学生对适宜的课文进行续写、改写或扩写等,这类作文命题我曾采用过“宏儿回故乡”(《故乡》)、“重庆采访王奶奶”(《小橘灯》)、“老杨真是咱们的知心人”(《老杨同志》)、“课本剧《最后一课》”、“课本剧《变色龙》”、“杨柳依依”(《送元二使安西》)、“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北国冬景”(《沁园春?雪》)等。
三、巧用评价,激发写作兴趣
一般教师对作文教学总是采用学生写,老师改,然后评的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结果作文本发下来,学生对教师的辛苦不屑一顾,作文本弃之一边,针对这种现象,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标准简洁学生利于操作,比如“先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再读全文,审视是否完整,有无精彩的词语和段落。”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我看到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批得很认真,评的有板有眼,不当之处老师再指导,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又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功,从而激发了兴趣,提高了自信心,并深刻地认识到一些优点与不足,有利于今后写作中的改进与提高。
四、善借他人,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是求知欲望特别强的个体,他们的模仿能力也特别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推荐一些名篇佳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写作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课堂上,我首先朗读了《一碗馄饨》和《秋天的怀念》两篇佳作,让学生们先感受到他人的肺腑之言,然后再说说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尤其抓住心理感受等细节场景去述说,这样学生在泪眼婆娑中说出了一个个平时不太关注的动人场面,并用上了许多精彩的情感词汇,在这种情绪下,马上让他们自拟题目写出一文,于是我又读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学生学会模仿,然后再去创造,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替他们插上有力的翅膀,让他们今后能在作文的蓝天下自由的飞翔。
五、多加鼓励,提高内驱力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无数事实证明:没有鼓励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鼓励,教育就失去了动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成功地修改作文。修改可采用自己修改、学生互改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修改作文中看到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学生只有在不断弥补不足,改正错误的基础上才有进步。当学生看到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明显好于初稿时,就等于直接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成就,此时,喜悦之情定是溢于言表,而与此同时对作文的兴趣定然油然而生。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优秀习作,或要及时表扬,同时还可鼓励、推荐学生把优秀习作拿去参加竞赛。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或发表出来后,激动、兴奋、喜悦的同时,定然也会增加对写作的兴趣,而其他同学受到影响,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
六、交流展示成果,增强写作兴趣
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兴趣就会慢慢地消退。为了稳定。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写作效果的反馈信息,在班上开辟了一个“作又园地”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如手抄报、读书笔记、读后感、写人记事等文章。展示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只要是个人满意的作品随时都允许上“作文园地”,没有时间限制;另一种是将小组评议后认可的作品给予展示。在这些评比中,教师均不限制名额,只要合乎要求都会榜上有名。通过评优活动,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激励,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增强自己的写作兴趣。
5.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 篇五
——资中县罗泉镇中心校
赖丽芳
关键词:
作文
兴趣
观察能力
阅读视野
情感
作文形式多样
创作欲望
写作技巧
模仿
以说促写
练好书法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起生活多彩浪花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 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情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 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 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的。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情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这样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和习惯,就会勤于观察;掌握了观察方法,就会善于观察。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二、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奠定作文创作基石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会或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刊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吸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华,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三、模仿名家布局谋篇,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名家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 “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正如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
四、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展开想像双翅翱翔
想像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产生各种表象并重新予以组合,形成新的表象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 想像和联想。情感是想像和联想中的活跃因素,是启发想像的强烈动力。陆机在《文赋》中说,当作者进入想像的时候,“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众多的形象纷至沓来:空虚的,具体的;无形的,有形的。于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人说,想像是人身上的热度里产生的。这也说明了想像和感情相互依存的关系。如郭沫若在日本创作《地球,我的母亲》时,处于极度的热烈、亢奋的情绪中,以致于从图书馆出来,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踱来踱去,甚至索性在路上睡下,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接受她的拥抱。这样思维活跃、想像丰富,才能创作出新颖、奇特传之千古的文章。所以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强的好奇心,适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想像出更丰富的内容,写出更感人的文章。
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激活表达以说促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六、巧设撩拨情思之题,诱发学生创作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在命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脱离实际。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空,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怎样解决呢?只要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角度说,好的文题不仅具有可写性,更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勃情性。这样的命题,唯陈言之务去,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将学生引进写作激情之中。比如《我的家乡》是被公认的传统题目,但学生并不喜欢。假如改成《请到我的家乡来》,题目就有了写作兴趣的诱惑力。又如写教师生活,命题《我的老师》、《老师太辛苦了》之类就老生常谈,味同嚼蜡,望而生厌;而像《老师,你并不穷》、《老师兜中的“白条”》则叫人兴趣盎然。写夏秋景色,《夏天的晚上》、《秋天的景色》的命题远没有《遥望星空》、《停车坐爱枫林晚》撩拨情思。这样,把文题命得巧命得活,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写作欲望也因此被诱发。
七、创设多样作文形式,发挥个性,扬长避短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指出:为学生的自由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平时,在作文训练时创设多样作文形式。如话题作文为主,其他形式为辅。话题是为引出作文的话题,话题作文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材料),请你以×××××为题写一篇有字数限制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自立文意,自由表达,这样作文的形式已经跳出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束缚,可以写散文、诗歌、小小说、童话、日记、书信、寓言等多种文体。让考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写作优势。
八、练好一手潇洒书法,提高学生做人品味
大家都知道:书法可以修身养性。练之可以去浮躁之气,长此以往,可使人性情更加平和、达观;同时,还可以培养多维化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趣味;丰富精神生活,充实精神世界。书法与做人相通,写好字必得先做个好人。心端方能字端;心刚方能字刚;心胸达阔方能字体逸美、洒脱;心态平静、达观方能字体圆润如水。正如“字如其人“,书法是个性的展示平台,无论在平时训练或是考试中,考生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或圆珠笔字,必然使人爽心悦目,引起人的美感,能使阅卷者一见钟情,提高作文分数。为此,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学生练字,从中培养学生良发了的品行。作文贵在高格,做人也以人格高贵为根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在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提升其内心情志境界。这样练习书法、作文、做人紧密结合,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语文老师的责任。
九、引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活体验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 用视听发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人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化,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十、优化作文评价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的过程是情感体验、火花撞击的过程,所以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也应是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也应是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单一使用,或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等级量化式、对话式评语、谈话式面批、讨论式集体示范修改、指导式自改互改、欣赏式模范作文品读等,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读、写、改、思中提高写作水平。现将各种评价方式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等级量化式。这种方式常常和其他方式相结合使用。在批改中,教师要将每个学生的作文同他本人前几次进行比较,寻找闪光点,只要有进步或某方面、某个段落有特色就加分,切忌全班一个标准。通过 等级或分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
对话式批语。教师在评价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学生当做朋友,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与学生亲切交流,写出谈心式、激励式评语,学生在阅读教师评语后,可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教师对话,教师还可就学生批语再写出自己的感悟。在反复的书面交流中,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积极的影响。
谈话式面批。教师每学期至少要给每个学生一次面批的机会。首先针对本次作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他搜集素材,审题立意,构思表达的过程,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再结合平时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与学生交谈,促使其树立写作的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讨论式集体示范修改。教师将精心挑选的学生习作用实物投影打出来,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讨论修改。通过集体修改,让学生明确修改过程,掌握修改方法。
欣赏式模范作文品读。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说过:“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将学生习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文推荐给学生,作文范文赏读,一方面增加了被欣赏者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将“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和学生分享创作的成功与喜悦,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自改、互改。开放的作文空间依赖于开放民主的教学作风。我们反对把学生只看作被动接受者的形象,要求他们只能俯首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不能有任何个人和见解,更不能有所谓异端思想存在。我们认为这种保守的教学思想无异于对鲜活生命与想像力的扼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看到,学生的年纪尽管不大,但却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有自己对世界认识的独特角度。作文教学就是要目中有人,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生命实体,容许他们自由地观察、思考、表达,即使幼稚、肤浅,相信它也是真诚的、美的,如同带露的鲜花。有什么 皆宜更为可贵的呢?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写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可见,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更要锻炼学生会“改”,把“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会比教师评改效果更佳。
十一、鼓励学生大量创作,发表佳作,激发兴趣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新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6.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六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强农村的教育质量,农村英语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进入毕业班甚至成了“金字塔”。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愿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兴趣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至是不想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给学生讲英语使用的范围广泛,现在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懂得英语的人才,并用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懂英语的人才的成功事例,给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榜样,切实认识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他们人生成功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这就从思想上奠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巧妙记忆、培养兴趣
记忆单词的方法可通过音、形、义三种刺激信号记单词,也可通过分解单词音节来记单词,也可运用形象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有时一个单词以其音、形对错对比形式出现。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所学知识理解得越深,对知识记忆就越牢固,同时又有利于对后面知识的理解。教词汇时,要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了解,使所教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记忆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等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比较、分类等逻辑思维活动促进理解、记忆力的潜在发挥,其实际记忆效果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通过巧妙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提高兴趣
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来说,由于教学设施不齐全,加之中小学英语教学不衔接,需要过渡。新课程提倡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勇于探究。因此,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则有听众变为实践者,参与者及活动的主体。多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知识,同时获得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用这种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因此,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语言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与实践的过程。例如:在学到课文中的对话练习时,让学生练习表演,帮助学生找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英语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也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四、广泛阅读,读出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完成阅读的重要前提。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材料,把词汇,语法和阅读融为一体,既可以加快语言学习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他们越读越想读,从阅读中取得乐趣,对认真阅读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就形成了。
学生们的学习困难渐渐减少了,词汇量也增多了,重要句式也记住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因此,我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材料,而且让他们在早读课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有声语言练习。在周末让学生抽一定的时间选择《学英语》、《英语测试报》上适合自己读的作品。提倡学生们听唱英语歌曲,模仿英语电影、电视对白,教会他们欣赏英语的美,鼓励他们大胆开放地开口讲英语,不厌其烦地鼓励和督促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在阅读练习中体会了英语的魅力,形成了敏锐的语感,体会到了乐趣,激发了兴趣,找到了自信,为英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七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 尤为重要。许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 感到作文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要从兴趣入手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 心情愉快的进行写作。小学作文教学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新习作形式和内容,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写作。下面, 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小学生每天面对丰富多采的生活, 这就潜在了观察的契机。因此, 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掌握观察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作文兴趣的基本手段。小学生观察事物只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往往是看了之后, 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交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学生观察事物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要抓住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 进而进行深入的观察, 使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平常经常观察一些小动物、小植物以及一些小制作、小物件、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 日积月累, 就会“言之有物”。
二、创设情境, 以情促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小学生情感丰富, 善于想象, 常于联想, 易于动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把作文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在阅读中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 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在调动学生情感的前提下, 让他们摄取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因此, 我在具体指导学生习作时,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配乐朗读, 观看影视资料等手段, 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 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 去联想, 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 浮想联翩, 继而有感而发。
三、用好文章培养、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
老舍先生曾经把阅读和写作形象地比喻为“吸收与输出”的关系。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障碍是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少, 作文的技巧更谈不上。所以,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注重让学生在掌握阅读要求的同时, 不要人为地脱离对作文的训练。在阅读中注重理解, 小学生幼稚纯洁, 情感丰富, 对感性的教材最具人文的理解, 也最容易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无论从哪方面讲, 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决定了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 文章不光是小学生学习的内容, 而且也是提高和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最直接的手段。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生性情活跃, 喜新好奇。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单凭几篇阅读教材是不够的。平时, 应不断地给学生增添新的内容, 以拓宽他们的思路。读多, 才会积累多;积累多, 才会有内容可写。因此, 要结合课文的学习, 经常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及一些好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表扬为主, 培养自信, 在作文批改中激发兴趣
小学是写作的初始阶段, 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上。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应以激励表扬为主, 培养学生作文的自信心,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益处。学生是习作的主人, 教师就没有必要把习作改得面目全非, 尽量做到内容上多就少改。改后的作文要让学生有一种自己行的感觉。改得少学生对自己就有信心, 认为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 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在学生作文的批语中批上“有进步、进步较快、有较高的作文能力”等优点, 提出“要是……就更好了、这地方如果加上……就更具体了”等意见。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 又给学生的不足提出恳切的希望, 这些富有激励性的批语比因高要求而否定学生作文, 一棍子打死要强得多。多批优点就是对学生的鼓励。通过一篇习作的批改, 提出一个主要缺点让学生重视, 在下次作文中能克服就不错了。如果把所有缺点都罗列出来, 务必给学生一个心理压力, 造成自己作文不行的错觉, 进而丧失进取心。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 增加作文的激励性。
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八
关键词:激发兴趣;生活体验;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自己想说的话,有了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乐于表达。
为此,我在中低段作文教学中尝试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体验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才有话可写。从学生生活现状来看,生活比较单调,缺乏体验,缺乏善于观察的眼睛。当学生写秋天时总有学生写道:秋天树叶都黄了,田野里稻子也成熟了。他们没有认真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因而也就写不出有新意的作文,作文内容千篇一律。作为教师,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每年九月公园都有菊花展,我让学生利用“十一”放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写一写菊花的颜色姿态。也可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田野、果园……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就近观察。我们校园内有几棵桑树和樱桃树,每当夏季来临,酸甜可口的桑子和红红的樱桃缀满枝头。我组织学生利用课间休息,观察树的叶、枝干、果实,还可以尝尝果实的味道。学生兴趣盎然,习作自然生动具体,情真意切。每当下雨或下雪或起雾,在上课前我都会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时间久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观察力得到提升,话题多了,习作内容也丰富了。这次“十一”有的学生写了去野生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有趣情景,有的写了游核桃沟的美景,还有的写了大街上一派喜气洋洋过节的景象……学生走出了家门,体验了生活,自然写出了可喜的佳作。
二、续写故事,激发兴趣
童话故事是中低段学生喜欢的类型,有许多童话故事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想象。我借助学生学文的兴趣,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续编故事。如学了《一个小木偶》,想一想小木偶有了表情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讨论,说出了许多有趣的结尾,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小木偶奇遇记》,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较容易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三、有效评价,激发兴趣
随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我积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在作文讲评课和每周周记交流中,我会把学生中有新意的习作,有进步的习作,有好词佳句的习作拿出来进行交流,尤其是中差生的作文,及时给予肯定。在交流中,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对于优秀生我还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有十来位学生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学生体验了成功,也就更乐于表达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写作,习作成为交流学生生活的窗口。
总之,只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学生才能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
9.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九
摘要:本论文浅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自身教学的实际案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从课前导入、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成了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采用丰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性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优秀教师总是让开场的讲话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不仅能够扣住学生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效果。心理学家说过,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颖的导课,对小学生来说意义更为重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或知识内容,不断设计变换出各种各样的的课前导语,如悬念式导语、激情式导语、生活式导语、启迪式导语等,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挂念,欲罢不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的关于4的乘法口诀时,我首先让学生学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当学生唱完后,我就问:“同学们,那三只四只呢?你会编儿歌吗?”学生编唱后,我又接着问:“那五只六只还有七八九只呢?”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那你是用什么办法这样快算出青蛙眼睛和腿的只数的呢?”这样,不但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学生也能积极思考,踊跃的发言。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使他们感到数学课的快乐,并满怀期待着更精彩的下一幕。又例如,讲解“轴对称”这节课时我的导入:大家放过风筝么?大家放过自己做的风筝吗?今天咱们就来研究如何做风筝,怎样做才能飞起来,怎样做才能飞的更高?这节课之后,下星期返校咱们来个放自己做的风筝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听到这大家很容易兴奋,很想学做风筝,急不可待得等着老师来讲。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
(一)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集中起来,我们认为“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常常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教具,化静为动。这样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初步感受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这一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抽奖的大情境。使学生通过这个大情境,学会分析,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简单说明道理。一开始我出示了商场转盘抽奖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转盘,问学生想不想试试手气。学生都高高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争着想试试自己的手气。当学生动手转动转盘时,一次次的试验结果与他们的猜想是那样的地吻合,学生激动的说:“猜对了!猜对了!”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学生认识到实验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好办法。紧接着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商场管理员,你会选择哪个转盘来让顾客抽奖?如果你是顾客,你最想玩哪个转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大,指针指向这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则小。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图形、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三)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如23、29、46等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把l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换位置得到321、132、213、231、312。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因此,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话,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必不可少。
三、体现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课件。例如:升国旗、坐电梯、小风车、滑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那些运动是平移,那些运动是旋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起来,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踊跃的回答问题。在这一课中,学生还学习了多格平面图形的平移,出色的画出了多格平面图形小房子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我接着向同学们问到:“你们说,真房子会搬家?”学生都张着小嘴巴惊讶得看着我,我捉住这一教学契机向学生介绍到:“上海音乐厅就是通过平移运动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米之多。”听完了我的介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学生兴奋得说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呀!” 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花瓣通过旋转运动形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圆圈通过平移运动形成了奥运的五环标志……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求地砖的块数”是面积教学的难点,因为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这一例题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题,而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讲台的地面,上面铺了一些什么形状的地砖?学生齐声回答是正方形的。接着又问学生“我们要在教室的水泥地面上铺上和讲台一样的方砖,一个教室还要买多少块呢?”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迫自觉地探索新知。学生开心地看着自己的教室地面、讲台地面,“那不是看看教室地面的面积包含了多少个方砖的面积,就可以了吗?”经过小组激烈地讨论得出:只要知道方砖的面积和教室地面的面积就可以算出需要多少块方砖。
四、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伙伴,在这个伙伴的带动下,学生更容易主动地获取知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其中一个内容是:7可以分成2和5(或者分成1和6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我采取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7,例如我拍3下,学生就拍4下,我如果拍5下,学生就拍2下。我还设计玩纸牌的游戏,例如复习7得分与合,开始学生轮流摸牌,然后把手中能组成7的纸牌拿出来,再到前面的同学手里去抽牌,这样谁的牌最先没有了,谁就是获胜者。虽然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对于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个知识不熟悉的学生通过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7的分与合,还可以通过玩纸牌加深了对7的分与合的记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而不用死记硬背。就这几个例子说明,简单的小游戏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十
孟公镇吉龙小学 戴建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指导预习,诱发兴趣。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毛虫》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小毛虫和蝴蝶,然后进行了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蝴蝶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毛虫)这是小毛虫,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丑陋的小毛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地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所以在学习新课时,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
1、巧设悬念,课前激趣。
在导入时,教师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我家的大花园》一课时,我巧设“悬念”:“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他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我家的大花园》。“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我”家有大花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顺势引语:“同学们,我们随作者去他家的大花园去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2、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直观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如教苏轼的诗《山行》时,我先让学生边听古筝乐曲,边观赏秋天的红枫林,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自然界的美。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古诗打下基础。
3、猜谜语,激起兴趣。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则小小的谜语,往往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教学《那只松鼠》这一课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上上下下跑得快,尾巴蓬松多好玩。高处跳下摔不伤,因为有把降落伞”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直可爱的小松鼠。请大家打开《那只松鼠》这一课。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了。
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入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
三、做游戏,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疲劳,而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巩固和熟练。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语文知识的故事性和游戏性情境,使他们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一字开花”,“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进行扩词比赛、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巩固字词。“一字开花”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写上某一个生字,而后让小朋友口头扩词或板演。如果这个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画上一层花瓣,花儿越开越大,学生就越有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如我教“花”这一字时,用“花”字就扩词二十多个,为了进一步巩固词、“一字开花后就进行”开火车游戏。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帮助很大,教师就能达到较好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语文知识的故事性,我在看图说话教学中常以故事进行教学,如教第二册基础训练与看图说话教学中《迷路和小白兔》,我先让学生看三幅图,看后让学生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一幅图画的是:早晨,小白兔走出家门,擒着篮子去森林采蘑菇,找不到家了,第三幅图画的是:乌鸦与小白兔说话,乌鸦给小白兔指路。为了使学生能围绕故事中心有目的进行说话训练,我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起个名字,有的学生起出了如《勤劳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小白兔》、《找不到家的小白兔》等题目,最后我板书《迷路的小白兔》,当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后,我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乐声中进行完整的表演。有的学生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乌鸦,学生们声情并茂,兴趣盎然,这样教可使学生实践与表演相结合,以趣引思,知趣结合,掌握了辩别方向的知识,学生愉快地受到了观察,思维和语言训练。
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
11.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观察;想象;情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水平的提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长期积累,逐渐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一提到习作,就产生畏惧心理,对写作感到很困难,常常感到无从下笔。即使下笔,也是空话连篇,失去了原本的纯真和自然,没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认为要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得使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觉得有如下一些方法可以采取。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刚开个头,就敷衍几句,草草收场。内容空洞不堪,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鼓励学生,告诉他们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切忌胡编乱造。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缺乏对周围人和事的细心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素材,就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为此,在作文教学上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在实践中观察。 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拔河比赛”、“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脑细记,用心细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训练,他们就会切实地感到有话可说,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样我们也就突破了作文教学的第一难关。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知道作品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允许有适当的想象和加工。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力越丰富,越有助于创造力思维的形成。因此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堂上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让学生目视窗外,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或寫一篇《假如我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畅谈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或让学生口头表达,由一片树叶的飘落而引发的想象,听到悦耳的琴声而引发的想象等等。经常习作这样的作文,能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说出内心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因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把以往的“要我写”变成了今天的“我要写”。
三、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的语文知识,更要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从而使学生走进名人、认识社会,了解世界,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想要写作的激情。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情素: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令人感动流泪,使人感受父爱的伟大;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心忧天天”的济世爱国情怀让人敬佩;《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和伟大抱负催人奋进;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展示或播放一些图片或影片?来感受。用美妙的花草、巍峨的高山,潺潺的小溪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感动的人或事让他们理解真善美。这些多种形式的情感教育当然这些图片或影片也不仅仅为了看而看,结合诗句和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那么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限于生硬的文字,他们的思维空间就会得到拓展,他们写作的题材就会广泛。
四、教师多引材,拓展学生思维
一堂作文课,教师的作前指导尤为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可以列举大量平常生活中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材料,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一些素材经过老师的浓缩提炼,会有一种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的弊端,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能促进学生感情的激发,思维的扩展,就像开渠引水一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汩汩而出,此时,你就无需担心学生心中没有真情。只要学生能抓住一个小人物、一桩小事情、一幅画而产生真情实感,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文字流淌于笔端,尽情挥洒自己的那份真情。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操的熏陶、责任意识的强化、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以及爱父母、爱他人情感的锤炼,最终炼就成了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一篇篇新颖别致、真情实感的作文就会不断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二
一、在快乐的活动中激发写作兴趣
部分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甚至厌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周围一些事、物,甚至小朋友们平时玩的游戏都是写作的素材,如果能把游戏活动列入写作范围,先游戏后作文,效果就不一样了。如今实施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如我在指导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班级内开展游戏活动“吹泡泡比赛”。选红、黄、蓝三队代表上台来比赛,台下的小朋友为台上小朋友喝彩、加油,比赛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兴致特别高,使学生感到活动有趣,比赛完毕,让学生回忆刚才那个热闹的场面,并口述比赛经过。因为学生都有了切身感受,是耳闻目睹的真事,也是亲身体验,所以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在愉快的观察中发现写作兴趣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如:我们山区低年级学生可先察看他们兴趣浓厚的小动物,小花猫、小白兔、小羊羔、小牛崽……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毛色、体态,观察它们是怎样活动的,是怎样吃食的,边观察边说出一些特征。随身带上笔记本,即时写出它们的特征,为今后的写作做好铺垫。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和观察水平的不断提高,要逐步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自觉性,培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的能力。如:观察周围的人,像父母、爷爷、奶奶、同学、小朋友的外貌特征,以及工作学习情况;观察大自然,像日出、日落、风、云、雨、雪等气象;观察社会生活;参加访问。总之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多提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有了收获就记录下来,哪怕是点滴。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写,教师给予肯定,多做鼓励。
三、从自由的拟题中获得写作兴趣
学生总觉得教师命题作文这种形式太死,自己自由命题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自由拟题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习作方法,因此,要力改以往那种教师命题学生作文的旧教学模式,多一些自由拟题,采用自由表达的形式。如:写一件事,可命题为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讨厌的事,伤心的事,奇怪的事;写人的文章学生可写某人的天真、无私、大度、爱哭、贪玩……写作时可以编写故事、谈幻想、倾诉心里话等。教师的思想要开放一些,学生的胆子就会大一些,流露的感情就会更真实。我们坚信:不管学生怎么写,都要涉及人、事、物,都离不开生活。
四、在美妙的阅读中感受写作兴趣
1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十三
新课程理念体现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全新的课程生态观刷新着传统教学理念,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过程,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连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一并纳入课程目标体系。新课程标准从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精英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走向大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前线工作者,改变我们的旧观念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彻底抛开旧观念,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学英语学生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就好象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折短了翅膀一样,是很可悲的,只能“望空兴叹”了。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首先的任务是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科兴趣放在首位。笔者认为,兴趣不仅是学习动机的起因,是引起一切注意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我们课堂实效的`试金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从兴趣入手,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科学的课堂评价手段,使他们逐步建立学好的信心,力争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最佳的课堂实效呢?
第一,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学生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们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
14.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 篇十四
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
张红芬
美术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追求直觉和潜意识活动,把人的内心的情感、认识、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应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规律,给予合乎人性的教育,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
学习兴趣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美术学习中最大的情绪力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和学习。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让学生体验美术,而不是纯粹学习技法,丰子恺曾说:“普通教育中的各科,都是以精神修养为目的,而以技法传授为副目的。”只有这样让学生重在参与重在体验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师生才能处在友好、积极、活跃、主动的学习状态 真正进入学生乐于学习,教师爱教的境界。同时美术课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 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学生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得更好;要求画 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像;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
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的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 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审美意识
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致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比如在初一人物头像的课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在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例如:在初二美术国画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就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来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15.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五
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就让他们去描写, 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的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学习描写一种水果, 可以在学 《苹果》这篇课文时, 让学生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 使学生对石榴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对苹果花的色彩、形态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 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 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 就比较容易了。这时, 教师应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要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 在一次习作中, 要求用玩具编写童话,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先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 激起学生的兴趣, 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 编故事, 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使想象更加充实, 更加生动, 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要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在这方面我先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他们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 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 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从生活中去领悟, 去积累, 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 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作文也能生动起来。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 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 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 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 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 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 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 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 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 选择合适的题目,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 “我想_ _ ”“一件小事” 此类的题目, 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有更多的素材可选,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 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 在初学作文时, 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16.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见识面窄,接触面小,词汇贫乏,又缺少细微的观察,所写的作文经常空洞无物,空话连篇,心中有话说不出,甚至无话可写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提高写作水平。下面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活跃氛围,让学生产生想写的欲望
赞可夫提出:“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如果教学氛围枯燥无味、紧张呆板,就会抑制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情绪的产生,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参与教学。相反,如果教学氛围轻松活跃,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会不断刺激学生产生兴奋点,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使学生的思想得以解放,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释放,就会生发出更多新鲜的想法、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词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愉悦教学氛围的营造,浓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以使学生产生想说、想写的主观意愿。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更为感兴趣,更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
作文是一项对于学生各项学习认知、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的一个综合考察,作文教学涉及面极广,所以想要有效的做好学生的作文教学工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做好各项写作训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的字词句段学习与积累,特别是一些基本的字词的含义,褒义、贬义词的正确运用等等。比如同样是说明某个人“按规矩办事”的词汇,“墨守成规”与“刚正不阿”的表达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认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与巩固,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作文写作打好基础。比如在学习“谜”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字是“言字旁”和“迷”字组词的,是表示“语言”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意义;之后教師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组词:谜语、谜底、谜团;之后让学生根据词语进行造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还可以让学生在造句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训练。另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常“练笔”。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只有进行多次的练习、巩固,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写日记。日记形式灵活,随意性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想都记录下来,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意见与看法。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优美语句与段落摘抄下来,并记录下自己阅读心得与体会。只要长期坚持,就会使学生积累很多的写作素材,写作水平也得到提高。
(2)课堂小练笔。意犹未尽的结尾处续写,文本留白处扩写、补写,经典语句与精彩段落处仿写,这些训练方式灵活,我们可以将其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
想,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与独特的生活体验来完成。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可以实现对文本的再升华、再创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说话训练。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刚开始的几分钟,指定内容让学生进行即兴发言,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等等。这些也都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教师如果详细批改学生的习作,工作量太重;但如果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呢?
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他们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学生在小组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学生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行修改,而且评价他人的作文时,也能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总之,要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摒弃旧的观念,不断进行尝试,大胆革新,让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作文、享受生命的发展和成长,获得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写作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作文教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莉. 加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3, (3)
【2】罗国江. 探讨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法之路[J]. 读书文摘, 2014, (4).
【3】李菊华. 关于作文创新教学策略的思考[J]. 文科爱好者, 2013, (5)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7-16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08-03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02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09-05
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05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8-07
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10-28
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