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勤奋的故事

2024-09-24

古代名人勤奋的故事(16篇)

1.古代名人勤奋的故事 篇一

中国古代名人的勤奋故事

1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2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5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2.古代名人勤奋的故事 篇二

据《北京晨报》消息, “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 在你的印象中, 历史书里的古人是不是都长得一个样?”最近, 有网友在微博里上传了一组插画, 并称:“高中的历史课本, 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 原来全是同一个人。”据网友透露, 这些画像一般都是取自《三才图会》之类的明清类书, 这类书在绘制历史人物画像时想象力一向比较有限。仔细一比较, 高中历史课本的人物肖像, 确实存在雷同。套用“此故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 实属巧合。”对于网友的愤怒和由此衍生的调侃之情, 我们认为, 历史虽有巧合, 但不能如此巧合。

3.古代名人的离婚风波 篇三

孔子“离婚”一事迄今仍为谜团

唐代孔颖达曝“孔氏三世出妻”

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莫大荣幸,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小子,取字“伯鱼”。

“孔子离婚”一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首次将其曝光的是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礼记·檀弓上》中有“伯鱼之母死,妻而犹说”一语,孔颖达在给这句话作注时,称“时伯鱼母出”,意思是其时孔鲤的母亲已被孔子休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将孔子的母亲、当时年仅17岁的颜徵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

孔子老爸“出妻”一事,最早见于《孔子家语》 “后孔安国序”中。此序出于晋代文人之手,但序中却只字未提“孔子离婚”一事,除了叔梁纥外,还提到了孔子之子孔鲤、之其孙孔伋(子思)也都有与老婆离婚的经历,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然而,古代好多历史学家不相信这一说法,认为此事太“八卦”,乃误信误解的结果,甚至不少现代学者都在质疑,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已逾千年的唐代才曝光,可信度不高。

孟子闹离婚被孟母制止

《荀子·解蔽篇》记载“孟子恶败而出妻”

儒家文化讲究“礼”、“仁”,孔子离婚一说,让不少“孔粉”挺受伤的。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他在《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孟妻做了什么样不好的事情,让孟子要“出妻”?原来仅因坐姿不雅。

据汉文帝时博士韩婴撰《韩诗外传》所记,有一次孟子回家进门时,看到妻子“踞”在那里,把双腿叉开坐着,孟子认为这种坐姿有悖于礼制,不合妇道,遂对母亲说:“妇无礼,请去之。”

古代离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最基本的是“七出三不去”,据说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属于孔孟之道婚姻观之核心内容,为后代遵从。所谓“七出三不去”,是指老婆如果有七种不良行为,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另有三种情况不可以离婚——详释见于《大戴礼记》,“七出”又叫“七去”,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显然,孟妻的“踞”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条。

孟母是一位十分明事理的女人,仅因儿媳妇坐姿不雅,儿子就提出离婚,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东汉黄允为攀“高枝”离婚

《后汉书》记载黄允之妻“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与现代名人动辄以“缘尽”、“感情不和”提出离婚不同,古代名人离婚时较慎重,都会拿出能让社会和公众接受的理由,最常用的是生不出儿子,即“七出”中的所谓“无子”,这个理由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容易获得社会理解。东汉初年著名学者桓荣,到40岁时妻子还没给他生出儿子,最后便以此理由离婚“更娶”。

但也有风流之人,明明移情别恋,也借“无子”闹离婚。东汉末年,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喜欢上山阳司马氏后,便对妻子王宋看不顺眼,借无子将她休了。当时的曹植曾为此写下《弃妇诗》,讥讽刘勋找借口离婚。

在古代,名人离婚其实比现代更容易引起注意,搞不好就会影响名人形象。东汉有位叫黄允的名人,就因离婚而身败名裂。《后汉书·黄允传》记载,黄允是有名的才子,当时的大学者郭林宗十分看好他,夸他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当时的司徒袁隗正为侄女找对象,见到黄允后感慨:“得婿如是足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找到你黄允这样的男人做侄女婿,就心满意足了,言下之意,可惜你黄允已结婚了。

黄允听罢,觉得升官的机会来了,回家后即要休掉老婆夏侯氏。面对如此薄情丈夫,夏侯氏没有留恋,在离开黄家之前,她向婆婆提出一个要求:将所有亲朋好友请来家里道个别。那天,一下子来了三百多位宾客,夏侯氏坐在中间,卷起衣袖,把黄允干过的见不得人的十五件丑事全部说了出来,大揭丈夫的老底。此即《后汉书·郭符许列传》中的“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声讨完薄情丈夫,夏侯氏便乘车而去。

这下黄允惨了,不仅未能攀上“高枝”,反而弄臭了名声,为时人不齿。

陆游离婚酿成悲剧

一个叹“东风恶欢情薄” 一个和“世情薄人情恶”

离婚古称“仳离”,还有“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多种叫法,“离婚”一词直到晋代才出现。晋代离婚的名人不少,其中在现代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一位是书法家王献之。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之子,离婚实属无奈。王献之原配是表姐郗道茂,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了婚嫁年龄,王献之央求父亲向郗家提亲,王献之遂娶得美人归。但他们的婚姻没有走到头,被政治原因破坏了。虽然仍爱着表姐,但王献之还是离婚了,与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结婚。直到晚年,王献之都为离婚而后悔,觉得有愧。一次重病,道士来家给他做法事,道士问他有何过失,王献之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nlc202309011851

离婚令王献之痛苦,比王献之更痛苦的,大概算是南宋名人、诗人陆游了。

陆游的原配是表妹唐琬,20岁那年与唐琬完婚。婚后小两口甜蜜恩爱,这引起了陆母的不满,迫于母亲的压力,孝子陆游将唐琬休了,遵母命另娶王氏为妻。

唐琬是有名的才女,后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族后裔赵士程。几年后,陆、唐二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沈园相遇,非常伤感,难过的陆游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琬后来应和了一首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唐琬从此不再开心,不久郁郁而终,酿成离婚悲剧。

李清照离婚“对簿公堂”

女词人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疾呼“惟求脱去”

离婚,在古代基本上是丈夫的权利,但妻子也不是不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女性主动提出离婚,叫“请去”或“求去”,这意思很简单,我与你过不下去了,请求你放过我,让我走吧。

除“七出”之外,古代还有“义绝”、“和离”和“违法断离”三种离婚通道。“和离”便可能是女方主动提出的,即 “请去”,有点像现代的协议离婚。

朱买臣是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的官场名人,曾任会稽太守,位列九卿,其离婚便是妻子先提出来的。《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在发迹前,家里太穷了,妻子跟他过不下去,遂“求去”。朱买臣当时劝妻子不要离,说你跟着我过了那么多苦日子,再等几年吧,等我富贵了报答你。朱买臣还给出了时间表:五十岁时会转运,得富贵。其妻不信,去意已决,朱买臣只好放手。后朱买臣真的在五十岁时发迹了,朱前妻羞愧不已,上吊自杀。

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中,宋代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与后夫张汝舟的离婚,在当年最轰动。李清照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赵明诚,俩人在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后,孤独无助、身心憔悴的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

谁想张汝舟贪财,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古器。在发现李清照并没多少财产后,张汝舟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施以家暴。作为一名知识女性,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其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载《云麓漫钞》)里称,“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李清照与张汝舟“对簿公堂”,不惜自己也坐牢,告发张汝舟有欺君之罪,终于离婚。

但对于李清照离婚的真相,古今都有学者认为是“假新闻”,其主要观点是《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或系伪造。(据《北京晚报》倪方六/文)

4.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篇四

母亲的话,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矿物标本,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诺贝尔物理学奖,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1812月。

从那以后,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19,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母亲的榜样作用。她断定。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妈妈只要一有空。由于发现放射性,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在一个破棚子里,也不据为私有,性格上好个人沉思。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还用镭来治疗伤兵?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又荣获19诺贝尔化学奖,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沉默寡言。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她想,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她想.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建立了居里定律,年仅47岁,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战胜残疾的巴雷尼(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坚持

5.勤奋名人故事 篇五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华佗拜师学艺】

6.名人勤奋好学成功的故事3个 篇六

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文章不厌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于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七次。马克思宁肯把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把未经加工的著作遗留于身后。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看见福楼拜桌上每页文稿都只 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楼拜笑了笑说:“这是我的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7.四位古代名人的养生方 篇七

.孙思邈的养生要方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活了120岁(民间尚有其他说法),被人们称为“药王”。他在年幼时体弱多病,曾有“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的经历。因此,他在十八岁时立志学医。到中年以后,孙思邈开始经常使用艾灸的方法为自己进行调治。孙思邈在他的著作中说,他经常用艾火“遍身烧”,而灸得最多的穴位,就是位于小腿上的足三里穴。孙思邈长年累月地使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进行养生,因此到了90多岁,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时,仍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中医经典《灵枢经》中说,艾灸可“强食生肉”。也就是说,艾灸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机体正常发育和肌肉生长的功能。宋代御医窦材甚至将艾灸称为“第一保命之法”。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赖以生存的“后天之本”,并有“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的说法。因此,艾灸足阳明胃经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能补能泻、可寒可热的特点。经常温灸足三里穴可起到激发推动体内经气的流动、促进脾胃运化、消积化滞、祛风除湿、健脾和胃、益气生血、强壮身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该穴有“养生保健第一要穴”和“长寿穴”的美称。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经常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等穴位,确实能够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延缓机体的退化,从而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艾灸足三里穴的具体方法如下:将艾条点燃,悬于足三里穴上方2~4厘米处。然后将艾条呈上下鸟雀啄食状或左右打圈旋转状对足三里穴处的皮肤进行灸灼,可每次灸灼15~30分钟,至皮肤有较强烈的温热感为止。在艾灸的过程中,若燃烧的艾条上附有较多的艾灰,应及时将艾灰弹落,以避免其脱落烫伤皮肤。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寸处。将膝关节弯曲成直角后,从外膝眼往下量4个横指的距离,再从胫骨前嵴向外侧量1个横指的距离,即可找到此穴。

.苏轼的养生要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和美食家。苏轼生平历经无数苦难,但他随遇而安,面对恶劣的处境能始终保持开朗、豁达、大度、恬适的心态。在他被贬谪黄州时,生活困苦到只能吃野菜的地步,却仍能津津有味地创作《菜羹赋》。据记载,苏轼在晚年依旧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尽管处于非常恶劣的环境中,他仍活到了66岁。在那个年代,这个寿命算是较高的。与在顺境生活中获得高寿的人相比,他的长寿更具有养生方面的意义。除了保持豁达的心态以外,苏轼最重要的养生秘诀就是长期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他曾说,“其效不甚觉,但积累至百余日,功用不可量……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中医认为,在足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汇集了人体内一半的经络。人体内的3条阴经(即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都交汇于足部。因此,人的足底分布着许多重要的穴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涌泉穴。该穴位于人体的最下端,足底前三分之一处的凹陷中。其名字的喻意为“如同一股清泉从地下喷涌而出”。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也就是肾经的源头。肾是人的阴阳之根、精血之源、先天之本,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等生理功能,其范围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泌尿、生殖、运动、内分泌等系统。因此,人的健康状况与肾气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调补肾气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涌泉穴作为进肾之窍、出肾之门,有着补肾健脑、增智强力、安心宁神、舒肝明目等重要功能。因此,按摩涌泉穴的养生法被《达摩秘功》列为“延寿十五法”之一。

苏轼按摩涌泉穴的步骤为:盘膝坐于床上,凝神静心,双目紧闭。先以右手托住右足踝,使足底朝上。再用左手掌根的小鱼际肌或拇指的指腹在右足足心的涌泉穴处做上下、左右的摩擦推揉,应连续揉搓200次左右,一直按摩至足心发红温热为止。随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左足的足心。

.乾隆皇帝的养生要方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的第4代君主。他在位60年,活了89岁,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十分注重足部的养生,将足部养生法总结为“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晚间一盆汤”是指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足浴。在民间,一直有“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等关于足浴的说法。即便是文坛巨匠苏轼和陆游,也都留下了“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等关于足浴的诗句。根据一年中的季节变化,人们还将足浴的功效总结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在进行足浴时,皮肤上的神经感受器可受到水温的刺激,这种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至内脏器官,从而起到调节内脏功能的作用。在临睡前用热水进行足浴,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温和的刺激,促使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使人安然入眠。足浴还能促进局部组织中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缓解或消除疲劳感。因此,中老年人经常进行足浴,可起到增强心脑血管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和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乾隆足浴的操作方法为:取一只较深的水盆,其深度可容纳整个小腿。在盆中倒入温度适宜的热水,将双脚泡入水盆中,并用手指缓慢、连贯、轻柔地按摩双脚,从脚背逐渐按摩至脚心,以按摩至局部肌肉松弛、舒适为止。在足浴时,随时向盆中加入热水,以确保足够的足浴时间,发挥最佳的保健效果。乾隆在足浴时还经常在水盆中加入细辛、红花、艾叶、穿山甲、肉桂、丁香等具有通经、活络、开窍功效的中药。这种足浴的保健效果更佳。

.陆游的养生要方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得享85岁的高寿。据文献记载,他对食粥颇有研究。陆游在晚年曾因肾气渐亏、肝阴不足而出现了两目昏花、眼力不济的情况。就在那时,他开始经常服用以枸杞熬制的粥进行调治。根据自己的养生经历,他留下了“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及“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等关于食粥养生的诗句。

米粥清淡可口、容易消化、极富营养,并具有生津益气的功效。中老年人(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会逐渐减弱,因此最适合食粥。北宋文学家张耒在《粥记》中说,“每日食粥,所补不细,又极柔腻,最为饮食之妙诀。粥可实五脏六腑之气,且能逐热,一饮汗尽,二饮热去,三饮病已。”清代的医学家王孟英更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物”。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的功效。取枸杞为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久服,轻身不老”的上品药材。在“龟龄集”、“龟鹿膏”、“二仙胶”、“七宝美髯丹”等中药长寿方中,均可见到枸杞的身影。乾隆皇帝所服用的“清宫寿桃丸”也是由枸杞和益智仁、生地、胡桃、天冬等药物组成的。因此,唐朝诗人刘禹锡赞誉枸杞说:“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临床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磷、铁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肝功能、心肌供血、兴奋大脑和性神经等多种功效。

8.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 篇八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古代名人勤学的故事2:毛泽东借书的故事

正月一过,棠佳阁启蒙馆又开学了。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散学后没有回家,找了毛泽东说:“你帮我们到你舅父那里借几本书看一看,学一学。”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这有何难!来,我带你们借书去。”

毛泽东找了他舅父帮同学借书,他舅父不大高兴地说“读书人借书等于老虎借猪,难得收回!”毛泽东把胸脯一拍:“我负责收齐归还。”

9.古代名人交友的故事 篇九

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感悟:“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意思是说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学习,未必可以同他一起追求真理。人的思想或品质不同,是很难在一块儿共事的。也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范仲淹与王质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在那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做到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真诚待友,和那些见利忘义之徒相比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感悟:“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说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患难之中见真情。在坎坷和磨难中,友情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程。真正的友情所产生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3、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中国诗歌史上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李白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一度被称为神童。少年时代,李白仗义豪爽,好剑术,好交友,喜欢结交四方豪雄,执剑游历天下。二十岁时,李白只身出川,开始了遍游天下的旅游生涯。他南到洞庭湘江,东到吴越。广交朋友、拜谒名流,希望能得到引荐一步登上高位以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诗歌理想和政治抱负。在游历途中,李白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还成就了一门如意婚姻,李白成了前朝宰相的外孙女婿。

公元742年,李白到长安,经由贺知章的推荐,被唐玄宗召见。李白出口成章深得唐玄宗的喜爱,玄宗不仅赏赐了美食,还下诏令他供奉翰林。之后,李白过上了一段诗酒风流的日子。由于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于是他又自请重归山林。

而此时,正是公元744年的草长莺飞的三月,李白带着皇帝赏赐的金子,离开了长安,从此不再奢望仕途,重新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命历程。

正是杏花满天飞的人间四月天,李白途径洛阳,而此时杜甫也正在洛阳,因了一个机缘巧合,这两位中国诗歌史上的巨擘相识在杜甫的父亲杜闲家中。

杜甫出身名门,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时任奉天令。其时杜甫33岁,正是意气风发之际。他7岁学诗,15岁诗名远扬。除了25岁应试举人时失利之外,还未经历过人生的挫折。

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两个相差十一岁的男人,因为诗歌一见倾心,从此成了忘年交。对于李杜的这一次见面,先贤闻一多先生曾经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饱蘸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两个人的相遇,是在夏天。秋天,两人同游了今天的开封、商丘,登吹台琴台,一起渡过黄河,共游王屋山,前去拜谒道士华盖君,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华盖君已经作古。从许多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此两位都喜欢通过四处漫游来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他们不仅是诗友还是驴友。在旅途中他们常常“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他们同吃同眠同行,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几个月。对于这段时光,杜甫曾经这样深情地写道:“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次年,李白和杜甫又结伴把足迹踏遍了齐鲁的山山水水。不久之后,另一位大诗人高适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来。星夜,三位诗人常常一起把酒言欢,畅读诗词,醉了,共卧一塌共盖一被,直睡到东方既白;白日他们携手同行,赏沿途风光,踏歌而行。这次旅行,李白和杜甫感情剧增,情同兄弟。后来,杜甫屡次在诗歌中不胜留恋地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点点滴滴。至今,开封禹王台公园内据说还保存有纪念这三位大诗人登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

从杜甫的许多诗词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李白的感情,是像兄弟一样的真挚。然而杜甫为什么会佩服李白呢?仔细分析他们两人的性格,杜甫为人老实,规规矩矩,敬圣尊贤,终生不改其志。而李白是何等的狂人,他恣意纵酒,口出狂言,不为亲近所容,为权贵嫉恨,正处在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境地。可以说,李白和杜甫性情相去甚远,而且自古文人相轻。但是杜甫偏偏能欣赏李白,甚至不惜笔墨,对李白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至高的赞美和歌颂了。

李白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了,而杜甫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诗界小辈,但是性格孤傲的李白偏偏能和杜甫投缘,相伴相行,醉酒当歌,形同兄弟,这不能说是一种千古奇缘。

然而他们的交往是那么的短暂,两个人在兖州洒泪作别,李白举起杯中酒,依依不舍却又强作洒脱“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却是无限深情地期待着下次的重逢: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然后,他们却再也没有重逢,这成为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相遇,也是唯一的一次诀别。

李杜分别之后,各自都踏上了坎坷的人生之路。李白继续着自己的飘零和落魄,而从未尝过人生艰辛的杜甫,也开始进入了风雨飘摇的颠沛流离之中。

虽是各自飘零,思念却一直都在各自心中。尤其是杜甫,留下了大量的对李白的思念之作。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等等。不仅如此,杜甫还时常牵挂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着他被贬之后的安全,万水千山,远隔天涯,对李白的这份思念一直追随着杜甫从没间断。直到杜甫晚年,杜甫依旧在日日盼望: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而李白又何尝不是在思念着这份兄弟之情,多年以后,当李白重游齐鲁时,忆往昔思今朝他动情地写下: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孤傲如李白,面对没有杜甫同行的齐鲁之行,忍不住黯然神伤,齐歌鲁酒再也提不起李白的诗兴和酒兴,思友之情如同永不停息的汶河之水,滔滔流淌过来,淹没了这个伟大的诗人。

感悟: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化历史上都具有无上的位置,他们深厚的友谊也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曾子所说的“以文会友”就是对这种友谊的描述。

10.古代名人纳凉诗话 篇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清暑》诗中说: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坐在宽敞的院子里,室空心静,清风徐徐,一种自得其乐的纳凉方式。

诗人柳宗元则是在临窗案几上纳凉午睡。他在《夏昼偶作》诗中说: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描写了在绿荫遮窗、四周静谧的环境中,临窗案几上纳凉午睡倒也睡得香甜。

古人纳凉,多到池边河畔,比如荷叶深处,一片浓绿,静谧而安宁。这种情景,宋代诗人杨万里就很有体会:“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宋代陆游《桥南纳凉》诗云: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诗人拄杖追凉到桥南,此时月明风清,星河半落,夜凉袭人,使人十分爽快。

晚清书法家何绍基的《慈仁寺荷花池》则这样写道:

“坐看倒影漫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读者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徐徐轻风带给盛夏夜中人的无限快乐。

王维等人描写在林茂竹翠处和溪流水边纳凉的诗,更有独到的乡情味道。王维诗曰: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刘禹锡的“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陆希声的“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苏东坡的“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的诗句,都细腻而真实地描写了人们在竹林水阁、绿荫小亭纳凉的情景,身居此景,能静听潺潺流水声,饱览园中秀色,清凉定会自然而生,难怪他们常常会流连忘返呢!

山中树茂林密,也成了古人纳凉的好去处。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元代释英《山中景》诗云:“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城镇赤日如烤,而山中树木青翠,峰高气清,使人凉意骤生。

纳凉并非只有在自然界中寻找,有一个平静的心情也很重要。宋代梅尧臣《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写禅房花木葱笼,长廊曲径幽深,品茗纳凉,堪称纳凉诗佳作。诗人又有一首:“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道出诗人的真切细微体验。

诗人常在夏夜闲步庭院,此时夜深气清,清则心静,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令人回味。

11.有趣的古代名人故事精选 篇十一

钱起(722—780)是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应试诗《湘灵鼓瑟》的最末一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精辟之句,久为人们所传诵。这一联语的来历据说颇为奇特。据传,钱起尚未登第时,一次独自出远门,夜宿驿舍。半夜醒来,明月照窗,寒风瑟瑟,忽听窗外有吟诗之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低回婉转,反复不已。过了很久,吟哦之声才渐渐消失。钱起虽然觉得诗句佳妙,却不敢开窗寻觅吟诗者的踪影。

十年后,钱起上京应试,考题是《湘灵鼓瑟》。前面几句,他挥笔而就,可就是最后落句久未有成。他便闭目瞑想,忽地想起十年前夜宿驿舍所听到的那两句诗来,放在末尾倒恰恰相合。只不过这是他人所作,一旦用上,便是偷来的句子,万一传扬出去,可丢人了。于是他又另觅佳句,然而想了好些句子,终不如那两句情韵谐美、耐人寻味。眼看交卷时间快到,只得急勿匆地将那两句凑上,别的也就顾不得了。

交卷以后,主考官李时一看,特别欣赏篇末的两句诗,认为钱起很有诗名,便取他为状元。

这一则奇特传闻,看来鬼气森森,十分神秘。如果钱起真的因为这两句诗而得中状元,那倒的确是一桩幸运的机遇了。

【张旭怒训颜真卿】

颜真卿年轻时曾拜在长史张旭门下学习书法。张旭是当时的大书画家,他的字各体兼备,尤擅草书。颜真卿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名家指导下学习,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并殷切地希望老师把全部本领都传授给他。但是,颜真卿拜师数月,他寄予莫大希望的这位名师,却很少给他讲什么,只是常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前代名家的字迹给他,要他“倍加工学”,反复揣摩,并叫他多多专心领悟自然万象,从中探求启示。

过了一段时间,颜真卿失望了。他想:我来投师,原本想取得笔法的精微秘窍,找到一条捷径。成天叫我“倍加工学”、“领悟自然”,我又何必来拜门求师?

有一天,他实在想不通,就带着满腹怨气走到张旭跟前,对张旭说:“几个月来,老师尽教小徒‘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早就知晓。我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窍秘诀。请老师传授给我吧!”张旭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常说,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墨神韵,除了苦学就是师法自然,我没有什么诀窍啊!”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仍以为是推托之词,他一把将张旭的衣角抓住,反复苦求老师告诉他的笔法诀窍。张旭气冲冲地对颜真卿说:“好吧!我告诉你,凡是要一心寻求什么诀窍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说完,拂袖而去,再也不理他了。

12.古代名人的智慧小故事 篇十二

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

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但是齐襄公却把这事儿给忘了,因此招致两位将军的不满。

他们给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暗示齐王能履行诺言,谁料齐王根本就没招回他们的打算。两人气得牙痒痒,暗地联合公孙无知,起兵造反,推举了新的国君。

13.古代名人饮食趣闻 篇十三

名特风味名人创

“涮羊肉”是名特风味。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天,挂在风中晾干,日子一久,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饮食癖好百千态

在饮食上,名人各有癖好。明代戚继光爱吃猪头,在他守戍关外时,为了过一过猪头瘾,不惜派快马手长驱北京的抄手胡同,专买那里的华家猪头。刘邦爱吃凉皮,在汉中封汉王时吃当地的凉皮就吃上了瘾。当了皇上后,还不忘记要吃汉中的凉皮。据说有人因给刘邦进贡凉皮还被升了官。咸丰皇帝爱吃凉粉,咸丰十年的一天,咸丰走出宫门在大街吃了两碗凉粉,觉得味道极佳,竟把卖凉粉的请到宫里住了一月,传授制作凉粉的技艺。还有,慈禧饮茶成癖;李鸿章爱吃咸菜;郑板桥爱吃狗肉;魏征爱吃芹菜。

名菜沾了名人光

“西施舌”是杭州名点,因美女西施而得名,形似西施娇小的舌头,清香甜润可口。“昭君皮子”是甘肃人夏日常食的酿皮子,据说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厨师遂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用淀粉制面条,昭君十分爱吃。“贵妃鸡”是上海川味名菜,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

百代习俗怀念情

14.古代名人故事 篇十四

陈寿:“三不喜”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魏书》

陈寿,字本仁,原籍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因其祖父戌卫辽东,遂入籍宁远。历任户科给事中、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南京刑部尚书等职。

早在他少年时期,有一次拾到金子,但他分文未拿,坐守一个晚上,终于将金子交还给失主。1472年,他考中进士,授官户科给事中,从此登上官路,他一生做官四十年,直做到尚书,他都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他有三不喜:一是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二是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三是不喜金钱财物。

他初为官时任给事中,给事中是言官,纠劾百官是其分内的事情,可是陈寿却从不弹劾朝廷官吏,他的这种做法让人感到奇怪,他为此解释说:“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弘治年间,他到陕西做官,当时的陕西地区经常遭到边地少数民族的骚扰,他到之后,整顿了军务,使地方上安定了下来,有一次,各部族首领率众来战,派出少数骑兵来诱敌,有些明朝将领不知道是计谋,准备出击,陈寿却不准,他独自来到帐外,与数十名骑士坐在凳子上吃东西,敌军见了,怕有埋伏,连忙退却,陈寿乘机下令出击,结果大获全胜。当他向朝廷保捷报时,有人说让他在捷报上写下战士的名字,他说:“吾子弟不事弓马,安得以欺朝廷?”他的公正无私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

陈寿从小便不爱财,至有守夜还金之举,当官后不改初衷,清正廉洁到底,他当了右副都御史那样的大官,因为得罪了专权的太监刘瑾,被命罚米二千三百石,布一千五百匹,陈寿平时清廉不取,除去俸禄外,一无所有,被命罚米布,贫苦不能偿,只好上书自诉,刘瑾也知道他的清贫,只好免去了处罚。

陈寿自己从不爱财,同时他对贪污的官吏也敢于严厉惩办,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在他调任南京兵部侍郎时,在陕西要离开时,整整一天,车轿也没能前进一步,史书上记载说,“军民数千人,拥集抚台,泣留公(指陈寿)。公曰:君命也。出城之日,号呼之声震地。”

陈寿为官四十年,为官清廉,家无余钱,以至于家贫无家可归,只得流离失所,住所不蔽风雨,甚至在死后也无钱下葬。但他“三不喜”却永远的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入京》

于谦,字廷益,明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不畏强暴,刚正不阿。著有《于忠肃集》。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围攻北京,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任兵部尚书,主持军事,成为“救时宰相”。此后一直主持朝政。天顺元年(1457年),“守门之变”后被害。

宣德初年,他受命巡抚按江西,他到任后,平反冤狱,打击富豪,为民请命,安抚流离,政绩卓著,很快便得到明宣宗的重视,亲自手书于谦之名授与吏部,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当时他年仅三十三岁。

正统六年,于谦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

于谦居官三十五年,一直兢兢业业,不贪私利,将一世清白留在了人间,深为后人称颂。当时,官场腐败,贿赂公行。尤其是英宗即位后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擅作威福,大臣进京,必须馈送重金厚礼,否则后果难堪。然而于谦一身正气,决不随波逐流。他每次进京,只带随身行装。好心人怕他遭殃,劝说:“你不带金银入京,也应带点土特产品送一送啊!”他举起袖子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于谦身居兵部尚书大任后,“口不言功”,“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所居仅蔽风雨”,常被“错认野人家”。他曾作诗形容他的床“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他遭诬谄被杀,抄家时,竟“家无余资”。抄家者见正屋紧闭,还上了锁,认为必是钱财藏其内,打开一看,原来都是皇帝赏赐的物品。

于谦死后,石享的党羽陈汝言代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贪脏累计巨万,英宗召集大臣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受重用,死时没有剩余财产,陈汝言为什么那么多。” 石享低下头不能回答,天顺三年(1459年),石享被关进监狱,第二年死在那里。天顺五年,曹吉祥谋反全族被处死,于谦的冤案才真相大白。

他曾经在16岁那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表明了他一生为官的原则:不与世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理想,清廉刚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节用爱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始祖,被尊称为“圣人”和“万世师表”。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是母亲颜氏将他抚养长大。后做小官,官职最高到主管鲁国的司法,此后便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进行讲学授徒,整理典籍,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收集于《论语》中。

孔子的思想精华在于“仁政”和“德治”即“节用爱人”。在《论语•述而》中记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集中体现了其廉政思想。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温、良、恭、俭、让”,把“俭”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一。“节用”,即不奢侈,是指生活上革奢务俭,经济上节约财政开支,宽厚民力,使民以时,不掠夺农民,奖励生产等。“节用”的经济思想也是治国施政的根本基础,因为为政奢侈,必导致伤财,伤财必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节用之后,实施仁政才会有丰厚的经济基础。“节用”是薄敛的前提,孔子反对官府对民众过多的压榨,要求他们“惠民”、“敛以从薄”,这样百姓才能“近者悦,远者来”,国家也才能“足食、足民、民信之”。

孔子认为,“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指出,做官的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人”二字是孔子以德治天下廉政思想的高度浓缩。“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直接把“仁”与“爱”结合,反映了孔子要求执政者从自身做起的思想,“政者正也,子帅不正,孰敢不正”。孔子还具体指出了做官者应当具备的五种美德:一是施民以实惠而自己不贪求;二是使民劳作有度而不生怨言;三是行仁政;四是安泰自若而不傲慢;五是容貌威严但不让人生畏。同时应该摒弃的四种恶政是:“虐、暴、贼、有习(小气)”。

孔子的“节用爱人”思想是我国古代廉政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廉吏无不以此为其廉政的基本出发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内涵,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激励了许多从政者廉洁自励,拒贿反贪,对后代臣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铁面无私丹心忠——包拯

拒礼为开廉洁风。包拯为官30多年,视廉洁为做官之根本,清心寡欲,刚正不阿,即便是皇上所送生日礼物也一概退回,表现出了他的崇高节操和无私品格,千古传为美谈,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包拯60岁寿辰,提前叮嘱其儿包贵一律不收任何寿礼。未曾想到,第一个送礼的竟是仁宗皇上。包贵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请代皇上送礼来的太监写几句话,劝父亲收下这份特殊礼物。太监觉得言之有理,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包拯看了这首诗后,当即复诗一首,并将礼品退了回去。他在《拒寿礼》诗中这样写道:“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不可贪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好一个“拒礼为开廉洁风”!竟然拒到了皇帝头上,真乃难能可贵。包拯拒收皇礼并非作秀,他的《书端州郡斋壁》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包拯传世的诗只有《拒寿礼》和《书端州郡斋壁》两首,可谓弥足珍贵。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出任端州知州。端州以产端砚(贡品)著名,历任端州地方官员趁进贡之机,向砚工额外索取数十倍以中饱私囊,或以遗权贵,作攀附进身之资。包拯到任后,为了表明心态,即作《书端州郡斋壁》为箴,郡斋即郡守的府第。壁箴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木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诗中虽只字未提端砚,却为端砚有感而发,表明了包拯刚正无邪、对贪官污吏憎恶如仇的严正心绪,既是个人居官之箴,也对后来到此为官者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据史载,他在端州知州任上,只以朝廷规定的数量制作端砚,按实际数目征收,深受百姓欢迎。直到离任时,仍是“不持一砚归”。包拯深刻认识到“廉洁之官,乃民之表率;贪赃之吏,害民之贼。”治国,他曾上疏《乞不用赃官》;治家,他更是以身作则,训诫严明。为将清廉之风遗传后世,曾作《家训》刻于石碑之上,立在庐州故居。《家训》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犯赃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于大茔,非为包氏子孙,寥寥数语,措辞严厉,态度清风两袖朝天去。

“两袖清风” 明代吴应箕

“两袖清风”,《辞海》上解释为“居官廉洁,除两袖清风外别无所有。”明代吴应箕在《楼山堂集·忠烈杨睫传》中这么说:“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至明代于谦,“两袖清风”与为官清廉紧密相联在一起。都穆《都公谭纂》卷上曰:“于少保(谦)尝为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其还京日,不持一物,人传其诗云: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入京》诗,意谓绢帕、蘑菇和线香,本来是老百姓的所用之物,如果搜刮奉官就会造成祸殃;两袖清风,不持一物进京城,可以免去老百姓说短道长。这样,“两袖清风”或“清风两袖”渐成为官清廉的固定评语。

“况青天”的苏州知府况钟

无独有偶,明代曾被称为“况青天”的苏州知府况钟,任满赴京考绩时,群众送的礼物他一律拒收,并作诗云:“清风两袖 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鲜明,子孙岂敢有悖乎!

慎独鬼服神钦的李汰、叶存仁

不畏人知畏己知。慎独被古人看作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慎独的关键在于正心、诚意、寡欲、克己,不搞“暗箱操作”,不持侥幸心理,无论私居独处之时,还是在心曲隐微之地,都能做到“暗室不欺”、内省不疚。在慎独方面,载入史册的堪称明朝李汰和清朝叶存仁。李汰因在文章上很有功夫受到朝廷重用。有一年,他去福建主持秋闱考试,考试前一天夜里,有一名书生推门而进,从怀里掏出一百两白银放在案桌上。李汰厉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书生倾吐苦衷:“李大人,这非本人意愿。穷人家孩子读书不易,中举人更难,听人传说,科场中不走这条路,再好的学问也行不通。”李汰联想到以往考生行贿通路子、国家选才不当的弊端,便斩钉截铁地对书生说:“这一回由我主持考试,金钱是打不开通路的,你把银子收起来,回去把心思用在考试上罢。”第二天,在考场的门上,高悬着一幅大匾,上面题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真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清朝雍正年间的叶存仁,先后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任教官,历时三十多载,毫无苟取。有一次离任时,僚属相送,船却迟迟不发,待到月明星高时,方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送馈赠的。叶当即题诗婉拒:“月月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表现出了钱财难移其志,慎独鬼服神钦的高尚情操。视金子如粪土——清代学者戴远山

官到能贫乃是清。清贫乃淡泊、俭朴、寡欲、知足,“视金子如粪土”。清代学者戴远山曾撰过一副对联:“诗堪如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能贫就是安于贫穷,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动。

北魏三朝元老长孙道生

北魏三朝元老长孙道生,坚持俭朴自恃,不慕奢华。他的府第矮小简陋,与朱门连街的华宅高院相比,简直残如破庙。他的儿子觉得有失体面,多次劝说父亲修缮未果,只好趁父亲出征之机,对原有住宅进行大规模改建,筑成四周带有廓屋的堂庑和高大华美的门楼。长孙道生得胜归来,看到修建后的府第,动用家法严厉惩罚了儿子,并拆毁了新建的堂庑和门楼。还有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季文子,曾辅佐过鲁国三代国君,从政为官三十四年之久,但临死时,竟然家无藏金,室无重器,就连备葬的私人积蓄也没有。在“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封建社会,位居一人之下,能够不入流俗,安居陋舍,不讲享受,甘愿清贫,实属难能可贵。

清代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官罢囊空两袖寒。古代为政清廉者,深知“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之道理,“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为浊富不若为清贫,以忧生不若以乐死”;做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与子孙谋。”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乾隆年间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由于他深深体谅民间疾苦,因此在为官上非常清廉。后因呈请赈济灾民而惹怒上司,被强加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而罢官。回到扬州以后卖字画为生,对贫苦穷人慷慨解囊,而自己过着十分贫穷和清苦的生活,以至于女儿出嫁而难置一点嫁妆。他在赠女儿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廉石”故事——陆绩

早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个流传颇广的“廉石”故事。在东吴孙权治下做过几年郁林太守的陆绩,任期满后奏准返乡,全部家当不满一小船,因怕船轻遇风翻沉,只好压了一块七八百斤重的大石头,陆绩用巨石压船返乡之事成为美谈,几个士人把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取名“廉石”,吟诗赞颂。

明朝宰相李春芳

明朝嘉靖年间,宰相李春芳回兴化老家过生日,庆贺七十大寿。被当时皇上旌表为“东海贤人”的“江淮高士”韩乐吾自然被李宰相作为社会名流邀请至李府参加祝寿。

韩乐吾接到请柬思索了良久,即让伙计找来两个大瓦罐,两块红布,一副担子,划着小木船日夜兼程往兴化城而去。

韩乐吾家居兴化最东部的韩家窑,离兴化城有100多里路。一路上,他们昼行夜宿,划桨拉纤,十分的辛苦,好不容易行至离兴化城不远的乌巾荡。韩乐吾挺立船头,极目远望。他理了理被湖风吹乱的悠长胡须,便叫伙计停下船来,将两大瓦罐分别灌满了湖水,然后用红布封口扎好放在船头。灌水的伙计莫名其妙,问了几次,韩乐吾也未吱声。

船一靠码头,韩乐吾就让伙计将那两罐湖水挑着。他在前面走,伙计后面跟。他们终于在第二天日暮时分赶到了张灯结彩、喜气盈门的李宰相府。

韩乐吾一行刚进门,登记礼单的账房先生就迎了上来。那账房先生一看堂堂贤人韩乐吾只送了两瓦罐“酒”,眉头一皱,心中不快,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强作欢颜造单登记了。

待韩乐吾进了大堂喝茶拜会李春芳的当儿,账房先生就悄悄地解开瓦罐上的红布,用指头蘸了蘸,又尝了尝,而后兔子打顺风般找到李春芳。

账房先生和李春芳咬着耳:“老爷,那东乡里的韩乐吾胆大包天,他竟敢用两瓦罐子水进贡您,这,这简直是„„”

李春芳还未等他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摆摆手阻止他不要再说了。帐房先生不由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晚宴上,满堂高朋。李春芳让师爷安排韩乐吾坐在他的身边作陪。一个当今宰相,一个乡下庶民,鲜明的反差让参加祝寿的人们百思难解。

散席那天,李春芳叫来账房先生让他把各地进贡的所有金银财宝全部如数退了。但他特别嘱咐要把韩乐吾的两罐清水留下,贡奉在家神柜上。

15.古代名人故事里的故事 篇十五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秀才出身,颇有儒将风度,时称吴大帅。他是亮相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1924年9月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称之为“Biggest man in China(中国最强者)”。

其时,吴佩孚拥有着北洋政府授予的将军府“孚威上将军”称号,掌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是当时实力最强,控制地域最广的实力派,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吴佩孚其时如日中天的声誉,来自于袁世凯死后直、奉、皖等派系群雄逐鹿的两场战争。1920年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击败皖系,权倾一时。1922年4月底至6月初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再次打败了张作霖的12万奉军。

谁知,就在吴佩孚成为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一个星期后,9月15日,张作霖出兵十五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曹锟任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率二十万人马迎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

吴佩孚从“时代的宠儿”一下跌到人生的低谷,率残部两千余人败走天津,后避难鄂豫交界的鸡公山。其间,遭到冯玉祥一个多月的围困,段祺瑞还乘机暗派杀手对他进行暗杀,吴佩孚头发一夜全白。

就在吴佩孚险象环生之际,1925年春,浙江、江苏、湖南三省督军孙传芳、齐燮元、赵恒惕联名致电吴佩孚,愿一如既往地跟随其后。于是吴佩孚应邀赴武汉出任了“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1926年7月,南方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誓师北伐。吴佩孚地处两湖,事实上成为了北伐军的头号目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血战后,吴佩孚兵败两湖,无奈只好流亡入川,靠曾受其重恩的军阀杨森庇护。

有趣的是,吴佩孚在其宦海生涯中曾留下三件批文,令人拍案叫绝!

一是有个政客曾在别处为官,政绩平平政声亦糟,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来求吴,想到河南谋个官职。报告呈上案头,吴佩孚大笔一挥批曰:“豫民何辜?”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么过错,竟要这样的人来当官,承受因他当官而带来的祸害——因为为官一任,可造福一方,也可祸害一方。吴佩孚不买推荐者的账,也不用官话套话挡驾,仅以老百姓的利益为由凛然拒绝,义正辞严。

二是某“下岗”军佐得知吴佩孚帐下有一旅长空缺,毛遂自荐来跑官且拟了自荐书,里面大谈理想抱负志向然后言归正传,最后是“愿为前驱功成解甲退居故里植树造林福泽桑梓”云云。吴佩孚批示:“且先种树。”对这等志大才疏、夸夸其谈的跑官者,吴佩孚的批示很有针对性——既然你有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先回乡种种树再说。

第三件则更有趣了。当时德国驻华公使的千金正值妙龄,对吴佩孚无限仰慕,相思无门,这洋妞思想也真够开放,径直写信向吴佩孚求婚。吴佩孚不识德文,吩咐秘书译出呈上,那情书便成了公函。吴佩孚依例挥毫阅示——“老妻尚在!”以老妻拒洋妞,吴佩孚的这等情怀有几人能比得了?

每次批示不多不少都是四个字,风趣有加而嘲弄有力。吴佩孚的书信也如批示一样幽默。他有一老同学曾致信与他,欲在他手下谋一后勤部门的所长职务。吴佩孚回信说:所长必有所长(chang),兄之所长何在?老同学讨了个没趣,只好作罢。

直到1931年春,蒋介石已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才允许吴佩孚离开四川。吴佩孚结束了四年流寓生活,定居北平。吴佩孚自撰了对联,挂在北京居所的客厅:

得意时清白乃止,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在这长联中,吴佩孚明确地表明了“四不”,即: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

这“四不”,吴佩孚都做到了。关于吴佩孚的清廉与正直,上海《民生》杂志曾在1939年创刊号上曾专门描述过:他虽身居要职,无奈赋性刚毅,廉洁自守,与其部属同甘共苦,所以说到他的衣服方面,当在职时除了数袭必备的军服外,西装和华服一件也没有的。他的衣料全系国产所制,绝无一袭非国货之物,即家中眷属亦然如是,至于西服则吴将军终生并未穿过。他权势虽然显赫,为了杜绝任人唯亲,曾下过一道手谕,蓬莱吴姓五世之内不得依傍他为官。

吴佩孚的民族气节更是让人称道。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人及汉奸多次上门来拉吴佩孚下水,均遭到吴佩孚的严词拒绝。一直不为所动。“七七”事变后,北平危急。吴佩孚拒绝南逃,在客厅的墙壁上挂上了关羽和岳飞的画像以明志,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决心。据吴佩孚的随员、英文翻译陈文会回忆,北平陷落后,投降日本的江朝宗上门劝降吴佩孚,吴佩孚骂道:“你年纪比我大,还当日本人走狗,卖国求荣,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遂与江朝宗绝交。

16.古代名人养生十字诀 篇十六

1.“德”。明代的养生家吕坤指出:“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2.“食”。清代养生家、《长生秘诀》的作者石成金认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3.“戒”。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元代的著名医学家王珪在《泰定养生主论·论衰老》中说,所谓“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是指老年人体内的血气已经虚衰了,如果还念念不忘争名夺利,就会损害健康。因此,老年人应该“戒得”。

4.“法”。明代的医学家万密斋说:“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所谓“寡欲”,是指节制情欲,使性格变得坚毅;所谓“慎动”,是指谨慎行动,保养元气;所谓“守时”,是指顺应四季变化,不触犯邪气,从而使体内阴阳气血得以调和;所谓“却疾”,是指要积极地防病治病,并谨慎地使用药物,以免受到药物的侵害。

5.“知”。宋代的著名医学家、《历代名医蒙求》的作者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6.“节”。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7.“安”。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8.“乐”。清代养生家石成金说,老年人有“八乐”,即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9.“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0.“常”。黄帝在《内经素问》中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上一篇:幼师个人思想工作总结1000字下一篇:施工项目管理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