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写生教案

2024-11-25

中国画写生教案(共15篇)

1.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一

湘南学院 美术系 09级 张玲玲 用于交流,请勿抄袭

课 时 教 案

课题:

国画写生

共 课时

总序第十八个教案 课型:实践

编写时间2012年12月18日执行时间:2012年12月24日 教学目标:通过实景写生让学生切身感受自然观察自然,把自然的景和物和谐的统一到自己的画面上来。

教学重点:进行实景写生,让学生直观取景,构图和艺术处理。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写生时对画面的处理,包括虚实,主次墨色节奏等。教学用具:教材、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组织写生

班 级:大13班

人数:41

写生形式:素描速写 分 组:班

(1-10)

副班长

(11-20)

学习委员(21-30)

课代表

(31-41)组长:负责考勤,纪律。写生范围:校内

课后作业要求

1、自选风景,画一张写生作品

2、构图恰当

3、细节丰富

4、绘画时可参考名家作品

5、纸至少4K大小 写生小结

在我们一起探索下这节写生课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写生魅力,希望大家认真的完成课后作业。下课!

2.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二

一、国画山水写生中“心”的沉淀与“型”的研究

中国山水画深受佛学的影响, 佛语讲“境随心转, 相由心生”, 人为万法的根源在于“心”, 只有保持一颗诚敬、清净的心才能避免受到凡事的庸扰, 才能真正恢复真心。受该思想的影响, 国画山水写生也十分注重“心源”,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一颗澄怀的心, 并将悟道所得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从这个角度出发, 国画山水写生成败的关键在于用心, 只有做到“心”的沉淀, 用“心”去经营绘画作品才能有所得, 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 即使绘画技术再成熟也很难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不论是写生还是临摹, 不仅要在技法上下工夫, 还要在“心”上寻找切入点和契合点, 时刻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使自己的心在尘事凡俗中能够沉淀下来, 真诚恭敬地去完成一幅作品。

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只是写生开始的第一步, 下一步就是将自己心中的理想通过写生的方式表达出来。国画山水写生是笔墨与造化相结合的产物, 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一直离不开笔墨与自然结合的问题, 只有掌握笔墨语言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人情感、满足自身情怀的写生作品, 使作品的“型”更具情感和内涵。随着国画山水写生技法的不断成熟, 笔墨已不单纯是一种表现方式, 其自身也已演变成了一种内容, 其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使国画山水写生作品更具尚意属性。

二、如何在国画山水写生中做到“存心”

了解了“心”在国画山水写生中的重要性, 下一步研究重点就是如何真正地做到写生“存心”。下面,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指出如何做到这一点。

(一) 心至诚

要想做到写生“存心”, 首先应当做到“心至诚”。诚敬与利益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一分诚敬就会得到一分利益, 面对同样的山水风景, 十个画家会绘制出十幅完全不同的作品, 而且每幅作品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十个画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所持有的诚敬心是不一样的。有关“诚敬心”的强大作用, 《六祖坛经》中慧能和神秀的故事能给我们启迪, 神秀深受五祖器重并跟随其30 年之久, 慧能和五祖原本是不认识的, 只是因为仰慕五祖的学识而前来参学拜师, 五祖将其安排到禅房做事, 期间只是和五祖见了两三次面, 但是五祖却把衣钵传给了慧能。虽然神秀跟随五祖的时间更长, 每个人都认为神秀理所当然应当成为第六代祖, 但是为什么五祖最终会将衣钵传给远不如神秀有慧根的慧能呢?答案很简单, 因为与神秀的百分诚敬相比, 慧能的诚敬是万分的, 他不仅对五祖怀有一颗诚敬心, 更是对世间万物怀有一颗恭敬之心, 他的万分诚敬也最终得到了万分的利益, 因此最终才得到了五祖的衣钵。可见, 只有心存诚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没有诚敬心, 即使是画圣也很难创作出自己和他人心仪的作品。因此, 在山水写生中, 只有对自然万物怀有一颗诚敬之心才能澄怀以对, 最终创作出理想的作品。

(二) 心自明

可以说, 心诚是心明的前提和基础, 心至诚, 那么自然心明, 只有心明了, 才能剥开层层云雾看到事物的本质。国画家李爱国教授认为“一切皆从净中得”, 这是对其几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和感悟, 可以说心净自然会使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从笔墨间流露出来, 从而使写生作品更具内涵和人文属性。“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讲得便是这个道理, 只是偶得并非偶然之意, 而是心静涵养到位之后的自然流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的澄明呢?由于国画山水写生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因此仍然可以从佛语中找到答案。佛家主张通过念佛的方法来放下身上的一切负担和功利心, 念佛只念佛号没有其他任何念头, 那么山水画家在写生过程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 在写生过程中只一心绘画, 没有任何妄念, 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悟出一定的道理, 最终将积累的智慧自然而然地在写生过程中流露出来。对于国画山水写生的初学者来讲, 绘画技法的掌握比较简单, 但是要想做到心明有一定的难度, 毕竟心明是山水写生的关键, 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那么初学者从接触山水写生开始就应当锻炼自己不受周遭环境的影响, 这样不仅有利于短期内的作品创作, 而且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心境, 从而逐渐在心中受到益处。

三、如何在国画山水写生中对景“造型”

从文章一开始便提到“心”是需要通过“型”来表达的, 因此, 有了心境上的提升之后, 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将其表达出来。

(一) 以线造型

国画山水写生作品是借助笔墨线条来抒发情怀的, 因此, 线是造型的基础和关键。李爱国教授提出:“线是山水写生的骨架, 没有良好的骨架, 明暗掌握得再好也创作不出一幅好的作品。”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线在国画山水写生中的重要性。笔墨是用线来描绘和表达“型”的媒介, 那么在创作过程中就要掌握笔墨技巧, 一般是先用干笔墨来勾画出山水的大致轮廓,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骨法用笔, 在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之后, 就要用心去刻画细节之处, 单纯用笔, 这样可以体现出山水独有的精神气质, 最后需要进行局部渲染, 最终完成一幅作品。国画山水写生中笔墨的掌握尤其重要, 这就需要对前人的笔墨艺术实践进行借鉴和思考, 这里以国画大师李可染为代表, 其在笔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 其创作的山水写生作品开创了“重现自然之美”的先河, 这与其几十年的笔墨工夫是离不开的。线是山水写生的骨, 掌握好了能够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同时也能够反映一个画家的艺术修养, 需要我们从用笔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作品的感染力。

(二) 对景写生

国画山水写生始终离不开山水二字, 山水是写生的对象, 同时也是重点描摹的对象, 因此, 不论笔墨技法如何,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景写生”, 以免脱离写生的本质, 使写生作品缺乏真实性。对景写生的关键是具有现场感, 面对不同的景色能够产生不同的心境, 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同写生一样的构图和笔墨。只有对景写生才能避免自己落入程序化的创作套路中, 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结语

国画山水写生始终伴随“心”与“型”的问题, “心”与“型”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 不仅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心境, 也要注意掌握用笔的技巧,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借助笔墨的流动性幻化为艺术形象, 使笔墨更具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邓锋.法于古法化于造化——“师古人”与“师造化”再论:以黄宾虹为例[J].荣宝斋, 2015 (9) .

3.浅析中国山水画写生 篇三

关键词:山水画写生;临摹;笔墨;有法;有情;有神。

传统水墨山水在经历千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一套稳定的造型、笔墨程式法则。与西画的追求表象的模式不同的是,它虽然与自然保持一种形象的上的联系,但或多或少已经转变为某种主观意向所不确定的造型结构和形象符号。并赋予它很强的精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味”。而写生贵在“写”,中国画中的写就是书法用笔,而书法中用笔深有讲究,如:中侧、转转、呼应、藏露等用笔笔方法。其次,“生”是与“死”对应的。表现一种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而运动、变化来自我们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从各类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到终结我们找到了一种所谓的律动——节奏韵律,甚至是哲思顿悟。正如李泽厚先生说的有意味的形式,它是画家对大自然形象通过通感而得到的有意味的图示。

一 山水画写生的要点

山水画写生是通过培养我们观察表现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加强造型能力、处理对象能力、构图能力。也是对自然真实物像的提炼、概括与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注意生活与情感的生命气息和时代特点,写生作品应有笔、有墨、有法、有情、有神。

1.取景——即对所观察景物的取舍,我们选景时主要选择特征最明显,景色最优美,意境最感人的素材。

中国文字里有个词叫“舍得”,“舍得”意思是说舍去不重要的东西,才能得到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要有所不要,有所取有所不取。首先,要学会立意,面对物像要做到整体且深入观察。古人说“绕树三载”讲的是画树时要围着树转三圈再动笔挥毫,就是做到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与全貌。然后再根据事物给自己的启示明确立意,取舍是由画家所想表达的意境来决定。其次,取舍要多角度多层次,每个角度给人的不同感受,所谓“山形面面看,山形步步移”。

2.构图——在中国画里叫经营位置,也叫“置阵布势”“布局”“章法”。构图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美的体现。其含义就是把各部分组织、配合并加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要求我们要把有可能构成画面的整体要素统一起来,把它典型化、特色化、强调突出,舍弃繁琐的东西做到有主有次、相互呼应、虚实对比等一切服从主题立意的表现,又要取的整体形式感的和谐与完美。概而言之,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完整:是要求统一、丰满、舒适,物像比列适当,不能太集中也不能太松散,松驰有度做到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点线面形式统一,黑白灰墨色滋润、清透。

变化:主要讲的是画面的主次、虚实、呼应、动静、刚柔等关系的处理。这几个关系处理好了就会避免呆板、平均、僵硬。使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美感。

空间分割:画家不仅要对画面的近中远景物的位置安排,而且位置之间景物分割画面的组合关系也很重要,例如:黄金比列在作品中的体现。

取势:有了景物的大致安排随后就考虑景物在画面中的态势,即取势。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取其物像的态势,陆俨少先生总结画面势态可为:须、则、之、由、甲等。

开合:开是起始,合是收结,是利用画面形象的聚散来制造矛盾与协调矛盾。一开而一合,开是制造矛盾,一块石头一棵树或者一排房子画好后即是矛盾的提出,接下来就是怎样来接应解决这叫做合。

层次空间:西洋画的空间表现主要是有透视结构,色彩透视(空气透视)等因素来表达。中国山水画则主要靠阴、阳(黑、白)反衬的手法来实现。一般来说中国山水画空间不外乎近实远虚,主、次,黑、白而成近中远空间关系。郭熙“三远法”为杰出者。“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山下而望之山颠谓之高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缥缈。高远是现代的仰视,深远则为俯视,平远为平视。这也是传统山水画探索空间的经典论述。然而传统画中空间的产生实际上是很灵活的,比喻:近小远大的反透视的运用、即白当黑、笔墨叠加等。

二 山水画写生方法

记忆、默写法。这两种方法是古代山水画家特特的“写生”方法。古人称为目识心记,如唐代吴道子受命画嘉陵江,当玄宗问其画稿时,吴说:“臣无粉本,嘉陵江皆在胸中。”往往这种方法表达景物没有繁杂的细节,保留在记忆中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景写生。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不同于西方写生,西方写生反映的是自然的真实注重感官刺激。而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尽管形式上内容上相似,但本质上却不同。西方重视在现,重视时间、光线、特定的视角,而中国山水写生则不局限视点、不局限眼前景物、异时异地的景物都可以纳入一图。

然而在近代以美术学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关于临摹与写生或多或少有些偏差。临摹让我们懂得了传统的“图示”,而让公式化、概念化夺走了贝尔所说的“意味”。那么写生取代临摹的结果便是得到了感觉而失去了贡布里希所说的“图示”。艺术家的创造不仅离不开感知,也离不开早已深入人心的传统图示。只有不抛弃可称为图示的传统艺术语言范式,又善于以来自观察生活的新鲜感觉去修正它、充实它,才能产生“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水墨写生》 ,郑林生著 ,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

[2]《中国历代画论》 , 潘运告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

[3]《构图学》, 杨国平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3月

4.油画静物写生教案 篇四

课程名称:油画静物写生 授课教师:李伟琴 授课对象:油画专业 课时: 5周

一.教学目的:通过静物写生,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熟悉油画工具材料的特性,掌握油画的作画步骤和基本表现技法。2.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法则。3.提高用色彩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二.教学重点:油画表现技法的训练

三.教学难点:用油画色彩表现对象的造型能力培 四.教学方法:欣赏、示范法 五.教学内容:

﹙一﹚静物写生的目的和意义

静物画是描写静止物体的一种绘画形式,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初叶。由于静物画所表现的物体一般陈设于室内,光线相对稳定,物体本身也相对静止,便于作者从容地进行刻画和描绘。因而,静物写生被当作初学者研究色彩规律、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掌握构图原理、熟悉作画步骤、提高色彩造型能力的首选课题。提高静物写生所获得的能力,也为主题性创作中的环境道具的表现提供了基本的技法语言。

﹙二)静物写生的内容选择

静物画内容的选择和运用,画者有很大的自由,但并非什么东西都能走入静物画行列,纵观历史上画家的选材,不外乎下列几类:一类是实物,如水果、蔬菜;一类是观赏物,花瓶,花卉,玻璃器皿等;再一类是体现人类文化生活物品,如古董,历史文物等。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即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这样看来我们在选择静物方面除了内容之外,还应有一个形象问题。要选择的物体是个性特征鲜明。不同质地,大小的物体,色彩配置能产生较深的感情语言的物体,也是选择静物时要注意的。﹙三﹚.静物构思构图中的形式法则

静物写生常见的构图法则有 1.对称法、对称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体结构左右两侧是对称的,许多植物得叶子也是呈对称状态生长的。人们将这一规律运用在绘画艺术中特别是装饰艺术中,成为一种最常见的审美法则。2.均衡法

均衡法是一种通过用重点,注意力,力的方向的暗示等因素达到均衡的感觉的方法。静物写生中的均衡体现在画面主体物和从属物的位置安排上以及数字的调配中。它运用杠杆原理,呈现其均衡状态,又运用力的走向使人达到心里感觉上的平衡。3.调和法

调和法的目的是实现画面的和谐。和谐可视为画面的一种内聚力。我们一般运用色彩,质感,空间明暗等,实现和谐的目的。和谐总是跟对比共存于一个画面内。它是对立的辩证统一体。4.对比法

对比法是静物写生中普遍运用的法则,一般有形体大小之对比,形的方圆之对比,线的曲直之对比,物的质量之对比,色的冷暖之对比,色块大小之对比,明暗对比,空间对比等。画面中有了对比,知觉度就高。5.比例法

静物构图中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因素要有数的秩序,形体大小要安排有致。长的,高的,大的形体安排在后面,短的,低的,小的物体安排在前面,深色的形体和浅色的形体不可等量大小,造形雷同。6.重复

同一形象多次出现为重复。重复的样式使人感到生命的活力,重复能加深印象。

7.变化和统一 变化和统一法则在上述诸法则中是中心法则,对其他法则有统帅作用。任何静物画构图如仅有统一而无变化则呆板,另一方面任何构图,变化有余而 统一不够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四﹚.观察方法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源于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感受,然后通过形象思维,借助与各种媒介,最后形成艺术作品。1 一点观察法

即焦点透视法,一点清楚其余模糊。2.整体观察法

即一眼望过去看到全体的总面貌。3.多点观察法

即移动视线观察,甚至可以绕着物体的四周进行观察。4.条件色与固有色观察法

也是整体观察法的具体延伸。固有色观察方法实际上是观察记忆法。在写生过程中,习画者应多注意条件色观察法,只有注意到多种因素而造成的色彩关系的总和时,科学地认知对象的目的才能达到。这即使我们常说的整体观察,整体描绘。

﹙五﹚.静物写生的作画程序 起稿

作油画静物写生时,可用木炭条起稿,也可用单色起稿。

着色步骤 1. 铺大体色

铺大体色要求较准确地抓住对象大的色彩关系,初步明确画面中的黑白关系,用大笔把颜色关系铺开。2. 大体塑造

根据画面中确定的色彩关系,进一步明确物体的体积与结构,注意表现物体对环境,环境对物体产生的色彩影响。逐步使物体的暗部,中间调子乃至整个画面的色彩丰富起来。同时,颜色的饱和度也应相应提高,以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度。3. 深入刻画

在这一阶段应再次对画中物体作仔细,深入的刻画,使形体更趋严谨,色彩更加丰富。在具体刻画物体时,要与周围物体,环境结合起来表现。这时要注意物体质感,空间感的表现。4. 整体调整

过分跳跃的笔触,过强的明暗对比,常常影响画面整体感与空间感的表现。那么,及时调整,处理这些刺眼的地方,是整体调整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六﹚.静物示范作品例析 1.《秋菊》作者 徐明华

画面以青瓷瓶,菊花以及苹果构成均衡的画面结构。红黄紫白各种菊花组成主体物的绚丽色彩,青花瓷罐稳定住画面的中心,以银灰色调的背景衬托。画面非常讲究笔触的节奏和色彩的节奏。作者以深入的观察、敏锐的色彩感觉、熟练的绘画技巧控制画面,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体观察和整体作画的严格秩序。此画在多层覆盖后,上下色层的重叠交相辉映,产生了丰富而厚重的色彩感觉。作者善用厚色,且调和时喜欢半生半熟的效果,尽量少用调色油故颜色多保持鲜艳和生动性。非常注意的是用笔的动态感,不是工笔画似的抠描花瓣,而是把握形的特征和大的意韵,故画面的艺术感染很强。2.《芒果与南瓜》作者 徐明华

这张静物画的设计思想是冷暖对比关系。绿色的背景布、绿色的鲜嫩的葡萄叶子、青花瓷古盘和台面的青灰色背景布组成了画面的冷色调,而水果是暖色的组合。这样,占画面大部分面积的冷色与占面积较小的暖色与处于中心位置的暖色形成了冷暖对比和面积大小对比的两种对比关系。水果作为主体物又有黄、橙黄、深红等固有色的差别,以及不同种水果形体大小各异的形的差别。因此,主体物仍能以丰富的姿态而引人注目。葡萄叶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可增加水果新鲜感的效果。将葡萄藤的枝干插入水壶中等保鲜措施也是必要的。3.《海鲜》作者 徐明华

人们厌恶海鲜腥味的同时又会联想它的美味,包容它的缺点,静物画的感人之处往往在质量感的表达。如果鱼画得像木头,就无从引发人们嗅觉乃至味觉的联想。盘中的大鲳鱼是主角,后面穿插着长条形的带鱼,形体有了变化,背景上一串小鲳鱼,更是形体变化丰富;白菜是画面的最亮色块,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煎锅、酒坛又在不同质地方面加强了对比;右角的蓝印花布包,更增添了一种乡土气息。

4.《馨香》作者 李建民 这幅静物写生画与传统的表现三维立体、再现客观对象的画有所不同,作者致力于二维平面空间的绘画语言的思考。画面是以平涂的带有装饰性趣味的色块来构成画面。首先让花的形占据较大的空间,在罐子的两侧也增加了一些花朵、让构图饱满;在上色时用大块色大笔触平涂,自然注意了色块的冷暖变化和微差,以及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厚薄、浓淡对比。作者力求在塑造画面各部分的形体的时候,针对客观物体的各自特性选择最适合它们的表现方法,增强画面的装饰性和趣味性。例如紫灰花是用如浮雕般的厚笔道来实施表现意图的,但它又是平面的;红花、黄花则有所不同。花瓶的表现是用中国画的白描手法加以勾勒的,用以获取画面的传统意义并使之富有情趣。总而言之,这样的画面还是遵循黑白灰对比、点线面相互穿插的绘画法则的。方法是多样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最适合个人的表现方法。﹙七﹚ 名作欣赏

《盛水果的花篮》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流派——卡拉瓦乔画派的创始人。是位有才能,有胆识,能创新的画家。他的笔法缜密严谨,雄健有力,色彩沉着朴素,善于运用明暗,造型有立体感,常常以暗褐色的背景衬托前面主体色,这幅作品是在1590年左右创作的,堪称艺术世上首批静物写生画之一。=这幅画构图别致。背景平整明亮,而主体物则以精到的手法被表现得逼肖自然。有虫疤的苹果,熟透绽开了的无花果,新鲜而带霜的葡萄,在粘着朝露的果叶的点缀下,显得十分真切。这幅画中,卡拉瓦乔把自己的主管感受融化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中,创造出感染力很强的艺术作品。《铜水壶》夏尔丹

18世纪罗可可样式风行欧洲画坛,夏尔丹走的是一条独特的路。据说它的作画速度很慢,过程密不示人,但从作品上看他使用的画法和媒介并不神奇,而他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对底层画笔触肌理做得十分考究。他的写实技巧在于对形体的概括,形不是无休止的细描,通过釉染等技巧使物体的质感得以充分的表现,以至于我们感到画面上的铜质物件敲击之后能发出嘡嘡的响声。《苹果与橘子》塞尚 《普鲁旺斯大罐》博纳尔 ﹙八﹚作业要求 1. 构图舒适 2. 色调明快

5.静物写生教案 篇五

《静物写生》教案

大李小学 李存锋

《静物写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线描的表现手法,表现一个或者一组静物,从静物写生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造型能力,体验写生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悉和掌握静物写生的手法,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和点线面的组合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一幅富有欣赏性的静物写生作品。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静物写生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和动手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静物写生中线描的应用手法,在静物质感表现中多用点线面的变化组合来区分静物不同的质感。

2、难点:静物外形的认真观察、准确把握和良好表现,用点线面组合变化手法良好的来表现静物质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师在教室里带来一束鲜花,问同学们花儿给你们什么感觉?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束鲜花,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呀? 生:感觉很美丽,给教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师:花儿给我们带来生机和美丽,可是再美的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来保持住这份美丽和生机呢? 生:可以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大画家是怎么来留住这份美丽和生机的呢?一起来看大屏幕。

屏显梵高的向日葵。

师:这幅画大家认识吗?谁能说一说? 生:这是向日葵

师:对,这是荷兰大画家梵高的向日葵,作者用明亮的黄色和橙黄色来表现向日葵,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作者在世时很不得志,但是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财富,这份向日葵是画家十分喜爱的题材。这幅画除了表现静物,还有什么意义吗?

他认为向日葵象征着光明,通过绘制向日葵表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一生画了很多向日葵的变体画,大家来看一下。

大家看普普通通的静物也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和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些静物朋友,来学习怎样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这些静物朋友吧?

2、引入课题。板书:第五课 静物写生

3、讲解、展示、示范。(1)师:什么是静物写生呢?

静物写生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的描绘对象。线描静物写生是静物写生的主要表现形式。

(2)师:静物写生的对象有哪些呢?

生活中的日用器皿、文具、玩具、运动器具,以及蔬菜果品、盆栽植物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写生的对象。

好,同学们,大家来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你喜爱的静物朋友呢? 师:同学们找到了吗,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普普通通的静物,它们既不会走路,也不会讲话。但是,它每天默默的陪伴着我们,那么我们怎样把静物画的更加美丽、更加生动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小朋友的一些静物写生的优秀作品吧。(3)屏显小朋友的优秀作品。代表作品:《竹篮里的玉米》

作者很巧妙地运用了线条疏密对比的方法,你能找一找哪里线条疏了?哪里线条密集吗?

师:你回答的很好,其实本来玉米本身有很多细密的条纹,但是为了衬托密密的篮子,他运用了空白的节奏,使得作品很有疏密的节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作品: 代表作品:《吉普车》

作者利用线条的疏密,良好的表现了车身与轮胎的质感区别:

作者用稀疏的长线条来着重表现车身设计简洁流畅舒适的特点,用密集的短线条和点来表现轮胎的厚重质感和相对与车身较重的颜色感。

代表作品:《螃蟹》

作者用生动灵活的线条,表现了螃蟹打架时的场景,我们在画的时候,运用的线条也要灵活、生动。

(4)、现场演示绘制过程: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组静物,大家看这样摆设好看吗,怎么摆设才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呢?那位同学能帮我摆一下?

下面,大家看老师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这组静物,大家注意其中的关键细节,特别是构图和物体质感表现是如何用点线面来组合表现的。

师进行现场演示绘制过程。

在表现静物质感的时候,师要着重强调是怎样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来将静物不同的质感表现出来的。

4、让学生自主绘制

好了,同学们,现在你们也开始把周围的静物朋友表现出来吧。屏显绘制要求:

1、用线描的方法写生静物。

2、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

3、灵活运用点线面组合变化手法来表现静物的质感。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5、展示、评价:

(1)教师边巡视指导边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欣赏。

(2)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6、小结:

1、线描静物是静物写生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用线条的长短曲直变化来表现静物的外形和结构。

2、在布置静物时,要合理安排主体物的位置。

3、在表现静物的质感时,要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和变化合理表现。师:请同学们收拾好桌面。

7、延伸、拓展:

课下,同学们要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8、作业:

6.写生色彩教案 篇六

色彩静物写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色彩静物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为学生在以后的色彩学习中更好地研究色彩理论、色彩规律。充分认识到色彩学习中的各种相互变化以及处理好、利用好色彩之间对比、谐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思维、观察与表现步骤,表现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

色彩静物的表现方法、步骤。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色彩与静物的关系,客观与主观地表现作品。

五、教学准备

写生物、学生用具、颜料、纸笔、水洗等。

六、教学过程

合理导入到新知识的讲述过程,采取启发式、想象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

(一)讲授色彩理论知识,教师边讲边示范。

1、色彩原理:

问题:①哪些是三原色? ②哪些是三间色? ③什么是复色?

启发学生观察图片(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彩的相貌

色度——色彩的明亮程度以及饱和度 色性——色彩的冷暖关系

3、显示两幅作品:卢昂大教堂莫奈的油画作品 问:请观察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

4、色彩的基本因素以及光色关系 色彩的对立与统一:

①同类色;②类似色;③对比色;④补色;⑤色调。色彩的对比:

①明度对比;②色相对比;③纯度对比。色彩的观察方法:

①一点观察法;②整体观察法;③色彩分析比较法;④条件色观察法。

5、色彩的变化规律(观察比较图片)

蓝紫色上的灰色呈黄色倾向;红色上的灰色呈绿化倾向;黄绿色上的灰色呈红紫色倾向。①强弱变化;

②色彩的前退:明度高、色性暖和颜色有闰置前移的感觉,反之则后退。

③色彩的涨缩:暖色、明色看大,冷色、暗色看小。6、色彩的技法

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结合画法 7、写生步骤(分五步)

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单色起底。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

第二步: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面。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橙与蓝绿色是对比色,通过白瓷盘的白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橙色衬布上的梨和面包的暗部色楞得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陶罐的反射能力不强,注意他的质感。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外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梨子的质感。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梨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橙色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要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陶罐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绿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红绿味。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陶罐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梨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白瓷盘面包的边缘也带了几笔环境色。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二)作品欣赏 显示范画九幅

观察分析、交流作品的构图、色彩关系等感觉。

(三)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常识,写生的表现手法和作画步骤,并且欣赏了一些学生作品,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写生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提高表现能力。

七、作业练习

7.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七

丰富而又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热爱的家园,中华山河自古就是山水画家创作的源泉。画家们通过艰辛地探索,丰富了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和理论研究,使得中国山水画创作达到卓越的艺术高度,奠定和提升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绘画史上,每一幅山水画都释放着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体现着画家对美好大自然生活的生动描绘和深深地向往。

一、对景写生

山水画写生就是到大自然中对景作画,也是到大自然中观察、体悟其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画家在积累素材的同时,倾心于山水间,观四时之景、万物之变化,用心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幻丽,以实现山水画作品的情景交融。

走进自然,深入生活,首先需要深刻领悟自然界中丰富变化的无穷魅力,宏观博大的山川美景,蕴含着极为丰厚的内容,树木、山川、河流、村舍,也有春夏秋冬、阴晴雨露的四季时节变化。春景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冬景则渔舟倚岸,借地为雪。自然界的山川烟云,远近色不同,早晚景不同。只有认真体验感悟自然,才能够实现与自然的交融,创造出真切的画面意境,突出形式美感的真趣,表达出真实的个性。

中国历代众多画家及其画论著作中,都提及对真山真水的亲身体验与描摹。五代时荆浩著有《笔法记》,他经常登山远游,在绘制作品前必定进行写生。郭熙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经过对真实的自然山水进行感悟,将个人的创作体验通过其著作《林泉高致》传达给后世。明代画家王履在50岁时仍不畏艰险,攀登华山并图绘纪录华山景致,用写生稿创作完成《华山图》。董源、石涛、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人都在吸收古人优秀传统的同时,走进大自然,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在继承和掌握优秀的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之上,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而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大量不朽之作,既使传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中国历代画家尤为重视写生,他们写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在自然、生活的源泉里获得了丰富的艺术养分,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谱写着洋溢时代精神的壮美画卷。

二、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的主要方法

水墨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的主要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取决于中国山水画一直都以水墨材料作画,更多地则是由其绘画语言本身的笔墨结构所决定。

水墨写生就是选择毛笔、宣纸直接面对景物进行摹写,用笔墨表现自然。写生作品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画家对自然感受能力和对笔墨语言运用能力的把握。水墨写生(对景写生),首先要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山川,继而要把山川变为笔墨,也就是用笔墨来表现自然、生活,在绘画实践中探索和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表现手段和方法。

中国山水画家乐于在山水泉林之间,写生时将身心融入到山水之中,全面细致的观察与体验自然,探微云水神韵,会从自然中寻找到山石的独特个性,奇秀与浑厚,会发现树林的挺拔与多姿。画家从心里与山水有种不舍之情,体悟人生,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进而发现大自然美丽的形成过程。

三、中国山水画对景写生的基本步骤

画家对自然景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山石树木是一幅山水画构成的基本要素,千丘万壑、烟云缭绕、树木成林、潺潺溪水,可先从局部着手练习绘制,将山石、云水、树木、点景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自然景象中找到其内在结构。接下来要凝神静思,酝酿画面构图布局,在山重水复、茂密林木之中合理布局,有所取舍,层次分明、把握虚实,将最为生动、精彩、典型、感受性最强的形象置于画面中,这也要求画家善于准确捕捉到自然界中最美、最生动的素材入画。在对景写生中,画面要求注重整体把握,力求做到丰富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造型准确,使得画家情感自然融入其中,画面充满大自然的活泼生机与现代气息。山水画的对景写生既是基本的笔墨训练,又是到生活中去观察、分析、体验、搜集素材和艺术形象并为艺术创作做准备。

山水画的对景写生并非单一的搜集素材,最为重要的是到大自然中观察、感受、领悟,将深厚的笔墨技巧与自然景物、画家自身的真实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自然到艺术的过程需要山水画家付出艰苦的实践与探索,这种实践就是艺术创造。

四、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多是从临摹开始着手,努力学习和掌握传统绘画中的笔墨技法和艺术规律,在进入创作阶段时,就需要借助对景写生,这样才能不受传统的束缚,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在山水画创作中融入自然气息和主观情思,创作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品。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到:山水画家从一定的主观或思想感情出发,去接触自然,探索与这主观相契合的自然美,而加以描绘;他可以通过这种借物写心的途径,以实现画中物我为一的境界,从而达到“畅神”的目的,最能畅神的就是山水画创作。[1]清代画家石涛绘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主张画家从现实生活中感受美,提倡中国山水画以自然美来创造艺术美。《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它对以后的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论述对后世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2]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其重要的艺术成就也是从山水写生中得来。对景写生,是画家与大自然最直接的接触方式。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3]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的感情与理想同客观自然相统一而产生的境界。以意造境,对景写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方法,到自然世界中去积累山水素材,并强化画家面对真实的大自然,直接表现景物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吸收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与社会、民族、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法。

中国山水画创作是对画家绘画水准的重要品评依据,是一种可贵的创造和创新,山水画家力求创作出独具风格特色、清新自然的山水画佳作。而自然生活可为山水画创作提供大量素材和丰厚的营养,创作出异彩纷呈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景写生,画家可以提高造型能力,获得创作灵感和素材,可以感受大自然山水的无穷魅力与气息,陶冶性情,也可以印证古人的传统表现技法,并试图努力找寻自己的绘画语言。

参考文献

[1]魏强.从中国山水画和风景油画谈写生[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民族大学,2010

[2]苏金成,胡媛媛.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画语录》艺术创作思想初探[J].书画世界,2008,(5)

8.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八

关键词:中国油画;风景油画写生;意境运用

油画艺术是由国外传播到中国的,中国油画写生是通过艺术家对自然的观察,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变化特点的掌握,通过油画写生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油画风景形式与单一的绘画不同,它是通过艺术家内心情感和自然直接的一种结合,艺术家通过油画风景写生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出来,这样就会通过油画风景写生的形式将意境表达出来,通过对油画风景写生的意境要素进行分析,很容易了解画作本身含义,也能将其作者情感表达出来。

一、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含义和意境的构图结构

1.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含义

中国油画风景写生的意境主要是油画写生作品中的“灵魂”,艺术家通过自身情感将景物情化的转变,这样就会形成“心”、“物”合一和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主要是通过油画当媒介,在利用色彩和线条等形式将画作的意境表现出来。对油画风景学生的意境呈现还是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性修养才能良好的呈现出来,这也是意境在油画风景写生运用最基础部分。而意境本身是体现美学特征的媒介,意境在功能上来说是具有畅神性和愉悦性特点的,而在美学放面来说,意境就有诗意和书意的特点,艺术家也是通过过意境来表达自身情感和精神境界,只有会画作的意境理解出来,就能完全理解油画风景写生的内涵。

2.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构图结构分析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意境构图结构,油画风景写生的意境构图是美术创作中结合提材和主题思想,通过将其形象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和谐的艺术画面,这就是意境构图。 在构图的角度分析,意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水平式构图、竖形构图、斜型线构图还有之字型构图等,其形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水平形式主要给人感觉平稳、平和,竖形形式给人高大严肃的感觉,斜形线形式给人方向和不稳定的感觉,之字形形式给人心理曲折和回转的视觉感,不同的构图形式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有不同的效果,通过不同的构图形式将油画风景写生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美都表达出来。

二、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生成的几种方式

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之前首先要对东西方的艺术特征型性质进行了解和掌握,通过对东西方艺术形式的了解,可以良好的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油画风景写生语境中生产意境的关键部分就是事物外的娱情和遐思,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形态和特征进行感受,对大自然生命精神和内在没进行体会和感悟,外物的娱情和遐思是通过创作的画作表达的超越自然表象的大自然呈现的关键部分,对物外的意境感受是绘画的重要部分,画家通过对大自然世界的感受,形成的超越自然情感的精神世界。而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生成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所形成的。

1.油画风景写生中自然朴实所形成的意境

我国历史文学中的审美一直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思想,这种自然直道是源于老子,主要是以自然朴实为审美标准,而后庄子的自然之道多以“真”、“天”、“扑”为主,这样的思想要比老子的思想更加充分了,庄子以“真”来指自然,道法自热中的道是指人们的精神和人格特点,庄子认为朴实之美就是自热之美,而且艺术精神要想获得自由就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精神和自然本色,不许对其进行装饰和雕琢,中国山水画主要就以写意为主,而油画风景写生作品在创作中主要还是围绕着自然景色,情义真切景色真切,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将自然的天然之美良好的表达出来。当代有很多艺术家通过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将自然的朴素已经良好表达出来,比如吴冠中先生的作品《鲁迅故乡》就是通过意境将自然的朴素之美表达出来,还有他的油画作品《苗家》,整体画面比较祥和,给人一种清新朴素的意境之美。

2.油画风景写生中虚实相生形成的意境

我国的油画艺术家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华与西方的油画精髓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景艺术。我国的艺术家都比较注重的是内在的精神素养,而在进行风景画创作时比较注重山水画的灵动性、风景的秀美等意境,中国的油画风景写生创作中比较注重传统的特色意境。中国油画风景绘画中运用的较多的绘画手法就是以虚实为特点,这样的画作会给人一种深远空旷的感觉,让人们引起丰富的想象。而且油画风景写生和创作中,也运用素描中的强与弱、虚与实、细致刻画与概括绘画、鲜活色彩与灰色等手法进行绘画,这样可以良好的处理画面的虚实调节,并且也能将景物的真实性特点良好展示出来,在油画绘画中,很多艺术家都运用虚处来逐渐延伸到实,这样的结构会给人一种悠远的意境之美。中国油画大师吴冠中比较擅长运用黑与白,通过黑与白能够将景物的虚与实意境展示出来,比如他的作品《海浪》,这部作品就是运用大块的灰绿色来表达海水,礁石用黑色来代表,这部作品给人一种清新、魅力动人、优雅的意境,所以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通过虚实相生可以有效将意境之美表达出来。

3.油画风景写生中情境交融形成的意境

油画风景写生的意境通过意与境相结合,通过情与景的交融能够良好的将油画艺术之美良好展示出来。艺术家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时通过自身对景物的感受和情感的结合,在画布上将景物绘画出来,这样可以将其情境的意境表达出来。油画风景写生精神内涵要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统一融合,通过这一形式将自然生命的真实和内在情感表达出来。人们对画作的欣赏通过自身对画作的理解和风景的绘画,与作者产生共鸣,让人感受到忘我的精神境界,产生一种艺术享受。

三、结语

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运用是情与景的交融,将意与境进行完美结合,有效让人们感受到画作的意境之美,中国油画风景写生通过自然朴实、虚实相生、情境交融的形式来运用意境之美。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会让人们感受不同的艺术之美,也会让人们感受不同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康海生.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意境美[J].大舞台,2014(9):15.

[2]郭鹏; 宋欣悦.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美的表达方式[J].大舞台,2015(3):55-56.

[3]李义淳.论中国风景油画所追求的意境之美[J].大舞台,2013(7):134-135.

9.美术,静物素描写生,教案 篇九

学科:美术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2015年4月21日——5月30日 课型:新授课(造型.表现)课题:《静物素描写生》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静物素描组合训练的这一阶段,当然也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向学生讲解线条、空间、明暗的这些基本写生方法的造型要素和步骤,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与教师示范为主,让学生在课上和课后进行长期训练。通过写生来达到完成基本的素描关系对整体画面的一个整体把握,更深入的了解线条、空间、明暗、质感的规律与作画步骤。

学清分析:学生对静物的明暗、空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前进行的素描静物临摹及写生的训练,但是对于作画的步骤及深入的刻画和整体的关系把握,不能准确的把握,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进一步掌握素描静物写生。教学目标:知识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静物写生的步骤与方法的艺术语言和特点分清楚每一阶段每一步骤的方法,了解物体的基本造型、质感、明暗和体积等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画

-找出缺点-教师示范-学生改正。方法 通过递进互动的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与创造

精神及认真学习目标精神和严谨的绘画技巧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复习旧的临摹知识与教师的指导。难点 学习怎样将新旧知识点进行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绘画书籍 老师作品 画具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旧的知识

提问:同学们,咱们的素描临摹与写生有什么差别啊? 师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还是从最基本的素描方法与步骤说起。1 打轮廓 观察 从整体观察多角度的观察,找出最喜欢的角度。构图 确定画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最左点和最右点,尤其是主体物的位置大小,通过比较确定出其他物体的大小,注意突出主体画出的物体不宜过大或者是过小,也可以在其他纸上先将构图物体比例画好将它放大到自己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整体观察抓大形,不去先画细节位置大小相对都一定要准确)

2画出大色调:找出各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后,可以对整个物体进行一个整体的黑白灰的大关系的处理,即从重到轻、从轻到重进行“排队”,画出大体的黑白灰,使画面的体积空间和一个整体的色调氛围,为以后的进一步塑造深入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明暗色调要整体概括。注重黑白灰大关系的把握。不过细的刻画局部和局部深入。)

3深入刻画:是塑造形体最主要的部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画刻画出来,抓住物体的本身固有色,从物体的形体出发去进一步深入明暗的变化,通过对物体的明暗和形体的联系更深入的刻画出更充分更深入的形体塑造(需要注意的是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画起把握整体关系注意整体的比较灰面是丰富的一个面,决定了画面的丰富程度,所以要调整灰面的微妙的丰富变化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充实形体的塑造要细节服从整体,细节不能破坏整体的氛围)

4调整统一 使画面有节奏和韵律更生动。5作品欣赏(老师范画,让学生课下练习)

10.花卉写生公开课教案 篇十

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2.了解中国画中花卉写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提高学生写生的技巧。教学重难点: 用水笔、毛笔线描的方法,勾画花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绘画工具,花卉写生作品、四瓶百合花;学生:绘画工具(笔、纸、墨),分为四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

二、导入。展示课件《花卉写生及作品》。三.新授课

1.板书课题: 花卉写生

2.写生的含义 :写生简而言之就是对物写形,在中国画中“写生”则有着双重意义,除了逼真地对物写出其形之外,还有着写出其生意的含义。4.出示花卉百合花照片和写生范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知道摄影花卉与写生花卉之间的主要区别和不同艺术效果,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线条的变化等特征。5. 用笔与用墨分析:

用笔:可以有中锋、侧锋,也有顺锋与逆锋。

用墨:毛笔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轻。要根据不同的质感和画面层次的需要,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来丰富线条的表现力。如白色、粉色、黄色的花朵用淡墨来勾勒,用重墨勾大红、紫色等深色花,用焦墨勾勒花的老干等。6.教师示范运笔的方法,讲解绘画步骤:

a)仔细观察花卉,了解花卉的特点与生长结构。一枝,一般会有3-4朵花苞,盛开状态的百合为六瓣,喇叭形,三大三小,每片花瓣中间有明显的双凹线。草本茎,叶对出,长卵形。b)对照实物,用铅笔进行骨架的大致定位。在铅笔稿上用水笔或毛笔勾画。一般从花头开始,再根据生长的关系画枝干和叶子。

c)画花头。先画前面的花瓣,再画后面的,最后再画花苞。画花蕊。蘸墨不要太多,把笔尖在碟上理顺,细心地描画花蕊,线画得要匀细而平行。画花梗。线描得比叶子稍细一些。

d)画叶子与枝干。中锋用笔描画叶子,先画前面的叶子,行笔要顺手,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线要光滑流畅,转折清楚。

四.学生练习:

A.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以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想要的效果。

B.要求学生描线时不要看一笔画一笔,应理解线描是根据花卉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五.课堂小结

11.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十一

中国人民大学在成立画院以前,就开设了许多名师、名家导师工作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后者在导师们的热情指导下进入了专业化创作和学术探索的层面,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中国人民大学王乘艺术工作室,应该说是由最年轻的画家作为导师的工作室,其开设虽然时间不长,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在王乘艺术工作室进修过的许多学员,其作品在各种全国性国家级展览中多次获奖和入选,受到业界的关注和好评。工作室本着“继中贯西,接续文脉”的学术理念,注重传统学习,注重写生,强调师法自然,鼓励学员把传统绘画语言落在实处,在写生与创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获。工作室紧紧抓住临摹、写生、创作三大环节组织教学,让学员系统扎实地掌握这“三大环节”的实际运用和理论要领,用理论带动写生与创作,在写生、创作中深化理论思考。特别是用写生带动临摹与创作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让学员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临摹与写生、写生与创作诸环节,节节凿通、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的完整链条。这种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方法很快地让学员们进入到中国画的专业与学术的探究中,为日后的中国画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我们从王乘艺术工作室2012届师生写生作品中就能领悟一二。我们看到,这些学员都有着一个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写生能力,能把平日所学都落实在具体的写生作品中。这些写生作品的取景角度、所选画材、表现方法或有不同,但都能娴熟地把传统手法转换到对景写生中,作品既生动鲜活又不失中国画的法度和法式。我们在欣赏其生动景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画独有的笔墨韵致。形象生动而又不失笔墨,正是一幅好写生的品质要求。

12.初中美术教案:色彩写生 篇十二

写生色彩(1课时)课 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欣赏、指导学生进行调色练习。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写生色彩的基础知识,提高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色彩的能力。通过调色练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明、暗、冷、暖的表现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

单件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法。静物画中的色调。

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难点:对写生色彩中条件色的认识与分析。

教具与学具

教具:表现物体明暗、冷暖的色彩挂图。适量的静物、衬布。

学具:水彩画工具(毛笔、颜料、调色盘、盛水瓶)、课本和作业本。教学步骤

写生色彩是从写生出发,研究物象的固有色与条件色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变化规律。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蓝色花瓶、红色衬布等)

条件色———(光源色、环境色)是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在不同的环境色的影响下所呈现的色彩。

一般规律如教材16页下图所示。(根据范图分析)在写生中怎样用色彩表现物体的明暗、冷暖关系。我们来观察色圆柱体。(见图一)假设这是一个浅桔黄色物体,那么真正表 现固有色的区域只有(2),其余的都要受 光源与环境的影响。

在色彩的明度表现上,与素描的明暗 表现法是一致的,要注意的是:色彩的暗 部不是加黑颜色,是加一定的对比色。

在色性及色彩冷暖的表现上,就一个

(1)(2)(3)(4)(5)物体而言如果亮部呈冷蓝色,那么暗部相 对的应呈暖蓝色。(展示色块冷暖对比图)作品中的色调。

一幅作品由各种色相组成,由于光彩的物体具有色彩因素和倾向。把这种客观存在的色彩统一倾向,通过作者的感受,概括地体现到画面上来,就成为画面色调。

色调在一幅画中起着色彩支配作用。例如教本17页《佛像》作品的主要色彩由白色石膏和蓝色衬布所组成,光照射在画面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衬布的蓝色通过光照,使物体有了统一的色彩倾向,这种蓝色倾向又被作者概括地体现到画面上,因此这张画可以说是一张蓝色调的作品,又由于它整体色彩比较重,也可以说是张暗调子作品。

色调地表现作品主题,意境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佛像》作者用心把佛处在深暗、冷蓝 的背景中,增强了佛的神秘和历史悠久的意味。

色调可以从明度上分别,有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可以从色性上分有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调子。可以从色相上分有红调子、蓝调子等。

请同学们分析17面作品中的色调,边分析边总结肯定。《残留的玫瑰》暖调子,《石榴》暗调子,《窗台上的花》亮调子、中间调子,《同一静物》中一个是蓝调子,一个是红橙调子。

作业要求

学生进行调色练习。

13.大班人物写生活动教案:画人物 篇十三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人物”永远是创作画的主题,他们想画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以表达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画的人却又总是“千篇一律”: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的技能,已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在上周的版画活动《动态小人》中,好多孩子邀请“模特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不知如何表现出这些动态,好多孩子向我“求救”:老师,这个弯下身体的人怎么画?老师,我不会„„孩子们不甘于画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画出那形态各异的动态人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画人的技巧,学习一些写生的知识,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激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xx画得怎么样?

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二、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

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三、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四、作品展评。

14.中国画写生教案 篇十四

一、教学内容:

线描写生画——《自行车》

二、教学目的:

通过自行车线描写生,断续练习写线的技法,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行车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

继续掌握自行车的写线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掌握自行车的写线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

五、教学教具:

自行车以此图为写生对象的线描范画一幅,运笔的示范图。

六、教学过程:

1、新课讲解

用15分钟时间说明线描写生的作用,线描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线描是学习中国画的 基本功,而这课是写生,同是学习线描的技巧,只是方法不同。临摹是照本抄写,写生则带有创作成分。写生时首先对写生物象作观察、分析、,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特征,根据其特征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量感。

关键:教学生掌握描线的技巧,用线造型的能力。所谓“应物象形”,就是此理。

2、讲解线描的技法:

教师出示画好的各种线条,让学生欣赏,理解。

教师边示范边小结:(让学生看清楚运笔的全过程)

不同的质感、量感的写生对象,运用不同的笔法去表现。

用笔稍快,运笔有上、下、左、右、顺、逆的变化用笔多顿挫、逆锋,表现其粗糙挺劲。

3.学生画线练习。(教师指导)

要求学生作各种线条的练习,如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等。

4.学生作业:

确定后选好角度进详细观察、分析,在纸上进行合理的构图,可以作适当的取舍,线条要有力,要柔软流畅,勾线要一气呵成。

5.教师辅导:

特别注意如何运笔勾勒线条,引导学生在什么地方先勾?什么地方慢勾?

不同的质感如何表现?

6.讲评

15.大班户外写生教案 篇十五

进一步感受桥的外形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欣赏桥的造型美,体验写生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选择幼儿园附近安全又便于幼儿观察的桥作为观察对象。

幼儿自带画板、图画纸、笔等。

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 ·桥上桥下有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与幼儿交谈家乡最有特色的桥,激发幼儿外出观察桥的兴趣。

二、提出要求

向幼儿交代外出活动的安全要求,如不离开集体单独行动、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观察等。

三、实地观察

组织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桥边观察桥,引导幼儿注意从桥的.形状、桥墩、桥面、护

栏等观察桥的整体造型特点,并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写生表征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角度进行写生,提醒幼儿在写生过程中注意

观察桥上、桥下、桥的周围有哪些景物或设施,大胆画出一幅美观、完整的图画。

五、与桥合影

组织幼儿与桥合影,可以是集体合影,也可以是小组或个人与桥合影。

活动延伸

1.将幼儿与桥合影以及幼儿的写生作品布置在班级中,提供幼儿欣赏。

上一篇:公司制度该不该坚决执行?下一篇:医养结合协议书