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偏实际

2024-08-14

宏观经济学论文偏实际(精选2篇)

1.宏观经济学论文偏实际 篇一

财政部专家称我国宏观税负实际仍偏低

2010-08-23 07:36:24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跟贴 314 条 手机看股票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3349.79亿元,同比增长27.6%,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财政收入为何超GDP增长?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高还是低?针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专家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编者

我国宏观税负实际偏低

在财政收入中,税收占到了90%左右。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心:财政收入增加这么多,是不是国家收的税太多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太重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全面考量财政收入负担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不是财政收入的绝对数,而是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按此统计范围,我国政府除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税负低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计算。这53个国家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可用财力上看,我国可用于统筹安排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除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外,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也都具有特定用途,实行专款专用,只有公共财政收入可以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公共支出。2007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9.3%,2008年为19.5%,2009年为20.1%,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

从人均指标上看,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2009年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513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仅为751美元,大大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1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

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并非同步

通过国际数据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宏观税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变化,人们也能切身感受到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逐步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减税”是近年来税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主基调,国家除了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调整个别矿产品的资源税政策之外,基本上没有出台增税政策。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000多亿元;2008年以来,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幅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了企业扩大投资,拉动了居民消费。仅2009年,就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实施了力度这么大的减税政策,为什么财政收入增长还会这么快?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是经济较快增长带动税收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一般贸易进口增长56.6%,汽车销售量增长47.7%,1—4月商品房销售额大幅增长55.4%,直接带动了营业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车辆购置税等较快增长。

此外,受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下降2.4%,基数较低,也是造成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的一个因素。如果把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与2008年同期进行比较,增长仅为24.5%,折算到两年中年均增长为11.6%,与GDP增长大致相当。

经济决定财政,但由于收入结构的差异、价格因素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政策性及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和GDP两者之间的增长不能进行简单比较。比如,税收的增长速度由税基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大部分税种税基的增长和GDP增长基本上没有直接的数量对应关系。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税基的增长和GDP的增长是负相关关系;证券交易印花税税基是证券交易总金额,其增长和GDP增长也不存在直接关系。另外,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收征管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税收收入总量,而这种变化也与GDP的变化不存在直接的数量对应关系。

从增幅数据来看,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达到6%,但财政收入却同比下降近10%,远远落后于同期GDP增长;到了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1%左右,而财政收入增长27.6%,又跑到了前面。所以说,财政收入增长多少,并非与GDP增长完全同步。财政收入超GDP增长,并不是国家从制度上加重税负的结果。

2.宏观经济学论文偏实际 篇二

关键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最终消费率,社会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从最终需求的角度看, 投资和出口是推动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特别是投资的增长支撑起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轨迹基本一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是从2000年开始加快, 由10.3%持续上升到2003年的27.7%。之后政府针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偏快的局面, 分别是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2005年上半年以及2006年4—9月, 三次比较集中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使得投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由于投资增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所以投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 一直都高于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

一、经济增长的内因与外因:“拉动”与“推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中国日益外向的经济也不可避免地被危机波及, 但中国政府果断决策, 4万亿的投资决策对稳定民心和实体经济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政府新增的投资和强有力的实施手段都是宏观经济外在的推动作用。若实施得当, 则促使经济转危为安并良性循环;若实施不当, 则很有可能会造成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预期。那么从中国宏观经济本质上对症下药, 我们更加需要经济内在的拉动力量。从推动到拉动, 实质上是变被动为主动。中国当前主要有投资与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 实际上反映出经济中的双重失衡:一方面是内部失衡, 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另一方面是外部失衡, 也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突出表现为贸易顺差过大, 而其实质是国内储蓄大于投资, 并进一步表现为储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调。因此综合来看, 内外失衡的根本症结在于消费需求的相对不足。因此在中国具体的情况下, 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进行消费结构的调整, 如何从消费的角度入手, 提高消费率进而提高中国居民生活质量,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二、中国的消费与消费经济

中国的消费。从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来看, 根据欧拉方程:消费增长率=[r (t) -ρ-θg]/θ。消费增长率是一个内生性的增长变量, 消费者的理性行为最终决定消费率水平。而在这其中, 影响最大的因素ρ值是指效用的贴现率, 反映的是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权衡问题, 若该值较大则说明一国居民倾向于当前消费。从中国居民的消费理性行为来看, ρ值较小,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与中国增长缓慢的国民收入水平、提倡节俭的传统文化美德以及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因此, 与国际相比, 中国的最终消费率明显偏低。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9.1%, 其中低收入国家为80.2%, 中等收入国家为72.6%, 高收入国家为80.3%。而中国的消费率一般不足60%, 近年来随着投资的迅猛增长, 曾一度低至不足50%,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30个百分点。从消费需求的组成来看, 最终消费率偏低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率过低。此外, 政府消费率也相对较低, 近年来, 中国政府消费率平均仅为14%左右, 低于亚洲国家25%的平均水平。

三、影响中国消费增长的因素分析

1. 收入因素。

影响中国最终消费率的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及其划分的比例、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状况、政府相关政策以及人们的消费心理等, 其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还是国民收入。收入水平高, 则消费领域广, 享受性、发展性消费较多, 从而消费结构层次较高;收入水平低, 则消费领域窄, 较多地集中于基本生活消费方面, 从而消费结构层次也较低。而在收入构成中, 工资性收入是比较稳定和持久的部分, 这部分收入在消费支出投向中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非工资性收入即一时性收入 (如, 各种奖金、兼职收入等) 在消费支出投向中则更倾向于用来满足非日常基本生活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不仅如此, 近来来, 宏观收入分配结构向非居民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倾斜的趋势较为明显, 导致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趋向下降, 这也制约了居民消费进一步快速增长。另外, 持续走高的房价已成为阻碍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房价增幅过大, 超出了部分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购买能力, 从而抑制了其他消费需求的释放。年轻居民的消费欲望较强、消费观念超前, 有潜力成为推动商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为了积累购房能力, 不少城市家庭被迫进行储蓄, 有时是两代人甚至几代人进行储蓄, 这就使得住房消费以外的当期其他需求受到较大制约。

2. 传统因素。

勤俭节约的消费文化传统是导致中国消费率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水平一直都很高, 尽管近年来由于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使得很多金融学者一直在提醒大家中国“负利率”时代的来临, 但这依然不能改变中国高储蓄率的现实, 可见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影响之深。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中国居民的自发消费意愿不强。尽管国家采取了各种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 但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水平依然很高。而现在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愈加推动了储蓄率的提高。众所周知, 中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中老年人口的占比在逐年提高。中年人的收入水平较高且大部分自身并没有住房的压力, 但代代相传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在这部分人群中根深蒂固, 因此他们的自发消费意愿不强, 更多的收入都是用来储蓄以满足下一代求学、购房等需求。

3. 社会因素。社会保障具有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双

重功能, 就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 它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的重要手段, 引导和控制社会及其成员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变化, 从而促使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社会保障正是通过对消费需求增长和需求变化这一环节的调节, 以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解体后,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之中。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以“三条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已取得较大进展, 救灾救济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救助医疗制度等初步展开,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变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 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同时, 中国社会保障实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只有部分城镇居民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 而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到这些待遇。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对需求者的有效保障, 而中国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国的社会保障并不能给被保障者充分的帮助, 特别是在农村, 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让农民感到并没有真正的实惠。另外, 社会保障制度监管不力, 很多社会保障资金并不能真正到位发放到居民手中。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 导致居民储蓄倾向上升, 消费倾向下降。

四、结语

总体来看,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发展平稳而迅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依然显著, 外贸经济虽然在金融危机期间稍有波动, 但中国贸易顺差的局面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然而从长期发展规划来看, 通过提高消费率从而改变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才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本质性推动因素和长远发展的保障, 促进消费需求, 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薄伟康.当前形势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9) :10.

[2]芮桂杰.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3) :2-50.

[3]国务院宏观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15) :6-7.

[4]常兴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0) :26-37.

[5]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4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急需着力处理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31) :10.

[6]陈端计.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反思与展望[J].市场经济研究, 2004, (2) :35-37.

[7]方文.城乡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市场经济研究, 2004, (2) :38-41.

[8]郭克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的讨论述评[J].财贸经济, 2004, (3) :88-99.

上一篇:小学教师党员整改措施方案下一篇:物业管理公司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