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2024-07-29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16篇)

1.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一

我是xx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本科好范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警务化管理和“忠诚、责任、奉献”的校训精神让我知道了警院的内涵。我明白了“崇德尚法,博学强警”所蕴含的意义。当一个人民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在这里开始了我的一个奋斗历程,开始了向我梦想进发的征程。下面就是本人的学习的自我鉴定:

军训,早操,内务,上课,点名、、、一切整齐划一,让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种下了严格守纪的种子。服从管理、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四年,我成为了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与同学通力合作的大学毕业生。

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四年,恍然如白驹过隙,发生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也收获了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

在警校的四年,也是我人生成长大迈步的四年,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学习、自理能力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校的训练让我从意志、身体、技能上达到了一个警察所要求的水平线上。坚韧的意志,强健的身体,是我在进入社会之前学校送给我最宝贵的礼物。

在菁菁校园中,队长和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在校期间,我态度严谨,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我善于和同学们相处,在区队得到了队长、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我的身上,您会看到警校学生的扎实、看到理科学生的冷静。综合发展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兼具的好学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自信,坚忍,务实,求新,勤奋,积极,乐观是我一贯坚持的生活态度,也是我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我坚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明天的美好一定会在不远处等待着我。

在性格方面,我是成熟稳重,乐观向上,耿直而富有正义感的,这样的性格特点使得我非常适合做一名人民警察,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生活中我喜欢看书,进取心强喜欢突破自己,人民警察随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样的工作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看过著名华裔神探李昌钰博士的书。例如他的《重反犯罪现场》,《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等等。从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的推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个成功的理念,那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思想品德上,我非常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时刻以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党员的目标不断地鞭策自己,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同时,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并常看百家讲坛和一些国学讲座。看了关于孔子等名人的一些讲座之后,我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积极乐观,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并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学校也参加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不管是什么工作,我都是任劳任怨,责任心强,逐步具备了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区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此外,每个假期我都去家乡派出所进行实习锻炼。大三的时候我在县公安局泼机派出所实习半年的时候也表现非常优秀,积极参与查办了上百起大小案件,不仅赢得实习单位民警们对我的认可和关怀,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也还锻炼了我的各方面的业务能力和思维能力。

半年的实习生活非常艰苦,期间接触了很多人很多事,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警察这一职业的神圣和艰辛。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志愿!因为:警察的事物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警察的事物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只有正确的处理好这些人,这些事,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幸福安康。

在学习上,我认真端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嵌入式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汇编语言、c及c++和delphi设计掌握很好,能独立的编写小程序。对单片机及jav(a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及嵌入式c及汇编混合编程较熟悉等。

在硬件方面,熟悉电子电路及单片机等。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我会经常的去图书馆看下其它方面的书,努力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在书法和体育运动都获得好成绩。总之,我致力于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

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爱好篮球、乒乓球,也喜欢跑步、游泳和爬山、、、大学期间,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院、大队中队区队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我是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我可以用热情和活力,自信和学识来克服毕业后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协调,管理能力去完成今后的美丽人生!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按照党的要求做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民警察。

2.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二

1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学习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动物科学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 重视理论应用于实际,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十分必要。

1.1 组织学习的能力

组织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先导, 反映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运用于组织自己学习实践的状况。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 同时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 并自我考核、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1.2 获取知识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善于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寻找相关知识并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关键。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应有独立获取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表达、社交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 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能根据不同的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3 应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应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灵活地应用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动物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实验与生产设计能力、操作与动手能力及实践与综合能力。

1.4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应有创新意识, 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同时,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 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 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2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原则

学习能力的培养须按科学的程序来进行, 要遵循实践性、主体性、理论指导性及渗透性的原则, 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 抓住其中的重要学习环节[2]。

2.1 实践性原则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 努力结合课内外学习实践,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并逐步让方法化为习惯, 让习惯上升为能力。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从事实践的机会很多。如各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都开有课程实验, 院校设有开放实验课程、本科生自主科研项目等, 学生只要勤奋好学, 抓住各种机会, 就会有各种从事实践的机会。

2.2 主体性原则

学习能力的形成, 学生本身的努力是内因, 教师的指导是外因。教师要适时而科学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 以强化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为内因, 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其中, 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专业思想教育。就读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 许多是因为服从调配而被录取, 对专业特点缺乏了解, 有的甚至存在误解, 造成专业兴趣不浓、学习缺乏自觉性, 刚入校就想转专业甚至就读1~2年还在琢磨换专业。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使其了解专业性质、特点、学习方法及毕业去向, 帮助总结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专业学习方法及制订个人的大学发展规划。

2.3 理论指导原则

知为行之始。教师在教导学生重视实践的同时, 务必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高职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生产问题的思考方法, 而不是某一具体操作, 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 可以避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盲目性和简单经验总结的狭隘性。

2.4 渗透性原则

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熟练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因此在培养方法上要注意渗透性, 要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在专业、班级、社团的活动中, 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 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出发, 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教育, 寓隐形的学习能力培养于有形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受院校硬件条件、招生规模及教师能力水平的局限, 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活动中, 偏重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 使能力的培养位居其次。

3.1 过于强调注意力和记忆力

动物科学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自然科学, 其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具备良好记忆力的基础上。因此, 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 使得学生为了分数去死记硬背课程知识点。同时, 研究生考试也过于强调理论知识, 使得学生过多注重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 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限制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有地方院校在招生规模与就业压力下, 鼓励学生大批考研, 并对考研学生网开一面, 不考核其平时课程学习状况, 甚至对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大打折扣, 这样学生考研命中率固然很高, 但实际科研能力却很有限。

3.2 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创新能力较弱

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上, 不少教师依然抱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放, 学生也死抱着“听讲-做笔记-做作业-死记硬背-考试还原”的学习方法不改, 这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创新能力。

3.3 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不强

动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固然具有基础性与系统性的优点, 但很难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实际锻炼的机会, 也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 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未得到切实加强, 故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方面的能力低下时有抱怨。

4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学习能力培养, 是通过教学与社会实践等活动, 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之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3]。

4.1 自身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不当

目前, 不少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自我控制力不足, 缺乏踏实的作风, 加上教学内容陈旧,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客观因素, 使学习的功利色彩较浓。有的学生平时不学习, 到考试时以各种手段要求教师划出重点“搞突击”, 有的为了拿到奖学金和教师套近乎、搞关系, 有的为了考研在相关课程上投入巨大精力, 有的受社会就业形势影响, 学习出现偏科, 只在计算机和英语课程上下功夫, 忽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等。这种状况不改变, 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 以书本知识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中, 师生间信息单向传输, 缺乏交流, 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对所学的课程失去兴趣。教师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 学生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其个体的探索和体验得不到重视, 造成学习上的依赖性及心智发展的荒芜。

4.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目前, 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模式、目的是事先规定好的, 根据目的制订具体目标、手段、程序和步骤。这种模式导致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分化。如专业课过专, 基础课面窄, 必修课多, 选修课少, 硬性有余而弹性不足, 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展。 近年来, 实践教学环节已引起高度重视。但是, 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由教师制订, 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中, 沿着教师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种“被动实践” 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形成的定向思维影响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培养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配合与贯彻执行, 也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本人有意识地学习训练[3]。

5.1 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 要加强院校教学和科研设施地建设,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直接的手段, 也是影响学生对自身能力认可程度的重要因素。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奖励学习、惩罚惰性的制度[4]。这种制度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

5.2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学模式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窄口径的专门化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应向注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 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在培养目标上, 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强调能力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 要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 掌握知识范围面窄的问题。同时, 应加强基础课教育, 压缩专业教学学时和总学时, 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 引导学生构建有弹性的学习计划。在教学模式上, 应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单一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达到上课老师与听课学生的完全沟通,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3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不只是验证所学, 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实践与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之中, 让学生尽早参与实践与科学研究, 鼓励学生自主确立研究方向, 带着问题思考、学习、查找资料、进行调研和科学实验, 把获取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统一起来[5]。

5.3.1 实验与课程设计

首先, 改革实验教学, 进行实验课独立设课。如将动物生理学的课程实验独立出来, 开设动物生理学实验技术。该课程在原有实验课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形式的改革, 保留部分经典实验, 淘汰一些陈旧的内容, 增开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从原来单一的教师指导、学生被动学习的实验方式, 改为四阶段的实验课, 即教师讲授实验理论、原理;学生按实验内容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学生自定实验项目, 写出实验方案交给教师审批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分笔试和操作两部分进行。其次, 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实验模式, 建立开放实验室和第二课堂。这一方面能以有限的实验仪器设备实现众多学生的独立实验, 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时间, 主动学习, 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再次, 开展自主性实验教学。自主性实验教学, 即由学生自己安排、设计和完成实验, 主要包括探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自选性实验。最后, 可让学生适当参与实验室管理。这样, 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 有利于学生的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 培养实验管理人才, 部分地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与渠道, 有利于师生矛盾的解决。

5.3.2 社会实践活动

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一般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等。在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手脑并用, 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获得直接经验,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 使其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

5.3.3 科研训练

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主要包括参与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和学生自主立项的科研两种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吸收、鼓励学生参与有关科研活动, 担当科研助手。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负担,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科研工作的实际过程中,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训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和掌握科研方法, 增强科研能力。

5.3.4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 加强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 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促进了大学的学科建设及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

5.4 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要了解学生赖以生存的变化着的家庭、社会环境及身心发展特点, 还要掌握在新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的规律[7]。而这些新学问、新技能, 要依靠教师本人在实践中的探索、创造。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应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只有教师的能力作出相应的调整,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需要。同时,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和艺术,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地传授有发展价值的知识,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6 小结

人类社会已经逐步从后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学校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已经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 动物科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 强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 随着国家高校招生扩大及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多重因素要求学生善于学习, 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1) :5-12.

[2]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建[J].教育研究, 2000 (7) :78-80.

[3]邓文新.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8) :49-50.

[4]廖宝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发学生学习能力[J].教育导刊, 1997 (2) :44-45.

[5]杨海清, 施福新.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3) :35.

[6]肖河.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 2000 (10) :42-44.

3.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三

摘 要:分析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发展变化历程,总体上表现为初期专业设置较少,中期专业细化,数量增加,现在专业精简的发展过程,既符合我国当时地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地理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学教育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键词: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一、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变化

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回顾我国地理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学科设置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地理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从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来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987-1992年本科专业设置

1986年,国家教委针对理科类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划分不够恰当、名称不尽科学、方向不够明确的弊端,组织了大规模的理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并于1987年正式推出《普通高等学校理科本科基本专业目录》,其中地理科学类专业包括:自然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水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地理信息与地图学共5个专业。

2.1993-1997年本科专业设置

针对1987年版本科专业目录中仍然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专业名称不尽科学及重复设置等问题,国家教委在1993年7月又组织对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按照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科学性原则,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原则,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的原则,制定了比较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专业目录。本次修订工作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和业务范围,调整归并了一批专业,充实扩大了专业内涵。同时,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和某些门类、专业的办学现状,保留了部分专业范围较窄的专业,增设了少数应用性专业。在修订目录中,地理科学类专业共设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地理学教育6个本科专业。

3.1998-2011年本科专业设置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教育部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对1993年版的专业目录重新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并于1998年正式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该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委1997年联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相一致。地理科学类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和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

1998年实施的《专业目录》,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对引导高等学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4.2012年专业设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1998年制定实施的本科专业目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原则,对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重新进行了大规模修订,并于2012年正式颁布了最新的“专业目录”。在本科专业目录整体压缩的情况下,地理科学类专业由原来的3个调整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共4个。这使得地理科学类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也更符合专业特点。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理学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基本表现为“初期专业设置较少-中期专业细化,数量增加-现在专业精简”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既符合我国当时地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地理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学教育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

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

1.管理体制的变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的主要是国家、省(市)两级办学的形式,即教育部主要负责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双重领导和管理部分高等院校,省市的高校则主要接受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自20世纪末开始,地理学的教育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伴随着高等院校合并的高潮,大部分办有地理科学类专业的院校都与所在地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校或省属其他高校进行合并,为地理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弱化了学校的隶属关系,扩大了省级政府对地理学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有利于改变我国地理学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中不合理、效益低、条块分割的旧格局,有利于促进地理学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2.教学模式的变化

(1)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魅力。首先,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使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在多媒体教学中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实验能够实现对普通地理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地理环境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极大地丰富和深化现代教育模式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是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PBL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 world)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训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地理学教学实践中,由老师根据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融会贯通理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或网络检索以及与他人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被证明在地理学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地理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3)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SS)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roblem-Solving Studying)教学是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问题图式(problem schema)和观念性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因此,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动机与牵引力,但它又不同于课堂上的问题解答,也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以设问来组织课堂教学,或那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在学习过程的始终诱导和鼓励学生发现“较复杂、较深层的地理问题”,它注重问题解决是基于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4)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地理教学特别是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在这些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并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相反,没有独立思考和操作,就不可能担当起其所担任的角色,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以及角色变换,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

3.教学内容的变化

(1)三段式及其调整。所谓三段式,是指高等教育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这一体系。

随着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原有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需求。目前主要有“必修、选修”和“通识、平台、专业”这两种主要的培养段式。如中山大学划分为典型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而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则以“学校通识必(选)修课、学科(院系)平台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为主。

(2)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心智等方面能全面协调地发展。而这种人才,才是真正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创新性人才。我国地理学教育的通识教育囿于原来专业院校限制(主要是指原来的师范院校),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以及很多师范专科学校与其他院校合并调整而形成综合性普通高校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加以改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地理学教育均开设30%以上的通识课程。

(3)大量开设选修课。大学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指高校方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而专业选修课主要是针对本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选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必修课的附庸,它是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任务、优势和作用,是现代学校课程制度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

(4)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相辅相成,在地理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所有高校均非常重视地理学实践课程的开设。目前,地理科学类专业一般均开设自然地理、人文经济地理、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野外综合实习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114),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Y003),西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WU08125)]

4.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四

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北海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14年3月8日至2014年3月14日,在我院教师的带领下,和全体2010级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贵州荔波、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

实习时间: 2014年3月8日至2014年3月14日

实习地点:贵州荔波、广西北海

考察路线: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实习区域概况

贵州荔波

县情概况

荔波县,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地处黔南边陲,位于地球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9′。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旅游区的龙头。2006年荔波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全县耕地面积8459公顷,森林覆盖率53.96%。辖6个镇,11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170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地理位置 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位于地球东经107度37分至108度18分、北纬25度7分至25度9分。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美丽的旅游区的龙头。

旅游资源

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全县1/6的面积,以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原始、古朴、神奇、多姿多彩而著称,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田园风光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沿河风光带组成,面积271.3平方公里。樟江沿河风光带,全长30公里,一水贯穿水春河峡谷和大七孔、小七孔景区。河面水流平稳,水清如玉,两岸青山绿树,农田村落,交织成美丽的田园风光。小七孔景区秀丽奇艳,有“超级盆景”之美誉。

我们此次主要就是在大七孔、小七孔景区考察游览。

广西北海

地理位置

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

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

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时常出现大到暴雨,月雨量可达300-400毫米,此时出门需要注意携带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概貌:环视市区,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组合和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乡”之称,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约有139.46万人口,海岸线长达5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乡,这里出产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称,为珠中极品。北海盛产优质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伦美奂。北海同时是中国烟花炮竹生产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炮竹,五彩缤纷的烟花令你童心大发。

景观:北海市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著名的旅游景区(点),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涠洲岛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周围浅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国最靠近大陆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海底世界

观测点路线:水产展览馆——海兽厅——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剧场展厅——高科技打造的无水水族馆——负压缸——海底隧道海——人鲨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场。

观测点的意义: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

观测点的地理内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于北海海滨公园内,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为主,集观赏、旅游、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 分为a、b两区。这里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鱼)、鲸鱼骨骼、龙虾标本、千年海龟标本和奇特的亚热带鱼类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种海洋生物;还有水族箱、海龟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视海底隧道、潜水表演、喂鱼表演和人鲨共舞表演等。

北海老街

观测点路线:沿珠海路观测

观测点的意义:广西北海的珠海路以其历史悠久及房屋建筑风格的特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备受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该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它的建成与当时北海建制的升格有关,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观测点的位置:北海市珠海路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条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主要受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我市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部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及海岸

观测点路线:红树林——红树林海岸

观测点的意义: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

观测点的位置:位于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有红树种类7种:白骨壤、桐 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整个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由红树林观光带、金滩和主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XX多亩的海上“森林卫士”——红树林,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景区内的红树林属于沙地红树林,约XX多亩。金湾沙地平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此外,红树林还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

涠洲岛地貌特征

观测点路线:火山口地质公园——涠洲岛灯塔——滴水丹屏——石螺口海滩

观测点的意义: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涠洲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涠洲岛火山地貌十分典型,选择涠洲岛作为重点观测点,对于了解火山地貌具有重要作用。

观测点的位置:涠洲岛是南海北部湾中的最大岛屿,位于北海市沿海南面滨外浅海,离岸直线距离48km,距北海南、北部港口分别为26海里和36海里。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火山喷发加上随后的海洋抬升,留下了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火山灰、火山弹以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那一壁壁因火山爆发的烧灼,挤压留下的线条怪诞,色彩绚丽的岩纹和多姿多彩的海蚀,海积地貌随处可见。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最为出色,成为岛上丰富的旅游景观。涠洲岛因此被誉为“难得的火山地貌博物馆”。经地质专家考察认定,涠洲岛及相邻的斜阳岛为距今第四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后经构造运动而升出海面的火山岩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等。

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叫“洋人头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

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它被称为“海蚀龛”。涠洲岛风光壮美,比较著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龟豕拱碧”,“芝麻滩”,“法国传教士人头像”,“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圣丹庙,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

体会与收获

5.广告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自我鉴定 篇五

给大家提供一篇广告专业的本科生的四年学习生活自我鉴定,

回顾大学四年,通过良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自身的刻苦学习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在政治上、思想上、知识上,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懂得了许多做人及处事的道理。

高速发展的广告产业需要新型广告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能力的广告人才。

四年的`广告专业知识和广告制作软件学习,使我对广告设计职业的兴趣和技能方面获益匪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我从坎坷曲折中一步步走过,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专业:掌握了大量广告专业理论和制作技能,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素质: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

四年的大学学习和实习经验,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比如多角度分析产品案例,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以及层出不穷的创意思维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成为一名称职的广告能手,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友情提醒:本文来自【自我鉴定】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版主ZMR!

四年的学习历程的自我鉴定

6.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六

组长:银山

成员:海春兴、呼格吉勒图、郝润梅、宝力高

地理科学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

组长:银山

蒙班:

第一小组成员:银山、其其格、乌兰图雅、赛西雅拉图、巴特尔;秘书: 第二小组成员:呼格吉勒图、阿拉腾图雅、满都呼、雷军、乌敦;秘书:

汉班:

第三小组成员:海春兴、李百岁、于红博、海山、杨根祥;秘书:

第四小组成员:周瑞平、春喜、包慧娟、张卫青、佟宝泉、魏智勇;秘书:

答辩时间: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答辩地点: 101(第一组)、124(第二组)、125(第三组)、126(第四组);

学生于上午8:00、下午14:00在答辩地点集中。

答辩程序:

1. 答辩小组长主持(审核材料);

2. 学生汇报论文概况,可以使用Powerpoint.(10分钟);

3. 各位评委提出相关的问题、建议;(每组提3-5个问题)(5分钟);

4. 根据答辩情况,答辩小组成员讨论、评议;(学生离场)

5. 表决 ;

6. 各组组长统计答辩结果(秘书协助),并请各位评委签字;秘书最后将答辩结果(总评表一式两份)送交各系负责人处;

要求:

1.答辩组评委要公平、公正,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纪律;

2.答辩组评委要按时出席论文答辩,不得迟到、早退;

3.每小组由五人构成,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法;

4.提问问题要与论文有关,避免提问论文之外的问题;

5.遇有争议的问题时,由小组长及时将问题提交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解决;

6.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论文答辩的评委,要直接向院长请假。

7.当天有课的老师,要设法提前做好调课工作。

评分和登记要求:

答辩组评委各自根据学生的表述和回答进行评分,并在各自记录表上签字;秘书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并在答辩总评表上做好登记;汇总成绩后在总评表上答辩小组长签字,然后将本组所有答辩资料上交学院答辩领导小组审阅。最终学院各系负责人将有关材料存档并向学生反馈结果。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学生须知

为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控制,根据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 的相关规定,学院决定对2009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答辩学生人数:全体毕业学生均参加答辩。

2.答辩时间: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3.答辩地点: 101(第一组)、124(第二组)、125(第三组)、126(第四组); 学生于上午8:00、下午14:00在答辩地点集中。

4.答辩程序:

1)答辩小组组长主持,根据答辩定序安排组织答辩。

2)学生表述:每位学生用10分钟表述论文主要内容,可使用多媒体技术

(Powerpoint)展现(学院安排设备);表述内容包括:概述你的研究课

题:a.你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理论或实践意义;b.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是什么;你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依据。

3)回答问题(5分钟):答辩组评委根据论文内容提3-5个问题,学生回答。

5.注意事项:

(1)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外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

(2)要有自信心。

(3)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4)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5)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6)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答辩会后可以与之展开讨论。

(7)要讲文明礼貌。

地理科学学院

7.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七

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 促进高等院校进一步的质量加强, 深化加强教学改革建设, 解决本科生就业难的问题, 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提出要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管理科学类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管理基础知识, 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以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理念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组织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合理决策和高效率组织实施的专门人才。在科研能力培养上, 鼓励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 开展科研活动。较广泛地阅读中外文资料, 拓宽视野, 关心和了解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 撰写简单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因此, 从管理科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可以看出, 其与其它管理类专业相比更应当具备科研能力。

二、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1.科研兴趣因素。兴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态度, 而且兴趣是一切的开端。只有对科研感兴趣, 才会投入时间精力, 有足够的耐心去完成艰苦的科研工作。2.自学能力因素。自学是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学生生活中, 老师的角色发生巨大改变, 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老师会叫学生自己去看书。他们只是一个指路人, 只提供方向, 路还得自己摸索着去走, 因此自学能力是制约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因素。3.逻辑思维因素。逻辑思维代表一个人大脑的开发程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逻辑思维, 固定的逻辑思维会对科研形成约束, 科研需要的是开发的大脑, 只有逻辑思维发散, 才能有奇思妙想的灵感火花。4.知识积累因素。科研需要一定的知识功底, 理论知识积累越多, 在科研中相对会越加容易取得成功, 尤其是很多涉及知识面广时, 更凸显知识积累量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5.实践教学因素。科研能力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所学在实践中检验, 只有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实验, 才会有所成就。古往今来, 没有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不断的实践才得出的。有着大量的实践机会, 会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6.课程设置因素。课程是理论知识的直接来源, 课程的设置影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管理科学类专业是一个兼备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管理的学科。怎么使得这几种不同类的课程有机结合才能有利于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是一个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7.奖励措施因素。对于本科生科研, 政府和各高校都大力支持, 然而参与者始终不是太多,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做科研所付出多, 收入少, 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或者其它上, 奖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本科生对于科研的热情, 只有有人搞科研, 那么才有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所以, 奖励措施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催化剂。

三、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对于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分析, 提出提高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建议。

1.定期举办学术活动或者学术讲座。开拓学术的科技视野, 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兴趣, 以活跃思维, 提高能力。管理科学类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如果没有兴趣, 学生就不会主动去获取知识, 在科研时面临知识面小的尴尬场地。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 主动思考, 对于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2.对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考虑本科生科研的特殊性。不以期末考试作为最终考试结果, 在奖学金评优评奖时综合考虑科研成果, 凸显出科研的重要性。使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时心无旁贷, 不产生“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的想法。

3.加大提升学科建设力度, 为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科研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 是一个逐层推进的活动。为此, 学科建设 (加强本科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 尤为重要, 只有管理科学类专业学科发展好了, 课题才充足, 本科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及平台进行科研。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实习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科研运用于实际当中, 在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 能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 高校还可以设立在校学生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研究项目等, 从学科建设资金中拨出专款进行立项资助。

摘要: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高校的具体情况, 对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提升管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人才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科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仲伟峰, 周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4, 01:75-76.

[2]Hui Li, Wei Wang.Research on Improv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jor[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 (12) :29-35.

8.中文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八

曾在班里担任过团支书和班长,有良好的组织织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2012年文学院第十届班级辩论赛中组织带领本班辩论小组闯进决赛取得团体一等奖。

我性格开朗幽默,富有爱心,待人诚恳,做事有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9.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评价 篇九

在生活上,我生活俭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

工作方面,我参与了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使它成为同学们喜爱的校内站点之一。目前正在参与校远程教育的建设实践的经验让我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更激起我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我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在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0.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学员选择

学员为刚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的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4级本科生139名。我校为国家“211”重点大学,本科学员具有较好的公共英语基础,在前期课程中全部通过国家英语四级统考,40%的学生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统考。

1.2 课程及教材选择

授课内容为外科感染,共3学时。课前对学员同时下发中英文教材,中文教材为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吴孟超、李家顺主编的《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英文教材为W.B. SAUDERS COMPANY 出版第16版《TEXTBOOK OF SURGERY》,由授课教员选择教材中生词予以注释一并下发,供学员预习。

1.3 授课教员选择

授课教员由已经用中文给不同班次讲授外科感染课程14次的教授担任,该教员有留学经历,并多次担任专业国际会议现场口译,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1.4 授课方法及质量评价方法

授课幻灯全部使用英文,板书以英文为主,讲解和课堂提问英文约占50%-75%,课堂小结全部使用英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两种方式评价教学质量。在课前设计问卷调查表(见表1),上课前下发给139名学员,由学员在下课后以无记名方式填写;理论考核采取抽查方式,在授课结束后当场随机抽取10名学生,使用以往中文授课后使用的8道简答题进行书面考核,时间为30分钟,由查课教员判定分数。

附:外科感染理论考核题目:

1 什么是外科感染?其特点如何?

2 外科感染的局部临床表现是什么?

3 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4 为什么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不能挤压?

5 什么是丹毒?它与蜂窝织炎有何区别?

6 从手部的解剖特点说明手部感染的治疗原则?

7 如何鉴别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8 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有哪些?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

收集调查问卷139份,全部学员均认真填写,33.2%的学员除选项外还填写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00%的学员认为应该开展双语教学,其中赞同采用原版教材和课堂幻灯全部使用英文的学员为50%,16.6%的学员认为此两项内容中英文的比例不应该超过50%;在授课方法方面,没有一名学员赞同完全使用英文进行讲解,50%的学员认为英文讲解的比例应该在25%-50%;78%的学员课前预习时间在3-7天,3名学员提出应将授课幻灯提前下发便于学员预习。

2.2 理论考核结果

10名学员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为61分(100分制),其中通过英语六级统考的3名学员平均成绩为65分,其余7名学员的平均成绩为59分。

3 讨论

3.1 本科生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迫切性

本科生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国家教育部提出,在大学本科教育中,除了公共英语教学以外,还提出应加强双语课程建设,要求各高校在专业课程中开设5%-10%双语课程教学。而现代医学本是外来品,在20世纪50年代前,无论是教会医学院还是国立医学院均使用外文教材,教会医学院的教授更是以外籍人士为主。随后,为扩大医学教育受众,提高全国的医疗水平,老一辈医学家参考外文书籍编写了中文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创办了中文医学杂志,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今天,英语依然是医学科学的主流载体,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使我国医学工作者有条件更好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进行国际交流,而此时语言却成了主要障碍。从让学生既能学好专业,又能学好英语的美好愿望出发,我国教育工作者创立了“双语教学”模式,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可以更确切的说是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教学,使医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英语,以减小语言问题对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3.2 “双语教学”授课模式的探索

现有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以下3种:①沉浸式双语教学,要求用外语进行教学,母语不用于教学中,使学生完全沉浸于弱势语言中;②过渡式双语教学,要求学校在前一阶段,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母语教学,但过一段时间后,则全部科目使用外语教学,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向沉浸式过渡;③保留式双语教学,要求学校刚开始时使用母语教学,再过渡到部分科目使用外语教学,部分科目仍用母语教学。但针对一门课程而言,目前并无成熟的模式,我们教研室创造性的采用了“以名师、名教材为依托,渐进式、分层次、多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重点注意把握双语授课中英语讲解的比重,例如临床医学7年制学员使用英文比例一般在50%-70%,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30%-50%,其他专业英文比重在30%左右;其他双语教学手段包括:开设外语论坛、外语教学查房、外语撰写病历、双语病案讨论等。此次对五年制本科生大班课的授课问卷调查来看:学员对教员的英文水平没有提出异议,对原版克氏外科学教材也非常欢迎,对幻灯全部使用英文也可以接受,疑问最大的是课堂英文讲解,大多数学生认为英文讲解的比例应该在25%-50%,与教研室设定的目标基本相符。因此,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3.3 “双语教学”授课质量的评价

外科感染是外科学总论中涵盖概念较多,但理解并不困难的一个章节,因此对双语教学而言课堂讲解相对难度较小,容易保证授课质量。在传统的中文授课中,课后抽查学员的知识点掌握平均在70%以上,而本次双语课程抽查学员知识点掌握在60%左右,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略好一点。因为考核是抽查,样本数也比较小,不如随机对照研究能说明问题,但多少可反映一种趋势。首先,我们得承认双语教学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外科学教授用英语授课,其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遇到复杂的知识点,难免辞不达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也有一定的限制,听课难免一知半解。因此,课前对英文教材的预习、课后对照中文教材复习都是必要的措施,可使知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其次,我们还可能给学生带来外语损失,虽此次课程学员对教员英文水平认同度很高,但我们无法保证每个教员都有相应的英文水平,再者外科教员非英语专业出身,即使高水平教员在其英语表述中也难免会出错。为了保证医学双语教学的质量,双语教学教师务必事先利用录音机反复修正本人英语授课中的语言错误。

3.4 “双语教学”授课质量的影响因素

学员、教员、教材与课时是决定“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四大因素。学生的外语基础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本科生学了近十年的外语,掌握了相当量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也系统地学习了语法知识,但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现象,用外语直接进行交流、对话更是困难。调查中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掌握知识点较多就是这一问题的直接反映。高水平教师短缺是影响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高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不足以实现全程双语教学,与其相关的后续课程仍为传统教学,学生在双语教学中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却难以在后续课程中得到拓展与应用。原版教材更新快,可保证知识的权威性和先进性,但需要学生在课前花比中文教材多数倍的时间预习;简化版甚至双语版的教材虽然简捷易懂,但容易造成知识的缺失,相比较之下我们还是提倡使用原版国外名教材。双语教学要求教学时数比单语种教学要长,特别是在刚开课阶段要讲得比较慢,因而存在教学计划以及授课学时如何调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淑蓉,高全胜,郑学才,等.医学本科生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2):150-151.

11.地理专业学生自我鉴定 篇十一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生活的自我总结,写自我鉴定有利于我们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妨让我们用心总结,认真完成自我鉴定吧。那么如何把自我鉴定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专业学生自我鉴定,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专业学生自我鉴定1

本人是XX学校地理专业的本科生,为了是自己所学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运用暑期进行了两周学校教学实习。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相信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经验。

首先是教学前的备课。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

其次是教学过程的授课。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图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

地理专业学生自我鉴定2

本人是**大学专业的本科生,为了是自己所学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运用暑期进行了两周学校教学实习。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相信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经验。

首先是教学前的。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

其次是教学过程的授课。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图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

地理专业学生自我鉴定3

毕业在即,我将踏入社会,开始新的征程。回顾四年的大学学习时光,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地成长,从懵懂无知中经受挫折,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悟到人生的艰辛。下面就本人的四年学习来作一个自我鉴定:

人活着很艰难,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我们不得不遵从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理想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生活即使荆棘遍布,有了理想我们仍勇往直前。所以,刚入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学有所成,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现实中,四年的路是如此走过的:

大学一年级,冒着一点傻气,凡是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我都积极地参与。失败了无数次,但还是有所收获。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类课程排山倒海似的袭来,压得我喘不过气。当我决定选修双学位之后,我更加觉得学业繁重了。大学三年级,我渐渐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但还是不免觉得吃力。大学四年级,我选择找工作。看着考研同学日日奋战,我顿生一种紧迫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时光不多了,要好好珍惜。

四年之中我最遗憾的事情是社会实践较少,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我担任过干事、副部长、部长,还有学生助管,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活动,而且我认为自己在原有的岗位上没能做到最好。要兼顾好学业和学生工作需要技巧,我感觉自己还不错,年年都拿奖学金,还担任学生干部。现在总结这段人生,我觉得自己输了。

大学起步阶段,我没有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定位是不准确的。而我选择的双学位方向和自己专业关联不大,导致我择业的时候像是站着一个岔道口,茫然无措。我希望自己能从事法律类工作,虽然屈指算来,双学位读了两年,但与四年制的本科生来说我接受的法学教育是不系统的。当然,教育还是其次的,受过教育的平庸之辈不是少数。关键是我缺乏自己的思想,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想过这些知识能用来做什么。也许我应该选择考法学硕士,但那只是也许。多年之后我会认为自己的青春又一次虚度了吧。

理科适合男生也适合女生学习,但对于个体而言,理科不适合我学习。或者说,我缺乏探索精神。在我开始接触地理信息系统这个专业课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抽象得让我无法理解。由此看来,虽然我的成绩处于前列,但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12.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二

毕业在即,我将踏入社会,开始新的征程。回顾四年的大学学习时光,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地成长,从懵懂无知中经受挫折,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悟到人生的艰辛。下面就本人的四年学习来作一个自我鉴定:

人活着很艰难,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我们不得不遵从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理想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生活即使荆棘遍布,有了理想我们仍勇往直前。所以,刚入学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学有所成,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现实中,四年的路是如此走过的:

大学一年级,冒着一点傻气,凡是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我都积极地参与。失败了无数次,但还是有所收获。大学二年级,计算机类课程排山倒海似的袭来,压得我喘不过气。当我决定选修双学位之后,我更加觉得学业繁重了。大学三年级,我渐渐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节奏,但还是不免觉得吃力。大学四年级,我选择找工作。看着考研同学日日奋战,我顿生一种紧迫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时光不多了,要好好珍惜。

四年之中我最遗憾的`事情是社会实践较少,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我担任过干事、副部长、部长,还有学生助管,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活动,而且我认为自己在原有的岗位上没能做到最好。要兼顾好学业和学生工作需要技巧,我感觉自己还不错,年年都拿奖学金,还担任学生干部。现在总结这段人生,我觉得自己输了。

大学起步阶段,我没有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定位是不准确的。而我选择的双学位方向和自己专业关联不大,导致我择业的时候像是站着一个岔道口,茫然无措。我希望自己能从事法律类工作,虽然屈指算来,双学位读了两年,但与四年制的本科生来说我接受的法学教育是不系统的。当然,教育还是其次的,受过教育的平庸之辈不是少数。关键是我缺乏自己的思想,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想过这些知识能用来做什么。也许我应该选择考法学硕士,但那只是也许。多年之后我会认为自己的青春又一次虚度了吧。

理科适合男生也适合女生学习,但对于个体而言,理科不适合我学习。或者说,我缺乏探索精神。在我开始接触地理信息系统这个专业课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抽象得让我无法理解。由此看来,虽然我的成绩处于前列,但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13.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 篇十三

一、调查方法

根据毕业去向性质, 对惠州学院13届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大体划分为五类:读研、教师、房地产、自主创业、其他。其中, 读研者5人、从事教师行业的有41人、房地产行业9人、自主创业5人、其他15人, 合计75人。选用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等多种调查手段, 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对于毕业生的调查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沟通了解: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事, 在大学期间得到了什么对现在工作中有很大帮助;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事, 在大学期间没得到什么使得工作比较吃力;自我评价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

二、调查结果

(一) 读研类

读研的毕业生反映相对于其他学校毕业的同学, 在本科阶段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gis等软件的应用、本科期间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大学期间团队寒暑假实践项目等;较为欠缺的方面有:文献阅读与总结的能力、实验能力、SPSS等软件的使用能力、数理计算等。5名硕士研究生均反映能胜任现阶段的学习与科研工作, 导师对其很满意。

(二) 教师类

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表示在本科阶段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32人表示得到了口才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 在工作中沟通能力强, 课堂教学任务可以顺利完成;有15人表示得到了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在教学中及时的发现问题, 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5人表示党员身份很有帮助。较为欠缺的方面有:6人表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够系统化, 对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透彻;28表示在本科阶段没能把中学地理必修课程章节试讲一遍, 造成教学经验落后于其他高校毕业的同事;有10人表示本科阶段缺乏三笔字的练习, 导致板书不够完美。在自我评价方面, 有6人表示在工作学校对教师的学生匿名调查情况中, 满意率达到地理科组前列, 甚至第一;有16人表示相对其他高校毕业的老师, 所教学生地理成绩不够优秀;有19人简单表示自我感觉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三) 房地产类

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毕业生有9人, 认为本科期间得到的较为有益的方面有:3人表示在校期间课堂讲台讲述, 练就在多人场合发表意见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6人表示野外考察是宝贵的经历, 拓展了工作视野, 且通过与领导、同事分享野外考察的见闻拉近了关系。较为欠缺的方面有:5人表示社会实践能力不够强, 容易错失客户;4人表示在校期间未能在学生会和社团担任干部工作, 导致工作不够主动, 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争取团队重要位置等方面。在自我评价方方面, 9人都表示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四) 创业类

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共有5人。2人表示在校的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校内兼职) , 使自己得到的锻炼比较多, 但不足之处是未能学到很好的管理团队能力;3人表示在校期间担任学生会干部学到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对现在在公司担任的团队管理有很大帮助, 但不足的是没有学到管理类知识和市场营销思维, 对市场信息的捕获缺乏敏感度。5人均表示都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五) 其他类

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大多表示在校期间, 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比如, 一位在电信行业工作的同学表示, 在校期间在惠州学院电信营业厅是实践活动和暑期在电信公司实习活动, 为现在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不足之处就是所学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工作不对口。自我评价认为通过不过的努力、学习, 基本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三、建议

基于对75位13届毕业生的访谈结果, 针对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 建议低年级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 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建议高年级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而进行相应的准备。

另一方面, 人才培养是指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 为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提供专门人才。课程是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 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而设立的一种载体。专业课程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并在毕业后转化成工作中的能力。建议针对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因需施教, 分意向与行业需求进行重点培养,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以及需求变化的专门人才。因需施教应该体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把学生真正当作教学主体,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导向, 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针对有读研意向的学生, 在发扬地理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提倡社会实践的同时, 根据需求, 增加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知识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应该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比如加强地理实验室的建设, 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不仅能提高有考研意向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也能为学生进行地理科学研究提供场所和器材。针对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 一方面要继续发扬专业知识教学和通过课堂讲台方式的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在从事教师工作中所需的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课堂讲述能力;另一方面, 要加强试讲和三笔字的训练, 在高年级需通过分组的方式, 每个人在组内都把中学地理必修课程每章节的内容试讲一遍, 积累教学经验, 也能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提高沟通能力。同时, 增加三笔字课程, 提高三笔字书写水平, 使板书更为完美。

地理专业基本知识是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基础, 无论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内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地理科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根据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需求, 分类进行培养。培养方式可以以讲座或者会议的方式, 传授不同从业意向的学生希望学到的并能在工作中应用的知识, 丰富包括地理科学在内的知识体系。同时, 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从业意向需要, 在大学期间自主选修所需要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张晓青, 任建兰, 武珊珊.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比较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 .

[2]孙中伟, 尤丽敏, 贺军亮.高校地理类专业就业需求、学生期望与课程设置的错位差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3) .

[3]张启生.也谈如何因材施教因需施教[J].黄梅戏艺术, 2009, (01) .

[4]斯德斌.对提高大学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 (高等教育) , 2010, (1) .

14.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四

对单片机编程有一定的读写能力,熟练使用各种软件,例如:office系列的办公软件和电路设计和protel电路设计软件,dreamweaver 网页设计软件等;并能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已通过了电工考核并拿到电工证。

工作能力方面:一直担任班中的班长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工作认真细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行为思想方面:作风正派,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对生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务,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

15.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五

在环院的日子里,生活中充满阳光,人与人之间都坦诚相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环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环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四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在学习方面,自我进环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环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环院,我以拿到奖学金为短期目标连获学院丙等奖学金两次;我以学习更多知识为目标参加了全国长线自考并已过多门。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在工作方面,本人在学生会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为人处事。在协会的实践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在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xx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第九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16.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六

关键词:地理科学,GIS,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0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表现地理空间数据 (Geo-spatial data) 的系统, 实现空间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 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 (Geospatial Database) 为基础, 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GIS与地理教学

既然GIS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与地理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GIS课程的特点

(1) GIS是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 还需要有厚实的计算机, 地理, 数学, 测绘等学科知识作为铺垫。

(2) GIS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学科。

GIS理论与GIS技术并存, 理论需要技术的支撑, 技术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改进。

(3) GIS具有发展速度快, 内容更新快的特点。

GIS经历了实验室GIS、企业化GIS和社会化GIS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化的GIS以广泛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为其特征, GIS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2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科学。由于地球表面具有非均一性、空间变化的复杂性, 又由于地表上的事物极其多样, 所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复杂。对于地理学家, 以下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 (1) 地理空间中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点; (2) 现象的特征; (3) 各种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 地理学家必须处理各种描述地理现象的地理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空间位置。因此, 在地理研究中, 形成了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 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并使地理学研究的数学传统得到充分发挥, 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3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从未接触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的地理本科学生来讲, 对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可以说脑子是空白的。在第一堂课上就要把这个名词给学生讲解清楚, 并把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由来、发展过程及主要是用来解决和回答那些问题一一给学生介绍明白。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 我们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 即建立一条主线, 并沿着这条主线进行逐次分解教学。而且还要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更加易懂的实例来进行解释。例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GIS生产过程简单的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如图1能够较好反映整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纵横脉络, 按照这个框图能够使讲课思路条理清晰, 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 明白各部分的内容、目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把握本门课程的结构知识。除了用这样的框图外, 还需要引进一个实例来讲解, 比如我们要划分旅游景区的是否开放区域, 我们可以在框图的基础上, 用实例来进行讲解。

1.4多媒体与传统方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确实能为教学提供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时间, 大大增加教学内容, 可以使一些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 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方式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 提高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一方面,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课堂授课时, 应根据授课内容, 选择多样合理的表达方式, 以提高效果。课堂上一味地追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将课堂讲授内容不加区别地用投影仪显示, 时间一长, 就会使学生眼睛疲劳、感觉单调乏味;因此, 对于需要掌握的推导过程, 用传统的手工方法, 减缓授课节奏, 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 效果更佳。另一方面,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易划整为零。课堂上要把握好各类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和方式.

对于一些应用模型, 算法之类, 我们还需要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推导。但是在展示一个GIS的功能应用就可以用多媒体, 更加形象生动。

1.5GIS技术的实际应用

GIS技术的应用, 狭义来讲, GIS的软件操作, 也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GIS技术手段解决地理学问题, 是地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 GIS已经与其它技术相融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GIS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发展趋势,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学习, 培养自己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 因此GIS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堂实验教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甚至于一半以上。

实习具体内容有: (1) GIS工具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练习 (可以选择多个软件, 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 ; (2)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 (针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采集) ; (3)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和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4)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5) 简单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 (6) 设计与建立用户界面和简单应用系统 (将计算机编程语言与GIS工具软件相结合) 。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取演示验证实验教学法。也就是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践课的教学穿插进行, 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教师的演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使用技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多操作、多运用, 验证教师的使用技术, 训练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GIS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方法, 熟悉GIS工具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GIS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从学生方面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总是有种恐惧感, 觉得这些知识过于晦涩难懂, 或者由于太抽象, 很难运用于实践, 于是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 由于新鲜感的原因, 会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 特别是当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很多, 比较抽象难懂时, 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一门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了测量学、地图制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管理科学、数学等。大部分理论知识难免枯燥, 晦涩难懂。

2.2对老师而言

现在学校的地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地理信息系统的边缘性与交叉性意味着其教学过程离不开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支撑, GIS的基础理论涉及计算机专业、测量遥感专业和地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应用是所有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在GIS系统开发方面具优势;测绘遥感专业在数据获取、处理、加工和显示方面有测绘和制图的优势, 在GIS建立数据库, 保证数据质量方面有特色;地理专业在GIS空间分析、综合决策等方面有自己的长处。

地理专业基础课设置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学科特点, 开设了与GIS直接相关的高等数学、统计学、地图学与遥感技术等专业基础课, 为GIS课程教学打下前期基础。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基础课程安排的课时偏少, 实验课时更少, 达不到GIS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课程, 没有开设基础语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课, 很难掌握GIS的基本原理, 更本谈不上系统开发。此外, 忽视GIS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 排课先后顺序倒置。

3教学反思

不同于GIS专业的学生, 地理科学本科学生学习GIS似乎是凭空盖楼, 不要地基只要高层。因此, 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去理解去应用。

3.1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由于GIS固有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比如, 可以采用录象、网络、E-mail、BSS等方式实现师生交流, 让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 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用学生更加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3.2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比如启发式教学, 这是一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用通俗简单方法启发学生, 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 不被问题吓倒, 不怕失败, 并尝试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3.3重视实验环节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课应重视实习环节, 可以说实习环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切实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教学思想, 否则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仅停留在一个感性认识上。

3.4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

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 这也是教GIS几年来学生最大的期望, 特别是针对我们地理科学学生高中学习的文科, 大学归到理科以后,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化的例子, 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3.5做到及时总结

在教完一届学生后, 要将这门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捋顺,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了解学生对本门课反映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 为以后教学的改进奠定基础。

4结语

针对目前GIS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特别是适合地理本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历练。相信地理本科的学生也一样会学好GIS。

参考文献

[1]邬伦, 刘瑜, 毛善君.GIS专业本科教学探讨——北京大学教学实例[J], 地理信息世界, 2004, 4 (2) :27-30.

[2]苏广实.地理专业本科GIS课程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25) :75-77.

上一篇:暑假里收获最大的一件事作文350字下一篇:论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