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精选9篇)
1.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一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在1927年以前都曾经提出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其中,李大钊讲得最早。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先后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一,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表现形式的阶段性概括。第二,它们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是高度统一的。它们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它们都集中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们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它们都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等。)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二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战略措施
在去年5月河南考察时,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适应新常态。同年7月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次提出新常态,要求各界人士正确认识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在11月的亚太经合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第三次提出新常态,并且全面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论述了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以深度剖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和中国经济增长潜在变化为基础的,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预判。在客观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主观认识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正确反映客观世界,以适应客观的要求。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重要新情况。
1.1 国际经济走势疲软
整体上而言,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从国际上讲,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日益密切的经济互联,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增加,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化区域性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已经悄然变化,国际需求出现常态性的萎缩,各国需要解决自身的金融危机,均存在外需的渴求,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外贸缩减,产业布局进行二次调整。
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世界大市场带来外部需求,这是成就中国“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的重要原因。但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社会总需求疲软的问题,世界性的产业分布调整,曾经支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环境一去不复返。而欧美等经济体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等战略方案,尝试经济复苏,构建有利于其吸引国际需求的贸易规则,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时,发展中国家间既存在南南合作,也存在相互竞争,各国相继推出各自的改革发展方案,推进相对优势产业发展,尽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瓜分国际市场的需求。
1.2 国内发展优势衰退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因素,还关系到社会、自然各个方面,多因素的有机组合才能构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于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结构逐步进入了老龄化,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人口优势逐渐衰减,而由于技术和保护意识落后带来的自然资源过度耗用和环境破坏,使得曾经的资源环境优势荡然无存,这些曾经的经济发展优势已经不能再造中国经济奇迹。
实际上,近年在东部和南部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等现象,已经表明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衰减。人口红利的减弱也是目前国内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的原因。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快速发展,资源耗用非常严重,来自环境、能源、资源的束缚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钒钛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经济外向依存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增量完全不能保障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这也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回归到正常增速的新常态,而事实上,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回落18个季度。
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当一个经济体经过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回归到正常的中高速模式。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过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后都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状态,经济增速回落在40%左右。
2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事物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在经历剧烈的变化之后,事物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新特征,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旧常态,不是对过去的粗暴否定,而是融继承与革新于一体的,是经济增速转向中低速增长,产业转向中高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粗放转向集约发展,质量效益性扩张,公有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立,发展成果惠及大众。中国经济新常态既是对发展趋势的客观描述判断,也是对发展状态的能动的反馈,这同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的内涵和历史的相续性。
习总书记在亚太经合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演说,首次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2.1 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之一是“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经常性两位数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奇迹已经过去了,中国经济开始回归常态,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进入到一个较为正常的发展速度。
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经济现象,首要的任务是认清现实,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顺利推动事物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是具有周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幸免于经济周期,也不可能背离经济发展规律。在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45.64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整体增长约140倍,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期,需要一段时期,甚至是一个较长时期的来进行调整。
2.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第二个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就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的长远持续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为质变做准备,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传统的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已经力不从心,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饱和,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和产能浪费。而中国经济内部的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对矛盾对立面不那么强烈,侧重点也集中在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其他次要矛盾逐步凸显。此时经济发展不再仅仅集中在经济体量的增加,需要放慢步伐,根据人民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结构,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精神消费档次,广大民众都能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
2.3 创新驱动经济
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就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不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用趋近为零,需要创新思路,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来助力经济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劳动力资源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比较优势了,技术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了较稀缺资源,经济增长将集中依靠技术革新和进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迫使我们必须调整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改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创新的力量,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
3 中国经济新旧常态的转换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脆弱,物资短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基于当时的客观实际,要走出国家贫弱的困境,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就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手段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整体经济总量庞大,每一个百分点增长对应的经济量绝对值非常高,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庞大体量下对应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消耗成倍数扩大效应。此外,外需萎靡不振,外贸成本比较优势弱化,传统产业投资饱和,供给过剩,人口红利等传统要素规模效应消失,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这些问题都减缓了经济增速,也要求放慢经济增速,中国经济环境不能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速,也不能继续承受这样的高速增长。国内外的客观经济现实和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经济本身结构调整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从旧常态进入了新常态。
4 应对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这是经济规律客观性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只能主动去理解和适应规律。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预见性的科学的安排经济工作。
4.1 调整经济结构,创造新优势
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传统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已经不能继续承担主力,制造业和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已经不现实。中国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信息化、人口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传统产业的环境代价,提高边际回报,出台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创造新优势。
4.2 优化发展布局,突出战略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产业间发展失调,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失衡。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是发展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突出表现。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实施区域化整体发展战略,集中实施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现东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带不再是资源输出地,而是作为新的资源聚集高地。多区域发展和多经济带建设,促成多点发展布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地域差异。
4.3 推进体制改革,引领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发展的困难,而这些难题在根源上大多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必须通过内部改革解决,为创新开启制度绿灯,为发展指引方向。去年以来,简化行政审批、取消部分审批事项、财税改革、投融资改革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打好了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闭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11-10(A02).
[2]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3]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实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4]金碚.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
3.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三
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结晶和理论指导,它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并回答了在新时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并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科学发展和怎样进行科学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它既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战略思维和方针指导,内涵丰富而深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深刻、越完备,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关于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又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思想;关于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和决策;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和论断: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和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认识和要求;关于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和决策;关于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分析与论断,以及“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的辩证思想;关于新时期共产党要做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关于中国共产党既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作风,深入反对腐败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关于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目标的思想理论;关于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部署;关于执政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主体的思想。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经验不断丰富,认识不断全面深刻,这个理论体系还一定会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具有三个要领:一是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二是必须把握中国国情和实践经验:三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实践成果就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成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理论成果就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它的第一个伟大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第二个伟大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届党中央都是十分强调的。他们强调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任何反对、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都是不能允许的,都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这是立国之本,谁都不能违背。我们党明确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照搬马列的本本、条条的教条主义,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识和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毫不含糊的。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脉”是相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史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对毛泽东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是以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起点的。毛泽东留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双份遗产,一份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另一份是毛泽东晚年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从消化、继承这两份遗产起步的。邓小平领导党批判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了拔乱反正,深刻地总结了教训,提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坏事为好事,使“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成为改革开放的镜鉴和动力。同时,邓小平强调还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毛泽东思想依然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不仅避免了当时的混乱。而且使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开始就置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
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七大报告既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也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是十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脉”是相通的。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关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关于向世界一切民族学习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既肯定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又指出其具体环节存在的问题:关于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指导思想;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哲学论、矛盾辩证法论、发挥自觉能动性论和自觉改造实践主体论等所提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这些思想理论对于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备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实践主题的不同,经验教训的积累,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继承又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三、重大的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二是从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的新的贡献。
从第一个方面来考察,这是实践已经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基本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太大提高,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深切感受,并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十七大报告就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新成就,列了十个方面,这就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从第二方面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的重大发展。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恩主义,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个条件,实践经验必须是新鲜的;第三个条件,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必须是科学的深刻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科学方法对新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使其深刻系统理论化,这样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结晶必然包含创新的成分。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往前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其实践经验是新鲜的。历届中央领导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抱着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责任心,他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是客观的、科学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定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必定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推进一大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关于坚持科学发展三大方面。这三大理论,产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随着实践的发展、转递,接力棒式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向前进,实践越发展。认识越深入,理论越完备,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而存在,主要是它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重大的创新。这种创新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往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提出的新理论。例如,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叉可以搞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突破马恩以来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再如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统一祖国的创造性构想.这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从未有过的。完全是邓小平根据新的现实提出来的,属于独创性的新内容。这个伟大构想及其成功实践,为世界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过去涉及但没有搞清楚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科学阐发。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过去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排除了生产力这一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就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是一个突破性发展。邓小平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特点及历史任务的认识清晰起来,为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的突破性贡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创新、有突破性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四、人民利益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原则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受到围攻,中国共产党人仍然理直气壮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论是对待理论还是对待实践问题,均采取了彻底唯物主义的态度。彻底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动力、理论勇气、理论境界来自
何方?来自人民。来自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们党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史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因此始终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建设为民,这是党的唯一宗旨。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坚持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在认识上解决了有关联的三个问题。
第一。是从实践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这个问题还可以表述为:是向人民负责,还是向马列经典负责,因为从实践出发是与人民要求一致的。当然。在此并非是把人民利益要求与马列经典作为一对矛盾提出来,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应该是和人民利益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对人民负责。这里要讲的是,马列经典理论中有过时的部分,有与现实对不上号的观点和结论,如果以过时的无效的经典指导实践。实践就会失败,就是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就会反对。无疑,要对人民、对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就要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某种经典出发。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精髓是实事求是,要提倡实践,不要提倡本本。邓小平所持的就是这种对人民负责、对实践负责的彻底唯物主义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胆量、气魄、境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党把人民利益看得最高,因此我们的实践道德不是经典要求,而是看人民利益的要求。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策考虑的最高原则。比如改革初期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就是根据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并不是根据什么经典或指示而作出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实践出发,而不能从书本出发。
第二,实践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待理论坚持两个标准:一是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二是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确认某种理论是否是真理,必须经由实践检验,验证其“真”“假”。这还不是目的,还要运用真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实现真理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和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真理的价值标准,这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目的。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价值的主体。因此。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的成功,又要服务于人民,使人民获得成功实践的价值。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根本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高宗旨。
第三.坚持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统一。任何社会,生产力发展都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提高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但发展生产力不是唯一要求,社会还需要政治、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等于就是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党中央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辩证统一的观点。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4.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四
人依据其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不断发展了的政治经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以揭示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经济运行的规律为目的,以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
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为己任,具有鲜
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
展。
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
成果中的经济理论部分,即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已经被
实践证明和被广泛认同,并正在用以指导实践的科
学的经济理论。它们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也包含着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辛探
索和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的任
务,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定含义而言,就是要
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与发
展的实践为依据,以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矛盾与态势为参照,以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发
展、产业革命与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着
重将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
论观点引入学科体系中来,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适合我国应用的部分加以
整合和疏理。一方面使其由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学
术理论,获得稳定的科学形式;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和时代精神。做到既继
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勇于学习
借鉴,实现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全面创新,充分发
挥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有关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研究与建设中的诸多具体问题,应该以这
样的思想为指导加以认识和处理。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5.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篇五
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有感
——记录十七大,小人物眼里的大世界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1.本文的基本思维框架是什么?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基本思维框架
总述部分:描述了世情、国情、党情。即十七大召开时的背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面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基于这一世情、国情、党情,胡锦涛发表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过去五年的成绩。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
第二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第三部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并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出要达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第四部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接下来的部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方面对过去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成绩进行总结,对未来蓝图进行规划
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九部分,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十部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第十一部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简而言之,本文的基本思维框架如下:
1、背景描述,对报告提出基本背景进行阐述,即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2、回顾过去,对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回顾与肯定。
3、立足现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针对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进而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依据以及根本方法。
4、展望未来,对未来取得小康社会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5、未来蓝图规划,(具体的)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方面对过去成绩进行总结,对未来蓝图进行规划。
2.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记录十七大,小人物眼里的大世界
以5年作为周期,时间,一下子就变短了。细节退隐幕后,宏大线条渐次浮现。
5年前,大家揣摩十七大报告中频频出现的新词,遥望中国未来5年的大趋势。5年后,今天,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将会胡锦涛手中接过接力棒,走到时代的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聚光灯下,带领这个大国走向新的未来。5年前,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对下一个5年作出部署,“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其中最醒目的表述之一。5年后,承载着对过去的总结,又会提出怎样的宏大规划。
十七大报告无疑是一份重要的文献,注定要载入史册。历史只能由当代人经历,后代人评说。就像对待每一份历史文献一样,在十八大召开之即,去认真读一读十七大的报告,也有一番趣味,既为了研判现实,也为了立此存照。
这一份报告长达3万多字,深思熟虑,字斟句酌。但是对于大多人来说,由于对其核心纲要和表述方式的长期耳染目濡,它不并难读,也并不难懂,每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关键词和新术语,从中解读新形势和新变化。
代表们自然是高屋建瓴,豪情满怀,立足大局,全面观照,但是作为个人读书笔记,每个人都可以圈点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商人可能更关心经济政策,须得琢磨一下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变的内涵差异;军人则要更多思考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环保人士很看重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关心台海局势的人们,则会把眼光落到“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上。
我个人更关注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主要留意报告对社会问题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承诺。
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对当下突出问题总结道:“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紧接着,报告第二部分用了几个“我们要永远铭记”来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并说“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对前一段时间关于改革的争论的一种回应,而我视之为一种发展趋势。
报告第六部分题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关于民主,报告如是说,“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关于法治,报告如是说,“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关于行政,报告如是说,“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关于制约和监督,报告如是说,“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我另一个兴趣点在于十七大报告中出现新名词,新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发展往往是在已经有现有基础之上的发展,这说明这是对前五年的所取得成就的肯定,这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今年乌坎事件,其实这并非外媒眼中中国民主的开始,而是中国基层民主的扎扎实实的践行。
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说,“人均”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样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这将会为今后5年百姓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我认为,从总量走向人均,这说明我们党开始真正关注人民生活水平,而非大国地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文 篇六
课程论文
Research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姓名:崔孝强
学号:11314051
专业: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
指导教师:宇正香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崔孝强 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 14
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十二五”规划则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党的领导人对文明的认识同样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邓小平提出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到江泽民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目标再到后来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理念的一次理论升华,同时将生态文明纳入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文明体系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历程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与恩格斯以人的视角为切入点,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重视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立足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强调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印记的自然对人的意义。但反对人类绝对至上,强调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和谐统一,主张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并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逐利的固有逻辑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变迁,即共产主义的到来才能实现。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类诞生之日就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当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生产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决定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原则,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解要以人与人的和解为前提,马克思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的客体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要认识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把这种任务作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于这个目标人类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然对人的制约性,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任何一方的失衡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然对人的影响,任何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也必须要遵守自然规律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制度的变更,正是遵从自然规律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认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反对无视人类主体性的极端自然主义和非功利主义。(2)坚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人类绝对至上的人道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想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有机结合。
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将“产业结构”作为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业结构才能够发生根本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生态科技的重点领域在于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三大技术,其中关键在于能源技术。人类所能够利用的能源是无限的,而人类取得能源的技术则是有限的。工业文明建立在石化能源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则应是建立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新陈代谢(物质变换)理论不仅有利于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之间的和解,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循环经济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和经济开发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将循环经济思想扩展到整个中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社会结构调整——比如,尽量避免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从东南沿海低海拔地区向中西部高海拔地区转移,进一步缩减地区、城乡和行业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逐渐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
生态革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影响远超过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人类自身。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指导,也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大力发展以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力,努力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陈代谢理论的生态生产关系,为人类的明天探索一条永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7.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七
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的研究上, 始终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度量衡。在他的著作中已经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在今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并存的时期, 社会主义要想证明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 势必要做到自己本身能够比资本主义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 “如果没有这种发展, 那就只会又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也就是说, 全部陈腐的东西都要死灰复燃。”[2]在这一点上,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已经认识到这一事实, 并且根据自身建设的需要,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 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巨大成就。
但我们在对生产力重视的同时, 不能以单纯地以发展生产力为一切指标, 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 如果是这样, 我们很有可能陷入如同马克思所说的“物的依赖性社会”, 变的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 对自然的盲从和敬畏, 变成了人对自然的普遍征服和占有, 并且这种矛盾势必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势必会形成新的剥削阶级。“它 (资产阶级) 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3]所以当前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是将对物质生产的重视转换为对人的关怀, 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人的全面解放上综合阐述, 是符合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努力奋斗的结果, 他们既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又理当是在此建设中消极后果的承受者和积极成果的受益者。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发展为了什么, 发展依靠谁, 发展的成果怎么分配”这一根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落实“发展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一直依靠他们, 发展的成果也应当由他们来充分享有”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发展下的矛盾, 理性地解决问题
在对矛盾的认知上我们总是将矛盾单一化, 并且用单一的手段解决。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 社会建设者们对此认识的不足和缺失, 曾经使得一段时期内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 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怪现象。新的矛盾产生了, 经济高增长与社会低发展的矛盾, 社会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经济和社会秩序缺乏规范的矛盾使得现有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 这种对立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然, 马克思主义也充分认识到,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 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强调:“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自然界的变化, 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 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阶级之间的矛盾, 新旧之间的矛盾, 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是从考虑矛盾的片面化发展到全面化, 不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超越, 亦立足于人民的需求, 从民生、民权等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运行。首先,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再次, 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尤其要关心人民群众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要, 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社会效益的优化性、社会效率的增长性、社会地位的平等性和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高度统一。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追求的目标“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 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 都将同等地、愈加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4]因为只有考虑到全面的社会发展, 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才能形成。
二、协调处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 实现和谐双赢理念
我党自成立初期, 一直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方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是我党执政之基。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 生产方式不断革新, 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农民阶级在西方发达国家几近消失, 与之取代的是中产阶级。在发达国家里他们所占的比例基本上超过50%。而且事实证明, 社会结构中中产阶级比例较高对于社会稳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在短暂的改革过程中, 由于先天的原因, 并不是像西方经济发展那样循序渐进, 在朝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没有充分的准备, 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在此过程中出现分化和组合。表现在:第一, 工人阶级内部脑体分工差距加大, 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工业要求现代工人们需要更高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同时, 由于行业上和职能上的差异, 蓝领、白领、金领阶层之间的划分, 使得工人阶级内部对于整体的阶级归属感不够强烈。第二, 广大的农民阶级仍然是我国人口结构比例最大的阶级和群体,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思维解放, 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 成为半工半农。或者有一部分放弃了传统意义的生产方式, 采用新型的耕作方式和机器, 或者从事农副业脱贫致富, 已率先进入富裕阶层。农民内部的成员也因为财富的多少而产生分化。第三, 知识分子的定义, 从传统的阶级观念来看, 知识分子曾经是被划分为小资产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已划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但仍然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团体而存在。但在未来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 知识分子将逐步融入各个阶级, 更多的是体现在各行各业中掌握专业理论和高深技术的佼佼者。第四, 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划分不是以社会成员的职业为基础, 各个阶级之间界限很模糊, 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寻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
无论是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 还是共产主义的目标, 对于我党来说都是艰巨的任务。一方面,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比例占据主体的中产阶级, 其包含类似今天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新型农民、新型工人;另一方面, 要考虑到我们需要的中产阶级从何而来, 占中国人口70%的工农阶级当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是其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有限的人均资源, 使得传统工农阶级的发展遭受限制, 只能分工成为固定的阶级而缺少应有的发展空间。所以仍需要立足于现有的阶级基础, 协调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关系, 努力扶持工农, 从物质和精神双向发展解放广大的人民群众, 成为新的稳定的执政基石。
三、从注重眼前利益到追求长远发展利益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30年里, 曾经因为盲目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和部分地区领导建设的“政绩工程”, 大搞重复建设,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人均占有资源量基本上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这种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占有量低下和浪费资源的因素综合在一起, 最后的结果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对立, 而且因为资源分配问题而导致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对立。恩格斯曾经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科学发展观当中, 提出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为了实现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 保护好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 我国在此方面的任务就是:
(一) 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 优化产业结构和人员。优化产业结构, 本质上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以是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否保证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后援发展资源、是否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享用资源为标准的。尽管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始终以初级的发展手段和模式过渡到高级阶段, 发展生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正是我们寻求的手段。但是对于能否掌握这种高级手段, 则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的最大考验。良好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需要有良好的优秀人员来完善。“在一切生产工具中,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6]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为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也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二) 节约型社会经济意识的树立和利益的保证。从政府机构到普通民众, 必须加大对节约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出于“面子”对资源的浪费特别是生活资料的浪费, 形成对自然再次缺乏限制的索取更多的生产资料, 最终造成恶性循环。这就需要让环境开发和使用者尤其是污染者承担环境和生态破坏的损失以及资源耗竭的成本, 从而促使市场主体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 保证和发挥其节约型经济的功效, 实现产业的最优生产、最好消费和最小废弃。减少成本, 增加利润, 又反馈以良好的社会环境, 谋求长远发展。对于社会个体家庭, 政府应当实行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消费教育的理性培养、消费政策的科学执行, 这些都是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够获得人民支持的重要途径。
四、确立政府职能的体现和制度的完善
现代对政府职能的定义基本上是管理和服务。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就说明政府职能的性质一方面是由政府的组织者政党进行构建, 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充分的人民群众力量的成长。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 而我们的人民自身的发展也是处于初级阶段。在此期间, 政府承担何种职能以及对此职能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管理职能是政府体现其主导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人民自身力量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 党和政府做为宏观调控者和人民利益守护者的身份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其运用管理职能做出重大决策维护人民利益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而当政府考虑到人民民生建设特别是福利方面的问题时, 政府所体现的则是一种服务者的身份, 以人民需求为主导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给予人民策划权和决策权, 对于政府自身来说其执行意义大于决策意义。而无论是政府的管理职能还是服务职能, 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民生、民权和人民幸福。而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只有上升到政治制度和法律层面的界定清晰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和实现。
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 正规的法制建设还是比较短暂, 以法治国的理念虽然提出, 但并没有真正地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法制建设不仅是条文式的制定, 还有其内在的契约精神的接受。如果仅仅拥有健全的法制, 但是没有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和尊重, 那么法制真正的贯彻执行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法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它, 我们不仅需要对制度条文的制定和修改加大努力, 同时对民众的法制意识也要支付同等的汗水。还有针对法制制定的对象, 要考虑到全面性和重点性。法制建设的责任主要是维权,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市场主体成分构成复杂, 但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所以在对各自权益的处理上维护各个阶层应有所得, 不能以歧视或偏颇某一群体, 确保法制公正的基本属性和公信度。此外, 在不触犯法律的基本法规和道义的前提下, 有责任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援和扶助, 维系市场主体平衡体系。而政府本身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理当是遵守法制的对象, 所以在法制建设当中防止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运行成本高昂的相关法规制定更是要符合严于律己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 政府才能以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展现在民众面前,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断进步。
摘要: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内容, 以实现人类自由解放为根本目的。自改革开放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已经使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普遍意识。现在我们要求进一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 就要对人的解放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科学发展观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部署,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延伸和扩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9月第6版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9页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年9月第6版第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4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第1版第1卷第38页
8.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意义 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大意义就是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好理论指导。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就是要指导我国沿着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广大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中国,主要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更加需要按照既定的道路,在此大框架下,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来取得我国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讲究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国际经济形势不断辩护,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来适应我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比较有生命力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要想很好地使用,就必须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够适应中国目前的发展。
同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資源情况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还将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也在于能够将现有的理论基础,进行一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还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都是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最初,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我国。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开始广泛传播主要还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随着我国知识分子开始注意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利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将两者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之后,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发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发展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主要在于能够较为清楚地探索我国的经济运行规律,解答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解决的我国经济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2]。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一)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意义,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也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毕竟是产生于国外,是马克思在长期的现实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在产生初,并没有合理地参考到我国的经济情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并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目前,对于我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要根据我国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普适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解释人类发展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因此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能够将其进行发扬光大。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当然也要讲究能够充分挖掘其普适性。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能够进一步发展。从而建立起更加适用中国国情的理论。另外,想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普适化,其关键是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门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从而解决好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3]。
(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发展,主要是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以往的几十年,存在很大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充满了新的活力。因此,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和面临的国际化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新的形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更加借鉴理论知识。但是在借鉴理论的同时,必须要与时俱进,仅仅跟随时代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现代化发展。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借鉴这些伟大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的同时,必须要将其进行中国化,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能够将理论进行更好地完善。本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其民族化,建立起我国适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将其普适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发展,使其具有更加适用性。三是将其现代化,使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小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意义[J].学术月刊.2008(3):73-76.
[2]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轨迹[J].学术月刊.2008(3):64-67.
[3]曾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民族化、当代化和普适化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2(4):4-6.
9.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 篇九
中国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各级学校中,中国共青团在领导和团结学生方面均有一定成绩;共青团同时还负责指导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工作。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前后,全国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
【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推荐阅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11-26
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09-07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06-2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7-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05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7-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09-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12-0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07-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