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共9篇)(共9篇)
1.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一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 填空
1. “的3倍与的的和”用代数式表示是 。
2. 将二元一次方程,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 。
是 次单项式,它的系数是 。
3.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0950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所取得的近似数是 ,近似数精确到 位。
4. 已知关于、的方程,当 时,该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当 时,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5. 已知,则
6. 如果关于的方程的解是一个负数,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7. 。
8. 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
若,则 。
9. 若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10. 若,,则的值是 。
二. 选择
1. 若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差为一个负数,则( )
A. 这个有理数一定是负数 B. 这个有理数一定是正数
C. 这个有理数可为正数,也可为负数 D. 这个有理数一定是零
2. 如果、为小于10的自然数,且,则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多于3个
3.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 若,且,则 ② 若,,则
③ 若,则、异号 ④ 若,则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已知,用“”号把,和三者的大小关系表示出来的不等式是( )
A. B. C. D.
5. 在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B.
C. D.
6. 要使式子有意义,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 已知、两数的和,两数的积以及的相反数都小于零,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组无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或
9. 已知,(为正整数)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10. 甲从一个鱼摊上买了三条鱼,平均每条元,又从另一个鱼摊上买了两条鱼,平均每条元,后来他又以每条元的价格把鱼全部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了钱,原因是( )
A. B. C. D. 与和的大小无关
三. 解答题
1. 计算:
2. 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
(1)
(2)
3. 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4. 解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5. 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
(2)
6.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7. 已知,,求的值
8. 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1)某商场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15元,茶杯每只3元,商场规定买一只茶壶赠一只茶杯,某人共付款180元,共得茶壶茶杯36只(含赠品在内)求茶壶和茶杯各买了多少只?
(2)某人步行速度是10千米/时,骑自行车速度是30千米/时,他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步行的路程骑车,然后沿原路返回甲地,返回时的时间步行的时间骑车,结果比去时快了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2.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二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成绩统计一览表
二、各题通过率一览表
试题难、易分值情况:容易题97分,97÷120=0.808.中档题15分,15÷120=0.125.难题8分,8÷120=0.067.难度比约为7∶2∶1,试题难易程度偏易.
三、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37个,知识覆盖率为48.68%,偏低;授课时数比与各部分分值比基本相当,分值分布合理.
四、统计情况分析
1. 得分率最低的5道题情况剖析.
第27题得分率最低,考查了学生对变换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思维单一,考虑不周导致严重失分.
第8小题考查线段中点的思维判断,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导致选错.
第23小题考查学生合并同类项以及去绝对值符号的知识点,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及推导技巧,但部分学生因不认真而丢分.
第25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是第一章的一个难点.一些基础差、反应能力差的学生,无法完全做对此题,从而丢分.
第26题考核的是在求线段的长度问题中利用不定点分线段成比例出现两种情况的解法,由于部分学生的思维单一,导致只解答一种情况.
2.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是第27小题、第28小题.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有的学生考虑不完整,答题不全面.(3)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利用“任意一条射线OD分角”把此题推向了两种情况.分析、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只会考虑出一种情况,所以丢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27题:如上图,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是任意一条射线,射线OD是∠AOC的平分线,射线OE是∠BOC的平分线.若∠AOD=50°,求∠BOE的度数;(1)观察图中是否存在∠COD的补角和余角?若∠BOC=72°存在,直接写出来;(2)若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OE变为∠BOD的平分线,且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COD∶∠COE=7∶1,求∠AOD的度数.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充分考查互补角和互余角的概念,利用大部分学生缺少深入挖掘知识的意识, 从而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第(3)问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把特殊性转换成一般性, 这给这道题增加难度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具体分析:题中把射线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 增加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射线OE的位置又是由OD决定的,所以本题出现了多种情况, 还好本题又给了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这个条件,这样就使这道题的难度适合现阶段学生做了, 到现在很多能分析出射线OD的位置应该有两个, 一个是在OC的左边,一个是在OC的右边,而具体演算过程中,学生发现当OD在OC右边时,∠COD∶∠COE=7∶1不成立,这时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了,没有发现当OD在OC的左边时,OE的位置还存在两种情况,从而漏解.我们认为此题的优点在于它层层布局.
通过27题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的一个点或射线分别来分线段或角的同一类问题,一定会出现多种情况,学生对图形变换问题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练习当中应增加练习量.
第28题(2)中的创新点是购物选店的灵活性,利用两家不同的优惠条件,在“两家合着购买最合算的”是最佳的解答,此题特别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性、灵活性.
3. 前后10名学生的成绩状况及对策.(成绩略.)
策略:一个班级的尖子生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适量地增加练习的难度和量数,同时拓展课外训练,积累经验,拔高训练.对后10名的学生,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个别指点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对优秀学生要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香.
五、测试题目分析表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哈尔滨市初中数学学科考试要求》同时兼顾个别版本教材内容.
2. 体现初一学段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体现新课改
的理念,加大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考试对七年级数学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理念.
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编制试题多样化.
2.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解和应用.
编制试题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向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向引导,让所编的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等题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以本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起点,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及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4. 编制每套试题要注重科学性、引领性、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区分性和适切性.
(1)引领性
依照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编制,并附有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引人入胜的题目.学生可以在这些方法引领之下,高屋建瓴,深入本质,切中要害,自觉地跨越数学学习中的各个关隘.
(2)科学性
试卷中的任何一道题,其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根本,不能无根据地编制试题.
(3)基础性
编制试题要以课本为主线索,利用好基础知识编制试题.
(4)综合性
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本学科知识的综合为主编制试题.
(5)探究性
探究性试题是数学试卷中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找清探究的内容、知识点,让探究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
(6)区分性
在试题具备一定区分度的条件下,难度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及格为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适切性
面向全体初一年级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思维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出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
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64℅;中等25℅;难题11℅.比例为:18∶7∶3.
知识覆盖率: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40个,知识覆盖率为52.63%.
2.注重知识与技能.
提升学生的视知觉功能.由于数学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与空间形式”,要想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抽出这些“数与形”,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视知觉功能,去辨识、记忆、理解.如“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点、线、面、方向、角度”这些体现着“数与形”的概念,学生通过辨识实际的物体,慢慢体验到它们“数量与形式”的不同,并学会以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
3.注重方法与过程.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试题的评价中明确强调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学生只有深刻领会到学习过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因此,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和规律、方法.
逐步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另外,在试卷中也比较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如“三视图的综合利用”、“探索规律”、“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这些试题对加强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4.注重情感与价值观.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技术,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应重视后者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造成了一些学生只知书本知识而不会实际应用,思想道德滑坡,不知如何做人,价值取向偏离正常轨道,承受能力差.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们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初一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四、试卷蓝图
1.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主流.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考试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比例大,也是考试的重点,和以往的试题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试题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也不是偏重某项技能的重复训练,更不是在“深挖”上做文章,而是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试题在编制立足于具体的情景,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
例1:已知有一个立体图形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如图1是分别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原立体图形可能是图(2)中的.(把下图中正确的立体图形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点评:“空间与图形”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本题体现了“生活走向数学知识”的教学理念.
2.强化过程和反映规律的考查仍是亮点.
认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例如,当你感觉到“人很多”、“天很热”、“月亮很圆”时,会进而想到“有多少人?”“气温是多少度?”“怎样描述圆?”以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的、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认识往往是创新和发明的火种.在力求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粗略、定性、直观认识的问题说起,通过思考、探究、归纳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例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若∠BAE=135°17',则∠CAD的度数是__.
点评:通过图形的转动,角度的变化,会存在一个角度等于另外两个角度的和.∠BAE=∠BAD+∠DAE, E∠BAD=90°是一个定量.所以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3.命题的基本思路.
全面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努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掌握的偏向,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哈尔滨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际,及时了解和正确评价哈尔滨市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4.双向细目表.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开放性试题形式十分活泼,思维深刻,深受广大数学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是新型试题中的一大亮点.开放性试题可分为条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中,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和一个完整的结论,据此,填充缺少的条件.当然这些缺少的条件并不是唯一的;结论性开放性试题,已知条件给定,结论没有给出,经过推理,得出若干结论;条件与结论双开放性试题.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同时也允许按照一定要求添加若干条件,然后推导出有个性的结论;围绕着开放性试题进行试题编制.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81页概念性试题.
背景材料: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3:请写出一个解为-2的一元一次方程.
点评: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条件,-2是这个方程的解,说明试题的答案不固定、不唯一,也使学生能有自己的开发空间、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从单一走向多重性.
2.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探究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些开放性试题从本质上说不是探究性试题,因为它仅仅是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没有什么思维上的探究性.而探索规律的试题从思维上说,不是仅从表面上观察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经历深入的思考过程,因而它属于探索性试题,但不属于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的特征:一是问题的解决不是按照某个固定的、明确的程序,使用某种技巧就能完成的;二是思考问题的方向不是很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线不是很清晰的,通常要经历一定的尝试与试验过程.探索性试题,对于培养与考查合理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解决学习策略,获得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是有效的;因此,必须增大主观性试题,尤其增大那些需要学生解释举例、论证的主观性试题,在解答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7页例题2.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例4: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点评: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得出: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的关系.
3.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综合题,就是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数学题.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链结出知识网络,使题目寓几何、代数、三角知识于一体,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及解题方法.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全方位联想、综合应用知识、全面检验和评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由此,设计综合性试题的难度、必要性都很重要.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1页例题4.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例5:某地区的手机收费有两种方式,用户可任选其一:月租费20元,0.25元/分;月租费25元,0.20元/分.(1)某用户某月打手机x小时,请你写出两种方式下该用户应交付的费用;(2)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打手机时间为25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算.
点评:用一元一次方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实际问题列方程转化数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上册所涉及到的此类内容有: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综合性能力.
4.关于编制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数学试题的编制应当以此为指导,打破传统的命题格局,试题要体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应用,着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查,引导教师加强过程教学,试题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和运用,体现试题的特点,引导探究、创新的学习风气.
例6:如图,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 ON平分∠BOC.(1)∠MON=;(2分)(2)∠AOB=α,∠BOC=β,求∠MON的度数.并从你的求解你能看出什么什么规律吗?
编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44页、第10小题.
背景材料: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特点.
点评: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OM平分,ON平分在此题中是关键,使图形有规律可探索.
变型:若∠AOB=90°,∠BOC=30°,OD是∠AOC的平分线:求∠AOD的度数.(注:没有图形)此题是期末考试27题的变形题.
点评:在数学中几何问题中,如果没有给出图形的话需认真分析是否有多种情况.
结束语:
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三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4.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四
班级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得分_______
(全卷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
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曲辕犁
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
7、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8、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⑴开元盛世⑵贞观遗风⑶贞观之治
A、⑴⑵⑶B、⑶⑵⑴C、⑵⑶⑴D、⑵⑴⑶
9、“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B、突厥C、南诏D、靺鞨
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
1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12、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4、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玄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祖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
15、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
16、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A、夜市B、商业区C、娱乐场所D、居住区
1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南宋与金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D、西夏与辽
18、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A、选择题B、问答题C、作文题D、填空题
19、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B、辽和北宋C、金和北宋D、辽和南宋
2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
22、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B、唐C、元D、清
2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5、《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26、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
2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C.重用“汉 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28、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29、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30、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3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3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唐“开元通宝”B、交子C、会子D、关子
34、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35、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D、朝廷大兴“文字狱”
36、“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
37、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8、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
39、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
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4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定都_____,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__。
4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
43、唐太宗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 _____;武则天统治时,继续实行唐太宗政策,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
44、_____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_____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5、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
46、960年,__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____,定都___,即今天的开封。
47、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 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4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___,它最早出现于我国_____(朝代)的四川。
三、材料题(40分)
4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1分)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2分)
(3)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
(4)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1分)
(5)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1分)
(6)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3分)
5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①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分)②简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2分)
③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守富贵。——以上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何在?(3分)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
52.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
阅读后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逐渐完善?(1分)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④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
5.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五
班次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计算1.25(+0.24)8的结果是()A.0.24B.2.4C.24D.240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2(-3)=6 B.-3(+2)(-4)=24 C.(-5)(-2)(-4)=-40
D.-
1(-6)=-3
3.a、b、c、d是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若abcd9,则abcd()
A..0B.4C.8D.不能确定 4.下列变形正确的是()①(ab)ca(bc)②a(bc)acab ③(a)(bc)abac ④abba
⑤a(b)b(a)⑥a(bc)b(ac)A.④①③B.②⑤⑥ C.①②③D.都不对
5.若ab<0,且a<b,则a()0 A..>B.<C.=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计算:3(0.3)=2.计算:-513153
=3.计算:-0.4×0.2=4.计算:
(0.2)5.若四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则其中负因数有个
三、计算(1题10分余题15分,共70分)1.(16)(32
5)5
2317(7)解:
2.(120)(5
4)(8)
3.36(5746129)
4.3.142(5)3.142(10)3.142(14)
6.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六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7.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篇七
—Well, hes really tall. 噢,他确实很高。
【点拨】 look like的意为“看起来像”、“长得像”,多用来询问或描述人的外貌或物品的外观等。询问“某人长相”怎么样时,要用“What do/ does…look like?”。例如:
The boy looks like his father. 这个男孩看起来像他爸爸。
—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 你的朋友长什么样?
—She is tall and has long hair. 她高高的个子,留着长发。
2. She never stops talking!她从不停止讲话。
【点拨】 stop是动词,意为“停止”,常用于“stop doing sth.”和“stop to do sth.”结构中。stop doing sth.表示“停止做某事(正在做着的事)”,doing sth.作stop的宾语;stop to do sth.表示“停下来(正在做的事)去做另外一件事”,to do sth.是目的状语。例如:
He is tired. He stops to have a rest. 他累了,他停下来休息一下。
3. “ I dont think hes so great,” says Ruth from New York. 来自纽约的Ruth说:“我认为他没那么伟大”。
【点拨】 1)I dont think是主句,hes so great是宾语从句。英语中,think后面接宾语从句时,若从句为否定的,一般要否定主句,而不否定从句。例如: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我认为你不对。
2)say意为“说、讲”,强调所说的内容。而speak作“说、讲”时,强调说话的能力;说某种语言时,要用speak。例如:
Please say it again. 请再说一遍。
Can you speak English? 你会讲英语吗?
4. Id like some noodles. 我想要一些面条。
【点拨】 would like意为“想要”,相当于want,但比want的语气委婉;后面可接名词或动词不定式。含有would like的句子,在变为一般疑问句时,把would提到句首。例如:
I would like to watch TV. 我想看电视。
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你想要几个苹果吗?
5.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你们想要多大碗的面条?
【点拨】 What size意为“多大号”、“多大尺寸”,用来引导特殊疑问句。例如: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你的鞋是多大号的?
6. What about your friend, Carol? 你的朋友怎么样,卡罗尔?
【点拨】 What about ...? 是口语中很常用的一个句型,意为“……怎么样?”,与How about ...?的意思一样。一般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或看法、提出请求或建议等。后面可跟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例如:
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 What about you? 我非常喜欢游泳,你呢?
What about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去游泳怎么样?
7. Old Henry looked for his dog. 老亨利找他的狗。
【点拨】 look for意为“寻找”,强调“找”的过程;find意为“找到”,强调“找”的结果。例如:
What is he looking for? 他在找什么?
Did you find your pen? 你找到你的钢笔了吗?
8. Then it was time to go home. 该回家了。
【点拨】 Its time to do sth. 是一个固定句型,意为“该做某事了”、“是做某事的时候了”。例如:
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七点了,该去上学了。
9. That made me feel very happy. 那使我感到很高兴。
【点拨】 make用作使役动词时,意为“使、让”,常用于“make sb. do sth.”结构中,意为“使/让某人做某事”。例如:
They made the young men work ten hours a day. 他们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
10. We had great fun playing in the water. 我们在水里玩得很快乐。
【点拨】 have fun doing sth. 意为“做某事很有乐趣/快乐”。例如:
We have fun playing computer games. 我们玩电脑游戏非常快乐。
11. ... so we decided to play tennis. ……因此我们决定打网球。
【点拨】 动词decide意为“决定、下决心”,decide to do sth. 表示“决定做某事”时,后要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类似的动词还有want等。例如:
She decided to buy a new bike. 她决定买一辆新自行车。
12. 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 你认为肥皂剧怎么样?
【点拨】 What do you think of ...?意为“你认为……怎么样?”,是用来询问对方对某事、某物或某人的看法、态度,相当于How do you like ...?句型。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How do you like the story? 你认为这个故事怎么样?
13. Welcome to 9 oclock Weekend Talk. 欢迎来到九点钟的《周末访谈》节目。
【点拨】 Welcome to ... 意为“欢迎来到……”,to为介词,后面要跟地点名词,若接地点副词时,则不用介词to。例如:
Welcome home!欢迎回来!
Welcome to Beijing! 欢迎来北京!
14. Were talking to Alan, a thirteen-year-old boy. 我们正在与Alan,一个13岁的男孩谈话。
【点拨】 由“数词+名词+形容词”构成的复合形容词,每个词的中间要用连字符号“-”,且名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
Carol is an eight-year-old girl. 卡罗尔是一个八岁的女孩。
15. I enjoyed reading your “Whats Cool?” article in the school magazine. 我喜欢读学校杂志上你的那篇“Whats cool?”的文章。
【点拨】 动词enjoy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
Do you enjoy working here? 你喜欢在这儿工作吗?
16. Dont run in the hallways. 不要在走廊里乱跑。
【点拨】 祈使句通常无主语,由动词原形来开头,为使语气委婉,可在句首或句尾加上please一詞。否定句一般直接在句首加上Dont来构成。例如:
Dont be late next time. 下次不要迟到了。
17. We have to clean the classroom. 我们不得不打扫教室。
【点拨】 have to意为“不得不;必须”,后面要跟动词原形,有人称、数和时态的变化,表示受客观原因限制,不得不去做某事。变疑问句或否定句要借助助动词do/does。例如:
Its too late. I have to go home now. 太晚了,我现在必须回家。
巩固练习
()1. —_______?
—Hes a tall man with short hair.
A. How is he B. What does he like
C. What is he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2. They are too tired, so they stop _______ and
have a rest.
A. working B. to work C. work
()3. People usually _______“Hello”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make a phone call.
A. sayB. tellC. talkD.speak
()4.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Id like _________ my parents.
A. to visitB. visitC. visiting
()5. When Mary couldnt see her mother, she began
to cry and ________ her.
A. look for B. look afterC. look at
()6. —Hurry up! Its time ________ home.
—Im coming.
A. goB. go toC. going D. to go
()7.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watch the
national flag go up?
—It makes me ________ very proud.
A. felt B. to feel C. feeling D. feel
()8. 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had great fun
_______ in the water.
A. to playB. playing C. played
()9.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Ive no idea, but Ive decided ________ at
home and have a good rest first.
A. stay B. to stay C. stayedD. staying
()10. Ben, dont you think such a task is too
difficult for _________ boy?
A. a 8 year old B. an 8-year-old
C. the 8-years-old
()11. I enjoy _________ my bike in the moun-
tains. Its not always easy, but exciting.
A. rideB. rodeC. to rideD. riding
()12. —I cant give up smoking, doctor.
—For your health, Im afraid you ________.
A. may B. canC. have to
()13. —What do you ______ your hometown?
—I love it very much.
A. look atB. talk about
C. think ofD. think over
14.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我认为你的答案不对。
I _________ _________ your answer is right.
15.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你要多大的甜点?
_________ _________ of dessert would you like?
16. 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空不限一 词)。
—What about _________ (have) a birds eye
view of Shanghai?
—Great! I cant wait to.
17. 根据汉语完成英语:
欢迎2010年来上海。
__________ ________ Shanghai in 2010.
18. Tell Harry the news when you see him, please.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 _________ Harry the news when you
see him, please.
8.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篇八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玫瑰(guī)
吹拂(fú)
舢板(shān)
心悸(jì)
B.浏览(liú)
汹涌(xiō ng yǒ ng)
竹篙(gāo)
模样(mó)
C.湍急(tuān)
吞噬(shì)
未餍(yàn)
鹧鸪(zhè gū)
D.澎湃(péng pài)
尘埃(āi)
偌大(ruò)
泯灭(mǐn)2.下列句子中选词正确的一项是()
(1)谁还会/在夜里
/寻找遥远的安慰。
(2)
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3)河水
流入梦乡。
(4)当严霜
/一片宁静。
A.凝望
沉醉
悄悄
凝成 B.凝视
沉醉
轻轻
变成C.凝视
沉迷
悄悄
变成 D.凝望
沉迷
轻轻
凝成 3.下列对《西江月》上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A.这是一幅江南山村盛夏优美动人的月夜图。
B.词中的“惊鹊”、“鸣蝉”、“蛙声”写出了月夜乡村的热闹气氛。
C.词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描写,多侧面地展示了农村夏夜风光。
D.词中充满村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快坐到你的位子上去吧!我的小弗朗茨。你再不来,我们就不等你了。”
B.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C.“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D.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草长雁飞
走投无路
衰草连天
相安无事
B.终身受用
井然有序
池馆水谢
胸有成竹
C.天衣无缝
因地制宜
滥竽充数
歪风邪气
D.规模洪大
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
自惭形秽 6.根据场合需要,选用词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1)
您取得更大的成绩。
(2)
您圆满完成了任务。
(3)
大哥获奖,晋级双喜临门。
A.祝
祝贺
恭喜
B.祝贺
祝
恭喜
C.恭喜
祝贺
祝
D.祝贺
恭喜
祝 7.下列话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思念故乡的亲人。
B.晚报上发表“一分钟小说”篇幅虽短,受益匪浅。
C.部队没等天亮,就出发了。
D.我看见他搀扶一个人过马路,手里还提着皮包。
8.下列是更换了成语中一两个字而做的广告语,某同学对其进行复员纠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刻不容缓 B.“衣名”惊人(服装广告)……一鸣惊人
C.无“鞋”可击(皮鞋广告)……无懈可击
D.天“尝”地“酒”(白洒广告)……天常地久
9.对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排比)
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偶)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设问)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B.杜牧,字牧之,晚唐文学家、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
C.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D.《初春》的作者是王宜振,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诗人,被儿童文学评论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
二、填空题(20分)
1.梁启超,字
,号,又号。
2.陆游,字
,号
,&n bsp;
(朝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3.南国烽烟正十年,&nb sp;
。后死诸君多努力。陈毅《梅岭三章》
4.鬓边觑。。?拚实苹瑁煅拭沃杏铮?amp;nbsp;
,春归何处?。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5.山远近,路横斜。。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6.辛弃疾,字,号
,(朝代)著名爱国词人。他与
同为豪放词派代表,因而与之并称“苏辛”。
7.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是。
三、默写(10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
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拐弯处的回头
陈 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1分)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1)
;(2)
。(2分)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3分)
(1)弟弟碰见爸爸时。
(2)爸爸自己走了后。
(3)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朱自清写父爱,抓住了父亲的背影。本文也写父爱,却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同样地真切感人。阅读选文并回答问题。(6分)
(1)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2)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是。
(3)最能突出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4)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的关心的动词是。
(5)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6)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呢?请揣摩一下写在横线上面:。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二例写在下面。(2分)
五、文言文阅读(17分)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日:“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选出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①马无故亡而人胡:逃跑
②丁壮者引弦而战:拉开
③此独以跛之故:bǒ瘸腿
④居数月:居住
⑤人有善术者:道术
⑥将胡骏马而归:将要
⑦塞翁失马:山区 ⑧人皆吊之:安慰 A.①③⑧
B.①②④
C.⑤⑥⑦
D.③⑥⑧
2.选出下面“而”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2分)
A.丁壮者引弦而战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翻译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8分)
(1)马无故亡而人胡。
(2)此何遽不为福乎?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填空:(4分)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之所倚,”(《老子》)这两句话,阐明了
关系。成语“
,”就来自这个故事。
六、古代诗歌阅读(9分)
(一)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村居》,作者是,“清平乐”是,“村居”是
,这首词描绘的生活环境具有
的特点。(4分)
2.按提示默写句子。(2分)
(1)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新亲切的环境的句子是:。
(2)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幼子形象的句子是:。
(二)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青”、“碧”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江平如练的图景;“帆”、“日”使人联想到雪白的风帆在红日和江水的映照下更显得鲜明夺目的图景。
C.“出”字给动态的事物赋予静态美,可以使人产生出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它们的感觉。
D、“断”、“开”二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流”、“回”二字则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第II卷
七、知识能力题(10分)
1.依照下面例句的修辞,以“月亮”开头,写一段话。(5分)
例句: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仿写:月亮
。2.翻译下列诗句。(5分)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七年级下册科学竞赛试卷 篇九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本卷共三大题,44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仪器或装置中用到透镜放大原理的是()
A.汽车车前灯B.体温计C.汽车观后镜D.电压表
2、一个鸡蛋的质量、一本《科学》课本的体积、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
别为:()
33A、60克、400cm、0.5秒;B、10克、1m、5秒;
3C.、60克、4cm、0.5秒;D.、10克、4升、0.5秒。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2厘米、2.13厘米、2.1
4厘米,则测量的结果应是()
A、2.12厘米B、2.1275厘米C、2.14厘米D、2.13厘米
4.载人飞船在升空和着落时,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应该选择某种特殊材料覆盖在飞船表面.这种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A.良好的导电性B.密度较大,以增大飞船的惯性
C.高温下能分解挥发,吸收热量D.质地柔软,以利于飞船的变形
5、以下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性的是()
A、落叶阔叶树秋天落叶B、青蛙在气温8℃以下进入冬眠状态
C、家养宠物改人工饲料D、四季鲜花都能在温室中开放
6、没有受精的—个鸡蛋含有的细胞数目是()
A、一个B、二个C、四个D、许多个
7、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A、番薯B、甘蔗C、黄瓜D、白菜
8、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当移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光圈太小B、目镜不干净C、反光镜不干净D、物镜不干净
9、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是()
10、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
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
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
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
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11、由于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这种运动形式属于()
A、物理运动B、机械运动C、化学运动D、生命运动
12、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如红枫,叶呈红、橙黄或黄绿色。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它不能移动位置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它没有呼吸作用D、它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13、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1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14.下列液体的pH大于7的是()
A.正常人体血液B.生理盐水C.食醋D.胃液
15、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
16、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A.小于0.05 mmB.等于O.05 mmC.大于0.05 mmD.任意值
17、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
箱下游各有一条电动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驶向木箱,若两船
在水中航行的速度如图所示,那么()
A.上游的船先捞到木箱B.下游的船先捞到木箱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8、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闯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将向前倾倒B.木块A将向后倾倒
C..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D.木块A立即静止
19、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每次都用弹簧秤拉同一木块作水平匀速直线运
动。其中能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的实验的是()
(A)甲与乙(B)乙与丙(C)乙和丁(D)甲和丁
20、.许多人都看过夕阳西下的情景,你可曾留意太阳西落的方位?
下图是我省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图。比较浙江省冬天和夏天的落日方位,若只考虑哪一个较
为偏南或偏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落日方位相同B.夏天的落日方位比冬天偏南
C.冬天的落日方位比夏天偏南
D.因每天落日的方位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比较
21、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
只能对它们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22、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23、下表为9种哺乳动物的妊娠期,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
C.动物的体型大小与妊娠期长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D.越是高等的动物,妊娠期越长;越是低等的动物,妊娠期越短
24、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依次是()
①子叶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后,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②胚轴伸长并带两片子叶伸出土面;③两片子叶打开,子叶变绿,胚芽发育成茎叶,接着子叶萎缩脱落,幼苗独立生活;④吸水膨胀,种皮胀破
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25、某同学在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内向窗外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方向与火车前进方向垂直。下图中线段AB表示物体运动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其中正确的是()ABCD
第25题图
右图是某观测者在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
绘制的示意图。读后判断26~28题。
26、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
A、①B、②C、③D、④
27、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A、20°NB、40°NC、20°SD、40°S28、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
A、东北、西北B、东南、西南C、东、西D、东北、西南
29、现在厂家有一批规格为1米×1米×1米的立方体水泥块,已知这种水泥块每块的质量为2500千克,某工地需要100块这种水泥块,要求厂家运到工地,厂家只有限载8吨的货车,则需要运几车才能完成?()
A、31B、32C、33D、3430、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
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
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A. 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 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
B
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第33题共9分,其余每空2分,共50分。)
31、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
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
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
是。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二种方法)
(4)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
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
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32、狗、鸟、鳄鱼、大鲵、热带鱼是一类,水母、海星、蝴蝶、蚯蚓是另一类,它们的划分标准为是否有____________。其中蝴蝶是属于_______类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庭。
33、根据图1-1-12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半球(东、西),D
点位于半球(南、北)。
(3)A点在C点的方,C点在D点的方。
(4)地方时相同的是和,均位于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
30日12时,D点是月日时。
34、阅读下图:完成问题
①.若该图反映日全食状况,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的________。②.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发生月食时的月相为________。月食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给某种固体加热时,可以闻到一股刺激性气体,这是因为该固体分解成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②将某生成的气体冷却,发现试管壁上出现无色液体,这是水遇冷凝聚成液体的结果;③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两者反应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④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和空气相比要重,所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会慢慢下沉;⑤在溶有氨气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请指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这是因为。
36、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今天,地球上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大约每300年灭绝1种鸟,每1000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人类出现以后,大约80年就有1种鸟,1000年就有1种哺乳动物灭绝;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300年间,平均每4年灭绝1种鸟,每6年界绝1种哺乳动物;20世纪以来,每年就要灭绝1种鸟和1种哺乳动物;而在今天,地球上每天就要有一个物种永远地消失了,有人估计,也许不久的将来,物种的消失速度将是每小时1种!
请你总结:
(1)都有哪些因素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至少2点)
(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该做些什么?。(至少2点)
37、据CCTV报道,中国科学院最近组织了地质、测绘、水文、大气、环保等综合科考队,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
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首批科考队员登上珠峰峰顶,第二批
队员在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后勤人员在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
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不断
运动,欧亚板块挤压而隆起形成山脉。”下列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的可可西里地区有大量野生藏羚羊
(B)喜马拉雅山脉有名贵的雪莲、藏红花等珍稀物种。
(C)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鱼、海螺、海藻等水生生物化石。
38、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晚上10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1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39、今年冬天杭州市气温较低,有不少天的气温低于O℃。2月的一天,周老师早晨起床后发现家里的水管被冻裂,水流了整个房间,马上去关总阀。可由于进水阀长期不用已生锈拧不动,周老师急忙找了一块毛巾裹着阀门再拧,可还是没拧
动。于是周老师将毛巾在阀门上缠上几圈,再用力去拧终于将水阀关闭了。了解上述事实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周老师家的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2)周老师在关阀门的过程中用到了哪种物理知识?
三、分析计算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40、(10分)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起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0S的研究地点,又过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两个月后回到上海,试问:
(1)到达研究地点时,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白天还是夜间?为什么?
(2)航经悉尼时,悉尼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3)回到上海时,上海的昼夜长短如何?为什么?
41、(12分)探究题: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
水蚤又叫“金鱼虫”、“红虫”,是甲壳纲中的淡水小动物,它身体半透明,是观察、测定心跳的好材料。通过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吸管、量筒、计时器、活水蚤、水、烟草浸出液。
注意事项:
⑴水蚤的心脏呈白色,位于背部中央偏上位。水蚤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是一次舒张和一次收缩两个动作。
水蚤心率范围很广,每分钟水蚤的心脏跳动次数一般为100到350次。
⑵在实验中要注意水蚤在载玻片上游动,可适宜地减少水。
方法步骤:
⑴用一枝香烟放在50ml的水里面两小时,得到浸出液;并用同样的方法得到40ml、30ml和
20ml的烟草浸出液;
⑵在烧杯中吸管吸出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 并记录速率(次/分);
⑶将不同梯度的体积分数的烟草浸出液滴加到载玻片上;
。⑵我们做出的假设是什么?。
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
⑷设置一组清水的目的是。
42、(6分)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指甲油 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请回答相关问题: B(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选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第42题图
43、(6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
(1)在如图方格纸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第43题图(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
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结论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3)体积为50厘米的水的质量是克
44、(6分)小明乘汽车去60千米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
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问:
(1)到达杭州至少需多少时间?
(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
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
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秒,则被测汽车
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
【七年级数学下册试卷】推荐阅读:
七年级数学单元试卷07-12
七年级下期数学试卷09-30
七年级数学试卷答案12-15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数学07-26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10-07
数学试卷五年级下册10-29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09-23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08-18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09-28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试卷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