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精选7篇)
1.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篇一
笔者一直在思考,教师应该怎样创设课堂情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主动思考,积累思维活动的经验,达到学会思考的目的呢?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以下题为例: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 CD,延长线段CB到E,使BE=AD,连接AE、AC。(1)求证:△ABE≌△CDA;(2)若∠DAC= 40°,求∠EAC的度数。
当在黑板上写完已知条件时,笔者想到,如果不把要求证的结论和所求的角度告诉学生, 他们能不能自己根据已知条件推出这些结论呢?
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这道题如果老师不告诉你们要求证的结论,同学们能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一些正确的结论?”
新颖的问法一下子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纷纷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究。
“∠DAC =∠ACE”,“∠ABE=∠D”,“AE = AC”……
通过探究,不管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能探究出一两个正确的结论,连平时懒得动脑的学生也行动起来了。
最后的结 果是 , 学生们不 但探究出 △ABE≌△CDA,∠EAC与∠DAC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进一步得出△EAC是等腰三角形,S△EAC=S梯形ABCD等结论。在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明显高于以往,这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有了这次教学经历之后,笔者发现,将问题的问法由“封闭”变得“开放”,学生便很容易能参与到结论的探究过程中去。后来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尝试将提问的方式“开放”,让学生自主推导结论。
一、提问“开放”的价值
1.以一个问题的代价,换一组问题的效果。
练习题一般有评价的功能,其设计一般有着明确的解题目标,这样才能评判出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如“求证:AB∥CD”,学生只有证明得出AB∥CD,才能得到分数。即使是开放性试题,其解题的目标也很明确。如“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四边形APEF为平行四边形”,学生必须探究得出点P所有可能的位置,才能得到完整的分数。没有明确解题目标的试题,会给解题者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不知道往哪个方向答题,也不知道答到什么程度才能得到完整的分数。
然而课堂上的例题却不一定需要明确的解题目标,课堂例题讲解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这和练习题的评价功能是不一样的。解决一道有明确解题目标的问题,学生也只能掌握一道题的解法,理解一个知识点。而没有明确解题目标的例题,它的解题方向是多元的, 解到什么程度也是多元的。所有能够被它推导得到的结论都是它的解题目标,其中也包含了“原题”所要证明的结论。看似解决了一道题,实则解决了一组题,提高了已知条件的利用率,以一道题的研究成本换取一组题的效果。
2.提问“开放”后,更能促进小组间的合作。
首先,对一道结论确定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当某个小组解决了问题,而其他小组还在为结果努力时,这个小组就会处于一种没事可做的状态,干等别的小组完成任务。但如果这个问题的结论不确定,同学们探究出一个结论后,还可以继续探究有没有其他结论,就不会出现解完题后无事可做的状况。
其次,学生们解决一道结论确定的问题时, 受平时独立作业和独立考试习惯的影响,他们往往会各自为战,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若研究的这个问题有多个成立的结论时,周围同学就有可能探究出一个和自己不同的结论。出于好奇的心理,学生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一个互相讨论的情境之中。所以开放的提问方式,更能促进小组间的合作。
3.开 放 的 提 问 方式 ,更容易让 学生 参 与到 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由于这类问题学生不知道要解决什么,学生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个———由已知条件一步步往后探究。由这个条件能得出什么结论?由那个条件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还能进一步得出哪些结论?这就不知不觉强化了思维过程的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经历了思考,从而达到学会思考的目的。
4.开 放 的 提 问 方式 ,能 激 发大多数 学生的探究热情。
太过简单的题目不能激起优秀学生的兴趣;而太难的题目对成绩稍差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打击。没有了“求证”以后,学生不管成绩好与差,总能推导出一个或简单或复杂的结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激发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问方式如何“开放”的尝试
方式1: 已知条件逐一给出, 逐一推导结论。
教师给出已知条件或给出图形的时候,将已知条件一个一个给出,图形一部分一部分地画出,然后让学生逐一思考,由这些已知条件分别能推导出什么结论。最后给出结论的时候,再让学生寻找刚才推导出的结论与待证明的结论之间的距离。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每给出一个条件,就让学生思考由这个条件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
这种设计有其缺陷。首先,当只给出一个或很少的已知条件时,学生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当已知条件很少时,确实也推导不出太多有价值的结论。其次,这样的教学流程太费时间,很多时间浪费在对一些无意义的结论的推导上,留给关注重点内容的时间很短。最后,条件逐一给出,实际上割裂了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零散,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一道题。
方式2:将条件一次性给出,让学生自由推导结论。
教师一次性将题目所有已知条件,包括图形都给出,只保留结论不给出,让学生自主探究所有可能的结论,可以用分组的形式讨论。
学生可以由已知条件推导出所有可能成立的结论。对单个例题来说,花费的时间可能多了点,但用这种方法理解了一个例题,相当于解决了一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讨论。有些结论看似比较复杂,也许学生一时不能推导出来,但让结论在课堂上“多飞一会儿”,有利于拉长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三、拓展研究的案例
有了前面成功的体验,笔者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还进行了其他一些相关的研究尝试。
案例1.学生根据几何图形自己出题,体会试题的由来。
在学习菱形的判定的时候,笔者准备了下面这道例题: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为AD、AB、BC、CD的中点,求证:EFGH是菱形。
在黑板上画完图,我想到,这道题目这么简单,学生能不能根据图形,自己编出道题目呢?
于是笔者先让学生猜测,这道题可能要证明什么?
由于那节课学习的是菱形的判定,很快就有学生说,“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
然后我又问,“求证:四边形EFGH为菱形”需要哪些已知条件呢?
很快,一个冒失的学生想都不想,张嘴就说“AD∥BC”。
“证明四边形EFGH为菱形,需要AD∥BC吗?”
旁边立即有同学纠正,“不需要”。
思考了一会儿,很快有学生找到证明四边形EFGH为菱形的条件———AB=CD。
后来笔者梳理这个案例时,感觉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执果索因”的能力, 也更容易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直觉。
案例2.探究问题的多种解法,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这学期第3周周末,笔者在周末作业中给出一道几何题,告诉学生这道题目有14种解法,让学生回去探究,下面是一位同学做完题目以后的自述:
这个星期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让我们思考。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D∥BC,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 延长AD交EC于点F。求证:EF=FC。
老师说这道题有14种解法。当刚看到这道题时, 我想到了老师是在讲三角形的中位线时布置的这道题, 于是我尝试用那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来解。但是图中并没有找到中位线,于是我想到了作辅助线。果然第一种解法很快被我找到了。 渐渐地,我发现只要作不同的辅助线,就会有不同的解法。虽然我没有找齐14种,但能想出其中几种,我也很有成就感。从这道题中, 我懂得了做题时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史宁中教授认为,智慧的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教育。多解问题在探究多种解法的过程中,必定要调用学生所学的所有可能用到的几何知识,不知不觉达到复习的目的。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特别重要。
案例3.代数问题也可以没有“结果”,让学生尝试探究。
除了几何例题外,很多代数问题可以通过去掉“结论”这个简单的方法,变得有探究的价值,这里以一道函数问题为例:
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在经过原点的直线上,过A作直线OA的垂线,交x轴于点B。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做些什么?
没有“求证”的例题教学应该如何开展?由于结论的多样性,此类问题教学,建议以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为宜。在学生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能做些什么呢?
1.适时的提示点拨,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
学生在讨论的时候,通过小组里的交流与合作,一些简单的结论一般能够探究出来。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结论,学生不一定能探究出来, 或者知道结论的成立,却不能给出比较规范的解答过程。此时教师如果适时点拨学生,就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此时的讲解就是雪中送炭,此时的教学效果是最好的。
2.不断矫正学生的思维过程。
一道几何题,它可推导得出的结论是多方面的,很多结论可能与当前所学内容无关或关联不大。如果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就需要及时矫正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下去。
3.及时梳理点评学生得出的结论。
2.让学生学会思考 篇二
一、摆脱传统,激活思维
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科书、教师、家庭的权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科书内容的呈现都是以不可否定的口气、方式进行表述,学生如果质疑教科书,既无益于升学考试,也会被师生认为是钻牛角尖。由于千百年来的传统影响,父母只是逼迫学生去完成作业,学生在被动的学习。
受种种束缚的历史老师很多时候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多的是讲给学生听,而很少是让学生思考。这种“独白式”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现在的课堂应是一个互相“对话式”的课堂,“对话的过程即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展一种“对话”关系,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情感的相互碰撞与启发。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听、去说、去学、去思,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的活力,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培养阅读,张扬个性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行为和方式。伊瑟尔的“空白”理論认为:文本与读者交流中会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这些空白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去挖掘和填充,而由于每个人的差异,这种填充空白的内容和方式是很不相同的。因而,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同学阅读之后,应有截然不同的见解和情感体验。接受美学认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可见阅读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能对课文提出有创意的问题、获得个人的感悟,就是一种创造。比如提到陶器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创造性设计,重构有现实价值的认识;并让学生在仔细研磨教材、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用各种方法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1.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2.把泥土做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坑,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巨大系统,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不断地更新内容、信息与物质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信息时代中,每位公民从信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就成了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他没有问题,而是缺少提出问题的意识,不会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启发、去诱导。开始时学生往往对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提出一些肤浅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课前预习,认真读书,仔细思考,从教材中寻找疑点,发现问题;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发现并提出自己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后复习,整理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发现问题。
善于思考的人常常在别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甚至取得重大成果。大量的事实表明:思维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知教材体系和新旧知识联系,熟悉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智能发挥水平,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我们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出发,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种侵略行径深恶痛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从正面角度去考虑,它往往使学生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遭到了破坏,人民受到了奴役,这是一种倒退。”为此,教师干脆提出质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问题提出,学生必然会去思考,于是,他们的潜在意识也就被挖掘出来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适当地进行思维拓展,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孩子学会思考 篇三
开始的时候,这对夫妻的孩子以为可以用国内语文课上的“读后感”模板来应付读书笔记,也就是一般先把书中内容梗概写一下,再写几句心得便可。
哪知道,美国老师的“朱笔御批”总是问题一大堆。几乎在每一篇批语中,都写着“我需要你的感受”,“你的想法呢”,“请给我你的观点”……孩子的妈妈和批改这个作业的老师进行了沟通,希望老师多在用词、语法上给孩子更多的指导。老师却说不要担心英语语法,书看多了,错误自然就少了;然后老师告诉这位妈妈:“看书是为了让孩子去思考,去形成他自己的观点。不会说话的人少,不会思考的人多……”原来美国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其实就是在教孩子们如何思考,启发他们思考,“逼迫”他们思考。
在中国读书的那些家长们马上感慨道:啊呀,这样教孩子思考的作业在中国太少了。在中国除了写作文,其他作业或者考题基本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阅读理解都不会有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只有“作者想表达的是……”这一个标准答案。这两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孩子,如何在将来这个一切皆有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的社会里竞争啊?!
其实孩子的教育10%靠社会,30%靠学校,60%靠父母。如果父母足够智慧,每一天在家里,都有机会可以来引领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HFC我们教父母们运用启发式提问的工具来引领自己和孩子去观察和思考。
古人云“智者每日3省”。在HFC我们鼓励学员们每日都用魔力4问的工具来和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进行链接,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启发孩子们每日都有反思和觉察。“宝贝,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今天让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的支持/帮助吗?“这样的对话,不仅可以每天让孩子来分享,爸爸妈妈们每天也可以来分享和孩子或者家人有关的最开心的事情和最有趣的事情,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言传身教,让孩子觉得每一天都不是得过且过,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又都过的非常的开心和有意义!当然每天或者每周如果还有亲子阅读时间,那就更棒了!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对一本好书,一个段落或者一句话,甚至一部电影、一首歌、一件事情的感受与觉察,这样的对话,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对事情会有自己的观点。
有时魔力4问还可以转换主语,父母每天回家都可以用放大镜找找宝贝身上的优点,然后用第一人称来开启这段对话:“宝贝,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 比如,妈妈回家可以和宝贝说“宝贝,妈妈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宝贝已经连续一周自己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质量也特别高,老师今天都在班级家长群里表扬我的宝贝了!我的宝贝真是一个说到做到、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妈妈很好奇,我的宝贝自己管理学习坚持一周下来,感受怎么样?”“这个过程里宝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助吗?”“宝贝,继续加油奥!”这样的对话,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有思考有收获,这样的4问还能给孩子赋能,让他继续坚持正确的行为。
而当我们的宝贝在学校遇到问题、挑战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现在更多的父母用的是说教或者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经验倾囊相授,直接灌输到孩子的脑子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或者即使有,家长们也未必有机会让他们说,说了家长也未必愿意听或者听的进去,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执行。而在HFC我们鼓励父母们用上魔力8问的工具,去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想解决方案,自己去践行。实践出真知!孩子们只有通过自己思考、践行过后,从错误中学习得到的经验,才会是最宝贵的,这个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学到、得到,而且他行动起来也会更有动力,因为那是他想要去做的,而不是爸爸妈妈要求他去做的。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他们也会更有自信的去面对。
4.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四
课堂上,我们总以”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其实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醒老师“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教师学会倾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自己的生命也在倾听中理解与丰富。
一、倾听应该真诚真实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但留心观察课堂,可以见到许多关于倾听的生命元素流失的状态。
1.心不在焉。课堂上,老师提问时,许多学生举手,被点名回答的同学昂起胸脯很兴奋地说着。可是老师一会儿眼睛紧盯着书本,一
会儿目光游移不定,一会儿忙着板书,或者,在学生回答的中间含含糊糊的发出一些“奥、啊“的言辞敷衍了事。有些连学生说完了没有都不甚了了。等教师完成自己的教学准备,轻描淡写的将刚才问题的答案说一遍,就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至于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则被不知不觉的遗忘了。
2.拦腰截断,由于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动的,于是,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总是在潜意识深处,要让学生能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回答问题。单处分时做选择题或是非判断题,否则很难如老师所愿。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的耐心,他们常常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的话语,很少去注意学生是否显得不安与不自在。
3.断章取义,自作解人。一位老师在上《幸福是什么》引导学生读导读要求:学习这篇课文,想想,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当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的孩子说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有的说学习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和朋友在一起感到好幸福。
学生们的体验可谓五彩缤纷,可教师为了突出中心总结道:对,我们就要像文章中的孩子一样,因为,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否则一切都不幸福。扪心自问,幸福真的只是这么狭窄吗?孩子们所说的教师听而不闻,那么幸福的感觉被书中的观点轻而易举的代替。这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心中已经有了既定的答案,于是,孩子们讲得再有道理,再精彩,与“我”不符就不理,与“我”相同就赞同。诸如此类的倾听,在课堂上层出不穷,他使我们课堂生活的魅力与吸引力日渐衰减。所以老师在聆听时,应该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何处应该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提出一个问题,以便让双方分享的思想和感情的意义更加明了。
二、倾听应该尊重学生
从知识的占有量来看,学生的储备可能会有不足,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发问,有时听起来会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作为老师,当学生的见解、行为出现错误时,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就会让学生获得信心与鼓励,这方面,于漪老师的课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于漪老师有一次讲《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问道“课文中说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起来,提问的学生也后悔自己提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深深地埋下了头,于漪老师见状,微笑地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谁能说说这里面的奥妙?”于老师这么一问,课堂上一下子沉寂起来,大家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许多。”另一个学生说:“其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时,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仅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今天这个知识的获得,应感谢谁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同学身上,这个学生也如释重负,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层次较低的问题,如果老师引导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课堂混乱,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对于提问的那个学生而言,自尊心、上进心必然受到伤害,很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问题了,于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看起来幼稚的问题,也能够不讽刺,不嘲笑,化腐朽为神奇,变幼稚为有益,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也使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尊重他人的教育。
三、倾听应该善于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如果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是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都有道理的现象,就会使学生因缺乏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体验,造成教学场面虽“十分热闹”但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倾听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生成性教学的种种前提条件,没有认真备好课就走上讲台,因而对学生的发言无法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而有意回避,让学生自由漫谈而有意不进行引导。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需要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过程,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借景抒情,借题发挥,或是沉静中的回味、思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又要以个人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思考,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理解,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系统研究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设想。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最优化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5.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 篇五
一提到“感恩”,人们总是想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亲友”等,这无疑是对的、是应该的、是必要的。但是,在当今的学校,“感恩”应该上升到更高层次,不只需感恩父母,更要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我以为学校里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都要注重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有机结合,并且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我以为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加以引导与培育。
一、教师以身作则是感恩教育的实施基本
感恩教育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让高中生养成好的习性,让他们终身得到益处。所以,在往常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需自己做好典范作用。如:在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活动中,教师最先要对学生有礼貌,学生问教师好,教师必需用亲切的语气回答“同学好!”遇见陌生人或观赏的家长,教师应热情与之交谈、打招呼,无形之中便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遭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当好的习性构成后,对中学生的终身都有益处。我在学校常常可以听到,高一(11)班的学生自觉地运用礼貌用语,当“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联系,请”等入耳的话成了学生们的日常用语时,做教师的我心里有一份由衷的愉快。人之初,性本善。以情感为主线,展开各种方式的感恩教育,在班中构成良好的人文风气,使高中生学会感恩,拥有一颗仁慈的心,等等这些,都是咱们所想的,也是咱们想要做到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二、学会礼仪、尊重赏析他人是感恩教育的基本
对一个体来说,礼仪是一个体的思想品德水平、文明涵养、交际才干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进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感恩教育应留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准绳上举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其基本的礼仪准绳:一是敬人的准绳;二是自律的准绳,就是在交往进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自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比较,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无法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准绳,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准绳,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而,学生应具有的礼仪知识是感恩教育主要的一局部。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进程中都要恪守必需的礼仪。
1、课堂礼仪:恪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2、服饰仪表: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气;考究场所。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教师相遇时,应自意向教师行礼问好。学生进教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教师准许后方可进入。在教师的工作、生活场所,无法随意翻动教师的物品。学生对教师的容颜和穿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教师的习性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沉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友善友爱的力气。留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联系的基本要求。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常常举行的活动。普通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与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轨场所,因而要格外留意集会中的礼仪。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坚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三、营建感恩教育的大环境是感恩教育的顺利保证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中生的感恩教育工作,针对现在高中生感恩认识淡化的状况,结合本校实践,2011学年开端,咱们育强中学展开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得到一次深入的具有特征的感恩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涵养、人文素养和社会顺应才干,促进个体的自身成长,加强社会责任感。这个学年我担任高二(4)班的班主任,我积极照应学校召唤,在班上展开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学生从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感恩行为中获取感恩认知,展开以发作在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为首要内容的感恩班会活动。
在展开好“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基本上,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展开搜寻亲情感悟生活的“四对话”活动。
一与父母对话。学生爱听故事是天性,请父母讲述长辈孝敬的故事,从质朴的言语中去领略“感恩”的内涵;
二与教师对话。明白“感恩”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特征,知晓应该弘扬什么,摒弃什么;
三与同学对话。各自交流生活中是如何孝敬长者的故事,明白“感恩”在彼此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四与书本对话。请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并以感恩周记的方式记载下自己的感恩感悟。
如我班石鑫同学由于去年刚刚失去了父亲,她三次讲故事时都无法控制心情而泪洗满面,这给同学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将文明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如我班的王维与邹鹏同学扮演了小品《雨中情》。在浓浓亲情的小品中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亲身体会一番,从中遭到熏陶。同时营建了浓重的感恩氛围,让学生在不一样的场景,以各自的方式施展才气,使“感恩”教育展开的有声有色,进一步激起学生“学孝、知孝、行孝”的热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势参与到“感恩”的活动中去,去亲身体验,去感悟人生,去领悟真理。还要求学生发觉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体恤与关爱,在此基本上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
用一句话向父母示意感恩;
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弭疲劳;
当一天“家长”为父母分担家务。同时要写好感恩周记,用心完成感恩作业,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体会。能重建家园尽咱们的微薄之力。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举动记载在家校联络卡中反应给学校,这样重复联络,使感恩教育愈加深化人心。
在我班亲情故事会上,共有52位同学要求登台向同学们讲授自己的亲情故事,有故事讲标明他们以前认识到父母之爱教师之恩,标明“爱”与“恩”的种子以前在学生心中发芽。大约有43名同学被感动得流泪或抽泣。登台讲述的同学自己声泪俱下,其他同学包括去听课的教师和别班的同学都被感动得流泪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咱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践生活之时,当孩子们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举动之时,咱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四、多方位举行感恩认识的培育是感恩教育的成功途径
“感恩”是一种元气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反映了高中生的一种责随认识、自立认识及自尊认识,更是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写照。对高中生举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心灵上自我体会、自我体验、自我举动。因而,它是一个多方位的、多方式的、多场所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一种融合体。这种教育假设单靠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同志举行教育,显然是无法达到满意的成效。
比如,前一会我在班上要让学生算算自己每天的破费,由此来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苦。这是有必需成效的。但这种教育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感恩行为。有人做过调查:有80%左右的青少年以前把诸如“为国家作贡献”、“加强事业责任心”等扫除在自己的工作动力以外,他们基本上都将与个体利益有关的要素视作工作的首要动力。咱们应该将“感恩”教育进一步引导到“感恩祖国”、“报答社会”这一层面上去,激起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全力为国家作贡献。内地矿业大学维护学院朱学义教授在给学生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时,增设了“智力投资分析”内容,引导大学生每人算了三笔账:一是父母对学生自己的智力投资;二是国家社会对学生的人均教育投资;三是学生由于学习而失去就业时机所耗损的效果——教育时机本钱。学生议决查数据、讯问家长举行自我算账,一组数据让他们大为震惊:一个1982年出生、1984年进幼儿园到2003年22岁大学毕业的学生,其家庭教育投资、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和教育时机本钱的数据区分为6.5万元、7.2万元、9.0万元。计算结果标明,国家社会人均教育投资是家庭教育投资的1.1倍(7.2/6.5)。现实胜于雄辩,他们从数据中慨叹地说:“咱们不只需感激父母,更应感激国家和社会,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咱们的投入比咱们父母的投入更多。”由此可见,对高中生举行“感恩教育”更有实践成效。母是最最少的要求,是做人的品德底线,假设一个体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样能够爱同学、爱社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尊崇师长,由于教师不只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教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书育人解开了学生生长路上的心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才懂得去关怀、协助他人,由于他们不只在每个体的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舞、相互支持、相互抚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空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中生就会拥有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6.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 篇六
一、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1. 学会阅读概念
在读概念的时候, 要抓住概念的关键词, 弄明白概念的内涵, 知道其适用范围。例如:在学习“梯形”的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时, 要仔细思考为什么要强调“只有”呢。又如:在阅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抓住“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关键词。抓住了要点, 很多概念就容易掌握了, 这样既提高了读书效率, 又增强了记忆。
2. 学会阅读公式
很多同学觉得记忆公式很困难, 并且还容易混淆。其实, 公式是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的, 关键是弄清它的推导过程。所以阅读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很重要了。在阅读时要弄清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有什么特征, 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和内在联系。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 老师要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要让学生弄清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的关系, 进而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这样, 不仅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中“÷2”的意义。
3. 学会阅读例题
读题, 就是要弄清楚题意, 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具有典型性, 所以在读例题时要读懂、读透。弄清已知什么, 求什么, 关键的词可以做个记号, 配合课本中的图解读提示, 了解解题的步骤及计算过程。也就是阅读要做到: (1) 要认真审题, 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 尝试解题; (2) 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 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 (3) 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二、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 边读边动笔
如何动笔呢?阅读做记号就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好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时用符号做标记, 不同的符号, 表示不同的意义, 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 了解重难点。如果阅读的是文字, 就可以在自己认为是重点和关键的文字上, 用各种符号做上标记, 这样既对理解知识有所帮助, 同时又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 这样可以很快地理解题意, 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 在阅读“圆的直径是8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样的题时, 要求学生边读题, 边把已知条件勾画出来, 问题部分可以用括号括起来, 还可以把单位做上记号,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题目中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从而知道给出的已知条件是直径, 要求面积应先求出半径, 并且题中的单位名称也不一样, 计算结果要进行单位换算。
2. 边读边动手
数学阅读时往往不单纯是文字, 有的时候可能是图形、表格、或者是算式等等, 那么就要结合文字左思右看、动脑动手, 可以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算一算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观察、比较和思考, 感悟新知识, 做到深入理解。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 我们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 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也就是180度。
3. 边读边思考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 没有思维的阅读, 是一种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 反复琢磨和分析, 咀嚼其中的意义及知识之间的关系, 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思考”, 深入体会数学语言的内涵, 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为什么单位不相同不能相加减”“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在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通过读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 激发学生“爱思考、会思考”的良好习惯。
7.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 篇七
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1/12,1/5,3/12。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四、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3/4块而不是1/4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 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推荐阅读: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己11-11
授人以鱼——让学生学会识字方法01-05
《让小学生学会做人的100个故事》读后感01-06
学会感恩学会爱小学生读后感07-22
学会思考,学会权衡作文06-20
学会倾听学生心声08-17
教会学生学会选择09-30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06-16
学会感谢学生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