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案例及评析

2024-08-23

语文案例及评析(精选12篇)

1.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一

初中语文说课案例与评析学习心得

体会: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可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面入手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这部分的问题尤其要加以重视,并设计恰当的问题予以引导。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抓住重点 精心设计 触动“神经”。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主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唯有如此,课堂提问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韵味。因此,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对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丘壑”,教学才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有蚀效,切中肯綮,正中要害。无疑处生疑,在不被学生注意的知识点处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设疑, 引导思维走向 ,形成讨论焦点。

可疑处质疑,在文中看似矛盾处质疑。在看似“情理之处”处质疑。

在学生注意力疲惫时设疑,课堂上长时间探求某一个问题,容易使学生注意力疲惫。学生的思维处于平滞状态,对进一步学习形成心理障碍时,设疑可克服学生注意力的疲劳。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说课与案例评析》,课程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了解说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说课的基本环节和规程,明确说课研讨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何评价说课内容和说课活动过程,达到以说课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加深了对本

次课程的理解,并且反思了平时的日常教学,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后一定要加强说课的训练,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利用说课进行教学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呆板。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二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 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听了初中语文说课案例与评析讲解,我了解说课对于日常语文教学研讨的意义;明确说课研讨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何评价说课内容和说课活动过程,达到以说课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加深了对本次课程的理解,并且反思了平时的日常教学,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后一定要加强说课的训练,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利用说课进行教学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技能。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要做到“昭昭”,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而细致的把握,这样教学内容的价值才可能凸现出来,教学设计也才可能左右逢源。说课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教师充分地研磨对所教内容的理解,细致交流对文字细节的把握。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对文本的把握,对于学生的理解帮助更是深远的。“说课”因为环节精炼、所需条件简单(不需要进入课堂,面对学生实施教学),所以常被各类教学竞赛取中,那是为了竞赛更易于操作。但日常的说课应当是教研的常规行为,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说课。我们应当将“说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来看待,以此来展开和评价说课活动。

以后我要争取做到在现在的教学中能够按照说课要求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能够正确评价说课,优化说课研讨活动。

2.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二

“在100米长的小路上, 每隔5米栽一棵树苗, 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教材用4幅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首先由一个男孩说出学生们可能会想到的答案100÷5=20, 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接着一个女孩问:对吗?来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呈现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这里采用的是画线段图的方式, 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 加上两个端点, 一共有5个点, 也就是要栽5棵树, 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紧接着在第三幅图里“小精灵”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 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最后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植树问题:100米长的小路, 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 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 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 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即遇到问题时, 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 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 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 然后应用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作了修改: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 让数学走近生活, 把例题改为条件开放的植树问题, 不规定两端的栽树。如此修改的意图是, 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情境中, 突显学生的知识起点, 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 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 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

片断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

●猜谜:两棵小树10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学生伸出自己的手指数一数, 看看5指之间有几个空格, 再把空格引申为数学语言“间隔”。

●课件出示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图片, 让学生数柱子, 然后发现柱子之间的间隔数。

师:“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手指数和间隔数、柱子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吗?” (板书:棵树=间隔数+1)

●找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课件出示“20个间隔的一排树有几棵?”让学生反向感知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师:其实在数学中也有许多像“手上问题”一样的数学问题。我们称之为“植树问题”。 (板书:植树问题)

评析: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教学中, 教师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 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 大有“平凡中见新奇”的效果。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 首次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双小手, 这简单的并拢、张开的游戏之中居然还暗藏着深刻的数学知识。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 只要处处留心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在学生探究出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后, 教师便出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让学生自主解决,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 教师并没有就此罢手, 而是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在学生从具体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现象后, 又再一次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 使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片断二:提出问题, 尝试解决

师:春季是植树的最佳季节, 我们学校想借此机会在跑道的一侧种树。 (课件出示:跑道长20米, 学校计划在跑道的一侧种树, 要求每隔2米种一棵)

师:如果你是校长, 准备怎样种植?买多少棵树苗? (只让学生思考, 不作答)

师:请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这条跑道, 在纸上画出植树示意图或线段图, 并计算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你的植树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3种植树方案: (1) 20÷2+1=11棵; (2) 20÷2=10棵; (3) 20÷2-1=9棵)

师:一个问题, 出现了3种设计方案, 一种需要9棵树苗, 一种需要10棵, 一种需要11棵。哪一种对呢?

评析:本环节没有照搬例题, 而是在例题的基础上去掉了“两端都种”这一具体种植要求。这样安排, 使问题更现实、更开放, 更富有挑战性, 进而使不同层次、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自由设计。“如果你是校长”一句话调动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更激起了他们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本环节, 学生们在动脑设计、动手画图、动笔计算的过程中, 满足了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片断三:提问质疑, 发现规律

●研究两端都种

师:我们先看这位同学的方案。 (课件出示第一种植树方案:20÷2+1=11棵)

师:看一看, 想一想。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师:“20÷2”求出的是什么?

生:段数。20米的跑道, 每隔2米种一棵, 2米就是一段, “20÷2”求出的是20里面有10个2, 就是有10段。

师:讲得很具体。求出的是10段, 为何种了11棵?

生:因为开头种了一棵。

师:你能发现棵数和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棵数比段数多l。

生2:段数比棵数少。 (板书:棵数=段数+1)

师 (追问) :什么情况下, 棵数=段数+1。

生:两端都种。 (板书:两端都种)

●研究只种一端

师:我们来看第二种植树方案。 (课件出示:20÷2=10棵)

师:同样是10段, 你怎么种了10棵?

生:开头没种。

师:你发现段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棵数=段数。

师:什么情况下, 棵数=段数?

生:开头没种。

师:如果第一棵树种在起点, 而末端不种, 那棵数、段数有什么关系?

生:棵数等于段数。

师 (小结) :不论是起点不种, 还是末端不种, 它们都属于“只种一端”。 (板书:只种一端) 当只种一端时, 棵数=段数。

●研究两端都不种

师:我们观察第三种植树方案20÷2-1=9 (棵) 。

师:你又发现什么?

生:棵数=段数-1。

师:什么情况下, 棵数=段数-1呢? (板书:棵数=段数-1)

生:两端都不种。 (板书:两端都不种)

3.《想念地坛》课堂案例及教学评析 篇三

教学目标:1.体会语言的深刻内涵,理解史铁生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2.领略感性的描述与理性的思维所传达的美与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安静”“写作的零度”的内涵、关系以及蕴含的生命感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圈画、诵读

一、导语

师:同学们,在中国当代作家里,史铁生是很特殊的一位,21岁的时候他瘫痪了双腿,29岁的时候双肾开始衰竭,47岁的时候患上尿毒症,59岁的时候突发脑溢血而去世,用他生前的话来讲,他的一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么评价他“他坐在轮椅上那么多年,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很多能够游走四方的人有更辽阔的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在史铁生52岁,已经患上尿毒症以后所写的一篇议论性散文《想念地坛》,共同感悟他所坚持的文学信仰和他对生命的态度。

二、感受地坛的安静

师: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以后很多年都是在地坛里度过的,我们曾经学过在他40岁的时候所写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在那时地坛就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现在他又写《想念地坛》,他主要想念地坛的什么呢?

生(齐):想念地坛的安静。

师:那么地坛有着怎样的安静呢?请结合文中描写安静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回答。

生1: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绝。

生2:恒久而辽阔。

师:同学们找得很全面很准确,其中第二小节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安静不就是没有声音,作者怎么又说安静又说不是没有声音呢,你如何理解?

生1:作者说它安静是指远离世俗的喧嚣,说它不是没有声音是指它充满自然的各种声音。

生2:安静不是没有声音,更不是死寂,它与喧嚣的世俗格格不入,却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

师:我们一起朗读第二小节,感受地坛的安静,赏析这种有声的安静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师生齐读)

生1:荒旷中充满生气。

生2:各种声音错落安放于地坛特有的旋律中,还有蜂飞蝶舞,洋溢着诗意。

生3:暮鸦、雨燕、风雨、草虫按照自身的天资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师:理解得很棒,正是由于地坛如此的安静,史铁生带着残废的身体,受伤的近乎崩溃的心灵,逃也似的投入到地坛的怀抱,那么,在地坛的安静中,作者的心理和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作者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每一个动作都看得清楚,每一缕愤懑,盼念与惶茫,把所有的心绪都看明白。

师:也就是地坛的安静沉淀了作者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浮躁,他开始冷静审视自己的人生。

生1:作者有了放弃的心情,他放弃了死亡。

生2:找到了写作这条出路。

师:老师给大家朗读7─9节,大家思考史铁生如何在困境中让自己无措的灵魂走回生命的起点,放弃死亡的。(师读)

生1: 文中多用“你”“他”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错乱的命运,从而从自我命运中解脱出来。

生2:作者文中说“我看你还能怎样”“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史铁生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调侃消解,从而获得新生。

师:同学们理解很深刻,能够对自己荒诞的命运进行调侃自黑的人必须具有很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精神,史铁生这种悲观之上的乐观精神更现实更有力量,是一种更崇高的乐观精神。

三、理解“写作的零度”

师:史铁生在地坛中找到了安静,在安静中又用自己的乐观顽强撞开了一条生命之路,那就是写作,并且在文学史上提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理念,那就是什么?

生(齐):写作的零度。

师:看到零度这个词语,你想到什么?

生1:什么都没有。

生2:生命新的开始。

师:结合对零度的理解,我们看看史铁生“写作的零度”描述了他对写作的哪些思考?请先自己在文中圈画关键信息,自我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师:这种回归零度的大智慧的创作理念让史铁生的精神达到一种精骛八极、游刃有余的境界。所以请大家将15小节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我们的生命就是在不断的放弃中变得柔弱,你是怎样理解柔弱的生命状态,请结合文中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生1:柔弱不是外表的逞强,强力,内心的虚弱而是外表的温和,内心的强大。

生2:我想起一句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内心有理想,外表很柔和。

四、体会生命的安静

师:史铁生想念地坛,在体坛的安静中学会坚强,在安静中找到生命的出路,现在更在想念中悟出比坚强更高的美德,那就是生命的柔弱的姿态。为什么只能想念呢?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小节,回答这个问题。(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生: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二是因为“它早已面目全非”,已经不是那个原来的地坛。

师:所以作者最后说,“我已不在地坛”。但又说“地坛在我”,怎么理解?

生1:地坛是安静的标志,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我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就不需要形式上的地坛,地坛已经与我融为一体,所以说地坛在我。

生2:有很多人到地坛找我,说明我也已成为别人心中的地坛。史铁生也是告诉大家,生命的意义不是向外的寻取,而是内在的建立。(播放有关史铁生的视频)

师:在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地坛近乎圣洁的安静,在他充满理性的思考中,我们领略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史铁生虽已不在,但他永远都在。

板书: 安静 零度 柔弱

4.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四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慨叹:孩子学了多年的语文,可语文水平依旧不能如人意!于是改革前沿的语文教师,尽显其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永远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借用布鲁纳的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是否爱你的语文课,是否爱语文是语文学习成败的关键。前一阶段听了我校一堂公开课《揠苗助长》内心感触颇深,借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课前,知道公开课内容是《揠苗助长》后,心里暗叹:寓言故事能上出什么新意。可走进课堂,教师的开篇引语便像磁石一样地吸引了我,使我为之一振,于是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堂趣味十足的语文课。

一、 课前猜心里

师:马上上课了,老师想施展一下看家本领:钻进你心里!

(学生小眼睛好奇地看着老师)

师:看我猜!(板书)哈!今天有人听课!

(学生微微笑,回头看看听课老师,很兴奋。)

师:(板书)唉!要到电教室就更好!

(个别学生哈哈笑。)

师:看,猜到你心里去了。知道老师怎么想的吗?(板书)哼!你们就想看动画!

(许多学生羞涩地看老师。)

师:看有人心里又在想:(板书)咦!你怎么知道?

师:(板书)嘿!我有绝招!啊?快说!

(学生眼睛盯着老师,正等着老师教绝招呢!)

师:(板书)哈哈!不急!待会说!

猜学生的心里,挺有意思。一边猜一边板书出来更让学生欣喜。课堂上学生一个个睁着明亮的眼睛盯着老师,那眼神充满惊奇、充满激动、充满渴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到、精心,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令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更可贵的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面走进农夫的心里做了强有力的铺垫!农夫为什么会做出揠苗助长的事,体会农夫的心里,了解农夫的想法最为关键。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体会人物的心里却是学习中的难点,教师的这一设计使学生后面的学习水到渠成,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 意想不到的“揠”

师: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是否见过?在哪见过?

生:(一生激动地说)我见过,以前在电视上见过,还有我这本书上有(生举起一本课外书),名字叫拔苗助长,和揠苗助长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揠苗助长又叫--生齐:拔苗助长!(师在揠苗助长旁板书:拔苗助长)从这里你知道揠的意思是--生答:拔(师板书)

师:有个问题我想不通,“拔”那么简单不用为什么要用“揠”呢?这个字多难写呀!

生:用“揠”要告诉我们,他的意思是拔。

生:用“揠”告诉我们拔苗助长还有个名字叫揠苗助长。

……

师:同学们真会猜,对这个问题老师一直都想不明白,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拔”指把物体连根拽。“揠”表示抽出植物的部分,不表示全部拔出。这样一比较,我知道“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不够准确,用“揠”才是最准确的。

语言文字是丰富而形象的,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深入体悟之上的,如果教师浮光掠影看文字,也就不可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的目的。在这里教师就“揠”和“拔”的区别上能够深入去思考,能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独特的钻研,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感叹。什么是钻研教材,老师在这儿应该做了典范!教师不仅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揠”和“拔”的区别,而且很科学的指出用“拔”代替“揠”是不恰当的,同时通过这一块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教师对待知识的严谨认真的态度。这不也蕴含着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吗?由此,我联想到前段时间在扬中听薛法根老师的一堂《爷爷的芦笛》,薛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留给人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也一直震撼着我:“看老师写两个字,抬起手和老师一起写,看认真,看仔细,写在自己的心里。”薛老师半蹲下身子,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书写。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都像这样以严谨认真来对待知识,学生收获的又岂止一二呀,况且两个字中都蕴含着这么有意思的知识!教师正以自己的实际做法引导学生领悟:语文知识是可爱的。

三、 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刚才有同学说,读书要读出感情,我很赞同。那么知道怎样就能读出感情吗?就是要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现在我就把我的绝招教给你们,那就是--察-言-观-色!

师:现在我们就来找找,哪些词可以让我们察言观色。读一读,画一画,好吗?

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巴望着 十分焦急 终于想出了办法 筋疲力尽)

师:静静的读这些词,想一想,这个农夫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师贴出相应的农夫表情图)

生:我从巴望着猜想他的心里会想,苗啊苗啊,快快长吧!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在想,苗啊苗啊,我已经陪你十几天了,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长呀,你真是急死我了!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会想,我天天来看你,怎么看不到你长呀!

生:从终于想出了办法,我猜出农夫心里想,哎呀!我把他们往上拔一截不就长高了吗?

生;从筋疲力尽我猜想农夫心里想着,唉!真累呀!我都走不动路了!

……

这一版块的教学,老师把“绝招”教给了学生,谁不想学绝招呢?看,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绝招,语言的绝招!这一“绝招”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语言文字去察言观色,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词语去猜测人物心里,让学生学会了自己解读语言文字。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这一“绝招”中得到了训练,语文水平在这一“绝招”中提升。

四、 给主人公起名

师: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没有名字呢?读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想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生:急性子!因为他是个非常想得到结果的人!

生:急于求成!他想让他的禾苗在一瞬间长高!

生:雷厉风行!因为他一下子就想做得很快!

师:雷厉风行是讲做事的作风,在这里还是急于求成比较恰当!

生:欲速则不达!

生:贪吃嘴!他想让禾苗长得快些,早点吃到粮食。

生:不!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并非贪吃!

师:是呀他巴望禾苗长得快些有错吗?说他是贪吃嘴,这样对待农夫可不公平!

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等不及!禾苗不可能一天长好,他等不及!

师:他的急有什么错呢?他的急到底错在哪?

生:农夫异想天开,想禾苗一夜长高!

生:他错在方法上,他不知道禾苗的生长规律,所以闹得禾苗都枯死了!

师:你们真能干,读懂了课文,因为他急于求成,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所以闹得是竹篮打水--(生接)一场空!

“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没有名字!读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想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一语激起千层浪,给主人公起名,多么有意思的活动!于是学生根据故事内容便开始展示自己起名字的水平,一个个争先恐后。不过要想起到点子上,就得读懂课文,就得找准农夫的特点。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积极的阅读思维,学生们就能非常投入地走进课文,去阅读,去思考!这样的教学想让学生不喜欢也难!这样的教学真是充分展示语文课的无穷魅力!

五、 知音相遇

师:可是农夫想不通,怎么办呢?我们来为他找个知音,劝劝他好吗?你觉得前面我们认识的谁可以做他的知音呢?

生:郑人!

师:好,让我们把郑人找来吧!

(两生上前扮演郑人和农夫,教师叙述创设情境)

“郑人”:哎!老兄!什么事让你这么愁眉苦脸呀?

“农夫”:唉!真是倒霉呀!我辛苦劳动了一天,终于长高的禾苗竟然在一夜之间都枯死了,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

“郑人”:你是怎么让它们长高的呀?

“农夫”:我把它们都往上拔高了一截呀,怎么会枯死呢?我实在想不明白。

“郑人”:哎呀,老兄,禾苗生长得扎根土壤才行,你这样做,它的根怎么往土里长呀,它当然会死了!

“农夫”:老兄,原来是这样,扎根泥土越深才能长得越好呀!看我做的糊涂事哟!

……

认识农夫行为错误的原因,才能感悟寓言那深刻的寓意,这在学生来说也是最难体会的。教师此处的设计采用了曲径通幽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思索,读懂故事,读懂文本,加深了学生对寓言故事内涵的体悟。同时更让学生享受了自我发现的乐趣。

整堂语文课,学生都学的饶有趣味。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学会了读懂人物心里,学会了把握语言文字,学会了感悟寓言的寓意。这样的课堂学生学有趣味,学有所得。它必将会使语文教学更有效,必将得到学生的喜爱,也必将会使学生从心底发出感叹:语文课,爱你没商量!

-6-22

作者邮箱: liuchangz10@163.com

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案例及评析 篇五

龙泉驿区第十三小学校 任海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初步了解当时社会背景。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立下你自己的志向。

三、教学实录:

(一)直接导入 师:这个人是谁? 生:

师:这个人是老百姓十里长街相送的人,这个人是中国著名政治家,革命家,伟大的外交家,这个人他死后,没有留下一分钱财产,没有一儿一女,他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生:周恩来。

评析:直接谈话导入引入周恩来,激发学生对周恩来这个人是谁的兴趣。引出课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合作交流汇报

师:(1)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学生分别是怎样回答的?(2)听了他们的回答后,你对哪个词哪句话感受最深?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生1:大家好,我们是第7小组,我是我们组的发言人,请大家认真倾听,及时补充质疑。首先,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第一个学生这样回答的。他说:为了家父读书。从家父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而读书的。请问大家有没有质疑或补充?

生:我有补充,你的讲解很好,我要说的是在周恩来小时候的时候,我们国家很穷,那个学生还想着自己,我觉得他有点自私。

生1:谢谢你的补充。另一个学生回答: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请问大家有没有质疑或补充?

生:请问光耀门楣什么意思?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生1:门就是我们家外面的大们。楣就是门上面的边缘,光耀门楣就是要让我们家里的门都光荣起来。

师:对,大家解释的很到位,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要让我们家里的门都光荣起来,也就是要让整个家族都光荣起来,也就是光宗耀祖,所以,有些同学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光宗耀祖。

生1:好,接下来周恩来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觉得周恩来说的很好,了、校长都连说了三个好字,说明校长很 周恩来的想法,当时,我们祖国还很穷,受其他国家的欺负,所以,周恩来,不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到国家要强大起来,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让国家强大起来。我们应该像周恩来学习。请问大家有没有质疑或补充?

生:请问第四自然段的郑重是什么意思? 生:郑重的意思就是很严重的意思吧。

生:郑重的意思就是这个人说话很严肃,语气很坚定。

师:对,说明周恩来说这句话是很严肃认真,不是开玩笑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

师:请问大家有没有质疑或补充的? 生:我有补充。周恩来„„ 师:谢谢你们的精彩汇报。出示:“为了家父而读书。”

“ 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出示三句话对比,不同语气朗读。重点朗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孩子们,鸦片战争的失败,东亚病夫的称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所以周恩来立志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周恩来痛心祖国被侵略,立下远大志向: 周恩来希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所以他从小立志:

评析:开展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来认识周恩来小时候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说这句话?同时进行小组汇报,台下学生质疑,补充,学习不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时间也还给学生,展示学生的精彩,教师只是适时的引导补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我说周恩来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认识了11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你们还想不想认识更多的周恩来? 生:想!

师:现在就请你们拿出自己收集的周恩来总理资料,和我们分享分享吧。生:我要分享一个周恩来的故事,有人给周恩来出了一个谜语: 谜底是:赵钱孙李。这个故事说明周恩来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生:(出示周恩来照片)大家猜,这张照片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周恩来照的? 生:这张照片是周恩来在黄埔军校读书时候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也是一个特别帅气的人。

师:对,这张照片也收集的非常好,正是因为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刻苦学习,所以毕业后为我们革命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了伟大的革命家。他也实现了自己从下立下的远大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评析:收集整理周恩来的资料,并大胆上台向同学们展示,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展示,基本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讲,老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才能内化到心里去,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我要立志 师:孩子们,人各有志,现在我们国家渐渐富强起来了,你想为自己立下怎样的远大志向呢?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分享吧,也许有一天你的志向也会最终实现。生:我的志向是:为成为地球的建造者而读书。生:为祖国的强大而读书 生:为地球妈妈环保而读书 生:为世界和平而读书 „„

评析:通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让学生展示自己远大志向,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总评:这篇课文教师大胆把大量时间,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课文分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然后再汇报。同时课前收集大量周恩来资料,课时进行周恩来大讨论„„这些理念基本体现了生本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积极性较高,也乐于进行分享交流汇报,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吗,同时也训练的学生的胆子,给与他们自信,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将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一、“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教师要尽量少些文本分析,把课堂主人身份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谈想法感受,这才是学生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二、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进行研究,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和运用的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6.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六

北京市房山四中 杨玉玲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比较、归纳、练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精神。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标》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 概念;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会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包括加水稀释的计算,)了解溶质质量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是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学生对化学计算已有一定的经验,本部分知识所涉及的质量分数,在第四单元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中,学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第八单元含杂计算中,学过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本课题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前面学过的这两种计算既有相同之处(分子、分母的确定),又有不同之处(关系量的范围不同);在今后综合计算中,仍然会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使本课题的学习不断延伸。

(4)内容特色:

本课知识的得出与 “ 前概念 ” 有一定相似之处,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 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还知道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等于溶液的质量;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还会确定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但不会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2)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学生已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好奇心,动手欲望强烈。本节课从学生的好动欲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用身边常见又特别喜欢喝的糖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从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来看: 学生在学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式,已经初步认识到解化学计算题,从已知入手找可知,通过所求找需求的解题思路。本节课突出在溶液的知识范围内找对关系量。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还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本节课的目的不在意知识本身,而是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思考问题、习题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初步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 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 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概念”策略: 在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学生对已知量、未知量关系的分析已有一定经验,具备了一定的 “ 前概念 ” 基础。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层训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总结方法。.由感性到理性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受糖水的甜度上升到理性的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享受学习的乐趣。.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本节课用 “ 制糖水,品尝甜度 ” 创设情境,用 “ 真心英雄 ” 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

六.教学流程: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学习了探究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原理,并能用科学原理进一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体现和提高。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 1 .谈谈本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课前与课后的对比。

学生相互评价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同组成员的作用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作用。教师评价: 1 .习题检测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后两维目标的学生访谈。.学生后续学习情况观察。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设计评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难度不大,但要上得生动,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归纳,并不是易事。针对这一点,设计者选择了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思考、分析和归纳有关的化学知识。而且所选的实验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越感兴趣,也越容易理解。

该教学设计从学生很熟悉的糖水入手,由学生亲自动手配制两杯糖水,并品尝两杯糖水的甜度拉开了这节课的帷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的理念。两杯糖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你怎么计算的?糖和水在溶液中分别叫做什么?两杯糖水的质量不同,溶解的糖的质量也不同,为什么糖水的甜度相同呢?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运用了“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并体现了“问题—猜测—实践—结论”这种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糖与水的质量比相同(1 : 9);糖与糖水的质量比也相同(1 : 10),在表扬学生用数据作为衡量标准,思维具有科学性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和概念。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注重知识形成”的理念。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让学生自己推出公式,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并不难,拥有成就感,培养了学习信心,而且对这个知识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

通过列举反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给别人挑错,从而防止自己出错,达到教学目的。利用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选择自学例题,感悟解题方法的策略,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最后,通过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换题目,提高思维能力。

这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笔、动脑,课堂气氛良好,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用“制糖水,品尝甜度”创设情境,用“真心英雄”等激励的评价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放飞思维、快乐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最后改变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变式计算时,如果,利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配制的两杯糖水中,一杯加入 2 克 糖,另一杯加入 2 克 水,分别算一算它们的质量分数,比一比计算结果,再尝一尝甜度。则不仅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化解难度,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7.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七

以下将从需要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出发, 对劳动合同违约金在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的案例评析

1. 劳动合同期限与服务期冲突

服务期指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时或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之中, 用人单位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特殊待遇后, 经双方协商一致确定的一个服务期限。只有当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了特殊待遇或出资招用、培训的情况下, 才有权设定服务期, 进而约定违约金。对服务期如何适用的问题, 应当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 双方约定的服务期短于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提供某种特殊待遇后与其签订关于服务期合同, 并不影响双方原来劳动合同的履行。如果该期限短于劳动合同期限, 应当视为被劳动合同期限吸收。此时服务期的性质类似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限的性质。

(2) 双方约定的服务期长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的约定可视为双方对合同期限的变更, 服务期的实质仍是合同期限, 该约定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劳动合同应顺延至服务期满。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服务期的, 双方当事人应当续订劳动合同, 如双方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不能达成一致, 双方应按原劳动合同确定的条件继续履行。

(3) 双方对服务服务期限没有特别约定。

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特殊培训或特殊福利待遇的, 对服务期限没有特别约定的, 服务期限以不超过5年为限,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 其实际服务期限应参照该规定予以折抵;同时如果服务期限和折抵方法有特别约定的, 按特别约定处理。

2. 竞业限制及其违约金问题

《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的规定:

(1) 竞业限制的含义:所谓竞业限制, 是指为防止商业秘密在同行业间的泄露, 用人单位与掌握其商业秘密的员工通过竞业限制协议约定, 在员工离职后的一定期间, 不得从事或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也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 用人单位将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

(2) 竞业限制条款的依据与范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 竞业限制条款适用人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4) 竞业限制期限: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 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 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 不得超过二年。即竞业限制期限以劳动者离职后两年为限。

用人单位在运用竞业限制条款时, 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慎重确定负有竞业限制义务的员工范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认定负有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其中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较易认定, 难于认定的是“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 明确竞业限制的内容。法律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 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究竟包括哪些, 什么样的秘密才可以称得上法律所指的商业秘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所谓的商业秘密, 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 用人单位如欲使其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获得法律保护, 应当采取书面规定。

二、《劳动合同法》违约金制度的完善建议

1. 对接受了培训的劳动者设定违约金的条件过于苛刻。

草案规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费用, 使劳动者接受6个月以上脱产专业技术培训的, 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 进而约定违约金。目前, 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也是非常少的, 主要的顾忌是担心接受了培训的员工“跳槽”给企业带来损失。

2. 规定违约金赔偿损失的范围和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太少, 应该规定例外的情况或者规定违约金的上限。

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劳动保护待遇、工伤待遇、医疗待遇、女职工和未成工特殊保护待遇的损失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3. 应该确定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原则。

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为合同条款发生争议怎么解释, 《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鉴于二者地位相差悬殊, 一般各企业和公司都是处于强势地位, 而大部分劳动者都是处于弱势行列, 应该确定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原则。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特别是合同约定违约金明显高于实际造成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应当允许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法院调整过高违约金, 适度授予仲裁员和法官自由裁量权, 防止违约金具有惩罚性质。

参考文献

8.案例评析 篇八

关键词:SWANCC;CORPS;州纪贸易条款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40-02

北库克郡固体废弃物处理机构(以下简称SWANCC)请愿者诉美国陆军工程处(以下简称CORPS)一案①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的第一个与“州际贸易条款”有关的案例。案件审判结果不出意料地排除了CORPS以“候鸟规则”为依据对“独立水域”的管辖权,继续了以伦奎斯特法官为首的“保守派”对限制联邦权力所作的努力。

SWANCC是一个由芝加哥的城镇居民组成的自治组织,他们试图为无毒的大型捆装固体垃圾在伊利诺斯州一块533英亩的地方开发一个垃圾填埋地。这个地方在1960年之前曾经被用作沙石矿藏的开采,矿藏废弃以后历经风雨的洗礼逐渐演变成许多面积大小不等的湿地。SWANCC的提议需要将其中一些湿地进行填埋。按照美国的法律,SWANCC需要向多个政府机构申请许可,CORPS便是其中之一。而CORPS主张了《清洁水法案》第404条款赋予其的颁发“美国水域”使用许可证的管辖权,并以“候鸟规则”辅证,拒绝向SWANCC颁发使用许可。

《清洁水法案》(CWA)是美国1977年对其1972年《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案》的修正案,它是一部成功的防控环境污染的法律,其第404款规定了在“适航”的河道、湿地进行疏浚和填方等活动要取得CORPS的许可,同时要有环保署(以下简称EPA)的公告,并召集公众听证会。1985年,第404条款所适用的“适航水域”因其环境保护的目的已被扩大定义为“美国水域”。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适航水域”,还包括毗邻于“适航水域”的其他水域和湿地,如州内的湖泊河流(包括季节性溪流)及其支流等。CORPS于1986年制定的“候鸟规则”,规则那些可能会成为迁徙鸟儿穿越州界时栖息地的水域也作为“美国水域”在CWA项下接受其管辖。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对于非毗邻于“适航”水域的湿地(独立水域),CORPS是否享有管辖权。在一审和二审中,地区法院以及第七巡回联邦上诉法院均支持了CORPS的主张,即CORPS对该“独立水域”享有管辖权,请愿者不得在该地域进行垃圾填埋,请愿者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SWANCC方的质疑:一是CORPS越权行使了其在CWA法案下的权力,他们不应以“候鸟规则”为理由而对不适航的、独立的、州内的水体享有管辖权;二是国会没有权力以州际贸易条款的名义授予CORPS如此大的管辖权。上诉法院的意见:由于每年有几百万美国人跨过州界且花费一亿多美元来此地捕捉和观赏迁徙鸟儿。“迁徙鸟儿栖息地的毁坏”的聚集效果必将对州际贸易产生实质性影响。此类活动应当被国会立法规制,因此CORPS享有对该水域的管辖权。

联邦最高法院的决定:一是撤销第七巡回法院的判决;二是尽管请愿者诉求的垃圾处理点是一个候鸟栖息地,联邦机构无权在“清洁水法”项下管辖这种不适航的、独立的、州内的水域。

理由如下(以伦奎斯特大法官为首):一是在合众国诉滨河景公寓一案中,法庭仅仅主张CORPS对毗邻适航水路的湿地有管辖权,且“适航”这个定语无关紧要,是因国会有意使CORPS管辖至少一些在传统概念上非适航的水域。国会意图将适航水域作超出传统意义的理解也仅仅是意图包括毗连适航水域的湿地而已。本法庭对Corps的管辖权是否包涵非毗邻适航水域的湿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二是“候鸟规则”的通过违反行政程序,它没有遵循行政程序里的通知和评论流程。三是国会通过CWA法案的目的是重建、保持国家水体在化学、物理和生态上的一致性。国会要尊重和保护各个州消除土地和水污染,规划其发展和使用的权力。而且国会应该协助各个州完成这个目标。四是被上诉者认为从立法史上可以看出国会有将“适航水域”进行最宽泛的解释的意图。并以此为证:一方面国会对CORPS在1977年对“适航水域”的扩大化定义保持默许;另一方面议会立法否决1977规章的失败表明了国会认可将“适航水域”作扩大化解释;我们认为,将国会的沉默作为对法条行政解释的认可是一项危险的认定基础;一项议案因多少原因被提议,就有可能因所有原因被否决。我们无法因此得知国会的意图如何。五是我们没有必要将一项行政越权解释上升为宪法性问题。在过去的几年,我们反复强调,国会在州际贸易条款项下的权力尽管是广泛的,却不是无限的。国会授权行政机构解释法律条款不应当侵蚀到州的利益。国家利益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联邦与州的利益平衡不应当被打破。授予CORPS以“候鸟规则”为依据的管辖权会对传统上的州对土地和水域的享有的权利造成影响。

反对者意见(以史蒂文森大法官为首):一是CWA是一项具有转折意义的立法。它是国会为了回应1969年凯霍加河的灾难在《河流港湾法令》(RHA)和《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案》(FWPCA)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的目的已由保持水体的适航转换成保护国家水体的水质使其满足审美、健康、娱乐以及环境的需要。二是在合众国诉滨河景公寓案中,争议的湿地在地表和浅层与任何事实上的适航水域都没有关系,仅仅因为湿地底下的拉莫森土壤导致排水不畅。这块湿地与周围的水域没有任何水文学上的联系,它是一块独立的湿地。三是非适航水域的保护不力也会影响到适航水域的正常运作。任何水体都非孤立存在,它们共同构成生态系统上的有机统一体。水鸟对孤立水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影响,而孤立水域也会影响到其他水体的正常运作。四是在United States v.Lopez一案中,法庭界定了国会在州际贸易条款项下可以规制对州际贸易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活动。非毗邻水域是候鸟繁殖的主要阵地,候鸟不仅森林和庄稼的保护者,亦是赏鸟和补鸟一系列有价值商贸活动的来源。栖息地的破坏势必对州际贸易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五是候鸟规则并没有模糊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界限。鸟类栖息地的破坏,就像其他的环境问题一样,一项“负外部性”的活动。收益主要惠泽州内,而成本却要多州分摊。在这种情况下,联邦的规制是合适而又必要的。而且,保护迁徙鸟类是联邦的固有义务。因为上述原因,通过统一行动保护鸟类是唯一合适的路径。

此案对联邦湿地许可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约有面积占70%的湿地的管辖将处于争议之中,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需要就案论案的确定常规的管辖权是否存在,这样申请许可的时间会较过去更长。联邦与州的管辖界限仍要多年的诉讼结果才能清晰,各个州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措施去保护湿地同样是令人担忧的。“适航”二字本身因为法案由促进水运贸易转向保护环境的目的已可去除,而在此案结束后却不得不被限缩解释。此案的结论究竟是要移除联邦对所有独立水域和湿地的管辖权还是仅仅限制对因迁徙鸟类和野生动物发生州际贸易联系的水域的管辖尚不明确。判决不久后,CORPS和EPA联合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单方宣布仅仅因为候鸟栖息地影响州际贸易的州内水域不再隶属其管辖范围内。CORPS也在试图对其管辖的湿地种类进行重新定义。比如将“适航”水域包括现在适航、曾经适航以及将来有可能适航的水域,“毗邻”的含义也需要重新明确。

以伦奎斯特大法官为首的五位“保守派”法官在继“校园枪支持有案”和“暴力抵制妇女案”之后再次用对“州际贸易条款”限缩解释和强烈的联邦主义担忧开启了“州际贸易条款”在新世纪联邦大陆上的征程。伦奎斯特大法官自1986年起担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以来,一直奉行保守主义的司法能动,其确切、坚定的保守观点使其赢得了“孤独的看林人”这一绰号。他开创的“伦奎斯特时代”结束了联邦最高法院对国会行使商业权力的遵从态度,同时亦反对法院超出合理界限干预国会立法和行政活动,复活了30年代的实质性影响要求,他通过United States v. Lopez案United States v. Morrison案等系列判例,限制了国会根据州际贸易条款进行立法的权力,扩大州主权豁免和州免于在联邦法院应诉的保护措施的范围。

载于联邦宪法第一章第八节的“州际贸易条款”作为制衡各州权力,保障国会执行调节全国贸易权力的工具,在建国初期为破处州际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经济市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宪法同时赋予国会为执行调节各州贸易制定所有必要与合适的法律的权力。这一时期联邦主义也在“美国银行案”和“航运垄断案”中被马歇尔大法官作了极尽广泛的释义。1851年“领港调控案”中最高法院抛弃了联邦对州际贸易的绝对专有权,开始实施个案主义,强调既要防止各州的贸易保护,又要兼顾各州自行处理事务的需要。19世纪80年代到罗斯福新政之前,“联邦贸易条款”遭遇低谷,最高法院受经典自由主义的影响,为限制政府干预对“州际贸易”进行了种种狭隘的限制。如糖业托拉斯案确立的“直接相关原则”,基德诉皮尔森案件里确定的严格区分“生产”和“贸易”活动等等。霍尔姆斯大法官确立的“贸易流理论”只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例外。新政以后,罗斯福对法官成员进行了“换血”,新任法官为集中联邦权力,全面实施新政扫除了诸多障碍。“劳工标准案”以及“小麦超种案”抛弃了之前确定的两层标准。“亚特兰大案”将联邦主义发挥到极致,只要调控事项和州际贸易之间存在“理性基础”,法院就肯定联邦法律的合宪性。伦奎斯特法官在任的20年,是“州际贸易条款”的又一个碰壁时期,“联邦贸易条款”怎样在联邦权力和各州权力间找到一个平衡,继伦奎斯特后的法官选择“保守”还是“激进”,要宽泛解释还是继续限缩,我们还得在此后的案例中寻找答案。

参考文献:

9.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九

教 学 案 例 及 评 析

灰汤镇中心小学 喻名贵

[课堂实录点评]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科学》。那么,《科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表演。注意,可要认真看哦!评:《科学》是怎样的课程?教者没有进行直接的介绍,而让学生先看“表演”,“表演”实际上是实验,但“实验”这个词有些专业化,所以先不出现“实验”这个词而称为“表演”,学生兴致也更高。(师做实验:彩色喷泉)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水出来了。

师:不错,但描述还不够准确。谁再来!

评:从一开始就训练学生完整的描述实验现象,既体现了科学的严谨,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在其它学科中渗入大语文观。

生:我看到当老师把开水淋到瓶子上时,瓶里的水马上从细管里喷出,形成了美丽的小喷泉。师:OK,VERY GOOD!(竖大拇指)。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一个表演,注意了,等下也要请同学汇报。

评:夹入较简单的英语口语,充分肯定学生,又显得俏皮幽默。

(师出示惯性实验装置)师:(拿小球)这是什么? 生:弹子!(笑)

师:大家笑什么?!哦,我们班肯定有不少打弹子的高手!瞧老师这弹子,多光滑,而且还是铜的呢!怎么样?喜欢吗? 生:喜欢。

师:我把这粒弹子放到这个基座上,这有一个弹片,老师用这个弹片弹一下,大家看能弹多远。看准啦,等它掉到地下,你们喜欢的就去捡,谁捡着就归谁!(大部分男生和几个女生站起来,准备抢。)(师拨动弹片,弹子未掉,生愕然。)师:(笑,指弹子)哎哟,你咋不听话呢?(对学生)看来这弹子还是和老师够哥们,它还不愿意离开我呢!

评:我当时注意到附近很多孩子正“流行”打弹子,所以选用了学生爱玩的弹子作为实验对象,学生自然更感兴趣。

师:好了,刚才大家看了两个表演,有意思吗? 生:有。师:声音?―― 生:有!(大声的)

师:这两个表演,在我们科学课上就叫做“实验”,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将接触到更多更有趣的实验。实验里面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要明白其中的奥秘,就得认真学习――科学!(生也以拖长的语气跟着说出“科学”二字)师:科学课的内容可丰富了,那么科学课到底要研究些什么呢?请大家看屏幕。

(师放课件,课件是介绍科学的研究对象,很短。)

师:科学课的内容这么丰富,科学课又这么有趣,大家想不想学好科学课?(生响亮答: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它呢?请同学们再看: 师:(拿出一杯液体,在行间巡行。)这是什么? 生:黑乎乎的东西!

不知道!师:(继续在行间巡行,给学生嗅。)闻一闻,什么气味? 生:臭死了!

难闻!要呕!

师:告诉大家,这里装的可是猪尿水,所以这么臭。我们学科学可得有胆识,有牺牲精神,下面老师要做一个让大家绝对惊讶的动作,看清楚了,等下要请人照着我的做!师:(把食指伸入液体中,但暗中换成中指醮了一下液体,然后把手指拿出,舔了一下食指,并做鬼脸)真难吃!

师:谁最有勇气,来品尝一下这“鲜美的中餐”!评:教师以具有“挑衅性”的语气激发学生勇气!(生皆退缩,一男生终于站起来。)师:英雄终于诞生!鼓掌!

(生热烈鼓掌,男生慢慢走上台,师暗中换了一杯看起来一样的液体。)评:教师趁学生躁动之机,机警的实行调包计,学生并没有发觉。)(男生试了下,吐舌头,吐口水)师:好吃吗?感觉怎样? 生:(摇头)苦得要死,呛死个人!(方言:很苦、很呛人)

师:请回座位,你很有胆量,老师非常感谢你的积极配合,但老师还是要说你一句――你真是“有勇无谋”!请大家再看老师做一次!这回可不能走眼!(师以慢动作重复)生:哦!(舒了口气)

师:同学们,学习科学可得认真呀!观察的时候决不能放过哪怕一点点细节。实际上,老师前面还有一个小动作,我已经暗中换了一个杯子。(指刚才那个同学)你放心,你刚才吃的不过是老师用酱油、黄莲、辣椒精心配制的“百味汤”而已,没什么大碍!同学们,从这里,你们懂得了什么?

评:通过一个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科学课中细心观察的重要性。这比老师的直接说教显然要好得多。生:观察要细心!

师:对,我们学科学第一就要细心,除了细心,还有其他的要求,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以后再讲。Bye!生:Bye!

[课的说明与后记]

这堂片段课是科学的第一课时内容,这一课最主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精选了两个比较吸引人的实验,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快乐的学习当中,而后面的表演旨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中严谨细致的作风的重要性,但是为了不致伤害学生的健康,老师意识到学生可能看不出老师前面的小动作,老师暗中调换了烧杯。

10.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十

朱慧贤 李红梅 陶 林

(玉溪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 要: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生物学教学论》教学中,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及能有效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式,凸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让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学科教学论的示范性得到较好的体现,并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论;教学案例;教学方式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初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作出示范,是教学论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目前教育界和其他领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通常是指人们的一种信念。有学者认为:“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在实践中探索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或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耿红卫,2006)。“理念”一词概念的不确定性,并不影响人们的使用。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突出的强调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与交往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项课程理念。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在前面三项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朱慧贤(1966-),男,云南易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及研究工作。

由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给全班介绍综述的内容,时间10-15分钟,然后其他两位同学一起到讲台,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要求提出的问题围绕本章节及其相关内容,3人小组问答提问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教师根据本小组的综述、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该小组作出评价,作为该小组平时考核成绩之一,也可由本班其他小组同学评价。余下25分钟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讲解、讨论等活动。

4.教学过程 ①教师导课;②小组同学代表介绍对本节内容所作的综述(10-15分钟);③本小组3位同学回答全班同学提问,关于本章节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10分钟);

同学提问举例: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如何避免网络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你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电脑,一周使用多长时间,用电脑都做些什么?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你如何使网络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

●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中学,教学设施很差,没有多媒体教室,也不能上网,作为教师你应该怎么办?

④针对小组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作补充。教师或学生对该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情况作出评价,记入平时成绩。⑤教师讲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穿插活动:请你应用互联网搜索“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并呈现给大家;请你在学院图书馆全国期刊光盘数据库中搜索:作者朱慧贤,篇名为“生物学教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的文章,并呈现给大家。⑥作业设计。利用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及生物学知识,查找资料,制作高中生物学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试教中熟练使用。

5.案例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开学第一周分好小组,明确任务。每个小组在讲课前一周,将综述材料交上课教师;②学生在10-15分钟的讲课中,可由一人代表,也可由小组同学各讲一段内容;③整个活动过程,需安排一人作记录;④对各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的评价,可组织学生操作,课后将成绩报给教师;⑤为提高教学效率,训练学生制作课件的技能,要求各小组将陈述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⑥通过其中测试、期末考试,督促不直接参与讲课的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案例评析

11.《平行与相交》教学案例评析 篇十一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69-02

在小学阶段,“平行与相交”知识点的教学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对此,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听过特级教师强震球关于该知识点的教学后,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了新的认识。

案例回放:

【片段1】

出示4组直线(如下图):

师:黑板上画了四幅图,每幅图都有两条直线,有两只小蚂蚁沿第①、②幅图的两条直线向前走,有可能会碰头么?

生交流。

老师虚线延长第二幅图的线。

师小结:我们就把像图①图②这样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相交。

(课件展示第③、④幅图)师:两只小蚂蚁会碰头么?

小结:像图③和图④这样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互相平行。请大家用眼睛当相机,聚焦,拍下“平行”的样子。

下面找找这几幅图里面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课件出示:直尺、跑道、秋千、五线谱等)

【片段2】

师:你们觉得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异面直线和平行线的两种学具,小组合作,放在桌面上,感知探索)

师: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

生: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能平放在桌面上,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不能平放在桌面上。

(师概括)

【片段3】

师:怎样画平行线呢?请大家看一个小动画。(视频:一个小女生开窗户)大家看窗户的左右两边在移动,平行的诀窍是什么?

生:是沿着轨道在移动。

师:哦,那能不能给尺子装一个轨道呢?

(师生合作摆放三角板和直尺)

师示范: “贴”“靠”“移”“画”。

【教学评析】

上述案例是强震球老师执教的《平行与相交》中的片段。教学设计生动、有趣,课堂环节处理巧妙,让我们在感受教者细腻灵动的教学智慧的同时,也看到他在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教学数学。在他的课堂上,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童趣。

一、蚂蚁爬——生动“平行”的感知

上课伊始,强老师创设了两只蚂蚁沿两条直线爬行的情境。两只蚂蚁是否会碰头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态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相交既包括已相交的,也包括暂未相交的”。而图③、图④无论怎么延长,两只蚂蚁都不可能碰头。像图③图④这样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平行。

“平行与相交”的数学知识,本是冰冷、抽象、学生心理上排斥的,但强老师巧妙地创设了“蚂蚁爬”的动态情境,让知识变得趣味、生动、形象,让学生乐于接受。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生初步感知了“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放桌面——理解“平行”的前提

平行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 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一直是老师们感到头疼的问题。以前笔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总喜欢借助粉笔盒,让学生观察粉笔盒不同面上的两条棱,让学生看到两条棱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再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互相平行。但总感觉自己解释了半天,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一脸茫然,每到这个环节笔者都只能无可奈何地草率收场。

在这个环节上,强老师处理得独具匠心。他让学生拿出事先备好的两种学具摆在桌面上,看看有什么发现?操作后,学生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能平放在桌面上,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学生在操作学具、查找不能平放原因的同时,分两个层次理解了平行的内涵:

1.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把桌面看成一个平面,能平放在桌面上的就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平放在桌面上的就不在同一平面内。

2.对平行的解读。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不一定互相平行。只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一定互相平行!

三、推拉窗——启发“平行”的画法

以前,笔者教学平行线画法时,总是像老鸟喂食一样,“一口一口”地教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也曾归纳过画图步骤“一贴、二靠、三移、四画”。自以为教得很细致、很到位,可部分学生还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尺怎么摆放。对照强老师的做法,笔者认识到:以前的教法,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即使能画出来,也是“照葫芦画瓢”式的机械模仿。在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时,画图步骤归纳得越简洁精当,学生的理解负担就越重。

教师何时引导,时机是否恰当?有人曾经经典地归纳:在学生彷徨迷茫时引导,在障碍阻塞处点拨。这段话用在强老师这个环节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平行线的画法,强老师没有填鸭式的灌输,而是一开始就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遇到了一系列困难——用米尺或练习本画,宽度有限制;将三角尺平移,又老是画歪。就在思维阻塞不通时,教师适时引进推拉窗图片点醒了学生。在推拉窗的启发下,学生们想到了为三角尺造轨道的想法。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理解了平移时要把尺靠在另一把尺上的原因,也理解了“贴、靠、移、画”的画图步骤。传统的画平行线的教法,是老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却不知道如何去做,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这节课上,学生自己清楚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由教师唱主角变成学生唱主角,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同。

“平行与相交”本是抽象的,在强老师的精心铺设下,却变成有趣、生活的。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何谓“会变小孩子”?笔者想,就是要教师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12.语文案例及评析 篇十二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第一课时“生日 (经历统计全过程) ”, 教科书第90页。

教学目标

·会用写“正”字、举手、画“√”等方法收集数据;认识统计表;会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分析数据。

·感受到数据是有用的。

·体会可以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 感受可以通过收集数据来获得信息, 根据信息分析进行决策, 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

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教具:统计表。学具:苹果、梨、香蕉、橘子这四种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师:新年就要到了, 新年联欢会上班级要买一些水果, 现在市场上苹果、梨、香蕉、橘子这四种水果最多, 我们就在这四种水果中选择, 应该怎样购买呢?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 然后在小组内议一议。

生:先要调查班级同学喜欢吃每种水果的情况, 知道了同学们最喜欢吃哪种水果、最不喜欢吃哪种水果, 再决定怎样买水果。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吗?好!每个小组先调查自己小组同学的情况, 看哪些小组调查数据的方法简洁明了。然后, 再看全班同学喜欢吃这四种水果的情况。

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收集数据。

师:每组派代表说明你们小组的收集结果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生1:我们小组是先把四种水果名写在纸上, 每个同学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 组长说水果的名, 喜欢的同学就举手, 我记数。结果是这样的:

师:他们小组是用举手的方法来收集喜欢水果的人数, 简单易行。

生2:我们小组的方法是:每个同学在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水果下面画“√”, 然后把喜欢的人数写出来。结果是这样的:

师:他们是用画“√”的方法来收集数据的。

生3:我们小组是每个同学在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水果下面写“正”字的一笔画, 然后把一共喜欢吃的人数写出来: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我们怎么通过这些数据知道全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生4:我们可以像生1小组那样先把四种水果名写出来, 然后把各个小组统计的数都填上, 再算一算每种水果喜欢同学的人数, 就知道全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了。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吗?好!我们来统计全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

师:统计结果是这样的:

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每种水果同学们喜欢吃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放在表格中, 这个表叫做统计表, 并起个名字:

师:全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我们已经调查出来了, 怎样购买水果呢?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 然后在小组内议一议, 再在全班交流。

生5:我们比较了统计表中的数, 喜欢吃梨的同学最多, 有23名同学, 第二多的是橘子, 有18名同学, 喜欢吃苹果和香蕉的同学很少, 还不到10个。所以我们组想多买一些梨和橘子, 少买点苹果和香蕉。

生6:我们组想就买大多数同学喜欢吃的梨和橘子。我最喜欢吃的是香蕉, 但梨和橘子我也喜欢吃。就买梨和橘子, 这样还好卖。

师:还有不同买水果的方法吗?没有!看来同学们有两种买水果的方法, 怎样确定用哪种方法买呢?

生7:我们举手表决吧!数一数哪种方法赞同的人多, 我们就用哪种方法。

师:你太聪明了!知道通过数据了解情况, 再做决定!

……

师: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是怎样获得如何买水果的方法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生1:通过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来决定怎样买。

生2:先要想办法收集同学们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

生3:收集喜欢吃每种水果人数的方法有很多种, 像同学们刚才说的, 举手、画“√”、投票、写“正”字。

生4: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数据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评评析析】

这个教学片断呈现的教师教学设计是:以新年联欢会如何购买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所开展的一系列数据统计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做决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表现在:

其一, 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购买新年联欢会上的水果, 是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也是学生感兴趣解决的问题, 在问题解决任务的驱动下, 使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以及问题决策的全过程, 即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有利于学生形成利用数据统计分析而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

其二, 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和数据的作用。教师通过“新年联欢会上应该怎样购买水果”问题的提出, 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要了解班级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情况的获得需要收集班级同学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这个人数如何获得等。使学生认识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又通过对收集来的数据整理分析, 可以清楚地知道班级多数同学喜欢吃梨和橘子, 少数同学喜欢吃苹果和香蕉的信息, 可以据此信息确定如何购买水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据中是有信息的, 可以帮助人们分析解决问题。

上一篇:舞蹈性歌曲教学下一篇:资料员15年10月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