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说课稿(14篇)
1.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一
说教材:
《航天飞机》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科普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作用,帮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及本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读中感悟课文。
3、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使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再次巩固总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象感知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本领。
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对科学类的文章十分感兴趣,他们从各种途径懂得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因而他们对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特感兴趣。针对以上两点,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文字、数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形象的,直观的教学中学到知识。
说教法、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而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反复的读让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采取了多种阅读方法:自读、默读、指名读、男女声分读,帮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难点部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与数学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分解难点,入境研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将本课难读的、重点的词语出示,指名读,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小节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第一小节,通过学生动作的演示,理解“俯冲”、“爬升”,并抓住三个“一会儿”体会普通飞机的变化快、多,本领大,以演悟文,以演促读。
(二)第二小节(航天飞机的外形)
教师首先出示两个模型,通过学生自我对课文的研究,找到依据,区分两者。此环节激发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究欲望。“庞然大物”一词,教师通过具体的数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象、直观地感知到了它的庞大。
(三)第三小节(航天飞机的特点及本领)
教师让学生划出智慧老人的话,说说航天飞机有什么特点,抓住“两万米”、“几十万米”一组数据,用数学计算倍数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普通飞机的飞行高度对于航天飞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在体会航天飞机飞行快的特点时,则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飞机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它只需要七分钟,而普通飞机却需要四个多小时,同样通过算一算倍数,与课间十分钟比较,形象感知航天飞机的快。学生在读、划、议、读中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特点。教学航天飞机的本领时,先让学生自读,思考后完成填空题:航天飞机能――――,能――――,能――――。将文中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填空,考核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根据课外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填空,课内外结合,不仅训练了语言,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对于本册书来说,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抓住了这一训练点,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智慧老人的话中你知道了航天飞机的什么特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快找到中心句:她比你飞得更高更快。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作者是怎么具体写出航天飞机更高更快的特点的?以及本领大的特点的?”通过分析、师生分读,更清晰地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课后作业中设计了一些迁移的练习,给出分句,让学生写出总起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
(四)第四小节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安慰普通飞机,从而明白航天飞机的本领很大,但普通飞机的本领也不小。
三、课外拓展
通过回顾中国的航天发展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
2.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二
1 说教材
例题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入手引入“对策论”应用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 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比较困难的, 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 能饶有兴趣的去学习, 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 改进教学方法外, 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 并学会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2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 我确立本节课的知识性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性目标: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 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尝试用对策论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为:能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为:能理解在报数游戏中采用怎样的对策才能保证获胜。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标, 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力求把多媒体落在实处、落在难处。
4 教学流程
依据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4.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以“玩扑克牌, 比
在本课重点问题上我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突破的:
第一步, 看故事, 初感知。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田忌赛马的故事并不十分清楚, 因此我通过播放视频片断, 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 初步体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步, 设障碍, 找对策。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是不是唯一的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运用搭配的知识去探究田忌在赛马中所有可能采取的对策。探究中学生会发现有六种比赛对策, 其中五种齐王赢, 只有一种田忌赢并总结出田忌赢的方法是: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这时学生产生了质疑:田忌用这种方法就一定能赢吗?这时我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顺势进行了分析。
第三步, 模拟赛, 促优化。
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田忌赛马的模拟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对疑难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有所思、有所悟, 最后得出:比赛中, 田忌要想获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让齐王先出, 第二田忌用最弱的马牵住齐王最强的马, 换取后两场的胜利。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方案的最优化。
在这个环节中, 对知识的探究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组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乐趣。
4.3 多种练习、巩固提高———关注非数学因素的作用
新课程指出“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这样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在内容
(上接266页) 术要求, 应增添相应的试验项的设计上我没有安排过多的题目, 而是精选题目, 使题目有一定的梯度, 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
a.说一说田忌这种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b.设计学校组织跳绳比赛的情境, 通过“你发现哪个班队员实力较弱?”、“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等问题, 渗透德育教育。
c.完成书上116页的取纸片游戏。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4 交流评价, 课堂小结———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本课即将结束之际, 我设计了“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的表现如何?”两个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概括, 归纳提升, 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同时, 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5 说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 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并一直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首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 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在玩中学、学中思的数学空间, 但本节课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本节课虽然采用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 但由于师生、生生思维互动交流的时间较少, 导致在互动中生成新知的概率较低。因此,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继续学习不断实践。
为a%, 石子含水率为b%, 则将上述实验室配合
摘要:结合实际, 重点介绍了《对策问题》说课过程与方法。
3.《认识左右》说课稿 篇三
本节课,我选取人教版第二册《左右》一课,在这一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大部分智障学生缺少方位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左右及无法分清镜面条件下的左右这一共性特点,进行改进,我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设计了校本教材《认识左右》。
二、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为15岁左右,智商在50至70之间,大多缺少方位概念,无法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方位,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却又活泼好动,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因此,我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律动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天性,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分辨,掌握了关于镜面对称条件下的左右。
三、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經验,引导他们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运用体验法施教,不仅使学生心情愉快,而且还能从体验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和技能,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我通过学生对左右的掌握情况设立了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分辨左右;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
2.过程与方法:注重体验过程,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完成有效的知识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条件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完成初评;突破难点;强化巩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完成初评
此环节以律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导入,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关于左右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要观察学生对左右的感知情况,测评出完全掌握的有多少,偶尔需协调的有多少,不能掌握的有多少,并在以下教学中给予指导支持。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突破难点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辨,以便更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实物演示,认识左右
活动1.说出名字
按照初次测评的结果分组坐,并进一步强化,低能力组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左边、右边同学的名字。高能力的学生帮助补充完成。
活动2.观察积木
我拿出多种颜色的积木摆放好,让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数第二块积木是什么颜色,顺势说出,为什么我看到的和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此时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站到我的位置观察并说出结果。从而引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左右的位置是发生相反变化的,这时交代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我们叫镜面对称现象。
活动3.分析照片
我出示一张多人合影的照片,让学生找出在我的左边是谁?那么在实际拍照时我的左边又是谁呢?进一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个环节:运用所学,理解镜面
因为我发现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在学习团体操及律动舞蹈时,做镜面运动,学生分辨不清。虽然我们的左右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活动。
活动1.同桌互做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拍手歌引入教学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虽然彼此伸出的同一侧的手,但却是相互交叉才能配合完成。为下一步学习镜面动作打下基础。
活动2.观看录像
第一步采用直观观看的方法,让学生看相同方向下的动作,请高、低能力组的学生各一名,跟随录像做动作。然后全班同做。第二步,再次观看录像,说说不同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此时引导说出与录像中的人是相反动作的,并让全班同学试着跟做,我进一步指导纠正镜面条件下的对称动作。
活动3.镜面动作
我采用分组式教学,高能力组的学生动作难度加深,做镜面条件下的动作,强化辨别左右。低能力组的学生由辅助教师带领继续学习镜面条件下辨别左右。
第三部分:强化巩固
练习题1:
“请学生说说教室的窗户在你的哪边?那么你想想窗户在老师的哪边?”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练习题2:
通过课件,找出正确的位置来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下的左右。
最后,在我的引领示范下做镜面动作,与学生共同跳一段律动舞蹈,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同时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掌握情况。
七、作业布置
我依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分层式作业,强化巩固完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当然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未完全理解掌握等现象。那我会在施教过程中适时调整,借用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大型团体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镜面条件下的左右位置。
4.动力飞机说课稿 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五年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一课(课件),下面,我着重从教材背景分析、教学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
一、教材背景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科学实践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一课属于科学探究学习领域。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阶段 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航模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向充满求知创造欲望的青少年,提供把美好想象从无到有实现的实践机会。从中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如下:(课件)
认知目标: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结构,原理和制作过程;了解 机翼的形状对飞机飞行的意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
情感目标:通过本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及动手制作的兴趣。重点:飞行的原理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难点:航模的调试。
二、教学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 设计注重热爱科学,侧重学生的实践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根据模型的飞行状态,发现问题、抓住关键、找到调整的最佳方案,动手调整模型,再通过实践使模型达到较好的飞行效果。
三、教学过程(课件)
1、创设情境: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境——欣赏航空模型运动 的简史和发展前景”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 一开始,就播放了精美的图片,把学生带入了航模的世界中,让学生 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航模,为后面设计航模做好铺垫,体会航 模发展的速度与发展前景。引出本课课题《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2、活动步骤:(课件)
A:介绍飞机各部件名称及作用:螺旋桨、机身、机翼和尾翼。飞机螺旋桨在橡筋驱动下高速旋转,从而产生拉力,牵拉飞机向前飞行。螺旋桨运作好坏直接影响拉力大小,而拉力大小又关系到飞机的飞行性能。
机身的主要作用是装载乘员,旅客、货物、武器和各种设备;将 飞机的各个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机翼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也起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付翼和襟翼。操纵付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能使机翼升力增大。另外,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
机、起落架和油箱等。机翼有各种形状,数目也有不同。历史上指曾出现过双翼机,甚至还出现过多翼机。但现代飞机一般都是单翼机。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则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主要功用是用来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并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
B:装饰飞机:用画笔在机身、机翼和尾翼上装饰精美的图案,这 架世上唯一的飞机就属于你的!
C:读图(学会阅读图纸)部件制作与组装试飞与调整:(1)定型主翼
贴纸压痕处固定机翼,定型片上贴双面胶,用定型片将机翼上反 角定位,加强力胶带。
(2)安装主翼
在机身6厘米处安装翼台,粘接主翼,固定橡筋与塑料片。(3)安装尾翼
尾钩安装机身,尾翼翼座与水平尾翼粘接(中心),粘接垂直尾 翼,最后机身粘接翼座。
(4)机身头部安装螺旋桨。
(5)橡筋缠绕4圈,橡筋结置于尾钩处。D:检查模型
(1)检视模型: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后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
(2)调整模型,手掷试飞:调整模型时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将 模型轻轻掷出,根据模型飞行姿态调整翼台前后距离,头轻是将翼台后移,头重时将翼台向前移。
(3)调整模型,动力飞行:将螺旋桨顺时针绕70-100圈,然后 右手持飞机左手扶桨,迎风轻轻推出。观察飞机轨迹,缓慢盘旋上升姿态为最佳。
3、展示欣赏:
在学生制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 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A: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 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最想把航模应用到哪个领域?
B: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 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C:教师评价: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是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全体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橡筋动力模 型飞机制作》、基本特征示意图和作品展示区。
五、活动反思: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的制作让学生对航模运动和航模制作有个切身的感性认识,懂得此类 实践活动对自身发展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这意义和价值体现在: 无论是知识、动手能力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对学生都是一 种挑战。这种体验是该活动赋予学生的无价财富。当然,要充分发挥 该活动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还有待老师更深度地去开发和挖掘。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说课稿
5.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篇五
本课内容选自湖南学校第七年级第七章第一章,日本,日本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类型:新教学
三,教学分析: 1,编辑心:
(1)教材前后联系:
香朝教材的写作由大陆国家组成。日本这一部分是首次在中学教学国家单独教材的地理区域。因此,这部分教科书具有国家地理起源类的功能,应起到解释国家地理的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和世界的经济强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密切。由于关系,学生对日本更感兴趣也更感兴趣,日本有强烈的理解欲望。学习这一节现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山地地貌,温暖潮湿的气候等。这部分知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和问题的现象,能够更好地动员学生的热情,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部分是一个学生在了解大陆之后,了解了这个区域进入 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程从内容上是对以往知识和应用的延伸,学习它为未来研究其他国家提供一种方式和思想,具有作用的链接。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A,可以说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的组成。
B,了解日本地形及其火山的特点,地震的原因。C,了解日本的海洋季风气候特点。
(2)工艺和方法:
A,使用地图和信息,了解物理和地理特征,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B,使用板块快速结构理论,解释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以学生建立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的立场,领土构成。B,地形特征。C.气候特点。
(2)教学困难:
A.解释日本地震的原因。
B.理解内部之间的地理要素 接触。C.学习一般的国家学习方法。n 第四,教义:
鉴于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课程的特点,根据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突出要点,难以分散,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去教:
A,以教学的形式突破地理学的地理学,意识形态的瓶颈,关心学生的兴趣,熟悉主题或常见的生活现象,设定问题情境,创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B,使用熟悉日本的学生,引导自己独立调查,提出的关键问题没有头发,没有成熟的结论来取代学生的思维,问题不是完美还是不完美,只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看法,教学这是有道理的。
C.比较分析,通过控制区域地理特征。
五,说学习:
根据新课程概念的要求: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终身发展,获得必要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课将以下学生学习以下说明:
(1)查询能力指导:
学生更熟悉日本,所以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经过思考,讨论解决问题,重点关注这一过程的积极思考,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探索。
(2)使用地理生活:
使用主体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物,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还要利用地理学知识到生活理论,两者结合起来,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第二种语言的地理,应该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研究中集中地图的作用,从地图开发来提取信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六,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前准备]在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日本的信息之前,我们对于日本有一定的印象。[日语图片] 通过一系列熟悉日本风景的学生,教师创造了一个生动,诱人的情况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新的学习过程。前级收集信息
听,感觉,想法
独立培养学生积极收集信息,探索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创建一个场景来动员学生的视野,听力和思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谈论过渡]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日本,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介绍日本的自然地理。n [告诉我们] 在过去我们研究了大陆,区域两个不同大小的区域地理,如何使用地图来解释区域位置,范围?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了解日本的位置,组成的领土。[上下文创建] 根据现实生活,问:一个国家试飞的导弹,突然下降在30n-45n,140e-145e的水域,哪个国家会抗议?
使用日本地形图来查找陆地和海洋位置和领土构成
日本是亚洲东部,西北太平洋岛屿,领土由______岛,_____岛,__ ___岛,____ __岛等四个岛屿及附近岛屿,东海,西海。
日本的纬度是
你分析你自己的地理吗? [学生交流的组织] 对于砍刀小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相比,问: 结合日本领土形状,你可以从上面的表格用短语总结日本的特点吗?引导学生获得日本狭窄的特点。
强调日本是一个小岛的国家,人口密度。
[过渡]日本这个国家经常听说地震,火山现象,我们看看。日本的地震,火山视频和信息 问:有人认为:火山,地震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报复的日子,对吧?
演示日本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接口,地球更活跃,所以很多地震,火山。
显示地形示意图让学生有一个理解的图像,然后让学生阅读地图,完成相应的练习
问:日本的河水短,速度快,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使用现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并利用日本的两个符号之一介绍气候教学,结合视频的过程,使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心理感受气候。[设置情况,学生讨论] 在冬天,什刹海湖在北京充满了欢快的滑冰人群,但在东京,日本,有些人在划船,这是为什么?
呈现日本气候类型 数字
为了反映日本气候的海洋特征,以与北京相比的条形图形式的温度和降水,与亚洲相同的纬度,夏季冷却器,更暖的冬天,更多的年降水特征
大陆特征和海洋特征的意义是什么? [评测总结] 显示此课程分析结构的组成 n [实践整合] 教科书:
P66-67活动问题
调查日本周围的事情
思考:如果你是日本首相,根据日本的自然条件,你将如何发展日本经济?
记忆,总结
学生想想
阅读图片,说出日本和领土的位置。
尝试分析
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学生回答:不
仔细观察
阅读地图完成相应的练习
讨论
观看视频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和讨论
学生记得和回答
课后讨论
使学生理解学习自然地理学的一般思想,同时也能诱导方法实现技能的转移,巩固
创造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高水平的智力投资 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和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习使用,通过类比学习
培养在地理上准确表达的能力
使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觉
使用学生感兴趣的介绍问题,创造情境,同时充分评估学生的答案,自然实现教学内容的过渡 利用地图的优点,以直观和简明的方式抽象不可理解或不可理解的内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观察应用信息的能力,直接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而且作为一种参与形式参与教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到思考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反映生活的学习有益于课程改革的精神
没有成熟的结论来取代学生的想法,问题不是完美还是不完美,只要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成功的。
通过控制获得区域地理特征
运用学生的思维,也要学习更多的使用地理和重要性
通过回顾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结构图的形式,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 想法,虽然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存在于观点之内
6.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分析
状态角色
海陆变化段是六年级地理书第二章陆海是地球主要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和海洋分布的原因,是承担第一段大陆和海洋对地球的理解和海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的变化,今天我们看到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小长距离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逐渐建立海陆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观点
目标扫描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实例,陆,海不断变化,知道大陆漂移和板块理论的基本观点,说分布的世界火山地震特征。
能力目标:了解地球土地和陆地的演变,开发自己的阅读图表,想象思维和观察找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行为主体 学习历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现实和现实的态度。
更硬和更硬
根据课程标准和第一批学生的特点,这一节教材
主要内容是:板块理论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
困难是:大陆的漂移,火山地震在世界的分布和板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的第一章和地图,地球的初始形状和大小通过大陆第一章和海洋研究初步了解了第二章,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趋势,本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库。第一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三,使用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情况,本课采用教学方法启发主要研究,辅以阅读指导,解释法律和视觉演示方法。所以选择课程资源来教材,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指导学习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本课正在学习:自主研究和合作学习。n 五,教学流程 处理
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学习过程,课堂总结和智能培训四个步骤。
我是一个新的教训的介绍:海洋的土地打一组图片,然后问:神的性质形状的多彩表面,学生们听说了海的口头禅的故事吗?玩卡通海桑,学生欣赏的图片,看动画和思考:为什么可以改变山丘?创造一个场景,引用成语指南,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习兴趣,也指出了本课的主题:海洋海陆变化。
陆海改变解释实例,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36页活动,问:1,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成为海洋生物的化石?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古井等人类活动遗迹,说明为什么这里的局势过去?这是什么原因的海是由海造成的? 3,荷兰陆地面积继续扩大,反映哪些活动也可能造成沼泽的变化?学生与我的三个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的第一段36,37的三张图片,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逐一解决。这种安排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典型事实 以法律与证据为例的综合证据分析实例,一起引导学生了解经验,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海陆变化的概念。你能举个例子吗?有我们在身边的例子吗?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学生沟通。在这个基础上,我投影从城市沐浴小镇北部的鱼收集的化石。学生同时推断:村里过去有什么样的环境?所以启发学生获得课外知识,联系家乡的沼泽,反映了地理学在教学哲学的一边。
上面我们知道沼泽的例子,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当地土地和海洋的变化。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海陆线剖面?七大洲是四大洋
一致?很久以前,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致学生进入下一个大陆漂移的问题
我先问:这是什么现象发现?在这个基础上,他做了一种假设?学生看看教材38-40页,描述有趣的现象。在学生读完这本书后,我在课件上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1,2亿年前,地球有几个大陆? 265万年前这块土地改变了怎么样 3,现在的地球陆地和海洋大纲怎么样? 4,如何形成大西洋?太平洋的趋势是什么?学生通过大陆的活动了解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证需要一个科学依据来支持。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假设是真的?学生阅读教科书39页活跃文本,寻找证据:非洲古代岩层的相似性,以及在非洲和南美大陆的海牛鸵鸟的分布。什么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其科学性?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互相补充,以帮助Wigner找到证据。
许多地理研究表明,大陆确实漂移。为什么大陆漂流?在这方面,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美利坚合众国和长笛的海底扩张理论。我展示学生们展示海底图的底部,做一个简短的解释,扩大学生的知识。
在前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有板块构造。引导学生进入板运动学习。
这部分内容我进行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我先引导学生团体活动,自学材料板运动箱题名,总结了板理论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前准备的世界陆地和海洋地图,找出六块板的轮廓图,组织 学生的六个板块的切割图案拼图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描述,剪切,战斗的手中的六块板的实际操作掌握名字和分布。最后问小组:在六个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地图上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观看交流,清晰的火山地震分布和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第二步不仅是火山地震分布和板块结构,形成了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和板块运动。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发红海东非大裂谷,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图,然后课件展示板张力拉伸形成红海,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动态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1,为什么红海地区正在扩大?红海如何形成?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特点是什么?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3,当板被拉伸时会发生什么?板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总结地盘现象的板块运动的总结。
通过多媒体课件向长期历史的桑树场瞬时呈现,静态分布的表面物和动态形成的同时,直 学生的形象,帮助了解如何板块运动造成的土地和海洋变化。
类的概要我喜欢这种安排:地球的土地和板的轮廓的形成是板运动的结果,本课的学生你有什么收获?在我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我指出了本节的主要内容:应用实例来说明海陆变化,板理论的主要理论。
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梯子。一,巩固实践:填写专辑13页第一个问题,填写六个板的名称,审查和加强课堂知识。二是运用他们的知识,用本课的知识解释四个地理现象: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和古河遗物,许多南太平洋岛国将被淹没,日本中小学学生经常进行防震练习。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地震。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转移,经验学习对生活地理有用。三是延伸延伸:预测地脚在脚下会有什么变化?并谈论原因,使用假期来咨询相关信息和实地考察,写出家乡的沼泽作为一个小标题的标题来培养学生的视野。n 六,放学后反思
7.《桂林山水》说课稿 篇七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这篇课文中, 作者紧紧抓住桂林的山和水, 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景, 整个内容都洋溢着作者喜爱桂林山水的愉悦心情。通过课堂学习,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文本中的图文, 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景,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 逐步培养我们民族学生的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掌握课本中生字新词,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描写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及课文中的观察和表达的写作手法。
4.教学准备:收集图片、音乐、文字等, 制作有关桂林山水的课件。
5.教与学: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通解全文生字、新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一) 充满激情,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时, 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在我们国家, 有名的游览景点非常多, 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你们去过桂林吗?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今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欣赏它的美景。
出示课题——桂林山水 (板书)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 引领学生走入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教育, 就是引导学生走进美丽的旅程。)
(二) 初步感知课文
我利用课件出示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 同时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课文朗读录音, 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
我说:同学们, 欣赏完优美的风景, 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当学生回答完后, 我引读文本的第一小节, 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真实的感受。)
接着, 我问学生:有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对学生回答出色的, 我给予了表扬。)
(设计意图:在听朗读和教师提问的过程中, 让学生欣赏桂林优美的山水风景图片, 可以使他们初步领略和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三) 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声诵读课文, 同时, 利用字典、成语字典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查找出课本中不懂的字、词、语。
2.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 将把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勾画出来。
3.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 点名学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一个教学小环节中, 我锁定重难点, 采用多种手法, 引导学生多元化阅读课文, 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掌握字词, 读准字音, 读通节奏, 读顺文意。)
(四) 细读课文, 品味情感
1. 学习描写桂林“水”的部分。
我说:课文的题目突出了“山和水”。那么, 在课文中哪一节是描写山的呢?哪一节是描写水的呢?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
我范读了描写桂林“水”的部分, 并提问:桂林的水如此美丽, 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色,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 (停顿3分钟)
我检查学生的思考结果并板书水的三个特色 (水:静、清、绿) , 然后提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呢? (提示:美)
然后, 我说:桂林的水真美啊!现在, 我们再一起听听音频朗读吧, 再一次感受漓江水的美。
2. 进一步学习桂林“山”的部分。
我说:漓江的水太美了, 但我们说到水时自然会想起山。在这篇课文中, 请大家注意一下这篇课文的题目, 说的是桂林的山和水, 因此, 我们应该去看看桂林的山又有哪些美?它的美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话, 让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桂林的山上, 起着过渡作用。)
我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桂林“水”的部分, 现在同学们可否自学描写桂林“山”的部分呢?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可同桌一起学习;交流:奇、秀、险。)
课件演示桂林的“山”, 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点。同时, 我引导提示:这么的多奇形怪状的山排列着叫“奇峰罗列”。再让我们听读这段, 感受一下“奇、秀、险”的特点。
我说:同学们, 原来桂林的山也是如此之美, 难怪桂林山水甲天下呀!
课堂上, 我引导学生读“我攀登过……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这一句, 然后提问:难道峰峦雄伟的泰山不够壮美吗?难道红叶似火的香山不够迷人吗? (出示课件, 对比桂林、泰山、香山等, 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桂林的山和水, 桂林的山水兼有山与水之美, 当然是甲天下的。) 我总结说:所以我们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 布置作业
1. 熟练朗读课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8.《荷花》说课稿 篇八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荷花》。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本组教材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主题,旨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引领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本文节选自《诗的材料》一文,准确地说,《荷花》是叶圣陶老先生专为语文教材的编撰而创作的一个例子。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细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有三美:
1.荷花美。作者笔下的荷花形态万千,多姿多彩,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
2.语言美。叶老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用简洁、确切的语言将荷花的婀娜多姿描写得惟妙惟肖,文中的每一个词句无不闪动着美的艺术。
3.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老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把自己的感情和描写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达到了行神合一的艺术境界。赞美了荷花的千姿百态,再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二、结合实际,说目标
本课分两个课时完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形象思维较为发达的年龄特点,紧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制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读准“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中好词佳句的品味,激发学生爱“荷花”之美、赞“自然”之奇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5.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积累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并能进行创新和大胆地运用。
三、立足发展,说策略
1.引情生趣,欣赏美。
2.以读为本,发掘美。
3.品析结合,领悟美。
4.以情促思,升華美。
5.以生为本,注生成。
四、情景交融,说流程
读讲精练教学法是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因此,在预设教、学流程的时候,我力求把“言语训练”这条主线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以“读、品、想、练”为手段,以言语操练的形式,把课堂当成学生的操练场,引导学生在文字中体验语言美、朗读中品味荷花美、想象中领悟意境美,不断升华对荷花、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感受、学会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以此为依据,我预设了以下教、学流程:
新课伊始,我以谜语“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导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猜谜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荷花风景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下,把学生带入文本。“投石激浪”让学生情感的河水泛起涟漪。
接下来,我指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当学生熟读课文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荷花美在哪里”,待学生充分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我以“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呢?”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在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时,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质疑,这时学生会提出几个关键问题:“白荷花会怎样冒出来?”“除了‘冒’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字?”“白荷花冒出来,想做什么?”我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读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感知。等他们说出可以替换“冒”的字后,我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比读、反复读,体会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功夫。然后完成说话训练“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仿佛( )。”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抓住“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句,继续引导学生质疑“荷花会有怎样的姿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并自己设计肢体语言,边读边做动作,让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荷花美妙的姿态,从而理解“一大幅活的画”的意思。伴随着我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多媒体展现一幅幅优美的荷花图,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此时他们就是一朵朵风姿卓越的荷花,除了蜻蜓和小鱼,他们还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之后,让学生带上我准备的荷花头饰,配乐美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里,我将“读、品、想、练”有机结合,在大量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语言的独特性、学习的自主性,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细细品读完全文,请你们发自内心地用最美的语言去赞美心目中的荷花吧!”经过前面的层层品析之后,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火已经熊熊燃烧。学到这里,学生自主质疑的问题得以解决,教学重点得以训练,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在多层次的言语训练中感受到了荷花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五、移情入境,写感受
从言语训练的角度,我设计了以《假如我是一朵白荷花》为题的操练,让学生通过“自化其身的角色转化”展开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把言语与思维的读写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紧扣内容,说板书
课前,我在黑板上画好荷花图,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围绕荷花相机板书:
以此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老师们,整节课我以言语和思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实施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于本课的生字书写及字词的拓展延伸我将在第二课时中具体落实。衷心感谢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的聆听,谢谢!
9.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第一单元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青春”的意义,于欢乐、健康中步入青春期。而歌曲《青春舞曲》活泼明快、富于民族特色,歌词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同学们要珍惜青春,不要虚度年华,同时结合节奏和舞蹈的创编,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又符合青少年活泼、富有朝气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协作精神。所以,本节课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成长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能力目标: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二、教法分析
(一)教法
1、自然过渡法:我不会为学歌曲而直接打开课本,而是通过引导、欣赏使得学生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2、视听结合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启发下体验和感知歌曲的风格特点。
3、竞赛教学法: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进行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学法
1、学生自觉参与歌曲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例如:在学唱《青春舞曲》时,学生随乐自学歌曲并分析歌曲。
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善于合作。例如:本课设计一些节奏练习和舞蹈表演,学生一定很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4分钟)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拥有着各具特色、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歌舞。【多媒体播放《达坂城的姑娘》】
向同学们提出:
1、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2、它是哪个民族的?
(生:《达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新疆去看一看吧!【课件:欣赏并简介新疆风土人情】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课件《青春舞曲》】
(二)随乐学唱歌曲《青春舞曲》(16分钟)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2、再播放三遍歌曲。当听第一遍时,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并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觉;当听第二遍时,请学生找出主要节奏型,边唱边拍出节奏型;(可多叫几位同学表演)【课件:主要节奏型
XXXX XXXX XXX X | XXXX XXXX XXX X |】 当播放第三遍音乐时,学生随乐哼唱。
3、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指挥。要求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唱完后,教师评点)
4、学生分组分段演唱,唱后互评,教师总评。
(三)作者介绍(4分钟)
王洛宾: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 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然后多媒体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
(四)随乐舞蹈(20分钟)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
1、播放《青春舞曲》伴奏,请几位同学跟教师一起学做基本动作。(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2、请同学们分组准备表演,然后自我评价哪组表现最好。
3、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表扬。然后请学生朗诵歌词,说说给了他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学生读完后各抒已见)
4、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大家: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理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五)回味小结(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对祖国美丽的新疆和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优美欢快的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
四、教学效果
10.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十
【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2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美与失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教学环节】
一、读题质疑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读题质疑,问学生:谁愿意来读一读?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带着自己的疑惑去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习,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习。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推”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形近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
5、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分角色朗读:
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把“轻轻地”和“慢慢地”这些词与兔姑娘和鹿先生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让学生想得更深,读得更真。
2、男女生赛读
让女生来演一演兔姑娘,让男生演一演鹿先生。赛读使得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生更尽情地朗读。
3、表演读:
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7自然段来演一演。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先”和“干”两个字不算太难,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关键笔画,这样孩子们可以记得更牢。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时刻提醒孩子们写字的姿势等等。
教学反思:
11.《店铺定位》说课稿 篇十一
关键词:《店铺定位》;有效课堂;说课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原市财贸学校的宋瑶。我说课的内容是《店铺定位》。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材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电子商务实务》。这本教材紧扣教学大纲,依据B2C电子商务的真实业务流程所撰写而成,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本次说课的内容《店铺定位》是本教材第三章“网上交易管理”中第一节“网上交易前管理”中的内容。本课内容实用性强,涉及的知识属于电子商务专门化方向中的“网店装修模块”。《店铺定位》的学习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店铺定位系统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店铺定位策略对自己经营的网店进行准确定位,提升学生的网店策划能力,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店铺定位的含义,掌握店铺定位的策略。
(2)技能目标:能综合运用店铺定位策略对自己经营的网店进行准确定位,提升学生的网店策划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店铺定位方法的实施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店铺定位的策略
教学难点:店铺定位策略的初步运用。
二、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对象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营销》等课程,有了较具体完善的理论知识及一定的技能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亲身网购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对于网上开店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在开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人气、店铺没有特色成为本节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职学生虽然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习功底较差,但他们的智力发展并不比别人差,而且他们的思维相当敏捷,对新型事物接受能力强且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他们对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电子商务类事物的应变能力也非常强。因此,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辅。
(1)情景教学法:职业化情境设置“店铺没有人气,没有特色,怎么办?”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体验活动更具职业水准。
(2)任务驱动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网店进行定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完成任务活动中。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3)案例教学法:利用“绿盒子”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更好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2.学法
(1)体验式学习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作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學习法:根据任务进行分工,努力为学生创造与他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不断为学生创造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学会交流合作,同进也可尽情施展他们的个人特长。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体会学习的乐趣。
(3)对比讨论法: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发表意见,提高学习兴趣,加强技能操作,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四个环节构成。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2~3分钟)
设置情景:我们的店铺没有人气,没有特色,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怎样让店铺有特色,富有竞争力,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呢?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店铺定位。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教学法。
(1)任务与分工
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网店进行定位。
分工:学生2~5人为一组,开设网店,为了更好地体现各自职能,在该任务实施过程中,网店成员分别担任网店信息收集员、资料分析员和网店策划员。
(2)任务实施
任务一:认识店铺定位
学生课前收集与自己网店经营项目类似的人气旺、皇冠级的网店。各网店信息收集员列举网店,资料分析员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网店人气旺的原因是有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店铺定位的含义。
任务二:店铺定位策略的运用
学生已经明确了店铺定位的含义,那么在网店运营中该如何运用其策略呢?
教师通过演示案例库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归纳店铺定位的策略:特色策略、价格策略、专业策略、附加值策略、情感策略。在学生对店铺定位策略流程有一定了解后,各网店根据经营情况进行店铺定位策略的运用,写出店铺定位的方案。
(3)任务评估
任务评估从店铺定位方案入手,而在评估时从定位准确、定位创新、团队协作、团队分工四个方面进行。进行生生互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课堂小结
启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逐一补充并强调重点、难点内容。
4.布置作业
网上冲浪,自主学习成功网店案例。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实战,学生已开设的网店正在发生着变化,准备开设网店的学生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店铺定位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能获得网店经营实战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再塑生命》说课稿 篇十二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 第一单元课文讲述的都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 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 感受到人间关爱和温情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尤其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选段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海伦在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 由黑暗迷茫的聋哑世界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 走进大自然, 体验人间真情的故事。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 形象鲜明, 叙事感人, 既可以用来学习复述课文、把握关键句段, 也可以用来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还可以用来进行爱心教育。从八年级的整个教材体系来看, 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 还是情感的升华方面, 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者的要求, 即:“欣赏文字作品时,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的形象、情境,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我将这篇课文的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 知识目标
⑴理解人物形象及文章主旨。
2. 能力目标
⑴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品味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 深入挖掘文章主旨
3. 情感目标
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会关注弱势群体, 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二. 说教学对象
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较强, 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情节内容, 形象思维具有优势。但初中生的注意持久性较差, 注重文章情节的把握, 忽视文章语言的品读, 所以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比较粗糙, 容易浮于表面。
三. 说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该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游戏激趣、以读促思、合作探究
1. 在教法上, 一方面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 在课外材料中发掘兴趣点, 充实课堂内容,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 引导学生揣摩文字, 深入挖掘文本, 培养学生品读文本的能力。
2.在学法上, 课前通过预习指导来理解盲聋哑儿童的特殊性, 从对故事情节的浅层阅读中上升到对文本的进一步研读;课堂上通过速读训练把握文章内容, 运用泛读搜索文章信息, 通过声情并茂的精读品味文章语言, 最终达到以读带动思考探究文章的主旨, 形成读者和文本的真正交流。
四.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确立理念: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整理概括的能力, 培养品读文本的意识。
1.教学重点:理解“再塑生命”的过程
2.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课文深入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
五. 说教学程序设计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设计理念, 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学生自主展示, 小组讨论探究等形式, 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整个模式分为5部分:引导激趣——感知课文——理解“再塑生命”的过程——合作探究“再塑生命”的原因——主题升华
1. 教学设想:
第一步:游戏导入———以“盲人猜字, 肢体交流”的游戏导入, 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 试着走进盲聋儿童的世界。
第二步:学生自主展示, 完成对海伦·凯勒及其老师莎莉文小姐生平事迹的认识和了解。
(1) 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用投影仪或幻灯片演示自己课前所查询的资料。
老师在课前预习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搜集整理作出指导:语言简明扼要, 按照姓名、国籍、成就、生平、他人评价, 带给我们的启发等要点归纳。不重复不罗嗦, 适合多媒体演示。
(2) 在课堂上教师也应准备图文课件材料随时进行相应补充。
第三步:整体感知课文, 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将再塑生命的历程分为5部分, 请同学们在速读课文后围绕下面问题完成板书,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理概括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建议:学生可以在泛读课文后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一步进行品读, 体味语言。
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像大雾中的航船 (课文第4自然段)
光辉的起点:我和莎莉文小姐的相识 (课文第5自然段)
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文字 (课文第13自然段)
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大自然 (课文第14自然段)
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爱 (课文第39自然段)
因为这一环节的答案来自课文的语句, 所以难度不大, 学生在朗读这些相关语句时就很自然的将注意力从情节把握逐步转移到文本的品读。
第四步:学生质疑, 合作探究——谈谈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这是课文的教学难点: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研读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精读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 与作者进行真正深入的交流。所以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填空来启发探讨:________通过_______再塑________生命。
通过上一步文章内容的梳理, 学生会很轻易的找到再塑生命这一行为的实施者和承受者——莎莉文小姐再塑了海伦的生命。而对于实施这一行为的方式学生开始很容易的填上“爱”这一个抽象的答案, 仿佛世界上所有神奇伟大的事情都可以用“爱”来概括, 而没有深入思考爱的具体内涵。难道沙莉文老师是第一个爱海伦的人吗?难道海伦的父母就不爱她吗?为什么父母的爱不能起到这种神奇的作用呢?
提出了探究中的盲点——爱的具体内涵 (莎莉文老师的爱和父母之爱有什么区别?)
面对这一疑惑, 我们仍然回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再读一读课文。
2. 解惑建议:
(1) 精读课文“生命的原貌”——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 海伦因为什么而苦恼, 痛苦, 愤怒呢? (尤其是对课文第4段重点句大雾中的航船进行品读)
明确:又聋又盲的她仅凭触觉无法与外界交流。她缺乏和外界交流的媒介, 所以她即便拥有爱也无法感知更无法交流付出, 那么沙莉文老师到来以后呢?我们继续回到文本的品读中去
(2) 精读课文“幸福的复苏”——莎莉文老师最让海伦高兴的游戏是什么?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课文第13段对海伦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明确:拼写文字使她开始通过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时学生开始逐渐了解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3) 分小组合作探究:文章3部分“认识文字”“拥抱大自然”“理解爱”之间的关系, 这三部分的顺序能否调换? (尤其引导学生精读描写再塑生命历程中的挫折段落, 对重点句“水唤醒了我的灵魂, 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进行品读讨论)
通过这样的不断精读和小组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莎莉文老师教会了海伦·凯勒许多, 带领着她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 走进了大自然, 体验人间真情和爱。而这都是海伦认识文字,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与外界交流后产生的结果, 从而得出探究结论:莎莉文小姐通过语言文字用爱重新塑造了海伦的生命。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灵魂。
第五步:课堂小结
回顾生命再塑的历程, 想象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 我们不难发现: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全新方式——通过语言文字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 语言让海伦的生活变得美好, 文字让海伦的爱变得丰富坚强。莎莉文小姐不仅通过语言文字教给海伦爱的真谛, 她自己也正是通过语言文字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魔力。通过本文的学习也希望同学以后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情节的囫囵吞枣, 更能够认真去品读文章的语言, 真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六步:练习
(1) 莎莉文小姐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许多关于爱的经历吧?写你心中的爱是怎样的呢? (目的:让学生在领悟语言魔力的情况下也施展文字的魅力完成语文教学的写作训练)
(2) 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更多关于残疾人成才的事迹, 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目的:从知识能力目标升华到情感目标, 也使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13.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十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技巧:鱼跃前滚翻;(2)基本体操:负重搬运
2、教材分析:
(1)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省编《体育》高一教材中的第五部分“技巧”和第九部分“基本体操”,这二项教学内容均具有协调、灵敏、力量等自身特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2)技巧---鱼跃前滚翻是在初中《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学习联合动作作准备,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3)负重搬运是基本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负重搬运本身具有实用性,可直接为生活、劳动和军事服务。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和负重搬运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具有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制定好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得当,是上好课的关键。
A、鱼跃进前滚翻的重点:跃起远撑;难点:屈臂团身的时机。
B、负重搬运的重点:创造、协作、安全;难点:协调、配合。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创造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方法:
采用“创造尝试法”,鱼跃前滚翻采用“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听讲解---看示范(教师、学生)---分组练---纠动作”。
负重搬运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其方法:“听清问题---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创造动作---尝试练习---集体练习”。
(3)教学手段: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体,给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比较、增信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提问法、对比法,以及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难点。
(4)场地器材
设计一个简洁、合理、美观、实用的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本课场地设计是:篮球场中画直径为15米左右的圆一个,中间放置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完成鱼跃前滚翻后,撤掉垫子,在篮球场两边线之间做负重搬运练习,做到一场多用,在负重搬运练习中利用大垫子当“担架”进行练习,做到一物多用。
使用器材: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1’)。
2、“听数抱团”游戏(4’)。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一开始就采用慢跑中做“听数抱团”游戏,教师喊“数”是3、5,two,four,2*3等形式出现,这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进入兴奋状态,既活动了身体,又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身心愉快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徒手操(5’):采用教师提出动作名称,学生创造动作(教师指导),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采用边示范、边练习、边纠正错误,适当变换口令节奏。
4、鱼跃前滚翻(15’)
采用的组织形式是“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法,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具体教学步骤:
(1)前滚翻;(2)远撑前滚翻;(3)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4)跃过一定障碍物做鱼跃前滚翻;
(5)独立完成动作。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范,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鱼跃进前滚翻结束后,撤掉垫子,采用教师设问,每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将垫子搬到指定地点,做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5、负重搬运(15’):练习形式为有多人一组利用垫子抬人,三人一组抬人,两人一组背人。采用“自由搭配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练习----教师反馈辅导、学生练习----教师讲评小结。
6、放松操(2’)。教师提议,学生创造动作进行放松,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得到充分放松,轻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下课(3’)。
总之,在课的构思和设计上体现了“寓教于创、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一点尝试。
14.航天飞机说课稿 篇十四
费说课稿(高三语文)
说课作为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名师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精品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说课标
《汉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汉语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思维中,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朗读,注重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理解,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材
《我很重要》是高中汉语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从亲情、友情、事业等方面反复强调“我很重要”,提出要“珍视自己、珍爱生命”的人生观。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自古就认为“谦虚是美德”,在谦虚传统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一味地强调别人的重要,而忽视了自己,所以,把握本文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程标准,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3、正确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自读自悟。
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
3、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珍爱自己。
2、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正确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异同。
本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的教学新理念:一是变“讲课文”为“学语言”。二是变“读课文”为“学阅读”。三是变“悟课文”为“学表达”。力求做到“朴素的课堂,有效的教学。”
三、说学生
我本次出课的班级是延边一中高班。这是一个文科班,学生素质较好,能够看出他们平时特别注重生字词的训练。可能是因为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朝语的语言环境中,所以汉语水平相对于朝语来说,基础不是特别好。因此,要让学生能够品味语言,首先要让学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内容。
在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学生已经解决了词语上的疑问,并且熟读文章,理清了文章的内容,明确了,毕淑敏写《我很重要》是通过对自然、对父母、对伴侣、对孩童、对朋友和密友、对工作和事业这些方面的描写,来说“我很重要”的。学生明确了文章的题材、文章的欲扬先抑的手法的细节上的问题,为第二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通过课前测试重新检测自己是否掌握了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在解决品味语言这一环节和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点难能可贵。对于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第二语言必须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才不会脱离汉语教学的根本。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汉语作为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我制订了下面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第二课时:
1、通过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2、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异同。
五、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采用了引导法,范读法,引读法。引导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面对疑难豁然开朗。本文有一些感情浓厚而又难读的内容,学生的认识比较浅薄,老师深情并茂的朗读对学生是引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内容理解得更深刻,从而读得更有滋味。其实,引读不是适合每篇文章,但对于本文的最后三段,学生在老师的引读下反复齐读,可以增强感染力,形成旋律美,培养短时高效记忆力,使背诵最后三段的目标在课堂上相机完成,可谓一举多得。
一直很欣赏著名特级教师的肺腑之言,他说:“语言课,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写写改改,改改写写。把课文读好,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就是学语言。”对于本课,我引导学生以品读为主,自读自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潜心文本,从语言文字中去体验和感悟,感受作者的人生体验,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发现;让学生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老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我还注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好的写法,产生的独特想法在自己的习作当中体现出来,做到学以致用。
六、说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
(一)目标导入。(用目标导入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学习起来目标明确。)
(二)生字词测试。(汉语是第二语言,无论学习哪一门语言,词语是必须掌握的工具,只有词语扎实了,才能在品味语言、领会文章主旨时降低理解的难度。而且,第二语言的学习,工具性是第一位的。)
(三)通过有感情地练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谈谈自己喜欢它的理由,进而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中语言的哲理美、修辞美等,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哲理、能够引起学生审美个体的情感共鸣等去品味语言,进而体会“我很重要”的深刻内涵。)
(四)辨析“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异同。(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只是引导者,学生通过讨论举实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体现了汉语言的工具性,体现了汉语言作为第二语言的基本要求。)
七、说板书设计
由于汉语是第二语言,所以学生必须对文章内容十分熟悉,才能够谈得上去品味语言。因此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通过品味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同时通过辨析词语,理解准确用词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很自然地引出对“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的辨析。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既体现了这节课的重点,也体现了这节课的难点,使这节课的思路更加清晰。
八、说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能够以亲切的教学语言对待学生,能够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脱离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不脱离第二语言的特点教学,努力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过程,简便的教学媒介,简
更多的免费说课稿、说课稿模板、说课课件、说课稿范文尽在说课稿网站http://。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单的教学方法,体现扎实、厚实的教学效果,正所谓“简简单单教汉语,扎扎实实促发展。”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锻炼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在面对学生生成性问题时还不够灵活,对板书重视不够,对整个课堂时间的调配还不够灵活。
【航天飞机说课稿】推荐阅读:
语文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06-19
坐飞机注意事项(飞机票超售)08-01
弘扬航天精神09-07
飞机的作文06-17
飞机晚点作文10-23
航空航天工程09-11
航天博物馆09-12
飞机维修手册资料07-23
飞机维修安全知识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