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共8篇)(共8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一
一、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整修已经全线通车了,我们跟着小记者起去看看。
播放课件:聚集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播放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进出场面的录像。
引出问题: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看,转轩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请学生在白板上示范转杆的打开和关闭)
(1)同桌合作,作出活动角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讨论转杆打开和关闭时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2)结合白板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旋转了90度。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旋转的方向相同?
学生观察交流。
(4)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度,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度。
3、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
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二、将图形旋转90度
谈话:生活中旋转的现象可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把下面一些图形旋转90度。出示例题。
1、理解题意。
提问: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指A点固定不动。
2、转一转。请几位学生在白板上亲自旋转,由于几个同学旋转的方向可能
不同,这里可以用到相机,把每位同学旋转的图形拍下来,然后开始对比,并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顺时针旋转90度、逆时针旋转90度。
3、全班交流方法。
三、拓展延伸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重点说说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白板,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之后由学生亲自在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3、先观察每组图形的特点,再想象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最后通过多白板演示,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比眼力。
比较一下这些图形按要求旋转之后会成为哪一个图形。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二
这是一首诗歌。着重讲了植树的重要,表达了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的决心。全诗可分三部分。第一、二节交代植树的季节、心情、地点,开篇点题。第三至五节讲植树的重要。第六节表明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诗歌内容浅显,首尾呼应,语言富有感染力,读来朗朗上口,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设计理念:
在读中体会感情,在听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技巧,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在植树节前后参加植树活动,并要求把植树活动过程写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教 时
(总第 课时,执行时间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字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在植树节前后参加植树活动,并要求把植树活动过程写下来。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修改
一、揭示课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么?
1、要求看图说一段话。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⑵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⑷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教师行间巡视,辅助有困难的学生。
4、检查自读情况。
三、范读课文
1、放录音范读全文。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3、读一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
教学后记:
第 二 教 时
(总第 课时,执行时间 )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检查
比一比,再组词。
照 煦 附 符 版 板 乖 乘
二、细读课文
(一)细读§1~2。
1、自由读课文。讨论:⑴从哪儿可以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⑵哪些词句说名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⑶少先队员到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的地方?⑷你想补充些什么内容?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细读§3~5。
1、指名读课文,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⑴绿色宝库指什么?⑵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⑶除了盖房、架桥、造船、浦路以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
3、指导朗读。
(三)细读§6
1、思考:绿色的希望指的是什么?想想祖国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板书设计:
1 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摆》教案 篇三
《摆》
南充市仪凤街小学 任焰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2.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3.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难点:设计实验论证假设并分析数据。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架台、教师用量角器、线、直尺、钩码数个、秒表数只 学生准备:线、凤尾夹、一元硬币、五角硬币、学生用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1、话题引入
①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五课《摆》。这一课的课题很简单只有一个字,我们先来给这个字组组词,但是这个词语老师有个小要求,得是动词。(摆动)② 教师:那现在我们再组个名词,(钟摆或者摆钟)。③(展示ppt图片)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小球在做什么运动?(摆动)
看下一幅图,这个图是什么?(摆钟)摆钟由上面一个常见的钟面和下面一个在左右摆动的小尾巴组成是不是?
2、前情回顾
① 教师:在刚刚这段学习里面,有一个词老师提到了很多次,有没有同学注意到?
② 学生回答:摆动。
③ 教师:摆动这种运动方式我们在上一节课里面已经接触过了,还没有同学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摆动?(我们从单一运动和复合运动两个类型来举例。秋千摆动,人行走时手臂摆动,自行车行驶时车把摆动。)
3、引出新课
① 教师:非常好,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都还记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摆动这种运动方式。
② 教师:大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教堂的吊灯在风中不停的摆动,(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个人就是伽利略,下面这幅图也就是伽利略在观察教堂的吊灯。伽利略在观察吊灯的时候就想“吊灯摆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伽利略提出的这个问题。
4、探索调查 活动一:做摆
① 教师: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不是在于“研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既然要研究摆,我们是不是首先得有个摆才行? ② 学生利用现有器材做摆。
③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摆,并介绍由什么器材组合而成。
④ 教师展示自己的摆,并介绍摆的构造(摆线、摆锤、摆角)活动二:数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① ② ③ ④ ⑤ 教师演示正确操作:将摆拉直一定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线要拉直、教师演示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这样的操作是否可行。小组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小组汇报结果。教师记录各组结果。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各个小组得出来的答案不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这里摆的次数不一样是不是也就是摆的快慢不一样?那么影响摆快慢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呢?
6、做出假设 ① 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学生讨论,作出猜测。手不可用力,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5、发现问题 ③ 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7、设计实验 ① 教师:现在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了多种假设?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是不是该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那么在做实验之前该干什么?是不是该先设计好实验? ② 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③ 学生汇报方案,教师指导意见,主要是学会控制变量法。
8、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 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案操作实验 ② 汇报结果 ③ 得出结论
9、课外延伸
观看太空单摆实验,明白在无重力环境下摆运动的情况。
10、课后作业
4.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篇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原创
作者:王夕侠
【编辑录入:wwwxxx】
品德与社会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1、在公共汽车上 教材学情分析: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
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教育,从而升华到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
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
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
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写一写
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
4、实话实说
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
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5、演一演
1、过渡:在乘坐公共汽车是时候,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人会主动的让出自己的座位给需要的人坐,那你在坐公共汽车时还看见过以下的场景吗?
2、仔细观察p2上的三副图画,小组讨论
3、你在等车和上车是还遇到哪些值得赞扬或应当批评的行为,请以表演的形式来交流一下。
三、总结: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能够碰到许许多多的事情,值得称赞的或是应当批评的,在这些事情上的表现,往往反映出了我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文明小乘客。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行为准则就叫“公共规则”。
板书:公共规则
4、同桌讨论。
(1)你知道的公共场所还有哪些?在那里人们所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什么?板书:自觉遵守
(2)师:有了公共规则,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规则呢?
二、激情明理
1.阅读P5上的两个短文,选其一谈感受。
2.出示图片P6,小组讨论:这起严重交通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3、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周恩来总理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阅读P4上的《他,冒雨赶来》
2.说一说:你觉得小王的做法对不对?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冒雨赶到图书室?
3.全班交流
4.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5.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四、全课总结:
1. 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 小结:公共规则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2、想想他们的难处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依照课程标准中“遵守公德”的有关要求编写的。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的教育。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同情心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课题为《想想他们的难处》“爱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残疾人,并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
教学要求
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许多困难,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知道同情、尊重、帮助残疾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3、遇到残疾人有困难,尽力帮助。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不嘲笑、不戏弄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残疾人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愿意向残疾人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
2、残疾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困难,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更需要人们的同情和尊重,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准备:图片、名言收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欣赏
1.出示图片:(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 小结: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感受不到这样的痛苦和不便。而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看不到我们生活的美丽的世界,有的不能开口说话,还有的听不到各种美好的声音,还有的有其他方面的残疾,作为一名正常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想一想他们的难处。板书课题:想想他们的难处。
三、体验启发
1.观察P8上的图片,看一看这位无臂演员是如何生活的。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
2.师书述:是呀,由于某方面的残缺,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残疾人吗?在生活的周围,有残疾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3、指名说。
4、小结:我们真不敢想象残疾人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面对这些困难,他们退缩了吗?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了吗?没有。不仅没有,甚至于还用他们坚强的毅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让我们这些正常人为之动容的优美篇章。你们看——
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谈感受。
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7、师述:桑兰、刘涛、舟舟、霍金,他们这些残疾人,在生活上,也许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们却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一项又
一项奇迹。他们坚强的毅力、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不仅要钦佩他们,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四、总结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这样一样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要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我想到此,同学们心里肯定有很多想法,那面对这么一个群体,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们从生理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去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们。残疾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们应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待遇,享有人格上的尊严,所以,我们要尊重残疾人。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补充阅读 P11 《小辞典》
3、出示P12 《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
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三、说一说: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
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生死不离
教学目标:
1、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体会并学习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优秀品质。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受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对同伴表现出的至真至纯的爱,引导学生深刻的审视自己,从而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爱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身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怀揣着梦想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可就在这一天破了,梦碎了„„14时28分像一个魔咒,顷刻间,大地剧烈地震颤起来,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出示图片(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垣断壁,交通中断,通讯瘫痪,一座座城市成为孤岛,一时间哀号遍野)
同学们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一幕时,你想说些什么?(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人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束手无策)
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
二、讨论交流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8.0级,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人省市区417个县,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这
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孩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孤儿„„而更多的人来不及话别,来不及再看一眼这世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图片感受)
过渡:在那些山崩地裂的日子里,我们灾区的同学们是好样的。他们没有被震垮,而是以自己最深最真的爱参与了生命的大营救。看,这些无畏的小英雄们——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
师讲解:几次冲入危房中用柔弱的肩膀救出同学——坚持不懈地用稚嫩的小手挖出被埋的伙伴——用歌声、读书声赶走恐惧、鼓励被埋的同学„„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师小结: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2、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去读读他的故事
3、读一读,再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感动)
他们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举手,畅所欲言)
值得吗,为什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组讨论讨论后再交流:沉着冷静,勇于救人,临危不惧)
如果你是邹雯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说说)
4、小结
大地怒吼的这一刻,是他们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生死不离,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断臂天使“小王彬”、废墟中领唱国歌的“许中政”、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何亚军”等,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还有许多为了救助其他的生命,不幸和邹雯樱一样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人们,我们永远记住你。
多勇敢的孩子啊!多坚强的少年啊!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明心见性
这如一首歌中唱得好:(播放歌曲)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这一刻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各抒己见:捐款,捐物,去前线和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好朋友,与他们通信鼓励他们„„)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已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近600亿元。是啊,大灾之后是大爱!这一个个捐款箱凝聚了我们多少深情啊!这一根根蜡烛有寄托了我们多少的哀思与祝福!(出示捐款的图片)出示:“汶川你好!汶川期待你重新站起来!”
四、总结延伸
大地不会忘记,汶川不会忘记,中国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英雄们用热血和身躯铸就了一幕幕辉煌的史诗。大灾之时有坚强,大灾之后有大爱,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又一幕。让爱延伸,让心传递,与你同在,《生死不离》。
唱《生死不离》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4、伸出我的手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侧重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国一贯倡导的社会风尚,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对于小学生,在他们的生
活中,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却很少体验,也不理解那些在贫困地区生活,或因天灾人祸、疾病而陷于困境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苦恼。教他们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别人,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课是根据这一主导思想增设的。
教学要求
1、同情生活贫困或不幸的人们。愿意为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或不幸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做倡导的社会公德。帮助贫困地区和有困难的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周围或社会上不幸和贫困的人们,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准备:歌曲、图片、小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师:与之相比,我们可以说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那此时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呢?谁能来说一说
我曾经遇到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我在网上查到的()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
自读P16《我怎么办》 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结:
当燕燕父母身患重病的时候,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非常痛苦,此时,我们应该为他们献上一份爱。这爱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还包括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安慰。
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
4、讨论: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
四、读一读
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
五、总结
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可以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生活在艰难和不幸中的人。当有人遇到不幸,生活、学习有困难时,别忘了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生活在不幸和困难中的人,所幸的是我们社会上有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他们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渡过了难关,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受资助的人们的心声。
二、想一想
1、自读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19 小资料
2、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
3、看看P20小讨论
说说文中的同学谁的想法对谁的想法不对?为什么?
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四、说一说1.小组交流理解P20说一说内容
2、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3、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
4、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类似名言
5、师: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
五、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同唱。
2.总结升华: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
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六、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活动形式: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5、绿色小卫士 教学目标:
1、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废弃物。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2、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2、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代表发言
(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3、学生分组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5、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6.我们的民风民俗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
址,了解有关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
动吗?
(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
看了这个录象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呢?当警卫员要去用伞给他挡水时,他为什么不让呢? 学生展开讨论:
(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
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家庭中,除了我们刚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你们还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交流、汇报。
(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习俗,但是,前不久呢,我们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却向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大家想帮助他解决吗?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
不可理解。
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7、家乡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及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设计:
活动一:感受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5、补充材料,深化感知。
通过同学们课下调查,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我也切实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课件出示图片)(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2)县政府办公中心;(3)这是有名的时代超市;(4)这是滨海迷人的夜景。活动二: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2)可以写一首诗;
(3)可以画认为最美的一角;(4)可以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辩论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烦恼?
1、的确,我们的家乡变化得如此美丽、富饶。但是,有人说:“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我们来辩论一下:
家乡的变化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课件出示)正方: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反方:家乡的变化不是给我们带来烦恼。
3、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奋;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忧虑,令人遗憾。那么怎么样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资源,使我们的家乡更加完美呢?这个问题要靠我们全体同学去努力啊。活动四:雏鹰小队在行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建设中“美中不足”?你打算把“不足”之处做如何改造,使之更完美。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8怎样到达目的地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交通设施和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⑵感受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懂得应当尊重他们。⑶学会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
了解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交通设施和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教学重点。感受建设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懂得应当尊重他们。学会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交通工具
1同学们,李老师知道大家很爱猜谜语,所以今天特地带来了谜语:(出示谜语:小小一间房,有墙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走两旁。打一交通工具)(课件出示:汽车图片和文字)2学生猜。(课件展示汽车图片)
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揭开了谜底。听好下一个谜面:
3出示第二个谜语:远看像城墙,近看一排房,日行千里路,能载万吨粮。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件展示火车图片)看来这个谜语也难不倒大家!第三个:
4、出示第三个谜语:水面一座楼,没腿四处走,载人又送货,江海
任它游。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件展示轮船图片)又被你们猜出来了!最后一个很难的,听仔细了:
5、出示第四个谜语:耳听赛雷鸣,眼看像只鹰,早晨去拉萨,晚上回北京。(打一交通工具)学生猜(课件展示飞机图片)你们真是猜谜语的高手,看来一个都难不倒你们。
6、刚才你们猜的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课件显示“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平时你们又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上学的呢?
(出示课题:
8、怎样到达目的地)大家乘坐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很快就到了学校。
(课件出示学生讲到的交通工具,加上省略号)
1、请问同学们,你或者你家里人靠这些交通工具去过哪些地方呢?
2、是呀,有了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无论是上班、上学,还是走亲访友,外出旅游都方便了很多。(板书:出行方便)
二、回归生活,感受运输情况
1李老师在生活中也总是用到交通工具,我常常骑着电瓶车上班、买菜„„,昨天我还骑着电瓶车去菜场买回了一样水果,这是什么呀?(拿出实物)你喜欢吃吗?谁能告诉我它的原产地是哪里?出示地图,闪烁“新疆”。新疆在我国的西北边,苏州在我们的东边,两地相距可真远哪!
你知道哈密瓜是怎样到我们苏州的?(动画展示三种形式)为什么要用火车、飞机来运送哈密瓜呢,他们各有什么优点?你的知
识真丰富,请你尝尝香甜的哈密瓜。是呀,飞机送来的哈密瓜很新鲜,你品尝品尝。
新疆离我们可远了,有了交通工具,哈密瓜很快就来到了我们苏州,我们就能尝到新鲜、香甜的哈密瓜了。
2除了哈密瓜,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从外地运到我们苏州来的。同学们课前做了一些调查,谁来介绍介绍?(铺垫)
3我们苏州也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都有哪些特产呀?这些特产又是通过什么交通工具运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呢?(铺垫)是呀,我们苏州的特产就是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呢!
(课件展示繁忙的交通运输情景)
看来,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交通工具。
有了交通工具,我们不仅出行方便了很多,运输物品也很方便。(板书:运输方便)
4最近,运输公司的生意可多啦!看,食品厂找到了运输公司,他想干什么呀?红旗林场的经理也赶到了运输公司,他有什么事呢?煤运码头的经理也希望得到运输公司的帮助,又是为了什么呢?救灾部门的经理也给运输公司打来了电话,他有什么需要呢?运输公司有哪些运输工具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动画展示几种交通工具的自我介绍)
2、听了他们的介绍。如果,你是这四个单位的经理,你希望运输公司提供什么运输工具来运输,为什么?你可以选择一个,设身处地地
想想,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其他同学觉得这位经理的选择怎么样?还在哪里?你真是个 你们同意这位经理的决定吗? 你觉得这位经理的意见怎样? 你们赞同这位经理的做法吗? 你们真会当小经理,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能力都很强。四结合事例,讨论外出旅行
1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快乐的暑假很快会来到。李老师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爱在暑假跟自己的亲朋好友去外地旅游。今年暑假,你打算到哪里去? 2旅行社为我们提供了四种出行方式,出示四幅图片及时速。谁来读一读。
3了解了这些,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去旅游地呢?当然选择交通工具还要考虑到旅游人数、旅游费用、个人的乘坐爱好。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新加坡、大连、浙江、)(铺垫)(教师随机点评:乘飞机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乘轮船感受大海的美丽景色,可要把看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呀!)
4、大家交流得可真高兴,谁愿意讲给大家听听!
5外出旅游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但也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来听听导游是怎么提醒大家的?(出示课件资料)6你知道带上易燃、易爆物品会有什么后果?
是呀,我们外出时要做到文明乘坐交通工具,注意安全,注意遵守国
家的法律法规。
五拓宽视野,夸夸惊人发展
1这几年苏州的交通发展变化巨大。这几天,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我们苏州召开,到时有上万名运动员和成千上万的游客云集苏州。我们把苏州的交通发展情况介绍给他们,好吗?你想给他们介绍些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讲到车的变化。播放苏州的私家车资料。讲到车站的变化。
讲到路的变化。播放图片,了解苏州的高架路和高速公路。(引导学生看地图,告诉客人我们去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可以怎么去)讲到桥梁的变化。讲到苏州河道变化。
(教师告诉同学,苏州将建设地铁、轻轨铁路,人们出行、运输物品会更方便、快捷。)(板书:惊人的发展)
2引导学生畅想家乡未来的交通。(为苏州未来的交通出出好主意)3补充介绍磁浮列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示磁浮列车图片和文字)4总结:老师相信,我们四(1)班的同学一定会学好知识,长大了为我们家乡苏州的交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方便出行
交通工具
发展
惊人
运送物品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9、媒体连着我和你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与人们的关系,学习利用媒体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及在信息海洋中自我把握的能力。
2、提升在现代社会中的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增强健康闲暇的本领和闲暇道德观。
二、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看电视、看广告、利用网络的大致情况。要求学生作一次调查,调查本班同学每周平均看电视的时间是多少。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活动过程: 1、生活中的电视
(1)学生看文中插图,说说这样的情景你是一般最先从什么地方看到?你从电视中还获得了什么?你最近关注的热点问题。
(2)讨论:你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你
认为适合四年级小学生看的节目有哪些?
(3)制作一个“收视指南”。制定一个节目计划。2、沙发里的“土豆”
(1)看插图,回答问题:如果你和父母同时想看不同的节目,你会怎么样?
(2)看了“小资料”,你同意“电视是最有吸引力的家庭成员”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汇报课前调查同学的看电视情况。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有人称过度看电视者为“沙发里的土豆”。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你还知道哪些不良的收视行为?不良的收视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4)看了文中“小故事”,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 3、认识广告
(1)看图回答问题:你使用的物品中,有哪些做过广告?你认为有必要做这么多广告吗?你是怎么看待广告的?
(2)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商品生产者,你会怎样做广告?你认为做广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你知道还有哪些广告?广告有哪些作用?你最欣赏怎样的广告?
(4)设计一个广告,评一评。4、网络改变生活
(1)谈谈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么?看了卢毓民的事迹,你对此有
何感想?
(2)讨论问题:我们小学生利用网络做些什么?父母是怎么看待小学生上网的?集体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知道该怎样上网。
(3)你遭遇过电脑病毒、垃圾邮件吗?当时心情怎样?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10.办一张自己的报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报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我们获取信息,提供渠道。
2、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收集社会中的有效信息。
3、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快乐,享受活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收集有效信息。
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社会上的信息,并进行整理。教师准备报纸制作的流程。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拉近距离。
1、教师形形色色的报纸,谈对报纸的感觉。
2、询问自己家庭里的报纸种类。各是谁征订的?各有什么作用?
(二)、报纸的作用。
1、同学们,喜欢看报纸吗?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
2、学生间进行报纸的推荐,重点要介绍出推荐的理由。
3、介绍中国最早报纸的产生。
(三)、了解报纸的组成部分。
1、同学们,在我们众多的报纸中,他们都有共同点,你觉得是什么呢?
学生组织交流讨论。
(四)、小组为单位设计报纸的轮廓与排版。四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11、怎样和他联系
一、教材分析
《怎样和他联系》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内容。教材安排了“怎样和姑妈联系”“我来试一试”“通信的发展”“小故事:传递快乐”这些丰富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学会在具体情况下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人进行联系,这一课的安排,对于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分析
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通信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而学生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是打电话,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有的有所了解,但并不常用,有的甚至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的情境中了解、掌握各种现代通信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们确定了本主题的教学重点是: 知道什么是通信;了解常用通信方式和通信的分类与信息传递途径。了解常用通信方式的各自特点,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
五、教学方法:
主要是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互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交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同桌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2、创设情景教学: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他
们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我们在这节课中创设了学生“六一”庆祝活动将邀请校外的人来参加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通信方式及其特点,并学会合理选择各种通信方式。
第二课时:了解通信的发展史,明白通信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故事懂得尊重邮电职工和他们的劳动。
七、教学过程
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小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及通信的分类与信息传递途径。了解现代常用通信方式的特点;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联系。
过程与方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媒体的辅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打电话、写信等联系方式的方法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通信素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这一课时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落实: 第一步:了解各种常用通信方式
1、从学生生活切入,选择庆“六一”儿童节搞活动,需要邀请校外的人来参加,你打算怎样和他联系这样一个话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交流中出示联系方式。
3、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通信方式,那么什么是通信呢?快快打开书71页,看一看,读一读小资料,可以动笔画一画,还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交流交流收获。
4、你了解到关于通信的什么知识呢? 交流(相机出示媒体、实物)
5、这么多的通信方式,你都用过哪些呢?
一、学会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明确特点 情境一:
迎“六一”我们藕塘中心小学也正准备隆重庆祝呢,我班里一个叫田甜同学就在为庆祝“六一”进行精心准备,可是,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媒体出示)怎么和急救中心联系呢?
1、学生交流得出打电话(120)。你为什么立刻想到了打电话?(板书:快捷方便)
2、模拟打电话。
认识盲音、长音,懂得打这样的电话就应该语言简洁、说得清楚、有礼貌。(相机板书要点)
3、拓展:了解其他特殊的电话号码和拨打常识。情境二:
由于抢救及时,田甜的妈妈痊愈出院了,(媒体出示)爸爸工作繁忙,又出差去了上海,在这期间,家里有事要找他,田甜可以用哪些方式和他联系呢?为什么?(1)组织学生讨论。(2)指名交流。(3)小结。(4)了解区号。情境三:
前段时间爸爸出差了,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田甜很久没和外地的爷爷奶奶联系了,“六一”前夕,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媒体出示)田甜多想向爷爷奶奶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啊!用哪种通信方式好呢?为什么?
1、讨论交流肯定写信这种通信方式。要写信的话,首先要学会开信封(出
示信封)学习开信封的知识。
2、田甜的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爷爷奶奶的回信啦,可是她把信拿到手
里一看,却发现角上的邮票不翼而飞啦,同学们,你怎样看待这种行为?
3、读一读73页的“告诉你”,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有关规定!(媒体出示)
4、现在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 三.巩固
1、把“六一”的快乐告诉亲戚、朋友。(媒体出示表格)这些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种通信方式更合适呢?说说选择的理由,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具体情况 选择方式 选择理由 告诉国外留学的表哥
和四川手拉手小伙伴联系
和无锡亲戚共享快乐
2、交流。
3、小结。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我们帮田甜解决了很多困难,在帮她的同时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五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个人空间分享信息,给好友发送礼物。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在个人空间分享信息;在知识迁移中,学会给好友发送礼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会分享信息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个人空间的强大交流优势。
(2)通过发送礼物给好友,促进好友间的友情发展,体验个人空间学习带来 的快乐。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应用个人空间,丰富学生交流的技能,优化学生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在个人空间上分享信息,送礼物给好友。
教学难点:学会在个人空间上分享有意义的信息。【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些有意义的网址。【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个人空间作为我们与好友交流的工具,我们时刻都想把自己美好的一切与好友分享,谁来说一说:你已经会跟好友分享什么了 那你还想跟好友分享什么信息吗? 罗列:视频、音频
网络上的如何进一步应用好个人空间,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也跟好友一起分享呢?(揭题)
学生思考,并说一说自己对个人空间已经会使用的功能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2.新知探究
(1)分享信息
教师提供一些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资源的网址,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应用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情况反馈
生演示,师做相应板书
问:描述有什么用?跟上节课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学会分享”
(可任意选择教师提供的网址)的什么操作相似
如何查看自己的信息是否分享成功
巩固练习
实践园,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资源 引导学生欣赏分享的信息,并提出:分享的信息一定要文明向上,符合我们学生生活的有意义 的内容
(2)我的礼物
同学们,你们喜欢收到礼物吗?我们每天登录邮箱时,总有提示,说某某生日就要到了,是否要给你的好友送上一份祝福呢?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 个人空间能促进我们跟好友间的情谊,那你是否能通过它给你的好友送上一份惊喜礼物呢? 组织学生给好友发送礼物
过程反馈:我的空间 礼物
我要送给(进行好友选择)
附加消息有什么作用 赠送的方式有哪些 问:怎样查看礼物
你收到了哪些礼物?分别是谁送的一学生演示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实践:进一步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网站 学生欣赏,并进行分享信息的准则认识
学生回忆、交流、讨论,并具体谈一谈某一次的做法 学生思考
学生尝试:给好友送礼物
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相关的描述
学生查看自己发送的礼物和自收到的礼物信息 3.课堂总结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六
沙漠中的绿洲
★
一、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二、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三、教学重难点:、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黄交错”、“适宜”造句。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7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范围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听读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2、自读课文。
(1)幻灯出示自读要求。
①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②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③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④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指读小黑板上的生字。
提醒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sha)罗(luo)劣(lie)适(shi)侍(shi)良(liang)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④检查自然段段意,了解情况。
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指导写字
“夸、劣、宜”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良”要居中写。
四、作业、描红。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2、抄写词语。(文后练习3)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复习检查、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sasha)时 恶劣(lilie)良(niangliang)好
待(shisi)弄
适(sishi)宜
2、看拼音,写词语。
kuazhang
dai
jia
e
lie
shi
yi
xiangzi
piaoliang
shinong
pei
zhi
二、细读课文
、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内容。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段后,自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抓住“到外、白茫茫”想象沙漠的广阔无垠和荒凉,抓住“星罗棋布”想象大沙漠中绿洲遍布的情景)
(3)练习说话。
引导用“星罗棋布”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到处、白茫茫、星罗棋布、绿洲、城市”等词要重读)
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2、细读第2~6自然段。
(1)细读第2自然段。
过渡: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②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
③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佩服的语气)
(2)细读第3自然段。
过渡:通过第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片片绿洲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而这迷人的绿洲却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同学们不禁要问,这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①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②理解词句。
a、指名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相机理解:不毛之地)
b、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建设绿洲的。(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等词,同时理解“恶劣、适宜、纵横交错”等词语)
c、指名说说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有了……才……)引导用“有了……才……”练习说话。
③指导朗读
(3)细读第4-6自然段。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②默读课文。在能表现阿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词句下画上圆圈。
③练习感情朗读。(边读边感悟:通过“雨雾洒下来、淋得干干净净、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等词语的朗读,体会阿酋人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细读第7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一比,再组词。
浇()漂()侍()宜()
烧()飘()待()宜()
3、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干干净净()()()
4、写出近义词。
培植()适宜()美丽()侍弄()
★
六、板书设计:
7、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
像爱孩子一样
花代价培植
云雀的心愿
★
一、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森林水库”的重要。
★
二、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3、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
2、示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
3、生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生字词的音
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
读,反复正音。
生字词①讨厌
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擦去
空调器
绿洲
②脱缰
讯期
蓄水
苔藓
渗进
储存
多音字:埋怨mán/mái
淹没mo/mei
树冠guan/guan
暖和huo/he/he/huo/huo/hu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小黑板出示)回答。
4、它喜欢其中的哪里?讨厌哪些地方呢?
六、课堂练习、听写:贫瘠、冲垮、树冠、土壤、空调器、绿洲、漫天飞舞、枯枝败叶
2、组词:
厌
伐
垮
冠guan
庆
代
挎
guan
七、课外作业
、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精读第2、3、4自然段、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1)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
“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2)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
(3)
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4)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5)
是啊,当狂风挂过时,会睁不开眼睛,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6)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看黑板,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精读第5——10自然段、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
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
吸收一部分
土壤
吸收大部分
①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四)、精读第11、12、13自然段、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
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调节温度),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P26二、三、一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讲评作业
①字词:树冠guan
乱砍滥伐
咆哮
冲垮
②
解释: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
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二、引申扩展、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人类的资源宝库
(2)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良好的吸尘器
(4)卫生保健医生
(5)绿色的隔音墙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该多开心啊!
五、课堂作业、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六、课外作业、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2、预习“习作3”
★
六、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保护土地
防洪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调节温度
种树
蓄水
古诗两首
★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教学要求:
小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
★
三、教学重难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池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
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
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
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
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
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
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
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
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
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
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
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
“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
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
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导入诗题
2.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指导朗读、背诵。
2.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形近字组词
钓()稚()遥()
钩()准()摇()
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案例: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
六、板书设计:
20
古诗两首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遥招手
小儿垂钓
怕鱼惊
不应人
习作六
讨论会
★
一、教材分析:
《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了四个话题,供学生选择,进行讨论,练习写作。它不是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第一种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自己有什么看法,别人有什么看法,先做记录,再把讨论的经过写下来。第二种是留心媒体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先整理,再写下来。
★
二、教学要求:
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两种方法来写一篇习作。
2.有条理地记述讨论的经过或查到的资料。
教具准备:《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知识》或近期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2.自己谈话。
二、新授
.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
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
4.是哪两种方法。
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6.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7.组织讨论。
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8.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
三、练习习作
.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那么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来。
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四已经学过。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就要把书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
四、练习习作
.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
六、板书设计:
习作六
a
讨论经过写下来
b
搜集资料,进行整理
有详有略、具体
练习六
★
一、教材分析:
《练习六》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辨别形近字的词义和用法;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学会鼓励;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装”、“帮”。
★
二、教学要求:、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形近字。
2、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5、学写毛笔字。
★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
四、教学时间:四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形近字。
处处留心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小芳正在调查有关噪声的问题,她查到了一段有关噪声的资料。
(2)出示这段语。
(3)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借助工具书,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
(4)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齐读这段话。
(5)在文中画出下题所提到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把这些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2、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
(1)读读这两个词语所在句子,并想想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它同学补充。
(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
(4)“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与某个事物搭配,而“须要”则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
(5)你能用这两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3、利用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
三、教学第三部分
(1)你能帮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
(2)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
即字的偏旁与意思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
(5)小组合作编顺口溜。
(6)互相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一)教学成语、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4、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
5、做游戏,让一个学生悄悄看一个成语,然后做动作,其他同学猜。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诗《小池》、借助工具书及诗集,自学这首诗。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三、写好钢笔字
、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这三个字。
(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垮、碎、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左半边都比较小,或半边较宽且高。
(4)教师范写“垮”。提醒学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口语交际
、审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读书上出现的在三个例子。
(2)怎样鼓励,互相讨论、交流。
(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4)分角色扮演。师生共同评议。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七
三角形的内角和
组别: 四年级组 科目: 数
学 姓名: 周 科 杰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索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先通过“画一画、量一量”,产生初步的发现和猜想,再“拼一拼、折一折”,引导学生对已有猜想进行验证,经历提出猜想——进行验证的的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和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三角形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几乎孩子们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内角的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研究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本节课主要是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用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等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运用所得的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亲自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
使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回顾旧知识,让学生既对已学的知识的强化,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的争论为线索设疑,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的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与动
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我创设了三个三角形(不同类型)好朋友吵架的问题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的兴趣。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本科中,我设计让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自己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3、设计丰富有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既有基础的知识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也有挑战性较强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你知道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
2、故事引入
我们在复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三角形中的三个好朋友确吵了起来,直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我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比你们的都大” ;钝角三角形听后不服气的说:“我有一个角是钝角,我三个角度数的和比你们都大” ;锐角三角形听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它很委曲地说:“我们都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都有三个内角,度数的和应该是相等的。到底谁说的对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让学生既对已学的知识的强化,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在此基础上,以三角形的争论为线索设疑,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思辨探知(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大胆猜想,发现规律。
1、理解“内角”和“内角和”。
2、量一量。
①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量出它三个角的度数并算出内角和,然后小组讨论。
②学生汇报。
③得出结果: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初步感知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从而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空间。)
(二)自主动手,验证规律。
1、用撕拼或剪拼的方法验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拼得的结果。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验证,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至此,再让课堂上出现思维的空白点,产生冲突,为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完善验证打下了基础。)
(三)运用转化,完善验证。
1、折一折。
①课件演示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成一个平角的方法。
②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折一折。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体现这一理念,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
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四)归纳发现,得出结论。
1、教师小结。
2、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得出结论,这不仅是让学生确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事物的科学态度。)
三、自我建构
(一)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2、按要求计算。(教材第88页第9题)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材第88页第10题)
4、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练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全课总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8.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八
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初步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奠定了基础。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在计算中的应用,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切实掌握对称轴的含义,能在方格图上画出图形平移和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在平时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使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有机会得以沟通,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的首要任务。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在复习教学时,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开动脑筋、深有体会的基础上加以点拨,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记得牢,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复习各部分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这样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3.在系统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对模糊的概念、不熟练的方法、尚未解决的疑难,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弥补。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以及必要的练习,使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使生疏的技能熟练起来。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是灵活应用和提高能力的基础,也是系统整理复习的要求之一。
4.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对练习时间适当的调整和增减。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有所收获,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就题论理,引导学生总结一般的解题策略,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他们的学习经验,在班上介绍和交流。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见证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1 数的世界 1课时
2 图形王国 1课时
3 应用广角 1课时
数的世界。(教材第106~109页)
1.系统整理本学期所学有关数与计算的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2.进一步掌握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重点:系统整理本学期所学有关数与计算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能应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我们的数学课更离不开数,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
1.知识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生1:我们认识了多位数,包括亿以内数的读写和亿以上数的读写,并学会了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生2:我们知道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师: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律?举例说明,用字母该怎样表示?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运算律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15+18=18+15 a+b=b+a
加法结合律 (28+13)+17=28+(13+17) (a+b)+c=a+(b+c)
乘法交换律 15×4=4×15 a×b=b×a
乘法结合律 (13×25)×4=13×(25×4) (a×b)×c=a×(b×c)
乘法分配律 (10+125)×8=10×8+125×8 (a+b)×c=a×c+b×c
师: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生:用计算器计算省时、高效、准确。
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1:我学会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生2:我学会了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2.应用练习。
师: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第17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拼成长方形:
(8×4+8)×2
=40×2
=80(厘米)
拼成正方形:
(8×2)×4
=16×4
=64(厘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的世界”领域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为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准备】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可以总结知识方面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数 的 世 界
1.突出复习的整体结构。复习中采用提纲的方式,突出复习内容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不但呈现了复习的全部内容,还沟通了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习的内容更加系统化。提纲还反映了知识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生按照这样的线索进行复习,把每块复习的知识装入提纲这样的知识系统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水平。
2.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通过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来整理“数的世界”的知识,虽然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整理所学知识,但仍可对某部分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通过这种整理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基础上,教师再综合学生整理的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复习内容,这样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复习效果。
A类
求近似数。
(1)12347683113 99995000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2)2994995000 9735374999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考查知识点:数的改写;能力要求:能按要求进行数的改写)
B类
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4 125×32 540÷18 125+86+75
(考查知识点:运算律;能力要求: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234768万 10000万
(2)30亿 97亿
B类:
25×7×4 125×32 540÷18 125+86+75
=25×4×7 =125×8×4 =540÷9÷2 =125+75+86
=700 =4000 =30 =286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6~109页“整理与复习”
1.(1)86992000读作:八千六百九十九万二千
139125000读作:一亿三千九百一十二万五千
122313400读作:一亿二千二百三十一万三千四百
67159400读作:六千七百一十五万九千四百
(2)8699万 1亿(或13913万) 1亿(或12231万) 6716万
(3)122313400-86992000=35321400(台)
(4)这4种电器中洗衣机的产量最低。(答案不唯一)
2. 200000 48004008 1050000000 800000000 1600020 3970000000
3.5981840读作:五百九十八万一千八百四十
10586087读作:一千零五十八万六千零八十七
6282187读作:六百二十八万二千一百八十七
10069346读作:一千零六万九千三百四十六
9426007读作:九百四十二万六千零七
926381读作:九十二万六千三百八十一
598万 1059万 628万 1007万 943万 93万
4.1120000000读作:十一亿二千万
370000000读作:三亿七千万
2990000000读作:二十九亿九千万
11亿 4亿 30亿
5. >>< <
6.11505 6955 11050 1260 12600 12600
11505>11050>6955 12600=12600>1260
7. 6300 8200 3600 8575 6 14……40 7488 36000
8. 1080 158 42224 64
9.(1)100 1100 11100 111100 1111100
(2)1 22 333 4444 55555
10.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11. 275 900 6834 1300 129 14 1800 7000
12.(1)394×21=8274(升)
(2)102×37≈4000(升) 102×37=3774(升)
(3)(8274-3774)÷5=900(平方米)
13.600元 3只 32元/个
780米 3时 50米/秒
14.(1)(26+17)×25=1075(千米)
(2)(26-17)×25=225(千米)
15. 腰长:(30-3)÷3=9(厘米) 底:9+3=12(厘米) 画图略
16. 120÷(360-300)=2(元)
17. 长方形周长:(8×4+8)×2=80(厘米) 正方形周长:(8×2)×4=64(厘米)
18. 120÷5×20=480(棵)
图形王国。(教材第109、第110页)
1.进一步加深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
2.进一步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了解图形运动的方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加深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数”与“形”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有一块神秘的地方--图形王国。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进本学期的图形世界。
1.知识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1: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生2: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如果按角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生3:锐角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只有1个直角,钝角三角形只有1个钝角。
生4: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每个角都是60°。
生5: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6: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师:学习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
生:主要学习了平移和旋转。
师: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生: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要注意先说列后说行。竖着为列,是从左向右数;横着为行,是从前向后数。
2.应用练习。
师:你能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顶点A、B、C的位置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3题)
生:点A的位置是(10,7),点B的位置是(8,4),点C的位置是(10,4)。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0页,看第23题,画出把三角形向左平移7格后的图形,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角形各顶点的位置。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交流平移后顶点位置(3,7)、(1,4)、(3,4)。
师:把三角形依次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分别画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在课本上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画图结果,给予正确的学生以表扬鼓励。
师:用A1、A2、A3分别表示点A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顺次连接A、A1、A2、A3、A,看看是什么图形?
学生画图展示,明确连接后是正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样做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图 形 王 国
1.由于是复习课,所含知识多,范围大,时间有限,复习知识时在知识的运用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可能深度不够,如何突出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今后教学应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用联想方法,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想,把有关知识点串联成线。
2.教师作为热烈讨论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积极讨论和参与体验,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A类
请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考查知识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力要求: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B类
画出指定底边的上高。
(考查知识点:作已知底边上的高;能力要求:能按要求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9、第110页“整理与复习”
19.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它们的高是相等的。 画高略
20.(1)不是,如果选2厘米、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各一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可以围成多个三角形,答案不唯一。
(2)要围出平行四边形,最多用4种不同的小棒,最少用2种小棒。把围出的平行四边形改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相等的。
(3)要围出梯形,最多用4种不同的小棒,最少用3种不同的小棒。
21.(1)∠3=180°-53°-27°=100°
(2)180°-40°×2=100° 钝角三角形
(180°-40°)÷2=70° 锐角三角形
22. 略
23.(1)A(10,7) B(8,4) C(10,4)
(2)A、B、C各点平移后分别是(3,7)、(1,4)、(3,4)。
(3)
(4)A1、A2、A3用数对表示分别是(13,4)、(10,1)、(7,4);连接后是正方形。
应用广角。(教材第110、第111页)
1.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你留意过自己周围的生活吗?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要你做个对生活有心的人就不难发现这些。
师: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生活中很多大数的计算。
生2: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
生3:三角形在生活中很常见。
……
师: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吗?试试看能独立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4题)
生:椅子腿摇晃了,我们可以加一根木条成三角形固定椅子腿,这里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第25题)
生:数太大了,我们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样比较迅速、准确。
师:那就试着解答吧。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应 用 广 角
1.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这节课,我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和创造。当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时,给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各小组给出不同的方案,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生得到鼓励,进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2.充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机会,通过好的情境去启迪他们的智慧,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A类
生活中的伸缩门应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考查知识点:平行四边形;能力要求: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B类
◇+●=19
◇+☆=12
☆+●=15
◇、●、☆分别是( )
A. 5、4、11 B. 6、3、12 C. 7、2、13 D. 8、11、4
(考查知识点: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应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
B类:
D
教材习题
第110、第111页“整理与复习”
24.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加一根木条成三角形固定椅子腿。
25. 1时=60分 100×60×365×(60-7)=116070000(个) 80万=800000
116070000÷800000≈145(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案设计01-03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07-17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9-11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09-30
在语文教学的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2-1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10-30
学习“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感07-08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08-25
初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总结10-23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