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情试题

2024-09-15

宜宾市情试题(2篇)

1.宜宾市情试题 篇一

一、单选题(单选题)共 20 题 1、1938年3月初,国民党庞炳勋部第40军、张自忠部59军顽强阻击侵华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部国崎支队50余日,战斗悲壮惨烈,为台儿庄战役赢得至为重要战机。4月20日战略转移后,临沂城沦陷。4月21日,日军侵占临沂城,对无辜居民进行血腥屠杀10余日,并纵火毁城,全城被害群众()余人。(本题分数:3 分)A、2840 B、3000 C、2800 D、3500 存疑

2、临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和()立体大交通格局。(本题分数:3 分)疑

A、海运 B、水运 C、航空 D、综合

3、()被称为最早的山东人,距今已有40余万年。(本题分数:3 分)A、沂源猿人 B、猿人 C、北京猿人 D、南洼洞猿人

存疑

4、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全市总面积17191.2平方公里,平原、山区、丘陵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本题分数:3 分)

存疑 A、东南部 B、东部 C、南部 D、中部 5、1941年10月,《反对黄沙会》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在下白石屋村(今属费县薛庄镇)编创问世。内容主要是控诉反动会道门“黄沙会”的罪行,曲子采用山东民歌曲调。解放战争时期词曲有所改动。1964年华东区民歌汇演,正式定名为《沂蒙山小调》。(本题分数:3 分)A、袁成隆 B、沙洪

C、阮若珊、李林 D、李林

存疑

6、公元前255年(楚考烈王八年),春申君黄歇以()为兰陵令,这是楚在今临沂市地域所设最早见于文献的县。(本题分数:3 分)A、季氏 B、荀况 C、子路 D、孙子

存疑

7、沂河水源地是淮河流域水质最好的地区,沂河风景区被列为首批国家18个()之一。(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旅游景点 B、风景区 C、水利设施 D、水利风景区

8、临沂最早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92年,()在此建邑“启阳城”,有开启太阳之意,至今已有2500余年。(本题分数:3 分)A、莒国 B、郯国 C、鲁国 D、齐国

存疑 9、2011年以全国地级市测评总分()名的成绩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2013年、2014年各复查工作,临沂均取得好成绩。(本题分数:3 分)A、第二 B、第一 C、第三 D、第四

存疑

10、商周时期,临沂地区分属鲁国和齐国,境内有()国、莒国、鄅国、颛臾国等分封小国。(本题分数:3 分)A、郯 B、鄪 C、鄫 D、祊 存疑 11、1949年4月21日,导沭整沂工程开始。10期导沭,3期整沂,先后动员临沂、沂水、泰安、滕县、胶州、徐州6个专区37个县(市)民工114万人次,历时4年7个月,完成分沂入沭河道开挖,劈开马陵山,挖掘新沭河,建起拦河坝,使洪水经沙河入海,初步控制了沂、沭河洪水,解除了()1400多万亩土地的洪涝灾害。(本题分数:3 分)A、鲁南 B、苏北 C、鲁东南 D、鲁南苏北

存疑 12、1972年 4月,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枚,还有数千残片。()、《孙子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决了千百年来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决的问题。(本题分数:3 分)A、《六韬》 B、《尉缭子》 C、《孙膑兵法》 D、《管子》

存疑

13、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临沂升为(),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莒州6县1州。(本题分数:3 分)A、临沂府 B、沂州府 C、临沂 D、沂州

存疑

14、沂南县()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汉画像石墓。1954年春,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发掘。(本题分数:3 分)A、南洼洞 B、北寨汉墓

存疑 C、诸葛亮 D、沂南汉墓

15、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年,这里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本题分数:3 分)A、1926 B、1921 C、1938 D、1937

存疑

16、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意图昭然若揭。为准备抗日,1933年11月,国民政府组织()公路兴建,临沂辖区内186.6公里,路宽为4米。当时县长范筑先主持其事,于1934年9月建成通车。(本题分数:3 分)存疑 A、临沂

B、台(儿庄)潍(县)C、台临 D、临潍

17、临沂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主要河流为(),10公里以上河流300余条。(本题分数:3 分)A、沂河 B、沭河 C、沂河和沭河 D、祊河 存疑 18、1668年7月25日晚8点左右(清康熙七年6月16日戌时),临沂境内发生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为8.5级,史称()。(本题分数:3 分)

存疑 A、郯城大地震 B、康熙大地震 C、郯庐断裂带 D、山东地震 19、1903年4月,临沂最早的新制中学堂创办,校址设在临沂城考院,为沂州府所属7县公立。后相继改名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校和省立第五中学校。该校即为()前身。(本题分数:3 分)A、临沂中学 B、临沂师范 C、临沂一中 D、临沂第十中学

存疑

20、临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沂山、蒙山、尼山3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其中蒙山海拔1156米,为山东()高峰,素称“岱宗之亚”(本题分数:3 分)A、第三 B、第二 C、第一 D、第四

存疑

二、多选题(多选题)共 10 题

21、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琅琊阳都(今沂南县砖埠乡)人。在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智慧和忠诚的化身,事迹和著作广为传颂。谋略卓著的()、出师书表()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联孙抗曹的经典大战()、白帝城托孤等,都是令人感动的著名故事。(本题分数:4 分)存疑 A、隆中对 B、出师表 C、赤壁之战 D、五丈原

22、教育基地积极运用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成果,设置了理论铺垫——现场体验——典型示范——自省讨论——点评教学——关注发展的教学流程,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学员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受震撼,启迪思考。教育基地具有三大特色教学模式:一是()二是()三是()。(本题分数:4 分)存疑 A、现场体验教学 B、生活体验教学 C、专题研究教学 D、典型示范教学

23、临沂物产丰富,有许多全国闻名的土特产品,其中()大蒜、平邑()、蒙阴()、莒南茶叶蟾酥、临沭柳编等最为著名。(本题分数:4 分)A、苍山(兰陵)B、金银花 C、全蝎、蜜桃 D、费县奇石

存疑

24、临沂市多年来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名片。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被授予()中国温泉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称号。(本题分数:4 分)A、全国文明城市 B、全国双拥模范城 C、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D、中国书法名城

存疑 25、2004年,临沂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景区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兰陵县代村农业旅游区、天马岛旅游区、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天然地下画廊旅游区、天上王城、蒙阴孟良崮旅游区等(本题分数:4 分)A、蒙山景区 B、曾子山景区 C、马陵山景区 D、王羲之故居

存疑

26、革命战争年代,临沂涌现出()、()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模人物。(本题分数:4 分)疑

A、红嫂 B、沂蒙母亲 C、先模人物 D、革命者

27、从()年开始,经过l0年的艰苦创业,临沂在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完成了一项历史性任务,使沂蒙山区的贫困面貌发展了显著的变化。(本题分数:4 分)A、1985 B、1980 C、l8 D、多个

存疑

28、刘洪创制的()是中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他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对()的改进和推广。(本题分数:4 分)A、《干象历》 B、珠算

存疑 C、历法 D、圆周率

29、沂南教学点以()的典型事迹与群体形象,展示广大人民群众与党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和()的高尚品德,触及干部灵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本题分数:4 分)A、红嫂 B、明德英

C、无私奉献、爱党爱军 D、良好作风

存疑

30、大青山突围 1941年11月29日晚,抗大一分校学员和()、()、()、山东纵队的后方机关,被包围于大青山西侧梧桐沟和梨行沟内。30日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向大青山地区发起了疯狂攻击。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一一五师敌工部副部长王立仁、抗大一分校政委刘惠东、蒙山独立支队政委刘涛等300多人壮烈牺牲。(本题分数:4 分)A、中共山东分局 B、省战工会 C、一一五师 D、山东抗敌协会

存疑

2.宜宾市情试题 篇二

关键词:发展,旱农,措施,天水市

天水市农业生产基本以旱作农业为主, 旱农区共有耕地31.52万公顷, 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80.1%, 其中粮田25.16万公顷, 占全市总粮田面积的81%。多年来旱作区粮食单产低, 干旱是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因此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是促进天水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发展旱作农业的必要性

天水市地处大陆腹地, 受青藏高原大地形和副热带环流系统的影响, 干旱经常出现。根据30年来的气象资料, 干旱年份有24年, 占85.7%, 尤以春夏干旱和伏秋干旱为多, 分别占干旱年份的39%和32%。从降水曲线演变看, 降水的年际间变化很大, 降水量变幅高达400毫米以上, 极值比达2倍多。历年四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相对变率均达25%以上, 在年均420毫米~500毫米的降水量中, 仅7月~9月的降水量就占到年降水总量的60%~70%。夏季暴雨和秋季集中连续的降雨又造成了坡地严重的水土流失, 农田侵蚀模数一般为4000吨/公里2~6000吨/公里2, 严重的高达8000吨/公里2~10000吨/公里2, 降水的波动和降水的集中交互影响造成旱农区干旱多灾, 自然条件严酷, 经济基础薄弱, 社会与生产系统处于严重的经济失调状态。再从水资源来看, 全市水资源相当贫乏, 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为38.13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地表水1108.8立方米, 不足全国水平的一半;而且境内山多川少, 地高水低, 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可利用率很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水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预计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6.67万公顷左右, 就基本达到了饱和程度。因此, 要加速发展农业生产, 就要面对市情, 因地制宜, 切实抓好旱作农业, 把占耕地面积4/5的旱地农业搞上去, 天水农业将有大的发展。

二、发展旱作农业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天水市旱作区农田光潜势约22500公斤/公顷~30000公斤/公顷, 热潜势约5250公斤/公顷~6000公斤/公顷, 降水潜势4500公斤/公顷~5250公斤/公顷, 但是目前这些潜在生产力的利用率很低, 一般仅10%~30%, 因此改进耕作栽培技术, 充分挖掘降水资源, 提高水分生产率, 进一步增加光、热潜在生产力是提高旱作农田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地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的秦安县是全省18个典型干旱县之一, 全县年降水45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1450毫米, 是降水量的3倍, 耕地面积7.01万公顷, 95.4%的耕地为山旱地, 特殊的地形地貌和严酷干旱的自然条件, 形成了秦安农业的雨养农业性质。近年来秦安县将旱作农业作为实现全县农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常抓不懈, 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旱作农业的转变。首先, 改变过去的被动防旱为主动抗旱, 逐步实现对自然降水较大程度的人工调控;其次, 由传统的耕作技术向节水生态农业技术转变;第三,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走工程节水、生物涵水、管理集水、科学用水的集约化旱作农业发展道路, 基本形成了符合秦安实际的“修梯田、覆地膜、打水窑、集水源、重养殖、培肥力、用良种、促高产、防流失、保生态”的旱作农业模式, 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县旱作农业示范推广面积已达4.53万公顷, 占全县粮田总面积的80%以上, 产量一般在3030公斤/公顷~8596.5公斤/公顷之间, 较一般大田增产20%~63.5%, 粮食作物耗水系数也由平均3.8毫米/公斤降低到1.5毫米/公斤左右, 达到了全省旱农耕作区的先进水平。

三、主要旱农措施

旱农耕作制的基本思想是针对旱农地区的资源特点, 保蓄和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降水资源, 提高水分利用率, 发展农业生产。因此, 立足当地实际, 将传统经验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 有针对性的研究、引进、示范和推广一批立足旱作农业, 以保水、蓄水、节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新技术, 探索出最具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集成模式, 就能有效解决天水市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㈠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科学施肥, 培肥地力多年来以坡地改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是天水市发展旱作农业的一项战略性基本措施,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在“十五”期间, 农田基建高潮的再一次兴起, 大量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加快了梯田建设步伐, 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五年累计机修梯田面积5.22万公顷, 截止2005年底全市梯田面积累计达到25.78万公顷, 占基本农田面积的65.55%。通过农田基建, 彻底将过去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肥、保水的“三保”田。据测定, 山旱地新修3年的梯田小麦较对照山地小麦土壤表层含水率提高2.1%, 2米土层多储水67.48毫米, 折水量44.99立方米, 增产19.7%, 充分显示出水平梯田保水增产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增施有机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农田基础肥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使旱作区农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㈡实行精耕细作, 抓好伏、秋深耕, 蓄水保墒针对旱作区雨水稀少, 蒸发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 为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 采取一整套收墒、保墒的耕作方法。抓好伏、秋耕, 将降水高峰期7月~9月降雨纳入土中, 起到收墒作用, 真正起到“借伏雨抗春旱、蓄秋水增春墒”保苗增产的作用。通过适期适时耙、耱、碾、中耕除草等措施, 保住地中墒。据在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何家湾基点测定, 7月5日、15日耕的地比8月5日耕的地在100厘米土层内土壤含水量高, 而且在同期伏耕深度与土壤含水量成正相关, 并且秋耕后及时耙耱更能起到保墒、收墒的作用, 一般较对照土壤含水量提高10个~12个百分点。同时实行适期精细播种, 达到苗全苗壮。

㈢大力推广保护性栽培技术, 提高降水利用率被称作“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天水市以来,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栽培技术日臻完善, 新技术、新产品的逐步扩大应用, 特别在旱作区应用, 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效益成倍增加, 在“十五”期间, 平均每年推广面积均超过9.33万公顷, 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6.67万公顷。以玉米为主的大秋稀植作物基本实现地膜化, 地膜小麦在天水市北部易旱区也充分发挥了优势, 年推广面积稳定在0.67万公顷左右。特别是近年来全膜玉米双垄集雨沟播栽培与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 将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据秦安县渭北干旱山区测定, 下雨3天后渗水膜下含水量为18.16%, 较下雨当天增加0.79个百分点, 分别较普通膜和露地高1.25个百分点和3.07个百分点, 充分发挥了渗水地膜逢雨下渗、增墒、保墒和抑制蒸发的作用, 较普通膜增粮630公斤/公顷, 增产11.8%。

2008年天水市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2.96万公顷, 平均单产达10089公斤/公顷, 较半膜玉米增产1963.5公斤/公顷, 增幅24.2%, 总增产量5126.04万公斤, 表现出明显的抗旱增产作用。通过应用渗水膜实行双垄沟栽培可在作物生育期内减少地表径流, 从而形成集雨面, 将降雨集中在作物根际周围, 提高降水利用率。

㈣积极推广集雨补灌技术, 促进旱作区农业全面发展针对天水市干旱山区农民饮水困难、天然降水不足、作物需水与降水规律不同步的客观条件, 近年来先后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和“集雨节灌工程”以及“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工程”, 各地将上述项目在实施中有机结合, 科学规划,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秦安县在刘平乡彭洼、关新等5村建立半山旱作高效农田示范区, 将集雨水窖、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蔬菜和果树栽培、暖棚养殖、沼气池建设相结合, 形成“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在过去的基础上增加10倍~20倍, 最高产值可达60000元/公顷。该示范区建水窖450眼, 配套滴灌35台 (套) , 补灌面积90公顷, “五位一体”日光温室50座。水窖完全可供种、养、加使用, 创造出雨养农业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典型。

上一篇:村镇银行考试题库下一篇:电子商务顶岗实训周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