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选12篇)
1.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一
新民中学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汉台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结合我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以***部长近期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安全事故对师生生命的威胁和危害。集中进行火灾隐患普查,查清隐患并建档,切实整改火灾隐患,创建平安校园。
二、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吴社华任组长,副校长吴波涛、马炳玲任副组长。总务主任贺群、安保主任李明、教务主任刘勇、政教主任杨勇王力为组员,共同负责此次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开展。
三、排查整治重点:
1.消防设施、器材有无伪劣产品,是否完好有效。(寄宿生宿舍、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为重点)
2.安全疏散通道,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学生集中场所疏散通道上是否有杂物,疏散标志是否明显。
3.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等学生密集场所应急照明是否正常使用。
4.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要求,有无私拉乱接电器线路现象。电器线路是否近期维护保养,学生有无在宿舍使用煤炉、电暖气、电热杯、电热褥取暖情况。
5.学校易燃易爆品管理、储存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11月上旬)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召开行政会议对此次排查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大力营造普查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动普查整治工作的扎实开展。
2、排查整改阶段(2011年11月10日至2012年2月6日)由组织领导机构对各部门、各区域逐一进行排查,登记造册,澄清底数,对学校消防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监督整改,并跟踪督办,直至隐患消除。对学生公寓要坚持每日夜查。
3、总结、验收迎检阶段(2012年2月7日至2月14日)学校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火灾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并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材料,做好区教育体育局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校开展校园火灾隐患排查进行验收工作。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消防监督工作责任
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要落实整治工作措施。要把校园的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供电设施、做为本次整治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在建筑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以及用火、用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加强教育,强化演练。校团委、各部门、各年级组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安保处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护自救能力。
4.建立资料档案。对检查和排查情况,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档案,做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和火灾隐患底数三个清楚。
5、要及时反馈工作信息。学校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对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开展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汉台区新民中学
2011年11月14日
2.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二
经过多年努力,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但目前也仍存在一些不足。
1.过于重视教学工作而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进展缓慢
当前,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仍未有大的改革, 仍以升学率为主要考评指标, 使我校在发展中背负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再加上由于我县财力不足, 学校办学经费紧张, 使我校无暇、无力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仍停留在初始阶段, 仍停留在缺什么补什么, 仍未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科学、有序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以致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优秀的、先进的、能引领学校未来大发展的校园文化仍未真正形成。
2.过于强调刚性制度管理而未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教育功能
近年来, 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 仍主要以制度建设为主, 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制定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 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用于强化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过于重视制度管理, 而未能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作用, 不注重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 不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去启发诱导学生, 未能把制度管理提升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完善, 以致学生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表层, 仍未真正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制度文化。
3.校园文化建设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不浓
当下, 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特色, 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不成体系, 缺少连贯性, 文化积淀不足, 文化底蕴不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未能避免这些缺憾, 仍存在民族色彩不浓, 地方性气息微弱, 尤其是未能充分利用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来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 未能很好地利用历代壮族名人、天等名人、把荷名人的先进事迹熏陶教育学生。
4.只搞校内活动而基本不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近年来, 各地频发学生伤害事故。迫于学生安全压力, 我校只在校内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 而不敢组织学生到校外郊游和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以致学生视野狭窄, 动手实践能力弱。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
一、要多渠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加强教师仪容教风建设,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教师形成端庄的仪表风范、科学的教学方法, 推动教师敬业爱岗,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使学校逐渐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通过举办重大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经常开展各种能充分发挥师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题活动, 活跃、丰富校园文化,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最终形成和谐、轻松、温馨的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表彰、树立各类先进典型, 让学校的先进教师、优秀学生现身说法, 让身边的先进人物影响教育学校的后进分子, 在先进典型的熏陶感染下, 使学校逐渐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先进文化。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 以校园“四化”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做到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相和谐统一, 大力开展校园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建设, 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元素, 使整个校园展现出一股朝气蓬勃的文化气息。
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目前, 我校正积极创造条件开办学校官方网站、开通学校官方博客及微博,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博客、微博加强与师生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畅通校情学意, 真正使互联网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要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
目前我校正制定计划充分挖掘桂西南壮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利用壮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丰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历代壮族名人、天等名人、把荷名人的优秀事迹和高尚品质, 努力挖掘、提炼壮族文化和当地民俗风情中的积极内涵和良好精神特质, 并以此作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使我校校园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要大力弘扬天等精神, 以天等精神引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天等精神以“自强自立、苦干实干、团结拼搏、争创一流”为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凝聚了天等的传统文化底蕴, 凝聚着天等人民的聪明才智, 展示了当代天等人民的抱负和追求。2010年以来, 我校已组织学生多次收看电视系列专题片《走南闯北天等人》, 并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写观后感, 学习天等创业精英不等不靠、锐意进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命运的可贵精神。
三、要加强领导,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序开展
学校要及时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校长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并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 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位教师身上, 努力促进形成层层负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我校现有条件, 精心组织, 科学规划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蓝图。要齐心协力, 动员各种力量支持校园文化建设。要及时总结、研究, 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3.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三
关键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价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18-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级中学展开,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利用好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上均有别于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总体来看,目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均缺乏统一认识,这对建设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让它发挥出最大功能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基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处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求促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文化更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内容
1、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于在校学生的年龄、思想和生活模式等不同,分享不同思想形态与行为规范,拥有共同的需要和追求,以此为依据可将校园文化分为小学校园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等。
对于体育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极为统一的认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隶属于社会文化这一范畴。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尝试,包括活动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它由体育运行方式反映出来,显示体育的精神意识,用之以体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他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导致它的体育价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而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由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以规章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宣传报栏为形式的方式文化。
2、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含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1)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反映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和宣传等方面,涉及到人类体育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当今体育精神文化,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旨。体育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某种精神指导下的外化行动,如中学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看似只有运动员在比赛场按照运动规则所进行的一场较量,但这只是一种外化现象,更多地是通过比赛赛出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格和气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这才是体育运动对人的素质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提升。体育精神文化应该立足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有益的精神文化资源,建构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育精神文化。
(2)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也称体育规范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娱乐等活动中,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体育规程、行动准则的文化体系,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得到參与者认可并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它包括在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和活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等。它包括常识性体育制度、具体体育制度和个别体育制度,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体育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也一样要受到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制约和熏陶,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活动。
(3)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状态。体育物质文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体育,其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学科,已经涉及到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不能简单的用“场地、器材”等原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形式所概括。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物质文化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态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中学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标准的体育物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们也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校园文化的价值。
1、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参与价值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由此可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既校园体育文化的对运动参与价值的体现成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技能价值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避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在“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选择1—2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并且终身化。
3、校园体育文化的身体健康价值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
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塑造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适应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合作的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也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使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中學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标语、图展、广播、电视、报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强健的重要性,激发和引导他们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应该教育师生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中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在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学校要制定体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体育文化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文化节、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3、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各级中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器械设施等在内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4、中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它具有个高度的层次性、权威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使学生懂得各项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吸习惯。
5、中学校园体育智能文化建设
体育智能文化是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迄今为止人们经过多次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的产物,它包括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科学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学科呈现交叉化和系统化。中学体育职能文化的建设必须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的基础学科和功能等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并自觉地积极参与。
五、结束语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级中学全面展开,这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摸索和开拓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3- 4
[2]林仙萍.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50-51
4.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篇四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培养有思想的人”的办学目标为方向,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彰显现代教育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科学性、规范性、特色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基本原则
1、思想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2、规范性原则:校园必须做到语言文字规范、无错别字和病句出现;全体师生必须使用普通话;校园内不得存在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的言行。
3、人本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把熏陶人、教育人、培养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方向,充分考虑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4、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人,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凸显激励功能,彰显育人内涵,能给全体师生带来激情和上进心,能让师生从中学到知识,获得效益,受到积极健康的熏陶和感染。
5、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创意工程,学校必须本着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要统筹考虑校园内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室、不同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设计对应的文化内容和展现方式,在整体布局上做到格局与建筑相宜、语意与区域功能相宜、装饰与环境相宜,图案与文字相宜、历史与现实相宜、动态与静态相宜以及美感与育人相宜。
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学校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时代发展的主题。
7、个性化原则: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紧扣学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紧扣学校实际,做到规划和设计格调鲜明,富有文峰中学特色,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创上具有创意。校园文化建设既注重规范要求,又要根据校园实际因地制宜,逐步形成文峰中学特色和风格。
三、总体目标
在校园绿化、净化、美化、香化、亮化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
四、工作任务
(一)构建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的基础。
1、学校建筑布局合理:学校现有三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其中南教学楼为中心楼,将校园划分为南活动区和北活动区。五栋楼房外墙或贴有白色瓷砖,或涂有白色防污外墙漆,给人洁白光亮的美感。综合楼和学生公寓上的玻璃幕墙,光洁鲜亮,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现代气息。
2、校园布置精巧,和谐氛围浓厚。校门外古朴的大理石底色上镶有两幅铜制的凤凰与太阳的抽象图案,寓意希望与新生,整个大门给人一种古朴肃穆与现代有机融合的感觉。中间正上方四个飘逸的草书“文峰中学”透射出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
校门两边寓意生命的墙画让文峰学子自然而生对生命的珍爱之情。进入校园,北活动区内是光洁平坦的步行砖,满眼是高大的樟树、桂花树、冬青树、白玉、雪松、毛竹等高大植物,既给学生遮阳挡雨,又让校园四季长青。大块的草坪、苍劲的铁树、四季常香的鲜花,无不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活力。正中是一尊五米高的不锈钢校雕:波涛翻滚的大海上一叶偏舟正破浪前进,帆顶悬挂一颗金光闪闪的明珠,整个雕塑寓意挂帆远航,学海探珠。站在校雕旁抬眼四望,东边的文化长廊中展示着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的大幅照片;北边的围墙上镶着三幅巨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真画;西边的教学楼上的万里长城壁画布满了整面墙壁,气势恢宏;南边是中心教学楼,墙上高悬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八个鲜红的大字。整个生活区内融汇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清新的自然气息,对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南活动区目前分为东西两部分,西边为主区,建有运动场,地面全部硬化,已建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和50米的直线塑胶跑道,还建有一个塑胶篮球场。东边的区域地面平整,以红砖铺设 ,活动区东西围墙边的夹竹桃四季常青,两区之间的仿汉白玉隔离护栏洁白典雅。
目前相对于二千多名学生来说,学校运动区还显得狭小,学校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力争将学校东边红线内的三户居民搬迁,以扩大学生活动区。
2、各功能室建设齐全:学校现已建有两个物理实验室,一个化学实验室,一个生物实验室,三个微机室,两个美术室,一个音乐室,40个多媒体教室和广播室。这些功能室设施齐全,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此外,学校还建有劳技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展览室、体育器材保管室、医务室、教工活动室等。学校今后一方面是加强各功室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其使用率,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增加投资,让各功能室配置设施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校还将加强图书室建设,不断更新图书,让图书室更好地发挥作用。
3、绿化美化校园。学校在校园面积狭小、校园形状不规范的前提下,想尽各种办法增加了校园绿化面积,提高了绿化率,做到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学校注重角落布置。没有留下任何死角。高度发挥了角落的绿化作用,增加了校园的美感层次。如综合楼墙角处种有竹子,南活动区的东边围墙脚下种有爬山虎;教学楼的墙角种有盆景和兰草;食堂边上栽有棕树、铁树。只要不影响学生活动的地方都种上花草树木,随便走到校园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寂寞之感。
4、校园广播系统完善。学校不仅实现了广播班班通,而且所有功能室、寝室、食堂、综合楼、生活区等都开通了校园广播,做到了校园全覆盖,无论师生在校园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校园广播那准时的播报。
5、精心打造墙体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精心设计,实现了“让每堵墙壁都说话”的宗旨。活动区四周有充满动感的运动图案和健身标语,学校将精心设计和开展寝室文化、办公室及教室文化、楼道走廊、甬道及校园道路文化建设,宗旨是摒弃千篇 一律,富有艺术内涵、适合区域特征、图画装饰为主、文字提示为辅,布局合理、品位高雅。不给给学生留下任何视觉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张眼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无声的文化熏陶。
(二)锻造具有凝聚功能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包括校园教风、班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1、打造勤奋、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
学校办学理念:培养有思想的人。
学校校训:厚德博学
学校办学目标:打造荆楚名校
校歌为《美丽的校园》和《四季畅想》;校树为雪松;校花为桂花;校徽是由“WF”两个大写字母构成的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寓意为文峰有如展翅天鹅努力飞向目标;校雕为“学海探珠”,用不锈钢打造而成;学校办有“听雨”文学报。
为了让这些物质及语言转化为文峰师生的文化内涵,是文字的,学校将它们长期张贴在学校文化长廊中;是实物的都置于校内显眼处,如生活区的中央为校雕,四周种有高大的桂花树,一到秋天,整个校园就是丹桂飘香,树下还有“今日书剑伴香魂,他日蟾宫折桂花”的激励牌。走进校门第一眼便可看到由红绿相间的园林植物组成的“WF”图案。同时学校还不定期开展校歌竞赛、校园文化建设征文比赛等活动。另外学校还建有荣誉室,学生走进荣誉室就能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活力,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优秀师生、教育成果等都浓缩到了荣誉室四周的墙上,这里成了校园里很好的德育基地。
2、锤炼敬业、爱生、会导、善思的教风。
(1)学校把“爱”作为师德的核心要素,服务理念便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八个字悬挂在中心教学楼上,一进校门便可一眼望见。这八个字所倡导的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以此为核心,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现申报有国家级德育课题“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研究”,国家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学生心理行为训练方法的研究”,国家级家庭教育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国家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信息技术创新的潜能”等实验课题,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
(3)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学校已建有40个多媒体教室,现在全校一线教师人人拥有手提电脑,学校规定多媒体课必须占到教学课时的60%。熟练运用多媒体就成了文峰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校还将通过开展课件制作、网络运用、博客建设、网络研修等竞赛活动来促进教师们熟练运用现代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另外学校教科室还将不定期开展普通话、粉笔字、书法、说课、教案设计、试卷制作、论文撰写等培训达标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
(4)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学校将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改革,学校将大力推行以小组学习为依托的课堂教学改革措施,逐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摒弃讲解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主阵地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实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3、培育勤奋、乐学、自主、肯钻的学风。
(1)学校在开展以小组学习为依托的自主学习的实验的同时,向教师发出了“零作业”的倡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主导”的角色,课堂上教师的作用重在导行、导疑、导引、导结、导练。
(2)学校将认真落实新课改目标。开足非文字学科课程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字课,还要积极加大师资和设施投入,让全体学生也能上好体、音、美、劳技、信息等课程,并经常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与艺术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实现学生人人有专长,个个有特长。
(3)学校将加大对图书室建设的投入,同时也将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教导处每学年度都将举办读书节,引导学生热爱阅读,用心阅读、正确阅读和有效阅读。
4、构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1)塑造新型领导形象。学校领导集体廉洁奉公,严格自律。从校长至中层干部人人承担有教学任务,勇立教改浪头,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浪潮之中,破浪前进。学校形成了“领导+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干群关系融洽。领导集体民主团结,在校长带领下大家一心一意谋学校发展,真诚守信,各负其职,各尽其责,保证了组织零内耗的良好集体队伍形象,深受全体教职工信任。校委会一班人将继续严谨踏实工作,不谋私利,甘当公朴,勇挑重担,带领全校教师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学校步入新的发展轨道而勤奋工作。
(2)塑造新型教师形象。学校以“爱”为核心,努力打造爱生型教师形象,教师既是学生师长,又是学生父母,更是学生的朋友,全体教师要努力构建“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新型教师角色。要求教师既要热爱学生,更要尊重学生,严格要求优等生,真诚善待有过错的学生,关心鼓励后进生。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互督互助,诚实守信,和睦共处,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力献智慧。把自己看成学校的主人,人人树立“我最重要”的主体理念,急学校之所急,想学校之所想。
(3)塑造新型学生形象。学校提出了“培养有思想的人”的办学理念。那么把学生培养成怎样有思想的人呢?学习上自主、勤思;品质上自尊、感恩;行为上自律、慎笃;心理上自爱、向上;人际上自省、宽容。具体的说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能做到热爱学习、明确学习目的、自主学习、勤思好问、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百折不屈、探疑问难的精神;在内在品质上能做到自尊自爱,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尊重他人,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在思想上能做到自立自强,从小垂炼一个独立的人格,懂得不屈服于权贵、财势的可贵意义,有正确的荣辱感、有责任心,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博大的爱心,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行为上能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有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有一颗宽容之心。在心理上能做到积极向上,懂得爱护自己,关心自己,不自卑自贱和自我否定,珍爱生命,明白生命就是活着的意义,初步具有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能基本感知不良情绪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一颗乐观健康的心,初步具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赏美能力。
(三)丰富具有教育功能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学校将不断拓展师生活动领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培养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
1、德育室:
①持之以恒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每学年以东宝区教育局师德师风教育月为平台,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就是爱。引导全体教师明白“师爱”的伟大意义和力量,培养教师掌握爱的技巧。提升教师释放爱的质量。赞赏是爱的核心,要让每一个教师学会赞赏,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赞赏动作和语言,如拍肩、握手、击掌、抚摸、竖起大拇指、鼓掌等动作,又如“你真棒,你能行,你好能干,你成功了,祝贺你”等语言。
②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既要有共性的规范,也要体现班级个性特征。共性包括每班必须养花养鱼,有“班级之最”专栏,教室前后、墙上有班训、口号标语,学生人人会唱校歌,班级桌椅干净整洁,环境布置积极向上。个性的如班训标语的内容,张帖的宣传画等。各班应努力形成有各自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核心班级理念,并以此作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A、坚持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要不断创新。每学期组织好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活动,大力表彰优秀学生、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B、坚持开展好“祖国在我心中”活动。要求学生人人会唱国歌,每周升旗齐唱国歌;人人了解国旗、国徽的含义;人人会讲革命英雄的故事;人人知道党的生日及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意义;人人通晓祖国的山川概貌,五千年文明发展,新中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人人了解家乡荆门的主要历史、物产、革命先辈事迹、名胜古迹、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学校对该项活动要有规划,分年级、分学期逐步开展,有序完成。C、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九一八”国耻纪念日以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依托德育基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既要让学生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让学生明白他所赖于生存的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土一水,一人一物等皆是祖国的象征,从而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坚决摒弃那种假大空式口号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④加强养成教育。A、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应从学生的穿着、发式、配饰等细微处抓起,应落实“十字”礼貌用语。见面打招呼,自学日常礼仪行为。培养学生礼让、有序、有礼的文明行为。B、抓好“两区建设”,让学生养成慢行、轻语的文明习惯,要让学生真正克服疯赶打闹,放声喧哗的不文明行为。C、抓好“路队”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一切行动听指挥,团结协作和顾全大局等个人内在素质。D、积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懂得社会公德的含义、要求和标准,做的在公共场合不做不文明的事,不说不文明的话,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遵章守秩的习惯。
⑤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通过开展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生存意识,让他们感悟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让他们增强生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生存价值,升化生命的质量。
2、教务室:
①坚持开展好学校传统活动。学校要定期开展每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科技节、读书节、文艺节、艺术节等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风貌。
②坚持开展社团兴趣活动。学校要充分发挥师资优势,积极组织写作、书法、绘画、舞蹈、合唱、篮球、田径、器乐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兴趣小组活动要做的六定:定教师、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成果展览。
③坚持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学校要组织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好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休闲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明高雅、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如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九洲行”活动,牢记革命历史,重走革命之路的“红色之旅”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培养革命毅志的“国防夏令营”活动,走进知识世界,开阔科技视野的“读书或科技夏令营”活动,培养高雅性趣强健身心的“棋盘式球场会友”活动,培养爱心,交结纯洁友谊的“城乡手拉手”活动,丰富社会文化,展示个人素质的“社区是我家”活动,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成才的“大学校园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陶冶学生情操。
④积极开展新课程教改活动。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一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观、知识观和人才观,让教师主动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之中,自觉走下师道尊严的自我神坛,融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习,真正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互为老师,自觉向学生学习知识平等态度。另一方面改变学生的求知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求知的习惯,培养学生重真理、轻权威的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真理观念。
⑤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竞赛活动。学校每学年都应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得到教学常规竞赛活动,如教案、课件制作、写作、说课、讲课、论文、作业讲评、制卷、教材分析、朗读、辅导(提高计划、补差计划)、教学计划制定等。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师教学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职业责任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3、教科室:
①积极开展心理训练营活动:通过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关注心理发展异常的学生。心理训练营的宗旨是心理援助。目的是让学生生活在快乐之中,方式是通过行为训练,改变学生异常心理,建立健康心理状态。学校将在培训骨干教师引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心理训练,对心理异常学生时时开展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让学生的异常心理能及时得到有效转变。
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问题研究,真正实现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做到问题即课题,围绕问题寻找对策就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科研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③积极做好教师健康教育工作,在全体教师中实施“名教师工程”,必须培养全体教师勤钻研、勤学习、勤思考的良好作风,“爱学习”是最好的教风,应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教科室就必须持之以恒的与时俱进地对全体教师开展各项基本能力培养,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安全室:
①认真抓好危情管理项目:校园文化的核心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关爱学生,那么危情管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安全,保障学生的生命,身体不受到任何的伤害。要在全体师生中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危情管理措施,让它逐步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帮助任何一个学生消除不安全因素。
②认真落实安全值日措施。加强安全值日工作是教师关心学生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全体教师应尽的责任。要做到任何时候,只要有学生活动就会有教师在场,维护秩序,绝不让学生处在无人组织无人管理的自由状况,不让学生群体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具体有学生活动安全值日,放学时段楼道校门外安全值日,学生集合时的楼道校园内安全值日等。
5、总务室:
校园的美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窗口,搞好校园美化,让全体师生生活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保持心情舒畅。具体有校园内看不到破乱的桌椅、看不到破损的墙面、地面、看不到破败的花草树木,看不到破旧的标语门牌,看不到破残的物品设施。
(四)健全具有控制功能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1、健全学校管理组织网络。学校按照东宝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除组建有党支部、校委会外,还设置有办公室、教务室、德育室、教科室、安全室、总务室、团委等部门。各部门职责明确,职能独立,在校委会、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了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整体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还设置了年级组,积极推进年级组实体化建设,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另外在教师中还健全了备课组、教研组等组织,并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在学生中健全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组织,通过开展值日、监督、组织管理等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2、认真实施项目管理制度。学校以项目管理为核心,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让学校整个管理工作序列化、科学化、实效化,减少了无效管理,提高了管理效果。
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学校通过教代会的审议并通过后实施的管理制度有《结构工资制》、《教职工请假纪律》等。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不断变化,学校将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最终建立了一套完善、全面、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以促进学校管理逐步趋于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5.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落实教育发展思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总体要求
校园文化充分体现“高雅、特色、和谐”,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一定的文化品味。实现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
(一)坚持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教育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所以,以校园环境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空地都具有教育作用。整个校园应和谐统一,布置物的制作必须讲究艺术性,符合要求,达到简洁、美观、高雅、大方,催人奋进。
(二)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突出主体性。
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培植者、引领者,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参与中建设,在建设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三)坚持因校制宜,突出特色性。
要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层推进,量力而行,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能建设的,立即行动起来,短期见效;暂时不能建设的,做出规划,分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更要秉承我校的风格,弘扬其特点。
三、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建设主要是校园环境建设,非物质建设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和活动形式。
(一) 物质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包括布局规划,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的绿化、净化、美化、硬化,和所有教学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环境建设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体现学校特点,突出文化内涵,强调自然和谐。要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创建特色学校、文明学校和花园式、田园式、园林式学校结合起来,通过3-5年的努力,抓出成效。
1、校园的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开展“卫生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比活动,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2、校园的绿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校园绿化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绿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3、校园的美化。学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保护校园内或校园附件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使用文字要规范,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保护操场、爱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师生的同时,陶冶师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的知识化。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楼房的每一个楼层设一个主题,图文并茂。主题可以选择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爱国爱民、清正廉明、清节自守、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勤奋好学、尊师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通过板报、橱窗的科普宣传,实验楼里生物标本的展览,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旁挂的精致小牌、教室里学生自办的学习园地、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学到丰富的知识。
(二)非物质文化建设。
1、努力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
⑴大力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⑵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单位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普遍尊敬。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另一方面,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2、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行为的准绳,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良好校风形成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改进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⑴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校园艺术、体育、科普、文化等各种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活动技能,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⑵从学校特点出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如成立文学社、书画社、合唱团、舞蹈队、球类队,举办文艺表演、召开校园音乐会、组织小制作比赛、举办运动会和才艺大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⑶精心组织各种学生集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学生集会包括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以及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要根据不同集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精心、规范地组织。使每一次集会都能够使学生激动不已,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⑷积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和“三风”教育活动。围绕学习宣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班级、年级和学校的评比,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校园行为,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情趣。
⑸组织开展好“中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要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内容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之中。选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冰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研自主创新精神等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一种精神,并结合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动活动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形势教育六个大课堂的影视资料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要充分利用“学校开放日”、“校际交流日”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交流。
⑹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和班级读书角,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办好学校图书馆(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开出阅览课。图书下放到班级,固定时间班级轮换,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使用率。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利用讲座、演讲、征文、校园读书周(月)等形式,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6.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六
一、绿化建设方面
1、学校综合楼前的中心花园重新设计:种草坪,栽风景树,建水池、花草、小石路,铺文化石或地板砖,并在花台四周做好学生的阅读凳子。
经费预算: 80000元
2、操场上四周栽种侧柏。
经费预算:2000元
3、升旗台及周边绿化美化
经费预算:5000元
4、学校其他绿化:种草坪、栽树木等
经费预算:5000元
小计:92000元
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一)校门
1、在校门口修建“水口中学欢迎您”的文化石。展示出我校的热情好客;
经费预算:3000元
2、校门口宣传栏整改变为礼仪墙等,“礼”“ 仪”二字的花圃将进一步提高文化品味,其中包含礼仪规范的文字材料和图像等;通过设计使其具有立体感;
经费预算:8000元
小计:11000元
(二)怡心长廊
打造一个景点:通过对“怡心长廊”进行美化,增添牌匾、师生书画、校史碑等进行点缀,使长廊既能休息小憩,又有文化内涵。
经费预算:2000元
(三)停车场
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车辆会越来越多,为杜绝学校车辆的乱停乱放,给师生一个安全、整齐的校园,计划在怡心长廊右侧修建停车场。
经费预算:20000元
(四)宣传栏
1、五项评比栏
经费预算:1000元
2、德育宣传栏
经费预算:1000元
3、科研教研宣传栏
经费预算:1000元
4、科技知识宣传栏
经费预算:1000元
小计:4000元
(五)运动场
1、添置运动器材
经费预算:10000元
2、运动知识宣传栏
经费预算:2000元
3、一小时体育活动宣传栏
经费预算:1000元
小计:13000元
(六)风雨楼
为将两个食堂自然地连接起来,并能起到美化与实用相结合,计划修建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一楼以砖混构建,拟建四个门面以供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具;二楼修建风雨楼形式建筑,体现民族特色,增添室外学习场所、休憩场所。
经费预算:120000元
以上各项建设预算资金总计大写:
(¥262000.00元)
7.浅论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篇七
办学精神, 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 为大多数人认可和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生活信念、校风和学风。和谐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育人环境、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虽然校园文化的形式是抽象的、原则的, 但它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 通过校徽、校训、校歌表达出来, 通过各种形式和学校氛围自然流露出来。一旦形成, “就能向校园的一切领域渗透, 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现实之中, 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为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具有学校浓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必须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等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师岗前培训中, 把对校徽、校训、校歌的学习理解、领会作为每个新生和新教师的必修内容。给学生呈现的文化并不是越多越好, 越细越好, 越浓越好, 有形的往往是有限的, 无形的则往往是无限的。建设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 不仅需要我们有热情, 更需要我们对文化有理性的理解与尊重。
二、学校传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
作为学校历史的文化积淀, 它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校园人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建立在学校传统基础上, 是一种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延伸。和谐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 更需要不断的创新。既要不断总结学校在发展、提高过程中的好传统、好经验, 又要与时俱进, 创造出更多符合实际、形式多样、富有效果的新内容。“从校训、校风到日常行为规范, 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教师的一言一行, 无不告诉学生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学校的提倡与导向”。因此,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 开辟新网页, 建立校史展览观, 一方面向师生员工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绩, 著名校友的照片和事迹, 激励学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 培养学生“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另一方面介绍现有的教师和教学骨干的奋斗历程和成功业绩, 让学生以这些老师为榜样, 发愤学习, 努力奋斗。此外, 通过各种典礼仪式, 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运动会上的宣誓仪式, 对形成校园凝聚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各时期的重点和学校的中心工作, 不断改进和提高它们的影响力。
三、和谐校园文化以文化为载体, 着眼于精神建设, 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的范畴。和谐校园文化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 从学校到院系, 从领导到群众, 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的规划之中, 统筹考虑。学校领导要有效地利用环境, 通过激励手段, 把蕴藏在师生员工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出来, 使他们心情舒畅, 努力进取, 施展才能, 大显身手。组织师生员工展开课题研究和专题讨论, 围绕校园文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的规律, 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确保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正确理性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坚持用和谐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因此, 校园文化要体现对教师、学生两个群体的文化关怀, 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 让师生心情舒畅, 激发出内心的进取精神, 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增加校园活动的科技学术氛围。改变原来单纯的学生组织, 学生参与的现象, 鼓励更多的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特别是在课余活动、专题讨论中,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塑造, 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孝和学业指导, 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 使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教育性、群众性的功能。“最终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 教师以敬业乐, 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中学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对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从中发现规律, 丰富内涵, 增强中学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推进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建设中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 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中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学必须具有和谐的理念与之相呼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 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目前我国普通中学遍布全国, 这支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率先垂范, 中学只有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才能在无形中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中学校园文化的和谐, 就难以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中学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阵地, 它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前导性文化, 它最能表达社会的主导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好和谐的校园文化, 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高水平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纪华《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
8.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八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也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取世界文明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必须引起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误区
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升学率高低标志着这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因此,只要有学生、教师、校园就够了,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教师在教就足够了。甚至有人认为,开展校园文化生活是对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他们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活动设施是奢侈、浪费,是搞花架子。严重轻视教学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依存关系,其结果往往是向社会或高一级的学校输送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
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和奖惩制度,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就按条款来处罚。这种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是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管理只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世界去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于阳奉阴违。
3.曲解校园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文化实质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和功利化,因此,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4.注重校内活动的开展而忽视社会实践
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一头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人担心学生经不住社会上出现的以金钱名利为目的的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而让学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为地制造“教育真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必须科学规划、全面统筹,树立人人都有建设校园文化意识,个个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方面的建设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人手,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
(1)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2)教育性: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
(3)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经济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和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意识手段,为了使学校教育能有章、有序地进行,必须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学校应适度地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课外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课外活动小组要做到“五有”“四定”“三落实”,即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组织、经费、器材落实。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要做到“四性”:
思想性: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以及三月份学雷锋活动等:
知识性: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
娱乐性:如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
实践性: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军训等。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服从集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好比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晨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情结。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戴校徽,唱校歌,穿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
(3)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教师应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言谈举止等方面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浓厚、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抓好宣传阵地,积极开展有益的健康活动。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清除校园文化垃圾。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表扬好人好事,抵制歪风邪气。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在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9.水北中学书香校园建设方案 篇九
为进一步构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突出做好根基教育,根据新教育的要求,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着力做好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构建积极的学科阅读体系,把“全科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实施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经典、师生共读、演讲交流、电影课程、书写训练、征文活动等,全力打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习个性文,重温经典电影”,做有根基的水中学子,让全体师生通过阅读、习字、写作,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构建书香校园建设,着力推进全校师生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构筑新教育读书体系,开发新教育读书课程,创设读经典书、习个性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2、通过习字课程开发,着力改变学生书写质量,规范书写习惯,推动全体师生横平竖直写规范字,规规矩矩做文明人。
3、通过电影课程开发,着力改变学生读经典书、观经典电影、写经典美文的良好习惯,让经典滋润人生,构筑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
4、通过全科阅读,着力改变学生审题读题能力建设,让阅读伴随其他学科,构筑新教育读写习惯。
二、活动内容
(一)阅读课程建设
1、主题阅读
这种方式是课本的延伸,是探究的深入,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结合课本某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或某个知识点,结合区教研室下发的“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为载体,搜集与此相关的课内外读物,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进行探究创造,最后交流探讨,归纳总结。例如,在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或《阿长与〈山海经〉》后,组织学生定向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加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再如,初中语文的说明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种种奥秘。学完课文后,学生仍意犹未尽,此时教师就应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定向阅读自读课本中与之有关的文章,如《水的怪脾气》、《海水里的宝藏》、《地图的魔术》等科学小品文,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自然,关注自然,探索自然,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美文诵读活动。
2、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各班从图书室借阅书籍,鼓励学生自带书籍,班内漂流,读书时间为中午午读时间,同学们可把读书心得体会在班内进行书面交流。
3、以阅览室为载体,开展阅读课。每级部务必安排1---2节的阅读课,让全体师生走进阅览室,语文教师自选阅读书籍(5000本),让全体同学开展自由阅读,摘抄经典美文、段落,积累字词,写心得体会,开展读书交流、自办手抄报、制作“妙词佳句”展板、编演课本剧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每位同学每学期细读、精读一或几本书,写某 篇章的心得体会或整本书的心得体会,)
4、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初一:“”,初二: “草房子”,初三:“边城”,通过师生共读,开展思想的碰撞,用老师的阅读来启迪学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也能影响老师的阅读,互学互促互长。
5、利用好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整合国家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论语”为载体构建全校的阅读主线,让全体学生读论语,学论语,唱论语,体味论语文化。教导处提供“论语”的经典语句(大约50句),各语文教师根据各级部学生能力自由选择适合的语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诵读,具体展示时间为大课间跑操活动完毕后。
6、自由阅读
以各种期刊、杂志、报纸、新闻等内容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有效拓展思维空间,扩大知识面。如《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鼓励学生用节约的零花钱买书,以便人人都有书可读。同时开展各类读书交流活动,以活动引领学生读书,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小组等。
(二)写字课程建设
依托学校美术教师、区书法协会会员李鑫钢、宋明本等教师开发学校课程,利用学校课程实施全校的写字课程,让写规范字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向规范书写要20分。其余教师也要主动利用课上、作用、检测等机会,开展书写教育,不定时开展优秀试卷、优秀作业等的展评活动,促进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养成。
(三)电影课程建设
借助语文经典课文与百部优秀影片为载体,利用每月模块检测后的两节课开展观影活动,每次观影需教导处提前安排,让学生提前了解,观影后及时反思总结,班内交流。
(四)全科阅读建设
10.仓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有人把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人管人,即人治,人管人只能管一个点;第二层次是用制度管理,即我们常说的依法治校,制度管人管一片;第三层次是用文化管理学校,即用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一种精神为大家所追求,为全体教师情愿地执行,这种精神的贯彻不是一种管理活动,而是对一种文化初衷的内心向往,只有此,方能产生激情,产生创造欲。
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和家庭扭曲关系对青少年产生的严重影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教育力量,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基础,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学校内打造“优美舒适,健康安全”的物质环境,创设“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目的。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学校文化建设初步构想
(一)建设优美、和谐的环境文化。
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让花木绿荫昭示天地人和谐相处,让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处景都与师生对话。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校园环境文化熏陶,形成正直、豁达、自信的人文情怀,树立对人类未来付出和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做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陶”。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让校园环境对学校的每一个人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 统一规划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统一规划学校绿化与美化,使学校每一面墙、每一个景点都具备育人功能,力争三年内打造一个环境优美,气氛融洽,人景统一,和谐发展的学校环境。
3.学校环境建设的措施
在进校门的左侧修建文化墙。用彩绘制作“快乐的学习、愉悦的生活、健康的成长”和“科技之光”等内容,寓示当学生进入校园,就进入了无限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在人与人、情与景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和豁达的胸怀,为他们的生命奠基,为他们的成长导航。
沿主道路和教学楼修建绿化带,并在绿化带中设置一些启迪学生成长的名言警句和小雕塑。学生进入校园就进入了绿色的怀抱,在天然“氧吧”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苍松翠柏既给校园奉献“绿色”,学生也在与它们无声相语中形成不屈不饶,伟岸正直的意志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
将学校超市至学校餐厅之间区域改造成学习角,在绿荫丛中摆放一些石桌石凳,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听松涛鸟语,品书香袅袅、既享受大自然的风景又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
橡胶跑道建成之后,学校彻底告别“大风来兮尘飞扬”的历史,师生们在跑道上漫步飞奔,在运动过程中体味“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同时,我们还计划在运动场的东面用鹅卵石修建圆形太极健身场。太级让人心态平和,当师生赤脚在太级场上锻炼时,他们浮躁的心情会因太极而柔和,天长日久,他们就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
充分利用好上级政策把学校的食堂与厕所重建设,解决厕所排污与学生就餐两个问题;完善科技楼各项设施,各功能室设施齐全,使师生在这里充分享受鲜美可口的物质大餐和精神大餐。
通过以上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卫生无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建设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建设的目标
人文精神建设的目标是弘扬忠(爱国爱校)、孝(尊敬师长)、悌(团结友爱)、信(诚实守信)、礼(礼貌待人)、义(明辨是非)、廉(廉洁奉公)、耻(羞耻之心)的传统美德,建设“团结文明,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
2.人文精神建设的内容 办学理念:快乐的学习、愉悦的生活、健康的成长 办学特色:以爱点燃爱,用心留住真 校训:团结、文明、求实、创新 校风:励志、乐学、求是、创新 教风:修德、敬业、笃行、善教 学风:自信、求实、善思、进取 3.人文精神建设的措施
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彻底消除“学生为老师学习,教师为校长打工”的错误认识,把学校的命运与自己的发展融为一体,营造“话为学校说,事为学校做,荣誉为学校争”的良好氛围。
团队精神是学校制胜的法宝,一个“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教职工团队更能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首先我们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和大局意识强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敢于接触矛盾、善于化解矛盾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权力是责任、服务是本分”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领导班子。使领导班子成为群众信赖的领导核心,让学校领导班子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者、建设者和传播者。
其次是要建设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会沟通,善创新”的教职工团队。学校发展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发展计划,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校外培训和校本教研,搭建教师培训平台,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保障,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具体方式:①开展校内首席教师和优秀示范岗的评选工作,通过树立典型,确立榜样,带动整个教职工群体素质的大面积提高;②“比教学”活动常态化。通过赛课,展示教学艺术,突现教学风格,从而推进高效课堂改革,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文化氛围。③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树立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典型,使骨干教师不是业务骨干,也是思想上的骨干。④ 集中组织观摩专家讲座,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使教师专业化成长走上一条健康快车道。
(三)建设自由、健康、快乐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构成细胞,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构成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生活与学习最直接、最受感染的一部分。
1.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成长和主体性发展的乐园,同时也把班级建设成教师快乐耕耘的伊甸园。2.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学校统一进行教室规划教室的布局和黑板上的班训,其中的内容各不相同,突出班级文化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3.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师生一道提炼体现各具特色的班名、班训、班规和班歌。每天上下午利用10分钟唱班歌、颂班训和读班规。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建设班级图书角和阅报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采取每人奉献一本书和一张报等方式,并定期更换书目,让学生与书为友,在浓浓书香中学习和成长,为共创“读书之城”奠基,同时培养学生的资源共享意识。
建设师生信息沟通平台,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班主任可以创设“心语信箱”、“知心角”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用春风抚平有问题学生的心灵,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思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人性。
对教室进行美化。美化要达成的目标是“让每一面墙都会与孩子说话,让每一件物品都会与孩子交心。”比如“风云榜”、“佳作展台”、“‘星’路历程”栏目。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受到潜移默化,陶冶、净化出美好的心灵,塑造出具有高尚情操的合格公民。
突出“养成教育”。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校园快讯”激发他们做好身边每一件事.班主任改变教育中一味地溺爱,一味地表扬和奖励的错误倾向,着重优点,不纠缠弱点,用优点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让所有孩子们都成为”好学生”,拥有”好心情”,过上”好日子”,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竞争和挫折!突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基础上致力于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信舒展,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在赏识教育中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制作“一周之星” 卡,老师用赏识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定期公布和分享,多角度,全方位让班级体繁星点点,形成充满赏识氛围,良性互动的教育局面。
建设风格各异的班级制度文化。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各项制度的拟订过程,做到“班级制度人人订,订好制度为人人”,培养学生自理与自治的能力。
班主任利用班团队活动,教会学生做文明人:整洁大方开朗,文明礼貌自律;教会学生做善良人:常持平和之态,永怀宽容之心;教会学生做明白人:明确奋斗目标,改正不良习惯;教会学生做感动人:铭记父母养育之恩,感怀老师化雨之德,回报同学互助之情。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以可行的制度营造文化氛围,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班级文化,以教师的示范提升班级精神。
(四)建设科学、民主、和谐的制度文化。1.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增大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最终达到自治与自理。
2.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
学校制度建设内容包括:岗位职责、人财物管理制度、常规(教学、德育、安全)检查制度、校本(科研)培训制度、教师考评制度、绩效奖发放方案、职务晋升推荐办法等。
3.制度文化建设的措施
学校在管理上实行工作制度化,生活人性化。学校制度管理要科学、规范、民主。只有通过科学、规范、民主的制度管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推进学校的发展,实现全校师生自治与自理。
学校制度要科学、规范与民主,首先是学校行政领导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上考虑和起草学校管理制度的初稿,然后把所有的初稿提交工会或教代会讨论修订,在工会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再进行综合与修改,最后才执行。如果随着时间变化制度需要重新修订,一律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
在严格进行制度管理的同时,对老师的生活进行人性化管理,一是关心老师的生活质量,对生活出现困难的老师学校给予最大可能的帮助,同舟共济;二是关注教师的进步,什么是福利?尤其是对年轻教师而言,“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在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上,学校应提供做好的平台,给予最大的物资保障。
11.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学校档案 校园文化 管理
一、学校档案的定义
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的原始记录。学校档案是各单位及个人在教育、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记载和反映着一定的内容而逐渐形成的而一定内容的档案,又固有相互间的密切联系。
二、利用中学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长期以来,中学档案部门处于相对封闭的工作状态,与社会联系较少,广大师生对馆室藏档案内容和作用知之甚少,还有不少人认为档案是非常神秘色彩,使得部分人望而生畏,由此导致了大家档案意识淡薄。中学档案工作的认识多局限于收集、整理、查考、凭证几个方面,对档案功能的定位则局限于凭证与查考方面。学校综合档案室习惯于“管好档案,人求我供,不求不供”的被动工作状态,“闭馆自守”、“重藏轻用”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内向型的信息管理模式。
(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充分利用中学档案。校园文化建设者没有意识到中学档案信息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室藏不熟悉,没有充分挖掘其中包含的信息,没有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作用。
(三)可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不够丰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是满足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利用的前提。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寡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目前,按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分类,不少生动素材没有列入中学档案的收集范围。这对利用中学档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限制。
(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精力有限。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的,他们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常兼有教学、文书、打字、统计、总务、图书管理等众多工作,这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不能一心一意从事本职工作,造成档案管理混乱。大部分兼职人员,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有的甚至文化程度较低,即使参加档案局组织一些短期档案管理业务的培训,也难以保证档案管理的业务质量,难以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利用中学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学校领导思想观念对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个要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对档案工作,特别是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各个要素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从外部营造有利于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主导制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提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二)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提高中学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事业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抓档案教育、抓人才培养是永恒的主题。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提高中学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引进人才来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中学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结构,创造条件,有意识引进一些善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或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潜力的人才。二是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现有中学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档案信息开发素质。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信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影响。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办公设备的使用是中学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学档案管理的内在要求。
1建立档案目录和全文等数据库
档案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档案目录和全文等数据库,不仅能够实现档案编目等检索工具的自动生成,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保护档案原件和便于档案开放。通过添置高性能的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以自主承担或者外包等形式对学校综合档案室所藏档案及时进行目录和全文等数据库建设,是学校综合档案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借助于校园网,及时发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或实现文档一体化
随着校园网普及,实现现代办公技术,应采取新的管理软件,即学校的文书和档案实现一体化管理,我校近年来对文档一体化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纸质、实物档案也应存档,
四、结论
12.中学校园文化构建初探 篇十二
关键词:校园文化,构建,校园环境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人类面临着经济、科技片面发展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问题,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新旧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发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种种令人十分担忧的现象:学生自我中心和自我缺失并存, 不考虑他人, 不关心他人;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网络依赖症呈严重化趋势;家庭结构破碎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职业道德水准严重滑坡, “有偿家教”日趋蔓延;“校园无文化”现象严重, 片面推崇物化管理, 盲目追求“做大、做美、做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校文化的发展必须适应、甚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是近几年来教育战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学校拥有了一种好的文化, 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向心力, 它不仅对广大师生员工起着思想情感的导向作用, 行为规范的制约作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 关系到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未来公民的素质, 还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 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用学校文化的发展来适应与超越动态社会的发展, 这是对于教育的困境和困惑必须用文化来解构和重构的基本思考。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之中,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学校文化既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 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要素, 因此, 校园文化构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物质文化构建
校园物质文化特指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 它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 它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应当把校园建设成为美丽的花园、愉悦身心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和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教育氛围的学苑。
1.1 校园环境方面
室外应当调整绿化布局, 做到四季常春, 四时花香, 各区自有特点, 增植草皮和花卉, 着力进行垂直绿化。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适当增添石凳, 建立与环境相协调的小品雕塑, 真正成为规划完整、配置协调的园林化学校;室内要把教室美化, 进一步挖掘个性, 体现出班级特色, 做到简洁、雅致、美观;办公室要在改善设备条件的同时逐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为教师创设整洁优雅的工作环境;学生宿舍要在整洁、规范的基础上加以美化, 力求情趣高雅, 制作精细, 既展现一中人的风采, 又有时代气息和家园般的温馨气氛。
1.2 文化设施方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 学校文化的设施决定着学校文化发展的水平。创立有一定规模的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课外学习、活动、娱乐的文化场所;体育馆要充分发挥教育、娱乐功能, 逐渐补充完善各种娱乐设备和文化设施, 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活动中心和交流中心。要加强图书馆建设, 扩大图书馆的信息输出能力;精心布置教育教学场所, 针对不同场所特点悬挂各类教育名言, 体现教育历史、革命传统特点的名人画像, 建学生书画作品长廊和学生课延活动图片、摄影作品橱窗。
2 校园精神文化构建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以价值观念的变革为重点, 超越工具理性的巢臼, 构建以生命生成为核心的现代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核心内容, 是学校活的灵魂, 它的本质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系统内形成的一整套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学校文化进步的观念、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等。
2.1 学校制度文化方面
任何一个社会的典章制度都是某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乃至成为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方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规章制度也是一种文化, 因为当这些规章制度内化为学校主体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时, 不但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 而且对学校主体的道德品质、纪律、意志等成才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当然, 它也能够影响与制约学校文化的发展。因此, 制度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要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缚, 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 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突出以人为本, 有意识地把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文化来加以认识和考虑, 规章制度要与办学思想、与学校精神的建设相联系、结合, 寻求规章制度成为全体成员内化学校精神的一种途径。进一步改革学校各方面的组织形式, 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种制约机制、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文化建设各支主体力量的能量。
2.2 学校课堂文化方面
在大量的集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因此, 我们必须花大力建设富有个性的课堂文化:科学的、合理的、带有一定的前瞻性, 并建筑在可行性基础上的课程结构是课堂文化建设的前提, 要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推动课程结构的优化。要积极探索“将审美带入课堂”、“将情感带入课堂”、“将创造带入课堂”、“将研究带入课堂”、“将活动带入课堂”等新课堂文化模式六大基本操作原则在各学科新课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创建“情境课堂”、“问题课堂”、“互动课堂”、“有效课堂”。当前, 全体教师都应在贯彻落实新课改、新课标的同时, 注重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质, 从而以较高的学识修养、崇高的道德面貌在课堂教学中去影响学生, 适应学生多元化的要求, 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要强调教师言行仪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学力和探求精神对学生的诱导和风范作用, 要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注意中学生个性、特长健康和谐地发展,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新型公民。
2.3 学生文化方面
要把对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并进而发挥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个学校是否有特色, 其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 都可以从学生文化特征上反映出来。因此, 对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并进而发挥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是学生群体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学生都必须明日公民从今日做起。坚持规范塑造、面向全体, 引导学生认同学校的教育目标、规格, 具有宽广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鼓励支持学生发展个性, 在某一方面发展特长, 形成技能技巧的特殊优势, 成为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中学生。要十分注意树立学生的学校主体意识, 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能动的地位, 主动自觉而非受动地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要有意识地通过学校文化活动逐步提高学生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 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健美的体魄。
2.4 教师文化方面
教师在学校文化构成中最有活力, 是学校文化水准的代表者, 教师文化又是学生文化的向导文化。因此, 教师群体和教师文化建设要以确立共同的价值取向, 尤其是教育观为重要内核。全体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明确的现代教育观、知能并重的教学观、全面的课程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发扬光大严谨求实的传统的同时, 要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全体教师都要注重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 力争做到在某一方向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能在一般教学以外给学生以更多的启迪和引导, 以适应和胜任未来我校学校文化的需求。中老年教师是我校的宝贵财富, 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深厚的知识功底, 把一生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他们人生目标的自觉追求, 要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人作用, 搞好“传、帮、带”。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大批青年教师, 由于青年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同属青年文化, 容易沟通, 因而青年教师的人文水准、精神风貌将直接影响学生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 要加速培养青年教师, 制定目标, 从严要求, 迅速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安心从教, 乐于奉献, 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知名度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 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征。要激励教师成名成家, 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十分紧迫, 应当积极行动起来,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2]陈奎彦.关于校园文化的思考[J].教育研究, 1992.
[3]厉以贤.现代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孟韵.校园文化氛围与素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 1999, (2) :21.
【新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新民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08-30
新民乡妇联“双学双比”实施方案01-17
新民居调研08-04
党员侯新民12-17
刘寨镇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11-28
新民监理工作总结模式01-02
新民居住宅认购协议书09-08
李新民事迹报告会10-27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11-10
新民小学达标运动会程序册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