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精选15篇)
1.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一
苏轼的名言名句名句收集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7、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8、天涯何处无芳草。
9、多情却被无情恼。
1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1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此心安处是吾乡。
1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20、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2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2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4、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25、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2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名句收集。
27、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29、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0、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3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32、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3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34、至言不繁。
3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36、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37、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38、夕阳无语燕归愁。
39、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4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2.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二
一、训练依据
第一, 通过训练找出前400米的最佳速度, 确保后400米保持较好的速度耐力。第二, 尽量减小前400米与后400米之间的时间差。第三, 由于800米跑的“极点”、“第二次呼吸”通常是在400米左右出现 (这也是400~600米这段距离最难跑的主要原因) , 运动员在800米全程跑的过程中400~600米之间的速度稍有减缓 (此阶段处于调整期) , 经过调整后, 600~800米之间的速度又回到正常速度甚至获得更快速度进行冲刺。因此, 从800米全程跑来分析, 允许后400米较前400米慢3~5秒, 且训练时要保证前后400米时间差始终处在这样一个合理的较小范围内。
二、训练方法 (以400米标准场地为例)
采用每400米分段计时的练习方法。如, 某学生800米跑原始最好成绩为2′41″。该生800米跑每400米的合理最快平均速度为 (2′41″-5″) /2=1′18″。结合前面“训练依据”所述, 允许在400~600米之间进行调整, 同时, 为提高成绩, 首先可设定单圈提高1″的目标, 分段训练可安排如下:前400米1′18″减去1″等于1′17″;后400米1′17″加3″~5″ (即在1′20″~1′22″之间) 。
具体操作:反复进行前400米练习, 要求时间控制在1′17″完成 (上下误差不可超过1″) , 充分体会以1′17″完成一圈的速度, 当该生能够以这个速度完成单圈任务后, 开始进入800米的全程练习, 要求后400米在1′20″~1′22″之间完成 (上下误差不超过1″) , 直至以2′37″~2′39″的成绩完成800米全程跑, 则该生800米跑总成绩提高了2″~4″。当达到上述标准后, 开始提出更高的要求, 继续采用上述方法并提高每圈速度 (单圈再提高1″) , 前400米1′16″, 后400米1′19″~1′21″, 直至以2′35″~2′37″的成绩跑完全程, 该生800米总成绩较原始成绩则提高了4″~6″……以此类推, 逐步提高单圈跑速, 找到适合自身的跑速和节奏。
针对该方法的实验中, 笔者选取了20名高三年级17~19周岁的体育考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 对照组10人、实验组10人, 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训练。实验结果也表明, 上述方法对提高800米成绩具有显著效果。
三、不同初始水平的考生, 可参照如下标准练习 (400米标准场地)
3.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三
1.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3.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4.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5.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
6.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7.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总是会莫名的难受,别人问,却说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9.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0.生命太过短暂,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11.在爱情里,即使没有谁,即使失去谁,也可以一个人骄傲的活着。
12.人生最大的挑战没过于战胜自己!
1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15.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机遇,而是缺少抓住机遇的手。
16.成功的人士为了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到最高点,总是尽可能地丰富其秘藏的活时间,努力地开发人造时间。
17.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8.用你的笑容去改变这个世界,别让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
19.不管怎样,抬起头微笑吧。
20.站在巨人的肩上是为了超过巨人。
21.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22.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23.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24.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5.道路坎坷事不期,疾风劲草练男儿。
2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27.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8.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29.热情和欲望可以突破一切难关。
30.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31.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32.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3.逆境总是有的,人生总要进击。愿你不要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做永远的生活强者!
34.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35.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36.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气势磅礴的生命之歌。
37.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8.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39.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40.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41.付出就要赢得回报,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突破它。然而,如果有人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得更多。
42.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43.为了向别人向世界证明自己而努力拼搏,而一旦你真的取得了成绩,才会明白:人无须向别人证明什么,只要你能超越自己。
44.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45.恐惧自我受苦的人,已经正因自我的恐惧在受苦。
46.在成功的道路上,坚持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饱尝甜头。
47.有了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没有坚持,就注定失败。对于成功,坚持的塑造必不可少!
48.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49.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50.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努力奋斗的格言警句精选
1、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2、很多时候,努力并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而是为了被认同。
3、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还认真。
4、抓紧今天的每一分一秒,去迎接明天的灿烂辉煌。
5、我虽然不是最棒的,但我一定要做最努力的自己。
6、不努力想有能力,天才都会成为蠢材。一但努力了,在笨的人也会精英。
7、人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8、青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他永远不会被改变。许多梦想总编织太美,随之迎接幻灭。随着时光的变迁,惟有我们持之以恒的向梦想努力前进,才不会让青春无悔,才不会让梦想幻灭。
9、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没有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平凡的人拥有隐形翅膀。
10、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大声告诉别人,我当跑的路跑尽了,刚打的仗打赢了,当守的人守住了。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杆直跑,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11、连自己的未来都不想去奋斗的人,那生活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12、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是一定不会得到回报的。
13、人类的幸福和快乐在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14、要努力,不放弃,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美好的明天。
15、不要总为自己的错找借口,想退路,切断所有退路,朝着目标前进,我相信我能信,一定行!杂念,专心学习,努力吧!
16、迎着旭日想一想,你努力了吗?踏着夕阳问一问,你收获了吗?
17、奇迹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愿机会永远对你有利。
18、吃得苦中苦,你长大开路虎,少壮不努力,你长大开夏利。
19、如果有一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的丰盛。
20、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渴望的明天。奋斗吧!
21、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才能得到。
22、内心是力量的源泉——对胜利不满足的渴望,对目标不吝啬的努力,对困难无止境的抗争。
2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24、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少年,你想要好的生活凭什么不去奋斗。
4.鲁迅的名言名句 篇四
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5、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9、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0、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1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4、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1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7、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8、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19、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20、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23、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26、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2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1、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3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3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3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6、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3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3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3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4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4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4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44、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45、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46、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47、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9、从来如此,便对吗?
5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51、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52、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53、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5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55、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5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7、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5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59、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60、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61、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62、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63、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64、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修养的名言名句 篇五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杨雄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寒山
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
——库帕法伯格
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巴尔扎克
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富克兰林
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6.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六
一、目前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过程里控制成本费用所出现的问题
企业无论做何种决策或措施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 而目前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里所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提高效益已经有着极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善。 大多数企业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管理予以重视, 但是对具体的实行预算控制和预算编制两者之间展现的弊端却没有加以解决,使二者一直处于失衡状态,这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较少的总量分析在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这里所提的总量分析具体是指基于企业进行整体发展的前提,控制企业消耗的成本。 显然,当前的分析较少,无法对企业的全局发展体现全面的认识。 第三,薄弱的控制相对于企业成本力量。 大量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对成本核算所体现的重要性重新审视,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成本的控制力量仍然薄弱,无法实施合理的成本分配,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控制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致使企业无法将其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相统一, 从而造成了对于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的条文措施都无法进行落实,增加了管理和生产的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二、合理的企业成本分配手段
目前由于企业自身进行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所形成的常见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目标作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此方式是通过市场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 实行分配之时要首先确定需要企业产品的大众,掌握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习惯,然后再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计算,划分整个的目标成本,对产品的每个零件进行摊分,最后对通过对目标成本和企业的具体实际产生的成本相对比,将两者的差距找出,再从这些差距里将降低成本的方法找出。
另外一种是指以作业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这种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根据生产作业实行成本库设置达到成本的分配,并且将此计算于成本,而将间接的费用进行成本分配则要根据成本的动因实行,这样就会使管理和计算成本良好的相结合,有利于企业每一个作业中心进行对成本信息的管理。 即使大多数企业一致认为此种分配方法具有较大的工作量, 但是如若在一些区域类似于会产生较低费用的地方创建生产中心,则会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从而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三、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里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予以加强
(一)对全体员工的参与给予鼓励,提高认识
企业员工作为重要的企业生产的物质组成部分, 是推动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重要主力军。 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进行各项管理所起的作用是显著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及其成本意识予以加强, 可以使得他们把基于合理分配成本费用这个观点与自己的才智相互结合,从而为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献智献策,使企业的成本分配效率得到改善提高,进而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加以提高。
(二)健全企业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强度
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管理, 企业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 而企业成本的核算作为总结和检验企业预算执行状况的标尺,明显和企业预算关系处于极为密切的状态。 所以,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一定要对企业预算进行加强管理,健全企业运算的编制,让企业预算编制可以趋向合理、科学化,对企业的物力、人力资源实行分配优化, 提高预算执行的强度,然后在进行成本的核算中评价预算执行的程度, 对成本费用的消耗作出计算, 以供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行财务核算提供根据,或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一些资料以供参考。
(三)分析和控制企业成本的核算总量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分配, 必须要对企业的资源总量采取分析控制的策略。 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为企业成本的消耗控制提供支持。 企业在进行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活动之时, 有关人员一定要对现存的企业的多种多样的资源进行恰到好处地分析,从管理和生产的不同使用用途上做好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之间的费用划分时,要始终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首要前提, 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重要依据。
(四)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效率加以提高
企业的成本核算既包括企业的进行库房资源管理的成本消耗,同时也包括生产成本, 所以在企业进行成本的分配之际对于企业已成的资源采取管理策略一定要重视此中的成本消耗, 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得以积极提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势必要不断改进自己进行生产的工艺,使自己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在管理的层次面上要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促使管理效率得到稳步提高,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就会随之相应减少,节余下来的成本便可以在其他的生产活动中投入实施, 从而实现合理有效地分配成本费用。
四、结束语
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 实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对企业成本加以管理,而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首要内容便是成本的核算,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里对成本核算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促使企业的最大功效得以实现。 对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里分配成本费用的措施,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切实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和发展方向作为基本,要进行对分配成本费用的观念创新,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达到使企业成本逐步降低的目的,从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凝聚,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值得我们予以重视的是,我们不仅要核算企业的生产过程里产生的成本, 还应关注其他方面像日常支出、人员培训等。 唯有如此,才可以使企业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发展, 促使企业在三方面都综合地进行发展,相互配合相互提高。
摘要:对于企业成本进行核算,不仅可以使企业对各种资源都能有效加以利用,而且对于企业的效益加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显而易见并不先进,这使企业在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的过程里出现很多令人烦扰的问题。企业若想让产品利润实现最大化,势必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合理分配。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过程里控制成本费用的弊端进行扼要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实现企业成本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配,控制
参考文献
[1]施婧.通过预算管理来增加企业成本费用精细管理[J].消费导刊(管理视野),2009
[2]孙立道.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7.哲学的名言名句 篇七
1.苏格拉底,从不着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苏格拉底
2.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3.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叔本华
4.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5.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6.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
7.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8.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9.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亚当斯密
10.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11.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康德
12.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13.政治无道德。——马基雅伟利
14.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15.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16.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7.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泰戈尔
18.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19.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20.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21.“怀疑一切”;“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22.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
23.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24.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克尔凯戈尔
25.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26.理性能使人自由。——斯宾诺莎
27.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28.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29.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30.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萨特
31.男人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32.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33.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34.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35.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36.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阿那克西曼德
37.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38.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39.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40.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41.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42.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43.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之中。——柏拉图
44.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45.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亦壁鸠鲁
46.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47.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48.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49.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50.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5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
52.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泰勒斯
53.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54.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弗兰茨卡夫卡
55.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56.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57.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
58.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59.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8.道家的名言名句 篇八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0)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1)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2)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3)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4)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5)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6)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7)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8)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9)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毛泽东合理分配思想初探 篇九
一、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在《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一文中, 深刻地阐述了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严肃地批评了那种轻视经济工作的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错误观点。他认为, 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 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所谓给人民以东西, 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 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 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毛泽东说,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这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根本政策, 每个同志 (军队的同志也在内) 都要好好去研究。”提倡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
1933年11月, 他在《长冈乡调查》中提出:“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的问题, 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 取得了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 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 帮助战争, 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 (1) 1934年1月, 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会上的讲话中, 进一步指出, 只有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 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群众才能围绕在我们周围, 拥护我们, 才能使我们达到革命胜利的最后目的。1942年5月, 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承认,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 以占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作为出发点。他说:“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 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 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 (2)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也是革命者的崇高宗旨。毛泽东在接见周世钊时曾说过:“人生在世, 肯定是希望要过得幸福些。”既然人人希望过幸福富裕的生活, 那么, 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和政府, 才是人民需要和拥护的。只有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护。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 流血牺牲, 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是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起来。
二、公私兼顾,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毛泽东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并不反对物质利益原则, 他一贯主张公私兼顾,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1956年, 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 曾经提出必须注意群众的物质福利。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一方面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注意解决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对于农民, 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 又注意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使农民在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的年头, 大多数人收入有所增加。毛泽东曾严厉批评苏联对农民采取“义务交售制”的办法, “把农民挖得太苦”, 提出:“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那有这样的道理!” (3) 他要求在农业合作社的收入中, 国家拿多少, 生产队提留多少, 农民分配多少, 都要有个适当的规定, 必须让群众年年见到有所增加的物质利益, 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50年代中后期, 毛泽东还是注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1957年底, 毛泽东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 曾指出:公是对私来说的, 私是对公来说的。公和私是对立的统一, 不能有公无私, 也不能有私无公。斯大林时代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不注意个人所得;过分强调公的, 不注意私的;现在走到了反面, 又过分强调个人利益, 不大注意集体利益, 这样强调下去, 又一定会走到自己的反面。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早就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 又说过先公后私。物质刺激不能单讲个人利益, 还应该讲集体利益, 应该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 集体利益增加了, 个人利益也随着改善了。并说, 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等等。
1960年, 他针对“大跃进”以来出现的“平调风”, 严厉指出, “永远不许一平二调”。他在紧急指示信中说:“从现在起, 至少 (同志们注意, 说的是至少) 七年时间公社现行所有制不变, 即使将来变的时候, 也是队共社的产, 而不是社共队的产。从现在起至少二十年内社会主义制度 (各尽所能, 按劳付酬) 坚决不变, 二十年后是否能变, 要看那时情况才能决定……总之, 无论何时, 队的产业永远归队所有或使用, 永远不许一平二调。公共积累一定不能多, 公共工程也一定不能过多。” (4) 不仅如此, 对于已经平调了的财务, 他斩钉截铁, 毫无商量余地要求“坚决退赔”。他说:“退赔问题很重要, 一定要认真退赔……县、社宁可把家业统统赔进去, 破产也要赔。” (5) 要纠正“平调风”, 就要退赔, 就要兑现。不退赔, 不兑现, “不受整, 不痛一下就得不到教训。苦一下、痛一下, 这样才能懂得马克思主义等价交换这个原则。” (6) 才能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才能转变干部作风,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要考虑人民群众当前的物质利益
将人民群众的当前物质利益放在必要的位置, 关心群众的利益, 关心群众的生活, 是我们党的一项根本政策, 是一项根本任务。1933年8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南部17县的经济建设大会上的演说中, 就曾指出:“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兴”, 必须切实地进行经济建设工作, “才能使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 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 去作革命工作”。在同年11月18日写的《长冈乡调查》中, 毛泽东又指出:“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 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的问题, 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 取得了群众对苏维埃的信仰, 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 帮助战争, 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因此, 让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 与帮助群众争取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这两者之间是一致的。1934年1月27日, 毛泽东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 着重指出了要注意关心群众的当前物质利益问题, 认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群众的生活, 包括土地、劳动, 到柴米油盐的问题、婚姻问题, 都不能看轻和疏忽, 要认真地引起高度重视和注意。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关于要注意群众物质利益的思想更趋成熟, 论点更为明确。他认为共产党人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不是向人民要东西, 而是给人民以东西”, 那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 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 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 只有这样, 才能使群众有能力、有可能去自觉地支持党, 支持革命, 支持抗日战争。对于不考虑甚至反对注意群众当前的物质利益的人, 毛泽东毫不客气地认为他们是伪善者, 是虚伪的一群。1942年5月,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 以占人口90%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作为出发点。“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 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 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对于这样的伪善者, 我们只有去揭露。
1942年12月, 毛泽东在其《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书中直截了当地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并指出这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 根本政策, 每个同志 (军队的同志也在内) 都要好好去研究。”是否实行这个根本路线和根本政策, 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革命者的标志。这样的认识, 是毛泽东从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总结而得出的。1945年12月, 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央给东北局的指示中也说, “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 群众才会拥护我们, 反对国民党的进攻。否则, 群众分不清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优劣, 可能一时接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 甚至反对我党, 造成我们在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1948年1月18日, 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 更明确地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 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率领被领导者 (同盟者) 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并取得胜利, (2)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 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 就不能实现领导。”
四、决不可只看到眼前的片面的福利而忘记了人民群众的远大利益
对于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始终认为必须正确处理, 处置失当将导致我们政策的失败, 影响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综观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 劳资关系。毛泽东认为不能要求过高的物质待遇, 不轻易提增加工资的口号。1947年12月,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 在谈及劳资关系时, 批评了“左”的以损害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为代价的错误政策, 指出:“对于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经济成分采取过左的错误的政策, 如象我们党在1931年至1934年期间所犯过的那样 (过高的劳动条件, 过高的所得税率, 在土地改革中侵犯工商业者, 不以发展经济、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目标, 而以近视的片面的所谓劳动者福利为目标) , 是绝对不许重复的。这些错误如果重犯, 必然要损害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利益。”明确地说明了劳动者的片面的近视的福利, 会实际上损害劳动者的长远的正当的利益, 因此是不能允许的。
第二,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1956年9月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全国人民必须使当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 艰苦奋斗、克勤克俭, 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国家的资金积累;……我们的税收政策、物价政策、工资政策和合作社收益的分配政策, 应当既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积累, 又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第三,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毛泽东在1956年4月25日的《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作了专节论述, 作为五大经济关系之一, 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大问题。1957年2月, 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三者利益关系问题作了阐述。他指出, 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 必须处理适当, 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要保证国家和集体的积累, 当然都不能过多, 因为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五、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不应当超过当前经济情况所许可的范围
在毛泽东看来, 一方面, 党和国家要关心和考虑人民群众眼前的物质利益, 坚持按劳分配。另一面, 我们又决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片面的福利而忘记了人民群众的远大利益。就是说, 在改善人民群众当前的生活水平时, 不要忘了长远利益, 不要超过经济情况所许可的范围。
在民主革命时期, 他着重强调发展生产, 繁荣经济。工人的福利要在发展生产中求得。1946年3月29日, 他在审阅《关于经济建设的几项通知》时, 增写了一段话作为这个《通知》的第7项, 这段话说:解放区劳资关系必须取合作方针, 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无论公营、私营都是如此。任何工厂、工会与党支部, 必须与厂方协同制定生产计划并协同执行之, 力求以较低之成本, 得较多较好之产品, 从此获得较多之盈利, 劳资双方有利。工人之福利必须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中求之, 任何片面的过火要求, 都将破坏解放区的经济。毛泽东关于工人群众的福利要在发展生产中求得, 在解放战争中是一贯的。1946年4月19日, 他在致彭真等的电报中, 在指示占领长春后的东北工作部署中又说:“工人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切不可提得过高, 必须采取劳资合作, 发展生产, 繁荣经济, 劳资两利的政策, 决不可只顾工人暂时片面利益, 结果害了自己。”
建国以后, 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指出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要逐步有所提高。1956年4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明确指出:“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在农村, “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 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 如有减少, 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毛泽东的这一符合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的极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得到了全党同志的认可、赞同。1956年9月27日, 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全国人民必须使当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和集体利益, 艰苦奋斗, 克勤克俭, 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国家的资金积累……我们的税收政策、物价政策、工资政策和合作社收益分配政策, 应当既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积累, 又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越来越注意到生产消费的关系问题。1957年2月27日,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 在分配问题上, 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 必须处理恰当, 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国家要积累, 合作社也要积累, 但是, 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在正常的年景下, 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
认真学习并领会毛泽东合理分配思想, 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科学总结其实践经验、是非得失, 对于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摘要: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纳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轨道, 统筹考虑, 全面安排。提出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必须坚持的一系列原则。这些思想对于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利益,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关雅梅.毛泽东的价值观与公平分配理想[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2].杨奎.毛泽东合理分配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唯实, 2009 (7)
10.英文的名言名句 篇十
In peace prepare for war.平时准备战时。(居安思危。)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It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彼此彼此。
Just has long arms.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Keep something for a rainy day.未雨绸缪。
Life is a span.人生如朝露。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eet plot with plot.将计就计。
Merry meet, merry part.好聚好散。
Mind acts upon mind.心有灵犀一点通。
Never hit a man when he is down.不要落井下石。
Never judge by appearances.切莫以貌取人。
No fire without smoke.无风不起浪。
Nurture passes nature.教养胜过天性。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一花独放不是春。)
11.尼采的名言名句 篇十一
1、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2、迟到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3、充耳不闻的智慧。---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 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 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4、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
5、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6、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
7、真正的思想家最最向往的是闲暇。与此相比平凡的学者却回避它,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闲暇,而此时安慰他的是书籍。
8、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9、真正的男子渴求着不同的两件事:危险和游戏。
10、对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险。
11、许多真理都是以笑话的形式讲出来。
12、时间迅疾地飞去——我们多么希望一切事物能与它同飞。
13、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14、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15、“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16、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17、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18、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19、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20、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21、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22、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23、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
24、妇人的一切是迷,同时妇人的一切只有一个答语,这答语便是生育。
25、If you would go up high , then use your own legs ! Do not let yourselves carried aloft; do not seat yourselves on other peoples backs and heads . (F. W . Nietzsche , German Philosopher) 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26、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27、人的价值惟有与他人相照,才能衡量出来。
28、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29、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30、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
31、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
32、害虫叮人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因为它们要维持生命。批评家也一样他们需要我们的血而不是痛苦
33、智慧愿我们——勇敢、无忧、矜高、刚强,她是一个女人,永远只爱着战士。
34、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35、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36、没有哪个胜利者信仰机遇。
37、男人们坚信自己的职业是要比其他任何职业都重要,如若不然,他就无法坚持这个职业。
38、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39、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12.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十二
1. 并购增值。
并购增值是两家企业并购后权益价值超出并购前两家单独存在时的权益价值之和的部分。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 降低成本费用, 有的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或消灭竞争对手, 也有的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等, 但主要的动因是通过并购给股东创造价值。并购增值来源于并购协同效应, 是资源整合所带来的价值。
2. 并购增值的计量。
(1) 并购总价剩余法。并购总价剩余法, 是指通过估计两企业并购后的权益价值, 计算并购后企业权益价值增值的方法。设并购方企业和目标企业在并购前的权益价值分别为SA和SB, 并购后企业权益价值为SAB, 则并购增值为:
(2) 折现并购增量现金流量法。增量现金流量折现法, 是指通过折现并购后企业每年的增量现金流量来计算并购后企业权益价值增值的方法。增量现金流量的计算通过预计并购后销售收入的增加额以及成本节约额而得到。
设并购后第t年企业销售收入比未并购时并购双方合计销售收入的增加额为:
其中:△St表示如果并购, 预计并购后企业第t年的增量销售收入;
SAB, t表示如果并购, 预计并购后企业第t年的销售收入;
SA, t表示如果不并购, 预计并购企业第t年的销售收入;
SB, t表示如果不并购, 预计目标企业第t年的销售收入。
设并购后第t年企业产品成本与没有实施并购时并购双方合计产品成本相比的节约额为:
其中:△Ct表示如果并购, 预计并购后企业第t年的产品成本节约额;CAB, t表示如果并购, 预计并购后企业第t年的产品成本;CA, t表示如果不并购, 预计并购企业第t年的产品成本;CB, t表示如果不并购, 预计目标企业第t年的产品成本。
因此, 并购后第t年属于企业股东的增量自由现金流量为:
其中:T表示企业所得税税率;△It表示企业第t年需追加的投资额。
设λ为追加投资占增量自由现金流量的比率, 则△It=λ (△St+△Ct) (1-T) , 故:
并购增值为:
其中:ks表示并购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
并购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在并购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率的基础上考虑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加以调整得到。
二、并购增值分配率
1. 支付对价及其方式。
并购支付对价是指并购企业为取得对目标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而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放弃的其他有关资产项目或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对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金支付, 二是股票 (或股权) 支付。企业并购也有两种类型:一是兼并合并, 即收购目标企业全部资产或100%的股权, 目标企业失去法人资格;二是控股收购, 即收购目标企业部分股权以达到控股目的, 目标企业法人地位保留。不同的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下, 并购增值分配率的计算有所不同。下面以兼并合并类型和现金支付方式为例, 说明并购增值分配率的计算以及其在评价支付对价合理性中的应用。
2. 并购增值分配率计算。
在收购全部资产并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下, 目标企业的收益全部来源于支付溢价。支付溢价是支付对价高过目标企业权益价值的部分。目标企业获取的支付溢价是并购增值的一部分, 剩余部分由并购企业享有。目标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份额占并购增值总额的比例称为并购增值分配率, 可分为目标企业的分配率和并购企业的分配率, 两者之和为1。
目标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为:
并购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为:
3. 并购增值分配率与支付溢价率的关系。
因为支付溢价率为:, 所以, 并购增值分配率与支付溢价率的关系为:ηB=γSB/△V, 或ηA=1-γSB/△V。
这表明支付溢价率越大, 目标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大, 并购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则会越小, 说明目标企业能分配到更多的并购增值份额。
三、并购增值分配率的应用
并购增值分配率能直观地反映出并购双方的利益分配比例。如果目标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大, 则并购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就会越小。因此, 并购企业通过测算并购增值分配率有助于判断其支付的对价是否过高。
1. 并购增值分配率的影响因素。
(1) 支付溢价率。目标企业的并购增值分配率与支付溢价率成正比, 表明支付溢价率越大, 目标企业获得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大。支付溢价率是评价支付对价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因此并购增值分配率与支付溢价率一样, 具有评价支付对价合理性的作用。
(2) 目标企业权益价值。在支付溢价率一定的情况下, 目标企业权益价值越大, 则支付的溢价越多, 目标企业获取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大。因此, 企业并购当中“大鱼吃小鱼”相对容易, 因为目标企业权益价值较小, 支付溢价相对较低。支付溢价与目标企业权益价值和支付溢价率相关, 支付溢价越大, 对目标企业越有利, 而对并购企业越不利。
(3) 并购增值。在支付溢价率一定的情况下或支付溢价率和目标企业权益价值一定的情况下, 并购增值越大, 目标企业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小。可见, 在支付溢价率一定的情况下, 并购双方协同作用越大, 目标企业获取的并购增值的相对份额就越小, 对并购企业就越有利。因此, 在企业并购实际操作中, 并购企业在选择目标企业时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协同效应及其大小, 对于没有协同效应或协同效应不大的并购方案要坚决舍弃, 不能好大喜功, 否则欲速则不达, 并购企业将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
(4) 支付方式。在现金支付方式下, 目标企业股东只获取了支付溢价部分的并购增值, 并购完成后, 不能再享有并购增值的剩余部分, 而且目标企业股东因获得资本利得而需缴纳所得税, 这些都使得目标企业要求更高的支付溢价率。在股权 (或股票) 支付方式下, 因为目标企业股东在并购后拥有并购企业的股票 (或股权) , 将有机会继续享受并购所带来的除溢价部分之外的并购增值, 尽管支付溢价率相对低些, 但目标企业获取的并购增值分配率实际上可能并不比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低。西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效果有关实证研究资料表明:美国企业在并购公布当月, 在现金支付方式下, 目标企业的超额正常收益率为42.29%, 而并购企业超额正常收益率为3.56%;在全部股票支付方式下, 目标企业的超额正常收益率为25.90%, 而并购企业超额正常收益率为-2.23%。这说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给双方带来的并购增值要比采用股票支付方式大, 支付方式不同将影响人们对并购增值大小的预期。这也是资本市场对支付方式信号所产生的反应: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被认为是并购企业有较多的现金流, 对并购较有信心;而采用股票支付方式则被认为是并购企业股价被高估, 自身现金流量不足, 因而对并购信心不足。
2. 并购增值分配率与其他指标的比较。
(1) 与支付溢价率的比较。并购增值分配率与支付溢价率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 支付溢价率越高, 目标企业获取的并购增值分配率越大。如果并购企业是上市公司, 则支付溢价就是每股收购价格高出目标企业股票价格的部分。支付溢价率计算比较简单, 尤其对于上市公司, 其股票都有市场价格。并购增值分配率计算比较复杂, 需要测算并购双方产生的并购增值。并购增值是并购双方在并购后未来年份产生的协同效应即并购增量自由现金流的现值, 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实际测算也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限制了并购增值分配率在评价支付对价合理性中的推广和运用。但是, 有时候缺点也正是其优点, 正是并购增值分配率需要测算并购双方的协同效应, 这就有利于并购方在实施并购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并购双方的协同效应, 避免了无效并购。
(2) 与支付倍数的比较。支付倍数是指支付对价与目标企业在并购宣告前 (一般以1年为期) 有关收益指标 (如净利润、息税前利润、现金流量等) 之比, 或与并购宣告日目标企业资产账面价值 (如账面净资产、账面总资产等) 之比。支付倍数是财务指标, 属于静态指标, 只能在相同或类似并购案例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净利润相同的两家企业, 其未来增长模式不同、资产盈利能力不同, 将导致两家企业的权益价值相差很大。因此, 利用支付倍数评价支付对价合理性的首要问题就是分析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的差异因素, 根据差异因素修正并购案例的支付倍数, 用修正后的支付倍数评价目标企业的支付对价合理性。并购增值分配率属于动态指标, 并购增值需要考虑并购双方的未来发展状况和协同状况以及时间价值、风险溢价等因素。任何并购实质上都是并购增值创造及其分配问题, 并购增值分配率更直接地揭示了这一关键问题所在。
总之, 并购增值分配率尽管存在一些缺陷, 如测算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也没有一个现成的固定评价标准, 但它明确揭示了企业并购的本质问题, 在未来的企业并购分析中必将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熟知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胡玄能.企业并购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13.历史的名言名句 篇十三
2)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3)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科林伍德(英)《自传》
4) 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阿克顿(英)
5) 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6) 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到了另一个房间。——列宁
7)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李道钊(现代)《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8) 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泰戈尔(印度)《飞鸟集》
9)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荷)《在历史中遭遇》
10)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11)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中)《艺术创造工程》
12)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13) 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恩格斯
14) 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雷蒙·阿隆(法)《历史哲学》
14.佛的名言名句 篇十四
2)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3)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5)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6) 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7) 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8)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9)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0)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11)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12)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3)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4)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5.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 篇十五
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 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在生产部门进行的分配, 称为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 政府收入指企业以利润和税金形式上缴形成的国家纯收入, 即政府所得;企业收入指企业税后留存的除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外的所得, 即企业所得;居民收入指企业支付的劳动者报酬, 即居民劳动所得。
1、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基本情况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分配主体之间的比重也会有此消彼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也不断变动, 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1978-1989年) :政府所得比重由1978年的12.8%上升至1989年的13.7%, 上升了0.9百分点;企业所得比重由1978年的37.5%下降至1989年的28.2%, 下降了9.3个百分点;居民劳动所得比重由1978年的49.7%上升至1989年的58.1%, 上升了8.4个百分点。
第二个时期 (1990-1999年) :政府所得比重从1990年的13.1%至1999年的13.5%, 上升了0.4个百分点;企业所得比重从1990年的33.5%至1999年的34.1%, 上升了0.6个百分点;居民劳动所得比重从1990年的53.4%至1999年的52.4%, 仅下降了1.0百分点。
第三个时期: (2000年至今) :2000年~2007年, 政府所得比重均在14%以上, 上升了0.6个百分点;企业所得比重从2000年的34.4%上升至2007年的45.5%, 上升了11.1个百分点;居民劳动所得比重从2000年51.4%下降至2007年的39.7%, 下降了11.7个百分点。2009年, 政府所得比重上升至15.2%, 企业所得比重下降至38.2%, 居民劳动所得比重上升至46.6%。
2、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变动趋势。 (图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而成。
从图1可以看出, 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段时期, 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所得更多;一段时期, 居民劳动所得更多;但总体变动趋势是居民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是呈下降趋势的, 而政府和企业所得则处于上升过程中, 具体表现是:
1978-1989年间, 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在这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比重较为合理, 但各自又有所不同。政府所得比重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 最高达15.8%;企业所得比重先下降后上升, 最低至26.9%;居民劳动所得比重持续上升, 最高达58.1%。
1990-1999年间, 三大主体延续了第一个时期较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并有进一步稳定的趋势。政府所得比重、企业所得比重和居民劳动所得比重各自的变动幅度都偏小, 且其变动走势基本平行。
2000-现在, 这一时期打破了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在前两个时期较为平稳的收入分配格局。其中政府所得比重在14%的基础上波动上升, 上升趋势相对稳定;企业所得比重先缓慢上升再急剧上升, 并在2005年超越了居民劳动所得比重比重3.1个百分点;相对的, 居民劳动所得比重先缓慢下降再急剧下降。这一状况在2009年有所改变, 企业所得比重大幅度下降, 居民劳动所得比重大幅度回升。
3、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计算得出;其中日本和澳大利亚2009年数据由于数据缺失为2008年数据。
在前半部分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期较为注意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向居民倾斜, 但90年代以后又从居民转回向政府倾斜, 尤其表现在进入21世纪以后, 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明显偏高, 居民劳动所得比重明显偏低。与国际相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的居民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中, 除澳大利亚的劳动所得比重接近50%, 其他发达国家都在50%以上, 我国居民劳动所得比重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最低, 尤其表现在2007年, 我国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骤降至39.7%, 比当年劳动所得比重最高的美国低16.5个百分点, 与当年劳动所得比重最低的澳大利亚也差9个百分点, 直到09年我国劳动所得比重才又有所回升, 但也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由此可见, 我国的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所占比重相对来说是不合理的。
二、劳动所得不合理的原因探析
要改变我国居民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的现象, 有效地解决劳动所得不合理问题, 必须深入分析和探究在我国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的原因, 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
1、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1) 在很长时间内过分强调效率优先, 忽略了分配的公平。
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彻底打破绝对平均主义的现象, 我国真正确立了按劳分配制度, 并逐渐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强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以效率带动公平, 这在当时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只有先把经济发展起来, 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否则只有普遍的贫穷。效率与公平既对立又统一,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很多人片面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甚至孤立地认为市场经济就只讲求效率, 不讲公平。进而在实际分配政策的制定中, 过分强调效率优先, 忽视分配公平, 更有甚者, 将效率与公平相对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效率与公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关系再一次明确, 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 我国三大分配主体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得比重的此消彼长的变化充分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
(2) 没有很好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重资本轻劳动, 资本报酬率远大于劳动报酬率。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化。生产要素主要指土地、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 居民劳动所得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分发给劳动者的报酬, 主要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和社会保险。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其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认为各种生产要素, 特别是资本的作用是巨大的。资本的回报率远大于劳动回报率, 因此, 企业管理者逐渐形成了重资本轻劳动的思想, 并将这种思想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生产中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上, 以及对劳动的不重视、不尊重的态度上;并且由于要素分配是一种激励性收入分配, 必须以效益为原则, 所以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大大低于资本所占比。据统计, 我国自1983年以来, GDP的资本形成率都在30%以上, 有时高达45%左右,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按要素的贡献度参与分配, 虽然在另一个层面上完善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但是消弱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对于按劳分配这项基本原则的坚持, 也影响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劳动所得比重。
2、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
一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其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而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很不完善的, 因此, 受其影响的分配制度也是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在文章中的第一部分分析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所得情况以及与国际的比较, 充分说明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三大主体分配失衡, 未能形成三大主体收入分配的合理格局和制度, 没有形成合理的标准。虽然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但是其中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平, 阻碍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在三大主体之间的分配均衡。
3、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劳动力在很长时间供大于求, 劳动者在分配中的话语权少。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原来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长期以来, 在“低工资、高就业”的劳动政策下, 一直持续了高劳动力参与率和高就业率, 丰富的劳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但同时一直承受着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在计划经济时代, 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没有暴露出来,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劳动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劳动力供需矛盾逐渐显现。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劳动力总量多, 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 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为城市, 特别是企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尤其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曾一度成为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 这正是由于中国劳动者数量众多, 而市场上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缺乏, 竞争十分激烈, 劳动报酬人为地被压低。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 我国到2010年劳动力供需差异增加到5500多万, 在未来10年到20年时间里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剩余劳动力问题将长期存在。对于我国普通劳动者来说, 如农民工、企业底层员工等, 其人力资本极低, 根本无法与劳动力需求方即企业公平地在市场上竞争, 在劳动报酬方面没有更多话语权, 只能被动的接受企业对于劳动的压制结果---廉价的劳动支付报酬。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保证劳动所得合理性
1、调整分配结构, 扩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国民收入不断的增加, 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二位。但是, 近年来劳动所得比重与国民收入总量增长速度明显呈反方向变化。而一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 即本文所探讨的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 比重越高, 分配越公平。非常遗憾的是,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 劳动所得比重越来越低, 表明了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失衡, 只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适当降低政府所得和企业所得, 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藏富于民, 使劳动所得比重和GDP同步增长, 使劳动所得更加合理, 初次分配制度更加完善, 才能使我国经济长远繁荣发展。
2、财政税收政策, 减轻普通劳动者的负担
劳动所得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过低, 政府和企业所得过高, 我们要保证劳动所得的合理性, 就必须调整三大分配主体的分配比重, 整顿分配秩序, 创造机会公平, 尽快制定垄断行业超额利润上缴制度, 从收入总额上调控, 加强垄断行业薪酬福利制度监管力度, 建立企业高管与一般职工工资比例和增长机制, 以此来降低企业所得。国家还可以通过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 来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011年9月1, 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指至3000元, 在一定程度上从个税上减少了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国家要从各方面调整财政税收政策, 进一步完善收入税收调节体制, 坚持把劳动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 逐渐形成各行业劳动者收入分配合理科学的新格局, 让普通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也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根本途径。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 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每年有600万左右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数以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数量可观的城镇失业人口需要就业。对于这些群体, 就业是取得收入的唯一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必须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立脚点, 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 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同时也增加了劳动所得的总量, 提高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
3、规范分配秩序, 强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机制
我国中低群体收入 (劳动所得) 增加缓慢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加强国家政策调控, 将改进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提高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确保低收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特别应关注农民工和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建立工资增长的谈判机制, 怎样提高职工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靠政府下命令, 更不要希望企业发善心, 而依靠劳动者个人单打独斗与用人单位协商提高工资更是不现实的。因此, 必须形成一种规范的谈判机制, 引入工资集体协议制度, 建立一种用人单位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 在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关系中, 用人单位往往处于强势地位, 而员工总是处在弱势地位。因此, 在薪酬形成和增长机制方面, 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 保护员工利益。此外, 还要培养和加强中低收入劳动群体的自我能力素养提高的意识, 当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就能更好的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 发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效用。
摘要:近年来,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收入比重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 居民收入比重即劳动所得比重偏低的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演变过程及趋势的基础上, 对劳动所得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劳动所得,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于安国:《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0年3月。
[2]彭爽、叶晓东:《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 《经济评论》, 2008年第2期。
[3]梁东黎:《初次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经济学家》, 2008年第6期。
[4]徐现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经济研究》, 2008年第2期。
[5]林幼平、张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 《经济评论》, 2001年第4期。
【合理分配的名言名句】推荐阅读:
如何合理分配好自我介绍的时间06-14
齿轮材料的合理选择06-15
合理的职业规划12-15
毕业生分配的介绍信08-05
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09-08
制定合理的考研学习计划09-23
关于构建合理的税收逻辑11-08
如何利用自我介绍的时间来分配内容?08-14
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07-28
浅析企业激励的合理性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